2023年中小学德育案例论文(模板22篇)

时间:2023-11-07 作者:琉璃2023年中小学德育案例论文(模板22篇)

经常参考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积累写作经验,提升写作水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一些范文范本,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2023年中小学德育案例论文(模板22篇)篇一

摘要:中小学德育的错位,常常使学生感到困惑和茫然。应该品质教育、社会道德教育应作为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

“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古今中外教育家无不重视德育。孔子云:“弟子入则孝,出则梯,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他要求学生必先致力于道德修养,然后才学知识。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中―道德”,可见,德育的地位显而易见。

德育的任务,简而言之就是“育德”,即培养和发展人的本质。“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在社会关系中的定位及作用,对社会对历史起着或大或小的影响:或积极的推动,或消极的阻碍。德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思想道德教育,使人的本质中的积极因素体现并发挥出来,与才、学、识相结合而形成合力,推动其为人类、为社会和为历史的发展,贡献出其应有能量,实现其应有的价值,完成其生命意义。德育的途径,以直接、渗透和结合三种手段为主,兼而各种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特色方法。但无论何种途径,总是围绕“育德”这一核心而展开的`。

我国独特的德育方式是什么呢?长期以来,我们的道德教育,首先要求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观点,树立共产主义理想,然后在这样的观点和理想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等,最后才要求学生应具有哪些为人的品质、做人的道理。先教主义,后育做人,这是我国德育中无形的“指南针”。正如国家教委青少年品德教育丛书主编宗介华说的:“现在的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着一种可笑的颠倒:小学讲为共产主义奋斗,中学讲建设社会主义,大学讲集体主义教育,而研究生进行文明宿舍的评比。”这种德育的错位,常常使学生感到困惑和茫然。其实,从个体成长发展来看,一个人的政治观点、党派意识、世界观人生观的出现大约在青年时期。而道德教育包含的讲究卫生、遵守纪律、爱护公物、诚实守信、敬老爱幼、文明礼貌等等属于公德的范围。这些行为习惯的养成则是从幼儿期就开始了,中小学阶段应该仍是重点。

学校德育中,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倾向便是对榜样人物的“圣化”。榜华人物的人格和行为、信念和情操无疑是崇高的、也是伟大的。但是,榜样、模范人物也有不足及缺陷,也就是说,他们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十全十美的人间“圣人”。在过去的学校德育中,我们对此是忽略或者说是回避了。这样做的最大的不良后果在于,一旦青少年学生发现他们心目中的榜样出现了问题,就会对整个人生乃至所有的榜样产生怀疑。

我们认为,几十年来,

第一、应该品质教育。

应该品质,包括正直、诚实、信用、谦虚、团结、友爱、自信、上进、无私、助人、尊老爱幼、勤劳勇敢、救死扶伤、匡扶正义等。它是做人基本特征,是人的一种义务的责任,具有共同性、一致性和人类性的特点。应该品质教育,是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或延伸至幼儿园教育)。

第二、社会道德教育。

社会道德,包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热爱科学、热爱和平、坚持真理、改正错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法律规范、利益规范、人际规范、各种原则等。它是国家公民的内在要求,是人的一种社会化品质,具有社会性、针对性和人为性的特点。

第三、信念信仰教育。

信念信仰,这里主要是指共产主义。它是人的道德修养的“天地境界”(即最高境界),是人的最终奋斗目标。它具有排他性、稳定性和阶级性的特点。

信念信仰教育,是高中更是大学德育的主要内容。

2023年中小学德育案例论文(模板22篇)篇二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进,旨在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各类培训应运而生。如,全员培训,上岗培训,计算机技能培训。然而,在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精力后,培训结果离我们的预期目标仍相距甚远,一句话,培训普遍缺乏实效性。本文试分析当前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增强培训实效性的改进方案,以求对教育培训工作有所裨益。

(一)培训缺乏针对性。

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这必然导致各地的师资水平和师资力量存在较大悬殊,尤其教师对学科前沿知识的了解、新的教学方式的掌握、新的教学设备的应用等方面表现更加明显。上述差异的存在要求培训工作要对症下药,然而,我们当下的师资培训却忽视了这一点,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大多是一刀切,导致经济不发达、交通和信息滞后地区的教师受条件限制,不能参加或完成正常培训。

(二)培训时间过于集中,培训方式单一。

目前的教师培训活动虽然规模较大,但缺乏灵活性。常常是把上百人集中到一起搞集训,且培训时间通常安排在节假日或周末。老师们平日的工作本来就十分繁忙,让他们牺牲法定休息时间去参加在他们看来可有可无的培训,其参与的积极性可想而知。于是,很多教师便想方设法的逃课,组织者便利用“点名”、“记过”等方式维持“出勤率”,这样的培训实在难以获得实效。

(三)培训缺乏合理的`考核制度。

几乎所有的培训都是强制教师参加,培训中,由于缺乏必要的纪律约束,加之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督管理机制,参与培训的教师多是人在曹营心在汉,在他们看来,培训不过是无法逃避的额外负担。

(一)选择具有时代性、实用性的培训内容。

培训必须把关注学员的特征放在培训的首要位置,学员自身既是老师又是学生,因其身份特殊,这使得他们常常带着批判的心理参加学习,又渴望有所收获。但是,理论和实际的融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果学员过于浮躁地想让培训学习立竿见影,那么培训内容会让他们失望。此外,每一个来培训的教师,都不喜欢听到空洞的套话、空话,他们期待学到与时代紧密相关的知识。那么,如何在培训中增加具有时代性和实用性的内容呢?第一,所选择的内容要有利于学员开拓视野。培训教师要根据学员的实际教育需要,传授最有效的技能,选择新鲜而富有影响力的内容。第二,立足于学员兴趣,加大对计算机知识的培训力度。21世纪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在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大多数教师都渴望多学一点计算机操作技术,以提升自己的教学方式。第三,把培训内容与新课程改革紧密挂钩。很多教师对于新课程的要求一知半解,在培训中穿插新课改理念,能够体现强烈的时代气息。

(二)合理安排培训时间,改革培训方法。

速成的知识是脆弱的,教师的培训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培训不应该只贪图一时的效益,而忽略长期的影响。组织者要考虑到教师、学员的各方面因素,合理的安排培训时间,建立次数不等的“小培训”,还要定期地进行“大培训”,时间的安排还要有弹性,不能一味地占用学员的节假日。另外,在培训之后,经常有很多教师反映培训方式不够好、培训的内容不尽人意等等。在这方面,英国的教师培训方法值得参考。他们很重视教师的参与权,教师参与培训前可以和培训机构进行谈判,提出自己期待的的受训目标、适合学习的时间、地点、内容、方法等,培训机构会根据教师的要求制定可供教师选择的培训方案,交由教师讨论、修改,最后与培训机构协商,直至教师满意后才确定下来。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做法,在改革培训方式中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把校本培训与机构培训相结合。校本培训的目标很具体,直接立足于本校的教学改革工作,培训成果也不差,但是有一定的弊端。例如:对于时代先进的理论,很少有机会与外界交流。而机构培训可以开拓教师的视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使教师能够放宽眼界,站在全新的角度思考问题。第二,根据教师的经验,开展研讨会、主题讲座、经验交流会、实践反思活动等等,把培训的渠道扩大化,充分提高教师的自学能力和探讨问题的热情。

(三)建立合理的教师培训监督机制。

首先,教育部门要确保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参与培训,并保证培训的质量。其次,教育部门要把教师培训结果作为激励教师的一个重要依据,根据教师的学习成果,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把培训成绩作为教师职称评聘的依据,对不认真学习的学员,要给予相应的惩罚。最后,要完善教师培训监管投诉机制。目前,有些培训项目纯粹以商业盈利为目的,如果有这样的教师培训单位存在,教育部门应该积极落实情况,一经查实,立刻取消该机构的资质。

社会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要努力“做人民满意教师,教人民满意学生,办人民满意教育”。各级教育培训部门要大力完善教师培训机制,努力探索培训新方式,使培训真正满足教师的内在需求,增强培训的实效性,使培训工作更好地为教育大局服务。

2023年中小学德育案例论文(模板22篇)篇三

当前中小学德育现状究竟如何?近年来对此一直众说纷纭。在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王瑛老师主持完成的北京市“九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北京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研究”中,对此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和深入的分析。调查分《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北京市七个城近郊区县的42所中小学的小学五年级、初中二年级、高中二年级学生2808人;选取与学生样本相关的任课教师、班主任及学校德育干部、校领导1447人。调查结果均通过统计对比分析。这项调查结果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提供了现时的着眼点和着手点。为此,我们对这项调查结果与分析特别予以报道。

研究者列出12项学校普遍进行的德育内容,即劳动教育、心理教育、道德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理想教育、“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卫生教育、青春期教育、民主法制教育,让教师和学生分别对这12项内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和学生对学校12项教育内容实施效果的评价位次大致相同,80%以上的教师和学生都把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道德教育排在前三位,充分说明近几年学校在主旋律教育方面卓有成效。而被排列在最后三位的内容,教师和学生也基本一致,它们是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和“三观”教育,反映出这三项内容是学校德育的弱项。

在与此相关的教师和学生对学生思想品德状况满意度的评价调查中,也得到基本一致的结果。研究者列出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集体、尊敬师长、文明礼貌、诚实正直、助人为乐、关心国家大事、心理调节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共10项内容,结果是教师和学生的排位基本一致,教师、学生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是尊敬师长、文明礼貌、热爱祖国、热爱集体;而被教师、学生排在后三位的师生不大满意的是心理调节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和关心国家大事。在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对学校德育内容需求的调查中,研究者列出交通规范、文明公约、行为规范、自我保护常识、个人修养、竞争与合作、劳动态度习惯、时事与政治、择业指导、家政指导、法律常识、环境与生存等12项内容,小学、初中、高中学生最需要的德育内容排列前三位的依次为个人修养、自我保护常识和文明公约。其中,初中生的排位与学生总体相吻合,小学生最需要的德育内容与学生总体的不同之处是排列前三位的有交通法规;高中生与学生总体不同的需要是法律常识。

【分析与建议】。

[1][2]。

2023年中小学德育案例论文(模板22篇)篇四

苏霍姆林斯基说:“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可塑性”。作为一名班主任,不能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应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批评或表扬都要深浅有度,积极寻找突破口,因材施教。也许就是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就能在不经意间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亲和关系,达到心灵的沟通,获得学生的信任,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面对学生所犯的错误,要在严爱中把握好批评的艺术与方法,尽可能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捕捉学生“闪光点”,对“问题”生来说,他们的心灵深处同样蕴藏着进取奋发的心理需要。班主任不能只是被动地等待“问题生”的“闪光点”的出现,而应主动地抓住或创设条件,诱发他们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哪怕只是闪电般的那么一瞬间,也往往是“问题生”转化的最佳时机。

首先、严字当头、爱字为首,批评时要积极肯定学生的优点;裁决时“糊涂”些,营造和谐融洽的班级氛围。

班主任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正在成长中的个体,任何一次过火的。

指责、无意的歧视,都会给学生的成长带来心理阴影。尤其是对个别学习成绩差、行为表现散漫的后进生,一怒之下甚至会例数学生的许多缺点,新帐旧帐一起算,将学生批个一无是处,心毁意冷。其实班主任更应关心和爱护他们,对他们不嫌弃、不歧视,不疏远。在处理班级事情时,面对后进生,应谨慎对待,不能简单粗野地呵斥和指责,也不能过早地“盖棺定论”,应以诚相见,循循善诱,和他们交朋友,促膝谈心,消除他们心中的隔阂,让学生对老师敞开心扉,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批评和教育,自觉地去转变自己。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的任务在于发现每个受教育者身上一切美好的东西。鼓励他们独立工作,进行创造,获取成功。”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是:严字当头、爱字为首。批评要积极肯定学生的优点,对学生要多表扬,少批评;短板理论告诉我们一个桶能装水的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对犯了错误甚至是很严重错误的同学耐心的做工作裁决时“糊涂”些,营造和谐融洽的班级氛围。

有时候我故意“糊涂”地安排一些好事给她做,把一些管理班级的事情交给她,帮助她重树信心,给她创造充分发挥自己特长和潜能的锻炼机会,引导她学会与人相处,鼓励她融入集体,并要求班干部不计前嫌主动帮助她、关心她、团结她,使她终于有了转变,树立了生活的信心,逐步融入了集体。诚然,教育学生善于发现自身优势与长处,更应该教育他们看到自身的不足,方能扬长避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如何做人。

其次、水火相容、严爱相济,批评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面对犯错误的同学,批评时“糊涂”些,为学生的自尊心设计一把保护伞。

严格管理学生是每位班主任必须重视的问题。只有从严要求、从严管理,才会形成好的班风,但需注意严而不凶,爱而不溺,严爱相济,在爱中求严,在严中见爱。尤其是批评的语言要有一定的艺术性,注意时间,场合,教师应放下架子,以平等的身份,关心的语气去帮助教育学生。记得一次语文课,我班一个男同学没有学习而是在忙着写一封信。后来让细心的我还是发现了:满满两张纸,写的工工整整,字里行间情真意切,主要是向一位异性同学倾诉自己的烦恼、思念、以及不被理解和关注的痛苦心情。从中不难看出:他在朦朦胧胧的暗恋着一位同学,正陷于无法自拔的情感泥潭中,难怪上课心不在焉、闷闷不乐,成绩下滑明显。事后,我没有声张,假装糊涂,并在班级替他保了密。我多次找他谈心、及时引导他并且上课经常找借口表扬他。经过耐心的思想工作,他如实地说出了真情,并自觉地承认了错误。青少年时期是长知识长身体的黄金时期,很多看法和想法很不成熟,等将来有了立足社会的本领,再考虑这些大问题。人不可能一辈子不做错事,人生关键时只有几步,不能让同样的错误重犯,后悔过去不如奋斗将来。他含着眼泪不住的点头,我了解此时他复杂的心情。无需太多的语言,老师给予他的尊重和信任比什么都重要。因此,他很感激我,从此他转变了:脸上重见了笑容,学习成绩也呈上升趋势。

2023年中小学德育案例论文(模板22篇)篇五

论文摘要:当前,中小学德育陷入了困境,表现为德育仍处于从属地位、以灌输和说教为主、缺乏家庭和社会的参与。造成中小学德育实效性低下的原因为德育目标脱离实际、德育内容区分不清、德育方法僵化单一、德育评价体系不健全。中小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提高德育实效性: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更新德育观念,充实德育内容;改进德育方法,完善评价体系;优化德育环境,构建德育网络。

德育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灵魂。在中小学实施德育,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过度化倾向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疾”,在教学中过于偏重知识、概念的灌输和技能的训练,疏于价值、情感、意志、信念的培养与引导,使学生丧失了精神生活所需的内在的道德支点。我们虽然对中小学的德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德育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实效性低下,德育陷入了困境。目前,加强中小学德育已经成为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在教育者施教传教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法纪、道德品质的活动”。简而言之,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我国中小学的德育任务是以共产主义思想和道德规范教育青少年,引导他们主动积极地进行社会实践,逐步养成高尚的社会主义品德,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

德育内容具体规定了学生发展的政治方向和应该掌握的思想观念与道德规范,它标志着应当培养学生具有哪些方面的品质,是德育顺利进行的依据,是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标的一个重要保证。我国中小学的德育内容是根据我国的教育目的和德育任务而确定的,它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等四个方面。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法纪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政治觉悟打好基础,为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奠定基础,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道德认识、道德实践和道德修养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道德品质等。

中小学阶段是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也是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中小学在进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小学的德育工作既烦琐又复杂,贯穿在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做好对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培养工作。

中小学的德育虽然受到高度的重视,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德育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不少老问题依然存在甚至更加突出,许多新问题以十分复杂多样的形式出现。

1.德育处于智育的从属地位。

重智育轻德育是中小学一种普遍的倾向。教师、家长只关心学生的分数而漠视思想道德品质,学校录取新生也只看考试分数而淡化品德表现。在很多学校评“三好”学生,常常是“一好”代替“三好”。德育的整体性、完整性及渗透性都不能在学校工作中有所表现,德育行为总是流于形式,而很少落实到学生道德行为的改变上来。

2.德育以灌输为主,缺乏学生参与。

当前中小学的德育往往只重视课堂,虽然强调德育的“知情意行”,但大多情况下,“知”仅仅是教师告诉学生该懂得什么道理,“情”仅仅是教师把自己的感情移植到学生的身上。在这种德育模式下,“意”和“行”就不难想象了,中小学德育就变得很脆弱,造成学生在教师面前是“乖乖儿”,而回到家里却成了“小皇帝”,走上社会后往往就成了“问题儿”。

3.德育以学校为主,缺乏家庭和社会的参与。

由于各种影视、娱乐场所大量涌现,学生社会生活的领域迅速扩展;又因为大量学生家长长期外出打工以及“单亲家庭”的出现,使学生的成长脱离了家长的正确引导,这给中小学的德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中小学的德育侧重于正面教育,教授的是真、善、美的东西,而学生在家庭和社会却耳闻目睹了许多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这样,学生一旦走出校园,感受到复杂多变的社会时,便会感到学校教师教授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显得多么单薄、多么脆弱,以至于出现“5+2=0”的状况(即学校辛辛苦苦教育五天,抵不上学生回家两天)。

“尽管德育被提到首位,巨大的德育实践并未收到应有的德育效果。”中小学德育要想摆脱困境,重新获得发展动力,必须探索内在的、根本的原因,才能把握德育方向,提高中小学德育的实效性。

1.德育目标脱离实际。

德育目标定位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德育实效性的高低。中小学的德育目标往往定得太高、太大、太空,甚至不科学,习惯制造学校德育的“神话”。只讲理想,不讲利益;只讲超越,不讲现实;只讲方向性,不讲可能性。目标脱离中小学生生活实际和道德认知水平,在德育活动中根本就达不到。达不到的目标又必须去实施,就会出现名义上“加强”,实际上“淡化”的现象。如此必然带来德育内容、方法、评价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从而导致德育实效性偏低。

2.德育内容区分不清。

中小学德育内容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四个方面,但在日常的德育中存在着“道德教育政治化,政治教育道德化”的现象,用政治教育代替道德教育,只讲政治立场,不讲道德修养。有人把整个学校德育比作大树,那么道德教育就是这棵树上的根和干,思想政治教育则是这棵树上的花和果。德育之树的根若不深、干若不强,那么它的花必不艳、果必不丰。

3.德育方法僵化单一。

长期以来,中小学的德育过分强调思想改造,强调“晓之以理”的灌输,忽视通过“循循善诱”来激发学生在思想道德上产生自我完善的内在需要和机制,经常把对学生的德育要求和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自我需要与内在机制对立起来。这样就会形成单一的说教模式,高尚的道德缩水为逻辑严密的道德条目,斩断了道德与生活的联系,道德成了与学生无关的知识对象,造成学生不愿进行道德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实践。教师也只能将这些道德条目当作对象性知识来教授和灌输,只能借助背诵、考试和其他方式来进行强制学习。

4.德育评价体系不健全。

当前评价一所学校德育工作,往往只看开展了多少次实践活动,受到上级多少次表扬,而不去了解参与实践活动对学生产生的影响,这些表扬到底能给学生带来多少益处;评价一个学生在多大程度上接受了道德教育,只看他做了多少件好事,捐了多少钱,得了多少道德积分,在学校有过何种奖励,而忽视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和人格精神的升华。

当前,中小学德育陷入了困境,实效性低下,改革德育状况已经成为中小学迫切的任务。因此,中小学要主动适应社会的需要,从实际出发,探索科学、合理、有效的改革措施。

1.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履行教书育人职责时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师德的外延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既是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最基本的要求,又是师德的核心内容。教师在中小学德育中起主导作用,其素质直接关系到学校德育的效益。要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教师必须具备坚定的信念,有献身德育工作的热忱,有透视、研究种种德育现象和把握其本质的能力,有处理好一元导向和观念多元化这一矛盾的认识准备,有勇于创造、开拓新局面的探索精神。

2.更新德育观念,充实德育内容。

中小学德育目标是完善学生的政治思想和品德素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促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基础。德育工作者要更新德育观念,改变一讲到德育,总是偏重于政治教育,甚至在政治教育与德育之间划等号的观念;同时也要认识到,德育离不开政治教育,但政治教育不能涵盖德育,更不能代替德育。中小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的思想状况做出科学的分析,既教书又育人。学校还应对学生进行以中国革命史为中心的近现代史教育、优秀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形势政策教育、法制教育、世界知识教育和“三观”教育,培养学生开拓进取、自强自立、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抵制错误及腐朽思想的能力。

3.改进德育方法,完善评价体系。

德育过程是培养和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应遵循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努力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成为德育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互相关心、携手合作,共同发现并解决问题,同时,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评价,要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家长评价相结合。对学生实施全方位的评价,调动学生自我德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4.优化德育环境,构建德育网络。

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的发展既不是先天模式的展开,也不是外部环境直接影响的结果,而是在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条件下运用同化和顺应的机制,获得道德判断的认识机制、道德判断能力的不断发展。学生所处的环境除了校园之外,还包括校园外广阔的社会环境。中小学应努力优化德育环境,尽力让环境顺应德育的要求,充分把握环境中存在的德育资源,增强环境对德育的正向影响力度。中小学生的德育不只是学校的责任,要坚持多维联合,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全方位的德育网络。通过开办家长学校,开展社区服务活动,让全社会都为中小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营造一个最佳的环境。

中小学的德育是一项“润物细无声”的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育人事业。青少年时期是中小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中小学校要树立德育的核心地位,“以生为本”,坚持面向全体学生,逐步完善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扩展德育的广度和深度,完善学校德育、家庭德育、社会德育“三结合”的网络,建构符合时代要求的学校德育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胡厚福.德育学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李春玲.教师职业道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023年中小学德育案例论文(模板22篇)篇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的道德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不少毕业生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条战线上的骨干力量,但大学生的道德观也受到了一些负面影响的冲击,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以及一些我们无法回避的道德困境。在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上,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决定》中指出:“要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并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主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调整和充实德育内容,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大学生处于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养成时期,这个时期是道德学习和道德建设的关键时期。要做好大学生的道德学习和道德建设工作,首先必须充分认识大学生道德建设中所出现的新情况。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道德教育过程中的问题。

1.大学生道德知行矛盾,价值取向多面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道德学习和道德教育与大学生利益需求的结合显得十分迫切。作为高校道德教育的主体,已经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以及三年高中教育的大学生是一个具有基本是非判断力、可以理性思考与行动的群体,对于社会所倡导、执行的道德观念、公序良俗以及善恶美丑标准等他们知道也大多表示认可,但是,在具体行动中,生活里,却往往自然、习惯的忽略道德的存在。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看出学生虽然能够知道道德的重要性,理想上也十分注重道德品质,然而平常生活中,学生对道德品质的培养表现出更多的冷漠,甚至心中没有道德的存在。主要原因就在于学生自我意识不断增强,集体的观念逐渐淡薄,所遵守的行为准则更具有功利性,有些学生在与己有利的情况下,道德二字重如泰山,反之则轻如鸿毛;有些学生则言行不一、口是心非,冠冕堂皇的在道德准则的掩饰下做一些不符合道德的行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的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相应地必然带来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由于市场经济重利原则的影响,淡化了当代大学生“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传统道德观念,引起了他们对物质利益的盲目追求。

2.道德教育师资力量薄弱,授课单一。

学生不注重道德的培养与学习,高校德育不能与时俱进也是主要原因,还在重复中学,甚至小学的思想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手段单一,数十年不变,导致高校德育幼儿化,导致大学生十分片面地看待道德教育,以至不能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学生人数迅速增加,就业方式增多,学籍管理向开放型转变,德育工作队伍从数量到质量都很难跟上并适应这些新的变化。因此,如何区分对象、区分层次、因人施教,卓有成效地做好大学生的道德学习和道德教育工作,已经摆到了高校的面前。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进程,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学生道德学习和道德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人们的思想交流、相互影响在瞬间即可完成。现在,绝大多数大学生上网,但是在网上学习的大学生为数不多。这对大学生道德学习和道德教育既是机遇,又是严峻的挑战。大学生上网的原因基本都是使自己得到休息,得到消遣,基本不用网络来学习,这就表明:在互联网上,大学生道德教育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有所作为。因此,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探索大学生道德学习和道德教育的新途径,也是摆在高校和全社会面前值得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学生德育教育问题的原因浅析。

1.德育现状与社会变化息息相关。

在社会大变革的新时期,社会经济制度的逐步转型、政治生活的日趋完善、文化环境的快速变化对当代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如何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发展自己的独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政治判断能力,是新时期德育工作一项严肃而艰巨的任务。

2.大学生自身对于道德知识的学习具有选择性接受的特点。

个人品德的形成,在于把客观的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自己的需要与稳定的行为表现。从学生品德形成的规律和学校德育的过程看,外界的灌输和教育是必要的。但对教育效果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却不是灌输,被教育者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的接受社会道德的要求。大学生基本都处于二十岁左右的年龄,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望,在心理上大学生的独立意识觉醒期提前,独立意识增强,民主、参与意识增强,感知能力增强,随之而来是分析理解能力的增强。但是大学生的意志力却普遍在下降,缺乏克服困难的意志、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无论从个体,还是从整体上来看,大学生的道德都表现出层次性和递进性的显著特点。思想道德教育就要针对大学生的自身实际特点,遵循大学生思想道德形成的规律,积极得开展思想道德教育。

3.就业压力大,导致大学生忽视基本道德观念。

随着现在就业压力的增加,大学生非常迷茫,没有目标,甚至没有理想,那么道德在此也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大学生往往更强调个人奋斗,忽视社会责任。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激烈竞争和优胜劣汰的现实,许多大学生认为,在当代社会要取得竞争的胜利,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靠自身的拼搏奋斗。他们不相信权贵而相信自己,不甘做好人,要争做能人,他们敢于毛遂自荐敢为天下先的意识逐步取代了以往害怕“枪打出头鸟”的传统心理。然而面对如此之大的就业压力时,学生们往往还没有做好思想准备,面对现实与理想中的差距,此时,大学生就非常容易把道德抛之脑后,为了减小现实与理想中的差距,许多大学生就不再注意道德了。有些学生过分强调个人奋斗,把自己凌驾于他人和社会之上,把自我完善,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个人奋斗的精神十足,但缺乏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当代大学生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三、增强大学生道德教育、道德建设的对策。

1.抓好校风建设,发展校园文化。

校风是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的宏观环境,它对广大青年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洁静优雅、健康文明、崇德向善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助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促人向善、存真、求美。一所学校培养什么素质的人,取决于学校的文化氛围。如何营造这一浓厚氛围呢?要从校园文化建设入手。苏霍姆林斯基说,校园应该像伊甸园一样引人入胜,要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我们要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形成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当代大学生参与感极强,以校园文化为突破口,发挥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作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

2.抓好教风建设,提高教师德育素质。

教风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突出表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培育有德之人,需要有德之师。教师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活动的最基本要求。教师应当在全社会作公民道德建设的典范。加里宁说:“教师必须好好检点自己,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样严格的监督。”教育者不仅要时刻自警,还要时刻想着怎样以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以自己的真情实感打动学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提高自身的德育素质。

3.丰富大学生道德学习和道德教育内容以及注重方法途径的创新。

(1)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要认真总结以往教育中的经验教训,着力提高道德教育的有效性,深入进行“两课”改革,对“两课”进行课程与教材的全面改进。德育内容陈旧老化,缺乏及时更新与调整是我国高校德育有效性差的原因之一。德育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应始终把握社会与人发展的联结点,把握所处的时代脉搏。知识社会的到来、全球化浪潮的遍及、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加入wto,将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因此,高校应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全球观念,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平等意识、合作意识。

(2)利用网络等现代的、大学生容易接受的途径、方式进行道德教育。当代大学生是渴求知识的一代,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的求知欲,以互联网教育为媒体的新的教育方式已为大学生所青睐,必须借助互联网,加强对学生道德教育的正面引导。

参考文献:

[1]葛喜平.新形势下加强德育实效性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4):2-3.

2023年中小学德育案例论文(模板22篇)篇七

去年秋天,对我来讲好处非凡。在这个象征收获的季节里我迎来了我的第一批学生。作为一名教师,深深明白中学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的阶段,它对人格塑造所起到的作用不可忽视,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能够影响到一个人的未来。正是抱着这种心态,丝毫不敢有所松懈,期望不仅仅能在知识方面传道,更能够在人生中这个充满变数的阶段为他们解惑。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由我担任班主任的高一十班,班级有凝聚力,学生乐观向上,学习主动性强,构成了很正气的班风。在这段时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的收获不少,感受颇多。如何加强班级建设,建立充满活力,有凝聚力的班群众呢?下面是我的几点看法:

一,信任学生,放开手脚。

高一十班入学时有55人(包括1名韩国籍学生),其中男生25人,女生30人。从高一军训开始,透过观察我发现,我们男生训练热情高涨,训练质量很高,群众荣誉感很强,这是优点,但有些男生表现欲过强,期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视,其中以x同学最为突出。在训练时他表现得极为突出,对同宿舍的同学很热情,主动照顾身体不舒服的同学。为了为最后的文艺表演排练节目,最强度很大的训练过后利用午休时间精心排练。但由于纪律问题被其他老师批评过一次。女生普遍训练踏实,较为细心。我没有对过分表现的学生予以压制,而是在心中默默的计划。开学后根据每个同学的性格特征,以及在军训中的表现并适当参考了他们以前的经历,任命了我办临时班委会。并大胆的予以在军训中表现活跃的同学重要职务。班委会名单宣布后,虽然嘴上说不想担任职务,从x的脸上我看到了一丝惊讶和得意的表情,更加坚定了这样做的决心。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也证明了当初的决定没有错,选取相信学生,给他们机会展示自己,既稳定了本人及周围同学的情绪,也是能使他们在不断地为班级服务组织活动中找到自信,获得其他同学的认可。这样就构成了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

二、用学生的眼光来看问题。

三,尊重、肯定、赞扬学生。

尊重学生,以肯定、赞扬来代替指责、批评。学生不是物品,我们就应把学生当作具有自己的思想、感情、性格等个人品质的人来对待,即使对待后进的学生依然要倾注满腔的热情,不带偏见,要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多跟自己的学生说“你行”,“你能行”。也许,在某一天,你会发现,他真的做得很好,你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即使你非得要批评一个学生,也就应先肯定他的优点,然后再之后跟他说:如果你能......的话,那就会......。这样做了之后,你常常会看到被批评的学生心悦诚服的表情,既让你的学生虚心理解了你的观点,又避免了师生间因批评而起的矛盾与冲突,而且,这样做的实际效果要比直接批评所收到的效果要好得多,直接批评有时候表面上看起来学生是听你的话,照你所说的去做了,但其实心里并不必须信服于你。尊重学生就要把学生的行为和思想当作有好处的事情来关心,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感情,关心学生的进步与成长,扶植他们正当的兴趣和专长,同时严格要求他们,严格要求也是尊重他们。

四,关心、体贴、爱护学生。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我在教学工作中,深深地体会到:情是心灵的钥匙,爱是教育的基础,深厚融洽的师生之情带来的是简单愉快的气氛及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效果,因此,做一名优秀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像关心自己的亲人一样去关心爱护班内的每一位学生。学生是很敏感的,他们会在第一时间发现并感觉到老师的爱。如:某位学生昨日生病了,打个电话问候一声就不失为一种师生关系的良好开端,这天来了之后,你的一声“好点了吗?”会令他感觉到老师是真心关心他;天气冷了,问一句“别忘了加件衣服”会令人倍感亲切;所有这些都处处体现了对学生的爱,而一旦你付出了真心的爱,那是必须会有回报的,那就是: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无行中构成一种用心的热情与动力,学生会以刻苦的学习态度、优良的学习成绩来报答你对他的爱。

诺尔特说,一个孩子如果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生活在理解之中,他就学会了爱;如果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如果生活在承认之中,他就学会了要有一个目标......。在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中,如果能做到以学生为本,用爱去真心体会学生们的世界,相信他们必须能够快乐地扬起他们自己期望的风帆,开始他们快乐的人生之旅。

2023年中小学德育案例论文(模板22篇)篇八

摘要:如何提高中职信息技术教学实效性是新时代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教师要加强探索和研究,使中职信息技术的教学跟得上社会发展的步伐,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合理利用最新的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中职信息技术教学实效性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信息技术;提高;教学;实效性。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既要指导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动作操作技能。但是,由于中职学生的文化成绩普遍不太好,文化基础比较薄弱,不少同学对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力相对比较差。因此,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

一、教师课前准备要充分,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的目标是为现代社会发展提供掌握一定专业技术的人才,这就要求教师要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真正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教学目标。因此,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筛选信息能力、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综合能力的不断提高。在教学中,教师要走进学生当中去,深入了解所教班级的每一个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实际学情。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精心选择教学内容,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不断优化教学环节,促进信息技术教学效果的提高,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提高。

二、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新时代的中职各专业的教育教学要求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而要培养创新型的人才必须要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因为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中,才能唤醒学生的想象和创新意识,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个性得到张扬,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因此,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营造出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究,让学生能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想法,让学生的发展潜力得到更好地发挥。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flash动画制作”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由现在的中职学生都比较喜欢的动态的聊天表情来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最喜欢什么样的动画表情?鼓励学生思考、讨论这些动画表情是如何制作出来的。然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喜欢的`动画表情来进行“flash动画制作”的教学,这样很好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师有关flash动画制作的内容。最后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动手来制作自己喜欢的动画,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学情,适时给予指导、帮助,并对不同学生在学习过程的表现给予积极中肯的评价,让学生感受到参与信息技术学习的快乐,提高了信息技术教学的效果。

三、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激发中职学生参与信息技术学习活动最好的老师。由于升入中职学校的大多数学生的文化知识基础普遍不够好,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也比较差。因此,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如果教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往往会让学生觉得信息技术学习单调、枯燥,会让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产生反感、厌学情绪。这就要求中职信息技术教师要注重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努力激发学生参与信息技术学习活动的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信息技术学习活动中去积极思考、动手操作、勇于探究,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效果。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电子邮件的接收和发送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不对学生讲解过多的有关理论知识,而是注重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指导学生能够实际操作来进行电子邮件的接收和发送。教师指导每一个学生首先在网上注册申请一个属于自己的邮箱账号,然后让学生学会自己写一封邮件,然后同学之间互相发送和接收邮件,学生对收发邮件都感到很新奇,这样很好地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的效果也比较好。在中职信息技术中还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恰当采用游戏教学法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有关信息技术知识,提高操作技能。例如在指导学生指法练习时,教师首先向学生示范、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练习时的要点,然后学生要通过不断练习直到熟练掌握操作要点。在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时,如果一味地让中职学生进行单调的字符和功能键输入练习,很容易让学生觉得厌烦,甚至失去进行指法练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金山打字通软件,让学生玩“警察抓小偷”“射击”“小青蛙过河”等小游戏来进行指法训练,这样通过把游戏与指法训练相结合,很好地提高了学生字符的录入速度,也让学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了一些功能键的功能和用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023年中小学德育案例论文(模板22篇)篇九

一、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德育观。

以学生为本,意味着学校德育以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目的。意味着学校道德教育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道德选择能力,使学生更好的以认识、体验和实践道德生活为目标和出发点。这就要求道德教育要从学生的兴趣、需要和品德心理发展的水平、实际的道德状况出发,注意激发学生积极的道德思维和培养自主的道德选择能力,力戒道德教育的成人化、模式化,力戒像传统教育那样对学生进行道德灌输或强调学生对道德知识的机械记忆。要引导学生认真思考道德问题,并从中体验到道德之于人的意义所在,更好地实践道德生活。

二、确立面向现代化的德育目标。

作为21世纪的受教育者,在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中,有着强烈的自身发展需要,德育目标应该及时反映教育对象的这种需要,把“至善”的追求和自我完善的需要统一起来。不能把上级领导检查的内容作为学校德育的目标。同时,反映党和国家对青少年一致的目标要求,像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等目标,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始终如一地予以执行,予以一以贯之;具体目标应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形成德育目标层次网络系统。

三、施教生活化的德育内容。

所谓“生活化”德育是把德育内容渗透到游戏、谈天等日常生活中,在一种和谐、自然的气氛中让学生自然地、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它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教而教”。这就要求德育内容要具体,强调一个“小”字。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尽量小一些,使他们能看得见、摸得着,以便于理解、掌握和执行。德育内容要贴近实际,讲究一个“近”字。让学生明确我们周围既有真善美,以有假恶丑,看问题既要看主流,也要知道支流,以培养他们的道德辨别能力。德育内容要生动、活泼,讲究一个“趣”字。学习呆板、枯燥的德育内容如同嚼蜡,当然谈不上德育的实效了。只有图文并茂,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教材才具有可读性,才能吸引学生。

四、尝试对话式的德育方式。

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过去那种说服、灌输的德育方式不仅难以取得实效,反而会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改变这种现状的方法就是通过对话促进学生道德人格的生成。这种对话既可以是受教育者与教育者行为的相互作用,也可以是以道德认识为目标的师生观点性讨论,还可以是受教育者对教育环境的反映。这种“对话”式教育所具有的开放性、互动性、创造性的`特征,要求我们必须转变教师角色,即由学生心目中的权威转变为学生的朋友,由单纯的道德信息的输出者转变为学生道德学习的发起者和领航者,由道德观念的灌输者转变为探索者。通过与学生平等对话来探索和选择合理的道德观念。

五、倡导主体性的德育活动。

主体性教育活动,就是要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道德认识冲突中提高学生的判断力和选择力。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比如让学生参与学校的常规管理工作,在管理过程中增强自我控制的能力。给学生适度的挫折教育,比如参加社会劳动,开展军训、野炊等活动,提高他们的耐挫力,培养他们坚毅、顽强的意志品质。强化学生的道德体验,比如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进行社会实践等引导学生有选择地吸收社会信息,防止和抵制不良影响的“免疫能力”。

六、营造以美育人的德育环境。

让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浓厚的文化氛围下、舒畅的人际关系里生活,无形中就是对学生的一种陶冶。比如,优美的校园环境,包括布局合理的建筑群体,新颖别致的雕塑景观,四季常青的林木,四季有花的苗圃,形成一草一木能达意,面面墙壁会说话,每个角落能育人的校园育人氛围。通过“主体参与,探究体验、品德内化”的课堂教学模式,营造积极主动、民主平等、生动活泼的悦人气氛,形成师生之间既是师生关系又是知心朋友的关系使学生如同生活在一个温暖的大家廷中,相互启迪、相互影响。

此外,德育实效性还有赖于教师的德育素质。它要求教师必须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以自己对党、对人民、对社会主义的执着信念感化学生,在德育实践中以身作则。总之,只要我们本着“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不断开拓创新,德育教学就一定会闯出一条新路。

2023年中小学德育案例论文(模板22篇)篇十

一、以人为本,倾注师爱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以人为本”,是对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

是我的学生!于是,转化他的行动在悄然中进行。我首先设法接近他,处处关心他,让他感受到失去的母爱。上课只要有了一点小小的进步,我就使劲的表扬他。让他给小朋友发本,让他给班级拖地……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信赖他。透过我的努力,他上课开始认真起来,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改善了,各科任老师都夸奖起他。在以后的日子里,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不断努力,他得到大家的认可,同学开始喜欢和他一齐学习,一齐游戏了。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小杰这样特殊家庭的后进生,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才会促使他主动地改正错误。

二、良师益友,宽容以待良师益友,班主任应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应宽容待之。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太严肃,他们理解不了。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班主任banzhuren)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故应“宽以待人,容人之错”。在通情达理中暂时性的容忍宽恕学生的错误,采用灵活委婉的方法去教育学生,鼓励他。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促进了师生的情感交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就能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后进生的实际状况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后进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小杰的状况比较特殊,主要来自缺乏家庭的温暖,失去应有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因此,我就以爱心为媒,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交朋友;抓住他家庭在学习用关爱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然后引导并激励他努力学习,成为受大家欢迎和喜爱的学生。

总之,我们携起手来乘赏识之风,捧起热爱之情,使每一位后进生都能沐浴在师长的关爱之中,共同把后进生转化成为先进生!

2023年中小学德育案例论文(模板22篇)篇十一

摘要: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德育过程创造了条件,搭建了舞台,正确认识学生社团的德育功能,从而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构建德育体系。

关键词:德育功能社团活动载体。

德育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同属于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系统。学生社团活动是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和手段,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学生社团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平台,是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和拓展,它对学生身心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学生社团的特点。

学生社团是一些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同学为了增长知识、锻炼能力、而自愿组成的群众性团体。社团成员来自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年级,信息传播的对象多、速度快、辐射面广。学生社团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学生社团对于德育工作有着三个明显的优势:

1.教育的普遍性。共同的爱好、共同的追求、共同的奋斗是产生凝聚力的内在条件,社团将众多兴趣爱好、志向相同的同学汇集在一起,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此社团工作的教育性更具有说服力。

2.示范的典型性。社团的很多活动方式和内容,会给同学们带来某种示范性效应,引起学生的仿效,重塑学生的学习和行为观念,影响学生人生信念的形成。

3.组织的无形性。社团活动有着强大的组织优势,多样化的社团活动融入和渗透了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灵活多样的活动,从德育的角度来看,都是在构建无形的教育组织平台,为我们开展德育工作提供了舞台和载体。

在近几年的实践中,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我校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让学校成为师生生命成长的精神家园”的办学理念。在实践这一理念的过程中,学校充分认识到了学生社团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了学生社团不可替代的德育功能:

1.思想教育功能。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育工作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注定了它要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学生社团工作自然就会在活动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是由于学生社团活动具有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参与自由等特点,非常适合新形势下中学生的心理需求,因此,受到他们的普遍欢迎,能够取得非常好的德育效果。社团的教育功能还体现在学生对社团活动的选择性。学生在参与多样的活动中,通过比较、分析、体验,来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相互教育的目的。

2.素质拓展功能。

素质教育已成为人才培养的大势所趋。素质教育具有全面性、广泛性、开发性等特征,它不仅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且要使学生的个性也得到发展;不仅要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还要培养非智力因素;不仅要学生学会学习,还要学会做人;不仅要求学校在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有好的体现,还需要多种形式长期的熏陶和影响。学生社团活动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为学校素质教育的开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天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

首先促进了文化课的学习,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通过社团活动,同学们可以交流学习经验,传递学习方法,培养学习兴趣,补充课堂学习,完善知识结构。其次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社团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担负着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任务。社团活动的不断创新还能激发学生灵感,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水平。再次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学生社团既给活动创造了条件,又为学生交流情感提供了机会,社团的自主性为学生沟通情感,排除不良心理创造了自己的空间,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

3.团结凝聚功能。

学生社团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团结和凝聚功能,首先大家有着共同的志向,是凭着爱好和兴趣在参与社团活动;其次,在活动中,大家各尽所能,团结协作,形成了生动的集体主义课堂。社团的团结凝聚功能主要是指学生社团对学生具有向心力、凝聚力。它能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激情,鼓励学生团结协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在兴趣和爱好的纽带中,学生社团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大家团结在社团里,为社团的成长壮大而努力,表现出强烈的集体观念、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社团活动促进学生相互交往,增进友谊,培养社团成员对社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校园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中的各项文化科技和艺术体育竞赛是重要内容。学生社团在各项竞赛中又扮演着重要角色。校园里推出的演讲、书画、文艺演出以及各类体育竞赛等各项活动绝大多数离不开社团的参与。这些活动既活跃了校园文化,又培养了学生的才干。既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观念,又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励学生奋发成才。

4.调节自律功能。

学生社团产生和发展都是基于学生自愿以及自觉遵守成员认可的社团章程。因此,社团活动在一定意义上培养了学生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而且这种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较之学校其它的规章制度对学生更有认同感。在社团活动中,一次竞赛、一个创意、一刹那的灵感都有可能烙印在心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同时,在社团活动中形成的内在观念又反过来外化为自觉行动,用以指导学习和生活。

总之,充分挖掘学生社团在学校德育中的重要作用,这是一项极其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也成为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和德育的一个新的闪光点和有效载体。

参考文献。

[1]张志勇.《探索重点中学学生社团活动的德育实效性》。

[2]王春林.《浅谈学生社团活动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

[3]彦频.《社团精彩的德育大课堂》。

2023年中小学德育案例论文(模板22篇)篇十二

(浙江省慈溪实验高级中学)。

学校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几乎所有学校都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但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学校最终的归因多半是:社会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盖过学校真善美的教育,“辛辛苦苦教五天,还不如回家混两天”.诚然,学生道德规范的缺失,固然也有社会道德失范、家庭教育失当的因素,但笔者认为当前学校教育的失误还是最主要的,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德育工作浮于表面,缺乏深入。

大多数学校未能按《中小学德育纲要》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设计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不分年级高低,不管个性差异,脱离实际,抽象教条,教育形式单一,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很多学校对德育教育似乎是很重视,但是德育教育大多以说教为主,重知识传授和空洞说教。比如,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全由教师口中说出,很难落到实处,同时也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而使之内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

2.重智育,轻德育。

在教育质量大行其道的今天,社会评价学校,上级考核学校主要看升学率,学校考核教师主要看学科成绩,“一好遮百丑”现象频现。由于应试教育,德育的时间和空间受到很大程度的挤压,智育和德育的比例严重失衡,德育工作只有雷声,不见雨点,过多强调共性,忽略个体差异,这些都是学校德育工作弱化的根本原因。

针对当前中小学德育评价的现状,思考如今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为何如此不强?说到底还是德育教育评价的缺失造成的。当前德育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其德育评价中最重要的诊断、激励与抑制功能。一个学生犯了错,大多老师会说:“你怎么又犯错?”或“怎么又是你?”……学生很难有说话的机会,老师也往往不会听学生的任何解释。这样的话不仅伤了学生的自尊,更脱离了德育评价的真正目的。

德育评价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德育工作起着导向性作用。新课改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方式,提倡由以往注重甄别、选拔转向重视个体生命发展,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和完整的人格。那么如何评价?怎样执行?这便成了当前中小学校德育工作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构建多元、开放的德育评价体系:

德育评价往往是由教师一手操办,大多凭经验、印象给出,存在很大的主观性。教师可以大胆尝试让学生以评价主体的身份参与到学校德育教育的评价之中,既接受我之外的世界评价,也评价我之内的世界;既接受我之内的世界评价,也接受我之外的评价。让学生成为品德教育真正的评价者,可采取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让他们学会在对自己、对他人的评价中获得最真实的体验。让他们拥有心的碰触,最终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当然,在保证学生的主体性的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所谓给他们充分自评的机会还是以达到学生的德育为最终目的的,是对学生的品德进行激励或抑制的,并不是所谓的`让他们进行自我夸耀。

德育评价有了学生的参与,当然也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曾有人做过调查,一位教师在一天的工作中与学生交往的次数达1500次,在这么多的师生交往中,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是怎样的呢?可见,教师在学校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教师应抓住每一次德育教育机会,关注过程性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发展的动力,从而真正促进学生思想意识的不断提高,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当然,教师也并非是传统德育评价中的“掌握者”,而是以一名组织者、引导者或是激励者甚至是学生亲密伙伴这样的身份出现。作为一名引导者、组织者,教师引导学生的德育评价最主要的就是以激励的方式来做好正确的引导,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

学生的德育评价除了有其自身的投入与教师的引导之外,更应有家长的参与。家庭的熏陶是不可忽视的,毕竟家长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见证人,孩子的一步步成长甚至孩子的一言一行都是反映在家长眼里的。因而,家长的评价对学生的影响力不可低估。如,对学生勤俭节约、孝敬长辈、热爱劳动等习惯的培养方面,家长也可以参与到对学生的评价中。当然,由于不同家长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同,对学生德育评价也不同。何况现在一般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过分的“疼爱”,对学生的德育评价也往往是表扬胜过批评,他们的有些评价甚至可能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这样的参与,将会导致孩子不良品德的形成。因此,正确引导家长对孩子的德育评价也很重要。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要把德育工作抓实抓好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去研究,不断地实践、探索与创新,构建多元开放的学生德育评价体系,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德育工作才能持之以恒并行之有效。

参考文献:

赵清正。构建德育体系提高德育实效。河南教育,2002(07)。

2023年中小学德育案例论文(模板22篇)篇十三

论文摘要:当前,中小学德育陷入了困境,表现为德育仍处于从属地位、以灌输和说教为主、缺乏家庭和社会的参与。造成中小学德育实效性低下的原因为德育目标脱离实际、德育内容区分不清、德育方法僵化单一、德育评价体系不健全。中小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提高德育实效性: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更新德育观念,充实德育内容;改进德育方法,完善评价体系;优化德育环境,构建德育网络。

德育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灵魂。在中小学实施德育,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过度化倾向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疾”,在教学中过于偏重知识、概念的灌输和技能的训练,疏于价值、情感、意志、信念的培养与引导,使学生丧失了精神生活所需的内在的道德支点。我们虽然对中小学的德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德育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实效性低下,德育陷入了困境。目前,加强中小学德育已经成为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在教育者施教传教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法纪、道德品质的活动”。简而言之,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我国中小学的德育任务是以共产主义思想和道德规范教育青少年,引导他们主动积极地进行社会实践,逐步养成高尚的社会主义品德,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

德育内容具体规定了学生发展的政治方向和应该掌握的思想观念与道德规范,它标志着应当培养学生具有哪些方面的品质,是德育顺利进行的依据,是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标的一个重要保证。我国中小学的德育内容是根据我国的教育目的和德育任务而确定的,它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等四个方面。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法纪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政治觉悟打好基础,为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奠定基础,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道德认识、道德实践和道德修养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道德品质等。

中小学阶段是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也是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中小学在进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小学的德育工作既烦琐又复杂,贯穿在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做好对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培养工作。

中小学的德育虽然受到高度的重视,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德育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不少老问题依然存在甚至更加突出,许多新问题以十分复杂多样的形式出现。

1.德育处于智育的从属地位。

重智育轻德育是中小学一种普遍的倾向。教师、家长只关心学生的分数而漠视思想道德品质,学校录取新生也只看考试分数而淡化品德表现。在很多学校评“三好”学生,常常是“一好”代替“三好”。德育的整体性、完整性及渗透性都不能在学校工作中有所表现,德育行为总是流于形式,而很少落实到学生道德行为的改变上来。

2.德育以灌输为主,缺乏学生参与。

当前中小学的德育往往只重视课堂,虽然强调德育的“知情意行”,但大多情况下,“知”仅仅是教师告诉学生该懂得什么道理,“情”仅仅是教师把自己的感情移植到学生的身上。在这种德育模式下,“意”和“行”就不难想象了,中小学德育就变得很脆弱,造成学生在教师面前是“乖乖儿”,而回到家里却成了“小皇帝”,走上社会后往往就成了“问题儿”。

3.德育以学校为主,缺乏家庭和社会的参与。

由于各种影视、娱乐场所大量涌现,学生社会生活的领域迅速扩展;又因为大量学生家长长期外出打工以及“单亲家庭”的出现,使学生的成长脱离了家长的正确引导,这给中小学的德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中小学的德育侧重于正面教育,教授的是真、善、美的东西,而学生在家庭和社会却耳闻目睹了许多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这样,学生一旦走出校园,感受到复杂多变的社会时,便会感到学校教师教授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显得多么单薄、多么脆弱,以至于出现“5+2=0”的状况(即学校辛辛苦苦教育五天,抵不上学生回家两天)。

“尽管德育被提到首位,巨大的德育实践并未收到应有的德育效果。”中小学德育要想摆脱困境,重新获得发展动力,必须探索内在的、根本的原因,才能把握德育方向,提高中小学德育的实效性。

1.德育目标脱离实际。

德育目标定位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德育实效性的高低。中小学的德育目标往往定得太高、太大、太空,甚至不科学,习惯制造学校德育的“神话”。只讲理想,不讲利益;只讲超越,不讲现实;只讲方向性,不讲可能性。目标脱离中小学生生活实际和道德认知水平,在德育活动中根本就达不到。达不到的目标又必须去实施,就会出现名义上“加强”,实际上“淡化”的现象。如此必然带来德育内容、方法、评价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从而导致德育实效性偏低。

2.德育内容区分不清。

中小学德育内容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四个方面,但在日常的德育中存在着“道德教育政治化,政治教育道德化”的现象,用政治教育代替道德教育,只讲政治立场,不讲道德修养。有人把整个学校德育比作大树,那么道德教育就是这棵树上的根和干,思想政治教育则是这棵树上的花和果。德育之树的根若不深、干若不强,那么它的花必不艳、果必不丰。

3.德育方法僵化单一。

长期以来,中小学的德育过分强调思想改造,强调“晓之以理”的灌输,忽视通过“循循善诱”来激发学生在思想道德上产生自我完善的内在需要和机制,经常把对学生的德育要求和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自我需要与内在机制对立起来。这样就会形成单一的说教模式,高尚的道德缩水为逻辑严密的道德条目,斩断了道德与生活的联系,道德成了与学生无关的知识对象,造成学生不愿进行道德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实践。教师也只能将这些道德条目当作对象性知识来教授和灌输,只能借助背诵、考试和其他方式来进行强制学习。

4.德育评价体系不健全。

当前评价一所学校德育工作,往往只看开展了多少次实践活动,受到上级多少次表扬,而不去了解参与实践活动对学生产生的影响,这些表扬到底能给学生带来多少益处;评价一个学生在多大程度上接受了道德教育,只看他做了多少件好事,捐了多少钱,得了多少道德积分,在学校有过何种奖励,而忽视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和人格精神的升华。

当前,中小学德育陷入了困境,实效性低下,改革德育状况已经成为中小学迫切的任务。因此,中小学要主动适应社会的需要,从实际出发,探索科学、合理、有效的改革措施。

1.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履行教书育人职责时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师德的外延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既是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最基本的要求,又是师德的核心内容。教师在中小学德育中起主导作用,其素质直接关系到学校德育的效益。要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教师必须具备坚定的信念,有献身德育工作的热忱,有透视、研究种种德育现象和把握其本质的能力,有处理好一元导向和观念多元化这一矛盾的认识准备,有勇于创造、开拓新局面的探索精神。

中小学德育目标是完善学生的政治思想和品德素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促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基础。德育工作者要更新德育观念,改变一讲到德育,总是偏重于政治教育,甚至在政治教育与德育之间划等号的观念;同时也要认识到,德育离不开政治教育,但政治教育不能涵盖德育,更不能代替德育。中小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的思想状况做出科学的分析,既教书又育人。学校还应对学生进行以中国革命史为中心的近现代史教育、优秀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形势政策教育、法制教育、世界知识教育和“三观”教育,培养学生开拓进取、自强自立、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抵制错误及腐朽思想的能力。

3.改进德育方法,完善评价体系。

德育过程是培养和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应遵循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努力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成为德育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互相关心、携手合作,共同发现并解决问题,同时,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评价,要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家长评价相结合。对学生实施全方位的评价,调动学生自我德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4.优化德育环境,构建德育网络。

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的发展既不是先天模式的展开,也不是外部环境直接影响的结果,而是在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条件下运用同化和顺应的机制,获得道德判断的认识机制、道德判断能力的不断发展。学生所处的环境除了校园之外,还包括校园外广阔的社会环境。中小学应努力优化德育环境,尽力让环境顺应德育的要求,充分把握环境中存在的德育资源,增强环境对德育的正向影响力度。中小学生的德育不只是学校的责任,要坚持多维联合,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全方位的德育网络。通过开办家长学校,开展社区服务活动,让全社会都为中小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营造一个最佳的环境。

中小学的德育是一项“润物细无声”的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育人事业。青少年时期是中小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中小学校要树立德育的核心地位,“以生为本”,坚持面向全体学生,逐步完善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扩展德育的广度和深度,完善学校德育、家庭德育、社会德育“三结合”的网络,建构符合时代要求的学校德育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胡厚福.德育学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李春玲.教师职业道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023年中小学德育案例论文(模板22篇)篇十四

学校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几乎所有学校都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但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学校最终的归因多半是:社会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盖过学校真善美的教育,“辛辛苦苦教五天,还不如回家混两天”.诚然,学生道德规范的缺失,固然也有社会道德失范、家庭教育失当的因素,但笔者认为当前学校教育的失误还是最主要的,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德育工作浮于表面,缺乏深入。

大多数学校未能按《中小学德育纲要》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设计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不分年级高低,不管个性差异,脱离实际,抽象教条,教育形式单一,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很多学校对德育教育似乎是很重视,但是德育教育大多以说教为主,重知识传授和空洞说教。比如,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全由教师口中说出,很难落到实处,同时也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而使之内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

2.重智育,轻德育。

在教育质量大行其道的今天,社会评价学校,上级考核学校主要看升学率,学校考核教师主要看学科成绩,“一好遮百丑”现象频现。由于应试教育,德育的时间和空间受到很大程度的挤压,智育和德育的比例严重失衡,德育工作只有雷声,不见雨点,过多强调共性,忽略个体差异,这些都是学校德育工作弱化的根本原因。

针对当前中小学德育评价的现状,思考如今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为何如此不强?说到底还是德育教育评价的缺失造成的。当前德育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其德育评价中最重要的诊断、激励与抑制功能。一个学生犯了错,大多老师会说:“你怎么又犯错?”或“怎么又是你?”……学生很难有说话的机会,老师也往往不会听学生的任何解释。这样的话不仅伤了学生的自尊,更脱离了德育评价的真正目的。

德育评价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德育工作起着导向性作用。新课改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方式,提倡由以往注重甄别、选拔转向重视个体生命发展,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和完整的人格。那么如何评价?怎样执行?这便成了当前中小学校德育工作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构建多元、开放的德育评价体系:

德育评价往往是由教师一手操办,大多凭经验、印象给出,存在很大的主观性。教师可以大胆尝试让学生以评价主体的身份参与到学校德育教育的评价之中,既接受我之外的世界评价,也评价我之内的世界;既接受我之内的世界评价,也接受我之外的评价。让学生成为品德教育真正的评价者,可采取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让他们学会在对自己、对他人的评价中获得最真实的体验。让他们拥有心的碰触,最终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当然,在保证学生的`主体性的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所谓给他们充分自评的机会还是以达到学生的德育为最终目的的,是对学生的品德进行激励或抑制的,并不是所谓的让他们进行自我夸耀。

德育评价有了学生的参与,当然也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曾有人做过调查,一位教师在一天的工作中与学生交往的次数达1500次,在这么多的师生交往中,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是怎样的呢?可见,教师在学校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教师应抓住每一次德育教育机会,关注过程性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发展的动力,从而真正促进学生思想意识的不断提高,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当然,教师也并非是传统德育评价中的“掌握者”,而是以一名组织者、引导者或是激励者甚至是学生亲密伙伴这样的身份出现。作为一名引导者、组织者,教师引导学生的德育评价最主要的就是以激励的方式来做好正确的引导,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

学生的德育评价除了有其自身的投入与教师的引导之外,更应有家长的参与。家庭的熏陶是不可忽视的,毕竟家长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见证人,孩子的一步步成长甚至孩子的一言一行都是反映在家长眼里的。因而,家长的评价对学生的影响力不可低估。如,对学生勤俭节约、孝敬长辈、热爱劳动等习惯的培养方面,家长也可以参与到对学生的评价中。当然,由于不同家长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同,对学生德育评价也不同。何况现在一般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过分的“疼爱”,对学生的德育评价也往往是表扬胜过批评,他们的有些评价甚至可能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这样的参与,将会导致孩子不良品德的形成。因此,正确引导家长对孩子的德育评价也很重要。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要把德育工作抓实抓好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去研究,不断地实践、探索与创新,构建多元开放的学生德育评价体系,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德育工作才能持之以恒并行之有效。

参考文献:

赵清正。构建德育体系提高德育实效。河南教育,(07)。

2023年中小学德育案例论文(模板22篇)篇十五

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义务教育关注的重点将逐步由数量向质量转变。提高教育质量已成为教育实践中的核心问题和教育研究的焦点问题。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农村学校,不断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越来越多的教育专家、学者和教育工作者深刻地认识到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重要性,把它作为教育工作研究的重点,认为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已成为义务教育发展的关键。因而,在此阶段对农村义务教育质量进行研究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

一、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现状。

1.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育资源贫乏。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是目前农村教育最大的实际,也是最大的困难。通过观察发现,由于城乡差别、贫富差距,这些年农村的教育事业费用支出仍是远远低于城市教育事业费用支出。由于教育经费短缺,农村学校教学仪器、图书资料、体育设施、实验用品等都非常缺乏,甚至有的学校连教室都还是危房。试想,在这样一种条件下何谈提高教学质量。也可以说,正是教育经费投入方面的差距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

2.教学师资薄弱,制约教育质量。

农村教师素质是制约农村教学质量的关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民办、代课教师支撑着农村基础教育。现任农村小学教师大多是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和培训,较难胜任新时代的教学工作,严重影响教育质量。虽然随着高等师范院校的发展,大量的受过正规教育和培训的教师充实到农村学校的教师队伍中来,但总的来说比例还是过低,难以应付教学的需要。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的大量存在和公办专任教师的严重短缺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质量与健康发展。

(2)青年骨干教师大量流失。由于农村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低,许多青年教师、骨干教师或是通过关系调到上一级学校,或是调离现有教育教学岗位,极大地削弱了农村师资力量。青年骨干教师的流失,不仅带走了宝贵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经验,影响了当地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而且造成其他教师人心换散,严重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

(3)教师素质与能力水平偏低。我国农村小学相当一部分教师教育观念滞后、知识结构老化、教学方法陈旧,不能适应当前义务教育事业发展和教育质量提高的需求。近年虽然经过大规模的学历补偿教育和在职培训,教师的学历达标了,但实际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整体素质并没有得到同步提高,而且不少教师的职后学历教育与其所授科目不配套。

3.新课程改革的“城市取向”并不适应农村小学。

现行新课程改革主要以城市学生的学力为依据制定全国统一大纲、统一教材和统一标准,有明显的“城市取向”,无视城市和农村、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儿童少年在教育环境、教育资源上的巨大差别。这无疑对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学生是不适应的。加之农村学校课程观念落后,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无论是校长还是行政干部、教师还是家长,都认为农村学校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就是将学生送出“农门”,进入大学,或进到城里。新课程的理念并没有深入农村教师和学生心中。而且现行教材以城市学生的发展特点为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农村学生来说不切实际和偏难,致使部分农村学生难以胜任,成为学业的失败者,最终失去学习兴趣而被迫辍学。

4.教学缺乏规范管理。

一些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过于重视县一级中心学校的建设和管理,而把村小当作小儿科,疏于管理。加之一些农村小学领导教学观念陈旧,教学管理水平不高,工作责任心不强,相当部分校长和教导主任就如何进行教学管理心中无底,无章可循。有些学校沿袭旧制,学校教学工作缺乏激励机制,目标管理不明确,跟现代教学管理理念很不适应。

5.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

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必要条件。学校教育是全体,社区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外部环境,是学校教育的继续和扩展;而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基础。而现今许多农村小学教育与家庭教育严重失衡。现在农村许多成年夫妇双双外出打工,他们将子女交给老人或亲戚照顾,甚至将他们独自留在家中。一些留守儿童由于平时缺乏父母的管教,再加上老人们的溺爱,学习上一旦遇到困难就放弃。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缺乏父母的督促,而老人的管教毫无力度和效果,部分学生经常缺课、逃课,还影响了其他学生,造成学校学风不正、教学效果不好、教学质量下降。

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偏低的现状严重阻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严重制约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全面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不仅仅应从制度、机制上来改革,还应从人们的观念上来更新。因此,就当前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呈现的状况来看,理应从以下入手。

1.加大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教育经费短缺带来的.困难是农村最大困难,无外乎是校舍、教学仪器、图书资料、体育设施、实验用品等的缺乏。构建合理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保证农村学校教育教学的“下限”投入是当务之急。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理应法制化,而且要重视农村地区差异,按东、中、西部三类地区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建立不同的政府农村义务教育投资模式,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教育资源不合理的状况。

2.提高师资,夯实教育发展基础。

一是制定和落实优惠政策,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鼓励和引导有经验的教师和师范类毕业生到农村地区任教。在切实落实工资和国家规定的各项补贴补助待遇的同时,对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在住房、医保、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优待,拓展他们的生存空间,增加教师的发展机遇。二是建立健全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切实加强在职教师的学历教育和经常性培训。鼓励和要求教师通过在岗培训、定期进修、网上学习等多种形式,按照学用一致、专业对口的原则,提高学历学位层次。三是认真组织中小学短缺学科骨干教师培训。实施骨干教师专项培训计划,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3.整合课程,优化课程设置。

针对农村学校无法适应在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国家制定统一大纲、统一教材和统一标准的问题,应该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本土课程整合优化。在坚持《新课程标准》精神的前提下,改革现行教材。可由各省(市、区)根据本地实际编写教材,有必要考虑城市普及型和农村普及型两种版本,在农村版本中要体现对农村实用性的教学内容。教材改革要坚持两个适合的原则:一是难度适合农村大部分学生,着眼于所有学生打好基础;二是尽量适合各地实际,使教育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同时要理清思路,合力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新课改,以职业指导为突破口,分类分层教育,让人人都能进入不同的学校升造,最终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

4.规范管理,使教学走向正常化。

学校管理层要积极为提升自身教学管理水平、改变落后观念、提升教学水平、加强工作责任心而努力,尽力为教师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经验分享和专题讨论提供平台,形成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营造求真、务实、严谨的教研氛围。办好学校要依靠全体教师,为了科学有序地实施教学、科研工作,必须创新工作措施,调动老师们工作的积极性,真正使教学走向正常化。

5.转变观念,学校、家庭相互支持。

学生的教育需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相互支持。虽然我国城市和农村的学生家长在观念上有着较大的差别,但是就家长来说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才。因此在农村,学校要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办好学校,充分利用有限的新闻媒体向社会广泛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农村家长树立正确观念,掌握科学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共同促进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颖,王嘉毅.农村学校义务教育教学质量问题研究述评[j].教育评论,2007,(11).

[2]高尚刚.全面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对策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9).

[3]彭波.湖南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问题与对策探析[j].教育探索与实践,,(1).

2023年中小学德育案例论文(模板22篇)篇十六

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密切配合。它在引导、推动和保障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公布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案例名单的通知》。教育部组织专家共评选出298个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案例。

评选要经过一系列环节这是一次高标准严要求的评选堪称是优中选优在如此高强度的评选标准下一路披荆斩棘、过关斩将昆区团结大街第四小学终于入选成为全国的旗手、标杆以后的发展可以预见!

昆区团结大街第四小学。

昆区团结四小从2007年开始将慎独教育作为学校的办学思想,引领师生一步步走入慎独文化的思想境界和博大的儒家精神领域中。学校将慎独教育与实际相融合,在传承中创新与发展,将慎独的思想精髓概概括为:自律、自省、自强。

在十年的实践与探索中,团四小没有停留在慎独原有的自律、自省的层面上,而是在传承中创新,给予她时代特点,突出人的主体性,强调通过慎独教育使师生从被管理、被发展,走向自主管理和主动发展,使他们成为自身成长的主人。

慎独教育的实施,慎独文化的形成,给予了团四小孩子们成长的力量。十年“慎独”教育,学生从“自主管理”到“主动发展”,实现了巨大的跨越与升华,也极大地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实践与创新。

十年一剑,终有所成。全国百强特色学校、全国基础教育特色学校、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德育工作示范学校、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创新试点学校、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教育示范基地“五连冠”、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创新试点学校、全国首批作文教研百强学校、2011年度世界创意人才培育先进单位、全国最具影响力作文名校、全国美术教育先进学校、第24、28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基层赛事优秀组织单位”、全国优秀校报先进单位、全国小甲a足球优秀俱乐部等等,这厚厚的一叠成绩单就是最好的明证。

十年走过,成绩已经成为过去。面对下一个十年,团四小将着力走品牌提升、内涵发展之路,在强化上谋思路,在长远中求深化,在特色上继续创新,让孩子们把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扣好,让每个孩子的人生“都有出彩的地方”。

营造学校传统德育氛围。走进海中校园,人们就会被与中华文化相关的景观雕塑、文史雕刻所吸引。浓厚的传统教育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环境育人的功能。

海南省国兴中学是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为了引导学生对职业生涯进行规划,该校9年来坚持开展“给高三的自己写封信”活动。每一届高一年级学生都要把未来三年要实现的目标和要执行的计划写进信里,高三毕业前再打开来看自己最初的承诺是否达成。

该校毕业生陈冠侯说:“当年我给自己定的目标都一一实现了。这个活动帮助我养成了良好的自律习惯,如今我依然会把目标写于纸上,放于床头,激励自己不断前进……”

海口市城西中学以打造“翰墨书香”校园为载体,以构建书法教育特色学校为办学目标,通过“双写文化”(写字写作)进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写一手好字,写一篇好文,做一个好人”。

该校将书法课纳入校本课程研发,建立了校本书法教育课程标准,并依据课程标准编辑了相关教材,要求学校里的每一位老师、员工、学生都接受书法教育。当下的城西中学校园,书法名家作品及师生优秀作品随处可见,每一层楼、每一面墙都能寻到墨香。

琼海市嘉积中学海桂学校通过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爱家、爱校”朗诵比赛,“弘扬雷锋精神共建文明风尚”,“文明礼貌及行为规范月”,“弘扬国学传统文化争当美德少年”,“关爱学生做最美教师”,“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环保志愿服务等系列主题活动,以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形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生一点一滴的行为当中,增强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和自觉性。

北京师范大学万宁附属中学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二十四字方针,开展主题教育,打造校园文化,从浩淼的中国传统文化里选取“家”这一个核心元素,教诲孩子为人要正直、谦恭、诚实、守信,勤奋好学、积极向上,勤劳俭朴、和睦友爱,让学生体会、发现、感悟、思考自己的家,使学生更爱家,引导家长、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训家规,使之成为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富有时代特征的家训家规。

省教育厅思政处负责人说,教育厅将进一步在我省各地各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要求各地各校综合运用教育教学、实践养成、文化熏陶、制度保障、研究宣传等方式,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在中小学德育教育方面,省教育厅明确要求,小学要以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为主体,充分利用各学科、课程的资源和优势,让学生在体验式、分享式学习中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丰富内涵;中学要以思想品德课程、思想政治课程为主体,充分挖掘各学科、课程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方面的知识点。

加强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构建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实施新格局,是全面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推进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

淄博市以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的通知》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整体规划、全面系统推进,重点突破、务求实效”为原则,全面把握德育规律和德育内容,实现纵向衔接与横向贯通,系统规划德育实施途径和全域性德育空间,实现德育校内外融合,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全市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完善工作制度,推进全员育人制度机制建设。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全员育人工作机制的通知》(淄教基字〔2015〕37号),重点抓好中小学全员育人导师制、班教导会制度、教书育人“一岗双责”制度、学长制、首见负责制、学生发展指导制度、校外辅导员制度、法制副校长制度等工作制度,依托信息化手段全面建立全员育人导师制电子档案,将学生导师纳入教师工作量和绩效考核,扎实推进全员育人,确保育人成效。依托学校所在地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街道、社区、村镇等各类教育资源和志愿者队伍对学生开展教育,推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全方位、立体化、合作开放的德育工作网络,优化育人环境。深入推进“互联网+家校共育”新机制建设,发挥家长学校功能和作用,全面提升家长素质,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凝聚家校共育合力,实效显著。

(二)“互联网+家校共育”新机制惠及千家万户。结合省家庭教育实验区工作,以推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家长学校建设为阵地,以推进区县构建家庭教育课程体系和家庭教育指导教师队伍为重点,扎实推进互联网+教学测评管家校共育新机制建设。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普遍建立家庭教育微信公众号或微信平台、网络交流群,搭建了老师、家长学习交流平台。临淄、桓台、高青先后被确定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家长学校实验区(沂源正在申请中),临淄、周村两个区和32所中小学幼儿园被确定为省家庭教育示范基地。临淄区自主构建《牵手两代》家庭教育课程体系,桓台县、周村区、高新区等也初步建设了学段衔接的家庭教育课程体系。家庭教育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初具规模,9个区县建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4个区县建立家长委员会联合会,953所中小学建立家长学校,全市家庭教育协调员队伍达1558人,家庭教育骨干队伍人数达3493人,志愿者人数达5297人。年内,市及区县家庭教育专题培训师资20000余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惠及千万家庭,为凝聚家校共育合力奠定了良好基础。参与省家庭教育优秀微课作品评选,一等奖13件,二等奖35件,三等奖36件。临淄高江波老师的作品获一等奖第一名,我市荣获优秀组织奖。10篇家庭教育典型案例在省家庭教育现场观摩会交流。

“互联网+家校共育”新机制相继在江苏昆山全国家校合作经验交流会、全国未来教育研讨交流会、全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现场会上做典型发言,被教育部评选为2017教育信息化优秀案例、被中国教育学会表彰为“中国家庭教育知识传播激励计划家校合作优秀案例”、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教育教学成果培育项目进行重点培育。作为市委改革办2017年第二批改革创新项目在全市进行推广推介,各区县结合实际扎实推进,高新区的“互联网+家校共育”校长论坛、淄川、高青搭建家校共育立交桥等。临淄区《家校共育聚合力五措并举育良才》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案例。

(一)充分发挥德育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统领作用。一是发挥品德课程主渠道作用,积极拓展德育课程内涵,强化思想品德课明理教育,针对德育目标,创设生活场景,注重学生道德生活体验,触及学生内心和灵魂,提升学生道德素养。二是探索推进主题班会的改革,构建开放班会模式,坚持问题导向,主题班会的地点不局限于课堂,可根据具体的问题,在校园、在餐厅或者在校外。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扩大学生参与度,强化学生自我管理,班会的主持、讨论或者辩论都以学生为主,实现学生的内心觉悟和正确的行为认知。三是因地制宜,整合德育课程资源,建设中小学段衔接的德育课程体系,形成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德育目标的有机统一。

(二)积极挖掘学科德育内涵,发挥学科育人功能。一是探索全科育人的有效途径,真正实现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机融合。落实《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要求,研究制定中小学学科德育具体落实意见,紧密结合学科教学内容,探索实现在学科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有效方式和手段,形成学科大德育观。二是实行教研员牵头负责学科德育制度,发挥市、县(区)两级学科教研员的引领作用,定期举行学科德育研究活动,推动落实学科德育育人目标。在优质课等各类课程资源评选中将德育实施情况纳入评选标准。各区县在区域德育体系和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的基础上,系统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建立学段衔接、内容丰富、系统完善的德育课程体系。三是积极拓宽德育课程实施途径,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增强德育实效。组织开展德育课程优秀案例和精品课例评选、展示、交流、研讨活动,打造一批省、市级德育精品课程,丰富德育课程资源库。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意见》精神,积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体验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织全市名师团队编写教材《新高考生涯规划与学业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即将定稿出版。

(三)典型带动,学科德育实施成效显著。2017年,市教研室分学科组织参加了全省学科德育优秀课例观摩活动。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德育优秀课例在德育学科渗透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在义务教育段组织开展了德育优秀课例展示活动。共有12个学科、24件优秀德育课例进行了全市展示,5000余名教师参与观摩学习。围绕学科德育渗透,各学科组织全市层面的专题报告12场。全省培智教育德育优秀课例展评暨研讨活动在我市成功举办。淄川区积极构建“德融数理·知行合一”的德育新模式,将德育融入学科教学,将情景教育、知识教育、实践教育有机融合;以数理为载体,运用数据思维方式,让学生充分感知、主动体验、自觉践行,真正实现了知行合一,从根本上解决了德育与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渗透融合的瓶颈难题,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落实,真正实现立德树人开辟了新路径。2017年6月,山东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推进会在我市淄川区召开,“德融数理·知行合一”德育模式及其成效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中国教育报》整版刊发了与会专家点评和优秀课堂教学设计、主题实践活动设计案例。淄川区将进一步探索“德融数理知行合一”德育模式,创新工作思路,着力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暨德育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一)充分发挥传统文化课程教育作用。全面落实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省教育厅《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指导纲要》,开齐开足开好《传统文化》地方必修课程。制定传统文化课程具体贯彻落实意见,在德育、语文、历史、艺术、体育等课程中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支持鼓励中小学校利用本地资源,开发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如:齐文化、聊斋文化、王渔洋文化、陶瓷文化等地方文化,纳入校本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临淄区的《齐文化读本》《稷下人物故事选粹》《学以成人》《齐国历史故事》《齐国历史名人》等,成为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古齐国历史弘扬齐文化的经典之作;淄川区的《蒲松龄文化》为全国小学生提供了可了解聊斋文化的读本等。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国家课程传统文化渗透有机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

(二)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环境熏陶作用。我市各学校因地制宜,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设计,提升校园文化内涵。一是通过校史馆、文化长廊、文化墙、文化雕塑、校刊校报、校园网站等,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营造“以文化人”校园环境。二是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域优秀文化的融合,发掘红色文化和传统文化资源,突出齐文化、聊斋文化、陶瓷文化等地域优秀传统文化符号,增强学校的文化底蕴,提升文化层次,临淄区实验小学图文并茂的齐国成语典故长廊,晏婴小学的“晏婴故事壁画”,淄川实验小学的“和和、美美”践行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系列漫画及“弟子规力行园”、“家训廊”、“孝德廊”、“校训廊”、“十好榜”、“父母规”、“国学苑”、“养正苑”、“游戏园”、“和美论坛”校园十景等,形成“一校一品”校园文化特色,充分发挥文化环境育人功能。

(三)开展传统文化系列主题教育,提升文化育人成效。我市积极探索开展分主题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博山区举办“传统文化进校园---流动的博物馆”宣教活动,多角度展现博山“陶琉古镇”地域文化品牌魅力和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淄川区成功建设淄博陶瓷学院,与1954陶瓷文化创意园结合,推进陶瓷文化传承与教学,各中小学与蒲松龄纪念馆合作开设聊斋文化讲堂,谋划筹建聊斋书院,使聊斋文化的教育、教学更加有序化、规范化;临淄区教育局联合团区委、区文化局、齐文化博物院等部门成功举办齐国成语大赛和古诗词大赛,7万名临淄少年参与,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孩子们心中“立”起来,让学生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

(一)深化学校德育品牌建设。强化和改进活动育人课程建设,促进德育实践活动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特色化,按照落细、落实、落小原则,积极打造学校德育品牌。经学校申报、区县推荐、专家评选与实地考察,已评选出两批共100个内涵丰富,形式特色的德育品牌,有效带动了全市德育工作的深入实施。

(二)创新开展节会活动。创新开展学校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四大节日”活动,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升国旗教育等开展丰富多彩的节会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素养;开展入校、离校、毕业典礼、入队入团、成童礼、成人礼等仪式教育等,节会活动的仪式感、参与感和成就感让学生思想素质不断提升。以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为契机启动第六届中小学生读书节,积极打造“互联网+我读·我创作”读书活动品牌,借助网络平台展播读书节优秀活动方案25套、全市260余所学校参与,参赛人数达95189人次,参与投票数288143人次。淄博一中王建诏同学《科尔沁之殇》夺省第六届地科杯“珍惜资源、爱我国土”征文活动中小学组一等奖第一名。连续组织了十七届中小学生“布谷”科技节,参赛学校达300余所,参赛人数达10397人次。组织参加全国青少年智能汽车竞赛,获得5金3银的优异成绩,获奖率全省第一。全国noc大赛连续两次实现三连冠。2017年组织了淄博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推进会和第四届市级科技教育示范校评选工作。

(三)丰富学生校内外实践教育活动。加强学生社团建设与指导,满足学生的多元发展需求。创新规范校外德育实践活动,制定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建设与管理工作意见,加强对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规划建设、课程资源、教育教学、师资配备等方面的管理。搭建校外教育活动平台,发挥青少年校外实践基地的作用,推动所有中小学校建立满足学生需求的校外综合实践基地,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依托省市级研学旅行基地引导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拓展视野、锻炼能力;引导学生开展调查、考察、实验等等探究学习活动,培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开展德育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开展了清明祭英烈、感恩母亲节、长征胜利纪念主题教育、文明出行主题实践活动等。各区县、各学校结合实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走进社区、厂矿,开展城乡结对帮扶互动活动、敬老助老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社会资源对学生的教育作用,让德育教育活起来、动起来,德育成效更显著。临淄区建立了齐国历史博物馆、中国古车博物馆、临淄足球博物馆等26处传统文化校外实践基地,每年约有4万余名学生到这些实践基地参观学习;博山区双语小学与博山区陶琉艺术博物馆联合开展了以“博物馆藏品架起沟通的桥梁”为主题的宣传活动,300余名小学生走进博山区陶琉艺术博物馆,欣赏艺术精品,感受陶琉魅力。

(一)依托信息化平台,构建学生德育评价体系。完善中小学生德育评价指标体系,建立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统一的学生德育评价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小学、初中和高中一体化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建立学生过程性电子成长档案。依托淄博市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化平台,全面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通过图片、文字等及时、即时记录学生成长痕迹,突出学生德育表现、教师、学生评价、综合实践和志愿服务等,发挥评价作用,推动学生德育成效。淄川区实施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初中生兴趣指数评价和高中生学习习惯评价,全面推动了学生综合素养提升,2017年1月,全省县域中小学诊断性评价现场会在淄川召开,淄川经验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肯定。淄博市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中考限制条件之一,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养成的自觉性。

(二)加强评价考核,强化学校德育责任。改革教师年度绩效考核办法,提高教师德育责任意识。在教师工作考核中强化育人业绩的考核,强化育人工作内容,调动教师立德树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完善学校德育工作评价机制。建立完善中小学德育工作绩效评估考核制度,将学校共青团、少先队工作纳入德育工作督导评估范畴,建立由教育行政部门、团委、少工委、学校、社会各界和教师、学生、家长参与的德育工作评价机制,促进学校提高德育工作实效。开展中小学德育特色学校创建活动,定期表彰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优秀班主任。

(三)开展全员教育满意度测评,推动德育纵深发展。2017年全市继续完善教育满意度测评内容和方式,完成中小学教育网上测评工作。全市家长、学生参评539066人次,参评率达99.82%,小学、初中、高中满意度分别达89.87%、92.36%、97.24%,比上年分别提高8.73、5.88、2.39个百分点。该项目被推荐为2018年第一批创新改革经验和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全市教育系统回应社会关切,全面落实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全市304所小学均结合各自实际,积极开展个性化课后服务工作,市内媒体相继进行了宣传报导,赢得社会广泛好评。

2023年中小学德育案例论文(模板22篇)篇十七

德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部分,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协调社会各方德育资源,构建多方合作机制,做到良性互动、优势互补,形成合作德育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幼儿德育的可持续发展。

幼儿教育园;家庭德育;社区德育;可持续发展。

当前,幼儿德育教育相对独立,封闭的、模式化的德育教育与开放的社会教育不相适应,幼儿经常受来自家庭和社区的负面影响。从家庭德育教育来看,德育教育具有个性化的特点,一方面,由于家长的价值取向和家教观念不同,德育行为大相径庭;另一方面,家庭和幼儿园缺乏双向交流和沟通,使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不能达成一致。从社区德育教育来看,社区教育事业的发展相对滞后,真正涉及社会文化与教育方面的社区服务与社区管理甚少。另外,社会错综复杂,它的影响有时会使幼儿园教育无能为力。这种各自为阵的德育现状,不利于幼儿德育的可持续发展。怎样寻求一种能扩展教育时空,形成幼儿园、家庭、社区相结合的合作德育教育,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教师、家长、社会共同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一、以幼儿园为导向,连接德育纽带,是幼儿德育可持续发展的重点。

幼儿园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是对幼儿实施德育教育的主体。因此,幼儿园不仅要健全科学的德育教育体系,有效开展德育工作,还应在家庭、社区教育中起关联作用。

幼儿园内部要建立由园长为组长,副园长、各年级教学主任、各班班长和后勤代表为成员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德育工作网络,园长负责德育工作的宏观管理,副园长负责工作落实,各年级教学主任负责指导班级开展德育工作,各班班长负责具体实施,后勤代表负责与社区进行联系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大家分头开展工作,不断提高德育教育管理水平,使幼儿园德育工作朝着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二)发挥幼儿园在家庭、社区德育工作中的关联作用。

幼儿园要加强和家庭、社区的联系,发挥家长委员会、居委会、关心下一代委员会等组织的职能作用,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教育,使幼儿园、社区教育形成合力。同时,还应加强家园联系,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可采取家园互动网络、家长学校、专题讲座、班级qq论坛等方式,使家园教育形成合力,促进幼儿全面健康成长。

积极开展各类德育教育活动。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寓德育于教育活动之中,积极开展有益于幼儿健康成长的系列德育主题教育,如以环保为主题的待物之德教育、以诚实守信为主题的为人之德教育、以责任心为核心的为事之德教育、以爱国为主题的为民之德教育、以自我完善为核心的立身之德教育等。对大班幼儿侧重于热爱祖国的情感、责任心、意志品质的培养;对中班幼儿侧重于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礼仪教育的培养;对小班幼儿则侧重于文明礼貌、生活习惯的培养。

二、以家庭为支点,架构德育桥梁,是幼儿德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家庭环境条件等对幼儿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家庭中开展德育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家庭德育是指在家庭社会环境中,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子女及其他年幼者施加无意识的影响或有意识的教育,把一定的道德规范、思想意识、政治观念转化为受教育者品德的一种教育活动。家庭德育主要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及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等诸多方面,其核心是品德教育。幼儿园应从以下方面引导家长进行家庭德育教育。

(一)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好孩子不是管出来的,而是良好的教育环境熏陶出来的。各班通过家园之窗引导家长必须以身作则,做幼儿的好榜样。还通过班级qq群、微信群,让家长互相交流和学习,努力提高家长的自身修养,注意自己的言行,时刻用自身的好榜样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教育幼儿。及时纠正幼儿在道德修养方面出现的偏差,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人格、心理和价值观。

(二)保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幼儿园应把家庭教育作为德育的支点,引导家庭进行德育教育。可每月致家长一封信,传递幼儿园的教改信息,让幼儿园教学与家庭教育互动起来;还可设立“家长开放日”“家长留言信箱”,实现家园德育的双向沟通;改革家长会内容,定期召开教育学术讲座、家庭德育心得交流会、家园学习生活反馈等各种类型的家长会,设立家园联系卡,每周一小评,每月一大评,促进幼儿在家做好孩子、在园做好学生、在社会做好市民。

三、以社区为平台,开辟德育新天地,是幼儿德育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以幼儿园为龙头、社区为平台、家庭为基础,使德育教育从封闭、独立的状况走向开放、合作的局面,为幼儿德育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和平台。

(一)幼儿园德育对社区的辐射作用。

幼儿园可通过与社区居委会、关心下一代委员会等组织取得联系,合作开展“一班一居委”结对子活动、“学雷锋”活动、“小小志愿者”活动等,使幼儿在志愿者服务中增加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社区也可把幼儿园德育纳入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内容,促进社区建设的发展,使幼儿德育走向良性循环的轨道,为幼儿德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能。

(二)社会资源对幼儿园德育的服务作用。

幼儿园应充分利用宝贵的社会资源开展德育教育,确立与幼儿园德育目标相一致的社会实践基地。可通过对社会的深入调查,将社会德育教育资源进行分类。如,服务类:华联超市、福利院、老年人活动中心等;实践类:社区居委会、快递公司、少儿活动中心等;参观类:高新经济开发区、现代蔬菜示范基地等南宁市会展中心、科技馆、英雄先烈纪念碑等;展示类:梦之岛舞台、社区活动中心、军民共建单位等。幼儿园利用这些社会资源,通过组织幼儿走进社会、了解社会,实现对幼儿的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1]汪筱华.幼儿园德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社,2001.

2023年中小学德育案例论文(模板22篇)篇十八

孙琪,20__年毕业生,入学成绩420分,择校生。听他父亲说,中考时并没有打算让他上高中,一是成绩太低,无法达到任何一所高中校的择校分数,二是该生不爱学习,学习态度极不端正,后来之所以选择钢中择校完全是出于对钢中的信任,或者说是对孙琪本人还抱有一线期望。

对于他在高一入学和以后一年中的表现我们可想而知,高二文理分班,他“不幸”被分到了我的班级里,全班49人,按学好排名,他排45名,全班男生共十人,他也算是倒数两名了,带过一届毕业班的讲演和教训告诉我:在将来高三冲刺阶段,男生的实力会很快凸显出来,进步幅度飞快,高考超长发挥的几率也较大,所以在我接手高二二班这个明显阴盛阳衰的文科班时,就首先对全体学生尤其时男生的学习能力和现状进行了分析,但当时我并没有注意到孙琪,因为无论时从课上听课状态和反应能力来看,他都并没有让我对其寄予期望,让我真正注意到他的时假期补课的第二轮,那天我时1256的课,上完12节课后,我没有离开教室,悄悄的站在班级后门观察学生的上课状态,以便我尽快的了解学生。英语老师准时的走进教室,组织学生上课,第四排一个明显的位置上“一堆肉”随着老师的一声“上课”慢吞吞的起来又趴下,之后就内有在动过。以我一周之内对我班同学的了解,他应该时孙琪,见此情形,英语老师走了过去示意他坐起来注意听讲,可老师这么一叫似乎时打扰了他的美梦,他很不耐烦的瞥了老师一眼,继续趴睡,英语老师无奈,站在后门这一切我都看在眼里,“又是个楞子”我心里想,火冒三丈的我抑制住自己的情绪,观察片刻,他还是毫无动静,教室就是他的睡房,他在自己的“床上睡的不亦乐乎”,再一看,书桌上干净的没有一本书,我在也忍不住了,三步并作两大步的走过去,没等他反应过来,就将他揪出了教室,周围的同学也目瞪口呆,走出教室,他还是傻傻的站在那里不知道该作何反应,此时我心里仅仅是在想:我要杀一儆百,借此机会杀一杀班里的不正之风。

“老师,我错了!”

“这绝对是一个有经验的犯错者,太狡猾了,在老师发火之前就先堵住老师的嘴。”我心里这样想着,当然不会这么容易就善罢甘休。

“那你趴桌子睡觉不听课的时候,你知道错了吗?还是就在几秒钟前你站在我面前时才知道错了!如果是这样,那你的反应速度还挺快的啊!”

他无言以对,反映了一会儿说:“老师,我困!真困!”

“你知道人和动物的区别在哪吗?——人有自制力,动物没有;那你知道人才和人有什么区别吗?——人才有更强的自制力;你知道为什么自己那么胖吗?——因为你不但身体不动,脑子也停滞不前,脂肪都堆到大脑神经了吧!”

这话听起来不大好听,但以我对他的了解,可以起到激发的作用,也不至于让他犯楞。

“天气太热了我状态不好。”

“针对今天你的行为,不但自私,而且不像男子汉!首先,你只想到了自己热,那老师呢?讲课不热吗?再次,英语老师叫你你都不起来,说明你连起码的尊重都不懂。我的学生可以有学习不好的,但绝不允许有品德不好的。你觉得我说的对吗?”

他点了点头,表示认同。我趁热打铁:“那你觉得今后课上应该怎么做呢?”

“知道”

“说说”

“我会上课认真听讲,尊重老师。”

“你是男子汉吗?”

“是!”

“男子汉应该怎样?”

“一诺千金!”

“我相信你课上睡觉只是个偶然,我不管你从前在老师眼里时个怎么样的学生,初中也好,高中也罢,那时我都不认识你,从今天开始,我认识你,从你的一诺千金开始,从我对你的信任开始,我可以信任你吗?”

“可以”他信誓旦旦的点点头。这时我知道他是真的想得到我这个“新人”的认可,并想继续他的话题。只是一个机会,也许是唯一可以转变他的机会,我要紧紧抓住。

“那么学习上我可以对你报以期望吗?”针对今天的事情,表面上算是解决了,但要想真正的解决表面上的事情,必须从本质上解决此事。

他站在那里,若有所思,就一会儿的时间,我隐约看见他的眼中闪有泪光,“老师,初三的时候又那么一段时间,我非常的努力,是我学习以来最最努力的时候,成绩也真的时又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中考的结果告诉我,我的努力时白费的,没有任何的回报,所以我决定放弃,上高中也不是我自己的意愿!”

时间就像是停止了那么一小会儿,我们都无语,我是想给他时间,让他从心理上回想自己的努力,“那你因为努力没有回报,就后悔过曾经的付出吗?”

他没有回答。

“是,我们做事情都有目的性,但你应该懂得努力是不一定有回报的,但不努力就一定没有回报,虽然你的努力没有得到你要的回报,但在你付出的过程中没有得到家长的认可,老师的帮助吗?放弃是所有选择中最为简单的一种,也是最为懦弱的一种,抬起头来,勇于面对现实重新寻找出路才是勇者的选择,你在逃避,因为曾经的不如意,就让自己的一生都在失败中度过,这就是你所谓的男子汉的表现吗?如果是这样,刚刚认识你的我也会看不起你!”

“老师,你说我现在努力还来得及吗?”我知道此时他已在边缘徘徊了,只是需要有个人给予他肯定,给她勇气,并且这动力还得是源源不断的。

“我相信你可以!”

“那老师你看我的表现吧!”这几句话很简短,但我相信它铿锵有力。

“最后我给你走个后门,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地方,我会尽全力做到。”

这次的谈话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之久,甚至占用了我的中午吃饭时间,但这次的谈话之后我有了新的目标:我要给他彻底改变的机会,并在他需要时加以指导,挖掘他的潜能。我一直觉得学困生分为两种:心理学困和智力学困,对于前者,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细心、关心和恒心来改变他,我愿意也乐于发掘朴玉,给彼此一个发展的机会。其实我班至少有两块这样的朴玉,另外一块就是刘禹,但可惜的是,他在高考中失利了。。。。。。这是我的遗憾,更是他的遗憾,但自己的精力也实在是有限。

在这之后我能明显的感觉到课上的孙琪在很认真地听讲,课下的他虽然依然调皮,但绝不失稳重,我知道,经过高一的一年,他的学习基础已经很差,从他的排名就不难看出,要想让他短时间内进入学习状态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通过和语文张金玉老师沟通发现,孙琪的语文基础非常好,历史也很有潜力,可以说是他所有学科中最好的两科,但他对数学非常的感兴趣,所以我利用自己的学科优势,给他一些基础题的“照顾”,在学习上给他自信,慢慢提高,有一天,孙琪主动找到我:“老师,您能将我的座位调到前面吗?我知道这样会让您为难,但是坐在后面我没有办法集中精神听课,而且老爱和别人说话!”

听了他的要求,我暗自窃喜他的上进,为了表示我对他的信任,我一口答应了他,他欣喜若狂。

“你也知道你的要求让我很为难,所以我现在需要你在同学面前给我一个台阶下,不然我没有办法和其他要求坐在前面的同学交代。”

“我知道!”他说。

“期中考试班里前十名有信心吗?”

“老师只要您相信我,没问题!”最后他深深地向我鞠了一躬。

期中考试结束后,他主动找我问成绩,我心里明白他一定考得不错。果不其然,班级13名,虽没达到预期名次,但我已经很满意了,也因此他被评为区级进步学生,他说这是他上学以来的第一个荣誉,高三毕业时他还经常和我说起呢。

接下来的一个学期,他有过很多次的情绪波动,有失望、也想过放弃,期间我多次和其家长取得了沟通,家长从不关心孩子的成绩,到能够准时来学校开家长会,最后主动和班主任联系,这一系列的转变,无非都是孙琪进步的动力。

高二下学期的学业水平考试,大家都在紧张的复习当中,对于文科生来讲,偏理科的水平考试最让人痛疼,逻辑计算的东西真是让他们理不出头绪,孙琪的生物就是一个大问题,周六补课的课上他和生物武老师发生了冲突,周一开学他主动将事情的原委告诉我,并分析原因承认错误,“老师,是我不对,生物老师是为我好,我会自己将事情处理好的,您放心吧!”我应该给他独立处理事情的机会,不能每次都帮他当在前面,我同意了他的提议。后来听生物老师说“孙琪这孩子挺好的!”我终于觉得他的路上,有偶尔一段可以脱离我的这个拐棍了!可能在以后的时间里可以一直脱离了。

我一直觉得孙琪的这个案例并不奇迹,因为首先他有这样的潜能,最重要的是他遇上了那么多负责任的科任老师,在高三一年的学习中,无数次的插曲,都有那么多老师陪他一起度过,主动去了解他内心的真实想法;无数次的失败路上,老师们的扶持让他风雨无阻的一路向前,直奔目标(天津理工),才有了今天最后的成功,借用孙琪的一句话:小草长在高山上,不是因为草高,而是因为山高。

2023年中小学德育案例论文(模板22篇)篇十九

注重德育,建和谐班级。

小学作为我们第一个走进的集体,第一个受教育的地方,对我们一生所起重要作用无可厚非,小学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更应该做好育人工作。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家把“素质”这一抽象的名次解释为:走出校门学生们身上所剩下的东西。作为初为人师的我肤浅的理解为:这大概就是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学习策略、情感态度的培养,在学生身上所转化的能力吧。记得一位教育专家说过:人们在同一年龄对同一知识的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有早晚之分,也有快慢之分,从而形成自己的学习曲线,一个人如果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并不是件难事,但要想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则是难上加难,所以在我们对学生的启蒙教育阶段,在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并且方方面面、时时刻刻的贯穿在每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让德育工作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让我们的孩子迈好人生第一步,让未来的社会多一份安定和谐。

一、教师――从我做起。

法国大文豪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灵魂。教师要做好学生灵魂的工程师,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熏染学生的行为,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工作中,老师不仅要用师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也要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纳入自己的条例,因为在老师的眼睛监督同学行为的同事,还有几十双眼睛注视着自己,老师们做事严谨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说到做到的品质对学生其实更是一本可以研读的书。记得刚当班主任的时候,我们班级的晨读一直纪律不好,教室里总是不静,干什么都有,我便试着用各种方法让学生把早晨的宝贵时间利用好,可是虽然纪律好,学习效率不高,仍然有同学桌面空空的发呆、哪怕一块橡皮也能默默地玩一个早晨,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好长时间,一天我在办公桌前学习业务,突然眼前一亮,我可以把我的讲桌变成我的学习桌,从此开始,讲台上多了我的笔记,我的教育理论书籍,每天早晨,我不再站在讲台上监督同学,索性自己专心看书、学习,不出两天,同学们也知道拿出书来学习了,渐渐的,孩子们已经养成了习惯,不管我在不在教室,他们都会“自习”了。我突然想起一句话:身教生语言传。看着孩子们一个个认真的小脸,心里真的是――幸福。

教师还要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自己犯错误也能勇敢的.承认。记得由于新学期换教室,班级只有我一套钥匙,开学第一天,我便让学生吃了闭门羹,当我急匆匆的来到教室的时候,已经有将近一半的同学在门口等着了,我有些歉疚,犹豫了好几分钟,我在晨会时间在全班同学面前道歉,同学们对我的行为都非常惊讶,尴尬了几秒钟之后,从同学的表情中,我读到了大家对我的谅解,我想收获不仅于此吧。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老师一定要溶入学生的生活,时而把自己当老师,时儿把自己当学生,得到学生的信任,走到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去感受无尽的快乐和幸福。

二、德育――时时处处。

生活中的德育。在小学生中,真正有效的德育应该为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而且这种道德行为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为使学生具有一个良好的品质,老师必须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耐心细致,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也不可忽视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所以老师还应该充分利用家长会的机会反馈信息,并利用《素质报告手册》和家长及时联系,为学生营造更好的成长环境。学校组织的各种集体活动也是的与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惩罚――责任教育。

知心姐姐卢琴教授在书中写到的对学生自信心和责任感的培养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对我的工作有了很大的帮助。对于我的学生,我不仅让意识到:作为学生,学习使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更应该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刚刚在我们班级发生里一件很不愉快的事情,课堂上,由于一名同学身在课堂心却不在,以至于老师叫他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三遍之后他才回过神来,老师批评了他几句,他有顶撞了几句。听了这个消息我非常惊讶,这个孩子在四年级还是个非常调皮的孩子,可是上了五年级用“痛改前非”一次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无论是道德品质还是学习成绩都有很大的进步,班级的综合进步奖刚花落他家,他还被学生推荐为小组长,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我决定第二天找他谈,先给他一天的时间去冷静。第二天一早,当我找到他时,他很快向我承认了错误,但我告诉他,事情并没有发生在我们两个人身上,你要向当事老师道歉,他拒绝了。虽然生气,我还是很平静的告诉他:你已经长大了,你要对你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你要有胆量承担自己的错误。这样才是个好孩子。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过错都没有勇气面对,还能干什么?老师知道你是一时冲动,你的本质很好,我相信你能处理得很好。老师只能帮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必须靠你自己。也许正是我对它的信任,和他自己意识到的责任,他主动找那位老师道歉了,事后,我们只有一个会心的微笑,让我打心里开心。

如果我把对他行为的惩罚变成当着全班同学面批评他,对于他可能永远都是一个阴影,更失去了他在同学中的威信,我们应该宽容同学们错误,允许他们犯错,但也要他们学会对自己过错承担起责任。没有惩罚的教育,时一个不完整的教育,但也有些书中写道,我们要摈弃惩罚,惩罚会对学生幼小的心灵造成伤害。其实我觉得,既然新课程改革要我们提升教学理念,我们可不可以把惩罚升华成责任教育呢?还是让我们在实践中去得真知吧。

王沙溪小学黄高洁。

2023年中小学德育案例论文(模板22篇)篇二十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它既有教育形式、活动本身内蕴的隐性影响,又有学校非课程化的环境的影响。学校的环境有内环境和外环境之分,又有物理环境与心理环境之别。但产生隐性影响最有价值的主体是校园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

他们总是以特有”的形象力量向学生公开地灌输着某种思想、规范和价值标准,更以特有的象征符号感染着学生,有着强大的内在力和明确的指向性。因此,学校尽量排除现有环境中无价值的特征,不让它影响学生的心理习惯;尽力以完美的形象去感染学生的心灵、行为。

一、美化校园物理环境,让学校的一草一木都具有积极的教育功能。

校园物理环境指的是学校的建筑、设施、布局、绿化、文化布置、主题雕塑等。校园物理环境是学校精神风尚的物质反映,它又以有形层次、有形设置,有目的、有意识蕴含教育性的校容校貌,向外界展现着学校的形象。良好的校园环境既是学校物质条件的外显标志,又是良好精神风尚的体现。它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正向隐性影响教育效果。《史记乐书》上说:“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物者外境也。”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学校的物质基喘…是对学生精神世界施加影响的手段,是培养他们的观点、信念和良好习惯的手段。”

学校的办学条件虽各不相同,但只要合理使用人、财、物、时间、空间和信息等要素,都可以创造整洁、清新、优美的校园“外境”,以此给学生有力的积极的隐性影响。因此,学校必须有领导、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部署、安排、落实、重视校园环境建设,充分发挥“环境课程”思想教育的导向功能、道德情感的陶冶功能和道德行为规范功能。在具体做法上,可以广栽花草树木,尽量扩充绿地,让师生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优美的自然景观,使校园给人一种幽雅、恬静、舒适、明丽、优美、勃发之感。

教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社会化的过程。同时,社会环境的优劣又直接制约影响着我们的教育效果。因此,创造一种有利于思想品德教育的良好舆论环境,促进育人环境的全面优化,这是环境育人工作的突破口。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搞好文化艺术走廊,悬挂历史人物壁画,张贴中外著名科学家、教育家、艺术家的画像,布置英雄人物雕像、书写名言警句,让学生的心灵天天与这些杰出人物进行交流,缅怀前贤,领悟人生哲理,使整个校园成为一部立体的多色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

二、优化校园的心理环境。

校园心理环境是指师生员工在校园内的一切心理现象的总和。校园心理环境是校园环境的潜在层次,无形设置。它的心理气氛和校园风气的形成刻画着学校的形象。心理环境不仅指和谐的人际关系,还包括教师的人格魅力,有序的校园生活和集体舆论。这些都构成了积极的隐性德青因素,是一种潜在而强大的教育力。一方面它直接成为思想教育的内容,另一方面,又对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简洁、深刻、长期和持久的影响。

协调人际关系是优化心理环境的重要途径。人际关系是学生成氏的环境因素,也是一种隐性德育。和谐、亲密、合作的人际关系具有正向功能,不仅可以满足学生交往的需要,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安全感、友谊感,形成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性格。不良的`人际关系具有负向功能,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会严重影响人格的健全发展。

在复杂的校园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矛盾,这既表现在师生之间,也表现在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间,领导应借助于自身的政治素质、管理水平和民主作风、尊重知识和依靠教师的科学精神,去培养和建设宽松的于群关系环境,形成富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教师群体。教师之间各种教育活动的相辅性和互补性,应折射出校园精神的特征,成为团结奋进、献身事业的驱动力,并以此去影响学生、身教学生。

师生关系是校园里人际关系中最基本、最普通的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是主导的一方,教师应以高尚的师德,向学生倾注爱心,去换取学生的信赖和纯洁的友谊。学生的尊师,往往是教师爱生的反应。学生只有生活在良好的师生关系环境中,才能体会到校园生活的愉快,乐于学习,激发其热爱自己的学校、热爱人生的社会责任感,进而会增强荣誉感、进取心。

学校德育中的隐性影响是一种有力的无产教育语言,我们必须予以充分重视,并努力建设这种“隐性影响”,让学生“跨进校园,接触到的一切都是美好的。”

以此去塑造美的心灵,完善人格。

张俊。

2023年中小学德育案例论文(模板22篇)篇二十一

摘要:现在学校、家长、老师都在全力的对孩子进行知识教育,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德育教育,从而造成了一系列教育问题,本文从德育方面提出了教育的重要方向,使学生在知识增长的同时品德也得到培养,知识和品德相辅相成,共同进步,共同成长,培养有爱心、有责任感、有幸福感的孩子。

关键词:教育德育品德。

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人才竞争的社会,教育也顺应时势,提出了素质教育的口号。

于是我们的家长,学校,老师都在不遗余力的给学生灌输知识。

各种课外辅导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然而就在我们窃喜中国小学生的数学水平可以达到美国高中生的水平时,孩子们的厌学情绪却越来越严重,更有甚者学生伤害父母,老师的报道频频见诸报刊。

我们不禁要问,这就是我们要的素质教育吗?为什学生的幸福感越来越少,为什么辛苦付出的老师和家长却得不到孩子们的尊重?为什么教育的尊严丢了?在教育中缺失了什么?答案也许就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中:“思想是根基,理想是嫩绿的芽胚,在这上面生长出人类的思想、活动、行为、热情的大树。”先做人,再做学问,只有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才是一个完整的人,才是一个真正能体验到幸福,并把幸福回报给社会的人。

作为一名老师,我深深体会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在平时工作中,总结出了三点德育方法:

一.关爱孩子,宽严相济。

只有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超过责任。

对于儿童,就对待一株刚出土的小苗,小心呵护,要用慈爱的心去关心爱护他们。

耐心教导,循循善诱。

2023年中小学德育案例论文(模板22篇)篇二十二

一个具有良好班风班貌的班集体,一定具有凝聚力,吸引力,一定会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习惯养成的环境氛围。班上共计学生__人,从他们一踏进大学的校园,赵艳芳老师就对班里每学生的姓名、性格特点、学习情况、家庭背景等作了详细的记录并建立档案。为后面进一步做好班主任工作打下基础。

在具体工作上,赵老师以班委建设开始,从思想,学习,生活三个方面做好班级工作。

营造轻松的氛围,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鼓学生来到大学校园时有的充满信心,但也有的感到迷惘和无助,学生当中有较多的独生子女,有的不适应大学生活,找不到自己的学习方向。老师开始引导学生,多次组织班会和班级活动,营造轻松的大学生活氛围,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学习热情。

通过班干部的选举,让同学们充分展示自我。班干部是班级各项活动的组织者和倡导者,在班级中起核心骨干的作用。班级的兴衰与他们的工作密不可分,如何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利用他们的优势、挖掘他们的潜力,是出色管理好班级的重要条件。因此认真做好班干部的培养、使用是所有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班级的班委是学生自荐,班里同学选举出来的,应该说是得到大家的公认的。赵老师注重从工作方法、工作艺术上进行指导,帮助他们处理好学习跟工作的关系、能力的锻炼与为同学服务的关系。同时在学习、生活上严格要求他们,在工作上科学使用他们,使他们真正成为班级建设的排头兵。对工作中的不足要及时指出,对工作中的困难要适时予以鼓励,对工作中取得的成绩要给与表扬和奖励。

用心交流,平等尊重,爱心传递,营造和谐友爱的班集体。

思想政治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现在大学生的思想正处于定型时期,比较容易受到外界不良思想的影响。对此,赵老师对班上学生的要求是“思想上要积极争取入党,坚决抵制社会上各种歪风邪气”。通过推优等方式积极鼓励同学参加入党培训学习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通过一年的努力,班上共有30个人递交了入党申请。其中有5人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另有4人被列为积极分子。

同时,鼓励班级学生以团组织活动加强基层团组织的建设,要求自己和团支部及时了解同学的思想动态,及时去处理和解决出现的问题。如在20__年10月,班上组织了一次以“加强交流,共建和谐班级”为主题的团组织活动,学生们踊跃为班级建设献计献策。通过交流,达到了对同学们思想动态的掌握和增强班级凝聚力的目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生活上,深入宿舍与学生谈心,以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及时沟通,及时解决好学生各方面困难。逢年过节邀请学生到家里吃饭,用“家”的感觉创造温暖的集体。每当学生生病时,主动买上水果或营养品亲自看望,甚至为学生煎熬中药,让在痛苦中的学生能有一种家的感觉,感受到集体的温暖,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励。20__年端午佳节,赵老师从儋州给班上每个学生买了一个粽子,与同学们共渡节日。安全教育也是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每次开班会都会强调。为此还开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经努力,目前班级的学生在大学阶段已迈出了人生至关重要的良好趋势的第一步。今后的路还很长,相信老师对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的培养将对学生的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赵老师严格要求学生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和宿舍卫生,在学生中提倡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做到处处干净整洁,人人团结友爱。目前,班级学生如兄弟姐妹一样生活在一起,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有着很强的凝聚力。

另外,为了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从网站上下载并申请多媒体课室播放了大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演讲《让世界充满爱》给学生观看。该演讲包含四个主题:爱祖国、爱老师、爱父母和爱自己,一共84分钟。这是一场触动心灵的演讲,这是一场最值得参与的感恩教育,一场最值得推荐的励志演讲!

调动学生渴望成功的心理,有效引导,提供机会,建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

积极发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大家实现梦想学习上,要求班委制定《班级公约》,以加强纪律建设和学风建设。在要求学习纪律的同时,还通过不定期询问班委等途径力求在第一时间内掌握班级学生学习情况,做#from班主任先进事迹材料_用爱心感化学生_用心交流,爱心传递_在奉献中收获在快乐中成长,到一出现问题就马上解决。另外,通过事迹传播,以高分子专业优秀毕业生的实际事例鼓励他们向高学分高绩点看齐;要求班上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不能把英语落下。经过全班同学的努力,大一下学期班上学生绩点达到2.5以上的就有17个人,有__人过了国家英语四级,有1人过了计算机二级。

同时,鼓励班里同学积极参加院校各种文体活动,在各种院校球类比赛,艺术歌曲大赛,演讲赛,厨艺大赛中取的了不错的成绩,充分展示了班级学生的精神风貌,营造了健康向上的育人氛围。

另外,每个学期都拿出__元作为班里活动经费,希望班上学生通过自己组织班级活动进一步实现了对他们提出的“全面发展”要求,如:班级每个学期都组织“班级宿舍杯篮球赛”,4月份亲自为班上配备了一个排球并组织举行了一场排球赛。

在这一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做到了以下几点:1、尊重每个学生,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一起交谈、活动,与他们无拘无束地相处。2、发动大家参加班级管理的各项活动,让学生人人都有自己的发言权,都有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3、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履行班级管理职责,增强责任感和参与意识,为管理好班级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4、在各项中不冷落每一个人。凡各种班级活动必须做到各司其职,人人有份,绝无局外之人。5、使学生受到严格的行为规范的约束,又能在宽松自如的氛围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6、作为班主任,善于发现学生们身上的闪光点,能善于给他们以信任,引导他们有意识地去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扬长避短,从而向好的方面发展。

以“耐心+爱心+奉献之心”实现着班主任职责,并且“能在学生的成长路上帮他们一把,是为师者至大的幸福和快乐了”,对于未来的班主任工作,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相关范文推荐

    精选写作教师心得体会和感想范文(20篇)

    教师心得体会的撰写可以帮助教师积累宝贵的教学经验,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师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借鉴。

    最新大学生居家锻炼的心得体会大全(21篇)

    心得体会的写作过程需要主动思考、深入思考,可以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让我发现自己在批判思维方面还有待提高,于是我决定要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

    热门乡镇秋收工作汇报(案例19篇)

    在工作汇报中,我们需要详细记录工作的内容、进度和成果,以便他人了解和评估。如果你对工作汇报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感兴趣,可以参考一下下面小编整理的一些相关书籍和资料。

    最新少儿活动策划(模板14篇)

    活动策划不仅要关注活动本身的实施,还要重视后续的反馈和总结,从而不断改进和提升活动效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活动策划范文,可以作为参考和借鉴。利用旅游大礼回馈

    热门心内科工作内容心得(通用19篇)

    通过写工作心得,我们可以加深对工作内容的理解和领悟,提高自己在工作中的专业能力和素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精心挑选的工作心得范文,相信这些范文能够为大家的

    精选初中学校卫生工作计划(模板21篇)

    卫生工作计划的目的是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提高工作效率。接下来是一些卫生工作计划的经典案例,希望能给大家提供帮助。学校卫生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2023年职场沟通的调研报告(汇总21篇)

    通过撰写调研报告,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自身的学术素养。想要写一份引人注目的调研报告吗?请参考以下范文,了解如何高效撰写调研报告。

    专业心得体会企业文化(通用22篇)

    企业文化是企业内在的精神力量和共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它能够指导员工的行为和决策。以下是一些成功企业在企业文化总结方面的经验总结和分享,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精选军训宿舍申请书版(汇总17篇)

    申请书应该简明扼要地陈述问题,同时使用逻辑和说服力的论证来说明自己的能力和合理性。如果您正在准备申请某个职位或机会,以下申请书范文可能会对您有所帮助。

    最新加大电力申请书(案例23篇)

    通过申请书,我们可以向相关方面展示自己的价值和能力,争取到更多的机会和资源。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在申请书写作方面提供一些启示。尊敬的供电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