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中级职称论文(通用16篇)

时间:2023-11-02 作者:纸韵工程师中级职称论文(通用16篇)

范文范本是评价写作水平的重要标准,通过比较自己的作品和优秀范文,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的不足和提升空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范文范本,希望大家能够通过阅读这些范本来了解不同类型的写作风格和结构。

工程师中级职称论文(通用16篇)篇一

(1)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

现代水利工程的建设或改造具有非常强的系统性,过程中会涉及到各个科学技术领域,例如勘测、土建、水建、机电、爆破等等,其中机电贯穿了工程的始终,如果将土建看作是水利工程的基础,那么机电就相当于是水利工程的核心。在机电安装过程当中,会涉及到空间、管道、线路等许多的内容,甚至可能影响到建筑的安全性,需要多个部门协调合作、多个项目交叉运行才能完成安装任务,环环相扣、前后相接。如果机电设备安装施工质量不过关,水利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都会大大降低,而不仅仅只是会影响到机电设备安装施工的质量。而通过加强水利工程机电设备安装与施工管理,一方面既能够提高机电设备安装施工的质量,保障机电设备高效、安全运行,另一方面还能够对其他建设施工项目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

(2)提高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

我国的水利工程带有社会民生性质,与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以及安全都息息相关,因此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既要讲经济效益还要讲社会效益。现代水利工程的运转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机电设备,如果机电设备安装施工管理不到位,既可能导致经济浪费,同时还可能出现质量与安全方面的问题。例如,如果机电设备安装管理不当,就可能导致二次施工,浪费时间、浪费材料、浪费人力,如果安装质量不合格在后期的机电运行过程当中,就非常容易出现故障,其使用寿命会大大缩短,功能价值会大大削弱,同时还可能造成安全隐患,对水利工程工作人员以及沿线的人民群众带来安全威胁。只有通过加强对水利工程机电设备安装与施工的管理,才能防止上述情况出现,降低施工成本、延长机电设备使用寿命、增强水利工程功能价值,确保水利工程高效、安全、稳定运转,提高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

2、水利工程机电设备安装与施工管理措施。

(1)安装施工准备阶段的管理。

第一,安装单位在施工前一定要上报详细施工组织设计方法,特别是水轮机预埋及蜗壳焊接施工前,要上报专项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并由现场监理工程师以专业的角度对方案和措施的可行性进行审核,具体内容包括施工方案是否具备针对性、预埋质量保证措施是否合理、相关的安全措施是否到位、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是否具备资格等等。

第二,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中监理人员的配备尤其重要,配备合理的监理人员需要达到以下要求,一是监理人员必须在技术和管理上都有过硬的技术和本领;二是监理人员队伍要少而精;三是要结合各自特长进行技术上的合理搭配;四是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缜密的理论基础。

第三,机电设备安装是一项系统庞大的工程,所以为了便于管理和监管,需要对工程项目进行详细的划分。安装工程实施细节进行编制,让安装人员各司其职,每个人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责任。对具体项目,如水轮发电机组、电气一次设备、电气二次设备、通信系统设备等安装也要进行详细划分和编码,使监理过程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项目划分要依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程(试行)》sl176-1996等文件进行划分。但是现代机电设备更新换代较快,现在的项目划分标准在有些情况下无法完成,这种情况下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项目划分做出调整和补充,尽量满足规章制度的要求,又要在实际工作中有可操作性。

(2)安装过程当中的进度控制与质量控制。

第一,在安装施工的进度控制方面,必须要尽可能确保在规划的时间内完成项目的所有内容。在实际的水利工程机电安装施工项目中,安装施工的进度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设备制造合同、安装单位资源配置、资金拨付、安装方案以及设备本身的质量等,都会影响到安装施工的进度情况。为此,在安装施工之前,就要做好相关的应对准备工作,例如在采购时必须要和设备制造供应商签订交货时间的合同,明确设备交付时间,并与其他方面的工作内容进行协调配合,确保设备一到手就能立即投入安装施工,避免设备到手后又因为其他方面的工作延误导致工期延长。

针对运输延误、设备质量存在问题等特殊的意外情况要做好应对预案,例如可以对后面无影响的环节进行施工,以补救延误的时间,确保工期正常推进。设备质量是影响安装施工进度的一个主要因素,有的机电设备制造供应商在招标当中为了中标,可能会低价签署合同,但是为了确保其自身的利益,所以设备的质量参数无法得到很好的保障,如在零部件上选择次品等,这些质量不合格的产品可能在安装完成之后才会被发现有问题,这时就需要拆卸、重装,整个过程消耗的时间非常多,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必须要在安装之前就利用各种检测技术措施,对设备的质量进行严格检测,确保所有投入安装的设备都质量合格,这对工期进度的控制具有重要的作用意义。

第二,在安装施工的质量控制方面,首先要对安装图纸进行详细审核,分析安装质量的影响因素,并且提出相应的预控对策。控制好机电设备质量,所有机电设备都要有合格证、出厂日期、厂家试验报告、产品说明书及图纸等资料。水电机电设备安装的一个难点是设备和设备之间的交界面,设备和土建的结合面。这个环节衔接不当将直接影响到安装进度和质量。尤其是设备和土建的结合面,在安装的过程中没有处理得当,后期很难进行弥补。所以设备安装前,对设备和土建的结合面要仔细分析,发现问题后及时进行调整,保证安装质量,后文将会对机电设备安装与土建施工的配合、协调进行详细的探讨。

(3)其他辅助管理措施。

第一,加强对安装施工人员的教育培训。一线的安装施工人员对施工的进度与质量影响都是最为直接的,和普通的工程项目施工人员不同,水利工程机电安装施工所需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程度更高,普通的或是非专业的施工人员无法胜任,如果其技术能力不合格,不仅会严重拖慢施工进度,同时还会导致安装施工质量不合格。为此,首先是要精选施工人员,确保其专业能力、技术能力符合水利工程机电设备安装施工要求,同时还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培训,针对具体的工程情况对他们进行相关的技术、技能巩固,确保他们能够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安装施工。

第二,加强对材料的控制,除了机电主体设备之外,在安装施工过程当中还会涉及到其他的多种材料,这些施工材料对安装质量同样具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施工前必须要对所有材料进行检查,确保其质量符合工程需求,同时还要注意对材料的保护,防止在施工过程当中对待用材料的质量造成损害。

第三,加强施工环境管理,水利工程机电设备安装施工面临的环境复杂多变,特别是在前期的基础施工过程当中,施工现场往往会堆放许多的材料与设备,而且常常会有多个项目、工种交叉施工的情况出现,如果对施工环境的管理不得当,就非常容易导致施工混乱的局面出现,各个项目、各个工种的施工都会受到影响。为此,必须要合理的规划、管理施工环境,即使是在交叉施工的情况下也要划分出一定的分界线,并且要在施工完成之后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为后面的施工提供良好的环境。

3、结语。

机电设备安装施工可以说贯穿了水利工程建设的始终,为了提高其安装施工质量,确保水利工程机电设备运行使用的高效率、稳定性、安全性,我们必须要重视并做好现代水利工程机电设备的安装与施工管理,从安装施工准备阶段就开始着手,控制好安装施工的进度与质量,加强机电设备安装与土建施工之间的协调配合,保障水利工程机电设备安装施工按进度、高质量的完成。

工程师中级职称论文(通用16篇)篇二

摘要: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只有重视实践教学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汽车运用与维修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合格的汽修专业人才。

关键词: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践教学。

只靠理论教学是无法完成现代教育的目标的,只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才能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程度,让学生掌握实践动手的方法,获得动手能力的提高,成为具备创新意识的技术人员,促进正确价值观和科学素养的形成。

一、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现状。

1.教学关键陈旧。

职业教育受到普通教育的影响,很多职业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会注重科学知识和专业理论的传递,没有形成具有特色的职业教育,我国的许多职业教学学校大多数以文化课为主,文化课占到了很大的比例,专业课和文化课比重严重失调。把有限的时间集中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有利于提高职业教学的教学质量。由于文化课和专业课比重失调,导致了培养出来的人才出现两误的现象。专业课没有学好,文化课没有精进多少。

2.传统的黑板教育。

教学设备落后,教学模式陈旧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然采用传统的黑板教学模式,理论课程都是采用黑板教学。汽车维修课程有很多地方具有很高的抽象性,如果采用传统的横版教学,学生很难理解清楚。同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声音,动画和音乐的共同作用,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还能够提高教学的质量。

二、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构建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就业是中职教育的最终目标,也是学生学习动力的源泉,所我们要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教学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教学中心构建完善实践教学的体系,突出对成熟技能的应用。具体就是对学生学习专业的工作岗位分布、工作的特点以及就业岗位对从业人员提出的.能力要求,根据就业岗位的实际需求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专项培训,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与实践之间的联系,制定符合实际的教学路线,让学生具备就业岗位所需的基本职业素质,掌握必需的项目技术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了落实实践教学计划,我们可以按照学生培养计划将教学体系计划由低到高分成基本技能培养、专业技能培养和综合能力培养三个层面,其中基本技能主要是指从事维修工作的人员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知识,这其中包括了电工作业的能力和机械维修的能力等等。这一阶段主要要求学生能够正确掌握汽车的结构,能够熟练的对汽车调整和拆装;专业技能是指中职生从事相关技术专业所要掌握的核心技术,能够适应工作岗位,满足岗位对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这其中包括熟练使用维修需要用到的修理设备、检测诊断的仪器、量具、专用工具等,掌握维修工艺的规范和车辆拆装的基本要求、性能检测的方法、故障争端排除、修理技术要求和标准、认识汽车工艺和新技术等等,让学生能够更快的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具备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综合能力是指在维修工作中所要具备的综合能力,这其中主要包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术管理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将三个阶段的培养计划以单元的形式进行教学,将其贯穿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构建完善实践教学的体系,实现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目的。

三、进一步加强现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们的综合能力。

综合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在这样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人们对人才的定义越来越高,所以,我们也要根据现代社会的要求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重视现场教学,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在走出校园后能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将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结合起来,推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四、重视技能操作的规范化,培养学生规范化意识。

我国汽修也之所以和国外汽修业存在较大差距的主要原因就是汽修人才规范化意识薄弱,没有很好的规则概念,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差距难以缩短。例如,日本汽修业就有很高的规范标准,比如发动机的安装必须在什么样的条件和环境下都有明确的规定,安装时需要达到什么标准,先安什么,后安什么都必须按照要求来执行,所有作业不能有任何的变通,在如此规范标准下作业也难怪日本汽车工业能在世界闻名。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技能操作的规范化,培养学生规范化意识和规则概念,按照规则标准进行作业。例如,部件的拆装要按照严格的步骤要求执行,包括清清洗和摆放的位置,不能因为车辆的新旧程度来自行规定拆装,规范化意识也是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之一。

五、实践教学做到循序渐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践教学中我们老师要做到循序渐进,让学生在不断操作实践中掌握规律,做到准确快捷,增强成就感和自信心,从而达到增强学习兴趣的目的。例如,在钳工训练时我们可以将其与维修作业结合起来,从锉削到钻孔到扩孔到铰孔到攻丝到矫正到铆接再到括削研磨,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使学生在训练过程中达到技能的考核要求。为了实现学生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进行转变,允许学生带着问题在实践探索过程中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指派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进行互动交流,合作探究,增进学生之间和小组之间的交流,在实践过程中加强合作与交流,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新旧知识的相互联系,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实践学习活动中来,达到技能训练的目的,提高学生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的能力,促进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践教学顺利开展。

总之,在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中,我们老师要从思想上重视实践教学,并在实践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引导启发,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手完成实践活动,锻炼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映凯.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03(04)。

[2]王燕、张玉芹.在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j].职业,2008(23)。

[3]叶放郎.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的探索[j].科技经济市场,2006(08)。

[4]秦海滨.加强汽车维修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j].辽宁高职学报,2000(01)。

[5]葛元.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中等职业教育,2006(22)。

工程师中级职称论文(通用16篇)篇三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升,人们对自己的精神文化更加的重视,而图书馆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助于提高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因此,图书馆需要为广大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以焕发图书馆的风采。本文主要围绕图书馆的创新服务进行研究。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创新。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图书馆承担着文化传承的重任,是精神文化交流的中心,对提升我国国民素质有着较大的作用。而要想更好的发挥图书馆的作用,就需要图书馆与时俱进,创新自己的服务。基于此,围绕图书馆创新服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图书馆创新服务的主要内容分析。

在以往,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以“面对面”为主,为广大读者提供借阅服务。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传统的服务模式的局限性逐渐突显出来,造成了图书馆资源的浪费。故此,在这种背景下,图书馆需要考虑新形势的适应问题,考虑如何创新自己的服务,以便为广大读者提供个性化、优质化的服务,进而发挥自己精神文化交流的作用,发挥自己文化传承的作用。

所谓创新服务,指的是在服务工作中,图书馆工作人员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不断创新自己的服务理念,改变以往的被动服务模式,逐渐转变为主动服务。另外,还需要积极引进计算机技术,对自己的服务模式进行创新,从而满足众多读者的服务需求。而这主要包含以下几层含义:

(1)树立“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思想,在管理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尽可能的满足广大读者的借阅需求。此外,在完成图书馆本职服务工作之外,还需要适当的拓展自己的服务工作,为广大读者提供具有一定特色的信息服务。

(2)要多多了解读者的各项需求,从而使图书馆的工作发生改变,改变以往以“图书馆”为中心的管理模式,逐渐朝着“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转变[1]。如此,就可以使图书馆及时了解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对自己的服务做出调整,进而提升自己的服务能力。

二、创新服务的主要策略。

1.图书馆要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图书馆要想为广大读者开展创新服务,那么就需要一批专业的图书馆创新型人才,如此方能够确保服务创新的产生。美国人认为,在图书馆服务中,图书馆建筑物所发挥的作用为5%,信息资料所发挥的作用占20%,而图书馆员所发挥作用为75%。而在新形势下,图书馆工作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技术知识,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以及专业知识。在服务工作中,除了完成读者的借阅服务,还需要充当读者的学习指导员,要充当广大读者的知识导航员。因此,图书馆员需要加强学习,利用业余时间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从而使自己成为广大读者的良师益友,如此方可以使自己更好地完成图书馆所开展的各项创新服务措施。

2.拓展馆藏资源。

馆藏资源的丰富与否也会影响图书馆功能的发挥,在服务内容上,需要逐渐转变以往的那种“印刷型”图书馆馆藏模式,要逐渐朝着信息化、电子化等新式馆藏资源拓展。作为图书馆的物质基础,现实馆藏极其关键,但是在信息数字化背景下,虚拟馆藏的建设也非常重要。当前,越来越多的读者偏向电子阅读,这就要求图书馆要改变以往的发展理念,要加强馆藏资源的信息化建设。因此,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图书馆需要加大资金投入,要加强对网络信息的.开发。至于图书馆工作人员,也需要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对各类文献的搜索技巧进行掌握,要依据“便于用户检索”的这一服务原因,向他们提供这些资源的分布情况,指导他们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源[2]。

3.开展在线咨询服务。

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图书馆需要作出相应的改变,要开放网络服务平台,为广大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而在线咨询能够让广大读者的需求得到快速的满足,属于一种“一对一”的服务方式。当前,在图书馆界,该服务方式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在开展该服务时,图书馆需要依托于计算机设备,然后以图书馆的网站为载体,为读者提供咨询服务,对读者所提出的各类咨询问题予以解答。

4.服务环境的创新。

一个良好的服务环境有助于刺激读者的阅读需求,因此,图书馆可以创新自己的服务环境,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读者的交往方式有了一定的变化,他们的学习方式也有了相应的变化,所以图书馆需要对自己的服务方式进行创新,可以通过举办知识交流活动为广大对这提供交流平台[3]。这样一来,就改变了图书馆提倡安静的做法,那么在一个允许喧闹的空间中,广大读者可以围绕讨论问题各抒己见,实现思维的激撞。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广大读者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服务,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

5.实现个性化服务的创新。

个性化服服务能够体现“以读者为本”的原则,对于图书馆群体服务而言,这种服务是一种从读者角度出发,然后根据读者的工作或者学习需求,对相关的图书资源进行搜索、分析以及重组,并对这些所搜集而来的信息进行整理,融入到读者的问题研究之中。在服务过程中,图书馆的这种做法实现了为读者提供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信息服务,从而将图书馆资源推送到读者的工作或者学习的第一线。这样一来,就使图书馆的服务更具有针对性。

結语。

综上,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图书馆服务管理模式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不利于图书馆服务功能的发挥,难以满足广大读者对精神文化的迫切需求。因此,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图书馆需要与时俱进,创新自己的服务。而要想开展创新服务,就需要树立“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思想;要多多了解读者的各项需求。此外,图书馆要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可以开展在线咨询服务;实现服务环境的创新;实现个性化服务的创新。这样一来,就能够使自己的服务能力得到提升,从而焕发图书馆的风采。

参考文献。

工程师中级职称论文(通用16篇)篇四

图书馆自上个世纪80年代实行职称评审工作后,大大调动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也促进了图书馆事业稳步发展,但经过30多年的积淀,同时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存在重评审材料轻实际工作、外行评审内行等不合理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不少馆员踏实干工作的积极性。国内图书馆届不断积极探索职称评审的新标准新规范,各省先后推出了不少新评审规范,但由于缺乏统一可行的实际操作流程,国内图书馆员职称评审仍是问题不断,为此笔者特意调查了美国图书馆员的职称评审机制,并将其与国内的评审机制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对国内图书馆的职称评审工作有所帮助。

1中美两国图书馆员高级职称评审机制概况。

我国图书馆员职称评审开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图书馆员职称评审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运作,两国都形成了一定的流程和规范,为了详细了解两国的职称评审细节,下面通过表1从评审条件和评审程序两个方面比较分析。

2中美两国图书馆员高级职称评审机制对比分析。

中美两国图书馆员高级职称评审机制对比。

由表1可以看出,中美两国在图书馆员职称评审时各有侧重,在学历资历和外语要求条件上基本相同,都要求有一定的图情专业教育背景,但由于我国国情复杂,图书馆一直以来就是解决领导或专家家属的场所,造成大多数从业人员缺乏专业知识,业务能力较低,而美国很多高校图书馆要求从业人员除了图情专业学历外,还要有其他专业的第二学历,这样才能适应高级职称的岗位要求。业务能力方面,两国都列出了具体要求,国内的要求较抽象宏观,而美国则要求得比较具体,可操作性强。科研能力方面国内列出了具体数量要求,但没规定成果的实际价值,美国除了数量要求,则更注重科研成果和专业活动的实际价值,也就是说美国的科研要求必须紧密结合本职工作。

从评审程序上看,两国好像也没太大区别,但细究起来还是差别巨大。美国的职称评审是以年度考核为基础的,而且考核有严格的程序,必须按照年初制定的目标从专业技巧和工作效率等方面严格逐一考评,如果考核结果不合格就会被要求改善工作,或者不能加薪甚至被辞退。而且领导对馆员的考评都是公开的,这和国内的匿名评审完全相反,领导考评后进入馆员评审阶段更权威,一般由一个主席、两位委员和两位候补委员组成职称考评委员会,这个只能决定申请者在同一级别中晋升,如果申请者需要向高一级别申请,则需要再增加三个委员才能决定,这个过程是在严格监督下秘密进行的,如果考评委员会的结果和领导考评的结果不一致的话,再交由主管职称评审的副校长裁定最终结果。评审结束后,职称考评委员会及时将评审结果(包括职称考评委员会的投票结果和做出评审的理由)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者,而且主管职称评审的馆长会在评审后一周内与未通过评审的申请者谈话,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2]。这个也比国内的人性,国内一般只告诉你通过与否,至于过程则完全是保密的,未通过者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不足,就会联想到许多自己没通过的原因,有些过激者甚至会大闹评审现场。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近年来许多美国大学图书馆将图书馆员职位定为终身教职,这个既提高了图书馆员的地位和薪酬,同时也拔高了图书馆员的岗位职责,有些大学甚至与同级别的教师岗位要求一致,实行五年一聘,通常在一个聘期的第三年末进行中期评审,第五年末进行最后评审,不合格的会被降级或解聘[3],这就促使图书馆在尽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需要不断充电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不被淘汰。而国内大多是一评定终身,评完后工作和科研热情大减,固步自封,坐等退休,工作效率和工作热情几乎无从谈起。

我国图书馆员高级职称评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美国的职称评审是个动态过程,而且是以实际工作效率为主兼顾科研和专业活动能力,而国内的则是以科研为主工作为辅,而且过程是不透明的,这就造成了很多问题,总结起来主要有:(1)职称评定标准不统一,可操作性差,国内的图书馆由于分属于不同的系统,各个系统的标准差别很大,而且评审条件中所列要求大多数是宏观层面的定性标准,很难按定量操作,因此每个评委评审的结果会相距甚远;(2)重科研轻工作,重学历轻能力,重形式轻内容,科研成果认定专业性差,很多评审者的文章根本和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工作不搭边;(3)职称评定有名额限制,评审过程存在论资排辈的人情照顾现象[4];(4)考核工作流于形式,优秀与合格没有严格界限,优秀有时会评给有需要的人,不合格的几乎没有;(5)外行评审内行现象大量存在,如笔者所在学校的校内评审将除了教师以外的其他专业技术系列集中在一起评审,评委主要是各个行政部门的领导,出自图书馆的评委只占到了11位评委中的2位,由于部门工作的差异,其他部门的领导怎么可能全面中肯地评价每一位申报职称者,过程中不免会掺杂很多人情因素;(6)职称与待遇结合过于紧密,高职称意味着高收入,图书馆人员由于收入较低,而且渠道单一,提高收入只能通过晋升职称来实现,很多人为了评上职称而敷衍本职工作,上班时间潜心写文章,或者花大力气疏通评审关节,花高价请文章,对从事的岗位工作敷衍了事,严重影响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果。

3改进我国图书馆员高级职称评审机制的措施。

由上可知,我国图书馆员高级职称评审存在着诸多弊端,严重阻碍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和图书馆人才的成长,借鉴美国的图书馆员高级职称评审机制,笔者对国内的评审提出几点改进措施。

科学量化评审条件,注重工作效率和专业活动能力。

我国图书馆员高级职称评审条件过于笼统,很难按照统一标准操作,而且由于图书馆的工作很难量化,对评审者的工作表现也就难以分出伯仲,因此职称评审很大程度上就成了科研成果的大比拼,科研实力强的就比较容易通过,但这里也有个问题,由于国内图书馆行业没有资格认证,很多从业人员的素质较低,但为了评上职称,有些人会花钱请为自己撰写论文,从而出现很多平时工作平庸的人评职称竟然拿出了若干篇高质量的论文,包括交叉专业的文章或者与本专业毫不相干的文章,这严重挫伤了积极工作的馆员的热情。为此为了减少职称评审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和不公平现象,必须制定出科学的量化条件便于操作。科研方面目前各个单位都有详细的量化标准,而且目前的操作也比较到位;工作业绩方面由于年度考核的形式化,很难让部分业务能力强,工作业绩突出但没有论文的馆员得到晋升。笔者认为,国内图书馆员高级职称评审时更应看重实际工作业绩,将读者满意度、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纳入考评体系中,从年度考核等次、群众评议结果、读者表扬次数、读者投诉次数、工作出错率及劳动纪律等方面考察评审者的工作业绩[2],通过有效的计算分出考核等次,将其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支撑材料。此外,图书馆学是应用性学科,工作性质实践性强,除了那些专门从事理论研究以及文献检索教学工作人员外,绝大部分馆员都在一线从事服务工作,要求他们具备较高的科研素质是强人所难,因此笔者认为应降低科研成果在馆员职称评审过程中的比重,至于具体多少,这个就需要广大的图书馆从业者从实践中逐步探索完善。

建立多元化的职称评审体系。

目前,我国图书馆员职称体系由管理员、助理馆员(初级)、馆员(中级)、副研究馆员(副高)和研究馆员(正高)组成,这个体系和教师系列职称体系类似,但由于我国众多图书馆从业人员人员素质较低,很大一部分年龄较长的馆员几乎没有受过正规的图情专业教育,理论知识缺乏,但又长期在一线从事读者服务工作,现有的职称体系科研要求使得他们无法正常晋升,严重挫伤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因此,笔者认为可将图书馆现有的职称评审分为两个系列:研究系列和基础岗位系列。研究系列可沿用现有的评审体系,突出其学术性、研究性特点,主要针对图书馆中专门从事研究工作、专业教学人员以及从事学科服务的馆员。岗位系列注重专业实际操作技能,专门面向图书馆一线人员,职称名称可分为:辅助馆员、专业馆员、高级馆员和资深馆员四级[5],每级内部可以分为2~3个等次,让馆员晋升的空间增多,如北京大学图书馆1999年就将图书馆岗位设为9个级别,调动了广大馆员的积极性。岗位系列各级别馆员的评审应以实际工作业绩作为主要标准,对其一般不要求学术成果,但论著或科研成果可作为晋级的优先条件。

废除终身制,实行评聘分开。

我国的职称只要一评上,除了往上续评外,一般不会重新评价,这就形成了职称的终身制。美国职称评审鲜见终身制,除一些大学或研究机构的终身教授外,一般人员聘期内必须要接受1-2次考核,如果在此期间没有造诣或者不能胜任本职工作,便会被警告、降聘或者解聘。如伊利诺伊州立大学芝加哥校园图书馆规定,对专业馆员除平时考察外,每三年进行一次全面考核,对考核不合格者提出警告,无改观者取消专业馆员资格,这样使得馆员永远保持上进的动力。我国的职称只要获聘便可持续到退休,除了一些想续聘更高职称的馆员外,其他的人则原地踏步,一劳永逸,丧失了进取的动力。因此,我国的图书馆员职称评审应改变一次评审、终身受益的惯例,取消名额限制,将职称工作分为初评和续评两种制度,特别要加强评后考核工作,最好实行评聘分开。拿到职称资格只是说明具备了相应的任职资格,至于能否胜任某一岗位的工作,还需要通过专门的岗位入职考试才可聘任;聘任后还要加强考核,如果聘期内没有完成本岗位的工作,应采取培训、分流、低聘、转岗等手段,促使其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对年度考核成绩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采取升迁、高聘、奖励等手段,鼓励其更好地做好自己的工作[6],形成一个能上能下的动态评审机制。

图书馆职称评审关系到每个从业人员的切身利益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任何变动甚至是细微变化都会影响到图书馆事业的方方面面,当前的评审体制经过多年的运行也选拔出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但是评审过程的不透明、指标限制、重形式轻内容等弊端也带了很多负面影响,只有不断扬长避短,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和经验,才能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图书馆员职称评审体系。

工程师中级职称论文(通用16篇)篇五

随着建筑技术和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电气设计的范围已从单一的供配电、照明、防雷接地,成了现代物理学、应用电子、光学、电磁学、声学原理在工程领域的一个新的学科建设,新的理论和应用数学和物理学,结合方向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这不仅使楼宇自动化供电系统实现,而建筑给排水系统、空调系统、自动消防系统、保安监控系统、通信系统、闭路电视管理系统实现最佳的控制和管理。因此,电气技术的建设已成为现代电气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现代电气科学发展的重要标志。

2.建筑电气的概念。

2.1建筑电气的定义。

“建筑电气”,近年来我们希望给它作一个科学而规范的定义,并进一步探讨它的内涵。我国广大电气设计及施工安装从业人员经过多年的艰苦实践和科学的探索,形成了今天这样一个综合性的工程学科。

“建筑电气”广义的解释是:建筑电气是以建筑为平台,以电气技术为手段,在有限空间内,为创造人性化生活环境的一门应用学科。

“建筑电气”狭义的解释是:在建筑物中,利用现代先进的科学理论及电气技术(含电力技术,信息技术及智能化技术等),创造一个人性化生活环境的电气系统,统称为建筑电气。

这里谈及的“电气技术”主要由电力技术、信息技术及各类楼宇智能技术等综合而成。

2.1.1电力技术。

电力系统是指以提供电能和传输、使用电能为目的的电路及其相关线路。电力系统通常又称为供电系统或输配电系统。输配电线路和变电所是连接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是电力系统的一部分,称为电力网。在电力系统中,直接供电给用户的线路称为配电线路。配电网是10kv及以下的配电线路和变配电所组成的。它的作用是将电力分配到各类用户。“建筑电气”中的电力系统通常指10kv及以下的配电网,而发电、高压供电网则不属于“建筑电气”范畴。

2.1.2信息技术及各类楼宇智能技术。

信息及各类楼宇智能系统通常指计算中心,以及电话、广播、电视、机电设备自控、计算机网络、火灾自动报警等系统,它们是体现建筑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当于人体中的大脑及神经系统,承担了思考和指挥的信息专递。但是“建筑电气”范畴不包括电话局、电视台、网站等中心机房。“建筑电气”所包含的是这些系统的终端用户层。

2.2建筑电气的重要特征。

由于建筑电气是人们在建筑中接触最为密切的电气系统,建筑电气是直接为人的生活服务的,人的需要就是建筑电气存在的根本,所以“人性化”是建筑电气最重要的特征,特别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2.1保证使用者的安全可靠。

这是对建筑电气的首要技术要求。在民用建筑中操纵电气设备的一般不是专业电气技术人员,所以对触电的安全防范就显得非常重要。触电是指电流通过人体或动物体而引起的病理、生理效应,分为电伤和电击两种伤害形式。电伤是指电流对人体表面的伤害,它往往不致危及生命安全;而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或动物体内部直接造成对内部组织的伤害,它是具有危险性的触电伤害,往往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触电对人体的电击可分为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直接接触电击是指人体直接接触电气设备或电气线路的带电部分所遭受的电击,其特征是人体接触电压所形成的触电电流。直接接触电击带来的危害程度是最为严重的。其所形成的人体的触电电流远大于可能引起心室颤动的极限电流。间接接触电击是指电气设备或电气线路绝缘损坏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其外露部分对地带故障电压,人体接触此带故障电压的电气设备或电气线路外露部分而遭受的电击。间接接触电击主要由于接触电压或跨步电压而导致人身伤亡。

直接接触电击的保护是指阻止接触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带电的部件,直接接触电击的保护可分为:完全直接接触保护;局部直接接触保护;通过故障电流(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的补充保护。防止间接接触电击通常有以下的技术措施:合理选择自动切断电源保护(包括采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并辅助等电位联结;使工作人员不致同时触及两个不同的电位点;使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采用局部等电位联结;采用电气隔离等。

2.2.2高灵活性。

频繁而随意的操作是人性化的一个突出表现,但这给电气及电器技术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合理设计建筑电气的'各个系统和运用先进的电气设备,对满足建筑功能要求及节约基建投资是极为重要的。即:要根据电气系统的要求,保证在各种运行方式下提高供电的连续性;电气系统力求简单、明显、没有多余的电气设备;投入或切除某些设备或线路的操作方便;避免误操作;事故处理简单迅速。灵活性还表现在具有适应发展的可能性,特别是末端的电气设备必须满足操作的随意性。

2.2.3可持续发展性。

由于各种新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的应用;家用电器技术的日新月异,各种新功能演变使人们目不暇接;网络化通信技术的发展,人类开始步入信息化时代,可持续发展的远瞻性是万万不可忽视的,这样才能使建筑的功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脚步。而时代的发展无时不以人的意志为指向,可持续发展也充分显示了“人性化”这个主题。

2.2.4安全私密性。

从人类知道用遮羞布的那一天起,人类就不同于其它动物。特别是通信技术的发展更是以“人为”的主题进行的。诸多因素都会影响相互间“信息”的“正确”性,当然这里的因素既包括有“人为”的也包括“外界非人为”的。但无论哪种形式都必须排除,安全私密的保障是时时刻刻、方方面面的。只有具有这种安全私密性,技术才有发展的可能。

2.2.5绿色环保节能。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气候变化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而绿色环保节能是每一个家庭每天所面对的问题。大大小小的各个方面都体现了人类在征服地球,地球也在征服人类。

3.结语。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建筑的功能也越来越丰富,建筑电气电气技术,技术作为一种手段来创造的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保持和改善建筑空间、光、热、电、良好的沟通和管理环境科学。

工程师中级职称论文(通用16篇)篇六

【1】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戚振强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

【2】建设工程质量控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

【3】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李子新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

【4】工程项目管理实务范式方法与管理表格马士华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

工程师中级职称论文(通用16篇)篇七

针对上述问题和相关的影响因素,为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水平主要从以下几方面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1、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必须实施动态控制。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一部分,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过程和管理过程的有机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和质量控制随时间、地点、客观条件、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的发展而变化的,因此,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必须是动态的控制。是指从空间上的有关工程建设的每一个部分、每一个子项目,直至每一个设备零件、材料单件,每一项工作、技术和业务,都要保证工程质量标准,才能确保建筑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的水平。

2、持以预防为主的原则。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应该是积极主动的,应事先对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各种因素加以控制,而不能是消极被动的,等出现质量问题再进行处理。所以,要重点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的事先控制和事中控制,以预防为主,加强过程和中间产品的质量检查和控制。

3、建立建筑工程质量责任体系。

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参与建筑工程建设的各方,应根据国家颁布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以及合同、协议以及有关文件的规定承担相应的责任。

1)、项目业主的质量责任。

项目业主要根据建筑工程特点和技术要求,按有关规定选择相应资质等级的勘察、设计和施工单位,在合同中必须有质量条款,明确质量责任,并真实、准确、齐全地提供与建筑工程有关的原始资料。凡建筑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建筑工程建设有关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均实行招标,依法确定程序和方法,择优选定中标者。建筑工程项目业主对其自行选择的设计、施工单位发生的质量问题承担相应责任。

2)、勘察、设计单位的质量责任。

勘察、设计单位必须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揽相应的勘察设计任务,不许承揽超越其资质等级许可范围以外的任务,不得将承揽的工程转包或违法分包,也不得以任何形式用其他单位的名义承揽业务或允许其他单位或个人以本单位的名义承揽业务。

3)、施工单位的质量责任。

施工单位必须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揽相应的施工任务,不许承揽超越其资质等级许可范围以外的任务,不得将承接的工程转包或违法分包,也不得以任何形式用其他单位的名义承接工程或允许其他单位或个人以本单位的名义承接工程。施工单位对所承包的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负责。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落实质量责任制,确定建筑工程项目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和施工管理负责人。

4)、工程监理单位的质量责任。

工程监理单位应按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担工程监理业务,不许超越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或以其他工程监理单位的名义承担工程监理业务,不得转让监理业务,不许其他单位或个人以本单位名义承担工程监理业务。工程监理单位应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技术标准和建设工程承包合同,与项目业主签订监理合同,代表项目业主对建筑工程质量实施监理,并对建筑工程质量承担监理责任。

工程师中级职称论文(通用16篇)篇八

土建结构工程是否安全,关乎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危与安全。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主要是由结构的设计是否科学以及施工的技术是否到位决定的,并且与土建结构的合理维护、检测有关系,而这又与土建工程技术标准和法规的合理设置及运用有一定的关联性。因此,政府部门不论是从国家的集体利益出发还是从公民的个人利益出发,都应该在土建结构的安全、牢固、节能、环保等多方面重要原则上,对土建工程的设计、施工制定出合理的且切合实际并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

1.目前土建结构工程安全性存在的问题。

1.1我国土建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易忽视环境因素。

我国土建结构在设计与施工规范过程中,往往容易把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的重点放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强度要求上,而忽视了环境下的众多因素的对耐久性的要求与影响,包括工程附近水、土中有害化学介质侵蚀及其干湿、冻融等大气侵蚀等,并且这方面没有细致的规范。结构安全事故及其土建结构使用寿命的降低,就自然不用说。而且这些造成的问题十分普遍,无论是涉及单位,还是使用者没有足够地重视,甚至可以说,这些环境因素作用下的土建结构问题及其严重性远超过因结构构件承载力安全水准设置低所带来的隐患。从总体上,我国土建结构耐久安全性差,进一步的保护维修意识相对较低。

1.2我国土建结构工程设计规范的安全设置水准偏低。

对土建结构工程的设计来说结构的安全性主要体现在结构构件承载能力的安全性、安全系数范围的定位、结构工程的整体牢固性与结构工程的耐久性等几个方面。我国土建结构工程的设计规范的安全设计及设置水准总体上要比国外同类规范低。

1.3我国土建结构工程设计规范的整体牢固性差。

土建结构工程除了结构构件要有足够承载能力外结构物还要有整体牢固性。结构的整体牢固性是结构出现某处的局部破坏不至于导致大范围连续破坏倒塌的而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或者说是结构不应出现与其原因不相称的破坏后果。结构的整体牢固性主要依靠结构能有良好的延性和必要的冗余度用来对付地震、爆炸等灾害荷载或因人为差错导致的灾难后果可以减轻灾害损失。

2.土建结构工程安全性现状。

土建结构的安全性是指防止破坏倒塌的一种能力,它也是结构工程非常重要的质量标准,而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也是主要由于施工的水平和结构的设计,并且与结构的正确维护、检测有关,这些又与土建工程法规和技术标准合理设置及运用有相当的关联性。

我国结构的系统安全问题十分严重,问题的严重性既体现在认识上又存在于实际,而对结构的系统安全管理认识不足可能是更深层次的问题。相对较低、安全意识淡薄土建的结构安全性是土建整体或部分结构防止破坏倒塌的能力是结构工程最重要的质量指标。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主要取决于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水准也与结构的正确使用维护、检测有密切关系而这些又与土建工程法规、检验标准和技术标准规范、规程、条例等的合理设置及运用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

3.提高土建结构工程安全性的有效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有规范下设计的土建结构各方面较现在已经大有不同。各种荷载值发生了变化,结构的使用环境发生了变化,使用功能也发生了变化,加之一些人为的破坏,很多以前修建的结构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生活的需要了。

3.1开展安全监测设施的更新和改造。

分析建筑物工作性态、保障工程安全运行的一个重要的依据就是安全监测资料。当建筑物出现变形、位移和裂缝时,我们就可以依靠原型观测资料去评价这个建筑物的安全性,目前,大多数地区都是以效应量的变化趋势去作为评估的依据。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在中小型的水工混凝土建筑物中,这样的观测设施还是比较缺乏的,有些地方甚至是没有监测设施的,这就会导致在安全检测和评估分析时,我们只能靠一些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和专家去进行现场的检查,然后才对照规范去开展复核和计算,最后根据类似的工程去开展安全性的评价。从安全性的评价复杂性可以看出,我们可以采用观测资料和现场检测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去进行评估,争取全面的、正确的去评价一个建筑物的安全状况。所以,对于开展安全监测设施的先进化程度是有必要的。

3.2加快与土建结构工程相关的立法规范的落实。

法律法规的确立与完善是土建机构工程得以顺利运行与实施的根本保证,也是保障土建结构工程安全性与耐久性的制度性规范性的根本要求。把土建结构工程的整个体系及其流程纳入法制轨道,是顺应时代潮流,切实各项活动各个环节各个阶段良循发展前提条件。我国的建筑行业法规标准与西方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建议国家建设部、交通部等主管部门制订科学详细的法规标准,对土建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进行重点审查,明确土建工程的设计安全性和耐久性要求,促进土建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的提高。

3.3合理设置土建结构设计的安全水准。

合理设置土建结构设计的安全水准,必须考虑工程失效的风险后果、社会的财富与资源供给、乃至公众的意向等多种因素。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现行土建结构工程设计规范的安全设置水准有必要重新审视,建议主管部门组织论证桥梁等交通土建结构的建设风险较大,且由于车流、车载、车速的增长较快,在设计荷载标准值和承载力安全度的设置水准上应比一般的建筑结构有更高的安全贮备。在建筑结构的安全设置水准上,建议进一步收集不同意见,包括商品房消费者的意向。我国发达和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悬殊,在建筑物安全性和耐久性的要求上是否需要区别对待也值得探讨。

4.结束语。

总之,如何保证土建结构的其安全性,是当前也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严把质量关,认真按照设计要求从严施工,同时按照结构既有功能正确使用,方可提高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从而提高建筑物使用年限,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刘云忠.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1).

[2]张方龙.如何有效提高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j].华章,(06).

[3]孙海静.浅谈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3).

工程师中级职称论文(通用16篇)篇九

摘要:建筑测绘是本专科教育的重要综合性实践环节。以民居为建筑测绘主要内容,其目的在于探究传统民居的文化内涵和人居环境的设计理念。中国民居种类多样,各具特色,面对种类繁多的民居,在测绘时需要抓住不同的测绘重点,才能在测绘的最终效果中生动地再现各个民居的不同特色。

关键字:建筑、测绘。

在种类众多,花样繁复的中国民居中,以江南水乡民居、徽系民居、北方古城民居、湘黔滇古镇民宅这四类最具代表性,其中每一个类别都包含了数十种风格各异、各具特色的民居建筑可供我们选择测绘。由于每一种建筑都有其自身的特色和特点,那么在选择具体测绘的民居类型时,就要求我们要结合建造年代、建筑类型特点等诸多因素综合考虑,以便从各个侧面全面反映中国民居的建筑艺术和结构特点。在测绘时,不同的建筑,侧重点也有所不刊。本文正是以建筑测绘为立足点,对不同种类民居建筑艺术和结构特点进行重点提炼、总结和分析,便于我们在测绘过程中对测绘重点进行把握和控制。

徽系民居徽系民居风格自然、古朴、典雅,不矫饰,不做作,自然大方,顺乎形势,与大自然保持和谐,以大自然为依归,它不趋时势,不赶时髦,笃守古制,信守传统,推崇儒教。

讲到徽系民居,当然要说一说安徽西递村。西递村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东西向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统。

所有街巷均以青石铺地,巷道、溪流、建筑布局相宜。

村落空问变化韵味有致,建筑色调朴素淡雅,体现了皖南古村落人居环境营造方面的杰出才能和成就,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村落的空问变化、相宜的建筑布局同样具有很高的测绘价值。从整体上说,测绘时应首先从村落的空间构架人手,把握好以东西向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结构,将整个村庄的骨架架设起来,然后再对单体民居进行测绘,丰富其中的内容。

江南水乡民居江南水乡的古镇与民居盛于明清时期,当地有利的地质和气候条件,提供了众多可供选择的建筑材质。这些表现为借景为虚,造景为实的建筑风格,强调空白的.开敞明晰,义要求充实的文化氛。建筑上着意于修饰乡村外景,修建道路、桥梁、朽院、牌坊、祠堂、风水楼阁等,力图使环境达到完善、优美的境界。虽然规模较小,内容稍简,但是具体人微,在艺术风格上别具一番纯朴、敦厚的乡土气息。

中国汉族地区传统民居的主流是规整式住宅,以采取中轴对称方式布局的北京四合院为典型代表。北京四合院是名符其实的院,其院落的围合以四面房屋的后山墙为主,断开处以短墙相接,最大限度地节约了建筑材料和宅基地。中心庭院从平面上看基本为一个正方形,院中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房屋各自独立,都拉开一定的距离,再由转角处的游廊和房屋前的檐廊将其串连起来,显得疏朗而不松散,貌离神合,富于变化。而且普通官民的民居皆为平房,高度较低,就更显得院落宽敞开阔,阳光充足,视野广大。庭院中植树栽花,养鱼喂鸟,生机盎然,形成安静闲适的居住环境。在组织测绘时,对宅院的整体、局部、细部,例如台基、大门、檐口、檩、斗拱、脊等都要进行详细的拍照和数据记录,并打印出来作为下一步工作的依据。还要对碎部点进行测量,采集宅院的关键点,对宅院的内部结构进行测量,测量完成的数据直接输入并绘制成图,分别生成立面和侧面的图形。数据采集完后,下一步要对照工作底图,按照制图要求,绘制立、剖面图。当我们面对那些百年历史饱经沧桑的四合院建筑时,通过对其进行细致的测绘,用我们手中的笔将它记录保存起来,为文物的复制和翻建提供准确资料。

工程师中级职称论文(通用16篇)篇十

摘要:阐述了学科建设的机制、内容,大学学科建设、机械工程学科的内涵与意义,从学科建设和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机械工程学科在行业特色院校学科建设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给出了具有特色的机械工程学科建设的目标、思路和内容。

关键词:学科建设;机械工程;特色学科。

作者简介:黄玉瑄(1977-),男,湖南常德人,哈尔滨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助理研究员。

(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注重提高协同创新能力的机械工程相关学科建设模式研究”(课题编号:gbb1212023)的研究成果。

“学科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名词,通常可以从学科建设的原则、建设的条件、建设的内容以及建设的功能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论述。

高等学校的学科是体现高等学校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的最主要的载体,学科从高等学校的办学特色、教育质量、教学优势、所处的学术地位等方面来体现高等学校的核心竞争力,高等学校的建设必须以学科建设为核心,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科建设是一所特色高校发展与进步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本文主要从学科建设的主体、客体等方面来对具有特色的机械工程学科的建设目的、内容与方法等进行讨论。

[1]。

一、学科建设的机制。

学科本身即为学科建设的主体,作为一门学科,必须要拥有独立而固定的以本学科方向研究为第一职业的学科主体。

学科主体既是知识的构造主体,又是知识的构造客体。

通常情况下,学科建设的.载体包括学科建制和学科制度两个层面。

学科建制是学科进行建设和发展的物理存在,而学科制度是学科进行建设和发展的精神依托。

学科建制是学科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组织保障,它以一定的机构为依托,是学科主体的生存依附和生存形态。

学科制度是指不同学科受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发展背景和理论基础的影响,在学科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本学科特有的逻辑思维表现形式和行动准则。

具体的某一学科研究领域所形成的科学知识体系一般被认为是学科建设的客体。

知识体系系统和规范,同时又具有明显的独立性是一门学科之所以可以被称之为学科的标识,也是一门学科能取得独立地位被定义为一门学科的标准。

[2]。

二、学科建设的内容。

学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建设过程中,科学知识始终处于建设的中心位置,科学知识体系的构建是学科建设纲领。

在以知识为中心的理念下,抽象的学科建设可以具体化为学科组织建设、学科制度建设和学科文化建设。

人们从学科组织中认识学科,学者们在学科组织中进行学术活动。

学科组织由学者、学术信息、学术资料三种要素共同组成。

学者是组织的核心和第一要素,包括学术带头人以及其领导的学术梯队。

学术信息是学者的主要操控对象,包括知识及课程、教材、专著、论文、科研成果等载体,学术交流的频率和层次等信息交换水平。

学术物质资料指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员进行教学和科研的物质条件,包括研究资金、设备、图书资料等。

学者、学术信息以及学术资料这三种因素构成了学科组织建设的基本要素,三者互为支撑,难以独立运用。

通常情况下,学科组织建设是高等学校在学科制度框架下进行的。

大学学科制度指人们在学科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制度和规范,用来规定新进入学科的新人、协调和控制学科主体职业样式。

[3]。

学科文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无形的学科文化的积淀深度,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底蕴。

学科文化对居于其中的人们产生一种规范的作用、警示的作用,并能凝聚本学科学者们对学科的忠诚度和信心。

因此,以学科主体、学科载体、学科客体为基础的学科建设是由一群学者根据一定的学术规则依赖于一定的物质基础,以知识创新为原点,以知识产出和人才培养为目的,以服务社会为目标的一种有目的活动。

三、大学学科建设。

学科与大学是不可分离的,学科若失去大学的依托,其前进的步伐就会减缓,直至停滞;而大学如果对学科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则会失去自身发展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将永远不可能发展成为一所一流的大学。

大学的学科建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从学科与专业的设置、高质量精英人才的培养、高水平的科学研究等多个方面推进学科建设,还要求结合高校学科的学术组织机构的设置与建立,以及大学学科制度与文化的建设与形成等方面来进行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高等学校在实施学科建设过程中一般会选择具有自身优势和特点的建设路径与方式,包括学科特色与方向、重点建设学科的选择以及建设组织管理形式等多个方面。

一般学科建设模式可以分为四种模式:以学校发展定位来规划学科建设、以学科带头人来规划学科建设、现有学科特色优势拓展的学科建设、利用学科交叉融合引领学科建设。

四、现代机械工程学科的内涵。

基于传统制造的机械工程学科,其学科理论基础主要以经典力学原理分析和实践经验的总结为基础,主要将机械加工与制造中的工艺问题作为研究的对象。

工程师中级职称论文(通用16篇)篇十一

摘要:阐述了学科建设的机制、内容,大学学科建设、机械工程学科的内涵与意义,从学科建设和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机械工程学科在行业特色院校学科建设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给出了具有特色的机械工程学科建设的目标、思路和内容。

关键词:学科建设;机械工程;特色学科。

作者简介:黄玉瑄(1977-),男,湖南常德人,哈尔滨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助理研究员。

(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重点课题“注重提高协同创新能力的机械工程相关学科建设模式研究”(课题编号:gbb1212023)的研究成果。

“学科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名词,通常可以从学科建设的原则、建设的条件、建设的内容以及建设的功能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论述。

高等学校的学科是体现高等学校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的最主要的载体,学科从高等学校的办学特色、教育质量、教学优势、所处的学术地位等方面来体现高等学校的核心竞争力,高等学校的建设必须以学科建设为核心,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科建设是一所特色高校发展与进步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本文主要从学科建设的主体、客体等方面来对具有特色的机械工程学科的建设目的、内容与方法等进行讨论。

[1]。

一、学科建设的机制。

学科本身即为学科建设的主体,作为一门学科,必须要拥有独立而固定的以本学科方向研究为第一职业的学科主体。

学科主体既是知识的构造主体,又是知识的构造客体。

通常情况下,学科建设的.载体包括学科建制和学科制度两个层面。

学科建制是学科进行建设和发展的物理存在,而学科制度是学科进行建设和发展的精神依托。

学科建制是学科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组织保障,它以一定的机构为依托,是学科主体的生存依附和生存形态。

学科制度是指不同学科受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发展背景和理论基础的影响,在学科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本学科特有的逻辑思维表现形式和行动准则。

具体的某一学科研究领域所形成的科学知识体系一般被认为是学科建设的客体。

知识体系系统和规范,同时又具有明显的独立性是一门学科之所以可以被称之为学科的标识,也是一门学科能取得独立地位被定义为一门学科的标准。

[2]。

二、学科建设的内容。

学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建设过程中,科学知识始终处于建设的中心位置,科学知识体系的构建是学科建设纲领。

在以知识为中心的理念下,抽象的学科建设可以具体化为学科组织建设、学科制度建设和学科文化建设。

人们从学科组织中认识学科,学者们在学科组织中进行学术活动。

学科组织由学者、学术信息、学术资料三种要素共同组成。

学者是组织的核心和第一要素,包括学术带头人以及其领导的学术梯队。

学术信息是学者的主要操控对象,包括知识及课程、教材、专著、论文、科研成果等载体,学术交流的频率和层次等信息交换水平。

学术物质资料指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员进行教学和科研的物质条件,包括研究资金、设备、图书资料等。

学者、学术信息以及学术资料这三种因素构成了学科组织建设的基本要素,三者互为支撑,难以独立运用。

通常情况下,学科组织建设是高等学校在学科制度框架下进行的。

大学学科制度指人们在学科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制度和规范,用来规定新进入学科的新人、协调和控制学科主体职业样式。

[3]。

学科文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无形的学科文化的积淀深度,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底蕴。

学科文化对居于其中的人们产生一种规范的作用、警示的作用,并能凝聚本学科学者们对学科的忠诚度和信心。

因此,以学科主体、学科载体、学科客体为基础的学科建设是由一群学者根据一定的学术规则依赖于一定的物质基础,以知识创新为原点,以知识产出和人才培养为目的,以服务社会为目标的一种有目的活动。

三、大学学科建设。

学科与大学是不可分离的,学科若失去大学的依托,其前进的步伐就会减缓,直至停滞;而大学如果对学科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则会失去自身发展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将永远不可能发展成为一所一流的大学。

大学的学科建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从学科与专业的设置、高质量精英人才的培养、高水平的科学研究等多个方面推进学科建设,还要求结合高校学科的学术组织机构的设置与建立,以及大学学科制度与文化的建设与形成等方面来进行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高等学校在实施学科建设过程中一般会选择具有自身优势和特点的建设路径与方式,包括学科特色与方向、重点建设学科的选择以及建设组织管理形式等多个方面。

一般学科建设模式可以分为四种模式:以学校发展定位来规划学科建设、以学科带头人来规划学科建设、现有学科特色优势拓展的学科建设、利用学科交叉融合引领学科建设。

四、现代机械工程学科的内涵。

基于传统制造的机械工程学科,其学科理论基础主要以经典力学原理分析和实践经验的总结为基础,主要将机械加工与制造中的工艺问题作为研究的对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工程师中级职称论文(通用16篇)篇十二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字图书馆已经广泛使用了,很多学校也逐步形成,数字化的图书馆主要是以数字化的方式来进行储存,运用网络来传递使用现代化的数字服务系统,能够为读者带来更加便捷的体验以及与传统图书馆相比起来书数字图书馆也有其不足之处。基于此,本文主要讨论了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之间的对比,做出了相应的分析,供相关的人士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传统图书馆分析。

数字图书馆能够给用户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而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相比起来具备一定的优势同时也必然存在不足之处,因此二者需要相互对比,从而能够做到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1传统图书馆以及数字图书馆之间的区别。

1.1文献载体的使用时长不同。

传统的图书馆主要的载体是纸质的,主要是能够保存妥当,并且可以使用上百年的时间,而数字图书馆载体主要是依靠电子技术运用数字化的手段,因为电子介质的保存寿命与印刷体相比起来时间较短,而且电子信息的储存媒介以及读取设备的软件淘汰起来也非常快,目前也在不断地进行更新,因此电子信息保存起来环境更加不稳定,很难确保信息能够获得长期的保存[1]。

1.2信息的内容有所区别。

传统的图书馆一般都会保存一些书籍类的信息,其他信息相对比较少,而数字图书馆图像影音等各方面内容会相比更加丰富,数字化的信息能够反映更加多样化的资料承载能力,比传统的书籍信息要更加广泛[2]。

1.3服务的方式有所区别。

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有一定的网络化特点,因此也被称作虚拟图书馆,它是一种开放性的服务,读者在网上无论在任何区域还是时间段都能够享受到虚拟图书馆的服务,而传统图书馆则是一种实体的图书馆,往往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只能够在规定的时间空间内帮助读者获取一定的服务[3]。

1.4馆藏结构有所区别。

传统的图书馆一般都是纸质的资料,读者在借阅的过程当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数字图书馆基本上都是电子读物以及网络消息,不仅包括有光盘或是磁盘等,同时也包括一些网络化的资源,因此几乎不会发生类似于纸质载体存在的一些问题[4]。

1.5管理工作不同。

传统图书馆当中的管理员主要就是保存与整理一些纸质的文獻类信息,能够承担社会文化传播者的角色,然而数字图书馆的管理员不仅仅只是被动地对资源进行管理,而且积极主动地来采集资源,同时做到对信息进行分析,能够准确提供相应信息的同时,也给予传播者相应的信息,让使用者在使用文件信息的过程中受到正确的指引,甚至可以作为一个信息教育者的角色发挥作用。

1.6经费利用不同。

传统的图书馆发展起来相对较慢,建设完成之后花费的费用相对并不多,而数字图书馆花费投入量偏高,资金与设备等各方面的投入都具有其特点,并且信息资源的共建与共享也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

2数字图书馆的优势。

2.1获得更多的信息记录发布途径。

在信息记录和发布的过程当中,印刷并不是最佳的发布途径,而数据库有可能是存储资料的一个更加优势的方式。使用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帮助人们随时欣赏到更加优美的音乐以及更精彩的影音作品,并且数字图书馆是一个能够将知识与信息以及娱乐相互交流为一体的大规模多功能文化体育教育中心。

2.2及时获取信息。

印刷资料是不能够及时更新的,如果想要进行更新就必须要全部重印,同时还需要将老版本及时替换。而如果能够将版本以数字化的方式在计算机上得以保存,那么维持最新的版本将会较为简便,很多图书馆都具有指南以及百科全书等各方面的参考版本,一旦收到一些出版商的修订版本,那么这个修订版本就可以立即被装载到数字图书馆的计算机上,使读者能够立即查阅。

2.3检索功能便捷。

传统图书馆当中印刷型的文章读起来比较容易,然而发现信息却比较难。虽然一些文献工具可以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但是要将一个图书馆利用起来仍然还是比较困难的任务,因而数字化的文献在组织方面就显得更具逻辑性,不仅能够及时将电子信息资源通过先进的手段提取出来,例如可以通过索引文件或者一些超文本技术等,让信息能够按照读者所需要的逻辑关系,组成一个更加直观易懂的网状结构,使用户在检索与查询的过程中对文献资料的使用发挥出更多价值,尤其是目前检索引擎变得更加强大,不但能够进行全文的检索,同时还可以使图像的检索也变得更加便捷。

2.4信息共享优势。

任何用户都可以通过数字图书馆所提供的接口或者搜索引擎来访问图书馆当中的所有文献资源,真正的能够做到全球共享,让信息的传递与反馈的速度能够变得更快,并且数字图书馆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不会因为文献借给某一个读者而造成其他读者没有办法使用,也不会被偷窃或者独占而破损遗失,即便读者是在家中还是在工作单位,数字图书馆都可以及时将信息发挥至更多价值,让用户及时检阅读者,不需要专程去图书馆的实体大楼,而只需要有一个可以联网的计算机,就能够随时借阅图书馆当中的任何文献。如图1所示。

3传统图书馆的优势。

传统图书馆是人们精神文明的宝库,不管社会环境发生了怎样的转变,传统图书馆对保存人类的文化遗产以及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方面都是任何一个社会机构所没有办法完全取代的。目前虽然科技在不断的发展,但是印刷文献在人类的文明当中所扮演着的角色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印刷文献的信息储存以及传递的地位也是不会消失的。传统图书馆能够满足任何年龄与任何文化知识阶层以及任何经济条件的读者和用户对文献的基本需求,而传统的印刷品在众多的传统媒介当中仍然能够发挥难以取代的作用,纸质文献能够随时携带,同时也可以随时进行翻阅,更加符合人们长期以来所养成的一种固有的阅读习惯,所以传统图书馆的位置仍然是不可取代的。通过考察可以发现在未来不管网络技术发展到了怎样一个先进的程度,纸质的载体与数字化的电子载体都会处于一个长期共存的状态。数字图书馆将作为传统图书馆的一个比较有力的补充,计算机以及英特网是传统图书馆服务功能的补充,而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之间可以进行优势互补相辅相成,能够在人们发展的过程当中发挥出更大的价值,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形成,其自身固有特征也被逐步的展现出来,对现在图书馆的建设也将会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因此人们必须要充分了解图书馆真正的使命,并对图书馆的设计需要更严格的制定,使图书馆的社会角色能够变得更加丰富,从而发挥出更多的价值。

4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储存技术与数字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都将给人们的生活和日常学习带来更多的转换,数字图书馆是在传统图书馆的基础之上所建立的,同时为传统图书馆的发展也能够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二者之间并不是相互排斥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的关系,因此在科技更加发达的未来,数字图书馆和传统图书馆将会组成一个更加具有价值的整体,让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能够通过图书馆获取更多的提升。

参考文献。

工程师中级职称论文(通用16篇)篇十三

摘要:伴随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对其居住环境的要求随着也在不断提升。就目前的科学发展而言,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也应用到了园林工程当中,一些新开发出来的材料,和管理技术都被人们引进到园林工程当中。但现在仍然普遍存在着将园林建筑工程与园林绿化工程二者混淆的情况,这种现象对于工程项目来说会对其产生不良的负面影响。本文将对园林建筑工程与园林绿化工程进行相关的探讨研究,园林建筑工程是建立在一般的建筑工程上的,其将建筑科学与艺术高度的进行了相互结合,园林绿化工程则主要强调的是园林中各类花草树木等植物的搭配、种植等问题。园林建筑工程与园林绿化工程存在着各自的特点,在对其进行管理时需要根据其自身不同的特点进行管理。园林绿化工程今后的发展趋势与园林建筑工程息息相关,园林建筑工程的不断进步必将促使着园林绿化工程的进步,共同提升园林工程的项目水平。

关键词:园林建筑工程;园林绿化工程。

伴随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对其居住环境的要求随着也在不断提升。就目前的科学发展而言,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也应用到了园林工程当中,一些新开发出来的材料,和管理技术都被人们引进到园林工程当中。但现在仍然普遍存在着将园林建筑工程与园林绿化工程二者混淆的情况,这种现象对于工程项目来说会对其产生不良的负面影响。本文将对园林建筑工程与园林绿化工程进行相关的探讨研究,现报告如下。

1园林建筑与园林绿化工程的基本概念与内容。

1.1园林工程的基本概念:一般园林工程主要指的是人们通过使用一些工程技术来对园林进行建设、改造,使其更加具有艺术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园林景观建造。从定义上,我们可以得知无论是园林建筑工程还是园林绿化工程主要目的都是为园林工程建造景观要素。近一步来说,园林工程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使用一些已有的艺术手段或是观察技术等来对园林当中的山、水或是道路、地形等做出改造,在其中种植树木、花草等,以达到是园林更具有艺术气息和美感的效果。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园林景观是人工建筑的景观。

1.2园林建筑与园林绿化工程的基本概念:一般园林建筑工程是指有一般的建筑物的基本功能和作用,同时其本身还具备观赏性,是由亭台楼阁、水池、假山等景观组合而成,与一般的建筑工程相比较,其所使用的原料基本是相同的,其建造的方法也基本相同,但园林建筑更加强调景观的观赏性,而一般的建筑则更加强调实用性,故园林建筑工程是建立在一般的建筑工程上的,其将建筑科学与艺术高度的进行了相互结合。

和园林建筑工程相比较,园林绿化工程则主要强调的是园林中各类花草树木等植物的搭配、种植等问题,以及如何人为的使用一些手段将园林景观与人工建造的景观进行合理的搭配,实现人们对大自然的渴望、亲近自然的需求,同时也近一步提高了园林本身的艺术价值。

2园林建筑与园林绿化工程各自的特点。

园林建筑工程与园林绿化工程存在着各自的特点,在对其进行管理时需要根据其自身不同的特点进行管理。

2.1施工管理:在现代建筑中,无论是住宅建筑、办公建筑还是其他类型的建筑,在实行人们日常的功能需求上,还需要同时具有较好的视觉效果。对于园林建筑更是如此,人们对其外观的艺术性要求追求更高,园林建筑需要具有良好的视觉性,同时还需要具备较好的文化性,体现当地的文化特色,和一般的建筑相比较,园林建筑在图纸设计阶段非常难于将设计的文化性与艺术性体现在设计图上,而需要建筑人员在实际施工现场工作时,时刻注意将这些文化和艺术符号融入到园林建筑中来,工作人员需要具有高度的艺术敏感度,同时还需要对建筑物本身的特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为其建立一套较为全面和科学的施工管理体系。

园林绿化工程虽然也需要进行施工建造,但是其更加注重的的绿化,以及景观与园林建筑是否相匹配,在施工方面,要求不高,和普通的绿化工程无较大差异,因此不需要对其进行专门的施工管理。

2.2对施工单位的技术资质要求:就施工单位的技术资质要求而言,园林绿化工程和园林建筑工程对此都是有一定的规范要求的。而这两类工程对施工单位的技术资质要求根据其自身的特点也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要求细节。从总体上来说,园林绿化工程和园林建筑工程在施工单位技术资质方面都要求其具有绿化资质和建筑资质,但其自身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就目前我国园林工程的施工建造而言,市场上只有较少的一部分团队具有相应的绿化资质和建筑资质,一些只具有绿化资质的单位仍然承包了园林建筑工程,而一些只具有建筑资质的单位也同样承包了园林绿化工程,这些现象经常存在于实际操作中,也将对我国的园林工程发展产生制约的作用。

2.3工程施工的规范标准:就目前的园林建筑工程的发展情况而言,一般较常采用建筑工程的相关规定和标准来对施工和之后的工程质量进行对应的规范,但其实园林建筑工程和一般的普通建筑工程相比是具有很大区别的,无论是在施工使用的材料上,还是施工使用的方式上都具有较大的区别,故目前这种规范标准是非常不科学、不合理的。需要园林建筑工程的相关负责人员以及其中的研究、管理人员尽快对这些情况做出改进,根据园林建筑工程的特点为其量身定制一套适用的规范和管理标准。

同时仔细观察,还可以发现园林绿化工程和园林建筑工程在具体的使用的材料、施工的内容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如果这两类工程使用同一种施工规范,那么将无法对其进行科学管理,无法达到理想的施工效果。因此对于园林绿化工程来说,也需要根据一些绿化种植等工程的相关标准和规定,结合其自身的基本特点对施工和管理进行标准的重新制定。

3园林建筑与园林绿化工程的发展方向浅析。

就现在的园林工程的发展情况而言,其正处于黄金发展的阶段,故对于园林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人员来说,掌握未来园林工程的发展方向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对于园林建筑工程来说,因为其更加偏重与建筑工程,故对于以后的园林建筑工程的发展而言,其更多的会体现出建筑工程的发展成果,同时也会将艺术、历史文化等学科内容不断的融入到其中,是艺术和建筑得到较高程度的相互融合。另外,不仅园林建筑工程会将美学元素融入到其中,相应的园林绿化工程也会将艺术元素融入到工程项目当中。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艺术的追求将越来越高,因此对于建筑本身的视觉性和艺术性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尤其对于园林建筑和园林绿化来说,这方面的要求将更加高。园林绿化工程必须依附园林建筑工程的特性也制约了其自由的发展空间,因此可以认为,园林绿化工程今后的发展趋势与园林建筑工程息息相关,园林建筑工程的不断进步必将促使着园林绿化工程的进步,共同提升园林工程的项目水平。

参考文献:

[1]诸惠博.浅议园林建筑与园林绿化工程的区别.科技信息.

[2]严琳璋.努力创造有利于城市生态质童的绿色空间环境田.中国园林..

[3]李卫,张大光.园林施工项目管理浅论田.黑龙江科技信息.加08.

工程师中级职称论文(通用16篇)篇十四

摘要:为进一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实施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以培养能够在实际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高级人才为目标。本文主要研究电气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电气工程在各个工程领域中都有着广泛应用,电气工程专业的教学应当理论结合工程实践,鼓励学生学习其他专业的相关知识,并尝试慕课等新型教学模式。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培养;电气工程;工程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得以全面展开,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培养优秀工程人才。电气工程是一个涉及面广、与其他领域联系非常密切的学科,实施电气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可以更好地满足对电气领域的人才需求,对于推动我国工业化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电气工程专业是一个典型的工科专业,在教学中应根据其学科特点,结合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目标,注重学科知识在工程中的应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真正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程中。

一、理论教学与工程应用相结合。

电气工程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下,理论教学应该多结合一些实际应用的实例。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完全按照书本讲知识点,学生不了解这些知识究竟是用在哪里。因此在理论教学环节,应当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的工程应用联系起来,这样就不会使学生感到理论脱离实际。根据电气工程专业的学科特点,以及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要求,结合理论与工程实际,将工程中所涉及的知识点结合课本进行讲解,既可以完成课本的教学,又能教会学生如何将知识点进行应用,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除了电气工程专业的'课程以外,应当鼓励学生适当学习其他专业的知识。由于在诸多工程领域或多或少都涉及到电气的学科知识,因此在教学环节上,要鼓励学生学习其他专业的知识。可以通过公共选修课的形式供学生选择,也可以向学生推荐其他专业的一些相关课程,由学生自己到图书馆或者网上查找资料进行自主学习。此外,可以组织其他专业学生与电气工程专业学生进行学习交流活动,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与知识储备,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只有掌握了其他专业的相关知识,并学好电气工程专业知识,才能更加深入到实际工程中去,最大限度地发挥电气工程的重要作用。

尝试新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教学模式不断涌现,慕课教学在各专业各学科的教学中越来越普遍,电气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也可尝试慕课教师模式。在慕课模式教学中,教学和学习方式更加灵活,供学生学习的资源更多,学生之间或学生与老师之间交流更加方便,可以大大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效率。

二、进行多样化的实践教学。

课程设置上,尽可能多安排一些实践类课程。在软件教学上,应当根据课程的学习情况多安排上机训练,例如电力电子技术、电机等课程的教学,通过学习仿真软件,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硬件教学上,应当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进行动手操作的条件,例如单片机、plc等课程的教学,可以结合着硬件为实现某一个功能进行授课,课堂上对电路进行设计。除了对书本上的知识进行验证性的仿真或是硬件搭建之外,应当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的设计,并通过软件仿真或是硬件制作来实现。

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比赛,在比赛中提高综合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卓越工程师培养目的是培养能够将所学内容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去的实践类人才,为了鼓励大学生参与各项实践活动,每年国家都会组织各种类型的实践比赛,例如挑战杯、triz创新比赛、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比赛等。这些比赛本身都是与实践密切结合的,比赛中的一些作品往往还被一些企业所看重,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获得了一定的市场价值。鼓励学生参加这些实践类比赛,除了可以锻炼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作品制作过程中同学之间还可以相互配合,发扬团队合作精神,比较各自方案的优缺点,从中总结出经验。

总之,在教学方面,要尝试新型教学模式,进一步拓展学生知识面。在实践方面,在课程设置上应当多安排实验课、实习类课程,并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工程实践类比赛,在实践中锻炼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并在实践中通过相互交流来丰富自身的经验,以便于学生毕业后从事各项实际工作。卓越工程师培养不仅要重视理论课程的学习,更应当重视实践的过程。此外,在多学科相互融合的今天,电气工程专业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还应当重视学生能力多元化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周英.落实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大力培养工程科技创新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8(1).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改项目“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协同创新机制的研究”(项目编号:jg010635)。

工程师中级职称论文(通用16篇)篇十五

摘要:我国煤矿分布比较广泛,而且大部分煤矿的建矿历史都比较短,这就导致了煤矿管理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通过对我国各地区煤矿企业相关资料的搜集和研究,现从三个方面对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现状进行阐述和分析。

结合笔者多年的煤矿机电管理经验,现总结出三点合理化建议:重视煤矿机电管理工作,提高机电管理水平,提高煤矿机电技术力量,强煤矿机电设备的点检、巡检工作,消除设备隐患,强化执行定修制度。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点检,巡检,定修制度。

一、引言。

我国各个地方的煤矿分布比较广泛,而且目前正在进行生产的大部分煤矿的建矿历史都比较短,这就导致了煤矿管理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通过对整个煤矿开采行业的综合比较,笔者认为我国煤矿产业整体存在着以下问题:矿区基础设备管理比较薄弱,机电设备管理职能发挥的作用较弱,设备的标准化操作工作开展不到位,设备管理不够细致,技术管理相对滞后等。

煤矿产业处于我国国民经济产业的基础环节,而且煤炭资源在各类能源资源中占有最高的比例。

因此,加强对煤矿机电设备设施的管理,提高地方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水平,促进煤矿开采技术工艺的研发,对于促进国家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机电设备管理的具体途径必须从基础管理工作做起,对于煤矿机电设备而言,可以根据各个矿区自身的特征建立合适的机电管理系统,做好机电设备的综合管理,突出机电管理的在矿区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抓好煤炭质量标准化工作,实现目标管理。

二、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现状。

通过对我国各地区煤矿企业相关资料的搜集和研究,现从三个方面对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现状进行阐述和分析:

第一,煤矿机电管理工作未充分发挥作用,管理不到位。

在我国,各个地区的煤矿基本上都设置了相应的机电管理部门,但是通过对煤矿机电管理部门的职能研究,可以发现大多数矿井机电科都承担两种职能:机电管理和机电生产。

基于上述两种职能,机电管理人员的主要精力集中在机电生产,严重忽略了机电设备的管理职能。

近年来,一些地区的个别煤矿出现了大量压缩机电人员的现象,片面地忽视机电设备管理的重要性,造成机电设备管理人员严重不足,机电职能管理作用淡化。

新上设备的选型、购置、验收、试验、安装、维护、维修、报废等设备管理工作不够细致,在某些环节上还不到位,忽视设备验收工作的重要性,忽视产品质量的重要性。

个别矿区存在着拼设备的现象,致使设备不能按照检修计划进行维护维修,严重损害设备本体的使用寿命和强度。

第二,煤矿机电技术力量薄弱,维修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很多煤矿企业没有足够的机电技术人员,无法很好地指挥和指导现场机电设备的生产作业,尤其在供电部分往往缺少规范的设计,没有指定有效的机电作业对策。

在煤矿生产现场,各个固定场所的机电设备没有按照计划进行定期检验和维修,导致矿井下方的仪器仪表设施出现老化现象,削弱产品检测能力。

当前,煤矿行业的机电队伍整体素质较低,甚至有一些地方煤矿企业的机电管理人员文化较低,专业技术水平不高,缺乏机电设备管理理论作为支撑。

因此,煤矿机电设备的检修质量不高,对于一些重要的测试项目没有做到位,致使一些设备超期使用,不能按规定进行报废处理。

第三,煤矿机电设备隐患较多,存在设备带病作业现象。

煤矿设备陈旧、老化、带病运转,缺少完整可靠地保护装置及安全设施,不符合国家及行业的相关规定。

例如,大部分采煤系统在运行一段时间后,普遍存在着电控系统、制动系统保护不全的现象,或者在提升系统中缺少缓冲和托罐装置。

由于采矿属于连续生产,部分矿区盲目追求产量,不能保证定期定量的停产检修,超负荷使用运煤绞车,对整个采矿系统造成严重的损坏。

对于一些固定的定量检测设施,如电压表、电流表、压力表、真空表、安全阀等,虽然不是主体生产设备,但是对于控制煤矿产品的质量和保护矿井工人的生命安全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严格按规定定期校验。

就目前煤矿行业的设备运行状况来看,很多煤矿企业对上述仪器仪表设施的检定工作不够重视,往往酿成一定的安全质量事故。

三、煤矿机电管理问题的对策。

通过对上述三个方面煤矿机电管理问题的分析,结合笔者多年的煤矿机电管理经验,现总结出以下三点合理化建议:

第一,国家、地区、企业应共同重视煤矿机电管理工作,提高机电管理水平。

重视煤矿机电管理,首先是国家对煤矿行业机电管理的重视,这是加强煤矿机电管理的根本力量。

其次,各个地区要切实传达和实施国家的.相关制度和要求,通过现有的专业技术人员对煤矿企业的机电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指导、监督和管理,促进煤矿企业重视自身的机电管理工作。

当前大部分煤矿的机电管理基本处于设备维修管理阶段,而且基本上都处于事后维修管理的层次。

这种传统的机电设备管理模式过分强调设备与生产的分离和对立,笔者建议将煤矿机电设备与生产的管理集中在一个系统,在生产过程中实行设备运行的全过程管理,追求设备寿命周期费用的最优值。

这种综合的机电设备管理模式,需要机电管理系统从生产、技术、设备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管理。

因此,煤矿机电管理人员不但要学习设备维修的管理理论,同时还要学习现代设备管理理论,学习先进矿井机电管理的经验,逐步提高机电管理水平。

第二,提高煤矿机电技术力量,强化维修队伍整体素质。

技术人员是技术管理工作的主体。

笔者建议实行技术人员责任制,强化技术管理。

煤矿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实行技术人员责任制,按照生产系统或者设备对技术人员的职责、职权和专业进行挂钩,实现责任、权利、利益的统一。

培训是强化维修队伍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的有效途径,机电管理人员首先要掌握先进的专业技术知识,才能对现场使用的各种机电设备及仪器仪表进行快速维修,保证维修质量,实现煤矿企业的达产达效。

对于接受培训的机电人员,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又要学习当前设备管理、设备维修、设备使用等专业技术知识。

第三,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的点检、巡检工作,消除设备隐患,强化执行定修制度。

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是掌握设备动态管理,建立健全并完整保存设备技术档案,对设备实行动态监控管理。

通过建立起完整、系统的点巡检制度,按照工艺对设备进行分类,按照生产程序对设备进行有效解体,细化梳理到各个部位、各个点,根据行业规定和经验制定合理的点检周期。

专业设备人员每天按照点检制度进行系统的点检作业,发现设备隐患,解决设备问题,尽可能地消除设备故障。

巡检是点检的一种补充形式,其主要用于液压系统的实时监控,对生产系统的运行数据进行采集,形成一定的记录资料。

对于点检、巡检过程中未解决或者不能够解决的问题,需要根据生产计划调整定修时间,彻底解决设备隐患,实现设备良好运转。

四、结束语。

煤矿机电管理的确存在一定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并非一蹴而就的,我们必须客观对待,从基础工作做起,以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和保证产量为中心,坚持走生产管理、设备管理、现场培训相结合的道路,扎扎实实地搞好机电管理工作,确保煤矿机电系统的安全、可靠、高效。

参考文献。

工程师中级职称论文(通用16篇)篇十六

测绘职称论文怎么写?要发表这一方面的论文,看看下面的额测绘职称论文吧!

摘要:土地管理与人们日常生活、国家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测绘工程是土地管理的前提。

在土地管理及利用中应用测绘工程,必须加强土地管理测绘力度,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测绘,对土地管理及利用有重要地位。

文章主要从测绘工程与土地测绘的关系出发,对测绘工程在土地管理中的测绘要点与利用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完善。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也逐渐进入到我国各个领域中,并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中,测绘工程在土地管理及利用中的应用是一个代表类型。

在实际测绘技术中,测绘工程的服务内容是土地管理及利用。

在进行土地管理及利用中应用测绘工程,可有效提升测绘精度与效率,对土地规划与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国家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及利用,要求在土地管理及利用中,应充分利用测绘工程作用,认清测绘工程与土地管理及利用的关系,通过土地测绘技术来调查与分析土地利用现状与开发潜力,从而为日后管理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1)土地管理及利用的前提是测绘工程对土地资源状况进行测绘。

土地管理要求测绘工作人员必须按照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城市、村庄及城镇的发展目标,做好选址工作,然后通过测绘来获得地籍和地形资料,制定合适的土地管理规划方案,因此测绘工程是对土地资源进行调查与土地管理利用的前提。

(2)测绘工程为土地管理及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测绘工程在土地管理及利用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土地开发项目的申报、项目编制时的征地勘测、工地占补平衡划地勘测、审批后监管竣工复测和违法占用地测量等项目工作。

可见,测绘工程贯穿于土地管理整个过程,是土地管理及利用的'技术支撑。

2、测绘工程在土地管理中的测绘要点分析。

2.1基础测绘的内容和服务功能在土地管理及利用中应用测绘工程,其测量内容如下:(1)按照土地测绘的具体规定要求,测量与更新国家1:500、1:1000和1: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2)对土地基础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更新,并加以完善。

(3)建立完善基础平面控制网、空间定位网及高程控制网,对土地面积进行加密与复测。

(4)严格按照具体要求对土地面积进行测量,建立完善的地籍资料,并绘制地形图形成一个数据库,为土地管理提供详细资料。

然后在这一基础上,借助动态控制方式对土地管理及利用进行监控,从而实现科学利用每一寸土地的土地管理及利用目的。

2.2建立各种子系统在实际土地管理过程中,相关人员应按照数据采集、管理及数据转换系统、地名库管理及应用系统、控制测量成果管理系统、基础空间数据与基础地形信息管理等基础平台对各种子系统进行二次开发,并实时更新完善原有测绘系统。

2.3建立基础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在初步建立基础地理信息关系系统前,测量工作人员应按照土地管理及利用的规定要求,建立一个完整的土地面积1:10000以下的城市空间数据库和元数据库,为进一步测绘奠定扎实基础。

2.4建立信息化测绘体系在实际土地管理过程中,测绘工作人员应按照土地基础地理数据政策、规章制度和标准要求,建立完善信息化测绘体系,组织开展基础地理信息管理活动,通过数据库、信息查询和统计制图等功能,采集、整理相应的数据信息并加以分析,为土地管理规划提供有力依据。

例如自《物权法》颁布后,测绘工程在土地管理及利用中的应用,对地籍和房产测绘的管理与服务提出较高要求:测绘结果应符合公开查询和行政诉讼的需求。

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相关部门在建立信息化测绘体系前,应按照规定要求,通过各种测绘技术对测绘平台进行更新,并引进先进测绘技术,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化土地测绘系统,更好适应土地管理工作的需要。

3.1在土地利用及更新情况调查实践中的我应用所谓土地利用及土地更新调查,即是在土地管理及利用过程中,借助gps卫星技术来统计分析获取的土地数据信息与地形,然后按照已经确定的信息数据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实用新型的测绘技术来分析原始信息数据与整合后的信息数据,为日后土地管理及利用提供参考,以缓解土地管理工作人员的压力,提升土地管理效率。

3.2在土地规划设计过程中的应用测绘工程在土地管理及利用中的应用,不仅可对土地管理的信息技术进行适时更新,还关系到土地管理的设计过程。

土地管理的设计是进行土地建设的基础,相关工作人员只有按照相关资料,对土地用途进行规划与设计,从而合理规划每一块土地的用途。

例如在土地利用与设计阶段,测量工作人员应根据原先测绘的数据信息对土地价值进行综合分析,充分挖掘土地的价值,根据有效信息数据对土地进行设计规划。

3.3在土地勘测及位置界定中的应用测绘工程涉及范围相对比较广泛,虽然测绘工作的服务功能是对土地管理及利用进行合理规划,但是测绘工程在土地勘测及位置界定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所谓土地勘测及位置界定即是测绘工作人员按照征收与使用土地的有关规定对土地面积进行测量。

其中对土地勘测及位置进行测绘,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外业调查、信息整理汇总、外业测量和土地信息数据的储存。

例如在实际土地界定时,测量工作人员可利用全国定位系统技术,辅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从科学多方面角度对获取信息进行处理,以提升土地测量准确性,让测绘工程在土地管理及利用中发挥最大优势,减轻测绘工作人员的压力,提升测绘工作效率与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测绘工程的应用弥补了传统土地管理技术的空白,提升了土地管理效率和质量,对土地利用及更新情况调查实践、土地规划设计过程与土地勘测及位置界定非常重要。

因此做好测绘工程管理工作,对土地管理及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相关范文推荐

    支行行长心得体会和方法(通用19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经验总结和思考。在学习和理解心得体会写作的过程中,参考一些范文是非常有益的。近年来,金融诈骗日益猖獗,给社会治安和经济秩

    三年级写家乡的变化(优秀18篇)

    优秀作文能够通过恰到好处的节奏和引人入胜的情节设置,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令人流连忘返。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优秀作文片段,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文学的魅力。

    班组安全活动总结范文(16篇)

    总结范文是对所学知识、经验、观点等进行整理和总结的重要手段。小编为大家找到了一些来自专业人士的总结实例,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路。在安全生产月中,班组贯

    廉洁文化教育读后感范文(16篇)

    读后感是读者对所读之物进行主观评价的产物,它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和消化所读内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些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能给大家写读后感

    新宪法心得体会(模板23篇)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对过去的工作和学习进行回顾,并从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写心得体会前,可以先参考一些相关的范文,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种写作

    部队工资心得体会总结(模板22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得出的经验和感悟的总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每日两小时的军训生活转瞬即逝,留下的不是痛苦的汗水

    电视栏目策划书(优秀17篇)

    策划书是为了使项目顺利进行和达到预期效果而进行编写的。这些策划书范文还通过图表和数据等方式提供了对项目可能产生的影响和效果进行评估的依据。内容摘要:项目教学法在

    银行工作总结报告格式(精选24篇)

    在工作总结中,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评估自己的工作表现,包括目标完成情况、工作质量和效率等。随着阅读的进行,你将看到一些精选的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够为你的写作提供

    事故教训的心得体会(精选14篇)

    这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经验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我有必要把这些体会写下来。希望以下这些心得体会能对你的写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在许多工业领域,特别是采矿行业中,井下

    一年级家长会的发言稿(实用22篇)

    家长会是家长了解学校学科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的机会,更好地引导孩子的学习方向。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家长会总结的要点和技巧,希望能帮助大家写出一份高质量的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