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我懂事了说课稿(热门15篇)

时间:2023-12-28 作者:书香墨

教案模板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提前准备好所需材料和资源,确保课堂的流畅进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针对不同学科和年级的教案模板范文,供大家选择使用。

小学品德与社会我懂事了说课稿(热门15篇)篇一

《一诺千金》全文是围绕着做人要讲诚信来展开的。要知道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讲究诚信的故事,格言比比皆是,当今诚信又是社会呼吁的热点问题,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诚信在人们心目中占有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所向往的是一个人人讲诚信的社会。

“1、知道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理解诚信的重要意义,知道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3、了解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诚信形式,愿意做诚信的小公民。”这三个目标。诚信格言的交流,生活中不讲诚信的事例,诚信所牵涉到的法律责任等内容,我们将放在第二课时重点学习。

今天,糜老师的课将带给我们几个亮点: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学生所做的一个说出真心话的承诺。高年级学生已经能对现象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形成自己的`观点,但是往往在教学中不善于说,不敢说,因此,教学一开始教师就会针对此提出要求,相信大多数学生会愿意许下承诺,当教学结束之时,教师会让他们对于自己是否履行承诺给于一个评价,这样一个教学设计看似不起眼,其实它不但保证了在课堂上孩子们能吐露真实的心声,展示真实的想法,更是紧紧围绕着教学内容,让学生们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说到要做到的过程。

教学事例来源于学生生活,指导学生生活也是一个亮点。充分挖掘现实生活和社会真实事件的教育价值,把社会基础知识教学与真实的社会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是《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构建的重要原则,我们也力图在这堂课上能有所体现。在各行各业都大力提倡诚信之风的今天,诚信的事例也越来越多,但是其中很多的事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这样既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对于学生实际生活的指导性也不强。于是,我们从小处着手,找到学生身边鲜活的事例为教学的内容。教学之初教师将会组织一个模拟的情景辨析,从学生的心态出发要不要还车钱展开辩论,让学生感受到讲诚信是一种做人的基本准则。生活中信守承诺的事例是学生感受最深的,也是受益良多的。在讲故事后设计一个学生交流的板块,把时空的距离在与学生生活拉近,学生可以在说一说的过程中,把生活中的真实事例再现,激发起心中对诚信的向往。在指导践行时,将会出现了一些学生生活中常会面临的情景,请孩子们出出金点子,并且演一演,说一说补救的办法,这就是对学生的实际行为进行指导,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明确可以怎么做。

关注学生的年纪特点,采用适当的活动方式也是我们在备课之时特别关注的地方。我想四年级的学生形成了一定的思维习惯,思考往往也能达到一定的深度,他们在教学中也更向往与教师的平等地位。在这堂课教学中,我们的活动从激发学习兴趣开始,通过学生的全员自主参与,在谈一谈、看一看、议一议、演一演等多样活动中,畅所欲言,达到知情行的统一。教学开始就会有一个辩论,辩论是一个判断——思考——说服对方的过程,四年级学生是有了这样一个系统思考的能力,因此糜老师将会把自己处于一个中立的地位,让学生就自己的想法展开思辨的过程来说服对方,而不是牵引着孩子朝她的方向走。承诺的形式学生生活中接触的很多,但是系统化的交流可能会存在一些难度,既然是高年级的学生,糜老师就会让他们静下心来看一看书了解其形式,然后再引导他们拓展思考,补充其他的承诺形式。当然根据各老师的特点,我们也可以把这节课的形式改成一个谈话类的节目,或是一场辩论赛,那样老师在课堂上起的牵引作用可能更小。但是不管用什么样的形式,我们力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继承好的教学方法,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可以从活动体验中收获道德的熏陶。

当然,备课中肯定也会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希望在糜老师的课后,能听到专家老师对此提出的精辟见解。

小学品德与社会我懂事了说课稿(热门15篇)篇二

本课选自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第一课:伟大的先人。本单元主要让学生了解一些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比较大的历史人物,了解他们的思想,学习他们的精神,让学生知道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来祖国文明的积淀与结晶,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价值。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在当今时代的继承和发展,以及表现出来的无穷魅力,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亲近感。第一课时是介绍伟大的先人―孔子。

二、说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在语文学科接触过孔子这个人物,对《论语》一书也许并不陌生。出自于《论语》中的名言也会背诵几句,但也只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对于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和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也许认识得并不深刻,对于《论语》中所揭示如何做人的道理也许认识得也比较肤浅。由于《论语》中是文言文叙述,学生阅读起来也会有一定的困难。即使有译文,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由于缺乏生活的.阅历而只限于文字表面,不会触类旁通。

三、说教材处理。

由于本课是第三单元的第一课,开课时要有单元的特色。在导入环节,我用抢答的形式让学生对中华文化大概有了一定的了解,从而为人物的引出做好铺垫。本课介绍了“孔子”这个人物的主要思想和《论语》这部著作以及他对中华乃至世界文化的深远影响。依据品德课新课程理念,我决定采用情景式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情境中了解孔子这个人物,在名言中品悟孔子的思想。本课意图让学生能够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对照格言反思自己的言行,达到明理导行的目的。同时在学法上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在探究孔子思想,名言中得到启发和感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取长补短。在教学中密切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发展他们的主体人格,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的生活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四、说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孔子对中国思想和文化的深远影响。

2让学生了解他的思想,学习他的精神。

3让学生知道“吉林文庙”也是纪念孔子的地方。

五、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孔子对中国思想和文化的深远影响。难点让学生了解他的思想,学习他的精神。

六、说教学准备。

《论语》书,“孔子”画像和“文庙”幻灯片,“孔子”一生简介课件。

七、说教学过程。

1、激情导入。

在师生“快速抢答”中拉开第三单元“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的序幕,引出孔子这一伟大历史人物。“孔子因为什么而伟大?后人对他如何评价?”这些问题的抛出让学生能够借助文本就能接住。“孔子长得什么样?”相信学生也会很感兴趣。这时播放幻灯片:孔子的各种画像,让学生对孔子本人有了更真实的了解。借助课件的帮助,他的一生也很好地展现在了屏幕上。届此学生对孔子有了完整,全面而又真实的了解,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2、合作交流。

首先介绍代表他思想的著作《论语》,让学生背诵《论语》中经典的名言。在小组合作中学习自己喜欢的名言是什么意思并给名言分类。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由被动变主动,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教师依据学生小组汇报给名言分类并板书提炼语言概括。教师适时提出质疑:“我们为什么要依据名言来做?结合自己生活实际来谈一谈?”同时扩展:“今后我们该怎样来做?”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明理导行,加强认知与实践的结合。

3、拓展空间。

我适时开发本地教学资源“吉林文庙”,拓展教学空间,丰富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到“孔庙”并不遥远,家乡就有的骄傲和自豪:让“爱中华”和“爱家乡”的情感达到了一体的共融。

4、品味感悟。

为了纪念孔子,世界各地都建有“孔庙”。“我们为什么要纪念他呢?”让学生再一次品味《论语》名言的真谛,感悟孔子思想精髓的伟大。让思维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升华!

5、课后延伸。

为了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本课,课后布置学生看《论语》每天一篇。做到坚持,学习才会有成效。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不可能在40分钟内把孔子的思想阐述清楚,把《论语》的内容做到一一分类。本课是第三单元学习的开始,更多有趣的话题还在等待着他们。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让他们把学习延伸到课外的业余时间。相信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会陪伴他们终生,让其终生受益!

小学品德与社会我懂事了说课稿(热门15篇)篇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孔子等伟大的先人在中国历史上做出的伟大功绩,学习他们的精神,锻造自己的意志品质。

能力:使学生学会通过教材范例去搜集整理资料,并从中归纳概括出有价值的信息,概括伟大先人的事迹。

知识:了解孔子等在中国历史上有较大影响的历史人物,了解一些他们的思想与事迹,学习他们的精神。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在这个年龄段对社会历史有了一个初步认识,能基本知道我国历史的源远流长,文化积淀的丰厚,有了追溯历史、了解过去的愿望;对于人生开始了思考、探索,历史名人的故事能对学生产生榜样的作用。基于以上两点心理需求,学生对“伟大的先人”这个话题的交流欲望比较强烈。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由于农村的现代化发展相对缓慢,传统文化还以比较原始的状态存在于生活之中。学生能够从多种途径得到有关于历史人物的很多信息,例如许多的民间传说等。但是,对于农村学生来说,获得比较完整的历史人物介绍或历史文化常识,会存在一定困难,所以学生对于孔子等历史名人的事迹与贡献了解不多,甚至受大众传媒的影响,以“戏说”的观点去认识历史。

通过对学生的困惑和障碍分析,我们发现农村小学生处在一个信息相对比较封闭、教学资源比较薄弱、对历史常识了解不多的环境里。由于视野的狭窄,他们的历史知识不多,对古代历史名人们的伟大贡献对现实社会的影响缺乏了解,所以,学生对于伟大先人的认同感、崇敬感难以被激发。

针对学生实际,要想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有所感悟,教师应首先从学生的已有认知出发,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历史人物,拉近这个话题的时间距离。其次,教学活动中要启发、引导学生收集更多的先人们的事迹和故事,纠正部分错误认识。通过“孔子在中国”这个活动,引导学生打开视野,到更广阔的空间去了解孔子的作为以及他对过去、现在社会的影响。然后可以通过孔子故事、格言的交流以及教师的扩展让学生知道孔子在世界范围内对人类价值观上产生的影响,让学生对伟大先人们产生强烈的崇敬之情。在了解了孔子的基础上,创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氛围,让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其它先人的事迹。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感受先人的精神力量是其成功的根本原因。与此同时,教师应该关注到本课这些话题离学生的生活年代太过遥远,时间、空间的跨度容易让学生产生生疏感,进而失去参与的兴趣。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着力于创设活动情景,语言的组织要根据学生能接受的程度,把握好难易尺度,让学生听得懂,愿意听。

总之,教师在课堂上首先需要从交流形式上做出努力,创设情景激发学生了解伟大先人的欲望。其次,教师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扩宽教学内容的广度,丰富学生的认识。同时纵向延伸话题的深度,纠正学生对先人们的错误认识,以这些伟大人物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为突破口,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孔子等在中国历史上有较大影响的历史人物的思想与事迹。

教学难点。

让学生感受伟大的历史人物为历史与现实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从先人成功的故事中,感受他们伟大的精神力量、个人魅力,产生崇敬感和向他们学习的热情。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教学课件,搜集教学所需的相关历史文化名人的文字资料、图片、视频等材料。

学生准备:搜集孔子的相关资料;调查司马迁其人其事,初步了解《史记》的历史地位;搜集自己知道的其它伟大先人的事迹。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完成话题“至圣先师孔子”的教材内容。

第2课时完成话题“司马迁与《史记》”“活动天地——古代人物传”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活动一孔子在中国。

1.[播放视频:祭奠孔子]。

小结:有关孔子的纪念活动以及与孔子有关的孔庙、孔府,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孔子的伟大和所具有的世界影响力。

2.[播放视频:孔子生平]。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你知道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吗?

小结:两千多年来,孔子一直被推。

崇为“至圣先师”,影响着一代代的中国人,由于他的影响力,他也被尊为世界文化名人。(板书:孔子至圣先师)。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孔子其人有一个粗浅的了解。】。

活动二孔子的故事和格言。

1.[播放动画:孔子的教育思想]。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交流研讨:从这个小故事中你体会感受到了什么?

2.[播放动画:论语]。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孔子名言,并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小结: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很多思想精华至今依然是我们为人处事的至理名言。让我们更多地了解孔子的思想精华,指导自己的言行,将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板书设计。

至圣先师——孔子。

第2课时。

活动一司马迁与《史记》。

1.[播放动画:司马迁的故事]。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司马迁著书遇到了哪些困难?说说你对他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名言的理解。思考我们能否用这句话评价司马迁。

小结:司马迁用他坚韧不拔的毅力,为我们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能了解过去的历史,使我们感受到司马迁身处逆境锲而不舍、奋斗不息的精神。(板书:成就巨大)。

2.[播放课件:《史记》]。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交流研讨:《史记》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评价《史记》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力。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司马迁的伟大功绩,对司马迁产生强烈的崇敬之情。】。

活动二思考与讨论。

[播放课件:艰辛的付出]。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交流研讨:古代先人在取得成就的过程中经历了哪些艰辛?说说你有什么感悟。

小结:我们看到了古人成就一番事业、为后人留下财富所付出的努力和艰辛。他们身上闪烁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这种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板书:中华民族的精神)。

【设计意图:了解伟大先人的思想与事迹,学习他们的精神。】。

活动三制作中国古代历史人物传。

[播放课件:历史人物的成就]。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人物,并说出理由。也可按类别,分组寻找著名的皇帝、民族英雄、爱国诗人、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等。

制作“中国古代历史人物传”。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更多地了解我国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方面的历史人物。】。

板书设计。

成就巨大。

中华民族的精神。

小学品德与社会我懂事了说课稿(热门15篇)篇四

大家好,我是来自双丰中心小学的地方学科教师张丽萍。今天我反思性说课的内容是选自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地方课程《生命教育》三年级下册第5课。接着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从一滴水说起》是三年级生命教育教材的第五课,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淡水资源的极度匮乏,中国淡水资源缺乏的状况更是十分严重,家庭用水中浪费现象严重。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在他们的头脑里已经初步有了节水概念,但在行为上还不能完全约束自己。本节课重在强化学生的节水意识和环保意识,培养学生节约从小处做起,从节约每一滴水做起。

二.目标分析:

(一)知识目标。

1通过实例使学生知道水资源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

2理解世界性水资源危机,知道我国很多地方供水不足;

(二)能力目标。

1让学生初步掌握一些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简单方法;

2自觉做到尽可能的节约用水,养成珍惜资源的好习惯。

(三)情感目标。

使学生初步具有关心水资源的思想,敢于指出并阻止生活中浪费水资源的行为。养成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良好习惯,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并影响他人。

三.教法分析。

这节课中我采用“从生活引入,用身边事物作对比,带着学生层层深入”这一理念实施教学。设计的问题和环节都是紧紧围绕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开展的。

四.过程分析。

下面具体阐述一下这节课的主要教学环节的实施情况实施情况:

(一)谜语导入,拉近师生距离,引出课题。

本节课的开始我选用了两个谜语。其中一个一个谜底是手,我引导他们积极发言,另一个谜底是水,本节课的重点。结合图片,我又对地球知识进行适当讲解。从常见的水引出本节课。

设计意图:谜语,图片导入轻松引出课题,孩子们从一开始就感觉很轻松,很高兴。

(二)巧使教材,合理利用资源,感受水的重要性:

接着我让学生回忆一下平常生活中,在什么时候会用到水?总结水在工业,农业生产方面的用处。又谈到没有水时的尴尬。这样的设计拉近了课本与学生生活的距离。

在阅读《智慧树》时,有一题问人一天要喝多少水?智慧树中给的答案是2.5l,三年级的孩子不知道2.5l是多少,所以我准备了一瓶500ml的矿泉水,告诉他们我们每天至少需要5瓶水才能维持我们的生命。用象形的方式让他们明白了2.5l的概念。

设计意图:三年级的孩子,对事物的感知能力还是停留在表面,我选择身边可以摸得到的实物做对比。接下来讲故事时,我又选用了带有感染力的音乐,这样故事对孩子们的震撼可以说事半功倍。

(三)感受水危机,突破本节难点,发表感想。

如果告诉孩子们我们生存的地球没有多少可供使用的水资源了,他们肯定没有这个概念,我领她们做了一个实验,请看这段课堂的录像。

设计意图:为了能一目了然,我选用白色的纸做背景,用蓝色的纸代表地球上可供使用的淡水资源,贴在黑板上。由此孩子们便可以知道,地球上可供使用的淡水资源很少。

(四)适时引导,回归本课重点,节约用水。

接着我问孩子们你身边有哪些浪费水的现象吗?他们把自己看到的说给大家听。在交谈中还提到水是能再利用的。

设计意图: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服务于生活,所以我尽可能选用生活中的事物参与教学活动。

(五)通过图片,直观感受水污染,引出使命。

淡水资源如此稀少,水资源被污染的现象也非常严重。我准备了一组图片让孩子们直观感受!

设计意图:这部分孩子们接触的少,所以我播放了一组我收集的有代表性的水污染的图片,我进行现场阐述,孩子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孩子们在这个环节后知道在节水这件事上,自己必须行动起来了,还要以身作则带动更多的人。

(六)总结升华,突出重点,震撼心灵。

总结我选择了良言板的内容,我领孩子们齐读结束本节课教学。

五.评价分析。

本节课中,我对于每一个孩子的表现做到用心观察,及时发现每一个可以放大的地方。并尽量做到评价语言不同,照顾全体孩子,因此课堂效果很好。

六.实践分析:

在课堂中,虽然按照设计好的过程进行,环环相扣,但也有一些预设没有做好,比如学生通过叠纸认识到淡水资源有多么少,可以我来口述,学生来叠,这样师生互动会更好。所以今后我还要多学习,这样才能展示出更美的课堂。谢谢大家聆听。

小学品德与社会我懂事了说课稿(热门15篇)篇五

教材分析:

此主题有三个教学重点:通过认识生活中某一物品的发展变化,认识生产要根据人们的需求不断革新和发展;从各种产品的不断更新中,知道生产的发展是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是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通过对劳动工具发展变化的认识,体验人们在劳动中的不同感受,知道人们为什么要不断改进生产工具的原因。本节课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物品的多样化和便利化入手,明确社会进步、科学发展、生活水平、生活需要之间的密切关系,重点教学前两个主题。

学情分析:

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成为迫切的需要。而且,他们的求知欲十分强烈,这是完成品德与社会教学任务的有利因素。四年级的学生开始有兴趣也有能力,关注自己的一些学习能力、学习途径,从身边的一些变化中探究其变化的原因。这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有力条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认识生活中电视机的发展变化,认识各种产品的不断更新,知道科学的发展是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2、能力目标:通过调查发现生活中产品的不足,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便,有设计、更新产品为生活服务的意识,并进行简单的设计去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到科技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祖国不断强大,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的理想。

教学重点:

体会科学发展、生活水平、生活需要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关系。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的意识。当孩子在生活中发现产品不足时,能进行简单设计去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前小调查表、电视机变化的课件、其它物品变化的课件、

学生搜集的材料。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随着当今时代的变迁,我们的生活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上课伊始,我便在变化上做文章,介于对即将上课这个班级的了解,我会问:“同学们开学快一个月了,你们能说说咱们班都发生了什么变化了吗?”(板书:变化)学生畅所欲言,从不同层面展现班级的变化。接着我将及时引入本课主题,“在我们的生活中,小到我们的集体,大到社会、国家,在每个时期都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交流、研究我们生活中的“变化”问题。首先我们先来研究研究电视机的发展变化。”(板书:从电视机说起)。

二、新授部分:

活动一:七嘴八舌话电视。

1、交流汇报家庭电视机小调查。

电视机是我们每一个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件物品,学生对它再熟悉不过了,课前我让学生回家调查一下自己家的电视机是否进行过更换,什么原因,及更换的时间、款式和功能。上课后我首先会让他们在全班进行交流,学生调查情况有的会很详细,有的简单,但对电视机的变化都有一个较清晰的了解。并随机问学生通过调查有什么感受?(板书有关话题:生活需要、科技发展、生活水平)。

这样从儿童的家庭生活手入,让学生通过自己亲眼所见的、调查得出的知识来说说电视机的变化,会更好地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同时让他们说自家的变化,也能激起孩子们的自豪感。

2、“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教师不再是单纯的传递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听了同学们的发言,我觉得调查情况受年龄影响,无法真正体现电视机的发展变化,于是我就会向学生介绍我家的电视机更换情况。“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像你们这样大时,家里只有一台黑白的14寸小电视机。(课件)频道要用旋钮,搜索节目还要用天线控制,有时候信号不好,什么也看不清。你们猜猜老师当时收看这台电视的心情怎么样?(学生众说纷纭,多数猜一定是不高兴。)其实老师当时还高兴得很呢!在那个年代能有这样一台电视收看就已经很满足了!不过渐渐地,我也像你们刚才说的那样,渴望能有一台色彩更鲜艳,收看更便捷的电视机。终于在我上小学四年级时,家里新买了一台彩色电视机还是日本原装的那,听爸妈说还很难买那!,大家再猜猜,我这回又是怎么想的?(学生又猜错了)为什么?是呀,还想看更好的呢!”教师幽默、风趣的谈话方式,使课堂轻松愉悦。

3、知识拓展:展示几款新型的电视机。

这一环节让学生了解电视机的发展史,从黑白电视机、到彩色电视机、到大屏幕电视、到低辐射电视、到高清晰度电视等。让学生感受到电视机的发展变化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又会课件出示环保的低辐射电视机——不伤眼睛的液晶电视机,还有科技含量很高的等离子电视机、即将大量投入市场的3d电视机、惹人喜爱的卡通电视机。

学生通过了解之后,很自然地会发现产品的更新是随着人们的需求变化而变化的,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有关。我趁热打铁问:刚才咱们说了这么多关于电视机的话题,你们从中发现了什么呢?(结合板书谈感受:生活需要、科技发展、生活水平)。

4、学生的感受不会很全面,教师及时的进行总结: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了,这样就促进人们产生很多新的需求,新的需求又会促进科学技术不断提高。(板书箭头)为了引入下一环节,我会很自然的拿起桌上的一个小杯子说:今天出门,为了携带方便,我就带了这么一个轻巧又不易损坏又不漏水的塑料旅行杯,多方便呀!同学们,你们有吗?拿出来?这真是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创造!(板书:需要创造)。

活动二:寻找身边其他方面的变化。

因为课前我都让孩子们做过调查,所以他们在小组交流及班级汇报中一定能够很快地说出来。此环节目的在于通过感受周围事物的`变化,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发明。

活动三:“金点子”行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动一动,想一想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学生投入到课堂中来。这一活动是一个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环节,但考虑到课上讨论的时间一定不够,学生想法也会有很多考虑的不够成熟。于是采取举办一次奇思妙想金点子行动,把点子写在自己的小卡片上,便于课下继续交流。学生们稍作思索后,便开始回答,一定是有的想发明这个,有的想改进那个。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设计出更方便于生活的日常用品,也会梦想自己的创意能成为现实,热爱科学,努力学习良好氛围油然而生。我也会及时评价与总结:从同学们的创意里,我深受启发,仿佛看到了一个个小发明家小设计师正在冉冉升起!这样把大家把你们的金点子贴在这张爱心卡上,我下课粘到学校宣传栏里,让全校同学一起分享。这是学生们的尽头会更足,使课堂学习气氛达到高潮。

三、总结提升,回归生活:

“同学们,我们的社会之所以能发展,我们的生活之所以有变化,就是因为我们人类自己的不断创新,不断探索!正如奥林匹克精神所说的,我们将永远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方向前进着,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用一双睿智的眼睛去发现,一颗敏锐的头脑去思考,用我们勤劳的双手去创造,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本节课我力求避免讲大道理,学生回答内容紧紧围绕生活实际,特别注重课堂平等的学习氛围的创设,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创新意识的培养,并想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教学内容层层递进,能够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以上就是我对《从电视的变化说起》一课的说课内容,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小学品德与社会我懂事了说课稿(热门15篇)篇六

各位评委:大家好。

前段时间双汇的瘦肉精事件和台湾的塑化剂事件一直被炒得沸沸扬扬,此类事情更是层出不穷,诚信嫣然已经成为一个时代性的问题,因此我选择《买卖中的道德》作为我的说课内容,主要是让学生知道在买卖的过程当中道德的重要性。

一、说教材:

《买卖中的道德》是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教材从买家和买家这两个方面来引导学生探究买卖中的道德问题。从中了解更多的社会现象,明白生活中处处要讲道德诚信,懂得从自我做起,努力做一个文明的社会公民。

二、说学生:

在日常生活中,三年级的学生都有过与自己的父母到各种各样的商业场所买东西的经历,这些购物过程中,他们的某些行为处于无意识状态,对于买卖中无论是商家还是买家的道德问题没有特别注意过,因此,从他们的生活经历出发,总结、概括出正确的买卖道德和行为习惯是非常必要的,有利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三、说学习目标:

1、《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理解体验做人要诚实守信,学会尊重人。

2、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确定一下学习目标:

(1)、懂得买和卖的行为都应当遵守道德。

(2)、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思考问题。

(3)、初步理解诚信的普遍意义。

四、说重难点:

重点:如何理解诚信的普遍意义。

难点:懂得买与卖的行为都应当遵守道德。

五、说教法学法。

教法:针对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在教法上,我主要采用创设情景、小组合作等活动方式。

学法: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凡是能影响个人行为的知识,是他自己发现和化为己有的知识。”在学法指导上,我本着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学习的原则,计划在课堂活动中让学生通过讨论、表演、欣赏、写传标语等形式亲身体验,合作探究。

六、说评价活动方案。

(1)、通过小小促销会和制作文明提示语完成目标1的评价。

(2)、在多种体验中从买家和卖家两方面体会买卖中的道德实现对目标2的评价。

(3)、在教师小结中学生体会到诚信的普遍意义,实现对目标3的评价。

七、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打开电视,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个个吸引人眼球的广告,商品经过广告的推销和宣传,销售量会大大的提高,可是那些广告是真实的吗?能够如实的反映商品的质量和效果吗?下面请看一则广告。

老师出示减肥广告视频。

师:通过观看广告,你有什么感受?(通过学生的交流初步感受对广告的可信度产生的怀疑。)。

二、身临其境感受诚信。

1、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可是张老师就没有大家的火眼金睛,于是忍不住买了几盒,吃了一个疗程之后,不但没有广告上说的一样苗条,反而拉起了肚子,这则广告并没有如实的反映药品的功能和效果,显然是一则虚假广告.

2、在生活中你们有过像张老师一样被虚假广告所欺骗的经历吗?(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说出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身边的经历)。

3、看来大家的这种经历还真不少,那你想对做虚假广告的商家说些什么呢?(出示板书:讲诚信)只有在广告中真实的反映自己商品的质量,这样的商家才是讲究诚信的。

4、为了规范商家的行为,防止虚假广告的产生,我国制定了第一部广告法。(1994年10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并于1995年2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的第一部广告法。)。

师:刚刚过去的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当我们遇到虚假广告或商品出现质量问题是应该学会拨打12315消费者权益热线,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师:以上说的虚假广告只是商家经营的个别现象,大部分的商家还是非常讲诚信的,在你所接触到的商品中有没有让你很满意的品牌和商品呢?举例说一说(学生汇报)。

听了大家的发言,让我知道良好的诚信是一个品牌的良好保证。一些大的品牌会把质量和诚信当作生命线,因为他们知道做生意和做人一样都要讲诚信。

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现场版的促销会,如果你是个讲诚信的经营者,你会如何推销自己的商品呢?学生就手中的商品向大家进行推销(引导学生从价格,质量,质地等方面介绍)。

生:介绍铅笔,文具盒,衣服等日用品。

同学们各个都是精明的商家,知道只有货真价实才能得到顾客信赖的道理。

三、畅所欲言体会道德。

1、师:在买卖过程中不光卖东西的人要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做到“诚信”二字,就是我们买东西的人也要讲道德,做一个受欢迎的顾客。那么在超市里人们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呢?下面请看张老师在超市里拍到的这些照片。(放映在超市里拍了到的图片)。

2、师:在刚才的这些照片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自由回答交流初步感受到在购物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不文明的现象。)。

生:有时候我们在选商品的时候会拿好几种做对比挑选一种或几种自己需要的,其余不需要的我会把它放回原处。

生:我看见顾客拆开包装袋我会上前阻止他。

生:我看见有人直接用手抓散装的食品时,我会悄悄递给他一把夹子。

师:同学们做的真好,老师有一个倡议,希望同学们在自己做好文明顾客的同时,能用实际行动提醒大家文明购物。(学生自己制作商场超市的文明提示标语)。

学生展示自己做的标语并汇报标语用在哪里才会起到他的作用。

四、教师小结学生感悟。

{设计意图:教师小结,将本课的重点进行概括,使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

五,说板书。

买卖中的道德。

卖家讲诚信。

买家讲道德。

板书设计简单明了突出重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品德与社会我懂事了说课稿(热门15篇)篇七

指导学生在社会活动中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行为表现,增强社会公德意识,做个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二、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在社会活动中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行为表现,增强社会公德意识,做个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三、活动准备。

写有活动内容的卡片。

四、活动过程。

(一)开展“我来做一回…..”的社会体验活动。

1布置任务。

2根据所抽的任务结组。

3小组讨论:在公共场合开展体验活动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4分小组课开展体验活动。

(二)活动汇报。

1分组汇报内容和形式。

2班级汇报,全班评价。

3评选“文明使者”。

(三)举办“文明使者”的经验墙报。

1.总结“文明使者”的经验。

2.选取不同类型的学生作品刊登出来,并组织学生学习,交流,谈谈自己的体会。

反思:

小学品德与社会我懂事了说课稿(热门15篇)篇八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

根据《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建议,小学阶段主要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渗透公共安全教育内容。为此我选择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当危险发生的时候”进行说课,相信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点击灯片2)(过渡语)我准备从以下六方面进行说课。(指屏幕)。

(点击灯片3)。

说【教材】。

《当危险发生的时候》是一堂综合性较强的火灾灭火和自救教育课,常识性的知识比较多,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是第一次全面系统的接触到安全意识的教育,因此意义重大。同时课程内容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如果处理成功,会对学生的健康与发展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如果处理不当,就可能是纸上谈兵。所以,如何恰当处理教学设计,就成为了上好这节课的关键所在。

(点击灯片4)。

1、情感、态度目标:懂得生命的重要性,知道珍惜生命。

2、能力目标:详细了解对火灾的处理方法。

3、知识目标:学习消防知识和自救知识。

本课的重难点是:

2、模拟演练,灵活应对火情,学会火灾逃生的常用方法,提高自救能力。

(点击灯片5)。

(过渡语)为了达到以上目标,使这堂课取得理想的效果,要做好以下教学准备。

说【教学准备】。

教师方面:准备模拟电话若干部、大火面具若干、多媒体课件、关于火灾资料的视频等。

学生方面: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调查火灾中逃生的方法。

(点击灯片6)。

说【教法】。

(过渡语)为了落实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方法上我力求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查找资料,调查火灾中逃生的方法。

2、我以学生的生活现实为基础,结合学生实际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危险,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懂得生命的重要性,知道珍惜生命。

3、我充分运用电教手段,加强直观性。通过声音、图片、视频的有机结合,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点击灯片7)。

说【学法】。

(过渡语)为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法指导上我力求体现自主学习与主动探究两个方面。

(点击灯片8)。

说【教学过程】。

(点击灯片9)。

1、案例再现,创设情境。

(过渡语:边播放视频边说)俗语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开始播放一段火势蔓延、浓烟滚滚的视频,1987年大兴安岭森林大火使193人丧失生命;山东黄岛储油罐大火火焰高达数十米,方圆十几公里都可看见冒起的滚滚浓烟,大火吐噬着人们的生命;黑龙江省伊春市大火燃烧的面积达28万平方米,比吉安县县城的面积还要大,火灾使人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在触目惊心的画面中,在紧张的配乐声中,在凝重的解说中,学生的心灵被深深震撼了,这样为下面环节的学习埋下伏笔。

(点击灯片10)。

2、故事导入,活动释疑。

(过渡语)四年级的孩子都已初步具备多维度思考的能力,

生活是源泉,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表演、模拟等活动,让学生处在一定的生活情境中体验、判断、选择、感悟,才能使学生获得正确的消防认知,形成正确的灭火习惯。基于以上考虑,首先,故事导入,冬冬单独在家写作业,突然发现楼道里已经烟雾弥漫。他该怎么办呢?让我们来帮帮冬冬吧。学生在讨论中统一认识:在大声呼叫和自己灭火之前先拨打119报警。

(点击灯片11)。

(过渡语)美国学者布鲁巴克有一句名言:“最精湛的教学艺术,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问题。”我让孩子在学习如何报警这个重要环节中,自己提出问题去思考,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报警,应该从哪几方面说清楚。学生通过讨论及教师评价让学生掌握应从地址、电话、起火原因、火势说清楚。然后通过事先准备好的模拟电话,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表演,互相评价,以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当然,这里老师要强调并解释,可不能随便拨打119。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能够深刻体验到当危险发生的时候要机智、勇敢,不慌张,不蛮干。接着抛出问题让学生讨论:打通119电话后,我就在家里等消防叔叔来救我,可以吗?谈话达成共识,不能干等。

(点击灯片12)。

(过渡语)通过阅读文字资料“触目惊心的数字”,了解到许多人是因为缺乏火灾中的自救常识而失去宝贵的生命。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亲身感受危险发生时,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逃生。

(点击灯片13)。

(过渡语)为此我安排了交流课前调查资料的活动,让学生在反馈情况时自己重点选择两三种方法进行简介,有条件演示的让学生演示。这是我预设的学生可能调查到的15种逃生自救方案。在交流时我们允许错误的方法和争论,意图是让学生在交流中发现问题并优化选择;从而达到掌握方法,资源共享的目的。

(逐次点击灯片14、15、16)。

(过渡语)再通过多谋体课件,重点演示以下三种情况的正确处理方法。分别是怎样才能让消防叔叔尽快知道自己的位置、怎样防止烟呛、怎样防止烧伤。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适当加以分析、引导、小结以达到共同学习共同修正知识的目的。

(点击灯片17)。

3、模拟演练解决问题。

(过渡语)为了使逃生知识的学习不至于泛泛而谈、蜻蜓点水,我设计了模拟的活动来链接课堂生活与现实生活。“冬冬逃生”模拟演练,安排几个学生头戴大火面具饰演大火,大火挥舞着手臂叫嚷着要烧毁一切,制造紧张气氛。其余学生演小主人冬冬紧急逃生自救。我让学生在全员的参与中直接体验,互相评价,以获得真实的感受。同时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探究,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这个环节的设计,学生的体验是深刻的。应该能够做到灵活应对火情,学会了火灾逃生的常用方法,提高了自救能力。

(逐次点击灯片18、19、20、21)。

4、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过渡语)在生产和生活中,还有可能面对不同的火势需要我们正确运用不同的灭火方法来减慢或阻止火势蔓延,从而降低危害的程度。油锅起火盖上锅盖,身上起火脱衣或打滚,有条件还可以用干粉灭火器灭火,及时抢救用水熄火,电类起火关闭电源,刚起的火可用湿棉衣棉被扑灭,油类起火用泥沙,然后让学生观看两段视频,先是灭火原则,然后是安全用火。通过观看灭火方法的灯片和视频,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让学生了解更为全面的安全知识。

课堂最后老师以总结性话语引发学生共鸣:“远离火灾,创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共同的目标。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关爱生命,更加关注消防安全,为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平安幸福而共同努力吧!

(总结语)总之,本课我注重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充分运用电教手段,通过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来激发兴趣,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点击灯片22)。

(过渡语)下面附上板书设计,简明扼要,能够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点击灯片23)。

(答谢语)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小学品德与社会我懂事了说课稿(热门15篇)篇九

1、情感与态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2)指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

(3)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2、行为与习惯目标:

(1)初步了解个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知道一些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懂得和平与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愿望。

3、知识与技能目标:

4、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故事续编、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明白要遵守公共秩序、社会公德。以“伸出援助的手”、“爱心小组”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心。进行实地调查,知道环境问题的原因及其危害,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学生感兴趣地实践活动,培养热爱家乡,建设家乡之情。以“我当小记者”、“我来当编辑”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合作的愉快。

二、情况分析(工作重点)。

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教材情况分析:

本教材以四年级儿童不断扩大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为前提,以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为标,以体现与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为理念;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获得对现代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能力;在感悟和体验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所必须具备的道德观、价值观及相应的良好行为习惯。

三、教学措施(具体做法)。

1、充分挖掘我校特色的教育资源,使校本课程教学走向家庭、社会,真正走进学生的实际生活,体现该课程的开放性、实践性。

2、发挥艺术形式在本课程教学中的效能,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自主性。

3、精心准备,指导学生开展好课内外教育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四、课外活动或兴趣小组活动。

1、通过播放录像、课件等方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增强健康闲暇的本领和闲暇道德观。并以“我当小记者”、“我来当编辑”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合作的愉快。

2、让学生组织课外研究小组,了解环境问题的原因及其危害,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还要比较不同通信的特点,选择适当的通信方式与自己的`亲友进行一次实际通信联系。培养他们运用现代通信工具的能力。

小学品德与社会我懂事了说课稿(热门15篇)篇十

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回归社会,是近年来品德教育中一直倡导的理念,而在阎老师执教的《走进不同的家乡》一课中,我再次看到了生活中品德的重要性。

《走进不同的家乡》课上学生自教师的引导和合作学习中认识了地形图,了解地理环境及气候的不同与人们生活及习俗习惯的差异等,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博大,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一、在地图上找家乡,构建课堂研究主题。

教师在本课的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合作探究,深入了解内容、解决问题,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下,了解到“地形”“地形图”的区别,以及相关的.地形知识,为下一环节的学习奠定学习的基础。教师通过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方法,重在质疑、重点拨、重引导,体现学生协作构建知识的过程。

二、自主、合作、深入探讨。

在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再深入了解气温、降雨的概念、这些问题的提出就恰到好处,引发学生去思考和研究。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发硬映热烈、气氛浓厚。

《走进不同的家乡》教师的设计精妙、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寓品德教育与生活之中,激发了学生对自己乡土的仁热爱。收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这些与教师的精心准备、独到的设计、良好的素质是分不开的,对于同样承教品德的我是再次学习了,而且受益匪浅。

小学品德与社会我懂事了说课稿(热门15篇)篇十一

我说课的内容是未来出版社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我们的班集体》中的《同学友谊要珍惜》的第二课时《我们都是好朋友》,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和学法、学情分析、教学过程和教后反思五个方面来分析说明。

1,教材分析。

学生在集体中生活中,必然要与小伙伴交往,和同学们朝夕相处,产生友谊,从他们的愿望来看,大家都愿意交朋友,朋友使他们得到集体的归属感。但是当代学生由于社会、家庭等原因,有不少人缺乏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导致一些同学渴望朋友,却没有朋友。因此本课通过引导学生感受友谊、学习珍惜友谊,使他们懂得友谊相处的道理,学会建立真正的友谊。

“我们都是朋友”通过引领学生介绍自己的好朋友帮助他们对朋友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加深了理解。通过回忆成为朋友的原因,感受友谊咋样经过时间的磨砺越来越深厚,通过辨析,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真正的好朋友。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新课标的目标要求,结合本节教材特点和三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所以三维目标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主要体现在:

知识与技能:感受与同学之间的友爱之情,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互相帮助。

过程与方法:了解怎样才能成为朋友,朋友之间应该是互相尊重,平等相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真诚相待,相互理解讲信用的可贵,懂得同学朋友之间要建立真正的友谊,同学之间要建立真正的友谊同学之间友好交往,相互尊重的道理.

3,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与同学之间的友爱之情,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互相帮助。

难点:能和同学之间友好相处,平等相待,并能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培养人的思想,提高人的素质的重要学科,什么样的教法必带来相应的学法。一节课不能是单一的教法,因此,在讲授本节课时,我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根据本课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的指导思想,引领学生进行课外实践体验和课内交流感悟。

根据遵循儿童社会生活等一系列原则,让学生在主体的参与中通过多种手段了解、感受友情珍贵,学习珍惜友谊,使他们懂得友谊相处的道理,学会建立真正的友谊。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的,结合注重开放与生成,构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体系。改变课堂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并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在教学过程中由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思考,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而教师为主导,采用启发探索法、讲授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这样,使学生通过讨论,实践,形成深刻印象,对知识的掌握比较牢靠,对难点也比较容易突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启发性教学法:启发性原则是永恒的。在教师的启发下,让学生成为课堂上行为的主体。

小学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做各种游戏,喜欢比赛,但注意力易转移,自控力较差等特点,让他们一节课都围着你转,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很难的。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他们他们的潜能,才能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有趣、灵活的运动形式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实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一),情景引入:

活动1:请同学们观看以下几幅图片,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认真观察思考。

学生讲感人的故事其他同学静静听。

(二)。猜猜我的好朋友。

过渡:同学们,你们一定对自己的朋友非常熟悉对不对,那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猜。

猜我的好朋友游戏规则:用一块。

游戏开始..

学生玩猜人的游戏。

(三)讨论:好朋友之间如何相处。

师:有的同学认为“够意思”才是朋友是这样吗下面请看书?

猜着的同学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朋友的特点,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

1)请大家把书翻到54页,我们看看书中的朋友之间发生的事好不好。

指名四位同学叙述图意。

生:第一副:借作业给朋友抄。

第二副:有不问明情况要帮朋友打架的。

第三副:有帮朋友逃课帮助保密的。

第四副:有帮朋友偷摘葡萄,帮忙放风的。

2)大嘴青蛙向大家提出问题,你认为这样的朋友好不好?为什么?你和朋友之间有没有类似的事情?真正的朋友应该怎样做.

师:真正的朋友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遇到困难应该共同想办法,而不是共同去做坏事,如果友谊用不平等的交往进行,那么迟早他都会失横的所以友谊的天平必须是平等的那么平等的友谊表现在哪些方面:。

师:你能举个例子吗?

生:交往中人人平等。

生:纪律面前人人平等。

学生试举一例。

生:劳动中人人平等。

学生举一例。

生:活动中人人平等。

学生举一例。

(四),填一填。

你的好朋友一定很多,选择一位填在下表中。

我的好朋友。

成为朋友的原因。

朋友的特点。

学生自己思考独立完成。

(五),谈谈你本节课的收获?

有价,友谊无价。

(六),作业设计:

课后交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谈谈你对朋友的理解和认识,用简单的几句话写一写,并与同伴交流。

文档为doc格式。

小学品德与社会我懂事了说课稿(热门15篇)篇十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了解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学习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

(二)方法与过程:调查了解,领悟,比较分析,合作交流交通运输方式特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现代交通运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了解到各种不同的交通运输的方式及其特点,了解到交通运输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

(二)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体会到现代化的交通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活思维。

(当学生回答出坐汽车、坐火车、坐船、坐飞机等交通工具的时候,我紧接着问:还有一个半月就到五一假期了,老师想去大连游玩,而且只有三天的假期,你们能告诉我可以怎么去吗?孩子能够立刻回答出坐飞机。)。

(二)谈话交流,认识交通运输方式。

1、播放视频,了解生活中的交通运输工具。

3、课件出示四种交通运输工具及其运输方式,让同学们通过连线的方式根据运输方式的不同来分类。

(板书: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

3、通过课件出示的形式向同学们介绍管道运输。并说明它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运输方式,和上面的水路、铁路、公路、航空运输并称为五大现代运输方式。(板书:管道运输)。

师小结:让学生看大屏幕:经过无数代人的努力,我们现在已经形成了,天上有飞机,水中有轮船,路上有汽车、火车、自行车,地下有地铁、管道运输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

(三)合作探究,了解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

我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讨论交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让学生拿出已分发好的交通工具,在背后先写上这种交通工具的名称,再根据自己的了解写出这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活动小结:汽车灵活机动,运送速度快,适合运输量不大的短距离运输;火车运量大,适合较长距离大宗货物的运输;船舶的运量也很大,运费便宜,但速度较慢,适合大宗货物的运输;飞机的运输速度最快,但运量小,运费高,适合较长距离的客运以及贵重、鲜活品的运输。生活中,我们就是这样根据这四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和所需运输货物的特点,以及发送、接收货物的地点选择适合的交通方式。

(四)交通工具大比拼。

1、创设“智力大闯关、我是大老板”活动情境,出示几种生活情境,让学生选择相关的交通运输工具,引发学生讨论。

2、练一练,完成书本51页的练习。

(五)运输方式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1、让学生通过观察教材52页的春运图表,你有什么发现?

公路仍是人们出行的首选,占绝大部分。

民航的增长量很大,看出人们讲究效率。

2、同时让学生齐读交通安全的儿歌,告诫学生在使用这些交通运输方式时,千万别忘了要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

板书设计:略。

小学品德与社会我懂事了说课稿(热门15篇)篇十三

1、情感与态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2)指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

(3)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2、行为与习惯目标:

(1)初步了解个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知道一些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懂得和平与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愿望。

3、知识与技能目标:

4、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故事续编、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明白要遵守公共秩序、社会公德。以“伸出援助的手”、“爱心小组”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心。进行实地调查,知道环境问题的原因及其危害,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学生感兴趣地实践活动,培养热爱家乡,建设家乡之情。以“我当小记者”、“我来当编辑”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合作的愉快。

二、情况分析(工作重点)。

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教材情况分析:

本教材以四年级儿童不断扩大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为前提,以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为标,以体现与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为理念;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获得对现代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能力;在感悟和体验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所必须具备的道德观、价值观及相应的良好行为习惯。

三、教学措施(具体做法)。

1、充分挖掘我校特色的教育资源,使校本课程教学走向家庭、社会,真正走进学生的实际生活,体现该课程的开放性、实践性。

2、发挥艺术形式在本课程教学中的效能,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自主性。

3、精心准备,指导学生开展好课内外教育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四、课外活动或兴趣小组活动。

1、通过播放录像、课件等方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增强健康闲暇的本领和闲暇道德观。并以“我当小记者”、“我来当编辑”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合作的愉快。

2、让学生组织课外研究小组,了解环境问题的原因及其危害,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还要比较不同通信的特点,选择适当的通信方式与自己的亲友进行一次实际通信联系。培养他们运用现代通信工具的能力。

五、教学进度。

教学进度。

周次日期教学内容备注

12、21~2、221、在公共汽车上2月20日上课。

22、25~3、11、在公共汽车上。

33、4~3、82、想想他们的.难处。

43、11~3、152、想想他们的难处。

53、18~3、223、伸出我的手。

63、25~3、293、伸出我的手。

74、1~4、54、我们赢了清明节放假。

84、8~4、124、我们赢了。

94、15~4、195、绿色小卫士。

104、22~4、265、绿色小卫士。

114、29~5、36、我们的民风民俗劳动节放假。

125、6~5、106、我们的民风民俗。

135、13~5、177、家乡的变化。

145、20~5、248、怎样到达目的地。

155、27~5、319、媒体连着我和你。

166、3~6、710、办一张自己的报纸。

176、10~6、1411、怎样和他联系端午节放假。

186、17~6、21期终复习、期终考。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品德与社会我懂事了说课稿(热门15篇)篇十四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综合课程,主导价值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和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阎老师的这节课纯朴实在,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她采用的三种教学策略。

一,对话式教学策略。

阎老师教态自然大方,亲和力强。在课上,她始终以孩子朋友、伙伴的身份与孩子一起学习。如,“现在老师想和大家一起讨论一个话题。”真诚自然,和孩子对话,交流看法、思想和情感。教师不再是真理的占用者和宣传者,学生不再是真理的被动接受者,师生都是真理的追求者和探索者。

二,开放式教学策略。

表现最突出的是学生学习时空的开放。教师引导学生课前社会调查,收集有关全国各地的地形风貌和情况的图片,了解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特点,课上讨论交流,联系实际谈感受,课后的延伸拓展,付诸行动。学习时空的开放,将学生的学习视野扩展到广阔的生活和社会空间,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在交流讨论中明理悟情,受到教育,丰富情感和认识。课前,课后构成一个完整、开放的学习活动过程。

三,活动化教学策略。

这是我感受最深的一点。主要体现在活动过程注重指导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分配给每位小组一张本地的地区的地图,并且指定一个地方,请每个小组根据地形图准备以下问题:这个地方的'地形如何,地势如何?海拔多少?那里有什么景色?然后全班自由讨论。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地形图,可以把地形、地势看得一清二楚。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地形图以及怎样阅读地形图,是围绕各地的地形的显著差异,使学生感受到祖国领土的辽阔,各地的景色不同,人们的不同风俗习惯。

品社不同于以往的品德课,而是整合了品德、地理、历史、社会等学科内容,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思想性、开放性和社会性。如何有效整合各学科知识,结合实际,合理开发和利用身边资源,创设生动丰富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在实践、体验中有所感悟,有所发展,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

小学品德与社会我懂事了说课稿(热门15篇)篇十五

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制小学思想品德第十册第二课《遇事分清是非》。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自尊自爱”德目中有关要求编写的。侧重对学生进行分清是非的教育。

课文叙述了十佳少先队员方小强在同学之间发生纠纷时,冷静分析并正确处理的事情。在第一件事情是讲,当本班同学和外班同学发生冲突,请小强帮忙去打架时,小强不仅拒绝了错误的请求,反而摆明道理劝阻了双方;第二件事情是讲当小强的表弟和同学小刚发生矛盾时,小强没有袒护自己的表弟,而是坚持明辨是非。通过以上两个事例,让学生知道小学生遇事只有分清是非,才能健康成长,不注意分清是非,就可能犯错误,就会做有损自己名誉的事。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一)认知目标,知道要遇事分清是非,不对的事情不去做;能比较不同行为与个人名誉的关系,以良好的言行维护自己的名誉。(二)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荣辱感和羞耻心;让学生对分清是非的人有一种敬佩感,愿意向是非分明的人学习。(三)行为目标,让学生做到遇事能分清是非;正确的事,积极主动地去做,不对的事,坚决不做。

本课的重点难点是让学生比较不同行为与个人名誉的关系。

教学方法:

为了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将通过“表演导入法”创设情境,导入课题。针对本课难点,我采用的教学活动方式是“讨论学习法”。这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表现形式。高年级学生的思维已经开始发展,他们对思辩性很强的问题情有独钟。在课堂上开展辩论和讨论,学生之间能互相补充思想,发现自己的不足,修正别人的意见。这种群体间的互动,不仅使学生对本课的德育观点理解得更为透彻,同时也能促进他们原有知识的整合。

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将分四个环节来进行教学:

(一)巧设悬念,诱趣入境。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必须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参与角色表演创设情景,能起到激情诱趣的作用。

于是,在一开始,我先带学生进入“学生模拟法庭”审理案件的现场。由本班的班长担任审判长,请同学分别扮演审判员、原告、被告以及辩护人和证人。等审判长宣布“案件审理开始”后,先原告陈述其提起诉讼的原因:由于被告挥拳打伤了他的鼻梁,他要求被告向他赔礼道歉,赔偿医疗费用。而被告却辩称,事情的起因是原告先用绰号辱骂他,并请来证人出庭作证。

这样的事情在学生实际生活中时有发生,案例的真实可信,加上“模拟法庭”这个环境所带来的新鲜感,使学生的注意力达到了高度集中,他们饶有兴味地关注着案件的审理。当原告、被告及其辩护人陈词完毕,案件悬而未决时,我示意审判长宣布暂时休庭。我向学生提出:“法庭最后是如何处理的,这个案子如果让你来当审判长,你会怎么判呢?”其实,在这里,我并不急于让学生知道法庭的最后判决,而是要通过悬念的设置,为下面的.学文明理做好一个铺垫。于是,接着我话锋一转:“今天,我们先来学习《遇事分清是非》一课,待会老师再请你们对此案作出合理的判决。”(教师板书课题:遇事分清是非)。

(二)感知教材,激情明理。

高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对于新授课,经过老师的点拨与自己的努力,能有一个较全面的理解、较准确的把握。因此,不需要带领学生逐段分析课文,而是以简驭繁。我决定通过三步讨论的方法,帮助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层层深入,把握文理的关键。

第一步,自学课文,思考讨论下面的问题。

通过学习课文,分析小强对待事情的态度和做法,目的是让学生从小强的行为中得到启示,遇到类似问题应该如此这般去处理。无形中,就渗透了本课行为导向的要求。

第二步,在熟悉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生分组讨论:

(1)如果小强去帮助本班同学打外班同学,事情会怎样?

(2)如果小强不问清情况,把小刚打一顿,事情又会怎样?

让学生通过假设联想,进一步认识到是非不分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思品学科学文明理的过程就是让学生感受、领悟、体验情感的过程。在这里,评价方小强的行为,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把方小强当成了学习的榜样,有助于加深他们对“遇事分清是非”这种道德知识的情感体验。并且,在学生讨论的同时,我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到:小强能被评为“分清是非的好队员”与他平时的行为道德是分不开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名誉同他的言行是密不可分的。让学生评价小强,其实就是引导学生把分清是非同爱惜自己的名誉联系起来理解。这样,有助于本课难点的突破。

根据学生的回答,我进行板书并作简短小结:通过学习课文,让我们知道了,遇事分清是非,就是遇事要冷静分析,正确的要敢于坚持,错误的要勇于抵制。(说完,教师板书:冷静分析正确敢于坚持错误勇于抵制)。

(三)辨析导行,扩思深化。

学生经过以上一个明理环节的训练,对是非的认识,也已经由感性上升到了理性。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科曾说:“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鸿沟填满。”

为了有效落实学生的道德行为,我让学生回到“模拟法庭”的现场,请学生当审判员,提出合理的处理方案,以协助审判长审判本案。其实,这就是一个变相的道德辨析题,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加强学生道德推理判断的技能和技巧,学会全面看问题,学会自我选择,择善而从。

由于各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学生对是非的判断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本法庭这个案件的处理上,有的同学会认为打人的被告应承担全部的责任;有的同学则提出事情的起因是原告先出口伤人,原告的责任不可推脱;还有的可能建议以和为贵,双方先检讨自己,再握手言和。对于学生的观点,我都不做任何评价,只是问:还有没有不同的意见?让学生在讨论辩论中,思想互相碰撞,促使他们既引经据典来支撑自己的观点,也积极地关注他人的意见,在说服他人的同时,也纠正自身见解的偏差。

在学生畅所欲言的同时,审判长记录并整理大家的意见。然后,审判长宣布法庭的最后判决。当大家看到,原告和被告都表示服从法庭的判决,互相道歉,握手言和时,内心一定充满了自豪感,因为是他们的参与使得本案的审理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并且,这还将使学生由心底里升起一股凛然正气,这股正气,将促使他们学会从是非高度去待人处世。

接下来,是“帮一帮”行为小训练,我出示幻灯片:

请告诉他们,这样做有什么不好。

1、小牛爱起哄,同伴喊什么,他也跟着喊什么。问他为什么,他说:“我也不知道,只觉得有趣。”

2、在图书馆里,大家正在安静地看书,有人却在聊天。小月也和小芹说起话来。她想:“反正又不是我一个人说话。”

这是两个反面个案。目的是让学生在评价指正别人的同时,把本堂课的道德认识,内化为自己的态度。

经过上一轮的分析讨论,学生比较了解彼此答案的差异后,很自然就会或多或少地修正自己的答案,从而得出一些较合理的解决方法。那么我就不再加以提示,完全放手让他们自己处理定论。

(四)自省内化,回归主题。

现在的小学生虽然对品德知识的理解还比较肤浅,品德评价易受外部具体情景的制约。但自我意识成熟得较快,有一些比较朦胧的力量上的自信、人格上的自尊、精神上的自立倾向。这时,指导学生评价自己就比评价别人更有价值,更有助于他们形成道德观念与个人行为之间的联系。

于是,我让学生分小组谈话,说说自己在分清是非方面做得怎样?把自己在这方面做得好的事例说给大家听,或者,谈谈自己由于做事太冲动而造成的不良后果。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生活经验,正面的事例更能让学生受到感染,负面的教训也更能引人深思。

在教学的最后,我是这样进行总结的:同学们,今天,我们不仅认识了十佳少先队员方小强,还亲自当了一回审判长。知道了遇事分清是非,就是遇事要冷静分析,要把事情的原委搞清楚,然后再按是非标准作出判断。正确的要敢于坚持,错误的要勇于抵制。最后,老师送你们一句格言:是非分清,一路直行;是非不分,陷入泥坑。希望你们都能象方小强那样,成为“是非分清的好队员”,更加健康的成长。

板书设计:

遇事分清是非。

正确敢于坚持。

冷静分析。

错误勇于抵制。

在板书设计上,我用简明扼要的文字鲜明概括出了本课的导行要求。

总之,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充当好课堂上的配角,让学生在一种宽松明朗、平等开放的环境中自主地参与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审判员”的扮演是本堂课的高潮部分,学生积极的争辩,营造出了一种具有感染性、催人上进的教育氛围,对学生把道德观念与个人行为有机结合到一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情理交融中,突破了本课的难点,有效地落实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相关范文推荐

    学生参加入学军训后心得感想(专业23篇)

    军训心得是记录我们军训经历的重要纪念,也是对自己成长的见证。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军训心得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路和写作启示。3月18日至22日,我们城南小学五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春天到含反思(专业18篇)

    幼儿园小班的教育方法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这些幼儿园小班总结范文不仅仅是对孩子们的评价,更是对老师和家长的鼓励和支持。1,学习儿歌,理解并掌握儿歌内容

    竞选当班长的发言稿(热门23篇)

    撰写发言稿可以使我们在演讲时更加自信,避免结巴或忘词的尴尬情况。"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仁,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来到这里,就是为了向大家分享我的观点和建议。"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过生日含反思(实用14篇)

    幼儿园小班主要面向3-4岁的儿童,旨在帮助他们全面发展。在以下幼儿园小班总结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在各个方面的成长和进步。1.能在同类物体中找出相同的物品配

    教师寒假培训心得及收获(优秀18篇)

    培训心得不仅是对培训内容的概括,也是对自己学习成果的一种展示。下面是一些学员在培训过程中的体会和总结,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20__年_月,在区教研室的带领

    儿科护士节演讲稿(精选19篇)

    护士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医疗需求。以下是一些护士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敬重的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

    以案促改心得体会发言稿大全(18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头绪,梳理自己的思路,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现在,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下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吧。近年来,我国政

    公司用房屋租赁合同(优质19篇)

    租赁合同的签订能够确保租赁过程的合法性和规范性,维护双方的权益。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典型的租赁合同范本,供大家参考和学习。甲、乙双方通过友好协商,就房屋租赁事宜

    愉快的夏令营小学四年级(热门19篇)

    一篇优秀的作文,不仅要有深刻的思考和独特的观点,还要有精准的语言表达和恰当的修辞运用。优秀的作文范文能够给我们提供思路和启示,提升我们的写作水平。大家来看看,我

    大班国庆节美术教案(通用18篇)

    大班教案的编写需要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既关注知识的传授,也注重培养幼儿的兴趣和能力。这些大班教案范文不仅包含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还详细介绍了教学方法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