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作文历史故事素材五篇摘抄(5篇)

时间:2023-05-12 作者:储xy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考历史故事篇一

被誉为“天纵奇才”的唐代大诗人李贺,一生给我们留下了二百四十多首诗。“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名句都出自李贺。李贺与李白、李商隐并称为唐代三李,可见他在唐代诗歌中的重要地位。所有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灵感也不是坐下就能等到的,那些隽永瑰丽的诗句无不是李贺呕心沥血、千锤百炼的成果。

李商隐写的《李长吉小传》中记载:

长吉(李贺字长吉)每天都与他们一同出游。他写诗从来不是先确立题目,然后按照规矩套路连缀成篇。而是常常骑一匹弱马,带着一个小书童,身上背着一个锦囊。碰到有心得感受,就写下来投入囊中。等到晚上回来,他的母亲让婢女取出囊中诗文,见所写很多,就心疼地埋怨说:“你这孩子是要呕出心肝才算完吗?”说完就点灯,送上饭给长吉吃。饭后长吉再研墨把那些零星的感受补成完整的诗,投入其他囊中。不是大醉及吊丧的日子全都如此。

这就是“锦囊诗草”典故的由来,后人常用它比喻诗文优美,或形容写诗作文的辛苦。

是勤奋和积累成就了李贺非凡的文才。

高考历史故事篇二

顾恺之是东晋时期最著名的画家,他博学多才,为人豪爽大方,又极其幽默,同时又有点痴呆,时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现存于世的《洛神赋图》、《女史箴图》就是顾恺之的传世名作。

顾恺之曾经跟随大司马桓温做过参军。

有一天,顾恺之跟着桓温去江陵视察,当地官员来拜见桓温,带来了当地的特产甘蔗。桓温见了十分开心,说:“这里的甘蔗非常有名,大家都尝一尝。”于是,大家都吃起了甘蔗,并且不断夸赞甘蔗很甜。

后人常用“顾恺之吃甘蔗”形容先苦后甜、从坏到好的过程。

高考历史故事篇三

东汉末年,天下呈现魏、蜀、吴三足鼎立之势。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虽然偏安西南,却一直想北伐魏国,一统天下,恢复汉室基业。可惜,刘备生前没有实现这个愿望。丞相诸葛亮为了完成先帝的遗志,率领大军北伐。

北伐开始后,蜀军将领马谡[sù]自告奋勇,请求出兵镇守战略要地街亭。马谡虽然深受诸葛亮赏识,但缺少实战经验,诸葛亮对他不太放心。但马谡表示愿立军令状,诸葛亮才勉强同意,并指派王平将军随行,交代在安置完营寨后须立刻回报,有事要与王平商量,马谡一一答应。

可是待军队到了街亭,马谡执意扎营在山上,完全不听王平的建议。而且他没有遵守约定将安营的阵图送回本部。司马懿派兵进攻街亭,围兵在山下切断粮食及水的供应,使得马谡兵败如山倒,重要据点街亭失守。

诸葛亮分析了这次战败的原因,认为最大的错误在于派马谡去镇守街亭。

他召见马谡,当面斥责他的刚愎自用和骄傲自大,并申明若不斩马谡,难以正军纪,立军威。马谡哭着说:“您将我看做自己的儿子,我将您当做自己的父亲。如今我死罪难逃,只求您能照顾好我的家人,我就死也没有遗憾了。”诸葛亮也落泪道:“我会好好照顾你的家人,不需要多嘱咐。”他挥挥手,手下人将马谡推出辕门,斩首示众。

诸葛亮斩了马谡,准备棺材将他厚葬,还好好抚恤他的妻子儿女。然后,诸葛亮嘉奖奋力死战的王平,擢升他为讨寇将军。明定赏罚后,诸葛亮上表请求自贬三级,由丞相贬为三品官员。

高考历史故事篇四

赵奢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一代名将。起初,赵奢担任赵国的田部吏,负责征收田赋。

当时,赵王有个弟弟赵胜,人称平原君。他依仗权势,称霸一方,不肯缴纳农业赋税。赵奢依法惩办了平原君家里的九个管事的下人。

平原君闻讯大怒,声称非杀了赵奢不可。

平原君听了这番话,惭愧万分。继而转怒为喜,将赵奢保荐给赵惠文王,赵王任用他掌管全国的赋税。从此,赵国的赋税公平合理,百姓富足,国库得到了充实。

所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如果特权阶层超然于法律之上,那么这样的法律很难服众,社会秩序也必将混乱。这个道理虽然简单,但在极权专治的古代社会,要想真正实行其实很难。

赵奢之所以能说服平原君,关键在于他能从对方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帮他看清利害得失,从而使其心悦诚服。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高明的公关技巧。

高考历史故事篇五

娄师德是唐代的一位名臣。他性情温和,为人厚道,为官四十年,从不与人结怨。武则天欣赏他的才能,委以重任。

弟弟大为折服,忙说:“谨受教。”

古圣贤一直提倡“以德报怨”,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并包容他人的错误,可以避免冲突,化解矛盾,促进和谐。“唾面自干”无疑是一种“以德报怨”的态度。然而,“以德报怨”也应当是有限度的,无原则的妥协退让,不仅不能从根本上消解矛盾,反而可能纵容坏人,埋下更大的祸患。我们在处理问题时,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好宽容的“度”。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