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通用19篇)

时间:2023-11-05 作者:FS文字使者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通用19篇)

情况报告通过叙述事实、分析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来引导读者对情况进行深入思考和决策。阅读情况报告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领域的发展状况和趋势。

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通用19篇)篇一

春季是求职招聘的黄金季节。为及时了解当前x区企业用工情况,准确判断就业形势,为区委、区政府制定政策措施提供参考依据,山东化工专业人才市场在春风行动系列招聘会期间,组织开展了x区企业用工现状专题调研活动。此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与走访调查的形式,全区有140家企业参与,问卷涉及企业基本情况(类型、规模、行业、生产经营状况)、企业用工需求(工种、招聘计划、人员流动情况)、工资福利待遇以及招工难现象等24项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当前x区企业用工情况总体保持稳定增长,用工规模较去年同期普遍上升,尽管企业员工工资福利待遇水平均有上涨,但由于“新成长劳动力就业技能与实际需求不匹配”、“劳动者技能水平较低,不能满足岗位需求”等原因造成的招工难现象普遍存在。同时,调查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企业员工流动性加大、结构性缺工等问题也应该引起重视与思考。

一、参与调查企业的基本概况。

根据统计分析,参与调查的140家企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管理规范,运行良好,生产经营状况普遍好于去年,具体表现在:

(一)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一是从企业类型分析,劳动密集型企业41家,技术密集型32家,资本密集企业4家,其他63家;二是从企业规模分析,大型企业14家,中型企业38家,小型企业71家,微型企业17家;三是从企业所属行业分析,制造业65家,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2家,建筑业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各8家,其他47家。

(二)企业管理规范,运行良好。

此次参与调查的企业均为山东化工人才网注册会员,且管理规范、能正常进行生产经营,既有重点骨干企业、行业龙头,也有一般性生产经营企业。其中,包括清源集团、鑫泰石化、齐都药业、齐峰新材等9家x区“工业企业20强”企业;兴亚新材、正华助剂、蓝帆医疗、巧媳妇食品等12家x区“创新型成长企业20强”企业;同时,包括隆众信息、讯丰网络、禾丰种业、奥德隆集团、方正房地产、银河高技术、齐鲁乙烯化工等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企业。

(三)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普遍较好。

根据统计,参与调查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普遍较好,“2017年度生产经营状况较2016年相比”,“好及较好”的企业达到102家,占72.86%,持平的企业29家,占20.7%,只有9家企业有所减少,占6.43%。“预计2018年上半年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比去年同期相比”,“好及较好”的企业达到99家,占70.82%,持平的企业37家,占26.43%,只有4家企业有所减少,占2.85%。

根据对企业用工现状调查结果分析,当前企业用工情况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企业现有从业员工总量与去年同期相比普遍增加。

从调查结果来看,有75家企业从业员工总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占比53.57%;有43家企业与去年相同,占比30.7%;只有22家企业从业员工总量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减少,但减少幅度普遍少于10%。

(二)企业缺工现象普遍存在,销售人员、普工、管理人员、技工、财务人员五个工种缺口最大。

从调查数据分析,目前有126家企业存在缺工现象,达到90%,其中有63家企业存在短期性、临时性缺工,但影响不大;有32家企业存在短期性、临时性缺工,并对生产经营存在一定影响;有31家企业存在长期缺工,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及发展,导致无法扩大生产规模或无力完成订单生产任务;只有14家企业不存在缺工现象,只占10%。

从工种和数量分析,销售人员、普工、管理人员、技工、财务人员五个工种缺口最大,企业分别达到58家、56家、50家、50家、36家。

(三)普工岗位人员流动性大,最不稳定。

140家企业中,普遍存在企业员工流动性大的问题,其中有47.8%的企业认为普工岗位人员流动性大,最不稳定,其次是销售和技工岗位,分别达到30%、15%。

(四)一季度,企业用工规模稳定增长,计划招聘人数有所增加,但大规模增加招聘人数企业相对较少。

与去年同期相比,企业招聘人数普遍增加。根据统计,有88家企业增加招聘用工人数,占企业总数的62.8%,但增加幅度均控制在30%以内;34家企业与去年相同,只有18家企业减少了招聘用工人数,占企业总数的12.88%。大规模增加招聘规模的企业相对较少,有62家企业招聘计划在10人以内,45家企业招聘计划在11-25人之间,只有6家企业招聘计划达到51-100人,10家企业招聘计划达到101-200人,统计结果中招聘计划达到200人以上的企业未反映出来,但是从实际走访情况来看,我区部分新投产企业或新竣工项目大规模增加了招聘计划,如蓝帆医疗股份有限公司,由于新建项目即将投产,上半年需要陆续招聘600人以上,其中管理人员100人,技工300人,普工200人,会计人员10人。

(五)八成以上企业存在招工难情况,销售、普工、技工、管理人员、技术/产品/设计成为招工难五大重点岗位。

调查中发现,与去年同期相比,尽管70%的企业增加了今年春节后招聘的工资福利待遇水平,但是82%的企业不同程度存在招工难情况。

销售、普工、技工、管理人员、技术/产品/设计成为招工难五大重点岗位,据统计,140家企业中,50家企业销售岗位存在招工难现象,其次是普工、技工、管理人员、技术/产品/设计,分别达到45家、38家、29家和19家。

(六)“招工难”原因分析。

从“招工难”现象的原因构成分析,当前“新成长劳动力就业技能与实际需求不匹配”、“人才引进困难”是造成企业“招工难”的首要原因。其次,“劳动者技能水平较低,不能满足岗位需求”,“企业的薪酬待遇和保障缺乏吸引力”也是企业招工难的重要原因和因素。“外出打工劳动力减少”、“自主创业大潮对招工形成影响”、“缺少有效的招聘信息发布途径”也对招工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几点建议。

通过本次的调查数据并结合全区就业情况分析,一季度我区企业用工规模稳定增长,企业用工中存在局部性矛盾,这些问题应该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在当前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企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形势下,面对企业用工中出现的新情况,我们应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调整工作重点及方向,以便解决好企业用工需求问题,服务好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一)积极引导企业改进和完善用工条件。

一是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快企业全面提升步伐,创新优化工艺技术、产业链条和管理模式,推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提高生产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水平,提升企业生产自动化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普通劳动力的使用;二是适当提高工资和福利待遇水平,满足职工的收入预期。加强企业人文关怀,切实落实好各项保障措施,维护好企业员工的各项社会权益。三是进一步优化和改善企业生产生活环境,提升企业文化内涵,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氛围,确保让求职者进得来,留得住。四是积极拓宽人才引进和员工招聘渠道,积极做好企业人力储备工作,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五是进一步加大对内部员工的培训力度,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二)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在企业用工方面的协调指导作用。

一是抓好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的落实,加大对企业人才引进的支持和扶持力度。二是加强对企业规范用工的指导和检查。对企业存在的不规范用工和违法用工现象进行严厉查处,保障企业员工的合法利益。三是有针对性地加大对新就业和再就业人员的培训,提升他们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从而有效解决结构性用工难题。四是充分发挥山东化工人才专业市场的平台作用,加强信息化建设,多渠道、全方位为求职者和缺工企业提供信息服务,为求职招聘者建立便捷高效的交流对接平台;积极为企业招聘人才拓宽渠道提供服务,加强与高校院校的对接,为人才流动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引导求职者积极主动的提高自身就业能力。

一是积极引导求职者努力适应新形势下的企业用工需求,提高对当前就业形势的认识,摒弃各种不合理的就业理念,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对待求职工作,为求职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二是正确分析各种就业信息,充分结合自身实际寻找合适的工作岗位,以达到自己的求职预期。三是加强学习,提高自身就业能力。积极主动的参加各类知识和能力培训,努力学习和掌握科技知识和劳动技能,采取先就业再提高的方式,创造机会寻找更加适合个人能力和水平发挥的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生活质量和水平。

为了解x市元至2月份企业生产运行情况,x市统计局向重点监测企业发放问卷85份,回收有效问卷73份。其中,规上工业企业56家,重点服务业企业11家,限上商贸企业6家。同时x市局成立调研组,深入企业现场进行调查,力求客观、真实反映当前x市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一、调查企业开工复工基本情况。

(一)春节期间八成企业正常开工复工。

调查的56家工业企业中,有6家春节期间仍加紧生产,未停工,其他50家工业企业平均停工天数为14天。工业企业春节期间及节后恢复生产情况总体正常。11家重点服务业企业:娱乐类企业,如南浦国际和广电银兴影城春节期间照常营业;住餐类企业春节期间停工情况基本在半天或一天;物流企业停、复工情况存在分化,如x邮政集团春节期间未停工、x金航集货运输贸易公司春节期间停工达20天。6家商贸企业:除中石化春节期间未停工外,剩余5家企业平均停工天数为6天。

(二)企业用工基本能满足需要。

工业企业用工缺口不影响生产正常开展。调查结果显示:15家企业不存在用工缺口,占调查企业的26.7%;31家工业企业用工缺口在20%以下,占调查企业的55.4%;10家工业企业用工缺口在20%-50%之间,占调查企业的17.9%。从企业走访情况看,规上工业企业的管理岗位人员稳定性较高,流动性大的主要是一线生产工人,通过春节后及近期企业招聘基本能补齐用工缺口。以金牛管业为例,春节后企业流失了15%左右的一线生产工人,但是用工流失水平与往年基本持平,通过劳动外包及第三方招聘,春节企业复工后,企业仍能正常开展生产。重点服务业企业用工情况良好。调查结果显示:7家重点服务业企业不存在用工缺口,占调查企业的63.6%。4家服务业企业用工缺口仅在20%以下,占调查企业的36.4%。商贸企业用工缺口较小。调查结果显示:有3家企业用工缺口在20%以下,有3家企业不存在用工缺口。

(一)企业对行业景气程度预期。

企业对行业景气程度预期平稳,规上工业企业景气程度预期好于重点服务业。本次调查对象是从x市重点监测的企业中抽取,规上工业调查对象覆盖通用设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业、医药制造业及塑料制品业等多个行业。调查结果显示:16家工业企业认为所处行业景气程度一般,占调查企业的50.0%;有28家工业企业认为所处行业景气,占调查企业的28.6%;12家工业企业认为所处行业不景气,占调查企业的21.4%。总体来看7成工业企业对行业景气程度预期平稳向好。重点服务业调查对象涵盖x市物流、餐饮、教育、娱乐等重点服务业行业。调查结果显示:2家调查企业认为所处行业景气,占调查企业的18.2%;6家服务业企业认为所处行业景气程度一般,占调查企业的54.5%;4家服务业企业认为所处行业不景气,占调查企业的27.3%。总体来看,重点服务业企业对行业景气信心不足。

(二)企业承接订单额好于去年。

56家工业企业中,19家企业订单饱满,累计承接订单29004万元;30家企业订单基本与上年同期持平;其他7家企业今年虽未新接订单,但仍在生产去年未生产完的尾单。56家企业中有19家企业还有部分意向订单正在接洽中,累计金额达28103万元。此外存在对外出口业务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有5家企业出口订单增长,占调查企业的17.3%;17家企业订单不变,占调查企业的58.6%;7家企业订单减少,占调查企业的24.1%。

(三)企业产品销售较好。

56家工业企业中,13家企业产品销售较旺,占调查企业的23.2%;33家企业产品销售持平,占调查企业的58.9%,5家企业产品滞销,占调查企业的8.9%。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x市工业产品销售情况旺销和平销的企业占比达到80%以上,表明x市工业产品市场需求良好,工业企稳回升的基础较牢。

(四)水泥行业库存量减少。

56家工业企业中,有19家企业产品库存较少,占调查企业的33.9%;27家企业产品库存适中,占调查企业的48.2%;5家企业库存较多,占调查企业的8.9%。2017年,省经信委和省环保局联合发文,要求全省水泥行业实行错峰生产,全年停产不得少于90天。从企业调研情况看,水泥行业库存比去年同期下降较多,世纪新峰实施错峰生产后,1-2月的库存量明显少于上年同期。

(五)设备生产能力利用正常。

调查结果显示:56家工业企业中,3家企业设备生产能力超负荷,占调查企业总数的5.3%;42家企业设备生产能力利用正常,占调查企业总数的75%;11家设备生产能力利用不足,占调查企业总数的19.6%。当前部分企业生产能力利用不足的主要原因,一是全省水泥企业开展行业自律,错峰生产;二是少数企业因环保原因,正在进行停产整顿;三是受产能过剩影响,少数矿山、冶金企业压缩生产量。

规上工业销售情况良好。1-2月,56家工业企业中,有16家销售收入实现增长,占调查企业的28.6%;35家与去年同期持平,占调查企业的62.5%;5家下降,占调查企业的8.9%。重点服务业企业经营情况较好。11家重点服务业企业中,4家企业营业收入上涨,占调查企业的36.4%;6家持平,占调查企业的54.5%;1家下降,占调查企业的9%。下降企业为广电银兴影城,1-2月销售收入下降93.48万元。下降的主要原因为,x市截止目前共开设了4家影院,在市场需求没有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市场竞争加剧,广电银兴影城周边配套不及新设影院完备,故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商贸企业销售额增长较快。1-2月中石化实现销售额11002万元,同比增长27%,实现利润额同比增长24.5%;爱尔康药业实现销售额600万元,同比增长2%,利润额同比增长2%;安泰药业实现销售额1214万元,同比增长8%,利润额同比增长10%。

三、企业对政府部门的发展诉求。

(一)工业企业前三位的诉求是降税、融资和技改。

工业企业对政府扶持诉求的调查结果显示:有39家企业希望政府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占调查企业的69.6%;38家企业希望政府帮助其解决融资难题,占调查企业的67.8%;29家企业希望政府为企业新产品研发和技术改造提供技术支持,占调查企业的51.8%;15家企业希望政府帮助解决用工问题,占调查企业的26.8%;10家企业希望政府帮助解决企业发展的土地需求问题和对企业开发电子商务平台提供技术支持,占调查企业的17.9%。

(二)降低企业税费是重点服务业企业的最大诉求。

服务业企业希望政府部门对其加大哪些方面扶持的调查结果显示:9家服务业企业希望能降低企业税费,减轻企业负担,占调查企业的81.8%;3家服务业企业希望政府对企业开发电子商务平台提供技术支持,占调查企业的27.3%;2家服务业企业希望政府部门帮助其解决融资难题和开拓国内外市场,占调查企业的18.2%;1家服务业企业希望政府部门帮助其解决用工问题和土地需求问题,占调查企业的9%。

(三)对开展电子商务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是商贸企业的最大诉求。

随着电子信息的高速发展,大量的市场需求被分流到互联网,电子商务对x市实体商贸企业冲击较大。目前企业仍是通过增加会员及折扣力度,增设实体连锁店等传统方式来拓宽销售渠道。调查结果显示:仅有2家企业通过第三方电商企业代运营,剩余4家企业均未涉足电子商务领域。鉴于研发和运营成本考虑,商贸企业希望政府部门对其开展电子商务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四、政策建议。

一是做好企业生产要素调度平衡,对资金、用工、土地等问题要及早准备,确保生产要素供应。

围绕“营改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落实税费优惠扶持政策,引导企业把内部挖潜放在首位,通过技术改造、加强精细化管理方式降低费用。

二是落实x市政府出台的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优惠帮扶政策,运用好财政间歇资金,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高企业技术改造投资能力。

三是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

落实x市出台的电子商务发展意见,发挥好x市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重点企业集团的集聚效应,为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提供信息服务和电子商务支撑,利用“互联网+”模式给服务业带来创新与发展。

为及时掌握我市各类企业用工现状以及人力资源的需求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企业用工服务,缓解用工矛盾,2021年1月,x市人社部门在全市范围组织开展了2021年企业用工需求抽样调查工作。

一、企业基本情况。

按企业规模分,100人以下6538家占81.45%,职工人数21.17万占29.42%;100人以上500以下1274家占15.87%,职工人数24.78万占34.43%;500人以上215家占2.68%,职工人数26.02万占36.15%。

按企业经济类型分,国有集体企业340家占4.24%,职工人数7.7万占10.7%;外资企业(含港澳台)365家占4.55%,职工人数6.66万占9.25%;合资企业245家占3.05%,职工人数4.23万占5.88%;民营企业7077家占88.16%,职工人数53.38万占74.17%。

按企业所属行业分,以纺织服装、机械装备、电子电器、石油化工、船舶海工为主的制造业4570家占56.93%,职工人数44.72万占62.14%;建筑业793家占9.88%,职工人数7.64万占10.62%;以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为主的服务业2434家占30.32%,职工人数17.68万占24.56%;其他行业230家占2.87%,职工人数1.93万占2.68%。

2.员工分布及薪资水平。

目前调查企业职工总人数71.97万人,其中非x籍员工21.35万人,占职工总数的29.67%。全部行业中,减员较多的行业有纺织服装业、电子电气以及机械设备制造业。2020年企业离职总人数12.35万人,其中退休2.26万人,年度离职率为17.16%。

调查显示,3成企业在2021年的薪资将上升,受调查企业预计2021年新招用员工平均月薪为4009元。薪资上升的企业中,有72.63%来自于制造业,18.16%来自于服务业,其中以机械及通用设备制造业为主,该行业新入职平均月薪为4569元。

二、用工需求特点。

1.五成企业有招工计划,超半数为补充流失。

2021年有招工计划的企业3853家,占企业总数的48%。计划招工12.56万人。有2766家企业认为目前仍处于缺工状态,占比34.46%,用工缺口8.6万人。主要原因有:54.48%的企业用于补充流失,缺口5.14万人占45.81%;40.24%的企业用于新项目投产,缺口5.86万人占52.23%;补充退休人员的需工企业占5.28%,缺口0.22万人占1.96%。

2.民营企业需求量大,各类规模需求较为平衡。

从企业经济类型看,国有集体企业、外资企业(含港澳台)、合资企业、民营企业招聘人数分别占比4.04%、11.9%、7.74%、76.32%。从企业规模看,100人以下、100-499人、500人以上企业招聘人数分别为3.35万人、4.96万人、4.25万人,分别占比26.68%、39.46%、33.86%。不同规模的企业需求人数占比差距不大,相对平衡。

3.制造业保持稳定增长,信息技术招聘需求依旧旺盛。

从产业用工需求看,一产、二产、三产的占比分别为0.64%、83.74%和15.62%,其中制造业用工需求比上一年度上升2.2个百分点。从需工行业类型看,制造业中纺织服装、电子电气、化学化工是需求量较大的行业,分别占产业需工总量的11.61%、10.8%和7.59%。服务行业中需求量较大的行业为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居民服务业,分别占产业需工总量的26.74%和16.16%。

4.对新员工的学历要求提高,年龄限制进一步放宽。

从企业对招聘新员工的文化程度要求看,本科及以上14471人占11.52%;大专23397人占18.63%;高中技校及中专42813人占34.09%;学历无要求44918人占35.76%。与往年相比,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提高,反映出企业对新员工的整体文化水平要求逐步提升。

对新员工年龄要求看,35周岁以下54498人占43.39%;35-45周岁43498人占34.63%;无年龄要求27603人占21.98%。与往年相比,无年龄要求占比提升11.48个百分点。随着用工紧缺、招聘难度加大,企业对用工年龄需求有进一步放宽的趋势。

5.有一定技能的员工仍是香饽饽,普工需求有增无减。

调查显示,我市企业对普工需求有增无减。企业对新员工的技能要求中,中、高级工12933人占10.3%,初级工、熟练工34535人占27.5%,无要求78131人占62.2%。我市高速发展的当下,大量基建工程、大项目工程投产,企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技术工人是企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仍是企业比较青睐的对象,但由于市场上这类群体比较紧俏,部分企业会招收普工再进行培养。

调查中有38.9%的企业提出服务企业用工的意见建议,其中:建议通过搭建信息平台提供有效对接的占63.69%,建议组织到劳务基地招聘的占14.94%,建议组织到高校招聘的占11.8%,建议增加招聘会频次的占9.57%。

三、稳岗留工保就业情况。

今年我市出台了《关于做好春节期间企业稳岗留工和疫情防控工作的若干意见》,经过广泛宣传和社会动员,我市重点企业外地员工留通率不断提升。制造业及交通运输行业企业中15%的企业已开展稳岗留工,企业规模越大占比越高。参与该项调查的112家外地员工200人以上的制造业企业,总员工数60537人,截至2月初有30075名外地员工就地过年,留通率达到49.68%。在“就地过年”的倡导下,企业也积极提供留岗红包、发放防疫物资、组织员工内部活动等支持,给异地过年的员工提供多样化的保障。

为做好2021年“稳就业”、“保就业”工作,同时针对企业提出的意见建议,市人社部门积极行动,开展“稳岗留工”系列活动,帮助企业缓解用工矛盾。一是采集就业参保职工中非江苏籍员工的信息,编制发送慰问短信20434条,宣传响应就地过年的号召,并告知春节期间享受线上公共就业服务的渠道;二是走访重点企业,与企业负责人和外地员工代表座谈交流,宣传留工稳岗奖补政策,指导企业通过丰富职工节日娱乐活动、合理安排加班值班提高收入等多种措施留工稳岗;三是与劳务基地密切联系,把企业的缺工信息发给陕西、山西、云南、贵州等劳务基地,通过线上线下同步推送,扩大我市企业用工信息的宣传力度,做好年后引进劳动力的用工储备,为点对点送工缓解企业用工缺口打下基础,全力帮助重点企业和有引进需求的企业开工复工有保障。

当前,我区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面临着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机遇,正在围绕“双招双引”“工业强区”目标任务,加快推进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为全力打造x“四区”建设新图景而奋力拼搏。但要支撑实现这一目标,我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人才、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条件留住人才。

一、x区企业用工发展的基本现状与特点。

随着我区“双招双引”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疫情影响下的“招工难”问题有所缓解,总体用工形势相对平稳。但也有少数企业的发展方式和增长模式,仍然过多依赖低成本劳动力、低端产业和资源环境的消耗上,给企业发展和经济社会管理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1、企业发展与增长模式。目前,我区“两基”产业承载了90%以上的工业企业,共904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44家、市十强企业2家、三十强企业6家。去年,x经济开发区实现经营销售收入423.26亿元,比上年增长23.73%;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47.97亿元,增长8.27%;实际利用外资1.07亿元,增长7.32%;进出口总额1.13亿美元,增长20%;税收10.89亿元,增长15.58%,每年新增就业2000多人。

2、要素条件与用工态势。一是平台建设。目前,x现有人才市场1个,镇(街道)劳动就业服务站6个,临时早市3个。二是宣传服务。主动走进大学校园、乡镇集市和社区大院等各类场所,开展企业用工招聘活动,全区每年组织专场招聘会80多场次,进场求职的2万多人,其中,双方能达成在本地企业就业意向的3000人左右;三是用工趋势。从区人社、开发区调查摸底上看,全区预计用工缺口在2100人左右,其中,行政管理人员约为90人、专业技术人员300人和1700人的一线普工。企业员工流失率居高不下,有的企业甚至高达90%,总体流失率仍在50%左右。

3、用工现状与主要特征。通过分析园区企业用工短缺的基本情况,不难发现其共性特征:一是结构性缺工。主要是以本地员工为主体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一线普工和特殊人才急缺,尤其是技术人员难招,高级技工成为稀有资源;二是行业性缺工。主要集中在硅基、商贸物流、邮政和食品产业片区,如:金龙浩、诚志玻璃、特步和中通快递等十多家重点企业,占全区用工需求总数的50%;三是流动性缺工。一线劳动密集型企业员工、本地员工和低学历员工等群体上,流动频率高,离职率攀升;四是周期性缺工。企业用工短缺问题每年都会周期性出现,多发生在年底和春节前后;五是新增性缺工。由于新增企业项目多,投入生产后增加用工更为困难,“后期强劲与现有供给不足”的矛盾更加凸显。

二、x区企业用工取得的主要成效与展望。

随着我区现有企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快、新建项目不断增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加速发展,全区用工形势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一方面折射出园区“两基”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稳步发展,另一方面也推动着企业招用工模式的创新改革。

(一)基本经验。

一是转变思想观念,改进用工方式方法,主动解决“用工难”。在“四送一服”大走访活动中,充分发挥用工政策的磁吸效应,建立企业招用工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相关情况,把握就业动态和企业需求变化,实现用工供给多元化;二是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强化激励引导,落实招工引智激励政策。积极探索本地企业员工在购房、租房、子女入学、贷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加强运用公共政策对企业进行用工引导,完善建立“互联网+人力资源+企业+”用工模式;三是坚持“责任导向”,强化企业主体作用,增强企业招工稳工能力。通过支持政策引导和产业集聚优势,发挥企业“引、育、用、留”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其真正成为解决“用工难”问题的主体力量;四是坚持“目标导向”,建立人力资源市场,提高服务企业用工水平。支持皖北人力资源大市场发展,拓展企业用工招聘渠道。加强评选奖励,定期组织开展“技能大师”、“技术能手”等评比表彰活动;五是坚持便利原则,建立用工供需对接信息化平台,持续推进“一体化”用工服务。逐步完善“用工政策一网通查、用工信息一网共享、用工需求一网匹配、用工服务一网集成”的服务功能,提高企业招用工的便利度;六是发挥主导作用,摸清人力资源底数,持续优化政策支持引导。发挥政府作为市场经济第三方的作用,全面落实企业员工在购房、租房、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方面优惠政策,从政府、社会、市场、企业四个维度上,为园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源头活水。

(二)主要体会。

技术技能人才是支撑企业发展的根基,没有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产业工人,主导产业引领企业发展将会是一句空话。一是坚持市场化社会化用工方向,优化资源整合。在“市场主导、企业主体、政府调控”的原则下,破除制约企业用工的制度性障碍,为推动企业用工提供政策支持和基础性服务保障;二是加强园区基础配套建设,创优“留人”环境。全区先后投入3亿多元,加快园区内外道路、水电、住房、医院、超市、金融、通信等设施完善配套,切实解决小孩上学、就医、出行、生活等实际困难,积极打造半小时用工半径和用工工作生活圈;三是打造技能型人才培养载体,创新“育人”机制。不断探索“引校入企、进厂办校”合作模式,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新机制,搭建硅基产业集聚区与清华、安财三个践习基地,推动精细化工生物医药集聚区与合工大、安农大等院校成立一个研究院、一个育人管理中心,定向培养园区企业急需的、专业对口的技能人才;四是加强产业工人理想信念教育,培养“身份”认同。推动企业建立并实行适宜的工资分配制度,让企业员工的技术价值、技术能力和工作业绩在薪酬层面上体现出来,优化技工评价选拔机制,拓展职业发展空间,丰富上升渠道,增强主人翁意识和归属感;五是营造良好的“尊工敬才”社会氛围,打破“用人”偏见。加强优秀技术员工事迹和成就的正向宣传和引导,改变“低人一等”的观念,塑造经世致用的工匠精神,营造“纵有万贯家财,不如一技在身”的社会环境。

(三)几点启示。

企业在面对前所未有的疫情影响和人口红利消失的今天,“人”是企业最大成本。一是完善用工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引导企业树立“留人比招人更重要”的用工理念,推动企业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用工评价机制;二是要提高企业员工福利待遇。坚持以“企业自身为主、政府政策为辅”的原则,积极推动不合理的用人制度和薪资制度的改革完善,千方百计创造和改善条件,增强用工吸引力;三是要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确保企业经营合法有序和工资的及时足额发放,自觉主动地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为员工缴纳养老、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四是要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破除企业各种不合理限制,充分利用“四送一服”活动,帮助企业研究“薪酬留人、感情留人、发展留人”问题,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生活;五是要进一步规范用工秩序。加强企业劳动用工、薪酬支付、权益保障方面的监管,对由于企业自身原因引起的员工权益保障差、员工流失率高的,给予制约或处罚。

三、x区企业用工面临的现实困难与问题。

当前,在“双招双引”和“工业强区”过程中,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区委区政府相继实施一系列企业招用工政策,为缓解企业用工难问题,发挥了一定的作用。随着新的用工形态的改变,这些措施不系统、不全面、不配套的问题开始凸显,已成为困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

(一)政策环境亟待提升。

x区企业规模小、行业传统、附加值低,本身对劳动密集型企业一线普工需求就“先天不足”。如果在过度注重中高端人才,而忽略应用型技工、普工的培养,有限的区级财力,恐怕难以支撑企业对用工政策、环境、条件的要求。

1、适用面窄,缺乏影响力。一是重视不到位,缺乏顶层设计。政策配置不周全,门槛过高,用工制度改革所起的作用不大、效果不可持续;二是重点不突出,缺乏政策研究。一些用工政策不完整、碎片化,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不好执行,落地困难;三是功能不完善,缺乏原生动力。尤其是疫情后的招用工政策急需调整优化,新生代员工很难享受住房、子女就学和医疗等“一体化”服务保障。

2、引导偏差,缺乏系统性。一是制度落实不到位,缺乏共识合力。一些用工政策与日益多变的招用工形势不相适应,没有形成系统的应对措施;二是激励措施不完善,缺乏量化配套。职教园虽坐落在x区,但蚌埠籍学生在本地企业顶岗实习的不多,毕业后能留在本地企业就业的更少;三是市场调节不充分,缺失社会力量。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动中介组织等社会力量,为企业招工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发挥。

3、知晓率低,缺乏透明度。一是落地率不高,缺乏思想引领。一些企业认为“支持企业用工政策”、“促进就业创业政策”好处不多,一般都被企业“束之高阁”,员工知之甚少;二是执行力不强,缺乏有效指导。一些企业对现有用工政策,仅满足于转发文件、印制手册、宣传单和展板等,没有充分分享政策红利;三是宣传不到位,缺乏认知引导。一些企业政策宣传方法不多,气氛不浓,政策知晓率普遍不高。

4、扶持力弱,缺乏精准度。一是政策失衡,缺乏吸引力。很多配套政策主要面向高层次、高学历、高技术人才,而传统产业中的工人很难享受;二是政策错位,缺乏普惠性。一大“顽症”就是人才少政策多,工人多政策少,一线普通工人和中职院校毕业的专项政策稀缺;三是政策零散,缺乏完整性。以往出台的相关促进招工稳工政策比较零散,无法满足“一企一策”用工需求,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二)用工环境亟待改善。

x区大多数企业是“退市进园”的中小型传统加工型企业,附加值不高,后劲不足,在待遇和环境吸引人、留住人上能力不强。市场需求的“求职难”与“用工荒”并存,结构性用工矛盾更加突出,已成为企业招用工的主要矛盾。

1、认知不高,主体作用发挥不够。一是因循守旧思想不解放。缺乏“包容、开放、融合”的用工理念,自主招工、稳工留人和用工培养主观努力不够,方法不多;二是企业规管思路转变不彻底。大部分企业已初心不在,习惯性带着旧观念、凭借旧经验解读和判断用工标准,处在“吃饭嫌人多、干活怕人少”的路径自锁状态;三是用工配套统筹规划不完善。由于企业不学法、不懂法,仅满足于“急功近利”的临时用工,形不成与企业发展相协调的人力资源支撑。

2、保障不力,服务员工水平不高。一是企业用工制度,缺乏灵活性。少数企业没有建立一套与现代企业相适应的市场化用工政策,重生产业绩,轻员工权利,工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二是企业用工方式,缺乏稳定性。一些淡旺季界线比较分明的企业,为了节约劳动力成本,一般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用工“临时化、无序化”现象严重;三是用工平台建设,缺乏共享性。少数企业管理制度和运行方式不适应用工信息化创新平台建设要求,企业之间互相分割,行业之间相对封闭,信息发布、查询匹配服务平台利用率较低。

3、关注度低,企业用工措施不完整。一是思想上,缺进取。认为招用工是企业自己的事情,在培养、招用、评价、激励和流动等政策落实上不到位,企业招工用工稳工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导致“招不来、留不住”;二是监管上,缺手段。由于企业自身化解劳资纠纷能力弱,当面对“安全”“环保”两个“一票否决”时,所有的力量、资源和精力又都放在应对上,而忽略了企业劳资纠纷的及时解决;三是法治上,缺思维。由于劳动法律法规中对企业拖欠工资行为,缺失必要的处罚条款,也成为企业拖欠工资行为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

4、匹配度低,园区功能不完善。调查显示,园区缺失与企业各层次用工保障统筹规划考虑,承载力和吸引力不强,用工要素集聚比较困难。一是“硬环境”需改善,缺乏前瞻性。主要是园区内水、路、电、气等基础设施不配套;二是“软环境”不理想,缺乏统筹性。教育、住房、医疗、金融、娱乐等配套功能不完善,无法满足企业员工需求;三是“内环境”不优化,缺乏生命力。公共服务跟不上,园区内外没规划图书馆、电影院等休闲场所,也没规划停车、公交线路和站点等公共设施,形不成多层次骨干道路网络,通达性差。

(三)发展环境亟待优化。

我区虽是劳动力资源大区,但受限于城市能级、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等原因,缺乏对中高端人才吸引力的要素支撑,难以打破人才、资金、技术“瓶颈”,这是x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面对的核心问题之一。

1、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不优”。一是严峻的发展形势。随着企业转型升级、双循环政策调整和新技术革命的到来,尤其是去年以来,疫情让企业遭遇沉重打击,一度出现“无人可招、无人可用”的局面;二是同质化的恶性竞争。由于园区企业大多处在产业链中低端,传统型、加工型和服务型企业多,规模小、同质化,盛行“用工互挖”的不良风气;三是吃不透产业发展政策。少数企业盲目转型、违约升级,难以承受环保、安全和市场压力,经营亏本,用工更加困难。

2、企业内部的管理环境“不严”。一是用工管理水平较低。大多数采用或借鉴传统企业管理模式,用延长劳动时间、增加工作强度、制定产量要求和随意扣发或降低员工工资等,来压缩用工成本;二是企业抗风险能力差。少数企业市场消亡速度过快,即“入企即失业”,企业与员工签好约而履不了约的现象,时有发生;三是用工形势评估不准确。由于本地劳动力流出的多,既增加企业用工成本,也提高了企业生产成本,有的企业处在“有活没活都着急”的不死不活状态。

3、园区企业的人文环境“不佳”。一是信誉度不高。去年,疫情期间,为企业输送返乡人员成一项工作任务,效果也不错,但留不住人,究其原因就在于“承诺不兑现、工资待遇低”,厂规成“家规”,与其在外地工厂相比不光是诚信,企业形象落差也大;二是就业面不宽。一些有技术返乡的,继续为原企业代设分厂,家门口上班工人工资高、不过夜、不加班。特别是“打零工”的兴起,一天管两顿饭、包接送,按天算、工资高,自由又便利,不愿意到园区企业上班;三是出行不方便。由于地理位置的影响,大多数人觉得上班“不远不近”,住也不方便,跑也不安全,风里来雨里去,还是照顾不了家庭。

4、企业发展的留人环境“不好”。一是用工激励机制不健全。有的企业既不重视“发展留人”,也不重视“薪酬留人”,简单的认为招来管用就行了,并没有考虑长远留人的办法;二是分配制度改革不完善。大多数企业对管理层、技工和技师的薪酬标准是明确的,对学历低但技能娴熟的一线员工和知识水平高但相对经验缺乏的大中专毕业生等,缺失相应的工资、福利增长机制;三是用工保障机制不配套。只注重短期效应,没有实现从“用工”到“养人”的转变。

四、x区企业用工模式的实践观察与思考。

当今时代,已不再是出口加工的战略机遇期,而是科技创新机遇期,企业发展的主体是人才,缺人和招不来人,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就会失去可持续性,成长进程也会迟滞甚至终止。要引导建立基于岗位价值、技能水平、业绩贡献的薪酬分配机制,创造“尊才敬工”的社会环境。

在用工竞争之下,过去一些以中职生为主的岗位,现在变为本科生,甚至是研究生。如果只看学历,只盯技工,未必能够形成一个健康的用工环境和人力资源结构,需要在薪资待遇、工作氛围、职业发展等方面用劲和发力。

1、用工观念的变化。随着用工方式、劳动方式、工作方式发生变化,可以预测的是,建立一种区别于现行的“家族式”管理的现代企业制度将是必然。一是观念陈旧。由于年龄和经历的原因,过于“精算”和过于“自由”的情绪化,代表着行业里两代人的观念冲突,和薪资待遇、工作条件相比,加剧了“用工难”问题的形成;二是思想僵化。由于“新职业”的兴起,企业发展需要一个健全的用工体系,不仅需要新手更需要能手,员工培养要跟上企业的发展步伐,才能走出“临时工好招、熟练工难求”的生存怪圈;三是思维落后。由于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企业面临的用工复杂程度远超以往,一些体力劳动、简单重复的工作岗位逐渐被机器人所替代。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工成本,规避了转型风险,减少了用工数量,加快推动了企业智能化、自动化进程。

这一变化的背后,是新时代员工的学历水平在不断提升,职业选择更加灵活、自由和多元。

3、用工方式的变化。由于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大,畸形的加班文化,带来了用工思路的转变。一是用工方法上。过去,一些企业是通过“延长劳动时间、人多力量大”来实现利益最大化;现在,多数企业采用“灵活用工”的方式,来减少劳动争议,减轻企业固定的薪资、社保等用人成本压力,有利于合法、灵活的用工环境创造,实现“人不为我所有,而为我所用”降本增效目标;二是用工形态上。传统标准的劳动关系,难以适应智能化时代的企业发展,要通过进一步提高岗位匹配效率,用制度改革提高提质增效,平衡企业员工家庭与事业、工作与孩子、住房与医疗之间的关系;三是用工自救上。社会化、市场化用人,已从合同关系变成合作关系,打破企业与打工者的紧密关系,多劳多得,缩减管理运营成本,这种用工自救方式,已成为现代化企业新的发展趋势。

4、职业教育的变化。

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适配性差,传统产业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大幅降低,人员结构老化。过去,比的是知识、思维和信息优势;现在,比的是能力、创新和耐力优势,在大学教育普及的今天,文凭不再是优势,需要技能、特长人才的企业多。由于职业院校与企业标准不匹配,难以形成“老中青产业工人”梯队,知识结构和技术层级的更新换代十分困难。随着“双招双引”力度加大,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但到园区企业务工的劳动力增加不明显,难以满足企业生产需要。调查显示,蚌埠职教园区虽坐落在我区,但学校的专业设置对接的是长三角企业的前沿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我区企业急需的精细化工、生物医药、应急管控和智能安防等相关专业人才需求相脱节,没有建立统一的的产教融合质量和标准体系,企业运营活力和成长受到很大影响。

由于劳动年龄人口下降、供给总量减少,部分企业薪酬待遇偏低、吸引力不强,青年人择业观念和就业预期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所带来的企业“招工难、用人荒”现象,不可能在一个短期内得到有效缓解和明显改善。

1、用工思路的转变。随着人口红利从数量型红利向质量型红利过度,越来越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将遭遇“招工不易,用人更难”的尴尬。一是价值观念跟不上时代发展。企业“留人”是长跑,要发挥长处、弥补短板,效果才能最大化。一些企业没有清醒的认识,在对员工的真心、留人决心和自身发展上,缺乏科学准确的认知;二是落实用工政策水平低。一些家族式企业管理水平不高,很少研究上级政策,更吃不透文件精神,却认为在本地就业消费水平低,工资福利待遇就不能高,无意中降低了员工的劳动保障水平;三是企业用工法治观念淡薄。少数企业法律知识欠缺,厂规变“家规”,随意任性,不合理、不合法,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企业转型的阵痛。随着“双循环”时代的到来,疫情、经济下行压力越来越大,面对新的用工变化。一是企业需求“多元化”。在“两基”产业中,“一增一减”趋势明显,其中,“硅基”产业对技工、技能型和专业技术人才需求增多;“生物基”产业对化工、医药、生物类技能型人才、专业人才和特殊人才等需求攀升,体力型员工都相对减少;二是用工方式“多样化”。商贸物流产业主要集中在it、机电和加工类的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上,激活了灵活用工和共享用工发展;三是用工趋向“专业化”。新建、在建和扩建的“两重大一危害”企业,一些关键性岗位,必须持证,大专以上文化,达到这一“刚性”招聘要求的应聘人数不足10%,用工风险加大。

3、用工生态的影响。对企业员工来说,最大的驱动力是薪资和福利待遇,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企业间的竞争一定是人的竞争,如果产业工人的不断减少,将意味着企业高质量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减弱,无疑会陷入恶性循环之中。一是影响企业转型升级。无论是经营能力、管理水平,还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提升,都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和影响;二是限制企业达产扩能。员工的高流动率,不但增加企业招聘费用和培训开支,还客观上增加企业用工成本,应从短期招用转向基于发展后劲增强的“待遇留人”;三是引发用工“蝴蝶效应”。企业现有用工绝大多数是本地员工,企业之间的用工争夺相当激烈,为一些拟入驻的企业带来了“用工”担忧。

4、用工短缺的后果。由于开发区大部分是传统的加工型企业,用的都是本地人,基本上采取“自主招工”模式。一是增加企业用工成本。主要表现在“员工收入增长超过企业营业收入、利益增长”,及招聘新员工的培育上,使企业掉入高成本的陷阱,难以自拔;二是加剧企业员工流动。由于新技术的需求与传统知识体系间存在断层,招聘新人工资大幅度提高,反而刺激了老员工流动率的不断上升,更招不到人,也留不住人;三是制约企业健康发展。“用工荒”的长期存在,不光是造成产品质量的稳定,也直接影响经营目标的完成,这与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仍待提高密切相关,已经影响到园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

新生代的求职观念与其父辈相比,不仅注重薪资待遇、劳动环境和企业发展,更注重自身价值、物质和精神生活。企业招用工的“供需关系”,也从“企业选择员工”转为“员工选择企业”,迎来了一个用工大变革的时代。

1、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多元。新生代看企业的角度变了,与薪资相比,不再注重“专业对口”这一概念,并淡化成待遇与舒适的“代名词”,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企业用工的未来。从微观上看,不少90、00后对工作环境、职业发展、企业文化等也更“挑剔”,大部分不愿进工厂,更不想留在蚌埠工作。据人社部门统计,蚌埠市大中专毕业生为每年12000人左右,其中,职业学校约5000多人,而留在蚌埠就业的不足20%,大多流向长三角城市。主要是刚出校门的新生代热衷于出去见世面、开视野,闯荡几年后,再考虑回家门口企业上班。

2、吃苦耐劳的态度不扎实。新时代年轻人不再满足“挣钱吃饱、娶妻生子”老一辈的生活模式,追求的是舒适的工作环境、自由的生活方式。由于工厂上班时间长,管理严格,操作简单、重复,技术含量不高,工作比较乏味和辛苦。“三高一低(学历高、期望值高、要求高,耐压力低)”现象十分普遍,工作累不干,工作简单也不干,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工作,眼高手低,压力来自自身定位和求职方向。但大部分愿意去服务业工作,如:购物商城、宾馆酒店和娱乐场所,也有自己开网店、快餐店、培训机构等。

3、创业精神的生命力不强。因疫情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也意识到将会有“更高质量的工作”供他们选择。一是缺乏创新精神。由于企业管理者大多是从原国有、集体企业中来,企业创造的价值不能对年轻员工产生吸引,不愿在“没活闲着,有活又干不起来”的状态下生存发展;二是缺乏创新活力,一些“家族式”企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缺乏价值感,年轻人不愿去;三是缺乏创新动力。待遇留人只是物质基础,要让员工有工作的自主性和创新力,实现自我价值、收获职业的成就感,才是真正的留人之道。

4、以个性化彰显自身价值。薪酬固然重要,但个人上升渠道和发展空间,也影响着工作的积极性和持续性。一是追求社会认可度和存在感。新生代不再拘泥于挣多少钱,是不是白领的“表面光鲜”,更注重的是“可获得什么、多大发展空间、能学会什么”;二是看重工作氛围和成就感。企业要创造让80、90年代主力员工发挥才干的工作氛围,并让他们在企业发展的实践中收获职业成就感;三是讲究生存质量和发展条件。过去,向往养活自己、专业对口和工作体面,现在,注重“子女上学、医疗保障、生活成本”的现实问题。

五、x区企业用工的路径引导与对策建议。

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化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不断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作出的重大决策。要站在更高角度去看企业的“人难招、工难用”问题,围绕蚌埠“三地一区两中心”和x新“四区”建设发展,不断提高企业用工服务能力和水平。

(一)主观因素方面的具体建议。

“十四五”期间实施“技能中国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实现新增技能人才4000万人以上,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比例达到30%。这一利好政策,将为我区创新高水平用工服务、引领企业高质量健康发展迎来契机。

1、发挥企业用工主体作用。一是转变思维方式,自觉遵守和严格执行用工法律法规,规范用工秩序;二是支持企业通过市场化机制灵活用工;三是建立企业智能化的工人技能提升体系,推动企业设备智能化、数字化改造,提高生产效率。

2、提高企业用工责任意识。一是建立企业员工成长制度机制,培育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和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二是建立健全企业员工工资收入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机制;三是设立岗位奖励津贴基金,按照技术等级岗位标准,统一打卡发放。

3、优化企业用工文化生态。一是探索建立弹性工作模式,增强企业招工稳工能力;二是探索建立“顺风车”补贴机制,为上下班时间和回家路线相近的职工提供顺风车服务保障;三是建立劳模工匠学堂,优化企业文化娱乐设施配套。

(二)客观条件方面的主要措施。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企业在面对前所未有的疫情影响和人口红利消失的今天,“人”是最大成本。要在“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中,加快企业用工制度改革,推进探索性的机制创新,提升政策效力。

1、加强用工的政治引领。一是建立党政领导联系服务用工制度;二是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引导树立用工主体意识,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三是完善企业员工培训政策体系;四是设立“工匠日”,建立企业荣誉表彰和宣传工作制度。

2、推动校企深度合作。一是探索校企融合“双元制”用工培养体系;二是建立由人社、园区、大中专院校和企业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三是建立实习就业的联动工作机制;四是建立政校企合作机制,鼓励毕业生留蚌发展。

3、加快园区的设施配套。一是完善园区内水、路、电、气等基础配套;二是探索园区内外公寓楼、廉租房和公租房规划建设机制;三是开通公交车线路,合理设置园区内公交站点,打造半小时用工半径和员工工作生活圈。

(三)外部环境方面的基本方略。

当前,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但x“工业强区”的信心不变,“双招双引”政策不变,“服务用工”导向不变,“政企一家亲”理念不变。坚持优化服务,把软环境做成硬实力,构建全方位、全周期的企业用工服务生态体系。

1、深化用工制度改革。一是建立政府、企业和求职者三方联动合作机制,明确企业用工的目标和职责;二是落实“支持企业用工政策”14条和“促进就业创业政策”11条政策清单;三是实行工资收入倍增计划,把企业员工工资收入纳入民生工程,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

2、优化用工发展环境。一是推动市级层面出台企业员工子女就学、住房、医疗保障、权益保护等方面优惠政策;二是探索构建开放、精准的企业用工服务体系;三是建立企业招工、用工、稳工的监管和奖惩机制;四是设立专项资金,用于人才市场、劳动中介等机构补贴。

3、提升用工服务质量。一是制定政策营造环境,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二是建立人社、公安、工商、税务、法院等部门组成的企业用工“绿色通道”;三是加强对企业劳动用工、薪酬支付、权益保障方面的监督和管理;四是设立专项资金,提升园区企业工人休闲配套服务水平。

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通用19篇)篇二

为全面掌握我市园区企业用工情况,进一步了解企业用工信息、培训需求等问题,市发改委和市人社局共同对全市7个园区的用工情况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园区企业用工基本情况

1、企业用工基本情况。截至2012年2月底,全市七个园区共有企业46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73户、高新技术企业16户、工业企业427户,园区就业人口为49543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为16833人、女性职工17865人、农民工6834人,已签订劳动合同人数为39182人、劳动合同签订率为79.08%,缴纳社会保险人数为19477人、社会保险缴纳率为39.31%,已办理录用备案人数为8073人、办理录用备案率为16.29%,2011年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为83171.5万元,园区职工的平均工资为1398元。

2、企业缺工情况。园区内企业用工需求超过50人以上的共有34家,七个园区现阶段用工总缺口为4579人左右。缺工企业主要集中在濉溪开发区为3080人,其他6个开发区缺工为1499人。缺工工种依次为裁剪缝纫工1835人,车间操作工1590人,专业技术人员759人,其他岗位约395人。缺工较明显的行业依次是制衣、针纺、加工、机电等行业,缺工最多的岗位是纺织服装和车间操作工。

二、园区企业用工存在的问题

1、结构性矛盾突出。目前我市园区多数企业一方面需要技工多、普工少,另一方面劳动力需求的年龄、学历、技能等方面存在特定要求,使劳动力供需产生了结构性矛盾。如我市企业对劳动力需求80%集中于18-30岁的年龄段,而从劳动力供给看,这一年龄段的劳动力只占总体供及劳动力的60%,年龄的要求产生了20%的结构性差异;与去年同期相比,企业对于高技工、技师、高级技师的需求分别是符合条件求职者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年龄、技能等方面的需求差异加剧了部分行业的用工短缺。另外,男女比例相差悬殊,就目前来看18-25岁之间的女性劳动者成为普通操作工和纺织缝纫工的主要需求,加之年轻女性又是商业、旅游、娱乐、餐饮等行业用工需求的主要对象。不少应聘者达不到企业规定的年龄、文化程度、技能甚至性别用工要求,需求差异引起的结构性矛盾造成了一些求职者尤其是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只能"望岗兴叹"。

2、工资福利待遇较低,工作时间偏长。一是工资偏低。由于用工荒导致现阶段求职者有了更多的选择,自然取向必然是经济发达和工资福利待遇较高的.地区或企业。我市的劳动力资源主要向月工资一般在2500-4500元的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转移。相比之下,我市企业除了极个别企业普工工资能达到1500元以上,大部分企业开出的工资就处于较低的水平,普通工人一般日工资为40-60元,加上加班等各种补贴,月收入在1200-1800元左右;二是缴纳社会保险率低。部分企业为降低用工成本,不愿为员工参保,导致员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三是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一些岗位劳动强度较大,劳动保护设施不完善,员工工作时间长,加班加点多,尤其是纺织服装类企业有的日工作时间达10-12小时。因此,尽管有的企业工作环境、食宿条件也不错,但工作时间长、工资待遇低,有时还不能按时发放工资,从而导致企业缺乏凝聚力,造成员工流失问题突出,招一批走一批现象普遍。

3、公共交通不便利,服务设施不完备。一是我市园区道路虽经多年建设基本满足了园区企业交通运输需要,但公共交通服务却滞后园区的发展,远远满足不了企业职工上下班和临时出行的需要。在同等或相差不多的工资待遇下劳动者不会舍近求远到交通不便的园区企业工作。二是园区内的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等公共设施不完善,不能满足企业职工业余时间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的基本需求。造成了园区企业招、用工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和影响,园区内中小企业用工50%-80%都需到周边农村招用劳动力。

三、几点建议

1、抓政策落实,确保覆盖到位。加大就业政策的贯彻落实力度,扩大各种优惠扶持政策覆盖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健全促进就业的资金保障机制,充分运用就业专项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加强就业援助制度,进一步拓展就业援助对象,积极促进困难群体实现就业再就业。

2、建立和完善市场化人力资源配置机制。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开展人力资源测评、租赁、洽谈、就业指导和人事代理等多方面的人力资源需求服务工作。积极探索建立开发区人才中介机构。通过举办各类专场招聘会特色招聘会的形式,为用人单位与人才之间建立起有效畅通的交流渠道,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人才需求。

3、加强职业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素质。针对我市园区企业目前人力资源紧缺、素质偏低的现状,必须加大培养和培训力度。一是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对企业的经营者和人力资源管理干部进行专业培训,帮助企业做好现有在职员工的培养、使用和储备规划。二是根据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目标和规划,大力开展合作培养和自主培训工作。加强校企合作,建立高等院校与企业合作对接、培养机制,不断优化企业人才结构。

4、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生活便利。加大交通、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等公共设施的基础性建设,形成交通便利、功能齐全的服务体系。

5、帮助企业做好人力资源管理。一是通过宣传教育转变企业用工观念,倡导用工单位重视人才、关心和爱护员工,弘扬爱惜人才、尊重劳动、善待员工的和-谐风尚。二是加强对企业不规范用工行为的监督检查力度,杜绝拖欠工资、不缴保险、随意加班等现象的发生。

6、加强企业人力资源供需情况的调查研究。要加强对企业人力资源现状和需求情况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及时掌握企业人力资源总量、结构和分布现状,把握企业需求的发展趋势提供准确预测,为企业人力资源建设提出科学性指导意见。加快建立园区企业人才资源供需预测预警系统,监测开发区产业发展、就业环境变化和人力资源需求状况,及时收集、编制企业人力资源需求信息,建立开发区企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信息交流机制和定期发布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园区人力资源需求问题。

注:查看本文相关详情请搜索进入安徽人事资料网然后站内搜索人事用工情况调研报告。

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通用19篇)篇三

为了解我市企业在经济企稳回升后所遇到的用工问题,进一步促进就业、发展经济,我们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关于企业用工情况的调研,分别从8个县区中各选取2个对本县区有代表性的企业走访调查,此次调查共涉及16家企业,其中国有企业6家、私营10家。被调研企业覆盖到的行业有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等企业用工主要行业,就企业用工现状、是否存在“招工难”问题和成因等几方面内容开展调研。

金融危机给我市不同企业带来不同影响,在经济企稳回升的情况下,预计春季会增加52个技术性工作岗位,同比增长4.5%。

我市以电厂、自来水公司为主的国有企业,在用工上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用工情况稳定,在受访的国有企业中,末与末单位从业人员基本无变化。在是否存在“招工难”方面,由于我市国有企业大多属于垄断行业,待遇好、福利高,对普通工人很有吸引力,企业在招工用工上有很大的挑选余地。

而私营企业在经济企稳回升的情况下,企业用工波动较大,且依据行业的不同而体现出不同程度的“招工难”问题。被调查的10家私营企业,20末单位从业人员为2111人,较末单位从业人员增加13.43%,预计20春季会新增250个新增岗位,同比增长11.84%。新增岗位主要集中在建筑领域和技术性岗位上,而目前我市劳务市场以普工和年纪偏大的下岗职工为主,因为年龄结构、知识结构的错位而出现劳务输出地的“招工难”现象。

20三季度时,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为5234万元,单位从业人员为98人,受金融危机影响锌价的持续走低,市场的不景气和新《劳动法》的实施使企业用工成本增加,农民工工资浮动较大;生产时间相应减少、销售下降,在企业生产不饱和的情况下,用工的数量迅速萎缩,年底单位从业人员减少为56人,在年随着国家储备政策、贴息政策的相继出台和经济形势的逐步好转,企业从2009年二季度起逐渐出现回暖迹象,企业从业人员基本稳定在85人。

制造业技术人员紧缺。调查的天成丝业、昊华公司、旬阳烟厂、开源建材等企业,虽然也受经济形势的影响,有的企业处于减产、半停产状态,但是与采矿业相比受国际价格因素影响较小,由于生产原料属当地农副产品,产品销售市场也是周边地区,加之企业采取多种措施,使职工队伍相对稳定,但是由于这些企业产品技术含量相对较高,要求职工具备一定的职业素质,造成企业对技术性岗位相对紧缺。

住宿餐饮业和建筑业出现用工短缺。受我市经济发展和高速路建设的影响,我市住宿餐饮业和建筑业发展迅速,不同程度出现用工短缺,尤其缺乏年轻的务工者。

预计,私营企业随经济形势的好转年春季用工有望增加,但是“招工难”问题尚待解决,

通过对企业的调查走访,可以看出,随着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人力资源的供需矛盾凸显,企业“招工难”与求职者“就业难”问题同时显现,主要表现:

一是招用的青壮年劳动力短缺,目前我市劳务市场上求职的工人多数年龄在35岁以上。而用工最为短缺的建筑业、住宿餐饮业由于行业特点,希望招聘18-30岁之间的青年务工者。这样造成供需方年龄结构的错位。

二是工资待遇同求职者愿望有差距。一方面企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利润空间有限,愿意支付的用工成本相对较低,而另一方面随着生活费用的上涨,求职者的预期薪金增加,两者的矛盾导致就业意向难以达成。

三是工作强度大的企业招工难。工作强度大的企业与被聘人员之间的双向选择,一般年青人倾向于到发达地区做能够获得高收入的工作,而不愿到经济落后地区薪水不高而工作强度大的企业里谋职。就拿兴科房建公司来说,聘用小工每天工资由过去的30、40元涨到60元,技工工资达到每天100元水平,但仍然会出现招工紧张的`现象。

四是法律意识淡漠,给用工单位带来隐患。新《劳动法》的颁布,更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加健全、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也依法约束了用人单位。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又曝露出一些不尽完善的地方。比如,企业招用的一些简单劳力,月工资几百元,但与企业签订合同后,企业就要依照《劳动法》给工人购买养老、医疗、工伤、大病等险种,除企业按规定予缴纳外,个人缴纳部分要按照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的比例缴纳,而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又远远高于其基本工资,也就是说工人要从本来就很低的薪水中拿出不少钱来购买保险,这样就会导致很多工人不愿意企业给买保险,也会使用人单位不知如何是好。

五是当地求职者整体上文化、技术水平不高,缺乏必要的系统的职业技能培训。据了解,在我市农村富余劳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绝大多数;高中、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是少部分;有初级以上技能的更是少之又少;下岗失业人员中普工占了绝大部份。

六是人才的培养远不能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培训与中小企业的用工需要缺乏必要的衔接,学校培育的普通人才企业用不上,企业需要的专业人员学校未培养,造成中小企业招工难,特别是招技术工人难。

三、多种措施解决“招工难”、“就业难”的矛盾。

“招工难”、“就业难”的问题看似一种悖论,但是却又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一方面企业招不到可用之人,另一方面剩余劳动力闲置造成失业,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有着极大地危害。要解决这个发展中的难题,必须采取多种措施从就业环境、优惠政策、加强培训几个方面加以解决。

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通用19篇)篇四

20xx年下半年以来,随着我市经济的企稳回暖,实体经济逐步走出困境,特别是进入20xx年以后,企业用工需求更加迫切。20xx年,全市企业劳动力需求将达到历史高位。

1、本地工业园区迅速发展,企业用工需求增加。

近年来,随着我市工业园区的不断成长,园区企业缺工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我市近期组织了对园区部分企业的问卷调查,收回问卷66份。调查显示,67户企业近期缺工2万人,年内缺工总数将达3。2万人。从行业类型看,机械制造、食品加工、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用工需求较为明显,本次调查的35户机械制造、食品加工、服装加工行业企业中,有6户企业用工需求达500人以上,其中5户是机械制造类企业,1户是食品加工企业;11户企业用工需求在200—500人之间。

调查显示,大型企业的用工短缺现象不明显,一方面因为大型企业管理规范、人员流动性小;另一方面因为待遇较好,招工难度相对较低。而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中小型企业,由于工资相对较低、工作环境较差、劳动强度大等原因,对求职者的吸引力相对不高,从而使招工越来越难。部分中小企业反映“招工难”,无法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这是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重要原因。多数企业反映,近期订单量迅速增多,现有人员即使加班加点也难以顺利完成,企业一时又招不到工人。一些企业反映,招工难导致开工率不足、机器闲置,加大了企业生产成本。

3、一线工人用工需求较大。

经调查,企业对普通工人的需求量最大,技术岗位有部分缺口,行政管理岗位缺口较小,一线操作工需求最为旺盛,占到需求总数的80%以上;其他管理型、技能型、研发型人才以及高技能人才等各类人才需求比例,约占需求总数20%。我市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劳动者的技能要求不高,再加上其投资小、成本低、灵活性高等特点,使得中小工业企业用工需求相对旺盛,尤其是对普通劳动工人以及初中级技术工人需求较大,而对高级工和高级技师等高层次人才需求则相对不大。

4、企业技术工人和季节性用工短缺。

一些市场竞争激烈、产品更新换代快的行业技术工人短缺。如电子制造业和新能源产业等,这些企业为保持或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增加产品科技含量,需要具备一定文化知识和技术的工人。而一些产品销售淡旺季分界线较明显的企业为了节约劳动力成本,一般不会与雇佣工人签订长期劳动合同,而偏向于使用季节工。旺季时大量雇佣人员,淡季时只支付较低的工资,迫使雇佣人员主动离职,这些企业往往在生产旺季难以招到满足生产需求的工人。

1、经济迅猛发展促使用工需求不断扩大。

去年,我市工业增产又增效,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岗位需求。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迅速回暖,企业订单不断增多,因生产能力扩大造成岗位需求量大。

据调查,20xx年下半年到20xx年,受金融影响,很多企业订单减少,信心缺乏,裁去了部分员工。但从20xx年三季度起,经济回暖,企业手上的订单大幅增多,用工需求大幅增加。从20xx年下半年起,园区部分企业提供的普通岗位数超过了进场求职人数,“招工难”开始显现。

2、劳动力结构性错位导致部分行业出现用工短缺。

从分析人力市场资源结构发现,部分企业有岗位但找不到员工,而包括大学生和农民工在内的不少求职者却由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待业。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从劳动力需求方面看,用工出现缺口的基本来自传统工业体系,主要集中在机械制造、食品加工、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同时技能人才短缺,维修技工、焊工、铆工、车床工等技术工人缺口较大。企业一方面需要大量技术熟练工人,一方面又不愿意为培养技术工人投入合理的成本,长此以往,必然导致技术熟练工人供求关系的失衡。从劳动力供给方面看,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主体,他们的基本素质、择业观念、生活态度与老一辈农民工相比,均发生了较大的转变。这些因素的叠加,造成了部分行业出现结构性用工短缺现象。

3、职工的劳动诉求与企业习惯用工方式产生矛盾。

由于劳动力市场劳动力长期供大于求,在此情况下,部分企业漠视甚至侵犯职工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一是部分企业工资待遇偏低,工作时间长,制约着企业招工。大部分制造类企业均是计件工资,多劳多得,企业招工时承诺的月薪1200——20xx元以上,基本上都要工人超负荷地加班加点才能实现。二是部分企业虽然待遇、条件不错,但某些岗位对健康有害,工作岗位缺乏明确的职业发展前景等因素也制约着企业招工。三是部分企业不同程度存在用工不规范的问题,一些企业甚至每天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四是员工住宿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部分缺工企业不提供职工宿舍或住房补助。五是部分企业缺少企业文化和人文关怀,难以留住员工。六是企业缺乏人力资源储备意识,部分企业无法合理解决淡、旺季期间员工去留问题等等。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这些企业已经不能满足求职者的就业诉求。从求职者的就业诉求看,寻找工作时更加注重企业的工资待遇、工作环境和职业未来的发展,这正是劳动者对劳动诉求不断增强的表征。从企业的角度看,在当前资本强、劳动弱的背景下,企业忽视职工权益的保护,忽视企业文化的营造,缺少与职工的情感沟通,给企业发展带来潜在的不稳定。同时,企业用工的临时化和无序化,也将导致企业人力资源匮乏和生产效率低下。

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通用19篇)篇五

根据每月报送的工业园区企业用工变化情况表来看,截至20xx年8月底,全市共有工业园区企业1868家,在职员工总数为31.4万人,较上月增长1%,缺工总数为16305人,较上月增长11%,其中,普工13830人,技工964人,缺工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

劳动密集型企业招工难问题的出现,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因新投产、新增生产线、临时增加订单等导致用工相对集中造成缺工。

随着全市决战八千亿工作部署取得阶段性成果,新投产、新增生产线、新增加订单的企业明显增多,导致用工相对集中,从而造成用工相对紧缺。如:中杰鞋业因新建厂房、新增生产线今年计划招聘3000人;新海洋因订单增加今年计划招聘1600人;新成动力能源因新增生产线今年计划招聘1200人;昌圣科技因新增生产线今年计划招聘1000人。

(二)因工资相对较低、工作环境相对较差等企业内部问题造成人员流失缺工。

企业平时不注重员工稳定,没有合理的人力资源计划,在如何留住员工上鲜有作为,以至于员工再度流失,而企业总是陷入“招工—辞工—招工”的恶性循环。例如:新海洋从建厂至今招工总数超过5万余人次,目前厂中只有2304人,离职率高达93%;捷和电机有限公司总需员工人数约1700人,现有职工约1100余人,因增加生产线需600人左右,而工资待遇偏低,使缺工率达到54.5%;在留住员工方面做得较好的企业如佛吉亚好帮手科技、同和药业、新景象陶瓷等,今年员工离职率都在5%以内。

原因在于:

薪资待遇有待改善。部分企业看重的是生产成本的降低,不注重投入和改善,薪资待遇达不到员工要求。

晋升空间有待规划。没有规划好企业员工晋升的空间和通道,让员工在企业感觉不到工作有奔头、事业有前途。

企业文化有待完善。企业没有注重核心文化的打造,员工觉得自己和企业之间仅仅是一种工资上的雇佣关系。员工荣誉感有待提升。企业对员工的法定权益保障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法定休息日照常上班,员工休息时间较少,难于建立“企业是我家”的荣誉感。

(三)因企业需求与员工期望有落差、市内薪酬与省外薪酬有落差、园区配套欠成熟等原因造成缺工。

1、求职者就业观念已发生了较大转变,对薪酬待遇、工作环境、晋升空间等有更高要求目前,90后新生代已成为就业大军的主力军,他们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大多接受了更好的教育,学历较高,生存压力也远没有父辈大。一方面,受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发展的影响,新生代对职业期望值更高,更注重生活品质、自由度和发展机会等,择业观发生了较大变化;另一方面,新生代普遍耐受力更差,也是形成招工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如:奉新县的纺织行业因用工环境差、劳动强度较大,招工较难,其中,宝丰针织人员流失率25%,宝源彩纺人员流失率15%,金源纺织人员流失率20%。

2、本地企业薪酬水平相比沿海地区竞争力不足,园区软硬件条件有待完善从全市工业园区企业用工调查情况看,全市工业园区企业普通工人平均月工资在2800元左右,较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来说低25-30%,加上本地工业园区在教育、生活、娱乐等方面的各项设施不够完善,部分企业距离城区较远,公共交通网络不便捷,文化娱乐设施匮乏,造成企业职工工作生活不便,故而外出务工仍是大部分劳动力尤其是青壮年人的首选。此外,年轻人也都存在想到外面去闯一闯、看一看的意愿,故而年轻人外出务工的仍占多数。

3、对本地企业发展宣传力度不够,供需结构矛盾导致招工难。一方面,各部门对本地企业、家乡发展的宣传力度不够,部分求职者对家乡企业的认识仍停留在以往的工资低、强度大、环境差的状态,对家乡企业的发展认识不够全面。另一方面,全市富余劳动力也存在整体上文化、技术水平不高的现象。同时,企业方面的招工也存在局限性,部分县市区如陶瓷企业,部分岗位用工年龄要求在40岁以下,一些光电产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由于企业生产特点,招工更是严格,大多选择年轻女性。因上述原因,导致用工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受技术、师资、设备等因素影响,县市农民工技能培训都是短期培训,在培训效果上与中小企业的用工需求需要缺乏必要衔接,导致学校培育的普通人才企业用不上,企业需要的专业人员学校培养不了,从而导致中小企业招工难,特别是招技术工人难。

(一)抓企业发展,发挥企业吸纳就业能力。

财政、税务、工信、发改、金融等相关部门联手,重点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可持续发展,发挥其吸纳就业功能。继续发挥失业保险稳岗和技能提升补贴政策作用,减轻企业负担,帮助园区企业稳定就业岗位,提升企业员工技能水平,稳定企业就业岗位。

(二)抓企业责任,强化企业招用工主体作用。

引导企业积极探索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坚持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管理,根据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和自身经营状况合理确定薪酬待遇,增强岗位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在园区企业开展用工诚信等级评定、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等活动,帮助企业合理制订全年用工计划,避免发生生产淡季大量裁员、生产旺季又招不到工的现象。

(三)抓用工监控,及时掌握园区企业用工状况。

充分发挥就业信息管理系统以及社区平台的作用,加强“一网五点”建设,重点做好工业园区企业用工动态监测,尤其是对园区用工量大的企业实行重点监测和服务,定期进行分析,掌握企业用工变化情况,做好服务跟进和用工对接,及时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四)抓技能培训,优化职业培训相关政策。

职业培训是缓解结构性矛盾的根本途径,也是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重要方面。但是,目前现行的职业培训政策还主要局限于农民转移就业劳动者、贫困家庭子女、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等五类人员,且在培训时间、流程上都有比较严格的限制。建议将所有有需求的劳动者全部纳入职业培训范围,进一步优化职业培训补贴等相关政策,并与当地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更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缓解人力资源供求的结构性矛盾。

(五)抓市场配置,扶持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

充分抓住国家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契机,积极建设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给予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更多扶持政策,通过对入园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提供贷款贴息、财税减免、租房补贴、奖励激励等扶持政策,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健康蓬勃发展,提升人力资源服务及公共就业服务水平。目前,**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一期)装修改造升级已完成投入使用,已签约32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下一步,将结合市民中心统一规划建设产业园(二期),预计规模为4万平方,集人力资源市场、就业创业、社保、医保、人事考试、劳动关系等全部人社业务于及其他业务于一体,为**乃至赣西地区提供充足的人才智力保障。

(六)抓平台共享,推动全省人才有序流动。

构建全省人才平台共享机制,从而推动全省范围内的人才有序流动。整合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的人才信息库,建立全省多元化、综合性、专业型、智能化的人才信息资源共享库,实现全省范围内人才信息和资源的实时共享和查询。此外,建立人才信息互通发布机制,实现各地、各部门、各单位人才信息网站互联、重要信息协助发布、人才信息数据库共享。

(七)抓服务意识,完善园区设施,优化园区环境。

增强招商、安商服务意识,落实各部门工作责任,进一步完善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工业园区内保障房、医院、学校、商场、金融网点等配套项目的规划布局和建设,确保园区内企业职工住有所居、闲有所乐、学有所教、病有所医。

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通用19篇)篇六

为及时掌握春节后企业用工需求情况,更好地完善就业服务,缓解用工压力,xx市劳动就业办公室于2月下旬对全市企业春节后用工状况进行了摸底调查。

1、行业分布。

本次调查的50家企业都不同程度存在缺工现象,涉及电子电器、纺织、机械制造、建筑、石油化工、食品加工、水产养殖等10个行业;缺工总人数6561人,其中男工4170人,女工2391人;缺工50人以上的企业32家。

2、工资水平分布情况。

各计划招工企业20xx年薪酬水平一般在1400元—3800元/月之间,平均工资2398元/月,比20xx年增长5.6%。其中,电子电器业工资增幅最高,达12.6%;其他依次为水产养殖加工、纺织和石油化工行业,增幅分别为10.6%、10.07%和9.40%。提高工资待遇水平成为吸纳用工的主要措施。

3、缺工工种分布情况。

从用工调查反馈情况看,技工需求进一步扩大,岗位要求进一步精细,技能要求进一步提高。机械制造、石油化工、食品制造、建筑等行业对招用人员技能要求相对较高,水产养殖加工、电子电器等行业技能要求相对较低。

从总体用工需求情况看,春节后xx市用工紧张局面得到有效缓解。虽然部分企业仍不同程度存在缺工现象,但缺工人数已从节前21035人降至6561人。这是xx市用工环境不断优化的体现,也是采取一系列针对性工作措施的结果。春节后,xx市劳动就业服务部门多措并举,内引外联,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异地招聘活动,举办了“农民工、民营企业、女工就业、家庭服务业、高校毕业生、外资企业、市属重点企业”等一系列专场招聘会,促进供需对接,满足企业用工,累计提供用工岗位2万多个,达成就业意向8000多人,对解决用工难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调查情况分析,造成xx市企业缺工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企业扩大再生产提升用工需求。随着经济形势稳定向好,华泰汽车、固珀成山、赤山集团等传统重点骨干企业订单增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刺激了全市用工需求。从调查情况看,50家缺工企业中有36家因扩大生产规模和订单增多导致缺工,占72%。同时,xx市渔业水产、食品加工行业用工总量约占全市工业企业用工总量的比例举足轻重。随着春节后消费生产进入旺季,带动了用工需求,导致用工短缺。

二是职工队伍不稳加剧用工紧张。目前,企业职工中80后、90后新生代工人日渐成为主力,他们受教育程度较高,社会压力和责任感较轻,择业意识多变,流动特点突出,造成企业职工队伍不稳,产生常态化缺工现象。

三是外工供给不足加大招工难度。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推进和各级惠农政策效应稳步显现,用工紧张成为东、中、西部普遍面临的突出问题,劳动力输出渠道收窄,供给总量减少,成为影响xx市企业用工的主要原因。

四是用工环境欠优影响招引效果。大多数企业没有建立稳定的工资增长机制,大多数企业外工没有纳入社会保障,部分企业用工存在临时观念,不重视文化建设,缺乏持久的用工吸引力。

一是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认真贯彻落实鼓励企业创新发展有关政策,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扩大利润空间,以产业升级减少用工,以提高待遇吸引用工,双管齐下解决用工难题。

二是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重点加强与劳务输出地对口部门合作,在当地设立劳务合作机构,签订长期劳务合作协议,及时引进输入劳动力。积极开展各种专项招聘活动,有针对性地促进各类群体及时充分就业,挖掘就业潜力,满足企业用工。

三是进一步优化用工环境。切实落实最低工资标准等收入分配政策,积极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大力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加强外工人文关怀,全面增强企业用工凝聚力和员工归属感。同时,在外工住房、子女上学、医疗、文化生活等方面不断完善制度,加大力度,解决外工反映迫切的实际问题和后顾之忧,促进职工队伍的稳定。

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通用19篇)篇七

按照古协办发〔20xx〕10号关于对全区“企业劳动用工执法情况”进行调研的通知精神要求,我局组织了一次企业用工执法情况的调研,现将这次调研情况作如下汇报。

我区乡镇企业,截止2xx年底,企业已达9889个,企业劳动用工人数达22788人。按照现行的统计范围,个体企业作为乡镇企业统计,个体企业约占乡镇企业的95%,达9395个,个体企业平均每个企业只有1个劳动用工(不含企业主)。私营企业约占乡镇企业的5%,达494个。私营企业平均每个企业劳动用工约27人。我区作为乡镇企业的私营企业主要有农副产品加工、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和砖瓦业等,这些企业劳动用工分为三种,一是长期用工,二是短期用工,三是临时用工。长期用工和短期用工都在统计数内,临时用工一般不在统计数内。长期用工一般是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短期用工一般是季节工。长期用工都能签定劳动用工合同。短期用工部分有劳动合同,另一部分没有劳动合同,只有口头答应劳动工价。

(一)政策宣传力度有待加强

《劳动法》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客观情况的变化,一些新的用工主体,用工形式不断出现,要求劳动合同制度进行相应的改革。乡镇企业用工制度的不断改变,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加强。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是尊重劳动,保护劳动者的重要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完善劳动保障法律体系的重要举措。我们应该利用各种宣传方式,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二)乡镇企业员工素质有待加强

我们应该重视乡镇企业员工培训,由于员工自身素质较低,缺乏系统的培训教育,缺乏一定的专业技能,自身素质不过硬,实际能力不适应,只能从事一些体力工作或短期劳动,从而为签订劳动合同带来一定的难度。

(一)进一步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宣传教育,调动老板与员工的积极性而确立劳动关系。在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一方面有共同的利益,另一方面又有不同的利益需求。《劳动合同法》在维护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的同时,侧重于维护处于弱势一方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以实现双方之间力量与利益的平衡,从而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劳动合同在保护劳动者各项劳动保障权益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作为劳动合同一方面可以从形式上确立劳动关系,从而为劳动者获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各项法定权益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又从内容上具体约定了劳动者的工资、工作内容、工作时间等权益,从而为劳动者实现和保障自身的权益提供了依据。另外劳动合同的重要性,决定了《劳动合同法》在劳动保障法律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制定《劳动合同法》,不仅可以直接维护劳动者的劳动合同权益,而且还可以起到间接维护劳动者的其他各项劳动保障权益的作用。

(二)进一步加强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

现行劳动合同尽管在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施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一些用人单位不依法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滥用试用期和劳务派遣、限制劳动者的择业自由和劳动力的合理流动等。目前,一些用人单位为规避法定义务,不愿与劳动者签订长期合同。大部分劳动合同期限在一年以内,劳动合同短期化倾向明显,影响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这一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工的就业稳定和对企业的归属感,影响了其为企业长期服务的工作热情和职业规划,对企业的长期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三)进一步加强对乡镇企业员工的法律培训力度。

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订立劳动合同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的要求,也就是遵循合法原则;双方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劳动关系的建立在劳动法律体系中处于关键位置,其决定着劳动者是否能够享受劳动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作为制定《劳动合同法》是尊重劳动,保护劳动者的重要举措。《劳动合同法》通过对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解除、终止等作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我国国情的规定,在尊重用人单位用工自主权的基础上,要求用人单位必须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全面履行劳动合同、引导用人单位合理约定劳动合同期限、规范用人单位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行为、要求用人单位在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时必须依法支付经济补偿,从而在劳动者十分关心的这些问题上,有效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制定《劳动合同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一方面有共同的利益;另一方面又有不同的利益需求。

《劳动合同法》在维护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的同时,侧重于维护处于弱势一方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以实现双方之间力量与利益的平衡,从而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制定《劳动合同法》是完善劳动保障法律体系的重要举措。劳动合同在保护劳动者各项劳动保障权益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劳动合同的重要性,决定了《劳动合同法》在劳动保障法律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制定《劳动合同法》,不仅可以直接维护劳动者的劳动合同权益,而且还可以起到间接维护劳动者的其他各项劳动保障权益的作用。

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通用19篇)篇八

为了解我县园区企业用工现状,进一步做好企业招工工作,近日,县政府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业园组成联合调研组,就道州工业园企业招工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经过多年来不遗余力地招商引资办工业,我县园区工业有了较大发展,截至目前,道州工业园已投产(含即将投产)企业51家,现有员工5000人。尽管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招工工作,不断加大招工服务力度,但企业缺工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据统计,共有29家企业存在用工缺口,缺工企业占总数的57%,目前共缺员工4456人,占企业员工需求量的53.6%,主要缺少生产一线的普通工人以及部分技术工人和少量管理、科研、营销人员。缺工最严重的企业为电子类、制衣制鞋类劳动密集型企业,其中,道县晶石电子有限公司用工缺口1100人,道县建溢鞋业有限公司用工缺口600人,道县德祥运动用品有限公司用工缺口600人。春节前后,道州工业园仅新招录员工1021人。

目前的企业“招工难”,不仅影响到企业的正常开工生产,而且影响了一些企业主加大投资的积极性。部分企业负责人表示,由于严重缺工,将慎重考虑未来是否在我县扩大生产规模。随着我县园区新增投产企业和一部分有意扩大生产规模企业用工量的增多,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势必对我县“工业强县”战略的实施和招商引资工作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我县劳动力资源丰富,全县农村劳动力总数达30万,但却不能满足本地企业用工需要,这一情况值得深思。调查发现,我县企业“招工难”问题的出现,存在企业、劳动力本身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

1、从企业方面来看。一是薪酬待遇不合理。在全国出现“用工荒”的情况下,沿海企业普遍通过提高工资来吸引或留住员工,以东莞市为例,最低工资标准为1100元/月,月平均综合实际工资达到1500-1800元左右。而我县园区企业受利润空间不大的影响,无论是技术工种,还是后勤文员,大部分工作岗位的工资没有明显的增加,企业最低工资标准仅有600元/月,普通生产员工月平均综合实际工资仅在800-1100元左右,比沿海发达地区的同类企业低500-600元,与求职者的期待还有一定的差距,对员工产生不了吸引力。此外,绝大部分企业每月工作时间在26天以上,部分企业甚至长达28天,每天工作时间为10-12小时,如遇加班,时间还会延长。部分企业法定节假日要求员工加班,却没有按照劳动法规定付给员工2倍至3倍的加班费。二是用工条件较苛刻。企业普遍对劳动力有年龄、技能、工作经历、性别等方面的要求,个别企业的用工要求甚至脱离实际。如电子企业招工时将年龄限制在35周岁以下,导致许多年轻劳动力供给不足。而道县的实际情况是,35岁以下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在家的基本上是一些年龄超过35岁的劳动力。此外,园区企业大多偏好招用女工,导致女工短缺,男性劳动力相对过剩。三是权益保障不到位。个别企业存在短期行为,劳动法律法规意识淡薄,对员工的合法权益保护不够重视。园区企业不同程度存在劳动合同签订率低,给员工购买“五险一金”比例不高,有的企业甚至出现收取押金、扣压证件、拖欠工资等行为,员工对企业难以产生安全感、认同感。目前,园区内企业参保工伤、养老、医疗三险的企业仅有4家,占企业总数的8%;14家企业没有为员工购买任何保险,占企业总数的28%;其他企业多是为员工买了“五险一金”中的一个险种。另外,大部分企业车间无防暑设备,宿舍无风扇,员工在高温天气工作时难以忍受;娱乐、休闲设施不健全,员工生活单调枯燥;多数企业没有建立工会组织,当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没有相应的组织牵头来维护其正当权益。

2、从劳动力自身来看。一是就业观念存在偏差。目前,80、90后等新生代打工者,绝大部分不愿留在本地,而喜欢到沿海发达地区、大城市打工。这部分人普遍认为,沿海一带发展快,钱好挣,工作条件和待遇比家乡的企业好,而且更容易找对象。即使在同等薪酬下,他们也愿意外出打工。甚至有的父母也认为,子女在上海、浙江等发达地区工作,自己脸上有光彩。另外,还有部分年龄偏大的务工人员,文化层次不高,也没有一技之长,但对工作条件和待遇要求较高。调查发现,有80%以上的农民工表示愿意选择外出就业。这种情况导致用工需求较大的纺织服装、电子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出现招工缺口较大现象。如晶石科技有限公司,今年计划招工1100名,但报名应聘者却不到70人。二是劳动技能相对较低。我县劳动力文化程度普遍较低,80%以上的务工人员是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有的人记不下本人一天完成的工作,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只能从事最简单的工种,稍微复杂的工作就无法胜任。三是自由散漫不服约束。部分本地劳动力自由散漫,动辄请假,且不服管理。如奥盟电器有一名本地员工,因向主管请假未获批准,便提出辞职,辞职后心有不甘,纠集一伙人把主管痛打一顿。这一事件直接影响到奥盟电器的招工方向,据调查,奥盟电器已决定宁缺勿滥,近期内不再招收本地员工。

3、从政府服务来看。一是园区配套设施不够完善。近年来,虽然我县每年投入工业园基础及配套设施在2亿元左右,着力加强园区水电路讯和美化、亮化、绿化、净化建设,园区初具工业新城雏形,但园区住宿、消费、娱乐等配套设施仍然匮乏,相关第三产业没有充分发展起来,缺乏适合员工文化娱乐、休闲放松的场所,导致员工工作之余,精神上感到苦闷,“招不来,留不住”的问题突出。二是劳动力市场不够成熟。目前,县内劳动力市场发育较为滞后,没有一个统一发布劳动力供求信息的完整平台,没有一个大型的人才市场,劳动力供求信息的变化得不到及时反映。加之部分企业招工时没有通过正规的劳动力市场发布用工信息,而是习惯在企业门口或人口集聚区张贴招工海报、发动企业内部职工招揽工人等方法招工,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很难及时准确地了解到企业的用工信息,造成供求双方信息沟通不充分。三是乡镇招工服务不够到位。部分乡镇认识不到位,认为招工是企业的事情,是劳动部门的事情,没有把招工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对招工工作宣传不够、抓得不力,辖区内大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均外出打工。

调查组认为,解决企业“招工难”的问题,既要坚持“市场问题市场办”的原则,又要根据当前的特殊情况,加强行政推动,思想汇报专题强化部门联动,促进协调解决。

1、强化就业服务。一是加强就业宣传。大力宣传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园区发展前景以及用工优惠政策,增强本地企业对务工人员的吸引力,促进本地劳动力转变就业观念,就近就业,为家乡建设服务。二是深化就业培训。将下岗失业人员、城镇新增劳动者、大中专毕业生、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复员转业退役军人、农村劳动力列入免费培训范围,广泛深入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鼓励各类技能培训机构,顺应市场需求和就业发展趋势,调整专业设置,积极开展对农村和外来劳动力及其他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政府对培训机构给予适当补贴。建立健全校企合作培训机制,由政府牵头,工贸中专与各企业进行校企合作,使培养的人员能够快速适应生产岗位的需要,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建立就业培训专项补助资金,每年从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经费,用于补贴企业对员工的岗前培训、在职培训补贴。三是优化招工服务。建立健全由县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乡镇就业服务机构和行政村招工信息员组成的就业服务体系,对在各行政村聘请的招工信息员,按工作成效发给一定补助。定期组织招聘会,搭建企业和求职者双向选择的平台,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引导劳动力资源在园区企业的合理配置。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深入邻县邻市以及邻省欠发达地区招工。建立招工奖惩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乡镇场、街道办事处、县直有关部门和各行政村的招工积极性和主动性,对考核完成年度招工任务的单位,补贴职业介绍费;对没有完成招工任务的单位,向县委、县政府缴纳招工服务费。实行送工考核制度,将送工情况作为干部年度考核内容,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四是强化用工保障。劳动部门要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完善企业工资支付监控制度、欠薪报告制度和工资保证金制度,确保企业对员工的工资支付及时到位;加强劳动合同管理,督促企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严厉打击恶意欠薪行为等等。同时,进一步完善吸引本地劳动力到园区就业的优惠政策,吸引大批外出职校毕业生和打工者回乡就业。

2、改善用工环境。一是切实提高薪酬待遇。企业要在强化内部经营管理、加快自身发展、增加利润空间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工资制度,在有关部门确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基础上,合理地确定用工待遇,在企业经济效益和盈利水平提高的情况下,逐步提高员工福利待遇,使员工工资达到或超过同行业平均水平;同时,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对工作效率高的工人给予相应奖励,根据在企业工作年限给予相应工龄补贴,想尽一切办法留住熟练工人。二是大力改善劳动条件。企业要加大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投入,采取有效措施,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安全生产设施和劳动保护条件。有条件的企业要对员工定期进行体检,关心员工的身体健康。此外,要合理安排加班时间,确保员工加班待遇。三是努力培育企业文化。企业要不断增强人性化用工意识,树立“善待员工就是善待自己”的理念,加强与员工的感情交流和沟通,努力构建积极、健康、和谐的企业文化,增进对员工人文关怀,积极创造有利于务工人员成长的发展平台,将员工前途和企业前途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以待遇留人,以感情留人,以事业留人,以精神凝聚人,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为企业服务。同时,在提供吃、住、行方便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企业的文化娱乐设施,消除员工对工作产生的厌倦感。

3、完善园区配套。着力完善生活性配套设施,积极发展医疗卫生、社区服务、文化休闲等消费性服务业,打造良好的园区环境,加快推进园区城市化。规范园区内公交线路的运营,增加公交车次,实行定时、定点在城区停靠,保障企业员工出入城区的方便。抓好园区中心商业街、商住楼盘、廉租房、公租房、绍基学校、道江六小、永州工贸学校等配套项目的开发建设,加快综合型医院建设,鼓励发展民工公寓、专家楼,适当发展高档住宅,切实解决员工吃、住、行、购物、就医、子女入学等实际困难,消除其后顾之忧,全面提升园区的开发档次和服务水平和员工生活质量,促进园区和谐发展。

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通用19篇)篇九

按照市政府关于调度我市春节后企业招工用工和农民工返城务工新情况的要求,我局对全市人力资源市场岗位需求和部分企业用工情况开展了调研,并对100户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企业用工需求增加。春节后第一周(2月4-9日),全市人力资源市场岗位2.9万个,同比(20xx年节后第一周,2月14-19日,下同)增长6.5%。从企业用工调查情况看,100户调查企业春节后招聘岗位4819个,较去年同期增加了2266个。

(二)制造业岗位需求回升。春节后第一周,人力资源市场制造业岗位1.41万个,占48.5%,同比增长38.1%。受订单增加、去库存压力减少等因素影响,制造业回暖趋势较为明显。从企业用工调查情况看,43户制造业调查企业,生产经营与去年同期相比很好的企业5户,较好的11户,持平的23户,较差企业4户。43户制造业企业春节后招聘岗位3217个,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874个。青岛济二机床世代有限公司、青岛瑞华集团等企业因订单增加,岗位需求分别增长了10%、5%。

(三)服务业企业岗位需求有所减少。春节后第一周,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业岗位1.37万个,占47%,同比下降10.8%。批发零售业、餐饮服务业等传统服务业岗位需求减少,同比分别下降12.4%、12.1%。物流业、信息传输计算机软件业、商务服务业、家政服务业等行业岗位需求上升,同比分别增长15.4%、11.2%、8.4%、7.7%。京东快递、糕点连锁丹香等企业岗位需求同比增长20%以上。业务销售、物流快递、餐饮服务、物业保安等岗位需求较为集中。

(四)技工类岗位需求比重上升。春节后第一周,人力资源市场技工类岗位0.4万个,占13.8%,同比增长15.3%,所占比重上升1.5个百分点,电焊工、冲压工、加工中心操作工、车工、数控设备操作工等工种需求量较大。与之对应的普通操作类岗位0.7万个,占24.1%,同比增长9.8%,同比降低1.1个百分点。

(五)企业用工压力减弱。从企业用工调查情况看,企业员工流失率降低,招聘成功率上升。100户调查企业,春节前共有员工4.1万人,离职1445人,流失率3.5%,较去年同期降低1.1个百分点。春节后已招聘人员1490人,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8%,企业春节前人员流失产生的岗位空缺已基本补充完毕。

(六)企业招聘工资呈分化趋势。春节后第一周,人力资源市场平均招聘工资3028元/月,同比增长12.4%。其中,制造业平均招聘工资3034元/月,同比增长7.78%;服务业平均招聘工资3004元/月,同比增长13.6%。批发零售、餐饮服务、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印刷等传统行业工资水平较低,增长空间偏小,分别为2987元/月、2610元/月、2538元/月、2869元/月、2625月/月,同比分别增长8.8%、0.9%、-4.8%、-5.3%。社会福利、金融、物流、信息传输计算机软件、科技服务、设备制造、汽车制造、金属制品等新兴行业工资水平较高,增长空间大,分别为5042元/月、3451元/月、3912元/月、3448元/月、3234元/月、3277元/月、3255元/月、3254元/月,同比分别增长21.9%、21.6%、16.5%、11.2%、10.4%、12.4%、17.6%、16.8%。

二、存在问题。

(一)企业市场经营不稳定因素影响用工。从100户企业用工调查情况看,目前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因素有三个方面:

一是市场需求不足。33户调查企业存在市场需求不足,订单减少的情况。

二是原材料价格波动。39户调查企业存在因原材料波动影响生产经营稳定的情况。

三是劳动力成本上升。67户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压力较大,特别是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工资水平增长乏力,影响员工队伍稳定。

(二)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不平衡。

一是技能人员供给不足。企业技能岗位需求持续增长,但市场技能人员供给缺口较大,机械加工、化工、剪裁缝纫、数控设备操作等岗位供求比(岗位/求职)均超过2,企业难以招到足够的技能人才。

二是人才供求不平衡。企业岗位需求日趋细化,专业化程度要求高,但包含高校毕业生在内的求职者难以适应,多数只能满足基础岗位需求。

三是服务业用工缺口较大。批发零售、餐饮服务、居民服务等行业用工需求量较大,但工资水平偏低,员工队伍稳定性较差,招聘不足的问题较为突出。

(三)企业用工出现短期化现象。从人力资源市场招聘情况看,受企业订单的不确定性和人工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企业招聘岗位短期合同和小时工较往年增长了近10%。同时,部分农民工就业要求和对企业期望值增高,普遍存在观望情绪,更倾向于短期合同。这种用工短期化现象会对培训和就业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通用19篇)篇十

甲方:乙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本着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甲乙双方签订以下劳动合同。

一、合同期限。

二、工作内容。

甲方分配乙方为公司担任门卫值班工作。乙方必须在规定的上班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具体任务为:负责工地门卫安全保卫工作,包括工地大门管理及进出人员、车辆管理、材料、机械、设备、防火、防盗等安全保卫工作。

三、劳动纪律。

1、遵守劳动纪律,不得在上班时间内喝酒;按时上下班,不得私自找人顶班,坚守工作岗位,严禁脱岗。因脱岗造成的工地财物及工地财产被偷盗或丢失,由乙方负责赔偿。即时关闭工地大门,对滋扰工地的人和不明身份的人要干涉和询问,不准进入工地,若发生特殊情况,要立即报告工地领导,情节严重时报警110。

2、保卫人员要看管好工地的财产。

3、日常工作做好门卫室消防工作,消除各种隐患,避免损失。

4、搞好门卫内外情洁卫生,管好门卫室财产;特殊情况如买生活用品时(外出时间不超过半个小时)关好门窗、灯以及工地的大门。

四、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及休息时间均保持保卫值班状态。

五、劳动报酬。

乙方完成工作任务,甲方每月付乙方固定工资元,乙方个人生活费用均由乙方承担。

六、双方责任。

1、本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应严格履行。

2、甲方支付乙方工资。

3、乙方因故辞职或要求解除劳动关系的,否则视为乙方违约,甲方有权拒绝支付工资。

4、一方违反本合同,给对方造成损失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赔偿相关损失。

5、工作期间,出现正常和非正常伤亡事故,工地不负任何责任。

七、变更本合同条件:

1、双方协商同意的;

2、乙方不胜任合同约定的工作制度和劳动制度的;

3、由于不可抗力或合同订立时依据的其他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本合同无法履行的。

八、合同的解除。

1、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可以解除本合同。

2、乙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甲方可以解除本合同:

(1)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甲方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的;

(2)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甲方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九、合同的续订。

1、本合同期限届满后,经双方协商本合同可以续订。

2、续订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经双方协商同意可更改相关内容。

十、经济补偿。

违约责任合同期内,乙方应严重失职,给甲方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甲方有权要求乙方赔偿甲方的经济损失。赔偿办法按实际价值比例赔偿甲方。

一、本合同未尽事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二、本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公章):_________乙方(公章):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通用19篇)篇十一

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建设关键之年。为及时了解春节后各地区、各行业的生产运行状况,更好研判经济形势动态,我们特发起节后企业复工复产在线问卷调研。下面小编就陕西省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向大家做个简单的分享。

2022年2月7日-2022年2月9日。

本次调研主要是了解疫情过后春节期间陕西省企业经营现状和后期复工复产情况,评估企业面临的经营困难,制定有效合理的`经营策略,便于恢复正常的企业经营。

本次调研收集陕西地区93份调研样本中,调研对象分布陕西5个地级市,其中西安市样本占比82%。榆林、宝鸡、咸阳、汉中收集样本相对有限。其中调研样本企业多数为钢铁行业,贸易流通、生产制造、仓储物流和终端销售企业分别占比12.9%、63.5%、12%和11.6%。其中样本企业业务范围主要集中在西北、西南地区,企业员工数在0-100人,100-1000,1000人以上的企业分别占比78.2%、4.5%和17.73%。

1、今年春节期间大部分员工放假比例在比例在80%以上,多数企业春节期间全部停产,受疫情影响留在本地过年的员工比例有所增加,仅有4.3%的企业春节期间没有停产,满负荷生产。

2、今年多数企业在节后第一周开始复工复产,98%的企业在2月20前就能实现全面复工复产,企业经营状况明显好于去年,30.8%的企业订单数同比去年增加。

3、从各项调研指标来看,目前企业一季度产值情况、成品材库存、当前订单和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相比变化有限,部分企业2022年仍将保持强势增长,但部分企业在营收和订单方面明显不足,企业增长差异化较去年表现明显。

4、目前大部分企业对2022年发展前景预期较为乐观,有11%的企业持较为悲观的态度。

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通用19篇)篇十二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的社会经济发展是“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我县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县域发展应该以哪一方面做为我们的工作重点定位呢?项目建设作为未来区域社会经济事业发展唯一的支撑希望,本人按照全县党的群众路线调研要求,以工商产业项目建设为主题,于近期集中精力走访重点单位,通过深入调研、听汇报、实地考察座谈、广泛征求意见等多种形式,并通过各种途径深入了解重点项目建设,结合我县实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完善我市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机制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现将此次专题调研情况报告如下,提出一点个人拙见供领导参阅。

近年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县委县政府率领全县人民凝心聚力抓发展,大力实施项目带动等各项战略,重点项目建设管理和调度机制得到进一步加强,呈现跨越式发展态势,项目建设规模成倍增加,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区域综合承载能力,强化全县产业发展基础,拉动全县经济即期增长和积蓄发展后劲,加速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重点项目建设规模日益扩大,重要性更加突出。如“十二五”以来,我县工商产业共累计实施项目建设45个,完成投资64亿元,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20%,年均增长46.2%,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1.3%,保证了gdp13.1%的平均增长速度。三年来,年均工商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超过了50%,人均投资赶超到全市的平均水平。

2、摸索积累一定经验,化解了各种新问题。随着重点项目建设规模的日益扩大,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重点项目建设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并逐步建立起市重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各项目主管部门和单位、项目单位三级组织管理体系,以及市领导挂帅推进、目标任务分解、定期调度例会、开调度单整改等成体系的调度推进机制,重点项目建设的管理得到有效加强和提高,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管理力度进步加强。但同时,重点项目建设建设也是焦点难点问题和矛盾多发地、集中地,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如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及其他综合承载压力加剧,尤其是重点项目一些土地、资金等要素获取的难度也同样加大。

3、项目推进机制激发了新的活力。创新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推进机制,分行业、产业组建了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领导与部门包抓责任制,每个项目各有一位县级领导同志挂帅,主要依托一个部门成立,多个相关部门参加,以这种强有力的领导机构和指挥机构,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同时,实行大项目建设领导包保责任制和领导干部联系重点项目制度,20名县级领导干部联系县级重点项目,对在建项目、拟新开工项目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协调服务,及时帮助解决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有效地整合领导力量、工作力量,加大了推进力度。一批新的大项目、好项目相继落户县,其中,龙源风电项目、六万吨铸铁配件项目、三十万吨过磷酸钙项目建设。1-6月份,全县工商新开工项目18个,比去年同期增加9个。完成投资15.9亿元,完成年计划49%,为近几年进度最快的一年。

4、项目建设的思路呈现新的时代特征。一是标准更加务实。紧紧围绕推进富民强县、建设幸福县这一目标,通过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促进我县工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加快发展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现代服务业跨越发展,最终实现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的“双增加”,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凡国家产业政策禁止的项目、环评不过关的项目坚决不上,凡“赔钱赚吆喝”的事坚决不办。二是方式更加灵活有效。在科学进行产业规划、项目策划的基础上,积极适应新的全球产业转移、资本流动规律,积极开展双争取活动,组织参加各类经贸洽谈会等重大招商活动;整合部门、企业、园区的资源,建立专业招商队伍,开展专业招商;选择重点地区和城市,有针对性地开展“蹲点招商”、“敲门招商”,都取得了良好效果。如,今年西洽会“双对接”活动,共对接项目6个,投资总额19亿元。三是企业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注重以商招商、以项目招商,引导鼓励支持企业通过股权转让、资产重组、购并联合、技术引进等多种方式,与国内外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进行合资合作,既引进了新的技术、新的资金,又促进了现有企业的规模扩张和效益提高。如,三合磁铁选矿技改项目达产后,将成为我县铁原料第一大生产基地。中苑黄金采选项目、石材产业园建成投产,将成为目前西北技术领先的技术研制中心和出口基地。

5、项目建设推动产业聚集度实现新的提升。成立的项目包抓责任制和考核体系,既是一种领导方式和推进机制,更是推进产业招商,提升产业聚集度的重要举措。坚持把上大项目与培强产业结合起来,无论是原有企业通过内部挖潜、横向联合、技术改造、战略合作等多种途径上项目,还是新引进项目,都重点围绕推动产业链延伸和产业的集群发展,做强做大优势产业,促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项目开工建设,对于打造工业、商贸产业高地,发展现代服务业,必将产生重大促进作用。

6、项目建设为加快富民强县进程起到新的推动作用。全县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的强力推进,既加快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又提高了经济发展的质量,还增强了持续发展的后劲,有力地促进了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等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

(一)项目策划储备不足。突出表现为部门对项目策划储备工作不重视、不主动、不细致,很少提前3-5年对中长期储备项目进行策划、筛选、论证。从“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储备情况看,虽然在全县范围内已经开展了两轮“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的提报工作,但目前汇总的策划储备重大项目只有23项、投资仅35亿元,与测算的“十二五”期间300亿元投资规模有较大差距。从争取中央和省市投资项目情况看,不少时候是我们及时了解到了国家、省市扶持政策,但由于项目策划储备工作不充分,手头没有项目或者没有成熟的项目,只能临时拼项目、找项目,往往在短时间内拿不出符合要求的项目(包括项目的规划论证、可行性研究、审批立项等具体材料),而无法获得上级资金扶持。

(二)项目前期工作深度不够。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项目可行性研究不够。部分列入年度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的项目因在项目选址、土地征用、拆迁补偿、建设条件落实、资金筹集等方面的研究不深入,致使项目列入计划后因无法实施而取消投资计划。二是项目设计深度不够。初步设计时对项目建设条件、使用功能、整体效果等方面考虑不周全,对主要建设内容、工程量清单等测算不准确,造成工程开工后设计变更、工程量变更过多。三是项目概算编制不全面不细致。部分项目在编制投资概算时设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发展中仍只考虑了工程建设费用,而土地补偿、拆迁等费用未计入投资概算。一方面是超概算问题时有发生。

(三)项目建设管理监督“多位一体”。主要表现为项目主管部门、项目建设单位责权不明晰,这点在我县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中尤为明显。在多个领域存在着项目建设、监督、管理“三位一体”的`现象,这些单位既是项目建设单位,同时也是行政主管部门、行业监督部门,既当裁判员,又当教练员、运动员,项目监督管理质量受到影响。

(四)项目后期管理相对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少数项目竣工验收后移交不及时。二是少数项目竣工验收后结算不及时。三是项目投入使用后未开展后评价。重大项目建成投产运营一段时间使用后,全面评价项目实施后的综合经济和社会效益、经验与教训等,是不断总结提高政府决策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决定政府投资充分发挥效益的关键。目前我县各类项目都还没有开展这项工作。

(五)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要素制约方面,一是土地制约。突出表现为土地指标严重不足,土地审批流程和审批时间过长。二是资金制约。我县项目多元化融资渠道还没有形成,项目融资的主要依靠银行贷款,项目融资难度加大,小企业及新建企业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尤为突出。环境制约方面,另外,项目前期工作周期过长也是制约因素之一,一方面是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本身就相对复杂,项目建设申请办理立项审批、规划许可、土地征用、土地权属登记、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等手续,涉及规划、国土、建设、发改、环保、消防等多个部门;另一方面是部门之间缺乏沟通衔接、协调配合不够和项目建设单位不了解手续办理常程序的主观原因,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浪费,甚至出现项目手续不全即开工建设的现象。

在调研过程中,通过座谈考察和讨论分析等,调研组同志共同认为,加强重点项目建设管理是一个重大的系统工程,特别是针对当前日益扩大的管理规模、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不断涌现出新的问题等原因,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重视不够之处,应该有序梳理逐一加强和完善。从当前完善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机制的角度上看,初步提出以下三个需要突出重视及解决的重点及难点方面的问题。

1、必须始终把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推进招商引资、加快项目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也是培植财源、惠及民生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做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能够引进大量资金,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引进先进技术和高层次人才,引进先进的经营理念,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从而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最终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因此,要充分认识做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坚定信心和决心,始终把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作为“十二五”时期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坚定不移、持之以恒地抓下去,不断推进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实现新的突破。一是继续强化项目带动战略。项目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没有项目就没有后劲,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大项目大发展,好项目快发展,没有大项目、好项目,可持续发展就要大打折扣;项目不落地,再好的规划和蓝图都是水中望月。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真正把推进项目建设和加快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通过一个个实实在在的项目开工建设、竣工投产,不断扩大投资,改善民生,增强发展后劲,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切实加强项目策划储备。认真分析研究国家、省市产业政策,充分考虑平阴发展实际,既要重点谋划和储备一批具有资源、区位等传统产业项目,又要“无中生有”,抓紧提报一批具有一定产业基础的高新技术和现代新兴产业项目;要着眼于改善民生和推动社会事业发展,谋划一批社会公益事业和民生项目。对条件成熟、发展前景好的项目,要聘请县内外知名专家组建工程咨询专家库,评估论证项目规划建设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方案,提高重点项目策划的水平与质量,并协调争取进入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规划盘子,以争取更多的上级资金支持,保持固定资产投资的连续增长。建议设立重点项目策划基金,主要用于重大项目的规划论证、规划可研编制、资金争取等必须把加强组织领导和机制建设作为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的坚实保障。一是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坚持完善指挥部的领导体制,实现行政推动和市场主体的有机结合,是推进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的有效组织手段,也是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有效体制机制。要继续坚持领导小组领导、县政府主抓、指挥部推进的工作机制,并在实践中加以调整、完善和改进,实现对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统一指挥、协调沟通、高效运转,确保工作的实效。二是切实明确落实责任。要进一步明确各指挥部的职能定位和工作任务,认真落实招商引资和大项目建设领导责任制,落实领导干部联系重点项目制度。参与包保的领导同志要按照责任分工,深入项目单位进行督导,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各责任部门单位要强化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方位、全过程为项目建设提供优质服务。三是进一步加强调度考核。及时召开各种形式的调度会,跟踪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发现问题立即协调解决,确保工作有序推进。把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纳入科学发展目标考核体系,作为衡量各级各部门工作业绩和考核干部的重要依据。

3、健全完善项目推进机制。继续深入开展“项目推进年”活动,落实“县级领导包挂”责任机制,实行“一个重点项目、一个指挥部、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推进机制;要建立比较完善的协调服务机制,实行联席会议制度、报告通报制度、一事一议制度等,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严工,对未开工项目抓督查,推进项目开工,对意向项目抓跟踪,使项目尽快落实。不断优化投资发展环境。一是准确把握宏观环境。有关部门要认真把握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国家产业政策,加强对投资政策的前瞻性分析和研究,不断提升项目管理水平。二是创造良好微观环境。各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城乡规划、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等市场准入条件要求的新上项目,要简化程序,及时办理,保障项目尽快开工。三是不断优化投资软环境。要着眼长远,完善规划,加快水、电、路、绿化等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落实招商引资的优惠措施,为入园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软硬件条件和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格项目建设监控机制,对开工项目抓进度,保证如期完成。

必须把创新方式方法作为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的重要环节。要拓宽眼界,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既注重引投资数额大的大项目,也重视引进成长性好的科技型小项目;既抓好内资项目,也抓好利用外资的项目,全面提升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水平。要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一方面积极“走出去”,主动出击,上门招商;另一方面,要坚持“请进来”,邀请外地有投资意向的客商来实地考察参观,增进了解,扩大合作。要鼓励本地企业结合实际,通过内部挖潜、横向联合上项目、技术改造上项目、扩大规模上项目、装备提升上项目等多种途径,着力推进产业链的延伸发展,产业集群的集聚膨胀。要充分利用日常招商工作积累的信息资源,积极为本地企业牵线搭桥,寻找战略合作伙伴,形成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强大合力。要坚持集中、集约、高效的原则,把园区建设成为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的主阵地,科学规划,完善配套设施,提高承载能力,形成产业发展的集群效益。

4、必须把突出质量效益作为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的基本遵循。坚持招商“选”资,在做大总量、提升规模的同时,更加注重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效益,把能不能增加财政收入,能不能增加居民收入,作为评判好项目的重要标准,高标准策划项目、引进项目。特别是在项目策划上,要重点围绕发展优势产业、扩大园区招商、搞好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加快服务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开展项目策划,坚决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项目。要从产业集群着眼,围绕拉长产业链和产大、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产业关联度强的大项目、好项目,设立招商项目库。要高起点搞好重点招商项目的策划包装,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行业权威人士、高层科研机构参与指导或承揽产业规划、项目策划和骨干企业发展计划的编制工作,增强项目的可行性和吸引力。

5、必须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的金字招牌。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关键在环境,成败在服务。要下更大的决心,采取更硬的措施,全方位优化发展环境。要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大力推进责任政府、阳光政府、服务政府、法制政府建设,充分发挥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努力提高服务水平。特别是有关职能部门,要在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发展至上、服务第一的观念,切实承担起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服务发展的责任,压缩行政审批,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有的要特事特办,快办办好。要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明查暗访活动,对某些部门存在的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努力在全社会营造亲商、富商、安商的浓厚氛围。品链,策划、论证、包装、储备和推介一批投资规模加强项目建设管理的建议一些重点项目前期工作进度受经费制约,尤其是在当前金融危机不利影响加剧的形势下,一些企业对重大项目前期资金的大量投入也产生犹豫,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就应该发挥有形之手的作用,其中适当地优选一些重大项目进行一定的前期工作经费补助,充分发挥其“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从而有效避免市场失灵的情况发生。

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通用19篇)篇十三

“新冠病毒”爆发以来,xxxx和各地均采取了有力防控措施,疫情得到初步控制。但一手战疫情,另一手也要抓经济。着力做好疫情防控同时,有序推动复工复产,恢复社会和市场的正常运转,才能争取“抗疫之战”的xx后胜利。

20xx年2月12日12点-2月14日12点

本次调研主要是了解当前省内企业的经营现状及后期复工复产面临困难,评估当前的风险,制定合理有效的经营策略,以便更快的.恢复正常经营。

本次调研共收集xx地区291个调研样本,调研对象分布xx11个地级市,其中xx157个样本占比53.95%,xx、xx、xx、xx和xx收集样本相对较多,分别占比18.9%、5.84%、5.15%、4.81%和4.12%。

调研样本主营业务主要为贸易流通和生产制造两者合计占比超过90%,分别占比70.44%和19.93。业务范围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占比89.35%。调研样本企业员工整体较少,0-100人,100-500人,500-100人。分别占比63.92%、17.87%和12.03。

调研样本企业营业规模分布相对比较均匀,1000万元以下,1000万-1亿元,1亿元-10亿元,10亿-100亿元和100亿元以上分别占比为18.21%、21.99%、25.43%、17.87%、16.49%。由此表明以贸易流通和生产制造为主营业务的企业营业规模相对集中在1亿-10亿中,超过10亿相对1亿以下略少,基本呈现正态分布,并且xx省内各市差异不大。

1、企业整体复工晚于去年春节同期15天以上,阻碍复工的xxxx因素是物流运输不畅和员工返岗困难。企业认为人员、物资流动大带来传染风险和口罩、消毒液等防疫耗材不足可能是复工的xx主要难点。

2、目前企业一季度经营困难较大,将近7成的企业经营饱和度低于60%,并且有7成锈钢板的企业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去年会出现下降。

3、目前贸易流通和生产制造人员相对稳定,不会出现大幅裁员的情况,但是也只有13.06%的企业今年可能会扩招。

4、目前贸易流通和生产制造企业对于20xx年生产经营状况整体相对乐观,仅仅只有12.71%的被调研企业持悲观态度。

1、企业的计划复工日期

企业整体复工晚于去年春节同期15天以上,其中有3.09企业复工要晚于去年同期1个月,还有22.68%的企业复工时间未定。

2、企业复工后能否正常生产或经营

复工以后正常经营也比较困难,仅仅只有37.11%企业复工了能够恢复正常生产经营,1个月内能够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的为95.88%,还有4.12%的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经营时间超过1个月。

3、企业复工所面临困难

企业复工面临xxxx的困难是物流运输不畅,由于贸易流通和生产制造高度依赖物流,目前大部分地区交通管制可能对于企业正常运营造成较大影响。此外由于xx为用工大省,尤其是工人大多数来自于安徽、湖北和河南,员工无法到岗也是影响企业正常运营的重要原因。

4、企业复工后疫情防控难点

复工后疫情防控的xx主要难点在于人员、物资流动大带来传染风险和口罩、消毒液等防疫耗材不足,分别有55.67%和55.33%认为复工后这两种情况存在较大风险。

5、企业当前订单状况

目前所调研企业中的订单将近60%的企业相比去年下滑,仅仅只有6.2%的企业订单相比去年增长。

6、企业生产经营饱和度

目前企业经营饱和度较低,低于20%的占比达到34.71%,低于60%的合计高达,67.7%。超过80%仅仅只有9.28%。

7、企业一季度用工计划

目前企业大多数能够xxxx不裁员,占比为83.16%,由此表明贸易流域和生产制造行业虽然短缺比较困难,但是不会出现大规模人员下岗情况,但是也仅仅只有13.06%的企业今年可能会扩招。

8、企业一季度营业收入增长预期

目前70.1%的企业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去年会出现下降,仅仅7.9%的企业会同比增长。

9、企业20xx年经营预期

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通用19篇)篇十四

201x年开始,我们就听到很多关于中国企业和企业老板们的各种各样的说法。不少人说,很多企业都经营不下去了,老板都不打算干下去了。媒体几乎每天都有报道,说某某公司老板卷钱跑了,某某公司老板移民了,还有更多老板在做这方面的准备。

易中公司成立至今已经15年了,我们通过培训服务和资讯产品每年接触大约五万家中小企业,我们深感企业和企业主的实际情况和媒体给出的图像并不完全一致,甚至很不一致。我们非常希望能够系统地了解我们为之服务的中国中小企业的真实状况,但当搜寻这方面信息的时候,我们没有找到任何比较全面的调查结果,能看到的几乎都是关于这类企业和企业家的个案。因此,我们在201x年决定,每年做一次针对中国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的调查。

201x年第三届调查吸引了超过1000家的企业,覆盖工业品、消费品、加工定制、贸易、原材料、服务业和专业服务业7大行业,范围涉及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黄河中游、长江中游、东北、西南和大西北8大经济区。

201x年的第一届调查我们仅涉及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对宏观经济环境的看法;201x年的调查我们加入了对老板信心和老板心理状况的调查;201x年我们在前面两项的基础上大幅度增加了对企业经营和管理关键指标的调查,以期更深入地了解和理解对中国经济贡献度超过60%的中国中小企业的真实处境、经营管理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本次调查的成果——《201x第三届中国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状况调查报告》也已经出版发行。

通过连续的中小企业调查研究,我们对中国中小企业的生存状态有了更真实的认识,从今天开始,我将每天一篇文章,用数据来解读中国中小企业的真实处境、经营管理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今天送给大家的是本次调查的整体结论:

中国中小企业晴雨表指数整体表现为“阴转晴”

如果我们使用自然界的现象为中国中小企业整体状况做一个刻度表,我们可以说企业处在暴雨、小雨、阴天,晴天和大晴天中。使用这样的表达,我们计算出来的中国中小企业“晴雨表”指数为47,还处在阴天之中,但如果我们看201x年至今以及调查涉及的64个问题表现的趋势,我们认为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趋势在向好,是在阴转晴之中。

作为“晴雨表”子指标之一的中国中小企业生存环境指数为57,好过201x年,较大幅度好过201x年,这预示着中小企业正从201x—201x年的低谷中走出。具体的调查指标让我们相信,大的宏观环境从201x年开始改善,新一届政府的新政策也在逐渐发挥作用。

作为“晴雨表”子指标之一的中国中小企业经营健康度指数为49,处于好坏参半的状况。一方面企业预期在201x年整体上收入和利润额有增长,但另一方面企业现金流紧张,利润率相对低下。具体来说,如果没有正常营业收入,64%的中小企业现金流不足以维持企业超过半年的生存。此外,58%的企业销售利润率低于10%。

作为“晴雨表”子指标之一,由对客户、产品和技术因素调查形成的中小企业成长潜力指数仅为29,这充分表现了没有太多资源储备和处于抓机会阶段的大量中小企业在未来投入上举步维艰。让我们不悲观的是,不少企业已有增加投入、改进增长潜力的意识。

作为“晴雨表”子指标之一,由对企业战略、组织、决策、核算、考核、会议、报告等要素组成的管理成熟度指数为50,也处在好坏参半的位置。这说明中国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还需要大幅度提升,但也说明中国中小企业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作为“晴雨表”子指标之一的老板信心指数是所有子指标中得分最高的一项,为62,而且从几年来的趋势看处于上升期。这说明中国中小企业老板尽管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但相对看好自己企业和中国经济的未来。信心将是他们和他们的企业战胜各种环境困难和自身弱势最好的武器。

“风大的时候,猪都能飞起来”,这是一些人用来形容中国过去二三十年企业日子非常好过时的说法。我们的调查显示,风已经很多年不大了,而且未来也不会再大起来。大风把猪吹起来的机遇,对大部分中小企业来说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风小的时候,正好是我们老老实实养猪的时候。不断在产品、技术和客户开发上做投入,定期做好战略和组织调整,客观坚定地做好企业的重大决策,认真核算各项业务,通过人事考核、会议、报告体系全面地做好管理,是中小企业成长未来的必经之路。

换句话说,中国中小企业到了必须转型的时刻:从重视机会到重视优势,从重视数量到重视质量,从重视速度到重视深度,从重视知名到重视口碑,从重视规模到重视效益。

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通用19篇)篇十五

为了解全市文化产业复工复产情况及企业存在的困难,市统计局于2月28日对全市164家规模以上文化产业企业进行了快速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本次快速调查是通过统计系统的联网直报平台对全市164家规模以上文化产业企业进行的一次网络问卷调查,成功收回调查问卷97份,占全部调查对象的59%,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文化企业类型主要包括规上文化制造业、文化批零业、文化服务业。

(一)不利因素。

1.复工复产比例较低,恢复生产信心不足。

49.5%的企业担心市场订单减少;

30.9%的企业担心复工复产后生产经营成本升高。

2.防疫物资储备不足,口罩短缺尤为明显。

能够维持一周左右的企业占24.6%;

能维持一周以上的企业10家,仅占10.3%。

3.部分企业经营困难,营收预计大幅下滑。

78.4%的企业表示,疫情对企业经营影响较大或严重。其中,16.5%的企业表示影响严重,企业经营面临停顿甚至倒闭。仅有20.6%的企业认为影响较小。

其中39.1%的企业预计下降50%以上。

4.工资社保、租金、还贷等支出压力大。

51.5%的企业表示租金支出压力大;

42.3%的企业表示偿还贷款压力大。

(二)积极因素。

1.部分企业已经全员复工。

开封日报社、开封奥立医药包装实业有限公司、开封市路宁纸品印刷有限公司、开封亚鹏包装有限公司、开封润泰商业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已全部复工复产。20xx年一季度这8家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0.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产业的18.1%,会对一季度全市文化产业增长起到一定的拉动作用。

2.大部分企业预计9月底有望恢复正常水平。

调查发现,76.3%企业表示预计9月底之前主营业务收入有望恢复至正常水平。其中,53.6%的企业表示,6月底之前有望恢复至正常水平。

为加快我市文化企业复工复产的进度,使企业经济尽快恢复,早日摆脱困境,提出以下建议:

1.加快落实国家出台的各项税收政策。包括阶段性免征企业增值税及附加税,降低企业增值税、所得税等税率,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2.帮助企业进行贷款业务的办理。包括贷款贴息、提供中长期贷、对现有贷款延期等贷款业务,解决企业缺乏资金的困难。

3.出台有关政策。出台有关稳岗补贴、提供房租、水电费等成本补助政策,出台阶段性减免或延缓缴纳社保费政策,减轻企业压力。

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通用19篇)篇十六

党的报告指出: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的社会经济发展是“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我县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县域发展应该以哪一方面做为我们的工作重点定位呢?项目建设作为未来区域社会经济事业发展唯一的支撑希望,本人按照全县党的群众路线调研要求,以工商产业项目建设为主题,于近期集中精力走访重点单位,通过深入调研、听汇报、实地考察座谈、广泛征求意见等多种形式,并通过各种途径深入了解重点项目建设,结合我县实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完善我市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机制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现将此次专题调研情况报告如下,提出一点个人拙见供领导参阅。

一、我县工商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情况现状。

近年来,特别是“”以来,县委县政府率领全县人民凝心聚力抓发展,大力实施项目带动等各项战略,重点项目建设管理和调度机制得到进一步加强,呈现跨越式发展态势,项目建设规模成倍增加,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区域综合承载能力,强化全县产业发展基础,拉动全县经济即期增长和积蓄发展后劲,加速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重点项目建设规模日益扩大,重要性更加突出。如“”以来,我县工商产业共累计实施项目建设45个,完成投资64亿元,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20%,年均增长46.2%,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1.3%,保证了gdp13.1%的平均增长速度。三年来,年均工商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超过了50%,人均投资赶超到全市的平均水平。

2、摸索积累一定经验,化解了各种新问题。随着重点项目建设规模的日益扩大,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重点项目建设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并逐步建立起市重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各项目主管部门和单位、项目单位三级组织管理体系,以及市领导挂帅推进、目标任务分解、定期调度例会、开调度单整改等成体系的调度推进机制,重点项目建设的管理得到有效加强和提高,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管理力度进步加强。但同时,重点项目建设建设也是焦点难点问题和矛盾多发地、集中地,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如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及其他综合承载压力加剧,尤其是重点项目一些土地、资金等要素获取的难度也同样加大。

3、项目推进机制激发了新的活力。创新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推进机制,分行业、产业组建了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领导与部门包抓责任制,每个项目各有一位县级领导同志挂帅,主要依托一个部门成立,多个相关部门参加,以这种强有力的领导机构和指挥机构,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同时,实行大项目建设领导包保责任制和领导干部联系重点项目制度,20名县级领导干部联系县级重点项目,对在建项目、拟新开工项目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协调服务,及时帮助解决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有效地整合领导力量、工作力量,加大了推进力度。一批新的大项目、好项目相继落户县,其中,龙源风电项目、六万吨铸铁配件项目、三十万吨过磷酸钙项目建设。1-6月份,全县工商新开工项目18个,比去年同期增加9个。完成投资15.9亿元,完成年计划49%,为近几年进度最快的一年。

4、项目建设的思路呈现新的时代特征。一是标准更加务实。紧紧围绕推进富民强县、建设幸福县这一目标,通过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促进我县工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加快发展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现代服务业跨越发展,最终实现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的“双增加”,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凡国家产业政策禁止的项目、环评不过关的项目坚决不上,凡“赔钱赚吆喝”的事坚决不办。二是方式更加灵活有效。在科学进行产业规划、项目策划的基础上,积极适应新的全球产业转移、资本流动规律,积极开展双争取活动,组织参加各类经贸洽谈会等重大招商活动;整合部门、企业、园区的资源,建立专业招商队伍,开展专业招商;选择重点地区和城市,有针对性地开展“蹲点招商”、“敲门招商”,都取得了良好效果。如,今年西洽会“双对接”活动,共对接项目6个,投资总额19亿元。三是企业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注重以商招商、以项目招商,引导鼓励支持企业通过股权转让、资产重组、购并联合、技术引进等多种方式,与国内外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进行合资合作,既引进了新的技术、新的资金,又促进了现有企业的规模扩张和效益提高。如,三合磁铁选矿技改项目达产后,将成为我县铁原料第一大生产基地。中苑黄金采选项目、石材产业园建成投产,将成为目前西北技术领先的技术研制中心和出口基地。

5、项目建设推动产业聚集度实现新的提升。成立的项目包抓责任制和考核体系,既是一种领导方式和推进机制,更是推进产业招商,提升产业聚集度的重要举措。坚持把上大项目与培强产业结合起来,无论是原有企业通过内部挖潜、横向联合、技术改造、战略合作等多种途径上项目,还是新引进项目,都重点围绕推动产业链延伸和产业的集群发展,做强做大优势产业,促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项目开工建设,对于打造工业、商贸产业高地,发展现代服务业,必将产生重大促进作用。

6、项目建设为加快富民强县进程起到新的推动作用。全县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的强力推进,既加快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又提高了经济发展的质量,还增强了持续发展的后劲,有力地促进了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等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

二、工商产业项目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项目策划储备不足。突出表现为部门对项目策划储备工作不重视、不主动、不细致,很少提前3-5年对中长期储备项目进行策划、筛选、论证。从“”规划重大项目储备情况看,虽然在全县范围内已经开展了两轮“”规划重大项目的提报工作,但目前汇总的策划储备重大项目只有23项、投资仅35亿元,与测算的“”期间300亿元投资规模有较大差距。从争取中央和省市投资项目情况看,不少时候是我们及时了解到了国家、省市扶持政策,但由于项目策划储备工作不充分,手头没有项目或者没有成熟的项目,只能临时拼项目、找项目,往往在短时间内拿不出符合要求的项目(包括项目的规划论证、可行性研究、审批立项等具体材料),而无法获得上级资金扶持。

(二)项目前期工作深度不够。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项目可行性研究不够。部分列入年度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的项目因在项目选址、土地征用、拆迁补偿、建设条件落实、资金筹集等方面的研究不深入,致使项目列入计划后因无法实施而取消投资计划。二是项目设计深度不够。初步设计时对项目建设条件、使用功能、整体效果等方面考虑不周全,对主要建设内容、工程量清单等测算不准确,造成工程开工后设计变更、工程量变更过多。三是项目概算编制不全面不细致。部分项目在编制投资概算时设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发展中仍只考虑了工程建设费用,而土地补偿、拆迁等费用未计入投资概算。一方面是超概算问题时有发生。

(三)项目建设管理监督“多位一体”。主要表现为项目主管部门、项目建设单位责权不明晰,这点在我县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中尤为明显。在多个领域存在着项目建设、监督、管理“三位一体”的现象,这些单位既是项目建设单位,同时也是行政主管部门、行业监督部门,既当裁判员,又当教练员、运动员,项目监督管理质量受到影响。

(四)项目后期管理相对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少数项目竣工验收后移交不及时。二是少数项目竣工验收后结算不及时。三是项目投入使用后未开展后评价。重大项目建成投产运营一段时间使用后,全面评价项目实施后的综合经济和社会效益、经验与教训等,是不断总结提高政府决策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决定政府投资充分发挥效益的关键。目前我县各类项目都还没有开展这项工作。

(五)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要素制约方面,一是土地制约。突出表现为土地指标严重不足,土地审批流程和审批时间过长。二是资金制约。我县项目多元化融资渠道还没有形成,项目融资的主要依靠银行贷款,项目融资难度加大,小企业及新建企业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尤为突出。环境制约方面,另外,项目前期工作周期过长也是制约因素之一,一方面是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本身就相对复杂,项目建设申请办理立项审批、规划许可、土地征用、土地权属登记、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等手续,涉及规划、国土、建设、发改、环保、消防等多个部门;另一方面是部门之间缺乏沟通衔接、协调配合不够和项目建设单位不了解手续办理常程序的主观原因,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浪费,甚至出现项目手续不全即开工建设的现象。

三、工商产业项目工作对策与建议。

在调研过程中,通过座谈考察和讨论分析等,调研组同志共同认为,加强重点项目建设管理是一个重大的系统工程,特别是针对当前日益扩大的管理规模、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不断涌现出新的问题等原因,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重视不够之处,应该有序梳理逐一加强和完善。从当前完善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机制的角度上看,初步提出以下三个需要突出重视及解决的重点及难点方面的问题。

1、必须始终把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推进招商引资、加快项目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也是培植财源、惠及民生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做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能够引进大量资金,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引进先进技术和高层次人才,引进先进的经营理念,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从而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最终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因此,要充分认识做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坚定信心和决心,始终把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作为“”时期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坚定不移、持之以恒地抓下去,不断推进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实现新的突破。一是继续强化项目带动战略。项目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没有项目就没有后劲,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大项目大发展,好项目快发展,没有大项目、好项目,可持续发展就要大打折扣;项目不落地,再好的规划和蓝图都是水中望月。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真正把推进项目建设和加快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通过一个个实实在在的项目开工建设、竣工投产,不断扩大投资,改善民生,增强发展后劲,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切实加强项目策划储备。认真分析研究国家、省市产业政策,充分考虑平阴发展实际,既要重点谋划和储备一批具有资源、区位等传统产业项目,又要“无中生有”,抓紧提报一批具有一定产业基础的高新技术和现代新兴产业项目;要着眼于改善民生和推动社会事业发展,谋划一批社会公益事业和民生项目。对条件成熟、发展前景好的项目,要聘请县内外知名专家组建工程咨询专家库,评估论证项目规划建设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方案,提高重点项目策划的水平与质量,并协调争取进入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规划盘子,以争取更多的上级资金支持,保持固定资产投资的连续增长。建议设立重点项目策划基金,主要用于重大项目的规划论证、规划可研编制、资金争取等必须把加强组织领导和机制建设作为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的坚实保障。一是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坚持完善指挥部的领导体制,实现行政推动和市场主体的有机结合,是推进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的有效组织手段,也是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有效体制机制。要继续坚持领导小组领导、县政府主抓、指挥部推进的工作机制,并在实践中加以调整、完善和改进,实现对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统一指挥、协调沟通、高效运转,确保工作的实效。二是切实明确落实责任。要进一步明确各指挥部的职能定位和工作任务,认真落实招商引资和大项目建设领导责任制,落实领导干部联系重点项目制度。参与包保的领导同志要按照责任分工,深入项目单位进行督导,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各责任部门单位要强化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方位、全过程为项目建设提供优质服务。三是进一步加强调度考核。及时召开各种形式的调度会,跟踪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发现问题立即协调解决,确保工作有序推进。把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纳入科学发展目标考核体系,作为衡量各级各部门工作业绩和考核干部的重要依据。

3、健全完善项目推进机制。继续深入开展“项目推进年”活动,落实“县级领导包挂”责任机制,实行“一个重点项目、一个指挥部、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推进机制;要建立比较完善的协调服务机制,实行联席会议制度、报告通报制度、一事一议制度等,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严工,对未开工项目抓督查,推进项目开工,对意向项目抓跟踪,使项目尽快落实。不断优化投资发展环境。一是准确把握宏观环境。有关部门要认真把握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国家产业政策,加强对投资政策的前瞻性分析和研究,不断提升项目管理水平。二是创造良好微观环境。各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城乡规划、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等市场准入条件要求的新上项目,要简化程序,及时办理,保障项目尽快开工。三是不断优化投资软环境。要着眼长远,完善规划,加快水、电、路、绿化等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落实招商引资的优惠措施,为入园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软硬件条件和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格项目建设监控机制,对开工项目抓进度,保证如期完成。

必须把创新方式方法作为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的重要环节。要拓宽眼界,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既注重引投资数额大的大项目,也重视引进成长性好的科技型小项目;既抓好内资项目,也抓好利用外资的项目,全面提升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水平。要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一方面积极“走出去”,主动出击,上门招商;另一方面,要坚持“请进来”,邀请外地有投资意向的客商来实地考察参观,增进了解,扩大合作。要鼓励本地企业结合实际,通过内部挖潜、横向联合上项目、技术改造上项目、扩大规模上项目、装备提升上项目等多种途径,着力推进产业链的延伸发展,产业集群的集聚膨胀。要充分利用日常招商工作积累的信息资源,积极为本地企业牵线搭桥,寻找战略合作伙伴,形成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强大合力。要坚持集中、集约、高效的原则,把园区建设成为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的主阵地,科学规划,完善配套设施,提高承载能力,形成产业发展的集群效益。

4、必须把突出质量效益作为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的基本遵循。坚持招商“选”资,在做大总量、提升规模的同时,更加注重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效益,把能不能增加财政收入,能不能增加居民收入,作为评判好项目的重要标准,高标准策划项目、引进项目。特别是在项目策划上,要重点围绕发展优势产业、扩大园区招商、搞好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加快服务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开展项目策划,坚决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项目。要从产业集群着眼,围绕拉长产业链和产大、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产业关联度强的大项目、好项目,设立招商项目库。要高起点搞好重点招商项目的策划包装,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行业权威人士、高层科研机构参与指导或承揽产业规划、项目策划和骨干企业发展计划的编制工作,增强项目的可行性和吸引力。

5、必须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的金字招牌。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关键在环境,成败在服务。要下更大的决心,采取更硬的措施,全方位优化发展环境。要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大力推进责任政府、阳光政府、服务政府、法制政府建设,充分发挥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努力提高服务水平。特别是有关职能部门,要在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发展至上、服务第一的观念,切实承担起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服务发展的责任,压缩行政审批,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有的要特事特办,快办办好。要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明查暗访活动,对某些部门存在的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努力在全社会营造亲商、富商、安商的浓厚氛围。品链,策划、论证、包装、储备和推介一批投资规模加强项目建设管理的建议一些重点项目前期工作进度受经费制约,尤其是在当前金融危机不利影响加剧的形势下,一些企业对重大项目前期资金的大量投入也产生犹豫,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就应该发挥有形之手的作用,其中适当地优选一些重大项目进行一定的前期工作经费补助,充分发挥其“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从而有效避免市场失灵的情况发生。

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通用19篇)篇十七

通过调研,获悉企业经济发展的问题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企业普遍缺乏技术人才,人才引进困难。即使勉强留住的人才也因待遇问题容易跳槽。人员流动性大,许多人员走后不转养老保险,根据养老保险政策等于给企业方面造成资金浪费。

2、单一经营缺乏市场竞争力,国有企业受限严重。省药品实行“三统一”,对市场竞争有很大影响。

3、收入分配是职工最关心、最敏感的问题。总体看,职工的收入在稳定、持续提高,但收入增长的幅度、速度各具差异,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一方面企业经营追求利益最大化、管理高效化,另一方面一线职工收入普遍较低,工资涨幅与职工期望值有很大差距,企业党组织“边缘化”和群团组织不健全,职工思想工作难以深入,直接影响了劳动关系和谐及职工队伍的稳定。

4、矿产品经营受地方政策影响,市场面窄,得不到公平买卖。各项收费增加,收费没有随矿产品市场调整,企业得不到优惠政策,从而发展困难。

5、民爆物品供应形成恶性竞争,爆破员培训费用高,民爆物品运输费用高。

6、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缺乏对企业党组织建设必要的考核和管理体系,部分企业负责人对党建工作认识不到位,态度冷漠、存在戒备心理,党组织负责人没有独立工作条件,身份仅是“政治荣誉”,缺少报酬待遇和精神奖励,不能找到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的最佳结合点,表现为重视抓生产促经营,轻视企业文化、精神文明和党建工作,急功近利思想严重,缺乏长远规划,致使企业党建工作停与表面,流于形式。同时,由于大多数企业都没有把党建工作经费列入企业预算,已建党组织普遍存在党员活动无场地、教育培训无经费、党建制度不健全的问题,未建党组织的企业由于务工人员流动性强,党员队伍很不稳定,党员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不健全,不能充分保障“主人翁”地位,企业对困难党员的走访慰问带有福利性质,不能切实调动党员为企业谏言献策的积极性。

7、村容村貌落后,村领导班子不团结;群众小额贷款担保困难;教育和医疗水平差,缺乏好医生、教师。

二、对策建议。

企业发展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2.着力完善工作制度,维护群众切身利益。要把保障职工群众合法权益与维护企业负责人正当利益相结合,真正把群众路线落实到“能力关怀、情感关爱、心理关注、成长关心、利益关切”上。一要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职工民主管理、民主参与、民主监督制度,完善以平等协调集体合同制度为基本内容的劳动关系协调制度,创新以扶贫帮困、激励关怀为主要载体的救助服务制度,通过制度体系的整体合力和综合效用,切实维护职工合法利益;二是健全群团组织,创新工作方法,发挥职能作用,建立群众利益诉求制度,拓宽维权途径,增强维权实效,让企业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三是广泛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设、群众性活动,为广大职工立足本职岗位建功立业搭建平台。

3.着力夯实工作基础,发挥基层组织作用。要以“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为载体,进一步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深入推进“支部心连心、党员手拉手”活动,坚决制止和查处各种形式的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腐败行为,加大不正之风的查处力度,提高政府公信力,增强群众满意度。要大力推行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规范建、逐步建等企业党组织组建方式,进一步提升企业党组织的组建率,保障组织功能有效发挥。要重视和加大对企业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力度,把企业中的管理人员、生产技术骨干和有一定影响力的职工作为重点发展对象,把企业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企业生产经营骨干,把企业生产经营骨干中的优秀党员培养成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积极创新企业党建工作载体,广泛开展企业党员“建言献策”、“三同三先”、评星定级等主题实践活动,大力推行党员承诺制,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充分发挥党员先锋引领作用,挑大梁、走前列、树标杆,搭建党员与企业管理层、党务工作者与职工沟通的桥梁,激发党员服务企业的热情。

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通用19篇)篇十八

1工业企业进出口情况调研报告为了解国内外疫情、国际形势及其他因素对企业进出口产品价格的影响,反映企业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诉求,调查队对省市无机盐化工有限公司、料有限责任公司及化工有限公司三家企业开展了专题调研。调查结果显示,今年以来市工业企业不断改进既有产品,开拓新产品市场,产品出口价格、出口数量、出口额呈现“三增”状态,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总体稳中有增。

一、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总体稳中有增1、企业总体运行良好,上半年出口价格、出口数量、出口额均呈增长态势。据调查,三家企业今年出口价格普遍小幅上涨,其中工业磷铵上涨108.16元,涨幅为3.30%;三家企业今年出口数量为45161.62吨,增加6236.32吨,同比增加16.02%;三家企业今年出口额为160614852.92元,增加33405394元,同比增加26.26%。

2、三家企业个中情况呈“两家增一家减”。据调查,省市无机盐化工有限公司与磷化工有限公司受疫情、国际形势冲击较小,目前运行良好,企业效益相对较高,但料有限责任公司遭受巨大冲击,企业效益相对较差,上半年出口量同比减少1829吨,下降幅度高达37.39%。

3、生产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尤为重要。据调查,受疫情、国际形势冲击影响,料有限责任公司销售产品仍以固有产品为主,生产成本不断上涨,订单量下滑严重。其余两家企业适时调整,磷化工有限公司新增出口磷酸二氢钾,省市无机盐化工有限公司新增出口磷酸二氢钠,均取得良好的效果,获取较好的生产效益。

2二、企业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1、海外疫情仍在持续影响。目前国内疫情在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下基本控制,企业基本复工复产,生产经营基本恢复正常,但海外疫情仍在蔓延,未得到有效控制,大大增加企业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因素,尤其对出口企业来说面临巨大挑战,产品的销售、运输受阻,产品订单量存在一定下滑,未能达到预期生产经营效果。

2、国际形势微妙或造成巨大冲击。目前国际形势相对不明朗,中美摩擦不断,制约着出口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存在一定的阻碍,对外贸产品影响尤为突出,对进出口企业生产经营上带来一定的影响,省市无机盐化工有限公司就反映,因为担心海外运输受阻,资金回笼能否顺利等因素,导致企业对海外订单小心谨慎,无法全力以赴安心生产。

3、企业生产资金压力较大。受到疫情和国际形势双重影响,企业产品在销路、运输上存在一定问题,固有产品销售量减少,新产品市场开拓难,加之原材料费用、人工费用等不断上涨造成生产成本增加,而产品销售货款回笼慢,银行贷款手续繁琐、资质要求较高、放款效率低,导致企业资金压力加大。

4、销售市场行情相对较差。海外市场受到疫情的影响,多数企业无法正常经营生产,消费能力有限,市场行情较差。同时,料表示,受疫情影响国内消费市场发展行情逐步走低,生活消费水平持续降低,近几月来,禽类价格降低影响饲料级磷酸氢钙销售,销售额不断减少,上半年出口额减少563万元,同比下降44.47%。

三、

企业几点诉求和相关意见建议。

31、加强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出口。调查三家企业反映,期盼政府快速搭建信息交流共享平台,合理优化资源配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影响,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同时,进一步将相关政策补贴落实,加强减免税费力度,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支持鼓励企业出口,切实保障企业安心生产。

2、帮助企业开拓国内外消费市场。期盼政府一方面继续深化“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及时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积极帮助出口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打开产品销路。另一方面出台相关措施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努力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刺激拉动国内消费市场,扩广进出口企业产品销路,大力帮助企业生产产品出口转内销,提高企业生产效益。

3、努力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资金困难。政府相关部门建立健全金融机构体系,由政府出面提供短期低息担保贷款或信用贷款,帮助企业解决短期内现金流问题。同时,银行等金融部门完善简化放贷流程,加大对进出口企业信贷的支持力度,增加专项贷款、特殊贷款等方式,扩大放贷渠道,提高放贷审核效率,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资金问题。

进出口公司简介。

进出口核销岗位职责。

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通用19篇)篇十九

我县地处腹地,源头,地理位置特殊,县内矿产资源丰富,已发觉各类金属、非金属矿产27种,矿藏的潜在经济价值5000亿元以上。其中支柱矿种铅锌资源已探明储量450万金属吨,远景储量在800万金属吨,约占全省储量的80%,是全国“四大铅锌基地”之一;已探明黄金资源储量108金属吨,远景储量在150金属吨以上;已探明石灰石储量7.79亿吨;已探明可开发的大理石石材50wm3,远景开发储量150wm3;已探明的石墨矿储量1000万吨。

近年来我县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围绕“铅锌、黄金、新型材料”三个百亿集群,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各类工业企业419户,20xx年完成现价工业产值228.64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83.43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8户,20xx年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产值218.64亿元,占全县现价工业总产值的95.6%;实现工业增加值81亿元,对全县gdp的贡献率达到了73.1%,真正成为县域经济的进展主导力气。

近年来,我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特殊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呈现出持续快速的进展趋势,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40.28%,为我县争创全省“十强县”和西部“百强县”起到了关键性的拉动作用。但由于全球经济危机的持续影响和全球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逐步显现,我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进展和经营上消灭较大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工业经济结构不优。在这48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从事铅锌、黄金及非金属资源开发的企业共39户(其中,从事铅锌资源开采和选矿的企业31户,从事黄金资源开采的企业2户,从事非金属资源开发的企业3户,从事铅锌、黄金冶炼的3户,从事水泥生产的2企业户),是一个以原材料工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新型建材、植物化工等产业还未形成规模,电子工业、机械制造、日用品加工,以及劳动密集型工业企业引进难度大。导致工业产业结构和工业产品结构单一,经济结构不优,抗市场风险力量较弱。

二是经济效益大幅下滑。铅锌、黄金等主导产品市场价格持续下跌,铅锌价格较去年5月同期每金属吨分别下降了1568元和465元。特殊是今年2月与4月相比,0#锌、1#锌及1#铅的价格,月均价每金属吨分别下降了947元、977元和1020元,黄金价格也下降了50元/克。同时,矿山企业用工、原料成本、开采费用均有所增加,利润空间压缩。虽然我县大多数企业的产品产量较去年同期相比略有增加,但由于市场价格下跌,企业生产、销售同样数量的产品,现价产值和利税等指标较去年同期均消灭负增长,企业经济效益下滑趋势明显。

三是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难度增大。一方面由于我县在有色金属资源开发产业缺乏大项目的支撑,在探矿增储方面没有实现大的突破,加之受土地及环境爱护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中泰黄金和省矿建5.5万吨铅冶炼项目由于环评等问题停产、银母寺等老矿山企业的原有探明资源已开采殆尽,面临停产的局面,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数量面临缩减。另一方面,由于铅酸蓄电池、锌空蓄电池等产业下游延长产品开发及深加工项目进展相对滞后、石墨矿精深加工、尾矿综合利用、九子沟磷矿综合开发等非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项目进展缓慢,培育新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难度凸显。

四是企业销售渠道消灭萎缩。自去年年初铅锌精粉外运费由100元/毛吨调整到200元/毛吨后,由于选购成本的加大,使株洲冶炼厂、白银有色集团驻选购站纷纷撤离县,导致全县铅锌精粉销售渠道消灭萎缩,销售量持续下滑,我县铅锌精粉销售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积压的铅锌精粉近3万金属吨。

五是进展环境不够优化。由于资金短缺,政府支持企业进展的一些政策措施还没有完全到位;个别部门服务企业的意识还不够强;矿山爆破服务费偏高等一些收费项目给企业压力较大;企业融资难和办证难等问题直接影响企业的持续健康进展。

1、进一步理清工业进展的思路。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坚决不移地把“围绕工业强基础”作为事关全县经济命脉的根本性决策来落实,坚决进展新型工业的决心和信念。连续深化扎实地开展专题调研活动,理清阻碍工业进展的深层次问题,提出应对措施,动员全社会力气推动新型工业健康进展。

2、加快企业转型升级进展步伐。我县目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是围绕铅锌、黄金和建材等资源开发进展起来的,已形成了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产业和产品关联度较高,下一步要围绕形成资源配置做文章:一是乐观创建紧密型(或松散型)的铅锌、黄金、建材、风电等四大产业联盟(或协会),以抱团进展,逐步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形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二是支持探、采矿技术力气薄弱、平安风险把握不良的小型矿山企业,逐步退出矿产开发行业,转型到其他领域,为大企业、大集团搞好产业配套;三是依托资源优势大力进呈现代原材料工业,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四是乐观引进风力发电、尾矿综合开发利用等新兴产业、绿色产业,提上升技术产业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所占比重;五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步伐;六是加快县域工业园区建设步伐,今后凡兴建加工型工业项目必需向工业园区集中,提高产业集中度,延长产业链条,全力将县域工业园区打造成特色产业集中区;七是加快工业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工业信息化水平,乐观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

3、不断优化企业进展环境。结合我局工作职责,乐观同财政、安监、质检、环保、发改、电力、林业、水利等涉企部门的协调力度,进一步优化企业投资进展环境。加大工业转型升级和中小企业进展专项资金的扶持和兑付力度,开展涉企检查备案审批制度建设,在调查争辩的基础上乐观向县委、县政府提谏言、献策,为优化进展环境、减轻企业负担、引导企业做大做强发挥乐观促进作用。

4、努力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快组建小额贷款公司和中。

小企业担保公司,力争10月份挂牌运行;加强县、镇两级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动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不断为中小企业供应更加优质的服务;乐观扶持、培育成长型中小企业快速进展,逐步扩大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推动全县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进展。

5、着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益。加强企业管理和企业家队伍建设,准时组建“县专家服务团”,乐观推行“对标管理”“精细化管理”,促进企业经营管理质量和水平的普遍提升。合理引导非公规模以上企业加强内部管理,连续推行成本、资金、质量、平安等基础管理工作,强化财务管理,堵塞“跑、冒、滴、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不断完善企业内部各类规章制度和标准化操作规程,健全企业监控体系,实现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

6、认真解决企业进展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在目前县农行为企业融资18630万元,工行为企业融资20xx万元,信用社为企业融资3890万元的基础上,乐观向驻金融机构上级推介,适时组织召开银企座谈会、对接会、签约会,努力协调驻金融机构为企业融资,争取下半年增加贷款额度1.2亿元,乐观督促、协调邮政储蓄银行给鑫海矿业、秦华贸易签订的融资协议得到准时落实,全力解决企业融资难题。乐观加强与水利局、交通局等部门的联系,协调解决超顺铸业公司、万禄工贸公司、天盛矿业公司道路、河堤修建问题;加快和电力局联系为隆泰石墨矿、岩湾石墨矿、南方矿业和嘉陵再生资源利用等企业解决用电问题,促进企业健康进展。

相关范文推荐

    专题党建心得体会大全(16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得出的宝贵经验和教训。接下来是一些优秀心得体会的案例,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机关党建成为推动党的建

    篮球比赛开幕式主持词精辟(模板24篇)

    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加这个活动,我将竭尽所能,为大家提供一个难忘的体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主持词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

    帮教协议书意思范文(19篇)

    合同协议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各方的权益,减少可能出现的纠纷和争议。在起草合同协议时,可以参考以下范文,使您的合同更加规范和有效。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

    创业金融心得体会(热门18篇)

    对于这段经历,我感受到了自己的进步和成长,总结是对这段经历的呈现和总结。这是小张总结的一篇关于互联网行业就业心得,欢迎大家一起学习交流。金融创业作为新时代经济发

    值勤心得体会(通用14篇)

    在写心得体会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客观、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想。以下是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精彩范文,相信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种写作方式。驾校值勤是每个

    我为教师做件事心得体会(精选19篇)

    教师心得体会是一份珍贵的财富,可以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和启示。接下来是一些教师心得体会的案例分享,希望能给广大教师带来一些启示。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社会发展的希望

    部门调研报告最佳(汇总16篇)

    调研报告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成果,对于推动社会进步、问题解决和经验总结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科技的发展,如何撰写一份精准、全面的调研报告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以下是一些

    拆除重建的协议书(热门18篇)

    通过合同协议,当事人可以明确各自的权责,并约定争议解决的方式和条款。阅读这些合同协议范文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合同的结构和内容。(编号:)甲方:乙方:为加快城市

    小学语文写作技巧和方法(模板15篇)

    优秀作文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精准的表达,能够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共鸣。以下范文内容丰富,结构合理,语言优美,是我们写作的很好的参考。“作文、作文,作得头

    足球教师心得体会(汇总19篇)

    写教师心得体会可以让教师有机会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探究教师心得体会的重要性,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