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美术教学的论文(汇总21篇)

时间:2023-10-30 作者:GZ才子实用美术教学的论文(汇总21篇)

通过阅读范文范本,我们可以了解到一篇优秀的作品应该具备哪些特点和结构。4.通过阅读范文范本,我们可以欣赏到一些优秀作品的风采,同时也可以学习到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

实用美术教学的论文(汇总21篇)篇一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美术与音乐、体育一样,往往被人们当作副科看待,特别是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美术也是小学课堂里面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之一,美术是一门培养着孩子们独特的艺术课程。在目前的课程改革之下,美术与语文等其他课程一样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的。现在新的课程改革指导文件下,美术课程的教学方法需要新的改革探讨。需要做好的是及时将美术课程的定位维持好,也即是侧重分析美术课程的价值,因为学生们对于这种个性课程也是要重视的,毕竟影响着孩子们的未来的综合发展和潜力的发挥。

1。课堂上教师演示过多。小学美术教育课堂上面,老师们过多的展示着自己对于美术课程的教学观念,而忽视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孩子们其实是很有天赋的,所以教师们在指导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时候,应该多多激发孩子们对于美术的想法,尤其是需要鼓励好孩子们去画画,去绘画属于自己心里面所想的内容,只有这样,教师们才能够避免演示过多,而忽略理论孩子们的兴趣。进而可以提高好孩子们的美术主动动手能力。

2。理论知识讲述过多。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理论知识讲述过多,而且较为抽象,学生光靠想象不能很好地理解和吸收教师讲授的知识。理论知识是不可以有太多的,现在的小孩子其实是很调皮的,他们对于老师的要求是希望老师能够采取独特并且有趣的课堂知识来引导他们进行美术的学习。

3。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多。在小学美术教育里面,师生之间的交流很少,因为现在的孩子们对于教师还是有一点陌生感和隔阂感的,因此需要增强好小学美术教学课堂的质量,加强好老师和孩子们的交流,只有交流多了学生们才会充分发挥自己的兴趣去学习,也就才会对美术课堂感兴趣。此外教师在给学生布置绘画任务时,往往规定具体的事物,老师们很少主动的让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作画,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美术教学。

由于在现在的美术教学上面存在着很严重的问题,所以进行好目前小学美术的教学方法的策略研究创新就是最为基本的策略研究,具体有如下方法:

1。做好课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美术其实也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只要做好引导孩子们,主动让孩子们自己去学习,这样就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给激发起来了。教师们需要循序渐进,将小孩子们爱好的东西了解下,因为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很厉害的,只有将美术课程导入到孩子们喜欢的东西或者是动物,又或者是孩子们喜欢的卡通形象上面,继而孩子们的兴趣和想象力就提升起来了。这个时候,教师们就可以利用美术课程上面的自由发挥时间,引导孩子们进行自己喜欢的东西的艺术创作,这个时候孩子们多半都是很感兴趣的。并且在教师们引导孩子们进入美术课程的自由发挥时间之后,老师还必须对孩子们做画的画表现出兴趣。因为孩子们的好奇心是需要被引导的,只有在这个时候夸奖孩子们画的很好看,孩子们会激起他们对于美术课程的兴趣,从而以后教师在美术课堂上面的深入教学也会逐渐的顺利起来。通过这种形式的课堂导入能够激发起学生听课的兴趣,起到很好的作用。

2。努力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即使是小学美术,其理论也十分抽象。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努力尝试将这些较为抽象的专业美术语言具体化,美术的价值可以是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也可以是将具体的东西抽象化,这就是美术的艺术魅力。所以其实教师们在美术课程教导上面需要做好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因为孩子对于周围的事物还是有着很多疑问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将事物给具体化起来。

3。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小学生比较天真,具有十分丰富的想象力。美术的绘画和创作的过程就是一个思维开拓的过程,教师在美术课程上面应该及时的发散好学生们的思维,比如学生在绘画自己所喜欢的动物的时候,这个创作的过程是会有很多的疑问的,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及时的引导好,进而发散好孩子们的想象力和思维模式,因为孩子在进行美术绘画的时候也是一个大脑在被开发的过程。

4。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美术课堂。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现在多媒体技术即互联网知识是与时俱进的。对于美术教学来说,也是一样的,可以指导老师们将孩子们喜欢的卡通形象在多媒体技术上面展示出来。引导学生们对这个卡通人物进行故事的创作,继而指导孩子们将多媒体上面的卡通人物给画出来,丰富好美术课堂。现在的美术卡通不是死板的,而是充满着效率的,只有利用好多媒体技术水平,及时将教师的循循善诱精神发挥出来,最终就能够实现起美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小学阶段的美术课堂教学其目的在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发展,从而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促进学校教学的多元化。因此学校、教师和学生一定要真正重视美术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切实结合美术教学的主要内容,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来让学生真正投入到美术的课堂活动中来。例如实现美术学习途径的多元化、加强美术与多个学科之间的联系、注重并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真正保障并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1]曹静。浅谈小学美术教学方法[j]。美术教育研究,20xx,(05):121—122。

[2]易天云。改进小学美术教学方法的思考[j]。华夏教师,20xx,(05):47—48。

实用美术教学的论文(汇总21篇)篇二

想象是美术创作的前提条件,独特新颖的作品来自于大胆的想象,想象在美术活动中是不可替代的。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愈来愈显得重要。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科学研究认为:有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就是人的想象力。想象能自然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强烈兴趣与敏捷思维,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往往是孕育促成奇妙的创新。作为美术教师,我们应发展美术学科的特色,努力挖掘教材中,生活中的各种有利因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儿童思维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美术的教学内容有时是比较抽象的,通过创设生动活泼的情境,将抽象变为具体形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1.营造多媒体情境。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在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化抽象为形象,将遥远抽象的美术形象演变过程再现于学生眼前,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上《美丽的盘子》这一课时,盘子的演变过程是比较复杂的,从古时候的人使用的盘子到现代人使用的盘子,如果靠老师单调的讲,既抽象乏味又让学生觉得空口无凭。若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半坡氏族人使用的日常生活用具视频,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而且能更直接明了地看到古代人使用的盘子。通过视频,学生可以看到:盘子最初是用陶土经过高温烧制而成的,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把这样一些死板抽象的知识转变成丰富多彩的感性材料,直观想象地再现出来。2.创设生活情境。洞悉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并针对他们的兴趣爱好找准教学的切入口,渗入学生的生活情境,因势利导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和接受。例如在《春天的色彩》这课中,更是将学生的生活联系到课堂中来。春天是我们每个人都度过的季节,在春天里同学们肯定会有各种活动,让学生尝试回想,把课堂搬到了学生的生活情境中,创设生活情境来感受春天的景象,春天的气息,春天里的色彩。很多同学在这节课上都踊跃举手说出自己感受到的春天的色彩,以自己生活为蓝本,用自己纯真的眼睛看世界看生活,用自己纯真的画笔勾勒出生活,勾勒出春天的色彩,流露出的是朴实、自然、鲜活。

1.巧设问题,营造一个创新性的学习氛围。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完整的个体,都是具有巨大潜能的人,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不为书、不为我,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充分尊重他们的感受,这样有利于创新思维的触发。例如在上《染纸》这一课时,让学生欣赏大量美丽的染纸作品,然后提问怎样染才能染出这样看似有规律的效果呢。让学生自己来尝试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老师直接教他们怎么来染。学生在自己动手尝试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折纸的方法染出了那些有规律花纹的效果。通过自己动手尝试练习,再让学生想象设计一些其它花纹的染纸效果就非常轻松容易了。2.自主学习,引发创新意识。在美术课堂中学习的主体应该是学生,美术学习中没有对与错,以学生为主体要有独立思维的时间和空间。例如在上《石头中的生命》这一课,是一节美术欣赏课。可以先让同学们自己收集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了解中国传统石刻艺术,从雕刻背景到内容再到方法,让学生先自主独立的学习后,老师再结合学生了解的程度来一步步的引导后开始由学生自己来谈一谈对石刻的认识。师生间平等民主、合作的新型关系使课堂更加自由开放,更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也只有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探索观察,才能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从而发展想象力。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它反映着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儿童的想象往往需要借助实物的表象或情景的再现作为想象地契机。1.音乐相融,陶冶情感。音乐作为一种情感艺术,他的魅力是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地空间。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如果能借助音乐这种感性与理性有机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来帮助绘画,将放飞学生的思绪,打开学生想象地闸门。如《树叶片片》这一课,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安排的:首先欣赏表现秋天的乐曲,再配上各种鸟儿的叫声的录音,同时播放课件,出示秋天的各种树木、花儿、叶子,让学生逐个认识,并要求学生尝试说出每种花草树木的名字、颜色、形状等。当然,还会有许多种花草树木及其它景物是课件里没有的,它们是什么样的?它们的颜色什么样?启发学生根据想象,自己组织画面,画出自己喜欢的表现秋天的树叶,拓展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力,看谁画的内容多,画面丰富、颜色漂亮。结果学生想象力特别丰富,都能较好地用图画表现出秋天的勃勃生机。2.学习成果互评,交流情感。当学生作品完成以后,请他们各自带着自己的作品贴到黑板上展示,然后来说说画面的内容,及在创作时的感受和依据。接着由其它学生来谈谈。这样的目的是要把学生画在画面的内容用语言文字清晰地表达出来,在说的时候学生可以自主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借鉴别人。也可以抓住瞬间迸出的火花进行分析理解再组合,形成崭新的画面。同时学生在交流作品的时候也是在交流情感,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激活想象思维。新编的美术教材,改变了从前那种以画种体系知识和技法教学为主线的传统美术教材结构,侧重于美术知识的应用及审美感受与艺术观念的表现和表达。因此,教师只有潜心挖掘教材中的想象因素,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绘画想象能力。

实用美术教学的论文(汇总21篇)篇三

摘要:美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具有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培养美感和愉悦身心的作用。它可以教育学生树立审美观念,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美育的基本特征是具有示之以形的形象性,动之以情的情感性和寓教于乐的愉悦性,它的这一特性是其它教育所不能取代的。

小学美术课程进行了新的改革,有了新的突破,分几个学习领域进一步明确了美术教学的方向,鲜明地提出发展学生的基本美术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培养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目前,美术教育中三种较广泛的教学模式。第一种是“简笔画”教学法。一些教师以简笔画教材为范本,将造型、构图、色彩等定型化、模式化,儿童作画成了被动的临摹和定型的公式组合。儿童的作品犹如一个模子倒出来的,画娃娃则大都大大的眼睛,小小的嘴巴,房子则三角形加长方形。固定的造型,规定的色彩,千人一面,毫无生气和创造性。第二种是“反复训练式”教学法。教师擅长于某一画种,如水墨山水,或水墨花鸟画。所教的弟子则反复训练这一技法,以至于到了非常熟练的程度。培养了一批和这位教师一样风格的小画家,或是能画出“徐悲鸿的马”“齐白石的虾”的所谓“神童”。

一、灿烂的微笑,美术课堂充满活力的开始。

想上一堂好课,我认为,教师首先要学会微笑,给学生一种平易近人的感http://www.省略/wenzi/觉,让他们敢于走进教师的心灵。这样,你便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为你的美术课堂打下了坚实的感情基础。课堂上,如果学生敢于、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那么你的美术课堂便充满了和谐,充满了活力。

二、抑扬顿挫的语言,美术课堂充满活力的保障。

“言为心声”,有声语言的传播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而语言也是最利于表达情感的媒介。不要以为只有语文课需要这样的语调!一些其他课缺少激情,主要是由于教师语言的平淡给人形成的印象。课上总是一个腔调,一个语速,没有节奏,没有重音,没有起伏。学生听着很容易恹恹欲睡。三尺讲台,其实就是教师每天的“舞台”,如果一支曲子千篇一律是一个曲调,那谁还愿意去听呢?同样的道理,成年累月的课堂,一成不变的语调,成人都不喜欢的东西孩子就更不当回事了。所以,我们美术教师应该让自己的语调变得抑扬顿挫,充满激情。

当然激情不是表层的夸张,也不是声嘶力竭的叫喊,更也不是矫揉造作的表演;激情是真实的、感人的、振奋人心的,是情感自然而充分的流露。时而高山流水,时而小溪潺潺;这样,学生上你的课堂,就会感觉轻松、愉快、充实。学生也会觉得这老师有新鲜感,就喜欢他上课。

三、巧妙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进入新课的学习时,在导入中,枯燥的讲解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也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设轻松愉悦的情景,则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像磁石一样紧紧吸引学生,并使其受到感染和教育。

例如教《肚子里的故事》这一课时,我运用电教设备,在轻柔的音乐声中,播放一个小朋友的梦境视频,创设一个童话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我才导入新课。这样生动巧妙地导入课文,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运用现有资源,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学生的视听感官也是很敏感的,多展示新鲜的画、配合有效的音像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充满活力,充满激情,那么美术课堂也会变得光芒四射,甚至人生也将熠熠生辉。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美育对培养全方面发展的素质人才的作用越发重要。如果我们的美育能够实现平等对话、民主融洽、师生互动的心智对流,那么,一颗颗跳动的活泼的火花瞬间就会被点燃。

实用美术教学的论文(汇总21篇)篇四

(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高级中学)。

摘要:在我国新课改的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人们对素质教育的关注越来越多。其中,高中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而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最主要的教学目标。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议。

美术教学是促进学生审美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在我国,高中美术教学长期处于只关注技能的状态中。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缺乏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于是学生的审美能力缺失。要想使我国高中美术教学缺乏审美的现状得到改变,就要从教学过程出发进行探讨。下面笔者就来分析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改变教学观念。

我国传统的美术教学观注重的是学生美术技能的培养。在这种教学观念的影响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忽视了审美情趣及审美能力的培养。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就要从思想观念上做出改变。教师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目的,将发现美、创造美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以美术技能作为评价标准的评价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创造性以及独特的审美感受。

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感官是获得审美感受的途径,审美能力的形成就是通过感官而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利用多种方式来调动学生的感官,比如,在教学语言上要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所描绘的.画面要鲜活,从而使学生能够展开想象;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影音资料,从而给学生最直接的感官刺激。在这种教学方法下,学生的感受能力得到提升,能够敏锐地察觉到“美”,审美能力自然得到提高。

三、将教学与现实联系起来。

推究艺术的源头,我们可以发现现实生活是艺术产生并发展的土壤。要想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就有必要使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人情美、人性美,同时也让学生从生活中提取创造美的素材。比如,在教授《现代建筑》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到当地有名的建筑中参观,在教授《现代人物》这一课时,可以带领学生走向闹市街头或生活气息浓郁的地方来观察人物。通过这种方式,使教学与现实的联系更为紧密,而学生提高审美能力也就具有了现实依据。

关于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其关键在于使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方式来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因此,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广大美术教师要改变固有的观念,提升教学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做出相应的努力。

参考文献:

[1]袁小伟。论高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新课程学习:下,(09)。

[2]付印平。浅议在美术课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2)。

[3]徐敏燕。试论高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审美能力[j]。中学时代,2014(14)。

实用美术教学的论文(汇总21篇)篇五

素描教学,激发兴趣是关键。对于小学生而言,只有对感兴趣的事物才会投入更大的学习热情。为此,教师要注重从学生角度,设计情境,以趣味、新颖的导入,带动学生的素描兴趣。例如:在学习人美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会变的线条》这一课时,笔者利用多媒体辅助情境创设,将学生的素描兴趣带动起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利用一只可爱的小乌龟作为小代表,让学生仔细观察多媒体中小乌龟的爬行路径(以动态形式呈现,突出效果)。第一次,小乌龟以直线形式爬行;第二次,小乌龟以曲线形式爬行;第三次,小乌龟以折线形式爬行;第四次,小乌龟以螺旋线形式爬行。学生被这一情境吸引了,美术学习兴趣被渐渐激发出来。其次,为了让学生体验会变的线条,教师请几名学生上黑板前,利用粉笔画出自己能画的线条。在这个环节,学生对线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紧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说出生活中的线条。有学生说鸟巢的线条错综复杂;有学生说一般的立交桥上有很多线条;有学生说斑马上也有线条……教师峰回路转,转回话题:同学们,那你们想不想学习素描,用最简单的素描,表现出这些生活中的线条呢?学生大声回应“想”。在这个案例中,教师从学生兴趣入手,以情境逐渐引导学生认识线条,再激发学生的素描学习激情,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素描教学中,教师还必须学会制造素描教学的“趣”点。以往的小学美术素描教学中,教师基本引导学生围绕石膏几何体展开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学生素描能力的培养是有帮助的,但也很容易让学生丧失素描学习的兴趣。这主要是因为石膏几何体对于学生而言是陌生的,静态的,毫无生命可言。为此,教师就必须灵活安排素描学习内容,以最大化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素描对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寻找,然后进行素描。有学生觉得画妈妈的化妆品很有趣;有学生觉得画爸爸的手机很有趣;有学生觉得画自己家的宠物狗很有趣……在学生选好素描对象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开始素描。在学生素描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先仔细回想素描对象的外形,然后思考如何利用素描表现出来,让其更生动。一开始,等学生初步完成素描作品后,教师再引导学生修改、调整、优化,渗透素描知识。例如:注重整体构图;点、线、面、影调与黑、白、灰的处理等。这样的素描教学对于学生个性的发展非常有帮助,教师也无形中渗透了素描基础知识,避免“灌输式”渗透,提高素描学习效果。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素描知识和技能后,教师还必须设计一定的任务,不断训练学生的素描能力,促进学生大胆表现。这主要是因为素描是表现的艺术,如果学生不注重融入思维、想象等活动,不敢大胆通过艺术形式呈现作品,那么素描是没有生命力的,作品对于他人而言也是没有吸引力的。为此,教师必须以灵活、开放的任务作为牵引,激发学生大胆表现,创作出独具创意的素描作品。例如:在学习人美版小学四年级美术《四季的色彩》这一课时,笔者引导学生以“春季”为主题,进行素描创作,促进学生大胆表现,激发学生强烈的创作欲望。在本课中,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素描风景写生。在教授本课时,正值春季,于是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走出室外,捕捉春的气息,让学生就地取景,构图素描,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将“春季”这一主题凸显出来。在这次素描任务中,学生基本都能大胆创作,并学会处理远、近、中景,还能够抓住重点,分清层次。

在以往的小学美术素描教学中,教师多以作品的“像”或者“不像”来评价学生的作品。这样的评价很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也容易让学生丧失素描学习的兴趣。为此,教师必须创新素描评价,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增强学生素描兴趣。例如:在对人美版小学四年级美术《四季的色彩》这一课进行评价时,笔者从多个角度实施评价,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有的学生素描构图非常好,教师可以这样评价:哇,你的素描构图非常好,能让老师感受到春的生机。如果稍微在技法上更提高一点,作品就更完美了。在这个评价中,教师先赞美学生的构图,满足学生的表扬需要;再提示学生努力的方向,从而促进学生进步。又如:有的学生的作品线条非常流畅,教师可以这样评价:这幅素描作品最大的亮点在于线条非常流畅,老师非常欣赏你的作品。如果稍微注意一下风景远、近的处理,你的作品会更加完美哦。评价应以鼓励为主,以增强学生的素描学习兴趣。但教师也应点出其中的不足,让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师要重视美术中的素描教学。为了增强素描教学效果,教师要从学生兴趣入手,优化素描教学方法,融入一定的教学艺术,让学生爱上素描。

实用美术教学的论文(汇总21篇)篇六

看了这个题目,你也许会问,音乐是音乐课的事。美术是美术课的事。二者怎么能混为一谈呢?其实美术和音乐是一对孪生姐妹,时刻相伴相依,都是把美撒向人间,为人类精神营造一片美丽的天空。音乐的美来自听觉;美术的美来自视觉。他们同时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涂抹亮光。莎士比亚说:“美,是从生命内容射出的光芒,‘美’若一死,宇宙也就再一度混乱混沌。”

美术与音乐都是借助于情感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工具,能够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思想情操。它们的共同点是在一定的艺术氛围感染下,调动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培养他们健康、丰富的精神世界,感受“真善美”的艺术真谛。好的音乐就是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好的美术作品又宛如一支美妙的乐曲。

在美术课上,教师完全可以用动人的音乐去陶冶孩子们的心灵,去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去启迪他们美好的思想,为孩子们架起幻想的天梯,给整个教育过程增色添彩。在音乐的陶冶下,无论是感受意境还是幻想画面,学生都能开动脑筋积极创作,并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美术课堂活泼而有趣。

莎士比亚曾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在美术课堂上,为了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老师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来创设情景。引进音乐,无疑是一种较好的选择。通过聆听音乐让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从而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比如在教学的导入部分,采取创设情境的方法,运用音乐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视听结合,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清晰明确,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另外,在课堂上配以合适的音乐,可以创设出具体、真实的环境氛围,显现和谐、鲜明的形象,促使学生的感、知觉发展,并通过直观感受诱发他们创造性的想象,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使其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享受美感,很快地进入学习的角色。同时,课上播放适宜的音乐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活泼的氛围中掌握绘画技能,在学生作业时配合以合适的背静音乐,能使学生创作出精美超水平的作品。

情感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曾以生动的比喻来说明情感的作用:“感情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寓教于乐、生动形象、感人的优势”。因此,在美术课堂中融入富有感情色彩的音乐,极大地丰富着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在视觉和听觉上得到双重的情感感受,引导他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在自己创造的作品中亲身体验与感受其形式美、内容美,创造美。如《甜蜜的梦》。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音乐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在想象中引起心灵的振动,产生艺术的共鸣。

而孩子们喜欢幻想,因为他们的生活本身就充满幻想。所以美术需要学生的幻想,绘画课中让孩子们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他们的内心世界,手工课上让他们把手中奇形怪状的瓜果变成调皮的小老鼠、羞涩的小女孩……学生的想象力的飞翔是无止境、无穷尽的。音乐正是激发这种想象力的源泉。例如在教学《感受声音》的时候,有选择性地播放一些音乐,用音乐的和谐美和韵律美去感染学生。音乐的曲调诙谐,幽默又欢快,让学生根据旋律来想象出画面内容。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创作情绪一下子提高了,随着节奏的变化,学生这儿一笔,那里一划,作画时创意大胆、自然、简练,各种各样的形象造型一下子展现在眼前,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能力发展了,兴趣也提高了。

美术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让他们有观察美的能力,并通过这种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得到提高。在学生绘画教学中创设情境,使学生在丰富生动的情境中认真观察,深切感受。

综上所述,当音乐走进美术,在美术教学中适当的播放音乐是行之有效的做法。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做法对于全面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是大有好处的。音乐与美术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使学生全面发展得到体现。我们应当让美术课堂回荡着“歌声”“掌声”“笑声”,诱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为美术课的探索性教育所受益终生,使新课程的内容更为充实。

实用美术教学的论文(汇总21篇)篇七

我国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美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新编《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对于中学美术教学的目的,明确提出“在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爱国主义感情,陶冶高尚的情操。”并要求“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根据教学大纲提出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在处理教材方面,目前全国在“一纲多本”思想的指导下,编写了多种版本的中学美术课本。这些课本保持了各自的地方特色,但又在总体上体现了大纲的精神,注意到了美术的基础文化教育作用,涉及造型艺术的各个领域,又突出了审美教育的主线。这些新编教材的特点,是打破了长期以来在绘画教学上以写生为基础的技能训练传统,强调了以艺术观和修养教育为中心线贯穿全教材的指导思想,以美术常识和欣赏为主导,把美术语言系统的知识技能训练纳入美育轨道,并在这种审美教育的基础上,突出了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及中学美育的任务。

审美教育,即我们常说的美育,其根本目的是什么呢?我国近代美学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教育大辞典》艺术条目)这个定义虽然未必全面,但蔡先生抓住了美育的本质问题,对我们讨论美育的根本目的是非常有启发的。所以,今天许多人仍然主张审美教育就是情感教育,这与蔡先生的观点是相通的。

必须纠正认为审美教育就是“艺术教育”的错误观点。艺术固然比较集中比较典型地表现了生活中的美,也比较充分地反映了人们的审美判断和审美理想,但是,审美教育的内容并不限于艺术。“自然美、社会美,特别是社会美,作为审美教育的内容,其作用是不应低估的。”(陆广智《基础美学》正确的做法,是应该把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共同纳入美育的范围,把三者结合起来;而艺术教育在三者之中自然承担首当其冲的作用。

由此,我们认为,审美教育就是培养人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点的教育。它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的新人。具体地说,审美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端正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陶冶人们的性情、净化人们的情感,美化人们的'生活,使人们更加热爱美、热爱生活。

在学校教育中,音乐、体育和美术是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课程。但光靠这几门课是不够的,这个任务的完成应该由各门课的教学来共同承担。而音乐、体育、美术,特别是美术,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内容和措施,并主动配合学校教育的各方面,构成美育的统一的整体。

中学生的年龄一般在十二、三岁至十八、九岁之间。初中阶段的学生基本上属于少年时期,而高中阶段的学生已开始步入青年时期。处于少年时期的初中生,是从童年到青年的过渡时期,在他们身上一方面保留了童年期富于幻想、可塑性强等特点,另一方面已出现了青年的某些年龄特点。他们身体的发育还不成熟,体力和意志还不太强,易于冲动,缺乏克制能力,兴趣广泛而不稳定,好动而容易犯规,对于生活中的善恶美丑还缺乏辨别能力。这些身心特点,都说明了初中学生教育的艰巨性。

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美育,在中学阶段的任务,是培养他们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其鉴赏美和分辨美丑的能力,初步形成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并辅之以初步的创造美的技能训练,完成一定的低层次的美丽创造任务,以引导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追求。

我们将《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有关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条文进行剖析,并结合上节所叙中学美育的任务,可将中学美术课的审美教育内容作如下概括:

1.形式美感的培养。作为视觉造型艺术的美术,无不依赖形式而存在。学生接触美术,首先接触美术的审美形式,亦即构成美术作品的各种艺术语言因素,如线条、色彩、质感、肌理等。面对自然界的各种美好事物,也总是首先接触如诸如山势的高大雄伟、溪水的弯曲流转、花卉的艳丽妩媚等。学生们通过对这些形式美的感受,构成了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整体知觉。但这些审美形式不一定一开始就能成为每个学生的感知对象。在没有经过老师的讲解、引导或指导学生写生之前,它们往往是一种潜在的因素。所以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受能力,就成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方面。

在中学美术课的最初阶段,往往首先引导学生去认识线条的魅力。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线条是造型的基础,各种不同粗细、浓淡、干湿、疏密、轻重及抑扬顿挫、刚柔并蓄、变化莫测的线条,表现了不同造型、不同质感的千变万化的事物。在这里,线条具有神奇的魅力。美术教师要善于选择有代表性的优秀传统作品指导学生去进行欣赏和分析,然后通过白描练习加深理解。在素描和西画中,线条不仅用来勾画轮廓,而且是表现对象形体结构和质感的造型因素。在课堂中则通过临摩优秀素描作品和写生,来培养学生对这一造型因素的感受和表现能力。

对色彩的感知能力,每个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一般人只分辨红、橙、黄、绿、青、紫、黑、白等简单的色彩,而画家和经过绘画训练的人就能表现出事物的丰富色彩的色彩变化和色彩与色彩之间的互相关系。在美术课中我们通过讲解、观察、练习,使学生懂得色彩的一般知识和调配方法,培养他们对色彩的观察分析能力。进而掌握这一造型语言。在图案课里,则让学生了解诸如均衡、对比、统一、变化、节奏、韵律等形式法则,并通过图案组织规律的训练,系统地了解和初步掌握造型艺术的形式美规律。

2.审美情趣的培养。梁启超曾说过“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是艺术。”“音乐、美术、文学这三件法宝把情感秘密的钥匙都把握住了。”(《趣味教育与教育的趣味》),国外也有人主张艺术教育就是情感教育,这种论断虽然未必全面,但情感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功能,是无可非议的。如一次家乡风景的写生和校园风光的描绘,可以激发学生对家乡风土人情的眷恋和保护校园环境的责任感。

美术作品常常对人产生情绪感化的作用,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曾经征服过不少人,许多人从中受到了爱美情操的感染。舍科特尼科夫绘的《又是一个两分》使很多学生为自己学习成绩的落后感到羞涩。美术课要善于发掘艺术作品内在的健康的感情因素,转化为学生的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爱美的情操。这种情感教育可以通过参观、作品欣赏、写生和临摩优秀作品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也应该从自然、社会和艺术等范围多方位地展开。

3.审美理想的培养。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和由此而产生的情感反应,是审美活动最初的表现形式,但这种感受和感化,都受着审美理想的制约。青少年由于年龄和身心发展的局限,往往把握不了是非标准,不能分辨生活里什么是美好的,什么是丑恶的,什么是应该歌颂的,什么是应该批评的。不同的审美判断往往会引起不同的情感反应。一切优秀的健康的艺术作品,总是集中地反映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艺术家正确的审美观点。反过来,它又使欣赏者得到审美愉悦,起着积极的审美教育作用。这种寓教于乐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正是艺术审美活动的特征,也是我们美术教育的目的之一。美术课中,教师选择古今中外优秀美术作品,并通过与学生的谈话分析,或辅之以简单的命题创作,都可以收到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的审美观点和审美理想的效果。

4.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美术教育不以培养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为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审美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以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从事改造生活的实践。著名美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说过:“想像是绘画上极其重要的一事,有形的东西,可用想像使它变形;无形的东西,也可以用想像使它有形。”孩子们充满幻想,我们应该因势利导,将他们的丰富的想像力转化为审美创造力。这种艺术的审美创造活动,以他们逐渐形成的想像力为前提,又以在美术课中逐渐学到的技能技巧为必要途径。所以美术技能技巧的训练在中学美术课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学生们运用所学到的有关线条、色彩、比例、构图、透视、解剖、质感、肌理等造型手段,以及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分析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就能够变无形的想像为可视的形象,创造出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美术作品来。

美术不限于绘画。随着商品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美术的触角已伸向了商品经销、印刷工艺、建筑装饰和服装设计等广泛的领域。培养未来劳动者素质的美术教育,理应在上述这方面发挥作用。新编美术教材中,列入了诸如纸盒包装,广告招贴、标志设计、壁挂设计、服装设计、折纸建筑等内容,都是为了教给学生实用美术的知识,并训练其进行实际设计的初步技能。这些课题内容的教学并不要求学生成为将来的设计师(当然不排除这种可能性),目的在于培养他们具有一定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激发其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愿望和追求。

以上述四个方面为内容的审美教育,应该贯穿美术教学的始终,要克服过去以技能训练为目的的教学模式,使审美教育成为中学美术教育的一条主线,并用这条主线将视似独立分散的各课题联系起来,组成一部主旋律强劲的美育乐章。

实用美术教学的论文(汇总21篇)篇八

: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让审美能力的培养成为各个学科的教育目标。美术学科,具有艺术性与审美性,学生的美术能力,直接影响着个人审美能力。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今天,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思想也在变化。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活动的创新,已经成为其发展的必然方向。丰富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创意,给小学生提供完全不同的美术课堂体验,才能促进美术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

小学美术课堂创新教学,需要教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在长期的小学美术教学中,小学美术教学一直利用黑板、粉笔进行教学,让小学生吸收课本上的美术知识。传统的教学,很难调动小学生的美术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小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用创新的教学方式实施美术教学,让小学美术课堂变得与众不同,才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提高教学效率。

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活动的创意,需要教师给小学生营造一个相对轻松的学习环境。小学生的创新潜能是无限的,要将小学生的创新潜能激发出来,教师要给予小学生积极的引导,用轻松的课堂氛围使小学生找到创新的勇气。教师要认识到自己并不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从传统的教学思想中走出来,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于教学活动中最大程度上调动小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放下教学权威的架子,多与小学生进行交流,帮助小学生消除上课恐惧感,积极交流,能够促进小学生思维的活跃。比如在讲《瓢虫的花衣裳》时,如果教师一板一眼地进行教学,让小学生画一只瓢虫,那小学生的画出的东西可能是一模一样的。积极与小学生讨论,用开放性的问题组织小学生畅所欲言,能够促进创意课堂氛围的形成。用“如果你是一名设计时,给瓢虫设计一身美丽的花衣裳,你想要设计什么样的衣裳呢?”这样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小学生去思考,提出自己个性化的看法,会让每一位小学生都成为独具特色的设计师。肯定小学生异想天开的想法,并引导他们落实,能够让小学生自身成为创意课堂的打造者。

传统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内容,往往来自于美术课本。只重视课本美术内容的讲解,会让小学美术教学受限于课本内容,也会让小学生感觉美术学习太枯燥,没有美术学习的兴趣。在教育技术不断更新的今天,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媒体去寻找更多的课外美术教学内容。利用信息化的内容,开展丰富多样的美术学习活动,促进小学生的开放化,并提高美术学习兴趣。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无论是美术作品的创作还是欣赏,都需要利用视觉去完成。因此,美术教学内容具有直观性与形象性,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给小学生提供更为震撼的视觉体验,有利于美术教学创意化发展。在多媒体的支持下,让小学生利用视觉去欣赏美术作品,找到创作的灵感,有利于传统教学问题的解决。比如在讲《太空里的植物》时,如果教师一直用语言去描述,或者结合课本内容讲解,并不能让学生理解太空里植物的真正意义。教师可以用多媒体给小学生播放一段有关于太空植物科学类视频,让学生理解太空植物的特点。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将自己最喜欢的植物带到了太空,画出它发生变化后的样子。在多媒体支持下,小学美术课堂的创意性大大提高,小学生也更乐于参与。

多元化的美术操作活动,是促进小学生发挥个人美术学习潜力的重要方法。让小学生在美术课堂中找到自己的个人价值,发现自己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发挥。每一位小学生都具有不同的思维特点,对于同一美术主题有着不同的理解,擅长运用不同的绘画技巧。一些小学生喜欢用线条绘画,一些小学生则乐于用色彩涂鸦。根据小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去开发全新的教学活动,促进小学生发挥想象力,自由选择材料与工具,有利于美术课堂创意性的提高。像在引导小学生画自己的家乡时,教师可以给小学生准备粉笔、水彩笔、水粉、铅笔、黑板、宣纸、打印纸等不同的工具,让小学生自主去选择。小学生对工具的个性化选择,会催生多种绘画操作活动,直接推动课堂教学的创意化。

教师的教学评价是否具有创意性,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的创意美术学习积极性。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每一个人的审美标准是不同的,创作能力也是不同的。美,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与完整的定义。因此,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去肯定小学生各种各样的想法,只要小学生积极去创作,积极去思考,就要鼓励他们去完成。宽容地对待小学生,才能让美术教学创意无限。像在做“巧用瓶盖”的活动时,一些小学生用瓶盖粘成了一个小帽子,一些小学生将其做成了一副眼镜,还有学生用瓶盖做了一条腰带。小学生的想法无限,创意无限,如果教师批评学生“胡来”,无意抹杀了小学生的美术学习积极性。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夸赞学生的创意,才能推动美术课堂的创意化发展。

综上所述,构建创意性的小学美术课堂,需要教师先改变自己的教学思想,通过个人教学行为的积极化,来推动小学美术课堂的创意发展。用轻松的学习活动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引入新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培养学生的审美思维,才能让小学美术教学突破限制。让小学生成为美术课堂中天马行空的主体,才能实现创意化教学的目标。

[4]侯卓见.小学美术课堂创意教学策略初探[j].才智,2013,17:29.。

实用美术教学的论文(汇总21篇)篇九

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发展最快的时代。进入21世纪,这种速度在进一步加快,科技进步给经济、政治和文化带来了一系列深刻变革。然而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高低与教育息息相关,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目标及国民素质,重视教育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的战略手段。随着世界范围内的教育革新,当代中国教育发展也在不断创新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受到冲击。学校把美术学习当作纯粹的技能技巧训练,教学侧重于绘画与制作的技能性问题,过于注重接受性学习的做法,使学生缺乏主动的审美体验和探究活动过程,抑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目前,随着现代设计在我国蓬勃发展,过去那种轻设计、重美术的现象有所改变。在国内中小学教育中,美术教育是一种生活教育,它所包含的内容应该有利于学生未来生活和身心发展,设计意识培养在美术教育中已经得到广泛重视,尤其是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和教育理念的更新,设计意识培养在基础美术教育中呈现出越来越显著的教育价值。

2.设计的自身发展。

透过人类社会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难发现设计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21世纪是设计的时代,设计的发展,离不开设计教育的研究。被誉称为“工业设计之父”的威廉莫里斯早在19世纪就倡导设计事业必须与社会发展需要密切关联。设计教育是具有强大延伸性的工具,不仅仅丰富了自身人才的塑造,也大大拓宽了其他职业范围人才的培养。美国学者西蒙教授认为设计科学是一门区别于技术与艺术第三类知识体系,英国设计泰斗艾克博士也认为设计是培养人们思维模式的第三种科学,国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柳冠中教授同样认为设计是人类的第三种智慧。我认为,理想的设计教育过程,学生的兴趣应该是老师关注的焦点,这是最有效的学习动力。老师应该非常重视学生的意见,在课堂上是否出现踊跃激烈的讨论是课堂成功与否的标准,学生的决定和自由选择也由学生自己负责,其他人,包括老师,不要过多干涉。这种自由多远式的教学,给学生带来创新理念的源泉和意象,指导其实践动手能力,为今后学生职业生涯奠定基础,培养出可塑性强适应性大的新生代。因此,我想从影响设计意识的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因素阐述几点具体的要求。主观方面,我认为应该从设计意识的主体即:老师和学生两点分析;客观方面,认为是设计意识的内容与形式两方面。

1.主观方面:对教师的要求。

(1)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设计的本质是服务于人。要使学生学以致用,作为教师,首先要学以己用才可授予他人。诸葛亮从未出山,却有刘备三顾茅庐。这足以体现不断丰富自身知识的重要性。梳理各个知识点使之形成环环相扣的知识体系的能力是必备的,当然,更应该是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这样的体系,这不是简单的传授,而是技巧化、人性化、智慧化的体现,对教师有很高的要求。不仅要有灵活的思维也需要老师紧跟时代步伐,有条不紊的做好学生的带头羊,和自己的学生一起成长一起学习一起感受快乐。

(2)做学生的忠实听众一位好的老师不仅仅要具有丰富的知识能力素质,更要是一位好的倾听者。这里的“听”不单单是用耳朵来听,还需要老师们做一个细心的观察者。课堂上,老师很多时候应该比学生更加积极主动一点,面对中小学生,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脾气习性,不像幼儿园的孩子那样无所顾忌的表达自己。所以,这时候,老师可以主动的去询问学生自己内心的想法,比如说‘你喜欢老师怎么样教你们呢?’‘你觉得老师上课的时候哪些地方做的不好呢?’等等。不单单把自己看作是老师,或许更多时候可以把自己看作是他们的朋友。当然,时不时的留心每一个同学的日常表现,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有针对性的教学,对老师是一个挑战,但更是一个好的途径。要知道学生需要什么,想什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让程度不同、兴趣不同、素质不同的学生时时都保持着对课程和对老师自身新鲜感和学习动力。

(3)注重理论基础和实际生活相结合哲学上有说: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对理论具有反作用。这就要求美术老师需要将学术理论和实际操作乃至生活相结合。不仅是要关注于学生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更要从自身的素养打基础。就自身而言,美术老师还应是一个勇于追求幸福感的人,包括其自身的品味、包容和创造力的体现。美术教育是充满灵性的、智慧的活动,不是干巴巴的、教条式的教育,所以美术老师也需要有智慧和灵性。美术教师要用自身的人格品质来影响学生,用爱心、同情心、宽容心来对待学生,以负责、认真的工作态度来开展教学。这样才可以言传身教。

2.主观方面:对学生的要求。

在《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学生通过“设计?应用”领域的学习应达如下目标:第一,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并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第二,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活动提高动手能力。第三,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因此,学生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1)提高主动性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互相沟通互动的过程。有好的老师是不够的,同时也需要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不然,就真的演变成了对牛弹琴。主动性的体现,比如说:上课经常提问题、积极寻找新的思路、课后和老师探讨自己新想法或者是生活上的小细节。也可以是学生之间时常的交流,甚至是比较。这样的学生才会有十分强烈的求学欲望和进取心,也是老师教学过程中很好的案例和伙伴。当然了,教学目的和成果也会事半功倍。

(2)培养想象力由上一点我们可以得出,积极主动的学生似乎在创造力上也是有优势的。但这绝不是肯定的。中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似乎比幼儿时期有些困难。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形成了有自己的独立思想和固定模式。但是作为学生,一切都有可能,因为我们还在学习,这样就有重新乃至更一步创造的可能。所以,我们也应该对自己有一定的信心。在学习中我们可以多对生活上的美加以关注,做个有心人。感受大自然的美,发觉人内心的美,从而体现在我们自身作品中。

(3)设计工具随着现代经济技术发展,美术工具也是纷繁多样,供不应求。好的作品当然离不开基本的设计工具。常用的有:马克笔、彩笔、尺子、剪刀、彩色小贴纸等工具,这些工具应用范围很广。我们应该对它们多加爱惜保护,他们也是美的化身。设计意识的培养不仅有对主观因素方面的要求,即就其主体:老师和学生而言。更有其客观因素的需要。下面我提出两点比较关键的要素供大家参考。

3.客观方面:设计意识培养的内容要求。

为了比较准确客观的说明这一点,我直接引用了《美术课程标准》中对不同学生阶段的学习目标的确定。其表述如下:第一学段(1~2年级):初步认识各种工具,用身边可以找到的各种媒体,通过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等方式进行简单结合和修饰,体会设计与制作的趣味。第二学段(3~4年级):学习对比与均衡、和谐与对称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初步的设计和装饰,感悟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第三学段(5~6年级):运用对比与均衡、和谐与对称、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第四学段(7~9年级):了解主要的设计类别、功能,运用对比与均衡、和谐与对称、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等组合原理,利用媒材特性,进行创意和设计,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在第一学段(1~2年级)中,针对低年龄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目标的指向是“媒材”“尝试”“体验”和“乐趣”几个词。对新入学的儿童来说,美术学习兴趣的培养是首要的,知识技能的学习应尽可能的淡化。因此,美术教学应从“看看、想想、画画、做做”开始,通过感官体验各种媒材工具的特质,尝试进行各种“简单的组合和装饰”,开始体验到设计的乐趣。到了第二学段(3~4年级),“简单的组合和装饰”就递进为“简单的设计和装饰”,“组合”可以是自由的、随意的,而“设计”则必须是有一定目的的、秩序性的。第三学段(5~6年级)再递进为“进行设计和装饰”,去掉了“简单的”一词,意味着进入高一级的层次。第四学段(7~9年级)最终递进为“进行创意和设计”,指向了思维活动和操作实践过程的要求。

4.客观方面:设计意识培养的形式要求。

(1)课程内部结构调整与优化哲学上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在这里,教育课内部程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对设计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课程结构往往直接体现人才的培养规格,决定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是提高人才质量的关键。过去,我们的课程存在一些重专业、轻人文,重技能、轻理论,分科过细、专业面过窄的现象,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根据现代学科发展的整体化、综合化趋势,希望教育部门继续深化课程的内部结构调整与优化,帮助学生在发挥自我能动性上更进一步,才能为设计意思的培养创造更大可能性。

(2)融合借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任何一门艺术知识不可能单独存在,总会有和其相关联的因素互相存在着。因此,美术教育中设计意识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美术本身,而应该发散开来,与其他学科知识相互借鉴,甚至与国外美术教育相互吸取营养元素。就目前国内而言,深圳大学艺术系根据当前艺术教育的这种现状,有意尝试的一门新的教学实验课,它的实质是一门综合创作实验课程,目的是让学生接触多元的艺术创作形式,研究多材料多手段的创作方法,唤醒学生对外部事物的艺术感知力,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潜能,让学生在更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艺术表现的丰富性和多样选择性,学会探索与发现,发展学生的综合创造能力,并且在课程教学中积极寻求新的教学方法。这是一大突破性的创举,同时,我想,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能否也可以这样做呢?为什么不能从学生的这一启蒙阶段入手来开发其设计意识呢?我觉得这种教育方式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大学,我们更应当将其在少儿乃至幼儿教育中发展开来,并探索更多更好的教学形式,来提高不同学生的设计意识。当然,这对于教育部门,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任重道远的,但是。这必定是可行的,并且有价值和更加深远意义的。另外,借鉴国外的设计理念来丰富我们自身的设计意识方向也是作为新时代学生和教育部门的责任与要求。

(3)教育环境要想培养同学们的设计创新意识,就一定要为同学们提供相应的适宜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同学们才有可能喜欢美术,进而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缓解自己的压力。在每一位同学的心目中都有一个想象的世界,使其可以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美术是人类社会一项重要的文化素质教育活动,美术教育历来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整体课程的改革,在综合教育中,美术活动仍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综上所述,美术教育对于设计意识的培养是一门比较繁重的工作。对教师和学生都有一定的要求,国家教育制度的革新也是原动力。相信在整个大环境的发展影响下,设计意思的培养也会越来越受到关注。作为学生不仅仅学到是知识内容,更多的会带给他们美的享受。

实用美术教学的论文(汇总21篇)篇十

美术教学策略的创新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情境以及教学手段这三个方面着手来丰富教学的方式和内容,增强美术教学的效果,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高校学生已经有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或者也可以认为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但是,每个人的思维能力其实不只是只能处在一个简单层面上的。

美术教学相关毕业论文范文一:现代艺术对美术教学的影响分析。

摘要:随着美术教学在各个高校中逐渐投入教学,我们不难发现,现代形式的艺术与学校的美术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这两者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

虽然学校的美术教学是一种传统艺术的传承,有十分浓厚的民族性,但是现代艺术的发展对高校的发展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本文,我们就从现当代艺术的视角出发,结合现代的教学观念,来探究目前高校美术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现代艺术;高校美术;教学。

一、高校中美术教学的重要意义及目前高校美术教学发展现状。

1.高校美术教学在高校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在人的大脑中视觉区是最大的,而且比其他感觉区域要大很多,占了人类大脑层的百分之三十左右,视觉和其信号结合在一起同时和处理词语进行结合,才构成了人的大脑最特别的一个天赋。

各大高校就是通过对同学们视觉的刺激感受,来开设美术这门学科从而对同学们的智力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

高校学生已经有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或者也可以认为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但是,每个人的思维能力其实不只是只能处在一个简单层面上的。

同学们所进行的一些有创造性的比赛、活动都是很多种的思维层次综合达到的结果。

高校通过美术教学的引入,把同学们的思维形象化与逻辑化做到有效结合,从而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

在校学生在接受学校的美术教学时,个人的创新能力和思维活跃性得到了训练,大脑的思维与视觉的审美观相结合,从而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更加的有利。

同时高校的美术教学不仅仅是一种美学教育,同时也是对同学们的德育教育,是美与德综合教育的结合。

所以,我们可以说高校对同学们美学的教育,是培养同学们形成美好品德的重要方式。

同时高校的美术教育又与其他学科有差别,它表现在抽象的美术教学之中,教学过程就是在培养同学们的感知、领悟的能力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对同学们德育教学的过程。

现在很多高校在艺术类学科上也是采用扩招来增加生源,其中高校美术招生也不例外。

但是很多报考美术的学生只是为了升学容易,更少的文化课分数却可以考进更好的学校里读大学,但是在大学对美术的学习兴趣都不是很高,这严重影响了高校美术教学的质量的提高。

此外,一些高校的美术老师的教学观念也还是停留在落后的状态、教学方法传统单调不能通过自己的教学激发同学们学习美术的兴趣,这点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高校美术教学的发展。

我们就从三个方面对目前高校美术教学存在问题加以探究。

2.1只有用新时代的艺术观念作为高校美术教学的总体理念,才会促进其快速发展。

但是,目前我国很多的美术老师没有意识到时代的变革,教学方式的变革,仍然一味的继续着传统的教学方式,是现代化美术教学的落实成为了一个空头支票。

传统的教学观念不仅仅会在同学们的美术学习中起到很大的阻碍作用,还会影响着同学们整体学习水平的发展,甚至会使艺术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使我们的生活成为贫瘠的土地。

2.2目前对于新兴起的美术教学,各大高校还没有明确的教材选取,所以在教材的使用上各高校一直处于尝试阶段,所以就出现了高校美术教材的杂乱等现象,其书的内容也十分散乱,没有整体的系统综合性,整体的表现为非常的不完善。

一些美术老师对同学们的美术教学也仅仅停留在对教材的讲解上面,所以教材的混乱就影响了高校美术教学的进程。

此外,目前各大高校对开展美术教学还没有充分重视起来,对美术课没有科学的设置,在不合理的课程结构状态下,高校美术教学当然得不到大的发展。

2.3一些高校的美术老师对自己不能够严格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专业水平和教学经验还不充足。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他们没有自己的创意,没有对教学方法的革新,只是简单地对传统教学的延续。

古老的教学模式,使得高校的美术课堂变的烦闷,讲课内容也比较单一,对同学们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带来很大的影响。

更有甚者,一些不负责任的老师,还不根据基础讲,只是单纯的凭借自己的教学观念来应付同学们,这也很大的打击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同学们的心理健康也遭受到了很大的伤害。

二、现代艺术与高校美术教学之间的差别。

1.现代艺术在重点上更加偏向社会、经济和现代科技。

在当下的经济和科学的迅速发展的大前提下,现代艺术被理解成为一种积极向上的美学文化。

现代艺术的根本是为消费者来服务的,所以具有很强的社会存在性。

我们是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说的,作为一个有系统性的项目,是要从多个视角来进行观察的,这不仅仅关系到社会和生活中的每个方面,还产生很大的影响。

现代艺术在目前体现出来的不仅仅是一个物品,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地方或者一个国家的文化形式和美学形式展现在大家面前的。

艺术的发展对于社会经济的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现代艺术更能体现经济性。

在目前经济的发展中我们很容易的看出,社会是以社会经济存在的,而现代艺术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经济来服务的,同时也从一些方面体现了社会意识,所以可以得出现代艺术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联系的。

第二方面来说现代艺术对社会性的重视,总体可以归结为两个部分,其一是现代艺术设计出物美价廉的生活用品供人们使用,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人们提供较为舒服的生活环境。

其二是现代艺术服务对象是大众人民。

伴随着经济以及科技的不断迅速发展,现代艺术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

通过全新的现代化科技手段,个人们带来更加美好的艺术设计。

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给现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也促进了现代艺术的发展历程。

同时现代艺术在规划和决策方面的创意的培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产业。

再者,和高校美术教学不一样的是,现代艺术具有相对高校美术教学较为突出的高科技化。

随着现代信息时代的发展,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从而推动了很多新鲜产业的发展例如3d电影、三维动漫等等,这些是现代艺术的创新设计更加的科学有效,同时也为现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很多有创意的资源。

2.高校美术教学的审美性、实用性和民俗特点。

首先我们要说的是高校美术教学的民俗型特点。

对于高校美术教学来说,如果成为了一种民俗文化的形式,常常是来源一种风俗活动。

从而现代艺术的原始发源地正是学校美术,同时高校美术的资源都来自于民间的祈福避难活动,并在原有的基础上,较大的部分是以审美愉悦的独特形式表现出来的,例如学校美术学习中的做风筝、剪纸、年画制作等等,从而经过现代化的发展已经基本上从原有的功能中脱离出来。

所以,在民间风情的漫长发展历程中,已经渐渐形成为高校美术学习中的民俗性,并且为高校美术教学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题材和资料。

其次我们要说的是现代高校美术教学中最重视的实用性。

在人类开始发展之初,实用性是各种事物发展的最基本要求,随着社会经济及其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追求的不单单是实用性,更多的是审美的要求。

从这方面来说,高校美术教学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实用性,物品在能对人们的审美做到满足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达到人们的精神追求和物质需要。

对于审美性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发展,更多的是受传统审美的影响。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都可以找到高校美术教学的身影,人们住的房子、穿的衣服、日常生活所需、所吃的食物等等包括的衣食住行,都可以看见美术教学带来的影响。

最后我们要说的就是高校美术教学的精神支柱审美性。

随着现代艺术的逐渐发展,高校美术教学在得到了迅速发展,并且不断完善,在精神方面的审美性是高校美术教学和现代艺术最带的区别,这也充分表现了人们对生命和价值观的一种追随,从而形成了一类较为独立的物质文化状态。

例如人们对求生的意愿和追求、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幸福的渴望以及对事物的美好祝愿等等,这些标准都变成了高校美术学习的基本精神审美准则。

三、现代艺术对高校美术教学的影响。

1.在对高校美术的教学中适当的引入现代艺术能够使同学们的审美更加开阔,使其更加具有开放性。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东西方文化也得到很多交流,西方文学的引入极大的促进了我国艺术形式的发展,他们的现代艺术形式是灵活多变且极富有创新力的,给我国的现代艺术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启发,而现代艺术本来就有多元化的特点,并且还能与其他艺术更好地并存。

在现代艺术引入较为先进的科学技术例如信息化、电子等的同时,美术也渐渐融入其中。

在高校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还要通过让同学们通过现代化科技的更深层次的了解,不断完善自己,从而以全新的眼光来看待美术教育,来看待这个世界。

2.现代艺术和高校美术教学都是起源于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中的,其发展过程中的历史背景毋庸置疑都是相同的,即是具有相同的文虎底蕴和人文精神,在实际生活中人文精神是对所有艺术表现的共同点,高校美术教育自始至终贯穿着人们对生命、对幸福的渴望,对未来的憧憬。

现代艺术则更加注重的是与现代化技术的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为了更好的为人们服务,使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舒服,即是更好的体现现代化的人文观念。

所以,从现代艺术角度出发,高校美术教学是对人文观念的好的体现。

3.世间万物皆来自于大自然,所以从创作的观点来说,现代艺术和高校美术教学都是自然观的陈述。

美术教学包括自然因素,从而才能体现出淳朴、简单的艺术美,同时为现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灵感。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把生活与艺术紧密结合,从而更加有利于多元化高校美术教学模式的建立。

现代艺术尽管已经与现代化技术结合的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它的起源还是来自于大自然,只有不断的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取材,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创作,才会创作出真正艺术的美。

在高校的美术教学中我们能随手取生活中的物品进行创新,例如草、花、石头、一张纸等等。

而现代艺术在此基础上弥补了美术教学的不足,利用质朴的自然创造出大自然的美,进而达到创作于自然很好的结,这点对高校的美术教学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四、结语。

高校美术教学始源于民俗风情,为现代艺术提供了很多好的题材和资料:而现代艺术的发展,也是对高校美术教学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者之间存在我们上述所说的一些差异,但也有一定的关联性。

只有在现代艺术与高校美术结合的情况下才能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

从现代艺术角度来说,高校美术教学的发展,为其提供了更多好的素材,促进了它的时代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崔聪,关于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0(05).

[2]封顺,美术教育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知识经济,(07).

[3]曲琳,浅析中国当代美术教育在新形势的不和谐现象[j]美术大观(11).

[4]巫鸿,走自己的路:巫鸿论中国当代艺术家[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

[5]昊冠中,我读石涛话语录[m]北京:荣宝斋出版社,.

[6]李思荟,马凯旋,试析高校美术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文教资料2007(31).

[7]李甜,试论高校美术教育的创新,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12).

[8]李鹏,高校美术教学与现代艺术的结合性探究,大众文艺,(15)1.

由于缺少全国统一的专业课程方案,导致大多数普通高中在创建美术特色教育时,不同程度上出现了一些偏差,给正在创建和发展中的美术特色高中带来了巨大的困惑。

在高中美术特色教学中我们应该改变教学科目单一、教师统治课堂的教学模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即是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以一个全新的视角,重新建构美术教学的课堂设计。

这就要求我们考虑到课程类型的设置、设计的融入、新课标的要求和如何通过其他科目辅助我们的设计教学来达到我们预想的效果。

实用美术教学的论文(汇总21篇)篇十一

近几年来,我就“信息技术在美术学科中的运用”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下面谈谈我在实践中的体会和思考:

美术课的安排都是由其目的和明确性的,总有吸引老师和学生眼球的部分。教师在课前必须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认真分析课的内容和要求。有时候题目就告诉了这节课的重难点内容部分。比如:在讲授五年级下册《夸张的脸》这一课的时候,通过题目就能够看得出来主要学习脸的夸张,怎样把脸部夸张的有意义就需要下一番功夫了,画脸是比较简单的,但是面部表情的夸张就不是那么简单了。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搜集大量有关夸张脸的图片,表现夸张脸的内容有很多,古代大量出土的青铜像,外国的各种大师的雕塑人物作品、现代的漫画等等。进一步的分析,延伸出的知识内容有很多,具体分析比较“夸张的脸”表现的不仅仅是表现脸部的特征变化,还有人物心理的变化和作者的内心感受。通过自己的分析感受,在课堂上让学生学习的不仅是脸部的夸张,循循善诱的是让学生感受脸夸张的同时还有内心的变化。从吸引学生的眼球开始,找出学生喜欢看的夸张的面部表情,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在进一步的深入到心理的变化。这种深入的学习,学生很感兴趣。他们会通过了解脸部的夸张变化,进一步的想了解人物的心理变化和作者的真是感受。学习的目的到达就是最好的结果了。

小学美术课程内容虽浅却很丰富,时空跨越古今中外,若只通过挂图、书本和口头描述等有限形式对学生传递信息,让学生来观察感受事物是带有明显的片面性的,同时也很难真正发现事物的美。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等工具以它们独特的功能将丰富的感性材料整体而直观地展现出来,往往比原材料显得更鲜明、更集中、更强烈,教师利用已有的图表、照片、投影仪、电视教材、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等各种教学媒体,或直接使用、或经过一定的选择、开发和组合后加以使用,并在教学媒体中表述一定的思想和意图,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传播,再加上巧妙的设问,促使学生更进一步观察比较事物,使学生看得清晰,感知得更充分。如《巧妙的组合》一课,利用课件中各种基本形的移动与大小疏密搭配,作出各种不同的组合,并提出要求,让学生找出各组合之间的不同,说出哪种组合最美及认为它最美的道理,从而充分发挥学生认识的主体性,也让学生充分感受画面组合的.美并寻找出规律,体验艺术美的情感。

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还能把一些抽象的事物如思维过程形象化,既有利于学生观察到事物逐渐变化的原理,又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在进行《画漫画》一课的教学时,教材要求学生了解漫画形象的漫化过程及原理。在制作课件前,不妨先收集一些有特色的图片,然后在photoshop下通行色彩高反差、拉伸、变形处理,把真实人物向漫画变化的过程用若干张形象略有变化的图片表现出来,按教学的要求排序,再播放。教学时让学生观察真实的形象如何特征化地逐步向漫画过渡,这样学生会被很清楚地了解到漫画的漫化过程及漫化原理,教学难点得以克服,教学效果自然不错。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愉快地观察与思考是我们的教学宗旨之一,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一些视听游戏,既有利于让学生观察到事物的变化,又有利于学生发现并掌握变化的规律,丰富视觉想象。

音乐具有强烈的情绪感染作用,能调动人的情绪反应。它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组成部分,与美术之间常是互相渗透、相互影响的。音乐沉浸,在听中共鸣,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感受绘画形象。如一年级《踢踢腿,弯弯腰》一课,教师可以先在表现运动场面的课件中播放《运动员进行曲》,然后再单独播放音乐,当豪迈的音乐再出现,可让学生闭着眼睛“看”运动员运动的情形并试着画出来,学生在音乐中将刚才和以往见到过的记忆提取出来,效果自然生动有趣。

音乐以其特有的节奏、旋律,在特定的时间中进行,表现主体的内在情感的运动过程,属于时间的艺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常将时间艺术——音乐与空间艺术——美术相结合,让学生能更好地认识不同艺术的相关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和更深入地了解美术的特殊性与规律。如在《听听画画》一课时,播放克莱德曼钢琴曲(乒乓之歌)与儿童歌曲《表情歌》多媒体选段不同旋律与节奏自然衔接的音乐,学生听并感受音乐的旋律和节奏,随着音乐做律动。优美的歌曲运用平缓的线条,调和色彩来表现;活泼的歌曲运用起伏的线条、对比色彩来表现;激烈高亢的音乐用非常热烈的色彩和夸张、动感的线条来表现……有机的将美术(绘画)、音乐(旋律)、文学(歌词)三种艺术,形式的美积淀、渗透到学习之中,不断提高学生对美的直觉判断和表现能力。

高品质、设计良好且使用得当的现代教学媒体会给学生带来一系列的变化。在传统的课堂讲授中,由于不能提供实际情况的生动性和丰富性,又缺乏促使学生观察的基础,难以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更难以提取长时记忆中的有关内容,因而使学习者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发生困难。实践证明: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教学的整合有利于改变这种状态,可以有效地从欣赏、工艺设计及绘画课等方面发挥作用,现代教育技术带给学生的时空感受使学生懂得了艺术的博大与多变,优化了课堂教学。

教学中不仅让学生只通过肤浅的“看”来发现这些美,还看如何去促使学生去观察、发掘与创造,必须多方位合理运用各种媒材,积极调动多种感官,通过眼看、耳听、口说、手脑并用,拓宽孩子们的视野,让“广义视觉”逐渐达到完美,使孩子们个个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学会用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用艺术化的方式表现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实用美术教学的论文(汇总21篇)篇十二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教育的投入逐步增多,美术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环节,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美术课中,色彩的教学是必不可少的部分。通过色彩认知,有效地将现实与美术教学相联系起来,为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与审美提供了便利。本文将对小学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作进一步探究,希望为我国的小学美术教育贡献一份力量。

美术色彩艺术修养色彩教学。

小学时代是人的认知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学校肩负着对学生各方面的教育工作,对学生的成长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此时的小学生还处于对世界的认知朦胧的状态,但其对色彩有着浓重的好奇心,这就使得小学生对美术课,对色彩方面的知识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同美术课色彩方面的教学有利的推进了孩子审美观,促进在智力、感知等方面的全面的发展。

美术其艺术表现形式主要经过色彩、点、线条等综合的加工而成,如果在美术作品中仅仅存在着线条等缺少色彩,就会使得美术作品失去灵魂,由此可见色彩在美术中是不可缺少的要素。在小学的美术教学中,往往是通过富有变化的色彩去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并促进学生在审美上提高,进而在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起到积极的影响。通过美术课中色彩的学习,有利于向学生传导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有利的促进孩子的成长。在美术课色彩方面的教学中,能够促进小学生对一些物理知识的学习,例如,通过邻近的色彩一定比例的调配,不同的色彩的搭配,调配出各式各样的色彩,进一步的推动了小学生对色彩、物理特性的兴趣,增强其求知欲[1]。

3.1视觉与色彩。

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在获取世界多彩的信息都是通过视觉所获得,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周围也充满各式色彩,每一个颜色都有着其不同的意义。在世界上每个国家纵然在语言上、信仰上各不相同,但人们对于色彩的感知都有着相同的认知,如红色,在我国的五星红旗上是主色调,象征着革命,代表热情奔放,能够激发人们的进取心,激励人积极向上。如黄色,是暖色调,有着高贵气息,在古代中广泛的应用在皇室中,其本身较为明朗而吸引人的眼球。如绿色,绿色象征着生命,在我们所处的世界中最为常见的颜色,通过研究表明绿色对人的眼睛较为有益,绿色在当前时代中也是环保的象征。如蓝色,蓝色是永恒的象征,蓝色非常纯净,通常让人联想到海洋、天空、水、宇宙。纯净的蓝色表现出一种美丽、冷静、理智、安详与广阔,蓝色还表示秀丽清新、宁静、忧郁、豁达、沉稳、清冷。

3.2色彩与知觉。

我们能看到物体是我们的眼睛通过光的作用感知物体的存在,色觉笼统的讲就是我们对色彩的感知。我们的眼睛通常借助于光,让我们的眼睛感觉到物体的轮廓和色彩,在通过神经传导,将这一物体反映到大脑中进行对比,同时大脑也感知到物体的色彩并将色彩进行相应的存储。这样大脑就能完成对色彩的存储,例如当我们看到绿色,第一时间的就会想到大自然,这就是大自然留给我们印象,想到蓝色,我们想到辽阔,这是蓝天留给们印象[2]。

4.1掌握色彩的观察方法。

所谓观察有许多种类,而对于色彩的观看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一种。以红色为例,不管红色的物体受到什么环境色的影响,起了什么样的变化,只是孤立、抽象的去观察物体的固有色,这种观察色彩的方法在装饰色彩绘画中较为常用。但面对不同物体、不同角度则会产生许多不同的理解,即使是同一物体,由于观看角度的不同也会产生出不同的理解。例如,正方形的物体由于作画者角度的不同,可以看成是梯形的透视形,换一个角度也可以看成是近于平行四边形或者菱形的透视形。那么观察色彩也是如此,必须将对象、光源以及环境这三者联系在一起来进行观察与比较,通过对色彩诸要素的对比联系中让学生学会色彩变化的把握。这种观察方法是造型艺术的技术基础,同时也包含了审美基础,这是由于色彩美是色彩的整体效果,其体现在色彩的关系之中[3]。

4.2正确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色彩。

艺术源于生活,艺术也离不开生活,当然美术也不应远离生活。可以借助生活中的多种细节元素来进行美术教育的学习,这样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认识美术构图中的关键元素,同时还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把握生活中的事物色彩。任何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美术学习也不例外,它也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量的积累是为后面的质的转变做准备。因此,当前美术的学习是为了日后的美术发展做准备,美术也终将归于生活。在小学美术的学习阶段,广大的美术教师应当学会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的美术,在观察过程中对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事物能够拥有一个明确的认知概念。

4.3结合实践,联系生活。

通常情况下小学生在美术课上,老师都安排对一些较为有名的作品进行赏析,通过对这些名人作品的鉴赏,可以进一步推动学生对美术理解,观察名人作品有利于学生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愫,掌握这些美术作品作者想表达的思想。通过美术课的学习和老师的讲解,使得学生在对色彩的理解上上一个台阶[4]。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美丽的认识日益加深,这就使得人们对美的研究在生活中和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基础教育中对美、对色彩的认知尤为重要,对学生未来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在小学美术教育中,通过各方面的学习提高小学生的对色彩的感知就很有必要了。

[1]谢永前.简述小学美术课的色彩教学[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xx,12(5).

[2]成文光.形与色的重构--农村小学美术教师在职培训色彩教学与实践[j].美术教育研究,20xx,21(1).

[3]李杏萍.如何提高小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能力[j].考试周刊,20xx(2).

[4]张蓉蓉.色彩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学园,20xx,19(5).

实用美术教学的论文(汇总21篇)篇十三

教育是一座桥梁,链接的两端都是活生生、有思想、有情感的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恰恰是一个有个性、多面性、具备创造性和发展潜力的群体,他们不仅要在中职教育中获得技能,还要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而在中职教育中,美术教育能在灵魂层面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人与艺术之间的交流共鸣。因此,开展人性化的中职美术教育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相当必要的。又由于美术能与人的思想情感紧密结合,开展人性化的中职美术教育是有路可循的。

随着课改的逐步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着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属于艺术类课程的中职美术当然也不能例外。美术能陶冶情操,给人以智慧,但对于担负着传播知识技能和培养学生人格双重任务的中职美术教育,怎样开展人性化教育,在课堂上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艺术鉴赏能力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们研究和思索的新课题。本文将以人性化地开展中职美术教育的`必要性为切入点,逐步探讨中职美术教育的人性化策略。

一般而言,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心理素质和自觉性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都会有不小的差距,对自己的理想和前途没有信心是他们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在这样的前提下,中职教师在执教过程中更要贯彻人性化教育理念,努力摸索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存在的潜力,努力将他们培养成心理健康、人格完善、技术过硬的高素质人才。对于中职美术教师而言,美术学科就是他们了解学生思想素质和心路历程的窗口,人性化地开展中职美术教育,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和热情,给他们提供宣泄情感的窗口,这对于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习自觉性的培养都是相当关键的。因此,开展人性化中职美术教育十分必要。

兴趣是力求知识和趋向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中职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在引导、规范其学习行动方面的作用更加不能忽视。而兴趣的生成,一部分取决于不可改变的先天性因素,更重要的则取决于后天的引导和培养。换句话说,如果中职美术教师能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引发其对于美术的深刻思考,那他的执教无疑就是人性化的,而且是成功的。下面,本文将从动机、情感、情境三个方面来阐述开展人性化的中职美术教育的具体策略。

1.明确动机。

当前,很多中职学生对于自己理想的实现感到近乎绝望,对自己将来的发展道路更是感到一片渺茫。在这样的情况下,中职美术教师在课上课下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让学生明确学习的动机显得十分关键。

中职教师在课堂上应多将理想教育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适当穿插一些励志的小故事来促使学生明确自己对未来生活的渴望,树立起适合自己的理想,明确学习的动机。同时,在教育中教师要耐心地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建立不同的教育体系,真正落实人性化教育中“以人为本”的教学思路。比如,对待课上顽皮的学生,教师要抓住他们对未来的憧憬,言传身教中为他们描绘出将来美好生活的图景,在此基础上,告诉他们只有用心学习专业课程才有机会在社会上大展宏图,引导他们一步步改正不良的学习习惯,使其拥有学习的动力。而对于学习一贯努力的学生,鼓励他们“有志者,事竟成”,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2.交流情感。

情感是人对外界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的直观反映,伴随着学习的全过程,对于人的心理建设和学习效率有直接的影响。教育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情感交流的好坏,能够开展人性化教育的教师,必然能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其与自己的感情产生共鸣。而中职美术教育则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特殊性。中职美术教育以美术为窗口,教育对象是情感相对敏感丰富的中职学生,人性化教育的特点注定了中职美术教师必须进行情感投资,以心换心,教师不仅要善于创设意境,更要抓住机会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比如,学生未能完成作业时,要耐心询问原因并适时提供自己的帮助,这能使学生从心底里感激老师,接纳老师。这样的转变,充分体现了人性化教育的理念,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对于学生将来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3.创设情境。

美术是为世人所普遍接受并能欣赏的艺术,这一先天优势方便了中职美术教师把握课堂节奏,在课堂上创设或诗意或诙谐的情境,促使学生融入课堂,与教师进行情感的交流和智慧的碰撞,而这些,均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对于美术学科的兴趣和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自觉性和学习效率。不得不说,创设合理的情境是开展人性化中职美术教育的便捷途径。

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和行为活动是能否成功创设合适意境的关键。从人性化教育“以人为本”的本质切入,教师在课堂上必须时刻注意学生的行为,理性分析其心理状态。例如,在学生兴趣值降低、学习热情减少时,教师要及时发现并采取吊胃口、讲故事等方式,将学生拉入艺术的世界。这些人性化教育的策略,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对其汲取专业知识以及将来的发展都十分有利。

通过以上对开展人性化中职美术教育必要性和具体策略的分析介绍,我们清楚地发现,所谓在中职美术教育中开展人性化教育的本质,是教师在执教过程中,将艺术与人文结合,将自身情感与学生情感结合,将感性认识与理性分析结合,通过“因材施教”的手段,带给学生全新的教育感受,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教育的人文关怀,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配合程度,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一种完美体现。

实用美术教学的论文(汇总21篇)篇十四

教学:中专7班——中专12班美术教学进入平面构成阶段,为了使学生以后在创作艺术设计当中能够灵活的掌握每一个广告设计的创作方法,并能灵活的进行广告拆分和广告品和进行创作,了解广告创作的每一个细节。

作品:在学习习近平面构成的每一个环节的过程当中都会及时的留作业,并进行检查和更正,且在下学期末结束时对本学期的美术平面构成创作设计作。

实用美术教学的论文(汇总21篇)篇十五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处境尴尬,改变教学的无效状态是摆在每位语文教师面前的问题。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说过:“今天谈语文教学改革,就是大幅度地提高效率”。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要提高效率,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只有从转变教学观念着眼,在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及内容上谋求突破。

一、优化人文教育环境。

教育管理者应树立“以人为主”观念,“人本主义又亦是以更看重人的自由、人格,以人的基本地位为前提来观察世界的思潮”。要加强以语文为主的人文素质教育,提高语文学科地位,切勿让民族浓厚的根基文化在经济时代的浪潮中被冲淡冲垮。在政策方面,确立中职学校发展和改革的人文目标,重视人文教育。中职学校不应削弱语文教育,而是要继续加强,增加课时量。21世纪是一个高度科技化、信息化、国际化和市场化的社会,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必须接受新的知识体系,形成新的价值观念、新的心理品质和新的知识体系。广博的基础文化、扎实的专业知识、必备的综合技能、健全的体格特征、以及对社会生活的广泛适应性等,是任何一个想在社会中谋得良好生存与发展空间的个体所必不可少的素质。这一些素质要求与个人的语文能力密不可分。因此,中职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亟待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亟待共同为后来者创设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

惟有使专业教育与语文教育融合,让中职生既具备专业技能又具有人文素养,才能达到造就合格应用型人才的目的.。21世纪“语文的未来将是和谐的走势”。

二、提高语文教师素养。

学校一切教育活动都要由教师来执行,教师的素质决定教育的质量。21世纪的中职语文教师应该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较强的现代教学能力,要重视和加强教学研究,努力成为教材的开发者和终身学习者。

首先,中职语文教师要树立科学的教育价值观。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就是提高人的素质。从前人们对教育的价值过分强调为社会服务,而忽视了个人的发展。如今职业教育正在由能力本位教育向人本主义教育转变,即现在的教育价值观是既要为社会发展,又为个人的发展服务,“尊重个人需要与尊重社会需要具有高度的统一性、一致性”,是二者的有机结合。现在我国经济要快速腾飞,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的专业性、技能型的劳动者。要在整体上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这就需要教师努力去关注教育价值观的转变。要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思想,把单纯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升学就业的教育目标,变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培养学习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以及生存发展能力的教育目标。

其次,中职语文教师要建立新时代的教学观。我们要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教育的对象归根结底是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与巨大发展的潜力的人,他们既具有同一年龄层次相同的心理特征,又因为家庭条件、社会现象、生活经历等的不同而具有独特的思维、情感和知识能力。学生的这种独立性是客观存在而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学生是语文教学的主体,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观察、分析、感知和思考,要想使用学生接受自己的指导,就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尊重学生的个体独立性,在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学生的个体需要,关注学生的能力水平,与学生平等地对话,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更好地激发学生发展的潜能。

最后,中职语文教师要具有现代教学能力。现代教学能力主要指要更新教育理念、课程意识,了解青少年身心的特点,善于将自己的知识变成学生的知识的教学艺术,良好的教育机智和教学语言,营造富有生气的教学气氛的才能,将学科知识、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在一起的能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发展的能力,教师的研究意识和反思意识等。中职语文教师要学习先进、新鲜的教学法经验,从专业期刊及报纸、互联网上学习新知识,关注同行的研究,吸纳最新的研究成果,更要灵活地应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理论,把语文教学建立在科学的教育理论基础上。教师要不断自我学习,熟练地操作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与常规教学手段相结合,从而力求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主观色彩的意向活动。当一个人对学习产生兴趣的时候,他就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且心情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我们要创造条件为学生搭建平台,教师讲课时尽可能与学生生活相关,与他们的经验相整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风趣幽欲的语言,极具感染力的言词,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并怀着期待迫切的心情渴望新课的到来。

只要努力优化中职学校的人文教育环境,重视提高语文教师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职语文教学就应该会收到很好的效果。让我们走出误区,立足本岗,正视现实,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为重点,潜心中职语文教学改革,这样就一定会迎来中职语文教学的春天!

【参考文献】。

[1]张志公。《张志公自选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曹明海。《语文教育学》(修订本)。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实用美术教学的论文(汇总21篇)篇十六

摘要:随着我国课程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教育应该重视教学工作的有序推进,在稳步发展中实现教学工作质量的提高。我国教育部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于老师”。在新课改目标下,要更加重视小学美术教学工作中具体方法的科学性展开,在推行小学课程教育中进行美术教育改革工作十分必要。本文根据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工作的特点展开探讨,提出几点有利于小学美术教学内容深化发展的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美术;教学工作;具体方法。

在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对内改革速度加快,对外开放的格局也不断加深,由于经济发展速度推进比较快,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都在面对现代化方向转变。在义务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广大学生群体的精神要求不断丰富,对于适合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教学模式的需求不断加深。但是,由于我国的小学美术教学工作并没有实现和学生能力需求的同步发展。因此,为了实现现阶段小学教育领域的繁荣和教学手段的.革新,我国的小学教育事业必须要进行更加深入的改革和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制度创新。

一、推行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工作改革的重要意义。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推行小学美术教学,重点是要培养学生对于美术课程的兴趣。教育学界有一种理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推行阶梯型难度讲学方式,在素质教学观念背景的影响下,教师应该淡化美术课程考试的相关要求。而是重视学生实际能力的发展与提高,通过适当放缓教学的节奏,易于学生加深对于小学美术课本中相关艺术画作内容的感受和理解,有助于展开小学生艺术欣赏能力的塑造和培养工作,从而加强对于小学生的情感世界的陶冶工作,提高小学生在课堂学习和课外活动中“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多种能力的综合发展需要。

二、开展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工作的重点。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开展小学美术教学工作,重点要进行对于学生的表扬和鼓励,有利于调动学生“比”、“学”、“赶”、“帮”、“超”的学习美术课程积极性。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可以得到大家的肯定,大家的美术创作水平和表达能力能够在气氛热烈的教学活动中得到整体性的提高。除了采用情景式美术绘画活动教学模式,教师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推行小学美术教学还可以采用“音乐”、“文学”感染的方法,加深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理解,从而真正实现学生对于艺术创造学习兴趣的专注提高。在讲解罗中立著名的画作《父亲》时,教师可以配合播放音频材料同名曲《父亲》,在讲解的过程中,通过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力能够实现艺术作品的表现张力增加。

三、推进小学美术教学工作改革的具体方法。

(一)重视培养学生的美术想象力和运用能力。

在日常的小学美术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根据小学生感性思维能力比较强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升学生在生活中运用美术的能力。以《小蝌蚪找妈妈为例》,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美术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向学生进行教学片的展示活动,学生在观看了“小蝌蚪”们寻找“青蛙妈妈”的视频材料之后,可以安排学生讨论“青蛙”和“蝌蚪”的关系。通过动画作品切入的手段,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思考“小蝌蚪”在寻找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场景。

(二)开展个性化教育,体现教学活动的“生动活泼”

小学美术教学作为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应该在个性化教育中,实现教学水平的稳定和素质教育改革目标的稳步推进。在锻炼学生的美术技能过程中,应该通过基础知识教学和科学教学内容编排,激发学生学习小学美术的热情。为了在九年义务教育的过程中体现出美术教学“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特点,教师可以采用拟人化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分成三个学习小组,让学生先通过讨论,然后自由发挥,进行角色扮演,三个小组的学生分别扮演“小蝌蚪孩子”、“荷叶叔叔”和“青蛙妈妈”,进行情景剧的表演,在对话的过程中,让学生对青蛙这种常见动物的头部、四肢和大体躯干部分的形态特征有重点的把握,利于课程学习活动中的绘画活动展开。

(三)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能力挖掘。

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挖掘,让学生在课堂的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绘画方向。自己挑选出喜爱的角色进行绘画活动。学生可以选择画“一条腿、全身漆黑的小蝌蚪”,也可以选择画“四条腿、全身褐绿,三角形头部的青蛙”,也可以选择画“玉盘状、通体碧绿的荷叶。”在绘画活动中,教师通过ppt图片展示,可以为学生提供几幅优秀作品让学生参考。同时,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想象,对小蝌蚪找妈妈过程中遇到的情景进行艺术化的加工。最后,教师可以通过综合评比活动评出优秀作品,让学生投票和打分,选出本节课时中在画幅立意、笔画和线条表达中最出色的作品。

四、结束语。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活动的有效推进,我国在小学美术教学方面应该更加重视课程教学方式的转变工作。我国的新课标小学美术教育计划中指出“以人为本,张扬个性”,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更加重视教学手段的合理运用,科学地编排课程教育目标,在教学方法改革的过程中重视学生“审美能力”、“表达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2]陈彤光.浅析美术教学在农村小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与现状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02:105.

[3]赵亚男.对于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美术教学现状的研究[j].艺术科技,2015,03:267.

实用美术教学的论文(汇总21篇)篇十七

活用美术语言,提高课堂效率。

摘要:新的美术教材都加入了美术语言方面的内容,在新课标下,也强调了“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活动。教学应体现美术语言的魅力,提高课堂效率。

一、认识语言,感受语言。

低段的学生,教师知道他们没有丰富的,漂亮的词汇,在上美术课时便更难以用一定的语言来解释一幅画。画中的造型以及色彩的运用都必须由学生自己去感受、去领悟。或许结果学生会说:“老师,我能感受到画者的心情和想表达的意境,但我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这便是学生真正的感受。可惜,我们现在的教师却在给学生作着一些盲目的定义,比方说,教师会告诉学生,“红色”是热情、祝福、勇敢;“黑色”是罪恶、恐怖、邪恶;“直线”使人感到刚强;“曲线”使人感到柔美……于是学生便机械地记牢了这些美术语言,殊不知任何色彩或者形象在不同的环境下会产生不同的效应。如果一地鲜红的血,那是热情、祝福吗?如果一次晚宴,某人穿了一身黑色服饰,那一定是罪恶、邪恶吗?如果一块横幅笔直挂在墙上,那是刚强吗?如果一根生锈的钢丝扭曲在一边,这还柔美吗?盲目给学生下一定的美术定义,只会让他们去死记硬套,真正的美术语言它具有无穷的魅力,让学生产生任何的联想和感受。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去感受美术语言呢?

1.依托作品,领略魅力。

【案例1】在教学《小小建筑师》一课时,我让学生先上网去找我们中国以及国外的一些不同的材料建筑。有些学生找到了北京奥运馆那个“鸟巢”般的建筑,学生被这些各式各样的建筑惊呆了,原来房子还可以造得这样漂亮,有这么多类型啊!随后的课堂上,我再让学生去试着“造房子”,此刻学生的想象力也开阔了,打开了局限性,不再是平时看到的一些方方正正的房子。有了自己的思想,也学会了试着创作。

2.积极参与,动之以情。

【案例2】《风儿吹过》一课对小学生来说,觉得有点无从下手。风,看不见,摸不着,要在美术作品中如何来表现呢?我教学生将风和周围的事物进行联系和对比,并自己亲手来制造风。有些学生说电风扇,有些说吹风机,有些说空调等等制造风的方法。并让学生讲了很多关于风的句子,风的类型,以及在风作用下的效果等。有了这些基础,学生表现风的时候不再是那么空洞。学生还感觉到,原来风是这样来的,风还能有这些效果,风也能带来那么大的危害等。学生了解了风的知识,也感受到了风的.魅力,兴趣被调动了,学习起来就更方便。

3.给予机会,开发想象。

学生用手指,绘画出了各种各样的物体。虽然没有画得那么形象但也有一点神似。指纹的肌理,手指的韵律,绘画的表情,这些都能让学生更深入地去理解美术语言,也学会用各种方式去表达更多的美术语言。真正体会“肌理和韵律”.

二、读懂语言,表达语言。

学生感受到了美术语言的魅力之外,还要去更深入地读懂,并运用美术语言来表达。

1.展示个性,体现真实。

【案例4】在给高年级上一节外国绘画欣赏时,学生看了《星夜》这幅画,都不解地问我:“老师,为什么梵高要这样来表现星夜?”“一点都不像,却那么有名。”“要我画星夜,我绝对画一颗颗的繁星点点。”再看孙恒俊的《满湖曲折》,学生问“:老师,怎么就几根线条呢?”“我觉得他画得不够生动!”面对这些方式的表现画,学生提出的疑问是他们这个年龄段所应该有的。面对这些疑问,我告诉学生说:“在面对同一景点同一事物时,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感受,这主要取决于作者对大自然的不同感受与当时的心境。可以通过任何的线条和色彩把自己当时的心情告诉别人,让看画的人用心去体会你当时的心情,想象当时的情景,这也是一种很好的表达方法。”

2.开发潜力,肯定创意。

【案例5】在教学《奇妙的字母》这节课时,我让学生自己来想象26个字母,学生的联想让我为之吃惊,有人想到“云”是交警的手势,“允”是爷爷的钓鱼钩,两个“杂”是正在争斗的两条蟒蛇等等,更让我佩服的是,学生在一张纸上画了山,画了太阳,画了天空,他说,那就是太阳下山(上山)时的“匝”.他用一个字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图画。课堂的实效性就这样体现了!

在美术课上,要求教师能抓住美术语言这个最基本的元素,我想,这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也是我们美术课最具有价值的体现。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坎山小学)。

实用美术教学的论文(汇总21篇)篇十八

虚拟实验是近年来高校各科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的全新方法与思路。在高职美术教学中利用虚拟实验可以节约教学成本,可以触及不易展现的教学点,还可以扩大教学辐射面。本文结合高职美术教学实际,对教学活动中虚拟实验的应用详加阐述。

在高职美术教学中部分教学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仅仅通过简单的板书绘画无法表达,这时就可以使用实体模型。通过“模型”实验,将繁杂的概念简单化。光影的细微变化就属于这种不太好理解的教学部分。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利用白色石膏几何形体模型,用不同的光源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打在模型上,启发学生观察光影的明暗关系和色彩关系。再比如,素描教学中需要观察光影引起的黑白灰关系。色彩写生教学中需要观察暖光、冷光、自然光等光线下物体的色彩变化和环境关系。在美术教学中可以采用水果等静物“模型”,展开实验达到教学目的。还可以带学生在室外教学,利用自然界的天然模型感受光线变化,完成实践教学。

光影的表现实验在实体模型实验之后还可以增加三维动画实验,使用课件将光打在模型的不同面上,展现光源角度变化引起的光影变化,光影变化引起的色彩变化以及色调的冷暖变化。美术教学中的虚拟实验将静态艺术巧妙地转化为动态艺术,以动态视觉冲击强化教学,优化教学效果。虚拟实验还可以用于教师的教学引导示范过程。教师将绘画、折纸、手工模型等制作过程通过课件、网络资源等虚拟实验拆分详细步骤,学生在观看演示步骤的基础上结合教师实践引导,从而方便快捷地完成认知过程。也可以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现作品的制作完成过程。比如钢笔字、毛笔字的教学就不太好完成,传统教学方式为教师用大号毛笔沾水在黑板上书写,毛笔的沾水量大为讲究,少了写出来反映不出力度变化,多了字还没写好上面的水就流下来了,更不要说现在大多数教室已经用白板取代了传统的黑板。教师可以在实物投影仪的展示台上放一张白纸,用普通大小的毛笔在白纸上书写就可以了。整个运笔过程、力度、技法通过实物投影仪投影至屏幕,清晰可见。

美术欣赏是高职美术课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欣赏不同年代、不同国家的写实作品、写艺作品、抽象作品,通过对古今中外的据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品评赏析,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激发对美的追求和拳拳爱国心。美术欣赏课指导学生融合美术理论观察、欣赏美的艺术,结合视觉、感觉、情感拓展知识容量,陶冶情操。传统的美术欣赏课授课时限制和场地限制比较大,作品欣赏量大幅缩水,将其与电脑和网络相结合转换艺术载体即成为特殊的虚拟实验。教师可以将大量美术作品制作为ppt演示文稿或flash动画,以动态播放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播放过程由教师控制艺术对象的切换时间。教师在美术作品播放的过程中配合以适当的作品背景、技法、特点等内容的讲解,可以增加适当背景音乐,用以增强艺术感染力。在整个虚拟实验过程中,美术作品鉴赏的中心在不知不觉中转化为学生,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被完全激发。网络资源的利用也是美术欣赏中虚拟实验应用的一个亮点,它可以作为教师教学准备阶段的资源,也可以直接用于美术欣赏课堂,请学生在线上欣赏美术作品或播放相应的历史资料、人物分析、作品点评……作为虚拟实验的一种,美术欣赏可以清晰展现美术史时间线索,再现历史脉络;可以浓缩美术各画派、各画种的艺术特色;可以以时间轴的形式展现绘画技法的变化情况。

“虚拟美术馆”是近年来刚刚出现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是美术虚拟实验的新理念。院校可以将大量教师、学生的国画、油画、工艺、手工、泥塑、雕版等各种美术作品经过拍照片、拍视频或制作动画的方式,以2d、3d形式存放、播映,设置专门的展厅或一定的网络区域,方便教师和学生查阅及欣赏。虚拟美术馆将实体艺术转变为线上艺术,丰富了艺术形式,延伸了艺术空间,开拓了学生的艺术视野,激发了师生艺术创作的热情。高职院校各专业的大学生,尤其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生除了需要在日常美术课中完成创作美术作品外,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学会制作一些幼儿玩具、幼儿手工作品。学生众多的手工作品特别是纸质作品不仅需要较大的存放空间,而且保管难度很大。巨大的存放量查找或展示出来是一个实际的问题。有了虚拟美术馆解决这些问题易如反掌。

将高职美术教学与虚拟实验相结合可以应用于课堂教学中的实物“模型”实验,展现教学中不易于理解的抽象概念;可以将静态艺术转化为动态艺术,表达多重视觉角度;可以改变美术欣赏形式,拓展知识容量;还可以构建“虚拟美术馆”,丰富艺术呈现方式。将虚拟实验用于美术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扩大了知识容量,开拓了实践教学的新思路。

[2]张哲.浅析色彩情感变化的因素[j].科技信息,20xx(31).

实用美术教学的论文(汇总21篇)篇十九

活用美术语言,提高课堂效率。

摘要:新的美术教材都加入了美术语言方面的内容,在新课标下,也强调了“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活动。教学应体现美术语言的魅力,提高课堂效率。

一、认识语言,感受语言。

低段的学生,教师知道他们没有丰富的,漂亮的词汇,在上美术课时便更难以用一定的语言来解释一幅画。画中的造型以及色彩的运用都必须由学生自己去感受、去领悟。或许结果学生会说:“老师,我能感受到画者的心情和想表达的意境,但我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这便是学生真正的感受。可惜,我们现在的教师却在给学生作着一些盲目的定义,比方说,教师会告诉学生,“红色”是热情、祝福、勇敢;“黑色”是罪恶、恐怖、邪恶;“直线”使人感到刚强;“曲线”使人感到柔美……于是学生便机械地记牢了这些美术语言,殊不知任何色彩或者形象在不同的环境下会产生不同的效应。如果一地鲜红的血,那是热情、祝福吗?如果一次晚宴,某人穿了一身黑色服饰,那一定是罪恶、邪恶吗?如果一块横幅笔直挂在墙上,那是刚强吗?如果一根生锈的钢丝扭曲在一边,这还柔美吗?盲目给学生下一定的美术定义,只会让他们去死记硬套,真正的美术语言它具有无穷的魅力,让学生产生任何的联想和感受。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去感受美术语言呢?

1.依托作品,领略魅力。

实用美术教学的论文(汇总21篇)篇二十

随着美术教育被纳入总体教育改革体系,我国中小学美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自《全日制高级中学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初审稿)》颁布起,美术课程正式进入了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使我国基础教育美术课程得到相对完善。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进行,新课程在带给学生全新的学习内容,拓展其思维方式的同时也在考验着教师。尤其,普通高中美术教学中一些旧的教学经验和理念,必须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模式,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

2新课程体系下美术教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2.1应试教育大潮与素质教育实施之间的分歧。

第一,“应试为大”的观念在小城市仍然具有统治性的影响力,从学校到家庭,从校领导到教师,从家长到学生,几乎全是功利主义教育的推动者和信奉者,美术教育仍然摆脱不了学校教育的陪衬和摆设的尴尬地位。始终是高中课程中的鸡肋,学生心目中万年不变的副科,成绩好的学生纵然想学却还有“更重要”的任务去完成,而成绩差的学生连主课都学不好,对美术更是不抱兴趣。第二,部分学校开始狠抓美术教学,旨在培养数量相对较少的艺考生,名义上是兴趣小组或美术特色班,走的却还是应试教学的路子。基于艺术类高考近年来依旧火热的现状,这种情况在各大中学开始普遍化。因为本质并未发生改变,故而所实施的美术教育只是单调的纯技能性的训练,实践教学完全压倒了认知教育。尽管有时也打着素质教育的幌子,但到底还是忽略了美术教育本身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不能发挥中学美术教育的真正功能。这种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仅具备基础的绘画技巧,而没有健全的审美意识。这就好比一个人学会了电灯,却不知灯火的功能意义。我们所追求的美育理想,如美国艺术教育家马丁杰史逊在其《创造性》中所说的:“一谈到艺术教育,我们总谈到技巧,我们不要忘记通过艺术,还要学习人类的博爱、感情、知识、公道等等,这就是艺术教育。”很遗憾直到现在,不仅未能实现,还任重道远。

2.2新课程实施所需课程资源的匮乏。

在新课程的设计理念和价值的体系下如果没有一定的硬件和软件条件做保障,恐怕也是很难达成的。课程资源在硬件上主要包括可供开展美术教学活动所需的美术教学设施和设备,如专用的美术教室及设施、美术活动必备的材料和工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和可供学生使用的电脑等。硬件课程资源还可以被分为校内、校外两种。校内的课程资源主要有可供学生自主学习及教师备课所需的资料资源,如美术理论书籍、美术作品集、美术杂志、美术音像资料等;校外的课程资源主要有可供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学活动的公共文化设施,如美术馆、公共图书馆、公共博物馆或私人博物馆等,当地的文物资源以及自然环境资源,如建筑、园林、公共雕塑、自然景观等。软件则指的是具备相应的教学资格,专业才能突出,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先进的教学理念的美术师资。现在在小城市的很多中学特别是乡镇中学,没有相应的美术教室、多媒体教室和美术器材,没有可供学生浏览的图书资料室,甚至连教师都是由其他学科老师临时兼任,使得学生对美术课提不起兴趣;而城市本身也并没有建立图书馆、美术馆和博物馆等必需的公共文化机构,导致城市文化气息淡薄,市民文化艺术素养总体水平较低,学生们在校外环境中很难得到熏陶,这也不利于中学生美术素质教育的开展。

2.3课程设置与美术教师专业水平的局限性矛盾。

美术作为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包括许多门类,新课程体系下中学的美术教学包括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现代媒体艺术五个系列内容的设置,无疑要求美术教师必须拥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储备。且随着时代发展速度日益加快,美术课程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促使我们更加主动地学习探索,努力提高自身。但是在现实情况下,中学一些美术教师思想上松懈,在教学上也存在很多问题:一是教学内容空洞。有些教师片面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不根据实际情况,动不动让学生分组讨论,虽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但是整堂课下来没有完成教学任务。二是多媒体依赖症。授课形式被单一化,仅依靠视觉传授,忽视了抽象理论的讲解和手动示范,让美术课堂的传统流失殆尽。三是统一机械化。美术课是强调个性的学科,一些教师喜欢“标准答案”,整堂课都是一言堂,从而否认学生的思考结果和创作成果,致使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四是定位不清。一些教师认为美术教学教无定法,可以随心所欲,因此上课时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等等这些原因导致课堂效果不理想,学生对美术课产生倦怠的情绪,严重影响了美术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3提高中学美术课堂有效性的策略。

3.1让素质教育观念深入人心。

美术教育可以振奋人心,激励人的崇高情感,发挥创作想象,使人得以辨别社会的美丑现象,培养道德情操并提升人的境界。美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的教育改革并不是取消考试,而是要优化这个考试,使考试科学化、合理化;不是要取消考试分数作为评价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评价制度,它不仅仅是考试分数,还应该包括道德、责任感、人文精神等方面。美术教育为素质教育提供了美的熏陶、创造性思维、丰富的审美感受、高雅的生活情趣;素质教育则为美术教育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环境和展现的舞台。我们的美术教育需要从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等多方面来进行教学,使其相互促进、不断发展。

3.2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自我学习、自我反思,注重与时俱进,鼓励并引导学生个性发展,同时做到严于律己,努力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在新形势下美术教师如何提升自身的素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下有几点意见:首先以实际行动体现新时期美术教师师德风貌,自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树立良好的为人师表形象,要做到热爱学生,不断加强与学生的情感沟通,多鼓励多引导,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其次要加强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利用美术教研会的机会组织教师参加教学观摩活动。通过观摩,总结好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并提出问题,指出不足,互相交流观摩经验,为自己的美术教学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让老师了解不同年级段的教学情况,使美术的整体教学更有连贯性和针对性,让学生的学习更为紧凑、更有实效。最后还要加强教师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激励同行之间不断学习、相互促进。进一步深化教研力度,在研讨过程中,以教学中一些现实的问题,相互交流学习,使每个人在教学过程中形成鲜明的教学风格。

3.3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高中美术课的有效教学中,首要任务就是要引起学生的共鸣,其次在于教师对课程标准的深入研究,对教材内容的把握,更重要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情感的激发。如何在枯燥的美术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呢?其一,在教学过程中减少“填灌”,改以“启发”为主,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让学生进行讨论,而且,不要在当堂就给出答案,而告诉学生,答案会留到下一次课揭晓,他们要做的就是利用课余时间来思考和寻找解答。这样会使课程变得更有意义。第二,“给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即教师给予学生的不应是“鱼”,而应是捕鱼的方法,思考问题的方法远比答案更有价值,掌握了方法,学生才获得独立学习的能力。第三,教师应在课堂上注入更多和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和元素,这样能加强学生对美术课的亲切感,并多使用他们所熟悉的表述方式,这样,学生会对美术课备感新意,自然会喜欢起置身于美术课堂的感觉。而且注意书本内容能否实现对他们实际生活的改变,如对色彩的理解和认识能帮助他们今后改善对自己的房间布置、着装打扮,让学生真正从心底爱上美术,爱上美的生活。第四,教师在教学环节中要尽量简化教学环节,避免华而不实的形式,优化教学设计是高效教学的前提。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这里的“诱导”其实就是强调对教学思路的把握,教学方法灵活多变,积极拓展学生思维,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使学生主动又快乐地学习。另外,在美术教学中,还应注意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衔接,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实现各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最后,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应做到并做好实践和理论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对美术课程的理解更直观,更深刻,也更有自己尝试的愿望。在班级中如果发现在美术上有着特殊禀赋的学生,应该积极培养,开发其潜力,鼓励并帮助其将自己的天赋全面展现出来。

新课程体系下小城市中学美术教学作为教研教改中的一枝新绿,只有经过不断修剪、培植和浇灌,才能有所收获,才能紧随并跟上在素质教育改革道路上已经走在前面的城市地区。在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基础上,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实用美术教学的论文(汇总21篇)篇二十一

美术教学论文成果是衡量个人、团体乃至地区、国家的美术教育学术水平,是学术地位的重要标志。具体他说,论文的撰写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意义:

1.1取得社会效益。

通过美术论文的撰写,得到包括教育部门在内的社会的鉴定,评价和承认。在此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推广成果,以达到转变美术教育思想与观念,提高美术教学水平等目的。

1.2成果共享,促进交流。

在论文表述中,提供了研究过程的实际资料以及对结果的分析和评价,有利于其他研究者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深入进行美术教育的研究,也有利于美术教育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1.3提高研究水平。

在论文表述过程中,通过对整个研究过程的回顾、总结以及把某些美术教育现象上升为规律或理论,既促使了研究的深化,又有助于进一步发现新的问题或新的事实,从而促进美术教育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

1.4提高研究者的研究水平。

论文表述的过程也是提高美术教师和美术教育研究者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包括写作能力)的过程。

相关范文推荐

    实用团队拓展的心得(通用18篇)

    心得体会是对过去某段时间所经历事情的一个总结和概括,是我们内心的感悟和体验。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专业谅解的协议书(汇总20篇)

    合同协议是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用于明确合作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在下面的范文中,您可以看到不同行业和情景下的合同协议写作示例。甲方(受害人或者其亲属):乙方(驾

    精选大学新学期规划表(通用22篇)

    大学规划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理智、灵活地制定目标和计划,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大学规划的成功离不开学校和社会资源的支持和帮助,以下是一些关于大学规划资源的介绍

    优秀新中国史的心得体会论文(模板13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某一方面经历的总结和感悟,可以反思经验和教训。这次实习经历让我明白了职场的竞争和挑战,心得体会是对自己这段经历的一种总结和反思。随着新中国成立

    精选酒会主持词结束语(模板18篇)

    主持人:感谢各位的到来,在这美好的时刻,让我们聚集在一起共同庆祝。不同场合需要的主持词也各有不同,以下是几个示例,供大家参考选择。男:亲爱的朋友们:时间过的确实

    2023年员工每日心得体会(模板19篇)

    心得体会是思考和总结的结果,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回顾过去,展望未来。通过阅读以下范文,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人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理解和认识。作为一位新员工,我认为每日的培

    实用投股分红协议大全(20篇)

    合同协议的签订可以帮助双方明确目标和责任,从而促进合作的顺利进行。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合同协议,下面列举了一些样例。甲方:____(以下简称甲方)乙方:___

    最优表单制作心得(模板15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激发内在的动力和热情,让我们更加积极主动地面对挑战和困难。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随着信息化和数字化时代的

    最优论文形势与政策范文(21篇)

    在学术写作中,范文是指具有一定标准和代表性的优秀作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希望通过阅读这些范文范本,能够帮助大家提升写作能力,写出更优秀

    实用小学品德教学计划上学期(通用18篇)

    学期计划是制定在每个学期开始前,对于学习目标和计划进行规划和安排的一种重要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期计划范例,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六年级的儿童在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