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浣溪沙课教案 初中古词浣溪沙教学设计(大全8篇)

时间:2023-10-15 作者:琉璃最新浣溪沙课教案 初中古词浣溪沙教学设计(大全8篇)

教案是教师为了有效组织和指导教学活动而编写的一种教育教学准备材料。在这里,为大家分享一些初一语文教案,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浣溪沙课教案篇一

教学过程:

1、导入:

2、作家、作品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其中李商隐的诗风与杜甫更为接近,“唐人知学老杜而得其藩篱者唯义山一人”(王安石语),杜牧的诗风则更近似李白。

李商隐与李贺一样,都是唐室宗亲,然而因为年代久远,家境已经十分贫寒;他从小颖悟,十六岁即以《才论》、《圣论》两篇古文“出诸公间”,并受东都(洛阳)留守令狐楚赏识,令狐楚是当时骈文章奏高手,李商隐得他悉心指点,很快青出于蓝,这一技之长成为他后来谋生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种技能。

二十六岁时,李商隐得令狐父子之援而中进士,次年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后娶其女为妻,琴瑟和谐。但当时的牛(僧孺)李(德裕)党争激烈,令狐楚属牛党,王茂元则属李党。李商隐此举被视为投靠王茂元,因此被令狐楚之子令狐绹指责为“放利偷合”,此后一生在牛、李两党的倾轧中度过,困顿凄凉,辜负了“欲回天地入扁舟”(《安定城楼》)的壮志和才华,终年四十六岁。

李商隐的爱情诗成就极高,他的《无题》诗十余首,取前两字为题而实质是无题的诗又有十余首,如《锦瑟》、《碧城》、《为有》等,其他似有题而实无题的诗若干首,写缠绵悱恻的爱情,写幻想,写伤感:“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他的《锦瑟》文字锦绣华美,字面意义易于理解而内容极深,历来有“一篇锦瑟解人难”之称。此外的“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霜月》);“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晚晴》);“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等也都给人以极深的印象。

3、赏析全诗

师:请全班同学朗读诗歌一遍

师:好,下面同学们告诉老师,这是一首什么诗。从内容上形式上说都可以。

生:离别诗。

师:从内容上来看,这是一首离别诗。

师:好。还有同学能说的更具体么?或者从形式上说说。

生:律诗。

师:刚才同学们从形式上来说是律诗。那么是几言律诗?(生纷纷:七言。)既然是律诗,我们就要注意对仗,注意第三四联表现的内容。

师,那么这首诗的写作时间是什么时候?(春末)。

师:你怎么知道?

生:第二句:东风无力百花残。东风无力是指春天,春末的风无力。百花残,春末百花凋零。

师:有理有据。好。其他同学同意他的分析么?

生:同意。

师:同学说这是一首写于春末的离别诗(板书),能不能看出来诗人是和什么人分别呢?

生5:朋友。

生6:女朋友。

(其他学生笑)

师:既然是女朋友,那么这首诗就是一首写男女分别的恋情诗了。

(众生笑)

师:再请同学读两遍这首诗,深入分析诗歌。

4、诗的开头两句,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阻隔,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首句的“别”字,不是说当下正在话别,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

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是痛苦的意思,前人诗中曾有“别日何易会日难”(曹丕《燕歌行》)“别易会难得”(宋武帝《丁都护歌》)等句,都是以强调重聚之难而感叹离别之苦。李商隐从这里推进一步,表明因“相见时难”所以“别亦难”——难以割舍,痛苦得难以禁受。诗人在一句中两次使用“难”字,第二个“难”字的出现,造成了诗句的绵连纤曲之势,使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因表达方式的低回婉转而显得分外的深沉和缅邈。这位抒情主人公既已伤怀至此,恰又面对着暮春景物,当然更加的悲怀难遣。

暮春时节,东风无力,百花纷谢,美好的春光即将逝去,人力对此是无可奈何的,而自己的境遇之不幸和心灵的创痛,也同眼前这随着春光的流逝而凋残的花朵一样。因为美的事物受到摧残,岂不令人兴起无穷的怅惘与惋惜!“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出自然环境,也是抒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微妙的挈合。这种借景物反映人的境遇和感情的描写,在李商隐的笔底是常见的。例如《夜雨寄北》的前两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次句不仅象征诗人留滞巴蜀,而且反映了客子离人的百无聊赖,同“东风无力百花残”一样,写实与象征融为一体,赋予感情以可以感触的外在形态,也就是通常说的寓情于景的抒情方式。

三、四句,接着写因为“相见时难”而“别亦难”的感情,表现得更为曲折入微。“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与“思”谐音,诗句是说,自己对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因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休无尽,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才流尽一样,思念不止,表现着眷恋之情之深,但是终其一生都将处于思念之中,却又表明相会无期,前途是无望的,因此,自己的痛苦也将终生以随。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生:因为思念,诗人思念朋友,就觉得夜里吟诗都寒冷了。

师:是啊。根据律诗的知识,这两句诗对仗。“夜吟”指夜里吟诗,那么“晓镜”指的是?

生:早上照镜子。

师:早上照镜子看到“云鬓改”,说的是?(生纷纷:头发都白了)

师:为什么头发都白了啊?

生:相思苦啊。

生:我觉得前一句是从女主人公的角度说的。因为一般说到照镜子,都是女生。而且前一句说女主人公相思白头,后一句说男主人公吟诗寂寞。

师:更说明了两个人心心相应,感情深厚。

“蓬山”是神化传说中的一座仙山,所以这里用“蓬山”作为对方住处的象征,不是实指。

师:“无多路”指的是不是没有多少条路呢?

生:不是,是没有多远的路。

师:他们俩相距没有多远的路,但是还有什么殷勤的传递消息?(青鸟)“青鸟”是一位女性仙人西王母的使者。

师:也许有人会产生怀疑:既然不远,为什么不自己去看看,还需要青鸟来传递消息呢?

师:李商隐做了很多无题诗,都是接男女恋情来寄寓身世之感的。他身处牛李两党的党争夹缝之间,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相当痛苦。这首诗也是一样的。

以“青鸟”作为抒情主人公的使者出现。这样一个寄希望于使者的结尾并没有改变“相见时难”的痛苦境遇,不过是无望中的希望,前途依旧渺茫。

5、小结全诗

主题

6、结束语

播放徐小凤演唱的《别亦难》。

爱情是美好的,虽然也会有不太圆满的结局,但歌颂爱情的诗都是美丽的。今天我们学了李商隐的这首《无题》,希望大家把诗人带给我们的美妙境界牢牢记住,如果喜欢他的诗风也可以去阅读李商隐的其他诗歌。

浣溪沙课教案篇二

1、了解词人晏殊的生平;

2、领会并赏析这两首词,达到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

1、领略词的意境,体会词人的感情。

2、准确背诵这首词。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作者简介

晏殊(911-1055),北宋词人。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景德中赐同进士出身。庆历中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淑密使。谥元献。

其词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颇受南唐冯延已的影响。《浣溪沙》中“无可奉告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来”二句,传诵颇广。原有集,已散佚,仅存《珠玉词》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又编有类书《类要》,今存残本。

2、朗读指导

教师范读,学生反复诵读,读第一句用轻松的语调,第二句用沉思的口吻,第三句用疑问的语把留恋企盼之情传达出来,第四句用降调把无可奈何的心情读出来,第五句用怀疑思考的语气来读,第六句用低沉缓慢的语调来读。

(教师范读,学生反复诵读,评论,示范,纠正,读到最好为止。)

3、诗词赏析

这首词蕴涵了哪些人生哲理?(学生分组讨论,体会,感悟)

讨论明确:

(1)“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词人怀着喜悦、轻松的心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对酒听歌,但在边听边饮时,不期而然地触发了对“去年”所历类似境界的追忆,于是产生一种岁月流逝、时光不再的感慨。“夕阳西下几时回?”这一问句就把作者的思考扩展到整个人生,对人生进行了哲理性的沉思。意蕴大体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相似,但表达方式要委婉含蓄得多。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对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时光的流逝,虽惋惜留恋也无济于事,但翩翩归来的燕子象征着美好的事物,令人欣慰。

在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涵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会有美好的事物出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只不过这种事物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原封不动的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因此,在有所慰藉的同时又不觉感到一丝惆怅。

这两句将景物和人事紧密联系在一起,景中寓情,赋中有比,更加委婉含蓄地书写了这种伤别怀旧之情。

(3)“小园香径独徘徊。”

此词之所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其根本的原因在于情中有思。词中似乎于无意间描写司空见惯的现象,却有哲理的意味,启迪人们从更高层次思索宇宙人生。

浣溪沙课教案篇三

晏殊(991-1055),字同叔,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抚州(今江西临川)人。景德初年,他刚十四岁,就以“神童”的才名应殿试考中进士。在西溪任上常讲学,后人建有晏溪书院,故西溪又称“晏溪”。仁宗庆历中,晏殊官至集贤殿学士,同中书门平章事(宰相)兼枢密使。为官清廉,秉直从政。他曾上书皇帝,主张严格选任州郡长官,量才录用地方知县,清除庸劣不称职者,这份万言书声震一时。

晏殊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擅长词令(长短句),尤擅小令。风格婉约,历有“此宗令词之专精者,首推晏殊”的评价。他的名作《浣溪沙》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历来为脍炙人口的名句。

2、诗词大意

学生自由散读,结合书下注释,初步理解本词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1)一曲新词酒一杯。一曲:一首。新词:刚填好的词,意同新歌。

(2)去年天气旧亭台。去年天气:是说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

(3)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落日。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

(4)无可奈何花落去。无可奈何:不得已。花落去:花谢,点明节令是暮春。

(5)似曾相识:意思是好像曾经认识。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

(6)小园香径独徘徊。香径:花间小路。徘徊:来回走。

诗意对照: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听一曲以新词谱成的歌,饮一杯酒。去年这时节的天气、旧亭台依然存在。

夕阳西下几时回。但眼前的夕阳西下了,不知何时会再回来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无可奈何之中,春花正在凋落。而去年似曾见过的燕子,如今又飞回到旧巢来了。

小园香径独徘徊。(自己不禁)在小花园中落花遍地的小径上惆怅地徘徊起来。

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

3、诗词赏析

赏析上片:起句“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写对酒听歌的现境。从复叠错综的句式、轻快流利的语调中可以体味出,词人面对现境时,开始是怀着轻松喜悦的感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但边听边饮,这现境却又不期然而然地触发对“去年”所历类似境界的追忆:也是和今年一样的暮春天气,面对的也是和眼前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暮春天气,一样的清歌美酒。然而,似乎一切依旧。

浣溪沙课教案篇四

1、在吟诵背诵中感受本词语言清丽自然的特色。

2、体会本词的意境,感悟词人所表达的深刻感受。

能熟读成诵并正确默写。

能理解词作大意,领会作者创作意图。

一、导入:你对作者了解多少?

作者和词作的简介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十三岁时,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他是北宋前期较早的词家,作品大多反映富贵悠闲的生活,但他的词艺术成就较高,能以疏淡闲雅的语言写出较深的含义,音韵和谐,意境清新。

这首词选自《珠玉词》。“浣溪沙”是词牌名。《浣溪沙》是一首小令,其格式是分上下两阕(也叫上下两片),各有三个七字句,一、二、三、五、六句押同一个平声韵。这首词写作者在暮春时节的思绪,表现了年华易逝的伤感。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传诵名句。

二、学习过程:

1、朗读词

注意停顿和节奏

2、赏析:学生自由散读,结合书下注释,初步理解本词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1)一曲新词酒一杯。一曲:一首。新词:刚填好的词,意同新歌。

(2)去年天气旧亭台。去年天气:是说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

(3)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落日。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

(4)无可奈何花落去。无可奈何:不得已。花落去:花谢,点明节令是暮春。

(5)似曾相识:意思是好像曾经认识。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

(6)小园香径独徘徊。香径:花间小路。徘徊:来回走。

3、在反复的诵读中体会词中关键词句所蕴涵的哲理和感情。

(1)“去年天气旧亭台。”“去年”二字把今昔两幅相同的画面重叠在一起了,问题一:你知道作者经历了怎样的人生变故吗?故地重临,怀旧自不可免,文中作者的感受是怎样的?仔细体会思考“夕阳西下几时回?”这句话的含义。

(思路点拨:一样的暮春天气,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清歌美酒,但人事却和去年大不相同了。“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它东升再起,而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细味“几时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种期盼其返却又情知难返的细腻心态。)

(思路点拨:“花落去”、“燕归来”是现实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但与“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的有机组合,普通的花和燕就不普通了,而变为某种美好、熟悉的事物或感情的象征。)

4、作业:

根据你对词作的理解,画出你心中的画面。

浣溪沙课教案篇五

《浣溪沙》微型课教学设计

秦云凤安阳市东工路小学

《浣溪沙》教学设计

东工路小学

秦云凤

教学目标:

(一)有感情地朗读诗词,熟读成诵。

(二)根据注释及工具书理解诗词意思

(三)感悟词的内容,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四)激起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课外主动积累诗词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词人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学准备:

(一)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二)学生了解苏轼的相关资料和所写的古诗词。教学课时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了解诗人苏轼

师:同学们,苏轼的很多诗词相信你们都能熟读成诵,哪位同学能背上一两句呢?请你来···(多么有意境呀!)也请你分享一下···(这句可是千古绝句呀!)

师:那对于苏轼,同学们对他有哪些了解呢?请你说说··(你的记忆力真好!·)这位同学再来讲一讲(你对他了解的可真多呀!)师:我们一同来看一下他的资料。苏轼资料介绍(结合幻灯片)

2、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再来学习苏轼的一首词《浣溪沙》。(板书题目)

师:苏轼性格直率开朗,而政治道路不顺。他写这首词的时候便是因“讥讽朝廷”被贬官至黄州。

教师问:“这样的情形如果放在一般人身上,他们心里会怎样?”(幻灯片出示问题)

学生答:“愤懑、抑郁、”

3、师:“是呀!愤懑、抑郁是免不了的,然而苏轼是用何种心态去面对这种艰难处境的呢?希望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能走进苏轼的内心。”

二、初步读词

1、师范读

初步读词教师配乐范读全词(课件出示课文内容)师:请同学们看这首词,用心听老师读。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师:同学们,在读的时候要注意,一速度要慢,二要与现代文一样,按词语的构成及意义停顿。

2、生练读

师:先请同学们自己练读。

哪位同学来愿意展示一下,这位同学你来···(你已经抓住要领了)请坐!还有谁愿意读一下?好请你来···(节奏掌握的真好!)请坐!

3、熟读

师:还有这么多同学都想读?那我们一起来吧!(同学们读得越来越好了。)

三、理解词意

师:接下来我想请同学们运用以往这些学习古诗词的方法,自己学习理解《浣溪沙》。

以往学古诗词的方法,有:

1、结合注释理解;查阅工具书。

2、想象情景,观看插图。

3、小组合作探究

师:下面我们以四人小组的形式开始学习···把你们的理解在书上留下字迹。师:我选三个小组上来汇报交流,你们小组,还有你们小组,你们也很积极,请到台上交流。其他同学我们认真听。

1、生:我们小组汇报对词的导语的理解。

着重解决“临”与“西流”的含义。

幻灯出示导语,导语或序一般都介绍写作背景或原因,重点解释中国地势西高而东低,所以大河都东流入海,但小溪会因局部地势出现西流现象。

2、生:我们小组汇报对词的上阕的理解。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山脚下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浸泡在溪水之中。松间的沙石小路经过春雨的冲刷,洁净无泥。时值日暮,松林间的杜鹃在潇潇细雨中啼叫。

3、生:我们小组汇报对词的下阕的理解。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谁说人老不会再回年少时光呢?你看看,那门前的流水尚能向西奔流呢!所以,不必以白发之身愁唱黄鸡之曲。师:同学们学习的非常认真,对词的理解十分透彻。

四、深入悟情

师:下面我们跟随着苏轼来到清泉寺,请大家闭上眼睛听,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出示课件】师朗读词的上阕。

生:我看到了刚发芽的小草,叮咚流淌的小溪„„

师:是啊,看着如此清新秀丽的景色,苏轼的心绪也得以平静。他轻轻地吟诵道,引读: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师:你又听到了什么?”

生:我听到了潇潇的雨声,清脆的杜鹃的鸣叫···

师:身处如此清淡幽雅的环境中,即使遭遇挫折也会豁然开朗。此时,我们仿佛又听到苏轼在吟诵,引读:山下、、、生跟读: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师:政治道路不顺的苏轼,没有因被贬而愤懑、抑郁,看到这样的美景,他同样感到心旷神怡。让我们跟着苏轼一起大声朗诵,引读: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师:同学们,苏轼仅仅是在写景吗?不,他在表达他的感情呀!【板书:景、情】

【链接课件】与白居易笔下的“黄鸡”进行对比师:一个满头花发的老人有如此胸怀已让人赞叹,一个政治失意、穷困潦倒的老人,能有这样的胸怀更了不起。

师: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用这样的话激励哪些人呢?生:我认为可以送给退休的老年人。

师:面对因退休而萎靡不振的老年人,我们要告诉他

生齐读:“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师:你再来说!

生:我认为还可以激励受到挫折而消沉的青年人。

师:对呀!面对正经受生活的挫折与打击而消沉的青年人,我们要告诉他曾有一位老人这样呐喊:

生:当我们失去学习兴趣与信心之时,我们要用这三句话来鞭策自己:“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五、拓展积累

师:苏轼的这首《浣溪沙》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全词情景交融,苏轼用旷达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的一切。下面这些诗句也同样具有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我们一起来欣赏学习一下【出示幻灯片】人生得意需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六、小结

浣溪沙

写景

旷达乐观抒情

浣溪沙课教案篇六

教学目标:

在朗读中感受本词清丽自然的'风格特点。

理解诗人通过本词表现的对生活的哲思。

教学重点:在朗读中感受本词清丽自然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诗人通过本词表现的对生活的哲思。

课文: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教学流程:

一、导入

二、品读语言理解内容

1、朗读这首词,说一说这首词上下片分别写了哪些内容?

疏通这首词的大意

3、体会这首词中的“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落花”“归燕”分别象征什么?

“去年天气”,“旧亭台”——生命之中看似不变的事物、

“夕阳”——时光的一去不回

“落花”——生活中消逝的美好

“归燕”——似曾相识的新的美好

生活之水向前流淌,其间会有失去,但新的美好也会以新的方式再次出现,虽然花开花落,每年的花朵都是不同的,但是生活之树常青。

三、比较迁移、深入把握

1、从思想内容上看,晏殊的这首《浣溪沙》与崔护的《题都城南庄》有哪些异同?

相同之处:都通过今昔对比,表达对失去时光的不舍与怀念,且两者对生活都充满热爱,以平静乐观的心态看待生命之中的得失。

不同之处:晏殊体认到了生命之中的美好会以不同方式再次出现;崔护以审美的生命态度,将逝去的美好化作浪漫的记忆珍藏心间。

2、从语言风格上看,晏殊的这首《浣溪沙》与柳永的《蝶恋花》有哪些异同?

相同之处:婉约含蓄

不同之处:《浣溪沙》更为清丽自然,圆通晓畅。

译文:

听一曲以新词谱成的歌,饮一杯酒。去年这时节的天气、旧亭台依然存在。但眼前的夕阳西下了,不知何时会再回来。

无可奈何之中,春花正在凋落。而去年似曾见过的燕子,如今又飞回到旧巢来了。(自己不禁)在小花园中落花遍地的小径上惆怅地徘徊起来。

浣溪沙课教案篇七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在朗读中感受本词清丽自然的风格特点

理解诗人通过本词表现的对生活的哲思

教学重点:在朗读中感受本词清丽自然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诗人通过本词表现的对生活的哲思

课文: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诚实稳重的“太平宰相”

(1)14岁的晏殊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千名考生同时入殿参加考试,从容应试,援笔立成,受到真宗的嘉赏,赐同进士出身。第三天复试“赋”时,看题后奏道:此赋题自己以前曾做过,请求另改他题。其诚实与才华,更受到真宗的赞赏。

(2)真宗立太子,就是后来的仁宗,召见晏殊要他入宫陪伴太子,并说其所以选择晏殊是因为他生活检点谨慎,不像其他的大臣出入于声色之场。晏殊说不然,自己只是因为家里经济拮据,才没有和他们一样去听歌看舞,真宗更信任晏殊的诚实,之后不断提拔晏殊,委以重任。

2、与柳永的潦倒不同,晏殊的经历是平坦富足,令人羡慕的。晏殊虽然居高位、食厚禄,但不改赤子之心,凭着对生活的细心体悟,写下了许多流传后世的诗词作品。“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等都成为了名篇佳句。

二、感受语言风格

1、自读此词,解决字面理解上的障碍

清丽自然,圆通晓畅

3、背诵这首词

三、领会情感哲理

1、反复朗读上片,说说上片中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感怀?诗人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怀?

表面的不变:去年天气、旧亭台

深层的变:夕阳西下几时回

在“新曲”与“酒”的助力下,触景伤怀,引发对人生的思考、追问

年华的流逝,美好事物的一去不返,生活中得失的意义何在?

生活之水向前流淌,其间会有失去,但新的美好也会以新的方式再次出现,虽然花开花落,每年的花朵都是不同的,但是生活之树常青。

4、朗读这首词,在读的过程中融入诗人对于生活的体悟。

四、对比迁移

1、对比之前所学崔护的《题都城南庄》,说说这两首作品思想内容上的异同。

2、开放讨论

浣溪沙课教案篇八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呤诵,并能流利地背诵这首词。

2、体会诗人借景抒情的写法。

3、感受诗人伤春之情。

课前准备:

了解晏殊的生平。

教学流程:

一、复习

背诵曾经学过的诗词。

二、初读

出示《浣溪纱》,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指名读。正音。齐读。

讨论:这首是诗还是词?从哪里看出来?这是一首宋词,浣溪沙为词牌名,它的格式一般为每句七言,共六句。

三、自学

轻轻读一读,你能读懂些什么,体会到什么?

师在旁点拨提升:听一首新谱成的歌曲,饮一盅浓醇的好酒,在这样的美好生活中,却引起了对于往事的怀念,说是在去年的这个时节,同样的不热不冷的暮春天气,连眼前的亭台楼阁都是一样的,但过去的日子再也回不来了,就像那夕阳沉落之后,什么时间才能回来呢?想要找回去年的夕阳,根本是不可能的啊。如今花儿凋零了,春天即将消逝,时光消逝令人无可奈何。然而那翩翩飞来的燕子,却像是旧时相识的啊。小园落英缤纷的花道上,孤单的一个人徘徊着,怀想那一切已经失去的美好时光。

指导朗读。带一丝淡淡的忧伤。指多名学生朗读。

四、补充资料。

这首词是晏殊一百多首词中流传较广的一首。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关于这两句,还有一个传说。

有一次,晏殊路过杨州,在城里走累了,就进大明寺里休息。晏殊进了庙里,看见墙上写了好些题诗。他挺感兴趣,就找了把椅子坐下。然后,让随从给他念墙上的诗,可不许念出题诗人的名字和身份。晏殊听了会儿,觉得有一首诗写得挺不错,就问:“哪位写的?”随从回答说:“写诗的人叫王琪。”晏殊就叫人去找这个王琪。王琪被找来了,拜见了晏殊。晏殊跟他一聊,挺谈得来,就高兴地请他吃饭。俩人吃完饭,一块到后花园去散步。这会儿正是晚春时候,满地都是落花。一阵小风吹过,花瓣一团团地随风飘舞,好看极了。晏殊看了,对王琪说:“王先生,我每想出个好句子,就写在墙上,再琢磨个下句。可有个句子,我想了好几年,也没琢磨出个好下句。”王琪连忙问:“请大人说说是个什么句子?”晏殊就念了一句:“无可奈何花落去;”王琪听了,马上就说:“您干吗不对个————‘似曾相识燕归来?’”下句的意思是说,天气转暖,燕子又从南方飞回来了,这些燕子好像去年见过面。晏殊一听,拍手叫好,连声说:“妙,妙,太妙了!”

王琪的下句对得确实好,跟上句一样,说的都是春天的景色。拿“燕归来”对“花落去”,又工整又巧妙。用“似曾相识”对“无可奈何”也恰到好处。这两句的音调正好平仄相对,念起来非常和谐好听。晏殊对这两句非常喜欢,还在另一首诗中也用上了这两句。

《示张寺丞王校勘》

元巳清明假未开,小园幽径独徘徊。

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醉难禁滟滟杯。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游梁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

多种形式读这两句。

五、反复诵读。

分组读、男女对读。小组读。齐读。背诵。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企业内部采购审计报告(优秀8篇)

    撰写一份成功的竞聘报告,需要我们全面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以及用人单位的需求和期望。[范文链接5]企业内部采购审计报告篇一审计时间:2015年4月14日-20

    2023年七年级下英语备课组工作计划(精选18篇)

    学生会工作计划是指在一个学年或一个学期内,学生会成员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和要求,进行的一系列工作计划和活动安排。[范文链接8]七年级下英语备课组工作计划篇一2、课

    最新我的劳动观读后感(优秀12篇)

    征文是一种展示个人想法和见解的途径,可以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思维和情感。征文要有独特的观点和独到的见解,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思考和分析。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征

    家书读后感(模板8篇)

    不论遭遇多大的挫折,我们都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思考自己在努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如何克服它们。这些励志范文来源于不同的时代和背景

    最新祝福晚安的短信文案 晚安祝福短信(通用15篇)

    在伤感文案中,可以找到那些被深埋在内心深处的悲伤和无助。小编精选了一些励志总结,希望能激励你朝自己的目标努力。祝福晚安的短信文案篇一1、在你梦的古堡里,有没有一

    最新小托班每月工作总结 小班班务工作总结参考(汇总17篇)

    总结不仅是个人的事情,也是团队或组织的事情,要注重集体智慧和经验的总结。我在过去的这段时间里经历了很多收获和成长,对于自己的进步和成绩我感到非常满意和骄傲。小托

    2023年七下短文两篇教案(精选12篇)

    教案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工具,它有助于教师规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案模板范文的参考可以提供不同学科、不同年级教师的备课思路。七下短文两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诵读

    高三语文教学计划表格 语文高三教学计划(汇总16篇)

    一个周密的规划计划可以减少我们的犹豫和拖延,增加我们的行动力。下面是一份针对特定市场的创业计划范文,希望能启发大家对市场机遇的洞察和创业思考。高三语文教学计划表

    陪孩子旅游的句子说说心情(优秀8篇)

    1.范文范本是指在某一领域或某一题材下的典型写作样本。如何选取合适的范文范本是一项关键任务,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写作目的和需要进行选择。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份

    吃烧烤日记(模板6篇)

    条据书信可以为日后的查证提供方便,具有永久保存的价值。条据书信的写作需要遵循一定的格式和结构,以提高可读性。阅读以下范文,可以了解到不同类型条据书信的写作要点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