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秋天语文教学设计(精选13篇)

时间:2023-10-15 作者:琴心月最新秋天语文教学设计(精选13篇)

辩论是一种通过对立观点的交锋,用论据和逻辑来争辩的讨论形式,它是思辨能力和辩论技巧的体现。如何进行一场成功的辩论?这是许多人在学习辩论时面临的问题。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优秀辩论范文,供大家参考。

秋天语文教学设计篇一

1.体味作家平淡中蕴含高深的文字境界。

2.理解艺术家对于自然、人类生活以及人的本性的深切感受。

3.学习文章卒章显志的写作手法。

重点与难点:

1.对“泉水”意象的理解和把握。

2.对阿柄艺术风格的感悟理解。

突破口:创设音乐的意境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文学作品

1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介绍阿炳,放送音乐《二泉映月》,听后学生自由谈自己的感受。

1.阿炳,本名华彦均,江苏无锡人。父亲是一位道士,擅长演奏二胡、琵琶、三弦等乐器。从小时候起,阿炳就跟父亲学习乐器,由于天资聪颖和练习刻苦,他13岁时就已熟练掌握二胡、琵琶、三弦、和笛子等多种乐器的演奏技艺。他的命运曲折坎坷,儿时丧母,二十岁丧父,三十多岁时双目失明。生活无着落,只好流落街头,靠卖艺为生。五十多岁时,吐血病故。正是这位饱尝了人间辛酸的苦难的艺人给我们留下了不朽的传世之作。阿炳卖艺几十年,根据生活体验,创作改编、演奏了许多与时代息息相关的作品。

现存的传世乐曲,有《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等六首。而吸引力的是他的代表作《二泉映月》。

2.播放《二泉映月》。

三、师范读课文后,生再自由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段落,细心品读,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齐读相关文句,问:哪位同学能用自己的话来形容一下阿炳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吗?

四、探究问题:

1.文题中的“泉”指的是什么?

2.本文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那作者围绕《二泉映月》写了些什么内容?(板书)

明确:(1)产生

(2)流传

(3)内容(曲子的意境)

(4)评价(崇高的艺术地位)

六、课外拓展:播放贝多芬的《月光曲》,谈谈你对这首钢琴曲的感受。

贝多芬简介:出身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能,八岁便开始登台演出。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等等。

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六岁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很大的发展。在音乐表现上,他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贝多芬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

七、背诵第三自然段。

八、欣赏春江花月夜

九、小结

秋天语文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默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水浒传》的喜爱。

4、学习作者通过具体情节、事例描写来反映人物内心情感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查阅工具书,理解字词。

2、通过朗读、默读、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3、通过默读、感悟作者童年时对水浒传的喜爱之情。

4、通过品读具体情节、事例、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童年时对《水浒传》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具:

录音、灯片。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朗读、默读,适当点拨,在读中体会、领悟、理解。

教学流程:

一、揭题导入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解生字新词。

2、同桌互读课文,检查。

3、全班交流,指名分段读。

4、用较快的速度再次默读全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几件事?

三、合作探究

1、作者在文中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

2、默读课文,画出足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在旁边做上简单的批注。

3、自己读一读所画的句子。

4、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

四、熟读课文

五、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交流读书感受

1、作者在文中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

2、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体会到作者喜欢读《水浒传》?

(1)学生交流。

(2)出示重点语段。

“九岁时,我读四年级了,……我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

“迫不及待”是什么意思?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尽管有些字还不认识,……看下去。”

“津津有味”是什么意思?从“尽管…仍然…”这两个分句中体会到了什么?

“早上在晨曦中……看个没完。”

从中得到的体会。

(3)自由读这些重点语段。

二、质疑探究

1、质疑:文中的第1、2、3、6自然段,与文章中心有什么关系?

2、学生交流。

3、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围绕一个中心选材,有条理地组织材料,叙事结构完整,前因后果,交代得清清楚楚。语言朴实,感情真挚。)

三、指名口述作者的写作思路

四、小结

秋天语文教学设计篇三

1、学习生字新词,学习运用“一面……一面……”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三味书屋的有关知识。

2、学习并运用课文从中间到四周的观察方法进行观察。

3、学习鲁迅先生严于律己、勤奋好学的精神。

4、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段。

目标1、2

(2课时)

(挂图)

1、出示三味书屋的图画,指名说说图画内容。

2、齐读课文第二段,比较同学们的发言,说说课文在叙述上的优点

3、明确学习目的,导入新课

1、小声读课文,圈画生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

2、说说课文为我们介绍了三味书屋的哪些内容。

3、说说鲁迅的书桌在哪儿。

1、学习生字音形,交流记忆方法。

1)检查生字读音:强调:“塾、绍、寿、弛”是翘舌音。

2)同音字、形近字比较区别并组词。

塾()墨()砚()弛()

熟()默()观()驰()

2、理解词语:

(鲁迅、戒尺、严厉、默默、毫不松弛、奔走、信念、料理、花骨朵)

1、读课文,想段意。

2、理解“书塾”的意思。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理解内容。

1、听写词语。

2、看图,说说你对三味书屋的印象。

1、学习第二段

(1)图文对照,说说课文按什么顺序介绍三味书屋的,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墙上”、“画前面”、“四面”、“东北角”上等词语,告诉学生作者是按空间位置,从中间到四周的方位顺序来观察、叙述的。

(2)讨论:这样写有何好处,有何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如何使用方位词帮助叙述介绍?

(3)理清本段层次

(4)有感情朗读,尝试背诵本段

2、学习第三段

(1)默读本段,说说本段的大意(“早”字的来历及其对鲁迅一生的影响。)

(2)根据“早”的形状、来历、作用将本段分为3层。

(3)学习“早”字的形状的写法及其好处。

引导学生体会:鲁迅书桌上刻了一个“早”字,作者采用打比方的写法,写“早”字很像一个还没开放的花骨朵,又像一支小小的火把。

理解:“字横着,很像一个还没开放的花骨朵,又像一支小小的火把。”

(4)体会重点句:鲁迅一面上书塾读书,一面帮着母亲料理家务,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体会带点词语及句子含义)引导学生理解:“一面……一面……”

(5)理解鲁迅为什么要刻字――“也把一个坚定的信念深深地刻在心里。”结合上下文理解“一个坚定的信念”。

1、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总结全文。

1、完成练习册。

2、熟读课文并背诵第三自然段。

师:今天过去,还有明天,时间好像永远用不完,是吗?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时间?

1、小声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在语境中识记生字新词特别是新词词义。标出自然段序号。

2、说说课文说了什么事(起因、经过、结果),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学习生字音形

1)读准字音:持、梭、奔

2)记清字形:忧、哀、慰、梭、奔、若

2、理解词语:

忧伤、哀痛、持续、安慰、欺骗、日月如梭、滋味、假若、与其……不如里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理解内容。

秋天语文教学设计篇四

1.能流利正确地朗读课文。

2.能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教育学生给予比被给予更快乐。

教学重难点

教育学生给予比被给予更快乐。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今天,我带来几件小礼物,奖给昨天家庭作业做的好的同学。给学生发礼物,请获奖者谈一谈此时的心情。

2.教师小结,得到是快乐的,其实给予更快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给予是快乐的》。希望同学们大胆地提出问题,学完课文将根据大家的提问,评选最佳问题和最佳提问人。

二、感知发现

1.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学生提问,师生共同评价问题的质量。(估计学生会提出:谁给予谁?在怎样的情况下给予的?给予了什么?)从好的问题中小结发现的方法,即针对课题提问时,要抓住关键词"给予"进行思考。

3.学生选择好的问题朗读思考。

4.交流,请学生回答。(随机板书)

新车 坐车、停车 承诺

保罗的哥哥 保罗、保罗 小男孩、小男孩 弟弟

坐车、观光 给予是快乐的

保罗 小男孩及其弟弟、小男孩 保罗

5.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板书简要地复述课文的内容。

三、感悟发现

1.教师引导:哪一个给予最珍贵?

2.学生朗读思考,并在小组合作中讨论。

3.交流。指名发言。引导学生展开争论,在思维的碰撞中进一步理解课文。

3.学生朗读思考,并在小组合作中讨论。

4.交流,各组派代表发言。要帮助学生打开思维,根据三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丰富、合理的想象。

四、鉴赏发现

1.朗读课文思考:你认为课文在选材、描绘等方面有哪些优点值得我们学习?

2.讨论并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可能会提出:人物的语言描述的具体。以此为锲机,引导学生体会说话的语气,并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

五、质疑问难

1.学习中遇到哪些不懂的问题?

2.学生质疑,共同讨论解决。同时评价问题的质量。从好的问题中小结发现的方法,即不能一有疑就问,应在深入思考后,的确无法解决问题才可以提问,问题要有助于对课文的深入思考。

六、总结表彰

而感到快乐, 小男孩因为 而感到快乐,保罗因为 而感到快乐,我也曾因为 而感到快乐。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进一步受到助人为乐的教育。)

2.师生共同评选最佳问题、最佳提问人,赠送小礼品,颁发荣誉证书。

七、实践活动

本课故事性强,人物角色鲜明,对话较多。让学生把课文改写成剧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排练,再组织汇报表演,评选最佳小演员。

秋天语文教学设计篇五

《书本里的蚂蚁》是一篇童话。这篇作品从形象塑造上来说,非常简单,全篇只有一个形象“蚂蚁”,而且发生在这个形象身上的故事也非常简单:小蚂蚁爬在花蕊里睡觉,一个小姑娘把小蚂蚁睡觉其中的花采了下来,夹进了书本,这样小蚂蚁被夹得扁扁的,像书本里的一个小字了。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情节,因为作家的构思非常巧妙,运用了奇特的想象和恰当的比喻,把偶然的事件变成了必然的故事。“书本里有了一个会走路的字”——这是一种十分灵动的生命的力量的冲击,是一种想象力的张扬。正是有了这种独特的“气息”,书本里的故事才因为有了“小蚂蚁”而变得丰富多彩,变得神奇迷人。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2个生字,掌握7个要求会写的字,理解生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神奇的魅力。

以学生的自学或合作学习为主,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如引导学生在书上做批注或自己讲解课文等形式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童话神奇的魅力。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神奇的魅力,成为本课的重难点。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如引导学生在书上做批注或自己讲解课文等形式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习热情。

1.教师引导学生谈一谈他们所知道的有关动物的童话。

2.教师板书课题:书本里的`蚂蚁。

3.教师引导学生带着好奇走进文本:书本里的蚂蚁又给我们带来怎样神奇有趣的故事呢?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一)初读课文要求:出示课件。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准确、读流畅。

2.勾画出不懂的词句,小组内先交流,解决不了的全班交流。

(二)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小组内读课文,教师指名读课文。

2.教师检查认读字词情况。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词

花蕊、陈旧、细碎、密密麻麻、挺乐意、封面。

“花蕊”等词语可以利用图片进行理解。

“陈旧”、“密密麻麻”等词语可以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

教师仍然重在引导学生利用不同的形式来理解词语。

3.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教师趁热打铁,指导学生记忆字形,学习书写。

小组内讨论如何更好地记住这些字,如何把字写好看。教师重点指导“喂”和“碎”的书写。

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再读课文要求:出示课件。

1.同桌互读课文。

2.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二)全班同学交流。

交流预设:小蚂蚁趴在花蕊里睡觉,一个小姑娘把小蚂蚁睡觉其中的花采了下来,夹进了书本,这样小蚂蚁被夹得扁扁的,像书本里的一个会走动的小字。

四、整体感知文本,走近童话的人物。

(一)课件出示读文提示。

1.学生反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在书中做批注。

2.学生在小组内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二)问题预设:课件出示。

1.书本里为什么会有一只小蚂蚁?

2.书本里的这只小蚂蚁都做了什么?

3.书本里的蚂蚁为什么会使旧书变成新书?

教师根据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相机指导。

五、学生回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转换角色来复述课文。

六、拓展阅读。课件出示。

1.阅读一些经典童话。

2.对比一下这篇童话和以往的童话有什么不同。

秋天语文教学设计篇六

1.掌握生字新词,初步学会用“只有......才......”“可是”写句子。

2.能根据提供的情节复述第一、二段课文。

3.感受竺可帧为科学事业呕心沥血。一丝不苟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读懂文中的四个事例,感受竺可帧为科学事业一丝不苟、。呕心沥血的精神。能按提供的情节复述第一、二段。

三、教学准备

课文录音、投影片。

四、教学时间: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理解部分词语意思。

2.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3.初步感受竺可桢对科学事业的献身精神。

(二)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简介生平。

(1)我们已学过的课文中有哪些是介绍科学家的?

说说科学家茅以升、李四光的事迹。

(2)简介竺可桢生平。(见“背景知识”)

2.听录音,感知大意。

(1)听课文录音,思考:课文写了竺可枚的哪几件事?

(2)交流讨论。

3.自读课文,自学字词。(结合完成《作业本》第1题。)

(1)自由读文,划出生字词,

(2)自学字词。

(3)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4.检查自学效果。

秋天语文教学设计篇七

1.学习6个会写的字,12个会认的字。

2.指导学生认真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感受作者细腻的心里活动的描写。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当时条件下,生活的.艰难,同时明白,生活总是在变化,今天的生活更值得珍惜。学会从点滴的生活小事中去感知爱的存在,学会用爱去回报。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

小黑板,糖块

教学时数: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习生字。

一、导入: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看了课题后,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指读。

三、学习生字。

四、指读课文,思考:

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课时

读课文,感悟理解课文。

一、复习导入:

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深入学文。

(一)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指读思考:

你从这段知道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第2——5段

2.“我”为什么要偷吃白糖?

3.找出描写白糖滋味的句子,指导朗读。

4.当“我”想象白糖滋味的时候,心情如何?(狂喜:极端高兴。)

5.默读3、4段,划出给你印象最深的词语和句子,说一说你的理解。

重点理解:

(1)“我”的心为什么缩了一下?

(2)“怔怔”是什么意思?“我”为什么发呆、流泪?

6.作者把自己偷糖吃的动作、心理写得细致入微,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段。

7.端午节这天早上,弟弟妹妹会想些什么?爸爸妈妈呢?我呢?

8.可是母亲——只是抱着空罐子发呆,连一句责怪的话都没有。

9.妈妈为什么发呆?为什么没有责怪我?

(三)学习课文第6——7段

1.指读思考:这件事对“我”有怎么样的影响?

2.“我”为什么很少吃白糖了?——苦糖

3.想象一下,作者长大以后,第一次拿着白糖回家时的情景。他会和母亲说什么?

(四)小结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你有类似经历吗?如果有,说一说。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巩固。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

二、读课文

三、做课后习题

1.读一读,写一写

2.理解“在”和“再”的意思,进行区分。

()见()长春()一次

想好()说()劫难逃健()

3.读句子,谈感受。

四、板书设计:

1—3苦糖

狂喜

糖甜—偷吃心缩了一下—母亲发呆—苦糖

怔怔

五、作业:

1.写生字、课后词语。

秋天语文教学设计篇八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用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五自然段。

3、在熟读课文的过程中感受到九寨沟的秀美与神奇,受到美的熏陶,激起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五自然段。

介绍九寨沟自然风光

引导探究合作交流讨论

教师饱含感情地述说:“同学们,在中国,风景秀美的旅游圣地多如繁星,九寨沟就如同其中最闪亮的一颗。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和画一样的手法,为我们描绘了九寨沟的神奇与秀美。相信大家读了这篇课文,一定会被美妙绝伦的九寨沟所陶醉、所感染。”

1、听老师范读,一边听一边思考

(1)你知道九寨沟的地理位置、名字的来历吗?

(2)课文从哪几方面描绘了九寨沟的美景?

2、读后交流。

3、再读课文。

请同学们慢慢地阅读课文。可以朗读,也可以默读。

1、学生自学。

2、检查交流。

3、钢笔描红。

过渡:刚才大家通过听读、自读,解释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为了更好地阅读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地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秋天语文教学设计篇九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3.激起热爱生活的情趣,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

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猫的性格特点的。

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1.同学们,上课之前我想请大家来猜一个谜。“胡子不多两边翘,开口总是妙妙妙,黑夜巡逻眼似灯,厨房粮库它放哨。”(打一动物)大家都很聪明,这种动物就是我们昨天学习了的《猫》。

2.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时候的猫,下面我们来完成一项练习(出示小黑板)

小时候的猫很(淘气),它是那样(生气勃勃)(天真可爱),我非常(喜欢)它。

爱心

用心

专心1

(一)教师引导,赏析第一自然段。

1.请同学们找出表现猫老实的相关词句,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2.再找一找表现猫“贪玩”的句子。

3.请大家再来找一找哪些地方表现了猫的“尽职”呢?

4.贪玩与尽职集中在一只猫身上,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猫?5.学生练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2)指导朗读。

(3)男女生比赛读。

(二)师生互动,赏析第二、三自然段。

1.请同学们默读第二、三自然段,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地方画下来,多读几遍。2.师生互动,交流感受。

分小组讨论为什么写得好

(三)学生练读1——3自然段。1.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2.请同学用自己的话把猫的古怪性格说具体。

你们总结得非常好,在老舍爷爷笔下的猫显得那么惹人喜爱。同学们,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留心周围美好的事物,用心去感受,就能像老舍爷爷那样,不但能发现美,欣赏美,而且还能创造美!

1.把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背下来。

2.请同学们课后认真观察你所喜欢的小动物,写一段描写小动物的话。

秋天语文教学设计篇十

1、掌握生字新词,初步学会用“只有,才”“可是”写句子。

2、能根据提供的情节复述第一、二段课文。

3、感受竺可帧为科学事业呕心沥血。一丝不苟的精神。

读懂文中的四个事例,感受竺可帧为科学事业一丝不苟、。呕心沥血的精神。能按提供的`情节复述第一、二段。

课文录音、投影片。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理解部分词语意思。

2、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3、初步感受竺可桢对科学事业的献身精神。

(二)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简介生平。

(1)我们已学过的课文中有哪些是介绍科学家的?

说说科学家茅以升、李四光的事迹。

(2)简介竺可桢生平。(见“背景知识”)

2、听录音,感知大意。

(1)听课文录音,思考:课文写了竺可枚的哪几件事?

(2)交流讨论。

3、自读课文,自学字词。(结合完成《作业本》第1题。)

(1)自由读文,划出生字词,

(2)自学字词。

(3)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4、检查自学效果。

秋天语文教学设计篇十一

前面几节课我们体会到手能传递幸福、友好、真诚、快乐、、、、、、能带给人们美好生活,又目睹了张迎善那双特大号的、粗糙、有力得手。今天,我们来近距离研究一下自己得手。

1、自由读文,读准字词,读通句子。

2、小组内互读课文,检查读文情况,做出评价。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指名回答。

教师引导:文章哪一段可以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指名读一读。

4、小结:我们可以通过找文章总述段落或者总述句的方法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1、学习方法。瞧,这一课的“金钥匙”又要教给我们学习的好方法,让我们共同听一听。(教师出示解答自己提出问题的方法)

2、运用学法,默读批注。

3、合作交流,质疑解疑。(交流自读批注的结果,说说学习中的.收获。)

4、全班交流,理清脉络。

(1)提出小组中还未解决的问题,请其他小组补充解疑。

(2)全班交流: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手上的皮肤?自由发言,指名板书。

5、借助板书,浏览课文,试将每段的大意串联起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指名说一说。

小结:除了找文章总述段落或者总述句的方法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还可以通过串联段意的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通过学习了解了哪些手上皮肤的知识?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打算怎样保护自己的双手?

1、运用批注的方法自读《手指》。

2、运用归纳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概括《手指》的主要内容。

秋天语文教学设计篇十二

1、学会10个字,会认4个字,正确理解“沉静、目不转睛、活蹦乱跳”等词。

2、能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正确流利地背诵文中的古诗。

3、对照1、2自然段中的古诗,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

4、懂得面对突发情况,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随机应变,灵活应对。

1、想象“秋江独钓图”的情景。

2、体会纪哓岚的机智。

学生:预习课文,收集纪哓岚的资料和诗句。

教师:字、词卡片,挂图

1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学生汇报收集的资料,介绍你了解的纪哓岚。

2、板书课题,读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认读生字,生词。

2、指导难写、易错的汉字。

3、读通课文。

三、感知课文

1、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读读给你印象最深的地方?

四、诗文对照,想象独钓图。

1、请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读中想想:一人独占一江秋

2、请学生自由朗读第1、2自然段,联系文中古诗想想,古诗的哪些诗句就是文中哪些句子描写的情景。

3、同桌分工,对照着读诗和文对应的句子,想象诗文描绘的画面。

4、学生背诵古诗一次,然后闭者眼睛默默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

5、齐读古诗后,指名说说“一人独占一江秋”的语意。

6、评议补充,深化感悟。

五、指导读悟第5自然段。

1、学生按要求自渎自悟,自主探究第5自然段,仔细体会本段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同桌读读议议,交流读懂了什么,讨论不懂的问题。

3、班级交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1)朗读训练(先指名后齐读)

(2)讨论

乾隆皇帝说的话,前两个“好”字怎么理解,后两个“好”字各应怎么理解?

作者为什么连用四个“好”,表达出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是通过描写什么来表达思想感情的?

4、思考乾隆皇帝所说的话该怎么朗读,根据自己的设计练习朗读。

5、组织赛读、评读活动,开展感情朗读训练。

秋天语文教学设计篇十三

燕 子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的尾巴,这就是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二三月间,微风轻轻地吹拂着,毛毛细雨从天上洒落下来。千万条柔柳展开了鹅黄色的嫩叶。青的草,绿的芽,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

在微风中,在阳光下,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的一声,已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柳树下了;还有几只横掠过湖面,剪尾或翼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几对小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休息。在蓝天的映衬下,电线杆之间连着的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哇。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了一支春天的歌。

教什么:

1、以电影镜头的方式,感受课文描写的顺序——第一自然段为燕子的特写,写它活泼可爱的样子;第二自然段为燕子活动背景的展开,燕子为春光增添了生趣;第三自然段为动态燕子的跟踪定格,它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第四自然段为静态燕子的远镜头,它们停息在电线上。

2、熟练朗读课文,并分段积累背诵全文。

3、课文十个生字的音形义。

4、积累文中的新词,并从“俊俏”“活泼”“机灵”等词语感受拟人的写法。

5、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外形的方法。

6、想象课文描写的春天景象,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第二自然段中“吹拂”“洒落”“展开”“赶集似的”“烂漫无比”“生趣”等词语的妙用或意思。

7、在阅读中,感受燕子的可爱及春天的美丽。

(第一次教四年级,感觉这篇课文经过改编,不是我熟背的那一篇了: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一个“凑”字,多么有动感!为什么没有了呢?不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照样可以教吧!以上六点,是我根据文本特点、编者意图和学生实际确定的教学内容,也就是我以为本课教材所体现的教学价值。为什么将背诵积累放在最前面?因为,我们要教的应该是完整的语言,不是零碎的汉字。所以,我希望学生首先要接触到的是完整的课文,一个完整的意义。)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从中感受作者对燕子的喜爱,对春天的赞美。

2、结合语境,学习十个生字,并指导书写“微、稻”二字,积累本课新词。

3、学习本文写法:以精当的比喻,适当的拟人,描写外形;以精准的动词描写燕子的动态;分段有重点地描写燕子。

4、想象课文描写的春天景象,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第二自然段中“吹拂”“洒落”“展开”“赶集似的”“烂漫无比”“生趣”等词语的妙用。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体会作者描写燕子动态时的准确用词及文中修辞手法的妙用。教学难点: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从题导入,激发兴趣

(一)共写“燕”字,感受汉字象形特点,激发对燕子的喜爱。

1、师生共写:

“廿”是燕子的头,“口”是燕子的身子,“北”是燕子的翅膀,四点底是燕子的尾巴。在写“燕”字时,各部分紧凑些更好看。

2、读题,呼唤“燕子” 燕子在你们的呼唤声中飞来了,它在春天里飞翔,可美啦!今天,我们就跟着郑振铎爷爷的文字,去感受春来燕子飞的美丽景象。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一)提出要求,自主读书

1、要求:朗读课文数遍,直到自己觉得通顺流利为止。预习时圈出了哪些不理解的词语,并已经通过查字典弄清它的意思了,可以和你的同桌说说。预习时,提出哪些不理解的问题,可以与同桌交流一下,听听他的想法。

2、自主读书

(二)课堂检查反馈

重点检查朗读的流利程度,难读句子的朗读和课文生字新词的自学情况。(学生应该学习自我监控,感知自己学习的过程,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但是,每个学生的学习进程是不同的,因此,不规定读几遍,只是提出结果要求。自主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学生自己能读懂老师不说,让学生自己学;学生自己学不懂的,老师也不急着出手,要让学生先讨论。但前提是,学什么要十分明确,这样学生就能跟着)

(三)分段朗读,整体感知

1、这样一篇优美的散文,如同一部风光片。你的眼睛就是摄像机,都拍下哪些风景呢?

2、指名分段读,并指导概括,训练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大概意思。(这个环节,看似只在感知全文大意,其实,笔者希望达到这样的效果:学生能够转换角色,将文字化成画面,并用简练的语言描述画面。)

三、精读课文,聚焦燕子

1、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如果让你画燕子,你会画什么?

2、结合交流板书:羽毛 乌黑发亮

翅膀 俊俏轻快 尾巴 剪刀似的

3、作者为什么只写燕子的羽毛、翅膀和尾巴,而不写嘴巴、眼睛或别的呢? 学生自由讨论。(此处通过交流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学习本文写法之一:抓住特点写动物外形的方法。讨论没有采取小组合作之类的形式,但是,其中有自主合作的成分,学生通过互相启发,感知了本文的写作特点,接下来,要让学生运用这种写法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学以致用。)

4、小结:写动物的外形不一定非要面面俱到,抓住特点描写就行了。

5、指导朗读,在朗读中感受作者用词中蕴含的喜爱“活泼机灵”“俊俏”等词语,充分体现作者对燕子的喜爱。

6、请同学们学习郑振铎爷爷的写法,写一个你熟悉的小动物的外形。学生自由练笔,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朗读,进入情境

二、想象画面,感受生趣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你最喜欢什么画面?

根据学生发言,用彩色粉笔画出 风 雨 柳 草 芽 花,让文字变成生动的画面。

2、品“赶集”,想美景

你看,二三月间,微风细雨,柔柳嫩叶,青草绿芽还有各色的花,全都来了。作者用了一个词来形容“赶集”。

板书“赶集”。

你知道什么叫“赶集”?根据学生发言,出示“赶集”的画面,体会原意中的那种热闹,红火的景象。

3、感受用词精妙

(1)这样红火热闹的景象,作者是怎么写的呢?出示课文片断。(2)出示填空题,重点品味。

二三月间,微风轻轻地()着,毛毛细雨从天上()下来。千万条柔柳()了鹅黄色的嫩叶。青的草,绿的芽,各色鲜艳的花,都像()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的春天。

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体会所填词语的意思,也可以换词比较,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设计意图:从语言文字入手,想象体验春光之美,这是一种体验式学习。为什么文章中,作者用这个词语,而不用那个词语;为什么用这个词语就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而用另一个词语就没有这样的效果。在这个片断教学中,结合课后题的要求,以各种策略,让学生不仅知道词语的意思,更感受到词语的妙用。)

4、小结:这些词语让我们感受到春天的美好,那些拟人、比喻的运用,使我们好像也看到了花儿、草儿,都变得生机勃勃,春天多么热闹红火啊!

5、朗读刚才填空的语段,尤其注意读好所填的词语。

6、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生趣,是什么意思?很有生气,很有情趣。)

7、给本段分层,并训练概括段意:第一层写春光,第二层写燕子。连起来,全段便是:燕子给春光增添了生趣。

8、指导背诵。

理清层次,一共四句,第一句,写微风、细雨;第二句,写柔柳;第三句,写了草、芽、花;第四句,写燕子。

学生自由练习背诵。

三、品味动词,感受“生趣”

1、读第三自然段,你觉得哪个词语用得好?为什么?画下它。

2、学生自读,并圈点相关词语。

3、交流: 预设学生关注到:

掠过、沾、荡漾等词语,引导感受燕子飞行的速度快,轻巧。“唧”的一声,写得有声有色,仿佛听到燕子的啼叫。

“斜”,很有意境的一个词语,令你想到那句诗?引导积累: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这样的燕子,给你什么感觉?(轻快,美好)

4、指导朗读背诵。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与文本充分接触,在圈点品味中感受到作者用词的精妙,并且,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不同的孩子面对相同的文本,他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所以,让学生自读课文,圈画自己觉得用得好的词语,接着交流,这个教学环节,既能让学生在自读品味中感受到文本用词的精妙,又能在交流对话中学习别的同学的见解。更重要的是,教师充分预设,发挥主导作用,从而达到实现教学目标3及教学重点的效果。)

四、品味比喻,感受赞美

1、听老师朗读第四自然段,画下段中的比喻句。并说说用什么比喻什么。

2、感受比喻句中用词的准确:

3、从“几痕、五线谱、音符、赞歌”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什么?

4、小结:春天的景致美,美在早春二月的拂堤杨柳,美在春花的绚丽多姿,可是若没有燕子,那要少多少灵气;如只有燕子,没有春天的映衬,即使有电线杆给它谱曲,也奏不出如此美妙的歌。

5、练习感情朗读,读出对春天的赞美。

五、朗读背诵,积累全文

第四节,写静态的美,速度和语调又应该有什么变化呢?语气适当加强些。

2、朗读全文,试背

3、小结:这篇课文,从燕子的外形,写到燕子在春天里飞来了,接着从燕子飞行的美,又写到它停息的美,动静结合,有声有色,作者对春天和燕子的喜爱就也深深地感染了我们。回去接着将课文熟练背诵,并朗诵给家长听。

关于怎样教的综述:

一、给学生自主、合作的时空

自主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能自己读懂的,老师不教;学生不能自己读懂的,老师也仍不急着出手,而是让将问题抛给学生讨论。综合本课六个教学目标,哪些是学生无需帮助,便可自己做好的?哪些是学生个体不能很好地完成,可以进行合作学习的?哪些是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可以顺利解决,哪些是需要丰富学生内心视像,促成体验并使之有效学习的?凡此种种,我们在确定可教的内容和教学目标时,均需心中有数。对于本课教学目标,我认为目标1、2课文的朗读和生字词语的学习,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学习和同桌之间合作,完成大部分的学习任务,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安排了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目标3的达成,则充分运用体验式学习,通过唤起学生的旧有经验,想象画面等策略,让学生感受本文写法。在学习本课抓住特点写的基础上,还能进行迁移运用,这也是一种自主学习,每个孩子运用自己的语言积累,表达自己对小动物的喜爱。

二、抓住语文本体任务,促进语言学习

语文学习的本体任务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都在于通过具体语言文字的品味,既感受到作者对燕子的喜爱,又学习作者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

为达成目标3、4,落实本课教学重点,在教学中,多次安排指导学生的朗读,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积累背诵。通过增删调改的对比,通过突出重点的感情朗读指导,通过当堂迁移运用等方式,学生积累了语言,品味了语言,运用了语言。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教案及反思 洋娃娃小熊跳舞教案(精选15篇)

    编写二年级语文教案时,还需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和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高三教案范文,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学习兴趣和学

    2023年小班宝宝上幼儿园教案小班(优秀14篇)

    幼儿园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使幼儿受益匪浅。接下来是一些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编写的初二教案,希望对大家的教学有所启示。小班宝宝上幼儿园教案小

    最新快乐的寒假日记(实用15篇)

    在制定提纲时,可以采用递进、并列、对比等方式来组织各个内容点,使之更加有层次感和逻辑性。在制作提纲时,我们可以使用各种符号或标记来表示不同层次的主题点,以增加层

    小班科学水果宝宝教案反思(精选13篇)

    高三教案的编写需要综合考虑学科特点、学生需求和教学目标,确保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有效性。教案模板的不断创新和改进是适应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

    最新大班社会活动钱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优质10篇)

    安全教案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的修订和改进,以保持其教育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三年级教案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需要的教师。大班社会活动钱

    2023年高考积累名言(精选8篇)

    请示是沟通和协作的重要方式,能够促进团队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请示并不意味着我们缺乏能力,而是一种聪明和负责的行为。请示范文五高考积累名言篇一孔子困于陈国和蔡国之

    高三复习计划(优质13篇)

    学习计划的制定需要考虑到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时间安排的合理性。我们整理了一些职业规划的实践经验,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和借鉴。高三复习计划篇一在学校高三毕业班教学备

    最新每日一签早安心语 每日一签早安问候语短信(优秀18篇)

    爱国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强大动力。爱国标语的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才能更好地传达出爱国精神?这些爱国标语范文传递出了强烈的国家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每日一签早安心

    最新感恩教育总结国旗下讲话稿(汇总8篇)

    学期总结是对自己学习效果和学习方法的一次梳理和检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筛选的优秀军训总结,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感

    兴趣小组活动情况 兴趣小组活动总结(优质10篇)

    奋斗是一种让我们进步、超越自我的力量,它能够让我们更加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奋斗是一种长期的过程,如何保持持久的耐心和毅力?奋斗是一种生活态度,以下是一些奋斗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