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角的度量说课稿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通用5篇)

时间:2023-10-01 作者:BW笔侠2023年角的度量说课稿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通用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角的度量说课稿篇一

一、设计理念: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以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1、体会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认识量角器。

2、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知识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交流的基础上,认识量角器的结构与功能,通过自己的探索、实践,总结出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初步学会用量角器量角。

2、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统一角的计量单位的需要,认识角的计量单位,建立1°角的表象;能通过量角,建立角的大小的量化观念,感受角的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

能力目标: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及合作精神。

情感目标:让学生充满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想学、会学、乐学

三、教学流程:

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滑梯吗?老师这有两个滑梯(课件1),说说你们喜欢玩哪一个?为什么?(陡、高)是由什么决定的。(角的大小)出示课件2,这两个角你能看出那个大吗?那这两个角(课件3)你能看出谁大吗?那我们有什么方法才能知道这两个角谁大谁小呢?今天我们就用这个测量工具来学习(板书:角的度量)

人们把圆平均分成360份,其中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叫1度,通常用1度作为度量角的单位。正是运用了这个原理,人们制作出了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伙伴量角器。

1、认识量角器(出示课件)

2、小组讨论角的度量方法。板书

3、判断

4、书28页1题找同学说说,并说明理由。2题大家在书上量,找三名同学板演

5、量4题,说明角度和边长的关系。角的度量

6、判断多少度角量角器

顶点重合中心点

一条边重合0刻度线重另一条边重合刻度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角的度量说课稿篇二

教材第40~4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联系已有的学习经验,体会度量角的大小需要有统一的计量单位。

2.在操作探索中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会用量角器正确度量角的度数。初步建立1度和几度角的表象,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通过观察、尝试、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的能力。

4.能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在探索量角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发现数学规律的兴趣。

重难点

重点:认识量角器,以及用量角器量角。

难点:会用量角器正确度量角的度数。

教学准备

课件、量角器、直尺。

角的度量说课稿篇三

出示下列三种椅子问学生:你喜欢坐哪种椅子,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作如下小结:根据刚才同学们的交流,看来椅子靠背的角度不同,它的作用也不同,像第2种椅子就是专门给登月的宇航员设计的,要造这样的椅子就要知道靠背的角度,你有办法知道它的角度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角的度量)

1、认识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线、内外圈刻度。

(1)师:量角用什么工具?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自己的量角器,认真地研究研究,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小组合作研究量角器。

使学生认识量角器的构造和角的度量单位

内刻度和外刻度。(如果学生答不到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教师可提下列问题启发:根据量角器上的刻度和数,你想一想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多少份的?)

2、建立1°角的观念。

(1)让学生把量角器上平均分成180份中的每一份所对的角用细丝游戏棒(在一种塑料扫帚上剪下的`)在课桌上摆一摆大约有多大。

(2)与学生共同讨论,得出同学们刚才摆出的这个角就是1°角。

3、认识几度角。

(1)在量角器上出示下列角,问学生这是多少度的角,为什么?

(在量角器上画出20°的角,其中每一个刻度都用虚线标出,便于学生讲出为什么20°的道理,图略)

(2)在量角器上出示60°、120°角(把角画在印在纸上的量角器上)。和学生一起讨论为什么同一个刻度,一个表示60°,另一个却表示120°?从而让学生谈谈在量角器上读角时要注意什么?突破读内外圈刻度易错这一难点。

(3)量角器上找出30°、100°、135°的角。

1、出示下列角(p37),问:这个角你能读出它的度数吗?(因为没有标角的度数,所以学生读不出)。接着问:要读出这个角的度数该怎么办?指导学生实际操作,按步骤去量角。

第一步,使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第二步,使量角器的零刻度线与角一条边重合;第三步,看角的另一条边所对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教师边说明边演示,巡视加以指导。

学生在量角器上找出角,并指出这些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学生尝试测量,测量后由学生做示范(边量边说明是怎样量的)。

学生再用量角器量书上的两个角各是多少度。“

2、量出下列角的度数(p39、3)。(突出第二个角的边不够长可以延长边来量,要问学生为什么可以延长边来量的道理)。

用量角器量下面的两组角,比较一下它们的大小。(p38例1)

讨论: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总结结论: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开的大小,*开得越大,角越大。

1、p38“做一做”

2、p39、4先估算每个角的度数,然后验证。

3、p40、6用一副三角板拼出下面度数的角。

75°105°120°135°150°180°

六、课堂小结

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七、课后作业:p40、5、7

大河岸小学段迎教学内容:角的大小、角的计量单位,用量角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课本第40-41页的内容,“做一做”)教学目标:1、认识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会在......

9月份月材料黄艳艳教学目标:1.知道计量角大小的常用单位是“度”,认识表示度的符号。2.在观察中,认识量角器的构造,知道量角器各部分名称。(中心点、零度刻......

角的度量说课稿篇四

教学内容:

西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材第64—65页“角的度量”和“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建立角的概念,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角的符号以及读、写法。

(2).使学生认识量角器,知道角的计量单位,会用量角器正确地度量角。

(3).培养学生观察对比的能力以及认真细致有序操作的良好习惯。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观察、思考、操作、合作交流中探究新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让学生亲身体会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

(2). 让学生充满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角的意义,能正确的度量角。

教学难点:

内、外圈读角的度数以及角的两边不够长的量法。

教具准备:

课件、量角器、活动角、每人一份量角资料。

学具准备:

量角器、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我们已经初步认识过角,谁能说说下面哪些图形是角?(课件出示)

二、探索新知

1、教学角的意义。

(1)角的概念和各部分名称。

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角是怎样组成的呢?现在仔细看老师画一个角,联系学过的知识,想想角是怎样组成的,引导学生理解角的意义。

这个点叫做角的什么?(板书:顶点)这两条射线呢?(板书:边 边)

(2)角的符号和读写法。

提问:如果写数字2,应该怎样读?

2.教学角的度量。

小游戏:“比眼力”。

出示两个角,提问:哪个角大?是怎样比出来的?你能具体说出大多少吗? 你能具体说出这两个角都是多大的角吗?(不能)

刚才有的同学能直接比较出两个角的大小,但不能说出它们具体有多大。如果能像量线段那样,用一种单位去量一量一个角的大小,就能很方便地知道一个角的大小了。那么,究竟用什么去量呢?量出的结果用什么做单位呢?怎样去量角呢?这些就是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角的度量。(板书课题)

(1)认识量角器

a.认识计量角的单位

说明:量角的大小,要用到量角器。这就是一个量角器。(出示量角器)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量角器。(投影出一个量角器)

提问:量角器是什么形状的?(半圆)

说明: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叫做1度角。也就是说,计量角的单位是“度”。(板书:度)写“度”可以用一个小圆圈来表示,此为“1度”,我们这样写。(板书1 )

领学生读“1度”。

追问:计量角的单位是什么?1度的角有多大?

b.继续认识量角器的结构。

学生同桌说一说量角器上都有些什么,然后引导学生在大屏幕上认识。

a.量角器的中心。(师板书)

b.认识0刻度线。

c.认识内外圈的刻度。

现在来观察内圈的刻度线,从右边起看到0刻度线了吗?

提问:谁能从右边起找出内圈50度的刻度线。

谁再来找出90度的刻度线?(指名演示)

再请哪位同学来找出内圈56 刻度线?(指名演示)180度呢?

外圈的刻度会找吗?

从左边起,外圈的刻度怎样找呢?哪位同学来找外圈的80度?90度呢?

我们已经认识了量角器,能指出量角器上的度数。怎样用量角器量一个角的度数呢?

(2)用量角器量角。

教师指出:我们可以把量角的方法简单的归纳为“两重合,一看数”。

两重合:量角器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

一看数:看角的另一条边对的刻度数。

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来量这个角的度数。(投影一个50度的角) 先要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然后做到“两重合”。(边说边演示重合的方法,学生仔细观察后,再跟着做。)

现在,你们看看这个角又是多少度?(课件出示一个120度的角)并让学生在资料上量。

三、巩固练习

1、判断。(课件出示3道量角的练习题,让学生纠错)

2、练习量角:“课堂活动”2题。(老师巡视指导,注意每个角的量法,强调量角器的放法,突破难点)

3、研究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课件出示两个大小一样但边长短不同的角)

提问:请你看一看屏幕上这两个角,哪个角大?

现在请同学们量一量,这两个角各是多少度,比一比它们的大小.

提问:左边的角多少度?当角的边不够长时,怎么办?右边的角呢?

提问:这两个角大小怎样?为什么?

指出:角的两条边是两条射线,可以无限延长。所以,角的大小和画出的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追问: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系?请拿出你们做的活动角同桌说一说。(用木条角再演示,说明跟两边*开的大小有关系)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会了哪些知识?用量角器量角要注意什么?

五、作业

课本70页练习十三第4题。

角的度量说课稿篇五

一、设计理念: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以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1、体会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认识量角器。

2、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知识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交流的基础上,认识量角器的结构与功能,通过自己的探索、实践,总结出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初步学会用量角器量角。

2、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统一角的计量单位的需要,认识角的计量单位,建立1°角的表象;能通过量角,建立角的大小的量化观念,感受角的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

能力目标: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及合作精神。

情感目标:让学生充满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想学、会学、乐学

三、教学流程:

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滑梯吗?老师这有两个滑梯(课件1),说说你们喜欢玩哪一个?为什么?(陡、高)是由什么决定的。(角的大小)出示课件2,这两个角你能看出那个大吗?那这两个角(课件3)你能看出谁大吗?那我们有什么方法才能知道这两个角谁大谁小呢?今天我们就用这个测量工具来学习(板书:角的度量)

人们把圆平均分成360份,其中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叫1度,通常用1度作为度量角的单位。正是运用了这个原理,人们制作出了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伙伴量角器。

1、认识量角器(出示课件)

2、小组讨论角的度量方法。板书

3、判断

4、书28页1题找同学说说,并说明理由。2题大家在书上量,找三名同学板演

5、量4题,说明角度和边长的关系。角的度量

6、判断多少度角量角器

顶点重合中心点

一条边重合0刻度线重另一条边重合刻度线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