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预案分析及范文(17篇)

时间:2023-12-13 作者:HT书生

应急预案是对可能出现的意外事件进行全面分析、科学研究和评估,以制定出针对性的处置方案和流程。下面是一些应急预案应对策略的分享,希望能对大家的应对工作有所启示。

风险预案分析及范文(17篇)篇一

一、财务管理岗位廉政风险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坐收、坐支、截留收入不入账,私设“小金库”。

2、违规发放津贴、补贴和奖金。

3、弄虚作假。

4、不按照规定管理、使用发票、致使发票损毁、丢失。5预算支出管理不够规范,核定的项目经费支出存在随意性,计划和控制的严谨性不强。

6、资产管理制度执行不严,资产调配、报废、闲置资产的管理不能精确到位。

二、财务出纳岗位廉政风险点分析。出纳工作职责主要是:负责公司日常资金收支业务办理;有价票证的管理;托收签收;资金划拨;严格遵守财经纪律,严格按照国家现金管理条例和银行结算制度处理经济业务。其岗位廉政风险点主要是:

一、隐瞒现金收入,据为己有。

二、未经批准私自将银行存款转出,挪做他用。

三、改动报销凭证,将他人已报账的凭证金额改大,骗取现金。

四、在他人已报账的凭证后插入粘贴支出票据,增大报销金额,骗取现金。

五、抽取他人前已报账凭证,重新报销一次,骗取现金。造成风险原因主要是:出纳人员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经不起金钱的诱惑,在金钱面前失去理智,置法律法规于不顾,中饱私囊,满足一己之利。

三、防范财务关键岗位廉政风险点的相关措施。1.加强财务法规学习,夯实理论基础。组织财务人员开展《会计法》等财务相关法律、法规和财经纪律知识学习。提高财务人员理论水平,做到从思想上重视、业务上熟练,为财务廉政风险防范打下坚实基础。2.规范管理,加强监督。严格执行国家会计基础规范要求,认真落实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制订了严格的内控制度和明细的岗位职责,做到责任明确到人,管理落到实处。设置了岗位间的相互监督,明确的职责分工有效的制约了工作权力的使用。加强财务公开制度,将各项经费支出情况及时张贴公示栏,以便干部职工监督。3.全面落实“收支两条线”,严格执行“罚缴分离”。所有收费全部纳入财务管理,做到及时、足额上缴行政性收费和罚没款。按照建设节约型机关的要求,加强预算管理,坚持经费跟着预算走,严格按上级拨款项目安排财务收支,把日常开支纳入到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4.加强对现金、票据、固定资产的管理。建立健全有关现金、票据、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开展定期核查,从日常工作中防止和杜绝各类不廉洁行为的发生。

风险预案分析及范文(17篇)篇二

为加强对公司的知识产权保护快速有效的处置相关突发事件做到准备到位应对有序及时高效舆情平稳。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2.1应急指挥小组设在总裁办。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2工作职责。

统一领导应急工作决定应急预案的启动和终止对应急队伍和资源进行调动第一时间向风险管理领导小组报告突发事件情况和寻求帮助并负责突发侵权事件调查、处理和善后工作。

2.3应急指挥部下设三个组。

2.3.1协调保障组由王金良任组长陈伟英、钟宋元、徐丽萍为成员。

主要任务与市区工商行政部门、市区科技局、市中级人民法院等知识产权相关部门之间的联系保障信息共享和案件移送渠道的畅通配合组织跨部门、跨地区联合执法行动。同时为应急行动和日常工作提供经费、通信、交通等后勤保障。

2.3.2现场处置组由周杰任组长施跃民、郑海波为组员。

主要任务根据应急指挥部的指令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了解、掌握、报告情况。

对知识产权案件按法定程序直接进行处理。

2.3.3舆情综合组由殷永生任组长张雪莲、施跃民、田俊为组员。

主要任务及时监控、收集相关舆情掌握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动态综合向应急指挥部汇报。根据应急指挥部的要求及时组织媒体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情况进行报告。必要时与市区委宣传部舆情监控部门报告相关情况寻求帮助避免网络舆情事态的恶化。

3.1应急协调。

应急单位要以保障现场处理顺畅为原则既保证现场处置人员、物资也要协调相关部门、相关工作。应急指挥部在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决定启动应急预案后协调保障组应及时为现场处置、舆情应急组提供车辆、执法器材、经费等后勤支持。

3.2现场处置。

现场处置要以依法、有效、及时解决纠纷、平息事件为原则将突发事件的不良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3.2.1应急指挥小组在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决定启动应急预案后现场处置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会同街道及相关管理部门固定证据、控制秩序将事件现场情况按专利、商标、版权分类后报风险管理领导小组。

3.2.2现场处置组要及时向应急指挥小组汇报突发事件处理的进展情况如遇现场不能解决的复杂情况应在证据固定后将当事人带离现场避免更大冲突,同时通过应急指挥小组加派处置力量。

3.2.3现场处置完毕后除第一时间向应急指挥小组汇报外组长应将突发事件。

的起因、现场处置情况及善后工作处理意见形成书面材料上报风险管理领导小组。

3.3舆情应急。

舆情应急主要坚持以正面导向、把握主动权、增强案件处理透明度、以疏代堵为。

原则注意发挥公司总裁办企划宣传的应对作用。

3.3.1应急指挥部在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决定启动应急预案并指示舆情综合组应急行动。

3.3.2舆情综合组对舆情进行初步分析后将情况上报应急指挥小组3.3.3应急指挥小组响应舆情布置协调保障组、现场处置组开展有针对性的查处行动。

3.3.4经应急指挥小组同意舆情综合组形成新闻通稿必要时并组织媒体报道3.3.5舆情综合组将舆情应急情况及时以书面形式报应急指挥小组。

应急指挥小组必须对知识产权风险应急事件以及该风险事件处理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就风险事件总结应吸取的教训提出今后的防范措施、管理办法和思路等并形成书面材料。

风险预案分析及范文(17篇)篇三

央企作为国家经济命脉,关系着国民生计与市场稳定,因此企业对安全平稳运营有着更高层次的需求,其风险管控与内部管理水平必然相对较高。因此本文选取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神华、中国建筑、五矿集团等几家典型央企,重点分析各单位风险内控体系建设、组织架构建立、人才队伍建设、建立指标体系等方面的典型做法,为集团公司提高自身风险内控管理水平提供借鉴与指导。

1、建设风险内控体系,促进企业规范管理。中石油的风险内控体系已经日趋成熟,建立由董事会、监事会、独立董事、管理层和职工代表大会等相关成员共同参与的内部控制监管系统,设立以审计部门为核心的日常监控机构,推行各子公司、公司各直属机构的定期汇报制度,采取审计部经理定期对董事会负责直接报告内部控制落实执行情况的工作报告制度,确保内部控制有效实施和层级反馈,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相关节点的必要调整。

中国五矿内控体系建设的根本点在于从体系化、规范化的角度,将风险防范工作进行详尽的梳理,使风险得到系统化、集中化的管理。集团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务求实效”的总体方针,做好内控诊断工作,建立统一的内控标准,梳理内控评价方法和流程,以试点单位为对象探讨标准的适用性,逐步实现运行规范的中国五矿内控体系。

神华集团公司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横向到边业务包括:公司治理、战略规划、五型企业及绩效、企业文化、生产运营指挥、煤炭生产、电力生产、铁路运输、港口生产、航运生产、煤制油化工、投资管理、工程管理、资本运营、境外投资管理、物资与采购、市场与销售、业务外包、综合办公、法律事务、财务管理、人力资源、产权管理、安全与健康、信息化、企业运作、科技创新、环境保护、内部控制审计、纪检监察、工会工作、新闻宣传、信访管理33项业务领域,纵向到底覆盖总部各部门、各二级公司、部分三级公司和四级公司全级次主要业务单位。

2、成立风险内控组织,保障企业稳定运营。

中国电建全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工作坚持“以风险为导向、以流程为纽带、以控制为手段、以制度为保障”的思路,不断强化风险内控工作的组织领导,公司调整了全面风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风险内控工作牵头部门与责任部门在人手少、工作量大的情况下,认真履职,确保了各项风险内控要求的落实。

中铝集团设立的风险管理部包含战略组和监控组。战略组的职责是制定公司的风险管理政策、风险管理制度、风险度量模型和标准等,及时修订有关办法或调整风险管理策略,并且指导业务人员的日常风险管理工作。监控组的职能是贯彻风险管理战略,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根据战略组制定的风险度量模型进行风险的衡量、评估,持续检测风险的动态变化,并及时、全面地向战略组汇报风险状况。第二,监督业务部门的操作动态变化,促使各部门严格遵循风险管理程序。第三,审核和评价各业务部门实施的风险管理措施,评估各业务部门的风险管理业绩。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企业专业化管理中国石化在全公司范围内,有针对性的挑选人才,充实内部控制管理队伍。被选中的人才,有实际生产实践的工作经验,并熟悉中石化日常的经营管理程序,对财务管理有一定的了解,能够操作公司内部各种信息系统。将这样的复合型人才进行集中培训,使之成为掌握内部控制理论知识,具有石油石化行业专业技能,并能够结合中石化实际情况进行操作的优秀内控人才。在将这些重点培养的人才分配给各级机构或部门后,在全公司范围内进行放射性培训,自上而下、由点到面的普及内部控制知识提高公司整体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全员参与内部控制培训,使各级领导、管理人员和生产一线的工人都能够了解到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必要性,不断提升内部控制管理的常态化,将生产经营的各项活动都贯穿到内部控制的体系中去,并逐渐形成自觉执行内部控制的意识和氛围。

中石油积极引领知识经济发展方向,加大人才投资,采取“外引内培”双管齐下策略,提升中基层干部的专业技术素养和领导能力,使之成为内部控制执行的先锋团队。通过中基层干部,进一步罹清公司治理权与管理权的关系,准确界定公司内部组织结构之间的权责,梳理工艺和业务操作流程,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及其分工情况,确保不相容岗位的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全面考核其综合素质,确保各岗位人员的素质要符合单位的各项指标要求;重视对内控人员的培训,对于重要岗位人员及新接任岗位的人员及时系统的培训和岗位检查。

4、运用先进信息手段,建立合理指标体系。

神华集团公司经过连续几年以sh217工程为主的大规模集中信息化建设,众多信息化项目在公司各业务领域开花结果。以“两横一纵”三大信息平台为核心、全面集成的信息平台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erp、srm、crm、计划预算、制度管理、决策支持等系统在固化流程、规范管理、深化管控、提高效率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效引领业务变革和管理提升。目前,神华集团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将从过去几年的全面建设期转入持续的深化应用期。业务系统建设将在广度深度上继续扩展,以关联交易协同为重点提升领域,并在数字矿山、数字电力、数字化工等领域以价值为导向加快建设步伐。同时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技术等新兴技术深挖数据的价值,在经济新常态下,支撑传统的业务模式的创新变革。中石化的内部控制工作,依据国际通用的框架为控制标准,按着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要求,对系统、财务核算系统、资金管理系统进行了优化升级。根据系统原有的流程设置,结合系统运行模式和业务特点,在权限设置、数值配置、流程模块三大板块进行匹配,在系统状态下完成内部控制要求。应用管理信息系统,使控制措施和业务操作之间形成了映射,是内部控制流程达到的可视化、具体化,更易于公司内部各层级互相监督和自我检查。公司高层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对企业进行多层次管理,对风险进行多渠道防控。

中石化在制定自身的风险清单时,借鉴了美国成熟内部控制体系,详细统计了工资自上而下的、由内而外的各项风险指数和信息,最总将一级风险分为五大类,即合规风险;运营风险;财务风险;战略风险和市场风险;下设个二级风险,通过风险盖异设置问卷调查,对风险进行评估。在二级风险下分设余个三级风险,进一步建立业务与内部控制流程的对应关系,使中石化的风险数据库和风险测试系统能够自动识别风险是否处于安全风险指数之内。

神华集团公司一直努力将风险管理由定性向定量转变。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努力,建立煤炭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这套指标体系包括8大风险,含59项定量指标、20项定性指标,每一项指标设立警度和参考标准。为处于安全高危行业的煤炭板块提供了一套重要的风险预警和控制工具,根据测试结果总结出管理层应该关注的风险事项。

中国铝业在风险预警阶段需要采取两个步骤一是根据单因素风险的测度值来分析风险三要素价格、风险发生的概率、偏好的均衡状态,根据制定的均衡条件,判断单因素指标的风险接受程度。完成对单因素指标的风险预警。二是根据单因素指标的风险测度值和风险指标的合成模型。企业全面风险预警一般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级预警是亮起红灯,表示目前企业面临着非常危急的情况,就是一旦企业发生风险事故,处理不当就会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也许会危及企业生存,导致企业破产。第二级预警亮橙灯,表示企业现正在面临着风险危机,此时如风险事故发生,如处理不当,损失惨重会伤元气。第三级预警亮黄灯,表示目前企业有一定的风险,应引起注意,第四级预警亮绿灯,表示目前企业处于相对安全状态,可以继续保持现状。

风险预案分析及范文(17篇)篇四

【案情】某公司甲由某上市集团公司全资控股,同时甲公司拥有有限责任公司乙35%的股份,为控股股东;其余股份为职工股和另一法人股,甲公司和乙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为同一个人,为实际上的关联企业。

甲公司对上市集团公司负有三百万的债务,在2004年2月经乙公司股东会决议同意,以其对乙公司的全部股权为此债务设定质押,签订质押合同,由于乙公司没有股东名册,因此没有相应记载。

2004年11月,甲公司负债过亿,其他债权人申请法院执行生效判决。此时甲公司除对乙公司的股权外已无其他可执行的资产,债权人要求公开拍卖其所持有的乙公司股份以实现债权,上市集团公司同时以质权人身份主张优先受偿。其他债权人依据《担保法》相关规定主张质押合同未生效,上市集团公司不得以质权人身份优先受偿。

本案涉及到有限责任公司股份质押的若干问题。

一、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质押合同的生效及对抗问题。

各国及地区的立法例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登记生效主义。将股权设质事项记载于股东名册或股单作为质押合同生效要件之一,合同生效即产生对抗第三人的效力。如我国《担保法》第七十八条第三款规定“质押合同自股份出质登记于股东名册之日起生效”。二是登记对抗主义。仅以当事人合意及股权凭证的转移占有作为股权设定的生效要件,而以设质相关事项在股东名册上的登记作为对抗要件。如日本新《有限公司法》第23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设质以当事人的自由意思而设定。第20条规定,移转股份时,非将取得人的姓名、住所及移转的出资股数记载于股东名册,不得以之对抗公司及其他第三人。

笔者认为后一种观点较为合理。按照区分原因行为与物权行为的原则,质押合同的生效与质押的生效应当区别开来。作为原因行为的前者,仅因当事人达成出质合意并交付出资证明文件即可生效,而以对设质事项的登记作为股权设质对抗公司及第三人的要件不但有利于维护设质的效力,保护质权人的利益,也有利于提高设质的效率。就本案而言,乙公司股权质押事项并未记载于股东名册,因此其质押合同虽然生效,但不具备对抗第三人(究竟第三人的范围如何,有待于相关理论及立法的完善,本文不做讨论)的效力,所以应当按照其他债权人的请求拍卖股权以清偿其债务。

务),损害债权人利益或者在质权实现时,通过删改作为股权出质实现条件的股东名册记载来影响出质合同效力,从而损害质权人利益时,将没有任何法律规制。实践中,许多没有依法建立股东名册的公司,对股东身份的证明依赖于工商部门的记载。建立股东名册的,法院、仲裁机构对股权的认定也以工商部门的登记为准。因此,利用工商登记公示股权质押的情况不仅有必要而且可行,可以将股权质押的情况在工商部门登记备案,同时附上质押合同,质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就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

三、现有法律对于股权质押的过于严格限制的问题。

关于股权质押的具体规定,根据《担保法》第七十八条第三款规定“以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份出质的,适用公司法股份转让的有关规定。”而《公司法》第三十五条第二款规定“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其出资时,必须经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不同意转让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出资,如果不购买该转让的出资,视为同意转让。”本案例中的有限责任公司乙的股东之间均存在特殊的利益关联关系,因此该股权质押很容易得到了过半数股东的同意,但在一般而言,笔者认为以上规定有混淆股权转让与股权质押之嫌,并且会对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质押产生过于严格的限制。

首先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在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以股权出质时,当该股权质押获得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时,自然是皆大欢喜,质权人和出质人各有所得;但是如果不能获得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不同意的股东就应当购买该出质部分股权。这就意味着出质人将丧失该部分股权,与出质人担保自己债务的出质目的背道而驰。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出质人很可能在未能获得同意之后转而寻求其他担保方式,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股权的质押。

其次股东关系来看,有限责任公司不同于股份有限公司,后者是严格的资合关系,前者虽是一种资合关系但却带有更多的人合色彩。《公司法》虽然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人数为2—50人,但在实践中,大量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人数仅有几人,股东之间一般熟识并且很可能都参与公司的日常管理。出质人完全可能就是被出质股权公司的经理、董事等管理人员或决策层人员。虽然从理论上讲,有限责任公司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聘任任何人作为其管理人员或决策人员,但是在实践中,有限责任公司的经理、董事往往由股东兼任,或是代表了股东的利益。因此当股东因出质而丧失了股权,此时再让其或代表其利益的人担任公司中重要的管理人员或决策层人员,显然容易遭到其他股东的反对,这样一来就必然导致公司人事上的重大变化,同时影响公司的经营管理。因为股东的出质股权担保行为而造成这一系列的影响实无必要。

再次从有限责任公司内部治理来看,股东出质股权应当经过什么程序,受到何种限制,可以由其章程自行规定(在章程规定限制股权质押的情况下,出质股东对其他股东承担违约责任,其股权质押依然有效),《担保法》以法律形式进行干预,不但有越俎代庖之嫌,而且目前过于严格的限制已使该种股权质押成为令人望而生畏的担保方式。

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对目前的立法加以改进,其一,可以借鉴目前许多国家公司法上的“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权优先购买”的规定。即取消“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对股权质押的限制,使股东可以自由的出质自己的股权,由于股权转让仅发生在质权实现的阶段,此时通过法律规定或章程赋予其他股东在同等条件下对出质股份的优先购买权,既满足了股权质押担保的需要,又保证了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其二,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对《公司法》第三十五条第三款的规定作不同的理解。即在股东对外出质没有获得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的时候,不同意的股东可以无需购买该出质股份,而是成为该出质股份的质权人,(即以该出质股份的价额代为清偿出质人的相关债务,取得债权人的地位后,同时享有该出质股份的质权)。对于在质权存续期间质权人是该享有该出质股份的分配股利等自益权还是包括管理决策等共益权在内的全部权利、具体的权利又如何去行使,当事人之间完全可以作出约定。而不存在当质权人为股东以外人时,需要考虑质权人所享有的权利是否与有限公司闭合性特点相冲突的问题。同时当事人还可以对其间债务的履行等事项作出约定。这样一来,通过当事人的“选择”,也能排除了对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出质过于严格的限制,同时保证有限责任公司的闭合性。

综上而言,目前关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质押的法律规定存在着不够贴近实践以及法律与法律之间的配套问题。笔者认为在立法上通过承认该种股权质押合同合意交付即生效和工商部门登记对抗公司及第三人来维护质权人利益,保障设质的效率实属必要。同时区分股权质押与股权转让的不同,放开对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质押不合理的限制,则有利于社会担保资源的充分利用。

风险预案分析及范文(17篇)篇五

股权质押是由出质人以其持有的公司股权为标的而设定的一种权利质押,出质人可以是作为融资一方的债务人,也可以是债务人之外的第三人,作为出质物的股权包括股份有限公司股权和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股权质押贷款是指借款人以其持有的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作为质押担保,银行据此提供贷款的融资业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随着商业信用的票据化,资产的证券化以及相应的票据和证券市场的迅速发展,股权逐渐成为物质财产的异化形态,由于这些权利具有确实有效和便捷融通的特点,从而使权利质押不但成为可能,而且在市场经济中日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股权质押贷款在我国现有法制体系内是可行的,作为一种新兴而又潜力巨大的融资方式、不仅符合国家鼓励企业快速发展的政策导向,为企业拓宽了融资的渠道,逐渐成为管理层收购再融资的重要手段,也给银行带来了巨大的资金运作和效益空间,促使资金能在更加广阔的空间进行优化配置,对盘活整个国民经济的存量资产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但是,股权不具有物质承载性和可真实占有性,它只是根据法律而设的一种无形权利,因而在股权质押贷款的操作过程中存在着大量风险,这些可能直接影响质权的效力,最终使得质押的目的难以或不能实现,不能充分保护质权人利益。本文将针对股权质押贷款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1.质押物选择的风险目前国内对股权质押,在政策上还没有完全放开。作为出质物的股权包括股份有限公司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股权以及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上市股份公司法人股由于企业运作相对规范、信息透明度高、市场监管严格,并且在权利转让上有法定的登记机构,成为业界普遍接受的担保品。而非上市企业的股权,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以及缺少合理的质押登记机构,从而加大了法律维权的难度。而商业银行以股权质押发放的贷款中,大多数质押物标的为非上市公司的股权,在进行资产保全时容易产生法律纠葛,从而影响到债权的顺利实现。

2.质押物价值波动的风险股权之所以可用于质押最根本还是源于股权的财产性、价值性。但与一般质押物价值预见性强的特点不同的是,股权质押贷款的质押标的价格极其不稳定,在实际操作中的股权价格由于受市场的供求状况、市场利率的高低等因素影响,波动性很大。另外,股票质押后企业发生的对外担保行为,以及当质押标的所在企业为借款人的关联企业时,借款人的经济行为、质押标的所在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等都会影响股权价格。所以说,股权价值本身是一个不稳定的预期值,经常处在变化中,因而使得股权质押的担保力度较难把握。对质权人而言,预期价值常常会与实际状况相违背,使得质权人承担着债权得不到充足担保的风险。

3.股权质押公示方法缺乏安全性我国法律以登记作为股权质押合同生效要件的规定,看似严格但缺乏安全性。《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03条第2款规定:“以上市公司的股份出质的,质押合同自股份出质向证券登记机构办理出质登记之日起生效。”上市公司流通股份质押主要发生于证券公司与商业银行之间,双方除了要签订质押贷款合同外,还应共同到证券登记机构办理出质登记。上市公司非流通股份质押主要发生于股份有限公司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之间,双方之间股权质押关系的发生同样除了有书面合同之外,还需向证券登记机构办理质押登记。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的登记虽然是一种公示方法,但并不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查询证券登记结算系统的登记记录,所以这种公示方法是有局限性的。另外,由于质押登记并非冻结,出质人在出质后仍可能将股票转让,其对质权人和受让人的权利保障将大大降低。对于非上市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出质,《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103条第3款规定:“质押合同自股份出质记载于股东名册之日起生效。”这既没有向中介机构或有关管理部门办理出质登记,也没有要求出质人向社会公众披露信息,银行对质押登记后的非法变更也就难以监管,而且发生诉讼时举证困难。若出质人违背诚信原则,私自将登记事项予以删改,然后将该股权非法转让或重新质押,就会严重威胁质权的实现。

4.质押物处置时的价值实现风险《担保法》规定质权人行使质权可采用三种方式:与出质人协议以折价的方式取得出质股权、依法拍卖出质股权、依法变卖出质股权。其中折价清偿需要出质人与质权人在债权已到清偿期后订立折价协议,而不能预先约定在债务履行期届满质权人未受清偿时,出质股权直接归质权人拥有,因此质权实现的效果与事后谈判的能力息息相关。如果双方无法达成折价协议,由于质权人并不占有质物,就不能采取直接拍卖或者直接变卖的方式行使质权,于是只有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来实现,这样做的效果一般较差。另外,质权实现时所牵涉的法律问题繁多,比如:股东优先购买、政府部门审批结果等种种银行不可控制的干扰都会影响到股权最终能否实现与最终实现的效果。

由于我国实行严格的金融分业经营制度,《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股票业务,商业银行因行使抵押权、质权而取得的不动产或者股权,应当自取得之日起二年内予以处分,由于我国的股权转让二级市场还不成熟,商业银行在处置质押股权时会受到限制而有可能达不到最佳的偿付效果。

为进一步推动和完善股权质押贷款方式,改善银行资金运用效率和信贷资产质量,提高股份制企业融资渠道和经济效益,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善:

1.谨慎选择质押物在目前对股权质押还没有具体的指引性法律条文的情况下,银行在考虑发放股权质押贷款时应持审慎态度,特别对以非上市公司股权办理质押的申请更应慎重。建议采用流通性、保值性强的标的作为担保物,股权质押只作为补充担保来发放贷款。质物的选择应以业绩优良,流通股本规模适度、流动性较好为原则。由于上市公司非流通股的股权具有登记规范、产权清晰、变现性强等特点,对贷款银行而言具有较高的担保价值,因此,使用和接受这一担保措施对借贷双方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为维护债权行权益,银行不应接受下列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权作为质押贷款质物:(1)pt、st类上市公司;(2)前6个月流通股的股价波动幅度超过200%的上市公司;(3)可流通股股份过度集中的上市公司;(4)被证券交易所停牌或摘牌的上市公司;(5)流通股被证券交易所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

2.认真核实股权质押的合法性为防止因质押无效而无法转让股权以至银行丧失债权实现的权利,应认真核实股权质押的合法性。我国《证券法》、《担保法》、《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如下:

(1)出质人对质押的股权应拥有完全的所有权,与股权所属上市公司不存在任何债权债务纠纷,并且上市公司章程中没有相关限制股份转让、质押的条款。

(2)出质人如果是持有上市公司5%以上(含5%)股权的股东,其进行股权质押,需提交上市公司董事会出具的已获知该事项的确认函。《公司法》第147条第2款还规定:“公司董事、监事、经理持有的本公司股份,在其任职期间内不得出质。”

(3)按照《财政部关于上市公司国有股质押有关问题的通知》,质押股权如果是国家股或国有法人股,需提交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或其他有权部门出具的同意质押批准文件;国有股东授权代表单位持有的国有股只限于为本单位及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提供质押;用于质押的国有股数量不得超过其所持该公司国有股总额的50%;质押股权如果是金融类上市公司的国家股、国有法人股、法人股,需同时提交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等主管部门出具的同意质押批准文件。

(4)质押股权如果是发起人法人股,则需提供上市公司已注册成立三年(含三年)以上的书面证明文件(如公司设立批文、营业执照复印件等)。

(5)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可向公司的其他股东出质;但如果向公司股东以外的第三人出质,应征得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否则质押无效。

(6)严格审查股权取得的途径,对于通过转让所取得的股权还应审查转让是否合法、合规,出质人是否按照转让合同的规定足额支付了转让价款。

(7)为保证股权质押的合法有效,银行应要求借款人将《贷款合同》、《股权质押合同》等文件向原股份公司审批机关(经贸委)提交股权质押申请,经贸委批准申请后,将同意股权质押的批复文件及董事会同意股权质押的决议等文件向同级国家工商管理部门报送备案登记。以防止股权被再次质押或转让。为稳妥起见,银行在放款之前还应聘请法律部门专业人员对所有法律文书的各项条款进行合规性审查,无法律障碍后,通过股权所属地公证处予以公证、以便最大限度地保障银行债权。

3.准确确定出银行和企业都能接受的股权质押价值怎样确定出银行和企业都能接受的股权质押价值,是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权质押的一个关键问题,这也是目前制约非流通股质押推行的难点。从目前看,对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权价值评估的依据可以有:每股净资产调整法、市价调整法和收益法等。市价调整法是通过对非流通股股权的历史交易价格的时间因素修正、市场变化因素修正、个别因素修正等一系列调整,最终确定评估价值。这是一种简单的评估方法,可以在一定时期内客观地反映市场现实价格,评估结果易于被各方面理解和接受。但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规范的法人股拍卖市场,因此限制了这种方法的应用范围。收益法是从企业持有上市公司股权是为了获利这一角度出发进行评估,其结果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股权的内在价值,但评估时由于受我国目前的股票市场不规范、法人治理结构缺陷和上市公司违规操作等因素的影响,现阶段这一方法的实用性受到一定限制。目前在实践中实用性、可操作性较强的评估方法是每股净资产调整法,这一方法是选择“每股净资产”这样一个能够反映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权内在价值的参数,通过对它的一系列调整和修正,得出核定后的每股净资产和质押股权评估值。如果存在上市公司拟增发新股、配股等情况,应根据具体情况予以相应调整。

4.加强对质押物的价值监控基于股权价值波动性强的特点,股权质押贷款应以短期贷款为主,质押率应控制在50%左右。对中长期股权质押贷款,每年应对质押物价值重新评估。银行应配备相应的专业人员,密切注意借款人和股份所在公司的动态,对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资产重组、分立变更等影响质押物价格的重大经营事项及时作出正确判断。涉及上市公司股权的,要跟踪证券市场行情,分析质押股票的风险和价值,设置警戒线,切实防范风险。对非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银行每月应对企业提供的会计报表及贷款卡信息进行监测。监控的重点在于质押股权所在企业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或有负债情况,及时发现影响质押股权价值实现的潜在风险。若股权价值跌价巨大或出现直接影响银行债权实现的重大事项,应及时采取有效保全措施维护银行合法权益,比如借款合同中应明确规定质押权价值在合同期内变动超过预定幅度时,可据实重新作价;对中长期贷款,应定立质押物价值“一年一定”条款,明确跌价至警戒线以下时提供其他有效担保或提前收回贷款的具体方案。

现有的股权质押贷款制度虽然制定了风险防范机制,如《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规定的警戒线和平仓线等机制,有助于对股权质押风险的控制,但由于该办法仅适用于对上市公司的流通股股票质押,因而无法对其他类型的股权质押进行规范,给予全面的法律保护。建议以现行的担保法律制度为依据,制定一个统一适用于所有股权质押的《银行发放股权质押贷款风险管理办法》,对股权价值变动的风险控制问题做出全面的规定,确保交易的安全。

5.完善合同条款,加强对设质行为的管理,保障银行的权益由于银行对质押登记后的非法变更难以监管,而且发生诉讼时举证困难,所以应在事前完善合同条款,约束出质人的经济行为。如:在出质人义务中应明确,在合同有效期内,未经银行书面同意,出质人不得将出质权利馈赠、转让或以其他方式处分。另外应该与出质股权所在公司签订协议,在质押期间发生对外担保等可能影响到质权人权益的行为时,应事先征得债权银行的书面同意;对发生承包、租赁、股份制改造等可能影响质押权利实现的行为之前应书面告知债权银行,并确保质押权利不受损害;针对银行不能参与企业经营的规定,应在合同中要求质押标的所在企业每月向债权银行提供财务报表等资料及配合银行对质押物进行监控。

我国股权质押的生效以登记公示为要件,可这种方法使质权人无法占有股权凭证,对质权人极为不利。由于纸质股票和出资证明书的存在,许多国家的法律规定,股权质押的生效以书面合同、设质背书以及股权凭证的交付为要件,若此.质权人便享有留置股票和出资证明书的权利,使出质人客观上失去了将股票再次设质的可能性。对此,新的《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已经做出了有益的改进尝试,该办法第18条规定:“贷款人在发放股票质押贷款前,应在证券交易所开设股票质押贷款业务特别席位,专门保管和处分作为质物的股票。”建议《担保法》和《物权法》也做适当修正,使质权人享有股权留置权,给出质人一定的心理压力,促使其履行债务,保护质权人的利益。

6.积极稳妥地推进股权转让二级市场的发展随着我国股份制经济的快速发展,以民营企业和高科技企业为主的中小企业越来越多地开始采用股权融资。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出台扶持企业股权转让二级市场的政策,构建和完善市场体系,增加企业股权的流动性和变现渠道。允许各地设立和完善产权(股权)市场和拍卖行,明确企业的股权转让流动程序,在公司审批和登记管理部门的统一监管下推动企业股权的正常转让与流动。在短期内,建议建立类似于沪深股市的国有产权公开交易市场并使国有产权交易统一于沪深股市,形成公开的竞价机制,消除市场之间的人为分割,培育更多的中介机构参与竞争。长期内,可以考虑在完善国有产权拍卖市场的基础上建立全国统一的企业产权交易市场,专门进行大宗企业股权交易。若借款人不能如期偿还银行贷款,质权银行可将质押股权通过上述交易市场进行正常的转让变现,以弥补债权,为银行顺利拓展股权质押贷款这一信贷新业务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综上所述,股权质押贷款在我国现有法制体系内是可行的,对企业和商业银行来说,股权质押更具有特殊的意义。但源于其本身的特点,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着大量风险。所以,设质双方当事人,尤其是质权人如果能充分认识股权质押的风险性,在具体设质过程中就能自动有效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否则,一旦疏漏,往往会前功尽弃,无法实现债权,即使提起诉讼也无济于事。

一、股权质押贷款的借款人应严格按照贷款合同使用资金,确保到期还本付息。

二、质押贷款的股权价值有明显减少的可能,足以危害贷款人权利的,贷款人可以要求出质人提供相应的担保。出质人不提供的,贷款人可以将质押的股权拍卖或变卖,并与出质人协议将拍卖或变卖或变卖所得价款用于提前清偿所担保的贷款债务或者向股权出质登记机构提存。

三、贷款合同履行期届满借款人归还贷款的,或者出质人提前清偿所担保的贷款债务的,贷款人应在借款人(出质人)归还贷款之日起10日内书面通知股权出质登记机构将质押股权返还给出质人,并注销出质登记。

四、股权质押贷款未能按期归还的,贷款人可以与出质人协议以质押股权折价还贷,也可以依法拍卖或变卖质押股权。

五、依法拍卖或变卖质押股权所得的价款,在扣除拍卖或变卖的费用和扣缴应缴税金后,贷款人有优先受偿权,剩余款项交还出质人,不足部分由借款人清偿。

六、贷款人依法拍卖或变卖所质押的股权,应委托股权交易部门办理。贷款人在依法拍卖或变卖有限责任公司的质押股权时,在同等条件下,公司其他股东对该股权有优先购买权。

风险预案分析及范文(17篇)篇六

所有整形手术都存在风险,因此,术前对手术风险的评估,以及若出现后如何进行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骨性面部轮廓整形可能存在的风险:

1、手术患者发生呼吸心跳骤停;

2、发生输血反应或输液反应;

3、损伤大血管,发生大出血;

4、损伤重要神经;

5、机械性窒息;

6、术后颌骨骨折错位;

(二)对骨性面部轮廓整形存在的风险评估:

1、面部轮廓整形手术前应进行全麻手术前的各项常规实验室检查(学检查如血、尿及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胸片、术前免疫等)、以及必要的影像(如头颅片、下颌全景片等)。

2、术前由科主任主持全科讨论,对手术适应症、手术方案、手术预计效果、手术并发症及术中大出血致休克、颌面骨折或机械性窒息的抢救进行讨论;对手术风险进行评估。

应急预案。

方损失,防止严重后果发生,制定本预案。

一、所有手术后病人全部转入重症监护科治疗,并安排能胜任急救的值班医师在场。

四、组织会诊协同抢救。损害较轻、不致造成严重后果者,当事科室要酌情组织科内会诊,妥善处理(由科主任现场高年资医师主持);对于情节严重的技术损害,应当根据需要邀请院内相关专科会诊,共同抢救(科主任主持)。

六、妥善沟通,稳定患方情绪,争取患方配合,防止干扰抢救和发生冲突。

十、相机做好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或应诉准备。

十三、发生呼吸心跳骤停的应急预案。

(1)手术患者发生呼吸心跳骤停时,应立即行胸处心脏按压,人工呼吸,气管插管,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应用抢救药物,同时呼叫其他医务人员帮助抢救,必要时再开放一条静脉通道。

(2)参加抢救人员应注意互相密切配合、有条不紊、严格查对,及时做好记录,并保留各种药物安培及药瓶,做到据实准确的记录抢救过程。

(3)医护人员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流程及各种急救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十四、发生输血反应或输液反应的应急预案。

(1)立即停止输血或输液,更换输液管,改换生理盐水或其他液体;

(2)监测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应用抢救药物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3)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4)必要时填写输血、输液反应卡,上报院部有关科室;

十五、发生大出血的应急预案。

(3)抢救过程中应注意互相密切配合、有条不紊、严格查对。

十六、术后发生颌骨骨折错位的应急预案。

(1)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给予补液、吸氧,并备血,监测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

(2)紧急手术,复位颌骨;

(3)定期x片复查。

(4)严重者可请口腔科副主任医师以上的医师会诊,协助手术和治疗。

十七、发生机械性窒息的应急方案。

(1)值班医师应立即通知麻醉科和重症监护科值班医师进行紧急气管插管,电话告知科主任,由科主任通知科室有经验的抢救医生小组立即赶赴病房抢救,并通知麻醉科、重症监护科高年资医师参与会诊、抢救。

(2)进行紧急气管插管,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3)建立静脉通道补液,吸氧,监测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

(4)紧急手术恢复呼吸道畅通;

十八、术中发生损伤重要神经应急方案。

(1)充分暴露术野;

(2)迅速行神经吻合术,注意准确对位,不可旋转;

(3)应用营养神经药物,密切观察。

风险预案分析及范文(17篇)篇七

本部分报告从财务指标角度分析讨论2010年全国性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本报告所提全国性商业银行包括:由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等五家银行组成的大型商业银行(以下分别简称为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和交行,统称简称为“大型银行”),以及由招商银行、中信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广发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渤海银行等十二家银行组成的中型及小型的全国性商业银行(以下分别简称为招商、中信、浦发、民生、光大、兴业、华夏、广发、深发、恒丰、浙商、渤海,统称简称为“中小银行”)。

全国性商业银行是我国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10年12月31日,全国性商业银行的资产合计占到银行业总资产的64、84%,负债合计占到银行业总负债的64、96%,税后利润合计占到银行业总税后利润的72、4%;从业人员占到银行业全部从业人员的60%。财务分析报告模板。

图1、图2和图3分别按总资产、总负债和税后利润列示了2005年至2010年银行业市场份额的年际变化情况。总体而言,五家大型银行的市场份额呈持续下降趋势,而中小银行的市场份额呈上升趋势。

2010年,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急剧动荡逐步缓解,世界经济缓慢复苏,但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复苏进程艰难曲折。我国果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进一步巩固,国民经济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进入平稳较快增长通道。以全国性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银行业积极应对严峻挑战,整体发展良好。

截至2010年底,全国性商业银行资产总额61、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7、45%;负债总额58、1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6、57%。所有者权益36、7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3、26%;存款、贷款分别同比增长19、8%和19、7%,资本充足率全部达标,资产质量大幅改善,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流动性管理水平均有较大提升。财务分析报告模板。

以下分资本状况、资产质量、盈利能力和流动性水平四个方面对全国性商业银行2010年度财务状况予以分析。各项财务数据除另有注明外,均取自监管部门及各银行的定期报告、新闻稿件等公开披露的信息,其中部分银行因无法获取足够的资料,在个别项目的分析中只好加以省略。

资本状况。

由于上一年9、59万亿元的天量新增信贷,加之监管部门一再提高资本充足率标准,要求大型银行和中小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下限分别为11%和10%,主要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7%,2010年全国性商业银行资本状况面临严峻考验。为达到监管要求,我国银行业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融资,其中16家上市银行中的14家募集资金超过3400亿元,有效地补充了资本金。

图4列示2003-2010年我国银行业资本充足率达标情况。图中可见,我国银行业的资本实力和充足水平显著提升。特别是近两年,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信贷投放大幅增加、资本质量要求明显提高的情况下,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保持了2009年底的水平。截至2010年底,我国商业银行整体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12、2%,比年初提高0、8个百分点,比2003年提高15、18个百分点;加权平均核心资本充足率10、1%,比年初上升0、9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达标商业银行从2003年的8家增加到2010年底的全部281家,达标银行的资产占商业银行总资产的比重从0、6%上升到100%。商业银行杠杆率在全球标准中处于安全区间。

图5列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性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情况。图中可见,历经年内多种形式的补充资本金的努力,全部17家全国性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都已达标。其中,浙商银行通过老股东及其关联企业的近两倍增资扩股大幅补充资本,资本充足率达到15、44%,为全国性商业银行中最高者;建行、中行、交行和工行则通过“a股可转债+h股配售”或“a+h股配售”的模式,在年内均成功地补充了资本,资本充足率均在12%以上;农行于2010年7月成功在沪港两地上市,资本充足率由上一年的10、07%升至11、59%,达到监管要求。与大行相比,中小银行尽管也纷纷补充资本,但由于业务扩张速度较快,业务发展模式单一,加之受货币政策的影响较大,其资本状况往往捉襟见肘,其中深发(10、19%)、民生(10、44%)、浦发(10、59%)、华夏(10、6%)等的资本充足率相对较低。

图6列示2010年底全国性商业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的情况。图中可见,除华夏银行(6、84%)没有达标外,全国性商业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均在7%的新达标线之上。其中,浙商最高,为13、28%;大型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均在9%以上,其中建行、中行、工行更是超过或接近10%;中小银行中,除华夏外,深发展相对较低,为7、1%,刚刚达到及格线。2010年底,银监会批复华夏银行定向增发方案,计划非公开发行18、59亿股,融资208亿元,预计可满足该行未来三年的核心资本需求。

按照2011年银监会资本充足率新规要求,从2012年起商业银行核心一级、一级和总资本充足率将分别不得低于5%、6%、8%。考虑到超额资本计提2、5%和系统重要性银行需计提1%,未来系统重要性银行的上述三项资本充足率底线将分别至8、5%、9、5%和11、5%,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核心一级、一级和总资本充足率为7、5%、8、5%和10、5%。全国性商业银行资本补充的形势依然严峻。

资产质量。

2010年,各全国性商业银行一方面科学化解历史积累风险,另一方面积极有效地控制新增风险,资产质量延续了持续提高的趋势。截至2010年底,我国商业银行按贷款五级分类的不良贷款余额4336亿元,比年初减少732亿元,不良贷款率1、13%,比年初下降0、45个百分点。全国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比2009年底减少618亿元和下降0、44个百分点。商业银行资产结构与资产质量均有所改善,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提高。

以下从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和贷款集中度三个角度分析全国性商业银行2010年资产质量情况。

2010年全国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情况。

总体情况。

2010年,全国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837、75亿元,较上年下降618亿元,降幅大于上一年的10、42%,为13、87%;其中,次级、可疑及损失类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1407亿元、1830亿元和584亿元,分别较上年下降了20、64%、13、23%和1、88%。其中损失类继2009年反弹增长16%后,2010年出现回落。

图7列示2003-2010年全国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的'变化情况。图中可见,2003-2010年间,除2007年较上年有小幅增加外,全国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呈现整体下降的趋势,由2003年的21045亿元下降至2010年的3837、75亿元,降幅达81、76%。

图8列示全国性商业银行2003-2010年不良贷款率的变化情况。图中可见,2010年全国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16%,较上年下降0、44个百分点,延续了自2003年以来全国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下降趋势;其中次级类0、42%,可疑类0、55%,损失类0、18%,均保持了自2003年以来一直向下的变动趋势。

2010年各全国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情况。

图9、图10、分别列示2010年全国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与不良贷款余额的情况,及其与2009年的对比情况。2010年,各行不良贷款率除农行略高(2、03%)外,均在2%以下。其中五家大型银行不良率在1、08%-2、03%之间,中小型银行在0、11%-1、58%之间,均在上年基础上继续下降。

不良贷款率最低的是渤海银行和浙商银行,分别为0、11%和0、2%。除去这两家银行,不良贷款率较低的银行有兴业(0、42%)、深发(0、58%)和民生(0、69%),上述银行继续保持着较低的不良率水平。相对而言,大型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均在1%以上,高于除华夏银行(1、18%)外的其他中小银行。

与2009年相比,大部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均有所下降,其中农行、广发和光大的不良贷款率下降较多,分别下降了0、88、0、82和0、5个百分点;恒丰和渤海的不良贷款率有所上升,分别上升了0、24和0、01个百分点。

不良贷款余额与各行资产规模相应。在五家大型银行中,农行不良贷款余额的绝对值最高,为1004亿元;交行最低,为250亿元。在中小银行中,除渤海、浙商和恒丰因规模相对较小及成立时间较晚的因素而不良贷款余额较低外,深发展不良额23、67亿元,兴业不良额36、16亿元,相对而言最低;中信相对较高,为85、33亿元。

与2009年各行的不良贷款额相比,大型银行中,农行下降最多,接近200亿元;中小银行中,光大和广发分别下降了22、92亿元和17、42亿元,下降幅度最大。恒丰、招商和渤海的不良贷款额较上年有所增加,分别增加了3、87亿元、3、25亿元和0、3亿元。

拨备覆盖率是商业银行贷款减值准备余额与不良贷款余额的比值,是评价商业银行风险抵补能力的重要指标。拨备覆盖率多寡有度,总以能适应各行风险程度并符合监管要求为宜,不能过低导致拨备金不足,利润虚增;也不能过高导致拨备金多余,利润虚降。

近十年来,全国性商业银行的风险抵补能力不断提高,损失拨备缺口从2002年底的1、34万亿元下降到2005年的0、63万亿元,再到2008年实现零拨备缺口;拨备覆盖率从2002年底的6、7%提高到2005年底的24、8%,2010年底达到217、7%。

截至2010年底,全国性商业银行资产减值准备金余额为6982亿元,比年初增加184亿元;整体拨备覆盖率水平首次超过200%,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提高。其中,大型银行整体拨备覆盖率达到206、8%,比年初上升61、9个百分点;中小银行整体拨备覆盖率达到277、6%,比年初上升75、6个百分点。

图11列示2010年全国性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及其与2009年的对比情况。图中可见,大型银行中,工行、建行的拨备覆盖率最高,分别达到228%和221%,均超过200%;农行相对最低,为168%,略高于150%的达标及格线,在全部全国性商业银行中也是最低的。同2009年相比,工行的拨备覆盖率提高最多,提高了68个百分点;交行和建行则相对较低,分别提高35和38个百分点。

中小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全部超过200%。渤海银行2010年提取贷款损失准备5、6亿元,累计提取14亿元,拨备提取率为1、51%,拨备覆盖率达1398、05%,与浙商银行(718、68%)占据中小银行拨备覆盖率的头两名。在规模相对较大的中小银行中,光大、兴业、招商和浦发的拨备覆盖率均超过300%,其中光大在2010年8月完成ipo并上市后,其拨备覆盖率大幅提升了119个百分点,是全国性商业银行中提升幅度最大的。

2010年10月,银监会要求银行将之前的银信理财合作业务中,所有表外资产在两年内全部转入表内,并按150%的拨备覆盖率计提拨备。初步估算,商业银行将为此多计提1400亿元。此外,2011年银监会提出总体拨备率的要求,即拨备与全部贷款余额的比值,标准定在2、5%。据测算,如果要在规定时间内达标,预计银行业仍需增提0、2%-0、3%的拨备。整体而言,全国性商业银行的风险抵补能力面临新的考验。

全国性商业银行贷款集中度情况。

贷款集中度是考察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重要指标,在宏观经济形势严峻的大环境下,贷款集中度问题尤其值得关注。监管标准要求最大单一客户贷款不得超过银行净资产的10%,前十大客户贷款总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50%。2010年底各全国性商业银行的这两项指标均符合监管要求。

图12和图13分别列示对比全国性商业银行2009年及2010年单一最大客户贷款比例及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例情况。

在单一最大客户贷款比例方面,全国性商业银行2010年大部分比2009年有所下降。其中浙商、建行和中行均相对较低,低于3%;渤海、广发相对较高,分别为8、01%和7、95%。同2009年相比,交行的单一最大客户贷款比例由2、75%上升到4、6%,恒丰由4、39%提升到5、56%,上升幅度相对较大;作为2009年唯一在此项上未达标的全国性商业银行,广发2010年下降2、26个百分点,同深发(下降2、55个百分点)都是下降幅度相对较大的银行。

在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例方面,除工行、交行和华夏略有上升外,其余全国性商业银行均有所下降。主要出于规模因素,大型银行前十大客户的贷款比例比中小银行相对分散,其中,建行、农行不足20%,是这一比例最低的银行;在中小银行中,浙商、招商、浦发相对较低,均不足25%。同2009年相比,渤海、浙商、广发和深发下降幅度较大。在2009年未达标的两家银行中,广发2010年前十大客户贷款比例大幅下降了14、72个百分点至41、71%,跨入达标银行行列;渤海下降18、83个百分点至53、45%,虽幅度最大,但仍为2010年在此指标上唯一未达标的银行。

盈利能力。

2010年,我国货币政策由宽松转为稳健,人民币基准利率在两度加息后逐步提高,利差逐步回升,加之市场流动性收紧,银行议价能力增强,同时银行生息资产规模增加,对利润增加发挥正面作用,全国性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

2010年,全国性商业银行实现税后利润6830、89亿元,同比增长34%。资产收益率和资本收益率分别为1、03%和17、5%。从结构看,净利息收入、投资收益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是收入构成的3个主要部分。

以下先从净利润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收益率三个角度评价2010年全国性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整体水平,然后再分别从影响银行利润的三个最主要部分——净利息收入、中间业务收入和支出管理水平——出发,具体评述全国性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

风险预案分析及范文(17篇)篇八

一、总体情况本期末,全行资产总额×亿元,比上期减少×亿元。其中,各项贷款余额×亿元,比上期增加×亿元;不良余额×亿元,比上期减少×亿元;不良占比×%,比上期下降×个百分点。非信贷资产余额×亿元,比上期减少×亿元;不良余额×亿元,比上期减少×亿元;不良占比×%,比上期下降×个百分点。

全行负债总额×亿元,比上期减少×亿元,其中各项存款余额×亿元,比上期减少×亿元。全行利润总额×亿元,比上期减少×亿元,同比多减少×亿元。

资产负债情况单位:亿元、%。

项目本期。

余额比上期不良。

余额比上期不良占比比上期。

资产总额。

各项贷款。

非信贷资产。

负债总额。

各项存款。

本期末,全行×亿元贷款中,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类贷款分别为×××;从期限结构看,中长期贷款其他贷款分别比上期增加×亿元和×亿元;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分别比上期减少×亿元和×亿元。表外业务余额×亿元,比上期增加×亿元;垫款余额×亿元,比上期减少×亿元;表外业务保证金余额为×亿元,比上期增加×亿元;风险敞口×亿元,比上期增加×亿元。

(一)不良贷款变动情况。

1、处置及新发生不良贷款情况(列举新发生不良贷款案例)。

本期末,全行处置不良贷款×亿元。其中:清收不良贷款本金×亿元,盘活不良贷款本金×亿元,接收抵债资产×亿元,核销呆账贷款×亿元,其他方式×亿元。新发生的×亿元不良贷款中,法人客户发生×亿元,占比×%;个人客户发生×亿元,占比×%。新发生不良贷款较多的前五家支行是:×××,×家支行新发生法人不良贷款余额为0。

不良贷款变动情况表单位:亿元。

序号项目不良贷款。

1上期余额。

2本年新发生。

3本年减少。

1、清收。

42、盘活。

53、以资抵债。

64、贷款核销。

75、其他方式。

8小计。

9差异及其他。

10期末余额。

说明:其他方式是指由于借款人财务状况发生重大好转等因素或者其他原因,贷款分类由不良类上调至正常类和关注类贷款的情况。

2、贷款风险分类形态迁徙情况。

本期,正常贷款(不含借新还旧和还旧借新)共向下迁徙×亿元,比上期多×亿元,向下迁徙率×%,比上期上升×个百分点。其中,正常类贷款向下迁徙×亿元,比上期多×亿元,向下迁徙率×%,比上期上升×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向下迁徙×亿元,比上期多×亿元,向下迁徙率×%,比上期上升×个百分点。

不良贷款中,次级类贷款向下迁徙×亿元,比上期多×亿元,向下迁徙率为×%,比上期上升×个百分点;可疑类贷款向下迁徙×亿元,比上期多×亿元,向下迁徙率为×%,比上期上升×个百分点。

贷款风险分类形态迁徙情况表单位:亿元、%。

项目迁徙金额比上季迁徙率比上季。

正常贷款向下迁徙。

正常类贷款迁徙。

关注类贷款迁徙。

不良贷款向下迁徙。

次级类贷款迁徙。

可疑类贷款迁徙。

(二)客户结构分析。

1、法人客户信用等级结构分析。

截至本期末,全行共有法人客户×户,比上期减少×户;贷款余额×亿元,比上期增加×亿元。其中,aa级以上(含)客户贷款余额比上期增加×亿元,占全行法人贷款增量的×%,占全部贷款增量的×%。

法人客户(按信用等级)贷款情况表单位:个、亿元、%。

信用等级客户个数比上期变动贷款余额比上期变动贷款占比比上期变动。

aaa+。

aaa。

aa+。

aa。

a+。

a

b

c

未评级。

免评级。

合计。

2、法人客户规模分布结构分析。

贷款增量主要集中于大、中型客户。截至×月末,大型客户贷款余额×亿元,比上期增加×亿元,占全行法人贷款增量的×%;中型客户贷款余额×亿元,比上期增加×亿元,占全行法人贷款增量的×%。大、中型客户贷款比上期共增加×亿元,占全行法人贷款增量的×%。

大(小)型客户不良率比上期有所上升。截至×月末,全行法人客户不良率%,比上期下降×个百分点。其中,小型客户不良率×%,比上期上升×个百分点,其余类型客户不良率比上期均有所下降。

法人客户(按经营规模)贷款情况表单位:亿元、%。

经营规模贷款余额比上期不良贷款余额比上期不良率比上期。

特大型。

大型。

中型。

小型。

其他。

合计。

3、法人客户行业结构分析。

本期,法人客户贷款主要集中在×××等行业,以上行业的贷款余额×亿元,比上期增加×亿元,占全行贷款余额的×%;不良贷款占比较高的行业为××。

法人客户(按行业)贷款情况表单位:亿元、%。

行业名称贷款余额比上期不良贷款余额比上期不良率比上期。

合计。

(三)到期贷款收回情况。

1、总体情况。

本期,全行共到期贷款×亿元,其中,贷款收回(含现金收回和还旧借新)×亿元,贷款到期收回率×%,同比上升×个百分点。其中到期贷款现金收回×亿元,现金收回率×%,同比下降×个百分点;还旧借新×亿元,还旧借新率×%,同比上升×个百分点。贷款逾期×亿元,逾期率×%,同比下降×个百分点。

贷款到期情况表单位:亿元。

项目合计贷款形态。

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

本年到(逾)期贷款金额。

1、贷款收回。

其中:现金收回。

还旧借新。

2、贷款展期。

3、借新还旧。

4、贷款逾期。

5、以资抵债。

2、逾期贷款客户情况及风险分析:分析逾期贷款的客户基本情况(包括逾期时间、金额、原因、存在的风险等)。

(四)各业务条线资产质量。

各业务。

条线贷款余额比上期不良贷款余额比上期不良率比上期。

公司业务。

机构业务个人业务房地产业务三农。

其中:三农对公三农个人银行卡。

(五)新发放贷款情况。

新发放贷款质量统计表单位:亿元、%时期贷款余额。

比比上期。

2006年以来新发放。

2007年以来新发放。

2008年新发放。

不良贷款余额不良占比上期比上期。

风险预案分析及范文(17篇)篇九

坚决贯彻落实xxxxxx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及教育厅的工作要求,全力做好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和学校平稳运行,根据《安徽省教育系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各级各类学校开学工作指南(一)的通知》(皖教防控办〔20xx〕3号)、芜湖市教育局《转发安徽省教育系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各级各类学校开学工作指南(一)的通知》(芜教防控办〔20xx〕7号)精神和《安徽师范大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开学工作方案》有关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坚持“统一领导、属地管理,以人为本、突出重点,快速反应、分级负责,群防群控、依法处置,信息共享、分工协作”的原则,全力做好学校疫情防控,严格学校安全管理,加强开学准备和保障,落实并完善防控措施,普及疫情防控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防护意识,及时掌握学校疫情防控动态,防止疫情在校园扩散蔓延,确保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平稳运行。

(一)放假期间。

1.成立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

2.制定学校疫情防控预案。

责任部门:办公室。

分管责任人:xxx。

具体职责:根据市委、市政府和大学疫情防控的统一部署,制定学校疫情防控预案,明确疫情防控的组织领导、人员分工、具体举措,落实防控经费,做好物资贮备,加强人员培训,增强应急处理能力,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风险预案分析及范文(17篇)篇十

(一)负债情况分析。

截至年末,我行各项存款总额x万元,比年初增加x万元,增幅x%。其中:对公活期存款为x万元,比年初增加x万元;对公定期存款为x万元,比年初增加x万元;个人活期存款x万元,比年初增加x万元;个人定期存款为x万元,比年初增加了x万元;银行卡存款为x万元,比年初增加x万元。我行各项存款指标均比年初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经多方面努力,争取到部分有实力的大企业客户,例如x上市公司在我行开立监管资金专户,带来对公定期存款一定幅度的增长;二是继续加代发工资业务及批量开卡的营销,在提高开户数和发卡量的同时,也使居民储蓄存款能够稳步增长;三是持续进行产品创新和开展主题营销活动;四是我行在本年新开展了间联pos机业务,在为我行发展出一批合作商户的同时也带来了部分新增存款;五是我行在年初原有总行营业部、x支行2个营业网点的基础上,新增了x支行等x个营业网点,延伸了我行的服务半径,扩大了我行在本地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二)资产情况分析。

1、信贷资产。

(1)基本情况:截至年末,我行各项贷款余额x元,比年初增加x万元,增幅x%。其中,短期贷款x万元,比年初增加x万元;中长期贷款x万元,比年初增加x万元。按五级分类口径统计,正常类贷款x万元,关注类贷款x万元,暂无不良贷款。

(2)贷款集中度情况:针对贷款集中度偏高的情况,我行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保有压、重点支持的政策逐步降低贷款集中度,保证符合生产经营状况良好,有发展潜力的贷款户,压缩产品落后、经营不善的企业贷款,同时重点扶植国家产业政策方向的新兴产业及“三农”和小微企业。截至x年底,“单户500万以下贷款余额占比”指标已从x月末的x%大幅提高至x%,达到监管要求;“户均贷款余额”指标从x万元降低至x万元,力争逐步达标。

(3)贯彻落实“两个不低于”情况:自开业以来,我行一直对自身的市场定位非常明确,为此,根据xx经济发展及行业特点,在确保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将信贷资金重点倾斜于“三农”、小微企业等基础经济,达到“两个不低于”要求的目标。其中,支持农业贷款x万元,支持小微企业贷款金额x万元,两项合计占贷款总额的x%,有力地支持了当地民营经济的发展,体现了我行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金融定位。

2、非信贷资产。

截止年末,我行非信贷资产x万元,主要是委托贷款和保函两项表外业务。本年度共发放委托贷款x笔,总金额为x万元,委托贷款中,委托人为企业的有x户,委托人为自然人的有x户。本年我行共开立x笔保函担保业务,总金额为x万元,担保对象均为企业客户,共有x户。

(三)资产负债比例及所有者权益分析。

1、资产负债比例。本年度,我行超额备付金余额x万元,超额备付金比例为x%,流动性比率达到x%;贷款损失准备金x万元,拨贷比达到x%,拨备覆盖率大于150%,不良贷款率为零,备付资金和流动性资产充足。

2、所有者权益。本年度,我行营业收入x万元,同比增长x%,营业利润x万元,同比增长x%。其中,净利息收入x万元,中间业务收入x万元。收入主要依赖于传统的利息收入,中间业务收入仍然偏低,但营业利润较上一年度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一)总体评价。

截至年未,我行的加权风险资产为x万元;资本充足率x%,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x%;单户贷款集中度为x%,按五级分类口径不良贷款率为零,未发生不良贷款,各项风险控制指标均达到监管要求。

1、信贷风险方面:我行一方面强化风险管理,另一方面优化信贷资产结构,以有效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截至年未,我行各项贷款余额x万元,其中:正常类贷款x万元,关注类贷款x万元,其中关联交易贷款x笔。全辖最大1户贷款余额x万元,该户目前经营正常,效益好。最大10户贷款都为正常类,目前经营正常,风险较小。截至年终,我行抵x贷款为x万元,保证贷款x万元,信用贷款x万元,存量抵(质)x贷款率为x%,与去年相比降低x个百分点,抵(质)押率仍然偏低,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坚持“服务三农,服务小微”的市场定位,将信贷资源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产品科技含量高、信用良好、管理规范,且能提供有效抵押物的农户和小微企业重点倾斜,在降低贷款集中度的同时优化信贷结构,提高信贷资产质量。

2、表外业务风险方面:我行保函业务采取保证金加反担保抵押的方式控制风险,并加强对借款人的贷前审查和贷后管理,力求将风险降到最低。委托贷款方面,采取先存后贷的方式,并在贷款协议中设定免责条款,降低我行风险责任。截至目前,委托贷款借款人基本都能按期还本付息,偶有借款人逾期的现象,但在信贷管理人员的提醒及催收后,都能尽快还本付息,保障了委托贷款人的利益;同时,我行严格遵循《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实施细则》,规范和加强非信贷资产管理,提高非信贷资产质量。

同时建立真实、全面反映非信贷资产动态变化和风险程度的管理体系,增强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

截止年末,我行流动性资产总额为x万元,流动性负债总额为x万元,流动性比例x%。其中:超额备付金x万元,超额备付率x%。

由于我行网点相对较少,吸收存款一直比较困难,存款总额变动幅度较大,居民储蓄存款相对较少,存贷比偏高,资金头寸分散,流动性管理较难,易引发支付结算风险。

为进一步强化我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提高防范和控制流动性风险的能力,促进各项业务稳健发展,我行一是加大营销力度,以创新产品和优质服务为客户提供良好的客户体验,吸收更多的存款,尤其是相对稳定的居民储蓄存款;二是加强流动性资产和流动性负债的测算,及时发现流动性风险方面的问题并予以处理,较好地保持充足且适度的流动性,满足客户支付需求;三是加强宣传,通过广告投放和参与社会活动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上述手段,我行基本实现了资金营运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的协调统一。

风险预案分析及范文(17篇)篇十一

*年*月*日,我局在局四层会议室召开会议,专题就道路改造工程社会稳定风险进行评估。现将会议确定的事项纪要如下:。

会议指出,道路改造工程是**年立项的改造工程。这两项工程不仅是3所学校的必经之路,能够为学生和沿线居民安全出行提供保障,更是一件改善民生,顺应民意的工程。希道路改造工程涉及工程建设、社会稳定等方面。根据上级部门关于社会重大事项需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要求,这两项工程开工前,有必要做好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先期研判,科学决策,确保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

会议要求,要进一步加大协调周边居民和单位的力度,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础上认真细致地做好民众的宣传解释工作,要科学的安排多种预案,切实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最大限度地消除不稳定隐患,确保项目建设稳妥推进。进一步完善安全预案,道路改造工程要切实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防范,确保周边民众的出行安全。

会议强调,道路改造工程涉及到的相关单位要深入细致地做好维稳工作,确保社会大局的稳定。市政科要认真做好沿线居民的工作,避免矛盾发生。要本着合理合法、人性化考虑的原则,回应和解决沿线居民和单位提出的合理诉求。

与会单位通过评估,道路改造工程的社会稳定风险等级认定为“风险程度很低,基本不会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

参加本次会议的有:、。会议由主持。

参会单位负责人和代表有:。

纪要整理:。

主持部门。

会议地点。

日期

评价小组成员签名。

会议内容包括:。

1、评价的项目内容。

2、已知或遇见的危害判定。其中包含风险度和相关控制措施。

3、此次风险评价的完整性。包含产生的其它危害。

4、此次评价涉及到的评价准则。引申至需要更新的文件。

5、会议其它内容。

x年xx月25日,x办在召开会议,专题就社会稳定风险进行评估。现将会议确定的事项纪要如下:。

会议指出,重建工程是x年县政府。

工作报告。

中承诺为民办实事的十件实事之一,该项工程不仅是整治和重大安全隐患的需要,更是一件改善民生,顺应民意的民生工程。重建工程涉及拆迁、工程建设、社会稳定等方面。根据、关于风险评估的要求,该项工程开工前,有必要做好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先期研判,科学决策,确保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

会议明确,重建必须依法依规有序推进。相关各部门要通力协作,积极配合和支持重建。xx部门负责做好项目立项和核准工作,x部门负责办理项目规划许可,x部门负责资产的处置,x部门负责办理项目环保评估工作x部门负责项目实施,x部门负责项目报建和质监、安监工作,x部门负责项目安全监督,x部门负责项目法律程序把关,x部门做好项目的听证调查和维稳评估工作。

会议要求,x部门要进一步完善重建预案,确保项目建设稳妥推进。一是要进一步完善维稳预案,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础上认真细致地做好民众的宣传解释工作,对涉稳对象要认真进行排查摸底,重点对象实行重点包保,责任到人,切实有效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消除不稳定隐患。二是要进一步完善安全预案。重建工程不仅要依法依规,项目实施的每一个环节也要做到公开透明。切实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防范,确保周边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三是要做好重建完工后市场管理预案,规范市场经营行为,加强市场管理,为民众提供便利、舒适和安全的购物环境,真正兑现政府改善民生,为民办实事的庄严承诺。

参会单位负责人和代表有:。

纪要整理:。

风险预案分析及范文(17篇)篇十二

在任何经济活动中,要取得盈利,必然要承担相应的风险。这里的风险是指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它如果发生,就会导致经济损失。一般风险应与盈利机会同时存在,并成正比,即经济活动的风险越大,盈利机会(或盈利率)又应越大。

这个原则体现在工程承包合同中,则合同条款应公平合理;合同双方责权利关系应平衡;合同中如果包含风险较大,则承包商应提高合同价格,加大不可预见风险费。

由于承包工程的特点和建筑市场的激烈竞争,承包工程风险很大,范围很广,是造成承包商失败的主要原因。现在,风险管理已成为衡量承包商管理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

承包商风险管理的任务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在合同签订前对风险作全面分析和预测。主要考虑如下问题:

工程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的类型,种类;

风险发生的规律,如发生的可能性,发生的时间及分布规律;

各风险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一齐发生或伴随发生的可能。

2.对风险进行有效的对策和计划,即考虑任何规避风险,如果风险发生应采取什么措施予以防止,或降低它的不利影响,为风险作组织、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准备。

3.在合同实施中对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

(l)采取措施防止或避免风险的发生;

(2)有效地转移风险,争取让其他方面承担风险造成的损失;

(3)降低风险的不利影响,减少自己的损失;

(4)在风险发生时进行有效的决策,对工程施工进行有效的控制,保证工程顺利实施。

承包工程中常见的风险有如下几类:

1.现代工程规模大,功能要求高,需要新技术,特殊的工艺,特殊的施工设备;有时业主将工期限制得太紧,承包商无法按时完成。

2.现场条件复杂,干扰因素多;施工技术难度大,特殊的自然环境,如场地狭小,地质条件复杂,气候条件恶劣;水电供应、建材供应不能保证等。

3.承包商的技术力量、施工力量、装备水平、工程管理水平不足,在投标报价和工程实施过程中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失误。例如技术设计、施工方案、施工计划和组织措施存在缺陷和漏洞,计划不周,报价失误。

4.承包商资金供应不足,周转困难。

5.在国际工程中还常常出现对当地法律、语言不熟悉,对技术文件、工程说明和规范理解不正确或出错的现象。

在国际工程中,以工程所在国的法律作为合同的法律基础,这本身对承包商就是很大的风险。另外我国许多建筑企业初涉国际承包市场,不了解情况,不熟悉国际工程惯例和国际承包业务,却希望立即就能够承接,或企图承接大的工程。这里也包含很大的风险。

业主是工程的所有者,是承包商的最重要的合作者。业主资信情况对承包商的工程施工和工程经济效益有决定性影响。属于业主资信风险的有如下几方面:

1.业主的经济情况变化,如经济状况恶化,濒于倒闭,无力继续实施工程,无力支付工程款,工程被迫中止。

2.业主的信誉差,不诚实,有意拖欠工程款,或对承包商的合理的索赔要求不作答复,或拒不支付。

3.业主为了达到不支付,或少支付工程款的目的,在工程中苛刻刁难承包商,滥用权力,施行罚款或扣款。

4.业主经常改变主意,如改变设计方案、实施方案,打乱工程施工秩序,但又不愿意给承包商以补偿等。

这些情况无论在国际和国内工程中,都是经常发生的。在国内的许多地方,长期拖欠工程款已成为妨碍施工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国际工程中,也常有工程结束数年,而工程款仍未收回的实例(见参考文献18)。

1.在国际工程中,工程所在国政治环境的变化,如发生战争、禁运、不工作、社会动乱等造成工程中断或终止。

2.经济环境的变化,如通货膨胀、汇率调整、工资和物价上涨。物价和货币风险在承包工程中经常出现,而且影响非常大。

3.合同所依据的法律的变化,如新的法律颁布,国家调整税率或增加新税种,新的外汇管理政策等。

4.自然环境的变化,如百年未遇的洪水、地震、台风等,以及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存在不确定性。

上述列举的几类风险,反映在合同中,通过合同定义和分配,则成为合同风险。工程承包合同中一般都有风险条款和一些明显的或隐含着的对承包商不利的条款。它们会造成承包商的损失,是进行合同风险分析的重点。

合同风险是指合同中的不确定性。它有两个特性:

1.合同风险事件,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但一经发生就会给承包商带来损失。风险的对立面是机会,它会带来收益。

在一个具体的环境中,双方签订一个确定内容的合同,实施一个确定规模和技术要求的工程,则工程风险有一定的范围,它的发生和影响有一定的规律性。

2.合同风险是相对的,可以通过合同条文定义风险及其承担者。在工程中,如果风险成为现实,则由承担者主要负责风险控制,并承担相应损失责任。所以对风险的定义属于双方责任划分问题,不同的表达,则有不同的风险,则有不同的风险承担者。

具体地说,承包合同中的风险可能有如下几种:

1.合同中明确规定的承包商应承担的风险。

承包商的合同风险首先与所签订的合同的类型有关。如果签订的是固定总价合同,则承包商承担全部物价和工作量变化的风险;而对成本加酬金合同,承包商不承担任何风险;对常见的单价合同,风险由双方共同承担。

此外,一般在工程承包合同中都有明确规定承包商应承担的风险条款,常见的有: ( l)工程变更的补偿范围和补偿条件。例如某合同规定,工程量变更在5%的范围内,承包商得不到任何补偿。则在这个范围内工程量可能的增加是承包商的风险。

(2)合同价格的调整条件。如对通货膨胀、汇率变化、税收增加等,合同规定不予调整,则承包商必须承担全部风险;如果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调整,则承担部分风险。

(3)工程范围不确定,特别对固定总价合同。例如,某固定总价合同规定:“承包商的工程范围包括工程量表中所列的各个分项,以及在工程量表中没有包括的,但为工程安全、经济、高效率运行所必要的附加工程和供应。”由于工程范围不确定、做标时设计图纸不完备,承包商无法精确计算工程量,也无法预测物价上涨幅度。而在该工程中,由于这两方面的风险造成承包商严重损失。

(4)业主和工程师对设计,施工,材料供应的认可权和各种检查权。在国际工程中,合同条件常赋予业主和工程师对承包商工程和工作的认可权和各种检查权。但这必须有一定的限制和条件,应防止写有“严格遵守工程师对本工程任何事项(不论本合同是否提出)所作的指示和指导”。特别当投标时设计深度不够,施工图纸和规范不完备时,如果有上述规定,业主可能使用 “认可权”或“满意权”提高工程的设计、施工、材料标准,而不对承包商补偿。则承包商必须承担这方面变更风险。

(5)其他形式的风险型条款,如索赔有效期限制等。

2.合同条文不全面,不完整,没有将合同双方的责权利关系全面表达清楚,没有预计到合同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这样导致合同过程中的激烈争执,最终导致承包商的损失。例如缺少工期拖延违约金的最高限额的条款或限额太高;缺少工期提前的奖励条款;缺少业主拖欠工程款的处罚条款。

又如,对工程量变更、通货膨胀、汇率变化等引起的合同价格的调整没有具体规定调整方法,计算公式,计算基础等;对材料价差的调整没有具体说明是否对所有的材料,是否对所有相关费用(包括基价、运输费、税收、采购保管费等)作调整,以及价差支付时间。

合同中缺少对承包商权益的保护条款,如在工程受到外界干扰情况下的工期和费用的索赔权等。

在某国际工程施工合同中遗漏工程价款的外汇额度条款,结果承包商无法获得已商定好的外汇款额。

由于没有具体规定,如果发生这些情况,业主完全可以以“合同中没有明确规定”为理由,推卸自己的合同责任,使承包商受到损失。

3.合同条文不清楚,不细致,不严密。承包商不能清楚地理解合同内容,造成失误。这里有招标文件的语言表达方式,表达能力,承包商的外语水平,专业理解能力或工作不细致,以及做标期太短等原因所致。

例如在某些工程承包合同中有如下条款:“承包商为施工方便而设置的任何设施,均由他自己付款”。这种提法对承包商很不利,在该工程过程中业主对承包商在施工中需要使用的某些永久性设施以“施工方便”为借口而拒绝支付。

又如合同中对一些问题不作具体规定,仅用“另行协商解决”等字眼。

业主要求承包商提供业主的现场管理人员(包括监理工程师)的办公和生活设施,但又没有明确列出提供的具体内容和水准,承包商无法准确报价。

对业主供应的材料和生产设备,合同中未明确规定详细的送达地点,没有“必须送达施工和安装现场”的规定。这样很容易对场内运输,甚至场外运输责任引起争执。

付款条款不清楚,付款程序不明确。

4.发包商为了转嫁风险提出单方面约束性的、过于苛刻的、责权利不平衡的合同条款。明显属于这类条款的是,对业主责任的开脱条款。这在合同中经常表现为:“业主对不负任何责任”。例如:

(2)业主对招标文件中所提供的地质资料、试验数据、工程环境资料的准确性不负责;

(3)业主对工程实施中发生的不可预见风险不负责;

(4)业主对由于第三方干扰造成的工期拖延不负责等。

这样将许多属于业主责任的风险推给承包商。 “在情况下不得调整合同价格”,或“在情况下,一切损失由承包商负责”。

有时有些特殊的规定应注意。例如某承包合同规定,合同变更的补偿仅对重大的变更,且仅按单个建筑物和设施地平以上体积变化量计算补偿。这实质上排除了工程变更索赔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承包商的风险很大。

5.其他对承包商苛刻的要求,如要承包商大量垫资承包,工期要求太紧,超过常规,过于苛刻的质量要求等。

合同风险管理完全依赖风险分析的准确程度、详细程度和全面性。合同风险分析主要依靠如下几方面因素:

1.承包商对环境状况的了解程度。要精确地分析风险必须作详细的环境调查,大量占有第一手资料。

2.招标文件的完备程度和承包商对招标文件分析的全面程度、详细程度和正确性。

3.对业主和工程师资信和意图了解的深度和准确性。

4.对引起风险的各种因素的合理预测及预测的准确性。

5.做标期的长短。

风险预案分析及范文(17篇)篇十三

评价小组成员签名。

会议内容包括:。

1、评价的项目内容。

2、已知或遇见的危害判定。其中包含风险度和相关控制措施。

3、此次风险评价的完整性。包含产生的其它危害。

4、此次评价涉及到的评价准则。引申至需要更新的文件。

5、会议其它内容。

风险预案分析及范文(17篇)篇十四

会议指出,道路改造工程是**年立项的改造工程。这两项工程不仅是3所学校的必经之路,能够为学生和沿线居民安全出行提供保障,更是一件改善民生,顺应民意的工程。希道路改造工程涉及工程建设、社会稳定等方面。根据上级部门关于社会重大事项需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要求,这两项工程开工前,有必要做好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先期研判,科学决策,确保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

会议要求,要进一步加大协调周边居民和单位的力度,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础上认真细致地做好民众的宣传解释工作,要科学的安排多种预案,切实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最大限度地消除不稳定隐患,确保项目建设稳妥推进。进一步完善安全预案,道路改造工程要切实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防范,确保周边民众的出行安全。

会议强调,道路改造工程涉及到的相关单位要深入细致地做好维稳工作,确保社会大局的稳定。市政科要认真做好沿线居民的工作,避免矛盾发生。要本着合理合法、人性化考虑的原则,回应和解决沿线居民和单位提出的合理诉求。

与会单位通过评估,道路改造工程的社会稳定风险等级认定为“风险程度很低,基本不会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

参加本次会议的有:、。会议由主持。

参会单位负责人和代表有:。

纪要整理:。

会议地点。

日期

评价小组成员签名。

会议内容包括:。

1、评价的项目内容。

2、已知或遇见的危害判定。其中包含风险度和相关控制措施。

3、此次风险评价的完整性。包含产生的其它危害。

4、此次评价涉及到的评价准则。引申至需要更新的文件。

5、会议其它内容。

风险分析会议纪要3x年xx月25日,x办在召开会议,专题就社会稳定风险进行评估。现将会议确定的事项纪要如下:。

会议指出,重建工程是x年县政府工作报告中承诺为民办实事的十件实事之一,该项工程不仅是整治和重大安全隐患的需要,更是一件改善民生,顺应民意的民生工程。重建工程涉及拆迁、工程建设、社会稳定等方面。根据、关于风险评估的要求,该项工程开工前,有必要做好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先期研判,科学决策,确保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

会议明确,重建必须依法依规有序推进。相关各部门要通力协作,积极配合和支持重建。x部门负责做好项目立项和核准工作,x部门负责办理项目规划许可,x部门负责资产的处置,x部门负责办理项目环保评估工作x部门负责项目实施,x部门负责项目报建和质监、安监工作,x部门负责项目安全监督,x部门负责项目法律程序把关,x部门做好项目的听证调查和维稳评估工作。

会议要求,x部门要进一步完善重建预案,确保项目建设稳妥推进。一是要进一步完善维稳预案,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础上认真细致地做好民众的宣传解释工作,对涉稳对象要认真进行排查摸底,重点对象实行重点包保,责任到人,切实有效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消除不稳定隐患。二是要进一步完善安全预案。重建工程不仅要依法依规,项目实施的每一个环节也要做到公开透明。切实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防范,确保周边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三是要做好重建完工后市场管理预案,规范市场经营行为,加强市场管理,为民众提供便利、舒适和安全的购物环境,真正兑现政府改善民生,为民办实事的庄严承诺。

参会单位负责人和代表有:。

纪要整理:。

风险预案分析及范文(17篇)篇十五

“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决定存亡”,这一点对高风险的金融行业尤为重要。古语有言“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从巴林银行的一个基层交易员对一个帐户的管理失控,到一个具有200多年历史的“龙字号”银行的轰然倒下,银行放松的每一个小细节,都有可能成为使“牢固大堤”轰然崩溃的“蚁穴”。在农发行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开展合规管理年活动对于增强农发行业务合规经营管理意识,培育良好合规文化,促进农发行事业的健康成长,提高防控金融风险的能力有着很强的现实性和必要性。通过这次认真学习,都感悟颇多,现将我个人的学习心得汇报如下:

要加强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学习,提高思想素质,1/11这是从源头上杜绝违规违章行为的重要手段。银行员工加强对风险防范知识的学习,就能认识到社会的复杂性和银行经营风险的普遍性,认识到银行本身是高风险行业,必须把风险防范放在第一位。每天从自己的岗位做起,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自觉抵制各种违纪、违规、违章行为。要根除以信任代替管理,以习惯代替制度,以情面代替纪律的弊端,视制度为生命,纠违章如排雷,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规范操作,从源头上预防案件的发生。

抓住“防、查、建、纠”四个关键点,建立四种机制,实现四个转变。

一要“防”。建立群防群治机制。从事后查向事前防转变。要发动全员力量,共同参与,齐抓共管,切实提高全行员工依法合规经营意识,增强执行力,严格落实内控制度,杜绝有章不循违规操作,工作中责权不分,职责不明,授权不清,反程序操作等现象。

二要“查”。建立监督检查长效机制。从集中检查向制度化经常化转变。稽核等相关检查部门要注重实效,提高科技手段在检查中的运用,实行重点检查与抽查相结合,现场检查与调取掌握监控相结合,对违规问题查实、查清、查准,检查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常抓不懈。被查部门要2/11加强事后监督和事中复核,使“查”落实到每笔业务始终。

三要“建”。建立制度及时更新机制。从被动防向主动堵转变,充分利用检查结果,超前规划,及时查补,及时堵塞漏洞,制定相关制度时要由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人员参加,出台的制度要易操作,易检查,易评价。要加快机构扁平化改革步伐,切实解决基层机构多头管理,使制度执行能够“一戳到底”。

四要“纠”。实行属地、属下、属权管理。违规必纠,对于发现问题,绝不搞“下不为例”,对直接管理者要问责,对责任人要问责。通过加强教育,加强检查,及时纠错,严格问责等多手段的综合运用,培养全行员工合、规经营意识,建设合规文化系统工程,营造业务发展的良好内部环境。

农发行成立已经快已经20年,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管理模式和特点。但距离现代商业银行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一是风险意识淡薄。经营银行就是运营风险,任何金融业务都有风险,只有采取识别、计量、监测、控制的方法才能使风险得到有效规避。

二是不合规的现象较为严重。当前农发行最易出现问题和案件的最多点、最难控制点,莫过于前台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一、二级条线风险防范流于形式。检查走马观花,尽责不实。

四是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落实不够。针对这些差距,应该采取积极的对策和措施。一是建立条线的合规风险防控体系。各部门、各业务线都要有明晰的操作流程和风险提示以及对应的.措施和方法。二是建立“三条五线”的合规防控体系。一条是前、后台业务操作的自我检查,及时整改责任体系;第二条是业务部门对前、后台业务的监督、检查、指导、帮促整改的体系;第三条是专职稽查检查部门履职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三是加大对合规风险防控的考核。将责、权、利捆绑在一起,实行业务线、管理线“双线”问责;四是银企密切配合。按照国家有关法规,谁受益谁担责的原则,银企双方都应承担起管理的责任,而不仅仅是某一方面的责任,不仅不能削弱管理的职能,还要落实稽查检查人员,对稽查检查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如此,农发行的业务才会逐步走上规范化的轨道。

风险预案分析及范文(17篇)篇十六

当前,中国仍处于工程项目建设的高峰期。工程项目本身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技术复杂、工程参与方众多、内外部环境制约因素多等特点,这就决定了工程项目从筹划、设计、建造及竣工后投入使用的整个过程均可能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风险,诸如自然风险、管理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和法规政策等风险,并由此可能产生巨额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社会影响。所以,加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合理规避和妥善应对各类风险,是由工程项目本身的特质所决定的,也是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和正常使用的必要前提。

近年来,我国进一步加强了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逐步建立了政府监督、社会监理、各参建方对工程安全质量负责的工程项目管理体系;指导建设工程的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健全和完善,相继出台实施了《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合同法》《关于深化建设市场改革的若干意见》《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关于在我国建立工程风险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等。但经过调研发现工程项目管理中仍存在着不合理竞价、监理和检测有失公正、随意降低工程标准以及项目建成后达不到运营要求等问题,这些均不一样程度地增加了工程项目风险。所以,加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势在必行。

自然风险包括天气状况及滑坡、地震、洪水、地基沉陷、塌方等自然现象所带来的风险,自然风险的发生会对工程项目建设产生巨大的影响。尽管自然环境是不可控制的,但应经过对自然风险的识别来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尽量减轻风险的影响并降低损失,如对施工计划进行调整,将易于受天气状况等风险影响的施工安排在相对适合的天气条件情景下进行。

经济风险是指在经济领域导致企业经营遭受损失的各类风险。工程项目管理中的经济风险主要有三类。一类是对各行各业都有影响的社会性风险,如经济危机、通货膨胀、利率的调整、汇率的波动等,工程项目管理中要综合分析宏观经济的客观形势及其变动趋势,深入研究各类潜在风险可能对项目产生的影响,必要时放弃项目以规避风险。另一类是影响范围限于行业内部的经济风险,如建设工程项目中产品销售和服务价格变动、建筑材料和建筑工人人工费用的涨落等就属于行业内部的经济风险。这类风险虽不易控制,但经过加强市场调研、市场开拓,正确预测和掌握最新价格变动情景,能够合理降低成本以规避风险。第三类经济风险是伴随具体工程项目所产生的,如甲、乙方的履约本事和支付本事等,这类风险要经过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深入调研和了解而适当规避。

在项目合同的整个过程中,随时随刻都存在着合同管理的风险,大部分会出此刻项目合同的实行阶段。要有效的降低合同管理的风险,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就必须精准清晰地了解合同管理存在哪些常见的风险,仅有了解他们的类型,才能从中分析出导致出现该种风险的影响因素,最终才能对症下药,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降低风险的发生。根据不一样的划分方式,我们能够将项目合同的管理风险分为四类,即直接管理风险和间接管理风险,内部管理风险和外部管理风险,可控风险和不可控风险,主观性管理风险和客观性管理风险。

1、不确定性。

项目风险事件的发生和导致的后果往往是以偶然的和不确定的形式出现的。项目风险何时、何处、发生何种风险及程度是不确定的。项目风险事件的不确定性有两层含义:一是项目风险事件存在的可能性;二是项目风险事件存在的不确定性。前者是指风险事件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它反映了风险存在的趋向性。后者指一方面项目风险事件存在的不确定性是由于项目风险事件的存在受各种因素包括不确定因素的支配,在必须的条件下,虽然存在,但不必须发生;另一方面同性质的项目风险事件在不一样时间、地点发生造成的损失规模及后果也是不确定的。

项目风险存在与发生的可变性是指项目风险在必须条件下可转变的特性。一方面随着人们辨识风险、认识风险、抗御风险的本事增强,就能在必须程度上降低项目风险造成的损失范围和程度及项目风险的不确定性程度,增强了对风险的控制本事。这是风险控制与管理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项目建设规模的扩大,又产生新的项目风险。

1、采用科学的方法来预防风险。

很多有经验的技术人员仅凭自我的经验来处理风险,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严重缺乏方法依据。例如:在进度方面,我们能够用蒙特卡洛模拟来预测进度,再结合敏感性分析来确定进度的快慢程度,或者用挣值分析法综合控制进度和费用的进度。这样大大提高了项目的管理质量,为实现最大效益供给了依据和支持。

2、加强合同流程管理的水平。

加强合同流程管理是降低合同管理风险的重要措施,企业必须对合同流程中的每个环节的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够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进行,使得合同管理中的风险降低到最低。仅有一步一步的将风险扼杀在萌芽阶段,才能使得项目合同能够正常的签订和顺利的旅行,确保项目能够在合同期限内完成,从而有效的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

3、施工中的风险控制。

对于工程工程而言,其施工建设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风险问题,其应对方法也有很多种,实践中多将其列入计划体系之中。

3.1权衡利弊,回避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大风险项目。

在小风险、适中风险项目选择过程中,必须要提高警惕,尤其是对可能导致亏损的工程项目提议放弃;对于风险超过自身可能承受本事范围的工程项目,没有太大成功把握的项目,也提议回避。

3.2以先进技术措施、组织体系为基础。

以减小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和可能产生的影响如选择有弹性的、抗风险本事强的技术方案。进行预先的技术模拟试验,并以此为基础,采用安全保护措施。对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选派的技术管理人员,应当进行有效的组织协调。在实施阶段,实行严密管控,强化管理工作的计划性,做好实施阶段的风险管理。

3.3购买保险、转移风险。

实践中,对于难以有效排除的一些风险问题,提议经过购买保险的形式,对实施阶段的风险加强管控;具体操作过程中,如果合作伙伴存在资信风险可能性,则可要求对方出具相应的担保互助保障。比如,银行投标保函,合资项目政府保证以及履约保函或者预付款保函等。

工程项目风险识别机制是整个风险管理机制的前提和基础,仅有辨别出潜在的各类风险因素并对其后果进行定性估量,才可能进行防范和控制。对于具体的建设施工企业而言,首先要依据以往承接工程项目的实际经验和历史资料,多维度多视角地全面罗列一般性工程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即制定工程项目风险检查对照表,将要承揽的特定工程项目可能出现的风险与对照表进行比对,从而快速和科学地识别该项目所面临的风险。其次,由于每个工程项目都有特定的用途、功能和规模,各个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不一样,工程的资料和实物形态也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建筑工程企业必须对将要承揽的个案工程本身进行具体分析,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实地调研和走访,发现其可能存在的其他风险。再次,采用头脑风暴法识别项目风险。在实地调研和具体比对后,还应向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和当地政府管理部门进行咨询,共同确定工程项目的风险,并发现其存在的个性问题。

结束语。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贯穿于整个项目的寿命期,是一个连续不断地过程。经过科学的风险管理,规避可能要发生的风险或减小风险造成的损失,实现以最小的代价实现工程目标。

风险预案分析及范文(17篇)篇十七

在经济活动中,风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的。工程项目也不例外,无论是建设开发单位,还是工程承包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都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当这种不确定性的结果低于预期,甚至使企业遭受损失,这就是风险。当然这种不确定性也有可能没有发生,也可能发生的结果高于人的预期。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有些不确定性是能够预知要发生的,或者说有些偏差的结果是能够确定其发生的可能性的,这就是工程项目风险分析的目的,由不确定性产生偏差的可能性的,就需要根据偏差的程度,换句话说就是可能造成的损失的大小采取对策加以预防控制或转移,这就是风险管理的目的。

合同,以房抵款等。承包商则能够经过保险索赔或者与开发商签定可调单价合同,还能够规定一些保证性的条款赔偿条件等方法来转移风险到达减少损失的目的。

所以,风险分析的关键就是找出风险因素,并对这些风险因素进行识别,进行风险识别要注意以下原则:

(l)对风险因素要进行全面分析,逐步细化,然后在确定哪些是主要风险因素。对这些主要的风险因素做出评价以便做出相应的对策。

(2)要充分研究各风险因素的相关性和关联性。

(3)采取先怀疑、后排出的方法,不能轻易否定或排除某些风险。

(4)对于肯定不能排除,但又不能予以确认的风险,就必须按确认研究。

(5)必要时进行实验或请专家论证。

风险识别的方法有很多,建设工程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初始清单法。

一般采用相关部门发布的潜在损失一览表,经过适当的风险分解方式来识别风险,对初始风险清单还须作―些必要的补充和修正。

(2)经验数据法。

即根据拟建各类工程与风险有关的统计资料来识别拟建工程的风险,由于不一样的风险管理主体的角度不一样,数据或资料的来源不一样,风险清单有些差异。可是,当经验数据或统计资料足够多的时侯,这种差异会大大减少。

(3)风险调查法。

风险调查应从分析具体工程项目的特点入手:一方面经过其方法对已识别出的风险进行鉴别;另一方面,经过风险调查可能发现尚未识别的重要工程风险,风险调查应在工程实施全过程中不断进行。

风险识别后还需要进行风险评价或叫风险评估,风险评价的目的就是经过定量的方法进行风险评价,能够定量的确定工程项目的各种风险因素和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大小,及其发生后对工程项目目标影响的严重程度和损失程度。一方面,能够保证目标规划的合理性和计划的可行性,另一方面,合理选择风险对策,构成最佳对策组合。按照风险因素对项目影响程度和风险发生可能性大小,确定风险等级,对于一般风险,其发生的可能性较大,但造成的损失较小,是能够理解的。较大的风险,其发生的可能性较大,而发生后造成的损失较大,这就需要项目实施者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来确定,是否能够承受或者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分担风险。对于严重的风险如果发生用可能性不大、他能够经过采取有效措施来预防,否则,就会影响项目的实施,应研究回避。风险评价或风险评估应采取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项目面临的风险做全面的评估,既要对单个因素进行分析,还要对项目整体进行分析。

工程项目可能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为了将风险损失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促使项目顺利实施,在项目决策、实施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是十分必要的,根据项目实施的不一样标准,风险管理的资料不一样,所以,对风险的预防和管理要有针对性对策。关于风险对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风险回避是彻底规避风险的一种做法,采用这种方法,一般情景是风险造成的损失巨大,并且发生概率大,或者为防止风险而付出的代价昂贵,得不到赔偿。

风险控制是针对可控制性风险采取防止措施,风险控制措施必须针对项目的具体情景提出。既可是项目内部采取的技术措施、组织措施、管理措施也可采取向外分散的方式减少自身承担的风险,对于施工企业,在管理上加大力度能够有效的避免许多事故的发生,也能够大大减少施工过程中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3)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就是业主或承包商将可能面临的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以避免损失的一种方法,既可全部转移也可部分转移,例如:投保工程险、采取分包方式或联合承包方式、在合同中规定一些保护性条款等。

(4)风险自担。

这种风险自担的方法通常是风险损失较小、发生频率高的风险。例如:施工中遇到的一些技术问题、质量问题、设备问题、管理上的缺陷、人员选择等等,这些风险造成的损失,承包商都是能够承担的。

总之,工程项目在策划、实施过程中会包含各种不确定的因素或者说是风险因素,可是,无论是开发企业,还是施工企业都不能因为风险存在就放弃了项目的实施,这是十分不明智的,因为风险和利益是共存的,风险越大的项目往往利益也就越大,企业要发展要生存,就必须应对各种可能的风险,进取的做法就是加强企业管理和控制,加强企业自身的承受力、提高技术水平、加强管理。同时,在项目实施前的准备过程中,各种专业人员对各种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并采取进取的预防措施,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手段,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小,将风险发生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科学的制定各项实施计划,严格的管理制度,有效的管理手段,有针对性的预控措施,都是降低风险的有效的途径。所以,进取的预防,有效的控制,合理的转移是控制风险,减少或避免损失的最佳方法,也是风险管理的最终目的。

相关范文推荐

    餐饮合伙的协议书(汇总17篇)

    一个完善的合伙协议可以减少合伙关系中的纠纷和不必要的冲突。想要了解合伙协议的实例和典型案例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有关合伙协议的案例分析。甲方:乙方:经甲

    汽车保养工作实习总结大全(14篇)

    实习总结是对实习期间所面临的困难、解决方法和心得体会的一种总结和总结,对个人的职业规划和成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接下来是一些实习生对实习过程中所接触到的组织文化

    安全防火从我做起演讲稿(优质17篇)

    撰写安全演讲稿可以帮助我们形成良好的安全习惯,从而有效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准备和写作安全演讲稿,下面是一些精选的安全演讲稿模板。

    超市应急配货预案范文(14篇)

    应急预案应该是动态更新的,随着环境的变化和组织的需求,不断进行修订和优化,以适应不同情况下的应对需求。要写一份完善的应急预案,我们可以借鉴一些成功的案例和标准,

    项目设计承揽合同优选(实用16篇)

    承揽涉及到合同签订、履行和结算等多个环节,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接下来是一些关于承揽风险管理的建议和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启示。合同编号:委托方(甲方):承接方(

    教育收获和体会大全(12篇)

    心得体会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内个人经历和感受的总结,它能够帮助我们回顾并总结自己的成长和收获。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人对同一件事的心得体会,希望能给大家带

    校医室的工作总结范文(18篇)

    通过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反思过去一个月的工作,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借鉴。需要写一篇月工作总结的你,不妨看看其他人的范文,下面是一些范文供你参考。

    中信银行实习工作总结(热门15篇)

    月工作总结的写作过程可以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在反思自己工作的同时提升个人素养。这里为大家提供一些常用的月工作总结模板,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生网课心得我的网课心得体会范文(23篇)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样才能更好地反思和改进自己的行为和态度。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激发大家的思考和创作能力。近年来,随着互

    福建语文高三优选(模板18篇)

    福建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成为中国重要的经济和外贸省份之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福建法治建设范文,希望对大家加深对法治建设的理解。握手具有很多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