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研究生培养方案(精选16篇)

时间:2023-12-13 作者:琉璃

计划书的撰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修改,以适应不同的变化和挑战。在写计划书时,我们可以借鉴之前类似任务的经验和教训,避免重复犯错,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一份完美的计划书应该能够明确任务的关键点和难点,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计划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借鉴。

化学研究生培养方案(精选16篇)篇一

6. 申请人如获校级以上奖励或有公开发表论文可提供相关材料的复印件。

注:以上材料由考生来我校复试报到时现场提交,不须提前邮寄。申请人必须保证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如果提交的信息经查不符合事实,我校将取消其申请资格。上述材料不作退还,请自留备份并予谅解。

四、日程安排

5. 11月中旬,拟录取考生本人到所在学校指定的报名点进行现场确认

五、录取

通过考核者,第一志愿报考我校,初试成绩达到国家一区复试分数线后可优先录取。

六、其它

初试科目和复试内容详见报考专业所属学院的招生目录。

第一条 为主动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发挥学校(研究生部)、学院(学科点)与导师各自的作用与优势,更好地调动各方培养研究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形成科学合理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体系。学校结合学科发展的特点,总结以往研究生培养经验,在原有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制定本。

第二条 按照分层管理、逐级授权、加强监督、保障质量的原则,科学定位三个层面的各自职责,充分发挥学校的宏观指导与质量监督作用、学院(学科点)在研究生培养上的主体作用、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上的主导作用。

学校(研究生部)是学校研究生培养的管理机构,是学校研究生培养的规则制定者、宏观组织者与培养过程、培养质量的评估者,并为全校研究生培养提供公共服务平台,营造学术环境与氛围。

学院(学科点)是研究生培养的组织者与实施者,负责根据学校研究生培养的总体目标和原则要求,组织学院各学科制定,审定各导师制定的研究生培养计划,开设学院内各级各类研究生专业课程,代表学校为导师和学生提供优质服务。目录外设置学位点和交叉设置的学位点由学位点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负责。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主导力量,负责根据要求制定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具体指导研究生课程学习、专业实践、科学研究和毕业论文。负责研究生“三助”岗位中的助研岗位设定。

第三条 培养目标

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硕士学位研究生应掌握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较强的实际工作的能力。

3、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应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能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第四条 培养方式及培养年限

采用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制订每个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在培养过程中要注意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并重。

系统的研究生课程学习必须在学校进行,学位论文工作一般在学校进行,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研究机构或工厂、企业进行。

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4—8年,基本学制为4年。

硕博连读研究生学习年限为5—7年,基本学制为5年。 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2—4年,基本学制为2.5年。

第五条 课程体系与学分要求

1、课程体系

研究生课程由全校性公共课模块、学科基础课模块、学科专业课模块和其他课程模块构成。

全校性公共课模块。指政治理论课和外国语言课程,为全校研究生的必修课程。

学科基础课模块。指体现学科特征和学科应有知识结构的课程,含数学、物理、化学、管理、法学等类课程。原则上按一级学科设置,为学科研究生的统一必修课。

学科专业课模块。指二级学科或研究方向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和应用技能课程,含跨学科课程。按二级学科或研究方向设置。

其他课程模块。指必修环节和补修课程。必修环节由学术活动、学术讲座、助教、助研和社会实践等环节组成。凡同等学历和跨学科考取我校的研究生,必须补修2-3门学科本科或硕士阶段的主干课程,但不计学分。

2、学分要求

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学分按课内授课学时计算,外语课36学时为一个学分,设计课(艺术类、建筑学类专业)36学时为一个学分,其他课程18学时为一个学分。

博士研究生的最低课程学分要求为16学分:其中公共课5学分,学科基础课不少于4学分,必修环节2学分,其余为学科专业课。必修环节中,学术活动1个学分,要求在读期间参加10次以上的学术活动,写出书面总结,由指导教师批阅给出学分;博士讲座1个学分,要求在读期间面向全校师生作2次与学科有关的学术讲座,由主管研究生工作的领导负责评定。

硕博连读研究生的最低课程学分要求为40学分:其中硕士阶段公共课7学分,博士阶段公共课5学分,硕士阶段学科基础课不少于11学分,博士阶段学科基础课不少于4学分,必修环节2学分,其余为学科专业课。必修环节中,学术活动1个学分,要求在读期间参加10次以上的学术活动,写出书面总结,由指导教师批阅给出学分;博士讲座1个学分,要求在读期间面向全校师生作2次与学科有关的学术讲座,由主管研究生工作的领导负责评定。

理、工、医类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最低课程学分要求为28学分:其中公共课7学分,学科基础课不少于11学分,必修环节2学分,其余为学科专业课。必修环节中,学术活动1个学分,要求在读期间参加5次以上的学术活动,写出书面总结,由指导教师批阅给出学分;实践环节1学分,可以通过学科发展动态研究、助教、助研和社会实践体现,由指导实践环节的教师评定。

文、管、经、哲、法类学术学位研究生的最低课程学分要求为34学分:其中公共课7学分,学科基础课不少于11学分,必修环节2学分,其余为学科专业课。必修环节中,学术活动1个学分,要求在读期间参加5次以上的学术活动,写出书面总结,由指导教师批阅给出学分;实践环节1学分,可以通过学科发展动态研究、助教、助研和社会实践体现,由指导实践环节的教师评定。

3、交叉学科

其学分要求需遵守学校规定。审批程序与其他培养方案的审批程序相同。

第六条 课程教学管理。全校性公共课和数学、物理、化学、文献检索、知识产权保护等学科基础科的开课和考核由研究生部统一组织。学科基础课、学科专业课和补修课的开课和考核由各学院组织。

第七条 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学位论文工作培养的是研究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使研究生的综合业务素质在系统的科学研究或工程实际训练中得到全面提高。学位论文工作的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和论文答辩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必要环节,研究生指导教师和各学科必须给予保证。未能通过研究生学位论文毕业答辩者不能毕业,学位论文学术水平未能达到相应级别学位授予的学术水平要求者,不授予相应的学位。硕博连读研究生不得进行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一)题目确定

学位论文的选题一般应结合本学科的研究方向和科研项目,鼓励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风险性选题。确定学位论文工作的内容和工作量时应全面考虑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工作能力和培养年限等方面的特点。博士学位论文题目的确定一般不晚于博士研究生入学的第二学期。硕博连读研究生博士学位论文题目的确定一般不晚于第四学期。硕士学位论文题目的确定一般不晚于硕士研究生入学的第二学期初确定。

(二)开题报告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应在完成所有课程学习,获得规定学分后进行。博士研究生不得晚于入学后的第四学期,硕博连读研究生不得晚于入学后的第五学期,硕士研究生不得晚于入学后的第三学期。

开题报告主要内容: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和发展情况及分析;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及进度安排,预期达到的目标;为完成课题已具备和所需的条件和经费;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主要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的主要要求: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开题除提交0.8~

1.5万字书面开题报告外,还必须同时提交我校图书馆出据的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的查新报告。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应在7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应不少于三分之一;硕士学位论文的书面开题报告一般应为0.5~1.0万字,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应在4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应不少于三分之一。书面选题报告按《昆明理工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书》的有关规定撰写。

学院按学校规定的时间组织开题报告答辩会。博士开题报告答辩小组至少由5名具有教授职称或获得博士学位的专家组成,硕士开题报告答辩小组至少由3名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或获得博士学位的专家组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答辩以通过(同意进行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和未通过(不同意继续进行学位论文研究工作)两种形式进行考核。第一次未能通过学位论文开题审核者,半年后可以重新申请学位论文开题,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同意后进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答辩。第二次学位论文开题答辩仍未能通过者,不得进入学位论文研究,由学校发给肄业证结束该生的培养。

(三)中期检查

博士研究生中期检查不得晚于入学后的第五学期进行,硕博连读研究生不得晚于入学后的第六学期进行,硕士研究生不得晚于入学后的第四学期进行。

中期检查的主要内容为:论文工作是否按开题报告预定的内容及进度进行;已完成的`研究内容及结果;目前存在的或预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论文按时完成的可能性。对学位论文工作中期检查的具体要求见《关于进行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工作的有关要求》。

博士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小组至少由5名具有教授职称或获得博士学位的专家组成,硕士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小组至少由3名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或获得博士学位的专家组成。学位论文中期检查以通过和未通过两种形式进行考核。第一次未能通过学位论文中期检查考核者,半年后可以向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重新申请学位论文中期检查考核。第二次学位论文中期检查考核仍未能通过者,停止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由学校发给肄业证结束该生的培养。

研究生提交开题报告与中期检查报告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6个月。

(四)学位论文撰写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科学研究工作的全面总结,是描述其研究成果、反映其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学术文献资料,是申请和授予研究生学位的基本依据。学位论文撰写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基本训练之一,必须按照规范认真执行,具体要求见《昆明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

硕士学位论文原则上要求用中文撰写。如有以下三种情况,学位

论文可以用英文撰写:

(1)指导教师是境外兼职导师。

(2)研究生参加国际联合培养项目。

(3)研究生参加国际合作项目。

学位论文用英文撰写时,必须有不少于3000字的详细中文摘要。详细中文摘要的内容与学位论文的英文摘要可以不完全对应。

(五)学位论文预答辩、预审

为确保学位论文的质量,要求博士研究生在申请论文答辩前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提交学位论文初稿,并以答辩会方式作学位论文预答辩。博士学位论文的预答辩小组由不少于5名具有教授职称的专家组成,学位论文预答辩的考查内容主要为学位论文是否存在原则上的认识和理解偏差,学术水平是否达到博士学位授予基本要求,在读期间获得的科技成果是否满足学校的规定。博士研究生应按照预答辩小组的意见和建议,与指导教师一同认真修改论文。学位论文修改稿交由预答辩小组组长签字后方可送审论文。为保证学位论文的修改和学术水平的提升,预答辩与论文送审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1个月。

硕士学位论文送审前的预审方式及办法由各学院制定。

(六)学位论文答辩

研究生在申请答辩前,在读期间获得的科技成果必须达到《昆明理工大学申请博士、硕士学位科技成果的规定》。学位论文答辩应按照《昆明理工大学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及论文答辩的有关规定》办理相关答辩申请和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化学研究生培养方案(精选16篇)篇二

药学专业是培养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文化修养,面向现代医药卫生行业,系统地掌握药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药品调剂、临床合理用药、药理实验与评价、药物分析检验、质量鉴定以及药品营销等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毕业生适应岗位:

1、医院药剂科:

(1)药品调剂。

(2)合理用药指导。

(3)药库管理。

2、制药企业或医院药剂科:

(1)制剂生产。

(2)质量检验。

(3)生产管理。

3、医药公司、社会药店:

(1)市场开发。

(2)药品物流。

(3)用药指导。

三、培养规格与要求

1.知识

(1)掌握必需的化学、医学基础理论知识。

(2)掌握药品调剂、合理用药及医院药学的基本知识。

(3)掌握药物制剂及药品检验的基本知识;

(4)掌握药品营销和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

(5)掌握药事管理的法规及政策。

1

(6)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及计算机实际应用的基本知识。

(7)掌握必需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2.能力

(1)具有独立从事药品调剂、合理用药咨询、药品生产、药品检验及药品营销等工作能力。

(3)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承受挫折能力;

(4)具有一定的策划和管理能力、经济核算能力和执行应变能力;

3. 素质

(3)具有法制观念和依法执业意识;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5)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

四、职业资格:药剂师、药士、医药商品购销员

五、主要课程、职业技能项目和实践教学环节说明

(一)必修课程

1、公共基础课程与学时要求

(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68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知识。通过课堂讲述和现场讨论,培养学生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2

(2)大学英语/156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大学英语》的基本内容。通过课堂讲述和学生互动,使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训练,达到国家英语三级水平。

(3)大学计算机基础/60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知识、windows操作、文字处理系统等基础知识。通过理论讲述与上机实训,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具有文字与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和网上交互能力等,达到国家计算机二级水平。

(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56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近一段时期国内外新的形势与政策。通过课堂讲述和学生讨论,使学生及时掌握我国当前所处的国际国内大环境,了解党和国家针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所提出的新举措,培养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6)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32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目前的就业形势与就业环境。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掌握职业发展相关知识,使学生建立良好的择业观念,培养学生对职业生涯的设计能力,为未来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7)大学体育/60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体育运动的技能和锻炼方法,卫生保健知识。通过理论讲解和动作演示以及比赛等形式,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2、职业技术基础课程与学时要求

(1)化学基础(上)/70学时(包含实验18学时)

定物质化学结构及测定有关成分含量的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灵活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2)化学基础(下)/50学时(包含实验20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的基本原理、相关理论知识;通过课堂讲述、电化教学和实验操作等教学形式,使学生掌握吸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初步了解几种主要的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人体解剖生理/90学时(包含实验20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正常人体的形态结构以及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药学专业所必需的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人体各部分的基本形态、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的关系及人体功能活动及其一般规律,学会正确运用本课程知识和术语,为学习相关知识和职业技能奠定基础。

(4)生物化学/60学时(包含实验16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代谢及合成等相关知识。通过理论讲解、模型演示和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生物分子的组成、结构与功能、新陈代谢过程等理论知识和各种生物化学的基础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仪器操作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5)微生物/60学时(包含实验16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微生物的代谢、营养、生长、生态、遗传、传染与免疫等基础理论。通过课堂讲述和实验操作,掌握微生物的基本知识和微生物培养、培养基制备等实验技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及工作实践打下宽厚基础。

2、职业技术课程与学时要求

(1)临床医学概论/90学时(包含实验10学时)

础。

(2)药物化学/80学时(实验26学时)

本课程包含化学药物的结构、理化性质、体内代谢、构效关系及贮存保管等相关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药物的类型、化学结构、理化性质;熟悉重要药物的构效关系及储存保管方法,学会应用药物的梨花性质解决药物的调剂、分析检验、贮存保管及临床使用问题。通过药物的性质试验、稳定性实验配伍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临床药物治疗学/40学时(实验10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药物治疗的基本过程及其原则,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疾病对临床用药的影响、特殊人群用药及常见病、多发病的药物治疗原则,药物治疗的具体方法与注意事项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史学上具有将药物治疗与临床机密结合的能力以及有意识的将所学的医药知识运用于临床药物治疗的能力,为从事药品经营和使用就奠定坚实的基础。

(4)医院药学概要/40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医院药学管理工作;医院药品调剂、医院药品采购及储存养护等药学基础性业务工作的专业技能、质量管理,以保证医院药品供应质量;以患者为中心,通过临床药学和药学服务的实践,保证药物的合理性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从事药学基础性业务工作及药学服务工作所必需的.医院药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服务意识,为增强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能力奠定基础。

(5)药理基础/80学时(实验16学时)

本课程主要包含药物的基本知识、药物效应动力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基础知识、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以及各类药物的名称、结构、主要理化性质、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对症下药、主要不良反应、制剂及规格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各类药物的分类、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对症下药、不良反应及配伍禁忌等实用性内容,树立安全、合理用药的观念,为更好地从事药学服务、药品销售、生产、管理等岗位工作奠定基础。

(6)药物分析/80学时(实验42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用药典规定的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微生物分析法和免

疫分析法等各种分析方法进行药物的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的基本理论及操作技能。通过课堂教学和实验训练,熟悉国内外药品质量标准,掌握常用检测技术,培养学生具备药品质量控制观念,使学生能够胜任药品研究、生产、供应和临床使用过程中的分析检验工作。

(7)中医药学概论/40学时

主要讲授中医学、中药学、方剂学和中成药学等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中药饮片性状鉴定,常用中药、中成药的功效与应用;掌握中成药的功能与主治、剂型规格和应用方面的相关知识;熟悉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与思维方法;了解方剂学的基础知识;能够熟悉辨认常用饮片;学会中药和中成药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发药的操作技能及注意事项,为从事药品经营和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8)药剂学/60学时(实验20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药剂学各剂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通过课堂教学和实验实训,使学生掌握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因素及稳定化方法,培养学生具有剂型的制备能力、制剂质量评价能力、合理剂型设计能力,为将来从事制剂工作奠定基础。

(9)药品市场营销学/50学时(包含实验10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药品市场营销的相关概念及营销观念,医药企业战略规划、药品营销环境、药品消费者行为分析、市场调研、药品目标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营销、药品营销策略的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药品市场及消费者行为分析,掌握药品市场调研的程序方法;具备从事药品营销工作所必须营销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10)现代仪器分析技术/60学时(实验20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近几年分析领域常用的仪器及发展前景好的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仪器的基本结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仪器的安装要求和保养维护等知识。通过课堂讲授和实践,使学生掌握仪器分析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仪器分析能力,达到企业岗位实际要求的水平。

(11)药品营销心理学/80学时(实验32学时)

本课程主要包含消费者的心理过程、消费者的个性与消费方式、消费者群体

与消费者的心理、药品营销及消费者心理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高职高专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专门人才所必需的心理学应用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适应市场、了解相关消费者心理,为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12)药品经营质量管理/40学时

本课程主要包含药品经营质量管理概论、药品进货管理、药品储存与养护、药品销售管理、综合质量管理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剧本从事品采购,药品库存,药品销售等工作岗位所必须得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今后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

(13)药品储存与养护/40学时

本课程主要包含药品储存与养护的基本知识,药品验收、日常养护及出库,常见药品及特殊管理药品的保管养护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药品储存与养护的基本知识,学会药品验收,养护及出库的基本技能。为学生今后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奠定坚实基础。

(14)综合实验实训/60学时(实验60学时)

该课程主要是在第五学期开设,在专业基础课和大部分前序的专业课都已经结束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实验实训项目,把前序课程所讲授的内容与实际生产项目相结合,要求学生分组亲自动手完成实验实训项目;通过特定的实验实训项目,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 选修课程

(1)职业礼仪/28学时(包含实验14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礼仪的概念、仪容礼仪、仪表礼仪、仪态礼仪、言谈礼仪、接待礼仪、现代交际礼仪等内容。采用课堂讲述及日常生活同步实践,掌握不同职业场合应遵循的不同礼仪规范和人际交往技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职业竞争能力,为以后的职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2)大学生心理健康/20学时

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3)应用文写作/28学时(包含实验14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行政公文、事务文书、公关文书、财经-文书、科技文书、职业文书等几类应用范围较广、使用频率较高的实用性文书实际用途和写作要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取为各类应用型人才所必需的文章写作能力和文章分析与处理能力,使其总体素质得到提高,以适应当前和今后在工作、学习及日常生活中的写作和阅读需要。

(4)生物制品学/50学时(包含实验10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生物农药的发展历史、优点与缺点、杀虫机制、培养与发酵、下游处理技术、毒力检测方法、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及农药登记管理方法等内容。通过课堂讲授和专题讲座,使学生掌握生物农药生产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从事生物农药产品销售的能力,能够应用基本理论去分析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具体问题。

(三) 主要实践性教学

1、入学教育/30学时

开展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等工作,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并且使学生尽快地熟悉和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2、军事训练/120学时

通过1周的军事训练,增强学生的体质,锻炼学生的意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3、教学(课程)综合实习

(1)医院药剂科调剂岗位综合实训(2周,60学时)

主要包含药学服务礼仪实训、病房药房布置、药品陈列实训、问病给药、处方调配实训、药品保管养护实训、药品经营核算实训等内容,以药品零售服务岗位的职业活动为导向,以技能训练为主线,通过综合实训,是学生比较系统的熟悉药品经营服务活动的具体方法、服务规范和 基本程序,培养学生在病房药房、配置中心 药库 急诊 门诊药房的从事药品调剂、查房等实际操作的能力和技能。

(2)药品零售服务岗位综合实训(3周,90学时)

主要包含药学服务礼仪实训、药店布置、药品陈列实训、问病给药、处方调配实训、药品保管养护实训、药品经营核算实训等内容,以药品零售服务岗位的职业活动为导向,以技能训练为主线,通过综合实训,是学生比较系统的熟悉药品经营服务活动的具体方法、服务规范和 基本程序,培养学生从事药品经营和管理工作的实际操作的能力和技能。

(3)药品市场开发岗位综合实训(2周,60学时)

主要包含商务礼仪实训、药品市场调查与预测实训、药品营销策划、促销实训、商务谈判、招投标实训、药品经营分析实训等内容,一药品市场开发岗位的职业活动为向导,以技能训练为主线,通过综合实训,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熟悉药品市场开发商务活动的具体方法、服务规范和基本程序,培养学生具备从事药品经营和管理工作实际操作的能力和技能。

(3)药检仪器实用实训(2周,60学时)

到生物制药及相关企业实习,使学生了解药品检验的全过程,能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技能进行药品各个环节的检验分析。使学生系统、完整地掌握相关岗位群的职业技能。

五、毕业实习

共计30周,可安排在省市各级医院、药品经营企业(药品零售企业和药品批发等)及药房进行,学生应按规定完成实习计划、大纲的目的要求。

一、人才培养总体目标

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具备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与其相关的中医学、药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中药生产、检验、流通和使用领域从事中药检验、制剂、开发、临床合理用药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基本要求

(一)素质要求

树立传统的思想道德观念;自觉遵国家法律法规,遵守职场规章制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诚信做人,尽心做事,尽责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具有吃苦耐劳和敢于拼搏精神,意志坚定,不怕辛苦,心胸开阔,能团结协作开展工作;具有较强计算机操作技能;具有较好的书面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交际能力。

(二)能力要求

和技能,具有中药制剂分析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有书写中药及中药制剂检定报告的能力;具有中药材和中成药的储藏养护能力;包括出入库的管理制度,入库检验制度,退货制度,药品存放的规程,温湿度控制,常规养护原则;具有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处方与调剂管理的能力;具有新药申报的能力,具有制药企业gmp申报、准备、验收的能力;具有医药市场分析能力,医药市场营销组织与管理能力,制定医药市场营销战略和策略的能力。

(三)专业知识要求

中医学基本理论知识,病因病机,发病机理,疾病的防治原则;常见中药的功效与应用,组方原则,配伍禁忌,典型方剂的方解;中药鉴定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常见中药材的真伪优劣鉴别;中药制剂各剂型的制备理论、技术与技能;中药成分的理化性质、构效关系、作用特点及分析方法,中药有效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中药成分的结构测定方法与仪器使用;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对重点药物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独立从事中药炮制生产,初步从事中药炮制研究与开发应用能力;配伍禁忌,特殊药的用法用量,,称量工具的使用,等量递减的原则,处方复核和用药专业服务等;出入库的管理制度,入库检验制度,退货制度,药品存放的规程,温湿度控制,常规养护原则,特殊药材的储藏;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处方与调剂管理,新药申报,具有制药企业gmp申报、准备、验收;市场营销学的基本原理,药品市场调查分析技术,药品市场营销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毕业后能从事中药剂型与制剂的设计、制备,中药制剂的分析检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应掌握国家药政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毕业后能从事以上业务的管理工作。

二、基本学制、招生对象与时间分配

1.基本学制:全日制3年 2.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

3.时间分配(见表):三年共安排140周,其中教学66周(第一、四学期16周,其它学期为17周),考试7周,毕业实习40周,国防教育军训1周,毕业教育1周,假期19周,机动3周。

时间分配表(单位:周)

三、适应岗位群

(一)主要就业方向

医院和中医院、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药品监督系统。

(二)主要就业岗位

医院和中医院、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药品监督系统的岗位从事中药工作。

四、专业核心课程与时间分配

(一)专业核心课程

中药炮制学技术、药事管理与法规、药品市场营销学等。

(二)时间分配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见表1。

六、教学进程表

毕业 实习

实践教学总计44周,其中毕业实习40周。

七、毕业考核方法

(一)理论考试科目

1.英语;2.中药鉴定学;3.中药药剂学;4.药事管理与法规

(二)实践考核

药学综合技能考核

八、毕业条件

1.在籍学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已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完成各教学环节,考核成绩合格,修满专业规定的学分,准予毕业,颁发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证书。

证书。

3.在籍学生未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而中途退学者(开除学籍者除外),已修满50%以上学分,发肄业证明,其它只发课程成绩证明。

4.勒令退学学生只发学习成绩证明;开除学籍学生不发任何学历证明。

5.学生毕业或结业时,证书上填写的姓名要与录取新生登记表上的姓名完全一致,毕业证书签发时间以毕业时间为准。

化学研究生培养方案(精选16篇)篇三

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深刻领会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坚持真理、献身科学,具备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优良的职业道德。

具备高度的环境意识和未来全球环境保护事业赋予的高度责任感,在“知识”、“能力”、“道德”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能够为新世纪我国乃至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的综合素质人才。

具备环境规划与管理领域扎实的基础知识及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技能和能力;熟悉和了解本专业的发展进程和学术动态;具备独立从事环境评价、环境规划、生态设计、环境管理等方面的'科学研究能力。进入本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应对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和管理学、经济学等相关的学科领域有着广泛的了解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并且要更加具有创新和独立工作能力。

掌握一至二门外语,具备良好的国内外学术交流的能力和健康的身体。

学科介绍。

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全国首批获得国家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之一,也是全国最早开展环境规划与管理研究和教学的单位之一,环境科学方向为国家重点学科。环境规划与管理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与同济大学共建有“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与江苏省环境保护厅联合建立了“南京大学-江苏省环境保护厅环境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并与美国耶鲁大学、新泽西州立大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香港大学、哈佛大学、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

研究方向。

环境系统工程。

循环经济理论与方法。

环境评价与规划。

环境经济与政策研究。

区域及城市生态系统理论与实践。

环境风险评价及管理。

师资力量。

本学科现有教授5人,副教授4人,高工1人,博士生导师4人。并有10余名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兼职教授。

科研水平。

环境规划与管理学科自成立以来先后主持国家“863”太湖面源污染控制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环保厅等国家、省部级和国际合作项目等研究课题几十余项,年均科研经费500万元以上,近年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中文核心刊物论文150余篇。出版专著十余部,教材3本,获国家、省部级鉴定成果2项。开展国际合作项目5项,举办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5次,并与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城市规划与政策学系建立了学生交换培养关系,与耶鲁大学、东京工业大学、香港大学、哈佛大学、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知名研究机构和组织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研究成果具有国际和国内学术影响。

招生对象。

硕士研究生:具有大学本科文凭及同等学历的应届毕业生和在职人员,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合格、再经面试合格者。

硕博连读研究生:具有大学本科文凭应届毕业生和在职人员,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和面试合格者,入学后前二年完成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通过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合格后,经院学术委员会审核和学校研究生院批准直接转入博士生学习。

博士研究生:已获硕士学位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和在职人员(含同等学力者),经博士生入学考试和面试合格者。

化学研究生培养方案(精选16篇)篇四

总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植物营养学专业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

1、在政治上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服从分配,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在业务上掌握植物营养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熟悉本专业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和发展方向,了解土壤学作物栽培学与遗传学植物保护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在本学科能独立从事研究教学和其它技术管理工作。治学态度严谨,协作精神良好。

3、身体健康。

二、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包括课程学习科学研究撰写学位论文及实践教育(指社会实践,教学实践和公益劳动)。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为1~1、5年,其余为科学研究撰写论文和论文答辩时间,考虑到植物营养学科的.特点,三年中至少最好有一个完整生长季节进行科学实验。课程学习不得少于30个学分,社会实践教学实践和公益劳动等占3个学分。硕士生如要延长或缩短学习年限,由本人申请,经导师学科院(系)审查同意,报校长批准,但延长或缩短时间一般不超过1年。

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不超过4年。

三、研究方向。

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和学科发展的需要,本专业的研究方向有10个:

主要研究植物对养分的吸收运输分配和调控;营养元素的生理功能及其缺乏和过剩的症状和发生机理,以及这些过程与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重点研究植物在旱涝盐碱高温冷害病虫害通气不良营养缺乏或毒害等环境胁迫条件下的植物营养生理学及适应性变化规律,新无机营养元素和有机化合物的生理功能及营养机理等,为合理施肥提供依据。

应用植物营养遗传学原理,采用营养动力学,酶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开展高产作物耐缺氮磷钾锌及其它营养元素的营养遗传特征,作物品种筛选及调控营养机理研究,为高效节肥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3、复合肥料及各种新型肥料的肥效机理及施用技术研究。

结合化工和农业部门以及生产需要对复合肥及新型肥料的肥效及作用机理进行研究,为工农业生产提供依据。主要包括:三元复合肥肥效增产机理;钙镁硫硅,微量元素稀土及segeco等元素肥料作用机理环境效应施用方法和技术研究;商品有机肥有机—无机复合肥生产工艺肥效机理以及对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及新型肥料进行试验研究。为肥料生产和施用提供依据。

化学研究生培养方案(精选16篇)篇五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南京210016)。

摘要:不同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已成当今世界科学发展的主要趋势。为营造复合型高端人才培养的环境,必须搭建适合复合型高端人才培养的软硬件平台,加强学科群和跨学科研究平台建设。本文从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课程模式、交叉学科研究生导师指导能力与水平的提升、仿生学交叉学科研究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和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制度与激励机制探索等四个方面,开展了仿生学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探索研究,以冀在产生一批学科交叉研究成果的同时,提高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水平。

化学研究生培养方案(精选16篇)篇六

总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植物营养生理、植物营养与环境、土壤与植物营养及土壤养分管理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

1、本专业研究生应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觉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热爱祖国,立志献身农业科技事业;品德优良,遵纪守法,团结协作,严谨求实,刻苦勤奋,勇于创新;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

2、本专业研究生应掌握植物营养学和相关学科的系统基础理论以及专业实验技能;了解植物营养学科与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以及与生态环境的密切关系,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独立从事植物营养学研究、、实际应用和管理工作的能力。

3、本专业研究生毕业时必须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翻译本专业的文献资料,并具有较好的写、听、讲能力;能在工作与研究中熟练使用计算机。

4、身体健康。

二、学习年限。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包括论文答辩),但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按规定修满44个课程学分、完成必修环节和论文工作,并通过论文答辩,可提前毕业或延期毕业。根据实际情况,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可适当缩短或延长学习年限。经学校批准,允许研究生分段完成学业和休学创业。

研究方向。

根据国家与社会发展需求、本学科特点以及现阶段学科内导师专业特长,本学科现确定以下4个研究方向:

一级学科名称。

农业资源利用。

学科代码。

0903。

二级学科名称。

学科代码。

090302。

研究方向。

本方向的研究范围及主要内容。

主要围绕植物营养生理学过程及其机制开展系统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植物对必需营养元素的吸收、运转和代谢过程,植物对营养元素高效利用的生理生化机制,植物营养遗传特性与利用等。

2、植物营养与环境。

主要围绕植物与周围环境的物质与能量交换对环境的影响开展系统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植物营养与土壤环境,植物营养与水环境,植物营养与温室气体排放,植物对逆境条件的适应机制,环境友好肥料的研制与应用等。

3、土壤养分循环。

主要围绕土壤中养分的生物有效性、养分转化与循环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土壤营养元素的形态、相互转化及其条件,不同形态养分对植物的有效性以及微生物和其它生物学因素在土壤养分转化中的作用等。

4、土壤养分信息系统的建立与运用。

主要围绕土壤养分信息系统的建立与运用开展理论与技术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计算机技术和3s系统应用于土壤养分和其它农业资源管理的原理与技术,农业咨询系统的网络技术研究与服务平台建立等。

四、课程设置。

硕士研究生应完成44个学分,其中课程学习42学分,学术研讨与学术报告2个学分。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考核方式。

备注。

学位课程。

公共课程。

m1111700101/。

m1111700102。

自然辩证法/。

马列原著导读。

36。

2

考试。

m1111700103。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6。

2

考试。

m1111700201。

英语。

74。

4

全年。

考试。

学位课程。

m1509030001。

高级土壤学。

36。

2

考试。

m1509030002。

36。

2

考试。

m1509030003。

土壤微生物学。

36。

2

考试。

小计。

14。

非学位课程。

必修课程。

m1509030026。

高级土壤农化分析。

36。

2

考试。

在导师指导下修满12学分。

m1509030027。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36。

2

考试。

高级植物生理学。

36。

2

考试。

选修课程。

m1509030061。

36。

2

考试。

m1111700202。

英语口语。

36。

1

考试。

m1111700203。

第二外国语。

72。

2

考试。

生化技术原理。

36。

2

考查。

高级生化实验。

72。

2

考查。

作物组织与细胞培养。

54。

3

考查。

切片技术。

36。

2

考查。

m1111700502。

电镜技术。

36。

2

考查。

m1509030062。

高级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

36。

2

考查。

m1508300122。

分子生物学。

54。

3

考试。

m1111700501。

仪器分析。

36。

2

考查。

m1508300101。

高等环境化学。

36。

2

考试。

m1509030063。

高级微生物学。

36。

2

考试。

m1508300123。

胶体与表面化学。

36。

2

考试。

m1508300152。

土壤修复原理与技术。

36。

2

考查。

m1508300154。

面源污染与控制。

36。

2

考查。

m1509030064。

36。

2

考查。

m1509030065。

高级农业化学。

36。

2

考试。

m1509030066。

植物营养与农产品品质。

36。

2

考查。

m1509030067。

新型肥料的研制与应用。

36。

2

考查。

m1508140350。

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

54。

3

考查。

m1508140351。

c程序设计语言。

54。

3

考查。

m1508140353。

matlab应用。

36。

2

考查。

m1509030021。

土壤地理信息系统。

36。

2

考查。

学士阶段基础课程。

土壤学。

4

3

农业化学分析。

3

小计。

10。

必修。

环节。

学术研讨和学术报告。

2

考查。

总计。

44。

1、学分要求:硕士研究生必须修学学位课程和必修课程,满足选修课程的学分要求。取得本专业学士学位的硕士研究生经导师审查同意,可免修非学位课程中学士阶段必修课程。

2、课程学习。

为使研究生掌握本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必须十分重视课程学习,特别是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中必修课程的学习。课程学习可根据课程性质采取教师讲授、师生讨论、学生自学、读书报告等多种形式。任课教师应着重启发研究生深入思考与正确判断,培养他们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跨学科(门类)选修课程。

五、培养方式。

1、导师负责制。

实行导师负责和学科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指导教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指导教师应教书育人,关心研究生的成长,引导他们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道路;研究生要尊敬师长,虚心学习,积极进取,做到教学相长。

2、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并重。

硕士生要通过课程学习以掌握系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本专业的专门知识,通过论文写作培养从事科学研究和担负专门研究工作的能力。要特别加强研究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包括创新能力、组织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

研究生学术报告每周举行1次,通过研究生相互之间的研讨和切磋,切实提高科研能力。

六培养环节。

1、个人培养计划。

本专业研究生入学后应在导师指导下,根据研究生的个性特点、基础条件、研究方向等具体情况,填写《扬州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经学科负责人审定后报学院和研究生处备案。培养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如需变动,须经批准并报研究生处备案。

2、课程学习。

课程学习是本学科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任课教师将根据课程的性质和内容,采用教师讲授、师生讨论、学生自学、读书报告等多种形式,着重引导阅读、启发思维和训练写作,培养研究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

本学科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应参加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社会实践主要是指参加社会调查、承担校内外的科研、调研、咨询、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等活动。教学实践指以本科生为对象开展试讲、辅导课堂讨论、指导实验和辅助指导毕业班学生毕业论文等活动。至少参加一门本科生课程实验的辅导,其中讲课4学时以上。

4、学术活动。

本专业研究生应积极参加校内的各项学术活动,并在导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参加校外的专家讲学、学术会议等学术活动。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参加10次以上校内外学术活动,其中包括主持一次研究生学术研讨会,主讲2次以上学术报告。每学期至少作一次与论文有关的研究报告或读书报告(具体办法详见《扬州大学关于建立研究生学术报告会制度的意见》)。

七考核方式。

1、本学科研究生的学位课程、必修课程的考核主要以考试方式进行,选修课程考核以考试或考查方式进行。考试方式可以口试或笔试。所有课程考核一律以百分制计分,60分为合格。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试入学的研究生补修本科阶段主要课程必须考试合格。

2、社会实践的考核由主办社会实践活动的单位提供书面证明,对教学实践的考核由由2名授课指导教师提供书面鉴定。研究生毕业前须填写《扬州大学研究生实践环节考核表》,由学院进行核定后方能毕业。

3、学术活动考核由研究生填写《扬州大学研究生学术活动记录表》,学院根据每学期研究生学术报告会计划审核研究生的学术报告情况,合格者方能毕业。

4、在学位课程与必修课程基本结束之后,本学科将结合论文开题工作对研究生进行中期考核。以同等学力入学者必须在完成补修课程并且考试合格后方可进行中期考核。具体办法详见《扬州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办法》。

八学位论文。

1、学位论文工作是培养研究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环节,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细则》和学校的有关文件的要求进行。

2、选题。研究生入学后应在导师的指导下首先确定研究方向,并通过广泛查阅和收集,建立较为系统和完备的文献资料和研究资料两个基础平台。在此基础上尽早确定具体研究课题。研究课题必须具备科学性、学术性、创新性和可行性,应尽可能与导师的科研项目相结合。

3、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应在本学科范围内公开进行,由学科负责人任组长,本学科研究生指导小组全体成员参加对开题报告的论证。开题报告的内容应包括:课题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现状分析、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其可行性研究、课题的创新性、计划进度及其进展和预期成果、与本课题有关的工作积累、已有的研究工作成绩等。

4、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在论文题目确定后,用于论文准备和写作的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论文要求理论正确、观点鲜明、文献详实、思路清晰,文体格式符合《扬州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要求》。

5、论文答辩与学位申请。

研究生完成所有培养环节,并在本学科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1篇(第一作者)、或本学科权威期刊1篇(导师第一,本人第二),sci收录论文(前三名),方能申请论文答辩。论文答辩、学位申请等环节按《扬州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九学位专业课程和必修课程简介。

1、高级土壤学:主要介绍土壤地理分布、土壤形态、土壤有机和无机组成分、土壤中发生的物理和化学过程、土壤发生学和分类学、土壤中主要养分元素转化、土壤资源利用和管理等。

2、高级植物营养学:主要介绍高等植物的矿质营养功能、与各代谢过程间的关系,特殊的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包括高等植物的矿质营养吸收、体内运输及其代谢、讲授植物在营养过多或不足情况下的特殊反应机制、不同营养元素在植物吸收过程中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等。

3、土壤微生物学:以分子微生物生态学为基础,主要介绍土壤中微生物高度不均质分布特点、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群落结构与生态学功能之间的关系、土壤管理措施以及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微生物与植物生长、土壤微生物在污染物清除和环境修复中的作用、工程菌构建及其应用潜力、土壤微生物基因资源等。

4、高级土壤农化分析:课程主要介绍土壤、植物、环境方面的特定分析技术。讲授土壤、植物养分分析及环境有害物质分析原理,进行分析方法和技术操作方面的实际训练,介绍最新的有关测定手段。

5、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以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以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公平的追求为核心,阐述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内容包括生态学基础与环境的基本特征、人口与环境、资源与环境、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全球性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指标体系与实施途径、区域可持续发展内的战略及对策、循环经济、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产品生命周期评估及环境标志等。

6、高级植物生理学:课程主要介绍植物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及研究方法。包括植物的水分与营养生理、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同化物的运输与分配及信号传导、植物生长物质与生长生理、植物的抗逆生理等。

化学研究生培养方案(精选16篇)篇七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适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级专门人才。基本要求是:

1.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2.系统掌握理论物理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国际、国内前沿研究课题的发展动态;掌握从事本专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独立地、创造性地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够在研究工作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具备从事高等学校本科、研究生教学工作的能力。

3.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具有一定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4.具有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能力。

5.身心健康。

二、培养年限。

全日制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培养年限一般为3年,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培养年限一般为5年,非全日制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培养年限一般不超过6年。特殊情况下,经有关审批程序批准,全日制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和硕博连读的研究生的培养年限最长可延至6年。

三、研究方向。

(1)粒子物理理论;(2)高能对撞机实验的物理分析;(3)原子分子相互作用理论;(4)场论与凝聚态理论;(5)光学;(6)数学物理。

博士生的培养实行博士生导师负责制。可根据培养工作的需要确定副导师和协助指导教师。为有利于在博士研究生培养中博采众长,提倡对同一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成立培养指导小组,对培养中的重要环节和博士学位论文中的`重要学术问题进行集体讨论。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名单在学院备案。

博士研究生入学后2个月内,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学生的个人特点拟定博士研究生的个人培养计划。培养计划要对博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文献阅读、学术活动、科学研究工作等项的要求和进度做出计划与时间安排。培养计划可在执行中逐步完善。

五、课程设置。

博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应至少修满16学分,其中课程学习14学分,必修环节2学分。原则上设置专业必修课2门,选修课2-4门。学分的计算一般为每学期的周学时数(每学期按18周计)。

六、学分分配。

1.学位课(10学分)。

(1)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36学时,2学分。(2)第一外国语,144学时,4学分。

(3)专业必修课(2门,按方向设置),4-6学分。

2.选修课(2-4门),4-8学分。

3.必修环节(2学分)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2学分。

学位课为考试课程,选修课为考查课程。课程学习一般在第一学年完成。导师还可根据研究工作需要和研究生的学科基础指定自选课程和补修课程。自选课程和补修课程计成绩,不计学分。

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应在本一级学科内参加10次以上的学术研讨活动,记1学分;学术研讨活动中至少做两次学术报告(其中1次在全国学术会议上),记1学分。参加学术活动应有书面记录,做学术报告应有书面材料,并交导师签字认可。博士研究生在申请学位前,将经导师签字的书面记录及学术报告交学院保管,并记相应学分。

七、博士资格考试和中期考核。

博士研究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后,需参加资格考试,没有通过资格考试者,不能进行博士学位论文开题。博士学位论文开题后,应对博士研究生进行一次中期考核,对其科学道德、思想修养、学习成绩、研究能力等进行一次全面的综合考察,对其中不合格者,取消博士生资格,按有关规定进行淘汰、分流。中期考核一般安排在入学后第三学期末。

八、学位论文。

1.开题报告。

人组成考核小组,对博士研究生的论文选题进行审核,着重审核论文选题的意义、创新性和可行性。对有争议的选题应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2.学位论文撰写。

博士学位论文是博士研究生科学研究工作的全面总结,是描述其研究成果、反映其研究水平的重要学术文献资料,是申请和授予博士学位的基本依据。学位论文撰写是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基本训练之一,必须按规范认真执行。博士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研究生独立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应体现前沿性和创造性,应以作者的创造性研究成果为主体,反映作者已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以及在本学科上已掌握了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博士研究生至少要用一年时间完成学位论文。

九、答辩和学位授予。

按河南师范大学相关规定执行。

附:粒子物理理论与高能对撞机实验的物理分析方向课程设置表。

化学研究生培养方案(精选16篇)篇八

以下绥化学院专业名单由本校学长学姐实名推荐:

1、汉语言文学推荐指数:4.8(180人推荐)。

2、英语推荐指数:4.6(115人推荐)。

3、艺术设计推荐指数:4.4(99人推荐)。

4、俄语推荐指数:4.5(93人推荐)。

5、特殊教育推荐指数:4.7(91人推荐)。

6、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推荐指数:4.5(89人推荐)。

7、学前教育推荐指数:4.5(87人推荐)。

8、数学与应用数学推荐指数:4.6(73人推荐)。

9、电子信息工程推荐指数:4.7(53人推荐)。

10、食品科学与工程推荐指数:4.7(52人推荐)。

11、市场营销推荐指数:4.7(41人推荐)。

12、美术学推荐指数:4.9(39人推荐)。

按专业满意度排名。

序号。

专业名称。

1

日语。

4.9(12人)。

2

食品质量与安全。

4.8(17人)。

3

美术学。

4.7(71人)。

4

学前教育。

4.7(90人)。

5

体育教育。

4.7(17人)。

6

音乐学。

4.7(20人)。

7

特殊教育。

4.7(23人)。

8

应用化学。

4.6(13人)。

9

制药工程。

4.6(65人)。

10。

汉语言文学。

4.6(111人)。

化学研究生培养方案(精选16篇)篇九

在我国,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培育目标是培育拥有坚实的管理学和经济学基础知识,拥有科学研究的兴趣以及严谨的科研作风,具备数据处理技术和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具有研究和创新能力,可以进行工商管理专业学术和应用研究的高层次人才。

自工商管理学科被公布为我国学科专业以来,我国工商管理教育快速发展。

在经济发展和研究生扩招的背景下,我国工商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数量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工商管理的硕士招生点。

据中国研究生招生网站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全国共有81所高校开设了工商管理专业硕士招生点。

自开设工商管理硕士点以来,这些学校每年向社会输出大量的工商管理硕士毕业生,很好地满足了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情况下对管理类人才的需求。

自我国招收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以来,许多高校都对该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在这一部分,本文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以下简称南信大)为例,简述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探索和实践的总体情况。

(一)课程设置注重学科专业知识,忽略方法论的培养。

在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上,国内大部分高校较为注重专业知识学习,对研究方法论的重视程度不够。

针对全国各地区65所高校关于研究方法论开设情况的统计可以发现,仅有17所高校开设了研究方法论的相关课程,占总数的24.6%;同时,在开设研究方法论课程的学校中,研究方法论多数是选修课而不是必修课。

这体现出很多高校对研究方法论存在忽视的`情况。

结合对各高校课程安排的总体调查,我们发现,高校公共基础课程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英语以及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而专业课多数是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交叉重复的现象严重,课程内容不能满足前沿性的要求。

专业选修课中跨学科课程开设的也相对较少,仅仅是本学科内各研究方向课程之间的交叉学习和了解,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对学生横向拓展思维的培养,同样不利于研究方法论的培养。

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课程设置为例:

由表1我们看到,南信大的公共基础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专业基础课为管理学前沿、中级计量学等工商管理专业必学的理论基础知识,选修课也大多是工商管理专业各研究方向所需的方法和理论;同时,和大多数高校一样,南信大并未开设研究方法论的相关课程。

由此可见,南信大的课程设置同样是注重基础理论知识,但是忽略了研究方法论的培养。

(二)重理论,轻实践。

众所周知,作为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未来要面对的是很复杂的社会经济活动,因此,实践环节应当是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必不可少的一项培养项目。

我国各高校也对研究生的实践环节做出了相应的规定,甚至设置了一定的学分。

由表2我们看到,并不是所有的高校都对实践环节给出了学分制的要求,即使设置了学分,实践环节的学分也仅在0.5―3分之间,占总学分比重很小。

以南信大为例,规定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位课学分不少于20学分,但是对于社会实践却没有设置学分,也没有对社会实践做出相应的规定。

说明南信大同样重理论,轻实践。

这样的课程设置无疑会阻碍学生的探索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三)对学生论文发表的要求和标准制定过高。

关于学术交流和发表论文方面,包括南信大在内的各高校也都有各自的规定。

由表3我们看到,对学术活动和论文发表做出明确规定的高校,在各个地区的比重都超过60%,这些高校中有一部分高校对参加学术交流的次数都做出明确的规定。

在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上,很多高校也做出明确的规定,大部分是要求在学校规定的期刊上至少发表一篇学术论文。

虽然我们不能否认对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做出硬性要求有助于学生学术水平的提高,从而提升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但是学校过分强调学生发表论文的数量和层次的要求,反而抑制了学生研究的自主性、自愿性,从而使学生为了论文发表而发表论文。

从表4我们看到,南信大对于学生的论文发表和学术交流均做出硬性规定,要求在校期间,研究生必须在核心以上期刊至少发表1篇论文,参加6次以上并举行一次公开性的学术报告才能达到毕业的要求。

在这样的高标准和严要求下,研究生确实都很努力,但论文写作和研究工作需要较长时间的沉淀和积累,期刊也有审稿周期,这样的强制要求所带来的后果就是,研究生追求短平快、热点、发表快,真正沉下心去做科研的很少,并且很多压力都转移到了导师身上。

二、政策建议。

结合上文的分析,本文得出以下几条提升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育质量的政策建议:首先,应加强对工商管理硕士研究方法论的培养,启发学生多观察社会现象,并从现象中提炼科学问题。

在确定论文题目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选题,努力培养独立的研究人员而非研究助手。

其次,在课程设置上应该多增加一些论文写作、计量软件应用的课程,让学生在掌握理论方法之后还能有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系统地指导学生如何做研究。

再次,制定恰当的论文发表标准和要求,既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和约束学生,又不至于让学生疲于奔命,追求短平快。

参考文献:

[4]来茂德,沈满洪,陈凯旋.培养机制改革:新时期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路径选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2):1-5.

[11]段丽.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

[12]王丽.工商管理学科学硕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以山西省高校为例[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

化学研究生培养方案(精选16篇)篇十

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应用化学基本技能,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在精细化工及相关领域(如药物化学、生物化工等)进行科研设计、产品开发、生产管理等应用型人才。

二、基本规格与要求

6. 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人际沟通能力、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

三、学制与毕业要求

1. 学制:四年

2. 毕业要求:至少获得本方案规定的174个总学分,其中至少包括4个拓展学分。最长学习年限为6年。

四、学位与授予条件

1. 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2. 授予条件:符合《徐州工程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

五、课程设置一览表

六、能力与知识结构图

七、专业核心课程简介

1. 无机化学(inorganic chemistry) 5学分

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的组成、性质、结构和反应的一门科学。本课程主要内容是近代物质结构理论、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分子结构、化学热力学、化学反应动力学、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氧化还原和配位化学等基本理论。该课程是应用化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独立进行化学计算、自学和利用参考资料等方面的能力。强化学生的专业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掌握解决化学问题的基本方法,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2. 有机化学(organic chemistry) 5学分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物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的一门科学。本课程主要内容是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来源和制备方法;各类官能团的特性,各种类型有机反应的反应机理;有机合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测定等。该课程是应用化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学习无机化学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获得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学习有机化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在创造性思维、了解自然科学规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获得初步的训练。

3. 分析化学(analytic chemistry) 3学分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含量、结构和形态等化学信息的分析方法及理论的一门科学。本课程主要内容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部分。前者包括以系统分析为主的常见阳离子分析和以分别分析为主的常见阴离子分析;后者包括以化学分析为主的酸碱滴定、配位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重量分析以及吸光光度分析。该课程是应用化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掌握误差及分析数据的处理,掌握滴定分析、重量分析和光度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及基本操作与技能。

4. 物理化学(physical chemistry) 5学分

物理化学是借助数学、物理学等基础科学的理论及其提供的实验手段,探求化学运动中具有普遍性的基本规律的一门科学。本课程主要内容是热力学第一、二、三定律、溶液、相平衡、化学平衡、统计热力学基础、电化学、化学动力学、界面现象、胶体分散体院及大分子溶液等部分。该课程是应用化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实验方法。了解物理化学在其它学科、科学实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仪器分析(instrumental analysis) 3学分

常见分析仪器的基本构造和分析方法,较熟练地进行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波谱解析。

化工原理是研究生产过程中各种单元操作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解决实际生产中过程问题的一门科学。本课程主要内容是液体流动与输送设备,传热和换热器、液体蒸馏、气体吸收,塔设备,非均相物系分离,蒸发、萃取、干燥等教学内容。该课程是应用化学专业的重要专业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单元操作原理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掌握有关基本计算方法,了解典型化工设备的结构和操作方法,初步具备基本的考察反应过程、设计和选择反映器及工艺条件的能力,逐步确立工程思想。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及从事工程实践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7.精细化学品化学(fine chemicals) 3学分

精细化学品化学是研究精细化学品结构、合成及应用性能的一门科学。本课程主要内容是精细化学品的定义、分类、制备方法和涉及的理论,重点介绍染料、荧光增白剂、香料、农药、药物中间体、表面活性剂、化妆品、涂料及胶黏剂等典型产品的工艺和应用。该课程是应用化学专业的重要专业必修课程,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关注精细化工领域最新进展、优化和设计精细化学品的生产工艺、理解产品结构与性能关系与新应用开发的意识和能力,助于学生学习和积累从事精细化工科研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8. 精细化学品分离与分析技术(separation and analysis technology of fine chemicals) 2学分 精细化工工艺学是研究精细化工产品生产原理与工艺的一门科学。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学习精细化工的分类特点、工艺学基础和主要领域系列产品的基本原理、性能特点、应用范围、发展动向,以及某些有代表性的'产品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开发。该课程是应用化学专业的重要专业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精细化工产品如表面活性剂、合成材料助剂、食品添加剂、香精香料、粘合剂、涂料、感光材料及化妆品等产品的生产原理和方法,对从事精细化工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培养工艺工程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9.精细化工工艺学(fine chemical technology) 3学分

精细化工工艺学是研究精细化工产品生产原理与工艺的一门科学。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学习精细化工的分类特点、工艺学基础和主要领域系列产品的基本原理、性能特点、应用范围、发展动向,以及某些有代表性的产品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开发。该课程是应用化学专业的重要专业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精细化工产品如表面活性剂、合成材料助剂、食品添加剂、香精香料、粘合剂、涂料、感光材料及化妆品等产品的生产原理和方法,对从事精细化工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培养工艺工程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10. 药物化学(medicinal chemistry) 3学分

体内代谢及临床应用,为有效、合理地使用现有化学药物提供理论依据,为从事新药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大学化学实验包括基本实验操作,大学化学实验(1)、(2)、(3)、(4)。其中大学化学实验(1)主要为无机化学实验;大学化学实验(2)重点为分析化学实验;大学化学实验(3)偏重于有机化合物的一般分离、鉴定和制备方法;大学化学实验(4)包括物理化学参数测量实验、电学实验、光谱学实验、色谱、物质结构实验等。整个大学化学实验的基本内容涉及基础实验(验证性实验与基本操作)、综合实验和设计实验,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常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利用实验仪器设备来分析、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培养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素质。

制 定 人:庄文昌 朱捷 刘玉胜

批 准 人:

修订日期:2011年12月 10日

一、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具备化学、化工等方面基础知识,能在厂矿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部门等行业从事技术开发、教学工作、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的人才。

(二)规格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较好的共处能力;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2、掌握数学、物理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具有扎实的化学专业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艺术审美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素养。具有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具备较好的适应能力并具备从事本专业及相邻专业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4、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方法;具有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语言能力。

5、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达到国家有关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

6、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受到化学与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备化工生产和开发的初步能力。

7、了解化学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具备一定的创造能力和自学能力;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知识,具有一定的应用开发研究能力。

二、学制、学位与学分要求

1、学制:学制四年,学习年限3-6年。

2、总学分:实行附加学分制。

学生需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160学分, 其中公共必修课42学分、专业必修课70学分、专业选修课48学分。此外还应修满课外附加的10学分才能毕业。

在上述160学分中,实践教学环节占39学分。

3、达到学位要求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三、学分分配表

四、课程设置

1、公共必修课程(42学分)

2.专业必修课程(70学分)

3.专业选修课程(68学分)

注:学生可根据自己对就业的需要和个人志趣从本专业所列选修课程选修,也可从其他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或专业选修课程选修,选修其他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或专业选修课程的比例不得超过本专业规定的专业选修课程学分数的50%。

4.附加学分(10学分)

化学研究生培养方案(精选16篇)篇十一

根据《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公共课改革方案(试行)》(附件1)的文件要求和我校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的实际需要,研究生院对全校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4年版)的`公共课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整,调整原则及具体调整内容如下。下面,小编为大家长沙理工大学关于调整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的通知,全文如下:

1、根据《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公共课改革方案(试行)》文件要求,我校对试点学院(土建、水利、电气、文法)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公共课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对所有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公共课设置进行了调整,体现分类培养的要求。

2、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培养应“坚持同一标准,保证同等质量”。我校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将完全保持一致,课程设置完全一致。

(一)、英语公共课

2、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含所有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在第一学期开设《工程硕士英语》(课程编码 9313001)公共课, 2学分,32个学时。其他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公共课设置保持不变。

(二)、数学公共课

3、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含所有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在第一学期开设《高等工程数学》(课程编码 9310001)公共课,3学分,48个学时。其他专业学位研究生数学公共课设置保持不变。

(三)、政治公共课

1、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政治公共课课程学分保持不变,改革试点学院(土建、水利、电气、文法)调整政治公共课程教学内容。

2、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所有含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第二学期开设《工程伦理》(课程编码 9312001)公共课,计1学分, 16学时。其他专业学位研究生政治公共课设置保持不变。

请各学院查看本学院各专业的培养方案,如有修改,请于6月2日前将修改后的培养方案提交至培养办。调整后的培养方案在2017级研究生开始实施。

化学研究生培养方案(精选16篇)篇十二

基金项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教育优秀工程(二期)建设项目《仿生学交叉学科研究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探索》作者简介:吉爱红(1973-),男,江苏如皋人,研究员,主要从事仿生学、机器人的教学与研究。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当今世界,无论是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还是航空航天飞机的升空等重大的科技攻关项目的完成,都离不开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在大学建立多学科交叉和融合的培养环境与机制,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已经成为各国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共识和趋势。因此,学科交叉是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要地,是教育创新、科研创新可能的突破口。

在英、美等国的知名大学,研究生往往由跨系的教师和专家组成委员会共同指导,要求研究生所修课程必须注重加强学科间的交叉和横向联系,甚至要求跨校学习一定学分的课程。在日本,很多大学设置有多学科组成的学科群。一些大学为了进一步推动学科间的融合,促进创新型学科领域的发展,特别建设综合研究大楼,把有学科交叉和融合趋向的不同研究生放到一起开展科研和学术活动,为学科的交流和内在的融合提供滋生平台。不同学科的教师,尽管研究领域和方向差别较大,但在学生的培养、研究中心的科研工作等诸多方面却强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研究生开设的一些课程也通常覆盖多个学科的内容,由不同专业的若干教师共同完成教学。耶鲁大学、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等世界著名大学的成功经验也说明多学科交叉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

在国内,许多著名高校提出了促进学科交叉的举措,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探索复合型高端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北京大学从开始重点交叉学科的研究生招生,在多年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方式探索的基础上,专门成立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清华大学通过创造条件跨学科选录考生、要求和鼓励研究生跨学科选课、聘请导师跨学科指导研究生、设定专门审议程序评价学科交叉学位论文等举措,培养交叉学科研究生。复旦首推双导师、多导师制培养交叉学科研究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研究生交叉学科中心,目标是通过科教结合、校企联合,培养交叉学科领域的高水平人才,开展一流的科学研究,参与并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创建国内一流的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和科研基地。

另外,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郑宏珍[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陶飞[2]、武汉大学的周叶中、中南大学的陈长坤[3]、中国地质大学的卢建飞[4]、深圳大学的许改霞[5]以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南航大)的李雪飞[6]等老师或教育学研究工作者,也都在相关刊物上发表文章,探讨了关于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法。

南航大从起,成立了高新技术研究院,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其中,仿生研究与材料防护研究所(以下简称仿生所)主要从事仿生学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已经将近十年。毕业博士、硕士研究生超过200名。虽然南航大没有从政策制度上明确交叉学科研究生的培养,实际上通过跨学科选录考生、跨学科引进教师人才进仿生所等举措,已经开始了一定程度上的交叉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交叉学科研究生的培养方法与经验。

不同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已成当今世界科学发展的主要趋势,为营造复合型高端人才培养的环境,搭建适合复合型高端人才培养的软硬件平台,加强学科群和跨学科研究平台建设,以冀在产生一批学科交叉研究成果的同时,提高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水平。

综上所述,为了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及培养模式创新,探索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发展规律,营造有利于交叉学科人才成长的环境,建立有利于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机制,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有必要开展仿生学交叉学科研究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探索。

研究生具备多学科知识才能从整体上把握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充分发挥知识间的相互启发、相互促进作用,通过交叉学科选课,使研究生掌握更多的跨学科知识,为从事交叉学科研究打下良好基础。以仿生学交叉学科研究生为对象,其课程的学习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研究生在全校范围内多个学院开设的研究生课程目录中选课,如南航大仿生所从事动物运动力学及其测试技术方向研究的研究生,在南航大能源与动力学院选《多刚体动力学》课程,机电学院的《非线性有限元》课程,自动化学院的《测试技术》课程和航空宇航的《弹塑性力学》课程。另一种模式是由仿生所老师根据需要在研究所内开设相关课程或讲座,如邀请具有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经验的老师在全所范围内开设关于《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的课程,该课程在南航大各学院并未开设,但是从事科学实验的研究生又必须掌握。第三种课程模式是开设实践课程与实验课程教学。如仿生所的研究领域涉及动物的运动与附着。参考一些高校的生物学专业开设的实践课程方式,带领研究生在野外现场观察研究与分析动物的运动与附着,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通过这三种模式,使得仿生学交叉学科研究生具备仿生学交叉学科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基础。

二、交叉学科研究生导师指导能力与水平的提升。

导师的学术水平、综合素质、对学科前沿的洞察力以及与同行和其他学科学者交流沟通的能力对研究生培养有重要的影响,对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培养尤其如此。南航大仿生所目前有教授4人、副教授4人、讲师3人,其中2人为博士生导师,其余均为硕士生导师。全部从事与仿生学交叉学科相关的领域科学研究与研究生培养教学,研究领域涉及动物的运动及其测试技术、生物机器人、仿生机器人、仿生摩擦学、仿生智能材料以及仿生复合材料等专业领域。因此,仿生所是由不同学科的导师组成并且与多种学科领域密切相关的交叉学科研究中心。在这个组织中,交叉学科研究生在不同学科导师的指导下,学习不同学科知识和攻关学科课题。可以使研究生接触不同学科、不同研究风格、不同个性的导师,对于他们的学术功底、研究风格的奠定、人生的道路的选择和对事物的鉴别,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指导老师的指导能力与水平以及对交叉学科知识的掌握与理解,极大地影响交叉科研究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举例来说,如果导师出现对交叉学科术语使用不准确,甚至犯概念错误的现象都会影响研究生研究水平以至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而也影响了交叉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所以鼓励交叉学科研究生导师加强与仿生所内的老师、与国内外同行或者跨学科的专家学者接触交流,可以开阔自己的眼界,提高导师自身的学术水平与指导能力。

三、仿生学交叉学科研究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仿生所老师的研究课题常常有交叉,因此以课题组模式通过跨学科课题组的形式将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生组织起来,通过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来攻关跨学科课题,达到研究生知识点的拓展和研究能力的提升,实现交叉学科研究生的培养。可以激发创新灵感,强化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也可以使研究生能够真正把握学科前沿、弥补知识的缺陷,培养研究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在交叉学科领域做出原创性工作。

切实可行的培养制度与激励机制是培养交叉学科研究生的关键。需要学校从培养制度上加以制定和完善。通过仿生学交叉学科研究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探索,做好定期的经验总结,向学校提出相关的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与激励机制的意见和建议,供学校有关决策部门参考,从而从制度上保障和促进具有创新能力的叉学科研究生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郑宏珍,初佃辉。交叉学科建设与创新型研究生培养[j].信息系统工程,,(11)。

[2]陶飞,程颖,李建欣,等。交叉学科研究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综合评估方法研究[j].计算机教育,,(6)。

[3]陈长坤。多学科交叉专业研究生培养特点分析及建议[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

[4]卢建飞,吴太山,吴书光,等。基于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1)。

[6]李雪飞,程永波。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三种模式及其评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8)。

化学研究生培养方案(精选16篇)篇十三

(050120)。

一、培养目标。

培养在对外汉语方面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历史与现状,把握本学科的学术发展方向和最新学术成果,有一定对外汉语理论研究、应用能力及较强的外语交际能力,具备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和科研以及国际交流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

2.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3.第二语言习得。

4.汉外对比与对外汉语教学。

5.对外汉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

三、修业年限。

实行弹性学制,修业年限为2-3年,基本修业年限为3年。在学期间,若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已公开发表3篇以上(含3篇,其中至少有1篇为cssci检索源刊物)与硕士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经硕士生指导小组审核同意后,可申请提前毕业。

四、毕业学分和授予的学位。

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低于27学分。修满规定学分且通过毕业论文答辩者授予文学硕士学位。

五、培养方式。

1.实行导师组集体培养和指导教师负责相结合的方式。导师组以指导教师为主,由3-5人组成,发挥集体培养的优势,拓展学生知识面和研究视野。

2.采取师生互选方式确定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负责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帮助学生选择并确定研究课题,制定学习计划。

3.硕士生应于入学之初在导师指导下制定个人学习和研究计划,并根据本专业硕士生必读文献阅读目录,每学期至少提交一篇文献阅读报告。

4.根据需要,采取联合培养的方式,选派优秀学生到国内外知名院校学习,承认学分,实现开放式培养。

5.有计划地聘请校内外专家担任兼职硕士生指导教师,承担授课任务,开设专题讲座,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六、课程学习。

1.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化学研究生培养方案(精选16篇)篇十四

遵循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原则,为中等学校培养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较强学习实践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的化学师资和卓越中学化学教师,为全国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培养优质的教学、科研、管理后备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通晓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掌握化学基本原理,具有扎实的化学实验技能。通过教师教育课程的学习和教学技能的训练,掌握化学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并具有从事化学教学研究以及教学管理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5.具备较强的实验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懂得科学研究和应用开发的一般方法。

三、学制与毕业学分

学制:本专业标准学制4年,实行弹性学制3~6年。

学分:总学分不低于160学分。

四、授予学位

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1

五、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化学专业教学活动时间安排表

*教育实习共17周,分别是:教学见习4周(在课程中),教学实习10周和教学研习3周(在课程中)。

(二)化学专业课程类别和结构比例表

(三) 化学专业周学时计划分配表

2

(四)化学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及学分分配表

3

3、专业课程

4

5

6

7

注:(1)打﹡课程为本专业的核心课程。(2)课程编码由教务处统一编制。

8

*课程编码由教务处统一编制

*教育实习共17周,分别是:教学见习4周(在课程中),教学实习10周和教学研习3周(在课程中)。

5、素质教育活动课程

校公选课,6学分,具体实施方案见《安徽师范大学本科生素质教育活动实施办法》。

9

一、专业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化学学科以及教师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人文与科学素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意识、终身学习、实践与研究的能力,乐教、懂教和善教的服务于基础教育的化学教师。

基本要求:

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努力学习和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学习和掌握本专业所需的通识课程数学、物理、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6.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激励自己向研究型、学者型、专家型教师的方向发展。

二、主要课程

普通化学原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仪器分析、化工基础、化学信息学及上述课程的实验课程、教育学、心理学、化学教学论等课程。

三、学制

4年

四、授予学位

理学学士

五、教学时间分配表

六、课程教学学时、学分分布表

七、课程计划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八、说明

本专业共开设双学位课程(48.5)学分,修满双学位课程(48.5)学分,可申请本专业辅修结业证书;修满(48.5)学分并完成辅修论文及答辩,可申请本专业双学位学士证书。

4.生物化学为优先专业选修课;

7.学生需同时修满规定的专业课程学分和素质拓展学分方可毕业。素质拓展学分要求:学生需获取20个必修学分,10个选修学分,具体修取办法见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中的相关规定。

化学研究生培养方案(精选16篇)篇十五

药物化学专业研究生求职信同学们你知道要怎样写吗,求职信是求职时简历中的一份详细自我介绍与推荐的信息,以下相关提供一篇药物化学专业毕业生求职信参考阅读。求职信作用是应聘者主动表示自己对这份工作的热衷之一种表现。以下文书帮小编推荐阅读药物化学专业求职信模板参考。

尊敬的领导:

您好!我的名字叫文书帮,我是一名xx中医药大学药物化学专业20xx级硕士研究生,即将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在读研期间,本人曾在xx医药职业中专学校、xx医药学校及xx医药学校教授《生物化学》《中药学》及《药物化学》课程,在教书过程中发现自己十分热爱教育事业。同时自己的教学能力也得到了校方和学生的认可。

在三年的研究生学习中,我掌握了良好的专业基础知识,具备了比较牢固的科研素质并掌握了一套基本的科研思路,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在读研期间,深受导师和同学的好评。虽然我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但出于对教育事业的那份执着,我殷切期盼能贵校的一分子,为贵校的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贵校的实力与特色能够为我以后的`工作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实现我的教育梦想。

我殷切期盼您的回信!祝愿贵校教育事业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求职人:

xxxx年xx月xx日

尊敬的公司领导:

您好!毕业在即,贵公司良好的声誉和工作环境深深吸引了我,我由衷地希望能够成为你们的一员,共创辉煌。

在校期间,我始终把自身素质的培养放在第一位,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学习成绩和综合积分居专业上游。以良好的成绩,一次性通过了所有课程。在外语方面,通过了英语国家六级,并初步掌握德语。在计算机应用方面,熟练掌握了cad制图、office办公软件等,另对internet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另外,由于个人兴趣,自学了管理、营销、金融等方面的知识。

学习之余,为锻炼自己多方面的能力,积极参加了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每个假期都积极参加了社会实践,对我国社会状况和工业状况有了初步的了解,下厂实习的时间多观察,勤思考加强了理论同实际的结合。此外,还参加了很多的公益活动。98年曾无偿献血一次,在九冬会期间,报名参加志愿者为九冬会献了一份微薄之力。

尊敬的公司领导,如果您选择了我,我会一步一个脚印,真真实实地走好每一步,用实际行动来证明您的选择是英明的。

衷心希望贵公司给我一个发展的机会!

此致

敬礼!

求职者:

化学研究生培养方案(精选16篇)篇十六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2005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学科现有教授9人,副教授19人,硕士生导师18人。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该学科在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等研究方面形成了比较明显的优势和特色。近年来,该学科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7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3项、全国高校古籍整理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7项、教育部思政专项5项;在《光明日报》、《社会科学文摘》、《马克思主义研究》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转载20余篇;出版著作20余部;获各级各类奖项20余项。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比较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求实创新的精神,熟悉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全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研究动态与最新成果;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学术交流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实践工作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熟悉现代信息技术,具有熟练运用计算机和因特网查阅、搜集和处理相关专业知识的技能;具备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胜任与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党政管理和群团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

三、研究方向。

1.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研究。

在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方法的基础上,探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问题,主要包括大学生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培养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与机制研究;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研究;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研究等。

2.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研究。

借鉴教育学、心理学和伦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先进理论和方法,探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问题,主要包括新时期高校学生发展,特别是学习问题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新方法研究;大学生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等。

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

探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问题,主要包括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研究;思想道德与法制教育研究;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研究等。

4.学习创新与文化价值教育研究。

探讨大学生学习创新、学习型组织研究、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当代大学生及现代个人与社会和谐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建设、非传统安全研究、伦理道德和政治教育研究等。

四、学习年限。

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一般为2.5年,可根据研究生实际学习情况浮动,最长不超过4年。

五、课程设置及必修环节。

攻读本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需获得学位课学分不少于16学分,选修课学分不少于由导师评定。实践环节:中期检查前完成,完成一项助教或助管或社会实践等活动,提交活动报告一份,成绩由助教课程主讲教师和活动主管部门评定。

六、学位论文工作培养过程。

完成时间具体要求1、完成学术报告必修环节。第二学期末或第三学期初2、完成《中国计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表》,导师审核同意开题。3、通过学科组织的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答辩会,未通过者或学位论文选题变动需重新开题。

七、毕业与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则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书;经院(系)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授予学位,颁发学位证书。

申请授予学术型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原则上国家英语六级考试成绩不低于总分的60%,但对于科研业绩较突出的研究生(英语四级考试成绩不低于总分的60%,科研业绩达到学位授予基本条件两倍;英语四级考试成绩低于总分的60%,科研业绩达到学位授予基本条件三倍),英语水平可不做要求。

相关范文推荐

    试用期工作总结在电厂(优秀12篇)

    通过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及时地调整自己下个月的工作计划和目标。如果你正在写一篇月工作总结,不妨参考一下下面的范文,或许能给你一些灵感。【导语】电厂是将某种形式的

    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汇编(实用17篇)

    优秀作文具备独特的观点和深刻的思考,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使他们产生思考、探讨的欲望。以下是一些知名作家的优秀作文摘抄,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优秀作文的力量和魅力。

    儿保门诊医生个人述职报告(模板16篇)

    述职报告的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锻炼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接下来,为大家提供几篇优秀的述职报告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尊敬的领导:过去的一年中

    卫生局的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通用19篇)

    卫生工作总结是对一段时间内的卫生工作情况进行总结的一种重要文件,有助于提高卫生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随着卫生工作的不断发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些优秀卫生工作总

    中班科学活动光和影教案(通用19篇)

    中班教案是中班教师根据中班幼儿的学习内容和目标制定的一份教学规划。了解中班教案的编写方法和实施要点,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有着重要意义。1、通过观察,发现秋天的树

    大学生家教社会实践工作报告(精选20篇)

    通过社会实践报告的撰写,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和价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社会实践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科技进步

    紫藤花留在我的记忆深处(精选16篇)

    优秀作文是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和巩固的重要途径,它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如果你对如何写一篇优秀作文感到迷茫,可以先阅读一些优秀作文范文,以下是一些建议。

    不一样的春节疫情(通用13篇)

    春节期间还有拜年、赏花灯等习俗,传承和弘扬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春节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灵感和参考。今冬,突如其来的.“新冠

    初中教师个人述职报告(通用19篇)

    述职报告的语言要准确、简明扼要,避免使用过多的行业术语,让读者易于理解。这些优秀的述职报告范文可以激发我们写作的灵感,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尊敬的领导:已经过去,

    参观龙潭瀑布龙潭瀑布(优秀19篇)

    通过写作,我们可以锻炼语言表达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思维素质。接下来是一些备受赞誉的作文篇章,让我们一起领略其中的魅力。五一劳动节假日,爸爸的战友开战友会,让我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