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炭的教案(精选17篇)

时间:2023-12-12 作者:琴心月

教学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教师清晰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因此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在教学工作当中,查阅一些相关的教学工作计划案例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教学计划的编写要点。

化学炭的教案(精选17篇)篇一

知识技能:初步了解分散系概念;初步认识胶体的概念,鉴别及净化方法;了解胶体的制取方法。

能力培养:通过丁达尔现象、胶体制取等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科学思想:通过实验、联系实际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科学品质: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科学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归纳比较等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胶体的有关概念;学生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

难点:制备胶体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展示】氯化钠溶液、泥水悬浊液、植物油和水的混合液振荡而成的乳浊液。

【提问】哪种是溶液,哪种是悬浊液、乳浊液?

【指导阅读】课本第72页第二段。

思考:

(1)分散系、分散质和分散剂概念。

(2)溶液、悬浊液、乳浊液三种分散系中的分散质分别是什么?

【提问】溶液、悬浊液、乳浊液三种分散系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观察、辨认、回答。

阅读课本,找出三个概念。

(1)分散系: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混合物。

分散质:分散成微粒的物质叫分散质。

分散剂:微粒分布在其中的物质叫分散剂。

(2)溶液中溶质是分散质;悬浊液和乳浊液中的分散质分别是:固体小颗粒和小液滴。

思考后得出结论:

共同点:都是一种(或几种)物质的微粒分散于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混合物。

复习旧知识,从而引出新课。

培养自学能力,了解三个概念。

培养学生归纳比较能力,了解三种分散系的异同。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展示】氢氧化铁胶体,和氯化钠溶液比较。

【提问】两者在外部特征上有何相似点?

【设问】二者有无区别呢?

【指导实验】(投影)用有一小洞的厚纸圆筒(直径比试管略大些),套在盛有氢氧化铁溶胶的试管外面,用聚光手电筒照射小孔,从圆筒上方向下观察,注意有何现象,用盛有氯化钠溶液的试管做同样的实验,观察现象。

【小结】丁达尔现象及其成因,并指出能发生丁达尔现象的是另一种分散系――胶体。

不同点:溶液中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10-9m,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浊液中分散质微粒直径大于10-7m,不均一、不稳定,悬浊液静置沉淀,乳浊液静置易分层。

仔细观察后回答:

外观上都是均一透明的。

分组实验。

观察实验现象。

现象:光束照射氢氧化铁溶胶时产生一条光亮的“通路”,而照射氯化钠溶液时无明显现象。

培养观察能力,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兴趣。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

【演示】实验2-8介绍半透膜。

【设问】这个实验说明什么问题?

【小结】1.分子、离子等较小微粒能透过半透膜的微孔,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和胶体的最本质区别在于微粒的大小,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在10-9~10-7m之间的.分散系叫做胶体。从而引出胶体概念。

2.介绍渗析方法及应用。

观察实验,叙述现象。

现象:在加入硝酸银的试管里出现了白色沉淀;在加入碘水的试管里不发生变化。

思考后回答:氯化钠可以透过半透膜的微孔,而淀粉胶体的微粒不能透过。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

培养思维能力。

【提问】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哪些胶体?

讨论,回答:淀粉胶体、土壤胶体、血液、云、雾、al(oh)3胶体等等。

联系实际,激发兴趣。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指导阅读】课本第74页最后一行至第75页第一段,思考胶体如何分类?

看书自学,找出答案。

胶体按分散剂分为:

液溶胶(溶胶)。

气溶胶:云、雾、烟等固溶胶:烟水晶、有色玻璃等。

了解胶体分类。

【过渡】在实验室我们也可以亲自动手制一些胶体。学生实验(投影)。

1.制取氢氧化铁胶体。

2.制取硅酸胶体。

3.制取碘化银胶体。

会产生硅酸凝胶。

【提问】如何证实你所制得的是胶体?请你检验一下你所制得的氢氧化铁胶体。

分组实验:

用烧杯盛约30ml蒸馏水,加热到沸腾,然后逐滴加入饱和氯化铁溶液,边加边振荡,直至溶液变成红褐色,即得氢氧化铁胶体。

在一个大试管里装入5~10ml1mol/l盐酸,并加入1ml水玻璃,然后用力振荡,即得硅酸溶胶。

在一个大试管里注入0.01mol/l碘化钾溶液10ml,用胶头滴管滴入8~10滴相同浓度的硝酸银溶液,边滴加边振荡,即得碘化银胶体。

思考后回答,胶体可产生丁达尔现象,然后检验。

培养学生实验能力。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使学生亲自体验成功与失败,激发兴趣。

化学炭的教案(精选17篇)篇二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共价键的三个主要参数:键能、键长、键角;

2.初步了解化学键的极性与分子极性的关系;

3.初步了解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的概念。

教学重点:共价键的三个主要参数;

教学过程:

[复习]。

1.关于化学键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可以含共价键。

(b)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

(c)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d)共价化合物中不含离子键。

2.下列哪一种元素的原子既能与其它元素的原子形成离子键或极性共价键,又能彼此。

结合形成非极性共价键()。

(a)na(b)ne(c)cl(d)o。

3.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和结构式。

[板书]1、表明共价键性质的参数。

(1)键长:成键的两个原子或离子的核间距离。

[讲述]键长决定分子的稳定性,一般说来,键长越短,键越强,也越稳定。键长的大小与成键微粒的半径大小有关。如键和h—cl。

h—i。

[板书](2)键能:拆开1l某键所需的能量叫键能。单位:/l。

[讲述]键能决定分子的稳定性,键能越大,键越牢,分子越稳定。

[板书](3)键角:分子中相邻的两个键之间的夹角。

[讲述]键角决定分子的空间构型,凡键角为180°的为直线型,如:;凡键角为。

109°28′的为正四面体,如:。

[思考]共价键中有极性键和非金属键,由共价键形成的分子中是否也有极性呢?

[板]2、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

化学键的极性是原子在分子中的空间分布决定分子的极性。

[讲述](1)非极性分子:分子中电子云分布均匀,分子结构对称的分子属于非极性分子。只由非极性键结合成的分子都是非极性分子。如:。由极性键结合成的分子,分子中正、负电荷的重心重叠,结构对称也属于非极性分子。如:

(2)极性分子:分子中由于电子云分布不均匀而呈极性的分子。由极性键结合形成的分子,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叠,产生正、负极,分子结构不对称,属于分子极性分子。如:hcl、。

(3)相似相溶原理: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量于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量溶于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

如:为非极性分子,易溶于非极性分子溶剂中。

[板书]3、分子间作用力?

[设问]请大家思考一下,分子间作用力是不是一种化学键,为什么?请举例说明。

分子间作用力存在于:分子与分子之间。

化学键存在于:分子内相邻的原子之间。

[阅读]科学视野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板书]氢键:

[讲述]与吸电子强的元素(f、o、n等)相结合的氢原子,由于键的极性太强,使共用电子极大地偏向于高电负性原子。而h原子几乎成了不带电子、半径极小的带正电的.核,它会受到相邻分子中电负性强、半径较小的原子中孤对电子的强烈吸引,而在其间表现出较强的作用力,这种作用力就是氢键。

[讲述]氢键的形成对化合物的。

物理和化学性质具有重要影响。

[解释]化合物的熔沸点,主要取决于分子间力,其中以色散力为主。以氧族元素为例,h2te、s2se、h2s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减小,色散力依次减弱,因而熔沸点依次降低。然而h2o由于分子间氢键的形成,分子间作用力骤然增强,从而改变了te—s氢化物熔沸点降低的趋势而猛然升高,卤族中的hf和氮族中的nh3也有类似情况。

[小结]略。

[板书计划]。

1.表明共价键性质的参数。

(1)键长:成键的两个原子或离子的核间距离。

(2)键能:拆开1l某键所需的能量叫键能。单位:/l。

(3)键角:分子中相邻的两个键之间的夹角。

2.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

化学键的极性是原子在分子中的空间分布决定分子的极性。

3.分子间作用力?氢键:

[课堂练习]。

1.下列物质中,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a.na2o2b.na2oc.naohd.cacl2?

2.下列物质中,不含非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是()。

a.cl2b.h2oc.n2d.ch4?

3.下列关于极性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不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共价键?

b.由同种元素的两个原子形成的共价键?

c.极性分子中必定含有极性键?

d.共用电子对必然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原子一方?

4.下列化学键一定属于非极性键的是()。

a.共价化合物中的共价键b.离子化合物中的化学键?

c.非极性分子中的化学键d.非金属单质双原子分子中的化学键?

化学炭的教案(精选17篇)篇三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和应用的科学。要研究物质的宏观性质,必须从微观粒子入手,才能寻找到原因。化学学科涉及分子、离子、原子、质子、中子、核外电子等多种微观粒子,但最重要的是原子。只要了解了原子的结构,才可以进一步了解分子、离子结构,进而深入认识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在初中,学生已初步了解了一些化学物质的性质,因此有必要让学生进入微观世界,探索物质的奥秘。通过本节了解原子构成、核素、同位素概念,了解质子数、中子数和质量数间的关系,为后续周期律的学习打好基础。

知识目标:

1.明确质量数和azx的含义。

2.认识核素、同位素等概念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

提高同学们辨别概念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原子结构的研究,激发学生从微观角度探索自然的兴趣。

重点:明确质量数和azx的含义。

难点:认识核素、同位素等概念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同学们在初中已经有了关于原子结构的知识,所以这节课原子表示方法比较容易接受,但对于核素同位素的概念是新知识。

学案导学

学生学习准备:导学案

教师教学准备:投影设备

:一课时

(一)、检查学案填写,总结疑惑点(主要以学生读答案展示的方式)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构成物质的微粒还有离子、分子等),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都都与原子结构密切相关,同种原子性质和质量都相同。那么原子能不能再分?原子又是如何构成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原子的几个概念。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核素和同位素

1、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在原子的中心,由带正电的质子与不带电的中子构成,带负电的电子绕核作高速运动。也就是说,质子、中子和电子是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在原子中,原子核带正电荷,其正电荷数由所含质子数决定。

(1)原子的电性关系: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2)质量数: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叫质量数。

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3)离子指的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带正电荷的粒子叫阳离子,带负电荷的粒子叫阴离子。

当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是阳离子,带正电荷;

当质子数(核电核数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是阴离子,带负电荷。

(4)原子组成的表示方法

化学炭的教案(精选17篇)篇四

3.初步了解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的概念。

共价键的三个主要参数;

[复习]。

1.关于化学键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可以含共价键。

(b)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

(c)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d)共价化合物中不含离子键。

2.下列哪一种元素的原子既能与其它元素的原子形成离子键或极性共价键,又能彼此。

结合形成非极性共价键()。

(a)na(b)ne(c)cl(d)o。

3.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和结构式。

[板书]1、表明共价键性质的参数。

(1)键长:成键的两个原子或离子的核间距离。

[板书](2)键能:拆开1l某键所需的能量叫键能。单位:/l。

[讲述]键能决定分子的稳定性,键能越大,键越牢,分子越稳定。

[板书](3)键角:分子中相邻的两个键之间的夹角。

[讲述]键角决定分子的空间构型,凡键角为180°的为直线型,如:;凡键角为。

109°28′的为正四面体,如:。

[思考]共价键中有极性键和非金属键,由共价键形成的分子中是否也有极性呢?

[板]2、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

化学键的极性是原子在分子中的空间分布决定分子的极性。

[讲述](1)非极性分子:分子中电子云分布均匀,分子结构对称的分子属于非极性分子。只由非极性键结合成的分子都是非极性分子。如:。由极性键结合成的分子,分子中正、负电荷的重心重叠,结构对称也属于非极性分子。如:

(2)极性分子:分子中由于电子云分布不均匀而呈极性的分子。由极性键结合形成的分子,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叠,产生正、负极,分子结构不对称,属于分子极性分子。如:hcl、。

(3)相似相溶原理: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量于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量溶于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

如:为非极性分子,易溶于非极性分子溶剂中。

[板书]3、分子间作用力?

[设问]请大家思考一下,分子间作用力是不是一种化学键,为什么?请举例说明。

分子间作用力存在于:分子与分子之间。

化学键存在于:分子内相邻的原子之间。

[阅读]科学视野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板书]氢键:

[讲述]与吸电子强的元素(f、o、n等)相结合的氢原子,由于键的极性太强,使共用电子极大地偏向于高电负性原子。而h原子几乎成了不带电子、半径极小的带正电的.核,它会受到相邻分子中电负性强、半径较小的原子中孤对电子的强烈吸引,而在其间表现出较强的作用力,这种作用力就是氢键。

[讲述]氢键的形成对化合物的。

物理和化学性质具有重要影响。

[解释]化合物的熔沸点,主要取决于分子间力,其中以色散力为主。以氧族元素为例,h2te、s2se、h2s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减小,色散力依次减弱,因而熔沸点依次降低。然而h2o由于分子间氢键的形成,分子间作用力骤然增强,从而改变了te—s氢化物熔沸点降低的趋势而猛然升高,卤族中的hf和氮族中的nh3也有类似情况。

[小结]略。

1.表明共价键性质的参数。

(1)键长:成键的两个原子或离子的核间距离。

(2)键能:拆开1l某键所需的能量叫键能。单位:/l。

(3)键角:分子中相邻的两个键之间的夹角。

2.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

化学键的极性是原子在分子中的空间分布决定分子的极性。

3.分子间作用力?氢键:

1.下列物质中,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a.na2o2b.na2oc.naohd.cacl2?

2.下列物质中,不含非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是()。

a.cl2b.h2oc.n2d.ch4?

3.下列关于极性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不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共价键?

b.由同种元素的两个原子形成的共价键?

c.极性分子中必定含有极性键?

d.共用电子对必然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原子一方?

4.下列化学键一定属于非极性键的是()。

a.共价化合物中的共价键b.离子化合物中的化学键?

c.非极性分子中的化学键d.非金属单质双原子分子中的化学键?

化学炭的教案(精选17篇)篇五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对比回忆说出化学键的类型,识别离子键与共价键的基本特征,理解共。

价键的极性,能判断物质中具有的化学键类型,正确书写离子、原子、离子化合物、共价分子的电子式以及其形成过程。

2、能力目标:通过对离子键、共价键的本质的理解,寻找化学键的形成规律,发展学生对。

微观粒子的想象能力,加深对物质结构的系统认识。通过分析、讨论深入理解离子键与共价键的本质以及两者的关系,提高分析、演绎、归纳的能力。通过阅读信息和背景资料的方法,开阔视野,与所学内容结合起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发现自己认识的深化和发展,

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化学结构理论能预测新物质来体验化学带来的惊奇和美妙。

[教学重点]。

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和成键规律,电子式表示的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

[设计思路]。

本节课设计以问题情景发生和解决而产生首尾呼应为框架,以基础知识复习为。

主线,导入信息促进知识和能力发展为特点,着力体现高三复习“退半步重基础,跨半步促提高”的复习策略。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教学过程]。

[课的导入]。

投影:化学史上重大发现——c60彩图展示,(提出问题:你知道它具有什么化学键吗?)。(话题一转)鲜为人知的是,100多年来科学家对纯氮物种的研究和发现,第一次是1772年分离出n2,第二次是1890年合成了重氮离子,是高能氮阳离子,甚至科学家预计能合成n8,你能预测该物质具有什么化学键吗?(停顿,大多数学生回答为非极性共价键)为了进一步了解其成键情况,我们一起来回顾关于化学键的知识。

[设计意图]。

用c60引发学生对过去知识的回忆,而n8看似一个延续,实则为学生创设一个新奇的问题情景,为学生通过复习提高最终尝试解决新问题制造一个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过渡]原子结构的知识告诉我们,绝大多数原子核外电子未达到饱和结构,这就决定了绝大多数的原子要以化学键的形式来成就自己的稳定结构,元素原子的多样性决定了化学键的多样性。

[学生]。

回忆化学键的定义: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并说出键的`类型。

[投影]。

离子键一、化学键的类型。

(配位键)共价键化学键教案极性键非极性键[过渡]这些不同的化学键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它们有哪些特点?[投影]按照以下线索,一起回忆、讨论并回答问题。

1、离子键与共价键的实质是什么?成键双方的微粒各是什么?

5、离子键的强弱是由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的强弱决定吗?共价键的强弱又由什么因素决定?

化学炭的教案(精选17篇)篇六

从本节课题开始,学生将从以往的宏观世界走向微观世界,对奇妙的微观世界有所了解。从认识到分子、原子的存在开始,逐步了解分子、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不同变化,来形成分子、原子的概念。

本课题首先从学生学生亲身体验(教师在第一排喷洒空气清新剂,而坐在教室每个地方的学生都能闻到清新的气味)及红墨水在水中扩散的现象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然后结合教材中的图片和多媒体,用简单的几句话将人类对分子、原子的原始思索与现代证明略作描述,确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观点。

课堂教学中通过浓氨水的扩散对比实验让学生探究得出结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并利用这一结论对前述现象作出具体解释,对如何运用微观粒子运动规律来解释宏观现象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关于分子间有间隔的内容,通过用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总体积小于200ml的实验探究,让学生总结出:分子之间有间隔,同时延伸到物质的热胀冷缩,物质三态的变化,向车胎里打气等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让学生确认分子间有间隔的事实。

教材中还设计了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微观示意图,让学生讨论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还是原子?把对微观世界的探索引向深入,引导学生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比较以前学习过的一些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进一步从化学变化中认识分子、原子的特性,形成概念。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让学生领悟从宏观物质进入微观粒子,为后期学习作好知识铺垫。

在初二物理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一些关于分子和原子的知识,知道分子和原子体积非常小,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但其确实客观存在。因此,本课题的引入并不困难,但从化学角度讲解涉及的一些化学微观概念较为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学生能熟练掌握的是物理学上常提到的一些变化,如蒸发、扩散,物质三态以及热胀冷缩。

知识与特能: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质量小、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等基本特征;知道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3、知道原子和分子的相同点、不同点和联系;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4、学会运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来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纯净物和混合物。

过程与方法:

1、能从常见的现象入手,通过观察自然、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推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2、激发对物质微粒的探究欲,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1、教学课时:(1课时)

2、教学准备:红墨水、冷热水、大、小烧杯、氨水、酚酞试液、酒精、量筒、教学课件、温度计、体温表。

认识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观粒子。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实验启发式与课内外探究性学习相结合,多媒体辅助。

1、创设问题情境,引出课题

[教师活动]教师在教室第一排喷洒空气清新剂。

问:同学们看到了什么?闻到什么?为什么全教室的学生都能闻到清新剂的气味?引起学生思考。

[学生活动]发现问题:

将化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真实的情景中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产生探求欲望。由此引入构成物质的粒子的知识解释上述现象。

[设计意图]引出课题:从与教学内容有内在关系的身边的素材中,抽取有启发性的情节,提出高于思考性,激发想象力的化学话题。

2、新课学习:

[教师活动]:活动与探究一:物质的微粒性。

[追问]:我已经停止喷洒空气清新剂了,为什么现在仍有清新的气味?

[经过讨论得结论板书]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

[讲解]:停止喷洒空气清新剂,但空气清新剂的清香仍然存在,说明构成空气清新剂香味的粒子——分子,虽然肉眼无法看见,但却真实存在的。

[ppt投影]:

1、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象(图3-2)

2、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中国”。(图3-3)

边展示边说明: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中国”,是目前最小的文字,小至原子的大小,说明我国已掌握了操纵原子的技术。

[学生活动]边听、边看、边疑,得出结论: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肉眼无法看见,但微观粒子聚集在一起构成宏观物质。

[教师活动]活动与探究二: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分子、原子的特征)

[ppt投影]

(一)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分子、原子的特征)

1、分子等粒子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活动探究]红墨水分别在冷、热水中扩散。

[追问]:为什么红墨水能在水中扩散?为什么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速率快?

[演示实验]向盛有约40ml蒸馏水的烧杯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

1、取少量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现象。

2、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例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

烧杯c,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如图)。

[讨论]以上实验说明什么问题?

(同时播放实验过程及微观过程)

[ppt投影]:

2、分子等粒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学生活动]想象、理解:分子、原子有多小。

[教师活动]

[提出问题]:100ml水+100ml酒精=200ml液体;正确吗?

[学生活动]学生实验:

1、量取100ml水、100ml酒精混合在一起观察是否等于200ml。

2、用酒精温度计,体温表分别测出水温和体温,观察表上数值变化情况。

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上述问题。

[ppt投影]

3、分子、原子之间有间隔,间隔的大小与温度,压强有关,气体分子间隔较大,固体、液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小。

[教师活动]活动与探究三:分子、原子的概念。

以水的电解为例,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与讲解,引导学生从分子的角度,理解水的蒸发与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

++

通电

h2o

h2+o

2[板书ppt投影]

(二)分子、原子的概念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强调:“保持”是指保持“化学性质不能保持物理性质”,“最小粒子”是指“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原子的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强调:“最小粒子”不是指绝对的最小,而是指“化学变化”中的最小。

3、分子与原子比较。

分子

原子

相同点

1、质量、体积都非常小

2、彼此之间有间隔

3、总是不断地运动

4、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相同

不同点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为原子。

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再分。

联系

[学生活动]在教师引导下思考分析,(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物质没有变,分子本身没变化。(物理变化)

2、物质变了,分子本身也变了(化学变化)

观看多媒体课件演示,听讲解,理解和领悟。

巩固、深化

反复从《水分解的微观变化》领会分子的“分与合”,做出物质变化过程中的粒子变化的图示。

[设计意图]

使学生的思维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相互对比的角度深入到微观领域,从分子本身是否变化来认识、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通过联系新旧知识,提出问题,并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给予学生直观的印象。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交流,归纳总结。

[教师活动]:[矫正总结]

[巩固训练]练习册本节选择题部分。

[设计意图]:总结本课知识要点,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

课题1:分子和原子

(一)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分子、原子的观点或特征)

1、分子、原子的体积、质量都很小;

2、分子、原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3、分子、原子之间有间隔,间隔的大小与温度、压强有关,气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大,固体、液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小。

4、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二)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的运用。

1、解释有关常见现象

2、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由多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纯净物——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三)分子、原子的概念:

1、分子的定义:分子是保特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原子的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分子与原子比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领学生进入微观世界。首先认识分子、原子的客观存在,然后建立微观粒子模型,体会它与宏观物质的不同,掌握用微观理论解释宏观变化,最后进一步认识分子、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不同,形成分子、原子的概念。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有以下几点反思:

1、教学手段形式多样。有实物展示、实验演示、活动与探究、多媒体投影相互有机结合,使抽象概念形象化,突破难点,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激发学生浓厚的探究欲望,但要注意多媒体只能起辅助作用。

2、实验与活动探究均采取对比方法,如红墨水在冷、热水中扩散。浓氨水分子扩散实验采取氨水直接滴入酚酞溶液与氨分子运动到酚酞溶液中进行对比,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探究的方法。

3、将化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如院子里的桂花香,食堂里的饭菜香等,从真实的情景中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产生探求欲望。

4、从微观角度认识和区别物质的变化,是本节课的难点,如何突破难点仍是师生需要解决的问题。

化学炭的教案(精选17篇)篇七

1、认识滴定管和容量瓶,了解其规格、构造和用途。

2、熟练掌握滴定管和容量瓶的使用方法。

3、通过动手练习,训练操作技能。

4、在实验中培养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方法和精神。

练习滴定管和容量瓶的使用方法。

滴定操作技能的形成。

量筒、滴定管、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滴定管夹、锥形瓶。

单人单组。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练习两种新仪器的使用方法。之前,复习一下量筒的知识。

量筒的用途是什么?使用量筒时应注意什么问题?仔细观察,注意其刻度。

量筒:用于粗略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最小刻度为0.1ml,不估读,使用时应注意:

1、使用时,应选合适的规格,观察刻度时量筒要放平,使视线、刻度及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同一水平。

2、不能在量筒中配制溶液和进行化学反应,不能加热。

3、量筒内残留的液体为“自然残留液”,不应洗涤后再转移。

4、量筒刻度由下而上,无“0”刻度。

实验时,有时要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这时量筒不能满足需要,那么用什么仪器呢?现在给大家介绍一种。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酸、碱式滴定管的结构、规格、分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滴定管是内径均匀、带有刻度的细长玻璃管,下部有用于控制液体流量的玻璃活塞(酸式滴定管)或由橡皮管、玻璃球组成的阀(碱式滴定管)。规格有25ml、和50ml。滴定管主要用于精确地放出一定体积的溶液,可估读到0.01ml。

使用滴定管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1、使用前应检验滴定管是否堵塞或漏水。

检验滴定管是否堵漏,方法是:用自来水充满,夹在滴定台架上,静止约2分钟,观察有无水滴渗出。将活塞旋转180度,再检查一次,若前后两次均无水渗出,活塞转动也灵活,即可使用。漏水应重新涂凡士林,条件好的学校可更换;还要检验是否堵塞,堵塞应擦净凡士林并把小孔中的凡士林用滤纸和细丝除掉,涂凡士林的方法是:将活塞取出,用滤纸及干净布将活塞及活塞槽内的水擦干净。用手指蘸少许凡士林,在活塞的两头涂上薄薄的一层,在离活塞孔的两旁,少涂一些,以免凡士林塞住塞孔,或者在活塞粗的一端和塞槽细的一端的内壁涂上一薄层凡士林(初学者用此方法较好),将活塞插入活塞槽中并拧紧,同时向同一方向旋转活塞,直到活塞中的油膜均匀透明;如果活塞不配,需重新更换;如发现转动不灵或活塞上出现纹路,表示凡士林涂得不够;若有凡士林从活塞缝内挤出,或活塞孔被堵塞,表示凡士林涂得太多。遇到这种情况,都必须把塞槽和活塞擦干净后重新涂上凡士林;涂上凡士林后,用橡皮圈将活塞栓好,以防活塞脱落打碎。

2、酸式滴定管盛放酸性溶液,碱式滴定管盛放碱性溶液,不可互换。均不可盛放热液体。

3、用蒸馏水洗涤后,用操作液润洗滴定管2~3次,第一次用10ml左右,第二、三次用5ml左右,装入操作液时用漏斗,烧杯等仪器。

注意:无论何种滴定管,每次洗涤(操作液润洗除外),将水倒出后应擦干外壁,观察内壁,若不挂水珠,表示洗净。

4、读数时,应使视线、刻度及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同一水平。

5、滴定管内气泡的排除。

滴定管内的气泡:对酸式滴定管可迅速转动活塞,使溶液很快冲出,将气泡带走,如带不走则有老师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处理。对碱式滴定管,可把橡皮管向上弯曲,利用气泡上浮原理,挤动玻璃珠,使溶液从尖嘴处喷出,气泡即可排除。注意,只有排除气泡后才可以读数。

1、检验滴定管是否堵塞或漏水。

2、向滴定管装液,润洗滴定管。

3、排除滴定管内气泡。

4、练习滴定管读数。

5、学生们测出25滴水的体积。

6、用滴定管量取10.00ml水。

使用滴定管时应注意的问题:

1、检查2、润洗3、赶气泡,调液面。

4、读数(眼睛平视,液体的凹液面和刻度线相切)。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容量瓶的结构、规格,了解其用途。

容量瓶是细颈、梨形的平底玻璃瓶,瓶口配有磨口的玻璃塞或塑料塞、瓶体上标有温度和容积,表示在所指温度下,所量液体的体积,瓶颈部有一环形刻线,当液体凹液面与此刻线相切时,溶液的体积即为容量瓶所标注的体积,没有零刻度。

常用容量瓶的规格有: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等几种。

使用容量瓶应注意:

1、使用前应检查是否漏水。

2、容量瓶不能被加热,也不能装热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才可转移入容量瓶。不可久贮溶液,尤其是碱溶液。

3、定容时用胶头滴管慢慢滴加到刻度线(眼睛平视,液体的凹液面和刻度线相切)。

4、容量平使用完毕后及时洗净、凉干。

p170操作练习1、2。

使用方法:

1、检漏2、移入室温溶液3、定容4、摇匀。

1、完成实验报告。2、完成教材后的问题。

化学炭的教案(精选17篇)篇八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物质由微粒构成的,微粒不断运动,微粒之间有间隔,微粒间有作用力。

2.了解物质性质与微粒之间的关系:微粒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化学性质。

1.能够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2.能够设计或完成某些说明物质微粒性的简单实验。

3.能够运用有关物质的微观知识来进行想象和推理。

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性质是由微粒的结构性质决定的。

2.使学生善于用已有的知识对周围的一些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物质的微粒性与物质变化的联系。

引入:在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一些氧气、二氧化碳、水等物质的性质,它们各自都有着不同的性质。我们是否会提出这些问题:物质间为什么可以发生那么多的反应?氧气和二氧化碳等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性质,原因是什么?物质到底由什么构成的?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那么各种物质是否有相同的构成?……这些问题将会在我们本章逐步为你解决。

引入:既然要开始研究物质构成的奥秘,那么我们学会用微观的观点来观察和解释宏观的物质或现象。

实验:探究物质的可分性

1.将高锰酸钾粉末取出少部分,用研钵将高锰酸钾再研碎,成为小颗粒。

2.将研磨的高锰酸钾粉末放入试管中少量,加入少量的水,发现试管中的固体颗粒逐渐变少,直至消失。

3.得到的高锰酸钾溶液中,逐渐加入水,溶液的紫红色逐渐变浅,直至无色。

分析:1.固体颗粒为什么消失?

答:高锰酸钾颗粒被“粉碎”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分散到水中。

2.溶液的颜色由深到浅,直至无色,这是为什么?

答:变浅直至无色,并不是高锰酸钾消失,而是构成它的微粒太少,太小,我们看不见了。也就是能说明高锰酸钾固体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

答:不能。对于一个微粒而言,毫无物理性质之说。也就是说,一种物质的物理性质必然是大量微粒聚集才能表现出来的。

4.日常生活中,糖水是甜的,盐水是咸的,这个现象又能说明什么问题?

答:在水的作用下,构成蔗糖和食盐的微粒被分散到水中。同样是微粒,一种是甜的,一种是咸的,说明不同物质是由不同微粒构成的,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总结: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

1.物质可以再分;

2.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微粒构成的;

4.构成物质的微粒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物理性质是由大量微粒体现的。

回答:如过滤时水能够从滤纸中渗过,

补充实验:20毫升的稀硫酸置于一只小烧杯中,另取20ml的稀硝酸钡,慢慢将硝酸钡溶液滴入小烧杯中,不断搅拌,“乳白色固体”从无到有,并且不断增多。

说明:生成物硫酸钡不溶于水,聚集到一定颗粒被人的视觉察觉到,分布在水中形成浊液,静置后小颗粒群聚而沉淀。

实验:探究微粒运动的实验

步骤:实验1:向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加少量的浓氨水。

现象:滴入浓氨水后,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说明:酚酞试液遇蒸馏水不能变色,而酚酞试液遇浓氨水后变红。

实验2:重新配制酚酞与水的混合溶液a,在另一烧杯b中加入3~5ml的浓氨水,用大烧杯罩在一起。

现象:溶液a逐渐变红

原因:构成氨气的微粒扩散在大烧杯中,溶于水后形成溶液就能使无色酚酞试剂变红。

回答:没有必要。因为在实验一开始,已经证明了蒸馏水不能使无色酚酞变红。

结论: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在做不停的无规则运动。

回答:我们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代替氨水。如果是酚酞扩散的话,它也会使碱性的氢氧化钠溶液变红,但实验事实可以证明,并没有变色,所以假设是错误的。这个实验可以说明,各种微粒运动的情况是不同的,有的容易扩散,有的不容易甚至很难,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有些物质容易挥发,有些物质容易溶解,而有些物质却不易挥发,不易溶解。

回答:温度高,构成白糖的微粒更快地扩散到水中。说明微粒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速率越大。

总结:

1.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2.不同微粒的运动情况有所不同;

3.微粒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成正比。

举例:那些现象又能够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呢?

讨论:如闻到花香,湿衣服晒干,氯化氢与氨气生烟实验。

阅读实验:水和空气的压缩实验

现象:水不容易被压缩,而空气容易被压缩

说明:1.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具有间隙;

2.构成水的微粒间隙很小,构成空气的微粒很大。

阅读实验:水与酒精的混合实验

结果: 等于100ml 等于100ml 小于100ml

说明:同种微粒之间的间隙相同;不同种微粒间隙不同

总结:1.构成物质的微粒间具有间隙

2.不同种物质的微粒间隙有所不同

解释:有关物质构成的知识主要有物质是很小的微粒构成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微粒间有一定的空隙。微粒的运动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微粒运动越快,微粒间的空隙就越大。当微粒间的空隙小到一定程度时,成为固体,大到一定程度时,成为液体,微粒间的空隙继续增大,就会成为气体。

提问:我们在一量筒中,现放一定量的水,然后再放入两块冰糖,观察液面情况。待全部溶解后,再观察液面,试解释。

回答:未溶解时,冰糖固体的体积占据了水的一部分体积,使液面上升;当冰糖全部溶解后,构成冰糖的微粒就被分散到构成水的微粒的间隙中,使总体积减小,所以液面就下降了。

举例:还有那些事例能够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间有一定的间隙

注意:与海绵结构中间隙相区别

回答:空气中的确存在微粒。微粒之间具有一定的作用力,包括斥力和吸引力。

讲述:物质的微粒在不断的运动,固体和液体的微粒不会散开,而保持一定的体积,这就是因为一切微粒之间存在一定的吸引力。

例题解析

1.用构成物质的微粒的特性解释夏天空气潮湿,而冬天空气干燥的原因。

答:夏天气温高,地面上构成水的微粒运动快,每天扩散到空气中的水的微粒很多,使空气变得很潮湿;冬天气温低,构成水的微粒运动慢,每天扩散到空气中的水的微粒较少,空气显得干燥。

2.装开水的保温瓶有时候会跳出来,为什么?

答:保温瓶该有时会跳起来的原因之一是,瓶内开水没有装满,瓶内留有空气,受热后微粒空隙增大,或者到开水时,有冷空气进入瓶中,盖上瓶盖,空气受热,气体微粒空隙增大,体积膨胀,瓶内压强增大,使瓶盖跳起来。

3.0℃的水继续冷却,结成冰后,分子间的间隔:( )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不能确定

答案:b。宏观上水变成冰后,体积增大。为什么温度降低,水分子之间的间隙就增大了?这个问题至今还没有一个满意的答案。比较流行的是“假晶体”的存在。

化学炭的教案(精选17篇)篇九

10.氧气的性质和用途1(新授物质课)。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初步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能力培养: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语言表达能力。

科学思想:通过研究氧气的性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科学品质: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求实、严谨的优良品质。

科学方法:通过实验探讨氧气的化学性质。

重点、难点:初步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对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有空气,而空气中有氧气。

[提问]请你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用到氧气的地方。

[讲解]氧气与人类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是人类和动物自下而上不可缺少的物质。

倾听。

回答:人和动物呼吸,急救病人。

倾听。

激发兴趣。

[提问]氧气具有哪些性质呢?

[引言]化学上要系统的研究某种物质一般都有一个程序,即先研究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再通过性质研究它的.用途。

思考、猜想。

设疑创设情境。

初步了解研究物质的程序。

[提问]什么是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包括什么内容?

回答:1不经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复习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打好基础。

[展示]一瓶氧气。

[讨论提纲]。

1.说出氧气的色态。

2.氧气有气味吗?

4.在1升水中仅溶解30毫升的氧气怎样表示氧气的溶解性?

[讲解]如果我们改变条件,氧气会由气态变为液态,所以说气体时必须要注明在通常状况下。

观察、讨论,一位学生回答(别的学生补充)。

1氧气是无色的气体。

2氧气是无味的(闻气味)。

3氧气比空气重。

4氧气不易溶解于水。

领悟。

培养学生的面容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习闻气味的方法。

[板书]一、物理性质。

1.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气体。

2.比空气略重。

3.不易溶解于水。

4.氧气。

液态氧固态氧

无色淡蓝色淡蓝色。

看课本第14页、记录。

加深记忆。

[课堂练习]1.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____色___味的____,____溶解于水,比空气____。

2.液态氧为____色,由气态氧变为液态氧属于____变化。

做课堂练习。

及时反馈。

[提问]什么是化学性质?

[引言]氧气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氧气的化学性质。

回答:经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思考、猜想。

复习提问,引出新知识。

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板书]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1.氧气与木炭反应。

[演示]。

[观察提纲]1木炭的色态。

2用坩埚钳夹住木炭伸入氧气瓶中有什么现象?

4观察反应后生与物的色态,再向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可看到石灰水有什么变化?

记录。

观察、记录。

木炭是黑色固体,用坩埚钳夹住木炭伸入氧气瓶中没有发生变化,点燃的木炭在空气中发出红光,在纯净的氧气燃烧发出白光,生成物是气体。倒入澄清的石灰水后石灰水变浑浊。

设疑问。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讨论]木炭与氧气发生反应的条件是什么?说明提纲2中不能发征反应的原因。

[小结]上述实验说明木炭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讲述]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出化学反应,写法如下:

1.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名称,即反应物写在左边,生成物写在右边,中间划箭头。

2.箭头上写反应条件。

下面表示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板书]木炭+氧气二氧化碳。

讨论并回答:

反应条件是点燃,因为2中反应条件没有达到,所以反应不能发生。

记忆。

领悟。

试着书写文字表达式。

记录。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准确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加深对文字表达式的认识。

加深记忆。

[板书]2.氧气与硫反应。

[演示]展示硫粉。

[讨论题]这种气体对空气有污染吗?

[讲述]这种气体叫做二氧化硫,近年业我国禁止燃放鞭炮,是因为放鞭炮后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污染环境,所以我们要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从我做起,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

思考、猜想。

观察并记录。

硫粉是淡黄色固体,点燃的硫粉在空气中燃烧,火焰为淡蓝色,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火焰为明亮的蓝紫色。生成物有刺激性气味。

讨论并回答:有。

倾听。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提问]怎样写出硫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写出文字表达式、记录:

加强记忆。

[板书]3.氧气与磷反应。

[设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什么?

[讲解]产生的白烟是白色的固体小颗粒。

[提问]怎样写出磷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引言]氧气能与碳、硫、磷发生反应,能否与铁丝发生反应,通过实验来验证。

[板书]4.氧气与铁反应。

[演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观察题纲]1.观察铁丝的颜色、状态。

2.观察集气瓶底放的是什么?

3.将铁丝点燃后伸入氧气瓶中有什么现象发生?

4.观察生成物的色态。

[讨论题]集气瓶底部为什么要加少量的水或细沙。

[提问]怎样写出铁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回忆成分的实验。

回答:产生大量的白烟。

倾听写文字表达式、记录。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倾听。

猜想。

观察、记录。

铁丝是银白色的固体,绕成了螺旋状,集气瓶底部放了少量的水,被加热的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回忆实验现象。

记忆物质色态。

加强记忆。

质疑,激发兴趣。

培养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加强记忆。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讨论]1.氧气能与碳、硫、磷、铁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那么氧气是不是活泼气体?

2.物质在空气中与纯氧气中燃烧哪个剧烈?

[小结]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放出热量。

[讨论]如何检验一个集气瓶中是否是氧气?

[讲解]一般我们用最简单的方法来检验,请看实验。

[演示]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提问]有什么现象发生?

[小结]用带火星木条来检验氧气。

讨论并回答:

自由回答。

思考。

观察。

回答: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培养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会检验氧气的简便方法。

[课后小结]。

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

2.初步掌握气气的化学性质(会写文字表达式及对反应现象的描述)。

分析、归纳并回答。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明确各知识点要达到的目标。

课后记:从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起,初中化学开始具体研究物质,物质的性质决定其有何用途。而物质的性质主要从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方面起,因此,掌握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区别与联系;物理化学性质都包括哪些方面是要求学生熟记的。

化学炭的教案(精选17篇)篇十

1.使学生了解化学在人类进步中的作用。

2.使学生明确在高中阶段为什么要继续学习化学。

3.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了解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4.通过了解我国在化学方面的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过程:[引言]在高中,化学仍是一门必修课。“”这句话引自美国著名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西博格教授的一次讲话。也许我们对这句话的含意还知之甚少,相信学完本节课后一定会同意西博格教授的观点,对化学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设问]除了合成材料外,人类社会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化学解决呢?化石能源是有限的,提高燃烧效率,开发新能源需要化学;保护人类居住的环境需要化学;提高农作物产量,解决吃饭问题需要化学;维护人体健康更离不开化学,我们不难看出在社会发展中,化学所起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

[设问]怎样才能运用化学知识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呢?(请同学们看课本图5,并讨论)。

[一分钟演讲]:请学生根据本节课提供的素材和自己的体会,做一分钟演讲:“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过渡]化学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如此重要,应该如何学好化学呢?[讲解]除了要注重化学实验,掌握有关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重视科学方法的训练十分重要。在化学研究中常用的科学方法有实验法、模型法、逻辑法等。在化学学习中,我们要从实验中获取大量的感性知识;许多结论要通过实验验证;许多未知需要实验去探索;作为研究化学必备的实验技能需要通过做实验去提高。目前的实验条件下,原子用眼睛不能直接看到,要研究化学规律必须了解原子的结构,这就需要建立原子的模型,通过模型去想象原子的真实结构。不仅原子需要,分子也需要,前面的牛胰岛素分子模型,是许多科技工作者汗水的结晶。因此,模型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逻辑法是科学研究普遍采用的方法。比如我们根据硫酸、盐酸等酸的性质可用归纳的方法得到酸的通性,又可以用类比的方法推断磷酸的性质。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学习中要注意训练科学方法,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还要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要勤于思考,并多阅读课外书籍,以获取更多的知识。相信大家在新学年里一定会学好化学。

化学炭的教案(精选17篇)篇十一

6.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以及白色污染的治理方法。

重点。

1.知道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特点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知道废弃的材料对自然环境造成的污染及其危害,提出可能解决污染的合理措施;

3.实验探究纯棉纤维、羊毛纤维、化学纤维,聚乙烯及聚氯乙烯等常见材料的.鉴别方法。

难点。

实验探究纯棉纤维、羊毛纤维、化学纤维,聚乙烯及聚氯乙烯等常见材料的鉴别方法。

1.材料的发展过程。

2.材料的分类。

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合成材料、复合材料。

3.金属材料。

包括纯金属和各种合金。

(1)金属材料的发展历程。

古代——近代工业——现代工业。

(2)常见金属材料及应用。

球墨铸铁(fe、c、si、mn)——可代替钢。

锰钢(fe、c、mn)——钢轨、自行车架、坦克装甲、挖掘机铲斗。

不锈钢(fe、cr、ni)——医疗器械、炊具。

黄铜(cu、zn)——机器零件、仪表、日用品。

青铜(cu、sn)——轴承、齿轮等。

白铜(cu、ni)——钱币、代替银饰品。

焊锡(sn、pb)——焊接金属。

硬铝(al、cu、mg、si)——火箭、飞机、轮船等。

18黄金(au、ag、cu)——金饰品、钱币。

18白金(au、cu、ni、zn)——金饰品。

铂金(pt)——铂金饰品。

4.无机非金属材料。

分为传统材料和新型材料。

传统材料:陶瓷、玻璃、水泥。

新型材料:新型陶瓷、光导纤维等。

5.合成材料。

包括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1)合成纤维。

纤维分为:天然纤维、人造纤维、合成纤维。

天然纤维:吸水性、透气性好。

合成纤维:强度高、耐磨、弹性好、耐腐蚀。

化学炭的教案(精选17篇)篇十二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本节我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利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生学会判断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发生了质的改变的基础上而展开的。开始从生成何种物质向生成多少物质的方向过度,能使学生初步了解到定量的研究化学的方法;引导学生逐步从量的方向来研究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为学好化学方程式的教学做好理论准备,同时也完善了化学用语的教学,更关键的是为以后学习化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化学知识;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和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学生有学好化学的愿望,对该课题有着浓厚的兴趣,愿意动手实验,有较强的参与意识。相信他们完全可以过探究,解决问题。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科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及生成物的质量的实验测定,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2、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实质分析,认识在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质量总和与生成物质量总和相等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定量研究和分析推理能力。

3、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观察、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定量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2、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作出解释,培养学生分析及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史实资料,学习科学家开拓创新的精神。

3、产生学习的成功体验,享受学习、享受科学。

教学难点:微观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

1.对于质量守恒定律,设计并安排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引导学生从观察实验入手,启发学生分析产生现象的因果关系和本质联系,利用flash制作动画―电解水的微观分析,不但让学生突破难点,同时使学生又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的实质及分子与原子的根本区别。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和研究化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思维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能从感性到理性上探索事物变化的本质,发现事物变化的规律,强化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今后学习《酸 碱 盐》奠定了基础。

2.通过一个个真实的生活中的化学反应,把化学知识和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这样让学生发现原来我们所学的知识是如此贴近生活,因而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会得到进一步激发。采用以实验为先导,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分层次自主式教学法,根据学生学习的能力和个体差异,从实际出发,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在教学中分层要求、分层质疑、分层指导、分层练习,让学生自主选择,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自信造就一个人,自卑毁掉一个人,通过教学环节的设置,让每位学生都充满自信,形成对学习的持久兴趣和求知欲望。

仪器:托盘天平、烧杯、试管、锥形瓶、玻璃棒、酒精灯等。

药品:白磷、naoh溶液、nacl溶液、cuso4溶液、agno3溶液、 na2so4溶液、bacl2溶液、fecl3溶液等。

多媒体课件:动画

总结演示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演示实验】展示一瓶变质的牛奶

提问:这是什么?

解释:但这瓶牛奶已变质,不能再饮用。

追问:它发生了什么变化?

【提出问题】 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之和会不会发生改变?

学生观察并回答--牛奶

化学变化

同学经过思考后提出一些问题。倾听思考、产生学习兴趣从学生生活实例入手,激发兴趣停顿,期待。引导学生能把研究化学的思路从定性拓展到定量精心设疑,激发求知欲。

学生大胆猜想与假设:

1: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大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2: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3: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小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学生讨论、分组交流 1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2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启迪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过教师活动

【演示实验1】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1结论: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与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的关系是() 。

【演示实验2】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2结论: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与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的关系是( )。 称量记录:

反应前的总质量(锥形瓶+空气+白磷)是( ) 克。反应后的总质量是( ) 克。

称量记录:

反应前的总质量(烧杯+试管+两种溶液)是( ) 克。反应后的总质量是( )克。

初步学习定量研究问题的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记录实验的方法。

【分组实验】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并检查纠正学生实验操作中的问题。

反应名称 实验现象 反应后

质量和 结论

bacl2+na2so4

cuso4+naoh

naoh+fecl3

分组:把学生分成三组

1:设计方案

2:实验探究

3:汇报结果

结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

带着上述问题做实验,并记录本组实验测定的数据(操作方法同演示实验2)。

1: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资料与实验用品,自行设计实验方案

2:能积极分工、协作、观察并记录。

3:代表汇报,其他同学可以提出质疑。

2:培养操作能力以及研究问题的科学态度3:体现合作精神

4: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5: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板书】一、质量守恒定律

1、定律内容(略) 记忆定律内容 初步记住定律。

教 学 过 程 【讲述】科学家也是沿着我们刚才所走过的研究路线,发现并一次次的验证了这条定律。该定律的最早发现要归功于罗蒙诺索夫和拉瓦锡。

【投影】史实资料--《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

阅读材料 渗透化学史的教育,让学生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产生过程,重温历史,学习科学家敢于质疑、开拓创新的精神。

把学生的认识引向深入。引导学生体会没有经过科学理论的证明的经验归纳,不能称之为定律,只有经过科学理论证明的经验归纳才可以成为定律。

思考

【学生实验】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

师生交流: 实验记录:

反应前、后质量 加深对定律的理解教 【问题讨论】(1)铁生锈后质量大于铁的质量,能否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2)蜡烛燃烧后无影无踪,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守律? 联系实际,讨论、体会定律中关键字的涵义,初步运用定律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初步理解定律中关键字的涵义。

【板书】2、几点说明:

(1)参加化学反应

(2)总质量(沉淀或气体)

(3)审题时要注意关键的字,如“充分反应”、“恰好完全反应”、“足量反应”等字所表示的意义。 领会定律中关键字的意义。 强化对定律的理解和认识。

【问题讨论】为什么参加化学反应前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呢? 思考 再次设疑,启发思考,将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过 【多媒体课件】

电解水微观过程演示,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认识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

学生在观察基础上,认识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 引导学生从化学的微观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产生质的飞跃。

【板书】二、质量守恒的原因:

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均不改变。

(三个不变) 学生归纳并记录 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迁移与应用】投影 思考并回答 知识的运用

程 【反思评价】 通过本课题,你获得了哪些知识?认识有什么提高?能力有什么长进?学的快乐吗?把你的认识和体会与大家共享。 学生自由发言 学习的反思是一个知识内化、认识提高、情感升华的过程。

布置作业:

(中)在反应

3a+2o2点燃h2o+co2中,a的化学式为 。

课外提高:你还想知道什么?你还想了解什么?请你带着问题走出课堂,上网去查询 自愿

开拓学生视野

板书设计:

第三节 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内容: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二、质量守恒的原因:

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

三、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十一、教学反思: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一条重要规律。本节的知识将贯穿学生学习化学的始终。因此学生的学习与教学显得犹为重要。学习这一定律应注意三点。

第一点要重视实验。从观察白磷燃烧和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出发,通过思考去“发现”质量守恒定律,而不是去死记硬背。

第二点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定律强调“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第三点从本质上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之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是因为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变,原子的数目没变,原子的质量没变。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它物质(生成物)的过程。

现在回想起这节课,我觉得自己说的并不多,我把许多空间留给了学生,学生发挥的余地较广,从练习的情况看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不错。于是我在思考一个问题:是不是可以把这节课的形式推广应用到其它章节的教学中呢?我还会努力尝试。

化学炭的教案(精选17篇)篇十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溶液的浓稀与溶液的饱和、不饱和这两组概念的区别。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突出的是要培养学生在实验基础上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2.利用实验和数据的结合,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实验的分析研究,培养学生沿着“问题—实验—分析—结论”的思路,以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的中心内容是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学生虽然对于一般物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现象比较熟悉,但是对从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种种状态却很少思考。教材一开始就提出一杯水里是否可以无止境地溶解糖或食盐这样的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带到要讨论的问题中来。接着教材分别安排了两组实验[实验7-2]、[实验7-3]和[实验7-4],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只要条件固定,物质是不会无限制地溶解在溶剂中(彼此互溶者除外)。由此为依据,通过教师的归纳和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起“饱和溶液的概念”。

1.通过[实验7-2],学生应该了解:

(1)要判断物质的溶解是否有限度,就必须确定“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这两个条件。

(2)当这两个条件不变时,物质溶解的确都各有其限度。学生有了这两点认识之后,就能比较容易理解:当溶质溶解达到它的限度时(如果条件不变),溶液就处在一种特殊的状态即饱和状态。这时的溶液就是该状态下此溶质的饱和溶液。

如何教学生判断是否达到了溶解的限度呢?教材用“不能继续溶解而有固体剩余的时候”,这是利用可直接观察到的宏观现象作为判断溶液饱和的一个依据。但是利用“有固体剩余”来判断溶液已达饱和,又一定要以“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为前题,否则就没有意义。

[实验7-3]和[实验7-4]通过分析可以得到下列关系:对于大多数溶液来说:

(1)说明当改变饱和溶液的任何一个条件时,饱和溶液的状态都会被破坏,成为“不饱和溶液”。

(2)从反面证明饱和溶液定义的叙述必须有两个前提为条件,否则就没有意义。

(3)客观上向学生介绍了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两种可能的方法,即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至于相反过程,即由不饱和溶液转为饱和溶液,由于可能会引起物质的结晶析出,在本节暂不宜展开讨论。

2.为了消除学生把溶液的浓稀与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混为一谈,教材作了一段专门叙述。

通过[实验7-5],利用刚刚建立起来的饱和与不饱和概念及其判断方法,来分辨浓溶液与稀溶液,以及它们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区别,是很有说服力的,教师应很好利用这段教材,或讲解或指导阅读。在讨论时一定要向学生指明,溶液的浓稀,是指一定量溶剂中溶质的相对含量不同而言,与温度是否变化无关;饱和与不饱和是指溶质是否达到了最大溶解限度,受温度和溶剂的量两个条件的制约,表述的是溶液的一种存在状态,与溶液的“浓”、“稀”无关。

教学建议。

(1)边实验、边分析、过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他们积极思维,逐步建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教师演示实验并给出一些数据,引导学生分析,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能力和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

文档为doc格式。

化学炭的教案(精选17篇)篇十四

了解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

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以及浓度等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通过演示电解质导电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探索能力。

通过区分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能力。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在分析强弱电解质的同时,体会结构和性质的辩证关系。

由电解质在水分子作用下,能电离出阴阳离子,体会大千世界阴阳共存,相互对立统一,彼此依赖的和谐美。

本节内容共分为三部分: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以及电离平衡常数。其中电离平衡常数在最新的教学大纲中已不再要求。

教材从初中溶液的导电性实验以及高一电离等知识入手,重点说明强电解质在水中全部电离,而弱电解质在水中部分电离,溶液中既有离子,又有分子。

同时,教材中配合图画,进一步说明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转入到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讨论。这部分内容是本章知识的核心和后面几节教学的基础,也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关于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是本节的难点,教材并没有具体介绍,而是采用讨论的方式,要求学生自己应用平衡移动原理来分析,这样安排是因学生已具备讨论该问题的基础,而且通过讨论,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及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法建议

关于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

建议以复习相关内容为主,进而说明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

组织学生复习高一有关强、弱电解质以及化学键的知识。

(2)离子键、极性键。

建议采用回忆、讨论、归纳总结的方法组织教学。首先,引导学生回忆电解质的概念并结合实例依据电解质电离程度的大小将其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然后再组织学生结合实例讨论各强、弱电解质中的主要化学键,从而得出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

这既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建议教学中运用化学平衡知识及学习方法来学习本内容,并注意加强教学的直观性。重点介绍下面问题。

从弱电解质溶液中既存在弱电解质分子、又存在其电离出的离子这一事实出发,对弱电解质(如醋酸)溶于水时各微粒变化情况展开讨论,使学生明确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可逆的。然后,引导学生联系化学平衡建立的条件,结合课本中图3-3(可制成挂图),讨论电离平衡的建立。强调指出当弱电解质分子的电离速率等于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速率时,电离过程就达到平衡状态。有条件的学校可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

重点分析醋酸的电离平衡,与化学平衡的`特征相类比,归纳出电离平衡的特征:

(l)电离平衡是动态平衡――“动”。

(2)在电离平衡状态时,溶液中分子和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定”。

(3)电离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当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就会发生移动――“变”。

利用教材中的讨论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应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外界条件的变化对电离平衡的影响,使学生深刻认识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并了解平衡移动原理的使用范围。

最后,练习电离方程式的书写,重点强调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中要用可逆号、多元弱酸的电离要分步写。

化学炭的教案(精选17篇)篇十五

的性质和用途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的物理性质,初步掌握的化学性质;理解化合反应的概念,初步学会判断化合反应的方法;了解氧化反应的概念及其反应的判断和的用途。

能力目标:

通过对化学性质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及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通过判断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及对化学性质的归纳,逐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的制法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初步掌握实验室制取的`方法和反应原理;

了解工业上从空气中提取的基本原理;

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理解分解反应的定义及其与化合反应的区别。

能力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和迁移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及实验、分析、总结、理解运用的学习方法。

教学建议

的性质和用途

本节教材分为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三部分。

这三部分应以的性质为中心,因为物质的用途主要决定于该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教学建议

关于物理性质的教学,教给学生一个认识物理性质的顺序,以便在以后学习其它物质的物理性质时,即观察的全面,又起到了对照的作用。使记忆更牢。

物质的物理性质,其观察和描述的顺序与人的感觉器官所接受的信息量有关,最突出的是颜色,其次是形状,再是嗅觉、味觉,这样自然的形成一个描述物理性质的习惯顺序。

关于溶解性,由于学生尚不了解溶解过程的实质,对这些基本上不跟水起化学反应的物质的溶解,只能先认为是物质的物理性质。有关微溶于水的事实,可列举实际生活中的事例帮助理解。如许多水中生物呼吸靠的就是溶解在水中的。或者让学生想想办法,做个家庭实验,如:用封闭和敞口的容器做水中养鱼的效果对比。

等气体的沸点和熔点都很低,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遇到的,是很难想象到的低温,教师应争取使学生看到液态空气、液氧、液氮做为改进教学的设想。或者至少也应争取看到录像片(液氧、液氮一般制氧厂都有生产,液氮在一般大医院用于冷冻疗法。)

化学炭的教案(精选17篇)篇十六

6. 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以及白色污染的治理方法。

重点

1. 知道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特点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 知道废弃的材料对自然环境造成的污染及其危害,提出可能解决污染的合理措施;

3. 实验探究纯棉纤维、羊毛纤维、化学纤维,聚乙烯及聚氯乙烯等常见材料的鉴别方法。

难点

实验探究纯棉纤维、羊毛纤维、化学纤维,聚乙烯及聚氯乙烯等常见材料的鉴别方法。

1. 材料的发展过程

2. 材料的分类

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合成材料、复合材料。

3. 金属材料

包括纯金属和各种合金。

(1)金属材料的发展历程

古代――近代工业――现代工业

(2)常见金属材料及应用

球墨铸铁(fe、c、si、mn)――可代替钢

锰钢(fe、c、mn)――钢轨、自行车架、坦克装甲、挖掘机铲斗

不锈钢(fe、cr、ni)――医疗器械、炊具

黄铜(cu、zn)――机器零件、仪表、日用品

青铜(cu、sn)――轴承、齿轮等

白铜(cu、ni)――钱币、代替银饰品

焊锡(sn、pb)――焊接金属

硬铝(al、cu、mg、si)――火箭、飞机、轮船等

18黄金(au、ag、cu)――金饰品、钱币

18白金(au、cu、ni、zn)――金饰品

铂金(pt)――铂金饰品

4. 无机非金属材料

分为传统材料和新型材料。

传统材料:陶瓷、玻璃、水泥

新型材料:新型陶瓷、光导纤维等

5. 合成材料

包括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1)合成纤维

纤维分为:天然纤维、人造纤维、合成纤维

天然纤维:吸水性、透气性好

合成纤维:强度高、耐磨、弹性好、耐腐蚀

化学炭的教案(精选17篇)篇十七

1.两种溶液颜色不同,浅绿色的二价铁溶液,黄色的是三价铁溶液。

2.加入kscn溶液,显血红色的溶液是三价铁溶液,不显红色,再滴氯水则变红的是二价铁溶液。

3.加入naoh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的是三价铁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沉淀马上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溶液为二价铁溶液。

相关范文推荐

    大班美术花瓶教案(热门17篇)

    大班教案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等方面的内容。如果你正在编写大班教案,以下这些范文是你的不二选择,相信会对你的教学事业有所助益。1、观察了解幼儿

    学生会卫生部的个人期末总结大全(21篇)

    个人总结有助于提高自我动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让我们更加自觉地实现个人目标。如果你在写个人总结时遇到困难,可以参考一下这些个人总结范文,相信会有所帮助。

    佛学院辞职报告(汇总17篇)

    辞职报告应该注重实事求是,客观评价个人在工作中的表现,合理陈述离职原因,并承诺在离职前做好交接工作。成功辞职需要一份精心准备的辞职报告,以下是一些范文,供你参考

    大学上思想汇报范文(18篇)

    思想汇报可以帮助我们梳理思绪、明确目标,并找到改进和提高的方向。以下是一些精心挑选的思想汇报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写作灵感和借鉴。敬爱的党组织:距成为一名

    菜果树教案(汇总16篇)

    教学工作计划有助于教师提前准备好教学所需的教材、教具和教案,确保教学质量。教学工作计划的编制需要教师始终保持对学生的爱心和耐心,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消费进校园活动总结(实用18篇)

    在活动总结中,我们要注意突出活动的特点和亮点,并分析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现在,小编为大家分享一些写活动总结时常用的句子和词组,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我春节的六年级(精选18篇)

    春节期间,人们会进行大扫除,以祛除旧年的晦气,迎接新的一年的好运。以下是一些春节的独特传统和习俗,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春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很久很久以前,有

    会节目征集通知范文(19篇)

    通知是一个组织或个人与外部沟通的重要工具,有助于增强沟通的效果和效率。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领域的通知样例,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写作技巧。

    十周年庆典策划十周年庆典策划方案(专业13篇)

    策划方案应该具备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不能过于理想化和空泛。掌握一些成功的策划方案例子,对我们制定自己的方案会有很大的帮助。总结青协十年成长的风雨历程,宣传志愿服

    转正个人心得总结大全(16篇)

    通过个人总结,我们可以对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有更清晰的认识。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个人总结范文,希望可以为大家的个人总结写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尊敬的领导:。我于20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