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九年级(精选18篇)

时间:2023-12-05 作者:GZ才子

作为学习语文的学生,我们应该向优秀作文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优秀作文范例,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参考。

包粽子九年级(精选18篇)篇一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我的家乡,每个节日都有许许多多的风俗习惯,端午节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在端午节里这里大大小小的习俗就可以装一箩筐了。

说到端午节当然少不了粽子这个主角了,据说端午节吃粽子这个习俗背后可是有个故事呢,我们先来听一听这个故事吧!

传说爱国诗人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是他五日悲愤不已自投罗江,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来到汩罗江,想去捞屈原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的丢进河里,据说是让鱼虾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原大人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模仿一位医师,拿一疼雄黄酒,倒进了江丽,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到屈原,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边缠上一圈彩丝,最终成为粽子,这就是端午节来游的一个感人的小故事。

而我的家乡不是用竹筒来装竹子的,而是用粽叶来包,先将竹叶和糯米分开泡在水里,这样他的口感会更加软弱可口再后就是准备好所用的材料:线绳各种豆和蜜枣,将粽叶和糯米浸泡三小时后,然后把粽叶卷成圆锥形状,放入一层糯米中间,放入自己喜欢的食物,在碟上一层糯米,将叶子向下折到捏,再用绳子围着粽子捆一圈,一定要捆紧,不然糯米会散出来,最后放进锅里煮就行了,我们这还要煮蒜和鸡蛋与粽子一起吃,吃完早饭我们还要在自家大门插上许多爱好艾蒿,还有一种清新的味道,小孩还会佩戴香囊或者五彩绳,有辟邪的功效。

这不一样的习俗带给大家,并不只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还有那一份难得的快乐。

包粽子九年级(精选18篇)篇二

转眼又到了端午节,它除了让人想起龙舟盛会以外,粽子的美味更令人神往,也是我梦寐以求的日子。我长这么大还没吃过我家自己做的香喷喷的粽子,据我奶奶说味道好极了。自己做的粽子可以随心所欲地加上自己喜欢的食物和配料。因此,今年我死缠烂打,软磨硬泡,爸爸妈妈被我弄得没办法,只好同意了。

一切准备就绪后,我爸先将猪肉、香菇切成方块,然后将猪肉放在锅中炒制,加些事先准备好的调料炒出香味,才将猪肉捞起。接着,将香菇和事先泡制好的食物调好配料后一同炒熟,剩余汤汁炒以预先洗净的上等糯米,至所有的汁都被上等糯米吸收进去为止,再放入刚才所炒的料一起拌匀。

接下来,该我妈上场了,我静静地站在一旁看。只见,妈妈取了两张碧绿的箬竹叶子重叠在一块,双手抓住叶子两端,轻轻向中心一卷,熟练地卷成圆锥形,放于左手掌中,右手用勺子舀了些刚才炒制好的馅料装进圆锥形里边,直到把圆锥形填满了。这时,只见妈妈右手拇指和食指将叶子两头捏住轻轻向前一压,再一个小的反剪,交于左手握牢不放松,空出来的右手拿一绳,一头用牙齿咬住,一头用右手拽紧,沿粽子腰间绕两圈扎紧系牢。一个绿莹莹的粽子就大功告成了,看得我目瞪口呆。接着,妈妈继续不厌其烦地包着,包着这有棱有角的小东西。

包好后,我爸把粽子放在锅中去煮,并告诉我说:“这叫炕肉粽,炕肉粽的时间,一般是8小时,这样肉粽才能出胶,香味四溢。”

等待中,我觉得粽子真是个有意思的小东西,只需用那么几张碧绿的箬竹叶把糯米和馅料包起来,蒸煮一番,糯米和馅料就带上了箬竹叶味儿,而且家里也弥漫着淡淡的清香。我真喜欢由粽子而带来的这清香的味儿,也希望明年我家还能继续飘着这清香的味儿。

关文章:

1.关于端午节的作文600字。

包粽子九年级(精选18篇)篇三

端午节是我国的民族节日,在那一天,人们会赛龙舟、包粽子等来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今天我们全家一起包粽子、吃粽子。

妈妈在端午节之前就把粽叶买回来了。并在头天晚上,把江米、花生米、枣、等各种东西准备好了,又把买回来的棕叶在锅里煮了一会,粽叶的清香漫漫的从锅里散发出来,那淡淡的清香跑进了我的鼻子里,我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开始包粽子了,我兴奋不已。只见妈妈先拿一张粽叶,然后再卷成像喇叭似得桶,再在“喇叭”里装上准备好的江米、花生米、枣等各种东西把它紧紧地包成一个三角形,再用一根线绑起来。我很好奇,也想试一下,妈妈同意了,我就学着妈妈的样子做。可我没注意到,在妈妈绑“喇叭桶”时没有透一点点缝,可我透了一个大大的缝,当我已经用线绑好之后,才发现里面的食物都从那个大缝逃走了我气愤愤地说:“这是怎么回事?”妈妈耐心的给我讲,我听取了妈妈的劝告,又做了一次,然后用线绑起来,包的是妖不是妖,是鬼不是鬼。

煮完了,我把锅盖一掀开,一股清香味跑了出来,又忽然很惊讶,我发现我包的粽子里面的食物溢了出来,想一个爆炸三角。我又难过又快乐,因为我既体会到劳动的快乐,还尝到了自己包的粽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包粽子九年级(精选18篇)篇四

我可舍不得把香喷喷的粽子投到江里,这多可惜呀!

今天,终于到了端午节。我决定自食其果,大显身手一回。

我抱着虚心的态度,准备向家长学习。我换好衣服,举起干净的双手,占领了最佳位置,一板一眼地准备包粽子。母亲看着我哈哈大笑起来:“你是准备给粽子做手术吗?”我看着自己,不禁也跟着笑了起来,包粽子活动就在笑声中开始了。

母亲给我做了示范,包好的粽子棱角分明,大小适中,可以和商店里的媲美。我基本看清了动作,找了两张粽子叶落在了一起。左手拿着宽的一头,右手拿着粽子叶中间,把宽的一头向中间一弯,底部形成了一个尖角。这时,粽子叶成了一个锥形小碗。只要放上米和枣,把它们包起来,用绳子拴起来就ok了。我开始往小碗里装米,忽然发现米总也装不满,原来粽子的底部成了无底洞。粽子叶也七扭八歪了,不管我怎么摆弄就是弄不严底角。我灵机一动,又拿了一张粽子叶,把底角包住。不管三七二十一,米和枣一起放了进去,再用上面的叶子包住,双手死死地攥着。接下来,捆绳子又难住了我,一只手使劲捏住粽子,另一只手拿着绳子,好歹捆在了一起。可我又该怎么系上呢?我恨不得把双脚也用上,最后参差不齐的牙派上了用场,终于包好了一个“时髦”的“怪胎”。和母亲的相比,简直是太“酷”了。不管怎么说这是我劳动的成果。在我不断的努力与实践下,终于还算包好一个个的粽子。最后再经过煮,就可以品尝我的杰作了。吃着我的“怪胎”,心里别有一番滋味。

看来,做任何事情,都不想想象中那样简单,必须经过努力与实践才能成功。

包粽子九年级(精选18篇)篇五

“啊!好难啊!好难啊!”在一片喧闹声中,一个个粽子迫不及待地想要出世。我和小伙伴们在同一个“粽子队”中,开始制造属于我的“小粽子宝宝”。

我在棕叶堆中仔细地挑选了一片又大又绿的粽叶,那将是小宝宝的衣裳。我把粽叶拿起来,盯着看了一会儿,找准了粽叶三分之一的地方,开始下手。我从那个地方把粽叶往外折,再用另一手的大拇指按住尾部,把粽叶再一翻,好一个绿色的漏斗完成了!为了能让粽叶装下料,我把两个手指放在粽叶里头,转了一圈。现在,粽叶终于鼓起来了!

我开始下料,我先加主料。我挑了一个银勺子,挖了一勺炒过的糯米,填进那个“漏斗”里。那就是粽子的“肉”。我放下勺子,换成了筷子,这回可就是真正的肉了。我一瞧,啊?不会吧!焖过的三层肉一块块肥嘟嘟的,一塞进去,真正准填满了!我精挑细选,总算找到了一块“小”一点儿的肉。

难不成它是残疾人?哦,天啊!别急别急,还没完呢!我又加了点“肉”,我可不愿意当皮包骨头的人。我用大拇指和无名指把两边一捏,上面的帽子一戴,哈,真凉快!我压了压,便听到了一声怪叫:“哇呀呀!疼死我啦,别压了!已经够了吧!”粽子又哭又叫,吵得我都快耳聋了。

它蹦蹦跳跳,从我手里滑了一下,还好我手疾眼快,又把它给抓住了。我小声嘀咕着:好你个臭小子,想偷跑?没门!我用白绳子将它一捆,哼,现在准备让它泡热水浴了。

包粽子九年级(精选18篇)篇六

星期六下午放学的时候,王老师对全班的同学说:“在假期里学会包粽子,此时星期五我们来一次粽子大赛,评选出一名包粽子王来!”我听后,又就是惊喜又就是兴奋,心想“太棒了,包粽子那么简单,这个冠军一定属于我!”

星期五,我来到教室,一股芦苇叶和糯米香味扑鼻而来,好似端午节已经到来一样。同学们都非常兴奋,我也不例外,激动的心怦怦直跳。王老师好像看出了我们的心态,严肃地说:“包粽子看起来很容易,要想包的又快又好,其实很难。”我觉得王老师说的话一点道理都没有,包粽子太简单了,根本不用练,有什么难的,这个冠军非我莫属。

不一会儿,粽子大赛就开始了,我按照包粽子的程序,先把粽叶卷成漏斗形,然后往里面加几勺米,再把粽叶一道一道地卷起来,可就是我发现我放的米要么多了,要么少了,始终不能达到理想的状态,我手忙脚乱,百般尝试,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但无论怎样,我包的粽子宝宝始终就是梯形的。这时,我才发现原来包粽子并不就是那么简单。

不一会儿,粽子比赛结束了。王老师选出了五名包粽子王,粽子大王就是王诗雅,粽子二王就是刘宇菲……,很显然,我没有获得粽子王的称号。之后,王老师又让这几位包粽子之王分别到台前表演包粽子,王诗雅包粽子的动作很熟练,包出的粽子又大又结实,竟然连一根线都不用,米也不漏,真就是太棒了!这说明王诗雅一定经过了大量刻苦的练习,才能包出这样好的粽子,她取得粽子王当之无愧。

虽然这次比赛我没能拿冠军,但就是通过这次包粽子的实践,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任何事情只要你用心去做,用心去努力,就一定能取得不错的成绩。在以后的学习中,我要勤勤恳恳,兢兢业业,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收获好的成绩。

包粽子九年级(精选18篇)篇七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就要到了,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包粽子。

我家也不例外,还没到端午节,我家就开始包粽子啦!周末早上,妈妈从菜场买回密枣、糯米、粽叶,一切准备就绪。妈妈还专门请来了一位包粽子大师——舅妈。我开心地问:“舅妈,您收徒弟吗?”“你也想学,好啊!”开始包粽子了,只见妈妈拿出一根长长的铜针和一个小小的酒杯。咦?拿这些东西干吗?我心想。妈妈看出了我的心思,给我作了解释。原来,我家包的是穿粽,铜针是用来穿粽叶的。酒杯是用来灌糯米的。我搬来小椅子,坐在旁边全神贯注的看舅妈包粽子,只见粽叶在她的手里“上下翻飞”,不一会儿,一个粽子圆满完成了。我看了觉得十分简单,便也从锅中拿来两片碧绿的粽叶,卷成筒形,然后用酒杯装上珍珠似的糯米,装进筒内。我刚倒进去时,筒就像漏斗一们漏了下来。

这时,舅妈说:“你这样可不行,粽叶要做成锥形,底部不能有洞,才能装米。”我听了不由自主地说:“真是看花容易绣花难呀!”“不难不难,你看,要把粽叶的上端往下移移,用手按住,再用另一手向里面灌米、放枣。”我在这儿照葫芦画瓢,两只手笨笨拙拙地操纵着粽叶。“最难的是,要用剩下的粽叶把口封起来。不能让米‘逃走’,再用一片粽叶将四周围住,然后用针从粽子的中间穿过,把剩下的叶子穿过针眼儿,再把针向下按,最后,连粽叶尾巴一起拔出。这样,一个粽子就诞生了。”我这只“菜鸟”在舅妈的帮助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经过了九九八十一难,总算把第一个粽子包好了。看着自己的杰作,我开心地笑了。

没想到包一个小小的粽子,还有如此大的学问,真是生活处处皆学问呀!

包粽子九年级(精选18篇)篇八

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发明的,是中国历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

今天,姥姥家也包起了粽子。我就跟姥姥学包粽子。姥姥拿了一张粽叶,用手一卷,粽叶便成了一个空心的圆锥形。我学着姥姥的样子,拿了一张粽叶,想把它卷成圆椎形,可就是卷不好,卷来卷去还是一个直筒。姥姥见了,就在旁边指点:“左手捏紧粽叶一角,右手将粽叶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紧,上面放松一些。”在姥姥的指点下,我卷好了粽叶。

接着,姥姥在空心圆锥形的粽叶里插上一根筷子,拿调勺舀一些糯米放在里面,然后均匀地摇动筷子,直到把糯米包的紧紧的。我也在粽叶里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摇动筷子时,不是把粽叶戳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紧。姥姥说:“摇动筷子时要轻一些,把粽叶包紧些。你看……”姥姥边说边示范,我边听边学。哈哈!我包的粽子像点样子了。

然后是捆绳。只见姥姥两手捏紧粽叶,用绳子在粽子尖角附近缠了两圈,结上绳头,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着捆好了第一个粽子。随之,第二个,第三个……我一连包了好几个。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煮粽子了。把绑好的粽子逐一放到锅里,然后放入冷水满过粽子1厘米左右,点火……水开15分钟后把锅里上下粽子换位置,再以慢火煮上1小时即可。

这时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活儿,包起来非常不容易。

我感受到人们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纪念屈原这种伟大的爱国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节的传统风俗。蕴涵着祖国人们深深的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绚丽的文化,它起源于中国,发展于中国,我们要保护它,传承它,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节日。

我爱吃香喷喷的粽子,也看过别人包粽子,却从未自己动手。直到今天,我才算是大开眼界了。

我乖乖地在奶奶身旁耳染目睹,认为简单的包粽子根本难不住天才的我,不学自通。谁知,当我真正去包时,才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能包得漂亮而结实非常不容易。

开始动手,我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奶奶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块猪肉,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还顺利地完成了一大半。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孩子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跳出来。我急得直跺脚,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围”——割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气。

哈哈,经过小挫折,总算到了最后的,也是最简单的步骤——扎棕绳。小k,看我大显身手。地球人都知道,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我接过棕绳,先把粽子五花大绑捆了一圈,还认为奶奶她们抱的样子特老土,不好看,就自作主张地用棕绳打了一个漂亮的蝴蝶结,理由很充分,只要不随便碰到绳子,也是十分结实的。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准备放入碗中,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绳那短的一部分,只听得“哗啦”一声,粽叶散开了,糯米们像飞珠滚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

我不甘心,各中各样的粽子在奶奶手中诞生,可我连一只都包不好,骨子里的牛劲儿顿时上来了。有了失败,我小心了许多,也成功地包出了几只。

吃着自己做的可爱的粽子,我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民间都有一个传统的习俗:包粽子。

包粽子需要许多材料:棕叶、糯米、肥肉或瘦肉、酱油、棉线。糯米和酱油混合一下,再加上肉就是粽子的食材。当然,这都是可以按自己口味来进行选择,如果喜欢吃甜的话,可以不需要酱油和肉,可以加一些赤豆和糖。

粽叶尽量要绿一些,光滑面和粗糙面分得明显一些的,要有韧性的,不能太碎的粽叶,这样包的时候容易裂开来,包的时候,米粒会漏出来,粽子的香味会大大减少。线得用棉线,棉线更粗,裹得更紧,肉要有肥有瘦,吃得时候才不会干巴巴的。糯米用平常的就可以了。

材料准备好后,就可以做了。先把粽叶的二分之一卷成一个无底的圆锥,然后兜两到三勺子拌好的糯米和酱油加到圆锥里,加一块肥肉和瘦肉,用勺子挤一挤,再兜三到四勺的糯米,兜满为止。可是我兜了一勺又一勺,一勺又一勺,就是兜不满,像个无底洞一般,怎么装都装不满。可是我始终不知道为什么。

后来我把粽子翻了个身一检查,才恍然大悟,原来我卷的时候,没卷好,“圆锥”的头上有个洞,只要我捏一捏上面或者用勺子使劲按一按,下面这个洞就会像没捏紧的水龙头一样,时不时漏一些糯米下来。拆掉,重包!这一回,我可小心多了,为了防止它再漏出来,我甚至提前用了棉线,在尖角上面先捆了几圈。粽子到是兜满了,总该盖盖子了吧。我把剩下的二分之一的粽叶包上去,盖住再折下去,它的两边就有两个大口子开开来,会使糯米漏出来的。

我重复了好几遍,还是会有两上大口子裂开来。我索性倒出了一些糯米,把粽叶往口子上一盖,就拿棉线捆住得了。我怕它在蒸得时候漏出来,所以横着竖着斜着捆了有二十来圈,奶奶、曾祖母都笑我说我捆粽子像捆贼一样,来了个五花大绑。而她们包的只有横的口子上的三四圈,而且捆得还比我的结实呢!初学者嘛,没事儿的,能吃就行!

直到把粽叶包完,我们一家人包了有二十多个。我包的那几个虽然一个比一个好,但是还是奇形怪状的。在一大堆粽子里,我包的粽子显得特别与从不同。没关系,我这叫有创意嘛!进锅蒸粽子喽!等一会儿吧,粽子很快就出锅了。

吃粽子是端午节最主要最不可少的习俗。当然,还有其它很多习俗,例如:赛龙舟、挂艾草、戴香包……这些传统文化寄托着我们对先辈们的思念,也是中华五千年文化之中的一颗闪耀的明珠!

“五月莺歌燕舞日,又到粽叶飘香时……”当妈妈读到这篇短文时,我便知道端午节来了。

端午节那天,妈妈准备包一些粽子,叫我搭把手,我欣然答应了。

我和妈妈早早地就起床了,手接着地到菜场上买包粽子的原料,妈妈精心挑选了一些粽叶,买了十斤糯米。我嚷着说要吃肉粽,妈妈笑呵呵地说:“好好好!小馋猫,给你做肉粽!”转过身去买了二斤猪肉和一些红枣赤豆。

回到家,妈妈叫我把粽叶先洗干净,烧上水,然后把洗干净的粽叶轻轻地放入水中煮熟,接着把煮熟的粽叶放到盛满冷水的盆里浸泡一会。妈妈解释:“这样叶子不会发黄,碧绿碧绿的叶子包起粽子来可漂亮了。”

粽叶准备好了,接下来该拌馅了。妈妈把肉切成小方块,倒上若干酱油、鸡精、盐拌匀,腌制半小时,让它入味。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把买来的糯米、红枣、赤豆分别洗干净,最后按照比例把红枣、赤豆倒入糯米中。哇!白白的米,红红的红枣和赤豆,好漂亮呀,像一锅闪闪发光的珍珠玛瑙。

开始包粽子。我搬来小板凳,坐在妈妈身边,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在粽叶里抽出一张比较大的粽叶,打算包一个小粽子。我先把叶子裹成一个漏斗型,然后把拌好的“珍珠”放入“漏斗”,轻轻用手压一下,三角粽的形状出现了。我手忙脚乱地把叶子沿着三角粽的轮廓绕呀绕,可是粽叶好像不听使唤,我用力过猛,叶子碎了,还好米没有漏出业。我胡乱地往粽子上绕线。这哪里是粽子呀!简直是个“伤兵”,我忍不住自己都笑了出来。

在妈妈的精心指导下,我终于包成了一个看起来顺眼的小粽子。我一次一次地包,我一次一次地学。最终,我和妈妈一起包完了所有的米。看着我的杰作,我满意地笑了。

晚上,我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心里美美的。

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发明的,是中国历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

往年的粽子总是妈妈在市场或超市买现成的。今年,我缠着妈妈,硬是要学包粽子。妈妈拗不过我,只好答应了。

初四下午,我就跟妈妈学包粽子。妈妈拿了一张粽叶,用手一卷,粽叶便成了一个空心的圆锥形。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拿了一张粽叶,想把它卷成圆椎形,可就是卷不好,卷来卷去还是一个直筒。妈妈见了,就在旁边指点:“左手捏紧粽叶一角,右手将粽叶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紧,上面放松一些。”在妈妈的指点下,我卷好了粽叶。

接着,妈妈在空心圆锥形的粽叶里插上一根筷子,拿调勺舀一些糯米放在里面,然后均匀地摇动筷子,直到把糯米包的紧紧的。我也在粽叶里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摇动筷子时,不是把粽叶戳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紧。妈妈说:“摇动筷子时要轻一些,把粽叶包紧些。你看……”妈妈边说边示范,我边听边学。哈哈!我包的粽子像点样子了。

然后是捆绳。只见妈妈两手捏紧粽叶,用绳子在粽子尖角附近缠了两圈,结上绳头,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着捆好了第一个粽子。随之,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我一连包了好几个。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煮粽子了。把绑好的粽子逐一放到锅里,然后放入冷水满过粽子1厘米左右,点火……水开15分钟后把锅里上下粽子兑换位置,再以慢火煮上1小时即可。

香喷喷的粽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品尝了自己的劳动成果。啊!真好吃。

通过这次包粽子,既吃到了美味的粽子,又懂得了一个道理:要学好一种本领,就必须诚心,细心,还要有恒心,这样才能把本领学好。

我爱吃香喷喷的粽子,也看过别人包粽子,却从未自己动手,直到今天,我才算是大开眼界了。

我乖乖地在奶奶身旁耳染目睹,认为简单的包粽子根本难不住天才的我,不学自通。谁知,当我真正去包时,才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能包得漂亮而结实非常不容易。

开始动手,我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奶奶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块猪肉,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还顺利地完成了一大半。

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孩子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跳出来。我急得直跺脚,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围”——割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气。

经过小挫折,总算到了最后的,也是最简单的步骤——扎棕绳。小意思,看我大显身手。地球人都知道,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我接过棕绳,先把粽子五花大绑捆了一圈,还认为奶奶她们抱的样子特老土,不好看,就自作主张地用棕绳打了一个漂亮的蝴蝶结,理由很充分,只要不随便碰到绳子,也是十分结实的。

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准备放入碗中,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绳那短的一部分,只听得“哗啦”一声,粽叶散开了,糯米们像飞珠滚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

我不甘心,各中各样的粽子在奶奶手中诞生,可我连一只都包不好,骨子里的牛劲儿顿时上来了。有了失败,我小心了许多,也成功地包出了几只。

吃着自己做的可爱的粽子,我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

包粽子九年级(精选18篇)篇九

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可热闹了!插艾叶、包粽子、做香囊......我家也不例外,今天一早,房间里就弥漫着一股浓浓的粽香味,奶奶早已准备好包粽子了。

只见绿油油的芦叶、雪白的米粒、让人垂涎欲滴的红烧肉、还有一些豆沙和红枣静静地躺在盘子里。我看着奶奶的动作,眼花缭乱,几秒就做完了,我吵着让奶奶教我。

粽子很美味,今天我一定要尝试做一个。我先用芦叶折一个小角,角要正正好好,折大了,米粒会从小角的缝隙里漏出来,折小了,米就放不下。我算好角度,折了过去,手指按在手里,接着我把一半的米粒倒进去,第一步就好了。

接着,我把一块沾满汁的红烧肉放了进去,我又用另一只手把剩下的米粒倒了进去,第二步又好了。

最后就是把芦叶盖上去,用绳子系好,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做起来有点难,系绳的时候,我不知道先从哪边系,手忙脚乱,就求助奶奶,奶奶帮我托住,我小心翼翼地从这边绕到那边,在打上一个蝴蝶结,一个可爱的粽子完成了。

我越包越熟练,不一会儿,我和奶奶把各种馅儿都做完了。接下来,就是煮粽子了,奶奶把粽子放在水里,“咕嘟咕嘟”,粽子的香味全散发出来了,看着香味弥漫了整个房间,我馋得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一煮熟,我就让奶奶帮我拿一个,我剥开墨绿色的芦叶,只见雪白如玉的米饭和色泽鲜亮的红烧肉诱人极了,我大口的咬了上去,粽叶的清香,混着米粒的甜味,和红烧肉的咸香,那味道无与伦比。

包粽子九年级(精选18篇)篇十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汩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两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包粽子、划龙舟、煮鸡蛋,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我爱吃香喷喷的粽子,也看过别人包粽子,却从未自己动手包过。直到今天,我才算是大开眼界了。

开始动手,我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外婆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块猪肉,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还顺利地完成了一大半。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却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跳出来。我急得满头大汗。幸好外婆替我“解了围”――割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气。

我手忙脚乱的折腾了一会儿,终于到了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扎粽绳。外婆说,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我接过棕绳,先把粽子五花大绑捆了一圈,还自作主张地打了一个蝴蝶结,自认为包得不错。可是当我拿起粽子准备放入碗中,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绳,只听得“哗啦”一声,粽叶散开了,糯米们像飞珠滚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滚落下来。

我不甘心,又试了一次,这次顺利多了,我一连包了好几个粽子。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小火煮30分钟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等待的时间总是特别的漫长,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剥开,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的“粽肉”了。

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我不禁想,明年端午节,我还要包粽子。

端午节即将来临了,粽子也随着端午节来临的脚步进入各家各户,粽子是美味的,尤其是那种清纯的味道,我就非常喜欢吃,但妈妈不会包,往年都是少买几个尝尝鲜,不过那根本不足于解我的馋,今年妈妈见我像个馋虫一样于是就提议我们自己也试着包一回。而且这要比买便宜得多,于是这个建议于是就马上被采纳了,几天前妈妈便买来了材料。

今天下午我们便准备开工了,但毕竟是第一次包我们心里还是直发慌的,我们先照着买的粽子的样子观察了一遍,然后便开始动工了,首先我们将粽子叶一片一片的排好,还要让它有一点重叠,这样就可以保证不会漏米了,然后再将排好的叶子卷折一下使其底部象一个圆锥形来盛放米,但是决不能有缝隙,否则米会露出来的,接下来将米放进去再包起来,放米虽不难,但包米就不那么容易了,本来放好的叶子再一换手就散了,而且底部就会漏出一个大洞,于是我们就两人一起对付一个粽子,妈妈拿着,我就慢慢的一点一点的用叶子把米包起来,看着马上就包好的粽子也许是因为太高兴啦,我和妈妈一不小心“哗啦”一声,然后低头一看,米撒了一地……终于第一个粽子在我和妈妈的努力下“安全”的诞生了,这才发现外行的妈妈竟然忘了买系粽子的那种叶子,只得用细细的线来代替了,唉,吃个粽子真难啊!足足一下午的时间我们就包了一小盆了。

尝着自己做的粽子就是不一样,比买的好吃多了!

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发明的,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

今天,姥姥家也包起了粽子。我就跟姥姥学包粽子。姥姥拿了一张粽叶,用手一卷,粽叶便成了一个空心的圆锥形。我学着姥姥的样子,拿了一张粽叶,想把它卷成圆椎形,可就是卷不好,卷来卷去还是一个直筒。姥姥见了,就在旁边指点:“左手捏紧粽叶一角,右手将粽叶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紧,上面放松一些。”在姥姥的指点下,我卷好了粽叶。

接着,姥姥在空心圆锥形的粽叶里插上一根筷子,拿调勺舀一些糯米放在里面,然后均匀地摇动筷子,直到把糯米包的紧紧的。我也在粽叶里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摇动筷子时,不是把粽叶戳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紧。姥姥说:“摇动筷子时要轻一些,把粽叶包紧些。你看……”姥姥边说边示范,我边听边学。哈哈!我包的粽子像点样子了。

然后是捆绳。只见姥姥两手捏紧粽叶,用绳子在粽子尖角附近缠了两圈,结上绳头,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着捆好了第一个粽子。随之,第二个,第三个……我一连包了好几个。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煮粽子了。把绑好的粽子逐一放到锅里,然后放入冷水满过粽子1厘米左右,点火……水开15分钟后把锅里上下粽子换位置,再以慢火煮上1小时即可。

这时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活儿,包起来非常不容易。

我感受到人们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纪念屈原这种伟大的爱国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节的传统风俗。蕴涵着祖国人们深深的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绚丽的文化,它起源于中国,发展于中国,我们要保护它,传承它,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节日。

端午节来了!我们全家都是跃跃欲试的,为什么呢?当然是因为每到端午节,我们就都可以吃到香喷喷的粽子了啊!

五月初五,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的习俗也可多了,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还有赛龙舟!而我最喜欢的就是吃粽子了,不只是吃粽子,我还特别喜欢包粽子,这样体会到自己辛勤的劳动成果后,那种自豪与喜悦是满满的,什么也不能代替的!

每年端午节我都会跑到奶奶那里去帮忙包粽子,今年也不例外。

我一到门口,奶奶就笑呵呵地叫我进来,我跟奶奶聊着聊着突然想起了正事――包粽子!包粽子也是技术活,首先要选择上好的糯米,我精挑细选一番,最终满意地点点头!接下来就是用把粽子叶卷成一个圆锥形,然后把糯米填进去,要填得溢出了才差不多了,奶奶说这样有利于后面的包裹,可以使粽子里的馅料充满整个粽子。然后按照螺旋的手法,把粽叶的另一端开始慢慢的卷起来。,卷到最后的样子,要留一点小尾巴。接着把尾巴全部卷起来,用大拇指把它压住,把卷起来的那一面对折过来,最后用棉线底部十字形的捆包起来,捆好不让它散开就可以了!我们把二十个粽子全部包好之后,粽子们就该下锅了!

我耐心地等着,就等着那香喷喷的粽子出炉!“好了!”当我听到奶奶的话时,天知道我有多高兴!我急忙把脑袋凑过去,去看看我的劳动成果!耶!大功告成!我屁颠屁颠地请妈妈爸爸他们过来吃粽子,他们都说好吃,我的心里也乐开了花!

每次端午节都给我带了很大的喜悦!

明天就是端午节了,我们一家人聚在一起准备明天的重头戏――粽子!虽然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粽子,但是我们家还是坚持自己包,既是每年的传统,而且自己包的粽子料足,更好吃。

事先的准备工作,奶奶在早上一大早就弄好了,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我们就开始动手啦!当然了我们都不会包,一切还要靠婶婶这位高手教我们呢!

只见婶婶先把两个粽叶重叠起来,然后把大头折成一个漏斗形状,先用勺子把糯米放在这个漏斗里,再在上面放上两颗蜜枣,最后再放上一勺糯米,然后就开始把粽叶折过来把米和枣盖上,顺着粽叶的方向折,直到把糯米和枣严严实实得包起来,最后再用棉线把包好的粽子给扎起来,这样防止包好的粽子散开,一个粽子才算是大功告成了。

看着婶婶灵活的双手上下翻飞,我羡慕的不得了,自己也忍不住跃跃欲试。可是等到我包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是真难呀,光是学着把粽叶折成小漏斗就学了十分钟。后来虽然我把粽叶折成了小漏斗,但是我一把糯米放进去,手就掌握不住了,小漏斗就变形了,而且装好米和枣后,该用粽叶折过来盖在上面的时候,糯米就会从粽叶的缝隙跑出来,弄的叶子上、地上都是米,最后在婶婶的帮助下好不容易完成一个,可是和婶婶包的粽子一比,我包的粽子就是个四不象,而且还累的满头大汗,真是不容易啊。

婶婶说我太着急了,要慢慢来,我就先给婶婶打下手,一边打下手,一边学习婶婶包粽子的技巧。到最后,我又包了一个,比第一个好多了!

包完粽子就要准备开始煮了,煮粽子可不是那么好等的,我从开始的兴致勃勃等到快睡着了,奶奶才叫我吃粽子!一听到粽子,我的瞌睡虫全都跑光了,吃香喷喷的粽子去咯!

包粽子九年级(精选18篇)篇十一

找到奶奶,奶奶说让我帮她洗碗,结果我“哗”地一下把脏水倒在了自己的衣服上,奶奶说:“哎呀,你个‘太婆’帮忙,越帮越忙。”

接着我又去找妈妈,帮妈妈擦桌子,结果越擦越花,妈妈说:“你到你老爹那儿看电视去吧!”

和爸爸一起去看nba,结果成了十万个为什么问答会,老爸受不了了,说:“你还是和爷爷一块包粽子吧!”

爷爷从容地收下了我这个小冯同志,我看着爷爷熟练的动作,我也试着包了起来。

“哎,不对,有脉突出的是粽叶的反面,脉应该朝外的。”爷爷仔细地比划给我看,耐心地教我。

于是,我把粽叶翻了个身,重新折叠好,然后抓了一大把米往里面倒。“呐,米不能倒得太多的,否则等下的肉馅就放不下去了哦。”爷爷时刻关注着,并及时地指导。

我又把米抓了一点出来,然后选了一块合适的`酱肉放了进去。接着又抓了一些米,像藏宝物似的把肉藏在了米下。

“呵呵,对了,”爷爷看着我称赞道,“然后把剩下的棕叶扭一下,包到米上面,不能太用力,最后用线横着绑过去。”爷爷边指导我边做。“哎呀!”爷爷突然叫了起来,因为我的粽子在那即将成功的那一刻散架了,而且棕叶也破了。

包粽子九年级(精选18篇)篇十二

端午,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屈原的传说,也有恶日说等。在端午这一天,我和妈妈在家包粽子。

首先,准备好材料。所需材料有:粽叶,糯米,各种陷料等。

准备好材料,我和妈妈就开工了,先将粽叶洗好,放在注满水的桶中,泡治两小时。在此等待时间,我们可以处理糯米。将糯米洗好,然后放在一个盆子里,加满水,(冷水热水都是可以的)。过了几分钟,妈妈将一块白色的方块(不知道叫什么)在水的边缘扫了几圈。水,就像变魔术似的变成了浅黄色。“给我试一下!”我迫不及待地拿过妈妈手上那个神奇的白色方块。也学着妈妈的样子飞快的在水的边缘扫了几圈,直到水变成了蜡黄色彩肯罢休。然后我们又洗好了馅料,取出泡好的粽叶开始要包了。

注意,这可是重要的步骤。我和妈妈开始包粽子了。首先拿出一张粽叶将其展开,平放在桌子上。选择比较平整的一端,像折飞机似得折一个三角形,且内部空心,大概能装下一只勺子口就行了。然后左手握住三角底部并将三角形的“洞口”尽量撑大,接着将糯米的水排掉,留下糯米,然后一勺一勺往三角形里放糯米,这个工作就有我来完成。在将三角形装至3/2满时,在糯米的表面挖两个小洞用来放馅料,于是,我迫不及待的用筷子夹了两块红烧肉放进去,然后按紧再放两勺糯米,最后用剩下的粽叶封口,用棉线扎紧。哈哈,一个粽子就这样在我和妈妈的手上诞生了。

接着我和妈妈又包了蛋黄粽子,红枣粽子。那粽子的形状是千奇百怪,称出不穷,数学课堂上学过的几何形状几乎都出现在我和妈妈包的粽子上,有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就差没有包一个园的形状了。

吃着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真是美滋滋的。这次包粽子让我更好的体会到了端午的习俗,我也希望端午的传统习俗能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包粽子九年级(精选18篇)篇十三

我的家乡有在端午节包粽子的习俗。我家每年都包粽子。妈妈包的粽子是最好吃的。端午节快到了,妈妈又开始包粽子了。

妈妈让我帮她准备粽叶、糯米和猪肉。妈妈先将三片粽叶叠在手上,摊开,接着放一大勺糯米在粽叶上,稍稍摊开一下,然后放一块大约足有10厘米长的猪肉在糯米上,然后又放一勺糯米摊开盖住了猪肉。接下来就是最后一步——包成粽子。妈妈将粽叶一片一片小心翼翼的包成粽子,随手拿起一条绳子捆起来,别以为看起来简单,其实做起来却是十分难。

妈妈将包好的粽子放入锅中煮,热气沸腾,还有一股粽子香味,这不,我和妈妈的身边多出了一只大馋猫——爸爸。

现在粽子的口味越来越多,有腊肉、豆沙、蟹肉……。每到端午节,超市里、商场里都摆满了各种包装精美、各种口味的粽子。可我最爱的还是妈妈包的粽子。

包粽子九年级(精选18篇)篇十四

我喜欢吃那香喷喷的粽子,但是我从来就没有学。今天我们就向老师来学习学。我的心里又是紧张又是激动。

我们上楼,站在桌旁,那是我的心像揣了一只小兔子上蹦下跳。不只是激动还是紧张。这时老师来了,只见她娴熟地拿起三片粽叶,用两个拇指向里一卷,像漏斗一样。在装上米,再把棕子往上一盖,接着插上一根粽叶……我看着老师那么熟,心想:应该没那么难,但当我包时,粽子就像调皮的小孩不听使唤,把米撒到了我的脸上。幸亏老师帮我制服了它。到了最后一步系绳子,我觉得这是小意思,可它当我扣绳子时就当粽叶是滑滑梯,总往下滑,我气极败坏的对绳子说:“你学乖点,不然你就惨了!”它好像听懂了我的话,一个粽子大功告成。接着我又包了6个粽子,这下容易多了。

一回家我把粽子煮了,想:先把3个粽子给爷爷奶奶,再把2个给爸爸妈妈,自已留1个。爷爷奶奶夸我是个孝顺的好孩子。

在这一次活动之中,我懂得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一句话的真正的含义了!

包粽子九年级(精选18篇)篇十五

古时候有个爱国诗人,叫屈原。他因为被逼而投江自杀。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这天(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那天有一个流传至今的习俗——包粽子。

今天,我刚起床,看见妈妈和奶奶在包粽子,他们让我发粽叶和绳子,她们包粽子。至于爸爸嘛,就负责煮粽子。

奶奶先用玻璃瓶碾碎事先泡好的绿豆,加上水和一些调味料,就做成了一盆香气四溢的绿豆陷。奶奶又把一些浸泡好的糯米放进另外一个盆里。最后,她拿出一些猪肉,放进一个小碟子里。小舅把洗好了的粽叶也搬到一旁。妈妈先拿起两片粽叶,卷成一个“小碗”,然后把糯米灌了进去,之后又把一勺绿豆馅放在糯米里。就这样,一边卷一边放,不一会儿,一个长方形的粽子被妈妈熟练地包好了。待妈妈把粽子包好,就递给爸爸,爸爸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煮过了十多个小时,锅里的粽子熟了。厨房里到处弥漫着粽子的香味,我拿了一个粽子,去了叶子,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没过几分钟,我就吃了五六个粽子,没想到粽子是那么美味可口。

端午节的粽子真好吃。

包粽子九年级(精选18篇)篇十六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每到端午节,我们都会吃粽子。今年快到端午节了,爸爸坐在院子里包粽子,我很好奇粽子是怎样包出来的,于是我就问了爸爸,爸爸叫我拿起一片粽叶,边讲边做。

爸爸说:“要包粽子,必须要选一片好的粽叶,粽叶要中间没有缝隙;然后把粽子的角下弯成像酒勺的形状;再向里面倒一些米,还可以加一些枣子、玉米、腊肉等各种食物。”最后,爸爸对我说:“一定要把粽子用绳子紧紧的捆住。”因为在煮粽子的时候,没有捆紧,粽子就会散。接着我和爸爸包了许多粽子。

粽子包好了,妈妈拿到锅里去煮,我和爸爸都迫不及待地想吃粽子了。粽子煮好,我剥开一个粽子,香喷喷的。不一会儿,粽子就被我们吃完了,我高兴地说:“端午节真好啊!”

包粽子九年级(精选18篇)篇十七

端午来临,片片粽叶,把爱聚集到了一起。

端午节即将来临,我们班开展了一次特别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一一包粽子。

家长阿姨们都早早地来到了学校,同学们一个比一个兴奋,只见有的同学摆桌子;有的洗盆子;有的摊桌布……个个都忙得不亦乐乎。老师也没闲着,她在一旁剪粽子绳,有红色的、有白色的,真好看!我看着盆子里的米、甜枣和红枣,心想:这米和枣既香甜又可口,应该很好吃,俄被馋得直流口水。

只听见同学们吆喝着,包粽子啰!包粽子啰!这时,只见一位阿姨挑了两片又宽又长的粽叶,熟练地卷成“漏斗形",用一片小勺子舀了几勺米装进“漏斗",然后放一个甜枣进去,最后再把粽子绳拧紧、系好,一个完整而又漂亮的粽子包好了。家长们都忙得热火朝天,同学们干劲十足的样子,让我看得眼花缭乱。我也想亲自试一试,于是我拿起一片粽叶,先把它折成一个“漏斗形",用勺子舀了几勺米装进“漏斗",用筷子把米弄匀再拿一片粽叶盖在上面,用一根粽子绳打结拧紧。正当我以为快大功告成时,结果我不小心,一下用力太猛,大米就从一个小孔里漏了出来,洒满了桌子。我百思不得其解,向阿姨请教了一番,这时的我才恍然大悟。我又试着包了一个,记住了要领,掌握了方法,慢慢的一个完好的粽子就包好了。这个粽子远远看上去,就像一个绿油油的小蛋筒冰淇淋,,十分诱人,好想咬上口啊!

叮铃铃!叮铃铃!放学的铃声响了,可同学们还在欢呼着、跳跃着、追逐着、品尝着,真开心呀!

在学校,我们提前过了一个快乐的端午节一一包粽子。

包粽子九年级(精选18篇)篇十八

快到端午节了,葛老师告诉我们的学校要举行包粽子活动,我一听一蹦三尺高,心想:粽子我还不会包,应该很好玩吧!

星期五的早上,我一进教室,就发现教室里挂满了彩带,黑板上画了两个小孩,手上都拿着粽子,好像在说这粽子真好吃吧!前门和后门都挂着气球。一派热闹的景象。

开始上“包粽子课”了,我们组的老师——徐硕渊的奶奶。只见徐奶奶两鬓有些斑白,年龄也有些高,但是她包粽子的技术却超一流的,是个包粽子的高手。只见徐奶奶把一片粽叶卷成漏斗型,然后放一些糯米,再折好,最后用绳子包好,我看着徐奶奶包的粽子,心想:原以为包粽子何其难,现在一看简直简单的不得了。便拿起一片粽叶包了起来,把粽叶弄成漏斗型,放些糯米,要折的时候,这粽叶像和我过不去似的',捏左边,破右边,捏右边,破左边,真是这小小粽叶都欺负到我头上来了,岂有此理!老虎不发威当我是病猫。我便两边一起捏,“嘶”的一声,淘皮的糯米娃娃跑了出来,躺在桌子上,好像在炫耀“真没用,连粽子都不会包。

我不气馁,一不做,二不休,再接再厉,接着做,第二次,粽叶在我的”高压政策“下,听话多了,可绳子怎么弄呢?我绞尽脑汁也不知道怎么弄,没办法,只好请教徐奶奶,只见徐奶奶拿起我还没完成粽子,三下五除二绑好了绳子。”高人,真是高人啊!“我十分崇拜徐奶奶,接下来,我乐此不疲,按照徐奶奶的”独门秘方“做了许多粽子。

相关范文推荐

    我看人生短篇大全(19篇)

    人生是一面镜子,我们需要从中反思和成长,不断改善自己。以下是一些优秀的人生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提供一些灵感和思路。巴尔扎克曾说:人生是由各种不同的。变故,循环不

    成熟的季节(实用15篇)

    优秀作文是积极思考和扩展思维的产物,它通常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值得一读的优秀作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路边、集市,小贩们的筐兜里都盛满了

    酒驾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6篇)

    心得体会是在一段时间内对自己的经历、感悟和体验进行总结和归纳的一种表达方式,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在以下的范文中,我们可以

    大学生毕业销售实习心得(实用17篇)

    在实习的过程中,通过实践探索和工作经历,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宝贵经验和人生智慧。下面是一些实习心得的分享,希望对正在实习或即将实习的同学有所帮助。为期x个月的实习

    初中开学第一课(通用20篇)

    通过写作,我们可以激发思维的火花,培养逻辑思维和创造力,提升我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接下来是一些来自优秀作文的句子,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在新开学这一特殊的

    毕业设计心得感悟(优秀18篇)

    通过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成长和不足。1.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通过本次毕业设计,使我感受到过程是艰辛同时又充满

    大学生联谊策划方案(优秀16篇)

    优秀学生具备扎实的学习基础和卓越的学习能力,他们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以下的优秀学生范文展示了他们在学术、领导和社交等方面的全面能力。为了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物业管

    这是我的乐园(优秀21篇)

    优秀作文在结构上应该完整,有明确的主题和层次感,通过开头、发展和结尾的合理安排,使整篇作文内容丰富、条理清晰。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分享一些优秀作文范文,借鉴他人

    学习强国心得感悟(优秀16篇)

    通过写学习心得,可以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为了帮助大家写好学习心得,小编准备了一些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台的热潮。我是4月开始下载《

    讨厌的新老师(模板20篇)

    优秀作文应该具备良好的结构和组织,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意图。下面是一些经典的优秀作文范文,它们的内容深入、结构严谨,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心情不好还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