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生死攸关的烛光教案(实用16篇)

时间:2023-04-06 作者:储xy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案篇一

《生死攸关的烛光》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家母子三人机智、勇敢地保护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的事迹,歌颂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全文共7个自然段,紧紧围绕一根小小的蜡烛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按记叙顺序分为两部分内容,作者首先概括地介绍伯瑙德母子三人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以及他们保护情报采用的方法;接着详细介绍伯瑙德母子三人怎样想尽办法保护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

教学目标

1.会写四个生字,正确读写“黯淡、厄运、生死攸关、不堪设想”等词语,懂得“生死攸关”、“不堪设想”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3.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认识到:在危急时刻,不要惊慌失措,要沉着机智地应对。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分析人物的言行、心理,体会人物的品质。

2.难点: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四个生字,正确读写“黯淡、厄运、生死攸关、不堪设想”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

3.以课文为载体,交流搜集的资料。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39年,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全球性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了!第二年,德国主力军突破了法国的马奇诺防线,占领了法国。为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法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今天,让我们翻开历史的一页,去感受他们那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自由读文

要求:

1.读准生字、词的音。不理解的词查查词典。

第厄普市     马奇诺防线     伯瑙德夫人      杰奎琳

横档    黯淡   重新   厄运   从容  生死攸关   不堪设想

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检查反馈,理清文章层次

四、资料交流

1.第二次世界大战

2.马奇诺防线

五、口语交际

结合自己看过的影视作品或读过的文章,谈谈对“情报”的认识。

六、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试着读出自己的感受。记下不懂的问题。

2.抄写生字,积累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联系上下文,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2.有语气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语句理解课文内容。

3.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认识到:在危急时刻,不要惊慌失措,要沉着机智地应对。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分析人物的言行、心理,体会人物的品质。

2.难点: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备课反思

我曾经以为,自己对备课驾轻就熟,但经历了一次赛课,才发现自己需要提高或改进的地方太多了。

一、以前,每课书的教学目的是什么,我从未花费心思思考过,《教参》上怎么写,我便怎么确定。然而,在一次次修改教案的过程中,我明白了教学目的的重要性。因为,它决定着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就是要落实教学目的,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教参》是面向大多数教师及班级,具有普遍意义,但具体到每一个教学班,则应根据实际情况具体确定。教学目的实际是一种定位。

二、对问题的整合,实际是将课堂还给学生。以前,总希望将自己对教材的理解传达给学生,于是,课堂上教师问得过细、过碎,一步步牵着学生鼻子走。一堂课下来,感觉很累。对学生的过高期望和缺少宽容,让学生感觉也很累。在试讲过后,老师们指出了问题所在。在修改教案的过程中,我将问题进行整合,将几个问题变成一个问题:在危急关头,伯瑙德一家人是怎么做的?画出相关的语句,再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有了自己读书、思考的空间。《课标》指出:不应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要尊重学生的个体感受,通过朗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学生在课堂互动过程中,体验到了被肯定的快乐,这必然会成为一种积极因素,促进课程的改革。而在此过程中,我也懂得了适时隐藏教师角色,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案篇二

设计理念:

本课是北师大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单元的第二篇主体课文,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家母子三人机智、勇敢地保护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的事迹,歌颂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伯瑙德夫人及其儿女深沉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并留给人们深深的震撼!

新课标强调尊重学生独特的见解,让学生在读中感知感悟,提倡个性化阅读。所以在教学时,我尽量给予学生充足的读书思考时间,采用了多种方式的读,让学生细细品读体会母子三人是怎样利用机智、勇敢、沉着的品质去面对危急时刻,想尽各种办法来保护这藏有情报的半截蜡烛的。这样提升了文章的思想,使学生明白他们都有一颗爱国心,真正体会母子三人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当然这也突破了本文的重点难点。然后通过后边的拓展延伸,渲染气氛,升华情感,使学生仿佛真的来到了二次大战时期,站在了伯瑙德夫人一家人的面前,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的敬佩与感动,同时也向全世界发出自己的呼吁:远离战争 共享和平!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法国一家母子三人机智、勇敢地保护情报的过程。

2.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的阅读,感受伯瑞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体会法国人民的崇高爱国主义精

3.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及表现能力

4、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生死攸关含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重点语句的朗读,体会人物的表现和品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qing导课

1、出示有关烛光的几个场景,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几幅温馨宁静的烛光的画面。)

2、看到这样的烛光你想说些什么?引导学生谈观后的感受。

总结:是啊,烛光给我们带来了温暖与光明,让我们感到幸福与温馨,但还有这样的一种烛光。(师板书:生死攸关的烛光)

3、你知道它的意思吗?看到这个课题,你想到什么?

根据学生的问题总结提炼出重点的问题,这便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课文,带着你的理解来读读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课前老师已经布置你们预习课文,现在,谁来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同学们课文预习的真不错。读完课文后,这个故事给你带来什么感受,谁能用文中的词语来概括说一下?(生:生死攸关)

3、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生死攸关?请大家默读课文找一找。

4、谁来说说课文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生死攸关?板书:点燃  重新点燃  夺回   (顺序可以打乱)

小结:同学们真能干,我们通过默读课文,抓住了那几次生死攸关的时刻,知道了德军一次又一次点燃了蜡烛,危机一次又一次降临,真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来感受那生死攸关的时刻

三、 抓住“烛光”  品读感悟 

(一)感受第一次生死攸关的时刻。

1、谁来读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看看哪些具体的词句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死攸关?

2、谁来说说发生了什么事?你从哪些具体的词句感受到生死攸关的?(出示文字:情况是危急的……生命即将结束)

3、谁愿意再来读读这句话,大家想想:为什么这段话会让你有这种感觉?

也就是说,他们会怎样?(死去。)

4、蜡烛熄灭,还会怎样?

生谈自己的理解。

5、情况是多么危急阿,带着你的感受再读读这句话。

师指导朗读:“是啊,生命是宝贵的!而这一截小小的蜡烛却关系着一家三口的生死存亡,这真是”——(生接读:生死攸关的烛光)

6、在这危急时刻,作为母亲,伯瑙德夫人是怎么做的呢?谁来读?

(出示句子:她看着……轻轻把蜡烛吹熄)

7、请大家再读读这句话,看看你能体会到什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聪明、沉着、冷静…..)

a、伯瑙德夫人很聪明

生找出有关的句子,师出示:来读找生读这句话?

师:还有不同的读法吗?谁来试试?如果让你读,你准备怎么读?(后面几个学生只读书不说明理由。)

师:一个句子大家的体验不同,就有不同的读法。这就是你的读书收获。

b、伯瑙夫人很勇德敢。

师: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生从“文中找出词语谈自己的感受?(说说你的理由吧。)

师:其他同学还有什么不同的感受?(交流沉着、冷静等)

8、总结:通过刚才的读,我们体会到伯瑙德夫人在危急时刻虽然心里焦急万分但是却表现的非常沉着冷静,带着你的理解,再来读读这段话吧。

(二)再次感受生死攸关的烛光。

师: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但没有多久,蜡烛又被德军重新点燃,第二次危机又降临了!

1、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这一部分,看看哪些具体的词句让你感受到气氛的紧张?(学生读书,教师巡视指导)

2、同学们都读的很认真,相信收获一定很大。谁先来谈谈文中哪些地方让我们感受到气氛越来越紧张、情况越来越危急?(生读书)

3、烛光摇曳着,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一旦这个情报中转站暴露,后果是——(生接:不堪设想)

师:“不堪设想”是什么意思?

生:不能想像,后果很可怕。

师:后果会多可怕呢?请同学们联系课文1、2自然段找一找(生读书)

生:汇报(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汇报)

师:是啊,这份情报不仅关系到一家三口的生命、工作人员的生命还可能关系到战争的胜利甚至是国家的存亡!后果是多么的严重啊!请看,这就是当时战争留下的场面(出示二战时期的幻灯片一边出示画面,一边用一句话解释)看到这些你想说什么?

生谈自己的感受。

4、战争是残酷的,一旦情报站暴露,将会带来多么可怕的后果啊!此时此刻,这半截蜡烛成了——(生接读:房子里最可怕的东西。)是啊,伯瑙德夫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她的心——谁来读?(出示句子)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这房子里……不堪设想”学生接读

5、此刻,气氛是多么地紧张,情况是多么地危急啊!这的确是——生接读:生死攸关的烛光

6、在这危急时刻,儿子雅克又是怎样表现的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第五六自然段,想一想文中哪个词可以概括他的表现?(从容)

7、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他的从容?

生结合课文找出有关的句子体会。

8、谁来读读这段话,读出他的从容来。(生读书)

9、我想找两个同学合作读读这段话,谁愿意与我合作?(师生合作读书)

10、尽管雅克想出了好主意,但他还是没有成功,失败后的雅克为什么还要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呢?此刻他在想些什么?(假如你是雅克,你为什么要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呢?你在想些什么?)

生谈自己的想法。…

11、这是一个男子汉悲壮的从容!来,男子汉,读出他的从容来。(指一男生读书)。

12、多么机智勇敢、沉着冷静的雅克啊!带着这份感动和敬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吧。(生齐读)

(三)感受生死攸关的烛光终于化险为夷。

师:同学们请看,(出示图片)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蜡烛马上就要燃烧到铁管处了。此刻,它那微弱的光仿佛是一颗定时炸弹,让我们感觉死亡正一步一步走近。再来读读课题(生读:生死攸关的烛光)

1、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10岁的杰奎琳挺身而出,她娇声地对德国军官说:(点击幻灯片:一生接读“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

师:她娇声地说:——(一学生再接读)

2、从杰奎琳的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生:天真、可爱、聪明…)

3、这么有礼貌、可爱的杰奎琳,她的请求收到了怎样的效果?

师:这说明她的主意好不好?好在哪里?

师:是杰奎琳唤醒了他的人性之光和亲子之情啊!

4、你觉得杰奎琳还是个什么样的小姑娘?(聪明,镇定).

师:在这么危急的时刻,她还想出这么好的主意,真是个机智勇敢的孩子。

5、让我们带着各自的理解分角色来读读这段话吧。男女两组学生分角色读)

6、杰奎琳端着牵动家人生命,关系情报站安全的烛光慢慢走上楼,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阶梯时——(生接:蜡烛熄灭了)

7、此刻,再来读课题的话,你会带着怎样的心情读?

生:……

师:让我们带着自己的心情,再来读读课题吧!

啊!这——(生接读:生死攸关的烛光)

四、读写迁移 拓展延伸

师:生死攸关的烛光终于化险为夷,绝密情报没有暴露,情报站没有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也安然无恙。此时此刻,你有哪些心里话想对他们母子三人说?想一想,把它写下来。

生汇报交流:……

1、出示配乐诗歌朗诵欣赏。

小结:是啊,他们都仇恨战争,渴望和平,有着一颗永远燃烧着得像蜡烛一样炽热的爱国之心啊!

2、同学们,让我们全体起立,在音乐声中,祈祷全世界人民永远地:远离战争、共享和平。(出示学生齐读:)

师:让我们铭记这段没有硝烟却依旧扣人心弦的战争,铭记这英雄的母子三人,再次发出来自心灵的呼唤:远离战争、共享和平。

课外拓展:

1、假如你在现场,在那生死攸关的时刻,你有什么好办法化险为夷?

2、课下有兴趣的同学自由组合,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生死攸关、绝妙、从容、镇定。

2学会从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以及心理活动体会人物的品质。

3学习母子三人对祖国的热爱和机智勇敢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 从人物的行为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师生都可通过上网、查阅课外书籍等方式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有关背景。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紧扣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生死攸关的烛光。

2解题:“生死攸关”是什么意思?烛光为什么会导致生死攸关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

3学生质疑问难。

4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生死攸关的烛光》这一课,一起去体会体会母子三人的机智勇敢。

二、初读课文,感知全文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学生按照已经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

生死攸关——生存或者死亡,形容事关重大或形势极端危急。

绝妙——非常美妙,非常巧妙。

从容——不慌不忙,镇静沉着。

镇定——不慌张,沉着。

3指名轮流读课文,抽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一个普通家庭的母子三人是如何想办法保住情报的故事。)

三、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同学们,通过初读课文,我们已经了解到,这支小小的蜡烛,这微弱的烛光已经和伯诺德夫人一家紧密相连,更与受德国侵略的法国这个国家生死攸关。那么,为了保住这生死攸关的烛光,母子三人分别做了哪些事情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全文,并用最简短的语言概括出来。

2抽生回答,教师适当补充并相机板书。

伯诺德夫人:用油灯换蜡烛。

大儿子:端烛台被抢下。

小女儿:拿蜡烛上楼。

3伯诺德夫人为了换蜡烛,她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学生找出“连忙”、“轻轻”、“吹”等词语,体会夫人的机智和勇敢?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4学生自学4~7段,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从文中大儿子和小女儿的哪些行为中,体会出他们的机智和勇敢?

(抓住“慢慢”、“从容”、“娇声地”、“镇定”等词语,认真体会。)

5课文的题目是“生死攸关的烛光”,读过全文,你认为从哪些语言可以体会到“生死攸关”,请同学们用“——”勾出来,并反复朗读、体会。

(“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蜡烛的秘密就会暴露,秘密情报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告结束。”

“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这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同学们,通过阅读《生死攸关的烛光》这个故事,我们认识了机智勇敢的伯诺德夫人一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像伯诺德夫人那样的英雄人物还有很多很多。下课之后,你们还可以通过上网、进阅览室等途径,阅读这样的英雄故事。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像今天一样,被他们的英雄行为所感动,那么,希望你们把受感动的故事讲给全班的同学听,好吗?

板书设计

伯诺德夫人:用油灯换蜡烛

大儿子:端烛台被抢

小女儿:拿蜡烛上楼——蜡烛熄灭——保住情报机智勇敢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案篇四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有感情朗读课文。

2、在生死攸关之际,母子三人怎么做的,体现出怎么样的品质。

3、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生死攸关含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重点语句的朗读,体会人物的表现和品质。

教学过程:

1、播放录像,激qing导课。

同学们,今年是全世界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60周年,在60 多年前,爆发了一次全球性的战争,这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放录象,请大家看录象。1939年,德国,意大利,日本组成了法西斯轴心国,把侵略的爪牙伸向全世界,全球20 多亿人卷入战争长河,9000万人伤亡,3000万人流离失所,男女老少为了把侵略者赶出自己家园,都加入了为正义而斗争的行列,在法国,人民就忘记不了这样一件事情,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齐读课题。

2、理解生死攸关的含义。

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伯瑙德夫人保护的是一份怎么样的情报?绝密,绝密的情报是怎样的情报?。为保护绝密情报,伯瑙德夫人想了一个怎样巧妙的办法?

5、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注意听清老师要求,思考:当危险步步逼近时,伯瑙德一家三口是怎样和敌人巧妙周旋的?边读边画出有关语句,可以在课文旁边写写自己感受。

6、交流:先看伯瑙德夫人是怎么做的?

(1)请学生读句子“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儿女,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

出句子,请大家认真读读,看看从句子中你体会到伯瑙德夫人表现怎么样?抓住“急忙”“轻轻”和说的话,体会镇静和急中生智。

(2)教师过渡:危机似乎过去,但万万没有想到,德国人又把蜡烛重新点燃,板书,此时房间里气氛会怎么样?(紧张,恐怖)。指名朗读有关句子。结合前文理解“不堪设想”的意思,以及“不堪设想”的后果。

(3)从描写雅克的段落中体会雅克的从容镇定和冷静。

运用刚才抓住重点词语的学习方法去理解文章。

(4)教师小结:多了不起的雅克呀,带着这份感动和钦佩把句子再读。教师渲染:蜡烛越来越短,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蜡烛微弱的烛光仿佛是一颗定时炸弹,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杰奎林挺身而出。她娇声对德国人说:……

(5)重点体会“娇声”一词。杰奎琳利用娇声打动德国军官,唤起他对女儿的思念。指名读杰奎琳的话。

(6)师生合作读: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一把拉她到身边,用亲切的声音说:“”蜡烛即将熄灭,时间不允许她听故事了,她仰起小脸高兴地说:“ ”杰奎林镇定的把烛台端起来,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7)端起烛台的她会想什么呢?

7、句式训练:

教师:同学们,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在这场没有硝烟却又扣人心弦的战斗中,勇敢机智的一家人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选择一个你印象最深的人,仿照句式说一两句话。

伯脑德夫人……

在生死攸关的时刻,儿子雅克……

女儿杰奎琳……

教师总结并板书:

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一家人都为保护情报站沉着冷静和敌人周旋,这一波三折的故事让我们一度窒息和感动,就让我们共同记住他们,记住这些在二战中为正义而斗争的平凡伟大的人物。

作业设计:

把这个故事排练成课本剧,可以查阅有关材料。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案篇五

教材分析

课文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家母子三人机智、勇敢地保护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的事迹,歌颂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全文共7个自然段,按记叙顺序分为两部分内容。作者首先概括地介绍了伯瑞德母子三人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以及他们保护情报采用的方法;接着详细介绍了伯瑞德母子三人怎样想尽办法、机智勇敢的保护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最终使情报安然无恙的保存下来。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法国一家母子三人机智、勇敢地保护情报的过程。

2.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的阅读,感受伯瑞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体会法国人民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

3.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及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母子三人语言、深情、活动等所表现出的沉着、机智、勇敢。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1周年,60多年前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请看屏幕,(播放二战战事录像)

师:通过课前的预习和自己已有的知识,说说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了解多少?谁来汇报一下你掌握的资料。(生说)

师总结:(出示资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1939 年—1945年期间,与以中国、苏联、美国、英国等同盟国为主的反法西斯力量与以德国、意大利、日本为主的法西斯力量之间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战争初期,法西斯力量处于暂时有利地位,德军占领了西、北欧广大地区,法国战败,英国退守本土,日军占领了中国广大的领土。

1941 年,德国入侵苏联,日本袭击美国珍珠港,战争规模进一步扩大,参战国家大约有 60 个。二战中有5000 多万人死亡;中国抗日战争中军民伤亡超过3500万人。最后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取得了胜利。

师:现在就让时间倒流,回到那 60多年前的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看看那时的人们是怎样与法西斯战斗的?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发生在二战期间的感人故事——《生死攸关的烛光》。(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吗?

二、整体感知

1.让我们走进课文,关注伯瑞德夫人一家的命运。

学生自由读3~7小节,看看故事情节发生了几次令人紧张的变化?

(组织学生交流,把握三处:(1)当德军把蜡烛点燃;(2)当德军把吹熄的蜡烛重新点燃;(3)当端走的蜡烛被德军夺回。)

2.文章情节富有如此曲折的变化,可以用哪些成语来形容?

(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三、研析情节

1.在这些危机关头,伯瑞德夫人一家是如何与德军周旋的呢?

自学课文,要求:画出描写伯诺德夫人一家动作、语言的句子,认真读一读,体会当时的那种紧张气氛。

2.组织学生交流。

交流伯瑞德夫人的表现。

语言:l

师:请同学们各自轻声读读伯瑞德夫人的话:“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想想应该强调哪些字词。(学生各自试读,然后交流。)

师点评:虽然同学们的朗读处理方式不同,但有一点其实是相同的,想想是什么。

(学生讨论,师小结。)

动作:(急忙)取、(轻轻)吹。l

请一位同学做一个吹的动作。再做轻轻吹的动作。

重点提示:为什么要轻轻吹?

心理活动:l

师:假如你就是伯诺德夫人,你能把当时的心理活动以你自己的口吻表达出来吗?。

指导读出合适的语气,读出人物情感。           

小结:尽管情况危急,伯诺德夫人内心十分焦虑,但她还能表现得这么从容、机智,真是了不起。危机暂时过去了。但是,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蜡烛又被中尉重新点燃,形势再一次变得严峻起来。(板书:重新点燃)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蜡烛越来越短。真令人担心哪!危机有没有过去呢?

交流杰克的表现。

语言:(“天真冷。”)指导朗读。平淡的语气,但让人觉得很有这个必要。

动作:慢慢站、端、(“疾步”还是“不急不慢”)走去、从容(在什么情况下表现得这么从容的?为什么能这么从容?提示母亲的教育影响。)    l

再读有关句子。

师:同学们,杰克能有这么镇定自若的神情、动作、语言,你们能知道他站起来前,心里想了些什么?(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3.过渡:

(1)杰克仍然没有保住蜡烛,情况已经到了万分危急的关头。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心都被揪紧了。课文是怎样描写这种紧张的情节的呢?指导朗读

(2)在半截蜡烛即将熄灭之际,伯诺德夫人的小女儿——只有10岁杰奎琳勇敢地站了起来。她是怎么做的?

(提示:可以抓住“娇声”、“司令官先生”、“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这些词语和句子去想一想,你就会找到答案了。)(恭维的话很多人都会感到很受用,又是这么一个可爱礼貌的小姑娘提出合情合理的一点不过份的小要求,让人实在无法拒绝,从而巧妙地化解了危机)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片段。

师:绝密情报终于没有暴露,情报站没有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也得救了。同学们,是谁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报站,挽救了一家人?

学生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

照下面的句式展开讨论:

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伯瑞德夫人……

在生死攸关的时刻,女儿杰奎琳……

小结:这个一波三折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一家三口的勇敢机智,这种勇敢来自这一家人对祖国深深的爱,让我们记住在二战中像伯瑞德夫人一家一样的英雄们。

5.设疑讨论:二战结束了,法国人民赶走了德国法西斯,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如果你是法国总统,你将接见伯瑞德一家,为他们颁发勋章,你将发给谁?你将对他们说些什么?

小结: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家庭,在他们的屋子里,一家三口经历了一场没有硝烟而又紧张激烈的战斗。你有哪些心里话想对他们说?  

四、总结全文,加深认识

课文依靠生动的描写,让我们仿佛也身处其境,感受到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一个普通的法国家庭,怀着对祖国的无限的热爱,与法西斯展开了一场特殊的惊心动魄的战斗,最终凭着他们的机智与勇敢取得了胜利。像他们这样的家庭,在和平年代本应该过着幸福安宁的日子;像杰克和杰奎琳这样的年纪,原应有无忧无虑的童年,是什么让他们失去了这并不过分的权利呢?(战争,法西斯的侵略。)

小结: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1周年之际,让我们发出来自心灵深处的呼唤:远离战争,拥抱和平!

五、拓展延伸、续编故事

课文到此结束了,你能想象一下,接下来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呢?

六、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课下自由组合,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看哪一组表演得最好。将评选最佳编剧、导演和演员。

板书设计:

生死攸关的烛光

半 截 蜡 烛

一波三折

点燃 重新点燃  夺回

吹灭  端走   端上楼

教学反思

备课时,我想,要让学生弄明白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故事,必须让学生搜集有关“二战”的资料,学生完成的比较好,当学生汇报后,我又加以补充,使学生了解了“二战”,从此激发了学生想了解法国一家人是如何保护秘密情报的意愿,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课标》强调尊重学生独特的见解,让学生在读中感知感悟,提倡个性化阅读。在教学时,我采用了自读感知,小组合作抓重点语句感知,有感情朗读感知,给予学生充足的读书思考时间,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表演母子三人是怎样利用机智、勇敢、沉着的品质去面对危急时刻,想尽各种办法来保护这藏有情报的半截蜡烛。提升了文章的思想,使学生明白了他们都有一颗爱国心。加之让学生想象,使学生真正体会母子三人的伟大精神。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案篇六

课题:教材分析:

课文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家母子三人机智、勇敢地保护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的事迹,歌颂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全文共7个自然段,按记叙顺序分为两部分内容。作者首先概括地介绍了伯瑞德母子三人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以及他们保护情报采用的方法;接着详细介绍了伯瑞德母子三人怎样想尽办法、机智勇敢的保护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最终使情报安然无恙的保存下来。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法国一家母子三人机智、勇敢地保护情报的过程。

2.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的阅读,感受伯瑞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体会法国人民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

3、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生死攸关的含义。

教学重点:体会母子三人语言、神情、活动等所表现出的沉着、机智、勇敢。

教学准备:二战图片

教学过程:

一、激qing导入

1、同学们,在60 多年前,爆发了一次全球性的战争,这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看这就是二战时期的几张图片。(出示二战图片)1939年,德国,意大利,日本组成了法西斯轴心国,把侵略的爪牙伸向全世界,全球20 多亿人卷入战争长河,9000万人伤亡,3000万人流离失所,男女老少为了把侵略者赶出自己家园,都加入了为正义而斗争的行列,在法国,人民就忘记不了这样一件事情,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板书课题:生死攸关的烛光 

2、齐读课题,理解生死攸关的含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找出文章的重点段落。

三、抓住重点段落,深入探究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3—7段,思考:这家人在危急时刻怎样化险为夷的,其中你最佩服谁?

2、自读课文,要求:画出描写伯瑙德夫人一家动作、语言的句子,认真读一读,体会当时的紧张气氛。

3、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

●交流伯瑙德夫人的表现。

★语言:

师:请同学们各自轻声读读伯瑙德夫人的话:“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想想应该强调哪些字词。(学生各自试读,然后交流。)

师:虽然同学们强调的字词不同,但有一点其实是相同的,大家说是什么?  

生:为了表现出伯瑙德夫人想法拿走蜡烛……

★动作:(急忙)取、(轻轻)吹。

请一位同学做一个吹的动作。再做轻轻吹的动作。

重点提示:为什么要轻轻吹?

生甲:站起身一下吹灭蜡烛。

生乙:做了一个轻轻吹的动作。

师:为什么要轻轻吹?

生:轻轻吹是为了不让德国军官起疑心,表现得镇定自若。

生:看出夫人非常镇定…… 

★心理活动:

师:假如你就是伯瑙德夫人,你能把当时的心理活动以你自己的口吻表达出来吗?。 指导读出合适的语气,读出人物情感。

师:情况紧急,伯瑙德夫人内心焦急万分,但她还是做到从容不迫,令人敬佩。这时每个人的心情或许放松了一下,可蜡烛又被中尉重新点燃,气氛顿时又紧张起来,怎么办?

●交流雅克的表现

语言:(“天真冷!”)指导:平淡的语气但让人觉得很有这个必要。

动作:慢慢站、端、走去

师:雅克在这危急时刻为什么能这么从容?

生:他勇敢,不怕死……

生:不对,他也害怕,不过他能做到镇定、不慌……

生:他看到妈妈那么从容不迫,他也受了感染,所以能做到这样。

心理活动:

师:同学们,雅克能有这么镇定自若的神情、动作、语言,那么再站起来前,他心里想什么?

生:雅克可能想,绝不能让敌人发现情报,我必须想办法拿走蜡烛……

生:雅克可能想,雅克呀,雅克,你要镇定呀!要向妈妈一样不要慌……

师:雅克仍然没有保住蜡烛,厄运即将来临,雅科从容地坐待最后的时刻,他可真了不起!

在半截蜡烛即将熄灭之际,仅10岁的杰奎琳勇敢地站起来,她是怎么做的?

●   杰奎琳的表现

语言:“娇声”、“司令官先生”、“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

生:突然在这说明什么?

生:杰奎琳急中生智 ……

师:德国军官为什么同意了呢?

生:德国军官看到杰奎琳这么可爱有礼貌,他想起自己的女儿,良心发现,所以同意了。

师:这么一个可爱的小姑娘,提出合情合理的一点小要求,让人实在不忍拒绝,杰奎琳成功了。

师:绝密情报保住了,情报站也保住了。他们一家人的生命也保住了。同学们,想一想,他们一家人你最佩服谁?

同位讨论后,回答。

师:我佩服伯瑙德夫人,因为在生死攸关的时刻用她的镇定、机智感染着两个孩子,使他们也和他一样勇敢。

生:我佩服雅克,因为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他虽然没有拿走蜡烛,但他没有害怕、退缩,他仍然和妈妈妹妹在一起。

生:我佩服杰克琳,在生死攸关的时刻她急中生智巧妙地骗取了德国军官的信任,她那么小,却能做到这样,真棒!

师:这是一个平凡又伟大的家庭,他们一家三口经历了一场没有硝烟而又紧张激烈的战斗,是什么使得他们能做到舍生忘死?

生:是爱国精神使他们这么勇敢、镇定。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生死攸关”的含义。

六、续编故事。

想象一下,敌人走后母子三人会说些什么?

七、课外延伸

课外小组合作自编课本剧。

板书:            生死攸关的烛光

夫人:   取出油灯    吹熄蜡烛

雅克:   借口搬柴    端走烛台

杰奎琳: 推脱睡觉    拿走蜡烛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案篇七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从中感受文中人物在危险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机智与勇气。

2、在故事情节中理解词句的含义,体会人物的品质。

3、在读中感悟主人公的智慧和勇气。

教学重难点:对人物有自己的评价,能从中感受到人物的机智和勇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板书:生死攸关,指导读好字音。(指名读、齐读)

启发:查工具书,了解“生死攸关”的词面意思。

2、板书完整,齐读。3、引导对课题质疑,将学生的问题梳理写下。

二、初读课文

1、自己读,掌握生字新词。

2、指名读,并交流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3、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交流反馈,师小结归纳。

三、理解文本

1、引发思考:从文中的哪些语句你能感受到“生死攸关”?

①自读课文,用“——”画出相关语句;

②在小组内交流所画句子。

③班上交流反馈:a、读句子;

b、说说画的理由;

c、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d、在读中体会“生死攸关”。

2、启发:面对生死攸关的烛光,伯瑙德夫人一家是怎样做的?

①自读课文,用“~~~”画出相关语句;

②指名读,在读中体会人物的机智、勇敢;

③小小辩论:这三个人中你最佩服谁?为什么?

a、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

b、引导从三个人的机智、勇敢上描述。

3、再次读文,从文中感受“生死攸关”时三个人的机智、勇敢。

三、启发想象1、想象一下:敌人走后,母子三人会说些什么?

2、小组内说一说。3、指名交流,启发他们从多个角度去想象。

4、把学生交流中的好词记在黑板上。

5、动笔写一写。

四、总结全文

五、布置作业

1、找几个小伙伴演一演课文;

2、看有关描写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书籍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案篇八

一、设计理念

蜡烛只是一件不起眼的日用品,然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个普通家庭的母子三个却与它生死相系,围绕着它和三名德国军官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却惊心动魄的战争,并最终凭着机智、勇敢,化险为夷了。伯瑙德夫人及其儿女深沉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并留给人们深深的震撼!

作为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单元的第二篇主体课文,本文在历史的回放中感受二战期间孩子所经历的威胁与沉重,它在单元中所起的深化和铺垫作用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以精心设计教学。

学习中的情境直接影响学习的兴趣、动机、理解、态度、方法等因素,所以,新课程的学习强调在情境中展开,在活动中推进。尤其是这篇课文,由于是距离孩子非常遥远的特殊时代的故事,对于毫无提体验的他们,惟有情境的再现才能唤起他们感知的触角,再用他们乐于参与的活动激发的学习热情,层层推进,就能让情感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流动。基于这样的理念,再注目文本一波三折的写作特色,紧握“以情激qing”的钥匙,我的教学顺着这样的思路展开“创设情境,感受危急——围绕‘到底是谁挽救了一切’展开思辨,读中感悟,感受人物形象——扣住课题,抒发情怀,提炼爱国深情——开放作业设计,激qing延伸”在这样的理念和思路下,努力启发、引导学生用读中探究,辨中感悟,演中体验等方法自主地获得新知!

二、教学流程

(一)情境渲染  聚焦“危急——入情

1、播放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施暴的画面,配上音乐,加以收集来的资料解说,使学生置身情境,初步感受德军的残暴。

2、以“如果生活在战争时期,你要为国家收藏一些绝密情报,你会藏到哪儿”这样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引起争论。并牵引学生的注意力聚焦到“生命悬于一烛”“战斗的胜败悬于一烛”“国家安危都悬于一烛”的危急形势。“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伯瑙德夫人母子三个都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夫人深知最危险的地方局势最安全的地方,就把情报装进小金属管藏在生死攸关的烛光中,骗过了来搜查的德军。然而,一天晚上,三个德国军官闯了进来,并点燃了蜡烛,万一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熄灭,秘密就会暴露,而像狼一样残暴的德军会怎么做?情报站一旦被毁后果会是怎样?我们可想而知。危急!危急!危急!

3、学生表达此时置身情境的感受。可以是成语如:危在旦夕、如履薄冰……可以是简短的句子如“心都提到嗓子眼了”……进一步融入“危急”的情境。

(设计意图)课文本身就是一个情境,新课伊始,用音像、语言渲染,能让学生很快进入与文本相应的氛围中,急主人公之急,危主人公之危,并为体会主人公的勇敢、机智、镇定作好铺垫,萌发探究故事发展的兴趣!

(二)辨中感悟  感受形象——动情

过渡:情势是如此危急,母子三人的生命与这生死攸关的烛光生死与共,怎么办?怎么办?请同学们快速默读3-7小节,找出母子三人分别是如何和德军斗智斗勇的,并试着帮老师完成板书,好吗?

1、学生默读,填补板书,知道母子三人是如何与德军周旋的。

教师出示的板书是:               引导学生补充后为:

重点燃    夺回

点燃    吹熄      端走       端上楼

2、思辨:“绝密情报最终保住了,一家人也得救了。那么,到底是谁挽救了情报站,挽救了一家人呢?”

a、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b、学生快速读课文,找需要的内容,仔细琢磨,寻找理由说服对方(言 行)

c、讨论:母亲的镇定:“轻轻把蜡烛吹灭”赢得时间;绝妙的方法也是她想出的。

雅克的从容:“搬回”“默默地坐待”不引起怀疑。

杰奎琳的灵活应变:“娇声”打动同样有女儿的少校“道晚安”镇定、周到。

在讨论的过程中,随学生的发言相机指导朗读,加深感悟。通过引导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加深感悟。(板书:机智勇敢)使人物形象鲜明浮现,并拨动学生的“情弦”。

d 引导学生归纳是“全家人的贡献,小女儿起了关键作用。”

(设计意图)学生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学得主动,并乐学。“让他们补充板书”的形式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再指以快速读需要的内容的方法,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节省时间,然后通过教师的“挑拨离间”引导学生再与文本对话,寻找说服对方的理由,读中探究,以读促悟,以想象补白促悟,在生与生的讨论中激发思维的碰撞,在师与生的对话中得以引领,使人物形象浮出水面,并使学生在人物的品质面前怦然“情”动,这样,教学重点已初步突破。)

(三)扣题抒怀  提炼重点——传情

过渡:同学们,我们共同感受了一个惊险而感人的故事,假如真的拍成电影,闭上眼睛,你的脑海出现的最多的镜头是什么

1、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肯定有学生会说是“生死攸关的烛光”教师就可以相机引导理解拟题的原因)

2、教师以“虽然镜头不一但意图是一样的。能说说吗?”引导万流归宗“突出危险突出紧张”

3、“可如此危险的情势却被母子三人化解了,他们是靠什么做到的呢?”引导学生追溯根源,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支撑着他们。板书:热爱祖国

4、此刻,你最想对他们说什么呢?学生畅说。

(设计意图)紧扣题目出发,让学生从“机智勇敢”的背后,挖出真正的根“对祖国的热爱”使教学重难点彻底落实,并通过“说一说”让学生在感悟中积蓄的对人物的赞赏之情、敬佩之情喷薄而出,实现以情激qing,让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精神、抗拒战争、渴望和平思想的教育。

(四)拓展延伸  作业开放——延情

过渡:《生死攸关的烛光》永远亮在我们的心里,带给我们永恒的感动与震撼。知道了这个故事,同学们下课后最想干什么呢?

学生自由设计作业。教师稍微“扶”一把,引导学生筛选出可操作的,在能力范围内的有效作业。比如:自由组合把故事演一演;把故事讲给家人或邻居听;搜集类似的感人故事……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设计作业,通过老师稍稍的把关后,做自己想做的,兴趣必定倍增,使课完而情不灭,并能通过一些实践作业去感染更多的人!

板书设计:

重点燃        夺回

点燃    吹熄         端走             端上楼

机智勇敢

热爱祖国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案篇九

教学目标

1.理解法国一家母子三人机智、勇敢地保护情报的过程。

2.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的阅读,感受伯瑞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体会法国人民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体会母子三人语言、深情、活动等所表现出的沉着、机智、勇敢。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详案)

这黑暗中摇曳的烛光,对于我们来说普普通通,但对于二战期间的伯瑙德夫人一家来说却是生死攸关。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15课《生死攸关的烛光》。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请大家回顾一下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儿?

这节课让我们运用抓重点词句的方法,品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

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的4~7自然段,边读边用你喜欢的符号划出课文中体现生死攸关的句子。你找到了哪一句呢?(学生汇报)

认为这三句话体现生死攸关的同学比较多一些,那我们来看一下这三句话。(找3名同学读一下三句话)这三句话中哪些词更能体现当时的紧张与危急呢?

让我们来看第一句话,刚才大家指出了“危及”这个词最能体现当时紧张与危急,那你还知道哪些词的意思与它相近吗?可不可以用别的次来替换“危及”呢?为什么?课文中“还会危及他们一家三口的性命”后面用了省略号,那还有可能危及什么呢?就是这样危急的情况下,伯瑙德夫人怎么做的呢?大家来读一读。谁能说一说?(汇报、板书)她为什么这么做呢?(他非常着急但又不得不比表现得很平静,体现了她非常的冷静沉着)你能带着心情来读一下这几句话吗?

危机似乎过去了,但不一会儿,那个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蜡烛重新点燃,这时屋里的气氛和伯瑙德夫人的心情怎么样了?我们来看一看第二句话。谁能读一下。你能读出当时房子里那紧张恐怖的气氛吗?

眼看蜡烛越来越短,在这紧要关头,雅克又是怎样做的呢?大家带着雅克的心情来读一下,(汇报、板书)但是中尉快步走上前去,厉声喝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说这一把夺回了烛台,看着自己的计划失败了,雅克又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来看一下第三句话,谁来读一下,雅克只是一个孩子,但显得非常冷静、勇敢,从哪些词大家可以看出雅克很冷静、很勇敢呢?大家仔细地读一下,体会一下雅克的心情。

情况越来越危急,这微弱的烛光仿佛是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可能爆炸,在这千钧一发的紧急时刻杰奎琳怎么办呢?大家来读一下,谁能用杰奎琳那种娇声娇气的语气来读一下?

这种声音给人一种我见尤怜的感觉。少校看了看杰奎琳,回答道:“当然可以,小姑娘。”这时杰奎琳端起烛台,还到了声晚安,走上楼去,当他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意味着什么?如果杰奎琳晚走一会儿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走快了会引起德国人的怀疑,走慢了,蜡烛就会熄灭,情报就会被发现了,所以说真是生死攸关的时刻啊!

(同学们,故事到这儿戛然而止,在这场没有硝烟却又扣人心弦的战斗中,勇敢机智的一家人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来说一说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有时间可以处理]

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一家人都为保护情报勇敢、沉着、冷静地与敌人斗智斗勇,这一波三折的故事让我们窒息和感动,就让我们共同记住那些二战中为正义而战斗的人吧!

板书:                    生死攸关的烛光

夫  人——吹熄

雅  克——端走

杰奎琳——拿走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案篇十

总课题名称: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模式研究》

课题负责人:  徐玮佳  (哈尔滨市香坊区朝阳四校科研主任)

子课题名称:  《阅读与作文教学新模式探究》

课题负责人:  徐玮佳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研究的主要参加者之一,负责课题的研究、实践,以及信息反馈的工作。

课题研究简介:

我们所研究的课题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模式研究》,此课题的研究突出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解决阅读与写作脱离”的特点。阅读教学不光要教会学生读书,体会文章的人文内涵,还应当让学生从读学写,阅读教学无疑兼具指导写作的任务。如果对初学写作的小学生讲写作方法,收效甚微,他们还是不知道该怎样写。读不同的文体,读不同风格的文章,读不同作家的作品,学生可以从中掌握一批写作的“范型”,头脑中有了这些“范型”,写起文章来才有章法。

研究内容

1、指导学生把课堂成为积累语言的“主战场”,掌握积累的方法,多读多背,采用多种形式多读课文,精彩的部分还要多品读,直到能背诵下来,让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尽可能多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指导摘录词句,要求学生配备一本摘录本,指导学生把课文的好词好句录到本子里,做到笔记、脑记相结合。

2、采用多种办法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加强课外阅读,使学生积累语言,为运用语言打好根基。

3、指导运用新学的词语、句式练习说话、写话,可进行模仿说写,也可进行创造性说写。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生死攸关的烛光》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家母子三人机智、勇敢地保护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的事迹,歌颂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全文共7个自然段,紧紧围绕一根小小的蜡烛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按记叙顺序分为两部分内容,作者首先概括地介绍伯瑙德母子三人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以及他们保护情报采用的方法;接着详细介绍伯瑙德母子三人怎样想尽办法保护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

(一)知识与技能:

1、懂得“生死攸关”、“不堪设想”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续写文章结尾。

3、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认识到:在危急时刻,不要惊慌失措,要沉着机智地应对。

(二)过程与方法:

提出母子三人分别的表现,通过找三人的语言描写进行实验探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伯瑙德夫人及其孩子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伯瑙德夫人及其孩子的机智勇敢。

二、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五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等理解词语的方法。通过本课,进   一步让他们学会在故事情节中理解词句的含义,在具体细节中体会人物的品质,在续写结尾中提升写作能力。

三、实验研究:

阅读和写作是个互逆的过程。阅读是理解吸收,写作是理解表达。只有吸收得充分,表达才更加有力。因此,“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基于这一认识,在阅读教学中,要依照新课标的要求,积累课文中优美语言、精彩片断。学生的语言库存量越丰富,思维的领域就越广阔,说话或写作文时就有更大的灵活性,可以随时作出恰当的选择,准确地调用词句,从而组合出生动、形象而又具有美感的话语来。

四.设计思路:

1.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内容及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本节采用启发式、探究等教学法。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通过学生多次朗读课文,走进人物内心世界,把握人物命运。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在具体的故事情节中体会词语的含义,折射出人物内在的品质和精神。词语,只有回归文本之中,才有生命的活力,才是积极和充满生活气息的,才是有血有肉的。因此,课堂教学中注重引领学生在课文描述的情节和细节中,关注那些“含义丰富、含情脉脉”的词句,使他们既获得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又获得对语言的准确感受。如此,学生的语文学习才具有语文的“滋味”。

2.学法指导: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词语的含义,利用多次朗读,理解句义,在此基础上,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把握人物的命运,学会续写文章的结尾。

五.教学过程: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指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学生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

教学过程

为了保护情报,伯瑙德夫人把情报藏在了哪儿?

学生读文找句子

提高阅读速度

一旦蜡烛点燃,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只是会影响到他们一家么?

这个情报点是法国情报线上的一个重要的点,这个点一旦被破坏了,那么,后果真是——(    ),你通过哪个词来理解的

1.学生回答问题

2.学生提出猜想并说出猜想理由

3.抓住“不堪设想”理解后果。

通过理解“不堪设想”,使学生对当时事情失败的后果有一个意识,知道这个蜡烛真是“生死攸关”

整理归纳

那么在这个生死攸关的时刻,母子三人又是怎么表现的呢?分别抓住哪些词来形容他们呢?

1.学生画出母子三人表现的句子

2.学生为什么每个人会有这样的表现

3.学生联系自身谈体会

通过了解母子三人的表现,体会三人的性格特征及他们的爱国品质

拓展延伸

假如你是母子三人中的一员,在敌人走后,你们会互相说些什么?

学生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着手开始动笔写作,为课文进行续写

让学生学会用所学的词进行习作,对人物命运进行延伸。体现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实验反思:

本节课我注重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力求将词语的教学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通过揣摩人物的行动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深入理解课文,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养成学生的探索精神,发扬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学生能抓住关键的词语,不断深入的品词析句,来理解文章的内涵,从而来感悟文中人物内心的变化,体会到一家三口的行动时是怎样想的,从而感受到他们的机智勇敢、镇定自若,并能通过折线图来体验人物内心“一波三折”的含义。

在教学中我注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注重语文能力的培养。如:在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时,能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抓住文章的几个词语去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不仅教给学生概括文章的方法,还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同时,我敢于把问题的提出交给学生,使学生能结合问题,一步一步深入体会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也是教学语文的难点。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抓住了重点词语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作用,引导学生悟情。学生真正体会到情感后,就势让学生带着这种情感去读。在读中,让情感升华。这样反复锤炼,学生就能走进作者的心,身临其境的体会那种情感。最后,一起猜想敌人走后,全家人的表现,更加突出阅读与习作相结合的特点。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全程参与,展示出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这节课不但是一节提升学生语文素质和人文素养的课,同时也是一节教会学生读书方法、学会写作的课。毕竟一节课的好坏,不在于它有多“精密”,而在于对课标理念的融入和渗透,在于学生的参与,在于课堂上灵动的生成。本节课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方面的和谐发展。通过朗读再现文章的思想情感内涵,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尊重学生,关注个体差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正确理解文本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案篇十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生字,正确读写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有条理地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3、了解伯德夫人一家机智、勇敢地保护情报的过程。

4、朗读文中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的语句,感受伯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的机智、勇敢和镇静,体会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自主、质疑,把握课文的内容。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后,有条理地复述故事情节。

3、交流探究,表达自己阅读的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记住、敬仰为正义而斗争的平凡而伟大的人。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品质。

突破方法:通过朗读,复述课文,读中想象,读中感悟,体会人物的品质。

难点:体会人物在危险面前的表现和品质。

突破方法:抓住对重点语句的朗读、体会,交流谈感受。

教法与学法

教法:导引法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qing导课

1、同学们,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2周年,60多年前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播放二战战事录象)

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于1939——1945年期间,是以中国、苏联、美国、英国等同盟国为主的反法西斯力量与以德国、意大利、日本为主的法西斯力量之间的战争。

现在就让时间倒流,让我们再一次回到60多年前的反法西斯战争中,看看那时的人们是怎样与法西斯战斗的。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发生在二战期间的感人的故事——《生死攸关的烛光》。

2、理解“生死攸关”的含义。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伯德夫人保护的是怎样的情报?绝密的情报是怎样的情报?为保护情报,伯德夫人想了什么办法?

2、学生有条理地复述课文,其他学生评议、教师点拨。

三、细读课文,感悟人物品质(课件演示)

1、默读课文,思考:当危险步步逼近时,伯德一家三口是怎样和敌人巧妙周旋的?边读边画出有关语句,可以在课文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

2、交流:伯德夫人是怎么做的?

⑴请学生读句子“她发觉,两个孩子……取出一盏油灯放到桌子上,小声说:‘先生们,点上这盏灯更亮些!’说着,轻轻地把那支蜡烛吹熄,推到一边去。”

从这句中你体会到伯德夫人表现怎么样?抓住“若无其事”“轻轻”和说的话。

⑵教师过渡:德国人又把蜡烛点燃,此时,房间里气氛会怎么样?指名朗读有关句子,联系前文理解“不堪设想”的意思,以及“不堪设想”的后果。

⑶画出描写雅克表现的句子,体会雅克的品质。

⑷教师小结:多了不起的雅克呀,带着感动和钦佩再读句子。蜡烛越来越短,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这时又出现了什么情况呢?

⑸体会“娇声”一词。指名读杰奎琳的话。

⑹端起烛台的她会想些什么呢?

四、畅所欲言

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伯德夫人                                   

在生死攸关的时刻,儿子雅克                                    

在生死攸关的时刻,女儿杰奎琳                                 

五、升华主题

1、这个故事一波三折,让我们感受到一家三口的勇敢机智,而这种勇敢来自什么呢?

2、读了这个故事,我们想说点什么呢?

(记住历史,记住为正义而战争的平凡而伟大的人物,发出心灵深处的呼唤:远离战争,拥抱和平。)

六、课堂小结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样的收获?都来总结一下吧!

板书设计

生死攸关的烛光

伯德夫人:取出油灯,吹熄蜡烛

一家三口     雅克:借口搬柴,端走烛台         机智勇敢

杰奎琳:推说睡觉,拿走蜡烛

课堂作业:

一、补充词语。

(    ) (    )攸关        (    )枪(    )弹      (    ) (    )其事

不堪(    ) (    )        自(    )自(    )      (    ) (    )莫展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镇定——(     )      聪明——(      )     暗淡——(     )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案篇十二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学反思

今天,我参加了学校青年教师阅读课的赛课活动,我选择的是北师大版教材第九册《生死攸关的烛光》。由于是临时决定,学生没有预习,我的准备也不是很充分。但是在教学中,我扎实地渗透了课程标准的理念,大胆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整个课堂显得张弛有度,和谐活泼。

我以理解词语“生死攸关”入手,直接进入文本,要求学生找到能够理解这个词语的句子。理解的同时,抛出金属管为什么会在蜡烛里的问题,把烛光和情报联系起来了。通过这个词语的理解孩子们已经能够充分了解烛光的重要,情报的重要。然后,通过小组学习(填表),把握母亲、儿子、女儿怎样通过自己的勇敢和智慧从德军手里巧妙地拿走蜡烛。从母子三人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来理解当时情况的万分紧急。最后,我们一起来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更加突出了事件的紧迫性。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全程参与,课堂气氛活跃有序,展示出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

这堂课也是一节原生态的教学课,孩子们没有预习,而我的准备时间也只有20分钟左右。课堂上,孩子们的表现令人欣慰,这节课不但是一节提升学生语文素质和人文素养的课,同时也是一节不怕考试的课。

一节课的好坏,不在于它有多“精密”,而在于对课标理念的融入和渗透,在于学生的参与,在于课堂上灵动的生成。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学反思

上本课时,学生没有预习,但是在教学中,我扎实地渗透了课程标准的理念,大胆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整个课堂显得张弛有度,和谐活泼。我以理解词语“生死攸关”入手,直接进入文本,要求学生找到能够理解这个词语的句子。理解的同时,抛出金属管为什么会在蜡烛里的问题,把烛光和情报联系起来了。通过这个词语的理解孩子们已经能够充分了解烛光的重要,情报的重要。然后,通过小组学习(填表练习册中),把握母亲、儿子、女儿怎样通过自己的勇敢和智慧从德军手里巧妙地拿走蜡烛。从母子三人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来理解当时情况的万分紧急。最后,我们一起来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更加突出了事件的紧迫性。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全程参与,课堂气氛活跃有序,展示出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

从这里,我领悟到:一节课的好坏,不在于它有多“精密”,而在于对课标理念的融入和渗透,在于学生的参与,在于课堂上灵动的生成。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设计的理念是:词语,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在具体的故事情节中才具有丰富而恰当的含义,才折射出人物内在的品质和精神。词语,只有回归文本之中,才有生命的活力,才是积极和充满生活气息的,才是有血有肉的。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引领学生在课文描述的情节和细节中,关注那些“含义丰富、含情脉脉” 的词句,使他们既获得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又获得对语言的准确感受。如此,学生的语文学习才具有语文的“滋味”。

因此在本课的第一课时中,我引导学生汇报课前布置查找的相关二战的资料,初步理解了“生死攸关”的意思,然后安排学生自由读课文的第一部分,汇报读懂了什么,体会当时的时代背景,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本堂课上主要学习课文的主体部分,上课伊始,我通过三组词“伯瑙德夫人、雅克、杰奎琳”;“秘密、绝秘、绝妙”;“危急、危机、厄运”的读、说,一方面引导学生复习了课文的第一部分内容,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巩固了生词,练习了说话能力。并设计将“生死攸关”一词归类,又一次深入理解了“生死攸关”一词,也由此导入了学习阅读课文的3——7自然段,思考:伯瑙德夫人一家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是怎样与敌人周旋的?这时,老师及时地进行方法上的指导,即 “抓住关键词,揣摩人物心理活动”。引导学生找出伯瑙德夫人一家三口的语言、动作的句子,画下来,然后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进而理解人物的品质。在这里,学生的“悟”也就比较准确。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找出了课文中直接描写“烛光”的句子,体会到“烛光”就是死亡的威胁,只有让烛光熄灭,才有生的希望,才能保证情报站的安全。通过反复的练读,学生感悟到当时的危急情形,同时也体会到伯瑙德夫人一家的机智、冷静和默契。于是,伯瑙德夫人一家三口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逐渐高大起来,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此时此刻,引导学生进行词语积累:十万火急、岌岌可危、千钧一发、……生死攸关。此时此刻,学生对“生死攸关”这个词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通过对这一课的评课后,我更加明白了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语言,学习语言靠感受和积累。朗读就是对语言的直接感受,文章中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必须通过朗读才能更充分地体现出来。进入五年级后,学生已经掌握了较多的学习方法,只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就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这次的教学活动中,缺乏有效的朗读指导,所以学生通过学习后朗读水平没有得到大的提高。在上课时的备课设计中虽然有朗读指导的设计,但在课上的指导没有到位。,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渐加强朗读训练这一环节。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案篇十三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语言。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伯瑙德夫人及其孩子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品质。

重点难点: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伯瑙德夫人及其孩子的机智勇敢。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一根小小的蜡烛,居然能关系到人的生和死,你相信吗?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生死攸关的烛光》,就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

二、引导初读课文。

教师提示学法:初读全文,借助字典,联系上下问初步掌握生字,理解词语,了解课文大意。

三、检查初读全文情况。

1、检查生字的预习情况。

2、检查多音字的认读情况。

3、指导识记的字。

a、加偏旁记忆的字:其——期扁——骗马——闯

b、区别形近字:密——蜜司——同

4、读写词语:生死攸关、危机、持续、摇曳、从容、镇静

5、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四、范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重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概括课文的重要内容。

五、理清课文层次。

1、默读课文,归纳段意。

第1自然段:交代这是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

第2自然段:介绍小旅馆主人伯瑙德夫人及家人。

第3自然段:伯瑙德夫人把绝密情报藏在半截蜡烛中。

第4自然段:的国军官点燃了藏有绝密情报的蜡烛,伯瑙德夫人及儿女紧张极了。

第5自然段:儿子捡柴生火走到烛台,却又被德国中尉夺走。

第6自然段:儿子决定陪妈妈战斗到底。

第7自然段:女儿巧妙地哪走了烛台。

2、给课文分部分,概括各部分的意思。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这是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介绍小旅馆主任及其家人。

第三部分(第3——7自然段):具体记述伯瑙德夫人及孩子们为了掩护藏在半截蜡烛中的绝密文件,巧妙地与敌人周旋,避免了一场劫难的经过。

六、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听写生字词语。

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学生齐声朗读课文。

2、质疑:读完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3、指名回答。

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指名朗读课文。

2、概括重要内容。

3、质疑:“德国强盗“指的是什么?

把“德军”比作“强盗”说明了什么?

四、探究课文第三部分。

1、指读思考:伯瑙德母子三人是怎么巧妙地与德国军官周旋的?

2、先自学课文,弄清内容,完成表格:

人物怎么做      

3、组内交流。

4、班内汇报。

5、师生合作探究。

a、“伯瑙德夫人把装着情报的铁管藏在半截蜡烛中,外面小心地用蜡封好,然后把蜡烛插在一个金属台上。”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b、“她看着脸色苍白的儿女,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女儿为什么会“脸色苍白”?从“急忙”、“轻轻地”两个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c、“中尉快步赶上前,厉声喝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一把夺回了烛台。”你从句中体会到什么?

d、“突然,杰奎琳站起来,娇声娇气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请学生表演读,师生评议,体会小女孩的机智。

五、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六、教师总结全文。

16、生死攸关的烛光

德国军官 伯瑙德夫人及儿女

闯进旅馆,点燃蜡烛取出油灯点燃吹熄蜡烛

中尉重新点燃蜡烛 假借捡柴生火端走蜡烛

快步上前,夺回烛台拿灯上楼睡觉避免劫难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案篇十四

教材分析:

本文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家母子三人机智、勇敢地保护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的事迹,歌颂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课文紧紧围绕一根小小的蜡烛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故事。伯瑙德一家人在德军闯进家里的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呢?蜡烛摆放在显眼的桌子上,多次骗过前来搜查的德军。但意外情况还是发生了。。。。。。

学情分析:

语文教学必须引领学生在课文描述的情节和细节中,关注那些“含义丰富”的词句,使他们既获得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又获得对语言的准确感受。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班学生共49人,通过四年多的学习,课堂动手、动脑能力不错,但学生发言主动性不强,分析事物条理性缺乏。因此,在本文教学设计时采用学生先自读理清思路再画图表讲图表的方法,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条理。同时通过争议学习的方式帮助学生有效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片断:

师:老师发现,刚才同学画的图表千奇百怪。就像同学们读同样一篇文章有不同感受一样,这是正常的,请几位同学说说自己是怎么画的,理由又是什么?

生1:我是这样想的。课文前面介绍人物、背景这部分,读起来心情比较平静,没有什么变化。所以我就画了这样一些折线。

师:她很会读书,不仅关注主要情节,还注意了故事的背景。那么,你画的图还有什么特殊的地方?能给大家讲讲吗?

生1:好。第一次德国军官点燃蜡烛,我的心情很紧张;第二次再点燃蜡烛,蜡烛已经很短了,就快燃到藏情报的地方了,我的心情更加紧张,所以这一次的折线我画的比刚才稍高一些;而到了第三次,情况就更危急了,所以是最高的。

师:你们看,她把每次不同的感受通过折线的高度表现出来。真是精彩!别急着回去,大家也别只顾鼓掌,仔细看看,有没有谁对她的作品有不同的意见?

生2:我对这一点有疑问。(师示意他走到前面来)这里的一段画得太平又太长。我觉得,这次德国军官是一把将蜡烛夺回,所以不应该有这一段,应该直接画后面。

师:哦?你来读读这段课文,让大家听一听、评一评。

(生读课文相关段落)

生1:我不同意,你看,课文这里不是说雅克拿走了蜡烛,他已经走了几步,而且德国军官虽然是一把夺回了蜡烛,但也经过了一会儿呀!

(看到他们在讲台前争论时认真的样子,同学们都不禁笑起来。)

生2:那时间也没有那么长呀!

师:你们同意谁的意见?看看课文,再看看她的图,发表一下你的意见。

生3:我也认为她这里画的太长了。首先,德国军官从厉声喝道到一把夺回蜡烛用的时间并不长;第二,和她画的前面对人物及背景的介绍比,这一段也显得太长了!

师:看,大家说的有没有道理?

生1:嗯,是有点道理。

师:对。要学会听取别人的意见,这里应该怎么修改一下更合适?

生1:把这部分去掉,把右边向左移。

师:好极了。对别人的意见不盲目听从,但如果别人说的对,我们就要改正。用掌声请这两位同学回到座位上。

教学反思:

1:学生参与面更广了,基本全班都动了起来。

课堂上呈现的高潮都是学生在自读、自悟中产生的。由于他们各自的理解能力不同,造成了在阅读过程中用不同的图表表现了出来,这样就产生了矛盾。这样的矛盾碰撞迸射出火花再到相互的理解,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了教学过程之中,课堂的效率也因此而提高。学生由读到感再由议到悟的过程,真正让每个孩子都动了起来,较好的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2:教师的评价,起到了很好的激励导向作用。

教师的语言是课堂情感的催化剂,富有激qing的恰如其分的评价语不仅能很好的调节课堂氛围,而且还是学生学法的一种引领,是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金钥匙。在本文教学时,当第一个孩子在汇报时还有点紧张,怕自己的图表得不到大家的肯定。这时我用热情、期待的眼神鼓励孩子,使他能很快调节自己,大胆的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当然,老师对学生容易忽视的重要问题进行及时点拨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师:你们看,她把每次不同的感受通过折线的高度表现出来。真是精彩!别急着回去,大家也别只顾鼓掌,仔细看看,有没有谁对她的作品有不同的意见?这样的评语将学生很快引入到新的思考中。

3、拓展了思维,培养了学生遇事多问为什么的习惯。

这一课,留给我最深的就是孩子们敢于争论了。常常反省自己的教学在哪些地方还存在问题,现阶段最大的挑战是什么等。这样的反思促使我切实地从行动上哪怕是小小的一点努力开始却去提高自己去与孩子们一起进步。这节课前,我进行了充分准备,借鉴了优秀教师上这节课的经验,再次进行内化和细化,最后达到了预期的教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案篇十五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法国一家母子三人机智、勇敢地保护情报的过程。

2.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的阅读,感受伯瑞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体会法国人民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

3.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及表现能力。

4、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生死攸关含义。

学情简析:

课文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家母子三人机智、勇敢地保护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的事迹,歌颂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全文共7个自然段,按记叙顺序分为两部分内容。作者首先概括地介绍了伯瑞德母子三人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以及他们保护情报采用的方法;接着详细介绍了伯瑞德母子三人怎样想尽办法、机智勇敢的保护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最终使情报安然无恙的保存下来。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难点:

体会母子三人语言、深情、活动等所表现出的沉着、机智、勇敢。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对《生死攸关的烛光》这篇课文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半截蜡烛中藏着绝密的情报,它给伯瑙德夫人一家带来了怎样的命运呢?默读3~7小节,看看故事情节发生了几次令人紧张的变化?

3、文章情节富有如此曲折的变化,可以用哪些成语来形容?

二、直奔重点,深入学习    1.在这危机关头,伯瑙德夫人一家是如何与德军周旋的呢?

画出文中描写伯瑙德夫人一家动作、语言的句子,认真读一读,说说文中的母子三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大家概括得很准确,那么课文中是怎样进行描写的呢?让我们首先从伯瑙德夫人说起。

请同学们各自轻声读读描写伯瑙德夫人的语句,想想应该强调哪些字词。

请一位同学做一个吹的动作,再做轻轻吹的动作。那么为什么要轻轻吹呢?此时此刻她在想些什么呢?

假如你就是伯瑙德夫人,你应该怎么说出这句话,作出这个动作呢?指导朗读。

小结:尽管情况危急,伯瑙德夫人内心十分焦虑,但她还能表现得这么从容、机智,真是了不起。危机暂时过去了。但是,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蜡烛又被中尉重新点燃,形势再一次变得严峻起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蜡烛越来越短。真令人担心哪!危机有没有过去呢?

3、这时儿子雅克(引读)

他慢慢的站起来、镇定自若地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你们能知道他站起来前,心里想了些什么?他的做法得到的是中尉厉声地阻止,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觉?

4、雅克的努力在一次失败,情况已经到了万分危急的关头。伯瑙德夫人一家的心都被揪紧了。课文是怎样描写这种紧张的情节的呢?

5、在半截蜡烛即将熄灭之际,伯瑙德夫人的小女儿——只有10岁杰奎琳勇敢地站了起来。她是怎么做的?这是她又在想些什么呢?

她的要求被拒绝吗?故事的结果怎样,你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吗?

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升华主题

1、小女儿的机智终于保住了绝密情报,情报站没有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也得救了。想像一下,敌人走后,母子三人会说些什么呢?

2、这个一波三折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一家三口的勇敢机智,而这种勇敢来自什么呢?

3、此时,你的心里一定有许多话想对这一家人说,请把你想说的说出来吧

五、总结

六、作业

板书设计

半    一      吹          点      化

截    波                          险

蜡    三      端          夺      为

烛    折                          夷

端          灭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学反思:

《生死攸关的烛光》是北师大版语文第十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个普通家庭母子三人为了保护隐藏在半截蜡烛中的秘密情报,在危急关头和三名德国军官巧妙周旋,化险为夷的故事。表现了伯诺德夫人及其儿女的勇敢机智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故事一波三折,颇有戏剧性,为了让学生迅速理清文脉络,我从以下方面进行教学:

一抓重点词语展示斗争过程

本课的故事惊心动魄,扣人心弦,耐人寻味。为了让学生迅速了解文本大意,体会人物精神,我引导学生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再现伯诺德夫人一家和敌军巧妙周旋的过程。当藏有情报的蜡烛被“点燃”时,伯诺德夫人一家想方设法保护这蜡烛:一是取出油灯,借机“吹熄”蜡烛;二是大儿子杰克借搬柴生火之机“端走”蜡烛。当他们的行动没有获得成功,蜡烛被“重新点燃”和被“夺回”时,就在这危急关头,小女儿以上楼睡觉为由,借机把蜡烛“拿上楼”,避免了一场危机。

二是反复品读体会人物心理

课文描绘的是一场没有硝烟但又紧张激烈的战斗。这紧张激烈,主要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反映出来。文中写到伯诺德夫人一家和敌军进行了三次周旋,他们一家人随着蜡烛越来越短而表现出越来越紧张的心理,虽然情况越来越紧急,但他们依然从容镇定地想出方法来保护秘密情报,反映出他们那强烈的爱国之心。如:伯诺德夫人说的那句话可作为一个切入点训练学生反复品读体会。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案篇十六

教材分析:

课文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家母子三人机智勇敢的保护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的事迹,歌颂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目标:

体会“生死攸关“的含义,感受情况的危急和伯瑙德夫人一家的机智勇敢。能自学生字,读准课文中的字音。能通过重点词语和句子感受人物的镇定、机智、勇敢。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一波三折的情节,感受情况的危急和伯瑙德夫人一家的机智勇敢。

教学难点:

能通过重点词语和句子感受人物的镇定、机智、勇敢。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有关二次战争的图片、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检查预习,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重点理解伯瑙德夫人一家是怎样保护情报的?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课

1、同学们,今年是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六十年前,以德国为首的军团组成征服世界的队伍开始了血腥,世界各国的人们都参与到这场战争中,为了和平,为了胜利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出示录像和图片)

2、在法国,人们就忘不了这样一件事——板书课题,齐读

3、什么是“生死攸关”?烛光为什么会决定人们的生死呢?学习了课文就会明白。

4、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读了几遍课文?(读书百遍,其意自现)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课文都预习了,谁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情?(教师指导学生概括要简练)

2、伯瑙德一家保住了一份怎样的情报?

3、为了保护情报,他们想了一个什么办法?

4、可是这半截蜡烛被无意间点燃了!伯瑙德夫人一家是怎样与敌人巧妙周旋的呢?

三、细读课文

1、默读课文,看看伯瑙德夫人一家是怎样做的?画下相关的句子。

2、集体交流:

①伯瑙德夫人是怎样做的?

出示句子:“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儿女,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子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的把蜡烛吹熄。

从这句话中你看出伯瑙德夫人怎样?(镇定、急中生智、沉着……)

你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说说理由。

把这些词语重读,练习朗读。

一场危机过去了,从哪里看出伯瑙德夫人更紧张了?

出示句子:“伯瑙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都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一旦这个情报中转站暴露,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不堪设想”是什么意思?你能想象事情的结果吗?

配乐朗诵感受当时的紧张氛围。

学生评价朗读。

②确实是危急时刻,浏览课文,看看儿子雅克和女儿杰奎琳表现怎样?雅克表现怎样?(聪明、沉着……)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的?指导朗读。

③就在千钧一发的时刻,杰奎琳娇声说——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端走烛台的杰奎琳会说什么?

3、小结:在这场没有硝烟却惊心动魄的战斗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这一波三折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战争的危险,情况的危急,让我们记住伯瑙德夫人一家机智勇敢,临危不惧的精神吧!

板书设计:

生死攸关的烛光

在生死攸关的时刻 博稻德夫人

儿子雅克

女儿杰奎琳

作业设计:

1、自学生字,词语

2、排练课本剧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课本剧,想象敌人走后,母子仨人会说些什么?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朗读。

2、交流生字新词的自学情况。

注意“档”字的读音。

二、表演课本剧

1、学生给予评价。从对课文的理解,人物语言的处理,表情是否到位等方面进行互动交流。

2、想象敌人走后,母子仨人会说些什么?小组排练。以表演的方式展示。

三、学习金钥匙

1、一件事情的发展,常常经过曲折的过程,有的故事有一个起伏,有的有几个起伏。可以试着用曲线把这个故事的情节表达出来。

2、看看本课的板书,有几个起伏?

3、故事一波三折才引人入胜。

4、讲一个自己曾经看过的故事。品味其中的波折。

板书设计:

生死攸关的烛光

情节——一波三折

故事——引人入胜

作业设计:

1、看看自己遍的历险故事,是不是引人入胜?

2、找一个自己喜欢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3、预习《鸡毛信》

相关范文推荐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大全二十三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一等奖(十八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

    2023年陶罐和铁罐教案一等奖(实用14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

    幼儿园晚霞教案三篇(优秀)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

    最新儿童文学读书心得 儿童文学心得体会(实用10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

    2023年《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特等奖(优秀十六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一课时教案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实录(十四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

    电脑的住宅教学反思9篇(精选)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

    2023年爱心的小学生让爱心飞扬(通用8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

    2023年春联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春联教材分析模板(十三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