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三年级语文陶罐与铁罐教案(汇总22篇)

时间:2023-11-15 作者:LZ文人最优三年级语文陶罐与铁罐教案(汇总22篇)

教案能够有效地指导教师的授课行为,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通过借鉴和参考这些三年级教案,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最优三年级语文陶罐与铁罐教案(汇总22篇)篇一

1、通过本课学习,2、认识“陶、懦、恼”等6个生字,3、会写“陶、谦、虚”等到14个生字,4、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御厨、奚落、懦弱,5、轻蔑、和睦相处、覆灭”等词语。

2、阅读课文,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6、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7、分角色朗读课文。

最优三年级语文陶罐与铁罐教案(汇总22篇)篇二

1.认识本课6个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

2.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勾画出不懂的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2.指名读课文,理解词语的含义。

3.默读课文,思考:文章介绍了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几件事情,各在哪些自然段。

4.学生讨论后明确:

(1)铁罐看不起陶罐(1~9)。

(2)铁罐和陶罐各自的命运(10~17)。

1.自读1~9段,思考:铁罐看不起陶罐,你是从哪些词看出来的?对比,陶罐是怎样的态度,试着把你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课文体现出来。

2.再读10~17段,请用简单的字和词语概括出铁罐和陶罐各自的命运。

3.学生自学,组织讨论,全班交流,此时,教师恰当点、拨、抓重点词语和感情朗读,体会铁罐的狂妄自大,陶罐的宽厚谦虚。

1.说一说,你喜欢铁罐还是陶罐,为什么?

2.你想对铁罐(或陶罐)说些什么?

3.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重新编一个发生在陶罐和铁罐之间的故事,编之前,一定想好,你要表达什么意思围绕这个意思去选材。

整体感知课文时通过读、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讨论后找出陶罐、铁罐之间发生的两件事:1、铁罐看不起陶罐;2、铁罐和陶罐各自的命运。

边读边思考,析词品意中教师恰当点拨抓住重点词语,感情朗读,体会铁罐的狂妄自大,陶罐的宽厚谦虚,从而理解寓意。

培养学生围绕中心编童话故事的能力。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7篇《小学三年级语文《陶罐和铁罐》教材教案》,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最优三年级语文陶罐与铁罐教案(汇总22篇)篇三

1、熟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2、反复阅读陶罐和铁罐对话的句子,并勾画出表现它们神态、动作的句子。从这些句子中体会你知道了什么。

自主、合作、探究:

(一)复习生字,游戏激趣。

(二)情境表演,讨论交流。

1、引:上堂课,我们当了一回演员,把这个故事演出来了。这节课,我们再请几个同学上来演一演1到9自然段的内容。

2、请学生注意观察课文插图,上面画着许多的盘子、勺子、锅等。请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样当做是陶罐和铁罐身边的小伙伴。

3、2名学生上台表演,演后让学生以铁罐小伙伴的身份劝劝铁罐。

盘子:勺子:

其他小伙伴:

因为:

5、讨论:假如你去外面旅行,在铁罐和陶罐间只能选择一个和你同行,你会选择谁?(学生大胆发言,积累下表现陶罐谦虚的词句。)。

6、学生发言:应该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正视自己的短处,看到别人的长处,尊重别人,和睦相处。

我来闯关:

a、基础知识。

1、给生字标注正确的读音。

()()()()()()()()()。

傲慢谦虚恼怒朴素陶罐嘴价值兴奋相提并论。

2、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奚落。傲慢:。

谦虚:。懦弱。

相提并论:。

b、读课文,按课文内容填空。

铁罐认为陶罐懦弱,因为它觉得自己,陶罐并不承认自己懦弱,因为它认为。多年后,人们挖掘出陶罐,仍然,而铁罐。读了这课文,我想到了。

c、拓展练习。

1、说说铁罐和陶罐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放飞思路,大胆发言。尝试改写课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

2、学生自己仿造课文的写法,也编写一个寓言故事。

最优三年级语文陶罐与铁罐教案(汇总22篇)篇四

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一、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

3、学生交流,教师点拨(从外形上看,左边是铁罐,是用铁做的。右边是陶罐,是用陶土做的,上边还有美丽的花纹。从神态上看,铁罐眉毛竖着,邪视着陶罐,嘴巴翘得老高,好象对陶罐不屑一顾的样子,一幅骄傲自大的样子。而陶罐是用温和的眼睛看着铁罐,笑眯眯的,一幅容忍的样子。从个头上看,铁罐自以为比陶罐高大,陶罐不敢和它比,因此把头昂得高高的。)。

4、谈话:今天我们学习这则寓言,就是发生在陶罐和铁罐之间的小故事。通过他们的对话,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下面我们就带着一种探究的心里去读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默读、放声读、或者找同伴一起读,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

2、检查朗读情况,互帮互助学生字。

出示生字开火车读生字,请已经有把握的学生来做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巩固,教师随时纠正读音,点评。

重点指导“懦”(nuo)“恼”(nao)声母都是鼻音n3、读下列词语:

奚落谦虚傲慢懦弱轻蔑争辩恼怒。

相提并论和睦相处羞耻氧化无影无踪。

4.交流学习疑难,相机指导学生朗读该词、句所在段落,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初步疏解课文字、词障碍。

三、再读课文,完整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国王御厨里自以为坚硬的铁罐看不起陶罐。许多年后,被埋在土里的陶罐依旧光洁如新,而当年坚硬的铁罐却不复存在了。完全氧化掉了。)。

四、指导写字。

最优三年级语文陶罐与铁罐教案(汇总22篇)篇五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

2.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9课:陶罐和铁罐。

(二)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勾画出不懂的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2.指名读课文,理解词语的含义。

3.默读课文,思考:文章介绍了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几件事情,各在哪些自然段。

4.学生讨论后明确:

(1)铁罐看不起陶罐(1~9)。

(2)铁罐和陶罐各自的命运(10~17)。

(三)精读课文。

1.自读1~9段,思考:铁罐看不起陶罐,你是从哪些词看出来的?对比,陶罐是怎样的态度,试着把你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课文体现出来。

2.再读10~17段,请用简单的字和词语概括出铁罐和陶罐各自的命运。

3.学生自学,组织讨论,全班交流,此时,教师恰当点、拨、抓重点词语和感情朗读,体会铁罐的狂妄自大,陶罐的宽厚谦虚。

(四)品味含义。

1.说一说,你喜欢铁罐还是陶罐,为什么?

2.你想对铁罐(或陶罐)说些什么?

3.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五)重编故事。

重新编一个发生在陶罐和铁罐之间的故事,编之前,一定想好,你要表达什么意思围绕这个意思去选材。

(六)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整体感知课文时通过读、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讨论后找出陶罐、铁罐之间发生的两件事:1、铁罐看不起陶罐;2、铁罐和陶罐各自的命运。

边读边思考,析词品意中教师恰当点拨抓住重点词语,感情朗读,体会铁罐的狂妄自大,陶罐的宽厚谦虚,从而理解寓意。

培养学生围绕中心编童话故事的能力。

最优三年级语文陶罐与铁罐教案(汇总22篇)篇六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神气、恼怒、相提并论、理会、荒凉、惊讶、光洁、朴素、价值、兴奋”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4.抄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最优三年级语文陶罐与铁罐教案(汇总22篇)篇七

《陶罐和铁罐》一课是小学语文第五册第6组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发生在陶罐和铁罐之间的有趣故事,作者告诉人们“不能只看到自已的长处,而看不到自已的短处,也不能只看到别人的短处而看不到别人的长处”这样一个道理。

一、说教材。

故事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这是本课表达上的特点。铁罐的傲慢、蛮横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克制都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展现。此外,具体、生动的神态、动作描写,使铁罐、陶罐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二是继续学习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目标〗。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语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图片、头饰,多媒体设备。

二、设计理念。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教学过程,必须是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过程。教师要创设民主、开放、活泼的学习环境,创设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保证学生自读、自悟、自创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语言的特点”和“阅读的乐趣”。让学生在直接接触语文材料的自主活动中,在对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中,体验语文学习的规律,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三、教法。

1.指导观察法。

遵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发挥文中插图的作用,以图带文、图文并茂,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自然地加深了对课文的学习。

2.表演教学法。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表演读,旨在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投入课文所设置的情境中。

3.鼓励欣赏法。

教师及时的点评,甚至学生之间的互评,都是以鼓励、欣赏为主,主要是激励学生充分地展示才能,满足他们希望得到赞许,体会成功的心理特点,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朗读的信心。

四、学法。

1.合作学习法。

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注重讨论、交流、合作、体会。让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能联想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

2.美读训练法。

以“看”“听”“说”“读”“悟”为主要训练方式,把“读”的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中,通过师与生、生与生思考、讨论、交流、体会、练读,逐步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得到锻炼。

五、说教学过程。

1、复习第一课时学过的生字词语。理解文章的基本有效途径就是读通课文,而读通课文的前提就是扫除字词障碍,词语的出现,不但勾起同学们对课文的回忆,而且为同学们的朗读理解奠定基础。

2、听一听,画一画,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我让学生在听完老师范读课文后,添画陶罐和铁罐的表情后问:“你为什么要这样画?”因为铁罐在说话时十分生气,后来还恼羞成怒,大发雷霆,学生要画出它双眉竖起,两眼圆瞪的样子。陶罐说话时心情很平静,态度很谦虚,它的表情应该是笑眯眯的。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这并不难。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又把握了“人物”的内心活动,为理解寓意奠定了基础。

3、让学生画一画,抓住“人物”的特点。阅读课文时,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铁罐奚落陶罐的话和陶罐说的话。为了指导学生读好铁罐的这些话,我又让学生画出铁罐和陶罐说话时神态的词语,想象他们说话的神情。学生很快抓住了铁罐“傲慢”、“轻蔑”、“恼怒”这些神态,这时我趁热打铁,让学生自己做做这些表情,帮助他们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然后,再去读句子,同学们就会将铁罐的骄傲表现得淋漓尽致。

4、对于初学写作的三年级的同学来说,积累好词佳句,就显得尤为重要。本学期,我们三年级语文组确定的教研专题就是“注重词句积累,强化个性阅读”。所以,在课堂中,要不失时机地提醒同学们把画出的描写陶罐和铁罐神态的好词积累下来,丰富自己的词汇。

5、让学生演一演,加深对“人物”的理解。在学生把握“人物”的特点、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后,我便让出讲台给学生表演。学生先选定自己乐于表演的角色,再戴好头饰,按课文中所描述的“人物”的语言、表情进行表演,同时,我还鼓励他们加上自己设计的动作和语言,这样就更加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就会学得轻松愉快,同时无论是表演者还是观看者也都加深了对“人物”的理解。这样一来,课堂再不是我的独角戏,成了他们的舞台。

6、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突破教学难点。教学最后,我设计了一个小问题:读了这则寓言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通过这个练习学生不但明白了寓意,而且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最优三年级语文陶罐与铁罐教案(汇总22篇)篇八

师:同学们早上好!

生:老师早上好。

师:刚刚见面,我先作自我介绍。这段介绍中有真有假,请你分辨一下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我姓靳,叫靳家彦,是你们学校的语文老师,今年60岁。我特别喜欢阅读和写作,《陶罐和铁罐》这篇寓言就是我写的。今天我们就学习这一课。(学生纷纷举手发言)。

生:您姓靳,叫靳家彦是真的,我听刚才主持大会的老师向全场老师介绍的,所以这是真的。

生:您说是我们学校的语文老师,不是真的。因为我从没见过您,我们学校也没有您。

师:判断得有根据。

生:您说您今年60岁是假的,60岁的老人头发会花白的,可您的头发是乌黑的……。

师:染的。(全场大笑)。

生:您喜欢阅读和写作是很可能的,一位特级语文老师怎么会不喜欢读书作文呢?所以这一句是真的。说《陶罐和铁罐》是您写的,肯定不是,课文上有注释,作者是黄瑞云。今天我们学习这一课是真的,发给我们的课文就是这一篇。

师:非常聪明,分辨得清清楚楚,有条有理,说明你很会思考和分析。(师板书课题:陶罐和铁罐,指导“罐”字的笔顺、笔画。)。

师:先请同学们自己朗读课文,遇到生字词查字典解决,把课文正确、流利地读下来。(学生练习读课文,一会儿读书,一会儿查字典,一会儿交头接耳议论,一会儿发出笑声。)。

师:可以了吗?请交流一下,你喜欢谁,不喜欢谁,理由是什么。

生:我喜欢陶罐,因为它谦虚;不喜欢铁罐,因为它骄傲。我的根据是课文写“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还常常奚落它。陶罐则不是这样,它不但说话很谦虚,而且不和铁罐一般见识,避免矛盾激化,不和它争吵。(理解“奚落”)。

生:陶罐不但谦虚,也很善良、真诚。你看,当人们刚把陶罐从土里掘出来,它立刻就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陶罐不计前嫌,豁达大度,我喜欢它。(师肯定,赞扬生。)。

生:陶罐敢说真话,我喜欢它这一点。它说:“我们生来就是给人们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从这可以看出陶罐并不是“懦弱”的东西。(师指导学生掌握“懦弱”音、形、义,纠正学生把“懦”读为“儒”的错误,请他带领全班读句子,严格要求,一丝不苟。)。

生:我不喜欢铁罐,它不仅骄傲,还很武断。它对陶罐说:“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事实上,后来粉身碎骨的不是陶罐,而是铁罐被完全氧化了。看问题不能绝对。

师:你的发言说明你领悟了语言的内涵。

生:老师,我想通过朗读表达我的感悟,可以吗?

师:太好了,请问你想读哪部分。

(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片断)。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我们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师生互动,共读对话,时而生读,时而师读,时而分角色读,时而议读,把这一段读得声情并茂,兴趣盎然,听课老师掌声不断,笑声频频。)。

生:老师,我觉得第一句“何必这样说呢?”标点用得不对。这一句既不是疑问句,也不是反问句,读起来觉得是不赞成对方的话,不必这样说的意思,不含问意,我建议修改一下,把问号改成叹号或句号都可以,而且这一段叹号用得也太多了,干脆用句号吧!

师:大家觉得怎样?

(生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生:同意这位同学的意见,这句话用问号是不对的,你越读越觉得它不对。

师:同学们一旦把书读进去,就会有许多不同的感受,这是真正用心在读书,就这样读。(教师没有当裁判,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生:(兴高采烈)能--。

(学生三五结合,分别排练“古代”“现代”两幕,分角色扮演陶、铁二罐、众人、旁白者,人人参与,当堂练习。)。

师:关健是要深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台词要熟记,课文中的对话和人物动作、神态都给我们提供很大的创造机会。

(推举一组到讲台前表演,头戴不同头饰区分人物,学生表演生动有趣,活灵活现,把课文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话,表达流畅、风趣。)。

生:(争先恐后,要求再演。)(第一课时结束)。

师:我们继续上课。读了这则寓言,你们悟出了什么道理?

生:人应该谦虚谨慎,不应该骄傲自满。

生:不要只看自己的长处,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人都有长处,也都有短处。

生:人们应该学习陶罐的胸怀,不应像铁罐那样自以为天下无敌。

生:这则寓言通过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就是不要以已之长,比人之短,要多看别人长处。

生:长处弄不好倒成了短处,铁罐结实但容易氧化;短处弄好了也能变成长处,陶罐埋在土里多少年也氧化不了。

师:你们体会出的道理,就是这篇寓言的寓意,寓是寄托的意思。

生:老师,我提出一个问题请同学们讨论讨论可以吗?

师:什么问题呀,说出来我们听听。

生:铁罐就没有优点吗?铁罐坚固不易破碎这一点不值得陶罐学习吗?陶罐就没有缺点吗?陶罐虽然比铁罐光洁、朴素、美观,但它很容易破碎,这一点铁罐说得并不错。只是铁罐的态度太骄傲了,所以大家不喜欢它。

师:大家讨论一下,铁罐和陶罐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各抒己见,别被课文限制住,放飞思路,大胆发言。

生:(议论归纳,教师板书。)。

铁罐优点:坚固,缺点:丑陋。

陶罐优点:美观,缺点:易碎。

生:(边议边改,集体创作)大意如下。

陶罐很骄傲,看不起铁罐,常常奚落它。“铁罐子,你敢和我比美吗?丑陋的东西,就知道你不敢!”铁罐回答:“人们用我们盛东西,不是让我们比美……”

一天,突然发生了大地震,陶罐摔得粉碎,而铁罐却安然无恙。

师:这样学习课文的语言就融入了你的语言仓库,就变成你能运用的活的语言了。

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认识编一则寓言,先想好要告诉别人一个什么道理,然后创编一个寓言故事,说明这个道理,给人以启迪和教益。

生:(各自开始创编,大约写了15分钟。)。

师:请停笔。介绍一下你编的寓言题目。

生:《大海和小溪》。

生:《手机与bp机》。

生:《墨水和钢笔》。

生:《鲜花和绿叶》。

生:《鹦鹉和老鼠的故事》。

生:《兵马俑和航天飞船》。

生:《大树和小草》。

生:《石头和棉花的对话》。

生:《黑猫和白猫》。

……。

师:请这位同学读一读他创作的寓言故事《黑猫和白猫》。

师:完了吗?

生:完了。

师:我给你一点提示,你继续编下去。过了几天,老奶奶决定把其中一只猫送给别人……。

生:(接下去编)白猫想:凭我的美丽洁白,主人一定舍不得让我走,对!一定把黑猫送给别人。结果呢?结果大出白猫所料,主人把白猫送给了别人。临别时,白猫问老奶奶:“我这么洁白,为什么不留我呢?”老奶奶笑着告诉我:“我不管是白猫还是黑猫,捉到老鼠的才是好猫!”(全场老师大笑,热烈鼓掌。)。

师:篇末是神来之笔,妙不可言。

生:老师,我读读我写的这篇可以吗?

师:可以,题目是什么?

生:《梅花和雪花》。

师:停!这么美妙的意境怎么出来个大狗熊呢?改成“这时,一位诗人踏雪寻梅而来……”

生:这时,一位诗人路过这里,听到他们的对话,停了下来,对梅花说:“你有雪花白吗?”梅花说:“不如她白。”诗人又对雪花说:“你有梅花香吗?”雪花说:“没有她香。”诗人说:“不要用自己的长处去耻笑别人。”

师:结尾不太好,我建议你用这首诗结尾,你看好不好?

师:(板书)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听课教师热烈鼓掌)。

(第二课时结束)。

赏析。

靳老师的这堂示范课,通过“读、演、改、编”四个板块,充分体现了“以情励学,以趣激学,调动参与,启迪创造,注重内化,求精求活”的教学风格。

课堂上,靳老师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语文能力,毫不放松理当进行的语言训练,完全没有那种虚浮空泛的花拳绣腿。百般花样,突出一个“实”字;课上师生心灵相通,情感互动,时时生成,处处出新,完全摆脱了那种呆读死记毫无生命气息,缺少人文关怀,把学生当成接受者的窠臼,突出一个“活”字;课堂上,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思维的火花频频闪现,语言的吸纳、积累和运用如行云流水,舒卷自如,突出一个“新”字;读写结合,口书并重,工具性与人文性两元统一,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立体的有机结合,使人耳目一新,突出一个“创”字。

“互动、生成、扎实、创造”是这堂示范课给我们的深刻启示,也是我们走进新课程,实施新“课标”近三年来实践成果的生动呈现。

最优三年级语文陶罐与铁罐教案(汇总22篇)篇九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铁罐地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2、理解课文寓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3、分角色朗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部分。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寓意。

教学准备:课件。

一、导入:

板书:陶罐和铁罐。

2、(出示图片):请大家猜猜这里哪个是陶罐?哪个是铁罐?为什么?

二、研读课文。

(一)、出示第一自然段。

(1)生齐读(2)奚落?

(3)铁罐是怎么奚落陶罐的呢?请同学们到课文中去找出来读读。

1、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1)谁来读?平议。

(2)傲慢的语气该怎么读?指名读平议。

(3)齐读。

2、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1)指名读评。

(2)这句还要傲慢的语气吗?

3、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

指名读评齐读。

4、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

指名读评齐读。

5、下面我们一起来做回铁罐,读读它奚落陶罐的话。

6、如果你是陶罐,你会怎么做呢?

(三)、指导读陶罐的话。

面对铁罐一次又一次的奚落,陶罐是怎么回答的?

1、自由读读出不同的语气。

2、师生分角色读。

3、同桌表演,加上一定的表情动作。

4、指名上台表演评价。

(四)现代部分。

1、课件出示。

师引读。

2、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板书:容易氧化美观。

3、用“但是”说话。

三、总结。

1、学了陶罐和铁罐,你喜欢谁呢?为什么?

板书:骄傲谦虚。

2、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四、拓展:

1、学了这个寓言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2、赋予陶罐和铁罐相反的性格,编写故事。

板书:

长处短处。

铁罐:骄傲坚固容易氧化。

陶罐:谦虚美观易碎。

最优三年级语文陶罐与铁罐教案(汇总22篇)篇十

1、认识6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御厨、奚落、懦弱,轻蔑、和睦相处、覆灭”等词语。

2、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3、分角色朗读课文。

重点:自读课文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难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有关图片和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新课。

2、大家回答的真棒!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两个罐子之间发生的故事。

二、整体感悟课文。

1、下面我们就带着一种探究的心里听课文的朗读。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这个故事好听吗?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老师小结。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讨。

a、铁罐为什么会瞧不起陶罐?

b、什么叫做“奚落”?

2、铁罐用了哪些话来数说陶罐的呢?现在就请大家一起朗读课文(2-9)自然段。

3、读完了陶罐和铁罐之间的对话,那么从对话中你看出了它们各自的什么特点呢?

铁罐:傲慢、狂妄、目中无人。

陶罐:谦虚、忍让、不骄傲、不自卑。

4、现在我们就把它们的这些性格特征带入到句子中来分析:

a、请两位同学模仿陶罐和铁罐读出其傲慢、谦虚的语气。

b、铁罐除了傲慢还有什么样的态度?从哪个词可以看出?(轻蔑)。

c、思考:陶罐在面对铁罐的轻蔑时内心是怎么想的'?

5、陶罐的宽容平和是否感化了铁罐呢?此时铁罐的态度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恼怒)。

6、陶罐在面对铁罐越来越傲慢无理的数说是内心又是怎么想的.呢?

7、分角色朗读。

陶罐:和以前一样光亮、朴素、美观。

铁罐:氧化无影无踪。

2、当人们发现陶罐时,人们的态度怎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读出高兴、惊讶的语气。

4、从陶罐的这句话中我们又能体会到陶罐的什么品质呢?

(不计较、善良、友好、宽容)。

7、谈收获。

8、不明白的地方。

9.课外作业: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最优三年级语文陶罐与铁罐教案(汇总22篇)篇十一

1、认识6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御厨、奚落、懦弱,轻蔑、和睦相处、覆灭”等词语。

2、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3、分角色朗读课文。

重点:自读课文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难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2、提问:什么叫罐?(口大肚子小的器皿)。

3、谈话:今天我们学习这则寓言,就是发生在这两个罐之间的'小故事。通过他们的对话,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下面我们就带着一种探究的心里去读这篇课文。

1、自读阅读提示、了解学习要求。通过看阅读提示,谁能告诉大家都有哪些要求?

2、默读课文,边读边批注。

3、思考:谁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很骄傲,瞧不起陶罐。当它们被埋在土里许多年后,陶罐仍然光洁如新,可是铁罐早已完全氧化,无踪无影了。

(2)当陶罐被人们擦洗干净后他说了什么?这说明什么?

4、分小组讨论思考题。

5、全班讨论,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6、分角色朗读课文,同学评议,再选一组朗读。

结合自己的理解或生活实践回答这个问题。

最优三年级语文陶罐与铁罐教案(汇总22篇)篇十二

所谓说清“为什么这样教”,就是平常我们所讲的找理论依据。在上课以上教师要稿清楚怎么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陶罐和铁罐》说课稿,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陶罐和铁罐》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而陶罐却在铁罐无礼的奚落和嘲讽中表现得尤为宽容与克制。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这篇童话,主要通过对话展现情节、推动故事发展,塑造人物形象,说明道理。这是本课表达上的特点。铁罐的傲慢、蛮横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克制均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展现。此外,课文的插图,具体生动的神态、动作描写,使铁罐、陶罐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这篇寓言故事还给我们许多启示,比如,由于时间的变化,事物的命运也会变化的道理,要有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看待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二是在阅读中继续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并结合三年级孩子喜欢童话故事的年龄特点,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考虑,站在“每堂课务必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学有所获”的角度确定了一下的教学目标:

1.会认“陶、谦、辩、恼、……”等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嘴、恼、怒、”等14个生字理解“奚落、谦虚”等词义。

2.抓住关键词句,学习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分角色朗读课文。

3、了解寓意: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教学重点: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2.抓住关键词句,学习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寓意,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为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突显语文学科的本体特点,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朗读体会法:通过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朗读,体会铁罐的高傲和陶罐的谦虚,拉近学生跟文本的心灵距离。

2、质疑探究法: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3、品析词句法。本课教学,通过词语的揣摩,句式的推敲、情感的体会等品尝评议,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

教与学是双边活动,一堂课是否成功,除了看教师的教,重点还要看学生如何学,在课堂上,我会要让学生充分的读书,在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熏陶和感染,获得独特体验和思想启迪;要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渗透“划、找、读、思、议、悟”等学法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感悟语言、积思语言、运用语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为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如下五大板块:

(一)、看图谈话,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读童话故事吗?说说你读了哪些童话故事?(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童话故事(随机课显:陶罐和铁罐的图片)你认识他们吗?在学生叫出他们的名字后出示课题,引导学生换偏旁识记“陶”,并指导书写“陶”。(童话故事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极有吸引力,让生‘说说你读了哪些童话故事’?更能激起学生不吐不快之感,我想此时孩子们的兴趣已被激发,再加上看了立体的、鲜活的图片,孩子们会迫不及待想接触文本,想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此时,我抛出一句: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去读读27课就明白了,就这样我巧妙地把孩子引入自主阅读状态,这样就进入了第二个环节。

(二)、学习字词梳理脉络。

这个板块我将用3个环节展开。第一个环节:自由读课文,读时注意:读准音,读通顺,不添字,不漏字。

读通课文是理解课文的基础,在这一环节,我主要给足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在阅读中,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并运用已掌握的方法自主识记生字词。学生是带着自己的经验与感受与文本对话,对文本的解读带有很强的个性化,因此我让学生读通课文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这里,我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地交流读书体会,在点评中,我做以下的点拨,以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1、在学生发言中,注意让学生读好文中人物的对话。

2、对字词有不明白之处,可让学生之间相互帮忙,充分利用学生自己的资源。

第二个环节:学习字词。

我分为三个层次逐一出示,先出示:奚落争辩价值流逝朴素挖掘。

指名学生读准这些字词,再引导学生发现这是由两个近义词组成的词语,然后让学生读课文自发找出:覆灭、遗落、荒凉、惊讶等词语,积累并列式的词语。

接着我出示:傲慢谦虚轻蔑恼怒。

让学生读了词语后,猜猜:老师为什么会把这些词集中出示,引导孩子得出这些词都是形容人物的神态。

最后出示两个四字词语:相提并论和睦相处,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践谈谈自己对这两个词语的初步理解。

第三个环节就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文章写了陶罐和铁罐的事,孩子们都知道,可是什么时候呢?都发生了什么事呢?先让孩子们带着这个问题再次沉浸在文中中。我先问学生:课文写了那几个时间?相信孩子会找出“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许多年代过去了。”找出这两句话,我们就可以把课文的时间归结为:许多年以前和许多年以后。我再问:许多年以前,陶罐和铁罐在什么地方,许多年之后他们又在什么地方?分别出示“国王的御厨“和“荒凉的场地”,那么在御厨发生什么事?在荒地有发生什么事?如“剥笋”般,孩子们渐渐明白了,原来课文写了:许多年以前,铁罐在国王的御厨里奚落陶罐;许多年之后,人们在荒地上发现很有价值的陶罐,而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

第三板块:进入文本,品读理解;。

这个板块主要抓住课文2---9自然段来展开教学。围绕“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让学生先自由读,找一找、划一划,找出铁罐奚落的话,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接着课件出示四个重点句子,重点进行品读。通过给句子补提示语的方法,帮助学生从不同的神态、语气中理解铁罐的话,从而明白“奚落”一词的意思。根据上下文理解“奚落”的意思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说你曾在什么情况下奚落过谁?或你曾受过谁的奚落?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受“奚落”的心情。

接着又问“面对铁罐的一次又一的奚落,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课件出示陶罐的话请学生读一读,抓“争辩”感悟陶罐“不懦弱”。在师生、生生对话中构建话题,以读为本,在朗读中内化感悟。从而了解铁罐和陶罐的不同性格特点。

此板块,我引导学生多种方式读课文,重点读好“‘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等句子,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走进了人物的内心,感悟了人物的品质,也潜意识领悟了故事的道理。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领略了祖国语言的精妙。学生不仅积累了语言,还提高了思维能力,自主能力。此时,学生已取得获得知识的快乐,也更加关注了陶罐和铁罐的命运。

于是我以“陶罐和铁罐的最终命运到底如何?”这一问题过渡到第四板块:深入文本,研究感悟,即默读课文10----17小节内容,知道陶罐不仅像原先一样光洁、朴素、美观,而且还成了文物。重点抓住人们对陶罐赞赏的语言及陶罐说的话,感悟陶罐的品质。

第五板块:揭示寓意,明白道理。

通过以上的品读,文中那优美、鲜明的词句已不知不觉地储存在学生的记忆仓库中了。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积累语言,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表达。因此,我设计了下面的环节,由学生自由选择:

(1)我想对陶罐说:

(2)我想对铁罐说:

(3)我想对自己说: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写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珍视学生在尊重文本价值前提下的富有个性的、独特的见解,从而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所讲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文具有深刻的寓意,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否则骄傲必败。我设计“我想对自己说……”目的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我们学习上、生活中有哪些骄傲必败的事例,今后要怎样做才对?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还提高了学生写作的能力。

很有价值无影无踪。

谦虚 骄傲。

宽容 傲慢。

不再理会 轻蔑。

轻蔑。

以上是本人对这篇课文的初步的教学思路,当然,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不能与课前预设的完全一样,要随着学情的变化而即时调整,只有把握学情,教服务于学,才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最优三年级语文陶罐与铁罐教案(汇总22篇)篇十三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3.能积累描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本课教学难点是课文所讲的道理。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认读汉字,组词。

2.根据词语意思,找出相应的词语。

给国王做饭的厨房。(御橱)。

用尖刻的话数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奚落)。

相处融洽友爱;不争吵。(和睦相处)。

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来看待。(相提并论)。

3.回顾铁罐的长处和陶罐的短处,用奚落引出新授。

4.交代学习目标:

a.能找出描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b.分角色,有感情读文。

c.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词语的巩固,和课文内的简单回顾,引出新授,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挖掘词语,感悟铁罐。

1、学习指导一:

屏幕出示:

2.我能找出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语。

a.回顾什么是神态描写。

b.自由读2——8自然段,用圆圈画出陶罐和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语。

(1)请生拿出笔,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

(2)生自由读文,汇报,把生找到的词语板书(板书:铁罐:奚落、傲慢、轻蔑、恼怒,陶罐:谦虚、争辩)。

(3)请生看板书,齐读词语,师纠正错误读音,对于难读词语师范读,生跟读。

2.理解词语,感悟铁罐。

再读这三个词,围绕这三个词语理解铁罐的傲慢。

(1)师:这三个词语都是写铁罐态度傲慢,现在请大家默读课文2-8自然段,从铁罐说的话中,找一个例子来证明铁罐的傲慢。

(2)生默读课文,并谈自己找到的例子,体会铁罐的傲慢,对于生找到的例子给予恰当点评。

(3)小结:看来这个铁罐的确是个傲慢的家伙,大家再读一读这三个词语。(师手指“傲慢、轻蔑、恼怒”三个词)。

(4)师:这三个词语都有傲慢的意思,可又有什么不同呢?

三、入情入境,读出韵味。

1、自创表情动作,表演感悟:

屏幕出示三句话:

a.“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b.“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c.“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1)请生自由读这三句话,并从中选一句来设计相应的表情、动作再读一读。

(2)生自由表演读,体验铁罐的傲慢自大、不可一世。

2.师创设情境,指导学生个性朗读与表演。

3.领悟情感,学写词语,积累词语。

(1)(屏幕出示:“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师:“铁罐在说这句话时是怎样的神情呢?”

(屏幕出示:“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地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师:“你们能填上一个词语,来表示铁罐这时候说话的神态吗?”

(2)请生填词,并根据自己填的词语读出其中的味道,表现出铁罐此时“怒不可遏、怒火中烧、怒发冲冠、大发雷霆……”

大发雷霆怒气冲天怒发冲冠。

四、激情思辨,领悟陶罐。

1.师鼓弄玄虚引出关键词,师:“学到这,陈老师不得不不请大家帮我解决一件棘手的事了。你们看,就是它!”(屏幕出示:懦弱)。

2.请生读这个词语,师纠正错误读音,并范读,生再读。

3.释义“懦弱”,理解“懦弱”。

4.生畅谈理解,感悟陶罐:

(1)师手指“懦弱”:铁罐说他要把这个词语送给陶罐,你们说陈老师能听他的吗?

(2)师装糊涂,问:“怎么不能?铁罐确实很容易破嘛,只要一碰他,他不就碎了,怎么还不懦弱?”

学生大胆辩驳,谈自己如何理解陶罐并不懦弱。

(3)师继续假装糊涂:“可陈老师还是疑惑!你们看!”(屏幕出示铁罐图片)“铁罐总是横眉冷眼、冷嘲热讽地对待陶罐,可陶罐(屏幕出示:陶罐图片)还是一脸微笑。铁罐都指着陶罐的鼻子骂了,陶罐还不还击,这还不懦弱啊?”

激发学生再次辩驳,畅谈自己的理解。

5.师小结:是啊!陶罐哪里是懦弱。分明是他谦让的美德。(屏幕上的“懦弱”消失)。

五、配音朗读,再起高潮。

1.为生创设展现自我的舞台,每个人都来当配音演员。

师:“刚才同学们学得很好,现在陈老师为你们设计了一个脚本,请你们来演一演。你们看!”(屏幕出示:陶罐和铁罐对话的无声动画)。

2.同桌两人练习配音。

3.生配音,评价。

(设计意图:充分运用多媒体,结合文本制作了无声动画,营造了视觉氛围,请学生担当配音演员,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

六、积极创作,深化感悟。

1.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用课文第一部分的学习方法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学习指导二:

小组内分角色练读10——17自然段。

角色分配合理。

注意抓住人们与陶罐的神态,能运用上表情与动作更好。

2.小组展示朗读。

3.谈感受,领悟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

4.赠送名言。

最优三年级语文陶罐与铁罐教案(汇总22篇)篇十四

在精构环节,围绕陶罐和铁罐的四次对话,我在教学中采用范学式,先指导学习第一次对话,然后总结学法,再让学生用这样的方法去学习其他的对话。在学习第一次对话时,我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找关键词,体会人物说话的.语气和表情,并通过指导朗读,感悟人物性格特点,由此对人物的性格有了全面的了解。之后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由小组长组织进行学习。在小组充分学习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让我欣喜的是学生不仅能有感情地读出人物的不同神态不同性格特点,有的小组甚至自告奋勇要为大家表演一番,可千万别小瞧孩子们,铁罐和陶罐的特点被孩子们演绎出来了。看着孩子们意犹未尽的神情,我想这样自主主动的学习,带给孩子们的是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享受吧。并请学生说说悟出了什么道理,这样读写结合,激活了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信息,使学生有话可说,乐于写作。

文档为doc格式。

最优三年级语文陶罐与铁罐教案(汇总22篇)篇十五

《陶罐和铁罐》是学生所喜欢的有趣的童话故事。故事讲述了国王的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用尖酸刻薄的话来数落陶罐,而陶罐始终保持着谦虚的品性。当多年过去后,宫殿倒塌了,它们被埋在土里,经过岁月流逝,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趣味性强,寓意深刻,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细读故事,发现故事可分为陶罐和铁罐被埋之前、被埋之后两个部分,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发展,这是本课表达上的特点。铁罐的傲慢、蛮横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友善、克制都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展现。此外,故事中还有许多具体、生动的神态、动作描写,使铁罐、陶罐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二是继续学习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童话故事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已经接触了不少了,他们想读、乐学,而且他们有了一、二年级的学习基础,能够自己预习课文,并能够运用已掌握的学习方法进行初步的阅读与分析。但课文中描写铁罐神态、动作的几个词语以及它最后为什么消失的原因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还有学生要通过文中的对话领悟人物的内心,理解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也有一定的难度。

【设计思路】。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曾说过“人的头脑不是一个被注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如何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使教师、学生、文本形成真正的对话?在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中,我努力去实践。

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词串教学法。学生在整堂课中主要围绕着几个关键词语,在老师创设的故事情境中进行学习。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而课文中有很多描写铁罐和陶罐神态动作的词语,词语是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要理解句子的意思,读懂课文,就必须先弄清词语的意思。我就想抓住文中的这些关键词,引导学生理解,从而去体会铁罐和陶罐的内心。这篇课文又是童话故事,故事性强,学生很感兴趣,因此课堂上我通过自己的语言、多媒体去感染学生,为学生创设故事的情境,学生在这种情境中学习,情绪更加高涨。

而对于陶罐的理解,我还是抓住词语“懦弱”来引导学生体会陶罐的内心。我故意装糊涂,提出两个问题去激学生,让学生自发地反驳我的看法:1、陶罐明明很容易碎,一碰就破裂了,怎么能说不懦弱?2、铁罐总是横眉冷眼、冷嘲热讽地对待陶罐,而陶罐还总是一脸微笑地对待,怎么能说不懦弱?学生通过反驳可以谈自己的各种理解,从而去体会陶罐和铁罐都各有各的长处和短处,易碎只是陶罐的短处,并不是懦弱,他不和铁罐吵并不代表他懦弱,那是他谦让的美德。

学生理解了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后,我设计了一个无声的动画,让学生配音,这样既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再一次训练了学生的朗读。

这篇课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二部分的学习,我还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词语,像第一部分那样,找出描写人们和陶罐神态的词语,把板书补充完整,然后根据板书朗读,读出人们的惊讶与高兴,再体会人们为什么惊讶、高兴。从而明白陶罐成了古董,受到人们的欢迎和保护,而铁罐最后没有好下场,消失的无影无踪。学到这学生便明白了课文所要告诉人们的道理,很自然地说出了自己的体会,从而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4、能积累描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本课教学难点是课文所讲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讲述故事,情境导入。

1、屏幕展示国王的御厨,让孩子走进文中的童话故事。(御厨富丽堂皇,陈列着精美的瓷盘、锃亮的炊具)。

2、请生自由表达自己看到御厨后的感受。

3、老师借助图片生动讲述故事,并同时在屏幕中出示主人公陶罐和铁罐。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图片和老师对故事生动地讲述,以及在讲述中与学生的互动,一下子把学生带入了课文所描述的童话中,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挖掘词语,感悟铁罐。

1、挖掘词语,读准字音。

(1)(屏幕出示题目:我要把表现陶罐和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语找出来。)请生读题。

(2)请生拿出笔,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

(3)生自由读文,师巡视,把生找到的词语板书(板书:铁罐:奚落、傲慢、轻蔑、恼怒,陶罐:谦虚、争辩)。

(4)请生看板书,齐读词语,师纠正错误读音,对于难读词语师范读,生跟读。

2、理解词语,感悟铁罐。

(师手指“傲慢、轻蔑、恼怒”这三个词语)生再读这三个词,并围绕这三个词语理解铁罐的傲慢。

(1)师:这三个词语都是写铁罐态度傲慢,现在请大家默读课文2-8自然段,从铁罐说的话中,找一个例子来证明铁罐的傲慢。

(2)生默读课文,并谈自己找到的例子,体会铁罐的傲慢,对于生找到的例子给予恰当点评。

(3)小结:看来这个铁罐的确是个傲慢的家伙,大家再读一读这三个词语。(师手指“傲慢、轻蔑、恼怒”三个词)。

(4)师:这三个词语都有傲慢的意思,可又有什么不同呢?

(5)请生做个轻蔑的样子给大家看看。

三、入情入境,读出韵味。

1、自创表情动作,表演感悟:

屏幕出示三句话:

a“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b、“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c、“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1)请生自由读这三句话,并从中选一句来设计相应的表情、动作再读一读。

(2)生自由表演读,体验铁罐的傲慢自大、不可一世。

2、师创设情境,指导学生个性朗读与表演。

a、师傲慢地说:“我来找一找!哪个是傲慢的铁罐?”(屏幕出示:“你敢碰我吗?陶罐子!”)请一名学生声情并茂地读这一句,师给予指导。

b、师:“太精彩了,好一个傲慢地铁罐!”师带着轻蔑的语气问:“轻蔑的铁罐在哪里?”(屏幕出示:“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指导一名学生一边表现出轻蔑的样子一边带着讥笑的语气朗读。

c、师:“真是一副瞧不起人的样子。”师恼羞成怒地问:“谁又是那个恼怒的铁罐?”

(屏幕出示:“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请几名学生分别来演绎这个恼怒的铁罐,感受铁罐此时的愤怒。

3、领悟情感,学写词语,积累词语。

(1)(屏幕出示:“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师:“铁罐在说这句话时是怎样的神情呢?”

(屏幕出示:“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地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师:“你们能填上一个词语,来表示铁罐这时候说话的神态吗?”

(2)请生填词,并根据自己填的词语读出其中的味道,表现出铁罐此时“怒不可遏、怒火中烧、怒发冲冠、大发雷霆……”生每读一个句子,师都及时点评指导,要求学生读到位。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的朗读教学中,老师主要通过自身的神态、语气来感染学生,学生在教师步步引导中领悟朗读的技巧,个个跃跃欲试,读出了韵味,读出了心境,读出了画面,读出了场景,读出了个人的体验。伴随着读,铁罐的傲慢形象在学生心中更是入木三分。)。

四、激情思辨,领悟陶罐。

1、师鼓弄玄虚引出关键词,师:“学到这,陈老师不得不不请大家帮我解决一件棘手的事了。你们看,就是它!”(屏幕出示:懦弱)。

2、请生读这个词语,师纠正错误读音,并范读,生再读。

3、请生读辞海中关于“懦弱”的解释,理解“懦弱”。

4、师抛砖引玉提出疑惑,生畅谈理解,感悟陶罐:

(1)师手指“懦弱”:铁罐说他要把这个词语送给陶罐,你们说陈老师能听他的吗?

(2)师装糊涂,问:“怎么不能?铁罐确实很容易破嘛,只要一碰他,他不就碎了,怎么还不懦弱?”

学生大胆辩驳,谈自己如何理解陶罐并不懦弱。

激发学生再次辩驳,畅谈自己的理解。

5、师小结:是啊!陶罐哪里是懦弱。分明是他谦让的美德。(屏幕上的“懦弱”消失)。

(设计意图:此处设计,主要抓住词语“懦弱”,给学生卖了个关子:正话反问。师两次看似糊涂的问话,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反对,激起了学生大胆辩驳,并畅谈自己的理解,学生在辩驳中领悟了陶罐的种种表现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谦让的美德,学生对两只罐子截然不同的品质,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五、配音朗读,再起高潮。

1、为生创设展现自我的舞台,每个人都来当配音演员。

师:“刚才同学们学得很好,现在陈老师为你们设计了一个脚本,请你们来演一演。你们看!”(屏幕出示:陶罐和铁罐对话的无声动画)。

师:“今天就要请你们来当一回配音演员。文中正好有四组对话,第一组同学配第一组对话,照此类推。排练时要记住把台词背下来,还得配上神态、动作。”

2、同桌两人练习配音。

3、小组推荐配音演员:师:“有请配音演员!”(每组各请一桌同学)。

4、生配音,师点评,

(设计意图:充分运用多媒体,结合文本制作了无声动画,营造了视觉氛围,请学生担当配音演员,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学生在这个舞台上尽情演绎,把课堂推向了高潮。)。

六、积极创作,深化感悟。

1、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用课文第一部分的学习方法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请生来当一回编剧,根据剧本第一幕的时间、地点、主人公,找出剧本第二幕的时间、地点、主人公。

(屏幕出示:第一幕时间:古时候,地点:国王御厨,人物:陶罐和铁罐)。

(屏幕出示:第二幕时间:,地点:,人物:)。

(2)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神态,师:“如果我们要编排第二幕的戏,我们也要注意人物的神态。你们看黑板上的板书。”(师板书:人们、陶罐)。

(3)捕捉词语,为第二幕的人物设计神态:师:“你们能学着左边的板书填右边的板书吗?”

(4)生默读课文的10-17自然段,并完成板书。师根据学生口述,把板书补充完整。

(5)通过老师的语言渲染,结合引用个别读,小组读、全班读、个人与全班合作读的形式,指导学生根据人物神态,读出人物的内心感受。

(6)请“编剧”谈谈为什么如此设计并演绎人物,从而感受到陶罐已成为古董,非常有价值而铁罐却消失得无影无踪,无人问津。

2、完成板书,谈感受,领悟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

(1)师:“哦!许多年后,铁罐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这个故事给了我们深深的启发!看板书!”(板书:启发)。

师:“这又该填什么呢?”

(2)生根据自己所填的板书,谈自己学完本文后所受到的启发,感悟故事所告诉我们的道理。

3、总结:看来这个故事已走进了我们每一个孩子的心中,它给了我们深深的启示,大家回去后把这个故事说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听听!

最优三年级语文陶罐与铁罐教案(汇总22篇)篇十六

这篇通话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后,陶罐出图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互相尊重,和睦相处。课文以对话展开情节,用具体生动的神态、动作描写,塑造了铁罐傲慢、蛮横无理的形象和陶罐的谦虚、友善、克制的形象。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寓言故事比较感兴趣,课外阅读量也比较大,具备了一定的语言文字感悟能力。学生一般都会提前预习课文,自主学习了课文的生字词以及朗读课文3遍以上,对课文有一定的理解。

1、知识与技能: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骄傲、傲慢”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通过鉴赏陶罐和铁罐动作、神态等描写,积累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引导学生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2、教学难点是:读懂课文,深刻体会课文蕴含的道理,即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互相尊重,和睦相处。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来学习的课文,主人公是两个罐子,一个是看起来很容易就会备摔坏的陶罐,一个是看起来坚硬的铁罐。他们俩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请同学来说说。

生:

师引导学生把故事内容复述一遍,把细节填充好。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生字词。

2、跟着老师检查预习情况。

3、提问:读了课文,你觉得铁罐、陶罐是怎样的?引导学生结合文本来分析。有理有据。

4、抓住关键词语,挖掘词语背后的意义,初步教会学生如何透过文字挖掘更深层的意义的方法。

5、引导学生关注前后的命运变化,归纳这种变化起来。

(三)归纳故事内容,引导用自己的话转述。

(四)角色朗读。

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落实好神态、动作的表演。可以进行角色交换两次。

(五)总结。

六、教学反思。

最优三年级语文陶罐与铁罐教案(汇总22篇)篇十七

:多元化朗读,促学生自悟;高质量对话,碰撞思维火花。

:课件、头饰

一、谈话导入,回顾大意。

1、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练写“罐”。

2、课件出示词语,学生概括大意,用上“奚落、骄傲、谦虚”等词语。

二、指导朗读,合作表演。

1、“奚落”是什么意思?自由读1~9自然段,看看铁罐是怎样奚落套陶罐的?

学生交流。陶罐和铁罐说话时的语气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陶罐:谦虚铁罐:傲慢——轻蔑——恼怒)

2、师生对读2~4段,理解“奚落”。

“我”刚才用尖刻的话讽刺陶罐,这就叫“奚落”。

3、同桌分角色练读1~9段对话。

4、两生戴头饰表演读,集体评价。

5、男女生分角色读。(加上动作、表情)

教师叙述:国王的……

铁罐手指对方,傲慢地说:“——”

陶罐摆手低头,谦虚地说:“——”

铁罐双手叉腰,轻蔑地说:“——”

陶罐直视对方,严肃地说:“——”

铁罐单脚跺地,恼怒地说:“——”

陶罐双手背后,友好地说:“——”

6、教师问“陶罐”:“陶罐呀,你为什么不利铁罐了呢?”

通过大家的表演,你对陶罐和铁罐各留下了什么印象?(友善、宽容、谦虚;傲慢、蛮横等)

三、比较结局,感悟道理。

1、时光飞逝,沧海桑田,许多年代过去了,陶罐和铁罐的结局如何呢?请默读课文的后半部分。

默读后交流。(陶罐:光洁、朴素、美观铁罐:无影无踪)

2、谁知道铁罐为什么消失得无影无踪了?(生锈,氧化)

学生交流。

四、写话拓展,联系生活。

1、铁罐的做法你赞同吗,我们得劝劝它。

2、出示句式,写话练习。

3、听了大家的交流,你觉得铁罐一点优点也没有,陶罐一点缺点也没有吗?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要全面地看问题,多学习别人的长处。)

4、生活中见过类似陶罐、铁罐的人和事吗?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五、小结,布置作业。

1、在生活中我们要互相尊重,像陶罐那样与人和睦相处,相信我们的生活会更和谐,更温馨,更美好!

2、作业。

(1)演一演课本剧;

(2)仿写童话故事。如:《大海和溪流》、《铅笔和钢笔》、《大拇指与小拇指》等。

最优三年级语文陶罐与铁罐教案(汇总22篇)篇十八

1、熟练掌握本节课生字。理解“奚落”、“轻蔑”、“覆灭”、“遗落”、“相提并论”和“和睦相处”等同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对话。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学会合作。

懂得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体会其中表达的寓意。

深刻理解寓言的寓意。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它们各自的特点。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讲述的就是发生在这两个罐子之间的故事。

2、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果遇到有困难的地方,放慢速度多读几遍。

2、扫清文中生字障碍。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3.同桌之间互相读课文,形式自定:可以交替一人读一段,或分角色读。互相评议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文中主要写了陶罐和铁罐之间的什么事?

2、快速浏览课文,要求学生认真思考:文中的陶罐和铁罐分别像是怎样的人?可在表现他们特点的词句下作标记。

四、研读感悟,体会寓意。

1、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思考以下问题:

(1)陶罐和铁罐的长处和短处各是什么?

(2)铁罐用了哪些尖刻的话奚落陶罐的短处?(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3)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

2、请同学们边读就边把有关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结合相关的语句谈理解。

3、演一演。

(1)小组练习分角色表演读,要求只读对话,在读对话时要有人情人境的动作和表情。

(2)表演展示。(视频出示对话句子。)。

五、表达感受,升华情感。

学到这里,同学们一定有不少的想法和感受,你们想说什么呢?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

师:同学们,你们都说得很好!我们不能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来比,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确看待自己的短处。我们要相互尊重,友好相处!

六、编写童话,强化感悟。

1、改编童话。

(1)陶罐和铁罐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引导学生不要被课文所限制,放开思路,畅所欲言。)。

铁罐:优点——不易碎,坚硬。

缺点——易生锈,难看。

陶罐:优点——不生锈,美观。

缺点——易碎,不坚硬。

(2)指导学生以《铁罐和陶罐》为题,改写这篇童话故事。

2、自编童话。

以《____和____》(如:小溪和大海、绿叶和红花、铅笔和钢笔、牙齿和舌头……)为题,展开想像和幻想,编一个童话故事。

最优三年级语文陶罐与铁罐教案(汇总22篇)篇十九

教材分析:

《陶罐和铁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发生在国王御厨里陶罐和铁罐之间有趣的故事,故事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发展,塑造人物形象,说明“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道理。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二是在阅读中继续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仔细研读分析教材,我发现这篇童话不仅语言朴素、充满童趣,而且哲理深含,寓意深刻。其教学内容的纵深挖掘空间极大。若深入阅读和理解课文内容,文章能给阅读者带来更多的启示,比如我们都知道看问题要看到事情的本质,那么导致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这两种态度根本原因在于陶罐选择了一个正确的比较点(比盛东西),而铁罐选择了一个错误的比较点(比坚固),由此使得它们的态度也截然不同。这让我想到在生活学习中我们应该怎样引导学生去与别人相比的问题?通过本课学习引导学生懂得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学会选择一个正确的比较点与他人去比,正确全面的看待人和事,从而从小树立学生正确的比较观,这样对促进学生健康品格和价值观的形成都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又如由于时间的变化,事物的命运也会变化的道理。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看待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等等这都是我们在分析解读教材时,可充分挖掘和利用的教材资源。

学生分析:

三年级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学生的学习热情较高,兴趣浓厚,但稳定性不强。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有一定的课内外阅读量,尤其喜欢读童话故事,但学生的知识储备还不够丰富,其认知水平还比较浅显,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还有待培养和提高。本组单元教学中,学生通过《矛和盾的集合》《科利亚的木匣》两篇课文的学习,对于本单元教材以“阅读故事,从故事中得到启示,学会看问题、想问题的方法”这一主题已有了明确的认识,学生已能通过阅读故事,感受人物形象,懂得了故事中的道理。但在前两课学习中,学生在朗读中还存在一定问题,不能达到以声传情的最佳效果。阅读的方法上还需老师进一步指导。针对学生学情及年龄特点,结合《陶罐和铁罐》一课的内容特点,我在本课教学中我力求突出朗读与阅读方法指导与训练,通过引导学生朗读与阅读,加深其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中促其感受形象,领悟寓意,懂得道理,受到熏陶。

设计理念: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体会语言、语气与神态,进行感情朗读和思维训练,从而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寓意。

德育渗透:

1.通过理解课文,引导学生学会选择正确的比较点去看待人和事物。

2.进一步掌握童话的特点,渗透童话的写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语言、语气与神态,通过方法指导和感情朗读,引导学生边朗读边理解课文,从而领悟寓意,学会选择正确的比较点去看待人和事物。

教学难点:体会童话的特点,渗透童话的写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课前准备:铁罐及陶罐的图片。

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生谈:比谁学习好。比谁最爱班集体。比谁最勤劳······。

师:可以看出同学们都是上进心很强的孩子,是啊,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通过比,有人比出了勇气,比出了自信;也有人比出了不足,比出了失望。比是推动我们进步的原动力,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应该怎么去比?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陶罐与铁罐》,一起来看看陶罐和铁罐它们在比什么?相信大家一定能从中懂得更多的道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从“比”巧妙切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二、精读课文,读出感情,加深理解。

1、读课文,整体感知陶罐与铁罐的不同。

师:同学们,陶罐与铁罐你更喜欢谁?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能让你喜欢或不喜欢铁罐与陶罐的词语或句子。

师:同学们,读后你觉得陶罐与铁罐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

请用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

生谈:因为我觉得铁罐傲慢无礼,所以我不喜欢铁罐。我之所以喜欢陶罐,是因为它谦虚、善良等)。

(此环节重在训练学生学会运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来表达自己初读后的感受,让学生的语言表达更完整,更准确,更有逻辑性。)。

师:读出你画出的句子。

生:试读相关句子。

(设计意图:此环节,学生在初读中能体会到陶罐与铁罐的态度及性格的不同,但试读中并未读出铁罐的傲慢与陶罐的谦虚善良,语气较平淡,缺乏感情。于是老师可随机调整内容,加入教师的示范朗读环节,教师有感情的读课文的16自然段。让学生在听读中更充分的感受到陶罐不仅谦虚,而且有着善良、宽容、心胸开阔等品质,也让学生从中深刻体会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而为下一个环节,教师进行朗读方法指导和训练做好铺垫。)。

师:陶罐不仅仅是谦虚,岁月流逝,许多年之后,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当人们发现陶罐时,听老师读陶罐说的这句话。它说:“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

师:老师和前几位同学读的一样吗?有什么不同?从老师朗读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陶罐善良、宽容、心胸开阔······。

2.再读课文,读出感情。

师:同学们谈得真好,看来有感情地朗读能够加深我们对课文及文中人物性格的理解,我们都能体会到了陶罐的谦虚善良与铁罐的傲慢,但刚才在同学们试读时还没有从你们的语气中让人感受到这一点。那怎样才能通过你的朗读让人体会出陶罐谦虚善良与铁罐的傲慢呢?我们先来结合朗读的实际感受做一个探究。

师:体会这四句话的感情,结合语境用你认为恰当的语气、神态自由练读。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轻蔑            。

懦弱。

师:谁来上台连线并朗读,之后说说你的体会。

生谈。“你敢碰我吗?陶罐子!”这句话让我觉得铁罐特别蛮横和傲慢,所以我选择用傲慢的语气和神态来读铁罐的话,带着这样的体会和感情去读就会读得很好。

师:大家和他的体会和方法一样吗?有没有不同?

生:我认真体会这个句子,还把我认为恰当的语气写在句子旁边,用来提示我在读时注意语气。

生针对句子分别谈方法·····学生结合体会分别读四句话。(方法同上)。

师:人说声情并茂才能情真意切、才能感人。现在请一对同桌也摇身一变变成陶罐与铁罐,用我们总结出的方法,结合自己的体会,选择恰当的语气自己去读一读吧,看谁读得好。

生读:1.先同桌个别练读。2.个别学生分角色进行朗读一到九自然段。(两生分读陶罐和铁罐,一生读旁白)。3.学生参与度较高,全班分角色朗读十到十七自然段。(女生读陶罐,男生读铁罐,老师读旁白。)。

师:铁罐们,知道你们在做什么吗?

生:在奚落陶罐。

师:奚落你理解什么意思了吗?(嘲弄、讽刺、挖苦)。

生:面对奚落陶罐是否真的懦弱了吗?书中有一词能看出它并不懦弱,请迅速找出来。生很快找出。

(设计意图:此环节引导学生在朗读方法指导下,能进行有感情的个性化朗读,通过自由读、合作练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以读促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鲜明形象,体会蕴含的道理)。

3.读中感悟,加深理解,理解寓意。

师:铁罐为什么会看不起陶罐?它有什么资本这样做?

生谈:因为他觉得自己坚固。

师:它拿什么和陶罐的什么相比?

生:哦,它是拿自己的优点(坚固)和陶罐的易破碎(板书)去比呀。

师:陶罐就没有优点吗?大家看(出示课件:陶罐的外观)有什么优点?

生谈:美观、光洁······。

师:如果它也拿自己的美观与铁罐相比,想象一下,它会说什么?生自由想象,发言。(瞧我多美呀,看你这么丑,都生锈了·······)。

生:傲慢。

师:实际上它傲慢了吗?拿自己的优点与铁罐比了吗?生:没有。

师:它选择的比较点是什么?在课文中找出来。

生:它比的是盛东西,所以它的态度是谦虚的。

生:和别人相比,要选择了一个正确的比较点。

生再谈:内心比的标准不同,他们的态度也会不同;选择一个正确的比较点,这是造成他们态度不同的主要原因。

生谈:不要拿自己的优点与别人的缺点相比,也别拿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比。

生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们要学习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师:懂得了这么多道理,看来处事待人需要给自己选择一个正确的比较点是非常重要的。同学们,在我们班有身体强壮的李,有聪明好动的王,有勤奋好学的牛,有胆小细心的李······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优点,你觉得,在我们这个温暖的集体里大家应该比什么呢?(结合自己实际谈一谈)。

生谈。在学习上,比谁最勤奋、比谁学习好。在劳动中,比谁积极肯干······。

师总结:同学们谈得都很全面,我们要比谁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孩子。

师:王(柔道队的,同学、母亲都反对他参加此队)你觉得你要跟同学比什么?王谈:在柔道队,比谁最有搏击力,谁最棒。

师:到了学校就不能拿你的拳脚和同学比了吧?比什么呢?(大家笑)。

生:到学校,就要比谁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孩子。

(设计意图:此环节引导学生在充分朗读体会的基础上,抓住本质,探寻导致两种态度的根源所在,即要学会选择正确的比较点去与人相比,从而促使学生掌握正确、全面地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读懂文中道理,并结合实际,让学生谈出启示和所获,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拓宽了学生思维的深度,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掌握童话的特点,渗透童话的写法。

1.师:其实,生活中有许多道理,爸爸妈妈或老师通常会直接告诉我们。课文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给故事中的事物赋予人物的性格和语言,并把道理寄寓在故事之中,让人读后给人以启迪和教益,这种文体就是童话故事。

师:你读过哪些童话?童话的题目是什么?主要人物是谁?你从中懂得了什么道理?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谈。

师:看来同学们读过许多童话故事,那你发现童话有什么特点呢?

生谈。

童话想象很丰富。

童话故事很有趣,很神奇。

故事中的事物有人物的语言、性格、神态等。

童话故事既引人入胜,又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2、拓展练习。(结合你的发现和体会,编写童话故事,先说一说,再写一写)。

师:同学们在生活学习中,我们可以明白许多道理,请你们借助桌子与椅子、文具盒里的铅笔、你喜欢的小动物等事物,赋予它们人物的性格和语言,告诉大家一个道理。请同学们展开想象,不妨可以试编一则童话故事。(学生先说后写,时间机动,随机调整)。

(设计意图:此环节使学生的思维进入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在交谈中进行写法渗透,结合实际调动学生的写作或表达兴趣,激发学生想去表达或写作的强烈欲望,力求超越文本,创新运用.)。

板书设计:           。

(美观 易破碎)。

谦虚       27.陶 罐。

比(盛东西)                与                    比(坚固)。

铁 罐        傲慢。

(坚固 易氧化)。

总评分析:

本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主要亮点有三个:

一读——方法巧,二思——切入点新,三渗透——有创新。

《陶罐和铁罐》一课教学设计获陕西省教学设计评比一等奖,本课教学受到了教研组同仁的一致好评,自己感觉在授课中也比较从容,教学容量与教学各环节的时间安排都比较合理,在注重教学目标实施的整体性的同时,又力求凸现课堂的开放性与灵活性,重视课堂上信息的灵活处理和过程及方法的及时调整,学生的掌握情况与课堂表现较好。究其原因,我在本课教学设计中重在为学生的发展搭建了三个阶梯式平台:

一读——方法巧。读是解读文本,调动参与,重视朗读的分层次分阶段训练,在教学设计中,从默读,感知人物性格-——试读,初步感受人物品质——练读,体会朗读时的语言、神态表情,以情促读,激发情感,加深的理解——分角色朗读,体会理解,感情朗读。四次朗读,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循序渐进,每一次引导都使学生对课文的体验加深了一层,以读启悟;同时,在朗读中,既要对学生朗读分层次分阶段训练,又结合学生朗读的实际情况,随机调整课堂教学,注重教学的灵活性。如在本课教学中,针对学生试读后,未从学生的语气中让人感受到陶罐的谦虚、铁罐的傲慢这一情况,我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实际随机调整,设计了教师示范环节,老师试读陶罐被发现后,所说的一句话,让学生从听读中谈出感受,让学生切实体会到了朗读的作用。这一小环节的设置,效果很好,学生切实从中听有所悟,教师也起到了引导和带动示范的作用。这一环节的随机设计既让学生有所体会,切实感受到了有感情朗读的效果,又使环节与环节的过渡十分自然。

二思——切入点新。思是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引导学生重构文本,激活思路。引导学生不仅仅是停留在文本表面事物性格中所体现出的谦虚与傲慢上,而是重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感受和领悟,落实教学重点,抓住本质,找寻探究导致两种态度的根本原因,使学生在简单的推理比较与思考中明确因为陶罐与铁罐所选得比较点不同从而导致了他们态度的不同,使学生在自主思考中学会选择正确的比较点去与人相比,掌握全面、正确地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渗透——有创新。此环节是超越文本,创新运用。本环节没有进行硬性的作业规定,而是在交谈中进行写法渗透。结合实际调动学生的写作或表达兴趣,激发学生想去表达或写作的强烈欲望,并利用桌椅、文具盒里的铅笔兄弟、五个手指头,学生喜欢的小动物,学生图画等等开启调动学生思维,拓宽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打破学生写作的局限性,让学生结合对童话故事的体会,先编后写。本环节重在引导学生自己去创新思维,让学生体验到创造的乐趣与成就感。

最优三年级语文陶罐与铁罐教案(汇总22篇)篇二十

1.认识本课6个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

2.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9课:陶罐和铁罐。

(二)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勾画出不懂的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2.指名读课文,理解词语的含义。

3.默读课文,思考:文章介绍了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几件事情,各在哪些自然段。

4.学生讨论后明确:

(1)铁罐看不起陶罐(1~9)。

(2)铁罐和陶罐各自的命运(10~17)。

(三)精读课文。

1.自读1~9段,思考:铁罐看不起陶罐,你是从哪些词看出来的?对比,陶罐是怎样的态度,试着把你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课文体现出来。

2.再读10~17段,请用简单的字和词语概括出铁罐和陶罐各自的命运。

3.学生自学,组织讨论,全班交流,此时,教师恰当点、拨、抓重点词语和感情朗读,体会铁罐的狂妄自大,陶罐的宽厚谦虚。

(四)品味含义。

1.说一说,你喜欢铁罐还是陶罐,为什么?

2.你想对铁罐(或陶罐)说些什么?

3.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五)重编故事。

重新编一个发生在陶罐和铁罐之间的故事,编之前,一定想好,你要表达什么意思围绕这个意思去选材。

(六)板书设计。

整体感知课文时通过读、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讨论后找出陶罐、铁罐之间发生的两件事:1、铁罐看不起陶罐;2、铁罐和陶罐各自的命运。

边读边思考,析词品意中教师恰当点拨抓住重点词语,感情朗读,体会铁罐的狂妄自大,陶罐的宽厚谦虚,从而理解寓意。

培养学生围绕中心编童话故事的能力。

最优三年级语文陶罐与铁罐教案(汇总22篇)篇二十一

《陶罐和铁罐》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生动有趣,情节富有变化,它讲述了国王御厨里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许多年代后,陶罐出土成了文物,铁罐却不复存在的故事。全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主要讲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即他们的对话;第二部分主要讲许多年代过去后,人们发现了陶罐,铁罐却早已消失。作者告诉人们“不能只看到自已的长处,而看不到自已的短处,也不能只看到别人的短处而看不到别人的长处”这样一个道理。这则寓言故事语言朴素却富有童趣。初读教材时,我感觉对话应该是重点,以对话贯穿全文,给学生呈现一个傲慢自大的铁罐和一个谦虚善良的陶罐。但多读几遍后才发现,作者的这篇童话目的不是给我们呈现两个罐子,而是以两个罐子的形象来说明“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的道理,我们应如何正确的看待人和事物。找到了人文价值,以何种形式来贯穿全文呢?经过深深思索与课堂实验,经过全校教师的同研,我们找到了以“提示语”贯穿对话的朗读,从而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为了让课堂更加明晰、教学思路更加精细,我们全体语文教师进行了深深的思考。通过这节课,我也有许多的感悟与想法。

每次拿过课文,我都会着急的去思考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如何才能想出新点子,让大家看到我精彩的设计,但每次都没有预想的效果。仔细想想,我忽略了课堂上最主要的人物——学生,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体,他们的兴趣才是课堂的源泉。因此,我认真听取了岳校长的意思,课堂上放手,让学生随便谈,随便说,随着学生的兴趣爱好走。没想到真的有效果了,学生的表达完全出乎我的意外,而且与我的预设也完全一样。仔细想想,原来站在学生的立场,想想他们对什么感兴趣,他们最想了解什么?会给我带来那么多的惊喜。

记得李家栋老师说过:语文就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正如淳淳小溪流淌在课堂上。因此,以学生文本、关注学生才是我们上课的最终目的。课堂伊始,我可能没有走进学生、走进课文,因此不知其功效。当我投入的与学生一起挖掘陶罐和铁罐的性格,探究其价值时,我和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完全以学生为本,和他们同感悟、同体验。这时我们的思想相互碰撞,心灵相互交流,让我真正体会到了真正的课堂。

通过这节课,让我深深领悟到:课堂是随机的,课堂也是学生的,教案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着学生的发言进行教学。处处体现学生自主性,当然,这也需要教师自身有深厚的文化功底。因此,通过这节课也让我深深的明白:知识的储备对一个教师来讲是多么的重要。

这节课,我也深深的反思过,对于我个人来说缺乏一定的锻炼,听的少,练的少,因此也有些不成熟的地方,通过这次教学,我也深刻地感受到了自己在阅读教学方面的不足。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加虚心地向老师们请教,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再上一个台阶。

最优三年级语文陶罐与铁罐教案(汇总22篇)篇二十二

《陶罐和铁罐》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生动有趣,情节富有变化,它讲述了国王御厨里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许多年代后,陶罐出土成了文物,铁罐却不复存在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在反复的试教过程中,我对课文的思考、想法在加深,教学理念在变化,教学设计也随之改进。

一、课文主线的把握:体会人物性格挖掘做人道理。

故事中的陶罐和铁罐个性鲜明,铁罐傲慢无理,说话咄咄逼人,而陶罐谦虚容忍,态度温和友好,这从他们彼此的对话中鲜而易见。开始,我一直把抓人物性格作为学习的主线,让学生在寻找人物神态,反复朗读对话的过程中加深对陶罐和铁罐的印象。于是乎,大家对铁罐的傲慢、轻蔑、恼怒很感兴趣,他们能惟妙惟肖地模仿动作、语气,把盛气凌人的铁罐表现地活灵活现。而对谦虚温和的陶罐,大家则表现得不温不火。因而整堂课的反面人物形象过于强调,突出了铁罐而忽略了陶罐,轻重倒置,难怪学生在结尾对陶罐铁罐说的话中,写到:“我喜欢铁罐,因为他很威风。”这都是一味感受傲慢、轻蔑与恼怒的结果,其实这些词语都是我们生活中贬义词,只是帮助体会人物性格,无须过分强调,陶罐才是一个正面的,让学生有价值去体悟的人物形象。

朗读对话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服务,而人物不同性格正因对待问题,处理问题的角度、方法所引起的,这才是整堂课的核心。于是,在后来的教学中,学生不只是简单地朗读课文,停留在理解人物性格的表面层次中了,大家都有了更深的感触,陶罐的谦虚温和是因为他看待问题很全面,因此他也有了好结果。语文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大量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会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篇课文带给学生的不只是两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更多的是教给他们应该正确地看待问题,要明白“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的道理。

二、教学理念的转换:按部就班读对话顺水推舟入情境。

三、教学设计的变化:单一地侧重由面到点。

在我的观念中,一堂好课就要有重点,有需要突出,出彩的环节,因此,几次试教的过程中,我一直把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作为设计重点,用不同步骤和方法来烘托这个亮点。但是渐渐地,我发现整堂课读对话,学生容易疲倦,课堂的气氛就像先上坡,又下坡似的,读到最后虽然感情是有了,但是总觉得有点索然无味,学生兴趣减弱,整堂课的内容含量也很单薄。后来有听课的老师提出,教师上课需要大气,不能过重计较一些细节,过于强调对话,使得整篇文章失去了前后联系,学生感受不充分自然越读越没兴趣。于是我改变了原来的教学设计,使对话部分变得粗线条一些,在品读对话前加入一个全文感知的填充课文内容的小练习。学生在自由读文后,看着内容提示,很轻松地就概括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对后面的学习起到了铺路搭桥的作用。

整堂课的教学设计我始终想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但是在课件出示对话部分,我把表示人物神态的词语,直接打在说的话后面,原本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看着课件上的提出神态语,更快、更好地读出人物语气,但是这样急于发挥语文工具性的做法,却起到画蛇添足的反作用,让学生失去了在对话中亲身感悟的经历,教师直接给学生,而不是学生自己悟到的,这是严重丧失语文人文性表现。这样单独出现神态语,让它脱离文本存在的做法是不合适的。

在教学《陶罐和铁罐》一课的经历中,我学习到,体验到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陶罐和铁罐的对话就是这样一步步练成的,虽然还有许多不足与遗憾,但是我所学到的经验都是我今后教学生涯宝贵的财富。作为新课程教师的我,还要不断刻苦钻研,看更多,听更多,想更多,在永不停歇的学习中充实自己。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相关范文推荐

    优质物业经理简历自我评价范文(19篇)

    自我评价有助于我们培养自信心和自觉性,实现自我成长和自我管理的目标。自我评价范文中的亮点和经验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建议和借鉴,促使我们发现自己的潜力和机会。

    2023年人工智能编程培训心得(案例14篇)

    培训心得旨在把握培训中的精华,进一步提炼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下面是一些写得非常好的培训心得,读完会让你对学习充满更多的热情。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已经成

    实用个人奋斗史演讲稿(汇总13篇)

    奋斗是一种追求卓越的态度,它激发我们超越平凡的渴望。以下是一些成功人士的奋斗经验和故事,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些宝贵的经验。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精选党校廉政心得体会(模板15篇)

    在工作或学习过程中,我们常常会有一些收获和思考,心得体会就是将这些经验和感悟写成文字,以便反思和分享。4.以下是一些精彩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写作灵

    专业参加宪法比赛的心得体会(模板14篇)

    在学习中,及时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形成心得体会,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下面是一些案例性的心得体会,供大家借鉴和参考,相信能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最优爱德华的奇妙之旅读后感(通用18篇)

    读后感的写作可以激发我们对于文学艺术和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探索。小编为大家挑选了一些有趣的读后感,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发和思考。在寒假,我看了一本书,叫《爱德华的奇妙

    优质医院救援协议书(通用18篇)

    合同协议在法律上起到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作用,对于维护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合同协议的签署是一项重要的法律行为,以下资料可供您参考相关法律法规和权威解读。

    优质东方之珠教案(模板16篇)

    教案模板是教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来记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信息。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教师的教学设计密不可分,以下是一些教案模板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最新幼儿园游戏培训心得体会和感想大全(23篇)

    培训心得体会是对所接受培训内容和经历的一种总结和反思,对于个人成长和提升至关重要。接下来是一些写得较好的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幼儿园真游戏培训是一

    热门化妆助理心得体会报告(通用15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的表现,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化妆助理是一种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