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十四五发展规划方案(通用17篇)

时间:2023-11-05 作者:LZ文人学校的十四五发展规划方案(通用17篇)

在学校里,孩子们除了学习知识,还能结交到许多好朋友。这是一些学校中的文化传承和特色发展,让我们一起探索学习的乐趣。

学校的十四五发展规划方案(通用17篇)篇一

“十四五”时期,是我校实现学校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时期。紧紧围绕共青团“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四维工作格局,制定好校团委“十四五”发展规划,对全面落实“建设青年身边的共青团”,促进学校“大德育”工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深入贯彻落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关于加强新时代团的基层建设,着力提升团的组织力的意见》《共青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团结引领广大团员青年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贡献的行动纲要》,依据《**“十四五”发展规划》,制定本规划。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及共青团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及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的重要论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建带团建,突出共青团改革主线,深化实施“思想引领、素质拓展、权益服务、网络转型、组织提升”五大行动,始终把握思想引领这一核心任务,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坚持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服务育人大局,在“大思政”和“三全育人”工作格局中发挥生力军作用,建设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的共青团。

落实共青团改革工作,强化目标导向,着力解决共青团政治功能发挥不充分、团员先进性不突出、团组织运行不规范、团学组织协同不够力等问题,进一步破解制约学校共青团发展的思维定势和重点、难点问题,不断增强团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

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强化思想引领,激发青年学生自我奋斗精神,遵循“宁可少一点,也要好一点”的原则,着力解决团员发展标准模糊、团员教育质量不高、团员作用发挥不充分、团教协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和全面发展水平。

完善学生权益维护工作机制。推动落实《关于学校共青团做好新形势下学生权益维护工作的意见》,发挥团学组织优势,做好学生权益维护和困难帮扶工作。持续巩固校团委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增强青年学生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一)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纵深推进学校共青团改革。

纵深推进共青团改革。坚持聚焦主责主业,在工作内容上聚焦,牢牢把握共青团是政治组织的根本定位,着力做好为党争取青年人心的政治工作,避免事务化、简单化;在工作方式上聚焦,牢牢把握共青团是群团组织的定位,着力用群众工作方法来做青年工作,避免机关化、行政化;在工作注意力上聚焦,牢牢把握青年学生工作需要慢工出细活、润物细无声的特点,着力把已经部署的工作做深做实做持久,避免频繁“换频道”。系统制定改革任务分解方案,逐一对照细化落实举措,逐项明确责任主体和时间进度,逐级压实工作任务。突出强化在学生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方面的职能作用,进一步改进推进改革的方式方法,夯实基层基础,激发组织活力,抓好骨干培养。聚焦关键问题、明确改革重点项目,突出试点示范、以点带面推进改革。不断增强共青团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断推动共青团改革向纵深发展、在基层落地。

(二)深化理论学习,加强思想引领。

1.深化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进四信”活动。“进支部”,激活基层团支部的思想引领功能,提升活动的普遍性和覆盖面,每个基层团支部每学期至少举办1次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团日活动,广泛开展五四集中主题团日活动;“进网络”,依托新媒体平台,开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线上宣传。“进团课”,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学校团干部的必学课和团校培训的首要内容,结合“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充分发挥他们在学生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2.深入推进“青年大学习”行动。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支部、进团课、进网络,组织团员青年广泛参与“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学习。探索“青年学习社”的建设,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广泛开展“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

3.深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组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宣传月活动”,开展好主题团课和主题团日活动。以学生组织、社团、团支部为抓手,通过演讲、书画、朗诵等多种活动形式激发广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通过校园广播站、校园网等宣传平台,抓住重大时间节点和重大历史事件节点,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4.选树青年学生榜样典型,开展优秀青年事迹分享活动。持续抓榜样引领,广泛选树宣传勤奋学习、爱国奉献、道德践行等各类学生典型,引导广大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组织开展好各级各类评优评先工作,举办“我的青春故事”成长体验报告会,发挥各类青春榜样的作用,用优秀青年的故事激励教育学生,发挥朋辈引领的作用。

5.深入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青年骨干,将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突出核心目标;引导培养对象在学习研究理论的同时,坚持实践导向;要从党性教育、理论学习、社会实践、工作锤炼、对外交流、朋辈教育等方面科学设计培养路径,从把好“选人关”、严格学员管理、做好跟踪培养等方面把握培养关键环节。

6.组建青年讲师团队。成立青年讲师团是深入推动“青年大学习”行动的重要举措,也是共青团改革的必经之路。鼓励青年教师加入团队、深入基层、走进青年,围绕党的理论、党史国史、国情省情、形势政策、成就故事等,开展面对面、互动性的宣讲交流。扎实提升青年讲师团工作实效,着力把握好导向性、针对性、艺术性、安全性、实效性,引导青年讲师团成员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员”、青年民意的“传递员”和青年成才成长的“服务员”。

7.加强节能管理,推进卫生节约型校园建设。“十四五”期间,加强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团员先进性,配合学校在办学及校园设施建设、运营管理中,充分体现节能、节水、节地、环境保护建设及运营的管理思路,形成节约教育理念和良好节约型校园文化导向,提倡应用新型节能材料及新型能源。积极参加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积极参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专项行动,积极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营造一个整洁、舒适、美丽的校园,创建全国、全省文明学校。

(三)以职业体验为依托,着力丰富劳动教育新内涵。

在现有的“食堂帮厨”、“校园巡逻”、“园艺养护”三项职业体验外,拟开发“校园快递驿站”、“实践基地教练”、“健康厨房”等职业体验项目。践行职业体验,能够有效地帮助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成才观,引导中职生正确定位未来的职业,及早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促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力,立志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理性择业,从而实现顺利就业。

(四)以促进青年学生成才发展为目标,持续推进素质拓展。

1.开展“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继续参与组织校园“三星杯”、“冠军杯”冬季运动会等传统活动,依托校学生处组织开展“大课间”、“每周一练”等课外文体活动;加强体育类社团的建设和发展,依托社团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体育活动。通过分层设计,形成浓厚互动氛围,帮助同学形成健康体魄、培育团队意识和拼搏精神、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2.加强校园文化品牌形象塑造,扩展内涵外延,挖掘承载意义。采用项目化运作方式,深入探索校园文化和思想引领、成长服务结合空间,为校园文化活动赋能,在开展好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同时,扩展内涵外延,将项目设计运行和践行职业精神相结合,将创新活动形式和教育引导学生相结合,将丰富校园生活和学生成长服务相结合,打造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需求,受到学生欢迎的校园文化生态圈。结合我校办学特色,依托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拟开发“健康厨房”职业体验项目,小范围内为热爱健身和运动的师生提供有偿营养餐订制服务。计划牵头组织“我的青春故事”品牌演讲比赛,为青少年学生树立学习榜样,加强品牌影响力和号召力。激发学校文艺体育类社团活力,开展层次多样、内涵丰富、以社团为主导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吸纳社会资源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各类文化产品展示平台,扩大优秀校园文化成果辐射面与影响力。

3.推动学生志愿服务制度化、日常化、便利化开展。进一步落实好学校志愿服务活动,对接工会,确保每一位在校师生都已完成志愿者个人的实名注册工作。加强志愿服务项目供需对接,积极开展扶贫帮困、环境保护、社区服务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健全学雷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将志愿服务作为班级团支部基本职能。鼓励团员青年在志愿服务中亮出团员身份,充分发挥团员先锋模范作用。做好志愿服务的宣传、培训、总结工作,扩大覆盖范围,提升服务质量,为即将到来的第十六届省运会做好服务准备。

(五)当好桥梁纽带,落实权益服务。

1.直接联系服务青年师生。继续实施团干部常态化下沉基层制度,完善校团委书记班子与基层团组织联系制度。实施“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制度”。实行“常态化下沉基层工作模式”。建立完善学校共青团工作活动开展“众创众筹众评”制度。

2.健全针对困难学生的多样化、常态化帮扶机制。加大对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心理问题、人际沟通困难、上进心不足及毕业未就业等学生群体的帮扶力度,做好节假日送温暖等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团支部的作用,及时了解困难学生的思想动态,积极帮助他们适应校园生活,顺利完成学业,积极融入社会。

3.完善学生权益维护工作机制。加快建设权益维护中心,完善维护学生权益的组织化渠道和机制。推动落实《关于学校共青团做好新形势下学生权益维护工作的意见》,发挥团学组织优势,做好学生权益维护和困难帮扶工作。以权益维护、学生申诉、互助服务和交流互动等为工作内容,以全体学生为工作对象,通过校-部-班三级体系,关注校园弱势群体,关注普遍性利益诉求,聚焦学生较为关心的教学教务、后勤保卫、交通安全、住宿饮食、校园消费、奖学金等问题。做好学生申诉委员会工作,加强和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联动合作。积极发挥学生代表大会、团员代表大会的民主管理功能,畅通沟通交流渠道,重视学生意见建议,促进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以“团支书茶话会”、“青年面对面”为品牌,打造线下系列活动,倾听学生呼声,反映热点诉求,宣传工作成效,以创建学生成长满意度体系为目标,形成调查、评估、反馈等工作项目,解决实际困难,服务学生成长。

(六)用好网络平台,坚持推进战略转型。

1.用好用活网络平台,占领网络舆论阵地。推动学校团委思想引领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继续着力探索在网上开展思想引领、文化引导等工作,运用好官方微信、微博、抖音、qq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着重网络思想引领、文化产品制作和周边文化设计。加大融合力度,探索线下工作和线上新媒体宣传联动机制,发挥好团属新媒体矩阵功能。加强团属新媒体统筹管理,把好政治导向和价值导向,积极参与主旋律、正能量传播。

2.着力打造“**团委”微信公众号,力争达到常规推送制度化,主题推送精品化,原创推送多元化,热门话题深度化的内容生产标准。在关键的时间节点、发生校内外重要事件时,发掘青年之思考、传递青年之声音。充分认识当代学生的权利意识和民主参与意识,不断加强实践调研,了解当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生产青年喜欢、青年需要、青年认同的内容。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打造“ta说”系列人物专访,挖掘校园中具有闪光点的校园明星,充分发挥朋辈教育的优势。

3.不断加强网络舆论引导队伍建设。加强青年传媒中心队伍建设,健全管理、培训和激励机制,积极打造政治立场坚定、关注时事热点、传递同学声音、富有生机活力的新媒体队伍。开展学校共青团新媒体应用技能培训,提高学校团干部运用新媒体的能力,大力建设一批数量充足、较具影响力的信息员、网评员队伍,培养校园网络舆论意见领袖,占领舆论阵地。聚合受到学生广泛欢迎的青年教师和校园内拥有较大影响力自媒体的学生,使其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股力量,带领广大师生在网络空间传播青春正能量。

(七)从严治团,加强组织建设。

1.深化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严格发展团员标准,控制发展团员数量,规范发展团员程序。通过学习培训、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同伴分享、选树典型等方式,注重运用网络手段,丰富和完善团员经常性教育载体,提升团员经常性教育成效,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一学一做”教育实践。落实“三会两制一课”,规范基础团务,开展团员教育评议工作。深化班级团支部和班委会一体化运行机制。做好不合格团员处置、完善团员激励表彰机制,健全团内关怀帮扶机制。探索构建“多种模式、多重覆盖”的团建创新机制。用好全校团支部书记qq工作群,微信工作群,实现对基层团支面对面的交流。持续推进“智慧团建”,对学校团员、团组织和团干部的基本信息进行全面梳理。加强教工团组织建设。

2.完善“一心双环”团学组织格局。加强团组织团学会的指导,全面深化团学会改革,充分发挥学生会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提供成长服务和维护学生权益、表达学生愿望等功能,进一步精简优化学生组织机构,完善学生代表大会制度,推进常任代表、提案常态化等制度建设,不断规范学生干部的选拔、考核和培养,依法依章程独立自主开展工作,参与学校民主治理。全体学生干部必须深入同学、了解同学,及时向学生处、校团委报告同学状况和重要舆情,当好桥梁和纽带。校团委履行对学生社团的主要管理职能,团学会配合团组织加强对学生社团的引导、服务和联系,支持学生社团开展主题鲜明、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团委的统筹和指导下,努力形成以团组织为枢纽核心,以团学会为主体组织,以学生社联、社团等各类学生组织为骨干力量的“一心双环”工作格局。加强对学生干部日常管理,学生组织换届程序规范,公平公正,主要学生干部以公开竞争方式产生。健全培训交流工作机制。

3.加快学生社团联合会建设,加强对学生社团的引导、服务和管理。贯彻落实《**社团管理办法》,加快学生社团联合会建设,推动学生社团健康、有序、规范发展。细化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发挥社团管理在学校意识系统工作整体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重视思想引领,发挥社联、社团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氛围中的重要作用,优化学生社联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提高服务意识和管理能力,推动管理、评比工作规范化、网络化、轻纸化。设计好校级社团、星级社团、社团年检、社团立项等制度的内在逻辑关联,结合社团活动大数据,提升社团引导的科学性,社团活动的规范性和生命力。加强重点社团建设,使学生社团朝专业化、精品化、社会化发展。

1.政策保障: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期间,共青团中央专门提交《关于将青年发展相关内容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的提案》,这一举措为学校共青团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和行动导向,不仅能推动促进青年发展的各项举措更好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更好的维护青年发展权益,也能让更多青年切实感受党的关怀,不断增强政策获得感。

加强对规划执行情况的跟踪与监控,在强化规划实施年度检查的基础上,建立规划中期评估制度,及时把握规划的推进和执行情况。同时,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对其完成情况进行客观分析与研究,并可根据形势需要对相关内容和实施举措做出必要的调整与修订。

学校的十四五发展规划方案(通用17篇)篇二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学校第二届党代会2019年度会议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准确把握学校办学实际和发展阶段特征,瞄准社会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需求,理清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彰显办学特色,不断推进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建设高水平水利特色大学目标。

系统总结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实施的成绩、经验及问题,深入分析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科学确定未来五年发展的战略思路、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举措,编制学校“十四五”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学院规划,对学校“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做出全面部署。

1、坚持科学定位与明确目标相结合。在充分总结“十三五”规划落实情况的基础上,全面梳理近几年我校的发展思路,总结办学主要经验与教训,肯定成绩,寻找差距,认真分析国家、行业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我校发展提出的新要求,科学论证“十四五”期间我校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和建设重点,制定出有效的战略举措,使规划做到既立足实际又富有远见,既有科学性、前瞻性又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实现办学质量、水平与效益三统一。

2、坚持深化改革与创新思路相结合。根据学校发展定位,找准制约学校未来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问题,正确处理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抓住发展中的重点工作进行改革创新,制定出新的改革创新方案和措施,消除办学短板,形成有利于学校改革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3、坚持突出重点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突出人才培养质量、研究生教育、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建设、科技创新、重大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奖突破、办学层次提升等重点工作,做到统筹规划、周密安排、分阶段建设,整体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坚持加强调研与注重衔接相结合。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和吸纳全校师生的意见和建议,掌握真实情况,抓住关键问题,认真研究规划内容,注重与江西省“十四五”规划相衔接,与学校自身条件和特色相结合,把规划目标、任务、改革措施做细做实。规划牵头单位要加强部门与部门、部门与学院之间的协调,注重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专项规划与学院规划之间的衔接。

1总体规划。由高等教育发展中心负责牵头编制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2、专项规划。由相关单位负责牵头编制相应的专项规划。

3、学院规划。由各学院负责制定学院发展规划。

(一)前期研究阶段(2020年4月-2020年6月)1、召开部署会议。召开“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要求,安排部署我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2020年4月底完成)2、开展建言献策。在学校网站设立“十四五”发展规划建言专栏,通过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电子邮箱等方式开展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建言献策活动。(2020年4月开始,持续开展)3、开展广泛调研。结合“十四五”发展规划的热点、难点、堵点等问题开展调研,为科学研判形势、制定政策提供支持。(2020年4月启动,持续开展)4、起草规划思路。结合全省教育事业发展实际,研判“十四五”期间我校面临的形势,提出“十四五”期间学校发展的基本思路、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形成规划的基本框架。(2020年6月底前)(二)起草完善阶段(2020年7月-2020年11月)1、召开暑期研讨会。专题研讨“十四五”发展规划中的重点问题、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等内容。(2020年7月底前)2、开展专家咨询。召开专家咨询会议,听取专家对学校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和建议。(2020年8月中旬前)3、起草规划初稿。由高等教育发展中心牵头协调,各工作组按责任分工,开展规划初稿起草工作。(2020年9月底前)4、征求意见完善。规划征求意见稿形成后,广泛征求学校各单位的意见建议,进一步修改规划初稿,并提交校长办公会审核。(2020年11月底前)(三)论证审议阶段(2020年12月-2021年4月)1、专家认证。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对“十四五”发展规划草案进行评估论证,根据专家评估意见进行修改。(2020年12月上旬前)2、召开党委会。提交校党委会审定。(2020年12月底前)3、教代会讨论。提交教代会讨论,并根据讨论情况进一步修改完善。(2021年3月底前)4、发布实施。汇编规划文本,规划发布与宣传。(2021年4月底前)。

    。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xx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高等教育发展中心,负责协调解决规划编制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2、组建工作机构。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从学校相关单位抽调精干人员组成起草工作小组,集中办公,具体承担规划编制工作。

3、组建专家队伍。组建专家组,为规划编制提供咨询、论证等智力支持。

学校的十四五发展规划方案(通用17篇)篇三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20—2035年)》《**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2035年)》和国家、省“十四五”时期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改革发展规划为主要依据,紧密结合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智慧,立足学校实际,着眼学校未来,把握发展方向,理清发展思路,提出发展目标,明确发展重点,**发展难题。谋划好建设全国一流专科院校的时间表与路线图,完成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1.科学定位,明确目标。科学分析总结学校“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成果、经验以及学校当前面临的形势,准确把握现有基础和发展潜力,把握发展机遇,找准发展定位,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明确未来五年发展的奋斗目标、发展思路、发展措施,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使目标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可行性。

2.突出重点,深化改革。着眼于提高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抓住关键环节,谋划好**深层次难题的重大改革举措,集中力量解决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深化综合改革,创造发展条件,创新发展思路,落实发展措施。使规划真正成为引领学校改革与发展的行动指南。

3.凸显特色,服务区域。继承和弘扬学校办学经验、发展优势、凸显本学校专业特色,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符合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工、文两学科协调发展,相互支撑,办学优势特色更加明显,基础学科专业得到长足发展,整体办学水平进一步提升。

(一)发展现状。

文科类专业10个,占52.6%。

2.办学特色更加明显。“十三五”期间,学校的传统优势和特色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学校现有校级特色专业1个,校级重点建设专业5个,特色(重点建设)专业占学校现有专业数的6%,属文科类。主干学科专业紧紧依托财经类行业,已显现较强优势,成为我校专业建设群的主体,反映了我校鲜明的办学特色。

实训(实验)实17个;。

新建校内外实习基地30多个。

构建了科学合理、运行高效的质量保障体系。

5.办学水平显著提升。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稳步提升,升本录取率达100%,就业率名列前茅,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6.校企合作教育快速发展。(校内、校外)学校积极探索与企业合作订单式培养高职学生。

7.科研工作步入新轨、教改工作逐见成效。学校14个教改科研项目成功立项,其中,重点项目8个(其中市级项目4个),一般项目6个。

(二)面临形势。

进入21世纪,我国职业教育处于快速发展,2005年以来,职业教育领域解放思想,突出特色,深化校企合作,14年共培养了近9000万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每年培训各类人员1.5亿人次以上。可以说职业院校毕业生已成为产业大军的主要来源,成为实体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但是,我国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还面临许多新的挑战:

一是缺乏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较为薄弱;。

四是打造品牌,发展内涵在人才培养模式、考试招生制度、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许多制约体制机制的障碍。这些都将对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产生较大影响。面对国际国内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学校专业建设发展与人才培养仍存在一些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问题。

1.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专业建设和发展不平衡,各专业在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有些专业办学特色不够明显,缺乏高水平双师型的专业领头人,办学水平有待提高。

二是少数专业人才培养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导致学生就业困难;。

四是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3.教学管理有待进一步改进。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的内生动力有待增强。教学管理粗放,管理系统信息反馈和自我调节机制不够健全,响应迟缓,管理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质量评估行政强制性色彩过重,内部质量保障、质量控制及质量认证的动力不足。

学校的十四五发展规划方案(通用17篇)篇四

方案,汉语词语,一般是指进行工作的具体计划或对某一问题制定的规划。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工作方案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目标,以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为主线,把握时代特征,强化战略思维,统一规划体系,提高规划质量,更好发挥“十四五”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把短板做长,把长板做强,为我校各领域工作谋发展、上水平提供可靠的策略保障和科学的政策指引。

(一)坚持客观分析与科学定位相配合。

客观分析我校“十三五”时期的工作和当前面临的形势,挖掘发展潜力,找准发展定位,解放思想,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以战略性与操作性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为指导,提升目标的前瞻性、可行性。

(二)坚持改革创新与固本强基相平衡。

既要把革新理念贯穿于规划编制的各领域各环节,以综合改革的思路破解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又要聚焦我校内涵发展建设,紧盯日常管理规范,狠抓质量水平提升,以务实扎实的规划设计补短板、强弱项。

(三)坚持全面规划与突出重点相协调。

既要全面统筹高等教育领域各方面工作,又要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特殊需求,突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集中攻坚。注重登高望远、问题引领、突出重点,强化理念与方法创新、内容与功能创新、体制与方式创新。

(四)坚持问题导向与专业导向相统一。

既要围绕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目标要求,明晰工作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书,聚焦与我校工作相关的突出矛盾和重大问题,明确破解难题的途径和方法,又要充分利用专业力量,发挥专家咨询作用,汲取兄弟院校和先进机构的经验,增强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参与度。

为切实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在校事业发展规划研制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设立xxx组、xxx组、xxx组、xxx组、xxx组、xxx和xxx组。

规划起草工作组xxx同志负责,抽调其他学院、学部、机关处室相关同志参加,负责具体起草工作。相关人员安排及分工为:xxx同志、xxx同志为xxx组相关内容的统稿人和执笔人;xxx同志、xxx同志为xxx组相关内容的统稿人和执笔人;xxx同志、xxx同志为xxx相关内容的统稿人和执笔人;xxx同志、xxx同志为xxx组相关内容的统稿人和执笔人;xxx同志、xxx同志为xxx组相关内容的统稿人和执笔人;xxx同志、xxx同志为xxx组相关内容的统稿人和执笔人。

其他各组分别由分管校领导负责,相关处室牵头组织人员参加,围绕各自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拟定调研选题,明确调研方向,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调研,编制相关子规划。

(一)前期部署与研究阶段。

1.成立机构。

在领导小组统一部署下,设置各工作组。(2020年3月底前完成)。

2.动员部署。

召开全校“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全校“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2020年4月底前完成)。

3.确定思路与调研内容。

在梳理我校“十三五”规划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对高等教育工作的新要求,各组研究提出子规划的基本思路和相关调研内容,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汇总后,研究提出校“十四五”规划总体基本思路和各专题调研内容。(2020年5月底前完成)。

(二)形成纲要框架阶段。

1.进行专题调研。

各组按照确定的内容,结合工作实际与发展需求,进行专题调研工作,形成调研报告,并提出子规划框架。(2020年6月至8月)。

2.形成规划总框架。

以规划总体基本思路为指导,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研究起草校“十四五”规划总框架,并面向全校征求意见。(2020年10月底前完成)。

(三)规划起草与完善阶段。

1.起草规划。

根据收集的意见和建议,对规划框架进行完善充实,形成校“十四五”规划草案。(2020年12月底前完成)。

2.征求意见。

面向全校师生和相关专家广泛征求意见。(2021年1月底前完成)。

3.形成规划。

充分吸纳各方面意见,对规划草案进行修改完善,形成校“十四五”规划。(2021年2月底前完成)。

(四)审议发布阶段。

按程序提交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和教代会进行审议,根据审议情况修改后发布。(2021年3月底前完成)。

(一)加强组织领导,重视队伍建设。

统筹指导、总体协调规划编制工作。各组要尽早组建本组的工作队伍。在全校范围,打造一支眼界宽、知识广、专业强、素质高的规划编制队伍,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其他领导协调抓的格局。

(二)提高认识站位,抓住战略重点。

各组要从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大局出发,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抓住重点、兼顾一般,认真总结“十三五”规划编制和实施经验,主动适应发展形势新变化,全面落实时代发展新要求,准确把握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任务,科学编制好“十四五”规划,增强规划的创造性、指导性和可实施性。

(三)科学制定目标,注重规划实施。

各组要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立足本职工作、我省的发展基础和支撑条件,把握好需要与可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实事求是地科学设定规划目标,突出可操作性、可实现性以及相关规划目标之间的衔接性。坚持规划编制与实施并重,更加注重发展目标和实现路径的有机统一,加强政策配套,完善落实机制,引导资源配置,推动规划落实。

(四)注重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各组要始终坚持“全校一盘棋”的思想,把规划研究编制作为统一思想、整合资源、协同步调的过程,加强信息沟通、数据交换、成果共享,形成密切配合、相互促进、合力规划的互动机制,在我省教育发展的全局中谋划各领域的发展。

(五)做好经费保障,确保工作顺利。

为保障规划编制的质量,将设立专项经费用于总体规划、子规划编制和相关课题调研等工作,确保规划编制工作顺利开展。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覆盖范围广、涉及领域多、时间跨度大、工作任务重,各处室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力量上着重加强,在工作上切实抓紧,在实施上精心组织,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高效率、高质量完成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高起点谋划好我校事业未来五年的改革与发展建设。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20—2035年)》《xx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2035年)》和国家、省“十四五”时期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改革发展规划为主要依据,紧密结合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智慧,立足学校实际,着眼学校未来,把握发展方向,理清发展思路,提出发展目标,明确发展重点,破解发展难题。谋划好建设全国一流专科院校的时间表与路线图,完成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1.科学定位,明确目标。科学分析总结学校“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成果、经验以及学校当前面临的形势,准确把握现有基础和发展潜力,把握发展机遇,找准发展定位,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明确未来五年发展的奋斗目标、发展思路、发展措施,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使目标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可行性。

2.突出重点,深化改革。着眼于提高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抓住关键环节,谋划好破解深层次难题的重大改革举措,集中力量解决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深化综合改革,创造发展条件,创新发展思路,落实发展措施。使规划真正成为引领学校改革与发展的行动指南。

3.凸显特色,服务区域。继承和弘扬学校办学经验、发展优势、凸显本学校专业特色,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符合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工、文两学科协调发展,相互支撑,办学优势特色更加明显,基础学科专业得到长足发展,整体办学水平进一步提升。

(一)发展现状。

文科类专业10个,占52.6%。

2.办学特色更加明显。“十三五”期间,学校的传统优势和特色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学校现有校级特色专业1个,校级重点建设专业5个,特色(重点建设)专业占学校现有专业数的6%,属文科类。主干学科专业紧紧依托财经类行业,已显现较强优势,成为我校专业建设群的主体,反映了我校鲜明的办学特色。

实训(实验)实17个;。

新建校内外实习基地30多个。

构建了科学合理、运行高效的质量保障体系。

5.办学水平显著提升。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稳步提升,升本录取率达100%,就业率名列前茅,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6.校企合作教育快速发展。(校内、校外)学校积极探索与企业合作订单式培养高职学生。

7.科研工作步入新轨、教改工作逐见成效。学校14个教改科研项目成功立项,其中,重点项目8个(其中市级项目4个),一般项目6个。

(二)面临形势。

进入21世纪,我国职业教育处于快速发展,2005年以来,职业教育领域解放思想,突出特色,深化校企合作,14年共培养了近9000万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每年培训各类人员1.5亿人次以上。可以说职业院校毕业生已成为产业大军的主要来源,成为实体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但是,我国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还面临许多新的挑战:

一是缺乏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较为薄弱;。

四是打造品牌,发展内涵在人才培养模式、考试招生制度、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许多制约体制机制的障碍。这些都将对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产生较大影响。面对国际国内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学校专业建设发展与人才培养仍存在一些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问题。

1.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专业建设和发展不平衡,各专业在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有些专业办学特色不够明显,缺乏高水平双师型的专业领头人,办学水平有待提高。

二是少数专业人才培养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导致学生就业困难;。

四是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3.教学管理有待进一步改进。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的内生动力有待增强。教学管理粗放,管理系统信息反馈和自我调节机制不够健全,响应迟缓,管理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质量评估行政强制性色彩过重,内部质量保障、质量控制及质量认证的动力不足。

全面总结学校“十三五”时期取得的主要成绩与经验、分析存在问题;结合当前国内外高等教育现状和发展趋势,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发展战略需求,研究制约学校发展的重大关键问题;结合建设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中心任务,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远景目标,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进一步明确“十四五”时期学校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和改革举措;结合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统筹考虑“十四五”规划的制定与落实,认真做好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

(一)学校总体规划:《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21—2025年发展规划》。

(二)学校专项规划: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科建设规划、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人才培养(含专业建设)规划、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人才队伍规划、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科学研究(含社会服务)规划、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规划、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育信息化规划、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大学文化规划、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校园建设规划。

(三)各院系发展规划:各院系根据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思路编制院系发展规划。

成立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相应组织机构,包括“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学校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小组、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小组(机构具体设置详见附件)。

各院系成立相应组织机构,由院长(主任)牵头组织完成院系“十四五”规划的制定工作。

学校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学校“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安排,密切配合并积极参与相关规划的研究和撰写工作。

(一)学习调研阶段(2020年3月至4月)。启动“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定位、发展目标,综合考虑规模、结构、质量的关系,从体制机制改革、相关配套政策的制定完善、管理措施等学校发展重大问题方面开展学习调研工作。

(二)宣传动员阶段(2020年5月至6月)。学校成立“十四五”发展规划工作组织机构,确定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并上报校长办公会、党委会审定通过。召开“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会议,印发“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三)起草论证阶段(2020年7月至9月)。在学习调研、听取建议、参考借鉴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各项规划编制工作小组根据任务、按照分工开始起草工作。

(四)汇总整理阶段(2020年10月至2021年2月)。学校总体规划编制成员单位按照分工完成规划初稿,由发展规划处负责组织学校总体规划的集中修改和统稿;各专项规划由牵头部门负责组织修改和统稿。在此基础上,开展第一轮广泛征求意见,形成修改意见稿。

(五)修改完善阶段(2021年3月至6月)。各项规划牵头单位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河南省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修改学校各项规划。

(六)征求意见阶段(2021年7月至12月)。各项规划牵头单位分别召开座谈会,向校内专家、教职工代表、民主党派、学生代表、校外专家、校友代表、部门领导、校领导等开展第二轮广泛征求意见。在听取和采纳多方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各项规划牵头部门完善学校各项规划形成规划草案。

(七)审定发布阶段(2022年1月至3月)。将学校总体规划草案分别上报校长办公会、党委会讨论审定。审定后,提交教代会审议通过并发布实施。其他各类规划经一定程序后相继发布实施。

学校的十四五发展规划方案(通用17篇)篇五

“十四五”时期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也是我县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步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为切实做好全县“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根据区、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总体部署,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和市委“三篇文章”为统领,全面打造我县三大基地、培育三个产业。坚持从实际出发,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坚持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不断提高规划编制透明度和社会公众参与度;坚持统筹兼顾,加强各级各类规划衔接协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要体现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体现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深化环保与节能减排工作要求;体现新型城镇化、新型社会、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要求;体现改善民生、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十四五”时期工作的指导方针、主要任务、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使其成为指导“十四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

(一)坚持改革创新原则。立足经济发展实情,抓住全面深化改革历史机遇,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在规划性质和功能定位、规划编制方法和程序、规划内容和表现形式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使“十四五”规划更加顺应时代要求、更加符合发展规律、更加反映人民意愿。

(二)准确把握政府与市场关系原则。紧紧围绕县委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凡是市场机制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领域,少编或不编规划,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主要针对关系发展全局且存在市场失灵的重要领域编制规划,明确战略意图、重点任务、重大布局和重大政策。

(三)科学设定规划目标、指标原则。发展目标的制定既要提气鼓劲、考虑需要,更要实事求是、考虑可能,要准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制定差别化的发展目标,切实把各项目标、指标的确定建立在深入分析支撑条件的基础上。

(四)强化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原则。坚持统筹兼顾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扩大视野,把全县发展放在国际国内大环境中统筹考虑,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找准产业发展方向,明确产业发展定位。

(五)增强规划可操作性原则。加强部门分工合作,增强规划在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上的统领作用;加强规划之间的衔接,防止简单照搬照抄,避免“上下一般粗”,总体规划要发挥引领作用,专项规划要准确把握行业的发展重点与方向;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充分考虑规划编制对象的特定属性和实际情况,在规划内容中切实体现重点项目和政策措施,保障规划的有效实施。

(六)坚持开放、民主编制规划原则。各方智慧是编制好规划的源头活水,集思广益是规划编制成功的关键,在程序上要进一步完善民主参与机制;规划编制部门要广泛开展联合调研活动,切忌闭门造车、各自为政;充分借助互联网等现代信息平台广开言路,问政、问需、问计于民,使规划编制过程真正成为汇聚民智、协调利益、形成共识的过程。

(七)坚持规划的程序化、法制化原则。各乡镇、各部门在编制和审批规划时,要严格按照国家、自治区、市和全县规定的程序进行,严格遵循规划编制各个环节的要求,以程序化、法制化来保证“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有序推进。

(八)坚持远近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着眼长远与立足当前相结合,合理摆布规划期限,既要以五年规划为主,衔接__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目标,又要抓好当前已经明确的重点工作,还要考虑更长时期的远景发展。

(一)总体规划。即《____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是指导全县“十四五”期间发展的战略性、综合性和纲领性文件,也是战略重点选择、重大项目安排、相关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对____县“十四五”其他各类规划具有指导作用。

(二)专项规划。专项规划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总体规划在特定领域的延伸和细化,是引导投资和重大项目实施的主要依据。专项规划要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特别是要提出一批重大工程、重点发展项目及发展目标。

我县规划编制工作总体上与区、市同步进行,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重大问题研究和基本思路形成阶段(截至__年4月底)。主要开展规划重大问题研究和基本思路起草工作。一是做好“十四五”总体规划执行情况分析评估工作。二是组织乡镇、县直有关部门开展重大问题和规划思路的研究,起草形成《____县“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三是按照《____县“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要求,就重点领域、重点区域的有关问题进一步听取县直有关部门和乡镇的意见。四是启动乡镇规划和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第二阶段:《规划纲要(草案)》基本框架形成阶段(__年5月—__年7月)。主要形成《规划纲要(草案)》的基本框架。一是继续深化重大问题研究,明确目标要求、基本原则、政策取向、战略重点等,形成《规划纲要(草案)》基本框架。二是组织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研究提出纳入全县“十四五”规划的重要指标、重大工程和项目、重大的改革和政策举措。三是继续开展乡镇规划和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

第三阶段:《纲要(草案)》起草完善阶段(__年7月—__年2月)。根据县委建议,完成规划《纲要(草案)》的起草、征求意见、修改完善、汇报、提交审议等工作。一是组织起草县“十四五”总体规划《纲要(草案)》。二是广泛征求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三是邀请发展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进行咨询论证,根据各方意见修改完善《规划纲要(草案)》。四是做好与区、市规划的衔接工作。五是将县“十四五”总体规划《纲要(草案)》进行完善后,报县党政联席会议审定后,提交县人大常委会审议。

(二)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安排。

专项规划分重点专项规划和一般专项规划两类。

重点专项规划由发改局会同县直有关部门确定,报县人民政府审定,各有关部门具体负责编制,(重点专项规划清单见附件2)。编制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一是__年4月底前,县直部门提出需编制的重点专项规划并开展前期研究。二是__年5月到__年7月份,相关单位完成各重点专项规划初稿。县“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就重点专项规划初稿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将重要内容纳入到县“十四五”规划纲要中。三是__年7月份到__年年底,各重点专项规划牵头部门广泛征求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等方面意见后,形成送审稿,并做好与县“十四五”规划《纲要》的衔接,按程序报县政府审定。

一般专项规划(含部门规划)由县直有关部门根据市相关部门的要求及工作需要提出,并由各部门自行组织编制和发布,报县发改局备案。编制工作进度应与全县“十四五”规划同步进行。

(三)乡镇规划编制工作安排。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全县“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局,负责规划编制的组织协调和日常工作。以县发改局为主,每个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指派1名副职领导和1名工作人员,负责规划编制工作(4月15日前各单位将指派人员姓名及联系方式报发改局办公室,联系人:__联系电话:__)。各乡镇也要尽快成立相应工作机构,明确责任分工,抓好“十四五”规划工作,做到上下联动、左右协调、形成合力。

(二)提高创新能力。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要按照政府与市场的新定位,锐意改革、大胆创新,积极适应形势变化,顺应各方面对规划的新期待。要从规划的性质和功能定位、规划编制方法和程序、规划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创新,用改革创新的方法去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要在新理念、新路径、新政策、新举措上下工夫,使“十四五”规划更加适应时代要求,更加符合发展规律,更加反映人民意愿。

(三)抓紧调查研究。前期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决定规划的质量。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与风险挑战,做好“十四五”规划前期研究,必须全面总结“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经验,深入分析县内外环境变化,准确把握所处发展阶段和前进方向。要更加注重目标和问题导向、更加注重系统分析、更加注重风险防范,以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态度,深化认识,找准问题,加强对关系全局和重大问题的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举措。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确定一批关系未来发展的重点课题,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

(四)做好保障工作。“十四五”规划工作,涉及领域广、时间跨度大、工作任务重。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准备,精心组织,积极选配知识结构好、业务能力强、富有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骨干力量,组建得力的工作队伍。要加强相关业务培训和调查研究,不断提高规划编制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为做好规划编制工作提供人才保障。要根据规划编制工作的实际需要,安排必要的工作经费,保证规划编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学校的十四五发展规划方案(通用17篇)篇六

该方案从目的、要求、方法、方法、进度等方面都是一个具体、细致、可操作性强的计划“方案”,也就是说,案例之前获得的方法和案例之前呈现的方法是“方案”。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20—2035年)》《xx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2035年)》和国家、省“十四五”时期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改革发展规划为主要依据,紧密结合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智慧,立足学校实际,着眼学校未来,把握发展方向,理清发展思路,提出发展目标,明确发展重点,破解发展难题。谋划好建设全国一流专科院校的时间表与路线图,完成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1.科学定位,明确目标。科学分析总结学校“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成果、经验以及学校当前面临的形势,准确把握现有基础和发展潜力,把握发展机遇,找准发展定位,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明确未来五年发展的奋斗目标、发展思路、发展措施,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使目标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可行性。

2.突出重点,深化改革。着眼于提高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抓住关键环节,谋划好破解深层次难题的重大改革举措,集中力量解决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深化综合改革,创造发展条件,创新发展思路,落实发展措施。使规划真正成为引领学校改革与发展的行动指南。

3.凸显特色,服务区域。继承和弘扬学校办学经验、发展优势、凸显本学校专业特色,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符合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工、文两学科协调发展,相互支撑,办学优势特色更加明显,基础学科专业得到长足发展,整体办学水平进一步提升。

(一)发展现状。

文科类专业10个,占52.6%。

2.办学特色更加明显。“十三五”期间,学校的传统优势和特色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学校现有校级特色专业1个,校级重点建设专业5个,特色(重点建设)专业占学校现有专业数的6%,属文科类。主干学科专业紧紧依托财经类行业,已显现较强优势,成为我校专业建设群的主体,反映了我校鲜明的办学特色。

实训(实验)实17个;。

新建校内外实习基地30多个。

构建了科学合理、运行高效的质量保障体系。

5.办学水平显著提升。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稳步提升,升本录取率达100%,就业率名列前茅,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6.校企合作教育快速发展。(校内、校外)学校积极探索与企业合作订单式培养高职学生。

7.科研工作步入新轨、教改工作逐见成效。学校14个教改科研项目成功立项,其中,重点项目8个(其中市级项目4个),一般项目6个。

(二)面临形势。

进入21世纪,我国职业教育处于快速发展,2005年以来,职业教育领域解放思想,突出特色,深化校企合作,14年共培养了近9000万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每年培训各类人员1.5亿人次以上。可以说职业院校毕业生已成为产业大军的主要来源,成为实体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但是,我国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还面临许多新的挑战:

一是缺乏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较为薄弱;。

四是打造品牌,发展内涵在人才培养模式、考试招生制度、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许多制约体制机制的障碍。这些都将对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产生较大影响。面对国际国内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学校专业建设发展与人才培养仍存在一些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问题。

1.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专业建设和发展不平衡,各专业在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有些专业办学特色不够明显,缺乏高水平双师型的专业领头人,办学水平有待提高。

二是少数专业人才培养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导致学生就业困难;。

四是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3.教学管理有待进一步改进。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的内生动力有待增强。教学管理粗放,管理系统信息反馈和自我调节机制不够健全,响应迟缓,管理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质量评估行政强制性色彩过重,内部质量保障、质量控制及质量认证的动力不足。

“十四五”时期,是我校实现学校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时期。紧紧围绕共青团“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四维工作格局,制定好校团委“十四五”发展规划,对全面落实“建设青年身边的共青团”,促进学校“大德育”工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深入贯彻落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关于加强新时代团的基层建设,着力提升团的组织力的意见》《共青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团结引领广大团员青年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贡献的行动纲要》,依据《**“十四五”发展规划》,制定本规划。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及共青团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及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的重要论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建带团建,突出共青团改革主线,深化实施“思想引领、素质拓展、权益服务、网络转型、组织提升”五大行动,始终把握思想引领这一核心任务,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坚持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服务育人大局,在“大思政”和“三全育人”工作格局中发挥生力军作用,建设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的共青团。

落实共青团改革工作,强化目标导向,着力解决共青团政治功能发挥不充分、团员先进性不突出、团组织运行不规范、团学组织协同不够力等问题,进一步破解制约学校共青团发展的思维定势和重点、难点问题,不断增强团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

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强化思想引领,激发青年学生自我奋斗精神,遵循“宁可少一点,也要好一点”的原则,着力解决团员发展标准模糊、团员教育质量不高、团员作用发挥不充分、团教协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和全面发展水平。

完善学生权益维护工作机制。推动落实《关于学校共青团做好新形势下学生权益维护工作的意见》,发挥团学组织优势,做好学生权益维护和困难帮扶工作。持续巩固校团委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增强青年学生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一)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纵深推进学校共青团改革。

纵深推进共青团改革。坚持聚焦主责主业,在工作内容上聚焦,牢牢把握共青团是政治组织的根本定位,着力做好为党争取青年人心的政治工作,避免事务化、简单化;在工作方式上聚焦,牢牢把握共青团是群团组织的定位,着力用群众工作方法来做青年工作,避免机关化、行政化;在工作注意力上聚焦,牢牢把握青年学生工作需要慢工出细活、润物细无声的特点,着力把已经部署的工作做深做实做持久,避免频繁“换频道”。系统制定改革任务分解方案,逐一对照细化落实举措,逐项明确责任主体和时间进度,逐级压实工作任务。突出强化在学生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方面的职能作用,进一步改进推进改革的方式方法,夯实基层基础,激发组织活力,抓好骨干培养。聚焦关键问题、明确改革重点项目,突出试点示范、以点带面推进改革。不断增强共青团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断推动共青团改革向纵深发展、在基层落地。

(二)深化理论学习,加强思想引领。

1.深化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进四信”活动。“进支部”,激活基层团支部的思想引领功能,提升活动的普遍性和覆盖面,每个基层团支部每学期至少举办1次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团日活动,广泛开展五四集中主题团日活动;“进网络”,依托新媒体平台,开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线上宣传。“进团课”,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学校团干部的必学课和团校培训的首要内容,结合“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充分发挥他们在学生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2.深入推进“青年大学习”行动。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支部、进团课、进网络,组织团员青年广泛参与“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学习。探索“青年学习社”的建设,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广泛开展“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

3.深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组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宣传月活动”,开展好主题团课和主题团日活动。以学生组织、社团、团支部为抓手,通过演讲、书画、朗诵等多种活动形式激发广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通过校园广播站、校园网等宣传平台,抓住重大时间节点和重大历史事件节点,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4.选树青年学生榜样典型,开展优秀青年事迹分享活动。持续抓榜样引领,广泛选树宣传勤奋学习、爱国奉献、道德践行等各类学生典型,引导广大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组织开展好各级各类评优评先工作,举办“我的青春故事”成长体验报告会,发挥各类青春榜样的作用,用优秀青年的故事激励教育学生,发挥朋辈引领的作用。

5.深入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青年骨干,将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突出核心目标;引导培养对象在学习研究理论的同时,坚持实践导向;要从党性教育、理论学习、社会实践、工作锤炼、对外交流、朋辈教育等方面科学设计培养路径,从把好“选人关”、严格学员管理、做好跟踪培养等方面把握培养关键环节。

6.组建青年讲师团队。成立青年讲师团是深入推动“青年大学习”行动的重要举措,也是共青团改革的必经之路。鼓励青年教师加入团队、深入基层、走进青年,围绕党的理论、党史国史、国情省情、形势政策、成就故事等,开展面对面、互动性的宣讲交流。扎实提升青年讲师团工作实效,着力把握好导向性、针对性、艺术性、安全性、实效性,引导青年讲师团成员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员”、青年民意的“传递员”和青年成才成长的“服务员”。

7.加强节能管理,推进卫生节约型校园建设。“十四五”期间,加强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团员先进性,配合学校在办学及校园设施建设、运营管理中,充分体现节能、节水、节地、环境保护建设及运营的管理思路,形成节约教育理念和良好节约型校园文化导向,提倡应用新型节能材料及新型能源。积极参加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积极参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专项行动,积极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营造一个整洁、舒适、美丽的校园,创建全国、全省文明学校。

(三)以职业体验为依托,着力丰富劳动教育新内涵。

在现有的“食堂帮厨”、“校园巡逻”、“园艺养护”三项职业体验外,拟开发“校园快递驿站”、“实践基地教练”、“健康厨房”等职业体验项目。践行职业体验,能够有效地帮助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成才观,引导中职生正确定位未来的职业,及早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促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力,立志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理性择业,从而实现顺利就业。

(四)以促进青年学生成才发展为目标,持续推进素质拓展。

1.开展“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继续参与组织校园“三星杯”、“冠军杯”冬季运动会等传统活动,依托校学生处组织开展“大课间”、“每周一练”等课外文体活动;加强体育类社团的建设和发展,依托社团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体育活动。通过分层设计,形成浓厚互动氛围,帮助同学形成健康体魄、培育团队意识和拼搏精神、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2.加强校园文化品牌形象塑造,扩展内涵外延,挖掘承载意义。采用项目化运作方式,深入探索校园文化和思想引领、成长服务结合空间,为校园文化活动赋能,在开展好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同时,扩展内涵外延,将项目设计运行和践行职业精神相结合,将创新活动形式和教育引导学生相结合,将丰富校园生活和学生成长服务相结合,打造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需求,受到学生欢迎的校园文化生态圈。结合我校办学特色,依托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拟开发“健康厨房”职业体验项目,小范围内为热爱健身和运动的师生提供有偿营养餐订制服务。计划牵头组织“我的青春故事”品牌演讲比赛,为青少年学生树立学习榜样,加强品牌影响力和号召力。激发学校文艺体育类社团活力,开展层次多样、内涵丰富、以社团为主导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吸纳社会资源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各类文化产品展示平台,扩大优秀校园文化成果辐射面与影响力。

3.推动学生志愿服务制度化、日常化、便利化开展。进一步落实好学校志愿服务活动,对接工会,确保每一位在校师生都已完成志愿者个人的实名注册工作。加强志愿服务项目供需对接,积极开展扶贫帮困、环境保护、社区服务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健全学雷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将志愿服务作为班级团支部基本职能。鼓励团员青年在志愿服务中亮出团员身份,充分发挥团员先锋模范作用。做好志愿服务的宣传、培训、总结工作,扩大覆盖范围,提升服务质量,为即将到来的第十六届省运会做好服务准备。

(五)当好桥梁纽带,落实权益服务。

1.直接联系服务青年师生。继续实施团干部常态化下沉基层制度,完善校团委书记班子与基层团组织联系制度。实施“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制度”。实行“常态化下沉基层工作模式”。建立完善学校共青团工作活动开展“众创众筹众评”制度。

2.健全针对困难学生的多样化、常态化帮扶机制。加大对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心理问题、人际沟通困难、上进心不足及毕业未就业等学生群体的帮扶力度,做好节假日送温暖等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团支部的作用,及时了解困难学生的思想动态,积极帮助他们适应校园生活,顺利完成学业,积极融入社会。

3.完善学生权益维护工作机制。加快建设权益维护中心,完善维护学生权益的组织化渠道和机制。推动落实《关于学校共青团做好新形势下学生权益维护工作的意见》,发挥团学组织优势,做好学生权益维护和困难帮扶工作。以权益维护、学生申诉、互助服务和交流互动等为工作内容,以全体学生为工作对象,通过校-部-班三级体系,关注校园弱势群体,关注普遍性利益诉求,聚焦学生较为关心的教学教务、后勤保卫、交通安全、住宿饮食、校园消费、奖学金等问题。做好学生申诉委员会工作,加强和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联动合作。积极发挥学生代表大会、团员代表大会的民主管理功能,畅通沟通交流渠道,重视学生意见建议,促进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以“团支书茶话会”、“青年面对面”为品牌,打造线下系列活动,倾听学生呼声,反映热点诉求,宣传工作成效,以创建学生成长满意度体系为目标,形成调查、评估、反馈等工作项目,解决实际困难,服务学生成长。

(六)用好网络平台,坚持推进战略转型。

1.用好用活网络平台,占领网络舆论阵地。推动学校团委思想引领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继续着力探索在网上开展思想引领、文化引导等工作,运用好官方微信、微博、抖音、qq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着重网络思想引领、文化产品制作和周边文化设计。加大融合力度,探索线下工作和线上新媒体宣传联动机制,发挥好团属新媒体矩阵功能。加强团属新媒体统筹管理,把好政治导向和价值导向,积极参与主旋律、正能量传播。

2.着力打造“**团委”微信公众号,力争达到常规推送制度化,主题推送精品化,原创推送多元化,热门话题深度化的内容生产标准。在关键的时间节点、发生校内外重要事件时,发掘青年之思考、传递青年之声音。充分认识当代学生的权利意识和民主参与意识,不断加强实践调研,了解当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生产青年喜欢、青年需要、青年认同的内容。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打造“ta说”系列人物专访,挖掘校园中具有闪光点的校园明星,充分发挥朋辈教育的优势。

3.不断加强网络舆论引导队伍建设。加强青年传媒中心队伍建设,健全管理、培训和激励机制,积极打造政治立场坚定、关注时事热点、传递同学声音、富有生机活力的新媒体队伍。开展学校共青团新媒体应用技能培训,提高学校团干部运用新媒体的能力,大力建设一批数量充足、较具影响力的信息员、网评员队伍,培养校园网络舆论意见领袖,占领舆论阵地。聚合受到学生广泛欢迎的青年教师和校园内拥有较大影响力自媒体的学生,使其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股力量,带领广大师生在网络空间传播青春正能量。

(七)从严治团,加强组织建设。

1.深化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严格发展团员标准,控制发展团员数量,规范发展团员程序。通过学习培训、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同伴分享、选树典型等方式,注重运用网络手段,丰富和完善团员经常性教育载体,提升团员经常性教育成效,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一学一做”教育实践。落实“三会两制一课”,规范基础团务,开展团员教育评议工作。深化班级团支部和班委会一体化运行机制。做好不合格团员处置、完善团员激励表彰机制,健全团内关怀帮扶机制。探索构建“多种模式、多重覆盖”的团建创新机制。用好全校团支部书记qq工作群,微信工作群,实现对基层团支面对面的交流。持续推进“智慧团建”,对学校团员、团组织和团干部的基本信息进行全面梳理。加强教工团组织建设。

2.完善“一心双环”团学组织格局。加强团组织团学会的指导,全面深化团学会改革,充分发挥学生会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提供成长服务和维护学生权益、表达学生愿望等功能,进一步精简优化学生组织机构,完善学生代表大会制度,推进常任代表、提案常态化等制度建设,不断规范学生干部的选拔、考核和培养,依法依章程独立自主开展工作,参与学校民主治理。全体学生干部必须深入同学、了解同学,及时向学生处、校团委报告同学状况和重要舆情,当好桥梁和纽带。校团委履行对学生社团的主要管理职能,团学会配合团组织加强对学生社团的引导、服务和联系,支持学生社团开展主题鲜明、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团委的统筹和指导下,努力形成以团组织为枢纽核心,以团学会为主体组织,以学生社联、社团等各类学生组织为骨干力量的“一心双环”工作格局。加强对学生干部日常管理,学生组织换届程序规范,公平公正,主要学生干部以公开竞争方式产生。健全培训交流工作机制。

3.加快学生社团联合会建设,加强对学生社团的引导、服务和管理。贯彻落实《**社团管理办法》,加快学生社团联合会建设,推动学生社团健康、有序、规范发展。细化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发挥社团管理在学校意识系统工作整体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重视思想引领,发挥社联、社团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氛围中的重要作用,优化学生社联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提高服务意识和管理能力,推动管理、评比工作规范化、网络化、轻纸化。设计好校级社团、星级社团、社团年检、社团立项等制度的内在逻辑关联,结合社团活动大数据,提升社团引导的科学性,社团活动的规范性和生命力。加强重点社团建设,使学生社团朝专业化、精品化、社会化发展。

1.政策保障: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期间,共青团中央专门提交《关于将青年发展相关内容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的提案》,这一举措为学校共青团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和行动导向,不仅能推动促进青年发展的各项举措更好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更好的维护青年发展权益,也能让更多青年切实感受党的关怀,不断增强政策获得感。

2.学校保障: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开创学校党建工作新局面。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全体党员和全校师生。加强党的制度建设,不断健全和完善党内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认真做好在大学生和青年教职工中发展党员工作。坚持从严治党方针,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对统战工作和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的领导,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和群团组织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建设文明校园。大力培育体育精神,倡导崇尚探究的科学文化、和谐进取的人文文化、科学民主的管理文化。实施德育领先、读训并重、体教结合、全面发展的办学方针,践行文明精神、强健体魄、团结奋斗、争创一流的校训。

加强对规划执行情况的跟踪与监控,在强化规划实施年度检查的基础上,建立规划中期评估制度,及时把握规划的推进和执行情况。同时,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对其完成情况进行客观分析与研究,并可根据形势需要对相关内容和实施举措做出必要的调整与修订。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目标,以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为主线,把握时代特征,强化战略思维,统一规划体系,提高规划质量,更好发挥“十四五”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把短板做长,把长板做强,为我校各领域工作谋发展、上水平提供可靠的策略保障和科学的政策指引。

(一)坚持客观分析与科学定位相配合。

客观分析我校“十三五”时期的工作和当前面临的形势,挖掘发展潜力,找准发展定位,解放思想,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以战略性与操作性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为指导,提升目标的前瞻性、可行性。

(二)坚持改革创新与固本强基相平衡。

既要把革新理念贯穿于规划编制的各领域各环节,以综合改革的思路破解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又要聚焦我校内涵发展建设,紧盯日常管理规范,狠抓质量水平提升,以务实扎实的规划设计补短板、强弱项。

(三)坚持全面规划与突出重点相协调。

既要全面统筹高等教育领域各方面工作,又要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特殊需求,突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集中攻坚。注重登高望远、问题引领、突出重点,强化理念与方法创新、内容与功能创新、体制与方式创新。

(四)坚持问题导向与专业导向相统一。

既要围绕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目标要求,明晰工作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书,聚焦与我校工作相关的突出矛盾和重大问题,明确破解难题的途径和方法,又要充分利用专业力量,发挥专家咨询作用,汲取兄弟院校和先进机构的经验,增强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参与度。

为切实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在校事业发展规划研制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设立xxx组、xxx组、xxx组、xxx组、xxx组、xxx和xxx组。

规划起草工作组xxx同志负责,抽调其他学院、学部、机关处室相关同志参加,负责具体起草工作。相关人员安排及分工为:xxx同志、xxx同志为xxx组相关内容的统稿人和执笔人;xxx同志、xxx同志为xxx组相关内容的统稿人和执笔人;xxx同志、xxx同志为xxx相关内容的统稿人和执笔人;xxx同志、xxx同志为xxx组相关内容的统稿人和执笔人;xxx同志、xxx同志为xxx组相关内容的统稿人和执笔人;xxx同志、xxx同志为xxx组相关内容的统稿人和执笔人。

其他各组分别由分管校领导负责,相关处室牵头组织人员参加,围绕各自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拟定调研选题,明确调研方向,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调研,编制相关子规划。

(一)前期部署与研究阶段。

1.成立机构。

在领导小组统一部署下,设置各工作组。(2020年3月底前完成)。

2.动员部署。

召开全校“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全校“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2020年4月底前完成)。

3.确定思路与调研内容。

在梳理我校“十三五”规划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对高等教育工作的新要求,各组研究提出子规划的基本思路和相关调研内容,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汇总后,研究提出校“十四五”规划总体基本思路和各专题调研内容。(2020年5月底前完成)。

(二)形成纲要框架阶段。

1.进行专题调研。

各组按照确定的内容,结合工作实际与发展需求,进行专题调研工作,形成调研报告,并提出子规划框架。(2020年6月至8月)。

2.形成规划总框架。

以规划总体基本思路为指导,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研究起草校“十四五”规划总框架,并面向全校征求意见。(2020年10月底前完成)。

(三)规划起草与完善阶段。

1.起草规划。

根据收集的意见和建议,对规划框架进行完善充实,形成校“十四五”规划草案。(2020年12月底前完成)。

2.征求意见。

面向全校师生和相关专家广泛征求意见。(2021年1月底前完成)。

3.形成规划。

充分吸纳各方面意见,对规划草案进行修改完善,形成校“十四五”规划。(2021年2月底前完成)。

(四)审议发布阶段。

按程序提交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和教代会进行审议,根据审议情况修改后发布。(2021年3月底前完成)。

(一)加强组织领导,重视队伍建设。

统筹指导、总体协调规划编制工作。各组要尽早组建本组的工作队伍。在全校范围,打造一支眼界宽、知识广、专业强、素质高的规划编制队伍,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其他领导协调抓的格局。

(二)提高认识站位,抓住战略重点。

各组要从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大局出发,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抓住重点、兼顾一般,认真总结“十三五”规划编制和实施经验,主动适应发展形势新变化,全面落实时代发展新要求,准确把握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任务,科学编制好“十四五”规划,增强规划的创造性、指导性和可实施性。

(三)科学制定目标,注重规划实施。

各组要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立足本职工作、我省的发展基础和支撑条件,把握好需要与可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实事求是地科学设定规划目标,突出可操作性、可实现性以及相关规划目标之间的衔接性。坚持规划编制与实施并重,更加注重发展目标和实现路径的有机统一,加强政策配套,完善落实机制,引导资源配置,推动规划落实。

(四)注重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各组要始终坚持“全校一盘棋”的思想,把规划研究编制作为统一思想、整合资源、协同步调的过程,加强信息沟通、数据交换、成果共享,形成密切配合、相互促进、合力规划的互动机制,在我省教育发展的全局中谋划各领域的发展。

(五)做好经费保障,确保工作顺利。

为保障规划编制的质量,将设立专项经费用于总体规划、子规划编制和相关课题调研等工作,确保规划编制工作顺利开展。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覆盖范围广、涉及领域多、时间跨度大、工作任务重,各处室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力量上着重加强,在工作上切实抓紧,在实施上精心组织,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高效率、高质量完成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高起点谋划好我校事业未来五年的改革与发展建设。

全面总结学校“十三五”时期取得的主要成绩与经验、分析存在问题;结合当前国内外高等教育现状和发展趋势,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发展战略需求,研究制约学校发展的重大关键问题;结合建设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中心任务,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远景目标,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进一步明确“十四五”时期学校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和改革举措;结合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统筹考虑“十四五”规划的制定与落实,认真做好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

(一)学校总体规划:《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21—2025年发展规划》。

(二)学校专项规划: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科建设规划、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人才培养(含专业建设)规划、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人才队伍规划、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科学研究(含社会服务)规划、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规划、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育信息化规划、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大学文化规划、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校园建设规划。

(三)各院系发展规划:各院系根据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思路编制院系发展规划。

成立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相应组织机构,包括“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学校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小组、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小组(机构具体设置详见附件)。

各院系成立相应组织机构,由院长(主任)牵头组织完成院系“十四五”规划的制定工作。

学校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学校“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安排,密切配合并积极参与相关规划的研究和撰写工作。

(一)学习调研阶段(2020年3月至4月)。启动“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定位、发展目标,综合考虑规模、结构、质量的关系,从体制机制改革、相关配套政策的制定完善、管理措施等学校发展重大问题方面开展学习调研工作。

(二)宣传动员阶段(2020年5月至6月)。学校成立“十四五”发展规划工作组织机构,确定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并上报校长办公会、党委会审定通过。召开“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会议,印发“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三)起草论证阶段(2020年7月至9月)。在学习调研、听取建议、参考借鉴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各项规划编制工作小组根据任务、按照分工开始起草工作。

(四)汇总整理阶段(2020年10月至2021年2月)。学校总体规划编制成员单位按照分工完成规划初稿,由发展规划处负责组织学校总体规划的集中修改和统稿;各专项规划由牵头部门负责组织修改和统稿。在此基础上,开展第一轮广泛征求意见,形成修改意见稿。

(五)修改完善阶段(2021年3月至6月)。各项规划牵头单位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河南省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修改学校各项规划。

(六)征求意见阶段(2021年7月至12月)。各项规划牵头单位分别召开座谈会,向校内专家、教职工代表、民主党派、学生代表、校外专家、校友代表、部门领导、校领导等开展第二轮广泛征求意见。在听取和采纳多方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各项规划牵头部门完善学校各项规划形成规划草案。

(七)审定发布阶段(2022年1月至3月)。将学校总体规划草案分别上报校长办公会、党委会讨论审定。审定后,提交教代会审议通过并发布实施。其他各类规划经一定程序后相继发布实施。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学校第二届党代会2019年度会议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准确把握学校办学实际和发展阶段特征,瞄准社会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需求,理清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彰显办学特色,不断推进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建设高水平水利特色大学目标。

系统总结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实施的成绩、经验及问题,深入分析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科学确定未来五年发展的战略思路、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举措,编制学校“十四五”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学院规划,对学校“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做出全面部署。

1、坚持科学定位与明确目标相结合。在充分总结“十三五”规划落实情况的基础上,全面梳理近几年我校的发展思路,总结办学主要经验与教训,肯定成绩,寻找差距,认真分析国家、行业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我校发展提出的新要求,科学论证“十四五”期间我校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和建设重点,制定出有效的战略举措,使规划做到既立足实际又富有远见,既有科学性、前瞻性又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实现办学质量、水平与效益三统一。

2、坚持深化改革与创新思路相结合。根据学校发展定位,找准制约学校未来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问题,正确处理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抓住发展中的重点工作进行改革创新,制定出新的改革创新方案和措施,消除办学短板,形成有利于学校改革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3、坚持突出重点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突出人才培养质量、研究生教育、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建设、科技创新、重大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奖突破、办学层次提升等重点工作,做到统筹规划、周密安排、分阶段建设,整体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坚持加强调研与注重衔接相结合。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和吸纳全校师生的意见和建议,掌握真实情况,抓住关键问题,认真研究规划内容,注重与江西省“十四五”规划相衔接,与学校自身条件和特色相结合,把规划目标、任务、改革措施做细做实。规划牵头单位要加强部门与部门、部门与学院之间的协调,注重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专项规划与学院规划之间的衔接。

学校“十四五”规划体系包括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学院规划。

1总体规划。由高等教育发展中心负责牵头编制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2、专项规划。由相关单位负责牵头编制相应的专项规划。

3、学院规划。由各学院负责制定学院发展规划。

(一)前期研究阶段(2020年4月-2020年6月)1、召开部署会议。召开“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要求,安排部署我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2020年4月底完成)2、开展建言献策。在学校网站设立“十四五”发展规划建言专栏,通过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电子邮箱等方式开展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建言献策活动。(2020年4月开始,持续开展)3、开展广泛调研。结合“十四五”发展规划的热点、难点、堵点等问题开展调研,为科学研判形势、制定政策提供支持。(2020年4月启动,持续开展)4、起草规划思路。结合全省教育事业发展实际,研判“十四五”期间我校面临的形势,提出“十四五”期间学校发展的基本思路、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形成规划的基本框架。(2020年6月底前)(二)起草完善阶段(2020年7月-2020年11月)1、召开暑期研讨会。专题研讨“十四五”发展规划中的重点问题、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等内容。(2020年7月底前)2、开展专家咨询。召开专家咨询会议,听取专家对学校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和建议。(2020年8月中旬前)3、起草规划初稿。由高等教育发展中心牵头协调,各工作组按责任分工,开展规划初稿起草工作。(2020年9月底前)4、征求意见完善。规划征求意见稿形成后,广泛征求学校各单位的意见建议,进一步修改规划初稿,并提交校长办公会审核。(2020年11月底前)(三)论证审议阶段(2020年12月-2021年4月)1、专家认证。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对“十四五”发展规划草案进行评估论证,根据专家评估意见进行修改。(2020年12月上旬前)2、召开党委会。提交校党委会审定。(2020年12月底前)3、教代会讨论。提交教代会讨论,并根据讨论情况进一步修改完善。(2021年3月底前)4、发布实施。汇编规划文本,规划发布与宣传。(2021年4月底前)。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xx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高等教育发展中心,负责协调解决规划编制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2、组建工作机构。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从学校相关单位抽调精干人员组成起草工作小组,集中办公,具体承担规划编制工作。

3、组建专家队伍。组建专家组,为规划编制提供咨询、论证等智力支持。

学校的十四五发展规划方案(通用17篇)篇七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目标,以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为主线,把握时代特征,强化战略思维,统一规划体系,提高规划质量,更好发挥“十四五”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把短板做长,把长板做强,为我校各领域工作谋发展、上水平提供可靠的策略保障和科学的政策指引。

(一)坚持客观分析与科学定位相配合。

客观分析我校“十三五”时期的工作和当前面临的形势,挖掘发展潜力,找准发展定位,解放思想,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以战略性与操作性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为指导,提升目标的前瞻性、可行性。

(二)坚持改革创新与固本强基相平衡。

既要把革新理念贯穿于规划编制的各领域各环节,以综合改革的思路破解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又要聚焦我校内涵发展建设,紧盯日常管理规范,狠抓质量水平提升,以务实扎实的规划设计补短板、强弱项。

(三)坚持全面规划与突出重点相协调。

既要全面统筹高等教育领域各方面工作,又要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特殊需求,突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集中攻坚。注重登高望远、问题引领、突出重点,强化理念与方法创新、内容与功能创新、体制与方式创新。

(四)坚持问题导向与专业导向相统一。

既要围绕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目标要求,明晰工作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书,聚焦与我校工作相关的突出矛盾和重大问题,明确破解难题的途径和方法,又要充分利用专业力量,发挥专家咨询作用,汲取兄弟院校和先进机构的经验,增强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参与度。

为切实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在校事业发展规划研制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设立xxx组、xxx组、xxx组、xxx组、xxx组、xxx和xxx组。

规划起草工作组xxx同志负责,抽调其他学院、学部、机关处室相关同志参加,负责具体起草工作。相关人员安排及分工为:xxx同志、xxx同志为xxx组相关内容的统稿人和执笔人;xxx同志、xxx同志为xxx组相关内容的统稿人和执笔人;xxx同志、xxx同志为xxx相关内容的统稿人和执笔人;xxx同志、xxx同志为xxx组相关内容的统稿人和执笔人;xxx同志、xxx同志为xxx组相关内容的统稿人和执笔人;xxx同志、xxx同志为xxx组相关内容的统稿人和执笔人。

其他各组分别由分管校领导负责,相关处室牵头组织人员参加,围绕各自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拟定调研选题,明确调研方向,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调研,编制相关子规划。

(一)前期部署与研究阶段。

1.成立机构。

在领导小组统一部署下,设置各工作组。(2020年3月底前完成)。

2.动员部署。

召开全校“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全校“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2020年4月底前完成)。

3.确定思路与调研内容。

在梳理我校“十三五”规划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对高等教育工作的新要求,各组研究提出子规划的基本思路和相关调研内容,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汇总后,研究提出校“十四五”规划总体基本思路和各专题调研内容。(2020年5月底前完成)。

(二)形成纲要框架阶段。

1.进行专题调研。

各组按照确定的内容,结合工作实际与发展需求,进行专题调研工作,形成调研报告,并提出子规划框架。(2020年6月至8月)。

2.形成规划总框架。

以规划总体基本思路为指导,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研究起草校“十四五”规划总框架,并面向全校征求意见。(2020年10月底前完成)。

(三)规划起草与完善阶段。

1.起草规划。

根据收集的意见和建议,对规划框架进行完善充实,形成校“十四五”规划草案。(2020年12月底前完成)。

2.征求意见。

面向全校师生和相关专家广泛征求意见。(2021年1月底前完成)。

3.形成规划。

充分吸纳各方面意见,对规划草案进行修改完善,形成校“十四五”规划。(2021年2月底前完成)。

(四)审议发布阶段。

按程序提交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和教代会进行审议,根据审议情况修改后发布。(2021年3月底前完成)。

(一)加强组织领导,重视队伍建设。

统筹指导、总体协调规划编制工作。各组要尽早组建本组的工作队伍。在全校范围,打造一支眼界宽、知识广、专业强、素质高的规划编制队伍,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其他领导协调抓的格局。

(二)提高认识站位,抓住战略重点。

各组要从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大局出发,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抓住重点、兼顾一般,认真总结“十三五”规划编制和实施经验,主动适应发展形势新变化,全面落实时代发展新要求,准确把握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任务,科学编制好“十四五”规划,增强规划的创造性、指导性和可实施性。

(三)科学制定目标,注重规划实施。

各组要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立足本职工作、我省的发展基础和支撑条件,把握好需要与可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实事求是地科学设定规划目标,突出可操作性、可实现性以及相关规划目标之间的衔接性。坚持规划编制与实施并重,更加注重发展目标和实现路径的有机统一,加强政策配套,完善落实机制,引导资源配置,推动规划落实。

(四)注重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各组要始终坚持“全校一盘棋”的思想,把规划研究编制作为统一思想、整合资源、协同步调的过程,加强信息沟通、数据交换、成果共享,形成密切配合、相互促进、合力规划的互动机制,在我省教育发展的全局中谋划各领域的发展。

(五)做好经费保障,确保工作顺利。

为保障规划编制的质量,将设立专项经费用于总体规划、子规划编制和相关课题调研等工作,确保规划编制工作顺利开展。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覆盖范围广、涉及领域多、时间跨度大、工作任务重,各处室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力量上着重加强,在工作上切实抓紧,在实施上精心组织,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高效率、高质量完成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高起点谋划好我校事业未来五年的改革与发展建设。

学校的十四五发展规划方案(通用17篇)篇八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十四五”规划是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承上启下的五年规划。研究编制好我校“十四五”时期的事业发展规划,对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教育公平,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推进我校各项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总结我校“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以往五年规划编制工作的成熟做法,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入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目标,以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为主线,把握时代特征,强化战略思维,统一规划体系,提高规划质量,更好发挥“十四五”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把短板做长,把长板做强,为我校各领域工作谋发展、上水平提供可靠的策略保障和科学的政策指引。

)坚持客观分析与科学定位相配合客观分析我校“十三五”时期的工作和当前面临的形势,挖掘发展潜力,找准发展定位,解放思想,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以战略性与操作性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为指导,提升目标的前瞻性、可行性。

(二)坚持改革创新与固本强基相平衡既要把革新理念贯穿于规划编制的各领域各环节,以综合改革的思路破解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又要聚焦我校内涵发展建设,紧盯日常管理规范,狠抓质量水平提升,以务实扎实的规划设计补短板、强弱项。

(三)坚持全面规划与突出重点相协调既要全面统筹高等教育领域各方面工作,又要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特殊需求,突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集中攻坚。注重登高望远、问题引领、突出重点,强化理念与方法创新、内容与功能创新、体制与方式创新。

(四)坚持问题导向与专业导向相统一既要围绕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目标要求,明晰工作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书,聚焦与我校工作相关的突出矛盾和重大问题,明确破解难题的途径和方法,又要充分利用专业力量,发挥专家咨询作用,汲取兄弟院校和先进机构的经验,增强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参与度。

在校事业发展规划研制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设立xxx组、xxx组、xxx组、xxx组、xxx组、xxx和xxx组。

规划起草工作组xxx同志负责,抽调其他学院、学部、机关处室相关同志参加,负责具体起草工作。相关人员安排及分工为:xxx同志、xxx同志为xxx组相关内容的统稿人和执笔人;xxx同志、xxx同志为xxx组相关内容的统稿人和执笔人;xxx同志、xxx同志为xxx相关内容的统稿人和执笔人;xxx同志、xxx同志为xxx组相关内容的统稿人和执笔人;xxx同志、xxx同志为xxx组相关内容的统稿人和执笔人;xxx同志、xxx同志为xxx组相关内容的统稿人和执笔人。

其他各组分别由分管校领导负责,相关处室牵头组织人员参加,围绕各自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拟定调研选题,明确调研方向,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调研,编制相关子规划。

(一)前期部署与研究阶段1.成立机构在领导小组统一部署下,设置各工作组。(2020年3月底前完成)2.动员部署召开全校“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全校“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2020年4月底前完成)3.确定思路与调研内容在梳理我校“十三五”规划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对高等教育工作的新要求,各组研究提出子规划的基本思路和相关调研内容,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汇总后,研究提出校“十四五”规划总体基本思路和各专题调研内容。(2020年5月底前完成)(二)形成纲要框架阶段1.进行专题调研各组按照确定的内容,结合工作实际与发展需求,进行专题调研工作,形成调研报告,并提出子规划框架。(2020年6月至8月)2.形成规划总框架以规划总体基本思路为指导,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研究起草校“十四五”规划总框架,并面向全校征求意见。(2020年10月底前完成)(三)规划起草与完善阶段1.起草规划根据收集的意见和建议,对规划框架进行完善充实,形成校“十四五”规划草案。(2020年12月底前完成)2.征求意见面向全校师生和相关专家广泛征求意见。(2021年1月底前完成)3.形成规划充分吸纳各方面意见,对规划草案进行修改完善,形成校“十四五”规划。(2021年2月底前完成)(四)审议发布阶段按程序提交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和教代会进行审议,根据审议情况修改后发布。(2021年3月底前完成)五、工作要求和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重视队伍建设统筹指导、总体协调规划编制工作。各组要尽早组建本组的工作队伍。在全校范围,打造一支眼界宽、知识广、专业强、素质高的规划编制队伍,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其他领导协调抓的格局。

(二)提高认识站位,抓住战略重点各组要从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大局出发,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抓住重点、兼顾一般,认真总结“十三五”规划编制和实施经验,主动适应发展形势新变化,全面落实时代发展新要求,准确把握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任务,科学编制好“十四五”规划,增强规划的创造性、指导性和可实施性。

(三)科学制定目标,注重规划实施各组要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立足本职工作、我省的发展基础和支撑条件,把握好需要与可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实事求是地科学设定规划目标,突出可操作性、可实现性以及相关规划目标之间的衔接性。坚持规划编制与实施并重,更加注重发展目标和实现路径的有机统一,加强政策配套,完善落实机制,引导资源配置,推动规划落实。

(四)注重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各组要始终坚持“全校一盘棋”的思想,把规划研究编制作为统一思想、整合资源、协同步调的过程,加强信息沟通、数据交换、成果共享,形成密切配合、相互促进、合力规划的互动机制,在我省教育发展的全局中谋划各领域的发展。

(五)做好经费保障,确保工作顺利为保障规划编制的质量,将设立专项经费用于总体规划、子规划编制和相关课题调研等工作,确保规划编制工作顺利开展。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覆盖范围广、涉及领域多、时间跨度大、工作任务重,各处室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力量上着重加强,在工作上切实抓紧,在实施上精心组织,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高效率、高质量完成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高起点谋划好我校事业未来五年的改革与发展建设。

学校的十四五发展规划方案(通用17篇)篇九

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是我国加快教育现代化、全面打造教育强国的第一个五年规划。编制好我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对全面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锚定“率先高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擘画温州教育高质量高品质发展蓝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结合以往五年规划编制工作的成熟经验和做法,根据全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总体安排,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温州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时间跨度为两年左右,主要形成《温州市“十四五”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思路和举措研究》课题研究报告、《温州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草案)》。

(一)确定新时期温州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战略目标。坚持立足实际、改革创新,紧紧围绕“七个高”(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均衡、高质量育人、高品质服务、高素质队伍、高平台支撑、高效能治理)方向和要求,提出符合温州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对更好教育的需求,适应教育发展规律和趋势的基本原则,谋划形成温州教育现代化发展到2025年的战略目标。

(二)明确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牢牢把握温州“未来教育”体系建设要求,主动适应信息化、一体化、终身化等趋势,精准聚焦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终身教育等服务体系的现状、问题、需求,明确主要任务和具体目标,着力推进全市各级各类教育迈上新台阶。

(三)明确加快温州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强化问题导向、创新导向、实效导向,以教育综合改革为切入口,加大教育管理、育人模式、人才培养、师资建设、考试招生、合作交流等领域创新力度,总结凝练“十三五”一系列成功做法,拓展创新“十四五”发展重要举措。

(四)明确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政策环境和保障机制。提出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领导的重要措施;明确各级政府以及社会力量、公民等各方面对发展教育事业承担的责任;研究促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措施,健全教育督导、平安校园建设体系和机制;研究完善教育投入长效机制。

根据规划编制程序,我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分为开展前期研究、形成基本思路、拟定《规划》框架、形成和审议《规划》草案等四个阶段,具体安排如下:

(一)开展前期研究(2019年7月至2019年10月)。7月,建立温州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制定《温州市“十四五”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思路和举措研究》课题计划,成立课题组。8-10月,结合温州教育现代化建设总体思路开展谋划工作,形成课题研究成果;向市发改委报送我市教育希望纳入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基本思路和重点内容的基本考虑。

(二)形成基本思路(2019年9月至2019年12月)。9-10月,成立编制小组,启动谋划教育“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11-12月,形成基本思路初稿,召开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学校代表、老同志、社会人士和市级有关部门“十四五”规划座谈会,听取建议并作修改完善。

(三)拟定《规划》框架(2020年5月至2020年9月)。2020年5-9月,相关处室(单位)起草专项规划(附件2),编制小组起草教育“十四五”规划框架。6月,向各县(市、区)政府、市级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进一步修订完善。

(四)形成和审议《规划》草案(2020年9月至2021年初)。2020年10-12月,起草形成教育“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2021年1月,召开市级有关部门、地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学校代表征求意见会和专家论证会,修改形成《规划》(草案);3月,向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汇报,修改形成《规划》人代会审议稿;2021年4月,“十四五”规划提交市人代会审议,各专项规划同步进入印发程序。

(一)强化组织领导。按程序建立温州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机制,成立领导小组(附件1),对规划编制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协调和研究。市教育局各处室(单位)和县(市、区)教育局主要负责同志要主动配合编制单位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有关任务,强化各项要素保障,着力形成聚力谋发展、齐心编规划的良好工作氛围。

(二)强化咨询支撑。成立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聘请省市有关部门、研究院所、高等院校、中小学校的资深专家学者组成,对全市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研究编制工作提供全领域、全过程、全方位的咨询支持。

(三)强化方法创新。坚持开门编制规划,紧扣教育现代化发展热点难点,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道于民,广泛听取师生群众的意见建议。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创新规划编制手段,多渠道多层次做好规划编制谋划工作。

学校的十四五发展规划方案(通用17篇)篇十

根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统一部署,现就直属高校“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十四五”规划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认真编制“十四五”规划,对于直属高校进一步把握战略方向、明确战略任务、擘画战略蓝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编制“十四五”规划,是直属高校积极谋大局,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作。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直属高校应牢记历史使命,通过编制“十四五”规划,推动学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发挥更为坚强的支撑作用。

(二)编制“十四五”规划,是直属高校主动应变局,引领时代步伐的重大机遇。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奔腾而至,如果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时代。直属高校应把握历史契机,通过编制“十四五”规划,推动学校确立新的发展坐标、输入新的发展动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三)编制“十四五”规划,是直属高校努力开新局,引导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依托。我国高等教育已迈入普及化阶段,要求直属高校率先在教育模式、质量标准、治理方式等方面开新路、立标杆。同时我国正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要求直属高校在国际上发挥更大的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直属高校应顺应历史需求,通过编制“十四五”规划,推动学校在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快车道上发挥先导作用。

直属高校编制“十四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报国强国为己任,以强化治理为关键,科学编制规划,民主编制规划,依法编制规划,为实现2035年教育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夯实基础。

(一)要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树立和践行新的人才观、质量观,着力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要深度融入社会发展进程。紧盯国家战略需求,主动肩负服务国家、区域、行业的神圣使命,高度关注世界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面对的共同挑战,源源不断输出高素质人才、高端科技成果和先进文化,在民族复兴中带头发挥国之战略重器作用。

(三)要加快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努力破解改革“深水区”的矛盾,努力探索创新“无人区”的路径,加快提升与直属高校地位作用相匹配、符合时代要求的办学治校能力。

要提高政治站位,从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战略高度,提高规划编制工作的前瞻性、战略性、科学性、实操性。

(一)加强组织领导、严格履行程序。要在学校党委常委会领导下,成立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建立健全严谨高效的工作机制。要严格履行编制程序,全面总结“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认真领会国家对编制“十四五”规划的总体要求,仔细分析学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切实加强重点问题研究和重大项目论证;编制过程中如遇超出学校办学自主权的问题,要及时向我部请示;规划文本经学校党委常委会审议同意后,要按时报我部审核,并根据我部意见进行修改,最后经学校党委会全体会议审定通过。

(二)坚持总体谋划、突出重点内容。要全面谋划学校发展,进一步明确学校的定位、目标、使命和任务。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一体筹划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工作,通盘谋划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校园安全稳定,统筹规划学科专业建设、队伍建设以及体制机制改革等。同时要结合发展需要、社会需求和学校实际,明确阶段性重要发展指标、重大战略任务、重点改革举措和工程项目,务求取得实效。

(三)扩大民主参与、强化有效集中。要广泛发动院系、部门、师生员工参与规划编制,充分发挥教(学)代会、学术委员会等的咨询建言作用,重大政策举措和制度安排要与利益相关方充分协商,并可运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规划编制工作提供参考和辅助。要走出校园,主动征求学校理(董)事会成员、地方政府、行业企业、智库机构、校友代表等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要强化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加强科学研判论证、风险评估和合法性审查,坚持民主集中制决策原则,确保规划的严肃性和有效性。

(四)细化任务分工、有力推动落实。要将规划中提出的目标任务进行分解,制定细化落实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责任状,并可根据需要制定人才培养、科研攻关、考核评价等分领域的改革方案,以及院系、部门、学科建设、校园建设等配套的分规划。要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同步谋划规划落实工作,统筹规划的年度监测、中期检查和终期考核等工作,形成规划编制、实施、考核的管理闭环,着力改变重编制、轻实施的现象。

我部将在直属高校编制“十四五”规划过程中提供信息服务,开展经验交流和相关培训。各直属高校应严格把握规划编制进度,于2021年4月底前,将“十四五”规划文本报我部审核。各高校按我部意见修改后,一般应于2021年8月底前审定通过“十四五”规划正式文本,并向社会公布。

学校的十四五发展规划方案(通用17篇)篇十一

通过进一步学习领会会议精神,我认为,xx物流的“十四五”战略规划着眼于全局,着眼于深层次矛盾,着眼于解决长期来影响xx物流发展建设、制约竞争力提升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问题,以清晰的“六个说清楚”“三个说明白”思维逻辑,阐明了如何以“七大变革”为抓手破解“十大瓶颈”问题,从发展理念、模式、机制全要素地重塑企业肌体,描绘了以“六化”为新特征的学习型、创新型、赋能型的企业新貌,为企业跨越式发展明确地指明了路径。在内心倍感振奋鼓舞的同时,我深刻意识到必须要学习跟进、认识跟进、行动跟进才能把变革的宏伟蓝图入脑入心、落地生根,从而转化为胜利实现xx物流重大变革的实践力量。

在上升到公司意志的重大变革面前,能否做到坚决拥抱变革、积极支持变革,这是对公司全体党员干部党性的考验、得失观的考验。作为这次变革的主体,我们都是参与者和实践者,都需竭尽全力、排除万难赢得这场考验,绝不能当变革的旁观者,更不能成为变革路上的绊脚石。变革之难,难在打破既有的利益格局。对于我们而言,关键在于矫正观察问题的立场、调整审视问题的视角。决不能口头拥护变革,一旦涉及具体局部利益就不行。如果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那就会对任何涉及自身利益的调整变革都认为是动自己的奶酪、革自己的命,这样就很难形成拥护变革的政治自觉。当变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区时,也正是检验我们的担当之时。我们要自觉从变革大局和公司战略发展高度思考问题,真正看清影响和制约公司发展的矛盾和问题症结所在,从而以积极的心态来对待利益调整,妥善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甘愿以局部之失换全局之得,以一时之失换长远之得。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一腔豪言不如一个实际行动。深化变革蓝图的绘就,唯有靠实打实的行动才能将壮美的愿景变成生动的实践。我们必须以学促知、以知促行、真抓实干,真正把变革的热情转变为投身变革的行动自觉,立足岗位,干好本职。投身变革,最现实的平台是本职岗位,最有效的途径是履职尽责。变革过程中,各种各样的干扰会无形增多,干部、员工思想容易波动,正常的工作秩序、节奏容易受到影响,这就需要我们把政治思想工作贯穿全过程,教育干部、员工做到在利益得失面前保持一颗平常心,在工作任务面前保持一颗进取心。始终保持工作的连续性,严防“烂尾工程”,决不能因隶属关系变化、人员变动、工作交接等原因发生误事现象,影响和干扰变革大局,必须以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为变革清障、铺路、助力。在变革各项工作实质性展开后,更要听令而行,统筹推进。哪个阶段该干什么,做到心中有数、重点突出、有章可循,各项工作之间要有机衔接、相互配合、搞好内部协同,防止自行其事。同时要科学地把握好工作节奏和时间节点,既要防止疲惫拖沓、消极应付,也要防止盲目蛮干、急功近利,确保变革任务高质量的完成。

以“七大变革”破解“十大瓶颈”、打造“六化”核心能力为主线的规划,一言贯之直指企业变革发展的二大核心命题:一是企业变革的本质是解决两个基本问题:正确地做事和做正确的事。二是企业竞争的本质就是资源配置效率的竞争。

紧扣这两大核心命题,对照工程物流公司的发展现状,我们要紧密围绕“数字化是基础、集约化是模式、专业化是支撑、产品化是能力、网络化是赋能、平台化是目标”这一主线,有效提升工程物流公司全周期工程物流的整体市场竞争能力,实现浴火中“鹰的重生”。

1、转型,要靠数字化赋能激活潜能。

数字化是“六化”的基础和引领。工程物流目前信息化建设与运用还处于同行业较低水平。我们要通过总部数字化赋能达到有效的大数据分析运用,从而化解复杂系统的不确定性;在面临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系统内各个生产要素能依靠数字化系统自动衔接,组成智能链,进而作出快速、实时、精准的系统化分析反应,最终实现最优化的企业资源配置,实现与不断变化中的客户端需求的高度粘合。

2、转型,要靠集约化管控掌握主动。

集约化管控的实质是精耕细作,即通过发挥规模效应、协同效应、网络效应和品牌效应从而使企业组织效能最佳化。企业组织效能的最佳化在于组织结构的高效化。xx物流的“十四五”战略规划打破了金字塔式的旧架构,建立交互式多渠道的新型组织架构,我们要迅速调整好新形势下的各层级组织架构的责、权、利,从分工、授权、沟通各个维度进行全方位科学重构,以快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并达成组织效能高效化的目标。

3、转型,要靠产品化延伸撬动市场。

xx物流的“十四五”战略规划指明了工程物流向全周期化进军的发展目标,吹响了工程物流提质增效再发展的冲锋号。面对工程物流新的市场定位和维度,我们光靠目前的日常业务“三板斧”功夫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着眼于深入研究客户产业链的布局,由上到下,由内及外,逐步渗透到其上下游环节,发掘、引导客户物流需求。同时,做好内部协同,充分运用物流系统网络的优势,充分调动平台化运营的资源,本着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理念,打造理念、成本、技术领先的具有自身特色且与客户物流供应链的需求相匹配的物流产品组合,从而形成与客户共舞的良性互动局面。在注重内涵“质”的前提下,去扩张外延的“量”,最终实现内涵“质”的与时俱进的丰富。

4、转型,要靠人本化管理凝聚士气。

工程物流二十年高速发展之“芯”在于人,特别是有一支有别于传统物流业务板块的技术人才、项目管理人才队伍,但目前也面临着人员青黄不接、人才上升通道狭窄的问题。我们必须要切实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体系建设,科学设计“适配”的人员职业生涯发展通道,注重人文关怀,真正做到运营型、技术型、营销型、管理型等各类人才各就其位,创造有利于各类人才迅速成长的宽松环境,使其职业生涯四通八达,最终实现从“人力成本化”进阶到“人力资本化”。

预测未来最好的方式就是去努力创造未来。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将在xx物流“十四五”战略规划的引领下,继续在巨浪中学会游泳,以敢于“到中流击水”的勇气,在顺势中主动造势,坚持以“创新”的思维、“竞进”的姿态,不断推进xx物流事业的跨越式发展,真正实现“弯道超车”,做物流行业永远领先一步的优秀企业。真正做到工作再多聚焦中心不偏,头绪再杂工作秩序不乱,任务再重工作标准不降,凝神聚气落实好各项变革举措,用脚踏实地的行动去拥抱伟大的变革。

学校的十四五发展规划方案(通用17篇)篇十二

    三堂镇立足区位优势、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工作方式、凝聚内生动力,农业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效。调优产业结构,培育富民产业,现代农业提质增效,认真贯彻落实历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全镇已流转土地1.7万多亩,坚持把蔬菜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以专业合作社为龙头,种植各类蔬菜4000多亩,种植中药材近千亩,大棚西瓜种植2000多亩,小麦良种繁育3000多亩,牲畜存栏1.2万头,渔业养殖水面800多亩。探索发展集中连片、规模高效的新兴产业经营模式,集约化生产效应凸显,全镇多元富民产业发展格局日趋完善。

    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目前三堂镇进驻规模企业有太和金诺水泥制品有限公司、泰源纺织品有限公司、鸿茂纺织品有限公司、源通敷料有限公司、太和县灏翔纺织有限公司,年产值近3亿元。二是积极打造济广高速出入口轻工业板块,大力发展以“泰源纺织”、“灏翔纺织”、“鸿茂纺织”为核心的纺织制造产业,成为镇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三是加快招商引资步伐,目前我镇共完成招商引资近1亿元,其中博涛塑业投资5100万元正在有序建设;投资6220余万元的安徽宇耀纺织品有限公司已经建成,正在运营。

我镇脱贫攻坚工作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一达标”关键指标,依托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社会扶贫、危房改造、社会保障兜底、基础设施建设等“十大工程”建设为抓手,创新工作思路,突出重点、多措并举,认真组织实施脱贫攻坚各类工程,扎实有效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全镇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2258户5351人,2015年,建档立卡精准识别回头看后,建档立卡贫困户2345户,贫困人口5598人。2014年脱贫242户960人;2015年脱贫252户887人;2016年脱贫779户1586人,洪河村、康庄村出列;2017年脱贫332户,685人;2018年脱贫444户837人,贫困村玉皇村顺利出列。2019年拟脱贫518人,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同全省、全国一道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卫生健康工作成绩显著:五年来,三堂镇卫生健康工作均达到或超过既定目标,计划生育自2016年全面实施二孩政策以来,在努力提升人口素质和服务水平上下功夫,年出生率达13.32‰;奖励扶助政策落到实处,做到应享尽享;婚检、孕检、基因检测等各项工作均都能按照县要求的如期完成。卫生工作按照既定工作目标,争创“群众满意医院”,基本完成上级下达各项任务。稳步推进医改工作,积极进行医疗改革,使老百姓得到更大的实惠;逐步完善居民健康档案,家庭签约服务项目,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39505人,家庭签约人次13555人,其中贫困人口签约2958人,办理慢性病本1763人,全部进行了管理;做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认真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国家计划免疫疫苗接种率均在97%以上,全面实现了孕产妇管理和儿童系统管理;加强乡村一体化工作,投资20余万元全部建成“规范化乡村卫生室”,各卫生室配置了水冲式厕所,改善了卫生室环境,引进执业(助理)医师12人,进一步提高卫生室医疗服务水平。

社保任务圆满完成: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狠抓社会保障、劳动监察、就业扶贫等民生工程在我镇的落实。每年养老保险缴费率达100%,到龄人员信息采集完成任务数100%,全民参保任务达100%,就业脱贫全部实现百分之百帮扶,百分之百就业。社保所组织就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各5次,培训人数达200人,50人实现成功创业,申请创业补贴42人,共计420万元。创办就业扶贫驿站3处,建成3处,现已吸纳就业贫困户60余人,并且全部签订劳动合同。

民政工作落实到位:落实低保工作,维护了我镇的社会稳定,使扶贫户、困难户的生活得到了救济和保障,目前我镇农村低保户1099户,1768人,其中扶贫户有880户1463人,城市低保12户,20人,政策全部落实到位。优抚工作:已为我镇优抚对象131人,享受60周岁退役士兵补贴的239人做好登记造册和抚恤金发放工作。临时救助工作:我镇共救助完成因病因灾人员18户,给予每户1000-3000元不等的救助金,确保临时救助资金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我镇80周岁以上老年人1139人已逐人登记造册,每人每年240元高龄补贴已发放到位。7位百岁老人,每人每年2400元的长寿保健费也已享受。为305位特困供养对象,按时发放五保金,确保五保老人生活无忧。认真落实殡改工作,同时对死亡人员的火花费用进行补助。

教育工作质量提升:坚持育人为本,不断优化教育结构,致力改善办学条件,着力提升教育质量,全镇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师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学前教育不断发展、义务教育趋于均衡、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安全管理规范有序。

文化服务体系日渐完善: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吸纳社会志愿者队伍,引领群众参与各类赛事节庆活动。对全镇1个镇级、8个村级文化中心完善配套设施,落实人员管理、资金配套、队伍建设、活动开展、资料完善等措施,确保文化中心发挥社会效益,真正服务群众。2019年4月3日,太和县文化东部协作区双基运营现场会在我镇赵寺村综合文化中心召开。

以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力解决问题,提高服务水平。一是镇村完善10个便民服务中心,严格落实《三堂镇关于加强村室建设提高便民服务工作水平实施意见》,实行全程代理,深受群众好评。二是开展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创建工作,站东村、洪河村成功创建五星级基层党组织,其余7村均顺利通过基层党组织标准化验收;三是做好镇村干部量化考核工作,按照月考核、年评比的原则,对镇村干部进行量化考核,进一步激发了镇村全体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四是在脱贫攻坚、扫黑除恶和秸秆禁烧工作中开展无职党员评先评优活动,通过对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充分发挥无职党员在脱贫攻坚、扫黑除恶和秸秆禁烧工作中的作用。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不少矛盾和问题。一是基础社设施建设不够完善。二是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较大。三是社会矛盾较多,维护稳定的形势仍然严峻。四是少数党员干部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适应不了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等。对上述问题,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逐步解决。

新时代,新征程。2021至2025年,三堂镇将抓住“弯道赶超”的新机遇,实现跨越大发展。三堂镇党委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创新思维方式,汇聚兴镇富民力量,到2025年,将三堂镇建设成为“生态三堂、文明三堂、和谐三堂”。

三堂镇党委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结合“。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严规矩强监督转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和改善民生促进农民增收乡村振兴作为核心目标,激发三堂发展的内生动力,提高社会生产发展水平。

“十四五”期间,我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到2025年gdp达到13.579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1%,到2025年地方财政收入实现5900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到2025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2151元;农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医疗保障水平明显提高。

——加快发展教育。幼儿入托、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不断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教育教学条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依托“双基”工程建设,保障群众生活便利,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统筹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完成各村卫生室改造。提高医疗保险、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落实计生政策,开展民政、扶贫、社会救济工作,保障民生。

“十四五”时期我镇发展的战略重点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提质增效。进一步加大农业支持保护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合理规划布局,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支撑。坚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条件改善和社会化服务能力提升转变,大力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坚持完善和创新乡村振兴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农业经营机制,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土地流转,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意愿,解决好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推广农业低碳技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加强生态建设,推进农村节能减排,保护农村环境。在乡村振兴建设上取得新亮点,为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生态三堂、文明三堂、和谐三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力推进工业发展。

一是全力抓好招商引资。继续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要求,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工业发展环境,加强投资软环境建设,做好招商引资基础工作。坚持“三不原则”大力开展领导招商、驻点招商、以商招商,创新推动产业招商、全民招商、精准招商,特别是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做好招商工作,吸引他们中的优秀者返乡创业,力争在招大引强上取得新突破。加大金融招商力度,推动村镇银行和网点建设工作。

二是加快工业聚集区基础设施建设。拓宽308省道至工业园区10米大道,加快园区绿化工程建设,实现园区供水、道路、供电、通信、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配套到位。同时,以加工、制造企业为主,做大做强工业聚集区,最大限度的争取土地、政策支持,完善聚集区基础设施建设,锁定医主打产业,将聚集区规划用地划分功能区,建设标准化厂房,实施“筑巢引凤工程”,提高服务水平,通过招商引资,规范入园企业投资量,推动聚集区产业全面升级。三是加快产业园建设。打造具有村级集体经济示范带动作用的小微产业园。聚集区集生产、加工、网络营销、农家乐为一体,以规范化管理和规模化种植的形式,全面提高种植效益,集中优势资源和技术力量,进行市场化经营,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三)坚持标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十四五”期间,脱贫攻坚工作基本结束,我镇脱贫攻坚工作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县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脱贫攻坚目标和现行扶贫标准,突出问题导向,下足绣花功夫,持续巩固我镇脱贫成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四)全力支持,社会事业再提高。

社保工作惠及全民:加强培训,提高我镇劳动力素质。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积极争开展特色培训和对口培训,把用工需求与培训衔接起来,通过就业指导、技能培训、考核发证、推荐上岗等方式,实行先培训后输出。既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又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稳定和提高,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规范管理,完善服务,抓好典型,搞好示范。将严格按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程序,合理引导劳动力流动,杜绝民工盲目外出、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加大外出务工人员致富典型的宣传力度,使他们尽快加入劳务输出的行列,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梦想。养老保险继续加大宣传,让符合条件的人员全部参保,享受国家各项优惠政策。

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全力提高办学品位和水平,基本构建起布局合理、乡村教育均衡发展、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教育信息化程度高的现代教育体系,教育发展整体水平比“十三五”期间有明显提高,以实现教育现代化为奋斗目标,促进全镇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凸显科技兴镇力量。优势产业实现技术上的跨越发展,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推动农业增产增效和技术水平整体提升,推动优势资源的产业化技术开发,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取得实效。全镇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和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建设一批与我镇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设施,建立完善技术标准体系与技术支撑体系、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实用技术推广与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

提高卫生健康水平:计划生育工作依然坚持“三个不变”,推动“三个转变”,确保“三个到位”。全面提升人口素质和数量,切实把计划生育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实施卫生院综合楼建设项目,进一步完善卫生院硬件设施建设;以创建等级卫生院为契机,提升卫生院服务能力,争取2020年创建二级医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逐步更新医疗设备;继续推进开展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助力脱贫攻坚,开展健康教育,高血压,糖尿病和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提高群众先防病后治病的意识;通过完善管理体制,建立合理的村卫生室人员流动机制,不断提高村卫生室服务能力,方便人民群众就医;进一步加强完善农村重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水平,基本消除农民家庭“因病致贫、返贫”现象。

严格落实民生政策:进一步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依托镇养老服务中心,村级养老服务站,确保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全方位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建立和完善救灾救济、社会福利工作机制。规范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推进低保工作的透明化、规范化,维护社会稳定。严格落实特困供养政策,确保特困供养老人吃好、穿暖、居住环境优美、有病及时医治。推进殡改工作再上新台阶,提倡新型丧葬形式,移风易俗,厚养薄葬。

办好文化服务大众。我镇将认真落实新时代社会实践所的运营机制,申报新建民俗农耕文化博物馆,开展实景展览,发挥特色优势。指导督促各村举办群众性乒乓球、篮球、拔河、掼蛋、象棋、广场舞等一系列文体活动,把免费开放和举办活动纳入村级工作考评,推进全镇文化事业的更好发展。

(五)党建引领,充分发挥组织保障。

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县委关于基层党建工作部署,以“党建+”为引领,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关键环节,持续用力推进,努力提高基层党建质量,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三堂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一是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二是在村党支部设置完善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无职党员的管理,充分发挥无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三会一课”、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制度落实。三是完善镇村三级量化管理考核机制,加强镇村干部量化考核管理。严格镇、村干部行为规范,按照镇、村干部量化管理方案做好日常管理工作。进一步落实“村为主”管理工作机制,加大工作督查力度,促进各项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六)科学推进,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抓重点、提质量、增动能、强基础,实现三堂镇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产业兴旺大发展。打造产业扶贫升级版,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快土地开发复垦,加快休闲农业发展,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生态宜居新农村。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着力打造基础设施健全、生态宜居的示范村,培育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重点示范村。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工程,全面实施乡村电气化提升工程,构建乡村物流基础设施体系,实施医疗、卫生、养老、义务教育服务体系提质增量工程。乡风文明促和谐。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快推进农村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全面开展“讲文明、除陋习、树新风”专项行动,开展好公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工作,治理婚丧陋习、天价彩礼、老无所养等不良社会风气。乡村治理显成效。推进农村基层依法治理,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加强乡村交通、消防、公共卫生等公共安全事件易发领域隐患排查治理。加快推进农村“雪亮工程”建设,建设平安乡镇、平安村庄、平安家庭。生活富裕奔小康。加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的能力和水平,实现乡风文明,社会风尚良好,让百姓住的安心,吃的放心,过得舒心,玩得开心,实现乡村环境美、生活富、百姓乐的和谐统一。

(七)强化服务职能,加大政府自身建设。建立和完善各种制度,强化服务职能,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科学管理,提高决策水平,用制度管人,规范行为。积极做好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接受社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让公共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实现三堂镇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学校的十四五发展规划方案(通用17篇)篇十三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一中、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乡村振兴x字方针,全力建设“五个新x”。

一、产业兴旺大发展。一是实施x工程,加快建设文旅特色小镇。加快建成x峰旅游度假区,以“x皮影戏”为媒介,深度挖掘与弘扬x文化,以禹文化为纽带连接各大景点景区,积极推进x农庄、x油茶公园、x碑遗址公园等优质旅游项目建设;依托x山佛教旅游胜地,加强对x岩、x殿、x寺、x寺等四座佛教场所的保护与开发,形成“一山二文三园四庙”旅游大格局,将我乡打造成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特色文旅小镇。

二是激发工业活力,培育相对优势产业。建成石材集中加工基地,进一步规范和壮大金路村传统石材加工业;进一步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完善x工业园基础设施,利用闲置厂房、村部、校舍引进中小型加工企业落户x,支持x电子、x五金、x泰通、x土产等企业扩大经营规模,重点发展石材、电子、服装、五金及农产品(食品)加工等五大产业。

三是打造特色产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进一步优化农业种养结构,规范土地流转备案管理,鼓励农业企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发展适度规模种养植。石东、东盛片重点发展优质稻和油茶产业,建成双季稻示范片;x、x片以x水库为起点至过路林场建成千亩油茶公园;x片区重点发展稻油轮作种植模式,建设x亩稻油轮作现代农业示范园,扶持发展百香果、紫(红)薯、高粱等旱土作物,建成高岸田旱粮作物示范区;加快建设x农业衡丰提纯育苗基地和云峰扩繁基地,鼓励生猪、高山牛羊养殖业发展,形成多点连线,一带成片的规模特色种养区。加快完善农产品加工业政策扶持体系,推动我乡x生态米、x油豆腐、x粉皮、大毛红藤酒、茶油等绿色农产品提质增效,进一步扩大x农产品品牌影响力。

二、乡风文明促和谐。以创建省级文明村镇为目标,以基层党组织为领导,充分发挥群众自治作用,深入推行“一核六会”制度,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全面开展“讲文明、除陋习、树新风”专项行动,开展好公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工作,治理婚丧陋习、天价彩礼等不良社会风气,确保陈规陋习得到有效根治,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优良的精神文明支撑。

全面加强自然资源管理,加大违法占地、挖沙洗沙等违法行为查处力度;积极推进农村电网改造、乡镇天然气利用工程等民生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活基础条件;突出示范引领,整合项目资金和资源,大力推动x社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创建和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白云村和石东村争创省级美丽乡村,加快打造基础设施健全、环境宜人的示范村(社区)。

四、生活富裕增福祉。全力提高x九年一贯制学校和白云学校办学水平,促进全乡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加大乡村医生培养力度,不断提高村卫生室服务能力,方便人民群众就医;统筹农村重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水平,基本消除农民家庭“因病致贫、返贫”现象;进一步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全方位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规范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推进低保工作的透明化、规范化;严格落实特困供养政策,确保特困供养人员吃好、穿暖、住好、有病及时医治。

五、乡村治理显成效。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加大乡村人才培养引进力度。提升乡级公共服务能力,新建乡级政务服务中心;加强青年乡村人才培养,继续深入推行“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要完善后备村干部培养机制,把村级后备力量培训纳入村干部培训计划,切实加大教育培训力度,重点村探索挂职定向培养模式,为后备干部打造锻炼平台,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加快成长步伐。

二是加强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大局平安稳定。深入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强化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畅通和规范信访渠道,引导群众依法依规表达诉求,切实加强信访工作办结力度;持续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加强对高危人群管理;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加强交通、消防、公共卫生等公共安全事件易发领域隐患排查治理,进一步做好“平安法治村”“平安家庭”等典型选树活动,形成家庭更加积极向上,群众更加认同满意,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的良好风尚。

学校的十四五发展规划方案(通用17篇)篇十四

实施计划是指从目标、要求、工作内容、方法和工作步骤等方面对某项工作作出全面、具体、明确安排的计划文件。这是一种应用写作风格。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根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统一部署,现就直属高校“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十四五”规划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认真编制“十四五”规划,对于直属高校进一步把握战略方向、明确战略任务、擘画战略蓝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编制“十四五”规划,是直属高校积极谋大局,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作。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直属高校应牢记历史使命,通过编制“十四五”规划,推动学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发挥更为坚强的支撑作用。

(二)编制“十四五”规划,是直属高校主动应变局,引领时代步伐的重大机遇。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奔腾而至,如果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时代。直属高校应把握历史契机,通过编制“十四五”规划,推动学校确立新的发展坐标、输入新的发展动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三)编制“十四五”规划,是直属高校努力开新局,引导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依托。我国高等教育已迈入普及化阶段,要求直属高校率先在教育模式、质量标准、治理方式等方面开新路、立标杆。同时我国正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要求直属高校在国际上发挥更大的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直属高校应顺应历史需求,通过编制“十四五”规划,推动学校在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快车道上发挥先导作用。

直属高校编制“十四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报国强国为己任,以强化治理为关键,科学编制规划,民主编制规划,依法编制规划,为实现2035年教育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夯实基础。

(一)要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树立和践行新的人才观、质量观,着力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要深度融入社会发展进程。紧盯国家战略需求,主动肩负服务国家、区域、行业的神圣使命,高度关注世界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面对的共同挑战,源源不断输出高素质人才、高端科技成果和先进文化,在民族复兴中带头发挥国之战略重器作用。

(三)要加快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努力破解改革“深水区”的矛盾,努力探索创新“无人区”的路径,加快提升与直属高校地位作用相匹配、符合时代要求的办学治校能力。

要提高政治站位,从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战略高度,提高规划编制工作的前瞻性、战略性、科学性、实操性。

(一)加强组织领导、严格履行程序。要在学校党委常委会领导下,成立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建立健全严谨高效的工作机制。要严格履行编制程序,全面总结“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认真领会国家对编制“十四五”规划的总体要求,仔细分析学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切实加强重点问题研究和重大项目论证;编制过程中如遇超出学校办学自主权的问题,要及时向我部请示;规划文本经学校党委常委会审议同意后,要按时报我部审核,并根据我部意见进行修改,最后经学校党委会全体会议审定通过。

(二)坚持总体谋划、突出重点内容。要全面谋划学校发展,进一步明确学校的定位、目标、使命和任务。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一体筹划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工作,通盘谋划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校园安全稳定,统筹规划学科专业建设、队伍建设以及体制机制改革等。同时要结合发展需要、社会需求和学校实际,明确阶段性重要发展指标、重大战略任务、重点改革举措和工程项目,务求取得实效。

(三)扩大民主参与、强化有效集中。要广泛发动院系、部门、师生员工参与规划编制,充分发挥教(学)代会、学术委员会等的咨询建言作用,重大政策举措和制度安排要与利益相关方充分协商,并可运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规划编制工作提供参考和辅助。要走出校园,主动征求学校理(董)事会成员、地方政府、行业企业、智库机构、校友代表等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要强化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加强科学研判论证、风险评估和合法性审查,坚持民主集中制决策原则,确保规划的严肃性和有效性。

(四)细化任务分工、有力推动落实。要将规划中提出的目标任务进行分解,制定细化落实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责任状,并可根据需要制定人才培养、科研攻关、考核评价等分领域的改革方案,以及院系、部门、学科建设、校园建设等配套的分规划。要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同步谋划规划落实工作,统筹规划的年度监测、中期检查和终期考核等工作,形成规划编制、实施、考核的管理闭环,着力改变重编制、轻实施的现象。

我部将在直属高校编制“十四五”规划过程中提供信息服务,开展经验交流和相关培训。各直属高校应严格把握规划编制进度,于2021年4月底前,将“十四五”规划文本报我部审核。各高校按我部意见修改后,一般应于2021年8月底前审定通过“十四五”规划正式文本,并向社会公布。

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是我国加快教育现代化、全面打造教育强国的第一个五年规划。编制好我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对全面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锚定“率先高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擘画温州教育高质量高品质发展蓝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结合以往五年规划编制工作的成熟经验和做法,根据全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总体安排,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温州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时间跨度为两年左右,主要形成《温州市“十四五”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思路和举措研究》课题研究报告、《温州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草案)》。

(一)确定新时期温州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战略目标。坚持立足实际、改革创新,紧紧围绕“七个高”(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均衡、高质量育人、高品质服务、高素质队伍、高平台支撑、高效能治理)方向和要求,提出符合温州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对更好教育的需求,适应教育发展规律和趋势的基本原则,谋划形成温州教育现代化发展到2025年的战略目标。

(二)明确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牢牢把握温州“未来教育”体系建设要求,主动适应信息化、一体化、终身化等趋势,精准聚焦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终身教育等服务体系的现状、问题、需求,明确主要任务和具体目标,着力推进全市各级各类教育迈上新台阶。

(三)明确加快温州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强化问题导向、创新导向、实效导向,以教育综合改革为切入口,加大教育管理、育人模式、人才培养、师资建设、考试招生、合作交流等领域创新力度,总结凝练“十三五”一系列成功做法,拓展创新“十四五”发展重要举措。

(四)明确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政策环境和保障机制。提出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领导的重要措施;明确各级政府以及社会力量、公民等各方面对发展教育事业承担的责任;研究促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措施,健全教育督导、平安校园建设体系和机制;研究完善教育投入长效机制。

根据规划编制程序,我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分为开展前期研究、形成基本思路、拟定《规划》框架、形成和审议《规划》草案等四个阶段,具体安排如下:

(一)开展前期研究(2019年7月至2019年10月)。7月,建立温州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制定《温州市“十四五”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思路和举措研究》课题计划,成立课题组。8-10月,结合温州教育现代化建设总体思路开展谋划工作,形成课题研究成果;向市发改委报送我市教育希望纳入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基本思路和重点内容的基本考虑。

(二)形成基本思路(2019年9月至2019年12月)。9-10月,成立编制小组,启动谋划教育“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11-12月,形成基本思路初稿,召开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学校代表、老同志、社会人士和市级有关部门“十四五”规划座谈会,听取建议并作修改完善。

(三)拟定《规划》框架(2020年5月至2020年9月)。2020年5-9月,相关处室(单位)起草专项规划(附件2),编制小组起草教育“十四五”规划框架。6月,向各县(市、区)政府、市级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进一步修订完善。

(四)形成和审议《规划》草案(2020年9月至2021年初)。2020年10-12月,起草形成教育“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2021年1月,召开市级有关部门、地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学校代表征求意见会和专家论证会,修改形成《规划》(草案);3月,向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汇报,修改形成《规划》人代会审议稿;2021年4月,“十四五”规划提交市人代会审议,各专项规划同步进入印发程序。

(一)强化组织领导。按程序建立温州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机制,成立领导小组(附件1),对规划编制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协调和研究。市教育局各处室(单位)和县(市、区)教育局主要负责同志要主动配合编制单位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有关任务,强化各项要素保障,着力形成聚力谋发展、齐心编规划的良好工作氛围。

(二)强化咨询支撑。成立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聘请省市有关部门、研究院所、高等院校、中小学校的资深专家学者组成,对全市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研究编制工作提供全领域、全过程、全方位的咨询支持。

(三)强化方法创新。坚持开门编制规划,紧扣教育现代化发展热点难点,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道于民,广泛听取师生群众的意见建议。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创新规划编制手段,多渠道多层次做好规划编制谋划工作。

《规划》从10个方面对“十三五”时期事业发展成就进行了总结,从3个角度对面临的形势进行了深入分析,理清了总体思路、发展原则和发展目标,明确了“十四五”时期9项20个方面重点发展任务。

《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的总体发展目标是,学校办学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专业结构更加合理,内部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校企合作机制更加顺畅,综合实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将学校建成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高等医学院校,力争实现提升办学层次的目标。

《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的主要任务,一是着力提升整体办学实力。坚持提升办学层次的目标不动摇;实施文明校园层次提升工程;扎实推动“双高工程”建设任务落实;推动校园整体规划分步落地实施。二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的一体化育人体系;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发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三是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根据社会需求,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布局;紧盯行业发展动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面推进“三教改革”。四是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构建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专业化师资队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五是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基本办学条件,逐步使学校的基础设施基本达到本科院校设置标准;积极建设现代智慧校园。六是切实增强科研创新能力。推进科研机制创新,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提高对行业发展和区域发展的贡献度。七是不断扩大对外交流合作,加快开放办学步伐。八是持续拓展服务社会功能,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九是全面提升党的建设工作水平。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基层党建;全面推进从严治党。

“十四五”时期是学校进一步提升整体办学实力与核心竞争力,朝着提升办学层次目标迈进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早日实现提升办学层次的目标,是社会各界、广大校友、全校师生的殷切期待,也是历史赋予的使命担当。全校师生将在“十四五”规划引领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狠抓落实、开拓创新,奋力开创学校改革发展新局面,共同谱写河南医专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据悉,学校自2020年底启动规划编制工作,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及各相关部门高度负责、相互配合,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大力支持,经过动员部署、广泛调研、研究编制、征求意见、完善审定等环节,数易其稿后审定发布。

学校的十四五发展规划方案(通用17篇)篇十五

“十四五”是十九大明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二阶段建设起始之年,更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引领各项建设的关键之年。根据市、县“十四五”基层党建工作要点,“十四五”期间,我局党建工作整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系列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持续深入开展“。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抓实基础,改进作风,持续抓好“基层党建提升年”“支部建设规范年”各项工作,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为建设“赣北明珠”的新局面提供坚强的思想和组织保障。

(一)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

四中全会。

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届。

四中全会。

精神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与学习贯彻省市县组织工作会议、组织部长会议精神紧密衔接起来,进一步领会把握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抓好机关党员和领导干部政治理论学习。

(二)持续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严格按照“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总要求,认真抓好问题整改,确保取得实效,引导机关党员干部始终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推动领导干部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三)持续抓好党内教育培训。要通过依托红色革命传统文化教育平台和创新党员教育培训形式,采取集中培训、现场体验、异地教学等多种方式,开展对局党委、党总支、党支部书记、党务干部、新党员的培训,开展党员对党绝对忠诚和强化党员身份意识的培训,引导党员干部做真学真信真懂真用的表率,确保党员教育培训全覆盖。

(四)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标准。严格落实新时期“好干部”标准,按照“为工作选干部、凭业绩用干部”选拔原则,选拔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干部,重用想为、敢为、勤为、善为的干部,强化选人用人的正导向、能者有位的正激励、公平公正的正能量。加强和改进干部考察考核工作,培养选拔干部必须提高政治标准,实行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分析研判,评选表彰优秀党员干部,统筹做好全局机关干部的日常调整配备工作。

(五)加强年轻干部和后备干部培养选拔。严格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要求,加大优秀年轻干部选拔任用力度,积极向县组织部推荐优秀年轻干部,加强与干部经常性谈心谈话,了解年轻干部的思想动态和工作状态,发现存在的问题积极解决,大力培育造就具有坚定共产主义信仰、较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六)提升干部的专业化能力水平。着眼新时期党员干部理论wz、党性教育、道德教育和专业化能力提升的需要,领导干部要带头学理论、强信息,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以干部需求为导向设置培训内容,增强司法服务经济建设相关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培训成果转化为实际工作。

(七)严格干部日常监管。严格落实抓党建的主体责任要求,强化监督责任,和纪检部门做好衔接,按照全员、全维的要求,建立干部监督台账,及时掌握干部情况,确保人人都在监管中。加强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加强对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日常监督和检查,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九)全面落实党支部工作条例。进一步推进基层党支部建设科学化、标准化和制度化,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切实夯实基层工作,落实好“常规工作上台阶、重点工作求突破、考核工作争先进、特色工作出亮点”的思路,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党支部“五化”建设的具体举措,开展全覆盖专题业务培训,力争年内机关党支部达到“五化”标准,注重党建实效化,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十)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制度。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积极推动组织生活正常化。推动主题党日常态化制度化,机关支部主题党日期间原则上不安排业务工作会议和需集体行动的工作,确保全局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有时间、有精力正常参加组织生活。

(十一)做好党员管理和组织发展工作。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工作和新党员的发展工作,确保新发展党员质量;完善党籍管理,特别是律协党总支的党籍管理工作,我们将与律协党总支进行对接,通过走访、调查等形式,理清党员律师档案资料,理顺律协党总支的党员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党章及有关规定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进一步完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及时了解党员需求,做好服务党员工作。从关爱党员干部入手,建立本局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明细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在重要的节假日从党费、行政经费中安排资金开展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走访慰问,“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尽力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十二)大力实施阳光党务。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务公开条例(试行)》,把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要求贯穿到党务公开全过程、各方面,发展党内民主,强化党内监督,使广大党员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强化基层党建经费、队伍、责任保障,将组织运转经费按照2%的比例纳入财政预算,建立运转经费正常增长机制、拨付监督机制、考核奖惩机制,确保资金拨付、管理、使用规范高效。

(十三)坚定不移走党指引的群团发展道路。把群团工作纳入党建工作体系,坚持以党建带工会、妇联、团委合建的工作思路,将群团组织有机集合、整合资源,把保持和增强党的群团工作和群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要求自觉贯彻到各项工出作中去,确保群团工作形成合力。

(十四)助推各项重点工作全面发展。要进一步聚焦主业,加强党建倾作用。

一是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加强驻村帮扶工作,调优补强驻村帮扶工作队,对派出的第一书记,实行季度培训、季度点评、不合格“召回”制度,切实提升帮扶实效。提高帮扶质量,将不能按要求开展走访、提供服务的帮扶责任人进行替换,鼓励普通党员参与结对帮扶。

二是助推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创新方式,强化扫黑除恶工作宣传,鼓励广大党员群众主动检举揭发黑恶势力,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三是助推司法服务中心工作。深入开展“党员律师进社区、服务群众零距离”这一品牌党建活动。计划每年选出一到两个律协党支部,到社区开展个性鲜明、主题突出、群众急需的党建活动,并积极向上级部门和公共媒体进行宣传报道,打造县司法行政系统党建工作亮点。

学校的十四五发展规划方案(通用17篇)篇十六

要在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监管等五项制度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同时统筹推进相关领域改革,发挥医改的综合效应,健全医疗服务保障系统。经过十三五的成功转型,十四五是中心步入加快发展的关键阶段,为了明确中心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使中心在今后的五年内得到全面、持续、健康、有序的发展,结合中心实际,特制订“十四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秉承“以健康为中心、社区为范围、家庭为单位、需求为导向,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生命全周期健康服务”的宗旨,以满足基本需求、完善服务功能为出发点,提升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突出社区卫生服务特色。

二、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坚决贯彻落实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精神,从区域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以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为宗旨,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机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保障全体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满足多层次医疗卫生需求,不断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三、重点工作。

为巩固十三五期间取得的各项成果,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北京市关于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指示和要求,使中心更好更快发展,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重视人才培养,提高医疗业务水平,建立专业人才梯队。

随着中心业务发展,人才资源尤其是专业技术人才资源的短缺与业务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直接影响中心医疗工作的开展,制约了中心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1、十四五期间,继续呼吁政府增加机构人员编制,达到各类人员标准配置。

目前中心下设4个服务站,辖区常住人口2.3万人,铁路小区常住人口及流动人口约5000余人。而中心现有人员编制48人,医疗专业技术人员40人。按医护防最低配比,应将编制人数提高到6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应达到60人。

2、请进来,走出去,人才引进与自我培养相结合,弥补技术人员匮乏。

(1)请进来:结合中心目前实际情况,今后五年,希望在上级部门支持下,重点引进具有坚实理论基础、丰富临床经验、较强科研能力、良好医德修养的临床骨干,提高中心整体医疗技术水平。同时与对口支援医院协商,定期派驻专家开展专家门诊及带教中心青年业务骨干,提升年轻队伍的业务技术水平。

(2)走出去:每年选派2-3名思想品质好、业务基础强、具有开拓精神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进修学习,鼓励有能力的员工继续学习深造,解决其生活、学习上的后顾之忧,保证送得出,学得好,留得住;同时加强内部培训机制,定期开展专题讲座,通过"三基"知识考试,技术操作考核、比赛等形式,逐步提高医务人员的理论与实践水平。通过五年的努力,逐步形成作风严谨、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的老中青相结合的稳定的技术人才队伍。

(3)打造品牌科室,以点带面,全面发展:着力于中医理疗项目和适宜技术的开展,将中医健康管理及指导纳入日常工作,继续保持中医科的良好发展势头;同时将口腔科作为重点科室,更换口腔椅等诊疗设备,加强口腔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诊疗水平和知名度,使口腔科成为中心的另一张名牌;全科门诊继续摸索预约诊疗的慢病诊疗模式,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为基础,提高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水平,建立健全预约就诊制度,提高居民就医依从性。

(二)发挥慢病管理优势,继续完善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

十三五期间,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创建了以慢病管理团队为中心的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未来五年,继续拓宽家庭医生式服务内涵,将服务对象从慢病患者逐步扩大到重点人群及全人群,进一步提高居民健康意识。

1、利用信息化网络系统,加强对高血压和糖尿病高危人群的新发病例登记管理工作,定期对高危人群进行健康体检,早期发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的早诊率和早治率。探索以社区为基础的慢性病人自我管理模式,提高慢性病患者自我健康管理意识和参与度。

2.提高家庭医生式服务水平,继续规范对慢性病患者的管理流程,提高慢性病患者的规范管理率和控制率,减少或延缓慢性病并发症的发生。

3.以家庭医生式服务开展为契机,探索适合农村地区的慢性病干预模式。加强慢病管理工作的质量控制,达到慢病管理“提质不瘦身”。

4.继续强化三级网络建设,筑牢三级网底,加强对乡村医生地培训,提高乡村医生工作能力。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政策支持,解决乡医年龄老化、专业技术水平低的问题。

5.坚持中西医并重,实施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工程,建设中医药强市;支持重点中医医院建设,建设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培养一批中医药学术领军人物;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和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在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不健全、能力较弱的地区,将中医医院中医门诊诊疗服务纳入首诊范围。支持建设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级临床重点专科、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加强儿童、妇产、精神、重症医学、老年病、康复等薄弱专科建设。加强医疗质量控制,推进同级医疗机构间以及医疗机构与独立检查检验机构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医学检验、病理诊断、医学影像检查、消毒供应等机构,鼓励公立医院面向区域提供相关服务,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建立健全突发急性传染病医疗救治网络,推进构建立体化紧急医学救援网络。

(三)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培养居民健康生活方式。

1、进一步完善和利用自助式健康小屋的功能,引导居民主动参与健康管理。加快家庭健康保健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居民健康自我管理功能。

2、深化健康教育网络建设,探索行之有效的健康管理模式。

3、加大预防知识宣传教育力度,提高群众自我健康意识,有针对性地推行预防干预措施。

4、增加健康教育宣传渠道,利用网络、电视、广播等形式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提高人群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探索健康教育新模式,关口前移,将健康教育大课堂搬入学校、幼儿园。

(三)、完善基本设施建设,改善就医环境。

1、医疗设备:十四五期间,中心已更换或添置了部分医疗设备,如x光机、彩超机,但其他设施基本上已到使用年限,还需要有计划地添置或更新,如多功能救护车等。另外,4个服务站配备相应的医疗设施,如血、尿分析仪、中药煎煮机等。

2、信息建设:呼吁相关部门,加快信息系统的功能完善,实现辖区内尤其与二级医院的信息资源共享。保证双向转诊平台通畅,患者辅助检查数据及健康信息无障碍读取。

3、环境建设:合理调整布局,继续加大环境整治、污水处理力度,因地制宜做好院内绿化,美化环境。

4、基础设施建设:响应卫计委关于建立医联体的号召,积极筹建完善业务用房,配备相关医疗设备。完成计划免疫3a门诊建设,打造妇女保健、儿童保健a级门诊,完善母乳喂养室配置。

完善桥梓服务站的配套基础设施;对平义分服务站进行修葺维修;重新规划北宅服务站整体布局,与北宅村委会、镇政府、卫计委协商,在服务站原址增建二层楼房,增加服务站使用面积,改善居民就医环境。

(四)、创新机制,深化社区卫生服务内涵。

继续深化由卫生院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转型,创新机制,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职能。

1、完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积极性,推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

2、完善中心组织管理机制,明确岗位职责,全面推行质量管理制度、人员培训管理与考核制度的落实,继续强化社会民主监督与评价制度、环境卫生管理、档案信息管理等制度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落实。推行民主管理,发挥党支部、工会、职代会作用,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群众评议会,扩大内部民主;聘请社区居民监督员,设置服务意见箱,实行主任接待日,保护、奖励投诉,强化群众参与监督机制,促进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3、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打造城市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和农村3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以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为重点,强化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提升乡镇卫生院开展急诊抢救、二级以下常规手术、正常分娩、高危孕产妇初筛、儿科、精神疾病、老年病、中医、康复等医疗服务能力。实施社区卫生服务提升工程。促进先进适宜技术的普及普惠。通过鼓励大医院医师下基层、加强对口支援、实施远程医疗、推动建立医联体等,把大医院的技术传到基层。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到2025年,力争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以及90%的村卫生室能提供中医药服务,同时具备相应的医疗康复能力。

明确医共体基本标准,全面深化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疗共同体、跨区域专科联盟、边远贫困地区远程诊疗中多种形式的医共体建设,将医共体构建成为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发展共同体、管理共同体,形成责、权、利明晰的区域协同服务模式。大力推进面向基层、边远地区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鼓励二级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远程服务,提升远程医疗服务能力;探索通过医师多点执业、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物配备、对医共体实行医保总额预付等方式,引导医共体内部形成顺畅的转诊机制,畅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以互联网、大数据为支撑,推进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的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医疗资源纵向流动,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和医疗服务整体效率。

(五)、加强文化建设,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整体素质。

以先进文化为引领,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相关政策、措施,使全体人员真心实意为民服务,真正发挥社区卫生服务应有作用。

推进情感文化、行为文化、形象文化建设,营造出为民服务贴心、诊断治疗精心、社会救助尽心的浓厚氛围,真正使老百姓省心、放心,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当成自己的家。

通过优质服务和宣传推广,让社区群众认识和接受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建立起维护健康的合作伙伴关系,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建筑在厚重的文化基础之上。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积极宣传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内容、惠民政策、重大意义,提高服务质量。制定反腐倡廉的长效机制,不断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行业作风建设,使社区群众真正了解社区卫生服务,得到社区卫生服务实惠,从而信任并乐于接受社区卫生服务。

十四五期间参加北京市精神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将中心的文化建设活动推向高潮。

明确医共体基本标准,全面深化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疗共同体、跨区域专科联盟、边远贫困地区远程诊疗中多种形式的医共体建设,将医共体构建成为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发展共同体、管理共同体,形成责、权、利明晰的区域协同服务模式。大力推进面向基层、边远地区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鼓励二级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远程服务,提升远程医疗服务能力;探索通过医师多点执业、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物配备、对医共体实行医保总额预付等方式,引导医共体内部形成顺畅的转诊机制,畅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以互联网、大数据为支撑,推进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的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医疗资源纵向流动,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和医疗服务整体效率。

五、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强化社区卫生服务。

严格落实基本医药制度,认真执行零差率药品政策。对临床医生、村医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其对基本药物的使用率和处方合格率。中心和村卫生室全部统一配备使用零差率药品,对统一配送的基本药物实行同质同价,零差价销售。

加强医疗质量控制,推进同级医疗机构间以及医疗机构与独立检查检验机构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医学检验、病理诊断、医学影像检查、消毒供应等机构,鼓励公立医院面向区域提供相关服务,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建立健全突发急性传染病医疗救治网络,推进构建立体化紧急医学救援网络。

力争在“十四五”规划期内,全市所有医保定点医院实现“宜医通”这一智能监管系统全覆盖,门诊使用率达60%,住院结算使用率达100%,使患者就医更加方便快捷,消费更加透明。

学校的十四五发展规划方案(通用17篇)篇十七

统筹指导、总体协调规划编制工作。各组要尽早组建本组的工作队伍。在全校范围,打造一支眼界宽、知识广、专业强、素质高的规划编制队伍,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其他领导协调抓的格局。

(二)提高认识站位,抓住战略重点。

各组要从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大局出发,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抓住重点、兼顾一般,认真总结“十三五”规划编制和实施经验,主动适应发展形势新变化,全面落实时代发展新要求,准确把握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任务,科学编制好“十四五”规划,增强规划的创造性、指导性和可实施性。

(三)科学制定目标,注重规划实施。

各组要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立足本职工作、我省的发展基础和支撑条件,把握好需要与可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实事求是地科学设定规划目标,突出可操作性、可实现性以及相关规划目标之间的衔接性。坚持规划编制与实施并重,更加注重发展目标和实现路径的有机统一,加强政策配套,完善落实机制,引导资源配置,推动规划落实。

(四)注重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各组要始终坚持“全校一盘棋”的思想,把规划研究编制作为统一思想、整合资源、协同步调的过程,加强信息沟通、数据交换、成果共享,形成密切配合、相互促进、合力规划的互动机制,在我省教育发展的全局中谋划各领域的发展。

(五)做好经费保障,确保工作顺利。

为保障规划编制的质量,将设立专项经费用于总体规划、子规划编制和相关课题调研等工作,确保规划编制工作顺利开展。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覆盖范围广、涉及领域多、时间跨度大、工作任务重,各处室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力量上着重加强,在工作上切实抓紧,在实施上精心组织,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高效率、高质量完成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高起点谋划好我校事业未来五年的改革与发展建设。

相关范文推荐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铅笔不能咬(精选20篇)

    幼儿园大班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各种活动形式来开展教学。幼儿园大班的总结范文汇总如下,希望对大家撰写总结有所帮助。1、知道小猫小狗会伤人,学习自

    幼儿培训总结报告(通用18篇)

    培训工作总结是对一段时间内的培训工作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以下是一些培训工作总结的案例分析和解决方案,希望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启发。20__年5月7日,我们

    驻村工作总结上半年驻村工作总结(优质18篇)

    一个月的工作总结是我们对过去工作的总结和反思,也是对自己工作能力的一种检验。如果你正在为写月工作总结而犯愁,不妨看看下面这些优秀范文,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

    工作总结会议纪要(优质23篇)

    月工作总结是提升自己职业素养的一种方式,也是展现自己工作能力和绩效的重要材料。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月工作总结的实例,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启发和指导。参会人员:xx

    停车场合作经营协议书(精选20篇)

    经营是企业进行业务活动并取得经济效益的过程,我们必须认真总结和概括经营的经验和教训。以下是一些企业通过改进经营管理实践取得成功的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三个以案检视剖析材料大全(16篇)

    经验材料是通过记录和总结自身经验而形成的一种重要学习资料。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关于决策和思维方式的经验材料,希望可以帮助您在面对抉择和问题时更加明智和理性。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范文(21篇)

    教学计划是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计划和安排的一种手段,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以下是一些教学计划的实例,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一年级整体看学生还是很活泼。一年级的

    新媒体的工作总结和计划(优秀14篇)

    在撰写月工作总结时,我们应该客观地梳理这个月的工作内容和进展。通过阅读下面的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行业和职位的总结风格和特点。经过这半年的工作,我们多媒

    大学生小学教育社会实践报告大全(19篇)

    社会实践报告可以通过文字的方式将我们的实践经历传达给他人,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感受,起到传递信息与启示的作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挑选的一些优秀的社会实践报告范文,希望

    大学生暑假思想总结(精选16篇)

    思想是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和意识的表现,是人类活动的动力和指导。思想是我们判断事物和抉择行动的准则和依据,我们应该保持理性和客观的思考。时间注逝,转眼间,毕业论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