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论文格式格式(精选19篇)

时间:2023-11-05 作者:紫衣梦教师论文格式格式(精选19篇)

在撰写某种文体或者某个话题的时候,参考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使自己的作品更加出色。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范本,这些范本涵盖了多个领域和多个主题,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好的借鉴和参考。

教师论文格式格式(精选19篇)篇一

摘要:近些年,关于教学反思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介绍很多,但对一线教学人员的反响或影响均不大。作为一线教学人员,从身边的教学活动做起,瞄准几个教学环节,善于总结、分析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出现的问题,就能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中提高自身、完善自我,为自身专业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教学反思一线教师专业成长。

一、课后小结。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教学本身也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就教师方面来说,上完一节课并不意味着教学环节的完成,而只有对自己所讲课的感受、得失、改进方法等诸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总结,并且把总结结果整理成文记入课后笔记,才算是完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

写课后小结,一是要及时。课堂教学既是脑力劳动,也是体力劳动。一堂课下来,很多老师都会感到身心疲惫,马上写课后总结是不现实和不科学的要求。但经过适当的休息和调整之后,任课老师最好在当天,最迟在下一次授课前,应该静下心来,对本次课的教学实施情况进行认真的书面回顾和分析。要知道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宝贵的东西转瞬即逝,如不及时捕捉、总结,很多宝贵的经验、改革的灵感和教学的创意很难留存下来,失去了在反思的基础上提高教学效果的基础。一线教学人员特别是青年教师养成写课后小结的习惯,不因为一时的惰性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日积月累,课后小结定会成为教师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鲁迅先生说:“无论什么事,如果继续收集资料,积之十年,总可以成为一个学者”,教学也不例外。

写课后小结,二是要注重效果。课后分析的角度是多方面的,本节课的整体设计是否合理,在时间的分配、内容的深浅、方法的运用、案例的选择、多媒体的效果、学生的参与等方面有哪些成功的地方,在以上环节的处理上还有哪些不足之处等都是要分析的内容,但不是次次课都要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有一点写一点,有二点写二点,可多可少,不需要全面,只要分析到点上,找到问题的原因,拿出改进的措施,就可达到课后小结的效果。在教学管理中我们发现,不少教师的课后小结千篇一律,表述过于程式化,这样于己不能提高,于人没有裨益,是课后小结的大忌。

二、课程教学总结。

课程教学总结是教师在全程完成一门课程后进行的教学总结。培根说:“写作使人精确。”写作是非常有效的认知加工过程,对某个教育教学问题的认识可能是一星半点或肤浅的,但写教学总结会迫使教师对该问题作深刻、彻底的思考,从而丰富和深化认识,将教学实践经验理性化,总结出带有普遍规律性的东西。实践证明,课程教学总结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反思形式,其在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上具有重要的作用。课程教学总结的主要内容应包括:课程教学基本情况(学时分配、教材使用、课前准备和授课分工等)、课程标准完成情况、考核成绩和试卷分析、学生学习情况评价、教学组织实施中的经验体会、存在问题、改进措施和建议等。通过写课程教学总结,教师可以系统地反思自己的全程教学工作情况,对各项计划细则的落实程度及基本的教学效果进行定性分析,从本学期与下学期教学工作的衔接入手,认真思考,提出下一步的教改方向。一份好的课程教学总结应在教学经验的理性升华、教学创新举措的试验论证上有所突破,而不仅仅是为了完成制度要求和规定的任务将往年的课程教学总结略作修改的教学文书。作为教学管理部门,也要积极寻找和挖掘一线教学人员课程教学总结中的闪光点,将一线教学人员总结出的实践经验和规律性的东西,通过学校教学管理部门传递给其它的教学人员,其他教师可以从中吸取教训,实现教学工作总结经验的共享和间接迁移。

三、听课。

听课是比照式反思的有效形式,教学人员特别是青年教师可以在听课的过程中反思自己,通过听课将其他教师的成功经验借鉴到自己的实际教学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授课方法,使自己所讲的课更加充分和完善。听课的范围有多种选择:

一是听本学科老教师的课,这是尽快提高教学能力的一条捷径。在虚心学习老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技巧和教学经验的同时,听课的过程中应多设几个为什么:假如我上这节课,我会怎样设计?同样的一个教学环节,我会用什么方法去教?相比较而言,上课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基于怎样的理念?他使用这样的一种教学方法有怎样的依据?通过比较,反思自己的教学思路,经过认真思考之后,再比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分析,大胆地去粗取精,扬长避短,最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写出符合自己特点的教案。

二是听其它学科教师的课。尽管非同一学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不完全相同,但教学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学科与学科之间往往存在许多相通之处。经常听其它学科教师的课,和自己所任教的学科特点进行比较反思,是借鉴别人的经验来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为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的双边活动。教与学的双方均需在相应输入与输出的基础上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学生座谈会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第一手资料的最好的形式。定期和不定期地召开学生座谈会,是实时监控现行教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有效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对任课教师来说,是了解学生、了解现状、了解自己,从而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必不可少的途径。召开学生座谈会的时间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学期开课之前,二是学期教学之中,三是学期考试之后。开课前座谈会的主要内容是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前期课程的学习情况、相关课程的教学进度,以及学生对新开课程的建议和需求等,座谈会之后,任课教师要认真反思开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对已完成的教案预案进行相应的调整修改;学期中座谈会的主要内容是倾听学生对自己授课过程中的一些看法和意见,针对普遍存在或带倾向性的问题,及时改正教学方法,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结构和学习水平来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进度,使教学更贴近学生实际。学期后座谈会的主要内容是要全面了解课程衔接、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实验课的组织和管理等情况,座谈会可以邀请教学管理干部和学生管理干部参加,座谈会结束之后,要认真反思本门课的整体设计和教学实施情况,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拿出对下一轮教学改革的建设性意见。

波斯纳曾说过:“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训,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这句话充分表明了教学反思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重要性。著名教育家叶澜也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却可能成为名师。”作为一线教师,只要从身边的工作做起,养成勤写教学反思的习惯,坚持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在自我反省、自我矫正中奠定好职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关建国.政治课教师应注意课后总结[j].卫生职业教育,2006,(8):133.

[3]岳亚军.在听课评课中挖掘教师成长内核[n].中国教育报,2008-5-2(6).

[4]李建平.教学座谈会――教学管理的重要一环[j].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01,15(11):

教师论文格式格式(精选19篇)篇二

小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和普通高等教育同属于高等教育范畴,但其类型特征是职业技术教育。它与普通高等教育在培养目标、教学模式、服务方向、生源质量等各方面都有着本质的区别,因而对作为小学教育教学实施者和小学教育特色体现者的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也有着与普通高校教师不同的要求。但是,作为主要评价手段的职称评定,却套用普通高校的标准和办法,显然与小学教育的性质不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积极性、创造性和奉献精神的发挥,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师队伍建设乃至小学院校的发展。

一、小学语文教师职务评定过程中的问题。

1、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评定套用普通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机制,忽视了小学教育的特殊性。

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教学模式、办学层次、生源质量等很多方面具有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的特点。在培养目标上,小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应用型人才,普通高校的目标是培养研究型、知识型人才;在教学要求上,小学教学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操作技能的培养,普通本科教育注重理论知识传授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在专业设置上,小学教育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市场发展变化为信号,其实用性、针对性明显强于普通高校;在培养目标的实现途径上,产学结合是是小学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学历层次和学制上,小学教育学历层次从整体上低于普通高等教育学,小学教育的主体是专科层次,学制一般2~3年,普通高校的主体是本科层次,学制4~5年;在生源质量上,小学生源的文化基础低于普通高校。小学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差别,决定小学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采用的教学方法等与普通高校教师也有差别,其职称评定的标准和方法也应有差别。可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师的职称评定却与普通高校一起进行,同一标准,忽视了小学教育的特殊性,没有突出小学教育的办学理念,也不利于形成正确的办学导向。

2、缺乏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评定的单独标准,不能客观公正地体现小学语文教师的能力和水平,不利于充分发挥小学语文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才智。

小学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是以职业岗位要求为主导、以应用技术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以产学研相结合为途径的教学过程。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强化操作技能培训,在小学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中起着关键作用。小学教育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具备“双师”素质,尤其是专业课教师既要具有教师资格证书,又要具有职业技能证书。这就是说,作为教学组织者、指导者、实施者的小学语文教师,既要储备厚实的理论知识、宽泛的专业常识,更要有很强的操作技能,有解决技术问题和开发完成项目的能力。如果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评定完全套用普通高校教师评定标准,忽视技能等级,显然不能整体地反映小学语文教师的能力和水平,起码没有承认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甚至是人为地加重了小学语文教师的负担,拔高了小学语文教师的评定标准。小学语文教师的技术能力在关系到他们切身利益的职称评定中被忽视,就是其劳动付出和劳动成果得不到承认,不利于小学语文教师工作积极性和才智的发挥,特别是会挫伤他们提高业务水平尤其是实践水平的积极性。

3、在职称评定上,用普通高校的科研标准要求小学语文教师,会形成错误导向,既不利于小学院校科研特色的形成,也不利于小学院校师资队伍结构的优化和优良学术风气的形成。

首先,小学院校的科研具有地方性、应用性等特点,侧重于应用技术研究和技术成果的推广,而普通高等教育的科研重点是基础理论研究,如科学发现研究、应用理论研究等,它们的成果和产出形式有很大的不同,存在诸多不可比因素,如果在职称评定上,用普通高校的科研标准来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势必形成误导,迫使小学语文教师把目光放在“理论研究”上,会迷失小学科研的方向,丧失服务社会的功能。二是普通高校特别是科研型高校和科研教学型高校的工作重心在科研,而小学院校属于教学型高校,教师用于科研的时间和精力相对有限。如果用普通高校教师的科研标准要求小学语文教师,会引导小学语文教师放松本职,或只是应付当前的教学任务,腾出时间去拼凑论文,以凑足晋级所需的论文数量(这些论文很可能与教学无关),以便能顺利评上职称,也难免使一些教师在物欲名利驱动下,无视道德和责任,降低教学质量跑“项目”、买“成果”,甚至用抄袭、剽窃等手段来达到目的,危害校园清正的学术风气。目前小学院校师资队伍职称结构很不乐观,副高以上职称太少,有的学校存在无正小学称的状况,形势非常严峻,离教育部《小学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有关师资队伍的达标条件相差甚远,一个重要原因是科研瓶颈。小学院校教师在自身科研素质、科研课题申报机会、科研工作条件等方面和普通高校存在着较大差距,因而在开展科研工作、取得科研业绩、发表科研论文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难度。而现行的职称评定办法与标准导致转型类小学院校教师在职称过渡中,因缺少论文论著等理论成果不能平稳实现职称过渡。在正常晋职中,科研更是小学院校教师职称提升的主要制约因素。

4、现行职称评定政策不注重育人标准,与小学院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体系脱节。

职业生活只是人生的一部分。在学生进行技术准备的过程中,同时构建起丰富的精神世界,培养热爱生活、承担责任、文明知礼、和谐发展的人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使命。学校要从这一目标出发,既重教书又重育人,要为育人目标的实现设置理想的职业培养环境,建立职业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体系,并将其贯穿于整个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在日常学生管理中,也要体现职业培养特色。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在教书育人特别是在指导学生实训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职业责任感、劳动态度和敬业精神、法纪意识、职业道德情操、团队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现行职称评定政策对教师的任职年限、学历学位、外语水平及学识水平、业务能力、工作业绩等都有具体的规定或明细的量化标准,但在小学语文教师的育人要求及其标准上,只笼统体现在政治条件或师德表现中,不明确,不具体,比较弱化。会导致小学语文教师对培养对象的品德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忽视,不利于小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全面实现。

应该高兴地看到,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了单独设立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评定标准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但到目前为止,我国仍然没有出台小学院校教师评定的统一政策和指导意见。在评定过程中,虽有口头安排,但没有执行标准。政策和制度是重要的指挥棒,它引导社会资源的流向和人们的价值取向。因此,加快改革步伐,建立客观、合理、公正、公开的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评定机制,发挥职称评定的正导向作用,促进小学语文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小学教育的发展。

1、改革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评定机制,实行小学语文教师与普通高校教师职称分开评定。

一是要切实解决好转型类院校教师职称由中职系列到高校系列的转评问题。从中职升格为小学的转型类学校,其教师的职称都有一个转系列的职称过渡问题,可是,在突如其来的转评面前,很多教师因缺少高教系列标准中的论文、论著等“硬件”而搁浅。事实上,这批教师因技术娴熟和经验丰富,在目前和今后一个长时期里,在小学院校都是挑大梁、当骨干的中坚力量。要从实际出发,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理顺关系,采取单设标准、单独开评的办法,解决一大批“转型”类学校教师职称转评搁浅的现实问题,以使他们安心本职工作,逐步实现自身知识结构的优化,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二是独立设置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评定系列。我国现有三十八个职称评定系列,划分不同系列的依据是行业职业的不同工作性质和特点。其中教师这个称谓的职称评定就按层次、类型分成了六个不同评定系列,并有不同的评定标准和办法。目前初、中级教育均按类别分开评定职称,唯独高等教育合并开评,且适用相同标准,很不合理,改革势在必行。三是改革职称评定的办法,实行集中学术评审与现场操作考核相结合,既将小学语文教师参评职称的学术水平材料集中上报到相应职称评审机构,由专家统一评审,以保证小学语文教师作为高等教育施教者应有的学识水平;对小学语文教师的操作技能采取现场实地操作的方法,组织行业专家评定,更能反映小学语文教师实践技能的真实水平。还可以探索评定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评定的量化考核办法,使职称评定更具针对性、实效性,更加客观公正。四是要进一步完善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评定的监管机制,如建立评委库前公示制度、评委承诺制度、评委考核制度,同时坚持评委随机抽签制度和评定复审制度等。

2、尽快出台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评定的`标准和条件。这是小学院校教师职称改革的核心问题。

小学语文教师的职称评定标准,除在任职年限、外语水平、计算机能力、普通话等常规性要求上执行国家有关政策外,在论文、论著、科研成果、表彰奖励上要体现小学教育的特色。小学院校教师评聘制度要破除论资排辈观念,革除只重科研,轻视教学的思想,在参评资格上,要兼顾教师资格和职业技能资格;在教学能力上,要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从课堂教学与实训指导两方面综合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在科研上,不能只以论文数量、级别论短长,不能只以有无论著作取舍,小学语文教师根据区域经济特色和教学需要开发的校本教材能贴近实际,有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样予以承认;小学语文教师服务经济、进行技术成果的应用和推广,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是成果。对于双师型教师,特别是能工巧匠,在学历学位上应适当降低条件,对实绩突出的“双师”型教师要设立破格评定标准。笔者认为,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只是进入小学教育领域从业的“门票”,并不能代表其学识水平、业务能力和贡献;将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名称变更为行业技术资格证书的主张也是有失偏颇的,这不仅会降低小学语文教师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应有的条件和水准,而且会丢弃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特定职业性。

3、改变重能轻德观念,注重实训环节的育人功能,强化育人标准。

一是要克服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评定中重专业、轻素质,重教育、轻德育的现象,强化和细化小学语文教师的政治要求和师德表现,使有关条件和标准更加具体,更具操作性和可比性。二是在评定标准的制定和评审过程中,强化实训育人的功能和标准。小学教育的实训教学环节在育才和育人方面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实训不仅给学生传授技术,而且是培养学生坚定的职业理想、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勤奋的劳动态度和敬业精神、严谨的法纪意识、恪尽职守的职业道德情操、友好协作的团队意识和吃苦耐劳的意志的最好手段。三是要把教师培养人才及其效果的状况作为职称评定的主要依据,对专业理论课教师和专业技术课教师尤其要把科研成果转化、技术改革、操作创新和指导学生实践的效果放在第一位,真正体现公开、公正与公平。要把学生满意率、组织学生参与技术创新和获得发明专利、指导学生参加各项技能大赛成绩、为企业和社区服务的成效等作为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定的重要条件,要将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评价列为教师职称评定的参考依据,从而促使小学院校教师殚心竭力、专注本职,为社会培养大批品行优秀、理论够用、技术娴熟、敬业有为的职业人。

教师论文格式格式(精选19篇)篇三

自1850年第一所大学创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的发展一直比较缓慢而稳定。

到1956年,全国共有9所大学。

在随后的里,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到了1976年已经拥有19所大学。

20世纪60年代,在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未来委员会(马丁委员会)的倡议下,创建了一批高等教育学院,之后又相继成立了一批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

这种传统综合性大学和新增高等教育学院并存的双轨制一直持续到1988年。

因此,这段时期在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史上被称为澳大利亚大学的双轨制时期。

1.改革背景与动因。

在双轨制时期,在惠特拉姆工党政府的改革下,联邦政府承担了将近所有高等教育资金拨款的责任,从而对大学的控制也开始加强。

1977年,澳大利亚政府成立联邦高等教育委员会(tertiaryeducationcommission),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的管理和控制,对大学的财政拨款也愈加仔细和慎重。

1981年,联邦高等教育委员会认为,各大学分布在高级职称类别的人数过多,如高级讲师系列从1975年的23.9%增长到1980年的29.2%。

大学管理层也意识到教师成本是大学最大的支出,教师晋升人数的增多和速度的加快都意味着更多人力资本的支出,当时教师的人工费用占到大学开支的80%。

因此,政府和大学对教师职称的晋升和聘任进行了相关改革。

2.改革内容。

首先,政府对教师的聘任和晋升政策开始进行干预。

例如,大学教师实行全国统一的工资标准,改革教师学术休假制度,在休假时间长度和条件方面更加严格。

各大学在教师职称晋升政策方面做出的改革主要有两项内容:第一,在讲师和高级讲师系列增设晋升条件。

各大学对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实行绩效管理,绩效评估结果与晋升评审过程相关联。

第二,对各个职称类别(特别是高级讲师和副教授系列)设置定额政策。

因此,这一时期澳大利亚大学教师职称晋升的特点是:60-70年代,教师人数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而迅速增加;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对大学控制的加强和拨款的日趋严格,教师职称晋升的竞争更加激烈,教师的流动性也减弱,很多教师认为高级讲师系列已经是职业生涯的最顶端。

(二)道金斯改革至21世纪初澳大利亚大学教师职称晋升政策变革。

1988年,在时任就业、教育与培训部长约翰•道金斯的倡议下,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系统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结束了20年的双轨制。

澳大利亚综合性大学与高等教育学院合并,形成全国统一的高等教育体系。

这就是澳大利亚教育史上著名的道金斯改革。

自1988年道金斯改革至21世纪初,澳大利亚大学教师在职称晋升政策方面经历了一系列变革。

1.改革背景与动因。

自澳大利亚形成全国统一的高等教育体系后,开始实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计划,向国内学生和海外学生进行收费。

同时,联邦政府从财政到教学全面加强了对高等教育的管理和控制,如在政府拨款模式方面实行竞争型拨款模式,鼓励大学按照市场机制进行运作。

因此,各大学为获得更多竞争性拨款、吸引生源,开始关注教学质量和科研成果,并在管理制度方面进行改革,实行企业化运作模式。

商业化、企业化和管理主义成为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管理的核心词汇。

在这样的背景下,围绕大学企业化运行模式,澳大利亚大学教师职称晋升政策也相应地进行了改革。

2.改革内容。

首先,随着全国统一的高等教育体系的建立,各大学的五级职称体系正式确立起来。

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高校合并,澳大利亚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比十年前增长了64%,大学规模的日益扩张导致对教师的数量需求也在增长。

在此情形下,各大学在各个职称类型的聘用形式方面,除了终身制教师外,开始聘用合同制教师,并模仿美国大学的聘任体系,即讲师和高级讲师在经过3到5年的合同试用期后,有机会转入终身体系。

在教师晋升标准方面,与大部分西方国家相同,主要依据教师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的成绩与绩效。

一般传统的权重是:教学和科研分别占40%,社会服务占20%。

但在实践中,科研成果往往占更大的比重。

教师们也纷纷抱怨,在职称晋升过程中,缺乏对教学成果的重视,过于关注科研论文发表的数量。

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大学市场化机制的运行和对科研商业化的.强调,各大学更加鼓励教师进行科学研究,争取更多的企业资金。

在职称晋升评审过程中,科研绩效的优势更加明显。

20世纪90年代,随着澳大利亚大学企业化模式的运行,各大学也和企业一样,在劳资关系方面有着更大的自主权,实施企业协议(enterpriseagreements)的方式。

企业协议通常由高等教育机构与教师工会代表协商后制定,由教职工投票表决,获得大多数人同意后方能生效。

企业协议也必须遵循国家及州的相关劳动法案。

澳大利亚大学教师工会(nationaltertiaryeducationunion,nteu)在协议修订和捍卫教师权利与福利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各大学的企业协议规定了教师聘任、职称晋升政策和教师工资待遇等条款。

企业协议一般三年修订一次。

各大学如有关于职称晋升政策的调整和变化,也会在新一轮的企业协议中进行修订。

从以上改革内容来看,道金斯改革后的20世纪90年代是澳大利亚大学职称晋升政策变化较大的阶段。

一方面,大学职称晋升在制度上更加完善,奠定了五级职称体系和职称晋升的权重标准。

另一方面,随着外部环境和政府政策的变化,大学开始实行企业化运作模式,在新管理主义思潮和市场化的驱动下,“效率”和“责任”逐渐成为各大学的核心追求。

大学在职称聘任和晋升政策方面有了更多的自主权,与教师和工会进行三方协商,进而通过企业协议来规定教师的聘任和晋升条件。

另外,这一时期的大学为节省开支、降低工资成本,打破了教师终身制,开始聘任越来越多的合同制教师,教师的流动性和竞争性得到加强。

二、21世纪澳大利亚大学教师职称晋升政策改革。

进入21世纪,澳大利亚各大学的教师职称晋升政策也发生了重要变革。

教师岗位设置改革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除了科研型教师、教学科研型教师外,各大学出现了更多教学型岗位教师。

这一变化也引发了职称晋升政策方面的改革:澳大利亚各大学调整了相关职称晋升标准,给予教学型优秀教师更多职称晋升的机会。

(一)改革的必要性与动因分析。

1.全球化背景下“教学学术观”理论对大学教学质量关注的推动。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相继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大学的教学质量非但没有上升,反而出现下滑迹象,“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在大学普遍出现。

在此背景下,1991年,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前主席欧内斯特•博耶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学术的反思———教授工作的重点领域》,提出了“多元学术观”理论。

博耶认为大学里的学术不应仅仅指科学研究,还应包含整合的学术、应用的学术和教学的学术(scholarshipofteaching)。

博耶的学术观点特别是教学学术的思想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激发了西方各国高等教育机构对教学的重视,促使其认可和奖励教师的优秀教学。

教师论文格式格式(精选19篇)篇四

1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体系构建中的“瓶颈”

政府的强制意识过强。

宁波经济现阶段高速发展时期,地方政府在地方中拥有特殊地位,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和培育基本模式是由政府的科委或其他部门牵头,组织一批专家学者进行理论研究,提出一个方案来构建区域创新体系。

很显然,在区域创新体系构建巾忽略了如何实现企业创新和区域创新的协同效应,忽略了创新活动巾最为重要的一个主体——企业的广泛参与。

本义认为宁波地方政府应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发挥“服务政府”的职能,在企业具备了成熟的市场经验,市场和市场制度发育成熟后,逐步退出大范围的创新活动,把创新的主角让渡给企业。

否则政府的行为,包括制定的旨在促进创新的政策,有可能因为强化了创新体系的弱点,或引入了不适合体系基本逻辑的机制而阻碍创新。

区域技术发展与区域创新环境不相配比。

国外研究表明,区域技术创新的发展受到区域具体的发展历史、文化、传统及其所形成的制度因素的影响。

无论是制度和技术的劣势区域还是优势区域,区域发展的关键是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与该区域的制度、产业结构和历史文化的匹配关系。

如果是匹配关系,就会产生协同效应,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反之,会抑制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的互动过程,是两者的关系渐进地走向匹配的过程。

两者协同效应弱,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明显;协同效应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具有很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匹配科技超前或科技滞后;协同效应差,抑制区域经济发展,资源浪费,缺乏持续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

盲目创新的`误导性。

宁波地方政府确信区域创新活动能够带来经济的高速增长,经济发达区可以维护竞争优势。

事实上,信息在某种程度上减弱了技术在经济中的绝对重要地位,技术已经不能完全保证一个地区始终处于优势地位。

各个不同区域的发展路径并不完全一致,如北欧的丹麦,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没有高速增长时期,但经过较长时期的缓慢发展,丹麦最终还是走上了成功之路。

英国的科技投入在oecd国家中一直处于前列,但上个世纪以来,英国的技术与竞争能力却江河日下,亚洲四小龙没有令人瞩目的科技进步,却取得了令西方惊叹的经济发展。

上述事例表明,技术创新不能保证短时期内带来高速经济增长,就可能使得那些本希望通过技术创新取得快速经济增长的区域,在技术创新不能像投资某一个具体项目一样短期内见效时,丧失耐心,甚至放弃区域创新。

这显然不是一个理性的选择。

当^v^评价地方政府的指标仍然偏重于经济增长时,地方政府干预区域创新活动的现象就不可避免。

所以,建立创新体系一定要意识到区域创新的长期性。

2集群创导是构建宁波区域创新体系的可行路径。

集群创导的提出。

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和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探讨区域创新体系的路径依赖规律,并能应用于实践,必须从“体系”内的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进行综合研究,必须依据特定区域内的特殊性对区域内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扩散、技术创新政策和战略进行实际考察。

集群创导的实施模型。

集群创导实施模型。

集群创导实施模型为理解、分析、评价集群创导提供概念框架。

该模型基于四个要素:三种驱动力(地区或冈家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集群创导的目标,集群创导的过程)和集群创导的绩效,如图1所示。

运用集群创导的在实践中的思路。

实施群创导,要建立企业共性技术研发和服务台,培育学习与合作竞争的集群创新文化,大力推动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知识集群和技术集群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坚定不移地把商浙区、经济开发区和大学科技园发展为区域创新基地。

3构建宁波区域创新体系的思路。

在基于产业集群的基础之上的宁波区域创新体系构建中,政府制定并完善产业集群的发展政策,不断优化区域创新环境,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辐射能力。

具体的分为下面三个方面:

产、学、研、官结合的机制。

区域创新体系作为一个经济区城内与技术创新的产生、扩散和应用直接相关,并具有内在村1互关系的创新主体、组织和机构的复合体系。

产业集群作为一个创造、扩散和应用知识的体系,从本质上讲就是一个区域性创新体系,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模式。

要将产、学、研、官结合的机制发挥能动性,构建区域创新环境,形成活跃的创新创业局而。

要逐步形成以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政府积极参与和引导的“产学研官”合作机制,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在这种合作机制中,政府的职能主要是制定合作发展的战略规划、用人政策,协调大合作项目等;大学和科研机构的职能是着眼高新技术的基础研发,提供最新的技术和研究成果;企业的职能是着重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工艺创新,并将科研成果商品化。

努力消除宁波各区的地域差异、整合区域经济资源。

宁波区域创新体系是区域发展的关键,在于打破原来本地创新主体间的联系阻隔,加强彼此问的交流与合作,从而能够保证整个区域持续的创新活力。

世界经济发展经验证明,新制度催生新技术,创造新产业,造就新经济。

教师论文格式格式(精选19篇)篇五

摘要:教学语言是教学信息的载体,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工具。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所以说,教师的教学语言技能水平,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在引导学生学习,启发学生思维,实现教学目标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而要慎之又慎。

关键词:教学语言;类型特征;技巧风格。

一、什么是教学语言。教学语言是一种机智,一种才华,一种素养。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智力劳动效率。”也就是说,教师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教学语言。充满激情、充满幽默、富有启迪性而又准确鲜明流利的讲话,是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前提。

二、教学语言的类型。通常,我们根据课堂教学中教学语言的功能性质,将教学语言分成叙述性语言、论证性语言、评价性语言和演示性语言。叙述性语言是指用于客观地反映事实、事件、活动、人物或某种环境状况的语言。它高频地在课堂中运用。如语文教学中介绍文章的情节结构,内容大意,时代背景等。在理科教学中对一些基本概念、定理、公式、定律的讲解等。教师在使用叙述性语言时要做到条理清楚,脉络分明,同时也要尽量做到生动优美。论证性语言是指在教学中用事实、数字、论断、定理和定义等论据来证明论题或论点的语言。教师在运用论证性语言时,要注意做到论题鲜明,论据充分,论述过程要有条不紊,层层深入,语言要简明清晰,口气平缓严肃,要以理服人,符合逻辑规律的要求。评价性语言是反映教师对客观事物,对学生学习状况、思想状况进行评定的语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信任激励的评价语会让学生铭记终生,不断进步;反之,挖苦讽刺,伤害自尊的评价语则会伤害学生心灵,挫伤其积极性。因此,教师在使用评价性语言时,要注意把握尺度,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演示性语言主要运用于利用实物、标本、道具、图表或实验显示事物的本来面目、发展和演变的过程的教学中。在演示教学中,教师担当着“讲解员”的角色,教师必须将描绘和语言讲述,将实物、实验的演示与语言介绍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教学语言的特征。

1.教育性。教师应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为人师表,做好学生的表率。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首先自己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克己奉公、诚实勇敢。

2.学科性。教学语言所传递的是某个学科的教学信息,必须运用本学科的专门术语来进行。因为专业术语是一定学科范围内的共同语,运用它们进行教学,一说就懂有利于交流。否则,不但语言不严密,甚至可能出现错误。

3.启发性。教师教学的重点在于开启学生心智,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因此,教学语言必须具有启发性。《学记》里讲:“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张而弗抑,开而弗达。”意思是说,有学问的人教育学生在于开导,引导他走路而不必硬牵着他,鼓励他前进而不必强制他,启发他去思考而不必把一切都告诉他。由此看来,教学语言启发性的特点便在于“开而弗达”。

5.口语化。教学语言不同于电影、电视、话剧、演讲的语言。后者有精心加工过的底稿,表述时是书面语的翻版。而课堂教学语言基本上是没有底稿的、临场的口头语言。课堂教学只可能在内容、环节等上做备课,但不可能把课堂上要讲的每一句话都“备”和“背”下来。教师应加强语言表达的训练,使自己的教学语言在通俗易懂口语化的同时又幽默有趣,生动形象。

四、教学语言的技巧。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两位教师年龄相当,学历相同,专业知识水平相近,同时教学的对象内容基本一致。但其中一位教师讲课成功,课堂气氛生动活跃,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兴致勃勃。另一位教师的讲课效果则一般,课堂气氛呆板低沉,教师讲得索然无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为何会有这样的情况呢?我看关键就在于两位教师对教学语言的掌握不同。因此,可以说,教学活动的灵魂就在于教学的语言技巧,无论你具有多深的理论水平和多高的研究能力,在教学这门艺术面前,没有语言技巧的教学则是失败的教学。

如何能达到如此的教学语言技能呢?关键是要把握教学语言的魅力所在。流畅准确是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要达到这一点,就要掌握科学的发音方法和吐字纳音的技巧。掌握适宜的语速、音量,做到轻重缓急、抑扬顿挫且表达准确。饱含真情是教学语言的魅力之源。教学语言应充满真情,应当是声发于情,意寓于情,理融于情。只有注入真情实感的才会触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心灵的共鸣。生动形象是教学语言魅力的生命。教学语言的生动形象在教学活动中是教师通过语言的立体表达,创设出既有节奏,又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刺激感染学生,产生美感效应。幽默风趣是教学语言富有魅力的更高要求。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语言不时表现出幽默风趣的风采,可以极大的对学生产生吸引力,使学生有趣,精神振奋,而且能创造出一个活跃且和谐的课堂氛围。启智导学是教学语言充满魅力的重要因素。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在他的“问题教学法”中,要求教师运用教学语言“创设问题的情境,去点燃学生好奇心之火,去打开学生思维的门户。”启智导学的教学语言能启迪学生智慧,疏通思路,指引导向,“用语言把人们的心灵点亮”,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积极的兴奋状态。

总之,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逐渐把握教学语言的技巧,形成适合自己教育教学的语言风格,从而充分发挥教学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看了“教师评职称论文格式要求范文”的人还看:

教师论文格式格式(精选19篇)篇六

摘要: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是一个持续发展过程。它既有职前、职后时间上的连贯和持续,又有小学教师多个维度教育素养的横向区隔。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内容就是教师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发展,我们需要让即将或已经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的人有一个开放的视域和长远的规划。

关键词: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教育、职业道德。

一、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综述。

60年代末,美国学者福勒(fuller)以其编制的著名的《教师关注问卷》揭开了教师教育发展理论研究的序幕。她提出了教师教学关注阶段论。她认为,师范生在成为专业化教师的过程中,关注事项可分以下四阶段来说明。(1)任教前关注阶段。此阶段是专业养成时期,师范生仍是扮演学生角色,没有教学经验,只关注自己。(2)早期生存关注阶段。此阶段初次实际接触教学工作,所关注的是作为教师自己的生存问题。他们关注班级管理、教学内容以及指导者的评价。在此阶段具有相当的压力。(3)教学情境关注阶段。此阶段所关注的是教学情境的限制和挫折,以及对他们不同的教学要求。在此阶段,较重视自己的教学,关注自己教学表现,而不是学生的学习。(4)关注学生阶段。虽然许多教师在职前教育阶段表达了对学生学习、社会和情绪需求的关注,但直到亲身体验到必须面对和克服较繁重的工作时,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规律,开创了教师发展阶段理论这一新的研究领域,为后继研究奠定了基础。

70年代末,伯顿(boton)提出了教师生涯发展三阶段的理论。(1)生存阶段,指教学的第一年。在此阶段,教师刚进入一个新环境,再加上没有实际教学经验,所面临的各种事物都在适应之中。教师所关心的是班级管理经验,学科教学、改进教学技巧、教具的使用,以及尽快地了解教学内容,做好课程和单元计划及组织好教材,做好教学工作。(2)适应阶段,指教学第二至四年。教师开始了解到儿童的复杂性,并寻求新的技能以适合教学的各种需要。(3)成熟阶段。指教学的第五年。这时教师对教学驾轻就熟,对教学环境了如指掌,能从容地处理教学工作,并不断地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这使其科学性增强了,但他理论的缺点与凯兹一样,把教师任教后五年归为成熟期,而教师的专业生涯可能长达30~40年,忽略了在漫长的生涯发展过程,教师可能也会遭受挫折、产生倦怠,而需要加以调适的特点。

80年代,费斯勒(fessler)提出动态的教师生涯循环论,整体探讨了教师生涯发展,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了解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用的参考架构。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都在追求新的教师学习和专业发展模式,形成教师发展多元化的格局。教师教育也从只重视职前,到既从事职前,又重视人职和在职教育相结合的一体化方向发展。

二、我国教师专业化的现状。

我国有关法律已经为推进教师专业化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证。

1994年我国开始实施的《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第一次从法律角度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1995年国务院颁布《教师资格条例》教育部颁布《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教师资格制度在全国开始全面实施。20,我国出版的第一部对职业进行科学分类的权威性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首次将我国职业归并为八大类,教师属于“专业技术人员”一类.4月1日起,国家首次开展全面实施教师资格认定工作,进入实际操作阶段。但至今,对教师是不可替代的专门职业仍未形成共识。

我国现有一千多万中小学教师,是国内最大的一个专业团体,承担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小学教育。尽管我国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专业化标准的要求,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教师专业化尚有不少差距。我国小学和初中教师的合格学历起点偏低,部分教师职业道德意识淡漠,广大教师中教育观念陈旧落后,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不强,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知识面狭窄等都是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随着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教师质量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的差距明显表现出来。改革与发展教师教育,推进我国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势在必行。

三、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意义。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成长、教师发展、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从专门职业的特征来看,“教师职业是一个行程中的专业”,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是将教师有职业变为专业,确立专业标准,取得专业地位的发展过程,是增加教师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和形式专业情意的过程活动。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是职业特性对小学教师的必然要求,她能够激发和坚定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有助于实现小学教师的生命价值。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特征是自主发展,即教师具有自我发展的意识和动力,自觉承担专业发展的主要责任,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反思、探索,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高,并不断向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它强调教师是专业发展的主人,并对自己的专业发展负责。

四、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职业认同感与遵守职业道德。

1.职业认同感。

“职业认同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的教学方式、成长方式和对待教育的态度。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认识、对自己承担工作的意义的理解,能使自己产生光荣感、责任感,同时也促使自己思考以什么样的素质来完成好工作,怎样完善自己的专业素养,加快自己的成长等问题。

2.遵守职业道德。

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理论体系和经验系统。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会主席舒尔曼认为,教师必备的专业知识至少应该包括如下方面:学科内容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学生及其特点知识;教育脉络知识;教育目的目标、价值、哲学及历史渊源知识。

(三)提升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运用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顺利完成某种教育教学任务的活动方式和本领。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最突出的外在表现,也是评价教师专业性的核心因素。教师的专业能力主要包括:

1.教学设计的能力,是指教师在课前根据学生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加工,并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与方式方法以取得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包括分析学生特点与组合教学内容、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预测课堂情形变化等技能。

2.教学语言能力,教学语言是教师对学生实施教育教学的最重要手段,即使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领域的今天,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的功能仍不可替代,是讲究教学语言能力的真谛所在。一般而言,教学语言可分为口头言(有声语言)表达、书面语言表达(板书板画)和身体语言(无声语言)表达三种类型。

3.教育教学交往能力,这既是教师有效实现与学生的双向沟通所必需,也是教师群体形成教育合力、教师与社会各界合作搞好学校教育以及积极投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所必需。

4.组织和调控课堂的能力,这是保证教学过程顺利、有效进行的重要条件。在课堂教学的组织调控中,既定的教学目标是“灵魂”,教学程序是“蓝图”,教学评价是手段,合理组织调控课堂结构是核心,洞察学生心理是基础,运用教育机智艺术地处理突发事件是保证,而营造融洽适宜的课堂氛围则是根本。

5.教育研究能力,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应该是一个终身学习者和研究者。具有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坚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开展研究,是教师专业能力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在研究中提升对教育的认识和教学技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6.创新能力,指创新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的能力,是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追求与归宿。

(四)建构专业人格。

人格是一个人的整体心理面貌,教师的人格形象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心理特征的整体体现,具体包含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师的情感、气质、兴趣等。教师的专业人格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心理基础。专业人格的建构,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随着对教育的本质与价值、对学生生命与特征、对自我生命与生活的深切感悟理解的基础上而逐步形成的,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对职业道德和教育理想自觉追求的结果与内化,是教师专业发展心智成熟的表现。

(五)形成专业思想。

专业思想是教师在深人理解教育工作的本质、目的、价值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教育教学的基本观点和信念。它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性支点和专业自我的精神内核,是教师对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教学专业工作者的向往与追求。所以,每位教师都必须通过广泛学习教育理论与总结反思自我教育实践而形成自己的教育专业理念、专业思想,而且还必须使其不断更新、不断发展,并永远走在时代的前沿。21世纪教育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更加普遍、持久、深刻的基础性价值,因此尤其需要教师具有正确而明晰的专业理想。

(六)专业自我发展。

教师专业自我,就是教师在职业生活中创造并体现符合自己志趣、能力与个性的独特的教育教学生活方式,以及个体自身在职业生活中形成的知识、观念、价值体系与教学风格的总和。教师专业自我的形成过程,是在教师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教育教学素养不断提高的过程,是教师职业生活个性化的过程,也是良好教师形象形成的过程。就当前教师专业自我方面而言,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就是必须充分认识和感悟教师工作的创造性特征及其对社会发展与自我生存的价值和意义。

结语。

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教师专业水平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课程改革的成败。每一所学校都要根据校情、师情、生情的特点,努力为教师搭建专业成长的平台,寻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新途径,让教师专业水平与新课程改革齐头并进。

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是一个持续发展过程。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是自主发展,自主发展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所在,也是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强专业理念和师德教育、拓展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是师范生成长为优秀小学教师的必要途经。

教师论文格式格式(精选19篇)篇七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那么相关的论文怎么样写呢?我们可以看看下面的小学教师学科论文。

摘要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可以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促使基础教育的变革。只有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得到提升,才可以保证基础教育的全面提升。

信息化时代需要每个教师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以满足时代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求。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信息化教学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使得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发生了一些改变。教师作为教育信息化的直接参与者,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熟练运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效能成为教师专业能力的必备要素。

软硬件资源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够科学合理。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些学校的信息化基础设施配置不科学、不合理,造成了资源浪费,阻碍教学。例如,一些学校的教室都会配备多媒体教学设施,但是设备明显不成体系,如显示器太小、悬挂的又比较高等,造成学生学习不方便。教学不仅要传授一定的知识,同时还要激发和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需求,多媒体设备由于配置不科学,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增加学生厌学情绪。

教师可利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比较匮乏。目前在一些小学学校的日常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学校教学资源匮乏,可供教师使用的资源少之又少,而仅有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又不太符合课程要求,教师拿过来之后必须经过重新加工,没有给教师带来便利,反在一定程度上给教师增添了新的压力;网络教育资源比较杂乱,教师必须额外花费大量时间去搜集、整理、再加工。

教师信息化素养偏低教师信息化教学意识比较淡薄。目前大部分教师都对信息化教学抱有很大兴趣,支持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但同时,我们也发现,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意识观念还处于浅层次上,没有深层次地认识到教育信息化要求教学和自身能力必须与之相适应。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不足。在当前教学中,可供教师利用的配套资源少之又少,而且多数教师信息技术水平处于“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等层面上,不能够独立进行。

课件。

开发、网页制作等。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缺乏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无法进行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制作、开发、应用。

教师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在信息社会,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我们发现,大多数教师并没有主动去学习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知识,或者参加相关的培训,很多教师仅通过学生的反馈来判断自己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很少有教师主动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或者主动与其他教师进行经验交流分享。

缺乏激励机制通过相关的调查我们发现,大多数学校对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没有明确要求,未与教师评优条件和晋升职称联系起来,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与激励机制。影响到教师对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不重视,积极性不高,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动力不够,教师专业成长也相应受到影响。

完善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1)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9―2020年)》中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终端设施普及,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加强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我们感到主要是要做到信息化教学设施满足教师每堂课都能实现应用信息化手段教学,每个班级都可以连接到互联网,能够使教师在恰当的时间运用合适的信息技术完成有关的教学任务,校园信息化建设走向课堂的信息化普及应用。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开展信息化教学的条件,是提高教师信息化能力的平台。

2)加强优质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9―2020年)》中提出“加强优质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信息化教育资源的建设一要靠国家的关注和支持,二要靠学校和教师自身来完善。学校可以根据学科组建不同的资源小组,将优秀的资源通过网络平台供教师共享,小组成员可以根据自己学科的特殊性搜索、制作相关的资源,同时小组成员要互相学习、互相分享好的经验。当然学校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在经费充裕的情况下购买一些优秀的教学资源,供教师使用和学习。

提升教师能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作为教师教学能力的组成部分,处于一种动态变化的过程。教师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必须要不断更新知识和能力素质,需要具备一种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才能适应这种变化。

1)培养教师从实践中学习的能力。信息化教学能力属于实践性知识的范畴,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与习得要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和训练,并在具体的信息化教学实践中发展和完善。作为教师首先要具备最基本的教学功底,不仅要具备传统条件下的教学能力,而且还要思考传统教学和信息化教学之间的关系,掌握信息化教学技能。其次要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反思、学习,吸取信息化教学中的精髓,总结经验,找寻不足,不断学习,探索适合自己学科和个人教学风格的信息化教学技巧。

2)增强教师的反思意识。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曾经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作为一名职业教师,一要通过。

日记。

反思;二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思考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三要与同事、专家的交流中反思,在和别人的交流过程中会学到对自己成长有价值的东西;四要从学生的意见中反思,通过学生的反馈意见,不仅教师受益,而且还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改革培训方式,建立高效的培训模式。

1)创新培训内容。根据培训的具体内容选择合适的培训对象,对受培训者做培训需求分析,让培训目的更加明确,这样不仅能提高培训的效果,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还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2)改革培训方式。针对不同的培训内容,选取不同的培训方式显然非常重要,培训方式灵活多样,可以使教师最大化地掌握培训内容,而且还可以提高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3)结合具体学科。培训的内容要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在讲授、演示某一内容时,应结合具体学科来进行,实现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4)校内校外培训一体化。培训者在培训职前应该有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规划,不管是校内培训还是校外培训都应该在培训内容上有序地链接起来,避免出现校内和校外培训内容一样的情形。

健全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管理与激励制度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作为教师绩效考核的一部分,保障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可持续发展。同时,学校主管部门要制定相应的制度和规划,形成适宜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激励机制,保障对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的支持。学校要鼓励教师参加区级、市级、省级和国家级别的有关信息化方面的技能比赛,同时组织教师参与学校内部信息化教学观摩课等活动,激发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热情。在此基础上将教师评先选优、职称评聘、工作考核等与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情况联系起来,并且通过多种奖励途径对参与信息化教学应用,以及取得一定成果的教师给予奖励和支持。通过这些方法,促进学校形成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良好环境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实践,进而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1]杨绍文.加快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建设探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

[2]余胜泉,马宁.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新技术、新理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

[3]刘志波,齐媛.班班通:从校园信息化建设走向课堂信息化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9(8).

[4]王卫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9.

[5]杨建军,杨改学.刍议甘肃省中小城市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激励机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9(9).

教师论文格式格式(精选19篇)篇八

职称论文,顾名思义,就是指在一定职业范围内,用于评定一定职业职称的论文形式。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幼师进职称论文,欢迎借鉴!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于艺术教育也逐渐重视,作为艺术教育的美术教育必须要紧跟时代的潮流,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但是一些中专学校美术教育因为不太关注社会的发展,教学秉承一贯的过往教育方式,特别是幼师手工教学方面更是有不少局限性[1]。本文通过分析这一问题,浅析在幼师美术教育中手工教学与课程改革如何保持与时俱进。

关键词:幼师手工教学;教学策略;幼师美术教育。

一、制定与时俱进的幼师美术手工教学课程目标。

随着时代的发展,除了社会上更加注重艺术教育之外,家长也开始重视孩子的艺术素养的培养,而美术课程里面的手工教学则是体验这一素养的途径之一,随着幼儿园的发展,家长和学校也逐渐重视美术手工教学。而要带领幼儿做好手工,对老师的要求首先就是要有明确的并且与时俱进的`教学目标。第一,能有效的开展幼儿园手工课程第二,根据课堂需要制作教具和玩具。第三,适当的布置教室。第四,培养幼儿的审美。幼师在进行手工教育的时候要明白这四个最基础的要求,并且多关注社会动态,结合社会上流行的元素进行手工教育,而不是一味的用老一套的教学方法。

二、在手工教学中加入民族元素。

新课改将对艺术的学习看成是文化的培养,而不单单是掌握一样技巧。说到文化就难免会提起中国的传统文化,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每个民族的手工艺,甚至每个地区都有每个地区特有的手工艺,将民族元素融入幼儿美术手工教学中,不仅能提高幼儿的兴趣,也传承了民族文化,更有可能培养出民族文化的继承人。但是在真正融入课堂的时候还需要注意方法。第一,民族手工艺非常多,幼师在带进课堂的时候需要选一些简单的,适合幼儿学习的,并且自己也能把控的手工艺,这些手工艺最好还能代表此所属民族的风格[2]。第二,也可以结合当地的手工艺。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手工艺,比如剪纸、扎风筝、陶艺等等,幼师可以根据自己所属地区收集一些当地的手工艺,比如说四川地区糖人这一手工艺就非常著名,糖人具有的各种各样的团以及能吃的特性非常受幼儿欢迎。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民间手工艺已经越来越重视,在幼儿美术手工艺教育中加入民族元素已经是必然趋势,而民间手工艺也非常贴近生活,在其背后不仅有非常丰富的故事可以吸引幼儿的兴趣,也能激起学生的动手欲望。

三、在幼儿美术手工教学中有意识的使用新材料、加入新理念。

与时俱进是幼儿美术手工教学必须要具备的特点,与时俱进不仅仅体现在理念上,也体现在使用新材料上。从理念上来说,现在的diy,也就是doityourself,提倡的不仅仅是自己动手的理念,更多的是培养学生自己设计制作的行为。虽说现在的幼儿园已经逐渐重视学生动手能力,但是更多时候也是简单的让学生折纸、捏泥人这些简单的手工,而自己动手设计并制作出来可以说是非常罕见。但是diy这一理念确实非常先进的理念,因此在手工教学的时候不如尝试往这上面引导。而从新材料上来说,则是要用更加新型的材料来进行手工教学,很多幼儿园都喜欢用橡皮泥教孩子手工,但是现在的泥塑材料种类非常多,颜色也很丰富,在教学手工的同时还能教育孩子颜色方面的知识,另外像是沙子、乐高、拼图等等种类丰富的手工层出不穷,可以适当的应用在教学里,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四、调动中专幼师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创作性。

只有中专幼师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创作性被调动,才能有心思关注社会的发展,时刻保持与时俱进。但是中专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不够,一方面是因为中专学生在学习幼师专业之前大多没有美术基础,因此也不可能马上钻研美术手工专业,还有一方面则是因为幼师专业的课程虽然比较新鲜,但是总归是老一套的东西,比如剪纸,只会用红色的纸教学,但是现在的社会发展非常迅速,能用来剪纸的纸张种类也非常丰富,因此,学校也可以从这些方面加以改进,激起学生的兴趣[3]。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之后,才能谈所谓的创作性,作为未来幼师,在带领孩子做手工的时候如果有自己的创作性肯定会让课程更加的丰富多彩。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多钻研,比如要教幼儿学习小动物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比如用太空沙捏出来,或者用剪纸剪出来教孩子辨认,另外还可以让孩子动起来,将他们知道的小动物画出来,同时培养他们的绘画能力和色彩知识。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师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将直接面对幼儿,掌握一定的手工是必要的,而在此基础上,拥有与时俱进的理念,将手工教育和社会发展联系到一起,不仅能培养幼儿的艺术素养,也能使得幼儿不至于与时代脱节。

参考文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教师论文格式格式(精选19篇)篇九

摘要:

新课标下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要融入生活化的内容,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积极的构建生活化的模板,从小学生的生活环境出发,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在生活中更好地理解和感知语文知识,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因此,小学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着重注意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对生活的感悟,在生活中对阅读的思考。

关键词:

一、生活化教学内容的重要性。

现今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生活化模式逐渐被应用到教学中的各个学科中。而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对周围的人和事都有着强烈的好奇,他们对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事情都不懂,却又想要了解这个世界。由此,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这个特点在生活中积极地引导学生,把语文教学逐渐的融入到生活中,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益。教师需要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将语文知识与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对语文越来越感兴趣,让学生能够更加自主的学习语文,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更好的学习语文知识。这样的语文教学生活化也能够使学生更好的体会生活,更好的融入到生活中,也能够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很多的经验和思考,让学生更好的应对将来的发展问题。因此,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融入生活化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从教材出发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小学语文教材是语文阅读的重要依据,在小学语文中是很关键的一部分,在语文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小学语文教材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平台。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生活教学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教师要在生活中注重利用对语文教学内容有用的素材,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更好的发现语文教材的内容。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穿透语文文本去了解生活,去观察生活,去感受生活。

比如,《春天来了》这篇文章描述了春天到来的时候各种生命的活动,周围环境发生的众多的变化,由此来告诉人们春天到了。那么教师在讲解这节课的内容时,就可以在上课之前问同学们以下的问题:你们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呢?你们喜欢春天吗?你们认为春天来了可以做哪些事呢?教师通过这些问题的.提问可以更好的调节班级内的上课氛围,让学生在一个愉快的班级内接受教师传授的教学知识。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把自己眼中的春天用画笔描绘出来,这样能够让学生对春天充满更多的好奇。那么在以后的生活中学生就会更加的注重观察生活,由此就达到了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生活化教学的目的。

(二)以教学情境为平台带领学生了解生活。

在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教材的内容创设一定的情境,这种情景教学的方式能够更好的将学生引领到语文内容学习中,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语文内容,提升语文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应该在备课的过程中,对教学情境进行精心的设计与巧妙的安排,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教材内容。比如,在课文《葡萄沟》中,文章只是简单的介绍了葡萄沟的水果,葡萄沟的葡萄干的制作过程。但是这样的文章内容学生并不能很好的理解葡萄沟的水果美味的原因。

因此,教师就需要借助一定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葡萄沟的水果的美味的原因。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举办一个水果知识问答赛。教师可以向众多的小果农们提出以下的一些问题:

第二,大家认为在雨天多的年份种出来的水果甜还是在晴天多的年份种出来的水果甜?

第三,如果开发商要来这个地方投资这里的水果,你应该怎样向他介绍这里的水果,开发商才会选择这里的水果?通过这些问题的提问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中的葡萄沟的水果美味的原因,并且能够让学生的印象更加的深刻。

因此,通过课堂上的教学情境的创设,学生就会对更多地方的风土人情有所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让学生的视野不局限在简单的课堂之中,而是透过教材了解到了更多地方的人文特征。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将自己的目光放得更加的长远,才能更好的进行语文教学工作,提升语文教学的效益,推动语文教学发展。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在生活化教学的发展下,新课改对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应的语文教师也将面对更多的教学难题。因此,就需要语文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立足于生活实际中,在生活中发现语文,在语文教材中发现生活,从而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这样也能够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生活化的语文教学,让学生更好的体会生活,提升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应.浅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生活化[j].教育之家,(11):46.

[2]刘运佳.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生活化[j].教育时代,2017(5):82.

教师论文格式格式(精选19篇)篇十

摘要:新课改要求,在中学语文中要充分地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兼顾学生知识学习、思维培养及情感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创新教育。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以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创新教育实践。为此,在分析情感教育内涵基础上,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情感教育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对初中语文情感教育起到帮助和参考作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感教育内涵对策。

一、情感教育概述。

1.内涵。

人是情感动物,人的行为总是和情感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因此,在任何活动中都需要关注人的情感,也有人理解为“人性化”或者是“以人为本”.这种理念也是我国社会在积极倡导和应用的理念之一。而情感教育,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坚持教学心理学基础上,根据被教育对象的心理特点及活动规律,结合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关注和影响学生的态度、观念、情绪等情感体验,从而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学任务的顺利开展及学习效果的实现。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指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相关的教育理论及教学方法和手段,把自身的知识及技能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因素传递给学生,实现教师、教学内容与学生情感方面的统一,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语文是一门有着很强艺术性和情感性的学科,很多教学内容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情感因素的有效开发、利用,通过恰当的教育手段引起学生的共鸣,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及学习积极性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情感素质。

2.情感教育的作用。

情感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情感教育充分结合了学生的心理及生理发展状况及规律和特点,初中语文教学在实践过程中重视和关注学生情感因素,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习兴趣的养成,保持身心健康发展。而且语文是一种人性化较强的学科,在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和表达能力的同时,也承担着培养学生优秀品质及综合素质的重任,因此开展情感教育是实现语文教学根本目标的重要体现。而且情感教育理念的应用,能够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养成良好的情感观念,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提高综合审美能力,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对于实现传统的五讲四美也有着重要的推动该作用。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因素。

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因素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材,二是教师,三是学生。在教材中,情感因素既存在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也存在于文章所蕴含的情感及情感色彩。教师的情感,主要是体现在教师在开展教学时所体现的情感态度,对所使用的教材的内容所体现的情感体验,具体教学过程中的情感表达,以及教师在情感方面的素质和魅力等多个方面。学生的情感因素,主要是体现在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兴趣,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在具体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对教师、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的情感反应等。

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措施。

1.利用多媒体技术,创造情景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尽管语文学科教学内容有着很强的情感色彩,但是有些内容仅仅进行口头的讲解,学生还是很难理解。因此,在初中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信息及技术,应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课件的制作,将教学内容通过各种图片、视频等形象的展示出来,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教学内容,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课件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更加深刻的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词句等。同时,能有效的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学习寓言故事时,传统教学是教师根据课文进行口头讲解,学生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即使理解有的也是一知半解,而借助多媒体再现故事的真实场景,通过图片、音乐、视频、人物对话等,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理解故事内容,在加上视频可以点出所蕴含的寓意,那么就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甚至通过视频就可以掌握课文的内容及主旨,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来分角色表演,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课文的角色中,增加实际体验,加深对对课文的理解,理解文章要表达的感情及写作目的。通过这些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锻炼及升华,比起传统教学方式取得的效果的很明显的,有利于学生情感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注重情感导入,引起学生情感共鸣。

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重要在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内容,做好充足的准备,通过多种方式来营造良好的情景学习氛围。在情感教育中最重要的是情感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建良好的情感学习氛围。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要善于发挥语文课本中优美的语言及文字的功能给学生呈现出生动形象的画面,感染学生的情感,使其产生情感共鸣,使其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体会进行情感的领悟、体验,通过引导及想象引发情感共鸣。在具体做法中,首先教师要深刻挖掘文章中的情感要点,通过优美的朗读,一起带动学生的情绪,通过抑扬顿挫的语感、语调,将文章的情景以感性的方式平移给学生,使其体会、领悟和品位文章的情感,受到教师情感的感染,产生自己的情感。在情感体验及参与过程中,可以进行角色扮演,增加学生的实际情感体验。也可以分角色朗读,体会不同角色所蕴含的不同感情,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验课文,学习过程中带着情感来进行学习。

3.注重实践,培养真情实感。

语文也是实践性很强的人文学科,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和精神,而且也要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得学生的学习及情感体验不仅停留在课本上,更要拓展到实际的生活中。要通过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应用能力。要实现语文情感能力的积累,在学好课堂内容的同时,教师要多引导学校进行课外生活的观察和体验。积极引导学生积极观察、利用课外多种资源,拓宽学习空间,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使得学生的情感得到真实的锻炼及体验,增加学生情感体验的实效性,在增加学生情感教育机会及素材基础上,使得学生的情感来源更为真实和贴切,更好地引导学生的真实情感。

4.有效激发学生兴趣。

在语文情感教育中其中最为重要的情感因素就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将真情实感投入和体现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实现切实的学习及体验,为教师开展情感教育提供必要的前提及准备,也才能更好地实施情感教育,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深刻挖掘教材情感内容基础上,引导学生一起学习教材、欣赏教材,更加积极的应用教材的知识内容。让学生通过文教材的学习,学会欣赏、应用和研究,让学生更加清醒的认识自我、重塑自我,激发自身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自主性。

总之,情感教育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初中语文教学要实行的重要目标及任务。教师要在新教学观念的引导下,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不断探索学生情感培养的方法及手段,提高语文情感培养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玉兰.浅议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新丝路,,(11).

[2]刘兰.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元化教法运用探究[j].语文教学通讯,2016,(12).

[3]王春琴.初中语文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的融入[j].课外语文,2016,(20).

[4]吴剑宇.浅谈初中语文教学的问题与改进[j].散文百家,2016,(07).

教师论文格式格式(精选19篇)篇十一

在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工程质量、工期以及成本是其三个关键环节,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只有保证工期与工程质量顺利开展,才能确保企业成本的最大程度降低。企业才能获得更多的利润,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但是由于受施工过程中管理水平、技术条件、政府政策等的影响,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的运转并不乐观,这就需要我们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分析,提升对工程造价内涵的认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降低工程成本,实现企业的综合效益。

1.建筑工程造价的制约和管理含义。

工程造价的制约和管理是指遵循工程造价的客观特点和规律,运用经济和科学技术原理等管理手段解决建筑工程活动中的工程造价的制约与确定、技术与管理、经济与经营等实际理由,力求合理使用人力、财力、物力,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投资效益的全部组织活动和业务行为。其基本内容就是合理制约和管理工程项目造价,不断降低工程成本,确保建筑工程质量。近些年,我国建筑业取得了很大发展,但还是存在很大差距的。

为从根本上制约和管理住工程造价,就要实施全过程制约和管理,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工程造价的有效制约就是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结算阶段,把建筑工程造价的发生额制约在批准的工程造价限额之内,做到偏差的随时纠正,以确保项目投资目标的实现,并在各个建设项目中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最终实现使竣工决算制约在审定的概算额内。

2.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分析。

2.1工程招标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建筑工程招标投标已经非常普遍,施工单位需要在招标文件和自身能力的要求下,制定合理的标底,标底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然而,在竞标的过程中,由于企业之间的竞争比较激烈,恶意降低标价的现象普遍,在较低标价的影响下,施工企业不能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即使是施工的质量达到了建筑工程的要求,工程造价过高的理由也比较严重,损害了自身的利益。

2.2工程设计方案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建筑施工单位在竞标成功和签订合同之后,就要由设计人员进行工程项目的勘探和设计,为建筑工程施工提供可靠的设计方案。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设计的质量和深度还对工程的造价产生着影响。在一些城市特别是中小城市,设计人员的设计水平和技术有限,设计人员不能及时的掌握新技术和新理论,设计方案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技术漏洞。由于掌握的资料不够,设计的深度和质量不高,施工过程中更改设计方案的现象普遍,这直接就导致了工期的延长和工程费用的额外支出,加大了建筑工程的整体造价。

2.3施工管理措施不当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

工程造价管理人员需要对竞标阶段、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以及工程结算阶段的工程成本进行制约,而施工阶段的工期较长,是工程造价管理与制约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国建筑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还存在诸多的理由,首先是工程造价管理的意识不强,无论是领导人员还是项目管理人员都没有意识到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不能采取及时有效的手段来制约工程的整体花费。其次,设备和材料浪费严重。建材和设备的价格占工程总成本的一半以上,只有加强对工程建材和设备的管理,工程的成本才能得到有效的降低,但是施工现场材料和设备的浪费严重,很多价格昂贵的设备在没有达到报废程度的情况下就被弃之不用,资源浪费严重。

2.4工程结算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在工程造价的管理与制约过程中,很多施工单位都忽视了工程结算阶段的造价管理。工程结算阶段需要对工程的整体花费进行编制,将编制的方案报有关部门审批,对工程的索赔款进行收取,实现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但是由于管理的意识不强,工程结算阶段的成本浪费严重。

3.降低工程总价的措施。

对工程造价进行制约,是降低项目投资资本的重要因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3.1不断优化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是对工程项目的总体设计,对设计方案的优化就是对工程项目的不断改善。面对经济效益竞争日日激烈的市场环境,工程项目承包商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都希望得到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设计师在对工程进行设计时,不能仅考虑技术方面的需要,更应该注意设计方案的经济实用型以及可行性。

要想降低工程造价首先应该从优化设计方案入手,通过改革目前工程设计中的管理体制,引入项目设计竞争机制,通过竞标单位之间的竞争不断优化设计方案,从几个备选方案中根据经济需求以及技术含量选出最合适的方案。对于设计图纸的审核过程,要认真对待那些施工难度大、结构复杂的项目,从保证施工质量、节省人力物力、提升施工进度的角度考虑,更全面的对设计方案进行整改。

3.2通过工程投标的方式引进竞争机制。

工程项目中的招标一般主要是针对施工材料的采购以及施工设备的引进进行公开招标形式,通过招标从参加单位中选出最合适的合作单位,这样不但可以保证材料和施工设备的质量,还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工程造价。在进行公开招标时要有明确的投标底线,这个标底应该是根据施工环境、物价、设计图纸以及国家相关的法规大致评估的。

竞标工作若想顺利达到预设目的,必须要遵循公平、公开的原则,任何竞标单位不得为了得到竞标工程采取任意抬价或者是过分压低价格,相关监督部门应该对竞标过程进行监督,还要认真审查竞标单位的资质,确保竞标工作的公平化以及工程项目可以在预定的期限内保质保量的完成。通过这种工程竞标的方式,实现了工程竞争的公平环境,同时对于降低工程造价也是一大作用。

3.3选择科学的施工方案,加强施工管理与组织。

施工方案是对项目工程施工所采取的方案,施工方案的合理性,有助于降低工程预算。施工方案的选择事关工程进展和工程质量的保证,因此相关单位在做选择时一定要慎重。首先应该确定施工方案的科学性以及技术方案的先进性,施工方案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施工方案是否是从施工实际环境出发,在实际操作中能否顺利进行,技术的先进性指的是施工技术的前沿性,时代发展使得技术水平不断更新换代,方案要想得到应用应该不断更新技术。

同时科学的方案还应该考虑施工的经济投入,尽量减少施工的投入成本并保证施工质量。另外在施工过程中,单位负责人以及监理人员应该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加强对安全施工的管理以及监督,实现安全施工。加强工程管理,改善劳动组织方式,通过合理安排劳动节省人力物力、提高施工效率,节省机械费用开支,从而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3]。

3.4制约各种人力物力的成本运算。

我国现阶段工程项目建设中还有很多施工技术需要人工完成,人工效率是有限的,这会增加很多人工费用的开支,因此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可以适度的减少工程造价。此外,材料在我国工程项目施工中也是占据较大资金投入的一种,大致估算可以占到将近71%,所以在施工中如果能够尽量节约材料成本就可以大幅度的降低工程造价。

市场上的建筑材料品种繁多,价格也是相差很多,承包商要想降低材料造价,就应该选派经验丰富、职业素养高的采购员对施工材料进行采购,同时要对材料进行“货比三家”从众多材料供应商中选出质量上乘、价格优惠、售后有保障的合作单位。另外,为了更大程度的降低材料的工程造价,应该杜绝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浪费,实现材料的'最大程度的利用。只有在施工过程中,严格制约人工费用以及材料的费用就能够很大程度的降低项目工程造价,实现项目投资的最大利益。

3.5做好工程项目的竣工运算。

项目工程的竣工运算是项目建设的最后一个程序,建设项目经相关质量验收部门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就可以交付应用。进行工程竣工运算,首先要收集竣工验收所需要的相关资料,除去工程技术资料和安全文明施工材料不需要,其他的各种设计修改补充联系单、监理人或者是设计人的签证单、监理或业主认可的施工方案以及各种自然灾害的凭据,竣工单位都要及时收集整理[4]。施工单位在确保资料完整的情况下,应该仔细的核算工程支出,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保护自身的利益不受侵犯。另外,工程施工中如果出现由于外界因素而导致施工进度延缓没有按照预期计划完成目标或者是出现的安全事故,施工单位应该广泛收集有效证据,得到应有的赔偿,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降低工程造价。

4.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及目标成本制约是一个极为复杂,却非常重要的过程。因此,施工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对建筑工程的每个施工阶段进行造价管理及成本制约。

参考文献:

[2]尹璐.浅谈建筑工程造价的制约与管理[j].管理科学.2012。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教师论文格式格式(精选19篇)篇十二

职称评定要求要发表论文,论文发表要注意哪些事情。有哪些期刊可以选择,下面是小论文格式范文,欢迎参考阅读!

从经验中学习是每一个人天天都在做而且应当做的事情,然而经验本身的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就数学教学活动而言,单纯依赖经验教学实际上只是将教学实际当作一个操作性活动,即依赖已有经验或套用学习理论而缺乏教学分析的简单重复活动;将教学作为一种技术,按照既定的程序跟一定的练习使之自动化。它使教师的教学决策是反应的而非反思的、直觉的而非理性的,例行的而非自觉的。这样从事教学活动,我们可称之为“经验型”的,认为自己的教学行为传递的信息与学生领会的含义相同,而事实上这样往往是不准确的,因为师生之间在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这会社会阅历等方面的差异使得这样的感觉通常是不可靠的,甚至是错误的。

理智型教学的一个根本特点是“职业化”。它是一种理性的以职业道德、职业知识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出发点,努力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从经验型教学走向理智型教学的关键步骤就是“教学反思”。

对一名数学教师而言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对数学概念的反思、对学数学的反思、对教数学的反思。

1.对数学概念的反思——学会数学的思考。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学会数学的思考,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而对于教师来说,他还要从“教”的角度去看数学,他不仅要能“做”,还应当能够教会别人去“做”,因此教师对教学概念的反思应当从逻辑的、历史的、关系的等方面去展开。

简言之,教师面对数学概念,应当学会数学的思考——为学生准备数学,即了解数学的产生、发展与形成的过程;在新的情境中使用不同的方式解释概念。

2.对学数学的反思。

当学生走进数学课堂时,他们的头脑并不是一张白纸——对数学有着自己的认识跟感受。教师不能把他们看着“空的容器”,按照自己的意思往这些“空的容器”里“灌输数学”这样常常会进入误区,因为师生之间在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兴趣爱好、社会生活阅历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他们对同一个教学活动的感觉通常是不一样的'。要想多“制造”一些供课后反思的数学学习素材,一个比较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的把学生头脑中问题“挤”出来,使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暴露出来。

3.对教数学的反思。

教得好本质上是为了促进学得好。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能否合乎我们的意愿呢?

我们在上课、评卷、答疑解难时,我们自以为讲清楚明白了,学生受到了一定的启发,但反思后发现,自己的讲解并没有很好的针对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只是一味的想要他们按照某个固定的程序去解决某一类问题,学生当时也许明白了,但并没有理解问题的本质性的东西。

教师论文格式格式(精选19篇)篇十三

报告题目应该由简短、明确的文字组成,通过标题把实践活动的内容、特点概括出来。题目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为避免冗长,可以设副标题,把细节放在副标题里。

2、学院及作者名称。

学院名称和作者姓名应在题目下方注明,学院名称应用全称。

3、摘要(有英文摘要的,中文在前,英文在后)。

报告需配摘要,摘要应反映报告的主要内容,概括的阐述实践活动中的基本观点、实践方法、取得的成果和结论。摘要字数要适当,中文摘要一般200字左右为宜,英文摘要一般至少要有100个英文实词。

摘要包括:

a)、"摘要"字样;。

b)、摘要正文;。

c)、关键词;。

d)、中图分类号。

4、正文。

正文是实践活动的核心内容,是对实践活动的详细表述。这部分内容为作者所要论述的主要事实和观点,包括介绍实践活动的目的、相关背景、时间、地点、人员、调查手段组成,以及对实践活动中得到的结论和详细叙述。要能够体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有新观点、新丝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对实际工作有指导、借鉴作用,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报告内容观点鲜明,重点突出,结构合理,条理清晰,文字畅通、精炼。字数一般控制在5000字以内。

5、结束语。

结束语包括对整个实践活动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到的'收获和感悟,也可以包括实践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6、谢词。

谢词通常以简短的文字堆在实践过程与报告撰写过程直接给予帮助的教师、答疑教师和其他人员表示谢意。

7、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实践报告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实践报告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可靠程度,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

8、附录。

对于某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又具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以编入实践报告的附录中。

实践报告写作过程因包括以下步骤:收集资料、拟定报告提纲、起草、修改、定稿等。各个步骤具体做法如下:

1、收集资料。

资料是撰写实践报告的基础。收集资料的主要途径有:通过实地调查、社会实践或实习等渠道获得;从校内外图书馆、资料室已有的资料中查找。

2、拟定报告提纲。

拟定报告提纲是作者行文动笔之前的必要准备。根据报告主题的需要拟定该文结构框架和体系。我们在起草报告提纲后,可请指导教师审阅修改。

3、起草。

报告提纲确定后,可以动手撰写实践报告的初稿。在起草时应尽量做到"纲举目张、顺理成章、详略得当、井然有序"。

4、修改、定稿。

报告初稿写好之后,需要改正草稿中的缺点或错误,因此应反复修改后,才能定稿。

1、书写。

实践报告要用学校规定的稿纸单面书写(必须用黑或蓝黑墨水)或用计算机打印,正文中的任何内容不得写到告知边框线以外。稿纸不得左右加贴补写正文和图表的纸条,或随意截长补短。用计算机排版、打印一律用a4纸打印。板式要求如下:标题("小二""华文宋体"或"黑体"加粗,居中),学院及作者名称("四号""仿宋体"居中,学院名称与作者名称之间应空两格),目录("二号""黑体"居中)内容("小四号""宋体"),摘要("四号""黑体"加粗),内容("四号""仿宋"),关键词("四号""黑体"加粗),正文内容("四号""宋体")。实践报告中汉字必须使用国家正式公布过的规范字。

2、标点符号。

实践报告中的标点符号应准确使用。

3、名词、名称。

科学技术名词术语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不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名词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使用外文缩写代替某一名词术语时,首次出现时应在括号内注明全程。外国人名一般采用英文原名,按名前姓后的原则书写。一般很熟知的外国人名(如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马克思等)应按通常标准译法写译名。

4、量和单位。

实践报告中的量和单位必须符合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标准gb3100~gb3120-93,它是以国际单位制(si)为基础的。非物理量的单位,如件、台、人、元等,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例如件/台、元/km。

5、数字。

实践报告中的测量、统计数据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在叙述中,一般不宜用阿拉伯数字。

6、标题层次。

实践报告的全部标题层次。

7、注释。

实践报告中有个别名词或情况需要解释时可加注说明,注释可用页末注(将注文放在加主页的下端),而不可用行中插注(夹在正文中的注)。注释只限写在注释符号出现的同页,不得隔页。

8、公式。

公式应居中书写,公式的编号用圆括号括起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公式与编号之间不加虚线。引用文献标注应在引用处正文右上角用()和参考文献编号标明,字体用五号字。

9、表格。

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序和表题,表序和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方居中排放,表序后空一格写表题,表格允许下页续写,续写时表题可省略,但表头应重复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xx"。

10、插图。

文中的插图必须精心制作,线条要匀称,图面要整洁美观;插图6幅以内,用计算机绘制;若为照片,应提供清晰的黑白照片,比例一般以1:1为宜,插图一律插在正文的相应位置,并注明图号、图题,每幅插图应有图序和图题,图序和图题应放在图为下方居中处,图序和图题一般用五号字。

11、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一律放在文后,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要按国家标准gb7714-87规定,参考文献按文中的引用先后,从小到大排序,一般序码宜用方括号括起,不用圆括号括起,且在文中引用处用右上角标注明,要求各项内容齐全,文献作者不超过三位时,全部列出;超过三位,只列前三位,后面加"等"字或"etal"。中国人名和外国人名一律采用姓名前后着录法。外国人的名字部分用缩写并省略"。"。

教师论文格式格式(精选19篇)篇十四

论点:指作者的观点。论点一般是很简洁的,整篇文章都是为了证明这个观点(即论点)是正确的。

定义: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事件,现象,人物,观念等)所持的见解和主张。

形式:针对话题的带有明确的表态性的完整的判断句。

1、议论文的格式:议论文的格式应由三个部分组成:立论部分;论证部分;结论部分。

一般说来,议论文可分三个基本段落来写:第一段引出话题;第二段立论且加以论证;第三段给出明确的结论。第二段是中心段落,应试者应将主要的内容放在第二段中,同时也要注意开篇及结尾段落的完整性,且应尽量做到首尾呼应,切忌前后矛盾。

2、段落的统一性及语篇的连贯性。

1)段落的统一性英语段落有一大特点,即一个段落只涉及一个主题(甚至只是一个主题的某个方面)。段落中的一个句子点出主题并说明作者对该主题的看法,而其它所有句子都是为展开该主题而给出的事实、例证、推理,它们与主题紧密相关。段落中不应有一个与主题无关的句子。英文段落的这种各个句子与主题的关联性被称作段落的统一性。

2)语篇的连贯性英语议论文的段落多采取直线展开式,即段落开始直接切入主题,并给出事实、例证、推理等。英语议论文段落这种展开方式是形成其语篇连贯的基础。语篇的连贯是指段落中各句的意义通过某种有序的排列(如时间顺序、因果顺序、逻辑顺序等)而相互关联。在论述该段落主题的时候,每后一个句子都是建立在前面一个句子的基础之上的。如果去掉段落中的一个句子,这种连贯便会受到影响,就会造成读者在理解上的困难。

3、议论文中心段落的主题句及其论据、议论文中常用的词句与短。

议论文中心段落的主题句及其论据、一篇议论文能否获得高分与其中心段落主题句的质量不无关联,而主题句质量的高低则又取决于审题的好坏和论据的选择(即所选的论据在逻辑性、说理性、准确性及与主题内容的关联性等方面是否都经得起推敲)。需要明确的是,中心段落只应有两个组成部分:段落的主题句和支持主题句的论据。段落的主题句也应有两个部分组成,即:主题句=主题作者对主题的看法或态度,两者缺一不可。假设应试者被要求写一篇有关吸烟的议论文,那么smoking就是中心段落的主题一般说来,议论文要求应试者阐明自己对某问题的看法或态度。因此当我们拿到议论文的题目以后,要认真审题,权衡某事的利与弊,然后确定我们的立场。如何构建段落的主题句呢?拿到议论文的`题目以后,经认真审题后,用英文列出你所能想起的与主题有关的例证。

教师论文格式格式(精选19篇)篇十五

专题一论文选题。

一、选题原则,哪种题目适合我。

二、选题途径,捕捉灵感的火花。

三、拟定题目,告诉别人我想做什么。

四、基于“华师在线”的毕业论文选题。

专题二资料收集。

一、文献类型及常见文献。

二、文献检索方法。

三、数据库检索。

四、intemet搜索引擎。

五、基于“华师在线”的数字图书馆。

专题三。

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是什么。

二、研究方法的选择。

三、常用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

四、常用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

五、常用研究方法:访谈法。

六、常用研究方法:观察法。

七、常用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法。

八、常用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

九、常用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法。

一、论文组织结构。

三、论文抄袭的.严重后果。

四、基于“华师在线”的毕业论文指导。

专题五。

著录规范一、参考文献。

规范二、图的规范。

三、表的规范。

四、其他规范与要求。

专题六。

自信答辩一、准备答辩。

二、答辩流程。

三、答辩细节。

四、论文成绩的评定。

教师论文格式格式(精选19篇)篇十六

(一)毕业论文撰写的格式规范:

1.字数:

除有特殊要求的专业外,毕业论文正文一般不少于5000字。各专业可根据需要确定具体的文字和字数要求,并报教务处备案。

2.字体和字号:。

论文题目三号宋体加粗。

各部分标题四号黑体并左对齐空两个。

中文摘要、关键词标题五号黑体并加方括号。

中文摘要、关键词内容五号楷体。

英文摘要内容小四号新罗马体(timesnewroman)。

目录标题三号宋体加粗。

目录内容四号黑体。

正文小四号宋体。

注释、参考文献标题小五号黑体并加冒号。

注释、参考文献内容小五号宋体。

致谢、附录标题四号黑体。

致谢、附录内容小四号宋体。

论文页码页脚居中、阿拉伯数字(五号新罗马体)连续编码。

教师论文格式格式(精选19篇)篇十七

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结构是:

1.前置部分:包括封面、任务书、选题审批表、指导记录、考核表、中(外)文摘要、关键词和目录等。

2.主体部分:包括前言、正文、参考文献、附录和致谢等。

(一)前置部分。

1.封面。

由学校统一设计。

2.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由各教学单位负责安排,并根据已确定的论文(设计)课题下达给学生,作为学生和指导教师共同从事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依据。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内容包括课题名称、学生姓名、下发日期、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与要求、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进度和起止时间等。

3.论文(设计)选题审批表。

5.毕业论文(设计)考核表。

指导教师评语、评阅人评审意见分别由指导教师和评阅人填写,答辩委员会意见、评定成绩以及是否授予学士学位的建议等材料应由答辩委员会填写。

6.中(外)文摘要。

摘要是毕业论文(设计)研究内容及结论的简明概述,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其内容包括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试(实)验方法、结果、结论和意义等。中文摘要不少于4字;英文摘要必须用第三人称,采用现在时态编写。

7.关键词。

关键词均应为专业名词(或词组),注意专业术语的通用性,数量一般为3-5个;外文关键词与中文关键词一一对应。

8.目录。

目录由论文(设计)的章、节、附录等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

(二)主体部分。

1.前言(引言或序言)。

简要说明本项研究课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学术、实用价值),本项研究的前人工作基础及其欲深入研究的方向和思路、方法以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等。

2.正文。

正文是毕业论文(设计)的核心部分,应占主要篇幅。正文内容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语言流畅、结构严谨、书写工整,符合学科及本专业的有关要求。论文(设计)中的用语、图纸、表格、插图应规范、准确,量和单位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规定,不得使用已废弃的单位。凡有法定符号代表量和单位的,均用法定符号表示,引用他人资料要有标注。

(1)农科类。

农科类毕业论文的正文部分,一般应包括:

a.材料与方法。

材料主要描述用于试(实)验的生物、试剂、工具及主要配套用具等材料的规格、型号、数量。方法包括试验的设计方案和主要仪器安装,操作方法以及与试验有关的环境条件等。

b.结果与分析。

结果与分析部分指对本试(实)验观测所获得的数据(现象、图像),经过初步整理加工,对其结果进行逐项(条)分析,用文字加以表述。这部分是论文的核心内容,需要较详细、实事求是地阐述。

c.结论与讨论。

“结论”是指对试验结果分析后的概述,一般是按一定的逻辑关系,先后归纳成结论性条文。“讨论”通常是对某些不成熟的结论,或经过本试验尚不能做出明确结论的现象或问题,加以推断性的解释。有的甚至对与前人持有不同观点的结论,发表商榷性意见,同时还可以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农科类毕业论文总字数在1字以上。

(2)工科类。

工科类毕业设计(论文)的正文部分,一般应包括:

a.设计方案论证:应说明设计原理,进行方案选择,论述方案选择的合理性及特点。

b.计算部分:这部分在设计说明书中应占有相当的比例。一般应包括机器系统性能参数的选择与计算;主要零部件结构参数的选择与计算;各零件材料的选择等。在说明书中要列出各工作条件、给定的参数,计算公式以及各主要参数计算的详细步骤和计算结果。对应用计算机的设计还应包括各种软件设计。

c.结构设计部分:应包括机械结构设计、各种电气控制线路设计及功能电路设计、计算机控制的硬件装置设计以及以上各种设计所绘制的图纸等。

样机或试件的`各种实验及测试情况:包括实验方法、线路及数据处理等。

d.方案的校验:说明所设计的系统是否满足各项性能指标的要求,能否达到预期效果。

e.结论:概括说明本设计的情况和价值,分析其优点、特色,有何创新,性能达到何水平,并应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改进的方向,特别是对设计中遇到的重要问题要重点阐述并加以研究。

工科类毕业设计(论文)字数在1字以上,机械类专业学生还要至少要独立完成零号图纸2张,电气类专业学生要有完整的系统电气原理图或电气控制系统图。

(3)经管类。

经管类毕业论文,可以是理论性论文、应用软件设计或调查报告。论文选题新颖,符合专业学科要求,具有逻辑性、结构严谨、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资料翔实、数据准确、研究与写作方法规范。

经管类毕业论文字数在1字以上。

3.参考文献。

列出的参考文献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且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参考文献的著录按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

期刊类文献书写方法:[序号]作者(不超过3人,多者用等或etal表示).题(篇)名[j].刊名,出版年,卷次(期次):起止页次.

图书类文献书写方法:[序号]作者.书名[m].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次.

论文集类文献书写方法:[序号]作者.篇名[c].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次.

学位论文类书写方法:[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单位名称,年份.

电子文献类书写方法:[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途径.

4.附录。

附录的主要内容有: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数学推导,计算程序,框图,结构图,装配图等。

5.致谢。

向指导教师,曾经支持和协助自己完成论文课题研究工作的教师、技术人员以及合作伙伴等人表示谢意,“致谢”写在毕业论文的最后。

第一部分:封面。

1.封面:由学校统一设计。

2.封皮颜色按学位种类划分,农科类用绿色封皮,工科类用黄色封皮,理科类用灰色封皮,管理学用粉色封皮。

3.需填写的项目一律电脑打印,不得手写。

第二部分:目录。

目录(三号,宋体,加粗,居中)。

教师论文格式格式(精选19篇)篇十八

(居中,楷体加粗2号字)。

(居中,宋体加粗1号小)。

姓名。

(宋体加粗3号字)。

(宋体加粗3号字)。

目录。

(宋体加粗2号)。

摘要„„„„„„„„„„„„„„„„„„„„„„„„„„„„„„1。

一、xxxxxx„„„„„„„„„„„„„„„„„„„„„„„„2。

(宋体4号字)。

摘要。

(宋体加粗2号)。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内容,宋体4号字)。

关键词:xxxxxxxxxxxxxxxxxxxx。

(宋体加粗3号)。

xxxxxxxxxxxxxxxx。

(标题,宋体加粗2号)。

正文。

(正文内容,宋体4号字)。

有关内容的解释。

一、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应该用简短、明确的文字写成,通过标题把论文的内容、中心特点概括出来。题目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为避免冗长,可以设副标题,把细节放在副标题里。

二、目录。

目录是论文的篇章名目,要按顺序写清楚,论文构成部分和章、节的名称,对应地要注明页码序号。

三、摘要。

摘要应反映论文的精华,概括地阐述课题研究的基本观点、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取得的成果和结论。摘要字数要适当,中文摘要一般以200字左右为宜。摘要包括:

四、正文。

正文是作者对研究问题的详细表述。其内容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目的、意义、理论依据,基本观点,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与实验手段,设计、计算的主要方法和内容,必要的数据和图表,以及研究得出的结果与对结果的讨论等。正文字数要求为2000字以上。

五、结束语。

结束语包含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到的结论,以及对问题的进一步探讨的设想与建议。

六、谢辞。

谢辞通常以简短的文字对在课题研究与论文撰写过程中直接给予帮助的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和其他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

七、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毕业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毕业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一份完整的参考文献是向读者提供的一份有价值的信息资料。

“三让”使问题得到轻松解决。

王小二。

二0一0年九月。

目录。

摘要„„„„„„„„„„„„„„„„„„„„„„„„„„„„„„1。

一、让问题成为契„„„„„„„„„„„„„„„„„„„„„„1。

二、让自己少说„„„„„„„„„„„„„„„„„„„„„„„„1。

三、让学生多说„„„„„„„„„„„„„„„„„„„„„„„„1。

四、结束语„„„„„„„„„„„„„„„„„„„„„„„„„„1。

五、参考文献„„„„„„„„„„„„„„„„„„„„„„„„„1。

摘要。

我做为一名班主任,在解决学生问题中有颇多感想也有颇多困惑想与老师和班主任共同探讨,不到之处,请多提宝贵意见。“三让”是我在工作中总结出来的一些我认为行之有效的方法,“三让”中最为核心的是“让学生多说”,就是让学生进行一种自我教育,把思考权、表白权、问题解决权给学生。因为问题和错误最终需要学生用实际行动去承受、去化解、去弥补、去修复。让学生多说,正是老师不代替学生成长,不剥夺学生成长机会的简单而直观的表现,使学生从中提高认识,不断成长。

关键词:学生问题。

“三让”思路。

自我教育。

“三让”使问题得到轻松解决。

班主任处理学生问题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每天总会有班主任把学生叫到办公室来处理问题:或耐心细致地谈心,或声色俱厉地批评,或苦口婆心地劝说。看到这种场面,我心里挺难受,既替学生难受,也为班主任老师难受。我很少把学生叫到办公室进行教育。这不是说我对学生不爱、不负责任,也不是性情温和难以“点火”,更不是我班学生就真的那么“听话”,那么“争气”,不出“乱子”,只是我对待、处理学生问题和错误的态度与方式不同而已。如果说我当班主任“乐得清闲”的话,那也许是我讲求处理问题的艺术性所带来的效果。在处理学生问题时,我常采取以下策略:

一、让问题成为契机。

辨证地看,青少年学生偶尔甚至经常出问题、犯错误,都是很自然的事。因为就其身心发展特点看,他们正处于人的一生中易出问题、易犯错误的“季节”。如果这个季节没有一点违规的痕迹,没有一点犯错误的历史,从某种角度看,倒是这个年龄阶段的“遗憾”了。人之所以成熟起来,聪明起来,智慧起来,不就是因为经常与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与错误同行么?不就是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与错误在“磨砺”自己么?从教育的角度看,可以说学生所出现的问题、犯下的错误,对他本人或学生群体,都是一种教育资源,是一种“自创”的自我修炼的契机。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知识和能力成了。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因而,只有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培养了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上述困难和矛盾。

正是基于上述的宽容态度和朴素认识,使我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始终坚守着一个原则:不把目光消极地局限在解决“这件事”上,非依照自己的意志搞他一个“圆满”的结果不可,而是把目光积极地定位在学生本身的发展和进步上,让这个“资源”发挥出更大的效益。这就是不“以事为本”而“以人为本”的处理策略。学生是出问题、犯错误的主体,也应当是解决问题、改正错误的主体。教育者不仅要认识到前一个主体,更要认识到后一个主体。只有这样,才能明确自己的责任在于抓住有利时机,引导学生自己认识,自己分析,自己反省,自定纠治措施与整改方案,利用好该次机会自我修炼。

二、让自己少说。

度的样子么?

面对出问题、犯错误的学生,我总是提醒自己要少说话,首要任务是静静地、和颜悦色地耐心倾听。在倾听学生的诉说中,在倾听矛盾双方的陈述中,观察其神色,窥探其心理,把握其思维方式,了解其态度倾向,摸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发现问题的实质。然后思考自己如何更好、更快捷地与之沟通,从而实现举重若轻、化繁为简、以一当十的教育指导思想。即使自己要发话了,也绝不用一连串的“气话”、一连串的“为什么”去质询学生。这表面上是在挖根源,实际上是通过发泄自己的不满去堵住学生的嘴巴,是关闭对话渠道,不让学生吐露心声。结果会使本来应当充满理解与关怀、真诚与感激,充满“人情味”的处理问题过程变得压抑沉闷、紧张僵持,徒增委屈和怨恨。

三、让学生多说。

“让自己少说”,当然不是自己怕麻烦、图轻松,而是为了腾出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多说”,把思考权、表白权、问题解决权给学生。因为问题和错误最终需要学生用实际行动去承受、去化解、去弥补、去修复。让学生多说,正是老师不代替学生成长,不剥夺学生成长机会的简单而直观的表现。

让学生多说,说什么呢?我认为最主要应让学生说出以下三方面内容。

第一,说发生的问题或事情的经过。包括问题是什么,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牵扯的人,有哪些重要细节,如何结束等等。这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对自己的言行举止“画像”“留影”,意在使其明白自己曾做了什么事,曾陷入到什么样的矛盾之中,对“过去”有一个深刻的印象。同时,更是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态度和勇于面对问题与错误的精神。

第二,谈事中、事后的体会。一方面要谈当时是如何想的,如何判断推理的,持什么心态等;另一方面要谈事后(现在)又是如何想的,如何判断推理的,持什么心态,是否真正有后悔的感觉等。还要评价一下问题的大小或事件的性质,自己在整个事件里的是与非,自己的角色形象和其他参与者的语言行为。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学会从问题和事件中吸取经验教训。

第三,提两三条补救方法或整改措施。目的是使学生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应对,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让他们述说前两点内容,是为了使他们把问题或错误“吃透”;而说第三点内容,是培养学生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负责任,对这件事情有一个明确的态度,有一个“交代”。当然,教师首先要诊断其提供的办法或措施的合法性、合情性、与可行性,然后再让其执行。

学生真正把这三项内容说到位了,实际上就已经完成了一次修炼的认识历程、心理历程和情感历程,还用得着教师拉开架势,做辛苦的“言语劳动”吗?不过,在学生说完以后,教师还应该表明自己的态度:我很在意这件事,我更在意这件事发生以后,你(们)的言行。从而把教师的关注与督促延伸,再延伸。

四、结束语。

处理问题的“三让”,是同一个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

制约的三个方面。“让问题的处理成为促进学生自我修炼的契机”是教师的教育理念,是处理问题的态度基础。它决定着解决问题的走向和方式的选择,隐含于整个问题处理过程的始终。“让自己少说”与“让学生多说”,是同一时段内相对的两面,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一少一多的实质是使学生走到了“前台”,成了真正的主人,并在教师的尊重和信任下,将自我修炼落到实处并取得成效。

五、参考文献。

1、xxxxxxxxxxx。

2、xxxxxxxxxxx。

教师论文格式格式(精选19篇)篇十九

论文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以学生所学专业课的内容为主,不应脱离专业范围,要有一定的综合性,以下就是由编辑老师为您提供的法律硕士论文格式。

一份完整的毕业论文(设计)一般应该包括下列内容:(一)封面(二)目录(三)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四)正文(五)参考文献(六)致谢(七)附录现分述如下:

(一)封面封面应包括题目、学生姓名与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姓名、(设论文计)完成时间等内容。题目应力求简短、精确、有概括性,直接反映毕业论文(设计)的中心内容和学科特点。题长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如确有必要,可用副标题作补充。

(二)目录毕业论文(设计)必须按其结构顺序编写目录,要求层次分明,体现文章展开的步骤和作者思路。目录格式是论文的结构层次,反映作者的逻辑思维能力,所用格式应全文统一,每一层次下的正文必须另起一行。目录独立成页,工程设计、研究类毕业论文(设计)的目录,以章、节、目来编排,将章、节依次顶格书写,在其同行的右侧顶格注上页码。

(三)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摘要一般不分段,不用图表,以精炼的文字对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观点、方法、成果和结论进行高度概括,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自成一篇短文,具有报导作用。摘要中对作者所做工作的评价应客观,不要使用带有渲染、夸张作用的词藻。中文摘要以350字为宜,置于前页。外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对应,紧接其后。关键词(也叫主题词),是反映毕业论文(设计)内容主题的词或词组,一般3~5个。中、英文关键词放在相应摘要之后,关键词之间用逗号分开。

(四)正文正文包括绪论、本论、结论、参考文献和致谢。

1、绪论(即概述或引言或前言等)绪论是毕业论文(设计)的开头,应阐述课题的'来源、要求、意义、完成任务的条件,将采取的对策、手段、步骤及须达到的目标。如果是一个大课题的子课题,应阐述该大课题的全貌及本子课题的具体任务。

2、本论本论是正文的主体,包括文献资料的综述,该课题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方案的论证与比较,结构设计,参数计算,经济分析,安全环保,有关问题的讨论和采取的措施等。对于实验研究类、新原理新方法研究类论文,结果讨论是全文的核心。在撰写时,对于必要而充分的实验数据,误差分析,各种现象及产生现象的原因的分析,分析和推理结论的由来都应做出交待,并指出所得结论的前提和使用条件。运用图表反映研究结果,可作为有效表达方式。

3、结论(或结果讨论)结论集中反映毕业论文(设计)的特点、研究结果和理论见解,撰写时要简明扼要,措辞严密,留有余地。结论主要反映当事人的工作成绩,属于他人的已有结论应当少提。要实事求是,切忌言过其实。

(五)参考文献毕业论文(设计)须在论文的最后列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列写必须严格按照毕业论文(设计)中引用的先后顺序依次列写。参考文献的列写格式,详见毕业论文(设计)的形式要求与书写规范。

(六)致谢学生以精练的文字,对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直接给予指导、帮助的人员,如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和其他有关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内容要实在,语言要诚恳。

相关范文推荐

    设计师简单致辞范文(23篇)

    致辞是对相关人员或事件进行肯定、鼓励、感谢或讲解,能够起到宣传、鼓舞和引导的作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致辞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房子解封申请书(专业17篇)

    转专业申请书应该注意避免负面情绪和抱怨,而是展示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对未来的期望。在继续撰写转专业申请书之前,我们一起来看看以下的范文,或许会给你带来一些启发。

    消防安全防范管理制度(实用17篇)

    规章制度的修订和更新需要与时俱进,与组织的发展保持同步,以适应不同阶段的工作需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规章制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生托管班协议范文(16篇)

    合同协议的签订是商业交易的重要环节,是维护市场秩序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我们整理了一些在法律实践中广泛应用的合同协议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家长:_____

    沟通有技巧的心得体会(专业16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某一经历中获得的独特感悟和领悟能力,对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几篇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通过参加公司组织

    办公文秘工作总结报告范文(18篇)

    通过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为下一个月的工作提供改进的方向。附上一些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去年的暑假,我跟

    申请暂缓还款的申请书(热门22篇)

    撰写更多申请书是一个挑战,但也是一个机遇,通过书写,我们可以更好地理清自己的申请思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优秀的申请书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实用的写作参考

    公安局述职述廉总结报告(模板17篇)

    通过廉政述廉报告,可以有效推动党员干部加强自身修养,发挥廉政先锋模范作用,为党和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务。以下是一些描述廉政报告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员工心理培训心得体会(汇总17篇)

    培训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这些培训心得范文涵盖了各个领域和行业的不同主题,具备一定的代表性和参考价值。周末,在教育局、活动中心乌兰图雅

    系统操作心得体会(优质21篇)

    在实践中积累和总结心得,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参考阅读。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核心,它负责控制计算机各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