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鹅教学设计音乐一年级 咏鹅教学设计(实用5篇)

时间:2023-09-29 作者:曼珠咏鹅教学设计音乐一年级 咏鹅教学设计(实用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咏鹅教学设计音乐一年级篇一

1、引导体味诗的情趣,指导有感情地背诵古诗。(语感目标)

2、会认"鹅、向天、白毛、绿水、红掌、清波",学会"向、白、毛"。(技能目标)

3、逐步培养对古诗的兴趣。(情感目标)

:课件、实物投影。

写字本、彩笔及填空图。

一、古诗导入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这位新朋友的打扮和我们大家有什么不一样?(出示诗人形象)

2、介绍诗人:他是古时候的人,他生活在一千多年以前的唐代,叫——?请大家拼拼音节,看谁最先拼出他的名字?(出示名字和音节)指名一人拼。

二、初读古诗

夸的意思,咏鹅就是——

(2)接下来老师学着骆宾王的样子来咏鹅。师范读。(你觉得老师读得怎么样?)

(3)要读得好听,首先要读准词语的音。(再听老师咏鹅,听清哪些字读翘舌音)

(4)显红"绿水、红掌"清波(后鼻音)鹅、向天、白毛、"再听老师读,听清这些词念什么?自由读——小老师教大家——师点词生认读。

(5)单独出示词认读。(同桌互读——小火车读)(词的意思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出示图理解绿水、红掌、清波、向天)

(6)记忆认词。(老师要考考小朋友的记忆力,给你6秒钟的时间,请你记这些词,看谁记得最多?)

(7)请同桌互相念念这一首诗,注意把音读准。

(8)小朋友们读得真准,古诗光是会读,不算稀奇,还要读出诗的味道来。注意诗的停顿很重要,听老师来有味道的读诗,注意哪些地方需要停顿。

为什么鹅、鹅、鹅要说三个?出示停顿的地方(学生试读——指名读——齐读)

三、课间操(小朋友们读得真有味道,老师带着大家去看鹅吧!)

四、理解诗意

1、小朋友学会了有味道地读古诗,现在请你有味道地背一背这首诗。(自由背——指名背——齐背)

2、谁愿意回家背给妈妈听。师扮演**的角色,进行师生对话式背诵(随机理解前两句诗意)。

(1)看图片理解"曲项"的意思。(曲项向天歌就是鹅弯曲着脖子朝天歌唱。)

(2)"向天歌"它可能会唱些什么呢?

3、孩子,你学得真不错。请你找出后两行诗中描写颜色的词(白毛、绿水、红掌),这些颜色是写什么的?我手上有只大白鹅,请你给这两只大白鹅正确地涂上颜色。

(1)给大白鹅涂色(红掌、白毛、绿水)。

(2)反馈(实物投影出示学生练习,理解后两行诗意。)

五、写字指导

这首古诗中还有三个生字要请我们小朋友自己学习。请大家拼拼音节,看看笔顺,想想意思。

(1)出示田字格中三个生字(向、白、毛)。你学会哪个字?指名拼读音节。

(2)指导书写"向、毛"。

(3)老师给大家三分钟时间写字。写完的同学给字找个朋友。

六、课后延伸

像这样优美的古诗,唐代还有许多,李老师介绍一本好书给大家——唐诗三百首,请课后去读读这本书。

咏鹅教学设计音乐一年级篇二

2、引导学生能用轻松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歌曲;

3、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意识和想象力。

体会歌曲中鹅的悠闲自在的音乐形象,并引导学生用优美的歌声来表现歌曲。

表现歌曲的意境。

琴、多媒体。

一、导入

1、谜语(谜底——鹅)

“头戴红帽子,身穿白袍子,走路摆架子,说话伸脖子。”(主题音乐做背景音乐)

2、学生模仿白鹅游泳、走路、叫声。

3、有位小朋友也特别喜欢白鹅,在他7岁时就为它写了一首诗呢,谁知道这首诗?

对,就是骆宾王写的咏鹅。

板书课题:咏鹅

二、诗歌朗诵

1、学生朗诵《咏鹅》古诗。

2、师范读(拿扇子带上动作有感情的朗读)。

3、学生为古诗选择适合的音乐。

4、学生跟着音乐带上动作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三、学唱歌曲《咏鹅》

同学们,这首诗不但读起来非常美,唱起来也很好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曲《咏鹅》。

1、教师播放课件,学生聆听范唱。

2、跟老师学唱歌曲。(老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

3、学生随琴声轻声哼唱。

4、认识音符的唱名do,mi,sol

5、跟着伴奏用“啦”哼唱。

6、跟琴试唱。

7、跟伴奏试唱。

8、变换形式巩固演唱。(师生开火车演唱、男x开火车演唱、请小老师教唱、模仿白鹅的样子演唱……)

四、创编学习

1、请一位学生到上面演唱,几位学生伴舞。

2、学生齐唱歌曲并表演。

五、欣赏其它古诗的.歌曲

古诗是古代诗人写的诗,在中国已经有很久的历史了,现在老师还要给小朋友们听另外一首古诗的歌曲。

听完之后再告诉老师这是那一首古诗?

1、播放歌曲《春晓》。

2、播放音乐《静夜思》。

六、小结

跟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出教室。

咏鹅教学设计音乐一年级篇三

1、能学会演唱歌曲《咏鹅》,感受音乐与古典诗词完美结合的艺术感染力。

2、在参与创作活动工,能充分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用自己喜爱的形式创作表现《咏鹅》的情境,并对非音乐音源进行大胆的探索。

3、在美的感受中加深对生活与自然的热爱,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真正体会生活是音乐的源泉。

充分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表现《咏鹅》的情境。

导入——展开——深入——拓展

多媒体一台音响一台;各他作组招牌数张;天鹅头饰四个;纸、彩笔、塑料袋、易拉罐、沙子、小水桶、水、玻璃杯、彩色皱纹纸、剪刀等;投影仪一台;照相机一部。

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拍手念儿歌:

鹅妈妈

o鹅o鹅o鹅o鹅,

河边来了鹅妈妈,

带着一群鹅娃娃,

扑通扑通跳下河,

嘻嘻哈哈追浪花,

鹅妈妈,o鹅鹅:

“小河就是我们的家!”

o鹅o鹅o鹅鹅!

二、导入

创设情景:(出示课件。)

池塘里,鹅妈妈带着一群上鹅戏耍的场面。

师:同学们,看到这幅生动的画面你们会想到一首什么古诗呢?

生:《咏鹅》。

师:对了,这是唐朝诗人骆宾王七岁时写的一首诗。让我们一起来诵一遍,好吗?

生:……

(出示《咏鹅》诗词。)

师:这首诗大家最熟悉不过了,有的同学甚至三岁就会背诵了。谁来讲讲这首诗写了什么?

生:写出了骆宾王对鹅的喜爱之情。

生:出出了鹅可爱的样子……

师:大家说得真好。诗人用寥寥几笔就把鹅那优美的体态以及诗人对鹅的喜爱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学唱歌曲

师:以往我们都是朗诵《咏鹅》,今天我们为它谱上曲子唱《咏鹅》。

(出示歌单。)

1、学唱歌曲

(1)放录音,学生随乐小声哼唱。

(2)采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3)解决反复跳越记号的唱法。

(4)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

2、启发情绪

(1)古人在吟诗的时候常常会有什么动作和表情?

(2)学生模仿并演唱歌曲。

四、展开、探索

1、启发讨论

师:《咏鹅》这首诗为什么被人们吟诵了几百年而经久不衰呢?这是因为它有着迷人的艺术魅力。现在老师请大家思考,能否用其他的自己喜爱的方式来再创作,以表现这首《咏鹅》诗的情境呢?我们分组讨论,人人参与。我这儿有一个创作小组的牌子,分别是:朗诵创作组、歌舞创作组、音响人作组、图画创作组、手皮影创作组。我把它们分别放在各组前,你们想去哪个创作组就自由组合,和你的创作伙伴共同完成你们的作品。

2、学生创作

放《咏鹅》的录音,学生自由分组,自由讨论。老师巡回指导,启发学生开阔思路,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创作。

3、展示与评价

分组示讨论结果,师生点评相结合,充份新生学生的独创性和大胆表现。

(1)朗诵创作组,采用配乐诗朗的形式。例:

第一段:全体组员朗诵原诗(慢速)。

第二段:学生有分有合地朗诵自己创作的诗歌。

女领:是谁,穿着一身结白的礼服。

男领:是谁,仰着高傲的脖子对天高唱。

合:噢,是你,我可爱的鹅宝宝。

第三段:全组朗诵全诗(快速)。

师生点评:他们根据原诗的`情境作了大胆的发挥,尽管还不十分完美,但这种创新精神非常可贵,如果再加上一些动作、手势就更好了。

(2)歌舞创作组。

例:四名学生头戴天鹅头饰,扮天鹅做舞蹈动作。其佘学生唱哥们工演示自制的道具。他们用绿色皱纹纸剪成长条作柳枝,轻轻摆动;用红色皱纹纸剪成花瓣,歌舞快结束时把红色“花瓣”洒向“天鹅”。

师生点评:他们采用了歌舞相结合的形式。这四位美丽的小天鹅舞姿真不错,其他的同学也配合得非常好,很有计的意境。真是一群爱动脑盘的小朋友。

(3)音响创作组。

例:学生利用教室里现有的音源材料,选择老师提供的物品,巧妙地营造了诗的情境,教室里响起鹅叫声、鸟呜声、流水声、风声、雨声。

(学生有的揉搓塑料袋、报纸,抖动书本表现风声;有的用易拉罐装上沙子,发出“沙沙”的雨声;有的用水杯互倒水、水桶撩地水模拟流水声、雨声。)

师生占评:这组同学有自己的想像力与创造力为我们描画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咏鹅图。他们表演得真是惟妙惟肖。你们能说他们的创作不是音乐吗?生活就是音乐的源泉。其实生活中的自然音响,都是可以用我产聪明的头脑、灵巧的双手创造模仿的。

(4)图画创作组。

例:用反影仪出示画。请一个学生上来讲解力画。

生:春天来了,池塘里的水绿了。嫩绿的柳枝在春风中跳舞。太阳出来了,在温暖的阳光里游来一群美丽的天鹅。你瞧,它们顶着红通通的礼帽,仰着骄傲的脖子对天歌唱。一身结白的毛在阳光中闪闪发亮。它那美丽的身影倒映在绿波之上。咦,池塘中的水为什么会泛起一层层波浪呢?原来是鹅那像像扇子孙样的红脚掌在划水呢。

师生点评:这组同学的作品构图优美,线条流畅,用色大胆,富有想像力,反映出了《咏鹅》诗美妙的情境。讲解的同学也棒极了!

(5)手皮影创作组

例:这组同学分别在投影仪前展示了处己创作的“手皮影”作品。

(一手弯曲作鹅头和鹅脖子,手肘作鹅身,另一只手作尾巴。)

师生点评:他们的构思很有创意。你们看,这影子多像一只天鹅呀,真是一幅极有创意的皮影作品。让我们一块儿跟他们学一学。

五、综合、拓展

学生集体讨论。综合表现举例:

首先,音响创作组创设情景,模似鹅叫、鸟叫、流水声、风声、雨声。前奏中全体朗诵原诗,然后全体一起唱前段歌词,歌舞创作组和乐舞蹈,配上飘舞的“柳枝”飘舞。间奏时朗诵创作的儿歌,全体一起唱后段歌词。最后两然诗,配上飞洒的花瓣。舞蹈组在台前做舞蹈造型。学生的图画在屏幕上出示,做背景。

学生全体创造表演后(全程录音),老师给全体学生拍照作纪念。

六、小结

放学生的创作录音。学生排队出教室。

咏鹅教学设计音乐一年级篇四

1.通过教学,继续复习巩固学过的6个单韵母。

2.能读准生字表中的生字。

3.能熟读课文并背诵下来。

、难点:

复习单韵母,能认读识字表中的生字。

课件,生字卡片。

嘴张大,就念a,我要做个发明家。

嘴一缩,就念o,拼音好处多。

嘴一咧,就念e,我爱跳舞爱唱歌。

iii,小棍头上有一点,

u和{,像兄弟,

u的头上没有点,

{的头上有两点。

1.播放录像,教师伴着优美的音乐解读:鹅,鹅,鹅,弯着脖子对天唱着歌。一身白毛浮在绿水上,一对红掌拨起清水波。

2.板书课题:咏鹅

1.读文

(1)听老师范读课文,学生指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找出学过的单韵母。

(3)指名带读单韵母。

(4)学生自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画上圈。

(5)请小老师领读课文,其他同学指读课文,重点看自己不会读的字。

(6)同桌同学互相听读课文。

2.读词语

(1)课件出示词语:咏鹅、白毛、向天歌、红掌、绿水。

(2)指名读词语。

(3)小组合作听读词语。

3.读字

(1)出示生字:鹅、毛、向、红、绿、歌。

(2)学生自读生字。

(3)同桌同学互相听读。

4.读文

课中休息——

1.小老师考大家(戴鹅头饰)。

要求:你认为哪个字难记,就拿出来考同学。

2.组读字开火车比赛。

3.识字游戏:和鹅宝宝交朋友。

游戏规则:黑板上出示许多“鹅宝宝”(卡片),请同学认读卡片后面的字,认对了,就把“鹅宝宝”卡片送给同学。

1.请大家带着自己的.感受同喜欢的方式读古诗。

2.小组合作:表现诗歌,方式自定。可以朗诵;可以绘画;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跳舞表现诗歌的意境。

板书设计

咏鹅教学设计音乐一年级篇五

教学目标:

2、引导学生能用轻松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歌曲;

3、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意识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

体会歌曲中鹅的悠闲自在的音乐形象,并引导学生用优美的歌声来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表现歌曲的意境。

教学准备: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1、谜语(谜底——鹅)

“头戴红帽子,身穿白袍子,走路摆架子,说话伸脖子。”(主题音乐做背景音乐)

2、学生模仿白鹅游泳、走路、叫声。

3、有位小朋友也特别喜欢白鹅,在他7岁时就为它写了一首诗呢,谁知道这首诗?

对,就是骆宾王写的咏鹅。

板书课题:咏鹅

1、学生朗诵《咏鹅》古诗。

2、师范读(拿扇子带上动作有感情的朗读)。

3、学生为古诗选择适合的音乐。

4、学生跟着音乐带上动作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同学们,这首诗不但读起来非常美,唱起来也很好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曲《咏鹅》。

1、教师播放课件,学生聆听范唱。

2、跟老师学唱歌曲。(老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

3、学生随琴声轻声哼唱。

4、认识音符的唱名do,mi,sol

5、跟着伴奏用“啦”哼唱。

6、跟琴试唱。

7、跟伴奏试唱。

8、变换形式巩固演唱。(师生开火车演唱、男x开火车演唱、请小老师教唱、模仿白鹅的样子演唱……)

1、请一位学生到上面演唱,几位学生伴舞。

2、学生齐唱歌曲并表演。

古诗是古代诗人写的诗,在中国已经有很久的历史了,现在老师还要给小朋友们听另外一首古诗的歌曲。

听完之后再告诉老师这是那一首古诗?

1、播放歌曲《春晓》。

2、播放音乐《静夜思》。

跟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出教室。

湘版二年级音乐第四册第十课作者:朱海亮;性别:女;职称:小学音乐一级教师;学历:本科;单位:修文县阳早小学;联系电话:***;通讯地址:修文县阳早小学;邮编:5......

2、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歌曲《咏鹅》情境。教学重点难点: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大胆表现《咏鹅》情境。教......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