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优秀16篇)

时间:2023-12-05 作者:笔尘

在教学计划中,教师会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进度、知识体系、教学目标等多个因素。以下是一些教学计划的案例分析,希望对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有所启发。

课文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优秀16篇)篇一

1.读读记记“探访、交涉、肖像画、赴约、恬静、矜持、微抿双唇、耐人寻味、难以捉摸、璀璨、永不磨灭”等词语。

2.对照画面,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7自然段。感受世界名画的魅力,产生要亲眼目睹这幅画的风采的强烈愿望。

对照插图,把具体描写《蒙娜丽莎》画像的部分找出来,欣赏蒙娜丽莎神秘莫测的美丽神韵和那如梦如幻的妩媚微笑,引导学生从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双手和背景等具体的描写中体会世界名画的魅力。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师:课前同学们都进行了预习,课文中的词都会读了吗?检查预习情况:

1.读读记记“探访、交涉、肖像画、赴约、恬静、矜持、微抿双唇、耐人寻味、难以捉摸、璀璨、永不磨灭”等词语。

(1)自己先读一遍。

(2)指名读。(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注意听他有没有读对。)。

(3)齐读一遍。

2.同学们预习得不错,我们先来欣赏一幅画,(课件出示画像)你对它的了解有多少呢?

师小结:

它就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画——《蒙娜丽莎》,陈列在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法国卢浮宫,被誉为卢浮宫的镇宫之宝。它每小时要迎接1500人次的参观。1911年它曾不幸被窃,法国人竟将它失窃的日子当作“国难日”,举国降半旗哀悼;当它失而复得时,法国举国欢庆的气氛,不亚于一个国家的诞生。我们不禁要问:这幅画究竟有着什么样的魅力呢?让一个国家如此重视。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看一位作家在欣赏完《蒙》这幅画像后有着怎样的感受。

二、明确要求,完成自学。

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课件出示)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出了这幅名画的魅力,并在文中做出相应的标记。

三、交流探究一,整体感受。

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课文从哪些方面写出了这幅名画的魅力?

1.人多。(对,其实文中还有多处写到了观看名画的人多,你能找出来吗?有这么多人来观看,这就是这幅画的魅力!)。

2.画展出的不易。(一幅画的展出竟需要美法两个大国多次交涉,这幅画的确很有魅力啊!)。

3.预设:读第5段:

读得真有感情,你能概括地说说这段写了什么吗?(画像的内容)具体描写画像内容的还有哪些语段呢?(6.7段)。

对,5.6.7段就是通过对画像内容的具体描写来表现名画魅力的。

4.课文还从哪方面写出了这幅名画的魅力呢?

(作者欣赏完画后的感受。)。

5.小结:

正像同学们刚才交流的那样,作者就是从这三方面写出了名画的魅力。其中哪一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呢?(第2部分——5-7段对蒙娜丽莎画像内容的描写是本文的重点。)。

四、交流探究二,语段研读。

同学们刚刚读了具体描写画像内容的语句。哪部分描写最吸引你呢?

2.研读第6段。

预设:

(1)生:我觉得蒙娜丽莎的微笑最吸引人。

师:哦,你认为这部分的描写好在哪呢?

生:作者的描写很生动,很细致。

师:细致生动地描写蒙娜丽莎微笑的词有哪些?

生:舒畅温柔、略含哀伤、亲切、矜持。

(2)师:你知道“矜持”什么意思吗?

(慎重、拘谨)。

(3)一个简单的微笑,作者却从中解读到这么复杂的情感,这是为什么呢?

(4)(“舒畅温柔、略含哀伤、亲切、矜持”

这些情感作者看得到吗?而是作者由画面展开的想象。)。

体会写法:作者这样展开想象去写有什么好处?下面就请同学们对照插图,再读。

描写微笑的这个语段,体会加上或去掉这部分想象的文字感觉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想象能让平面变得立体,使静止变得鲜活起来,这样的描写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名画的魅力,还能使文章更吸引人。希望同学们今后也能在写作时加以运用。)。

(5)谁愿意通过自己的朗读,让我们感受蒙娜丽莎微笑的美呢?(指名读)。

3.写一写。

再次欣赏这幅画,发挥你的想象,你能从这神秘的微笑中看到什么呢?

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是那样耐人寻味,难以捉摸。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有时又让人觉得()。

(1)想一想,写一写。

(2)指名说。

(3)出示关于微笑的资料。

4.研读第5、7段。

同学们真了不起,也学会了作者边欣赏艺术作品、边展开想象的方法。课文5.7段的描写也采用了与描写微笑相同的方法,那就是将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融合到一起的方法。下面就请同学们把这两段中展开想象的句子赶快找出来,体会这样写的精妙,然后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

(1)你想读哪一句?谈感受。

(2)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的朗读。(个性化朗读)。

五、小结并布置作业。

1.小结:从同学们的表情和朗读中,老师也深切感受到了这幅画的魅力,让没见过这幅画的读者们都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真想亲眼目睹一下这幅画的风采。

教师引读:难怪作者与《蒙娜丽莎》的约会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却在作者心底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成了他灵魂的一部分……(最后一段)。

2.学到这儿,我们来认识一下这幅杰出画像的创作者达芬奇。(出示图片资料投影)。

但凡上过公开课的老师肯定有一个感觉,准备公开课是一件累人的事!有一次在公交车上听到蔡依林的一首歌,歌词唱得太快,听不清,歌名我倒是记住了——《玩美》,挺有意思吧?!

整个备课的过程就是“玩美”,不停地想,不断地问,不时地改。雏形出来了就上一节,请同事听听,再想想改改;然后再上一节,请同事、师傅、领导听听,完了综合各方意见再改改;最后自己上一节,感受感受。才敢拿到兄弟学校献丑!其中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写话训练的设计,最先的想法是欣赏完达芬奇另外一幅代表作《最后的晚餐》(课本上有一幅插图),运用想象的方法写写其中一个人物,可是后来听课老师提出这个题目太难,人物外貌看不清,而且时代背景学生不了解,学生作业反馈上来的确是这样;后来干脆在感受完蒙娜丽莎微笑的美之后,让学生再次欣赏画像,发挥想象,“你能从这神秘的微笑中看到什么呢?”一部分学生还是觉得无从着手;再后来模仿课文的写法,让学生想象再写下来,“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是那样耐人寻味,难以捉摸。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有时又让人觉得()。”试教下来这种设计应该比较合理,学生也最有话说。完了之后,我就在想,平时上课可没这么“磨”呀!钱梦龙老师在备课中谈到:“我的水平不高,只有初中的水平,我读的时候觉得有疑惑的地方,学生一定也有疑惑,我读了好几遍才感受到好的地方,学生一定也很难感受到,我教学时就在这些方面导一导。”钱梦龙老师的做法给了我很大启发,在备课前即要估量学生什么地方读不懂、读不好,然后再展开教学。“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精心准备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课前要好好下点功夫啊!

上完了课,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当然也有不足之处,学友和导师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和意见,让我受益匪浅。比如课堂上指导朗读得还不够细致,缺少有层次的阅读,因此学生读得还不够多,读得还不够生动、投入,致使氛围不够,情感不能得到提升。这方面我还要注意加强。当然本身“玩美”的过程也让我学到很多,让我明白了上语文课之前,应重视学生的“最邻近发展区”,然后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探索。这样,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等。

玩美就是为了更加完美,玩美的过程充满艰辛,但会让你收获完美,所以值得!

课文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优秀16篇)篇二

1.正确认读“肖像、悄然、矜持、难以捉摸、脸颊”等词语。

2.对照画面,重点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通过品读感悟《蒙娜丽莎》的魅力,学习作者按照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和展开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

3.朗读课文中直接描写画作的部分,受到美的熏陶,积累语言。

4.结合课文内容和相关资料,介绍画作。

教学重难点

对照画面,重点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通过品读,感受《蒙娜丽莎》的魅力。学习作者展开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

教学准备

1.学生按照统一要求预习课文。

2.教师准备:达·芬奇及其画作的资料;cia课件、画作。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检查预习。

1.谈话导入。

2.检查字音(多媒体出示):肖像、悄然、难以捉摸、矜持、脸颊

(1)指名读词语,教师相机正音。

(2)齐读词语。

(二)明确任务、感受魅力,感悟写法。

1.默读连语接,找出学习要求。

2.出示自学提示,学生按照要求自学。

多媒体出示学习要求:“默读课文,想一想,从课文哪些描写中看出这幅世界名画的魅力?标画出相关语句,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3.全班交流,感受画作的魅力。

预设一:引导学生从参观的人多等语句中感受这幅画的魅力所在。

——“我们都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排队,队伍像一条长龙,大家都在静静地等着。”

——“听说美法两国多次交涉,他才暂时离开巴黎的卢浮宫前来纽约。”

引导学生理解“排着长龙一样的的队伍”等语句,说明参观的人多,从侧面衬托出画作的魅力。

预设二:交流第五自然段的相关语句,感受画面的逼真。

(1)抓住关键语句体会画面的栩栩如生。

“她的脸颊泛着红光……你会怀疑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动”。

(2)读课文第五自然段,注意作者按照什么顺序进行观察。

(由远到近,由整体到局部)

(3)相机指导朗读。

预设三:交流第六自然段介绍画面中人物面部表情的部分,感受画作魅力,感悟写法。

(1)在学生交流的同时,让学生结合插图体会蒙娜丽莎神秘微笑背后蕴含丰富的情感。

“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是那样耐人寻味,难以捉摸。”

(2)让学生反复品读描写蒙娜丽莎微笑在作者心中感受的句子,感受画作的魅力和语言的魅力。

(3)作者采用什么表达方式把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描述出来的?(展开丰富的想象)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预设四:从第七自然段相关语句中感受画作的魅力。

4.小组交流,全面感受画作的魅力。

(1)四人小组交流:文中还有那些语句表现了画作的魅力?

(2)师小结。

5.以读代讲,体会作者欣赏画作后的深刻感受。

引读最后一段。

(三)揭示课题,总结写法。

1.作者为什么以《蒙娜丽莎之约》为课题?

2.教师根据板书总结文章表达、观察方法。

(四)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积累文中语言。

1.自由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直接描写画作的部分。(课文5、6、7自然段)

2.把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试着背一背。

(五)创设情景,介绍画作。

1.创设情景,让学生以解说员的身份介绍画作。

师:假如中法两国经过多次交涉,这幅画能在宁夏展出,在我们的上课现场展出,由你来担任画作解说员,把这幅画作介绍给同学和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

2.教师出示画作,学生口头练说。

提示学生介绍的方法——可以整体介绍画作,可以介绍画作的部分内容,还可以介绍关于画作的创作背景及相关资料。

3.全班交流。

(六)拓展延伸。

多媒体出示达·芬奇其它画作。

紧扣本单元“感受艺术的魅力”这一训练重点,让学生感受绘画艺术魅力,受到艺术的熏陶。

(七)布置作业(三选一)。

1.搜集关于《最后的晚餐》的有关资料,欣赏画作。

2.选择一幅画作进行介绍。

3.搜集、欣赏其他艺术形式,感受艺术魅力,办一期手抄报。

板书设计

传神 侧面、正面

蒙娜丽莎之约 神秘 想象

生命力 远——近

整体——局部

课文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优秀16篇)篇三

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找出具体描写画像的句子,对照插图读,体会蒙娜丽莎的无穷魅力。

3、学习观赏艺术品文章的写作方法。

4、懂得欣赏艺术品需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

一课时。

一、引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达芬奇吗?你对达芬奇有哪些了解?

2、达芬奇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的画家,在法国卢浮宫博物馆里有三件镇馆之宝,其中一件就是达芬奇的画作《蒙娜丽莎》,几百年来对这幅画人们是百看不厌,也一直为世人所津津乐道,围绕这幅画,人们也有着无数的猜测,画中人物蒙娜丽莎的微笑也成了世界上最神秘的微笑,今天我们将要跟随作者的文字一起去拜访蒙娜丽莎。(齐读课题)

二、整体了解课文

比较两句话:作者和《蒙娜丽莎》的一次相约。

作者和“蒙娜丽莎”的一次相约。

这篇课文写的是作者和名画《蒙娜丽莎》的一次相约,也可以说是和画中的美丽女子“蒙娜丽莎”的一次相约。

2、通过预习,你认为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相机板书:约前 约中 约后)课文中有哪些相应的段落描写了这三部分呢?(相机板书:1—4 、5—7、 8)

三、通过图文对照读,体会这幅画的无穷魅力

1、此时,这幅画像也在我们眼前,请同学们好好欣赏一番,画中哪一部分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同学们都有着非常敏锐的感受力,让我们来看看作者也如何描述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划出具体描写画像的句子。

3、你找到了哪些句子,交流。

4、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些句子,边读边对照插图,找到相应的部位仔细观察,体会作者用怎样的语言表现出了这幅画的无穷魅力。

5、哪一部分的描写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交流,随机学习5—7自然段。

6、学习第5自然段。

(1)生读句子,谈感受。(相机板书:逼真)

(2)作者此时面对的是一幅画像,还是真的人呢?可是作者却把她写得像真的人一样,你从这段的哪些描写中感受到的?生说,读出你的体会。

(3)现在蒙娜丽莎也在你的面前,请你对她说说看到她的感受。

(4)让我一起来感受这如真人般的蒙娜丽莎。齐读。

7、学习第6自然段。

(1)生读句子,谈感受。

(2)自古以来,蒙娜丽莎那三分亲切,七分神秘的微笑就是一个迷,她的微笑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板书:神秘),我们来读读具体描写蒙娜丽莎微笑的句子。

(3)神秘体现在哪些词语上?生说。为什么呢?读出你的体会。

(4)比较这4个词语,他们表达的意思是不一样的,何以在一幅静止的画面上出现不同的笑容呢?我们来看一段资料。(课件)

(5)读了这一段资料,再结合课文的第6自然段,你有什么话想说?生说。

(6)我们不妨也来看看图,你觉得这微笑还包含着怎样的笑容。生看图。

(7)引说:那微笑,让你觉得--------,让你觉得------------

(8)达芬奇用他那神奇的画笔和天才的想象力,让蒙娜丽莎的微笑成了永远的神秘,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一段。齐读。

8、学习第7自然段。

(1)这段话的神秘还表现在哪里?谁来读读第7自然段。指名读。

(2)这段话写到了画像的哪些方面?边接答边引读。

(3)据说在达芬奇之前人们画肖像画是不画背景的,而在这幅画中,空旷而深远的背景中蒙娜丽莎却显得更加——(板书:美丽动人)

四、学习写法

1、作者用优美的文字将自己多看到的和想到的传递给了我们,让我们也如亲眼所见一眼,这里作者不仅描写了自己所看到的情景,还融入了自己的想象。请找到这样的句子读一读。

2、这就叫“看到的和想到的结合在一起写”,请同学们将这种方法批注在课文相应的段落旁。

五、感受相约前人们静静等待时的心情。

1、细细品味了蒙娜丽莎画像的无穷魅力,我们还能从课文的哪些地方感受到这幅画像的魅力,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的1—4自然段。

2、你从哪些语句或词语中感受到的。交流。(相机板书:静静等待)

3、带着这种对名画无比期待的心情再读1—4自然段。齐读。

六、感受相约后作者的深情赞叹

1、无比的震撼,无比得期待,难怪作者在参观后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请齐读第8自然段。

2、它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永不磨灭)

3、相信此时蒙娜丽莎也进入了你的心田,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读读第8自然段。齐读。

七、梳理课文结构,总结升华

1、这篇文章是艺术品观后感的佳作,我们不妨用鱼骨图来梳理一下文章的结构,如果说“约”为鱼头,带出全文(后面省去概括全文的话,边说边串起板书)。

2、作者和蒙娜丽莎之约,不仅仅是一次面对面的相约,还是一场-------------之约。(相机板书:心灵之约)

3、课后还有一幅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请同学们课后收集它的相关资料,也和它赴一场心灵之约。

4、艺术可谓是无处不在,我知道我们班也有不少同学在学艺术,你知道哪些艺术的形式?

5、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有着无数艺术的结晶,(课件,伴解说)这些艺术散发着无穷的魅力,都需要每一个观赏它的人和它赴一场心灵之约。

课文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优秀16篇)篇四

1.知识与技能:读读记记“探访、交涉、风采、赴约、淡雅、捉摸、衬托、幻觉、深远、有朝一日、大样彼岸”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照画面,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世界名画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对照插图,把具体描写《蒙娜丽莎》画像的部分找出来,欣赏蒙娜丽莎神秘莫测的美丽神韵和那如梦如幻的妩媚微笑,引导学生从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双手和背景等具体的描写中体会世界名画的魅力。

教学方法:。

读思结合,以读代讲。

教学准备:

1.课前,安排学生查阅达芬奇的资料,搜集蒙娜丽莎的画册、照片、挂历等,欣赏一下这幅世界名画。

2.教师准备此画的挂图。

3.组织学生事先相互交换传阅,对名画有初步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两节课中,我们欣赏了中外名家所演奏曲子。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幅世界名画《蒙娜丽莎》。

二、介绍达?芬奇。

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最著名的巨匠,他不仅是一位天才的画家,并且是大数学家。科学家。力学家和工程师,是一位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人。他有着多方面的才能,对人类作出过多方面的贡献。他不仅会画画,雕塑,建筑房屋,还会发明武器,设计过世界上第一个飞行机。他又是一个医学家。音乐家和戏剧家,而且在物理学。地理学和植物学等其它科学的研究上也很有成就。他道德高尚,举止温雅,且体格健壮,力量过人,据说他一只手就能轻易地折断马蹄铁。他左右手都会写字。作画,他用左手写的字是反向的,人们只有在镜子里才能看懂。

达?芬奇出生于佛罗伦萨附近的芬奇镇,这是一个景色秀丽,风景如画的地方,展现出一派田园风光:山坡上有葡萄园,山谷里耸立着四季常绿的树木,潺潺的溪水和叽叽喳喳的鸟叫声构成了一曲欢快悦耳的音乐。在这样美丽的自然环境的熏陶下,达芬奇的观察力和感受力都逐渐敏锐和丰富起来。

三、阅读课文,初步感知。

1、看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自己说说有什么感受?

笑得有时觉得舒畅温柔。

有时又觉得严肃、安详。

有时略含哀伤。

有时甚至显出讥嘲和揶揄。

2、阅读课文,看看作者的分析。(读课文时要注意字词的读音。)。

四、深入分析课文。

1、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来说明《蒙娜丽莎》的?(由远及近。由上到下。由局部到整体)。

2、阅读课文后,你觉得蒙娜丽莎美在哪里?说说你的理由。

3、蒙娜丽莎的微笑让你感到了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在“蒙娜丽莎”之前,肖像画一般是没有背景的,在这里画家打破了一般肖像画的局限性,使人物处在了远山。丛林。闪光的水池等背景之中,这一背景朦胧。安静,充满诗意,与蒙娜丽莎的精神生活和谐一致,更好地衬托了人物的内在气质。更为有趣的是,当我们集中看左边时,觉得远景下降而人物上升,集中看右边时,又觉得远景上升而人物下降,富有变化。

五、拓展延伸。

1、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中心意大利,当时宣扬“提倡人权。反对神权,提倡个性自由。反对人身依附”的人文主义思想。

2、作者达?芬奇,意大利人。整个文艺复兴时期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天才不限于艺术,在数学。机械工程。医学。地质学。建筑学等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

3、《蒙》是达?芬奇最负盛名的肖像杰作。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以一个年轻女性温雅的微笑,揭开人性觉醒的旗帜,赞美生命的可爱。集中而又充分地表达了他的人文主义思想,热情地讴歌美与人生。

课文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优秀16篇)篇五

(一)教学目标:

1、能认读“纽约、卢浮宫、交涉、肖像、抿唇、恬静、矜持、沐浴、衬托、璀璨”等10个词语;积累“有朝一日、大样彼岸、耐人寻味、难以捉摸、转瞬即逝、永不磨灭”等成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图文对照,抓住重点词句感受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

3、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重点:

感受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

(四)课前预习:

1、请同学们收集世界名画。

2、熟读课文,思考从哪些具体描写中看出了这幅世界名画的魅力。

(五)教学过程:

1、预习检查,导入新课。

(1)学生简单交流介绍自己收集的世界名画。

(2)词语检查。

纽约、卢浮宫、交涉、肖像、抿唇、恬静、矜持、沐浴、衬托、璀璨(指名读,正音。)。

有朝一日、大样彼岸、耐人寻味、难以捉摸、转瞬即逝、永不磨灭(词语积累,选择4-5个自己认为需要记住词语写一写。)。

(3)导入新课。

卢浮宫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卢浮宫也是法国历史上最悠久的王宫。这里曾经居住过50位法国国王和王后,还有许多著名艺术家在这里生活过。在这座著名的宫里藏有被誉为世界三宝的《维纳斯》雕像、《蒙娜丽莎》油画和《胜利女神》石雕,今天我们就来见识这三宝中的一宝--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创作的油画《蒙娜丽莎》。

2、初读课文,感受名画。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想想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反馈交流。

3、细读课文,欣赏名画。

(1)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哪几自然段是正面描写《蒙娜丽莎》的魅力?哪几自然是从侧面描写《蒙娜丽莎》的魅力?5-7段是正面描写。1、2、3、8自然段是从侧面描写《蒙娜丽莎》的魅力。

(2)出示《蒙娜丽莎》的图画,让学生自由观赏,谈谈体会。

(4)随机交流,感受名画的魅力。

a她的眼神是那样柔和与明亮,嘴唇看来不像是涂抹的色彩,而是真的血肉。仔细看她的颈项,你会怀疑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动。

你是从哪些词体会到这幅画的魅力?

师板书:不像是……而是……怀疑……。

你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吗?

b蒙娜丽莎那紧抿的双唇,微挑的嘴角,好像有话要跟你说。在那极富个性的嘴角和眼神里,悄然流露出恬静、淡雅的微笑。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人觉得略含哀伤,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持。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是那样耐人寻味,难以捉摸。达芬奇凭着他的天才想象力和他那神奇的画笔,使蒙娜丽莎转瞬即逝的面部表情,成了永恒的美的象征。

师板书:有时……有时……有时……有时……。

问:有时……有时……有时……有时……说明了说明?

课件补充资料:

500年来,人们一直对《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莫衷一是。不同的观者或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人觉得略含哀伤,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持。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所大学应用“情感识别软件”分析出蒙娜丽莎的微笑包含的内容及比例:高兴83/100,厌恶9/100,恐惧6/100,愤怒2/100。

读了这份资料对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你又有什么话想说?把你这种感情带入文字中读一读吧。

c蒙娜丽莎的身姿和双搭的双臂使她显得大方、端庄。她的脸部、颈部和双手好像沐浴在阳光里,格外明亮动人;她的右手,刻画得极其清晰细腻,富有生命的活力;她的朴素的茶褐色衣服更加衬托出特有的生命力。她身后的背景充满着幻觉般的神秘感,山峦、石桥、流水、树丛、小径,在朦胧中向远方蜿蜒隐去。在这空旷而深远的背景里,蒙娜丽莎更加美丽动人。

这段话是按什么观察顺序写的?身姿、脸、颈、双手、衣服、背景。

d过渡:刚才我们从正面领略了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魅力,作者还从哪些侧面对这幅世界名画进行描写?学习1、2、3、4、8自然段。随机交流。

我们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排着队,队伍像一条长龙,大家都在静静地等着。

师朗读指导:拍着像长龙的队伍,为什么大家还能静静的等?根据学生的回答,请他读。

《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画,世界上有多少人能亲睹她的风采呢?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能把它改成陈述句吗?

我猜想今天来“赴约”的人一定很多,但队伍之长还是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

不知过了多久,我终于走到了陈列室门口,终于看到了她。

队伍之长,人之多,从而显示了《蒙娜丽莎》的魅力。

“蒙娜丽莎”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她的光辉照耀着每一个有幸看到她的人。我虽然在她面前之停留了短短的几分钟,她却在我的心底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她已经成了我灵魂的一部分。

为什么“在她面前之停留了短短的几分钟,她却在我的心底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

5、回读课文,写法迁移。

出示图画《最后的晚餐》,师讲述最后的晚餐壁画取材自圣经马太福音第26章,描绘耶稣在遭罗马兵逮捕的前夕和十二门徒共进最后一餐时预言“你们其中一人将出卖我”后,门徒们显得困惑、哀伤与骚动,纷纷询问耶稣:“主啊,是我吗?”的瞬间情景。唯有坐在耶稣右侧(即画面正方左边第五位)的叛徒犹大惊慌地将身体往后倾,一手抓着出卖耶稣的酬劳、一个装有三十块银币的钱袋,脸部显得阴暗。

你也能学作者把自己看到的加上自己的联想和想象描写一段话吗?你也可以选择一幅自己收集的名画进行描写。

学生写话联系。

温馨提示:仔细观察画中人物的表情,根据故事内容猜测人物的心里进行描写。

惊恐、愤怒、怀疑、

交流,抓住哪些描写是看到的哪些描写是合理的联想与想象进行评价。

6、小结。

杰出的画作,让人百看不厌,今天,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在我们面前展示了神秘而又奇异的魅力,在人类文化宝库中还有许多璀璨的明珠,等着我们去欣赏。

7、作业。

(1)课后同学们可以读读人们对《蒙娜丽莎》的研究如:《蒙娜丽莎的微笑之谜》和《说不尽的蒙娜丽莎》。

(2)《最后的晚餐》的故事。

课文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优秀16篇)篇六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在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卢浮宫中有三件宝,其中一件就是《蒙娜丽莎》(板书:蒙娜丽莎),它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著名画家达芬奇的代表作。几百年来,这幅画一直让人们百看不厌,也一直为世人所津津乐道,蒙娜丽莎的微笑也成了世界上最神秘的微笑!你们想看看吗?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在大洋彼岸探访蒙娜丽莎吧!

读了课题有什么想问的吗?(学生紧扣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感受名画。

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反馈交流。

(三)欣赏名画,感受魅力。

1.默读课文,看看课文那几个自然段具体介绍了这幅名画,找到课文5~7自然段。

2.出示《蒙娜丽莎》的图画,让学生自由观赏,谈谈体会。

3.从同学们惊奇的眼神中,老师感受到你们对这幅画的喜爱,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同桌交流说说感受最深的一点)。

4.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蒙娜丽莎》这幅画的呢?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方面,细细读一读,体会体会,说说自己的感受。

5彼婊交流,感受名画的魅力。

(1)引导学生感受画的整体。(第五自然段)。

这是一个鲜活的女子,我们终于跟她面对面了,虽然经过了五百多年,她仍是那么恬静、淡雅,怪不得作者说心中涌起一种奇异的感觉。谁来读一读?(指导读“那幅画不大……我终于跟她面对面了”。)。

老师仿佛看到了她那一头乌黑的长发,柔和明亮的眼神,真实的嘴唇,而且颈项里的血液也仿佛在流动,这个画面似真亦幻,谁来读一读?(指导读“她的脸颊泛着红光……你会怀疑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动”。)。

(2)引导学生观察肖像画的面部表情。(第六自然段)。

学生找到有关句子,出示: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人觉得略含哀伤,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持。

指名读,评价(围绕“舒畅温柔”“略含哀伤”“十分亲切”“几分矜持”),再指名读,齐读。

小结并过渡:紧抿的双唇,微挑的嘴角,耐人寻味的神秘的微笑,达芬奇用他天才的想象力和神奇的画笔,让蒙娜丽莎的微笑成为永恒美的象征。

(3)引入资料:5来,人们一直对《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莫衷一是。不同的观者或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有时觉得她笑得舒畅温柔,有时又显得严肃,有时像是略含哀伤,有时甚至显出讥嘲和揶揄。在一幅画中,光线的变化不能像在雕塑中产生那样大的差别。但在蒙娜丽莎的脸上,微暗的阴影时隐时现,为她的双眼与嘴唇披上了一层面纱。而人的笑容主要表现在眼角和嘴角上,达芬奇却偏把这些部位画得若隐若现,没有明确的界线,因此才会有这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法国巴黎卢浮宫公布蒙娜丽莎的微笑包含了83%的高兴、9%的厌恶、6%的恐惧和2%的愤怒。这一结果是由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所大学应用“情感识别软件”分析出来的。

(4)看了这则资料,你有什么想说?(体会达芬奇的精湛技艺和作者丰富的想象)。

(5)达芬奇精湛的技艺除了体现在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上,还体现在哪儿?(引出第七自然段)。

第七自然段,重点指导观察蒙娜丽莎的身姿、服饰与她身后的背景。特别是她的右手,刻画得极其清晰、细腻,她身后的背景充满着幻觉般的神秘感。

7.同学们,我们随着作者的目光欣赏了蒙娜丽莎的风采,蒙娜丽莎的形象一定深深地印在你的脑海里,假如你是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讲解员,你会怎么向参观者来介绍这幅画呢?请你准备一下,等会儿向大家介绍一下。(学生做讲解员介绍)。

(四)回扣前文,加深感悟。

2.学生再读课文,找到1~4自然段,从人们的等待中感受蒙娜丽莎的魅力。

3.学生自由读后全班交流:

(1)从“我们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排着队,队伍像一条长龙”看出来的。

(2)这幅画从卢浮宫前来纽约,来之不易。

(3)队伍移动很缓慢。

(五)总结升华,激情朗读。

2.指名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3.激情朗读:(学生齐读第八自然段)。

教师导引:我已经看到了蒙娜丽莎,我看到了她迷离的眼神,我看到了她迷人的微笑,我感受到了……(学生齐读第八自然段)。

教师导引:虽然我在她面前只停留了几分钟,但是她已经深深地嵌入了我的心灵,已经成了我灵魂的一部分……(学生齐读第八自然段)。

教师导引:我相信蒙娜丽莎的形象已经深深地嵌入了我们每一个同学的心灵,已经成了我们灵魂的一部分……(学生齐读第八自然段)。

4.引入达芬奇资料。学到这儿,老师想问你们谁知道这幅画的画家?

课文还有一幅图,也是达芬奇的作品,叫《最后的晚餐》,它是世界最著名的宗教画,关于这幅画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呢,请同学们课后去查找有关资料。

(六)结语。

美妙的乐曲、令人回味无穷,杰出的画作,让人百看不厌,今天,当我们站在蒙娜丽莎面前,一切是那么神秘而又奇异,她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她的圣洁光辉照耀着我们每一个人,她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底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同样,她也成了我们灵魂的一部分。

(七)作业。

我们一起来制作一张资料卡片,把从课文中收集到的信息保存下来。

课文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优秀16篇)篇七

1、读读记记“探访、交涉、风采、赴约、淡雅、捉摸、衬托、幻觉、深远、有朝一日、大样彼岸”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照画面,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

3、感受世界名画的魅力。

对照插图,把具体描写《蒙娜丽莎》画像的部分找出来,欣赏蒙娜丽莎神秘莫测的美丽神韵和那如梦如幻的妩媚微笑,引导学生从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双手和背景等具体的描写中体会世界名画的魅力。

1、课前,安排学生查阅达?芬奇的资料,搜集蒙娜丽莎的画册、照片、挂历等,欣赏一下这幅世界名画。

2、教师准备此画的挂图。

3、组织学生事先相互交换传阅,对名画有初步的认识。

1、美妙的乐曲,令人回味无穷;杰出的画作,让人百看不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介绍的是有关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

2、师生交流有关达·芬奇以及《蒙娜丽莎》的资料。

3、出示课题:

齐读。

读了课题有什么想问的吗?

(学生紧扣课题质疑。)。

(设计意图:学生将收集的资料交流,利于课文学习,对名画有初步认识。)。

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要求:

读通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反馈交流:

课文先是描述了大家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排队等候欣赏《蒙娜丽莎》的心情和此画来纽约展出的原因;接着介绍了《蒙娜丽莎》画像,具体介绍了画的尺寸大小,人物的外形,特别详细描写了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和神秘的微笑,以及她优雅的坐姿、交叠的双手和幽深茫茫的背景;最后告诉大家,蒙娜丽莎给人带来心灵的震撼,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

(设计意图:通过默读交流,感知文章脉络,为下文学习做铺垫。)。

1、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介绍了这幅名画,找到课文5~7自然段。

2、出示《蒙娜丽莎》的图画,让学生自由观赏,谈谈体会。

课文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优秀16篇)篇八

1.在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卢浮宫中有三件宝,其中一件就是《蒙娜丽莎》(板书:蒙娜丽莎),它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著名画家达·芬奇的代表作。几百年来,这幅画一直让人们百看不厌,也一直为世人所津津乐道,蒙娜丽莎的微笑也成了世界上最神秘的微笑!你们想看看吗?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在大洋彼岸探访蒙娜丽莎吧!

读了课题有什么想问的吗?(学生紧扣课题质疑)。

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反馈交流。

1.默读课文,看看课文那几个自然段具体介绍了这幅名画,找到课文5~7自然段。

2.出示《蒙娜丽莎》的图画,让学生自由观赏,谈谈体会。

3.从同学们惊奇的眼神中,老师感受到你们对这幅画的喜爱,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同桌交流说说感受最深的一点)。

4.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蒙娜丽莎》这幅画的呢?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方面,细细读一读,体会体会,说说自己的感受。

5彼婊交流,感受名画的魅力。

(1)引导学生感受画的整体。(第五自然段)。

这是一个鲜活的女子,我们终于跟她面对面了,虽然经过了五百多年,她仍是那么恬静、淡雅,怪不得作者说心中涌起一种奇异的感觉。谁来读一读?(指导读“那幅画不大……我终于跟她面对面了”。)。

老师仿佛看到了她那一头乌黑的长发,柔和明亮的眼神,真实的嘴唇,而且颈项里的血液也仿佛在流动,这个画面似真亦幻,谁来读一读?(指导读“她的脸颊泛着红光……你会怀疑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动”。)。

(2)引导学生观察肖像画的面部表情。(第六自然段)。

学生找到有关句子,出示: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人觉得略含哀伤,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持。

指名读,评价(围绕“舒畅温柔”“略含哀伤”“十分亲切”“几分矜持”),再指名读,齐读。

小结并过渡:紧抿的双唇,微挑的嘴角,耐人寻味的神秘的微笑,达·芬奇用他天才的想象力和神奇的画笔,让蒙娜丽莎的微笑成为永恒美的象征。

(3)引入资料:500年来,人们一直对《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莫衷一是。不同的观者或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有时觉得她笑得舒畅温柔,有时又显得严肃,有时像是略含哀伤,有时甚至显出讥嘲和揶揄。在一幅画中,光线的变化不能像在雕塑中产生那样大的差别。但在蒙娜丽莎的脸上,微暗的阴影时隐时现,为她的双眼与嘴唇披上了一层面纱。而人的笑容主要表现在眼角和嘴角上,达·芬奇却偏把这些部位画得若隐若现,没有明确的界线,因此才会有这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法国巴黎卢浮宫公布蒙娜丽莎的微笑包含了83%的高兴、9%的厌恶、6%的恐惧和2%的愤怒。这一结果是由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所大学应用“情感识别软件”分析出来的。

(4)看了这则资料,你有什么想说?(体会达·芬奇的精湛技艺和作者丰富的想象)。

(5)达·芬奇精湛的技艺除了体现在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上,还体现在哪儿?(引出第七自然段)。

第七自然段,重点指导观察蒙娜丽莎的身姿、服饰与她身后的背景。特别是她的右手,刻画得极其清晰、细腻,她身后的背景充满着幻觉般的神秘感。

7.同学们,我们随着作者的目光欣赏了蒙娜丽莎的风采,蒙娜丽莎的形象一定深深地印在你的脑海里,假如你是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讲解员,你会怎么向参观者来介绍这幅画呢?请你准备一下,等会儿向大家介绍一下。(学生做讲解员介绍)。

2.学生再读课文,找到1~4自然段,从人们的等待中感受蒙娜丽莎的魅力。

3.学生自由读后全班交流:

(1)从“我们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排着队,队伍像一条长龙”看出来的。

(2)这幅画从卢浮宫前来纽约,来之不易。

(3)队伍移动很缓慢。

2.指名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3.激情朗读:(学生齐读第八自然段)。

教师导引:我已经看到了蒙娜丽莎,我看到了她迷离的眼神,我看到了她迷人的微笑,我感受到了……(学生齐读第八自然段)。

教师导引:虽然我在她面前只停留了几分钟,但是她已经深深地嵌入了我的心灵,已经成了我灵魂的一部分……(学生齐读第八自然段)。

教师导引:我相信蒙娜丽莎的形象已经深深地嵌入了我们每一个同学的心灵,已经成了我们灵魂的一部分……(学生齐读第八自然段)。

4.引入达·芬奇资料。学到这儿,老师想问你们谁知道这幅画的画家?

课文还有一幅图,也是达·芬奇的作品,叫《最后的晚餐》,它是世界最著名的宗教画,关于这幅画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呢,请同学们课后去查找有关资料。

美妙的乐曲、令人回味无穷,杰出的画作,让人百看不厌,今天,当我们站在蒙娜丽莎面前,一切是那么神秘而又奇异,她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她的圣洁光辉照耀着我们每一个人,她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底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同样,她也成了我们灵魂的一部分。

我们一起来制作一张资料卡片,把从课文中收集到的信息保存下来。

课文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优秀16篇)篇九

1.读读记记“探访、交涉、肖像画、赴约、恬静、矜持、微抿双唇、耐人寻味、难以捉摸、璀璨、永不磨灭”等词语。

2.对照画面,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7自然段。感受世界名画的魅力,产生要亲眼目睹这幅画的风采的强烈愿望。

对照插图,把具体描写《蒙娜丽莎》画像的部分找出来,欣赏蒙娜丽莎神秘莫测的美丽神韵和那如梦如幻的妩媚微笑,引导学生从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双手和背景等具体的描写中体会世界名画的魅力。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师:课前同学们都进行了预习,课文中的词都会读了吗?检查预习情况:

1.读读记记“探访、交涉、肖像画、赴约、恬静、矜持、微抿双唇、耐人寻味、难以捉摸、璀璨、永不磨灭”等词语。

(1)自己先读一遍。

(2)指名读。(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注意听他有没有读对。)。

(3)齐读一遍。

2.同学们预习得不错,我们先来欣赏一幅画,(课件出示画像)你对它的了解有多少呢?

师小结:

它就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画——《蒙娜丽莎》,陈列在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法国卢浮宫,被誉为卢浮宫的镇宫之宝。它每小时要迎接1500人次的参观。1911年它曾不幸被窃,法国人竟将它失窃的日子当作“国难日”,举国降半旗哀悼;当它失而复得时,法国举国欢庆的气氛,不亚于一个国家的诞生。我们不禁要问:这幅画究竟有着什么样的魅力呢?让一个国家如此重视。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看一位作家在欣赏完《蒙》这幅画像后有着怎样的感受。

二、明确要求,完成自学。

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课件出示)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出了这幅名画的魅力,并在文中做出相应的标记。

三、交流探究一,整体感受。

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课文从哪些方面写出了这幅名画的魅力?

1.人多。(对,其实文中还有多处写到了观看名画的人多,你能找出来吗?有这么多人来观看,这就是这幅画的魅力!)。

2.画展出的不易。(一幅画的展出竟需要美法两个大国多次交涉,这幅画的确很有魅力啊!)。

3.预设:读第5段:

读得真有感情,你能概括地说说这段写了什么吗?(画像的内容)具体描写画像内容的还有哪些语段呢?(6.7段)。

对,5.6.7段就是通过对画像内容的具体描写来表现名画魅力的。

4.课文还从哪方面写出了这幅名画的魅力呢?

(作者欣赏完画后的感受。)。

5.小结:

正像同学们刚才交流的那样,作者就是从这三方面写出了名画的魅力。其中哪一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呢?(第2部分——5-7段对蒙娜丽莎画像内容的描写是本文的重点。)。

四、交流探究二,语段研读。

同学们刚刚读了具体描写画像内容的语句。哪部分描写最吸引你呢?

2.研读第6段。

预设:

(1)生:我觉得蒙娜丽莎的微笑最吸引人。

师:哦,你认为这部分的描写好在哪呢?

生:作者的描写很生动,很细致。

师:细致生动地描写蒙娜丽莎微笑的`词有哪些?

生:舒畅温柔、略含哀伤、亲切、矜持。

(2)师:你知道“矜持”什么意思吗?

(慎重、拘谨)。

(3)一个简单的微笑,作者却从中解读到这么复杂的情感,这是为什么呢?

(4)(“舒畅温柔、略含哀伤、亲切、矜持”

这些情感作者看得到吗?而是作者由画面展开的想象。)。

体会写法:作者这样展开想象去写有什么好处?下面就请同学们对照插图,再读。

描写微笑的这个语段,体会加上或去掉这部分想象的文字感觉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想象能让平面变得立体,使静止变得鲜活起来,这样的描写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名画的魅力,还能使文章更吸引人。希望同学们今后也能在写作时加以运用。)。

(5)谁愿意通过自己的朗读,让我们感受蒙娜丽莎微笑的美呢?(指名读)。

3.写一写。

再次欣赏这幅画,发挥你的想象,你能从这神秘的微笑中看到什么呢?

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是那样耐人寻味,难以捉摸。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有时又让人觉得()。

(1)想一想,写一写。

(2)指名说。

(3)出示关于微笑的资料。

4.研读第5、7段。

同学们真了不起,也学会了作者边欣赏艺术作品、边展开想象的方法。课文5.7段的描写也采用了与描写微笑相同的方法,那就是将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融合到一起的方法。下面就请同学们把这两段中展开想象的句子赶快找出来,体会这样写的精妙,然后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

(1)你想读哪一句?谈感受。

(2)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的朗读。(个性化朗读)。

五、小结并布置作业。

1.小结:从同学们的表情和朗读中,老师也深切感受到了这幅画的魅力,让没见过这幅画的读者们都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真想亲眼目睹一下这幅画的风采。

教师引读:难怪作者与《蒙娜丽莎》的约会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却在作者心底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成了他灵魂的一部分……(最后一段)。

2.学到这儿,我们来认识一下这幅杰出画像的创作者达芬奇。(出示图片资料投影)。

课文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优秀16篇)篇十

1.正确认读“肖像、悄然、矜持、难以捉摸、脸颊”等词语。

2.对照画面,重点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通过品读感悟《蒙娜丽莎》的魅力,学习作者按照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和展开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

3.朗读课文中直接描写画作的部分,受到美的熏陶,积累语言。

4.结合课文内容和相关资料,介绍画作。

教学重难点。

对照画面,重点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通过品读,感受《蒙娜丽莎》的魅力。学习作者展开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

教学准备。

1.学生按照统一要求预习课文。

2.教师准备:达·芬奇及其画作的资料;cia课件、画作。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检查预习。

1.谈话导入。

2.检查字音(多媒体出示):肖像、悄然、难以捉摸、矜持、脸颊。

(1)指名读词语,教师相机正音。

(2)齐读词语。

(二)明确任务、感受魅力,感悟写法。

1.默读连语接,找出学习要求。

2.出示自学提示,学生按照要求自学。

多媒体出示学习要求:“默读课文,想一想,从课文哪些描写中看出这幅世界名画的魅力?标画出相关语句,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3.全班交流,感受画作的魅力。

预设一:引导学生从参观的人多等语句中感受这幅画的`魅力所在。

——“我们都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排队,队伍像一条长龙,大家都在静静地等着。”

——“听说美法两国多次交涉,他才暂时离开巴黎的卢浮宫前来纽约。”

引导学生理解“排着长龙一样的的队伍”等语句,说明参观的人多,从侧面衬托出画作的魅力。

预设二:交流第五自然段的相关语句,感受画面的逼真。

(1)抓住关键语句体会画面的栩栩如生。

“她的脸颊泛着红光……你会怀疑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动”。

(2)读课文第五自然段,注意作者按照什么顺序进行观察。

(由远到近,由整体到局部)。

(3)相机指导朗读。

预设三:交流第六自然段介绍画面中人物面部表情的部分,感受画作魅力,感悟写法。

(1)在学生交流的同时,让学生结合插图体会蒙娜丽莎神秘微笑背后蕴含丰富的情感。

“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是那样耐人寻味,难以捉摸。”

(2)让学生反复品读描写蒙娜丽莎微笑在作者心中感受的句子,感受画作的魅力和语言的魅力。

(3)作者采用什么表达方式把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描述出来的?(展开丰富的想象)。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预设四:从第七自然段相关语句中感受画作的魅力。

4.小组交流,全面感受画作的魅力。

(1)四人小组交流:文中还有那些语句表现了画作的魅力?

(2)师小结。

5.以读代讲,体会作者欣赏画作后的深刻感受。

引读最后一段。

(三)揭示课题,总结写法。

2.教师根据板书总结文章表达、观察方法。

(四)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积累文中语言。

1.自由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直接描写画作的部分。(课文5、6、7自然段)。

2.把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试着背一背。

(五)创设情景,介绍画作。

1.创设情景,让学生以解说员的身份介绍画作。

师:假如中法两国经过多次交涉,这幅画能在宁夏展出,在我们的上课现场展出,由你来担任画作解说员,把这幅画作介绍给同学和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

2.教师出示画作,学生口头练说。

提示学生介绍的方法——可以整体介绍画作,可以介绍画作的部分内容,还可以介绍关于画作的创作背景及相关资料。

3.全班交流。

(六)拓展延伸。

多媒体出示达·芬奇其它画作。

紧扣本单元“感受艺术的魅力”这一训练重点,让学生感受绘画艺术魅力,受到艺术的熏陶。

(七)布置作业(三选一)。

1.搜集关于《最后的晚餐》的有关资料,欣赏画作。

2.选择一幅画作进行介绍。

3.搜集、欣赏其他艺术形式,感受艺术魅力,办一期手抄报。

课文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优秀16篇)篇十一

师:美妙的乐曲让人陶醉,杰出的画作令人百看不厌,有这样一幅画,画面中人物那稍纵即逝,难以觉察的微笑,500年来一直吸引着人们探寻的目光。1963年,这幅画远赴重洋,在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展出,作者王克难先生有幸看到这幅画,并用生动而细腻的笔触,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写了下来。今天我们也有幸来学习这篇文章。

(师板书课题,读课题。)。

(生读:肖像。脸颊。悄然。难以捉摸。矜持。)。

点评:文中虽然没有生字,但“悄、捉摸、颊”这几个字,学生在朗读中容易出现错误,教师有必要强调。

明确学习任务。

生:阅读课文,说说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这幅世界名画的魅力?再把课文中具体描写蒙娜丽莎画像的部分找出来,对照插图多读几遍。要求进行学习。(多媒体出示自学要求)。

生:(读)“默读课文,想一想,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可看出这幅世界名画的魅力?画出相关的语句,并在书上写下自己的感受。”

二、感受魅力,领悟写法。

师:分享是快乐的,我们来分享你们的学习成果。

生:“我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有朝一日,她能从大洋彼岸飞来与我们相约。我猜想今天来‘赴约’的人一定很多,但队伍之长还是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这一句写出了这幅画的魅力。

生:侧面描写。

师:还从哪些这样描写的句子中看出画作的魅力?

生:“我们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排着队,队伍像一条长龙,大家都在静静地等着。”这是个比喻句,把参观队伍比作长龙,从前来参观的人之多,场面之盛大可以看出画作具有魅力。

师:你对语言有着较强的感悟能力!

师:你抓住关键的词体会,值得学习!

生:“听说美法两国多次交涉,她才能暂时离开巴黎的卢浮宫前来纽约。”从这一句可以看出,她是多么珍贵,由此可以体现出她的魅力。

师:作者不光从侧面进行描写,还直接介绍了画作,直接介绍画作的描写方式又叫——。

生:正面描写。

师:你们看一看哪几个自然段直接介绍了画作?

生:我认为是第五、六、七自然段。

师:那我们就重点交流这一部分,谁先说?

生:第五自然段中“她的脸颊泛着红光……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动。”读着这句话我仿佛看到了蒙娜丽莎她一头乌黑的头发,柔和的眼神和真实的嘴唇,一切都像真的一样。

(多媒体出示第五自然段中的语句)。

师:你谈了自己个性的理解,就这部分内容,有补充吗?

生:读着第五自然段,看着画面,我觉得蒙娜丽莎像真人一样,看着我们。

师:如果说让你用一个词来概括达?芬奇把这幅画画得怎么样?你会用什么词?

生:似真亦幻。

生:逼真。

生:惟妙惟肖。

生:栩栩如生。

师:理解了这些内容,谁愿意读读这一自然段?

(生读第一自然段)。

师:你们再看看这一自然段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观察的?

生:他先写了随着队伍慢慢走近它,从远走到近观察这幅画。(板书:远一近)。

生:整体。

师:先从整体人手,又介绍了局部,就是从整体到局部描写。(板书:整体一局部)理解了文章的内容,弄清了作者的观察顺序,老师还希望大家动情地朗读屏幕上的这段话,谁愿意读?我先起个头:“她的脸颊泛着红光——”

生:一头黑发轻松地垂落双肩……你会怀疑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动。

师:同学们,我们再看看第六、七自然段中还有哪些语句表现出画作的魅力呢?

生:我觉得还有这句: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人觉得略含哀伤,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持。这是作者想象蒙娜丽莎的内心世界。

师:你是在提示大家关注作者采用的表达方式,是吗?

生:作者采用想象的表达方式。

生:那微笑……是那样耐人寻味,难以捉摸。

师:你是把自己的理解通过朗读来表达出来!

生:我想说的是作者能观察得这么细致,说明他对《蒙娜丽莎》非常喜爱。

生:蒙娜丽莎的微笑耐人寻味和难以捉摸,我觉得这种感觉不是—般的画家所能表现出来的。达.芬奇具有高超的画技,画出这幅非常有魅力的画。

生:愿意。

(师配乐朗读后学生配乐朗读、齐读。)。

生:达芬奇凭着他的天才想象力和他那神奇的画笔,使蒙娜丽莎转瞬即逝的面部表情,成了永恒的美的象征。

师:同学们,你们再读读这个自然段,作者仅仅写了想象到的内容吗?

生:第六自然段的第一句话:“蒙娜丽莎那微抿的双唇,微挑的嘴角,好像有话要跟你说。”这是作者直接从画面看到的,我读这句话的时候,就仿佛看到蒙娜丽莎那微笑,就感觉她有话跟我说。

师:也就是说在这个自然段中,作者不光写了自己看到的,还写了自己想象到的,把看到情景和想到的融合起来,把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背后丰富情感用语言描写了出来。理解了这些内容,我们再来读一读第六自然段。

(四名学生每人一句,最后一句全班齐读。)。

师:同学们,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概括蒙娜丽莎的微笑怎么样,你会用什么词?

生:难以捉摸。

生:我觉得应该是“神秘”。

(师板书:神秘)。

三、合作交流,尊重个性理解。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重点交流了文章的第五、第六自然段,感受着画作的魅力,这篇文章里还有一些语句也表现着蒙娜丽莎这幅画作的魅力,请四人小组开始交流,特别关注一下文章的第七自然段,把你个性化的理解和同桌去分享,到目前为止没有发过言的同学,一定要争取这次机会,好,开始。

(学生小组交流)。

师:同学们,我在参与交流的过程中,有位同学说第七自然段能用一个词来概括。

生:“生命力”,有了背景的衬托,使画中蒙娜丽莎人物的形象更加具有生命力。

生:“蒙娜丽莎”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她已经成了我灵魂的一部分。”

四、回顾整体,揭示课题。

生:排队的人那么多,想要见到《蒙娜丽莎》,需要预约。

生:我觉得作者想体现出蒙娜丽莎就像真人一样,只有和真人在一起才能用“约”字。

生:第七自然段说蒙娜丽莎非常具有生命力,作者说蒙娜丽莎之约就好像他和蒙娜丽莎是朋友,要约在一起相聚一样,看出了蒙娜丽莎的生命力。

生:作者看到这幅画心里非常激动,是心灵之约。

师:好一个“心灵之约”,画面的美对作者的精神引领,也尽在“约”字之中。

师:画面散发着魅力,同样这篇文章的语言也散发着魅力。请大家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直接描写画作的部分,感受画面的魅力和作者细腻的笔触。试着把自己喜欢的语言背下来,开始。

五、拓展延伸,感受绘画艺术魅力。

师:这幅画的作者是达芬奇。(多媒体出示画像)他具有多样的才华,他的一生留下了许多杰作,我们一起来看。(配乐展示画作)。

(学生观看)。

师:画中人物是如此平静,一幅幅画作融入着达芬奇的理想、智慧以及他的精神追求,一幅幅画作是达芬奇才情魅力的展示,最后的这幅画,是最后的晚餐,关于这幅画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这也是我们今天作业里面的一项内容。

师:今天的作业是:第一,搜集这幅画作的资料,欣赏这幅画作。第二,选择一幅画作进行介绍,可以是《蒙娜丽莎》,可以是达芬奇的其他画作,还可以是我们喜欢的画作。第三,搜集欣赏其他艺术形式,感受艺术魅力,办一期手抄报。这三项作业,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一项完成。下课!

课文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优秀16篇)篇十二

1.将“探访、交涉、风采、赴约、淡雅、捉摸、衬托、幻觉、深远、有朝一日、大洋彼岸”等词语推荐个同学读一读记一记。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弄清文章的两条线索

3、对照画面,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

3.感受世界名画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

1.课前,安排有条件的同学去查阅达·芬奇的资料,搜集蒙娜丽莎的画册、照片、挂历等,欣赏一下这幅世界名画。教师准备此画的摹本(挂图)。组织学生事先相互交换传阅,对名画有初步的认识。

2.本课的教学要体现高年级略读课文的特点。让学生自读自悟,在读的过程中感受蒙娜丽莎的永恒美。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思路:

(1)初读课文,粗知大意。先让学生速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大致理解有关词语,并了解课文内容,理清叙述顺序。这个环节应给学生提供交流时间,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再读课文,感受名画魅力。第二遍布置学生读课文,让学生找到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通过图文对照和资料的引入,让学生充分感受蒙娜丽莎微笑的神秘,体会她的舒畅温柔、哀伤、亲切和矜持。引导学生重点交流从哪些具体描写中看出了这幅世界名画的魅力,作者看到这幅画想到了什么。学习作者把眼前看到的和内心的想象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是怎样把蒙娜丽莎描写生动的。

3.课文语言生动,文字流畅,特别是对画像的描写更是细致入微,可引导学生多读多看多想,体会绘画艺术给人带来的美的享受。鼓励学生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并试着用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图文结合,最大限度地感受蒙娜丽莎的美。对于名画,学生很难从专业角度去审视,重在从整体去感受,因此,不同形式的朗读在全文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4.课尾简要的向同学介绍达芬奇贺《蒙娜丽莎》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在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卢浮宫中有三件宝,其中一件就是《蒙娜丽莎》(板书:蒙娜丽莎),它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著名画家达·芬奇的代表作。几百年来,这幅画一直让人们百看不厌,也一直为世人所津津乐道,蒙娜丽莎的微笑也成了世界上最神秘的微笑!你们想看看吗?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在大洋彼岸探访蒙娜丽莎吧!

2.出示课题:蒙娜丽莎之约。(齐读)

读了课题有什么想问的吗?(学生紧扣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感受名画。

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反馈交流。

(三)欣赏名画,感受魅力。

1.默读课文,看看课文那几个自然段具体介绍了这幅名画,找到课文5~7自然段。

2.出示《蒙娜丽莎》的视屏,让学生自由观赏,谈谈体会。

3.从同学们惊奇的眼神中,老师感受到你们对这幅画的喜爱,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同桌交流说说感受最深的一点)

4.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蒙娜丽莎》这幅画的呢?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方面,细细读一读,体会体会,说说自己的感受。

5?随机交流,感受名画的魅力。

(1)引导学生感受画的整体。(第五自然段)

这是一个鲜活的女子,我们终于跟她面对面了,虽然经过了五百多年,她仍是那么恬静、淡雅,怪不得作者说心中涌起一种奇异的感觉。谁来读一读?(指导读“那幅画不大……我终于跟她面对面了”。)

笑一直是个谜,她的微笑到底神秘在哪儿?

(2)引导学生观察肖像画的面部表情。(第六自然段)

学生找到有关句子,出示: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人觉得略含哀伤,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持。

指名读,评价(围绕“舒畅温柔”“略含哀伤”“十分亲切”“几分矜持”),再指名读,齐读。

小结并过渡:紧抿的双唇,微挑的嘴角,耐人寻味的神秘的微笑,达·芬奇用他天才的想象力和神奇的画笔,让蒙娜丽莎的微笑成为永恒美的象征。

(5)达·芬奇精湛的技艺除了体现在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上,还体现在哪儿?(引出第七自然段)

第七自然段,重点指导观察蒙娜丽莎的身姿、服饰与她身后的背景。特别是她的右手,刻画得极其清晰、细腻,她身后的背景充满着幻觉般的神秘感。

课文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优秀16篇)篇十三

1.正确认读“肖像、悄然、矜持、难以捉摸、脸颊”等词语。

2.对照画面,重点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通过品读感悟《蒙娜丽莎》的魅力,学习作者按照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和展开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

3.朗读课文中直接描写画作的部分,受到美的熏陶,积累语言。

4.结合课文内容和相关资料,介绍画作。

教学重难点。

对照画面,重点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通过品读,感受《蒙娜丽莎》的魅力。学习作者展开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

教学准备。

1.学生按照统一要求预习课文。

2.教师准备:达·芬奇及其画作的资料;cia课件、画作。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检查预习。

1.谈话导入。

2.检查字音(多媒体出示):肖像、悄然、难以捉摸、矜持、脸颊。

(1)指名读词语,教师相机正音。

(2)齐读词语。

(二)明确任务、感受魅力,感悟写法。

1.默读连语接,找出学习要求。

2.出示自学提示,学生按照要求自学。

多媒体出示学习要求:“默读课文,想一想,从课文哪些描写中看出这幅世界名画的魅力?标画出相关语句,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3.全班交流,感受画作的魅力。

预设一:引导学生从参观的人多等语句中感受这幅画的魅力所在。

——“我们都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排队,队伍像一条长龙,大家都在静静地等着。”

——“听说美法两国多次交涉,他才暂时离开巴黎的卢浮宫前来纽约。”

引导学生理解“排着长龙一样的的队伍”等语句,说明参观的人多,从侧面衬托出画作的魅力。

预设二:交流第五自然段的相关语句,感受画面的逼真。

(1)抓住关键语句体会画面的栩栩如生。

“她的脸颊泛着红光……你会怀疑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动”。

(2)读课文第五自然段,注意作者按照什么顺序进行观察。

(由远到近,由整体到局部)。

(3)相机指导朗读。

预设三:交流第六自然段介绍画面中人物面部表情的部分,感受画作魅力,感悟写法。

(1)在学生交流的同时,让学生结合插图体会蒙娜丽莎神秘微笑背后蕴含丰富的情感。

“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是那样耐人寻味,难以捉摸。”

(2)让学生反复品读描写蒙娜丽莎微笑在作者心中感受的句子,感受画作的魅力和语言的魅力。

(3)作者采用什么表达方式把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描述出来的?(展开丰富的想象)。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预设四:从第七自然段相关语句中感受画作的魅力。

4.小组交流,全面感受画作的魅力。

(1)四人小组交流:文中还有那些语句表现了画作的魅力?

(2)师小结。

5.以读代讲,体会作者欣赏画作后的深刻感受。

引读最后一段。

(三)揭示课题,总结写法。

2.教师根据板书总结文章表达、观察方法。

(四)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积累文中语言。

1.自由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直接描写画作的部分。(课文5、6、7自然段)。

2.把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试着背一背。

(五)创设情景,介绍画作。

1.创设情景,让学生以解说员的身份介绍画作。

师:假如中法两国经过多次交涉,这幅画能在宁夏展出,在我们的上课现场展出,由你来担任画作解说员,把这幅画作介绍给同学和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

2.教师出示画作,学生口头练说。

提示学生介绍的方法——可以整体介绍画作,可以介绍画作的部分内容,还可以介绍关于画作的创作背景及相关资料。

3.全班交流。

(六)拓展延伸。

多媒体出示达·芬奇其它画作。

紧扣本单元“感受艺术的魅力”这一训练重点,让学生感受绘画艺术魅力,受到艺术的熏陶。

(七)布置作业(三选一)。

1.搜集关于《最后的晚餐》的有关资料,欣赏画作。

2.选择一幅画作进行介绍。

3.搜集、欣赏其他艺术形式,感受艺术魅力,办一期手抄报。

板书设计。

传神侧面、正面。

生命力远——近。

整体——局部。

课文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优秀16篇)篇十四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在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卢浮宫中有三件宝,其中一件就是《蒙娜丽莎》(板书:蒙娜丽莎),它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著名画家达·芬奇的代表作。几百年来,这幅画一直让人们百看不厌,也一直为世人所津津乐道,蒙娜丽莎的微笑也成了世界上最神秘的微笑!你们想看看吗?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在大洋彼岸探访蒙娜丽莎吧!

读了课题有什么想问的吗?(学生紧扣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感受名画。

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反馈交流。

(三)欣赏名画,感受魅力。

1.默读课文,看看课文那几个自然段具体介绍了这幅名画,找到课文5~7自然段。

2.出示《蒙娜丽莎》的图画,让学生自由观赏,谈谈体会。

3.从同学们惊奇的眼神中,老师感受到你们对这幅画的喜爱,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同桌交流说说感受最深的一点)。

4.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蒙娜丽莎》这幅画的呢?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方面,细细读一读,体会体会,说说自己的感受。

5随机交流,感受名画的魅力。

(1)引导学生感受画的整体。(第五自然段)。

这是一个鲜活的女子,我们终于跟她面对面了,虽然经过了五百多年,她仍是那么恬静、淡雅,怪不得作者说心中涌起一种奇异的感觉。谁来读一读?(指导读“那幅画不大……我终于跟她面对面了”。)。

老师仿佛看到了她那一头乌黑的长发,柔和明亮的眼神,真实的嘴唇,而且颈项里的血液也仿佛在流动,这个画面似真亦幻,谁来读一读?(指导读“她的脸颊泛着红光……你会怀疑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动”。)。

(2)引导学生观察肖像画的面部表情。(第六自然段)。

学生找到有关句子,出示: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人觉得略含哀伤,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持。

指名读,评价(围绕“舒畅温柔”“略含哀伤”“十分亲切”“几分矜持”),再指名读,齐读。

小结并过渡:紧抿的双唇,微挑的嘴角,耐人寻味的神秘的微笑,达·芬奇用他天才的想象力和神奇的画笔,让蒙娜丽莎的微笑成为永恒美的象征。

(3)引入资料:500年来,人们一直对《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莫衷一是。不同的观者或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有时觉得她笑得舒畅温柔,有时又显得严肃,有时像是略含哀伤,有时甚至显出讥嘲和揶揄。在一幅画中,光线的变化不能像在雕塑中产生那样大的差别。但在蒙娜丽莎的脸上,微暗的阴影时隐时现,为她的双眼与嘴唇披上了一层面纱。而人的笑容主要表现在眼角和嘴角上,达·芬奇却偏把这些部位画得若隐若现,没有明确的界线,因此才会有这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法国巴黎卢浮宫公布蒙娜丽莎的微笑包含了83%的高兴、9%的厌恶、6%的恐惧和2%的愤怒。这一结果是由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所大学应用“情感识别软件”分析出来的。

(4)看了这则资料,你有什么想说?(体会达·芬奇的精湛技艺和作者丰富的想象)。

(5)达·芬奇精湛的技艺除了体现在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上,还体现在哪儿?(引出第七自然段)。

第七自然段,重点指导观察蒙娜丽莎的身姿、服饰与她身后的背景。特别是她的右手,刻画得极其清晰、细腻,她身后的背景充满着幻觉般的神秘感。

7.同学们,我们随着作者的目光欣赏了蒙娜丽莎的风采,蒙娜丽莎的形象一定深深地印在你的脑海里,假如你是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讲解员,你会怎么向参观者来介绍这幅画呢?请你准备一下,等会儿向大家介绍一下。(学生做讲解员介绍)。

(四)回扣前文,加深感悟。

2.学生再读课文,找到1~4自然段,从人们的等待中感受蒙娜丽莎的魅力。

3.学生自由读后全班交流:

(1)从“我们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排着队,队伍像一条长龙”看出来的。

(2)这幅画从卢浮宫前来纽约,来之不易。

(3)队伍移动很缓慢。

(五)总结升华,激情朗读。

2.指名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3.激情朗读:(学生齐读第八自然段)。

教师导引:我已经看到了蒙娜丽莎,我看到了她迷离的眼神,我看到了她迷人的微笑,我感受到了……(学生齐读第八自然段)。

教师导引:虽然我在她面前只停留了几分钟,但是她已经深深地嵌入了我的心灵,已经成了我灵魂的一部分……(学生齐读第八自然段)。

教师导引:我相信蒙娜丽莎的形象已经深深地嵌入了我们每一个同学的心灵,已经成了我们灵魂的一部分……(学生齐读第八自然段)。

4.引入达·芬奇资料。学到这儿,老师想问你们谁知道这幅画的画家?

课文还有一幅图,也是达·芬奇的作品,叫《最后的晚餐》,它是世界最著名的宗教画,关于这幅画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呢,请同学们课后去查找有关资料。

(六)结语。

美妙的乐曲、令人回味无穷,杰出的画作,让人百看不厌,今天,当我们站在蒙娜丽莎面前,一切是那么神秘而又奇异,她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她的圣洁光辉照耀着我们每一个人,她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底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同样,她也成了我们灵魂的一部分。

(七)作业。

我们一起来制作一张资料卡片,把从课文中收集到的信息保存下来。

课文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优秀16篇)篇十五

1、师:阳光明媚,又是新的一天,今天大家觉得心情怎样呀?(预设:开心或沮丧)

师:带上好心情,开始今天的学习。

师:今天来了很多听课老师,给你们一个展示的机会:请大家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下你们的想认识的老师。(师提示:从外貌、性格、心中的印象等进行描述)

生举手发言,师据生回答引导写作方法并板书。(预设:直接 侧面 整体 局部等)

2、师过渡:今天我们就用学过的这些描写方法来欣赏一幅世界名画。

出示课件——蒙娜丽莎图片 ,她是——(预设:蒙娜丽莎)

一生板写名字,点名朗读名字,追问读的心情(预设:惊喜、期待)

3、师导入课题:期待是一种向往,是为了今天的相遇,就让我们走进第27课蒙娜丽莎之约。(补充课题)

生齐读目标

1、出示生字课件,指名朗读、正音。

交涉 恬静 矜持 悄然流露 难以捉摸

脸颊 颈项 微抿的双唇 微挑的嘴唇

师强调:琢磨与捉摸的区别

2、观察第二组词语,说说这一组词语的特点(预设:肖像描写)

生练习仿说肖像描写的词语

3、书写指导。生说说哪个字比较难写。(预设:矜)

(一)整体感知直接描写部分,合作交流内心感受

师过渡:这是一篇——(生:自读课文),那有谁有好的学习建议吗?

预设:生举手朗读课文导语

【设计意图:以生的思想为导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师:(赞扬),下面我们就先来看看作者的直接描写的部分。出示课件——

学习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看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介绍了这幅名画?

2.朗读相关段落并谈谈你的感受。

2、生 自学-小组交流感受

3、汇报(预设:直接描写的部分是5、6、7自然段,感受:逼真、神奇、神秘等)

师据生回答适时追问个别语句写法(预设:血液在流动——想象)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读自悟中初步感知画面魅力,小组交流中加深彼此的感受能力】

(二)研读重点语句,学习写作顺序

过渡:你们愿不愿意和老师一起跟随着作者的脚步去具体感受一下画作的美丽?

出示课件:课文是怎样介绍《蒙娜丽莎》这幅名画的呢?请指出作者介绍的顺序。

师:近了、更近了,我终于和她面对面了引读——她的脸颊泛着红光,一头黑发轻松地垂落双肩。她的眼神是那样柔和与明亮,嘴唇看来不像是涂了色彩,而是真的血肉。仔细看她的颈项,你会怀疑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动。

1、感受画面的整体。

师引导学生结合图画,强调“脸颊、黑发、眼神、嘴唇、颈项”的描写,感受画面的逼真。

生概括画面效果,选词补充板书。(预设: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等)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研读中点语句,适时锻炼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

2、一生朗读课件文字,谈谈作者的介绍顺序。(预设:从上到下)

4、结合画面,指导朗读第5节,体会作者介绍顺序。

(二)聚焦“微笑”

1、点名一生读相关的语句,追问作者的写法——想象

2、引读——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人觉得略含哀伤,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持。

这是怎样的微笑?(预设:神秘、难以捉摸、耐人寻味)

【设计意图:品读语句,聚焦重点“微笑”,体会作者特写之功效】

师再次强调写法,引导体会肖像描写秘诀一:点晴之笔,指导写作

5、介绍达芬奇,并用“您真 ”说话。(预设:技艺高超、艺术精湛)

6、配乐朗读重点语句,再次感受微笑的魅力

【设计意图:配乐朗读,加深感受,情感得以升华。】

7、生用一个词语概括蒙娜丽莎的微笑并补充板书(预设:微笑)

师引读,这神秘的微笑就是达芬奇凭借着他的——(生读)天才想象力和他那神奇的画笔,使蒙娜丽莎转瞬即逝的面部表情,成了永恒的美的象征。

(三)体会“生命力”

过渡:出示课件——达.芬奇精湛的技艺除了体现在蒙娜丽莎神秘微笑上,还体现在哪儿?

生用一个词语概括。(预设:生命力),作者用什么方法体现这生命力?(预设:想象),出示:这使使得蒙娜丽莎更加( )。预设(美丽动人)

师小结:以上是我们从直接介绍画作中感受到画面的魅力,这直接描写也叫(预设:正面描写)。

师生对照插图,回顾作者的介绍顺序。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层次分明,使人物形象鲜明)。

【设计意图:图文并举,回顾作者的介绍顺序,体会写作的作用,服务于写作。】

(四)感受“等待”的魅力所在

1、引出侧面描写,出示要求——在作者1-4自然节中,哪些地方还能体现《蒙娜丽莎》的魅力?(抓关键词)

生举手发言

创情景师生齐读,并板书:灵魂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质疑课题,作者为什么要用一个“约”字呢?

生举手发言

师点明是心灵之约,并出示名言——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鼓励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艺术。

【设计意图:质疑解疑,拓展思维,上升对文本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艺术的情操。】

1、生谈收获

2、师生欣赏达芬奇的艺术作品,关注课文另一幅插图《最后的晚餐》

【设计意图:欣赏艺术,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艺术的情操】

1、 搜集《最后的晚餐》幅画作的资料,欣赏这幅画作。

2、 课后运用本节课的观察方法介绍《蒙娜丽莎》,或选择其他的画作,可以是达·芬奇的画作,也可以我们喜欢的。

3、 艺术小组的同学可以收集欣赏其他艺术形式,感受艺术魅力,办一期手抄报。(这三项作业,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一项完成。)

板书设计

五河县武桥镇路西小学 白国静

课文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优秀16篇)篇十六

1、读读记记“探访、交涉、风采、赴约、淡雅、捉摸、衬托、幻觉、深远、有朝一日、大样彼岸”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照画面,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

3、感受世界名画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对照插图,把具体描写《蒙娜丽莎》画像的部分找出来,欣赏蒙娜丽莎神秘莫测的美丽神韵和那如梦如幻的妩媚微笑,引导学生从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双手和背景等具体的描写中体会世界名画的.魅力。

【教学准备】。

1、课前,安排学生查阅达?芬奇的资料,搜集蒙娜丽莎的画册、照片、挂历等,欣赏一下这幅世界名画。

2、教师准备此画的挂图。

3、组织学生事先相互交换传阅,对名画有初步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美妙的乐曲,令人回味无穷;杰出的画作,让人百看不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介绍的是有关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

3、出示课题:

齐读。

读了课题有什么想问的吗?

(学生紧扣课题质疑。)。

(设计意图:学生将收集的资料交流,利于课文学习,对名画有初步认识。)。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要求:

读通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反馈交流:

课文先是描述了大家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排队等候欣赏《蒙娜丽莎》的心情和此画来纽约展出的原因;接着介绍了《蒙娜丽莎》画像,具体介绍了画的尺寸大小,人物的外形,特别详细描写了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和神秘的微笑,以及她优雅的坐姿、交叠的双手和幽深茫茫的背景;最后告诉大家,蒙娜丽莎给人带来心灵的震撼,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

(设计意图:通过默读交流,感知文章脉络,为下文学习做铺垫。)。

三、再读课文,感受名画魅力。

1、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介绍了这幅名画,找到课文5~7自然段。

2、出示《蒙娜丽莎》的图画,让学生自由观赏,谈谈体会。

相关范文推荐

    感恩节感谢公司演讲稿(汇总18篇)

    感恩是一种动力,它能够让我们更加勤奋和努力,不断向前。接下来是一些感恩的案例,让我们一起领悟那份感念与感恩。尊敬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时光的车轮飞速辗过十四岁

    最美的风景清洁工人(优质13篇)

    在写作中,要注重文章的结构和层次感,使作文更具条理性和层次感。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了一些经典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勤为无价之宝,慎为

    学生预防溺水心得体会(汇总14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积累,它记录了我们的成长轨迹和收获。心得体会是一种宝贵的经验总结,以下是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自查报告(优秀19篇)

    在写自查报告之前,我们需要对自己进行全面的自我审视和反思。请大家仔细阅读下面的自查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幼儿教育是整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一生

    医院总务科述职报告大全(18篇)

    述职报告可以作为个人与上级沟通交流的重要方式,提高工作的透明度和互动效果。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精选的述职报告样本,希望能够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2017年就要成为

    端午节公司演讲稿(通用17篇)

    公司要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做出合理的战略规划和决策,以保持竞争力。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几篇优秀的公司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上的启示。敬爱的领导,亲爱的

    修理厂员工管理方案(优秀20篇)

    无论是为了迎接新的挑战,还是为了改善现有的工作流程,编写一份计划书可以帮助我们有条不紊地实现目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的计划书范文,供大家参考。这些范文涵盖

    教师申报高级述职报告(汇总20篇)

    在写述职报告时,要注意语言简练、条理清晰,突出重点,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工作情况。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些写述职报告的技巧和经验,希望对大家的报告写作

    通信工述职报告(优质17篇)

    在述职报告中,我们可以突出自己的成绩和亮点,同时也应该客观地反思自己的不足和提出改进方案。最后还要提醒大家,范文只是一个参考,每个人的述职报告都应该根据自身实际

    青年志愿者协会活动总结大全(18篇)

    活动总结是对一次或一系列活动进行全面概括和评估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帮助我们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工作。活动总结是一个需要仔细思考和揣摩的过程,以下是一些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