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读后感 有效教学读后感(大全8篇)

时间:2023-10-07 作者:MJ笔神教学读后感 有效教学读后感(大全8篇)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读后感的时候却不知道该怎么下笔吗?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读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读后感篇一

“理智”在相关文献资料的表述是这样:指人在运用“理性”素质能力时,能够实事求是地认识、理解、思考和判断事件现实实际情况,达到辨别是非、利害关系和进行自我行为约束和控制的能力。“理智”是指人对自身行为进行审查和管控的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如果我们没有用理智的态度去对待,很容易就会出现迷茫和彷徨,在这样的状态中,不仅容易迷失自己,更会阻碍个人对幸福生活追求的信心与决心。

在学校管理的过程中,常困扰我的一个问题是:在教师群体中存在这样的情况,中老年的教师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育学生,面对个别有个性的学生,教师就会因为不理解、不接受而出现过度的指责,甚至与学生“斗犟”的情况。面对这一情况,我常暗地里思考,要想扭转这一个局面,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关键。只有教师的观念转变了,才会有师生的“和平共处”。

布鲁纳关于“教育是帮助学生获得最好的理智发展”的观念坚定了我的信念,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教育方法,只有师者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学才会水到渠成。

在这一章内容里,还记录了这样一个观点,如下: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研究人心理的真正方式不是从第三人称的角度来考察人的行为,而是通过一个人自己来考察自己,即要从第一人称的角度来考察行为。看到这里,我突然有种廓然开朗的感觉。

在工作中,每天都要和同事接触。他们有着各不同的个性,当然,每个人原本就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个性不同是正常的现象,但前提条件应该是,这样的个性不应该常给身边人带来“异样”的感觉,更何况是对学生有着影响和潜移默化带动作用的师者。对于因个性而给学校管理带来负面影响的教师,我也曾多次尝试耐心地与之交谈,善意地给予建议,但这样的沟通是乏力的,对方常常是一套套道理地罗列出来,最后的结果依旧是“我行我素”。面对对于这样的现象,我深感无奈。

是的,只有从第一人称的角度来考察自己的行为,才能够发现问题的所在,才有可能产生改变自己的念头,最终实现理智发展的成效。

在边阅读、边结合工作实际思考的过程中,我联想起前几天所看的一部电影——《温暖的抱抱》。电影中热情、主动的宋温暖和木讷、教条的鲍抱都是心理病患者,宋温暖主动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渴望早日走出因情感所带来的伤害;而鲍抱一直生活在自己呆板的教条中,甚至为了逃避孤独的生活而选择结束生命。一次偶遇,宋温暖闯进了鲍抱的生活中,在宋温暖的影响和带动下,鲍抱被迫着去做各种违背自己意愿的事,在这个过程中,鲍抱的言行渐渐地发生着变化,最后变成一个会笑、能交流的正常人,和宋温暖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

想到这里,我突然有所顿悟。是的,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不同,尤其是已经步入中年的教师,不仅要面临来自自身的健康和生活的压力,还要肩负起照顾老人和孩子的责任,更要面对学生家长的压力。长期以来,如果没有强大的心理支撑,自然会或多或少地有着点心理上的问题。如果自身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就会努力地正视,像电影中的宋温暖那样,主动寻求身边人或专业人员的帮助;或者通过读书、坚持学习个人的爱好等,让自己内心不断地得到充盈;还可以通过改善自己和身边人的关系,让亲情和友情伴随每一天,在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帮助自己走出心理的困惑,更能让自己心情舒畅地过着幸福的生活。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观点引起我的思想,电影《温暖的抱抱》给予我启示。对于身边个性强烈的同伴,不要过多地和他们较劲,因为当个体没有认识到问题存在的时候,是不可能接受别人的建议。我们能做的就是,像电影中的女主角宋温暖那样,带动着一起参与到学校的活动中,在一起做的过程中平等地交流,也许,在一次次参与的过程中,在一次次不经意的交谈后,会不自觉地引起他们自身的注意,从被拉着做发展到愿意一起做,也许在这样一次次参与的过程中让个性不自觉地发生改变。

当然,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情况是需要正视的。首先,在学校日常的管理中,尽可能避免教师间或师生间不必要的冲突,以免不良个性引起在群体中负面作用的扩大化。其次,鼓励老师们每天和学生一起参与到大课间锻炼中,积极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每月有计划地开展趣味体育活动,坚持每个学期开展一个项目的文娱训练活动,继续倡导教师的阅读,利用每两周一次的政治、业务培训时间,适时引进电影片段的欣赏,强化师德管理等,以群体良好氛围的营造带动个别的个体。最后,最大化地扩大教师在工作中的成效,善于发现教师在日常工作中的每一次主动承担、教师对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爱心行为、家长对老师的一句感言等,不仅单独给予教师发去鼓励的话语,还在合适的机会在教师会议上进行表扬,努力为教师创设得到肯定的机会。面对着教师的每一次获奖,或者是每一个毕业生回来的看望,更是在教师会议、校会甚至是学校制作的宣传美篇上传扬。相信有氛围的营造和搭建体验成功的平台,定能为全体的教师创设更为适宜工作的环境,实现帮助教师获得尽可能好的理智发展平台。

对教师队伍的管理不在于取悦,而在于管理者以发展的眼光关爱和引领每一位教师,通过帮助每位教师获得最好理智发展的过程中,为每一位教师创设在其工作岗位上实现个人价值的目的,使学生受益,最终实现学校的管理目标。

教学读后感篇二

本学期我读了《中小学现代教育教学模式评述》一书,这本书中对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杜威教育思想的介绍讲解,增加了我对教育思想的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丰富了我的教育思想。

通过对这本书粗浅的学习我的教育思想在一下几个方面得到了“洗礼” :

首先是教师自身素质方面。苏霍姆林斯基每天早晨五点到八点从事写作,白天则亲自上课,听课和当班主任,晚上整理笔记,思考一天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几十年如一日。教育这项工作是复杂的,教师必须深入学习研究好教育心理学,以良好的专业素养来教育学生,指导教育教学。

其次是对待学生方面。我认识到教师是没有权利判定任何一个学生是“无论干什么都不行” 的人,“是一个笨蛋”。教师要善于在每一个学生面前,甚至是最平庸的、在智力发展上最有困难的学生面前,都向他打开他的精神发展的领域,使他能在这个领域里达到顶点,显示自己,教师要在课上尤其是课下走进孩子,去了解每一个孩子身上的发光点,帮助孩子去看到,并将它发展到最好。教师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孩子,尊重每一个孩子。

最后是教育教学方面。我们要坚持学习教育理论,认真学习前人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丰富我们的教育理论知识。同时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应用学习到的理论,并不断的反思总结。坚持听课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三人行必有我师”任何人都有其值得学习的地方,又因为我是新老师,学校里的每一位老师都是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所以要坚持听课虚心学习并能学以致用。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认真学习教育教学著作丰富自己的教育理论,认真听课虚心学习,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及时反思。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并在教育教学中逐步改变对学生的传统观点,真正做到尊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认真观察学生,寻找每一个学生的发光点。

教学读后感篇三

《我的教学勇气》一书是在我阅读完美国教育学者帕克·帕尔默的著作《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之后,为加强对后者的理解而进一步阅读的`一本相关的书籍。华东社也有趣,硬是把两本书的封面设计都一样,差别仅是在颜色的调配上。作者是美国的一个教师山姆·英特拉托,主要内容是通过一系列的教师访谈,介绍美国教师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时,如何点燃教育激情,寻找教学的勇气,坚守教育信念的故事。跟帕尔默的作品相比,这本书明显要逊色很多,尽管它也有自己的特点,比如,这本书比较倾注个人寻找教学勇气的实践、帕尔默亲自为本书写了篇幅不算短的“前言倾听教师”和“后记 听后感言”两部分内容等等。从前言与后记中,我们又一次看到了帕尔默教授对教育一如既往的热情与智慧,以及为教育改革中的教师地位和尊严的执著的疾呼。

“我们轻慢教师本已够亏心,动辄怪罪老师则更显失德”、“明明是我们社会或显或隐地制造了形形色色滋生粗野、暴力、忽视儿童的温床,可偏偏把过错一股脑儿地推到教师头上,我们当中还有谁能比教师这个专业群体更对孩子尽心尽责?”作为一个非常熟悉教师工作的人,他对教师充满了敬意。“教师所做的这一切,之所以完全不畏艰难,根本不管利害,就是因为他们胸膛里跳跃着一颗愿意尽其所能帮助孩子气学习和成长的挚爱之心。”“如果我们期望学校有所成功,社会有所进步,总有一天,我们应把所有这一切(指较高的工资,较优厚的物质待遇,较舒适的工作环境)完完全全地给予教师。”他面对现实,不胜其烦地呼吁:“倾听,宽厚而专注地听一听教师们急欲一吐为快的有关他们工作的酸甜苦辣、内心的喜怒哀乐。”

通过书看美国的教师生活

美国发达,但显然跟美国老师无关。在书中,我们看到,原来美国的老师跟我们一样,也过着一种很屈辱很可怜的生活。作者山姆·英特拉托出生于教师世家,但父母亲对自己的儿子决定做教师感到十分的不解与失望。父亲不悦:“什么?你为什么这样做?你真该选个其他的工作。”母亲忧心忡忡:“你哪知道今后要活得多苦多累啊!”帕尔默教授也说:近年来,教师以创纪录的速度弃教改行,有一份数据说新教师中任教不到5年就离校的比例高达50%。他们迫于无奈离开教学岗位(书第2页)

美国教师的待遇也好不到哪里去。在书18页提到山姆的一个同事说:“我明知教书不能发财致富,但仍然选择这份工作,可是凭着我的收入别说过上舒适的生活,就是省吃俭用也才能勉强度日。一想起来,真是又生气又悲哀。” “20xx年,美国教师联盟的调查报告说:教师的平均年薪为 40574美元。而工程师为68294、会计师为49247、计算机系统分析师为66782美元。对许多教师来说,在执教之初对低薪尚可忍气吞声,可当日后面临着偿还住房贷款、支付子女大学学费等开支,尤其是看到有类似学历要求的其他行业的工资远远高过自己时,对低薪就忍无可忍了。”“许多教师工作时用的是残破不会的教学设施,有时还自掏腰包购买教具,缺少电话、电脑、最新教材等必备用品”在书13页有一位73年就开始从教的老教师谈到:“我整日忙着与职业工作截然不相关的私人事务,为了多挣钱不辞辛劳,做了几份零工;为了想改行到处打听,看看是否有可供选择的其他工作。”在书第46页中有一封给新教师的信中说到:“你的亲朋好友或许曾苦口婆心地劝你不要以教学为业,可你不听劝告依然决心从教。促使你从教的理由不会是入职薪酬或所谓的声望,因为你完全清楚,在我们这个重财轻义的自由企业社会,教师得到的是何等可怜的回报和敬意。”

美国教师也有考试压力。书19页说:“有些学区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考分数和考试准备上,教师不得不舍弃久享盛誉的教学单元,因为其内容与考试无明显关联;”20页又说:“在田纳西州,要以学生的标准化考试成绩来定教师的奖惩。”在书99页讲到了taas考试,即得克萨斯学术技能评估考试,在考试压力之下,布莱克希尔小学,教师士气低下,校长唯考试成绩为标准。考试成绩不佳,校长被解职,教师下岗重组。

美国教师也感到负担过重。在书21页一位教师谈到:“每周工作远远超过40小时。正常的上班时间几乎全都花在对学生的课堂教学上,结果,大多数必不可少的备课、写教案、批改学生作业等事情常常得在晚上或周末去做。”在书53页,作者山姆开着一辆破车,车出了问题后送到修理厂,在汽车修理的空隙,他掏出一摞需要批改的学生作文——158份学生作文。

美国教师也感到孤立无助。书22页说:“学校同事象那些每天在车站等着搭车上班的人一样,每个人虽然都要朝同一个目的地,可以候车的时候却独自想着自己的心事,读报纸,似乎有着不容他人侵扰的个人空间。”在书23页说:“教师工作时无人目睹、无人助阵,既无中肯的批评,也无切实地表扬。”在第一编的第五页,讲到了一个教师在课堂上觉得窝火,迟到懒散的学生、干扰课堂的琐事令老师筋疲力尽。在书47页提到:“自你从教的第一天起,就可能会和我一样,在漫长的岁月中,焦虑和自我怀疑日夜相伴。在我最难熬的时候,我感到孤立无援,束手无策,甚至觉得同事和校方要把我遗弃不顾。”作者山姆说要。在他工作的头二年里,没有任何一个同事来他的课堂看他如何上课,除了要对他的教学工作给予评价的督导人员之外。

我原来以为只有中国教师最可怜,只有中国教师是最屈辱的,工作负担重,待遇低下,考试压力大。现在才知道,这不是中国特色。教师待遇与地位不是由中国国情导致的中国难题,而是世界性的难题。

教学读后感篇四

《全脑教学》已然读完,掩卷而思,这真是一本很特别的教育书籍。将其与以前的相关书籍比较,我更倾向于把它理解为是一本教学工具书。以前看的理论著作,更多地告诉我们“××是什么”、“为什么要××”,而这本书结合马埃斯特拉夫人的大量教学案例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整本书中,有很多的小细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采撷几则再次领略其中的大智慧。

细节一:从“我做不到”到“我现在还做不到”

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班里的学生或多或少会感到沮丧,因为他们发现完成某些学习任务简直比登天还难。当学生面对这种情况时,通常的反应就是说“我做不到”。马埃斯特拉夫人认为,当学生说“我做不到”时,他们的大脑就会关闭,本来就困难的学习任务会变得更难。所以,她让学生在所用词汇中杜绝“我做不到”,而将之转化为“我现在还做不到”。

想想平时我们的学生在回答某些问题时,也经常说“我不会”。通常我们的做法,可能是就让他坐下去,直接告诉学生答案,或者是再请一些学生来帮助他共同回答。而我们的想法,则可能会暗自责怪这位学生,“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看来没有认真听讲,或者没有认真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感受到的可能是一种挫败,一种懊恼,尤其是当其他同学回答出这个问题,他的消极感受可能更强烈,“他们都会,就我不会,我太笨了,我学不好了。”长此以往,在这种消极暗示下,学生的成长很受影响。当“我不会”变成“我现在还不会”,一切都发生了神奇的变化,“虽然我现在还不会,但我以后一定会,我能行。”加了三个字,由消极暗示转变成积极暗示,符合学生的心理,这是多么奇妙的体验!

细节二:打开书本,第39页

马埃斯特拉夫人认为,对任何课堂来说,尤为重要的就是“迅速遵从指令”的守则。全脑教学法的目标是实现从上课铃响到下课铃响的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浪费一秒钟的课堂时间。如果学生不能迅速遵从课堂规程,时间就会一分一秒地浪费掉。课堂上的过渡期浪费大量教学时间,不仅让课堂效率下降,而且也让调皮的学生更加容易捣乱。所以,马埃斯特拉夫人教会学生怎样打开课本。老师说“第39页”,学生要跟着大声说“39!39!39!”,迅速完成并举起双手。

在我们的日常课堂管理中,的确也会如马埃斯特拉夫人一开始的时候,经常为课堂上浪费大量教学实践而苦恼。课堂上有很多的过渡期,比如取出书本,拿出试卷,打开课本,分发卷子等。有的学生会磨磨蹭蹭,有的学生会窃窃私语,让课堂无序混乱。而“第39页”的小细节,容课堂游戏、效率规则于一体,让常规也变得更加有趣起来,在上课的一开始,就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而且,更为可贵的是,让学生逐步养成规则意识、效率意识,这对学生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细节三:让你们亲爱的老师开心

马埃斯特拉夫人作为教育中的“现实主义者”,有五条课堂守则,其中第五条是“让你们亲爱的老师开心”。这条守则主要有三层意思。一是学生应当尊重老师;二是学生的行为是否尊重老师是由老师个人全权判断的;三是让她所制定的课堂守则无漏洞可循。而且,她认为,第五条守则针对的对象,就是那些对大人说话一向缺乏尊重,以及善于发现课堂管理漏洞的学生。

马埃斯特拉夫人认为,她的这一条守则看上去不是很民主,听上去很以自我为中心。但是,唯一能让她自己开心的事,就是看到学生投入到学习之中。如果学生能让她开心,那么他们就是在一点点地深入学习。所以,她很乐意这样执行。其实,看到这一条守则,我不禁笑了。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的过程,是师生教学相长的过程。课堂应该是生命课堂,是生命与生命间的呼唤和感应。学生让老师开心,老师开心了,自然教学质量、教学效果都会提高,也会让学生开心。课堂的和谐,是生命的和谐。“学生要让老师开心”,不仅仅是尊重老师,而是让学生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窠臼,关心他人(不仅仅是老师),从而获得更好的人际关系。这对学生成长之路获得更多幸福感很有帮助。

细节四:让学生当老师

让学生当老师,是马埃斯特拉夫人使用的全脑教学法中的核心法宝。她坚定地相信,我们老师讲的时间越长,开小差的学生就会越多,而,学生之间互相教学这种方法则是十分有效的。通常情况下,当马埃斯特拉夫人使用这一方法的时候,她说话的时间都不超过30秒钟,然后便让学生开始“讲课”。她将其称之为“迷你教学”。

反思我们的课堂,有时,为了所谓的进度和效率,选择了“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讲解的时候,为了突出重点,可能对某个知识点多次重复,但实际的情况是学生的掌握情况并不理想。“迷你教学”以两人为一组,让学生给学生讲课,重复老师的重点。不仅训练学生的听,而且训练了学生的讲,再辅之以必要的手势,把大脑更多功能调动起来,达到更好的效果。在我的课堂中,有时也会用让学生当老师,但只是局限在一两个学生给全班同学当老师,次数也很少,对比马埃斯特拉夫人的方式,主体性、频率、效果都差了很多。这种“迷你教学”还有一个最打动我的地方,就是对老师讲课提出了更精致化的要求。给学生每个30秒的讲课内容,必须高度凝炼,废弃掉与教学无关的东西,更加高效利用课堂时间,这对教师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后记:小细节中有大智慧。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学无止境,进无止境。对高效课堂、智慧课堂、绿色课堂的追求,路漫漫,永求索。

教学读后感篇五

自教学活动诞生起,教育实践者和教育研究者就一直希冀着,以最少的教学投入获得最大的教学产出,重视并寻求有效地教学方法和途径,例如夸美纽斯提倡的班级授课制,就是为了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学生可以多学。教学作为一种活动,如何改善过程绩效实现教学目标,也是教师最中山的问题。这段时间我学习了《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谈一点对有效课堂教学的体会:

及时调整课堂,给学生腾出空间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课堂上一旦出现有效的生成,教师就应该及时调整好,给学生腾出空间。当然,能不能合理处理还需教师临场应变的能力,大凡特级教师名师上课艺术与一般普通教师的最大区别就是他们善于抓住并利用好学生生成的资源,这也是一堂精彩有效的课的重要决定因素。有时候课堂有“意外收获”,这种“意外收获”,只有当课堂氛围非常好,师生互动热烈,思维极度活跃时,才有可能出现,在这个教学过程里,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适时调整教学进程,使数学课堂成为有生命的课堂。

尊重学生,给学生的生成营造氛围

如果每次学生有了创造的火花,有了有价值的生成,而教师给他的则是失望和不能满足的信息,学生的主动、积极思维就会磨灭,这样培养学生显然不是很有效。所以,在教学中,当学生有了火花生成时,不要被这种火花电倒,应该采取积极的鼓励态度,如果学生的这种火花在课堂上无法进行研究或展开的,则留到课余或其他条件成熟时再研究,而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全程参与和关注,不要简单的布置学生下课之后再研究,然后就不了了之,学生由于受到年龄、心理方面的影响,不可能会再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一次机会也就这样消失了。而在课堂中能研究的、能放大的,则必须敏感的捕捉和利用起来,要让学生有这样的感觉:无论是课堂上能研究的还是不能研究的,只要是我提出来的而且是有价值的,老师都会很重视,而且会和我一起想办法创造条件去进行研究。时间一久,学生的智慧潜能会火山爆发般吐露出来,这时不让学生去自主研究也不行了。

给学生留足空间

在教学中,预设是必要的,因为教学首先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但同时这种预设是有弹性的、有留白的预设。因为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建构的过程,这些由学生的原有经验、知识结构、个性等多方面的复杂性与差异性决定的,因此,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从而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给学生留足空间。此外,要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应该做到这样几点:教学语言要有艺术性、教学方法要有灵活性、教学过程要有情感性、教育手段要有策略性。以上几点,既是“传道、授业、解惑”有效性教学必不可少的内涵,又是一名教师综合实力的反映。具备这样几点,非一日之功,需要千锤百炼。

教学读后感篇六

《我的教学勇气》一书是在我阅读完美国教育学者帕克·帕尔默的著作《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之后,为加强对后者的理解而进一步阅读的一本相关的书籍。华东社也有趣,硬是把两本书的封面设计都一样,差别仅是在颜色的调配上。作者是美国的一个教师山姆·英特拉托,主要内容是通过一系列的教师访谈,介绍美国教师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时,如何点燃教育激情,寻找教学的勇气,坚守教育信念的故事。跟帕尔默的作品相比,这本书明显要逊色很多,尽管它也有自己的特点,比如,这本书比较倾注个人寻找教学勇气的实践、帕尔默亲自为本书写了篇幅不算短的“前言倾听教师”和“后记 听后感言”两部分内容等等。从前言与后记中,我们又一次看到了帕尔默教授对教育一如既往的热情与智慧,以及为教育改革中的教师地位和尊严的执著的疾呼。

“我们轻慢教师本已够亏心,动辄怪罪老师则更显失德”、“明明是我们社会或显或隐地制造了形形色色滋生粗野、暴力、忽视儿童的温床,可偏偏把过错一股脑儿地推到教师头上,我们当中还有谁能比教师这个专业群体更对孩子尽心尽责?”作为一个非常熟悉教师工作的人,他对教师充满了敬意。“教师所做的这一切,之所以完全不畏艰难,根本不管利害,就是因为他们胸膛里跳跃着一颗愿意尽其所能帮助孩子气学习和成长的挚爱之心。”“如果我们期望学校有所成功,社会有所进步,总有一天,我们应把所有这一切(指较高的工资,较优厚的物质待遇,较舒适的工作环境)完完全全地给予教师。”他面对现实,不胜其烦地呼吁:“倾听,宽厚而专注地听一听教师们急欲一吐为快的有关他们工作的酸甜苦辣、内心的喜怒哀乐。”

透过书看美国的教师生活

美国发达,但显然跟美国老师无关。在书中,我们看到,原来美国的老师跟我们一样,也过着一种很屈辱很可怜的生活。作者山姆·英特拉托出生于教师世家,但父母亲对自己的儿子决定做教师感到十分的不解与失望。父亲不悦:“什么?你为什么这样做?你真该选个其他的工作。”母亲忧心忡忡:“你哪知道今后要活得多苦多累啊!”帕尔默教授也说:近年来,教师以创纪录的速度弃教改行,有一份数据说新教师中任教不到5年就离校的比例高达50%。他们迫于无奈离开教学岗位(书第2页)

美国教师的待遇也好不到哪里去。在书18页提到山姆的一个同事说:“我明知教书不能发财致富,但仍然选择这份工作,可是凭着我的收入别说过上舒适的生活,就是省吃俭用也才能勉强度日。一想起来,真是又生气又悲哀。” “20xx年,美国教师联盟的调查报告说:教师的平均年薪为 40574美元。而工程师为68294、会计师为49247、计算机系统分析师为66782美元。对许多教师来说,在执教之初对低薪尚可忍气吞声,可当日后面临着偿还住房贷款、支付子女大学学费等开支,尤其是看到有类似学历要求的其他行业的工资远远高过自己时,对低薪就忍无可忍了。”“许多教师工作时用的是残破不会的教学设施,有时还自掏腰包购买教具,缺少电话、电脑、最新教材等必备用品”在书13页有一位73年就开始从教的老教师谈到:“我整日忙着与职业工作截然不相关的私人事务,为了多挣钱不辞辛劳,做了几份零工;为了想改行到处打听,看看是否有可供选择的其他工作。”在书第46页中有一封给新教师的信中说到:“你的亲朋好友或许曾苦口婆心地劝你不要以教学为业,可你不听劝告依然决心从教。促使你从教的理由不会是入职薪酬或所谓的声望,因为你完全清楚,在我们这个重财轻义的自由企业社会,教师得到的是何等可怜的回报和敬意。”

美国教师也有考试压力。书19页说:“有些学区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考分数和考试准备上,教师不得不舍弃久享盛誉的教学单元,因为其内容与考试无明显关联;”20页又说:“在田纳西州,要以学生的标准化考试成绩来定教师的奖惩。”在书99页讲到了taas考试,即得克萨斯学术技能评估考试,在考试压力之下,布莱克希尔小学,教师士气低下,校长唯考试成绩为标准。考试成绩不佳,校长被解职,教师下岗重组。

美国教师也感到负担过重。在书21页一位教师谈到:“每周工作远远超过40小时。正常的上班时间几乎全都花在对学生的课堂教学上,结果,大多数必不可少的备课、写教案、批改学生作业等事情常常得在晚上或周末去做。”在书53页,作者山姆开着一辆破车,车出了问题后送到修理厂,在汽车修理的空隙,他掏出一摞需要批改的学生作文——158份学生作文。

美国教师也感到孤立无助。书22页说:“学校同事象那些每天在车站等着搭车上班的人一样,每个人虽然都要朝同一个目的地,可以候车的时候却独自想着自己的心事,读报纸,似乎有着不容他人侵扰的个人空间。”在书23页说:“教师工作时无人目睹、无人助阵,既无中肯的批评,也无切实地表扬。”在第一编的第五页,讲到了一个教师在课堂上觉得窝火,迟到懒散的学生、干扰课堂的琐事令老师筋疲力尽。在书47页提到:“自你从教的第一天起,就可能会和我一样,在漫长的岁月中,焦虑和自我怀疑日夜相伴。在我最难熬的时候,我感到孤立无援,束手无策,甚至觉得同事和校方要把我遗弃不顾。”作者山姆说要。在他工作的头二年里,没有任何一个同事来他的课堂看他如何上课,除了要对他的教学工作给予评价的督导人员之外。

我原来以为只有中国教师最可怜,只有中国教师是最屈辱的,工作负担重,待遇低下,考试压力大。现在才知道,这不是中国特色。教师待遇与地位不是由中国国情导致的中国难题,而是世界性的难题。

教学读后感篇七

“沉默也是一种表达”这是我近期在读《教学的勇气》一书所得。对于书中表述的老师对待课堂上学生沉默的心理及方式让我仿佛看到了曾经课堂中我。

心理学家指出,一个典型的群体可以忍受15秒钟的沉默,然后才会有人觉得需要通过讲话来打破紧张的气氛。而且,一个群体的沉默大多被认为是出了错。其实,在真正的教育中,沉默是学生需要内心世界工作时值得信赖的母体,是适合更深层次学习的一种媒介。

而在我们的课堂中,每当遇到孩子们的集体沉默,我们为师者便开始无助而失控,尤其是遇到公开课,台下坐着听课的领导和同仁,我们明明内心在告诉自己,等等,再等等,亦或用焦虑不安且带有急躁的口吻给以学生貌似脚手架的问题以辅助------最终的结果是:你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努力设计出来的开放式学习化为乌有,我们按捺住心中的怒火专断地回答了我们自己的问题。

可是,我们哪里会知道这种沉默也可能是我们的学生既没有给吓呆也非不屑一顾,而是向深层挖掘;还可能孩子们不是无知或者愤世嫉俗,而是有足够的智慧认识到这是需要思考的时刻;更可能他们并非在浪费时间,而是更深刻地思考、学习。然而,我们把孩子们的沉默当做出了问题,从我们自身的控制需要而非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对其沉默做出了反应,而我们却错失了所有这些可能的机会。

沉默也是一种表达,为师的我们应该从一开始就要摆脱沉默带给我们的恐惧和不安,让孩子们在沉默中独守心灵的那片刻的一隅思考的空间,允许沉默的发生,因为,一旦当我们赋予孩子沉默的自由时,孩子们更可能选择参与课堂。沉默是一种表达,不只体现在我们课堂中的孩子们身上,亦体现在工作、生活中的我们身上。这种表达方式少去了聒噪,更少了锱铢必较的唇舌之战,留出了进退有度的时间和空间,让我们在沉默中顿悟,顿悟中学会理解和包容。

因为,沉默也是一种表达。

教学读后感篇八

从《小学语文教师》期刊上“认识”管老师,从管老师出版的诸著作中毫不犹豫地选择订购《我的作文教学革命》,从短仅一句的书面精评到钱理群先生长达数十页的详论,让我特别期待“亲临”这场“革命”观摩学习。

仅从“革命”二字作为书名就足以让我感受到一名一线教师的教育勇气和智慧。对于目前这种“边应试边素质”的畸形教育体制,实在太缺少像管老师这样敢想敢做的一线实践家,确实太需要来一场石破天惊的革命来推动作文教学乃至整个教育的进步与发展。开卷阅读后,果然没有让我失望,这是一场精彩绝伦的革命,心灵为之震动。

《我的作文教学革命》提出了作文教学的骨构系统、动力系统、助力系统、保障系统、训练系统和理论系统。这六个系统切近当下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情感,全书无理论说教之枯涩呆板,有操作实践之鲜活可感。管老师的作文教学颠覆了传统偏重于学科知识、教师指导、课堂作文和作业的作文观,创建了“写作——发表——对话”的新作文教学模式,并建立了一整套以“班级作文周报”为中心的操作流程以及相应的激励机制。我不仅惊叹于管老师这套作文教学模式的完整、周密,而且欣喜于其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实在非常有借鉴作用。

管老师在阐述其作文教学的系统构架和价值观念中,有两点让我颇为受益。一是小学作文教学的趣味性与游戏性。趣味和游戏是小学教学不可或缺的元素,小学教师都会有此共识,但管老师的难能可贵在于把这趣味和游戏在作文教学中灵活渗透并持之以恒地坚持。管老师说得好:“小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热情,大都不是写作本身,而是来自教学的呈现方式。”天生对写作感兴趣的学生有,但很少,因此,如何“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作文的有趣、作文活动的丰富诱人,以及卷入其中的作文生活的精彩”,调动学生作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成为管老师作文教学的着力点,也是管老师作文教学的成功之处。管老师会在具体操作上不断想出“花样翻新”的“金点子”,这在保持学生对作文的热情和新鲜感上至关重要,因为儿童是最容易“喜新厌旧”的。在这方面我也有所体验,为了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我利用“采蜜本”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还制定了奖励方法。这一招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还是很管用的,可是时间一长,学生开始对天天重复性的采蜜感到厌倦,有的学生变得有点麻木了,仅仅当是一项作业去完成,没有了当初的热情和兴趣。这与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关,但主要是我没有再花心思在如何“花样翻新”上。

第二点让我非常敬佩的是:管老师的作文教学坚持发展每一个学生的理念和做法。“差异是教育中不可回避的真实存在。”问题是如何对待这些差异。我很赞同管老师的观点:“教育的目的不是消灭差异,而是在各自发展的基础上拉大个体间的差异,有差异,才有人的五彩缤纷。”“总希望每个学生每个方面都一样地好,一样地出色,这真是一个美丽的错误,也是一个不可原谅的错误。”“发展每一个学生”应该每一个学生都在自己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因此,管老师从来不回避班上有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在《班级作文周报》的选稿时管老师会做到各类学生都兼顾,而且特别关爱中后生。在目前教育渗进功利和关注成绩的大环境下,管老师的觉悟和做法令人钦佩。

一本好书不仅值得精读、细读,还宜置于案头常翻常阅,《我的作文教学革命》就是这样一本好书。待到将书由厚读薄之时,书之精华乃为读者吸收,并为己所用,发扬光大。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自律的人生更自由读后感(大全8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

    鲁鲁变成气球读后感(优质5篇)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什么样的读后感才能对得起这个作品所表达的含义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

    最新大禹读后感(精选10篇)

    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读后感的时候却不知道该怎么下笔吗?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读后

    读少年中国说有感(精选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

    最新傅雷家书第三章读后感受(大全7篇)

    很多人在看完电影或者活动之后都喜欢写一些读后感,这样能够让我们对这些电影和活动有着更加深刻的内容感悟。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接下来

    一起长大的玩具读后感二年级(汇总5篇)

    读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带

    最新老人粘蝉的故事告诉了我们 三年级老人与海读后感(优秀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

    最新繁星一三一读后感受(模板5篇)

    很多人在看完电影或者活动之后都喜欢写一些读后感,这样能够让我们对这些电影和活动有着更加深刻的内容感悟。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读后感范文,

    儿童绘本及读后感(优秀5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

    2023年朝花夕拾第三章读后感 朝花夕拾读后感(优秀8篇)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