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风光作文300字汇总

时间:2023-05-20 作者:储xy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老家风光篇一

有些时光,过去很久不曾忘记;有些回忆,存在脑海不曾褪去;有些挚友,总在心里不曾远去。我们是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国际学校20xx届1607班的毕业生。母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令我们魂牵梦萦。终于,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一结束,我们就归心似箭,冒着蒙蒙细雨,回到了快乐“老家”。

刚走近门卫室,保安叔叔就亲切地替我们打开了门,回家的满足和温暖瞬间包围了我们。总是写得满满当当的公告栏,窗明几净的教室,活泼可爱的初中生们,立马把我们的思绪拉回到三年前。

还未进入办公室,就听见朱老师爽朗的笑声,看来已有同学捷足先登,比我们还急切地想要见到朱老师。推门进去,那个高挑熟悉的身影时隔半年又重现在我们眼前,立即甜甜的叫了一声“朱老师,我们回来啦!”朱老师的笑声更清脆了,笑容更灿烂啦,一种熟悉的久违的温暖迅速传遍我们的全身。

与朱老师聊天,还是那么地轻松惬意。她告诉我们,她总爱说“我们1607”,总是会不经意间叫出我们的名字,总是会时不时地想起我们。突然发现,她办公桌上,书柜上醒目的位置,都放着我们1607的照片呢!我们也告诉她,我们何尝不是如她想念我们一般地想念她!到了新的.学校,总是会脱口而出“我们朱老师”,总是会因为离开母校而感到失落和惆怅。此刻,我们围在一起,从青春过往谈到理想未来,有的调侃,有的抱怨,有的诉说忧愁,有的分享快乐。和朱老师在一起,我们可以敞开心扉,无所顾忌。

我们又结伴去看望校长,看望其他老师,无论当初与他们的关系是不是最亲密的,此时此刻,我们都满怀诚意,互诉衷肠。

人生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你想去山顶摘星星,就不可避免地要失去草原和海洋。我们现在的目标也许就是考一所大学,在这过程中,会有挫折和磨难,会有泪水和痛苦,但我们相信,母校和1607都是我们的快乐“老家”,在朱老师这里,我们可以找回初心,找到最真的自己,调整好心态,重新出发。

最后,祝我们亲爱的朱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永远快乐幸福!祝我们的学弟学妹们学业有成,成为最好的自己!

老家风光篇二

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我和妈妈要去外婆老家。清晨,睡梦中,我听到妈妈的催促声,我睁开惺忪的睡眼,从梦中醒来---有人说,老家是一壶浓醇的美酒,一喝就能唤起最初的回忆,往日的家乡情景,一桩桩一件件仿佛都呈现在眼前。我的心早已飞向了遥远的湘西老家。此时窗外的几只小鸟正对我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快起来、快起来,是时候出发了!

当我和妈妈将一切准备就绪后,我便依依不舍地道别了不得不上班的爸爸,离开后就迈着轻快的步伐向着车站进发。到了车站后,此时人山人海,我就和妈妈在那巴掌大的过道里穿梭,直到候车室。检票员是一位叔叔,看起来三十出头,身材很高大,一副炯炯有神的眼睛扫视着我们,但他又时常微笑,给人一种安全感---我和妈妈就这么正式踏上老家的旅途。

火车在一望无际的铁轨上飞速行驶,我正聚精会神地看向窗外---周围是一大片、一大片的的田野,微风吹着稻田,绿油油的稻浪翻滚着、飞舞着。听妈妈说,这是中稻抽苗的时节,禾苗长得葱绿,长得厚实健壮,秋天就会有好收成!真是太好了!看向田野里的那些辛勤劳动的农夫,他们都显现出喜悦的表情---他们可能在想:今年雨水充足,禾苗来势很好,今年一定又是一个丰收年。我不禁也为此感到欣慰。

老家风光篇三

“没有什么比曾经共同生长,如今分道而行,更令人感伤又充满希望。”

正在读刘汀的《老家》,原因是我对我的老家爱的越来越深,我也好奇的想探一探别人的老家是何样,又是怀着何种心情和情感来写他的老家的。

又一年的春暖花开,想象着老家漫山遍野的绿,心中升起无限希望和美好的憧憬,也勾起许许多多在老家那片生我养我的土地上发生过的点点滴滴的事儿。人物的朴素和大爱,风物的清秀与自然美,每每使心中充满既思念惆怅又无限想往回归的情愫。

新家已装修完毕,过完春节,爸妈又回到了山西,后来又因为我生病住院,妈和爸又相继回来照顾我,住过一段时间。一家人欢乐团聚的日子,总也抵不过分别的日子那么长。如今他们又回到了山西,仿佛那里才是他们的家,现实就是这么无奈。

哦,不!因为有爷爷奶奶在,山西那个满山黄土的高原土地变得可亲了许多。一个原本想远离的地方,反倒成了一个日夜思念牵挂的地方。往年许多回忆常在眼前浮现,而每一分记忆中总少不了爷爷奶奶的影子,那对伴我成长的温柔的老人。

因为他们的不幸离世,使内心的记忆变得像陈年老酒一般浓烈,那些年过于自私地只活在自己的破世界里,对最爱的爷爷奶奶不闻不问,如今靠着回忆和深深的遗憾活着,自责和思念撕扯着心,很痛很痛,却也无处言说。

人们常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可爷爷奶奶于我的爱和恩情又岂止滴水呢?在我迷失在大城市里时,我不仅仅丢失了我自己,更失去了此生宝贵的人。再也没有机会吃他们做的饭,亲切呼喊他们了。

原以为离开家乡这么多年后,已经忘记了家乡的人和事。可是即使记性再怎么不好,关于家乡,关于求学,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的回忆,依旧能够浮现在眼前。

那么清晰地看见背着书包走过的上学放学路;那么清晰地记得那栋老房子的每一间屋子的结构布局;记得奶奶放在衣柜里舍不得穿的白底蓝色碎花的衬衫,记得和奶奶一起背着竹篓在温暖的春光里采摘清明茶,记得奶奶永远温柔平和的笑脸,记得她一生勤恳坚强,任劳任怨,记得她对孙女们无微不至的关怀。

仍记得爷爷在院子前面种的吃不完的蔬菜,记得爷爷在三伏天将我扛在脖子上去打针;记得爷爷搂起裤腿把我背过涨水的河,那时候我已经上初中了,个头到他肩膀了。趴在爷爷的背上,看着他小心翼翼的探着河滩里的石子,趟过湍急的河水。我的心,像翻腾的浪花一样欢乐而温暖;也还记得他用零花钱买零食给我吃;记得他在告知奶奶去世的消息时,那泪眼婆娑的脸;记得他逢人炫耀我给他买的棉靴子和围巾。后来,由于年纪大了的缘故,他总是说眼睛干痒,耳朵也听不清了,走路也慢了很多,我知道爷爷真的老了,那个曾挑大担的健壮的爷爷,他老了。

现世有许多无奈,你不可能事事那么随心所欲。你最爱的人们,你会因他们而幸福快乐,也同时必须承受着无法左右的那份牵绊。比如传统习俗和某种固有的观念。年龄和经历在时间的流逝中使人沉淀曾经那颗浮躁的心,越来越冷静,越来越看清生活的本质,人生的轨迹基本相同。我们都逃不过生命前进过程中每一个阶段的使命。

老家,有深痛亦有微光,撑持漂泊异乡的人。

老家风光篇四

我的老家住在庆阳一个偏僻的小山村。

花摆动着身躯,随着风的节奏自由舞蹈,像是从天而降红衣仙子,就连小鱼儿也停下来欣赏这场美丽的舞会。时而小蜻蜓飞来助兴,时而小鸟飞来欢呼,我仿佛也置身于大自然中,与花小鸟一起欢呼,一起跳舞。

美。山间还有各种小野花,红的,黄的,紫的,白的·····不但给青山增添了几分色彩,还引来了一群小蝴蝶和小蜜蜂。她们一会儿在花中嬉戏,一会儿懒洋洋地ぴ诨ㄉ闲菹ⅲ在柔和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可爱极了。

山村的景色虽说没有桂林山水那样美丽,但那慌慌的穈子,青青的山,绿绿的水,五彩的花和蓝蓝的天,却构成了一幅田园风景画,真让人留恋往返。

老家风光篇五

;

风箱

风箱不说风箱,说“风锨(xiā n)”,不知谁起的头,在鲁西南一带反正是口口相传下来了。奶奶常唱:拉风锨,抽风锨,谁拉风锨谁端碗!奶奶很有蛊惑力的歌谣每每在母亲一个人做饭作难时就起了作用,我和姐姐都争着去拉风箱。那时候,饿是一种不得了的感受,是一种刻骨铭心的体验,所以,吃,就是解决饿的唯一手段!每每给女儿说起挨饿的事,她都不相信地说,不可能,你傻啊,为什么不吃啊?她妈妈说,不是我们傻,不经过怎么也不会理解的。

拉风箱的活看起来简单,其实并不是那么回事。生手你拉拉试试,不是拉杆拉不正,活塞和箱体摩擦太大,费了大力气走得却慢,就是有时你看是拉快了,却因里面毛头(风板)歪了而不出风!还因为快了慢了,火烧得忽大忽小,热量传递得忽冷忽热,火不均而使锅里馒头半生不熟。这时母亲就会用火棍头子打人。

为什么要用风箱?那个年代的锅多是土炕锅,人多嘴多,一个八印锅往土墙子上一蹾,就是一家人天天围着转的温饱!

那时国家困难,煤炭供应不上,再说农村老百姓也捞不上,烧柴大多是庄稼秆、树叶、树枝、劈柴,大小不均,干湿不均,长短不均,如果不借助风箱吹风,没有好的技术你还真烧不好!柴多了着不起来,闷烟,往往呛得人咳嗽不止,泪流满面;
柴少了,一股风吹跑了,根本就没有火;
柴硬了,你就得用软火慢慢引,热了风箱一拉,就着起来了。如果赶上家里没干柴火了,得做饭,湿柴火也得烧,这个时候风箱就显得尤为重要,没风吹着,湿柴火很难着起来的。熟能生巧,烧锅烧多了就会总结不少经验。快慢得当,轻重缓急,大火小火,急火文火就会了如指掌,技术就会炉火纯青,嘴里就会不定时地被塞进香香的、甜甜的、酥酥的不知啥东西,反正那滋味恣得很。要是冬天烧锅还算好活,暖和啊!自己还可以偷着在锅底煨上一把花生或者一块地瓜,那个香啊,那个解馋啊。我和姐姐谁捞上烧锅,谁就会有些谝能地嘚瑟一阵子!到了夏天都不愿意烧锅,娘就得加倍奖赏,有时是一块平时见不到的腊肉,有时是半个咸鹅蛋,这才能勉强维持烧完一顿饭。饭一做好,就会像孙猴子一样嗖地窜出去,带着包公一样的黑脸黑嘴一头扎进有水的池塘里。

做饭离不开火,烧火离不开柴火,柴火要烧得均匀旺盛或者適宜,就离不开风箱,像我,一个好的风箱手那还真不是吹出来的。

风箱是那时一个家庭的标配。刚结婚的姑娘要陪送风箱,分家另过的都争着要风箱。没有风箱的日子不知道该怎么过。

风箱是全木板做成的,结构不算复杂,一般的庄上,木匠都能做,只是粗细的区别。最难做的也是最复杂的就是挤毛头,因为活塞一圈得扎上长长的公鸡毛,这风箱拉起来风才大。用长了,磨损大了就拉不出风了,就要挤毛头,挤毛头是个技术活,一般的干不了。那时有走街串巷干这营生的,很吃力也挣不了几个钱,一个毛头挤下来,手艺人往往面红耳赤,汗流浃背,指甲缝充血,就连接钱的动作都带着痛苦。

挤毛头的活分两种。一种是你自家有鸡毛,手艺人现场给你挤,挤好就能用。还有一种就是你没鸡毛,手艺人就要把活塞带走,等过个三两天再送回来!那时谁家杀个鸡,鸡毛都留着,有的着急用风箱,就得去找鸡毛!

有一回我们家毛头没毛了,那次没轮上,挤毛头的说过几天再来,我家就只好又努力挨了几天。等了几天,挤毛头的果然来了,不过这回他有些病怏怏的,正好我家也没鸡毛,就让他带走挤吧。说好的三天回来,四天五天了还是没影。虽然都知道那人是个守时的实诚人,但母亲也急,没风箱火烧不起来,烧不透火能把人呛死喽!而越是这样就越没人愿意烧锅,一顿饭下来,谁不是泪流满面、黑不溜秋、浑身湿透的,母亲就催爹去外庄找挤毛头的人。这一去不要紧,正赶上一家出殡的,原来是挤毛头的手艺人回家后就病倒了,没起来,死了。爹搭了一卷烧纸,也没好意思说风箱的事。多年后想起来,都很怀念那个挤毛头的人。

家里只好请本家木匠二爷爷再做一个。木材虽然要求不高但也得纯正的、干透的独板的梧桐木。没法,爹就把院子里一棵长了十几年的桐树刨了,锯成独板再烘干。得用鸡毛,就把娘喂的一只红冠公鸡杀了,鸡肉正好招待二爷爷。这红冠公鸡的毛好看着呢,红中带黑,黑中有黄,花花绿绿,再加上鸡毛又硬又长,二爷爷直说“少见的好毛”。

做风箱,不可忽视的就是前后各有一个进风出风的眼,还有舌头,看似不起眼,用途还不小,大了进风多,拉起来沉,小了没风,就吹不起来火。做风箱的活计小木匠做不来,大木匠还不愿做,活细时如牛毛,粗时没尺寸。好木头选楸树,一般的用梧桐。二爷爷是个细人,确实做出的风箱不一般,让爹娘很有面子。二爷爷没要工钱,只把那剩下的鸡毛爱不释手地包了回去。二爷爷做的那只风箱后来一直用到风箱被淘汰。二爷爷死后,年轻人都不会做风箱了。后来,挤毛头的活计也慢慢式微了。

二爷爷是上过私塾的人,他编的几段歌谣在我们那一带流传很广——

土娃洋洋,拉起风箱。帮母做饭,满屋飘香!

土娃扬扬,拉起风箱。为了吃嘴,不怕汗淌!

土娃怏怏,拉起风箱。不拉挨打,染成黑郎!

二爷爷有文化就读风箱,二奶奶就念风锨。从帮母亲做饭、讨吃、怕挨打三个境界唱出了我们童年的乐趣和无奈。

爹娘跟我搬进城里后,我唯独把那只风箱带到了城里,媳妇嫌脏要扔,我就给她说了个歇后语,“老鼠钻到风箱里,两头受气”,把她逗笑也就不管我了。后来我把那只破风箱捐给了我工作的民俗博物馆,还为风箱和毛头的制作过程申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拉风锨,抽风锨,谁拉风锨谁端碗。”我娘也经常给我女儿念起风锨之歌,不过女儿一脸懵懂的样子让我知道风箱是过去时了。

想念它时,我就去民俗博物馆的展厅里看看它。

水梢

“水梢”,就是木水桶。民间匠人用一些质地干净、光滑坚硬、又不透气又没异味的刮好的规则的木板条,用铁箍把他们箍上三道,就成了很扎实的打水的水桶,俗称水梢。水梢大都是杉木的,本地没有,都是从南方有山的地方运来。

那个年代工业还不发达,金属物件都紧张,有也是很贵,大多用不起,能用木制代替的就代替了。所以水梢也是木质的居多。

其实在一个农村家庭,水梢的应用功能和对一个家庭起的作用并不亚于我写过的风箱。有句话说,木水桶打水——越挑越沉!这话不假,不打水的时候,木桶是干的,挑起来轻轻的,等打满了水再挑,那可不得了,木头吸水,死沉死沉的。我八岁那年学的打水。因为年龄小,个子小,头几回学着打水,母亲让我一桶分两下,一头半桶。那也不行,每次不是水从井里根本打不上来,就是路上挑着挑子像走钢丝,走不了四平八稳,经常摔倒,水也就泼得差不多了,挑回家的水所剩无几。

母亲对打水挑水的活那可是驾轻就熟,打水时在井里随便一撇,水桶就倒了,一下子就灌满了。挑起水走起来,扁担咯吱咯吱像唱曲,脚下像有风一样越走越快,我在后面赤着脚都撵不上!家里大水缸一般她四挑子就能灌满,浇菜园子她能一气挑八挑,猪圈食槽也是几个来回就灌满,也没显得有多累。我后来算了算,母亲用水梢挑水的二十几年,从家里到井台,再从井台回去,二百多米的路,大概从家到北京得走三十多个来回趟儿。我后来想,过日子也是没办法啊,对照现在用自来水的方便,没法比!

头几回,我去井上打水,母亲都跟着我。一是怕我掉井里,再说打水挑水是要技巧的,也好教教我。井绳是用桑皮拧成的,粗糙,抓手,长期被水浸湿后也是沉得不得了,一时半会小孩子很难学会。

打水的步骤是把水梢挂在井绳钩上慢慢放到水面,用井绳牵着水梢,像钓到大鱼一样在井中心来回遛几下,适逢恰当的时机,一丢井绳,咣,水梢就灌满了。在水装满水梢就要沉底的当儿得快速把水梢提上来。如果不熟练,水梢很容易脱钩,就会掉井里。家里就一个两个水梢,掉下去了就得请在行的捞。捞梢更是技术活,庄上没几个人会,所以人家得闲了才能捞,运气不好了,一天都捞不上来。

担水也不简单,扁担的中间正好压在一边的肩膀上才不至于偏沉,走起路来还要会顺势借力跟着节奏走才轻松。母亲挑水就像变魔术一样,换肩换得毫无痕迹。这个技术我一辈子都没学会,一挑起来就踉踉跄跄,东倒西歪。就像豫剧《朝阳沟》里的银环、热播的电视剧《父母爱情》里的梅婷演的安杰一样,肩上乱抓,脚下不稳,洋相百出!

我们一个庄上才有一口井,每天做饭前都有一个高潮,一家一家等。井台和周围都濕滑湿滑的,很容易摔倒,每天井台上哪能不滑倒几个人?我学会打水反正摔得是没遍数。

就说头一次我自己单独打水吧。当时家里来客了,母亲抽不开空,就让我自己试着去打水。我也是有点谝能的样子,慌里慌张里挑上水梢就去了井台,撩梢原理掌握得还不够熟练,三撩两撩,水梢就掉井里了。当时我吓哭了,邻居喊来母亲也没有打我,用一只桶打了一桶水就回去了。后来因为我们庄上会捞梢的一个本家大哥去了外地,我家那只水梢也就没急着捞。等那个大哥回来,梢掉下井的就不止我们一家。大伙一块请他捞梢时还真出了一件稀罕事。庄上有一家过得算不错的,托人花三十块钱为出嫁闺女从上海买了块中山手表做陪嫁。姑娘也高兴,试戴着手表就帮她娘去打水。当时她戴在手上也就没事了,她紧张,就在井台上想把手表抹下来,怕什么来什么,怕鬼有鸡角仔(鸡角仔,鬼的一种,是四省八县的一种说法),手一滑没拿好,表还真掉井里了。出嫁的日子快到了,你说急人不,再说会捞梢的大哥也没在家,就是在家那么小的手表也不好捞啊!往常掉井里的一些小东西都要等到一年一度淘井时才能找出来了。我的一只英雄钢笔就是淘井时捞回来的。人说喜事运气好,第二天那个会捞梢的大哥回来了,东西掉井里了的人家都高兴。其实那家嫁闺女的也没啥盼头了,只围着井看热闹,你猜咋着,当大哥把我家的梢挂上来往外掏梢里的黑井泥时,那块表就被挖出来了。多巧,手表正好掉水梢里了。当时那家高兴极了,该大伙请大哥吃饭的,人家一家请了。

打水,挑水,捞梢,淘井,还真出了不少悲喜剧。

有一次,我和姐姐去打水,刚把水梢放到一半,就有一家爱吵架的媳妇哭着闹着要跳井。我和姐姐都小,又正在打水,她看也不看地就跳下去了,你猜咋着,她双脚活活地就跳在我们的水桶里了,我和姐姐就把井绳用脚踩在井沿上,等到她家的人来了,很快就拉了上来,那媳妇连水星都没沾。水梢宽大,也有好处。

每年淘井时,庄上都像过节,因为一年中掉在井里没拉上来的东西在这一天都有可能捞上来。队里准备了辘轳好往上拉那些堵住井眼的泥,得用四个棒劳力才能坚持下来。井下的活可不是一般人能撑得了的,一是井里空间小,施展不开,太累人;
二是冷,干一会就得上来休息休息,怼口酒打寒气——以至于后来如果有淘井的劳力得了胃病或者关节炎,庄上家家都要摊钱。这就是民风。

你说,从上面看井口那么小,井底咋能装那么多东西?井底几乎所有的农村家什样样都有,围着井一圈摆开,像赶集一样,各家都欢欢喜喜地来认领!所以传说井里有啥龙啥神灵,也都认这个理。每年的春节,大家都会摆供,敬井神,祈祷一年的水旺水甜,打水顺当,不收人命啥的。亏谁别亏地,骂谁别骂井,扔啥别扔梢。你想想,其中还是有道理的。

后来日子好过了,因为木水梢打水太重,慢慢大家都换了洋铁桶,轻巧干净。不过洋铁桶还是贵了不少,一对要二十元,在六七十年代不是个小数。母亲眼热人家的洋铁桶,一时半会又买不起,要强的她就暗暗地攒钱,后来终于攒够了,就托在我们林场插队的一个女知青星期天回城时给买回了一对。确实轻快、灵便,那一段我们姐弟几个都争着打水。母亲摸着两肩老茧很欣慰地笑了,为自己会当家欣慰。

水是生命之源,取水的工具从古至今都是花样翻新,一样比一样科学,一样比一样最能体现劳动人民的智慧。现在取水吃水用水都更科学省力便捷卫生,但那一种最原始的体验,那种膜拜一只水桶的宗教式的神圣感,也是一去不返了。

现在,我写过的风箱,和我家两只已有点沤烂可能盛不了水了的木水梢,这些慢慢消失的老家什,在我供职的民俗博物馆里并排放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我时常会想起给了我独特体验和儿时回忆的那一对饱经沧桑的水梢!

责任编辑:刘威

相关热词搜索:;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高中我的家风故事作文800字大全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

    2023年高中我的家风故事作文600字通用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

    家风作文600字3篇(大全)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

    最新家风作文500字(优秀三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

    家风作文400字优质(三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

    老家风光作文400字优秀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

    我家的优良家风作文700字汇总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

    最新我家的优良家风作文500字优质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

    我家的家风作文450字优秀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

    我家的家风作文300字优秀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我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