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贫困学生家访报告(精选20篇)

时间:2023-12-13 作者:BW笔侠

报告范文要求我们结合实际情况,用科学的方法和方式进行叙述和阐释。请大家仔细阅读这些报告范文,并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分析。

2023年贫困学生家访报告(精选20篇)篇一

今天早上,福建泉州支教队驻王团中学的两位教师在王团中学团委杨书记和工会委员周老师的陪同下继续深入部分贫困生的家庭进行了走访。

首先我们去的是李婷婷家。李婷婷的家住在羊路村,此处距离学校将近有三十公里。她家有三口人:外公、外婆和她本人。父亲在她只有三个月大时就去逝了,母亲后来远嫁到新疆,以后几乎再也没有回家探望过两位老人和孩子。据她外婆讲,十几年时间过去了,她才回来过一次,所以婷婷从小就是由外公和外婆两个老人一手带大的。婷婷由于没有受到父爱和母爱的关怀,内心缺少安全感,特别怕同学嘲笑她,另外中学离家又相当远,从小到大她从未离开过外公和外婆,在读完小学之后,她一度想辍学不读了,后来在外婆的一再鼓励下才上了中学。外公为了让婷婷好好念书,常年在外打工,为了挣钱最近他又出了车祸,腿折了导致现在行动不方便。家里有田地十余亩,所有的农活都是由年迈的外婆一人承担,经济收入非常有限。

接着我们又驱车前往另一贫困生马娟的家里进行走访。马娟家住倒墩子村,每次上学要先步行近一个小时走到大路口,再座公交车来到学校。马娟的父亲是两、三年前去逝的,母亲至今仍处在对失去丈夫的巨大悲痛和对丈夫深深的思念这种情绪之中,健康状态每况愈下,现在已经发展到了在镇卫生所输不进液,在家里吃不下饭,有时喘不过气来的地步。但因家庭经济现状,她无力到县医院去治疗。在家访过程中我们几位老师反复对她进行思想开导,让她尽快从这种情绪中走出来,多想想身边的四个小孩更需要她去关爱和抚养。马娟同学在家排行第二,上有一个大哥,下有一个弟弟和妹妹。四个孩子都在念书,家里田也较少,只有三、四亩地,母亲虽然有低保,但每个月只有区区四十元,这些钱除了看病吃药,还要给马娟和她大哥每周在学校的一点生活费,生活困难可想而知,我们两位支教老师把爱心人士的资助金和我们支教老师的慰问金送到马娟母亲的手中,要她尽快到县城医院治疗,尽快恢复身体,支撑整个家庭。我们也表态家庭如有什么困难,再跟我们联系,我们能帮的一定帮到底。

另据我们了解,李婷婷和马娟两位同学每周的生活费只有五元钱,除去来回的车费,所剩已经无几了,可见两位同学家庭平时生活之艰难了!

在这两次家访过程中,每位贫困生家庭我们都带去了捐资助学金300元、慰问金200元和一箱牛奶表示慰问。家长们对我们的来访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感激。在家访中,我们的内心感受到的是深深的愧疚,我们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我们对贫困生家庭的帮助很微小。希望这种捐资助学活动能像爱心接力棒一样,由有爱心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士一棒一棒的传递下去,越传越广,让越来越多的贫困生家庭受益。

2023年贫困学生家访报告(精选20篇)篇二

在园领导的指导下,我们有计划地到班级孩子家中进行了家访。这次家访活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我感触颇多。

一、目的明确,访前有准备,访后有总结。

每一次家访前,我们对每个家访对象的家庭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制定家访计划,针对每一名幼儿的特点,协商好家访目的,考虑好每个人要与家长谈哪些问题,需要家长怎样配合,做到心中有数、有备而去。

二、保证家长幼儿在场,创造轻松气氛,重点介绍孩子兴趣和能力方面的情况。

家访时,如果孩子紧张,要主动接近孩子,与孩子一起游戏、玩玩具,消除孩子的紧张情绪。要多交流孩子兴趣和能力方面的情况,让家长多介绍孩子兴趣是什么,在家喜欢做些什么,这样我们就能知道孩子的另一面;我们要当着孩子和家长的面,介绍孩子在园的进步,表扬孩子的在园的良好习惯,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另一面。例如:我们在王佳怡家里,她奶奶说这孩子在家里表现一直都很好,而且也很喜欢唱歌,这时我们就请孩子给我们演唱了一首,你还别说,真唱的有模有样的,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对她表示了鼓励,当时的孩子和她奶奶都很高兴,其实做到与家长的互动也不是很困难的。

三、问题婉转提出,就事论事,分寸得当。

要“扬长避短”,主动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各个方面的表现,尽量多谈孩子的长处和优点,并把孩子的进步归功于家长教育的结果。把幼儿出现的问题和不足集中在具体行为和表现上,就事论事,然后委婉的提出希望和要求。

四、解疑答惑,有的放矢,和家长共同制定适合幼儿的方法和措施。

对于一些家长对班级工作或孩子表现有疑惑的、或在教育问题上有分歧的,我们都给以恰当的说明与解释,尽可能让家长理解,并有意识地把更多的信息传达给家长,让家长对幼儿园有个较全面的认识。如:孩子在园能自己吃饭,在家却挑食不好好吃饭,我觉得一般情况是没有得到赏识。于是,我先在让家长给孩子表现的机会,并对他说:我将告诉你的老师。(一定要做到、如果孩子真做了,而且孩子的父母告诉我,我都会在班级表扬他在家的表现。他就更愿意保持他(她、的优点。这些都需要我们摸清对象,对症下药,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五、总结前段工作,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诚心请求家长的谅解和包涵。

每一次结束访问,我们都会反思自己教育行为,诚心的向家长说明,今年我是第一次带小班,所以入园这段时间来,工作中有很多做得不好和不足的地方,请家长多包含。对于我们想的不周、照顾不到地方以及有什么意见和要求请及时和我们老师联系指出。欢迎对我们以后的工作进行监督,提出好的意见和建议。

虽说家访占用了自己的业余时间,但听到孩子一遍遍地问老师什么时间到他家家访,看到家长把老师迎送到很远,以及家长们放心那份微笑,我才真正领会到家访是任何家园联系方式都无法比拟的。

幼儿园小班的孩子毕竟小,家长对他们的认知水平要求整体不高,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特别重视保育方面,但缺乏系统的科学的教育。除此之外,对孩子其他方面的要求有点稀奇古怪。

比如像李浩的家长知道孩子特别皮,她妈妈唯一的要求是孩子在园的一年中受过两次伤,都在嘴唇上,特别提出不能再让孩子受伤。

而张与举的妈妈和奶奶提出两点:首先是孩子得过胃痉挛,尽量别吃凉的食物。其次孩子比较内向,不敢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老师,家长希望老师跟他多交流,多跟他一起玩,多接触他。

程开和肖海的家人强调孩子不好好吃饭,注意饮食。

杨欣音妈妈也说闺女皮,对他的要求也不高,唯一强调别让她离电视太近,还有控制看电视的时间。

李涛的姨对我提出意见,说他上车的时候总是哭,对此,我已经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我对李涛说的很明白,明天上学他要是不哭我就表扬他并发给他一张大奖状,就只发给他自己。果然这个方法很有用,没有人反映李涛上车的时候还哭。

在此不一一列举了。

自己的心得体会:觉着这一次的家访真是很必要,这个时间安排也比较好。我们对孩子有了解,又是学期初,利于对孩子的全面了解和家园合作。

另外有两位家长提出午休时间过长,我就告诉他们,天气转凉睡眠时间最近会做出调整,确保制出最适合孩子的作息时间表,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我和有些家长认为过一段时间后早饭在园里吃比较好,下午饭可以回到家后吃。

最后祝我们园红红火火,越来越好!

2023年贫困学生家访报告(精选20篇)篇三

些极易转化为心理上的问题.就此,我以重庆工商大学02经济学班为调查对象,采用访谈的方式进行了深入调查,调查时间为2005年9月10日——2005年9月12日,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贫困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心理,人际交往,奋斗目标,压力状况,自我认识等方面.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更深入的了解现在高校贫困学生的生活现状,进而给予他们提供更切实有效的帮助.

在被调查的该班级中,总人数为40人,贫困生(向学生处递交特困生申请的学生)人数为7人,占了班级总人数的17.5,其中来自农村的占了6名,所占比例高达86,另外来自西部地区的有两名,占了贫困生的30,由此可见,地区性的差异和城乡贫富差异在这里尤为突显.例如,其中刘某同学来自山东的一个农村,其父母均为农民,家庭经济来源主要依靠不足5亩地的产出,年收入不足3600元,另外还有一个弟弟也在读高中,哥哥被迫辍学在外打工,经济压力十分沉重,象该同学的这种情况在从农村来的贫困生中具有很大的普遍性,这也是农村问题的一个延伸.

在调查中发现,其中四名贫困生的月生活费在200元以下,再除去生活中必需的一些开支,(如电话费约5元/月,水电费约10元/月,上网费5元/月,日用品费15元/月,偶尔添加衣物平均费用约30元/月,应对突发性事情的准备费用约20元/月),剩下的用于每天的伙食费不足四元钱,所以大部分贫困学生平时都很少吃荤菜,与普通学生的伙食费(早餐面包牛奶约3元,午餐一荤一素约3元,晚餐两素约2元,共约8元/天),对比之下相差近一倍,如果遇到生病之类的意外事情,则很难保证最基本的生活要求,其中一名同学讲到她平时在寝室收集空的矿泉水瓶子,攒下的一点钱有时还能应付一下这样的突发事情,这在其他同学看来也许会觉得不可思议,但这正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这也充分体现了贫困学生艰苦的生活状况,在被问到"您的消费主要用于哪些方面"这一问题时5名(高达71)同学回答是解决基本生活需要.在被问到"您寒暑假是否回家"这个问题时,7名同学均表示暑假没有回过家(除非有特殊情况必须回去),3名同学寒假会回家过年,其余4名同学表示有时会回家但不是每次都回.在回答"学费来源"这一问题时,有7名同学是通过贷款或是父母借债筹集,另外其中4名同学由于之前的学费没有争取到助学贷款而到至今拖欠未交,由此可见,贫困学生背负着相当重的经济债务负担.在问到"您购物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这个问题时,几乎所有的同学回答是价格,其次有2名同学回答是质量,而回答品牌和款式的却很少.另外在调查中发现,在贫困生当中使用手机的人数很少,尤其是低年级的.所调查的对象是属于即将毕业的班级,本班的贫困生也大都面临着找工作,但是在被调查的7名同学中只有两名在本学期才刚开始使用手机,而且还都是买的二手的,另外5名同学则表示到月底正式开始找工作时再考虑买手机的问题.

绝大部分的贫困学生都具有很强的积极进取精神,但有少部分的贫困学生由于过为沉重的生活压力和精神压力,而导致无心学习,荒废了学业.另外贫困学生对成功具有较高的期望.调查数据显示,班内评比奖学金是按照班级人数的17.5的比例来计算的,也就是有7名同学可以获得奖学金的名额,就在这7名同学里有5名都是贫困生,这大大高于学校奖学金的发放比例.同时在获奖层次中,一,二等奖学金获得者中只有一名是非贫困生,另外在被调查的7名同学中有四名同学正在紧张的准备考研,一名同学也在努力备考注册会计师,其余两名表示由于家庭经济原因选择先工作,等经济状况有所缓解的时候再准备进一步深造.可见大部分贫困学生的成绩在各自班级都是较优秀的而且都很有进取心.在调查中问到"您在业余时间主要干什么"这一问题时,5名同学回答是自习,两名同学回答是在图书馆看书,可见,绝大部分贫困学生都是比较勤奋刻苦的.正是因为他们的贫困现状使他们对成功产生了强烈的渴望,急切希望摆脱现在的贫困的生活局面,进而回报父母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而唯一可行途径就是努力学习,因此他们的学习日标非常明确,也就更加勤奋刻苦.其中来自河北的一名贫困生讲道,她在其他的方面没有办法跟别人比,唯一一点就是要让自己在学习方面很出色,让其他同学在这方面认可她.但是也有的少数贫困生由于生活精神等各方面的压力,使他们产生了很严重的自卑心理,对现实表现出逃避的态度,如,班内张某同学来自重庆一个偏远的郊县,家庭经济情况很不好,故无法交纳高额的学费,在那时贷款名额很紧张,最终他还是未能争取上,由于害怕被别人看不起而越来越自我封闭,并且经常逃课导致在期末考试中有四门没有通过,在上到大二时便退学到外地打工去了.由此可见,贫困生在心理上反映出来的"贫困"更应该引起社会的关注.

在被调查的7名贫困生中有5名同学在回答"您认为贫困是什么"这一问题时,认为是种自强自立的财富.在问及"家庭经济状况对自身发展的影响"时,有6名同学表示有一定影响,可见大多数贫困学生对于贫困,经济状况均有一种较为理性的态度,常言道"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贫困生相对一般的学生心理都更加成熟些.但在调查中,也仍有同学认为贫困是一种灾难,为自己的贫困出身而自卑,痛苦.在被调查者中的赵某讲述由于她家里很穷,所以被她的亲戚朋友们看不起,她心里一直很压抑,觉得社会对自己太不公平,对有钱人产生仇恨,甚至怨恨自己父母,怨恨自己的家庭.她一直很努力的学习成绩也很优秀,她想以此让那些曾经看不起她们家的人对她刮目相看,当她听说她的其中一个亲戚出了车祸后心里感觉很高兴,有种报复的快感.由此折射出的一个问题就是贫困大学生中存在较严重的极端偏激,认为"为富必不仁",形成了扭曲的价值观.

在回答"您是否正在或曾经从事勤工俭学等实践活动"这一问题时,6名同学回答是.他们表示从事勤工助学的目的主要是出于补贴学习和生活的费用,并且认为也是一种自我锻炼的机会.在回答"您的生活费来源"这一问题时,有6名同学表示部分是由勤工俭学获得,这均体现贫困生较强的自立,自主意识.调查发现有4名同学表示现在主要交往的朋友以高中的好朋友为主,这体现了交际能力的不足和缺陷.压力大和自卑心理是造成贫困生人际交往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这恰恰又是贫困所带来的直接负面效应.

在被调查的贫困生中,大都表示在大一刚进大学校门时,对"贫困"一词非常敏感,自卑心理很强.被调查的七名同学均表示在上大学之前自己所有的经济条件,生活方式都与其他同学很相似,所面临的任务也很单一,只要刻苦读书久可以了,但是面对现在多元化的大学校园,之间产生的反差让他们一时无所适从,同学之间的贫富差距让他们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压力,物质上的贫乏让他们产生了羞耻感.不过随着年级的增长,心态渐渐趋于稳定和成熟,不再象以前那么敏感.即将毕业的贫困生当中都表示现在心态比大一的时候好的多,没有太大的由于贫困带来的压力.

由于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方面的原因,在双向选择的就业市场中,可能会使自己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其中有4名贫困生选择了考研,以此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因为他们都表示说"我们没有任何可依靠的,只能靠自己的努力."言语中透漏出了他们对现实的不满情绪和无奈.不过他们的心态大都还是比较乐观的,都表示只要努力付出了对自己的今后发展还是充满信心的.但是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在校期间的经济窘迫,以及激烈的就业形势,使得贫困生对前途没有把握,感到迷惘.

贫困生对于学校的贫困资助体系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但现实却与理想有很大的差距,不少同学对此很有意见,认为资助应该注重落实,而不应停留在形式上,另外资助力度也应该加大.根据被调查者的反映,在上学年,学校便公布了每个贫困大学生都有每人每天4元钱的伙食补助费的通知,但是到至今却仍未见实施,对次他们表示了不满.另外反映学校所提供的勤工俭学机会较少,且在发放报酬方面也是存在问题,为了得到学校规定的每小时2元,每个月最高是150元的勤工俭学报酬,他们每天必须的要有至少4个小时用来从事勤工俭学.他们在既要照顾自己的学业又要解决生活问题的双重压力下,使他们感到很压抑很疲惫.可见学校的贫困资助体系并未很好地解决贫困学生的问题.

1,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贫困学生的现实生存状况不容乐观,因此学校应当对此引起重视,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勤工俭学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在更加健康的环境下顺利完成学业,在奖学金等具体奖励措施实施过程中,应优先考虑贫困生,尤其是农民子女.加大贫困生专项奖学金的发放力度,适当扩大贫困生受益面,减轻他们的精神压力.

2,营造校园健康消费环境

在当前大学校园里,高消费被视为一种时尚,贫富学生之间的消费有着巨大的差异,这不仅仅体现在吃穿好坏的区别上.学校的风气也受到了这"时尚"风的负面影响,这给贫困学生造成了无形的精神压力,这也是造成他们自卑心理的一个诱发因素.因此学校应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一个重学术学识,轻奢华时尚的健康学术氛围.

3,校方在实施扶助过程中,应当加强应有的隐私保密措施.

学校应当注意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将人文关怀融人到扶助工作之中.根据贫困生的反映,在他们到学院或辅导员那里去询问关于贷款或者勤工俭学的有关问题时,都曾遭受过冷遇,这让他们心理有中被人看不起的感觉,给他们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虽然他们反映的情况可能带有他们个人的猜测,但是还是应当引起学校的重视,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关怀,因为本身他们已经在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了.另外学校在发放贫困补助,办理助学贷款时,最好不要大张旗鼓的进行公示.学校可能是借此起到让大众进行监督的作用,但是应当考虑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名字被张贴在贫困生一栏中,被人指指点点时的感受,相比之下贫困学生的精神压力就已经很大了,如果还要将他们处于众目睽睽下,可能这些环节给很多贫困生带来的别人无法体会的苦恼和尴尬.有的贫困生甚至由羞耻进而生怨,怨恨父母,怨恨家庭.因此,在必要的监督审查环节中,要重视保密工作,减少贫困生的心理压力.

2023年贫困学生家访报告(精选20篇)篇四

亲爱的学校领导:

本人是16级机制本科三班学生xx,因家庭经济困难,特申请贫困补助。

我来自贵州的一个偏僻山区。那是一个生活简单中小农村,从我懂事开始就知道父母都是认为只有凭读书跳出山区,跳出农村。所以爸妈不尽辛苦的让我跟妹妹上学,在农村来讲,有两个儿女可以读书的真的是件很惊奇的事情,同龄的孩子都羡慕我们,可是又有谁知道背后的父母是多么的.辛苦与劳累,尤其是交通不怎么方便的农村。妈妈是一个文盲,什么都不懂,就只会在家里种田,种一些可以换钱的农作物。由于山路不方便,有东西爸妈都得提前一天准备马车,将货物托运到市场。爸爸是一个给别人修房屋的建筑工,考的是苦力,每当我小的时候放学回家在路上看到爸爸在给别人拌水泥浆,那汗水直往下流的时候,我那幼小的心灵就告诉我一定不要辜负爸妈的期望。爸虽然是做建筑,但收入很不稳定。在我大一的时候,更是雪上加霜,爸爸在一外地修建筑,在送水泥浆的时候升的木架子突然断掉,爸就摔了下来,从此脚就开始行动不便,也就不能再去工作,但是他却还是要我坚持读书,不要就这样放弃。否则就浪费了他的一条腿。从此家里就只有妈妈了,妈妈比往常更累,而现在我妹妹正在处于高考阶段,营养是最重要的,而我在学校里也是时常做兼职,赚取生活费。村子里看到我家这样的环境,都让我和妹妹不要读书了,我爸爸却是死都不同意。就这样村里没有办法,也只能每年补助一些口粮。

在校期间:我始终以“奉献学院,服务同学”为宗旨,真正做到为同学服务,代表同学们行使合法权益,为校园建设尽心尽力,工作中大胆创新,锐意进取,虚心向别人学习,做到有错就改,有好的意见就接受,同时坚持自己的原则;在学生利益的面前,我坚持以学校、大多数同学的利益为重,决不以公谋私。在班级,积极参与院里的各项活动。最终,我连续两年被授予“优秀团干部”荣誉称号,所在支部连续两年被授予“校先进团支部”荣誉称号。

我们班的贫困生是比较多的,我想有贫困生也不是什么坏事,贫困能更磨练我们的意志.我是一名贫困生,我有我自己的经历,我的经历使我认识到,贫困不能给我们带来什么阻碍,我们最大的阻碍在我们心中,只有你克服了自己的贫困心理,你才能做的更好,”人穷志不穷”,‘穷且益坚”,这么一句古语已经告诉我们了,我想我自己不会被贫困击倒.而且会更加努力.来改变我们的现状,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摆脱贫困,否则我们会一直贫困下去.贫困不是我们的绊脚石,相反塌实我们的动力.我会更努力!!

因此希望能够得到学院的补助,缓解一点父母的经济压力。

2023年贫困学生家访报告(精选20篇)篇五

尊敬的学校领导:

您们好!

我叫xx,是xx年x月份山东大学经济系专业的一名新同学。

我家生活在****。

我的父亲今年55岁,母亲50岁,父母都是有一定岁数了。

父母这么多年来也是一直靠种田为生的农民。

父亲知道仅靠种田是很难供我的学业。

我们这里的地属于旱地,这么多年来没有雨水,甚至连家里的吃水都时有时无,庄户靠天下雨才能生长。

就这样母亲是一边种农田一边赡养年岁79岁的姥姥,每天起早贪黑,没有休息。

今年我又考上了我理想中学校,家里的负担又大大加重了。

于是父母脸上的皱纹也多了,笑容少了,愁眉苦脸的为我的学费着急,看着年岁已高的父母如此焦急,我对我即将能否踏上的新学校学习也充满了担忧。

在读高中期间,我家发生很多事爷爷被查出患有血癌(就是村里人说的富贵病),这种病是完全靠输血维持生命的病人,而且像我们这种农村家庭在经济上基本承受不起。

经过3年的输血治疗,家里的经济每况愈下直至负债治疗还是未能使爷爷康复,去年8月血癌晚期结束了爷爷的生命。

今年暑假期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我在我们这里一家饭馆做服务员,每月薪水700元的假期工,由于假期时间短,我也只能做两个月。

努力为家里减轻因为我要上学的困难。

文档为doc格式。

2023年贫困学生家访报告(精选20篇)篇六

暑假期间我利用在家的时间在当地民政部门以及贫困生家庭做了以下调查,贫困生入学难的问题在经济本不发达的农村成为了更加严重的问题,学费也成为了农民肩上的又一负担,使农村贫困生问题又与农民问题紧紧联系在一起。

也许是长期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在广大中国家长的心里仍然存在着这样一种想法:“学而优则仕”,学习好就是好学生就有能力,学习好就意味着将来会有一个好的前途……在城里人的脑子里这种想法尚且流行,更别说在知识,经济普遍不发达的农村,只有把学上好了才有出路,这种想法更是深入人心。对于家庭不富裕的学生来说,这一点更成了他们摆脱困境的出路,甚至被认为是唯一的出路。

在我的印象之中,从小到大班里学习成绩好的好像总是那几个,而且那几个人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贫困生。他们的家庭一年的收入只有白领家庭一个月的工资,甚至还要少,而这些家庭的收入一大半都用于孩子的读书上。这些贫困生从小就被灌输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过上好的生活,才能摆脱贫困,摆脱做农民的命运。因此这些贫困生在学校里面的成绩一般都很优秀,他们将读书不仅仅是看成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多的是他们走出贫困的一种手段。但这也只是总体情况,并不是每一个贫困生的.学习成绩都是比较优秀的,这一部分的贫困生由于家庭的贫穷只好带着他们的读书梦,并希望它能在自己的下一代身上实现,从而这种思想不断地继承下去。

由于贫困,这些学生们在择校时,尽管自己的分数很高,他们考虑的首先因素往往就转移到学校的学费多少上,这样的事情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暑期,我深入农村接触了不少贫困生,他们之中有成绩非常好的,也有高考落榜的。其中有一位留给了我深刻的印象。

到他家去的时候,是个早晨,我走了大概三个小时的山路。路上很少有人家,不过只有一个感觉,就是我一直沿河上的,一段行程之后,在路人的指引下,我看见了一座用黄泥制成的土砖建筑的房屋。进去以后,林青(化名)和他母亲热情地接待了我,林青是一个挺活泼的人,很健谈。他今年已上大二,在西北工业大学读书。

“我填志愿时,只考虑了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我不能上一个太差的大学,另一方面,学费是一个我不能不考虑的问题,所以我只能选择西北方向的学校,我不希望给家庭带来更多的负担。”

林青在大学的成绩不错,接连四个学期都拿了奖学金,林青还有一个妹妹在读高中。据林青的母亲说,林青的父亲在外务工,她在家务农,一年的收入加起来也不过五六千块钱。除掉家里的日常开销,根本就无力供两个孩子读书。林青在无奈之下只好申请了助学贷款。在农村似乎家家户户都除了务农之外,还有一种赚钱的方式,没事的时候就摸锡纸,据说一打锡纸大概有一千多张,可以卖10元,平均一下,一张锡纸还不到一分钱,一天下来摸的熟练的也就一百来张。不光是这样,夏天的时候锡纸由于高温,常常会发出一种刺鼻的气味。林青的母亲没事的时候也就靠这个赚点钱,另外还制作一点香找人代销。就是这样也还不能满足林青的大学学费,更不用说生活费了。林青在大学里,不光要学习,还要做兼职。

“我这个学期带了两份家教,勉强能够安排好时间,使学习与工作能够同时进行。“

对于林青这样的学生来说,学费问题是家里的主演负担。但他总算是金榜题名,跨进了大学的大门。同时对于那些家庭状况不好,学习成绩又不怎么理想的学生来说,存在的问题就更多了。

这样的情况在我身边就有很鲜活的例子。

储娜(化名)是我小时候的玩伴,我们从小在一起长大,她比我低一个年级。

她现在是宿州师范专科艺术系的一名学生。读高三时,她的父亲由于乙肝,最后演变为肝硬化,治疗无效死亡。父亲去世之前,家里的主要开支除了用在两个孩子的学费和家里的日常开销外,大部分用在了储娜父亲的治疗上,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仅仅就是储娜母亲经营的一家小鞋店。05年高考储娜没有达本科线,在高中时储娜学的一直都是艺术,所以高考的时候她参加的是艺术类的考试,分数下来以后,储娜没有达本科线,但是她也不想从此就失去读书的机会,于是她报考了一所大专院校的艺术专业。众所周知,艺术类专业的学费一直很高,对于这样一个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储娜每年的学费接近8000元,真不是我们这样的家庭能够承受的,不光是储娜,还有储娜的弟弟,他今年读高二,下半年他也要读高三了……”

“毕业以后也不知道就业情况怎么样……”

在高考这种体制和氛围下,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不管是填志愿,还是招生人员的一个小小选择,决定的却是一个人的一生。这份名为《中国贫困生调查报告》的公益调查结论显示,2006年,有6成贫困高考生凑不齐学费。报告称,包括生活费在内,平均每年每个贫困高考学生家庭的子女的教育支出在6780元左右,高于他们的平均家庭总收入4756元,超过2/3的家庭入不敷出,81%的家庭总收入尚不足以支付子女的教育费用,10.2%的家庭的教育支出比例高达79.8%,只有4.7%的家庭的教育支出比例在40%以内。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一位官员尖锐地指出:“如果说高考是进入大学校门不可回避的门槛,那么对于那些贫困家庭而言,大学学费则是另外一道不可逾越的隐性门槛。筹措学费的困难,甚至远远超过高考的困难,现在,6成顺利通过高考的学生正面临这道比高考更难跨越的隐行门槛。大学新生的贫困问题,已经成为一个超越教育范畴的社会问题。”

过去,助学贷款政策为解决贫困高考生的大学经济难题发挥了重要作用,通常人们认为,经济越困难的家庭越愿意选择贷款,但在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关于贫困声问题的调查中,中国青少年基金会意外地发现,贫困高考声对助学贷款的需求呈两头细中间粗的“纺锤状”分布:

分析认为,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低收入家庭的贫困的学生更需要社会的资助,而中等收入家庭的孩子因为还贷款能力更强,对还贷能力的自信决定了他们更愿意申请助学贷款。而对于家庭收入稍高的贫困学生来说,上大学后勤工俭学等方式补贴生活费或者学费的选择更为突出,毕竟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在该群体中相对较强。

报告披漏的一组数据让人感到吃惊。调查显示,截至2005年8月,我国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数是1561余万人,其中贫困大学生405万人,约占学生总数的26%。然而,截至2005年底全部大学生中,获得助学贷款的比例约为11.4%,约有178万贫困大学生未能取得助学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的提供总量和实际需求之间存在显著的缺口.”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表示.

通过分析研究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正中提出,第一学期学费能否解决决定着贫困大学生大学梦圆或破碎.

在获得调查数据并根据既有资料的分析基础上,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研究认为,在目前的贫困学生中,民族院校的贫困声比例最高,国家补贴院校贫困生比例较高.

报告显示,12.7%的贫困生因交不起大学第一年学费可能放弃大学;6成贫困高考生不能凑齐大一第一学期的学费,大量考生高考前最担忧大学期间的学费来源.

进入大学后,正如前面所说的,大学期间的学费来源是贫困声考虑最多的问题,许多贫困生也就将助学贷款作为自己的学费来源.但是问题是,不是每一个贫困学生都能申请到国家助学贷款,也不是每一个申请到国家助学贷款的人都是贫困生..贫困生在学费来源上得到解决后,所谓民以食为天,围绕贫困生的不仅仅是学费问题,还有生活问题,首先他们必须在学校里活下去,只有生活下去才有其他的可能性.

在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一份贫困生问题调查报告中,据凋查,从家庭收入来看,这些贫困生家庭的平均收入在4100左右.庭收入不到400元(家庭月收入不超过330元)的占三分之二.而现在平均每个学舌功能每年学费就在5400元左右,其中还不包括日常生活费.

据调查,贫困生的生活费每月只有217元,在大城市,这217元只能满足学生吃饭等基本需求,一半以上贫困家庭提供的生活费在101----300元之间,还有17%的家庭不提供生活费.而贫困生周围的同学有四分之三的人每月开支在300----700元之间,平均576元左右,是贫困生的两倍.

千甚至上万元的学费,穷孩子和家长们却乐不起来,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贫困生弃学打工、家长自杀的悲剧。南方周末就曾报道过这样的事情(《考上大学与己位父亲之死》儿子考上梦寐以求的重点大学,父亲却惭愧于无力替孩子凑齐学费。他曾经向老板索取工钱,未果;借款,被拒。在尊严和现实面前,父亲选择了——从七楼跳下)

贫困已经严重影响了贫困大学生的身体健康——

高校收费致贫困生激增,三成贫困生无钱回家过年。原因是路费不足或打工凑下学期生活费。今年春节前后媒体的报道令人揪心,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由于贫困,不少贫困大学生只好选择在外打工甚至身兼数职来“拯救”自己。贫困大学生经济上“捉襟见肘”的窘迫和由此带来的心理尴尬,往往是外人很难感受到的。

严重影响贫困生的生活、学业,损害其身心健康发展。调研表明,贫困生绝大多数基本生活难以保障,其生活状况远远低于学校所在地的最低生活水平。吃饭穿衣问题都甚为严重,一天只能吃两顿饭或饥一顿饱一顿的现象在贫困生中很普遍。贫困生的生活常常被描叙为“五个馒头过一天,一星期买一次菜,军训服装穿四年”,身体健康受到严重损害。而这些学生因经济上的重负,导致心理上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由此他们容易产生自卑、抑郁、焦虑、孤僻等心理问题,部分学生因此成为经济、身心“双困生”。

成都高校一位辅导员表示,她的班上就有七八位来自贫困山区的学生,每到吃饭时,总不情愿和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同学一块就餐,常常单独一个人随便买些饭菜对付了事,有的甚至省到长期不敢吃肉。她说,社会上的贫富悬殊所带来的影响,已经深深在大学生身上显现出来。

而许多高校轰轰烈烈的捐赠、助困活动,或在书本封皮标注“贫困生”,或请贫困生代表上台接受捐助,场面虽热,却使一些学生越发难过。一名女生愤然道:“我就是借钱,也不愿意接受贫困捐助”。进入寒假后,为了省钱,更为了避开同学就餐高峰,她以方便面度日。来自大学校园的调查不时撞击着人们的心灵:贫困生都是勤奋而富有才华的,但因为贫困,他们在奋发学习的同时必须忍受生计的煎熬。他们有的连每天在食堂吃素也要精打细算,由于缺少冬衣,我们时常见到他们在寒风中发抖的身影。最近媒体报道,在许多地方有不少农民家庭“因教致贫”。孩子上学就像赌博,为供养一个大学生,贫困的农民们四处借债,学生毕业后如果找不到工作,那笔债务将让他们一生都难以偿还。武汉中南财经大学的一位家境困窘的女大学生,经常到学校食堂捡别人吃剩下的馒头,而且一捡就是两年。她来自农村,她的餐卡消费明细表表明,2004年,她才花了八块三角五分钱。在南京也发现同样的事情,结果引起网站众多的跟贴,社会舆论哗然。

在给贫困生带来身体问题的同时,贫困也已经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业。

调查显示:37.3%的贫困大学生有靠勤工俭学补贴生活费的经历,他们也颇为无奈的表示,经常奔波打工挣钱对正常的学习造成了不少影响。2601%的贫困学生靠亲友的资助进行学业,还有11.1%的贫困学生的生活费靠政府的助学贷款等各方面的资助。31.9%的贫困大学生家庭年收入在3000元以下,年收入在3001到5000元之间的家庭占26.1%。

贫困生的月生活费约为普通学生的二分之一,甚至更低,连最起码的吃饭问题都无法保证。他们在生活上大多比较拮据,不得不时刻限制着自己生活上各个方面的花费,时常陷入窘境,乃至连学习用品都难以保证。贫困女大学生的调查显示:有45.6%的贫困大学生生活困难,只能靠勤工俭学勉强维持;有42.2%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紧张,手中的钱必须用心的计划,才能维持生活;还有高大6.6%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特别困难。已经无法维持,不能继续上学。84.7%的贫困女大学生承受着家庭经济困难的压力;42.0%的承受着学习紧张的压力;还有28.1%的承受着考试不理想的压力和怕与同学谈论钱方面事情的压力。

在面队如此大的压力的同时,贫困生的学习目的大部分都是为了拿奖学金,与此同时,在另一方面他们就忽略了自身能力的培养。从而在以后的就业中,又多了障碍。

贫困使大学生产生心理障碍乃至走向犯罪——

从经济条件、地区差异、社会风气等方面客观地看待贫困生的心态,可分为乐观型、焦虑型、自卑型和敏感型。由于贫困生对生活事件的认识、评价、解释和信念不同,因而他们有的有心理障碍,有的没有。贫困生也有自己的心理优势,培养自尊、自强的意识;调整认识,重构自我,提高自身的能力;学校和社会应扩大和完善贫困生的支持网络,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贫困大学生承受着比一般大学生更大的身心压力。他们为了缓解经济压力,千方百计地找机会去打工,同时拼命地学习,以期再得到较高层次的奖学金。打工跟学习争时间,争精力,很多贫困大学生因此身心俱疲,久而久之,人格发生变化,甚至出现精神病症状。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还承受着来自同辈群体的压力。家庭富裕的同学出手大方,交友广泛,而贫困的大学生生活拮据,既要学习,又要为生计奔波,没有经济实力和精力今昔个更多人际交往,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于是,贫困生容易在心理上产生防卫反应,出现敌对态度和强迫症状。

另外,贫困生在社会上也由于“寒酸”而倍受歧视、奚落和嘲笑。强烈的自尊心使他们对“金钱至上的社会文化表现出从蔑视到敌视的态度。

性格内向,自卑心理较重,不善于表达,“不和群。一份首都高校贫困大学生状况调查资料显示,有60%的贫困生因贫困而感到羞愧难当;22.5%的贫困生感到很自卑,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并不可抑制地抗拒师生善意的同情;42.2%的贫困生不愿在因特网或其他每体上公开求助,不愿意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生活相当封闭;40%的贫困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受到打击;近20%的贫困生由于贫困而对社会持极端的观点,影响了心理健康。

南方周末曾刊登过这样一篇报道《毕业陷学债泥潭就业如镜花水月》,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深刻描叙了西部大学生的就业情况:

同样的大学学费,在西部,这相当于一个强劳动力35年的收入

同样的就业压力,在西部,这或许意味着多年待业靠搬砖头谋生

知识没能改变他们的命运,相反可能加剧了他们的困境

这一切,急需引起社会各界的警惕和关注

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504万人,是1998年的4.7倍,高校在校人数达2300万人,规模跃居世界第一。有教育专家分析,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只用4年时间就走过了美国27年的历程,堪称壮举。

如此快速的扩招,在给更多人上大学机会的同时,后遗症也难以避免地开始频频发作,在西部贫困地区症状更为明显。

与经济条件好的学生相比,贫困毕业生多来自穷乡僻壤或城镇低保家庭,没有可恃的经济基础;没有可依靠的“人脉”,只能靠自身奋斗;免得不菲的就业成本,背负着个人的夙愿、家庭的寄托,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

因此,贫困毕业生的就业行为取向显示出迫于生计、更为务实的特点。

——毕业后发展的选择。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贫困生更趋向尽快分担家庭的重担,回报自己的家人。因此,贫困生考研比例明显低于非贫困生,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选择了直接就业。笔者对华中地区10所高校所做的专题调查表明,应届毕业贫困生考研的比例比非贫困生低40%左右。

——就业地的选择。大多树贫困生迫于生计,往往对争取留在大中城市不抱过高奢望,期望值较低。据笔者多年的工作观察与去年的调查表明:贫困生在大中城市求职成功的比例明显低于非贫困生,而到西部地区和基层单位就业,包括参加省资教行动计划的比例明显高于非贫困生。

——职业的选择。非贫困生在职业的稳定性方面要求教低,他们更偏好去机制比较灵活的企业单位求发展,青睐外企,中外合资或民营企业。而家庭状况不佳,拥有社会资本较少的贫困毕业生,更倾向与选择去比较稳定的党政机关与事业单位。

——求职的行为模式。贫困学生的求职常呈现为两种极端方式:一部分学生为“先行者”,认为自己无所依恃,早早即活跃在双向招聘等活动中,积极推销自己,一有接茬单位就很怕失去机会,很快提笔签约,这种情形常见之于贫困生中综合条件相对较好者。而另一部分自觉条件较差的贫困生,又常常认为一无家长出面相助,又缺求职盘缠资费,加之遭遇用人单位冷脸,此后便不免长吁短叹,甚至坐以待“毕”。

贫困生就业行为心理成因分析

如果说,贫困不只是单纯的经济困难的话,那么,大多数贫困生在就业阶段的弱势也是多方面的原因使然。

——国家整体就业形势的压力。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不高,就业形势严峻。我国农村现在至少有1.5亿剩余劳动力,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涌入城市谋生。过去作为用人大户的国有企业,现在为适应市场竞争,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各机关团体、事业单位都面临着精简机构、人员裁汰的压力,接受毕业生的数量也十分有限。在就业形势普遍紧张的情况下,加之高校连年扩招,大学生就业不能不受到影响,原来的“考上大学就有了铁饭碗”的就业情形已一去不复返,就业已成为当今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忧心忡忡的第一要务。

——用人单位公正选才方面的缺陷。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日益为求职择业的学子们所熟悉。但在平等竞争的用人机制尚未健全的今天,学生背后的各种社会关系对其就业常有着很大的影响。一些地方或单位领导常优先招录与自己有关系的人。这样就使得那些既无关系又无后台的贫困学生多半只能求职无门,望洋兴叹,进而使初涉世事、心理准备不足的他们心灵受到冲击和伤害,产生悲观消极的情绪与心理。

——“贫困心理”的影响。贫困作为一种生存状况,给了贫困学子以深深的精神束缚,一种是恐惧贫困。由于对品论刻骨铭心的体验,不少贫困生将择业作为自己告别贫困的最后机会,一心要“跳出农门”,不愿意下基层、到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害怕到了不理想的单位丢了面子,害怕单位解散或倒闭使自己再陷贫困。二是老实不激进。由于贫困生多年来接触到的是正统教育,面对接济救助,潜意识地认为应“感谢生活”,于是求职时得过且过,偶有所获即裹足不前,不再去尝试与追求。因此,许多就业机会与贫困生们擦肩而过。

因此贫困生问题尽管事实存在但未得以显现。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特别是实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改革以后,高等教育部分费用由个人、家庭负担,于是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具体来看,目前中国高校贫困生问题凸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社会原因是贫困大学生产生的根本原因

由于我国社会生产力仍较落后,教育基础薄弱,教育总体水平仍欠发达。2003年,首份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中指出,我国目前仍处于教育欠发达国家行列,其中一重要体现是,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例低于4%。这一状况说明,我国的本科生教育不可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实行免费也不能在短时期内实现。

在中国,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和城市,也有了免费义务教育的试点。《北京晚报》报道,北京市170万中小学生将成为北京历史上第一次免费义务教育的受益者,开学报到一分钱的学杂费都不用带,全部由财政“埋单”。

二、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尽管教育投入总量很大,人均教育支出却很低。近几年来,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我国教育经费投入总量有了较大的增加。2002年,全国教育投入总量达5480亿元。这一数额,比2001年的4638亿元增加842亿元,增长18.2%;比1997年的2532亿元增加2948亿元,增长116.4%。1997年至2002年,教育投入平均每年增幅达16.7%。

四、家庭贫困是产生贫困大学生的直接原因。地区经济发展失衡社会贫富分化加剧,有统计表明,目前高校大半的贫困生来自“老、少、边、山、穷”地区。同时,近几年,城市贫困家庭尤其是下岗职工家庭数量日趋加大.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尽管国家已经尽最大力度采取了多种措施,2002年末,仅国有企业下岗未实现再就业工人数就为410万人;”现在整个就业形势还比较严峻,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率比前两年有所降低,大体上在30%到40%之间”.自1980年代以来日渐扩大的社会贫富差距也无可避免地体现在校园里.我国社会中,传统农村家庭和普通城镇家庭占绝大多数,这些家庭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脱贫致富,贫困大学生问题也就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彻底的解决。

第二、教育产业化是贫困大学生问题产生的直接根源。

教育体制改革,高校教育产业化,学费越收越多,生活费用越来越高,公寓费也日益见长。1996年以来,我国各类高校普遍“并轨,尽管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收费标准有所不同,但学生人均年缴费用大都在3000元~8000元,一些重点院校热门专业则高达万元,再加上住宿费、生活费等,培养一个大学生年平均费用为1万元甚至更多。一般家庭尚难支付,贫困家庭则更难承担,从而导致高校贫困生人数不断加大。随着高校在校生数量的快速增加,贫困生的绝对人数也不断上升,全国大学生中贫困生的比例达到了近30%,特困生比例为10%~15%,而在一些边远地区和山区,贫困生和特困生的比例更高,占到一半的比例。近几年,政府、教育部门、高校和全社会都在关注和帮助贫困生,但关注和帮助主要集中在经济层面。贫困生问题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

第三、助学体系尚不完善,难从根本解决问题

自1987年以来,党和政府一直致力于建立一种比较完善的资助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目前已初步建立起一种以“奖、贷、助、补、减、免”为主要内容等多种方式助学体系。各高校、社会各界也以多种方式资助贫困生。应该充分肯定,我国高校贫困生助学工作尽了相当大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相对于日益扩大的贫困生需求,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助学工作及其体系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与不足,尚未建立起足够强有力的、稳定有效的工作机制,因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贷学金制度不健全,学生贷款难。面对逐年迅速增长的贫困生总数和奖、助学金等的局限,贷学金本应该成为解决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的基本途径。但遗憾的是,现在对贫困生的贷款比例、数额和次数等都有诸多限制。2002年规定,贫困生的贷款比例不得超过在校学生数的20%,每年可贷款不超过6000元;且贷款手续繁杂,时间、条件等障碍重重,使本已很少能申请的贫困生中往往只有12%~30%的人能够申请成功。而且,在校生只能一次性贷款,如四年学业期间中途突遭家庭、疾病等变故,则不能再次贷款;对于本科毕业继续攻读研究生的贫困生,如本科贷款不先偿还,则研究生期间不能再贷,使其学业难以为继。

记者从北京部分高小的学生贷款管理部门了解到,今年除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三所知名高校,大部分学校的助学贷款都处在暂停阶段。高校的贫困生都面临着下学期开学的困难,因为银行都基本上停止向高校学生贷款。尽管老生逃避还贷是直接的原因,但深层的原因恐怕更多。现在银行强行停贷,尽管有其道理,但仍然有欺骗众人之嫌疑。众所周知,中国各银行的呆帐坏帐主要不是学生贷款还贷低所造成的,而主要在于政府的一些官员乱上马形象工程,奸商乘机搞虚浮的房地产泡沫所造成的。试想,学生每年的欠款不足100亿,而一个项目所造成的不良信贷可能高达千亿。

每当要拯救经济危机的时候,有权有钱的人首先想到的是将代价最大限度地转嫁到穷人身上。高校教育产业化,增加了求知学习的成本,增加了本不富裕的中国公民的负担——特别是农民学生的负担,可是否加大了高校的教学质量,是否提高了教学水平,是否增加了国家教育的整体水平?还是花费在政绩上、贪腐上、公饱私囊上呢?现实是残酷的,无论你是否相信,但眼见为实,高校的高楼越来越多,先生们的薪水越来越高,管理者的腰包越来越鼓,学生的脑子越来越空。

各级各类奖、助学金只能满足极少数贫困生的需求。虽然目前国家和学校设有各种奖、助学金,但由于“奖优”和“助贫”界限不清,未能切实祈祷奖优、助贫的作用,且补助金额只能应急,操作上也不够规范。各种奖学金主要针对学习优秀生,而贫困生却常因经济、身心多重负担而影响学业较大,较难获得奖学金。据统计,贫困生占获奖者比例不超过10%。如贫困生能获得当年奖学金,奖金数额也仅为150-1000元;各高校尽管尽最大的努力拿出5%~10%的学费作为勤工俭学的基金,尽能为20%的学生提供助学的机会,且每人每月仅50-100元。新实施的国家奖学金制度,虽然额度较其他奖学金大得多,获一等奖学金者6000元/年,二等奖学金者4000元/年,另外所在学校减免其当年的全部学费,但因其级别高、竞争大,对贫困生来说难度则更大。据统计,特困生占获奖者比例不超过5%。

获得减免学杂费和专门补助的贫困生比例更小,多数学校仅限于5%的特困生。这不仅难以满足日益扩大的贫困生需要,而且由于所减免的学费要由学校承担,给学校办学也造成了沉重的经济压力。

第四,贫困大学生的产生,学生自身的因素也不可忽视

一、一些贫困生自立程度较低,技能较差,使靠自立解决部分学费和生活费难以实现。由于校园环境的局限性和高校“打工”岗位不足,勤工助学渠道一直不很畅通,严重制约了其作用的发挥;走出校园,发掘社会资源也不理想。尽管有些贫困生高考成绩并不低,但自立程度、各方面实践能力却较差。

我们羡慕发达国家中很多孩子很早就学会了自立,我国社会也不乏一些边上学边做兼职、读书阶段就赚了一大笔钱的学生。但必须承认的是,在我们周围,更多的是能力一般或较差的学生。也许考试时他们各门功课成绩也都不错,但当面临一份只须具备简单专业素质就能胜任的工作时,却只有望之兴叹。

二、某些贫困生学习成绩不佳,影响了其克服贫困的机会。贫困生大多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又未必都如此。我身边就不乏一些家庭确实贫困,学习成绩也确实较差的同学。得不到奖学金倒也无妨,事实是还要常常去交补考费、重修费。“人穷志不穷”,可怜有些孩子似乎连志气也没有了,有时真的让人不解。

三、少数贫困生不尽合理的生活方式加剧了其贫困的程度。贫困生大多生活简朴,舍不得花半分钱,也未必都如此。从农村进入城市,在都市的霓虹闪烁、喧嚣绚丽中,在各种各样的诱惑下,一些原本淳朴的孩子也易迷失方向。向往城市丰富的物质生活是正常心理,而没有钱,却依然要去攀比、去享受,却是可怕的事情。有个别学生,家庭条件本就不好,自己偏又迷恋上网络游戏,甚至沉于其中而不能自拔。偶尔玩一两次尚可,没有抑制地去玩,久而久之,这无疑又是笔不小的消费。

综上所述,贫困大学生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峻的社会问题。在农村,大学的学费支出

成为了农民的主要负担,从而与农民问题又联系在一起;贫困大学生在将国家助学贷款作为学费来源以后,从而又引发的助学贷款的申请的问题,进而涉及到整个贷款体制的问题;贫困大学生毕业以后能不能按照约定偿还贷款,又会引起以后的助学贷款的发放问题;四年大学毕业以后,大学生面临就业问题,贫困大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还要为了自己的生存奔波,在学业的完成上又将面临与常人不同的困难,有些贫困生过于看重奖学金,从而忽略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引起贫困生就业难的问题。贫困不仅仅给大学生带来的是经济问题,还在很大程度上是引起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与大学生犯罪也息息相关。贫困大学生问题不是能在短时间内就能解决的问题,它的解决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努力与帮助,同时,我认为更加重要的是,贫困大学生应该要一个健康的心态,一颗感恩的心,“人穷志不穷”努力学习,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回报家庭。

2023年贫困学生家访报告(精选20篇)篇七

家访是教学研究的基础,也是做好工作的基础。每个孩子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他们是有多面性的,如果只从学校的表现看孩子,那就未免太片面了,仅有把家庭和学校两方面结合起来,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家访工作看似麻烦,烦琐,工作量大,耗费时间,可是这种方法是其他教育观察法所不能比拟的。学生一回到自我的家,就露出了他们自我原有的本性,撒娇、任性、爱看电视、吃饭挑食,这些缺点在学校学生不必须能显露出来,同时家访也能发现学生在学校不易被发现的优点,比如有的孩子比较能干,自理本事强,能够自我洗澡,打扫屋子;有的比较懂事,尊敬长辈,明白谦让;还有的一向在练习书法,舞蹈,已经具有必须的基础。教师在学校能经过观察和谈话的方法了解学生的性格和各自的家庭情景,但要把每个学生都认真观察到了,需要花很长的周期。家访看似很费时间,但和教师单一的在学校观察的时间比起来,还是相当省时和高效的。每家访一家,教师就能从家长的口中对学生的优缺点有了大致准确的了解。在教学活动中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同时也会把学生的即时表现,和家长进行交流,帮忙学生一步步的成长。

我们班学生的家庭都是很普通的家庭,生活比较简单,住的房子以老房子居多,父母工作都很繁忙,仅有很少数的家庭是比较富裕的。从学习用品上看,孩子们都是普通的文具用品,班级不存在学生之间的攀比现象。

2023年贫困学生家访报告(精选20篇)篇八

原州区官厅乡。

海恒梅。

今年寒假我回访和推荐了几个贫困学生,因此我亲自走访了这些学生家里,亲眼看到了这些学生家里的情况。我虽然生活在农村,但是,我从来没有意识到贫穷不仅仅是一个词语,有时贫穷就是一把扼杀人命运的锋利的刀,也是一堵围困视野的高墙。

因为在我的意识里,贫穷没有关系,只要有志突破贫穷。那么只要努力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但是今年的当我深入走访一些贫穷家庭之后,我的这种思想改变了。因为当我看到已经是二十一世纪当代社会中建设所谓的小康社会的同时,这些家庭连饭都吃不饱,更别提高水平的生活,而存在这种状况的多是一些学生父母残疾的家庭,在这种家庭里,父母一方是残疾,作为农民,缺少一个劳动力,对于劳作业是一个家里主要收入来源的家庭来说,就是意味着减少了一半的`收入。家里所有的生活开支,解决温饱,医疗开支,教育经费以及其他的生活开支等等,这些全都靠一个人在贫瘠土地上劳作收入。可想而知,家里的贫穷达到了何种程度,一间土窑,一口铁锅,一头牛等等简单的生活设施。更甚至,有的学生家里连冬天烤火的煤都没有,用的是木柴,在如此贫困的家里,即使父母双双都是文盲,但是对于子女的教育都抱有积极的态度,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上学。所以在经济急剧贫困和拮据的情况下,抽出吃饭的钱,让孩子上学。我倒有的家里看到那些学生趴在炕上写作业,手都冻得肿肿的,看到那种状况真的让人心酸,那么小,渴望知识的希求,让这些学生忍受寒冷贫穷,这种感情真的太过珍有,想到我自己有时还不满足现在自己的生活真的感觉惭愧。真的应该向他们学习。同时这个时候真的很想自己成为富有的人那样至少我可以给这些没有温暖的孩子送去衣服手套,让他们能够在温暖而不是寒冷的环境下去学习,去用知识改变命运。在走访过程中我有问过两个小女孩子问他们现在最需要什么,一个八岁的小女孩说她现在想给自己买条心裤子,另一个小女孩说她最想给家里买袋面。从这些小学生的回答,我可以知道,对于她们的生活连起码的温饱都没有解决,而在这种生活中。

他们依然能够背着书包走进学校,是因为在这些家庭中,一方面家长将改变贫困生活的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即家长想通过自己的孩子改变贫困,另一方面是这些孩子都渴望走进校园,去体味另一种童年生活,更重要的是这些小孩子也想自己努力改变命运。

所以,我真的感觉到晨曦计划对于这样的家庭来说真的太需要了,这就好比在泥潭中挣扎往出走时候,晨曦计划伸出了一双手,拉了一把泥中的人,尽管力量很小,但对于泥中的人来说,给他们至少带来了温暖和希望,更给他们带来了走出泥潭的鼓励和勇气。

同时,我希望如果有更多的人,更多的组织能去关注这些弱势群体,都能献出爱心和双手去拉一把挣扎与贫困和不甘于贫困的人们,尤其是那些纯真的小学生们。只有这样,贫困才能减少,只有这样和谐的社会才真正能够构建。

小爱变大爱,寒冷不再有。

2023年贫困学生家访报告(精选20篇)篇九

根据省资助中心《关于印发20xx年安徽省学生资助宣传工作计划的通知》(皖教助函〔20xx〕1号)要求,为了提高学生及学生家长对学生资助政策的知晓度、满意度,进一步加强资助政策宣传工作,充分发挥教育扶贫的重要作用,区教育局决定与贵池职教中心、“池州教育”微信平台联合开展学生资助标语征集活动。

作品要求体现学生资助政策基本内涵和精髓,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传播力,适合在多种场合和载体上使用和推广;作品要求主题突出、寓意深刻、创意新颖、简洁明了,并且通俗易懂;本次征集宣传标语每人限投1条,字数在20字以内。

截止活动结束,“池州教育”微信平台共征集学生资助标语96条,6月24日组织专家予以评审,现将评审结果通知如下:

一等奖获奖标语:

国家助力成才,教育共享未来。——作者:汪居易池州市第八中学高二6班。

二等奖获奖标语:

1、国家为我出财,我为国家出彩。——作者:吴婉婷池州市第八中学高二6班。

2、关注教育事业,关心贫困学生。——作者:李卫兵贵池职教中心106班。

优秀奖获奖标语:

1、贫困家庭别担心,助学资金来帮你。——作者:吴红燕贵池职教中心104班。

2、感恩助梦,学子有成。——作者:王磊贵池职教中心106班。

3、助学少年读书梦,筑就中国复兴梦。——作者:葛良鑫贵池职教中心106班。

4、雨露滋润,万物复苏;国家资助,学子圆梦。——作者:齐静池州市第八中学高二6班。

2023年贫困学生家访报告(精选20篇)篇十

家访内容:

1。高乐乐是一个活泼、天真的女孩。赛场上,你表现出色。但是,要想在学习上取得更大进步,仅仅停留在这个阶段还不够,希望你在书山学海中,勤奋+努力,找到开启智慧之门的金钥匙。

2。孩子学习环境和学习习惯非常差,在家的性格也很压抑,不像一个孩子。家庭关系复杂而紧张,没有温暖。

为了孩子,老师请家长做一些必要的牺牲,给孩子一个宽松、温馨的环境,让孩子快乐健康的成长。不要让孩子走自己的老路。

2023年贫困学生家访报告(精选20篇)篇十一

家访内容:

付雪坤是一位对电脑极其痴迷的男孩,看着他对电脑的入迷程度,我曾为此专门与家长进行了多次的交流,主要是担心他不能控制好自己,在网络中迷失了自己。

付雪坤的爸爸妈妈都是工人,看的出夫妻俩都是很爽朗的人。平时就因为他在学校的各种调皮的行为和家长见面的机会就比较多,交流的时间比较长,家长也比较熟悉了。

在谈话中,付雪坤一直都在旁边的,他坐在那里低着头一声不吭。还时不时地偷偷瞟一眼他的爸爸,看着他的乞求的表情我把准备好的一堆谴责的话都咽了下去。而是话锋一转询问起他在家里的情况。首先开口的是他的妈妈,她说她们夫妻两都比较忙,她给我讲述了孩子在家里做家务,早晨为了能让妈妈多睡一会,他为父母做早餐的事。还有就是为了能在母亲节为妈妈买礼物,他连着几天把午餐钱都省了下来,饿着肚子上课的事情。

听了这些之后,我向他们反映了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及活动中的表现,当然我着重讲的是孩子在学校尊敬师长,乐于助人的事情。同时也把其他的任课教师的评价转达给他的父母。并说名这个孩子属于比较聪明的学生,接受能力特别强,只是基础比较差,同时也就学习情况和他父母一起进行了交流并且明确了家长在家里需要辅导的部分是什么。对于他上网的问题我没有提起。

但付雪坤并不是没有缺点的,特别是前一段时间对在电脑上花了太多时间,导致学习成绩出现滑坡。有的时候还会再现得比较浮躁,书写也还需要加强,等等。但总体来看,还是一位很懂礼貌、有责任心的好孩子,特别是主动提出早晨来班级开门,每天早晨无论刮风下雨都第一个到校并主动帮助值日生打扫教室,解决了一个班级的老大难问题。

在送我出来的路上,付雪坤说“老师,听说你要家访,我真是紧张死了。”“紧张什么呀?”“怕你告状呗!”“不会的,如果有什么缺点我会在学校里与你交流,觉得有必要家长配合的'才会跟家长说,不会乱告状的。”他听了之后马上说老师今后我一定好好学习,把落下的知识用假期的时间补上。并和我约好不会的就会打电话给我。

莫让家访成告状!在家访中走进孩子,多聆听他们的声音;走近家长,与他们一起探讨教育问题。

也许,这才是家访最重要的目的!

2023年贫困学生家访报告(精选20篇)篇十二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工作实际,我校组织开展“20xx年暑期大走访”活动,为确保此次活动取得实效,特制定暑期大走访活动实施方案。

进一步了解学生家庭教育现状,切实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融洽学校与家庭的关系,努力提高学生家长的安全意识,督促家长切实抓好学生安全教育及暑期安全管理,避免假期意外事故的发生,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确保学生度过一个快乐、安全、有意义的暑假。对家长宣讲教育民生工程相关内容,实施学生资助“千百万”走访活动。

1、通过本次“暑期大走访”活动的开展,更加深入地了解孩子的需求,就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的发展与家长进行充分沟通。

2、走访学生应包含特殊学生家庭、留守儿童家庭、贫困学生家庭、受助学生家庭,了解学生真实的生活状况。

3、本次活动中要向学生及学生家长讲解各类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民生工程的基本政策。重点是普及家长的防溺水知识,发放安全资料,督促家长切实负起学生暑假期间安全教育及监管责任。

4、对学生的生活环境及安全隐患进行详细排查,发现有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家庭隐患、社会隐患及环境隐患及时记录,能解决的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向相关部门报告。

5、在各村人员集中区张贴安全教育宣传画。

为使本次大走访活动有序进行,工作落到实处,取得成效,学校成立20xx年暑期大走访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0xx年7月中上旬(具体时间领导组统一安排)。

1、将整个责任区分成8个走访区,活动前收集各走访区的学生分布情况(含留守儿童、特殊学生、贫困学生、受助学生等信息)。

2、组织8个家访小组,每组安排一名领队负责组织家访活动(具体安排见附表)。

3、暑期走访工作用车用餐费用由总务处统一安排。

2023年贫困学生家访报告(精选20篇)篇十三

摘要:

暑假期间我利用在家的时间在当地民政部门以及贫困生家庭做了以下调查,贫困生入学难的问题在经济本不发达的农村成为了更加严重的问题,学费也成为了农民肩上的又一负担,使农村贫困生问题又与农民问题紧紧联系在一起。

正文:

也许是长期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在广大中国家长的心里仍然存在着这样一种想法:“学而优则仕”,学习好就是好学生就有能力,学习好就意味着将来会有一个好的前途……在城里人的脑子里这种想法尚且流行,更别说在知识,经济普遍不发达的农村,只有把学上好了才有出路,这种想法更是深入人心。对于家庭不富裕的学生来说,这一点更成了他们摆脱困境的出路,甚至被认为是唯一的出路。

在我的印象之中,从小到大班里学习成绩好的好像总是那几个,而且那几个人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贫困生。他们的家庭一年的收入只有白领家庭一个月的工资,甚至还要少,而这些家庭的收入一大半都用于孩子的读书上。这些贫困生从小就被灌输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过上好的生活,才能摆脱贫困,摆脱做农民的命运。因此这些贫困生在学校里面的成绩一般都很优秀,他们将读书不仅仅是看成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多的是他们走出贫困的一种手段。但这也只是总体情况,并不是每一个贫困生的学习成绩都是比较优秀的,这一部分的贫困生由于家庭的贫穷只好带着他们的读书梦,并希望它能在自己的下一代身上实现,从而这种思想不断地继承下去。

由于贫困,这些学生们在择校时,尽管自己的分数很高,他们考虑的首先因素往往就转移到学校的学费多少上,这样的事情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暑期,我深入农村接触了不少贫困生,他们之中有成绩非常好的,也有高考落榜的。其中有一位留给了我深刻的印象。

到他家去的时候,是个早晨,我走了大概三个小时的山路。路上很少有人家,不过(只有一个感觉,就是我一直沿河上的,一段行程之后,在路人的指引下,我看见了一座用黄泥制成的土砖建筑的房屋。进去以后,林青(化名)和他母亲热情地接待了我,林青是一个挺活泼的人,很健谈。他今年已上大二,在西北工业大学读书。

“我填志愿时,只考虑了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我不能上一个太差的大学,另一方面,学费是一个我不能不考虑的问题,所以我只能选择西北方向的学校,我不希望给家庭带来更多的负担。”

林青在大学的成绩不错,接连四个学期都拿了奖学金,林青还有一个妹妹在读高中。据林青的母亲说,林青的父亲在外务工,她在家务农,一年的收入加起来也不过五六千块钱。除掉家里的日常开销,根本就无力供两个孩子读书。林青在无奈之下只好申请了助学贷款。在农村似乎家家户户都除了务农之外,还有一种赚钱的方式,没事的时候就摸锡纸,据说一打锡纸大概有一千多张,可以卖10元,平均一下,一张锡纸还不到一分钱,一天下来摸的熟练的也就一百来张。不光是这样,夏天的时候锡纸由于高温,常常会发出一种刺鼻的气味。林青的母亲没事的时候也就靠这个赚点钱,另外还制作一点香找人代销。就是这样也还不能满足林青的大学学费,更不用说生活费了。林青在大学里,不光要学习,还要做兼职。

“我这个学期带了两份家教,勉强能够安排好时间,使学习与工作能够同时进行。“。

对于林青这样的学生来说,学费问题是家里的.主演负担。但他总算是金榜题名,跨进了大学的大门。同时对于那些家庭状况不好,学习成绩又不怎么理想的学生来说,存在的问题就更多了。

过去,助学贷款政策为解决贫困高考生的大学经济难题发挥了重要作用,通常人们认为,经济越困难的家庭越愿意选择贷款,但在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关于贫困声问题的调查中,中国青少年基金会意外地发现,贫困高考声对助学贷款的需求呈两头细中间粗的“纺锤状”分布:

分析认为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低收入家庭的贫困的学生更需要社会的资助,而中等收入家庭的孩子因为还贷款能力更强,对还贷能力的自信决定了他们更愿意申请助学贷款。而对于家庭收入稍高的贫困学生来说,上大学后勤工俭学等方式补贴生活费或者学费的选择更为突出,毕竟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在该群体中相对较强。

报告披漏的一组数据让人感到吃惊。调查显示,截至20xx年8月,我国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数是1561余万人,其中贫困大学生405万人,约占学生总数的26%。

然而,截至20xx年底全部大学生中,获得助学贷款的比例约为11。4%,约有178万贫困大学生未能取得助学贷款。

南方周末曾刊登过这样一篇报道《毕业陷学债泥潭就业如镜花水月》,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深刻描叙了西部大学生的就业情况:

同样的大学学费,在西部,这相当于一个强劳动力35年的收入。

同样的就业压力,在西部,这或许意味着多年待业靠搬砖头谋生。

知识没能改变他们的命运,相反可能加剧了他们的困境。

这一切,急需引起社会各界的警惕和关注。

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504万人,是1998年的4。7倍,高校在校人数达2300万人,规模跃居世界第一。有教育专家分析,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只用4年时间就走过了美国27年的历程,堪称壮举。

如此快速的扩招,在给更多人上大学机会的同时,后遗症也难以避免地开始频频发作,在西部贫困地区症状更为明显。

与经济条件好的学生相比,贫困毕业生多来自穷乡僻壤或城镇低保家庭,没有可恃的经济基础;没有可依靠的“人脉”,只能靠自身奋斗;免得不菲的就业成本,背负着个人的夙愿、家庭的寄托,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

因此,贫困毕业生的就业行为取向显示出迫于生计、更为务实的特点。

——毕业后发展的选择。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贫困生更趋向尽快分担家庭的重担,回报自己的家人。因此,贫困生考研比例明显低于非贫困生,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选择了直接就业。笔者对华中地区10所高校所做的专题调查表明,应届毕业贫困生考研的比例比非贫困生低40%左右。

综上所述,贫困大学生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峻的社会问题。在农村,大学的学费支出。

成为了农民的主要负担,从而与农民问题又联系在一起;贫困大学生在将国家助学贷款作为学费来源以后,从而又引发的助学贷款的申请的问题,进而涉及到整个贷款体制的问题;贫困大学生毕业以后能不能按照约定偿还贷款,又会引起以后的助学贷款的发放问题;四年大学毕业以后,大学生面临就业问题,贫困大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还要为了自己的生存奔波,在学业的完成上又将面临与常人不同的困难,有些贫困生过于看重奖学金,从而忽略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引起贫困生就业难的问题。贫困不仅仅给大学生带来的是经济问题,还在很大程度上是引起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与大学生犯罪也息息相关。贫困大学生问题不是能在短时间内就能解决的问题,它的解决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努力与帮助,同时,我认为更加重要的是,贫困大学生应该要一个健康的心态,一颗感恩的心,“人穷志不穷”努力学习,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回报家庭。

参考资料:

《西部贫困大学生调查:透支35年收入上4年大学》:南方周末,20xx年5月25日。

《南方周末》:考上大学与一位父亲之死。

《南方周末》:高等教育的高风险不容忽。

2023年贫困学生家访报告(精选20篇)篇十四

春节临近,岁寒情深,区领导非常牵挂留守儿童和贫困家庭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1月12日,区委书记邓小冬看望慰问我区留守儿童和贫困家庭学生,并送去慰问金。区委副书记、区政法委书记史鉴,副区长于潇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慰问。

在育红小学二年一班于博文家,邓小冬与他促膝交谈,详细询问他学习、生活情况,勉励他树立信心、在逆境中勇敢面对困难,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以乐观向上、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努力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他还叮嘱小博文要注意安全,保持和老师的联系,有困难及时向老师和学校反映,并祝愿他和家人在新的一年里快乐生活,学习进步,健康成长!

邓小冬要求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大对留守儿童和困难学生的关心力度,及时解决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通过细致的工作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区关工委、团区委、区妇联、区教体局要进一步完善资助举措,切实保障贫困家庭儿童的生活。

于博文家长对区领导慰问深表谢意,并表示将努力克服困难,帮助孩子顺利完成学业,不辜负学校的期望,把孩子培养成才,将来回报社会。学生们也表示会积极上进,勤奋学习,以良好表现、优异成绩来回报家人、学校和社会。

2023年贫困学生家访报告(精选20篇)篇十五

付雪坤是一位对电脑极其痴迷的男孩,看着他对电脑的入迷程度,我曾为此专门与家长进行了多次的交流,主要是担心他不能控制好自己,在网络中迷失了自己。

付雪坤的爸爸妈妈都是工人,看的出夫妻俩都是很爽朗的人。平时就因为他在学校的各种调皮的行为和家长见面的机会就比较多,交流的时间比较长,家长也比较熟悉了。

在谈话中,付雪坤一直都在旁边的,他坐在那里低着头一声不吭。还时不时地偷偷瞟一眼他的爸爸,看着他的乞求的表情我把准备好的一堆谴责的话都咽了下去。而是话锋一转询问起他在家里的情况。首先开口的是他的妈妈,她说她们夫妻两都比较忙,她给我讲述了孩子在家里做家务,早晨为了能让妈妈多睡一会,他为父母做早餐的事。还有就是为了能在母亲节为妈妈买礼物,他连着几天把午餐钱都省了下来,饿着肚子上课的事情。

听了这些之后,我向他们反映了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及活动中的表现,当然我着重讲的是孩子在学校尊敬师长,乐于助人的事情。同时也把其他的任课教师的评价转达给他的父母。并说名这个孩子属于比较聪明的学生,接受能力特别强,只是基础比较差,同时也就学习情况和他父母一起进行了交流并且明确了家长在家里需要辅导的部分是什么。对于他上网的问题我没有提起。

但付雪坤并不是没有缺点的,特别是前一段时间对在电脑上花了太多时间,导致学习成绩出现滑坡。有的时候还会再现得比较浮躁,书写也还需要加强,等等。但总体来看,还是一位很懂礼貌、有责任心的好孩子,特别是主动提出早晨来班级开门,每天早晨无论刮风下雨都第一个到校并主动帮助值日生打扫教室,解决了一个班级的老大难问题。

在送我出来的路上,付雪坤说“老师,听说你要家访,我真是紧张死了。”“紧张什么呀?”“怕你告状呗!”“不会的,如果有什么缺点我会在学校里与你交流,觉得有必要家长配合的才会跟家长说,不会乱告状的。”他听了之后马上说老师今后我一定好好学习,把落下的`知识用假期的时间补上。并和我约好不会的就会打电话给我。

莫让家访成告状!在家访中走进孩子,多聆听他们的声音;走近家长,与他们一起探讨教育问题。

也许,这才是家访最重要的目的!

2023年贫困学生家访报告(精选20篇)篇十六

根据我校的工作安排,我校的家访工作于20xx年1月30日展开,我作为年轻的、新的班主任,对于这次家访,我受益非浅,从中明白了许多,也学到了许多。回顾这次家访,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总结:

1、我的家访深入到了每一个学生的家庭,无一遗漏,真诚地与学生、与家长交流,了解情况,并做好了详细的记载,为开学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2、我向家长汇报了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学习情况,同时也指出学生今后努力方向。

3、我向社会、家长讲述了学校取得的非凡成绩,获得了家长的高度赞扬和信任,也给学生鼓励、加油。

家访后我收集各类家长的反馈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我将及时的调整教育教学方法,争取和家长的教育保持一致,并列如下一步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1、全面的家访,深入到每一个家庭细致进行了解,与家长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加强了社会,家庭,学生的联系,了解家长的期望与要求。了解学生的个性与想法,加强了师生感情,对以后的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全面的家访,了解家长对子女的关切与期望,也了解一些学生家庭的困境,增强了我们的责任感,也让我们更加热爱学生,热爱工作。

3、家庭是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4、交换访谈方式,为家访工作增加新的内涵。随机应变,如果家访的方式不改变,有时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5、一个学生在学校很不起眼;而在家里,却是家长的全部,寄托了厚厚的期望。在家访时的交谈中,老师们深深体会到家长的期盼,深感责任重大,对今后的工作丝毫不敢有懈怠之心。

2023年贫困学生家访报告(精选20篇)篇十七

暑假期间我利用在家的时间在当地民政部门以及贫困生家庭做了以下调查,贫困生入学难的问题在经济本不发达的农村成为了更加严重的问题,学费也成为了农民肩上的又一负担,使农村贫困生问题又与农民问题紧紧联系在一起。

正文:

也许是长期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在广大中国家长的心里仍然存在着这样一种想法:“学而优则仕”,学习好就是好学生就有能力,学习好就意味着将来会有一个好的前途……在城里人的脑子里这种想法尚且流行,更别说在知识,经济普遍不发达的农村,只有把学上好了才有出路,这种想法更是深入人心。对于家庭不富裕的学生来说,这一点更成了他们摆脱困境的出路,甚至被认为是唯一的出路。

在我的印象之中,从小到大班里学习成绩好的好像总是那几个,而且那几个人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贫困生。他们的家庭一年的收入只有白领家庭一个月的工资,甚至还要少,而这些家庭的收入一大半都用于孩子的读书上。这些贫困生从小就被灌输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过上好的.生活,才能摆脱贫困,摆脱做农民的命运。因此这些贫困生在学校里面的成绩一般都很优秀,他们将读书不仅仅是看成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多的是他们走出贫困的一种手段。但这也只是总体情况,并不是每一个贫困生的学习成绩都是比较优秀的,这一部分的贫困生由于家庭的贫穷只好带着他们的读书梦,并希望它能在自己的下一代身上实现,从而这种思想不断地继承下去。

由于贫困,这些学生们在择校时,尽管自己的分数很高,他们考虑的首先因素往往就转移到学校的学费多少上,这样的事情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暑期,我深入农村接触了不少贫困生,他们之中有成绩非常好的,也有高考落榜的。其中有一位留给了我深刻的印象。

到他家去的时候,是个早晨,我走了大概三个小时的山路。路上很少有人家,不过(只有一个感觉,就是我一直沿河上的,一段行程之后,在路人的指引下,我看见了一座用黄泥制成的土砖建筑的房屋。进去以后,林青(化名)和他母亲热情地接待了我,林青是一个挺活泼的人,很健谈。他今年已上大二,在西北工业大学读书。

“我填志愿时,只考虑了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我不能上一个太差的大学,另一方面,学费是一个我不能不考虑的问题,所以我只能选择西北方向的学校,我不希望给家庭带来更多的负担。”

林青在大学的成绩不错,接连四个学期都拿了奖学金,林青还有一个妹妹在读高中。据林青的母亲说,林青的父亲在外务工,她在家务农,一年的收入加起来也不过五六千块钱。除掉家里的日常开销,根本就无力供两个孩子读书。林青在无奈之下只好申请了助学贷款。在农村似乎家家户户都除了务农之外,还有一种赚钱的方式,没事的时候就摸锡纸,据说一打锡纸大概有一千多张,可以卖10元,平均一下,一张锡纸还不到一分钱,一天下来摸的熟练的也就一百来张。不光是这样,夏天的时候锡纸由于高温,常常会发出一种刺鼻的气味。林青的母亲没事的时候也就靠这个赚点钱,另外还制作一点香找人代销。就是这样也还不能满足林青的大学学费,更不用说生活费了。林青在大学里,不光要学习,还要做兼职。

“我这个学期带了两份家教,勉强能够安排好时间,使学习与工作能够同时进行。“

对于林青这样的学生来说,学费问题是家里的主演负担。但他总算是金榜题名,跨进了大学的大门。同时对于那些家庭状况不好,学习成绩又不怎么理想的学生来说,存在的问题就更多了。

过去,助学贷款政策为解决贫困高考生的大学经济难题发挥了重要作用,通常人们认为,经济越困难的家庭越愿意选择贷款,但在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关于贫困声问题的调查中,中国青少年基金会意外地发现,贫困高考声对助学贷款的需求呈两头细中间粗的“纺锤状”分布:

分析认为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低收入家庭的贫困的学生更需要社会的资助,而中等收入家庭的孩子因为还贷款能力更强,对还贷能力的自信决定了他们更愿意申请助学贷款。而对于家庭收入稍高的贫困学生来说,上大学后勤工俭学等方式补贴生活费或者学费的选择更为突出,毕竟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在该群体中相对较强。

2023年贫困学生家访报告(精选20篇)篇十八

为进一步把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落到实处,让贫困学生过上一个温暖、祥和的春节,1月20日,黄岭中学党支部组织学校领导、班主任及党员干部志愿者下乡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进行慰问,代表学校为学生及学生家庭送上新春问候和节日祝福。

黄岭镇党委一级主任科员王志明同志为此次下乡家访活动作动员,他对黄岭中学党支部组织这次下乡家访慰问为学生送温暖活动表示感谢,并向志愿者们提出要求,要求志愿者们向群众宣传做好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

李钊校长阐明了这次家访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表达了对困难学生的关怀,要求志愿者们利用这次家访活动的契机,宣传学校的好形象,并对家访活动进行了分工安排。

志愿者们在李钊校长的带领下,分组深入到各个困难学生家庭进行慰问,为他们送上米和油等生活必需品。

慰问过程中,志愿者们与家长及学生促膝交谈,鼓励学生家长增强克服暂时困难的信心,并以父母课堂的实例指导他们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同时叮嘱贫困学生树立信心,勤奋学习,在生活上有困难要及时向学校反映,学校永远是他们可以依赖的`港湾。家长和学生们深受感动,十分感谢学校的关心帮助,他们表示一定会与学校好好配合,勤奋读书,早日回报学校和社会。

对困难学生进行家访慰问活动,是我校长期坚持的一项工作,是搭建家校联动平台的重要举措,增进了学校和家庭的联系。通过家访慰问活动,给贫困学生带上了物质上的关怀,给予了他们精神上的慰藉和鼓励,送上了我校对他们的关怀和殷殷期望,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走访慰问活动结束了,但我校对贫困学生的关爱将继续在路上,我们将继续为他们送上温暖和帮助,让他们沐浴党的阳光雨露,健康快乐成长!

2023年贫困学生家访报告(精选20篇)篇十九

家访内容:

他家里经济状况不是很好,妈妈在家,爸爸在外做木工,很辛苦。我跟张张欣宇的妈妈交谈了半个多小时。

一方面,我向张张欣宇的妈妈交流了张张欣宇近期的表现。期望能得到家长的大力配合,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教育。

2023年贫困学生家访报告(精选20篇)篇二十

1、高乐乐是一个活泼、天真的女孩。赛场上,你表现出色。但是,要想在学习上取得更大进步,仅仅停留在这个阶段还不够,希望你在书山学海中,勤奋+努力,找到开启智慧之门的金钥匙。

2、孩子学习环境和学习习惯非常差,在家的性格也很压抑,不像一个孩子。家庭关系复杂而紧张,没有温暖。

为了孩子,老师请家长做一些必要的牺牲,给孩子一个宽松、温馨的环境,让孩子快乐健康的成长。不要让孩子走自己的老路。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幼儿园开园庆典的主持词范文(15篇)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感到非常荣幸能够为大家主持此次活动。让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主持人呢?尊敬的家长,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大家好!沐浴晨

    救助募捐倡议书(优秀16篇)

    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优秀作品的结构和组织方式。范本中的总结提供了不同层次的总结,适用于不同目标和需求。公司各部、各地区所有人员:。你们好!今天我们发起爱

    2023年怀念小时候童年(精选23篇)

    优秀作文应当注重语法和拼写的准确性,以提升整体的文章质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春节是中国很传统很古老的一个隆重的节日。由这个节

    2023年一起走过初一(精选15篇)

    优秀作文是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取得较高成绩的一种写作表现,它能够展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思敏捷。接下来是一些优秀作文范文,请大家参考借鉴,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最新实习责任书(汇总22篇)

    岗位职责可以促使员工形成工作规范和责任心,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希望以下岗位职责范文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思考和参考。顶岗实习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2023年模特大赛策划书(精选22篇)

    策划书的编写过程需要不断地反思和修正,确保项目目标和实施方案的一致性和可行性。策划书范文的阅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策划的各个环节。今年暑假,妈妈给我报了

    最新中学生自我反思(优秀17篇)

    优秀学生善于总结学习经验,他们会记录学习笔记,反思自己的不足并制定改进计划。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学生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学生的不断学习就是收获

    最新本科生专业毕业论文(优秀18篇)

    毕业论文的结构应该清晰,包括引言、文献综述、方法论、实证研究、结论等部分。以下是一些毕业论文的选题和研究方向,帮助大家确定自己的研究兴趣和方向。摘要:当前知识经

    最新小夹子小学四年级(汇总19篇)

    写优秀作文,不仅能够提升我们的语文能力,还能够培养我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观。接下来是一些优秀作文的片段分享,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写作的灵感。早春的烂漫时节,桃树

    2023年我与你道别(模板18篇)

    优秀作文的主题要突出现实意义,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有所启示。接下来是一些引人入胜的优秀作文段落,通过鲜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打动了众多读者。我有一个朋友,她叫小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