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读后感受 书法的读后感(模板5篇)

时间:2023-10-06 作者:飞雪书法的读后感受 书法的读后感(模板5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读后感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书法的读后感受篇一

董明娟

最近,读了一本早就应该读,却迟迟没读地神书。读完书后,自己的第一个感慨就是,要是高中的时候,就遇到这本书,考清华或者北大也是超级有可能地啊。

这本书,首先跟我们分享了一套超级牛的准备考试的方法。接下来我将详细地和大家分享一下,这套神奇地准备考试的方法。

1)看答案=》看题目=〉看参考答案重复几遍。

2)对所有地题,进行分类,如经常考,偶尔考,很少考;基础题,应用题。

3)看参考书,并且将这些常考的题,在参考书上做标记。

4)看题目,回想起答案。不断地重复这个过程,让自己回想起答案的时间越来越短。

5)整理知识图书馆。以关键字为核心,整理相关地知识网络图。

6)快速地翻阅已经做出标记地参考书,看到标记的关键词,检查自己是否能够快速想起相关知识。

总结来说,这套方法非常地神奇。神奇的地方在于,它可以很好地帮助大多数人,由浅入深地开始学习,不断地用不同地方法增加学习的深度和学习的持续性。如果我们按传统地学习顺序“看教材=》做题=〉看答案”,则非常有可能早早就放弃。所以这套方法,很好地帮助我们延长了整体地学习时间,让我们最终可以因为持续的积累,而达成我们预期的目标。

这本书第二个重点,就是和我们分享了一些,比较实用地增强记忆的方法。比如说:

1)睡前5min,记录白天主要做的事项,并且在脑子里由由宽泛到细致地回忆,所有知识点;早起后,同样也用5min回忆昨天所学习地知识。

2)注重间断性地复习,自己所学习地新知识。

3)灵活地应用散步或者做家务的时间,整理自己学习的思绪。

4)将所学到的知识点分享给别人,比如一人分饰两个角色,进行知识点地讲解和回顾或者找水平比自己高或者低的朋友,进行知识分享。

本书第三个重点,是和我们介绍了一些,可以提高学习动机地小秘诀。比如说:

1)只做自己会做的事情。通过不断地积累,来扩大自己会做事情地范围。

2)通过增加自己娱乐时间的方法,来倒逼自己可以更有效率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具体做法,可以是每天给自己安排5件必须做的事情,但是至少有2件事情是可以让自己开心地玩耍地事情。

3)当自己没有学习地状态时,可以通过听一些节奏感强地音乐,帮助自己可以更快速地进入状态。

4)有意识地变换自己学习的地点,比如去图书馆,咖啡馆,或者在家里的不同屋子开始学习。

看完这本书真的超级激动,因为这本书说的很多学习方法,和我以前所接触到的观点是完全不一样地。比如以前所接触到地是“先看教材,在做题,在看答案”,而本书所强调地是“先看答案,在看题目”。哈哈,对于我而言,先做题,再看答案,会让自己更早地半途而废。再比如“要把能够利用的所有时间都用来学习,这样才可以更好地进步。”,而本书强调地是“就是要玩耍,还要提高玩耍的时间,来倒逼自己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可以更高效地学习。所以对于我这种又懒,遇到困难又容易放弃地人来说,简直就是巨大的惊喜,感觉人生又开始变得巨有希望了。

看完这本书,我自己最直观地一个感受就是,作者真的是一个超级了解人性,且正事人性中,惧怕困难,懒惰的天性。他了解到大部分人,就是遇到困难容易放弃,所以他分享了一套从看答案入手,由浅入深的学习方法。他了解到大部分人,就是懒惰,所以他告诉我们,懒惰也是好事呀,正是因为懒,所以你更要把你有限的时间提高学习的效率,让自己可以有更多可以自由支配和玩耍的时间。

最后,来总结这本书对我最直接的影响和改变吧。

1.只要是看书或者学习,一定要问自己,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对准目标,找到最省时的方法,去达成这个目标。

2.只有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生活的幸福感,我们才可能获得更多地能量,持续地为了明天而进步。所以,不要压制自己偷懒的天性,或者遇到困难地放弃的软弱。正视自己的这些缺点,找到相应地方法,让自己可以取得进步的`同时,完全不觉得自己是在受苦或者在忍受。

3.这本书让我明白了,通过积累获取进步和把生活过得充满趣味,并不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

其他遐思

1.学习没有动力,很有可能是一整天都在低效地学习,如果给自己安排出娱乐地时间,是不是会大大提升学习的效率。

2.屋子里总是乱糟糟的,总是没有动力去打扫卫生,原因却是家里很少有重要的朋友来拜访。或是从来没有体验过屋子干净整洁的快乐。

@因为约了朋友来我家吃饭,我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把家里整理和打扫得干干净净。我感受到了屋子整洁和干净的快感后,我就忍不住地开始了,每天花些时间来维护和大打扫家里的卫生,我喜欢屋子赶紧整洁,讨厌屋子乱糟糟地。

3.不喜欢读书的人,很有可能其实是从来没有完整地读过一本书的人。所以他就无法感受到,读完一本书的那种乐趣。

@因为和朋友约好了,共同读《未来简史》这本书。我在快要到达截止日期的前3天,各种花时间读书,甚至早上7:00就起床读书。所以终于赶在截止日前读完了书。这种读完书的感觉,让我意识到,原来我是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整读完一本书的人。读完书的愉悦感,以及我可以短时间内读完一本书的结果,让我开始读第二本书。更惊喜地是我花了2天就把第二本书,读完了,而且还写出了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质量比较高的一篇文章。现在的我已经开始思考,怎么样可以更高效地,在有限的时间内,读更多的书,吸收更多的知识。

书法的读后感受篇二

朱子家书读后感(一)

《朱子家训》虽只有寥寥数百字,却以通俗易懂的文体表达了深刻的治家之道,使儒家的经典之作,几百年来,为世人所重。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即昏边息,关锁门户。从第一句我便有一种亲切塌实的感觉,进而似乎看见一种田园般的悠然生活,与世无争,恬然自若,每日清晨,趁着清露沁人的凉爽,持着扫帚将庭院打扫干净,把自己也收拾清爽,干干净净地迎接新的一天,当最后一束阳光被收走,便就着月色进入梦乡,紧紧的大门将烦扰关在门外,宁静的是梦中人。这是一种让人向往不已的生活状态,这样的生活需要一份怎样的心情去经营呢?君子的如水心态才能享有这样的安宁吧!

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嫉妒是心灵的毒药,妒忌会蒙蔽了人智慧的双眼,永远也看不清真正的真谛所在。记得《爱的教育》中所讲的一个孩子,因为嫉妒心过强,引起了所有人的反感,最终也没有能超过所嫉妒的人。拥有一个广阔的心胸是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容纳百川,更可以包容世界,这才是真正的强者。祸福是相倚的,就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流传在炎黄子孙世世代代中,那些因他人失马而幸灾乐祸的人,因塞翁的儿子腿伤而叹息的人,最后也明白了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那些有喜幸心的人有怎能看到最后的结局,事情总是变化并发展的。况且,在别人受难时,自己更应该帮助,这才是做人该有的良知。

粥饭思不易,丝缕念维艰。这是一种对劳动的尊重。正如那古诗所讲: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节约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即使是在物质已有很大发展的今天仍须大力提倡。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耗着大量的自然资源。现在石油煤炭的储蓄量已所剩不多,更需要我们合理利用,节约资源,使得人类的.发展可以延续下来。

朱子家书读后感(二)

《朱子家训》以聊聊数百字能成为儒家经典之作,几百年为世人说重的原因,也才明白学校老师要求我们学习的良苦用心。

且不说《朱子家训》蕴含丰富,深意绵长,就看它全篇以对偶句连成,实具韵律之美,读来朗朗上口。

比如里面的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开篇就给人悠然的意境,很多人都憧憬恬然自若的生活,其实很简单,如作者所说,每天清晨早起,整理自己,干干净净的迎接新的一天,当最后一束阳光被收走,便就着月色进入梦乡,紧紧的大门将烦扰关在门外,沉淀自己,沉淀杂念……保持宁静的心态,认真的对待每一天!

它教我们勤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句话已经广为流传。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物质生活极大的改善后的今天这更是不能丢弃的珍宝。任何一件不起眼的物品都是大自然的赐予与人类劳动的结晶,都有它独特的价值,不可浪费;生产劳动区别了人和动物,是人类生存的必须。因此,节俭与勤劳是人最基本的美德。

它教我们思考。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正如居安思危,生活中没有一帆风顺,学会思考,有远见,是成功所需的。

它教我们交友。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与那些为人不良的恶少交往,长久必会被其说累,与老陈有德人交往,危急的时候就可以依靠,这也是孔子所说的交友之道。可见慎重交友,对自己对他人,都是十分重要的。

它教我们倾听。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是的,我们要善于倾听,做领导的尤其要如此,但倾听不等于轻信它教我们宽容。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待人要学会宽容,学会给别人机会,一个宽容的人胸怀必定如大海般宽广,这样的人才是平和的人,她的心才会常有安宁。为人不可存有妒忌之心,见不得比自己好的人永远生活在妒忌的煎熬里,这不仅会伤害别人,更会伤害自己,所以,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庆心。

《朱子家训》在此时就不仅仅是家训了,更是一部鞭策个人行为的箴言,以此训律自己,规范自己。

朱子家书读后感(三)

《朱子家训》虽只有寥寥数百字,却以通俗易懂的文体表达了深刻的治家之道,使儒家的经典之作,几百年来,为世人所重。

自古的经典名言都是以理服人,用得教人。这里有名言警句,也有做人待事,也有人的心境。古人云: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有意栽花花不成,无意插柳柳成荫。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做人要有分寸,懂得隐藏与收敛,并且不能轻易相信他人。对于我们这样的青年人,身旁的种种诱-惑很容易让我们在对与错、是与非中迷失方向。所以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不用刻意去与他人成为朋友,因为许多朋友是无意中找到的,那都是与自己心心相印的好朋友。

书法的读后感受篇三

两周前花一个下午读了蒋勋的《汉字书法之美》,中午趁午休搜了搜书评,看到江弱水的《撕扇记二:美言还是不信的蒋勋》有点意思。

我对蒋勋其人不熟,初读《汉字书法之美》的时候觉得文笔大抵就是“主观浪漫主义”吧。江弱水引用张大春的《书法之美是知识,不是呻吟》也是蛮有趣。不过我已把此书定位为主观的文化随笔而非严肃作品后也不怎么排斥。

有了对于这本书的总体定位后,读起来就很顺利。在煽情的文字下看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看甲骨差点遗失,看《祭侄文稿》哭安史之乱什么的……反正就是发散发散思维,自我升华一下。

本书细节处的问题江弱水那篇文择了好多,虽然也看到有人骂江弱水酸腐炒作,但是我还是赞同严谨对待细节。不过把《汉字书法之美》当做别人主观的文化随笔,外加自己的历史常识还在,其实这些细节也不是太困扰。

说个总体印象,《汉字书法之美》一书文字浪漫煽情,历史细节有含糊处,汉字演化部分不够严谨,书法赏析有认字错误并且偏作者主观,后附云门舞集和书法教育的部分写得空泛主观。

作为文化小品可读,浅显了解汉字书法可读,假日消磨时间自我升华可读,不必认真当做学术著作来读。

看完本书我还是有个人收获的。作为一个肤浅观众,我一直喜欢端方小楷,对行书与草书不太会欣赏。本书对于我的益处是稍微提升了一点对行书的理解和欣赏力。

还有年底云门舞集有一场在厦门的演出,我会考虑去看看。

书法的读后感受篇四

买蒋勋的《汉字书法之美》,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在网上碰到了好久没有看到的同学,他是语文专业的博士生,现在也很我一样做初中语文教师,一有机会,我就向他咨询又读了什么书,他向我推荐了《汉字书法之美》。

我马上在当当网下了订单,并且给他回复说:“向我这样臭字,很需要看这样的书。”我的同学发过一句话:“距离生活还是很远,不过你读后一定会爱上汉字的。”

真的是这样,一边读完说实在的我还不能一一细数在动物骨骸、金属、石头、竹简、纸帛上被记录下来,在各个朝代以或沉重朴厚,或飞扬婉转,或森严宏大,或肆意狂放的书写线条。

不过仅看那些图片,都让人流连忘返,仅是抚摸那书的质感,都让人回味。

在这一个月的零散阅读里它给我触动人心的美丽与惊喜。

作者以他独特的美学情怀,述说动人的汉字书法故事。文字编织成画面,我们走进了那古老却又现代的汉字时间光廊,东方书写的敬意与喜悦,就在你我的指间心中!

书法的读后感受篇五

大概没有一个国家能像中国那样将本国的文字升华到艺术这样的高度。

中国文字自秦汉以来,在书写过程中,文人的情怀不断注入,书法已不仅是表情达意的工具,而渐成一门千年不衰的艺术种类。在晋唐,书法更达至艺术成就巅峰。唐太宗对书法艺术痴迷,以至死后还将王羲之《兰亭序》原迹带入墓葬。清帝乾隆更将王羲之、王献之及王三件书法珍品奉为至宝,置“三希堂”陈放,不时把玩。

今人由于书写工具的改变等因素,书法渐成书家专业之技能,然要成就能与古人比肩的艺术高度,则愈加不易。

林散之“左耳幼聋,高年失听,与人接谈,必赖纸笔达情。”陆衡先生“有幸亲承谈笑,侍睹先生挥毫。高山景行,私所敬仰。”因担心林散之“吉光片羽”般的笔谈手迹散失,乃“历时年余,终于辑成”本书。其间“为得先生片言,亦不惮千里,夙兴夜寐,甚或蹈险犯难,在所不辞。”书中同时还附录了林散之《论书诗选》和《序跋选》两篇,读者除了获益于林散之学问造诣外,还能进一步了解了林求艺学艺的艰辛过程。

因本书辑录的都是林散之与故交弟子私下交谈,又限于笔谈方式,故而其内容虽漫散却又精要,谈艺谈人生率直诚恳,可谓将自己数十年的人生与求艺经验、感悟毫无保留,和盘托出,对后进者不无启发,对误入迷途者更有拨云见日甚或棒喝之神效。本书同时还配有许多历朝历代的著名碑帖及名人佳作,以及若干件林散之不同风格作品。读者对照其文字评点,细心揣摩,当更有直观的参悟与体会。

大器晚成

林散之走的是传统文人走的道路。一步一脚印,“数十年寒灯苦学”,又迭次得到名师指导,遂有今日之成就。林自承“余初学书,由唐入魏,由魏入汉,转而入唐,入宋、元,降而明、清,皆所摹习。”每感“学然后知不足。”其间,16岁时,从乡亲廪生范培开学书,开始步入正途,从唐碑入手,往溯汉魏,并习悬腕之法,功力大进。18岁从进士张栗庵,“学诗古文辞”,并继续研摩各朝碑帖书法。32岁,“持张先生函求谒”沪上名家黄宾虹。黄悉心教以古人用笔用墨之道,详解所谓“知白守黑,计白当黑”之精义。“余闻言,悚然大骇”.两年后,遵师嘱咐,“行越七省,跋涉一万八千余里,道路梗塞,风雨艰难,亦云苦矣”.

虽然求艺学艺如此辛苦,林散之却也长期只在地方闻名,直至古稀之年,即年75岁时,他的草书条幅《毛主席词・清平乐会昌》因编入《人民中国》日文版杂志拟编发的“中国现代书法作品选”特辑中,才为郭沫若、赵朴初、启功等权威人士所识,“书名初震”.

传说启功先生当时正卧病在床,见到林散之作品后,为之一震,突然从床上跃起,后退三步,脱帽鞠了三个躬。赵朴初先生亦有诗赞曰:“散翁当代称三绝,书法尤矜屋漏痕。老笔淋漓臻至善,每从实处见虚灵”.

日本书道界更对其推崇备至,“日本人来画店,偏找我的字要。”1984年5月15日,日本书道访华团团长、日本书坛巨x青山杉雨拜访林散之,敬题“草圣遗法在此翁”为赠。林散之“当代草圣”之名由此传颂四方。

立足古人

林散之声名大噪看似有点偶然,实则却是必然。这首先与其立下的“总要立足千古,不同一切凡人”的心志有关。林散之言:“不要学名于一时。要能站得住,要站几百年不朽才行。”“一切不与人争,只与古人争一地位。”

正是因为有这种誓要与古人争风流的宏愿,林散之才能“沉浸于知识的深渊,保持恒温,泰山崩于前面不变色,怒海啸于侧而不变声。有创见,不动摇,不趋时髦,不求艺外之物。别人理解,淡然;不解,欣欣然。”其苦练程度,非一般人所能比。略摘其所言,“我临的魏碑,《张猛龙》最多,有两部厨高”;“我学汉碑已有三十几年”;“1965年,我苦练一年(《礼器碑》)”.

学艺途中,幸遇名师指导是林散之书艺大进的又一个关键因素。林散之深感“无人领路,天才也易入歧途。”“我有点小成就,是因为遇到两位好老师,路领得正:首先是含山张栗庵・・・・・・后来又问学于黄宾虹。”正是有感于此,林散之在与后辈交流中,毫不吝于将自己的经验倾囊相教。例如“临字要在似与不似之间・・・・・・专求形似,所以不能成功。”“学碑必从汉开始。”“两碑(指《张迁碑》《礼器碑》)虽同为方碑,但个性有别,同时临写,两败俱伤,不能逆规律行事。”诸如此类的经验之谈,对学书者不啻于醍醐灌顶。

林散之以草书成名,书家通过草书的淋漓书写,可以将书法的美质发挥到极致。但草书因为具有“纵任奔逸,赴速急就”等的特点,功力不到写出来则易让人觉得“太怪,太狂”.因此,要写好草书,对书家既有很高的素养要求,同时,方法正确也很重要。林散之评价其入门老师“范(培开)先生・・・・・・学唐碑之后就攻草书。・・・・・・一步之差,终身不返,可惜!可惜!”他自称:“我的主要精力在写楷书上,草书没怎么写。学草写草是写不出来的,留不住。用楷书笔法写草书才行。”“未有善行草而不工楷书的。”“自己十六岁开始学唐碑、魏碑,三十岁以后学行草,六十岁以后才写草书。”惟此,终使林散之达到书家的极高境界。

医俗最难

林散之认为,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书家,“医俗”最难(“凡病可医,唯俗病难医”)。而草书因为写得快,更容易“滑俗”.林感叹:“古人说不俗,仙骨,真是难如登天,可叹。”那么何谓“俗”?林却又难以对此加以明确定义,“俗字讲不出来,只有你自己理会才行。”要医俗,在林看来,要有三条途径齐头并进。首先,在练书法时要“法乎上”:“宜学六朝碑板,继学二王,再进而入汉魏,其气自古不俗。”在被问到为什么日本人写的这么好时,林认为,他们“学的(起步)高,非晋唐法帖不写,所以不俗,法乎上也。”其次,要多读书:“字有百病,唯俗病难医,多读书方能医俗。”“无论书法作画,总宜多读点书,才有气味。不然,徒事弄笔弄墨,总归有俗气。”“读书・・・・・・还要读社会与大自然这两卷活书。”读书是为了“变换气质才能不俗。”第三,要游历广:“读书多则积理富,气质换;游历广,则眼界明,胸襟广,俗病可除也。”但游历广是要在读书基础上才会有所收获,不然“书读不好,游历也是枉然。古人说入宝山空回,一无所得。”

治俗说到底就是要学会做人。林散之认为,“字如其人。什么样的`人,就写什么样的字。学会做人,字也容易写好。”“人品即书品。・・・・・・无人品不可能有艺品。”“做学人还是为了做真人。”魏晋时期文人雅士多为真性情的人,书法史上的精品在这一时期集中出现并非偶然。如王羲之《丧乱帖》、《兰亭序》等都是真情至性时的“偶得”.颜真卿的“《争座位》极为自然,系别人在字纸篓中获得・・・・・・《祭侄文稿》亦是至情挥洒,无拘无束,出神入化。”颜真卿是如欧阳修所言的“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因此可谓是书品与人品俱佳的典范。南宋宰相秦桧书法功力同样了得,但作为一代奸臣,大德有亏,其书法作品终难登大雅之堂。

突变则败

在当下当代艺术泛滥,“人人可以当艺术家”,艺术被认为是不可定义的语境下,传统的艺术传承体系遭到极大冲击,追新逐异成为风尚。同样的,在书法领域,也是鱼目混珠,真假难辨。如有书家追求古人书学时的状态,赤膊上阵,狂呼乱叫,挥就丑书无数。还有幼童,在大人们的鼓噪下,在大纸上龙飞凤舞,被人捧为书法神童。更有书家以高难动作来进行书法表演,生生的将书法艺术化为一种杂耍技艺。甚至商人也来凑热闹,写下不知所云的文字,并拍出高价,则更让人瞠目结舌。时下的急功近利,资本侵蚀带来的浮躁,资讯流动造就外界的各种巨大诱惑,正如林散之所感叹的那样,学书人现在要安下心来“做书奴都不容易。”

林散之并不反对艺术创新,“哪一代没有创新?唐宋大家都是从古人学出来独开生面。”他本人的艺术风格也多次发生变化:“余学书,初从范先生,一变;继从张先生,一变;后从黄先生及远游,一变;古稀之后,又一变矣。”“变者生之机,不变者死之途。”但书法之变“如蚕之吐丝,蜂之酿蜜,岂一朝一夕而变为丝与蜜者。”“突变则败矣。”林散之感言:“全中国莫有深通书画的人,也就是莫有能读破万卷书之人,所以下笔粗俗难堪。”“现代人连书奴都不如,只学皮毛。”“现在好多人下笔便草,写得一塌糊涂,真是谬种流传,我看了很痛心。”

而今时代,传统与现代思想交织,东西方文化相互渗透与影响,现代科技飞速发展,信息大爆炸和大流通,凡此,都深刻地改变和影响了人们生活态度与价值观念。对一些人而言,这是最坏的时代;对另一些人而言,则又是最好的时代。林散之说,要“向唐宋人学,一代有一代的面目。”当前我们文艺界的多元混沌或许正是孕育时代大家的最好养料。

(此文获得上海宣传系统第二届职工读书节“优秀读书达人”奖)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诗经读后感(精选9篇)

    读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那么该如何才能够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2023年生命的故事读后感 生命故事读后感(模板5篇)

    很多人在看完电影或者活动之后都喜欢写一些读后感,这样能够让我们对这些电影和活动有着更加深刻的内容感悟。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读后感的时候却不知道该怎么下笔吗?下面

    最新童年河的读后感想 童年河读后感(优秀8篇)

    读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读后感优秀范文,

    最新疯狂学校读后感英文(精选5篇)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读后感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

    最新好文章的读后感有那些(模板5篇)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读后感书写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样才能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

    2023年海燕高尔基读后感(通用5篇)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读后感。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

    袖口里的小松鼠读后感(优质8篇)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的范文

    不输在家庭教育读后感(优质7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我们一起来

    2023年读后感平凡的世界(优质9篇)

    读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

    2023年井底之蛙的读后感(实用9篇)

    读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书写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样才能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