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通用16篇)

时间:2023-11-02 作者:紫衣梦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通用16篇)

通过分析范文,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些常用的写作套路和手法。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独特范文范本,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通用16篇)篇一

在小学阶段,计算机教育应该教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运用的能力,把计算机能融入到语文、数学、思想品德、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教学活动中,从而能在各科学习中运用计算机来学习、巩固、扩充自己的知识,提高学习的效率、效益和深度。下面,我就自己在教学中得出的经验,谈一点儿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为提高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能力采用的教学方法。

1.精心组织教材,诱发兴趣。

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可以多采用辅助教学软件和益智教学游戏等,激发其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

例如在键盘练习时,刚开始学生由于好奇,每个人都会感兴趣,几节课下来,学生已失去了好奇,大多已变得无精打采了。针对这一情况,我先让学生在打字练习中进行基本指法练习,当学生有一定基础时,再选用一些网上优秀的flash打字软件,这些flash软件声情并茂,画面精美,可欣赏精彩的动画、聆听优美的乐曲,直观而形象,在练习过程中学生输入正确,电脑还会发出诸如好厉害啊、good此类表扬的语句,学生输入错误时则发出不用太着急、不慌之类鼓励性语句。学生使用后都爱不释手,这类教学辅助软件诱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把让学变成了我要学。

2.注意语言艺术,引发兴趣。

生动幽默的语言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能消除教学中师生的疲劳,使紧张的气氛变得和谐,使沉闷的课堂活跃起来。因此,如果能运用风趣的语言、适当的比喻,就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轻松,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例如,我在讲计算机的组成这一部分知识时,单纯的讲输入输出设备,小学生较难理解。这时我就形象的将它们比喻为人的手和眼睛等,让学生形象的理解。又如,在教授word中的使用文本框插入竖排文字时,说: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都通透着古朴典雅的韵味,我们在读时总是边看边点头,大家说说为什么这时学生自然而然也就会与我们现今文档的横排文字进行比较,从而理解了竖排文字。再如,我们在讲文件夹和文件时,可以将文件夹比作抽屉,文件比作抽屉里摆放的物品,或将文件夹比作房间,文件比作房间里的人或物品,既形象又贴近学生生活,易于学生理解。

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教师的操作示范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指操作姿势的示范,如:操作计算机的坐姿、操作键盘的指法、操作鼠标的指法;另一方面是指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的示范,如:在讲windows基础操作时关于文件夹的创建,其操作步骤为:

1.进入到指定位置;

2.文件新建文件夹;

3.转换输入法;

4.把鼠标移到新建文件夹,点右键,选重命名;

5.输入文件夹的名字;

6.确定。

通过教师一步一步的演示后,学生进行实践练习,通过这种观察与实践练习的教学过程,不仅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了深刻、透彻的理解,更加深了学生的记忆。

1.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应采用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学习主体性的主动学习方式。例如,在进行用自选图形画图教学时,教师上课时可先告诉学生自选图形在什么地方,插入图片自选图形,然后就给出一幅用自选图形画的图,让学生用自选图形把它画出来。画这幅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探索:

(1)怎样用自选图形画出图形来;

(2)改变自选图形的大小;

(3)移动自选图形的位置;

(4)给自选图形添色;

(5)在自选图形上写字;

(6)改变自选图形的形式和方向。

在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探索过程中,使其探索和自学能力得到了培养,也增强了学生间相互学习和相互帮助的能力,实现了使学生去主动的求知,发挥了其主观能动性,由被动转成了主动。

2.教学联系实际。

像高年级《汉字输入》这部分内容,教材本身内容是比较单一的,因而不易吸引学生,故此,我就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个的教学任务,例如,叫学生给自己最喜爱的老师写封信,或者写一篇关于自己亲人或朋友的描述作文等,且叫他们把自己的优秀作品都保存在自己设立的文件夹中,这样,不仅达到了教学生练习汉字输入的教学目地,同时又拉近了学生和学习内容间的距离。这种任务驱动式教学,不单把所学与现实联系在了一起,而且教学条理非常的清晰,学生们学起来也就比较的感兴趣,好多同学都把平时不愿跟父母或老师说的心理话输入了电脑,有的也因电脑提高了对作文的喜爱程度,学生自己又切身的体验到了所学知识的实用。

总之,做为一名新时代的信息技术教师,依据新的教学理论要求,应由原先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的帮助者、促进者,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还将会多动脑筋,在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不断进行教学研究、教学总结,尽力找到一种更佳、更有效的适合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调动学生的内部驱动力,使学生能至始至终愉快的学习,使教学效率不断地得到提高。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通用16篇)篇二

1、使学生知道windows98系统中自带一个画图软件。

2、掌握画图软件的进入与退出,并熟悉画图软件窗口的组成。

3、熟练掌握窗口中各部分的操作方法。

4、通过运用画笔软件绘制小鸡,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画笔软件各部分的操作方法,同时激发学生对学习电脑的兴趣。

教学重点:

绘图软件的操作与应用。

教学难点:

曲线工具的运用。

教学准备:

计算机、网络及辅助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谈话:“画图”软件是windows98操作系统中所附的绘图软件,利用它可以绘制简笔画、水彩画、插图或贺年片等。也可以绘制比较复杂的艺术图案;既可以在空白的画稿上作画,也可以修改其他已有的画稿。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win98画图软件的操作与运用。

二、新课教学。

1、启动“画图”软件:讲解并演示启动“画图”软件的方法与操作步骤。

a、单击“开始”按钮,打开“开始”菜单;

b、将鼠标指向“开始”菜单下的“程序”选项,打开“程序”菜单。

c、将鼠标指向“程序”菜单中的附件选项,打开“附件”菜单。

d、用鼠标单击“附件”菜单下的“画图”选项,启动画图程序。

启动后的屏幕窗口如图1所示:

2、讲解并演示画图软件的窗口组成:

(1)标题栏:它包含了画笔的标题和图画的命名。

(2)菜单栏:有六个下拉式菜单。

(3)工具箱:有许多绘图工具,绘画时任选一项工具。

(4)线宽框:改变每个工具的线条宽度。

(5)调色板:左面是绘画时的前景色和背景色的显示框,右边有28种颜色供选择。

(6)滚动条:上、下、左、右移动绘图区域。

(7)绘图区:在该区作图、绘画。

3、讲解绘画工具的选择和应用:(边讲解边演示)。

(1)剪切工具:裁剪工具:它可以定义形状自由的剪切块。

(2)选定工具:它可以定义一个矩形剪切块。

(3)橡皮:可以擦除图面中不想要的'部分。

(4)涂色工具:用前景色对封闭区填充。

(5)取色工具:它是用一个图形的颜色填另外的封闭图形区域。

(6)铅笔:可以在绘图区内任意画线,

(7)刷子:与铅笔工具相似,只是刷子工具状态有12种,使绘图更为丰富。

(8)喷枪:该工具与前两种工具的功能类似,它们留下的痕迹的不同是由鼠标的拖动速度决定的,速度越们慢,斑点越密。

(9)文字:利。

用文字工具可以在图画上写字。

(10)直线:利用它可以画直线、水平线、垂直线。

(11)曲线:利用它可以画单弯头曲线、双弯头曲线。

(12)矩形:可以画空心方框或空心矩形。

(13)多边形:可以画一些多边形图形。

(14)椭圆:可以画一些垂直或水平的椭圆环。

(15)圆角矩形:可以画一些圆角方框。

4、实例:“画小鸡”画鸡身。

(课件、范图演示)画鸡头。

画鸡眼。

讲解并演示作画步骤:画鸡脚。

画鸡嘴。

涂颜色。

图2。

5、作品存盘退出:(讲解并演示)。

讲解:选择“文件”菜单下的“保存”命令,将所绘制的图画保存磁盘上。

退出画图程序:

a、单击画图窗口右侧的关闭按钮;

b、单击菜单中“文件”选项中的退出命令;屏幕弹出对话框如图3所示;

c、单击【是(y)选项,保存当前窗口中的图形并退出画图程序;

d、单击【否(n)选项,不保存图形,退出画图程序;

e、单击【取消选项,取消退出操作,继续使用画图程序。

6.练习:选择“文件”菜单下的“新建”命令,打开一个空白的绘图窗口,绘制小鸡觅食的简笔画。如图4:

全课总结。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通用16篇)篇三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我们的工作又将迎来新的进步,请一起努力,写一份计划吧。那么计划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任教班级学生学科学习情况(好、中、差)分析。

2、学困生情况分析(含学困生名单、现状和学习困难原因分析)。

(新接任的班级,本栏目内容的填写可在开学的第一周内完成。)

任教年级学生学科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家庭基本没有计算机,接触计算机的时间只有在学校的一星期40分钟,操作时间客观上较少,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不平衡。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较浓,上课能积极探索,主动求知。

现有差生情况如下:

各班都有部分学生因缺少操作机会,导致一些计算机基本操作都不熟练。

针对本年级的不同情况,必须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特别在提补差上要多动脑子,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平时的教学中,应着重在实、广、新上下功夫,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质量目标。

(一)、知识、能力目标:

2、掌握智能拼音输入文字;学会输入单字和词组;学会切换输入法状态

3、学会打开文档;学会用光标移动的方法修改文章

4、掌握文章段落的复制、移动及删除;

5、掌握文章的查找和替换

6、掌握文字的字型、字体、字号及颜色设置等修饰的基本方法;

7、掌握插入艺术字的方法,并能作相应的调整

8、学会对文章段落的对齐、缩进等操作;掌握行距和字距的调整

10、学会用打印预览查看文章编排效果;掌握纸张大小的设定、页边距的设置方法

12、掌握插入剪贴画、图片文件

13、浏览幻灯片、放映幻灯片

(二)、情意目标: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现代社会中的信息化意识。

(三)、质量目标:

期末成绩争取学区a级。

1、本学期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分析和技能训练要求。

2、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一)、本学期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分析和技能训练要求。

初步了解word20xx窗口结构及其功能;学会进入与退出word20xx的方法;初步了解文件保存方法,掌握智能拼音输入文字;学会输入单字和词组;学会切换输入法状态,学会打开文档;学会用光标移动的方法修改文章,了解powerpoint20xx;学会启动powerpoint20xx、选择版式的方法;掌握在幻灯片上文字输入、格式设置。

(二)、教学的重点、难点。

初步学会使用绘图工具箱掌握画线的工具,让学生能运用画线工具作简单的图形;学会选择及改变线宽。初步学会用椭圆、矩形、圆角矩形等工具的使用方法;初步学会运用画图工具作简单的规则的图形。

1、落实教学“五认真”的具体措施。

2、提优补差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3、教研工作目标和计划。

(一)、落实教学“五认真”的具体措施

贯彻落实教学常规,规范教学工作,认真学好课程标准,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确认重点、难点,坚持做到教学有计划,课课有准备,堂堂都上好。加强学生操作训练,改革课堂教学,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着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根据教学内容,恰当选择教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课内与课外合理安排,辅导点拨,做好防差工作。加强直观和实际操作,加强学生能力培养,让学生动手动脑。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强学生信息意识。

(二)、提优补差内容、途径和方法

提优:参加各类信息技术竞赛,以赛促教。

补差:加强辅导。

(三)、教研工作目标和计划

目标:

本学期教研工作按学校信息技术研究课题——《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关系的研究》,着重研究在新课程标准框架内用好原教材,对学生的计算机能力与积极主动学习的关系进行研究,把新课标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教学行为,促进其他学科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计划:

1、加强理论学习,发展多向思维,用创新思想指导教学工作。

2、课堂教学中明确目标,用活泼有趣的形式辅助教学。

3、及时做好经验总结,理论和实践相联系,撰写教学论文,写好心得体会。

小学下第一学期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进度表

周次章(或课)、节内容及课时主要教学目标与要求

3第30课文字的输入掌握智能拼音输入文字;学会输入单字和词组;学会切换输入法状态

4第30课文字的输入

6第31课文章的修改学会打开文档;学会用光标移动的方法修改文章

7图庆放假

8第32课段落的调整(一)掌握文章段落的复制、移动及删除;掌握文章的查找和替换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通用16篇)篇四

论文摘要:中小学生信息技术课的开展是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育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提高教师素质、提高硬件设施、合理安排课程等方面探讨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中小学生信息技术课的开展是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育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人们不得不改变或改善传统的教学方法、教育观念、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想尽一切办法推动信息技术课的发展,使中小学生扎实地掌握信息技术,跟上时代的发展。

近几年,中小学开设了信息技术课,可却没有相当数量相当素质的教师。教师的知识结构和社会上先进的技术有一定差距。针对这种状况,各电教馆、进修学校等主管教师培训的机构应多多组织教师培训。一个操作系统的简单培训大约一星期左右,一个小的应用软件的培训可能一个上午就可以了,消费并不是很大。每半年组织一次交流会也是十分实用的。在会上大家可以互相交流,对比一下各个学校的配置、应用,交流一下各个教师在实际工作中的技巧、方法,解决教师实际工作中的困难。这些活动可以及时地更新信息技术教师的知识,提高教师的操作能力,对改善信息技术课程的质量非常重要。

二、结合学生特点,充分备课。

对于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学生们本来是十分有兴趣的,因为这门课是一个新生事物,并且在社会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现在的信息技术课却遇到了尴尬局面,有的学生宁可到操场跑步,也不愿进微机室。常见原因大大致有:(1)没有用武之地,所有要完成的作业、活动都还是手工完成。学会了outlook,发邮件时却从来没用过。(2)无聊,整节课除了打字还是打字。(3)组织的活动、比赛,本身是想激发学生兴趣,但不符合信息技术课的内容,到头来还是在比语、数、外。

这些都说明我们做老师的备课时没有结合学生特点和社会实际,备课是为了讲好课,所以我们要找找学生特点和课程的结合方法。(1)如果课程内容在社会中是比较实用的,我们就给学生安排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做个课程表、积分表,制作一次演讲所需的ppt。布置作业时,找一些学生有兴趣、觉得有用的事物来结合。如做个贺卡传发到同学的邮箱,给某部门做个工资表、宣传品等。既让学生巩固了知识,又发挥了所学内容的社会作用。(2)如果课程内容脱离了实际,干脆砍了,改用流行的工具。windows自带的画图和图片查看器作用太简单,只要会用鼠标就可以图图画画,但很难做出好的作品。那么,改教“光影魔术手”等实用工具更好。站的邮箱功能齐全,操作简便。那就讲几个站的邮箱申请和应用,效果会更好,更实用。学习信息技术就是为了更好地应用,如果有好的技术我们可不能让学生落后。(3)教师做足准备工作是十分必要的。比如做表格,或讲文章排版时,教师最好将所需的文字、数据都写到一个文本文档中,学生要用的时候直接复制即可。因为在这样的课中花一二十分钟打字,课程的安排就偏离了本节课的目标,还会让学生产生反感。(4)现在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举办的活动和比赛大多都有点跑题,比如中央电教馆举办的六一儿童节计算机比赛,除了机器人和输入法比赛外,学生们参加最多的就是用计算机进行的识字、组词、造句、拼单词和四则运算,活动内容严重偏离了活动主题。我们作为教师,组织一次活动是要消耗很多精力的,所以做准备工作时一定要从信息技术课的角度出发合理制订活动内容,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能力。

三、多方努力,提高硬件设施。

学校的微机和电教设备从来都跟不上社会的流行。设备的`落后阻碍了信息技术课程的进展,使某些课程或比赛不能正常进行,打击了学生上信息技术课的积极性。作为学校,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国家对九年义务教育的关注力度前所未有地提高,所以我们要趁着东风,多方努力,为学生创造好的硬件环境。对于经济实力较强的地区我们可以根据需要,保证学校设备紧跟时代潮流。对于经济实力较弱的地区,我们可以选购经济又易管理的无盘网络,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购进一些旧的设备。我们可以和条件好的学校商量,转让一些用了三年左右的设备,再用几年。提高配置的同时,我们还应注意节俭、实用。避免购置一些商务用机等不实用的设备,不但白白浪费几十套dvd光驱,还不利于学生的使用。

四、课程合理安排,跟上时代的发展。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是比较困难的。大致表现在:(1)信息技术的发展地区差异大,统一安排难。(2)家庭条件差距大,同一学校中拥有家庭电脑的学生常会觉得课程落后,没有条件的学生却跟不上课程进度。(3)部分课程不实用,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比如:现在的程序员都在向java语言、.net语言发展了,课程中安排的却是快绝迹的qb。进入社会后,就是想当程序员也得从头再学。我们在课程的安排上要紧跟大纲,但也不可迷信大纲。如果课程中没有qq的应用,没有各站邮箱的应用,我们就根本不讲,那学生出了学校连qq和邮箱都没有,不就太傻、太不入流了。所以,信息技术课可采用以下方法:(1)根据地区发展的不同,允许教师适当改变教学内容,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2)信息技术能力不同的学生,互帮互助,不局限于课堂上的学习,走出了校门也可以做一些合作性强的练习,既可使学生的能力共同提高,又能增强学生之间的友谊。(3)课程的制定本是专家们的事,但我想听听地方教师或学生的要求也是必要的,因为他们才是真正的知识的应用者,他们才真正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该学什么。

信息技术课的开展需要全社会行动起来,教育部门更要加大力度,创造优良的教学环境,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为信息技术课的顺利推进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2]韩忠强.关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调查与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5(11).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通用16篇)篇五

21世纪是信息技术的时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和普及,不断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手段和工具[1]。结合这一目标,从以下几方面探析如何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

教师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刚刚接触计算机的小学生,教师在教学中的组织、引导显得十分重要。这就要求教师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学习教材、教法,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教师还应当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教学技术日新月异,新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更是层出不穷,信息技术教师更应当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要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首先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等具体情况,才能因材施教。通过对学生的了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让学生带着目标有目的地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次,教师还应当不断钻研教材、熟悉教材,充分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结合学生实际,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有针对性地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备出适应学生发展、适应课堂教学需求的好课[2]。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是排除学生学习中的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保持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小学生都喜欢新奇、有趣的事情,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强化学生的学习思维及记忆效果。

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创设一种和谐的、学生感兴趣的课堂教学情境,把学生引入感兴趣的事件或环境中,鼓励和引导学生学习,这样才能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形象教学法。

小学生对物体的感官认知超过理性认知,对事物的认识是通过实物模型,形象性地直接感知以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根据小学信息技术课的特殊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特有优势,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如《计算机的组成》一课教学开始时,教师应有意识地不说电脑术语,而是让学生自己接触电脑。首先告诉学生计算机各部分的名字,然后让学生以找朋友的方式,将名称与电脑实物配件相结合,接着引导学生看看每个部件的线通到哪里等。通过这样的教学,小学生不仅可以很快地了解计算机的各个部位,而且可以了解相互之间是如何连线的,更可以消除对计算机的神秘感,提高学习兴趣。

(二)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在各个学科都得到运用,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也不例外。任务驱动法是教师提出一系列的任务,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3]。首先,教学环节的设计应具有灵活性,教师应当精心分析教材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特点,以适应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其次,教师应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担当指导者、引导者的角色,在不束缚学生思维的基础上加以指导;最后,教师应做到赏罚分明,及时对学生的作业作出评价,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优缺点,以便学生及时地纠正自己,争取更大的进步。如在学习《动画自己做》一课时,教师可将教学过程分为三部分:一个娃娃从北向南跑;两个娃娃同时同向赛跑;接力赛跑。这样一来,学生通过简单的动画制作入手,慢慢进入教学内容,完成学习目标,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既可以轻松愉悦地上课,又可以获得成就感,有利于培养自学能力。

(三)游戏教学法。

游戏教学法即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获得知识。这种方法经常用于小学课堂中,而计算机课程的特殊性,更促进游戏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游戏的练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游戏中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借助一些益智游戏帮助学生熟悉计算机,如:金头脑、拼图、成语挑战屋等,让学生进一步熟练控制鼠标、键盘,熟练掌握电脑的开启和关闭。如此一来,既可为学生奠定坚实的电脑知识基础,又容易让学生接受,实现寓教于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主动地、快乐地学好这门课程。

总之,在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的基础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对信息技术的需求,必须培养出大批的高素质信息技术人才。而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必须不断提高个人素养,更新知识,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水平的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通用16篇)篇六

这是一篇引人入胜的儿童小故事,课文通过小公鸡捉虫子给小鸭子吃,之后小鸭子又救助不会游泳的小公鸡的故事,告诉我们伙伴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这节课重在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读文识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加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识字教学中,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本节课,我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以读为主感知课文,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读课文,在朗读过程中识生字,初悟文章的美。读、画结合,将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形象的画面,使文章的情趣与学生的感悟融为一体,使朗读变成一种享受。

让同学们在愉快的学习中感受到了小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道理。唯一让我感到不理想的是在讲故事这一环节,学生思维还是没有打开,没有我想象中的活跃。这跟平时上课过于依赖教材,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上做得不够很有关系。希望在以后教学中上类似课文时,能吸取这一课教训,让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更好的发挥。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通用16篇)篇七

4.在信息技术课中,技术和信息谁更重要?希望本文对各位同仁有所帮助或启示。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将对课程的各个组成部分产生变革影响和作用。当然,信息技术本身不能自然地引发课程的变革,但是其却是课程改革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下,虽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观念能够在一些地区被广大教师所接受,但是一些小学老师还片面的理解如下系列貌似简单的问题:

信息技术对基础教育的推进作用将是巨大的。利用网络的优势可以整合优质的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网络还可以最快地传播教育的新理念,解读新教材,交流教育改革的新进展。不过我们要科学辩证地估计和评价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影响,需要更多从教学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信息技术出发去思考。

问题三:教师需不需要参与教育软件的制作?

我的观点是:可以,但不可作为强制性目标。当前,我国教育建设一般重硬件轻软件,硬件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软件建设却跟不上,使“软件匮乏”成为开展教育技术工作的瓶颈。因为信息专业技术人员对不熟悉课程、缺少教学实践,而教师一般又难以具备专业人员开发、研制的技术和条件,很难独立开发出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作用和体现学科教学思想的教育软件的。合适的课件或工具平台缺乏,教育软件的教学实用性差,使“课程整合”本身难以系统化,显得零敲碎打。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就要教师自己开发软件,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最优效果,甚至耽误本身的教学任务,这是课堂教学与制作课件本末的倒置,所以我不提倡每个教师都必须会自己制作教育软件。

问题四: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技术和信息谁更重要?

在基础教育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是教学活动而不是技术尝试,相对教学而言,不管是教师或学生方面,技术的作用在于“如虎添翼”。那么信息与技术两者谁更重要呢?戴尔计算机公司的董事长迈克尔・戴尔说:“其实pc和网络谁都不重要,重要的信息。pc和网络只是工具而已,其目的都是为了获取更多、更及时的信息”。现在的计算机网络可以连接到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我们拥有极大的共享资源。在这样的信息海洋里,我们应该教会学生什么?应该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即正确的搜寻和鉴别、创造性地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在未来的社会中,将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终身有用的基础能力之一。基础教育中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某些软件的熟练工,让他们到社会上去谋生,而是培养和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在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中这一点尤为重要。在进行部分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学会上网了,对网络中的各种信息进行充分的浏览,但迷失在互联网这个信息的海洋中,“被信息的海洋淹死了”,而忘记了自己的学习目的。出现这样的情形是因为现在的信息技术教学中体现最多的仍然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对学生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的培养少了些。我们的教学很容易纠缠与沉迷如何教好学生的技术。

其实,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构筑的学习环境本身就有助于学习者信息素养的培养,有个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案例,可能根本就不可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等能力,却提高教学效率或者学习效率,这也就达到了整合的目的。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需要一个较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技术的培养更多的应该在技术专业课上落实。

总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种和谐,是信息技术主动的适应过程,需要被整合的个体对象的主动调节和适应这种和谐,整合也是一种互动,促使被整合的个体对象主动适应。我们目标应该是,把整合一个螺旋上升的的发展过程,而非一劳永逸的结果。应该从有机的教学系统来考虑,不能任意夸大或者忽视其中某一因素的作用,否则就可能阻碍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度,偏离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施过程中的正确方向。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通用16篇)篇八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熟练掌握画笔中绘画工具箱中的涂色工具的用法;

2、进一步掌握调色板中前景色和背景色的设置方法;

3、培养学生绘画兴趣,提高绘画能力等。

教学重点:涂色工具的应用。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在绘画中学会前景色和背景色的调配方法以及对封闭图形。

涂色的方法。

教学准备:。

1、计算机、网络及辅助教学软件。

2、范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画笔进入的方法和步骤。

(1)双击“学生电脑”图标,指导第一种打开程序的方法-----最小化。

(2)指导第二种进入方法,(投影出示)双击快捷菜单“画图”图标。

(3)双击快捷菜单“画图”图标,使其最大化。

2、复习绘画工具箱中各种工具的名称。

点击任务栏中“学生电脑”使其弹出,指导学生操作。

二、教学新课。

1、调色板的应用。

(1)教学前景色的操作。

打开画笔以后,前景色和背景色在计算机中默认为黑色和白色。

指导操作:先用鼠标点击一下前景色,再按回车键.

(2)练习操作一下。前景色设置为绿色、红色等。

点击任务栏中“学生电脑”图标使其弹出。

(3)教学背景色的操作。

先用鼠标点击一下背景色,再按回车键。

(4)练习:背景色设置为绿色、红色等。

2、涂色工具的`教学。

用左键单击-用前景色涂色。

用右键单击-用背景色涂色。

3、开文件。

点击任务栏中“学生电脑”图标使其弹出。指导操作-----最小化。

4、打开文件“房子”,5、练习涂色。

三、学生练习、交流。

1、做练一练(1)。

(1)打开文件:图形涂色。绘画p73页“试一试”

全课总结(略)。

〔课后记〕。

这个内容其实不难的,而且学生很感兴趣,所以安排学生多上机操作,有利于学生掌握涂色工具的用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会出现涂色不正确,左击和右击会操作相反导致前景色和背景色对调。所以特别提醒要注意。

主题:查找文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文件和文件夹的基础知识;

2、初步认识“资源管理器”;

3、掌握查找文件的一般方法。

教学准备:计算机、网络及辅助教学软件。

软盘。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学习计算机的过程中,你最喜欢干什么?

有的时候,桌面上或开始菜单中的快捷方式会被不小心删掉,同学们就不会打开这个游戏了,通过学习“查找文件”,你就会自己来找游戏了。

二、教学新课。

(一)介绍文件和文件夹。

电脑中的信息是以文件的形式保存的,根据信息的不同,文件图标也不一样,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常见文件及对应的图标。(图示)。

练习:说出下列文件分别是什么类型文件。

文件名有点像外国人的名字,格式是“名.姓”。他们的“名”叫主文件名,“姓”叫“扩展名。不同类型的文件,他们的扩展名也不一样。(结合图介绍)文件的名可以由汉字、字母、数字等构成。(结合图介绍)。

我们根据需要,可以将文件。

[1][2][3][4][5]。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通用16篇)篇九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鼠标的用法。

:鼠标的各个操作方法。

:鼠标的双击操作及拖动。

:计算机、网络

同学们看到过老鼠吗?那么老鼠长得是怎样的呢?

那么我们看一看电脑上的哪个东西最像老鼠?哪些地方像?

那我们知道鼠标有什么用吗?鼠标可以操作电脑,那么鼠标到底怎么用,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讲,如果认真的学的好的同学?老师还会奖励他玩一个好玩的游戏。

(一)教师讲解

1、握鼠标的基本姿势

手握鼠标,不要太紧,就像把手放在自己的膝盖上一样,使鼠标的后半部分恰好在掌下,食指和中指分别轻放在左右按键上,拇指和无名指轻夹两侧。(先请一个同学试一下。再请另外一个同学也试一下)。

2、用鼠标移动光标

在桌面上移动鼠标,您会看到,显示屏上有个箭头也在移动,你把鼠标往左移动,箭头就往左移动;你把鼠标往右移动,箭头就会往右移动;你把箭头往前移动,箭头就会往上移动;你把箭头往后移动,箭头就会往下移动,那么我们是不是能够通过鼠标来控制显示屏上箭头的位置。

3、鼠标单击动作

用食指快速地按一下鼠标左键,马上松开,请注意观察,你会不会?现在请同学们试一试。

单击左键

4、鼠标双击动作

不要移动鼠标,用食指快速地按两下鼠标左键,马上松开。

双击左键

5、鼠标拖动动作 先移动光标到对准对象,按下左键不要松开,通过移动鼠标将对象移到预定位置,然后松开左键,这样您可以将一个对象由一处移动到另一处。

(二)学生自由练习

教师巡视指导。

全课总结(略)

〔教后记〕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通用16篇)篇十

从教材的结果和内容来看,与以前使用的档案出版社出版的教材相比较简单但很实用,而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学生的接受能力,这夽教材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体现出了各阶段的侧重点,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它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索的能力。三年级的这套教材主要学习内容为:信息技术的初步知识(硬件操作系统);计算机的基本操作(鼠标、键盘以及用拼音录入汉字等)。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刚接触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大部分学生家中配备了计算机,对计算机并不陌生,但操作并不规范,但用以玩游戏居多,所以要可以进行深一层次的辅导。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计算机的用处,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认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学会开机和关机;认识鼠标,知道鼠标的左右两键;学会鼠标的指向、单击、双击、拖动操作;能通过“关闭”按钮,关闭一个窗口;3.了解键盘组成及指法规则,熟练掌握键盘指法及常用控制键的使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坐姿及击键习惯,学会打字。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四、教学重、难点。

1、了解计算机的用处,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2、鼠标的指向、单击、双击、拖动操作。

3、能通过关闭按钮关闭窗口。

4、通过游戏,使学生有兴趣地掌握鼠标的基本操作。

5、了解键盘组成及指法规则,熟练掌握键盘指法及常用控制键的使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坐姿及击键习惯。

五、工作要点及措施。

一、备课,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二、上课以学生上机练习为主,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方面有所渗透和加强。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通用16篇)篇十一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要以现代教育理念为知道思想,运用现代学习理论、网络环境与多媒体技术,对整个教学系统进行规划,在分析学习者的特点、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条件以及教学系统组成部分特点的基础上统筹全局,选择提出教学具体方案,包括一节课进行过程中的教学结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活动形式、教学评价、知识来源、板书设计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实现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整个课堂设计要贯穿一条主线(信息素养)。

一、教学设计应当把握重点。

1.三维度目标。

新课程改革提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育人思想,关注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结构,追寻新时期条件下素质教育理论发展与实践创新的统一。

2、重、难点。

把握本课的重点,难点。

3、学情分析:

4、导入:

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它是本节课的头,别有用心的导入很重要,你要激发学生兴趣,让他在整个课堂中有求知欲望。

5、主体性教学策略。

主体性教学策略:主体参与,合作学习,差异发展,体验成功。注意把握四条认知边界:一是教学的着眼点从怎样旧这点能够缺点错误转移到怎样激励学习潜能;二是不承认差生,只承认个体差异存在,要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三是教学的注意中心应从知识本身转移到获取知识的过程;四是关注教学个性化走向个性群体化的实践策略。

6、学习方式。

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课堂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关系,互相适应,互相促进,优化课堂要素的配置,追寻有效课堂学习的基本要素,提出有效课堂教学的评价指标。

7、教学模式。

8、教师的主导作用。

重视课堂讲授的实效性和时效性,提倡简洁、精练、有效的课堂指导,优化课堂结构,重组环节步骤,重视信息流的整合和有效信息的输载,研究课堂信息的交互性和有效传输。

9、任务设计的重要性:

任务:层次性,适用性,由表及里,逐层深入。

a、目的:你是要学生做什么?给学生一个清晰的思路。

b、广度:你的任务是面向全体学生,还是观向个体差异的学生。

c、深度:因个体差异,任务深度不同。

10、重视课堂练习的实效性。

配置合理、有密度、能够引导学生智力潜能开发的课堂练习。

11、与课程整合。

计算机是一门工具学科,它可以说是其它学科的基础,我们就要培养他们学习的方法,来更好的为其它课程服务。

12、.建立教学评价反馈激励机制。

通过评价的激励,诱导学生的兴趣、意志、情感等学习心理的内在动力体统,引导学生的潜能发展。

多元评价:自评、互评、师评 发展性评价:不以结果为主,更要注重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

审美评价标准:美的标准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结构,不能以常人的标准进行。评价参考:只是为引人注意,还是赏心悦目的感受,更好理解我们要表达的意识。

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需要对教学设计进行评价和反馈,并随时调整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的有关环节。评价、反馈与修改应该贯穿信息化教学设计过程的始终。

1.教学内容的安排。

2.学习者特点的分析与教学方法的选择。

3.教学目标的确定与实现目标的任务途径。

知识   技能    情感。

应特别注意的是,在教学目标陈述中,应该使用表达学生具体行为的动词,尽量避免使用过于笼统、含糊的词语,如“了解”、“学习”、“培养”、“理解”、“认识”、“欣赏”等,用这些动词表述的教学目标,教学后无法测量是否达标。教学目标的陈述主体不应是教师(或讲授内容),而是学生(或学习结果)。陈述教学目标应注意个性化。

教学目标描述用词举例:

(1)结果性目标。

a.知识。

了解——说出、背诵、辨认、列举、复述等。

理解——解释、说明、归纳、概述、推断、整理等。

应用——设计、辩护、撰写、检验、计划、推广等。

b.技能。

模仿——模拟、再现、例证、临摹、扩(缩)写等。

独立操作——完成、指定、解决、绘制、尝试等。

迁移——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等。

(2)体验性目标。

经历(感受)——参与、寻找、交流、分享、访问、考察等。

反映(认同)——遵守、接受、赏识、关注、拒绝、摒弃等。

领悟(内化)——形成、具有、树立、热爱、坚持、追求等。

(二)教学策略的制定。

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它包含以下几层含义:第一,教学策略包括教学活动能够的元认知过程、教学活动的调控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执行过程。教学活动的元认知过程是教师对教学的进程及其中的变化而对教学过程的反馈、调节活动。教学方法的执行过程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师生相互作用方式、方法与手段的展开过程。第二,教学策略不同于教学设计,也不同于教学方法,它是教师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活动的整体性把握和推进的措施。第三,教师在教学策略的制定、选择与运用中要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入手和着眼,要兼顾教学的目的、任务、内容,学生的状况和现有的教学资源,灵活机动地采取措施,保证教学的有效有序进行。第四,教学策略是一系列有计划的动态过程,具有不同的层次和水平。

教学策略有微策略和宏策略之分,微策略关心在一个教学单元(或知识点,如一个概念,一个原理)内部如何组织教学;宏策略考虑如何将多个知识点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教学重难点的分析与突破教学难点的教学措施。

(四)教学过程及细节处理。

2.课堂的引入。

3.学生的合作。

4.教学的拓展与探索。

5.课堂教学评价与反馈。

(五)教学实践体会。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通用16篇)篇十二

2、学会选择及改变线宽。

曲线画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能用鼠标器进行熟练地画图方法。

计算机、网络及辅助教学软件。

一、新课导入。

引入画线的常用工具如果要画线,可以用使用工具箱中的(铅笔)、(直线)(曲线)等绘图工具。

二、新课教学。

1、教学画直线和任意曲线。

(1)教学画直线。

下图是一条直线,若要在屏幕上画出来。我们可以单击工具。这时指针变成“+”形状。然后在画图区选择一点。按下左键,这一点就是直线的起始点,再拖动至另一点。放开左键,这一点就是直线的终点。于是一条直线就画出来了。

用画直线。

(2)教学画曲线。

下图是一条曲线,这条曲线是用工具箱中的画出来的。这种画曲线的`方法是:单击工具箱中的,然后在画图区选择一点并按下左键,作为曲线的起点再拖动到一点,放开左键,一条曲线就画出来了。由于用画出来的是用意曲线,再加上拖动时又不易控制曲线的形状,因此,画图时较少使用它。

用画任意曲线。

(3)教学画曲线。

单击后先在画图区内按下照画直线的方法画出一条直线,然后,将指针指向直线的某一位置,再拖动直线,使直线弯曲,调整曲线的形状,直到满意为止。

2、教师示范画线,利用工具箱中的画线工具画出下面的图形。

(1)在选用直线工具和曲线工具时,工具箱底部的工具状态选择器中出现了如上图所示的几条粗细不同的线条,供我们选择。

3、练一练,用工具画出下面的图形。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会什么?

〔教后记〕。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通用16篇)篇十三

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教科书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主题八。网络中的信息浩如烟海,如何在信息海洋中搜索到自身所需的资料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获取、传输、处理、应用网络信息的基础条件,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课主要介绍关键字搜索和分类目录搜索两种搜索方法,旨在引导学生发解搜索引擎的概念、类型、工作原理,了解并正确使用“关键字”,掌握基本搜索技巧,并能根据信息需要选择最有效的搜索方式。

二、学情分析。

考虑到七年级新生在网络知识、能力方面的群体差异,如原就读于城镇小学的学生学校及家庭都拥有电脑,能经常上网,对网络有一定的了解,能利用“百度”等搜索引擎进行简单的资料查找,而原就读农村小学的学生由于学校信息化建设较落后,对网络特别是网上信息查找较为陌生,教学需由浅入深。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搜索引擎的概念、类型及工作原理;能在实践中掌握关键字搜索和分类目录搜索两种搜索方法,并能根据信息需求选择最有效的搜索方式,能主动探求搜索引擎的帮助信息,提高搜索信息的效率。

过程与方法:能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增强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学会针对具体问题对关键字进行合理选择和提炼,掌握一些适合自己学习和操作的'搜索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搜索引擎给生活和学习带来的极大便利;树立网络安全意识,增强网络道德观,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关键词的选择技巧、了解常用的搜索引擎。

教学难点:掌握基本搜索技巧。

(一)激情导入。

1.播放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动画片《十二生肖》片段,要求学生利用网络搜索自己的生肖传说。(学生动手搜索并七嘴八舌说出自己所属生肖传说。

教师借此机会了解学生网上搜索技能的现状。)。

(二)出示课题,询问学生都用了哪些搜索工具。

解释大家之所以如此快速找到信息,是因为这些网站都有搜索功能,就势引导学生进入搜索引擎学习。(在情境创设下引导学生进入本节学习。)。

(三)分组练习。

请各小组按要求利用网络搜索生肖传说,第一、二组使用百度,三、四组使用google或腾讯搜搜等。学生分组体验几种搜索引擎的使用过程,了解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和类型。组长演示并讲解关键字的使用及搜索过程。通过分组练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自学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明确概念。

师:什么是搜索引擎?搜索引擎都有哪些基本类型?什么是关键字?关键字在搜索中的作用?请列举一些常用的搜索引擎。

(教师提示:为提高搜索效率,多数网站将全文搜索和分类目录搜索合并使用,比如大家常用的“百度”、“谷歌”、搜狗等。学生按照考教师指导进行网上搜索,并认真体会、仔细观察,以进一步明确搜索概念并掌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五)搜索技巧妙用。

1.关键字、词选择技巧。师:关键词越精确,查询范围就越小,结果也相对准确。

2.分类目录搜索。师:要查找某类信息,可单击网站相应栏目或到权威专业网站进行查找。

(遇到困难可利用搜索引擎的“帮助信息”。学生根据教师要求进行网上搜索,并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关键词的选择技巧。)。

(六)探究交流。

师:是否是搜索到的网页(网站)数目越多越好?为什么不同的搜索引擎搜索到的结果不同?(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七)课堂小结。

网上讯息五花八门,鱼龙混杂,大家要增强网络道德观,努力成为网络文明小使者。引导学生树立网络安全意识,增强网络道德观。

五、板书设计。

搜索引擎的类型:全文搜索、分类目录搜索。

搜索查找方式:关键字搜索、分类目录搜索。

关键字搜索:是指在查找信息时,利用网页上提供的搜索信息的文本框,输。

入最能突出主题内容的词语或词组,进行信息搜索和查找。

进行网络搜索的用途:获取我们所需的学习资料或生活常识等。

六、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学生个人回顾教学内容并进行思考和总结,填写学习辅助表。小组对各自成员进行学习效果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教师。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技巧,引领他们在探索中学习。在学习中得到快乐,在尝试中有所发现,在讨论中明白事理,在合作中享受成功,在思想中发现自我,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另外,根据学生能力差异,我使用了分层教学策略,分层次设计学习任务并进行针对性辅导,帮助学生完成学生任务。在教学中,我还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以最快的速度查找到最准确的信息,从而使教学过程相对顺利,教学重难点均有所突破。但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即是没有全面拓展学习内容,学生虽然已掌握搜索方式、理解搜索含义,但没有深入领会搜索在学习、工作及生活中所应处的位置。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通用16篇)篇十四

在我几年的教学中我总认为信息技术这门课就是教会学生如何上机操作,课堂上无非是教师演示、学生观看演示、然后学生上机操作。结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乐观,反应快的学生教师还没有讲完,他就会操作了;反应较慢的学生还没有弄清楚你在讲什么,还有部分学生上课走神,压根没有听见你在讲什么,45分钟就这样过去了。这种教学方法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是一门新课程,它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必须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挖掘学生潜力,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尤其是利用计算机这一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反思:

一、改变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评价方式多样化,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小组评价等多种方式,以过程评价为主。对学生的学习和练习作出评价,以有趣多样的评价激励学生的积极情绪,实现人机对话,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渴望更深层次的了解它,掌握它。希望有一天自己能随心所欲地操作计算机,利用电脑绘画、制做自己的作品、上网聊天、购物等等。信息技术课正好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现在他们终于能够动手操作了,较多的实践机会为学生们提供了大量的动手操作空间,大大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好动心理。但是,如果课堂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听”,“学”跟着“教”走,只要“我说你做”就可以了。而信息技术是一门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教师仍按以前的做法,学生很容易产生“三分钟的热度”,过后就凉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较容易掌握的内容,我们应该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学生们边学边练,很快就学会了本节内容。使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信息技术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采用探究式学习,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的优势,成为信息的广播者,为学生提供动态的,丰富的信息;尝试点拨的引导者,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设空间;知识反馈的调整者,激活学生积极探索的自信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帮助下,小组合作交流中,利用动手操作探索,发现新知,自主学习。

兴趣是推动人们认识活动的内部动力,它是构成青少年学习积极性的最重要的心理因素,是自觉完成任务的力量源泉。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从自己丰富的教育经验得出:“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力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在信息科技的教学中,遵循学生兴趣发展规律,努力培养学生学习信息科技的兴趣,使学生能以饱满的情绪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轻松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

最基础的问题入手,先对学生布置作业,让自己独立去完成,也使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挖掘学生潜能,使学生有了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完成后在进行检查和讲解,对作出来的同学进行当堂表扬,对疑难问题进行分析讲解,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创设和谐学习环境,保持良好学习情趣。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让我懂得,鼓励和诱导相结合,排除学生学习中各种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抵触情绪,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是保持学生学习情趣的最佳手段。

我校现在每班学生都在三十人左右,绝大部分同学都有机子操作,但在上机操作时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教师要一个一个教根本忙不过来,肯定会挫伤没有被辅导到的同学的积极性,因此在分组的基础上,采用“学生教学生”的教学方法。让几位先掌握的、基础好一点的同学当“小老师”,把他们分到各组去辅导,这样即可以减轻教师逐个解除学生的疑惑,也使“小老师”们得到锻炼,使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还克服了部分学生惧怕老师现象。从而使所有学生不会的问题得到解决。在这种分组教学的情况下,教师的作用并没有失去,我们正好可以集中精力去辅导个别“特困生”,使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提高操作水平。同时,在同学互相辅导学习中增进了友情,了解到合作的重要性,创造出合作学习的和谐氛围。

三、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法。

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由于建构主义学习活动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且是真实的',因而学习者就更具有兴趣和动机,能够鼓励学习者进行批判型思维,能够更易于提供个体的学习风格。建构主义认为,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真实的任务和学习领域内的一些日常活动或实践。这些贴近生活真实的、复杂的任务整合了多重的内容或技能,它们有助于学生用真实的方式来应用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意识到他们所学知识的相关性和有意义性。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创造性、操作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特点的课程。“任务驱动”这一教学法既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也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总之,要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只要我们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处处留心,时时注意,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及时了解新的动态,使用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认真分析和研究教材、学生,拿出一套切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让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使我们的学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发挥更大的潜能,提高他们驾驭计算机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通用16篇)篇十五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鼠标的用法。

鼠标的各个操作方法。

鼠标的双击操作及拖动。

计算机、网络。

1、新课导入。

同学们看到过老鼠吗?那么老鼠长得是怎样的呢?

那么我们看一看电脑上的哪个东西最像老鼠?哪些地方像?

那我们知道鼠标有什么用吗?鼠标可以操作电脑,那么鼠标到底怎么用,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讲,如果认真的学的好的同学?老师还会奖励他玩一个好玩的游戏。

2、新课教学。

(一)教师讲解。

1、握鼠标的基本姿势。

手握鼠标,不要太紧,就像把手放在自己的膝盖上一样,使鼠标的后半部分恰好在掌下,食指和中指分别轻放在左右按键上,拇指和无名指轻夹两侧。(先请一个同学试一下。再请另外一个同学也试一下)。

2、用鼠标移动光标。

在桌面上移动鼠标,您会看到,显示屏上有个箭头也在移动,你把鼠标往左移动,箭头就往左移动;你把鼠标往右移动,箭头就会往右移动;你把箭头往前移动,箭头就会往上移动;你把箭头往后移动,箭头就会往下移动,那么我们是不是能够通过鼠标来控制显示屏上箭头的位置。

3、鼠标单击动作。

用食指快速地按一下鼠标左键,马上松开,请注意观察,你会不会?现在请同学们试一试。

单击左键。

4、鼠标双击动作。

不要移动鼠标,用食指快速地按两下鼠标左键,马上松开。

双击左键。

5、鼠标拖动动作先移动光标到对准对象,按下左键不要松开,通过移动鼠标将对象移到预定位置,然后松开左键,这样您可以将一个对象由一处移动到另一处。

(二)学生自由练习。

教师巡视指导。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通用16篇)篇十六

练习统筹完成事情的过程。

使用画笔画图与修改。

使用画笔画图与修改。

计算机、网络及辅助教学软件。

复习:窗口的打开与关闭

利用画笔,我们既可以用来制作简单的图案、图形,也可以绘制比较复

杂的艺术图案;既可以在空白的画稿上作画,也可以修改其他已有的画稿。

1、启动“画笔”。

2、打开一个文件。

3、修改图形。

(1)教师讲解。

使用“橡皮”的操作步骤是:

用鼠标单击普通橡皮或者彩色橡皮选择“橡皮工具”。

用鼠标单击“线条尺寸框”上的合适线条,选择适合的线条宽度。当线条宽度越大,橡皮擦除面积会越大。

用鼠标左键在颜色盒中选择合适的颜色。

将鼠标指针移动到要擦除的区域,这时鼠标指针变成了“”。拖动鼠标,鼠标移动什么位置,什么位置将被擦除干净。

(2)教师示范。

(3)学生自由练习。

教师巡视指导。

4、放大镜的使用。

我们用放大镜,可以把很小的、看不清的地方放大,然后再进行图形的修改。放大镜可以修改图形细微的地方。

教师演示:让学生观察使用放大镜的效果。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略)

〔教后记〕

相关范文推荐

    武警部队集训心得体会大全(19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学习和工作生活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和概括自己的收获和成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

    家政服务行业心得体会(实用18篇)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提高自己。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在还没暑期放假的时候,我就得知我很荣幸可以

    知识考试心得体会(专业17篇)

    心得体会是在个人学习或工作中对经验、思考和感悟的总结和归纳,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或经历的经验教训。总结过去的经历,我意识到自己在很多方面都有所

    客服培训总结(专业20篇)

    在培训工作总结中,我们需要全面评估培训过程中所涉及的各个环节,包括培训内容、教学方法和学员反馈等。需要参考一些培训工作总结范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值得

    学校法治心得体会报告(实用15篇)

    心得体会是通过反思自己的行动和经历,总结出的有关某个问题或主题的个人见解和认识。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以下的心得体会样文,相信会对大家写作有所启发。

    客户经理助理工作总结大全(21篇)

    月工作总结需要从多个方面来考量,包括工作量、工作质量、团队合作等等。以下是小编精选的一些范文和案例,希望能够引起大家对月工作总结的兴趣和重视。找不准位置,也就找

    煤矿领导讲话心得体会总结(优质15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所得到的宝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推荐以下心得体会范文给大家,希望对大家的学习和写作有所帮助。第一段:引言(150字)。在职场中,与领导

    火灾逃生小知识教案(热门18篇)

    教学工作计划能够帮助教师合理利用时间和资源,提高教学效果。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系统教学的重要依据,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如何制定一份具有针对性和实施

    河南水灾心得体会报告范文(20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接下来是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灵感和思路。最近,河南省遭遇了罕见的暴雨灾

    商场国庆节活动方案设计(汇总17篇)

    制定活动方案时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成功案例,但也要因地制宜地进行调整和创新。下面是一些充满创意和效果显著的活动方案,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动背景:岁月见证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