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水的哲学意义论文(汇总19篇)

时间:2023-10-30 作者:笔舞2023年水的哲学意义论文(汇总19篇)

范文是从大量实践中筛选出的精华之作,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小编特别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优秀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

2023年水的哲学意义论文(汇总19篇)篇一

一个问题往往有许多答案,然而很多人却认为只有一个。放开眼多方面地去看吧!不管是什么人、事、物,你都会看到它的多姿多彩。

上完《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我有了一种与课文截然不同的体会。

两个都对!莎士比亚说:“有一百个观者就有一百个哈莫雷特。”正如达芬奇画鸡蛋,看鸡蛋只要从不同角度就会画出不同的鸡蛋。如老头塞翁,思考问题从不同侧面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古今中外有一大堆的事在证明这一道理。

而我又在书上读过这么一个痛心疾首的故事:同样是一个灰姑娘的`故事,在美国小学生课堂上学生和老师联想到了生活、朋友甚至故事中不合理的地方。而在中国学生的课堂上大家只搬照书上的,只有比喻啦词句啦以及前人帮忙整理出来的主旨。那文章中有一句话虽然讽刺但还是有真实性的“不好好上课就不能考出好成绩,不能考好成绩就不能上好大学,不能上好大学就.......”

大家都是学生,但是我们是照搬书上和借鉴前人成功经验来做,我承认这样是可以少走弯路少摔跤。但这里又有多少是你自己做成的呢?这个世界是多元化的,可以拓展到好多不同的层面,只怕我们没有想过质疑过。放开眼、放开手、放开心,去从不同的角度看世界,去用新的方式去做一件事,用自己独特的一面去感受世界!

2023年水的哲学意义论文(汇总19篇)篇二

摘要:席勒美学思想在西方美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他所撰写的《审美教育书简》系统地阐释了他的美育理论。论文详细论述了席勒美育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以及主要观点,并指出这一思想对于解决我国目前教育问题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席勒;审美教育书简;美学理论;教育问题;指导意义。

在西方,美学理论古已有之。虽然无论是在古代、中世纪还是在文艺复兴时期,诸多思想家们都纷纷注意到美学的各个方面,对“美”的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思考。不过,作为专门研究“美”的一般美学成果则主要归功于18世纪。一般认为,鲍姆嘉通(1714-1762)创立了美学科学,或至少认为他发明了“美学”这一名称。总之,在整个18世纪,被正式表达为美学的审美经验受到了“科学”的研究。

“美的艺术和美的科学”问题充满了这个世纪。”18世纪美学理论的核心则聚焦于弗里德里希・席勒的理论见解。席勒通过一系列诗化的美之哲学论证,一方面构建了一个理想的美学乌托邦,试图将理论的美学引向行动的美学,借助美育使人类在未来建立起一个自由的理性王国。“这个美学范畴体系的构想可以说是西方美学史上最完备的和最细致的,而且至今也很少见有如此完整而精细的构想。”另一方面,他使美学进入了哲学的中心范畴。塞维尔认为“:在18世纪美学理论中构成一个关键性转折点的是席勒的美学理论,而不是康德的《判断力批判》。

因为席勒的美学理论比康德的理论更多地指出了未来的道路。理查德・克罗纳(richardknoner)试图表明,席勒的美学理论影响了德国唯心主义的发展,因为它使美学在哲学进程中成为一个中心角色。”席勒美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本文拟就通过详细解读席勒的《论人的审美教育书简》(简称《美育书简》)一书,发掘其美育理论的核心内容,并探寻对我国教育问题具有现实意义的指导性思想。

《美育书简》成书的直接原因是法国大革命的发生和发展。法国大革命在他心中引起了巨大的震动,随着革命引起的暴力逐渐失去控制和不断扩大,和许多德国知识精英包括歌德一样,席勒从支持转向了反对。大革命的暴力趋向使他认为当今人类处于两种状态:颓废和野蛮。处于上层的这些所谓文明阶级,已经失去了任何的创造激情“,显出一幅懒散和性格败坏的令人作呕的景象,这些毛病出于文明本身,这就更加令人厌恨。”。而下层阶级“从长期的麻木不仁和自我欺骗中清醒过来,人的大多数都一致严正地要求恢复人不可丧失的权利。但是,他不只是要求,他还处处挺身而起,要用暴力夺取它”。尤其糟糕的是文明阶层的意志衰退,他把这些人类的堕落归咎于启蒙文化。从而他认为到通过革命是无法令伦理国家出现。因此,席勒认为人在政治上能实现自由之前,必须取得道德的自由,“要改革国家,获得政治自由,必须首先改革时代的性格,恢复人的天性的完整性”。

另外,席勒生活的年代,欧洲工业化已经形成规模,机械化程度日益提高,社会分工不断细化,人们成为社会这部庞大机器的'细小零件。

科技的专门化导致学术更精密的分工。现代文明把人类天性引向分裂,也不断的背离自然之道。这样的社会状况促使席勒思考人类文明如何能和谐长久的发展。席勒视美为人性的完满实现,因而将美与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相贯通,使之成为人类从必然王国到达自由王国的中介。

他通过《美育书简》论证人类社会只有通过美育的途径,才能从自然国家假道审美王国走向伦理国家。

给近代人造成这种创伤的正是文明本身。只要一方面由于经验扩大和思维更确定因而必须更加精确地区分各种科学,另一方面由于国家这架钟表更为错综复杂因而必须更加严格地划分各种等级和职业,人的天性的内在联系就要被撕裂开来,一种破坏性的纷争就要分裂本来处于和谐状态的人的各种力量。这样,直觉知性和思辨知性就敌对地分布在各自不同的领域,怀着猜疑和嫉妒守护各自领域的界限。

席勒在这里指出,现代人性的分裂,感性与理性的对抗,违背了自然法则,阻碍人类文明走向更高阶段,成为人类社会长久发展的屏障。

在前十封信中席勒尖锐地批评了启蒙运动时期的“纯粹理性文化”,对现代人及现代文明作了激进的批判。但他的历史观并不否认现代文明的进程,认为这个阶段是一种无法逆转的、必然的文明进程,但是人的个体却为此牺牲了完整的人性和尊严,现代所缺少的正是理想化了的古希腊人所具有的整体性、和谐以及和解。

天性的完整性。从而使当前的自然王国经由审美王国达到人类理想的伦理王国,也就是自由王国。

那么如何进入这一人性完美的过程呢?席勒提出了一种将“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结合起来,使之变为“游戏冲动”的主张。当我们摆脱了任何外在与内在的压力去做一件自己高兴做的事情时,我们就获得了“游戏冲动”。这种“游戏冲动”就是美的内容。正是这种游戏冲动在物质世界与道德世界之间搭起了桥梁。

席勒之美既不是物质性的强制,也不是精神或道德的强制,不以功利为目的,弥合理性与感性间的分裂,促进两者的和谐。人没有经过审美教育,就不可能享受政治自由。在提出建立一个审美王国的同时,席勒既希望用美学改造现实,又希望保持缪斯王国的精神品质,不愿它沦落进庸俗的实用主义范畴。这种美学追求则决定了席勒的美学乌托邦。

2美学乌托邦的实现意义。

席勒的美学理论被认为是西方美学最重要的基石。理查德・索默(richardsommer)从心理学观点出发,主张席勒而非康德是18世纪美学的顶峰。他的美学理论影响了德国唯心主义的发展。席勒对审美经验的分析含有社会的、政治的和社会学的批判意义。如果没有席勒,赫伯特・马尔库塞式的空想也许是不可能的。荣格的心理学理论处处显露出席勒思想的痕迹。

尽管如此,席勒美学理论一直没有脱离“乌托邦式的美学王国”这一冠名,历代研究者始终认为他虽然尖锐批判了现实,却无力为人类的未来提供一个万灵药方,只好借助想象力设计一个无法实现的美好梦幻乌托邦。恩格斯曾经赞扬黑格尔说“,没有一个人比他更辛辣地嘲笑了席勒所传播的那种沉湎于不能实现的理想的庸人倾向。”也有人说席勒虽然开出了治疗社会疾病的药方,但它却不能用来治病。

但是,如果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席勒的美育理论则对我们现在的教育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席勒提倡的美育思想以培养个体人的人性完整,道德完善为目的,反对功利性的教育方式和社会评价体系。反观我国现在的教育现状,不得不让人忧心忡忡。整体教育制度和教育氛围存在许多问题。

我国当前教育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整个社会对个人的评价体系是唯功利性的。至于人的全面发展,道德培养,则无力,也无心论及。就像席勒所说的:倘若公共社会把职业当作衡量人的标淮;倘若他尊重甲公民是因为他的记忆力、尊重乙公民是因为他有把一切都分得象表格一样精确的知解力,尊重丙公民是因为他有机械的技能,倘若它一方面不问性格如何只要求知识,相反,另一方面又为了一种遵守秩序的精神和奉公守法的行为就原谅知性的最大黑暗。物质枷锁的束缚使人越来越胆颤心惊,因而怕失去什么的畏惧甚至窒息了要求上进的热烈冲动,逆来顺受这个准则被看作是最高的生活智慧。

针对我国当前所面临的教育问题,不妨从席勒的美育理论中寻找解决的方法。席勒的美学思想始终是注重人的全面发展,道德完善和自由精神。对于教育他严厉指出“培养个别的力,就必须牺牲这些力的完整性,这肯定是错误的”必须注重感性与理性的协调,因为“感受性越是得到多方面的培育。它越是灵活,给现象提供的面越多,人也就越能把握世界,越能在他自身内发展天禀;人格性越是有力和深沉,理性获得的自由越多,人也就越能理解世界,越能在他自身之外创造形式。”而要做到全面发展,就应当通过审美教育。他提出以游戏为手段,对受教育者要通过高尚精神的引导和感染来提高他们的美德和品质。“你要把任性、轻浮和粗野从他们的娱乐中排除出去,从而你也就能够不知不觉地把这一切从他们的行动中,最终从他们的意向中驱除出去了。不管你在什么地方遇到他们,你都要以高尚的、伟大的、精神,丰富的形式把他们围住,四周用杰出事物的象征把他们包围,直到假象胜过现实,艺术胜过自然为止。”3结语席勒的哲学是爱的哲学。对他来说,宇宙是一条伟大的锁链,爱担保了生灵在伟大锁链中的关联,万事万物都被爱束缚在这条永恒的锁链上。但他的爱的哲学并不是一种幻想的彼岸,完全是经验的。

它涉及一种我们都能在内心体验到的爱。所以,他的美学理论也是从爱的激情出发,以对自然人性的尊重为目标,希望通过审美教育能使人类文明与宇宙和谐共生,使爱永存于天地之间。

席勒之爱的哲学如能应用于我们的教育之中,我们的社会之中,那么我们必会迈步于通向席勒所梦想的伦理王国的大道之上。

参考文献:

[1]蒋孔阳著.美学新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1.

[2](美)l.p.维塞尔著,毛萍,熊志翔译.活的形象美学:席勒美学与近代哲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

[3](德)弗里德里希・席勒著,冯至、范大灿译.审美教育书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12.

[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9.

[5]张玉书选编.席勒文集vi[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9.

[6]高建平.席勒的审美乌托邦及其现代性批判[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35(6).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德)吕德格尔・萨弗兰斯基著,卫茂平译.席勒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

2023年水的哲学意义论文(汇总19篇)篇三

各位领导、专家和同行:

大家好!

《高中生多元文化价值观培养》课题已经于今年2月被自治区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正式批准立项。根据课题管理的规定,现在由我代表《高中生多元文化价值观培养的方法研究》课题组向大家作开题报告,请大家对我的报告提出宝贵意见,在此我向大家表示真诚的感谢。

本研究课题希望通过校本课的开发来对学生进行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培养,并探索一种有益的实践方法。本研究课题的研究周期初步定在三年。第一年我们做作准备工作,进行该课题相关的信息搜集和调查,为第二阶段的研究做准备。第二阶段为实验研究阶段,该阶段我们采用班级实际教学中的实验法,通过问卷调查和学生意见反馈来积累课题资料。第三阶段为理论总结阶段,整理出最终的结题报告课题论文和校本课教材,申请结题。

选取高一年级三个班级作为实验班,在正常教学外分别按照课题的设计增开校本课,计划开设《世界三大宗教介绍》、《发达国家介绍》、《内蒙古三少民族介绍》三科校本课,将每一教学内容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授课,并最终形成校本教材,另选其他两个班级作为对比班,按原计划组织教学。考虑到本课题的内容较多,我和刘江宇、李杰将主要承担《世界三大宗教介绍》、《发达国家介绍》等校本课的开发,姜振国等将承担《内蒙古三少民族介绍》的研究工作。

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需要做大量的调查。这一点我们准备通过网络进行搜集,通过对网络上全国教育同行的调查和教育网站的'研究来实现。如果全国有与本课题关联较大的会议或培训,我们将申请参加。同时本课题的第二阶段需要确立实验班和对照班,针对学校每个年段都设实验班和普通班的现实,我准备从这两种班中分别选取实验对象,并分别确立对照班。

课题研究的内容我们初步准备分以下几个方面:

1、世界三大宗教介绍的校本课开发。

2、发达国家——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以色列介绍的校本课开发。

3、内蒙古三少民族——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介绍的校本课开发。

4、网络优质教学信息资源的发掘与探索。

5、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网络备课,制作课件并进行实际教学效果研究。

高中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方法研究是一个长久而宽泛的课题,本课题组仅仅在多元文化教育方面开展了一定的探索,所以我们在这里也向我们的广大同行发出邀请,如果您对我们的课题感兴趣,并且很想参与我们的研究,请您尽快和我们联系,我们将向自治区课题管理部门申请加强本课题的研究力量。

同时我们真诚的恳请各位领导、专家和同行能多指教。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各位领导的支持和各位专家的指导,我们也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支持与帮助。

谢谢大家。

2023年水的哲学意义论文(汇总19篇)篇四

当现代历史研究要求打破思辨的历史观念时,历史哲学的研究重心随即转入历史认识论的领域。认识论转向的历史哲学不是径直去考查历史本身,而是首先考查历史认识的主体认识历史的能力,于是,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就成为历史认识论讨论的核心内容。而以历史为对象的认识过程,则关系到历史认识的客体及历史认识的主体。从历史认识的客体来说,存在着一个历史事实的客观性问题;从历史认识的主体来说,又存在着一个历史撰述的客观性问题。历史认识中主客体的复杂性,使历史认识论的审查变得比批判哲学中的认识论问题更加复杂。

一、历史的“物自体”:作为“硬核”的历史事实。

从历史事实的客观性方面来看,从事史学实践的历史学家在历史知识的客观性问题上几乎不会产生原则上的分歧。因为一般情况下,他们从自然主义的角度出发,认为历史事实就是指在过去的时空中确实发生的事件,在历史事实就是“过去的发生”这一点上,一般不存在什么争议,有争议的问题发生在认识论层面,即从认识论出发,对于一个历史哲学家来说,他追问的不是针对特殊判断的真实性,而是追问历史认识的主体究竟能否精确地到达“事实”,追问历史认识的主体能否使自己对过去的认识与实际情形完全一致。很遗憾,这个表达方式本身就有问题,这是因为这个陈述在表达出这一问题的时候,刚好碰到了以历史认识论批判为己任的分析、批判的历史哲学所反对的问题。从认识论角度说,“保证对历史事实的认识与实际情形完全一致”这种思想方法本身就是非历史的,它是真理的符合论,因为它把历史认识看成是“错误向真理的朝圣”。分析、批判的历史哲学所反对的内容之一,就是在历史认识问题上“完全照原样重构过去”的“客观主义态度”。“客观主义”的历史研究相信,历史学家能够并且已经认识了历史事实,历史学家唯一的事情就是按原样讲述一切。即使是笛卡尔那样轻视历史学的人,也并不否认人们能够认识历史事实。通常所言的历史学是“用一千个谎言掩盖着一个事实”,也只是抱怨历史撰述中的历史学家的主观性而并非否认历史事实的真实性。历史事实的客观性被视为历史认识论中的一个“硬核”。

历史研究中的实证主义就是坚持这种“硬核”的,比如,兰克所坚持的“如实直书”的实证主义的理念。兰克认为,历史事实是不依人的意志转移的、独立于历史认识主体的客观存在;经过严格考证的史料是客观存在的真实反映;如果史料的搜集是全面的,历史学家又不将他的个人特征强加给它,那么我们就可以还历史以本来面目,但是,问题恰好就出在这里。分析、批判的历史哲学就是指向这个“硬核”的,即所谓的历史事实究竟是什么?它不可能是脱离人的认识的那种绝对的、冷冰冰的客观存在,这是显而易见的'。在分析、批判的历史哲学中,新康德主义打破了“如实直书”的理念,其出发点是,历史认识中有其不可离弃的主观性因素,我们脱离这一点去奢谈客观的历史真实,历史认识就不可能达到完全的客观性。所以,历史真实也无疑带有历史学家个人的特征,不管这个历史认识的主体是否意识到这一点。

以克罗齐为代表的新黑格尔主义的历史研究,继续了新康德主义的批判。克罗齐颠覆性地提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强烈反对“如实直书”的客观主义认识观念。他认为历史不是死去的历史,而是活着的历史,过去就活在现在之中。我们总是从现在的立场出发,以当前为观察点去认识过去的,因此,历史就只能是引起我们当前关切的历史,所谓的历史事实只是与历史学家的“趣味”相关切的历史事实,是和历史学家生活的时代相关切的历史事实———历史事实因此就不可能具有“如实直书”的那种客观性。

这些发生在历史认识论上的讨论,的确指出了历史研究领域中的那种非批判的历史认识观念,要求人们重新理解被想当然了的历史事实,过去发生的并不像自然科学中那样是可以通过特定的条件设定重复观察到的。而在实际中,我们是把认识到的历史事实当作历史事实本身,这样一来,所谓的历史事实就只能是我们所知道的历史事实,也就是说,历史事实仅仅只是迄今为止我们所获得的认识。还可以这样来表达,在历史学家创造历史事实之前,历史事实对于任何历史学家而言都是不存在的。当历史认识论讨论到这里的时候,情况变得复杂起来,因为此时我们已经突然发现了一个“历史事实的哥白尼”。直白地说,不是历史事实决定我们对历史事实的认识,而是我们关于历史事实的认识决定历史事实。这也就意味着,历史事实就是历史学家的塑造,是历史学家在认识中确立的东西。或者说,历史事实的原貌已经不可能在认识论层面获得,已成为一个历史的“物自体”。

二、“虚构中的虚构”:历史撰述的客观性。

在历史认识客观性的问题上,除了涉及认识对象(即历史事实)的客观性问题,还涉及历史认识的主体问题。不过,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历史认识的主体在历史认识论的讨论中,尤其是在分析、批判的历史哲学讨论中,主要是指历史学家。从历史认识主体的方面来考察,其实也就是追问历史撰述的客观性问题。借用沃尔什在《历史哲学导论》第五章的标题来说,“历史学可能是客观的吗?”

历史学是关于历史事实认识的理论,是历史学家以历史事实为“材料”,通过对历史事实的理解与阐释而撰述成的知识体系。它包含两个主要的层面,首先就是历史事实的层面,但纯粹的历史事实并不是历史学,而只是史料的堆积,所以历史学的第二个层面就是围绕历史事实并使历史事实成为可理解的历史撰述。历史撰述是历史学家对历史事实的理解与阐释,追问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或者说历史学何以可能的问题,也就不能只追问历史事实的客观性问题,也要追问历史学家对历史事实的理解与阐释的客观性问题。历史学家仅在历史事实的客观性问题上达成一致,并不能保证历史知识的客观性,因为历史学家在构筑历史学的时候,对如何将历史事实纳入到历史的撰述中,仍然会产生很大的分歧。因此,一种“公正”、“客观”的理解与阐释是否能成为争论的中心,这个问题是历史认识论最难解决的问题,也是史学实践中经常发生争论的问题。

新康德主义历史研究者认为,实证主义的历史学是非批判的,而一门真正的历史学“是一门批判的科学。他们的职责不只是记录和阐述,……没有这种批判观点,就没有这种历史。一个历史学家是否成熟,其根据就在于他是否明确这种批判观点;因为如果不是这样,在选材和描述细节时他就只能按本能从事而无明确的标准”。那种认为只要掌握详尽的材料和正确的方法就可以达到客观性的观念,只能是一种天真的信仰或偏见。

如果历史学不能驱除主观性的障碍,那么历史学的合法性就成为问题。新黑格尔主义者在解决这一问题上另辟蹊径,克罗齐与柯林伍德选择了在本体上把历史上升为“思想”的道路。如果我们可以假设新黑格尔主义的历史本体论思维是正当的,那么这一方案不仅如愿以偿地解决了“历史物自体”的问题,也解决了历史理解与阐释中的客观性问题。因为,如其所言,思想是唯一的实在,历史与思想是同一的,那么历史必然也具备唯一实在的性质,历史完全成为思想本身之后,也就不存在经验的历史现象界与本体界二元对立的问题了———但这都是建立在本体论假设之上。

在柯林武德看来,“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批判性仍然不够彻底,历史学家只了解孤立的历史事实是不够的,如果不深入历史人物的思想世界,恐怕连历史事实都很难理解,就更不用说理解历史本身了。历史学家所要追求的是这些思想过程,所以,“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的观点就是理所当然的了。历史认识论的初衷是确立历史认识的客观性,却走上了一条“历史即心灵的自我认识”的道路,并且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

在批判哲学的历史认识论表达方式中,历史知识的客观性问题变得渺茫了,历史认识论的批判并未确立起历史知识的合法性,在患有“主观性”恐惧症的狭隘视野中,无论是新康德主义、新黑格尔主义,还是其后的新实证主义的历史研究,都摆脱不了“历史物自体”,或许也只好戏谑地承认,“历史就是‘生活的女主人’,但她是一个轻薄的女主人。然而我们一直在追寻她———这种追寻从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时代就开始了……这个主题必须被假设但永远难以达到,并且是不能取得一致意见”。

三、史学实践中历史认识客观性和解的可能路径。

值得庆幸的是,从事历史研究的那些历史学家,并没有因为历史哲学上的认识论批判而使其工作停止下来,并没有因为“历史事实的哥白尼”而对历史事实的客观性产生恐慌。在史学实践中,历史学家相信他们在原则性上能够达成一致意见,但这不是说对历史事实的认识论批判理论对历史学家毫无影响。因此,现在就有必要审查一下在历史研究的实践中,历史学家究竟是怎样看待历史事实的。

为了更清晰地呈现出史学实践中历史学家工作时的思路,我们现在有必要推出两个认识论中的概念,即沃尔什所说的“符合论”与“融贯论”。按照“符合论”信念,“如果一个陈述符合事实,那么我们说它是真的;反之亦然,如果它是真的,它就符合事实。因此,真实性和符合事实似乎就是两个可以互相通用的名词;而这个理论就只在于强调它们的相等。真理———它的拥护者说———就意味着与事实符合;因此凡是并不符合事实的陈述,就都不可能是真的。”沃尔什认为,“符合论”对于头脑不太复杂的人来说,只不过是一种不言而喻的说法罢了,它不能告诉我们究竟某一信念是否与实在相符合。但无论如何,我们摆脱不了“与实在相符合”这一根深蒂固的信念;所以,史学实践中的历史学家的确抱有这样的信念。对他们来说,历史事实的客观性是通过“去伪存真”来实现的,就是对从前的历史学留下来的历史材料进行分析、梳理,通过考古发掘等发现,在分析比较中去掉相互抵触的部分来实现的,在这一点上没有什么不明白的。“融贯论”是一种这样的主张:如果一个陈述表明可以和我们所准备接受的其他陈述相适合(或者说不相互抵触),那么它就是真的。例如,在史学实践中,要确定“秦始皇是死在出巡的路上”这个历史事实,如果这个历史陈述不与史学家已经“准备接受”了的“秦始皇不在咸阳城”的历史陈述相冲突,那么这个历史事实就是真的。用史学家常挂在嘴边的一个术语就是“孤证不立”,恰好也能表达其中的意思。然而我们知道,“秦始皇不在咸阳城”不是自明的历史事实,所以“符合论”并不是历史学家的全部信念,他们时而又依靠“融贯论”。由此看来,历史学家的工作无疑类似于在“符合论”与”贯融论”之间的冒险。

在认识论视阈下,历史认识的客观性自然涉及主客体两个方面,也会自然形成历史事实的客观性问题与对历史的理解与阐释的客观性问题。历史事实的客观性问题是由历史学家“对过去的认识如何与过去的发生相一致”而引起的;而历史理解与阐释的客观性是由历史学的“意识形态”———理解与阐释的“前结构”而引起的。历史认识论批判的成果值得肯定,历史并不单纯是史料的函数,更重要的,它也是历史研究者思想的函数。历史认识不仅要以历史事实为依据,而且需要以现实生活为契机,注入历史学家的思想,需要历史学家精神世界的融入,历史的理解与阐释需要注入历史学家的灵魂。但分析、批判的历史哲学在认定历史认识主体的主观性特征影响认识结果的同时,又坚守在主观性与客观性势不两立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中。历史认识中具有其主观性这一特征,使其与自然科学明显不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历史完全没有客观性可言,或者说,我们以自然科学中的客观性去要求历史认识中的客观性未免过于苛刻。

用伽达默尔的解释学理论来说,对客观性的认识必须具备一种超越性的视野,客观性是根置在“成见”之中的,没有任何“成见”,也就没有任何客观性可言,“成见”虽然包含不合理的因素,但也正因如此,才成为“合理的成见”。进一步讲,在历史知识的客观性问题上,那些没有贴上“偏见”标签的乃是真正的偏见。从解释学的角度出发,伽达默尔认为,在历史认识中、在历史性的时间跨度中,我们可以借助历史的发展来淡去“偏见”中属于某一个时代的特殊关切(如现代社会中的功利主义),这样我们就有可能带着比较“客观”的态度去认识对象。在解释学的理解中,客观性乃是各种不同的主体“视界”相互“融合”的结果,客观性不仅仅是开放的、批判的、历史的、生成的,而且连“偏见”也是开放的、批判的、历史的、生成的。

总而言之,历史认识主体的主观性特征并没有对历史认识的客观性形成真正的威胁,历史方法论和认识论的中心问题在于,客观地认识过去只能在认识主体的主观性中获得;历史认识的合法性,既有历史认识的客体向度,也有历史认识的主体向度,而且也正是由于主体向度才赋予客观性以开放性与生命力。那种要求上帝视角下的客观性,只能陷入罗蒂所指出的视角中心主义的镜式魔障。

2023年水的哲学意义论文(汇总19篇)篇五

在教育部8月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5号])》中指出,“近年来,我国教师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教师教育改革持续推进,教师培养质量和水平得到提高,但也存在着教师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不强、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陈旧、教育实践质量不高、教师教育师资队伍薄弱等突出问题。大力提高教师培养质量成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教师的培养关系着国家、社会和民族的进步与希望,国家对于教育的期望和重视最终体现在教师的培养和发展方面。因此,如何培养出高素质的、优质的、一流的师资就成为教师培养院校的重要任务。“通过招生模式、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学组织和管理体制‘五位一体’的深层次改革,构建起教师协同培养的新模式。这一模式通过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解决了单一学校培养教师的资源限制问题;通过优质资源的本土转化,促进了区域文化融合,解决了单一体系培养教师的模式趋同问题;通过灵活多元的成长通道,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解决了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相脱节的问题,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扩展价值。”[1]基于此,高等师范学校应开展高校教师进中小学进行相关教育教学研究的活动,从而形成教师培养新机制。

一、协同教育提出的背景及任务。

(一)协同教育提出的背景。

教育部教师[]4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开展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是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强化师范生实践教学,提高教师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是加强教师养成教育,引导师范生深入基层,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必要途径;是密切高师院校与中小学的联系,促进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更好地服务基础教育的重要纽带。开展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也有利于帮助农村中小学提高师资水平,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2]师资培养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如何确保师资培养院校能够为各级学校培养出符合学校实际需求的高素质教师,就是需要探讨的。“教师教育问题”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破解“教育人才培养难题”,是扫清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障碍的重要举措,通过大力发展教育,来提高全社会人口的受教育水平和人力资本含量,提高教育对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动力水平,从而推动社会在各个领域的进步,以从根本上解决“教师培养问题”已逐渐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这是教育受到教育界关注的根本原因。

自现代意义上的师范教育产生之初,“师范性”就是师范教育的主要特征,而实践性培养作为“师范性”的集中体现历来也是师范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因为从师范教育的历史发展来看,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师范人才的培养中始终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性培养强化实践环节,提高师范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3]协同教育以提升教师教育培养的质量、带动教师教育专业建设和教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调整教育研究的服务面向三位一体的共同体创新能力为核心,形成“教育高地、科研阵地、培养基地”,将协同教育的协同主体打造成具有开放性、实践性和发展性特点的平台,并围绕这一特征设计新型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汇聚创新要素,对内整合资源,对外协同发展。

(二)协同教育提出的任务。

1.开展协同地区义务教育师资培养均衡发展。

研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仅指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的内部均衡发展,而且也包含着义务教育对县域社会经济结构转型与适应的外部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本质在于义务教育师资的均衡发展。从义务教育发展的事实来看,义务教育发展的外部失衡问题日益突出,由此加剧了义务教育的内部不均衡。关注内部均衡而忽略外部均衡问题,则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就会丧失其社会基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目标就难以实现。因此,突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困境,需要将内部师资培养均衡与外部师资使用均衡有机地结合起来,重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概念。

2.协同开展师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发展的研究。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协同主题发展的平台,开展师资培养学院和师资使用学校有效教育教学研究。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新课程、积极倡导规范办学行为与减负增效提质的今天,如何坚持“借助教学促进学生(师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增强师资培养院校课堂有效教学培养的的意识,注重有效教学方法与技术的运用,评价中小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益是协同主体的基本研究任务。

3.协同开展探索地区校长和教师定期交流制度的研究。

探索地区校长和教师定期交流制度,探索推进完善义务教育阶段校长、教师轮岗制度。由县(市区)级或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对所属区域内的校长、教师有计划地在不同学校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交流任教,目标是促进区域内校际师资力量的均衡配置,通过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合理有序流动来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种制度设计。而要切实落实这一制度,则需要在优化政策环境、完善政策体系,人事制度改革,消解利益冲突,健全监控机制等方面做大量的调查研究和理论、制度创新。.

二、协同教师培养的内容及机制研究。

(一)协同教师培养的内容。

协同教师培养是指将教师教育的院校师资和中小学学校教师的实践工作结合起来,使得培养师资的教师能够了解其培养的对象在实际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情境中的真实状态,以及培养的对象为更好地实现工作的目标所必需的的知识和技能,以期望提升师资的实践教学的能力。鲍嵘在《论教师教学实践知识及其养成——兼谈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一文中提出:“对教师来说,教学就像一条实践的河流,河水是流境。教学的问题主要不是理论的或技术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是一个教师在教学现场如何有所行动的问题。教师职前教育应把专业实践能力作为与教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并重的培训内容,并对教师备课、上课、辅导、课堂管理、语言与备课技巧等进行训练。”w这样使教师培养的目的性、计划性、针对性更明确。当前师资培养的缺失就在于培养计划和培养活动的针对性不明确,培养师资的教师不了解其培养对象将来的实际工作情况,如培养中小学师资的培养单位对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的工作状况了解得不够深人,对于中小学的课程改革、教学模式、中小学学生的本质属性、中小学教育、中小学教师发展等方面的实际工作掌握得不透彻,甚至从来不去关注中小学的各方面的工作,结果就是师资培养院校和使用师资的学校相互脱节,严重影响到教师培养的质量和效益,影响到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协同教师培养的机制研究。

师资培养院校和中小学校要建立和形成教师培养、培训及使用一体化的机制,共同商讨和确定协同培养教师的内容及培养的方式方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设计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建设高质量的课程资源。

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以往的课程设置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形式,课程的设置更多的受到来自于社会、课程专家、文化传统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课程设置的主体和课程实施的主体以及课程结果的体现的主体都是不统一的。在这样的课程设置下培养的教师,在其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是多方面的,如不了解学校教育教学的.工作实际、不能很好地适应工作环境、教师自身的专业性发展的基本缺失等。模块化的课程设置采取的是自下而上的形式,采用反推法来设置课程。比如小学教师的培养,通过到多所小学走访和做大量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当前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需要哪些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在师资培养的院校里设置模块化的课程,需要哪方面的就来学习和训练哪方面,使得师资的培养更加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

学校中的资源都可以作为学生培养的可利用的资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51到多所学校进行调研,明确各级学校对课程资源的认识,就师资培养所需的课程资源听取一线教师或学校校长的意见和建议。高质量、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层次的师资,学校中的教师、教科书、学生、教师和学生的经验经历、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策略都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必须加强建设,使之在师资培养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和效能。

2.组建强大的教学研究团队,建设高规格的实践教学基地。

当前中小学中建立的教学团队对于学校各方面工作的推进均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在师资培养的过程中必须给培养的学生树立团队的思想。基于此,作为师资培养的单位必须建立强大的教学研究团队,对师资培养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细致的研究。良好而有效的团队建设,对于明确团队努力的方向和发展的目标、明确团队成员的职责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团队建设还要发挥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确保师资培养的过程精确化、有效化和时效化,确保师资培养的质量;另一方面,促进培养单位师资的专业发展,以便于更好地实现师资培养的任务。

除了在师资培养单位建立强大的教学研究团队,为了确保师资培养的高质量,还需要高规格的实践教学基地,这也是协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就使得校内校外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对师资的培养发挥作用,便于师资的理论和实践结合。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必须是高规格、高起点、高要求和高效益。在师资培养过程中能够真正发挥职责,要形成实践教学基地专人负责的机制,对于学生在实践基地的所有实践环节,必须经过师资培养单位和实践教学基地严格的科学的考证,确保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3.开展形式多样的专业实践活动,形成多元化的质量评价体系。

在师资培养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活动的内容要紧密结合专业建设与发展。结合学生社团的相关活动对学生进行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和培养是当前师资培养的一致做法,还要紧密结合实践领域内教师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开展社团活动,课内教育和课外教育紧密结合,通过课外活动的开展来弥补课堂教学实践技能的不足,是非常有效的教师技能培养方面的措施。舒尔曼指出:“培养专业人员不能只是简单地把他们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而是在不可避免的、不确定的情况下学会运用判断,即学会变化、适应、融会贯通、批判、发明,把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变成专业工作所需的临床知识。”[6]师资培养单位要结合实践单位的需要来建立并形成相关活动的政策和机制,对于活动的实施能够给予相关的信息指导和经费保障,以便于学生能够更广泛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提升自身的各方面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

在师资培养过程中,必须要建立和形成多元化的质量评价体系。多元化的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要协同师资使用学校,在广泛吸纳相关学校的意见和建议基础上共同制定评价指标体系。从当前教师的录用和使用方面来凸显并提升对师资培养单位的影响的力度和影响的作用。建立师资培养单位联合师资使用学校共同评价的体系,实行评价方面的“双导师制”,对于师资培养的有效性的指导性将会更加明显。

三、协同教育培养教师遵循的基本要求。

1.师资的培养必须以需求为导向。

当前的教师是作为应用型人才来培养的,既然是作为应用型的人才,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就需要明确人才的需求状况,根据需求的规模、人数、质量、类型和层次做好人才的培养工作。师资的培养需满足师资实际的需求,如当前城镇学校的教师已经处于饱和的状况,但是在条件相对贫困的地区,教师数量和质量仍然比较低,所以教师教育专业逐步紧缩,也才开始培养“全科教师”。因此,师资的培养要避免盲目性,就必须以需求为导向。

2.师资的培养必须以分类为指导。

分类指导作为师资培养学院的根本要求,是适应社会对高技能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的客观要求而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协同的作用在于培养师资的单位和应用师资的学校相互协调、交流沟通、互派互访,培养师资的学院进人相关的学校对学校的各项工作进行指导,采取培训教师,理论讲座的形式;应用师资的学校骨干教师或学校领导进入师资培养学院来对学院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师范、专业引领、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实践知识的讲座或报告活动,使得师资培养学院全体师生能够对实践领域的相关工作有一个系统的认识,有利于师资的自我发展和进步。

3.师资的培养必须做到协同创新。

协同创新原则,其内容在于“三位一体两协同”的全程渗透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即“课堂教学实践一课外教学实践一专业实习(含见习)一-‘三位一体’”和“课堂理论教学与创新型实践教学相协同”“高等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合作交流培养相协同”——“两个协同”。该体系依托校内外教学实践基地,以横向课题为牵引,增设贯穿大学四年的“课外教学项目实践”课程,把学科建设成果转化为本科教学的优质资源,实现了从学习型向教育教学能力型、从单知识点向多知识点、从单一的课内向课内外相结合模式的转变,打造出“教学实践环节”多层次、全过程不间断的培养模式,使本科生通过接触课堂实际,经受教学锻炼,体察教育教学的艰辛和快乐,从而实现早进课堂、早进社会。

4.师资的培养必须做到深度融合。

协同培养师资的工作不能停留在表面上,要渗透在师资培养的方方面面。不但要有一定的深度,还要有一定的力度。要建立和形成师资培养的真正“协同”,注重协同的实效,从协同的整体设计、协同实施的具体环节、协同过程中关系的协调、协同阶段质量和效益的评价、协同结束后经验的总结和理论形成等方面,发挥协同主体各自的作用和职责,确保顺利实现师资的培养和应用。要实现学院和学校的深度融合、部门和部门的深度融合、个人和个人的深度融合,集中协同主体的所有的资源优势,真正实现优势互补,使师资培养的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协同教育作为师资培养过程中的较新的做法在实践过程中的确发挥了有效的作用,“当然,任何时候人们对新生事物都要有一个认识过程。尤其是当新生事物打破原有的制度安排,调整既有的利益分配,改变固有的行为模式,人们往往就会因为长期形成的固化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价值取向等对新生事物产生疑惑、观望、排斥甚至阻挠。所以,这样的认识过程也就往往是曲折的、艰难的甚至是痛苦的。”[7]协同培养师资,必然能够为社会各级学校发展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的教师,必须要不断巩固并发展协同师资培养的机制。

贫穷阶层则在权力阶层的挤压下,复制出贫穷阶层,使阶层固化,阶层流动减慢,社会丧失活力与公平。许多学者呼吁关注农村学生,政府也积极制定政策,提高部属高校农村学生比例,这样有利于加快阶层流动速度,使公平重新回到社会;但是这一行为触及到权力阶层的利益,使他们无法容忍,他们不仅会反对该项政策的实施,同时可能会借助这项政策获得更多利益,迫使政府制定的政策破产,不仅不利于公平的回归,甚至会加剧社会的不公正,导致民怨沸腾,社会矛盾激化。对此,从政策制定到政策实施,必须全盘考虑,尤其在政策实施环节,事先考虑到政策实施会产生的各种影响和遇到的各种阻力,进一步完善该项政策,同时实施一段时间后需要对政策进行评估,将产生的问题汇总,重新修订该项政策。另外,一项政策收效如何,不仅要看政策制定的合理性,还需要关注实施环节,加紧配套政策的出台,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减少权力阶层的恶,防止他们借助该项政策获利,促进阶层流动,使社会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吾文泉,徐文雅.反向歧视:大卫?马麦特《奥利安娜》和《种族》评析[j].当代外国文学,,(3):64.

[2]gross,o,ny.:prometheusbooks,1977.3。

[3]余海云.反向歧视[j].经济知识,,(12):40.

[4]付颖光.对反向歧视问题的法理分析[j].企业家天地,,(11).

[5]刘精明?能力与出身:高等教育人学机会分配的机制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14,(8):109.

2023年水的哲学意义论文(汇总19篇)篇六

摘要:生态理论在建筑设计的应用主要是指通过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方法对生态建筑基本特征的分析与合理设计,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建筑资源的良性循环,并且提高生态建筑的使用寿命。实践表明,在贯彻环保理念的前提下,生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引领了未来建筑的潮流,对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生态理论;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绿化;环保。

一、生态理论的概念和在建筑设计中的特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生态与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城镇化的推进,现代居住理念正颠覆着人们的居住传统,“居家健康”跃升为城市焦点,大量的城市建筑设计都将生态与健康这个重要因素考虑在内,“森林覆盖率”、“小区绿化率”、“水景房”、“山水房”等热点名词应运而生。从一定意义上讲,基于生态伦理的建筑设计,就像一场绿色的革命,提升了城镇化的品位。但是到目前为止,关于“生态建筑”的含义,国内尚未有统一的标准,一般来说,绿色生态建筑应体现出以下几条含义:(1)生态建筑应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紧密结合,在不破坏整体环境的前提下,对建筑的位置和功能进行合理的安排,使建筑与环境相得益彰,既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又能最大限度地给予人们一个适宜居住的生活环境。(2)生态建筑本身要以“居家健康”为基础,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人们居住的室内环境条件,包括冬暖夏凉型的气候条件、具备自我调节功能的生物气候条件等[1],其主要目的是让人们的生活与工作环境更加的舒适,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在人与建筑之间以及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形成更加紧密的联系,具备良好的循环及可持续发展的空间。(3)生态建筑还要考虑到历史文化底蕴,不能一味地追求先进与开放,寻找到时代性与历史性的平衡点,建筑设计理念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当地的传统特色和人文环境。

二、如何在建筑设计中运用生态理论。

生态理论是从环境系统理论演化而来的,基于生态理论的.建筑设计,对于自然环境与居住环境的要求很高,通常要求具备未受污染的水源、有一定湿度且微生物含量较为丰富的土壤、清新而干净的空气,在安全性方面,能够抵挡一般性自然灾害的侵袭,其建筑资源还可以循环使用。生态建筑的基本特征与合理设计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

以人为本并非一味地将人作为核心,而是要在人与自然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众所周知,生态建筑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给人们提供舒适、健康、安全的生活与工作环境,所以此处的以人为本,是要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尽可能提高人们居住的环境质量,这两者是对等的,不能只顾一方而牺牲另一方,应该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建筑周围要充分利用自然地貌,创造出更加优美的景色景观,此外还要注重室内环保,围绕人的身心健康这一要素,提升人们的生活舒适度,尽量降低环境带来的污染,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二)对清洁能源的开发。

生态建筑不仅反映出良好的自然环境与居住环境,还能够反映出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生活理念。“低碳生活”、“注重环保”已经成为生态建筑的特色标签。生态建筑中的各种能耗应降至极低的水平,无论是水电、热能还是建筑与装潢材料等,都要得到有效的使用。多开发清洁能源的使用范围,包括风能、太阳能、地热等,减少传统能源的消耗,在环境保护中多出一分力。节能降耗是“低碳生活”的基础,更是“注重环保”的推力,在保障人们舒适、健康生活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用降低能源消耗的方式节省有限的资源,大力推广清洁能源的开发与使用。

(三)对资源的循环使用。

生态建筑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其建造的资源能够循环使用,该理念也被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师所认可。当一所建筑被拆除时,旧的建筑材料包括木材、钢筋、玻璃、墙砖等,都要尽量回收利用,在确保建筑安全的前提下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最大限度地降低新建筑的成本。对于一些内部结构尚未老化的旧建筑,可以利用先进技术进行加固或改造,在满足人们新需求的同时,还能节省下一大笔建造新建筑的费用,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社会财富的积累,有助于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改善。基于生态理论对建筑进行设计时,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结合“人、建筑、自然”三大因素,利用科学合理的布局规划,增强建筑物的性能,并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加快建筑新技术的钻研速度,大幅度提升生态建筑的使用寿命。建筑企业要善于创新经营理念及管理方式,提高生态建筑的现代化水平,对于智能型建筑技术要积极采纳和使用,通过工作效率与管理效率的提升,完成自身的跨越发展,设计与建造出更多更好的生态建筑。

(四)降低对生物圈的破坏。

人文环境的建设与发展,在生态建筑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应高度重视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尽量多保护和打造人文景观,确保人文历史的连续性。设计生态建筑要深入结合当地的风俗习惯和人文历史,与地方风情和地域特色融合在一起。建筑并非是死的,在人文景观的陶冶下,它会变得更加的生动,更加的富有内涵,完全扎根于当地的人文环境中,表现出历史性与时代性,反映出人们在不同时期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差异,体现出该区域的文化和传统[10]。此外,要促进自然环境的建设,充分利用建筑周围的自然条件,无论是地形地貌还是湿地植被,都不得任意破坏,生态建筑尽量跟自然环境相融合,争取开发更多的绿色空间,并使生态建筑保持有活力的布局,杜绝废弃物与有害气体的排放,对于跟建筑有关的废弃物及垃圾,要进行合理的处理,多种植绿树,以改善当地的气候,尽可能降低对生物圈的破坏程度。

结论。

总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态与健康的呼声也更强烈。生态建筑的设计与建造,应更多地关注环境保护及人们的生活需求,在不破坏环境及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多加强绿化工作的开展,打造符合当地历史特色的人文景观,多开发与使用清洁能源,全力提倡节能降耗,并利用合理布局确保建筑物内部的环保,尽量使用可循环的资源,以降低建筑成本,增加社会财富。生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引领了未来建筑的潮流,其“绿色、环保、健康”的内涵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参考文献:

[1]陈永昌,包行健.基于可持续理论下的山地城镇生态环境节能研究――从国外生态建筑成果看我国的生态建筑及室内空间发展[j].室内设计,2007(2):2-6+24-26.

[3]赵继龙,刘甦,郑斐.绿色建筑设计与评价――基于新兴生态理念的发展展望[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385-388.

[4]蔺宝钢,徐娅,胡仁锋.生态脆弱区的生物气候学建筑景观设计――河西走廊古浪地区景观规划[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531-536.

[6]赵宏宇,高洋,王耀武.山地水敏性城市设计――基于“城市、建筑、景观”三位一体理论的城市设计新思维[j].规划师,2013(4):86-91.

[7]张建新,王立国.生态经济学视角下建筑工程可持续建设体系研究[j].建筑经济,2012(10):5-10.

作者简介:

连鑫1991年10月24日生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装饰艺术设计专业。

2023年水的哲学意义论文(汇总19篇)篇七

从制度文化与非制度文化、共同体与现代社会等方面分析了广义文化观;从梁漱溟文化中性论和梁启超的民族劣根性分析、美国传教士的`有色眼镜与中国知识精英的文化批判诸方面评价了狭义文化观;从中国文化生态基本面貌、三种文化形态的局限性、多元文化的价值迷失、弘扬主导文化、培育文化合力诸方面探索了价值观的文化困惑与超越.

作者:周毅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0刊名:东疆学刊英文刊名:dongjiangjournal年,卷(期):200320(2)分类号:b089.3关键词:广义文化观狭义文化观主导文化大众文化精英文化价值观

2023年水的哲学意义论文(汇总19篇)篇八

旅行的意义对我来说,除了玩乐和放松心情,还是可以和亲友联繫感情的重要活动呢!

记得小时候,我们常常出外旅行,每次要出门的前一晚,我总是会兴奋的睡不着,有时候甚至会想像旅馆的样子呢!

随着去年的经济不景气来袭,就像是寒流似的,让大家都把荷包握的紧紧的,深怕会被这波不景气吞噬。我们的旅行次数也不断的减少,从一年好多次,变成三次、两次、一次。最后干脆等哪天心血来潮时才收拾行李。见到表地表妹的次数也变少了,见面时总觉得隔着一种很奇怪的生疏感。

旅行的意义,对得个人来说都不一样,有人是为了游山玩水;有人是为了做些研究调查……等。这些行为,让旅行有了许多不同的意义。

在我心中,旅行的意义永远不会变,每次回味起这些充满欢笑的记忆,仍然让我感到不可思议的幸福,也无比的温馨。

2023年水的哲学意义论文(汇总19篇)篇九

旅行,是一个让人遐想联翩的词语。

谈到旅行,可以想到很多东西,比如巴黎铁塔和刚刚磨好的冒着热气的咖啡,或者是一条长了青苔的陈年的小巷和一台老旧的胶片照相机,蓝的让人惊叹的天和白的没有一丝杂质的云,都是满满的诗意呢。

起笑;在悲伤时,有人陪你一起哭……。

有多少寒窗苦读的学子,坐在不足平米的空间里,看着书里面九万五千公里的绚丽。又或者是拥有着比九万五千公里还辽阔的心,却坐在不足平米的空间里——他们,又或者是说我们,人人读过了万卷书,却没有任何一个真正的行过了万里路。

人应该去旅行,在年轻的时候,趁着有脾气装潇洒,有本钱耍个性,离开睁眼闭眼看见的城市,逃离身边的纷纷扰扰,找一个让心里安静和干净的地方,自己变得跟水晶一般透明,然后拍一些美得想哭的照片,留给老年的自己。

2023年水的哲学意义论文(汇总19篇)篇十

旅途的意义,就在于我们得到了些什么。殊不知,在得到的同时,也在失去。因此,处理好得失之间的平衡,尤为重要。

时间总会在你享受某件事时,流逝的飞快。夜幕之下的人儿,挥手作别,算是真正结束了这段旅程。之前我们也与司机、导游道别,可想而知道别的场景总是伤感的。有六天的相处我们从陌生人变为朋友,可人总是在相熟之后面临分别。而这时,我们将失去这一个个熟悉的面容,未免有些不舍。

诚然,我们就没有从这些朋友身上得到些什么吗?当然是有的。从导游口中得到了川西的人文素养,从同行人笔下得到了对于自然不同的见解,从这些朋友中收获了友谊与知识。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会与某些人再次见面;也许,此生不会与这些人再次同行。可是,胜于再续前缘的还是回忆的收获。

浏览着手机中的照片,看过红石的坚守,领略过大渡河的汹涌,敬畏过雪峰的高贵与珍珠海的圣洁。可悲的是,如今只可在仅存的相片中寻觅着它们的踪迹,只可在文章中重温它们的气势。我们无法一直处在川西这片大地之上,也无法一直以自然为伴。总是要结束旅途,回到平淡的生活中继续行走。想罢,旅途会让人有失去的沧桑感。

我们既然失去了与自然相伴机会,那么就该铭记自然带给我们的体悟。因此,我会记得藏民的虔诚与信仰;因此,我会记得雪峰与珍珠海的圣洁;因此,我会记得面对自然是谦卑与敬畏。如此平衡得失,或许容易些许。

写到这里,我就不应该为那短暂的失去而落泪,该为得到灵魂、思想的洗礼而所幸。人生不会永远的失去,也不会一味地得到。它总是在得到的同时失去,在失去的同时又得到。在得失的两个境地,寻找到一个平衡点,对于生活甚是重要,对人生同样如此。

于是,我不会再含泪道别,而是微笑面对归途。即使不知,后会是否有期。

2023年水的哲学意义论文(汇总19篇)篇十一

向日葵顶着炎炎酷暑。正是这样的盛夏时节,一年一度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正在热火朝天地举行……社会主义高校办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达到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和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因此,我们学校纷纷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以期望通过开展此项活动达到在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同时,服务社会的目的。

这次的社会实践,丰富了我们的实践经验,提高了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这次实践活动意义深远,对我们的.帮助享用一生。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并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通过这次机会培养锻炼了我们的才干;提升我们的修身,树立了服务社会的思想与意识。同时,有助于我们充分了解社会,树立更远大的理想,明确自己的目标,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2023年水的哲学意义论文(汇总19篇)篇十二

刚过去的春节里,无论哪个景点都少不了这样的场景:手里拿着相机,快门咔嚓咔嚓响、“茄子”一遍一遍喊,在标志性景点、名人题词前拍张照片……爱留影,似乎是中国人旅游热情的集中体现。

这其中,不难看出国人由贫到富、由弱到强的微妙心态变化。以前,能去趟北京、上海也算得上一生一次的大事儿了,这么重要的历史性事件怎么能没有影像记录呢?因此,历来节俭的我们,格外珍惜这样的机会,无论腰包再紧、时间再短,也要拍几张照片,可以让自己感念一辈子、回忆一辈子。

但是,还有一些人,拍照就是为了回来炫耀、有面子,“自己看到埃菲尔铁塔了”、“我摸到马尔代夫的海水了”……这样的“爱面子”心理,也造就了中国式照片的特别风格人永远是照片的主体,风景永远只是背景。

殊不知,“享受”这个词,原本建立在“占有”一定物质基础的条件之上。如果像发达国家那样,我们随随便便就能去趟到巴厘岛晒晒太阳、去巴黎喝红酒,也许,“谁谁谁到此一游”的冲动就没有那么强烈了,我们也会像很多“背包客”的相机一样,更多地关注风物、景致和生活。

别再把风景当背景,只顾照相而忽略了旅行的真正意义,让每一次出游,成为一次特别的体验。

2023年水的哲学意义论文(汇总19篇)篇十三

一、文化自觉概念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和发展。

(一)文化自觉概念的基本特征。

1.文化自觉概念的内涵。

在逻辑学上所谓外延就是指概念中所反映的客观事物,亦即概念的适用范围。

上面本文已经对“文化自觉”的内涵作了界定,因此“文化自觉”概念的外延应与其内涵相一致包括一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实践活动。

费老先生用一句话将“文化自觉”的内涵归纳为16个字“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这16字主要有三层含义:第一,要正确的认识和把握传统文化,搞清楚它的来龙去脉。

然后去尊重传统文化,继而自觉的去传承传统文化。

第二,在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进行挖掘和开发,明确其发展方向。

第三,推动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以上就是“文化自觉”这一概念的主要内容。

2.文化自觉概念的本质属性。

费老先生的16字“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是对“文化自觉”概念内涵最精准的概括。

文化自觉中“各美其美”,是指每个民族、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质和美感。

文化没有好坏之分,各个国家和民族都要学会欣赏自己的独特文化,看到自己的优点。

“美人之美”是在欣赏自己文化的同时,借鉴和吸收其他民族和国家文化中的精华部分。

“美美与共”是指不同的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和借鉴,最后相互融合,和平共处,达到“天下大同”的终极目标。

可以看出“文化自觉”是充分认知本国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充分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并且与外来文化交流,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丰富本国文化的内涵,实现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这是“文化自觉”的小目标,不管对本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还是与外来文化的融合,终极目标是实现文化的和谐发展,实现“天下大同”这一伟大理想,这一理想是与马克思主义的共同理想相契合的。

2.文化自觉概念的发展。

中国近代较完整意义上的文化自觉开始于中日甲午海战之后。

甲午战败,中国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使得社会矛盾加深,同时也唤起了民族觉醒。

亲身经历这次事件的梁启超说:“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役始也。”

民族觉醒是文化自觉的重要表现,甲午海战这次民族危机激发了民族觉醒,让一些知识分子开始审视国内和世界形势,导致了“公车上书”的出现,这是文化自觉的起点。

“公车上书”是知识分子们对祖国前途理性思考之后采取的重要举措,这些知识分子正是在甲午战败的刺激之下,直接或间接的改变了人生观和世界观,开眼看世界,使得他们成长为文化自觉的主力。

从甲午海战一直到八国联军侵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走在时代前列,主张“变法”,向西方学习。

他们一方面从文化上论述政治变革的必要性,猛烈抨击封建主义旧文化;另一方面大力宣传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和平等精神,具有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意义。

八国联军侵华之后,更多的有识之士以实际行动自觉承担时代使命。

其中梁启超的“新民”说则大力宣扬自由主义的民主自觉。

孙中山则提出“三民主义”学说,对西方社会与文化的弊端提出批评。

他们对于中国文化近代化过程中民族性和时代性的辩证思考,是文化自觉的具体表现。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新青年》为主要活动阵地,陈独秀、李大钊和鲁迅等知识分子结成新文化阵营,主动承担起唤醒国民意识的使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主要目的在于改造国民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推动国人尤其是知识青年的觉醒,促进了人的解放。

通过新文化运动的推动,国民意识得到极大的解放和觉醒,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二、文化自觉的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

1.文化的基本特征。

要想深刻认识文化的地位,必须对文化的本质属性有深入的了解,要想了解文化的本质属性必须要先知道文化的基本特征,首先要讨论的是文化三个基本特性:第一,超自然性和超个体性。

文化是与“自然”相对而言的概念。

从文化的内涵中就可以看出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它是与人类世界相关联的,所谓文化其实就是人化的产物,具有属人性和社会性,它不属于自然界的范畴,所以文化具有超自然性。

同时文化是人化的产物,它不是单个人的实践活动的成果,而是整个人类的实践活动的成果,文化是相当于人这个类来说的,不是相对于其中的单个人而言。

文化以物质性的和精神性的品质附加在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中,一代代被继承和发展。

每一个个体要想在社会中生存,必须学习和继承前人创造的文化,习得这种习惯,这就是人的“社会化”的过程,只有这样社会才能进步和发展,所以文化具有超个体的特征。

第二,文化具有民族性、阶级性、时代性。

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现象。

不同的民族具有各自特色的不同文化,因此很显然文化具有民族性。

同时,在存在阶级对抗的阶级社会里,文化不可避免的要打上阶级的烙印。

文化是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不是僵化、静止的存在状态,文化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因而必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相契合,不同时代拥有属于自己时代特色的`特定的文化,因此文化具有时代性,文化的时代性则意味着文化依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可促使民族文化推陈出新,避免固步自封,停滞僵化。

2.文化在历史进步中的作用。

文化在历史进步中的重要作用是由文化的本质属性决定的。

从宏观上来说文化在历史进步中的作用主要有满足需要的功能、认知的功能、规范的功能和凝聚的功能。

第一,满足需要的作用。

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将文化创造出来,文化的作用也就是直接或间接的满足人类的需要。

正是由于社会的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文化的创造也是不断发展变化、永无止境的。

第二,认知的功能。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本质能力的固化,展示出人类在一定历史阶段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所达到的水平。

通过对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人类文化得以薪火相传,人类文化知识宝库越来越丰富,使得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逐步提高。

特别是在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问题上,借助文化,人们日益加深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并在科学认识的指导下,人们采取正确的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活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推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看,文化是人类生存发展不可缺少的工具。

第三,规范的功用。

文化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价值观和社会规范的系统化。

它提供人们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规范着人们的思想行为,使社会得以在一定秩序中存在和发展,因此文化具有规范人们的行为习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第四,凝聚功能。

民族文化是一个地域中的人们,在日常的实践活动中慢慢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些共同的价值取向凝聚沉积下来就形成了本民族的文化特色,这种民族文化经过一代代的传承和发展,不断激励着民族内部成员奋勇前进,推动本民族的发展。

(一)对文化现象的认识力求全面性....................25。

1.对文化现象的认识必须把握其基本方面.............25。

2.对文化现象的认识必须把握其联系....................27。

3.对文化现象的认识必须把握其源泉和中介........28。

(二)从文化现象的发展变化中观察文化现象....29。

2.弄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29。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指导................31。

三、培养文化自觉的哲学方法。

(一)对文化现象的认识力求全面性。

1.对文化现象的认识必须把握其基本方面。

文化,是一个外延非常宽泛的词,涉及的领域和层次十分丰富复杂,有关文化的定义多达上百种。

在中国文化历史上,“文化”最早来源于《周易》中的贲卦:“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其意思是通过礼乐文明教育和感化民众,使社会达到一种和谐有序的状态。

中国古代的“文化”是与“武功”相对的概念,据汉代刘向说:“凡武之兴,为不服也。

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说苑·指武》)可见,“文化”又是与“武功”相辅相成的统治方法和手段。

西方的“文化”一词则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本意是指对农作物的耕作和栽培以及居住、联系,后来引申扩大为所有有意识的培养、教育、发展及其产物。

文化自19世纪以来就受到许多哲学家的关注,西方出现了许多文化哲学的学说,如柏格森的生命冲动的文化哲学,文德尔班、李凯尔特和韦伯的价值的文化哲学,尼采的强力意志的文化哲学,胡塞尔的本质的文化哲学,舍勒的情感的文化哲学,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斯的存在主义的文化哲学等等。

这些不同的文化哲学流派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文化的产生、实质、结构和功能等等作了有意义的探索,深化了对人的本质和主体性的认识,但是这些文化哲学又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夸大人的主观精神、夸大历史偶然性、夸大文化相对主义的局限性,低估或者否认人类实践活动在文化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改造自然和自身的实践活动是文化的源泉和基础,没有人的物质资料生产的实践活动,不仅没有文化,连人的生存都不可能。

结语。

当前激烈的国际竞争,各国纷纷采取措施提高本国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决定》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做出的,为发展我国先进文化创造了有力的政策条件,它势必推动我国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文化软实力对内必须发扬传统文化,深度开发传统文化资源,促进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对外必须处理好本国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精华为我所用,为我国文化的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无论是发展本国传统文化,还是借鉴、吸收外来文化,都离不开高度的文化自觉,只有在对文化充分的文化自觉的基础之上,才能实现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文化自觉”这一概念是费孝通老先生首先提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范畴,这一概念对于当今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它为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一个可行性的方法和路径。

我国是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古老国家,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传统文化支撑着中华民族不断向前发展。

因此,如何更好的发展传统文化,挖掘传统文化的资源,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对于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重大的作用。

文档为doc格式。

2023年水的哲学意义论文(汇总19篇)篇十四

近段时间以来读了博登海默的《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这本书,并写下了这篇读书笔记。这本书对每个学习法律的人很重要,要多重要,读过才会知道。现在看了这后有些收益,记录如下。

首先我来介绍下此书作者。博登海默,1908年出生于德国柏林,在海德堡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1933年移民美国后在华盛顿大学研习美国法律并于1937年获得ll.b学位。从1951年开始担任犹他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法律教授,并于1975年成为加利福尼亚大学法学荣誉教授,1992年去世。博氏是综合法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研究领域为法律哲学。主要论著有:《法理学》、《法理学:法律哲学法律方法》、《论正义》、《权力、法律和社会》、《责任哲学》和《英症状法律体系导论》等。然后再介绍一下本书的主要内容。全书的内容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的历史概论中介绍了自古希腊直至20世纪70年代的各派西方法律哲学的概述(包含作者对法律的哲学思考和作用的哲学思考)。第二部分法律的本质和作用以及第三部分法律的渊源和技术。20世纪的西方法律哲学,一般来说有三大派别:社会学法学、分析法学和新自然法学。作者倾向于所谓“统一法理学”(或“综合法理学”)观点,既主张不以任何单一的、绝对的因素来解释法律;认为法律的制定和实施要受社会、经济、心理、历史、文化以及各种价值判断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全书贯穿了这一思想。该书是作者对法律的基本性质以及法律制度所追求的基本目标和价值进行哲学上的分析。该书的价值不在于面面俱到,而在于它能引起读者认真而严肃的思考。因为时间关系我仅就本书第十一章节中正义部分的内容进行了比较细致的阅读,故本读书笔记也仅就此部分中正义的概念及正义与自然法的关系这两个部分展开重点阐述。

本书第十一章第四十九节关于正义的概念部分作者分了四个小部分来进行论述,分别是分配正义、矫正正义、契约正义及个人的非正义观。同时作者分别从主观向度和制度的层面进行了分析。而第五十节分析了正义与自然法的联系。以下就此两节内容内容进行介绍。

一、正义的概念范围。

(一)历史上典型的正义概念。

第一种是乌尔庇安和西塞罗的观点。这两人的定义强调的是争议的主观向度。“正义被认为是人类精神上的某种态度、一种公平的意愿和一种承认他人的要求和想法的意向”。据此,作者做出了如下发挥。正义概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给予每个人以其应得的东西的意愿。正义要求关注他人,而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上述定义都着重强调了正义的主观向度。故正义被认为是人类精神上的某种态度、一种承认他人的要求和想法的意向。第二种便是圣·托马斯·阿奎拉和埃米尔·布伦纳的观点。作者进一步指出正义不应仅仅局限于精神层面,还要具体化为实际措施和制度性手段。圣·托马斯·阿奎拉和埃米尔·布伦纳这两人就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二)博登海默界定的正义之四重含义。

第一种是分配正义。“分配正义所主要关注的是在社会成员或群体成员之间进行权利、权力、义务和责任配置的问题”、。然后,作者提出了一连串有关正义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通常是由享有立法权力的当局来处理的。博登海默还列举了一些分配正义的表现形式,如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一家之长发布的令和规定的罚则、采邑的工时、评分制度的公平性和分配奖学金的确当性等等。第二种是矫正正义。习惯法、国际法则、工资水平和矫正正义是指当一条分配正义的规范被某个社会成员所违反时,该社会成员就应承担赔偿、返还不当得利、接受刑罚等责任。矫正正义通常是由法院或其他被赋予了司法或准司法权利的机关执行的。它的主要适用范围乃是合同、侵权和刑事犯罪等领域。

第三种便是契约正义。即在正常情形下,当事人处于自愿而订立的合同是不存在不正义的情形的。但如果一方当事人隐瞒或故意错误表达相关信息,或一方当事人倚其优越的实力地位而将条件强加给对方,或一代表人在毫不考虑他(她)所代表的那些人的利益的情形下就签定集体协议,那么,虽然那些合同在形式上是自愿的,“但它却仍具有不正义的污点”第四种便是个人的非正义观。即“奉公守法的人和公平的人都是正义的”。最后,作者做了一个精辟的总结,认为上述所有有关正义的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一个论式:“个人应得的归于个人”。

二、正义与自然法的关系。

(一)自然法的概念。

在法理学思想史中正义观念往往与自然法的概念联系在一起。但自然法概念也并非唯一。主要有以下几种:亚里士多德认为一条正义规则“在任何地方都具有同样的效力”,那么它就是自然的。按照圣·托马斯·阿奎拉的观点,自然法视为“人类普遍的和根深蒂固的品性”。而赫伯特·哈特认为自然法是“任何社会组织为了存在下去而必须拥有的”。这几个人的观点相似。与此对应的特里斯琴·沃尔夫持绝对论的观点,认为自然理性永恒不变;鲁道夫·斯塔姆勒与卡多佐法官都用相对论的方法,认为自然法是相对的、可变的。而第三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有约翰尼斯·梅斯纳,艾尔弗雷德·维德罗斯。作者认为,以上这些自然法哲学家的观点尽管有分歧与异议,但仍存在一致性的要素,即“自然法是由应当得到承认的原则和准则构成的,而不管它们在一个国家或其他共同体的实在法中是否得到了正式表达”。也就是说自然法是高于国家法令的一种更高的正义原则。

(二)自然法随着正义观念的发展而发展。

把以上的正义要求描述完以后,作者指出,应当根据生物学和心理科学中所取得的进展对人们在立法方面的基本需要进行重新思考和修正。由于人的道德情感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所以自然法的宽容标准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在很久以前可能被认为是正当的,而在当代文明社会中则为法律所禁止;在过去,人们对轻微的罪行也适用死刑,但在今天,死刑只被限制适用于少数几种极为重大的罪行;一个现代国家的成员要求的最低限度的安全都比混乱社会所能期望的安全程度高得多。作者在这里再次赞同了自然法的大多数倡导者所提出的“恶法非法”的观点。

(三)自然法是正义的最低层次。

从书中不难看出正义制度由三个层次组成:第一层次是自然法,它是正义制。

度的基础;第二层次是“被一特定的政治和社会制度认为是正义的规范和原则”,这些规范和原则可能得到了明文法的承认,也可能没得到其承认;第三层次是最高层次,“它是由一个更完美的和更理想的秩序的蓝图规划构成的,而这一规划则是一个国家的实在法所无力实现的”。据此,正义概念范围极广,不仅关注法律有序化的迫切的、即时的目的,而且关注它的远大的、终极的目的。

综上,是我对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近乎皮毛的理解。博登海默对正义的阐述是理性而精彩的,整本书是深刻而又有创意的。博登海默的正义论值得学者们深究,就算仅仅细致阅读了此书的一两个小节我也不得不为他那抽象、发散而丰富的思想而感叹。正义是法律制度的实质,正义也是法律永恒的主题,而博登海默对正义的这场探讨给法学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后人细细品味。

2023年水的哲学意义论文(汇总19篇)篇十五

走在放学的路上,一阵微凉的秋风吹过,树上的叶子沙沙沙的左右摇摆,有几片随风打转,最后轻轻落到地面上。我突然想起了《一片叶子落下来》里的一句话“既然我们都要飘零落下,干吗还要生长在这里呢?”

一片叶子经历四季从生到死,一个生命历程。那么,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

小时候,我根本没有想过关于生命意义的问题。现在通过学习和阅读后,我才慢慢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如果说叶子们的生命意义是为了享受太阳和月亮,是为了一起过一段很长的快乐时光,是为了把影子投给老人和孩子,是为了让秋天变得五彩缤纷,是为了四季……最后,它们从树枝上落下来,干枯的身子跟水混合起来,还会使树长得更加强壮。在春天来时,新的叶子就会长出来。

我想,有时候,人的生命意义就和叶子的一样。大家都要经过四季的变化,从幼儿,到青年,再到成人,最后到老人,最终在寒冷的冬天死亡。但是,怎么才能让短暂的生命有价值呢?著名作家巴金曾说过:“我的一生始终保持着一个信念,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那么就是:我们要经历并学会感受身边一切美好的事物;我们要尽自己所能给别人带来快乐;我们要懂得用所学的东西给大家,给社会做贡献;我们更要明白死亡并不是代表生命和其他的一切毁灭,而是另一种形式的新生。

我相信,只要懂得生命的意义,努力学习,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为社会贡献更大的力量,让短暂的生命更加光彩有力!

2023年水的哲学意义论文(汇总19篇)篇十六

人的“生存”与“生活”的矛盾是人类存在的一对根本性矛盾,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类的“生活”方式同动物式的“生存”方式区别开来。文章将从哲学的角度,探讨“生存”与“生活”的基本内涵,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二者的相互关系以及人的异化活动下的“生存”与“生活”的转变与出路。

生存;生活;马克思主义;异化。

哲学不是超乎于人类世界之外的遐想,它总是深切地关注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们大都对人类社会生活表现出了极大的热忱,他们苦苦探索着人类的存在方式,寻找着人们生活的意义及价值。人类作为万物之灵长,是一种最为矛盾性的存在,人类既与其他物种一样自然而然地生物性地“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又是能够自我意识、自我改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具有人类特殊性的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

一、哲学视域下的“生存”与“生活”的基本内涵。

“生存”,是指动物(包括人)本能地无意识地去适应环境来维持其生存的生命活动,是一种纯粹性的自然反映。古希腊先哲柏拉图曾对其门徒说:“人就是没有羽毛的两条腿动物。”强调了人的动物性与自然属性。近代法国哲学家拉美特里在其名著《人是机器》中提出:“人归根结底却是一些动物和一些在地面上直立着爬行的机器而已。人的身体是一架钟表,不过这是一架巨大的极其精细、极其巧妙的钟表。心脏是什么?心脏是发条,神经是游丝,关节是齿轮,人的欲望、快乐、爱情、痛苦等等都是受到机械规律支配的;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多几个齿轮,多几根弹簧而已。”指出了人的动物性和机械性。我国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也说道:“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表明了人与动物一样也具有生理层面的自然反映。动物式的“生存”活动是没有意识的生命适应行为,它们依据与生俱来的本能维持自己的生存,因此动物可以说是一种“自然性”、“自在性”的存在。“生活”,是指人类有意识地认识自我与世界、改造自我与世界以及能动地从事物质生产的生命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超越本能的反映。“生活”是人类特有的生命存在方式,同动物的存在是相区别的,正如马克思所说:“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早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普罗泰戈拉就曾用神话的方式说明了人类之所以不同于动物的根本特征是在于人类拥有技术和智慧,他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存在时万物存在,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该命题虽带有主观唯心主义的因素,但却肯定了人的思维的能动性,有别于动物的本能式反映。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还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表明了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区别,即“人是理性的动物。”动物是没有理性的,它们对世界的认知是出于本能的感性,人类自身虽并不完全排除了本能的感性,但却可以能动地发挥着自己的理性,凭借自己的意识和意志去“生活”。人类特有的“生活”活动是有意识的生命创造行为,人类依据自己的意识与理性从事着社会实践活动,认识与改造着自己和世界,因此人类可以说是一种“自觉性”、“自为性”的存在。人类的生命是“生存”与“生活”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存在方式,是自在自为的双重存在。人类既服从着宇宙的规律、以大自然所赋予的本能去适应自然,又以后天发展起来的意识在实践中去实现着理想、改造着世界、刷新着历史。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生存”与“生活”

马克思主义哲学使哲学的主题从宇宙本体转向了人类世界,它寻求着把握人类世界的根据,探索着人类的存在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创性地运用了实践的观点去把握人类世界,指出了人类的生命活动是用实践的方式去创造有意义的“生活”活动,而不单纯是动物式的无意义的“生存”活动。近代机械唯物主义代表霍布斯认为人是一种“自然物体”,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自然本性”而生活,这种本性不仅包括本能,也包括“自然情欲”(如自我保存、趋利避害等);以费尔巴哈为典型代表的人本唯物主义流派虽强调人的作用、人的情感、人的意志、人的精神、人的理性,但强调的却是抽象的人、非现实的人。马克思批评这些旧唯物主义只是从纯客观的角度去把握世界,忽视了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是“见物不见人”的、忽视人的主体地位的观点。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开篇所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摒弃了前人观点中的错误因子,开创性地创立了实践唯物主义,认为人类和人类世界都需要从实践活动中去理解和把握。实践活动使人从自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把自然对象成为客体,使之成为“属人的自然”;另外,人类还通过实践活动来改变世界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突破本能的“生存”反映,创造有意识、有目的的“生活”方式。首先,“生存”与“生活”是相互联系的,人类生命活动同样具有“生存”的层面,“生存”是“生活”的基础。我国春秋时期思想家管仲曾提出著名论点:“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强调了本能生存需求对高层次道德意识的基础性作用。无独有偶,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认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它东西。”其次,“生存”与“生活”又有着本质的区别,而实践则使人类的生命活动从“生存”上升到了“生活”。动物只是本能地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命活动,而人类却能按照双重尺度去改变世界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即“任何物种的尺度”和人的“内在固有的尺度”。因此,动物式的“生存”是适应自然的一代又一代的种族复制,是非历史性的存在,而人类“生活”则是通过自我意识用实践改变世界的历史性的存在。

三、人的异化活动下的“生存”与“生活”

有意识的、能动的生命活动把动物单一化的“生存”模式与人类特有的“生活”方式区分开来,然而伴随着私有制和社会分工的出现,人的能动性却遭到了异己力量的的奴役,使人处于一种被压抑的甚至非人的状态之中。马克思认为,人的异化是人类通过劳动所得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以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支配人的一种社会现象。而后的法兰克福学派知名哲学家马尔库塞也曾提出一个重要命题――“单向度的人”,认为在当代工业社会的极权下,人们丧失了否定、批判和超越的能力。在当代工业社会尤其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分工和生存竞争下,人类不同程度的被“扩大了的生产力”所制约,丧失了其区别于动物的自由自觉性,人类的种种能动性与创造性得不到机会激发或生成,其生命活动也逐渐沦为了同动物一般的单一机械式的“生存”。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了五个层次,提出人要在满足了较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等基本要素的基础之上,才能去实现较高层次的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我国哲学家冯友兰则把人的精神分为了四个境界,认为人在超越了本能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之后,才能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而今,在社会巨大竞争和强制分工的压力下,人类或多或少地遭到了异己力量的控制,许多人的低层次需求和境界尚得不到满足,其创造性和能动性无法被激发出来,陷入了只“生存”、不“生活”的僵局。因此,人类必须消除人的异化状态,摆脱异己力量的奴役,达到马恩设想的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最终脱离动物界的“|生存”世界,进入人类的“生活”世界。

2023年水的哲学意义论文(汇总19篇)篇十七

旅行不是一堆照片的堆砌和内心小小的虚荣,旅行不仅仅只是去看风景,更难得是旅行之前的期待,旅行进行时的感动和旅行归来时的回味无穷。

旅行,是一种心境,一种对行走在路上的梦想和追求。

西藏在我心中一直很神秘,这个暑假我有幸去了一次。飞机落地的那一刻,我们很兴奋并没有高原反应,随着活动越来越多,高反似乎越来越明显。第一站布达拉宫,层层叠叠,依山而建。继续前行,海拔由原来的3000多米升到了4000多米,我们都开始有了各种不同的高原反应,这种感觉每走一步就会更加严重,真是进退两难,我看到每个人都调整着呼吸、控制着走路的节奏,也不好意思打退堂鼓,咬牙坚持着,每走一步都是一种煎熬。渐渐地,不知道是已经适应了还是兴奋过头,高原反应竟然没有那么严重了。

旅行,是一种心情,一种对点滴生活细致入微的感受。

走进日喀则,就如同走进了一座生态公园,夏日里日喀则繁花朵朵,流水潺潺,天空碧蓝如洗,好像一块蓝宝石,这里的牛羊又肥又壮,随手一拍便是绝美风景。青翠的树木镶嵌在红白相间的民居间,远处环绕着连绵起伏的群山,自在极了,小路旁随处可见的自然温泉,停下车泡泡脚绝对是一种不错的享受。

旅行,是一种心态,一种对山川河流和文化的痴迷。

旅行,是一种享受,一种对当下幸福生活的把握。

每个人,在每一天,都可以享受一场不必远走的旅行。一场不必远走的旅行可以是春日里吹来的一缕清风;可以是疲倦时,随意翻拣自己收藏的风景画,回忆起往昔,是快乐或是悲伤;可以是与朋友之间的默契。

旅行在路上,怡然自得的是心境,潇洒自在的是人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就是旅行的意义。

2023年水的哲学意义论文(汇总19篇)篇十八

戴维森意义理论是一种思想继承性明显的语义论,已之所以被誉为“当代语义学领域的一次革命性思想实验”,在哲学界、逻辑学界、语言学界引起强烈反响,除了其本身所特有的创新性外,与其主要思想导源是分不开的。探讨戴维森意义理论的主要思想导源,有助于我们弄清这一创新性理论的来龙去脉,从而全面而深入地理解该理论的深刻思想和重要影响。这一工作往往被我国学界所忽视,这势必导致对戴维森意义理论的理解的简单化和片面化。本文试图立足于戴维森意义理论的思想内容及脉络对这一重要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抛砖引玉,将戴维森意义理论的研究工作引向深入。

一、弗雷格的真值条件论—戴维森意义理论的基本立足点。

戴维森意义理论的基本立足点来自弗雷格的真值条件论,即陈述一个语句的真值条件便能给出该语句意义的说明的观点。戴维森的意义理论基于真值条件分析意义的方案所细致加以阐发的正是弗雷格的这个基本看法。

弗雷格出于探讨数学的逻辑基础的需要,提出了关于语句的真值条件语义论。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关于语言表达式的意义和指称的思想及其贯彻的语义组合性原则。

弗雷格关于思想(语句的意义)和真值(语句的指称)的论述是围绕陈述句展开的。他认为,陈述句包含一个思想,思想就是陈述句的意义。他说:“我称思想为某种考虑真的东西。”语句的意义即思想与语句的真值有关,是借助语句及其真值来说明思想的。那么,什么是语句的真值呢?弗雷格认为,“我把一个语句的真值理解为语句是真的或语句是假的情况。再没有其他真值。”也就是说,语句的真值是语句的真或语句的假。这样,弗雷格就明确区分了语句的意义和指称。他举例说,“晨星是一个被太阳照亮的物体”与“暮星是一个被太阳照亮的物体”这两个语句都为真,即它们的指称相同,但它们表达的思想不同,对于一个不知道晨星就是暮星的人来说,可能会认为其中一个语句是真的而另一个语句是假的。

弗雷格认为,一个语句的意义就是它具有它确实具有的真值而必须满足的条件,即真值条件。他说:一个语句所表达的思想和涵义是由这个作为语句的名称据以真的那些条件所确定的,这一名称的涵义——思想——就是这些条件被付诸实现的思想。心这里,他显然提出了这一思想:陈述句的意义——思想——陈述句的真值条件,从而为戴维森采用外延性意义理论研究思路提供了理论准备。

同时,弗雷格对语句的真值的语义论说明为我们提出了一种语义组合性思想。在构造形式语言时,他使用函数结构来处理自然语言语句的主谓结构。在自然语言中,概念和对象分别扮演了类似于函数和自变元的角色。简单语句的基本语法形式是:专名+谓词,这种形式就是一个带有自变元常项的函数,可以用函数表达式它表示属性属于元组的情况。对于语句的语义解释是,它们有意义和指称。语句的意义是它的思想,语句的指称是它的真值。语句是由主语和谓语构成的,因此语句的意义和指称是由主语和谓语的意义和指称确定的。主语由专名充当,谓语由概念词或谓词充当,因此,语句的意义和指称是由专名和概念词的意义和指称确定的。专名和概念词的意义就成了语句意义即思想的一部分。专名指称的对象处于谓词指称的概念之下,例如,“天津是我国的直辖市”,其中的“是直辖市”是谓词,我们可以说,“天津这个对象处于直辖市这个概念之下”。“‘是中’是一种性质”,只不过是“处于中这个概念之下”的另一种说法。这样,弗雷格就给出了关于简单语句的语义解释。

就复合语句而言,弗雷格通过对思想的否定和思想的六种结构的分析,用自然语言刻画了语句的语义逻辑系统。他在《思想结构》中一共探讨了六种结构,这六种思想结构形成一个封闭的整体,其中第一种结构和否定在这里表现为原始组成部分。也就是说,以结构i和否定可以推出其他思想结构,这样就可以把“邢和八”为初始命题联结词构造一个命题逻辑系统。

语义组合性原则即语义递归性生成原则,该原则揭示了语句生成的内在逻辑结构形式,已表明,通过特定的递归生成原则,我们可以从整体上把握一种自然语言所有语句的构成形式,从而从已掌握的有限初始表达式出发理解无限多个新的表达式。因此,这一原则为戴维森的意义理论试图解释一种自然语言的使用者的任一话语的目的提供了直接的方法论指导。

戴维森认为,如果一种意义理论具有形如意谓的语句作为推断,其中可被一个语句的结构描述短语所替代,可被一个指称该语句的意义的单称词项所替代,那么,其形式表征是一个内涵表达模型,已是通过找出与语句组成部分相关的同义性概念给出整个语句的意义的。这实际上是在意义理论的范畴内讨论意义,除了明显的循环论证外,还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个像指称论那样对意义追问的无穷倒退的局面,显然不符合他提出的有限公理化和无循环性的要求。而采用弗雷格早就告诉我们的真值条件表征意义便能克服这些缺陷,因为“真之谓词的表征对所需要的那种〔递归性〕结构进行描述,并对自然语言的适当的语义学提供了一个清楚的、可检验的标准一种不过是为语言定义真的理论比起表面上的分析所表明的更接近于构造一种完全的意义理论。”这一断言实际上是建立在弗雷格的真值条件说和语义组合性原则基础上的,表明了它是戴维森意义理论的基本立足点。

二、蒯因的彻底的翻译理论—戴维森意义理论的经验解释的理论基础。

戴维森明确承认,他在语义学领域中取得的重大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他的老师蒯因。他在《对真理和解释的探究》的扉页上写道:“谨以此书献给蒯因,没有他,本书无以问世。”可以肯定的是,作为其意义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彻底解释理论与蒯因的彻底翻译理论有着不可否认的亲缘关系。

大家知道,蒯因在其自然化认识论理论框架内,提出了旨在为自然语言提供一部从行为到语言的整体上相容的翻译手册的“彻底的翻译”理论。它涉及一种极端的翻译情形:在一种迄今对从未接触过的语言的翻译的情形下,没有业已存在的翻译手册可供依凭,也没有现存的字典可供借助,语言学家除了自己对陌生语言的说话者的行为观察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翻译证据。蒯因设计了一个丛林语言学家翻译土著语言的情形:丛林语言学家对这种语言的翻译只能从与刺激条件直接相联系的语句即观察性场合句开始,把听到的语句和看到的言语刺激联系起来,然后通过问询方式,观察说话者的言语行为倾向,即说话者在特定的刺激条件下赞同与不赞同的行为反应,通过不断反复的刺激和观察,逐渐建立起这种语言与语言学家母语之间的语词对应关系,编纂一部翻译手册。这是一部基于刺激意义的翻译手册。

蒯因还将表达式的真假值和土著人对它们的赞同态度联结起来,从而给出真值函项的刺激意义。因为一个否定式是真的当且仅当被否定的那个表达式是假的,所以,我们可以把某个土著语素翻译成“并非”,当且仅当,对于任一土著语句p,土著人赞同p之前附加那个语素而形成的表达式,当且仅当他不赞同p;同理,一个合取式是真的,当且仅当它的两个合取肢都是真的',所以,我们可以把某个土著语素翻译成“并且”,当且仅当,对于任何两个土著语句p和9,土著人赞同由那个语素连结p和9而形成的表达式,当且仅当他既赞同p又赞同9;一个析取式是真的,当且仅当它的两个合取肢至少一个是真的,所以,我们可以把某个土著语素翻译成“或者”,当且仅当,对于任何两个土著语句p和9,土著人赞同由那个语素连结p和9而形成的表达式,当且仅当他或者赞同p或者赞同9。如此等等。

对于非观察性的场合句和恒定句的意义则不能直接通过刺激意义加以确定。蒯因为此建议彻底的翻译者求助于分析假设。“分析假设的方法是利用动力把我们抛入土著语言的办法。它是把奇异的新枝嫁接到常见的老树上的办法。”也就是说,分析假设不是直接将翻译者与说话者当下的刺激证据相联系,而是与翻译者的概念框架相联系,这种概念框架在知识或概念的网络中最终还是要与刺激证据发生关联的,这种关联是通过它们与观察性场合句的关系实现的。

在蒯因看来,无论是刺激意义的翻译方式还是分析假设的翻译方式都与翻译者和说话者的附带信息有关。这些信息包括语言知识、信念知识等等。因此必然引发翻译不确定性的论题,即“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编纂把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手册,所有这些手册都与言语倾向的总体相容,但它们彼此之间却不相容。”意义和信息“不可分离地联结在一起,它们之间的这种不可分离性是蒯因称之为翻译的不确定性的关键所在。”意义和信息的不可分离性表明了经验证据确定意义的不充分性。蒯因认为,我们所谓的知识或信念的整体是一个沿边缘与经验紧密接触的人工织造物,如果把整个科学比作一个力场,其边界条件就是经验,那么,我们会发现,边界条件即经验对整个场是如此的不确定,以至于在根据任何单独相反的经验对哪些陈述重新评价上有很大的选择自由。谈一个个别陈述的经验内容会使人步入歧途。

翻译不确定性论题体现了蒯因的整体论知识观。确定语言意义的行为证据和相随信息的不可分离性要求我们不仅要考虑被翻译或解释的语言对象的言内语境因素,还要考虑包括语言使用者的情况在内的言外语境因素。蒯因的整体论不仅涉及到语言系统内各语句之间的一种整体论语义性质,而且也涉及到了语言使用者的信念系统内各元素之间的整体论联系,以及语言系统和信念系统之间的整体性关系。正是整体论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决定了翻译工作的性质。同时,一部翻译手册的提出和完善不仅仅是联结表达式的事情,而且是预设相同信念的事情,即使在语言学家开始询问土著说话者之前也要做出这种假设。否则,一切交流和翻译活动无从谈起。这就是在蒯因、戴维森和其他人著作中所谓的宽容原则。

宽容原则在蒯因彻底的翻译理论中得到了应用。他在谈到对土著语言中的真值函项的翻译问题时认为,我们只能假设土著语言中的真值函项和我们母语中的真值函项相同。虽然这种做法违背一种所谓的容忍明显的自我矛盾或不一致性的前逻辑思维(urologicalmentality)的学说,但我们在翻译时别无选择,否则,会使我们对土著语的翻译显得稀奇古怪而难以理解,因为任何恰当的翻译都得遵循逻辑规律。实际上,即使在对观察句的翻译情形下蒯因也预设了宽容原则:而对说话者和翻译者共处的刺激场景,土著人和我们具有整体上相同的心理态度、价值取向和感觉功能,否则,那种刺激意义的方案无法实施。同时,在分析假设时只有预设土著人和我们在某些方面有相似的语言习惯和知识,我们才有可能去解析土著语言的内容和形式结构,从而建立起一部恰当的翻译手册。

前面已经提到,戴维森试图诉诸塔尔斯基的约定模式的真理论给出一种自然语言的意义理论的形式表征,并且通过这种表征来解释和说明自然语言的意义。可是,单靠语句本身还不足以说明这种理论的解释功能。这一点引起了许多人的质疑。因此,如何针对自然语言中丰富的经验事实为从形式上诉诸真谓词的外延主义表征方案提供一种恰当的解释,即如何使之呈现为一种解释性真理论,必然成为戴维森意义理论的核心课题。在他看来,在一种不预设任何语义信息、概念或知识的极端情形下,立足于人类主体间的可观察行为的解释理论有望既能从整体上保持意义理论的外延特色,又能对一种自然语言的说话者的话语作出解释。这种解释背景非常类似于蒯因的翻译背景,即设想的一种完全从头开始理解一个陌生的语言团体的人类学场景。受蒯因“彻底的翻译”的思想启发,戴维森提出了著名的“彻底的解释”的理论。

不难发现,蒯因的彻底翻译理论为戴维森解释性真理论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营养,戴维森彻底的解释理论就是直接在蒯因的彻底的翻译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首先,蒯因和戴维森虽然各自的理论目标不同,但他们最终要求的东西都是一致的—在彻底的情形下寻求一种经验证据对语言意义的支持关系。蒯因的彻底翻译理论是其自然化哲学体系的一个论据和例证,而戴维森彻底的解释理论是其意义理论的一个环节(另一个环节是约定模式的形式表征),但二者选择的起点都是相同的,即可观察行为,都是以言语交流方式为突破口寻求“语言有意义究竟是怎么回事叩这一问题的答案的。其次,在蒯因的翻译不确定性论题的基础上戴维森提出了解释的不确定性论题。戴维森将蒯因翻译理论的意义与伴随信息的不可分离性转变为其解释理论中的意义和信念的相互依赖性,将蒯因的认识整体论发展到语义因素和命题态度的相互依赖的思想。通过这样的转变,戴维森巧妙地将蒯因的翻译不确定性论题转变成他的解释不确定性论题。第三,蒯因的整体论原则和宽容原则在戴维森解释理论中得到了充分利用和发挥而成为其基本原则。戴维森全面启用蒯因式的整体论。概括起来,除了整体论的语境意义观外,还在解释真、信念和意义三者(解释三元组)之间关系时始终贯穿整体论原则,而且还将这种原则渗透到研究形面上学的真理方法之中。宽容原则在戴维森理论中贯彻得更为全面。在他看来,蒯因的刺激意义范型难免带有私人的主观色彩,我们应该回避这种讨论方式,其结果是应当全面地运用宽容原则,因此他将其作为一个预设前提全面地运用于说明意义和信念、意义和真、真和信念的相互关系中。

由此可见,戴维森的彻底解释理论在证据基础、主要内容和贯穿的基本原则方面都明显地来源于蒯因的彻底翻译理论。对此,马尔帕斯客观公正地说:“蒯因的工作为戴维森的彻底解释理论思想的发展提供了背景,标志戴维森工作立足点的正是蒯因关于彻底翻译方案的观念。正是在蒯因的著作中我们才首次碰到整体论、不确定性和宽容这些在戴维森彻底解释理论中处于核心地位的观念。’,对此,戴维森也坦承,他研究意义理论的不少想法本质上是蒯因的,因此读者肯定会为他们在一些问题的看法上如此深入地一致而感到震撼。虽然他们在一些细小的方面有分歧,但是对翻译的不确定性、整体论和宽容原则的基本看法无疑是一致的。

总之,戴维森意义理论旨在为一种令人满意的自然语言的意义理论提供恰当的形式表征和经验解释,呈现为一种解释性的真理论,由两付对子构成:一是意义和真结成的对子,这付对子给出了意义理论的具有递归性质的公理化形式表征;二是意义和信念结成的对子,这付对子以彻底的解释的方式从经验内容方面表达了解释三元组(意义和信念)的共生关系。前者受塔尔斯基约定真之语义学的影响,后者受蒯因“彻底的翻译”思想的启发,二者的思想立足点是弗雷格的真值条件意义论。这些哲学大师的经典思想,为戴维森意义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可靠的理论基石,也正是由于戴维森善于借鉴这些影响深远的理论成果,使其意义理论注定从一问世就潜在地具备非凡的理论优势和影响力。

2023年水的哲学意义论文(汇总19篇)篇十九

车行,风景变化,从身边而过。有的时候是在火车上,有的时候是在汽车上。一个人,有些寂寞。于是,拿一本书看,或者听一张cd,很快,就可以到目的地。这是一些短途旅行,在一些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在帆布大包里装进书,cd机,太阳镜和相机,物件很少。车子在铁轨或者公路上安静地行驶,车厢里的人孤独到无聊便会交谈起来。他们无论是什么样的人,来自哪里,此时,都温和地微笑。

你告诉我,你要到一个地方拍一些照片,关于一些孩子的气息。

你告诉我,那是一个远僻淳朴天然的古镇,有无数条长长的曲折的狭窄的石子路,石子的缝隙间夹长着嫩绿细小的青苔。那里有一条大河,有红色大理石砌成桥墩的木身古桥从上面越过。河绵长了许多个世纪,绿色的,住着大鱼。你述说的时候神采飞扬,你早已到了那里,身临其境,忘记那一瞬的真实环境。你说孩子们会穿着最朴素老土的衣服,光着脚,从桥的这一边跑到那一边,由于快乐而尖叫。你跟着他们,到他们的房子里去。青砖所砌的墙边已把木柴堆得很高,在那些木头的前面还停着一辆黑色的老式永久自行车,车身很干净,门口贴着褪了红颜色的春联,黑色的木门上贴着关公像。你拿出相机,一下子就拍了好多张。

门打开,老农问你,破房子那里好看。你笑笑,没有回答。门里面,一只会笑的大黄狗探出头摇着尾巴。老农欲引你进门,泡甜茶做沙茶蛋汤招待你,皆被你微笑着一一拒绝。孩子们跟着你,对你手中的数码相机感到好奇。你一路行去,发现现时农家的们五颜六色,红色,蓝色,黄色……全都嵌在石头房子里,那石门上还刻着四个字,“五福临门”。孩子们跟着你,你一转身,把他们都拍了好几下。孩子们一下子全都哈哈地笑起来,你也笑,跟着他们一起。

这条长而曲折的石子路前面有一口水井。你把头伸过去向里望,一时间头晕目眩,好深的一口井,安静得仿佛与世隔绝,有清凉的冷气从下面窜上来扑上你的脸庞。你站直身子感觉有些难过。有人走过来跟你说,不要怕,水很甜的。水很甜的。那人把一个小的黑色木质水桶放进井里,绳索与滚轴摩擦发出呜呜的声响在井里产生空洞悠远的回音。他在井边晃动绳索,然后用劲将那一小桶泉通过滑轮拉上来。他把它放在井边,从遮着井的亭子的柱子上取下一个在其旁边和着把子的小竹筒从里面舀出满满的一杯水来递给你。你喝一口,确实冰凉甘甜得心旷神怡。

心旷神怡。阳光明媚,这是一个夏天。这里没有知了的叫声,只有风轻轻地吹拂。阳光透过他的空气照下来,也只剩下清凉的味道。我的嘴里在回荡着井水的味道,滋滋的味甜,美妙得可以。他问我,好喝吧。我对其抱以微笑,很甜。我拿出相机,帮他照了一张相。他很高兴。可是他哪里可以拿到相片?他没有地址,没有邮箱,我不过也只是一个过客。在这个幽静的小镇里面,一切都与二十一实际仿佛搭不上界。这里是一个美妙和值得保护的地方,我对着井和井边的小木桶接连拍了几张,跟他道别。他站在井边向我挥手,笑容灿烂,一个淳朴的人。绕过那口井,我继续行去。可惜了一个古镇,出了石头小径就来了现代气息。农民们盖得整齐的房子,他们在外墙上贴上红色的白色的瓷,老土不好看的建筑,一排排,沿着河边排去。偶尔路过两个城门,是两个。全由大青石稳稳地筑着,城门上城门罅隙里长满了青色的草。从城门出去可到河边,河是绿色的。我没有从那里去看河,或者河的风景。我走到一个桥上,建筑墩的大理石皆是红色的。桥上搭着精美的顶,有雕花镂空。桥内昏暗,凉爽宜人。有人告诉我,八月的时候这里会有盛大的宴席。宴席。

你开始满脑子的胡思乱想。

他说,是时,用的可都是象牙筷啊。

很多时候,一个地方的美食是很能吸引人的。你到那里,点了一桌当地风味,听他说小镇野史。他的酒喝多了,故事一个接一个,精彩非凡。他敬你酒,一边还介绍着小吃的历史。你想起其他好几次的短途旅行。有的时候是在拥挤的小吃店,有的时候是在街边的大排档,有的时候是在高档的酒店。无论在哪里,都得要一点当地的氛围。你还久久不能忘记沙县的烧卖,透明的,蘸一些豆鼓油,烫烫的放进嘴里,美味可口。这时,小姐端上菜来,名字似乎是叫棍子鱼。长而细的身体,被烤制的很硬,又放进锅里再次加工,名副其实。

你又回到他言语里桥上的美宴。

于是,你问他,用的可是宋朝的饮酒器皿?

他说,哈哈,是啊。你怎么知道。

你只是胡乱乱说说罢了。用的什么时代的东西跟你有什么关系,你只不过是个过客。一群孩子坐在桥倚栏前的长木凳上,你举起相机,喀嚓,喀嚓。被孩子们发现后,他们都埋起头看你拍照。一个孩子牵着只很大的黑狗从桥外走过来,你又是一拍,孩子正抬起头看你。他的眼睛很大很亮,他没有笑容,眼睛里面是无边无际的单纯。

你说,你好。

他没有回应,低着头,牵着黑狗,径直从你身边走了过去。

相关范文推荐

    精选心态与沟通心得体会(案例12篇)

    心得体会的写作不仅是对自己的思考梳理,也是与他人分享学习和成长的过程。接下来,小编将分享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沟通是人类社交交流的重要方式

    最新五四晚会心得(汇总18篇)

    写心得体会也是对自己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点点滴滴进行回顾和总结的一种方式。现在,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样文,为我们的写作带来一些灵感和思考。

    优秀献血公益活动心得体会范文(16篇)

    心得体会是深入思考和总结后的珍贵财富,对于个人成长很有帮助。以下是一些常见话题的心得体会示例,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灵感。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

    优秀士兵笔记心得体会大全(22篇)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对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精彩心得体会,或许可以给你一些灵感。作为一名军人,遵纪守

    优秀结婚司仪主持词大全(15篇)

    亲爱的家长们,各位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聚集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小编精心整理了一些有关主持词的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各位来宾、各位领导、女士

    最优仓库盘点的心得体会(通用19篇)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深入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在某个领域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和启示。

    优质大事上报心得体会(案例15篇)

    心得体会的写作不仅可以反映个人的成长,也可以展现个人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或许可以给我们写作提供一些思路和灵感。

    最优儒林外史读后感高中大全(19篇)

    读后感的撰写要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展开,可以结合书中细节、人物形象等进行论述,用文字来记录和传达自己的阅读体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每

    优质行车实训心得体会报告大全(21篇)

    通过撰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以下是一些写心得体会的精选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灵感和思路。让我们通过运用手工和计算机操作手段

    最优九五普法心得体会(汇总15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加深我们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的理解和思考。接下来是一些值得一读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和启示。第一段:普法意识的重要性(200字)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