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小竹排画中游教案(实用8篇)

时间:2023-10-16 作者:飞雪2023年小小竹排画中游教案(实用8篇)

小班教案还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资源和时间,确保教学的连续性和有效性。高一教案的编写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和学习需求,下面是一些教师应该注意的事项。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案篇一

《小小竹排画中游》一课,是一年级孩子学习的第三篇课文,是一首简短的诗歌,可其中蕴涵的内容却很丰富,有些词句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是比较难理解的,比如“江南鱼米乡,小小竹排画中游”这一句;当然识字依然是一年级语文课的重点。在课堂教学中,我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1、结合我班学生的特点,我在上课前布置了学生预习,我在学前对学生进行了调查,本班有5、6个孩子不识字,其余的孩子对生字以及课文都能较熟练的掌握,针对这种情况,我着重让这几个孩子加强预习,读通课文,认读生字。(别小看这两个要求,拉近了学生之间的差距,对好学生来说,也节约了很多时间)。这样在课堂上我就可以用更多的时间指导学生识字、朗读、感悟。从课堂的效果上看,大部分学生完成的还是不错的。

2、课件辅助,突破难点。在课前谈话时,我给学生介绍了江南,知道了江南就是指祖国的南疆,接着给学生欣赏了江南的风光图,让学生发现江南这边什么多?学生观察的很仔细,一个学生说:“水多。”另外一个马上接着说:“桥多。”所以我就告诉孩子们江南又被称为“江南水乡”、“鱼米之乡”。这样的知识还是要通过老师的.传授的。这个时候我觉得孩子们也特别专注。

3、运用多种方法,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语文教学中“读”十分重要,要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读,读出情,读出趣,读出思。因此在今天的课上我给了学生充分读的时间,先做到读正确、流利。在理解课文时,我让学生说说看到了哪些景物?这样的提问是第一次尝试,孩子们还是能很快领会到我的意思,说的也不错。在逐句朗读时采用了指名读、比赛读、同桌读等多种形式,有些学生的朗读还是给我带来了美的享受。我想孩子的朗读能力就是这样点点滴滴培养起来的。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案篇二

本篇课文是人教版第一册第三课课文。描写的是江南的美景。在讲解课文时,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本篇课文分为两个课时,第一个课时主要是以识字和初读课文为主;第二个课时是指导学生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及语言的拓展,培养孩子的爱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在识字方面,因为在学课文之前,拼音已经学完并对其进行了检测,对于识字,难度应该是比较小的。因此,在老师教之前,会让学生自己借助着拼音自读课文,一来是培养了孩子的自学能力,再来巩固了孩子们之前所学的拼音。自学完后,我给了充分时间给孩子们交流及展示或上台当小老师,将自己认识的字大声地告诉其他同学,并告诉其他同学是怎么认识这个字的,又是如何记住这个字的。最后老师再带着孩子们书空,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孩子们组词造句。孩子们的热情性很高。在这一个课时,学生的合作及反馈都比较理想。

然而,孩子们在看图说话时让我感触很深,我觉得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说话能力方面做得很不够。比如说指导缺乏一定的技巧性、方向性,导致孩子们的观察不能朝一种有顺序、有重点、有中心的`状态发展,从而导致了教学目标的残缺、学生能力培养的欠缺。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以此为戒,争取高质量的教学。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案篇三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对话关系是多重性的,但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体。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呵护学生的灵性、个性和悟性,有效地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学生的阅读过程始终伴随着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成为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成为“平等中的首席”,因而,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营造宽松、民主、活跃的课堂氛围,与学生建立友善、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得师与生,尤其是学生乐于、善于对话。以上案例中,无论是教师对于学生感悟体验时充满鼓励、赏识的话语“你说得真好”、“小朋友真棒”……还是对于学生遇到困难时诚恳的帮助、引导“不错,妈妈做的鱼和米饭都很香,但‘香’是这样写的……”,抑或是教师的体态语言“走到小朋友的身边,指了指自己的嘴,提醒他注意说话先举手”……无不体现“师生平等对话”的理念。学生因老师善意的提醒而乐于接受,因得到老师的肯定而兴奋自豪,更因老师一句句充满赞赏激励的话语而激动不已。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心态才能保持开放,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产生充满活力、充满创造的体验,也才能在对话过程中生成新的认识。

所谓“阅读期待”,即面对文本,学生产生一种期待心理。如面对童话故事,希望从中读到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预期出现惩恶扬善的美好结局;面对一篇散文,希望作者以优美的语言、灵活的笔调,描写感人的内容,使人得到精神愉悦和审美享受等。在教学预设时,对“江南鱼米乡”和“小小竹排画中游”这两个理解难点,原准备在学生充分感悟课文语言后,由老师提出并逐一引导学生体会理解。但课堂是在不断地生成的,在实际教学时,学生缘于自己的阅读期待,提出了这两个问题。教师对于这一在对话过程中闪现的'学生思维的火花,能予以敏锐地捕捉,利用学生即时生成的资源,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不轻易否定,使不同的感悟、理解有交流和争辩的机会,在动态生成中让学生的心灵自由飞翔起来。于是,课堂上精彩的语言纷至沓来:“竹排漂下来,看到的景色就像画一样美”、“小朋友在小竹排上,看到了很多美丽的景色,就像在看一幅美丽的画一样”、“我看到了江南有很多很多的小河,这些小河里的鱼呀、虾呀,也是很多很多的”、“我们这里种的稻子很多很多,我到外婆家去,看到公路两边的田里种的都是稻子”、“我从图上看到田里种了很多很多的禾苗,禾苗长大了就会长出谷子”等等,这是孩子的视野,孩子的生活,孩子的感悟,相信在最后进行课文朗读时,必然有一幅幅各不相同的江南美景图呈现在每一个小朋友眼前。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人文内涵,因此,它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必然是广泛而深刻的,所以,不能不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作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与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体验就是在实践中认识,感悟就是在感受中领悟。以体验感悟为手段和过程的阅读教学,实质上是个体在情感驱动下的感性化的直觉性的阅读理解过程。这样的过程自然不需要“科学”的分析和理性的说教,而是需要对话、交流和表现。以上案例没有教师的包办代替,没有繁琐的分析讲解,有的只是学生自己对文本的体验感悟,学生通过生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理解文本、发展文本,这一过程体现的“三维目标”如下表:

知识和能力: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过程和方法:读与看(看课文插图、看课件演示)、读与说、读与思有机、巧妙地结合。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江南水乡的美丽、富饶,萌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从表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学生体验感悟的过程中,知识得以内化,能力得到培养,情感得到熏陶。这样的朗读感悟是一个立体感受、多元发展的过程,学生在这样的体验感悟过程中,必然经历一个语言转化、情感体验、语感积累,个性张扬的过程。

崔峦老师曾说过:“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用心灵感受,实现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融,心灵与心灵的接纳,课堂才能在对话中充满活力,才能呈现出生动活泼、主动的“生命状态”。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案篇四

所谓"阅读期待",即面对文本,学生产生一种期待心理。如面对童话故事,希望从中读到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预期出现惩恶扬善的美好结局;面对一篇散文,希望作者以优美的语言,灵活的笔调,描写感人的内容,使人得到精神愉悦和审美享受等。

在教学预设时,对"江南鱼米乡"和"小小竹排画中游"这两个理解难点,原准备在学生充分感悟课文语言后,由老师提出并逐一引导学生体会理解。但课堂是在不断地生成的,在实际教学时,学生缘于自己的阅读期待,提出了这两个问题。教师对于这一在对话过程中闪现的学生思维的火花,能予以敏锐地捕捉,利用学生即时生成的资源,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不轻易否定,使不同的感悟,理解有交流和争辩的机会,在动态生成中让学生的心灵自由飞翔起来。

于是,课堂上精彩的语言纷至沓来:"竹排漂下来,看到的景色就像画一样美","小朋友在小竹排上,看到了很多美丽的景色,就像在看一幅美丽的画一样","我看到了江南有很多很多的小河,这些小河里的鱼呀,虾呀,也是很多很多的","我们这里种的.稻子很多很多,我到外婆家去,看到公路两边的田里种的都是稻子","我从图上看到田里种了很多很多的禾苗,禾苗长大了就会长出谷子"等等,这是孩子的视野,孩子的生活,孩子的感悟,相信在最后进行课文朗读时,必然有一幅幅各不相同的江南美景图呈现在每一个小朋友眼前。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案篇五

在教学这一课时,我主要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依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爱好,尽可能给学生直观的形象感受,把学生带入江南美丽的风光中,感受江南的美好,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语言。

在学习“竹排、树木密、禾苗、江南、鱼米乡”等词语时,我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图片、联系上下文等方式,适时点拨,突破难点。在学习生字词语时,我先让学生自己勾画出带生字的词语,读一读,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词语的,用什么方法记住的。然后全班交流。由于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习起来兴趣盎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巩固识字在识字的过程中,让学生去掉拼音进行识记的巩固。有比较归纳识字,就像“江、流、游”,还有像猜字谜、利用图片理解词语……让学生在不同的识记方式中,增加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识记的效果。

课堂教学机制有待加强。教案是死的,课堂是活的。我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慢慢提高处理课堂生成的能力,积淀解决问题的底蕴。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还不够多样化和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一句简单的“很好”说明不了问题,学生仍旧感觉很茫然,不知道好在哪里?其他学生没有学习的方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案篇六

“对话”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师生都敞开心扉、人格对等的精神交流,是学生对文本的感悟、理解和欣赏,也是学生张扬个性的一种自我超越。本文结合小学语文第一册《小小竹排画中游》一文的课堂教学片断,谈谈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具体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用心灵感受”。

〔教学片断〕

在学生进入课文情境,读通课文后:

师:小朋友真能干,自己把课文读得那么好。那谁能说说读了课文,你都读懂些什么?

(小朋友纷纷举手想要发言)

生1:我知道“鱼儿游”就是小河里有鱼儿在游来游去。

生2:我知道“鸟儿唱”就是小鸟在唱歌。

师:(故作不解)小鸟会唱歌吗?我怎么没听说过?

生2:(立刻解释)就是小鸟在叫。

(这时有很多小朋友举手,想要发表意见。其中有一位小朋友因为举手后,没请到他发言,手里拿了一支铅笔在玩,听到这里,大概很不满意那位同学的回答,把手举得高高的,嘴里不断地说:“我……我……”迫不及待地想发言)

师:(走到他身边,指了指自己的嘴,提醒他注意说话先举手,而后问)你想说什么?

生3:(学生放下手中的铅笔,站起来)我有补充,“鸟儿唱”不是小鸟真的在唱歌,而是小鸟一边飞一边叫,叽叽喳喳地很好听,就好像是在唱歌。(学生说的时候特别把“好像”两个字重读,重新坐下时很端正)

师:哦,你是这样认为的,(转向其他小朋友)你们呢?

生4:我也认为是小鸟叫的声音很好听,小朋友就觉得小鸟像在唱歌一样。

师:原来是这样,我明白了,谢谢你们。其他小朋友还有读懂的吗?

生5:我从刚才的动画片里看见小河两岸有很多很多的树,这就叫“两岸树木密”。

生6:我读懂了“绿油油”就是禾苗很绿很绿,叶子上面有亮光的。(学生说话时特别强调“很绿很绿”)

生7:老师,我有一个问题,刚才我们看了动画片,里面的小竹排是在水里的,那课文里为什么说“小小竹排画中游”,应该是“小小竹排水中游”?(她的话一说完,立刻有小朋友附和表示赞同)

师:对呀,课文是不是写错了?(听老师这么说,教室里一下子热闹了,有的小朋友说是写错了,有的小朋友则说没有写错。正争论中,一个坐在前面的小男孩转过身对后面的同学说:“不会写错的,课文怎么会写错呢?”他的话刚说完,后面就有小朋友不以为然地说:“那也有可能的。”谁也说服不了谁,教室里更热闹了。)

(这个问题有难度,教室里出现了短暂的沉默。过了一会儿,有些小朋友开始举手)

生8:课本上小竹排是画在画上的,所以是“小小竹排画中游。”

(对于他的意见,其他小朋友颇不认同,有很多同学举手示意不同意)

生9:我不同意他的意见,我从动画片里看到,那个小朋友站在小竹排上,竹排漂下来,看到的景色就像画一样美,所以是小小竹排画中游。

师:(走到一个举手小朋友的身边)你是怎么想的?

生10:小朋友在小竹排上,看到了很多美丽的景色,就像在看一幅美丽的画一样。

师:真的吗?那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美丽的景色?

师:(用鼠标提示相关内容)有在林间飞舞歌唱的——

生齐:小鸟。

师:有在水中嬉戏欢跃的——

生齐:小鱼。

师:还有——(走到刚才回答的小朋友身边,请他起立接着说)

生10:茂密的树林和绿油油的禾苗。

师:真美啊,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难怪课文中说——

生齐读:“小小竹排画中游”。

师:(教师伸手示意她起立,问)你想说什么?

生11:我也有一个问题,什么叫“江南鱼米乡”?

师:对呀,这个问题我也不明白,谁来帮帮我们?

生12:“江南鱼米乡”就是鱼和米很香的。

(这个小朋友刚一说完,那个玩过铅笔的小朋友就在下面说:“不对,不对,很‘香’的‘香’不是这个‘乡’,应该是‘香味’的‘香’。)

师:不错,妈妈做的鱼和米饭都很香,但“香”是这样写的……(教师一边板书“香”,一边肯定抢答的同学说得对,又提醒他上课发言先举手)课文中“鱼米乡”是这个“乡”。(教师板书“鱼米乡”)

生13:“鱼米乡”就是鱼和米的家乡。

(学生很赞同这种意见,没人举手了)

师:你说得很有道理。不过,老师还想知道,江南为什么是鱼和米的家乡?

生13:因为江南鱼和米很多很多,所以是鱼和米的家乡。

师:哦,原来是这样。那你们是怎么知道江南鱼和米很多呀?(教师有意识地指了指图上的小河、禾苗)

生14:前面老师让我们看电视的时候,我看到了江南有很多很多的小河,这些小河里的鱼呀、虾呀,也是很多很多的。

师:你说得真好,正因为河多,湖多,所以我们称江南为水乡。谁还有补充?

生15:我们这里种的稻子很多很多,我到外婆家去,看到公路两边的田里种的都是稻子。

生16:我从图上看到田里种了很多很多的禾苗,禾苗长大了就会长出谷子。

师:谷子可以碾成……?

生齐答:大米。

师:这下我明白了,江南的鱼、米确实很多很多,所以才叫——

生齐读:江南鱼米乡。

师:江南鱼米乡,风景美如画。让我们一起来赞叹这美丽的景色。

生朗读课文。

〔课后反思〕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对话关系是多重性的,但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体。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呵护学生的灵性、个性和悟性,有效地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学生的阅读过程始终伴随着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成为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1、通过平等对话,激活学生思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成为“平等中的.首席”,因而,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营造宽松、民主、活跃的课堂氛围,与学生建立友善、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得师与生,尤其是学生乐于、善于对话。以上案例中,无论是教师对于学生感悟体验时充满鼓励、赏识的话语“你说得真好”、“小朋友真棒”……还是对于学生遇到困难时诚恳的帮助、引导“不错,妈妈做的鱼和米饭都很香,但‘香’是这样写的……”,抑或是教师的体态语言“走到小朋友的身边,指了指自己的嘴,提醒他注意说话先举手”……无不体现“师生平等对话”的理念。学生因老师善意的提醒而乐于接受,因得到老师的肯定而兴奋自豪,更因老师一句句充满赞赏激励的话语而激动不已。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心态才能保持开放,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产生充满活力、充满创造的体验,也才能在对话过程中生成新的认识。

2、善用阅读期待,开放课堂教学。

所谓“阅读期待”,即面对文本,学生产生一种期待心理。如面对童话故事,希望从中读到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预期出现惩恶扬善的美好结局;面对一篇散文,希望作者以优美的语言、灵活的笔调,描写感人的内容,使人得到精神愉悦和审美享受等。在教学预设时,对“江南鱼米乡”和“小小竹排画中游”这两个理解难点,原准备在学生充分感悟课文语言后,由老师提出并逐一引导学生体会理解。但课堂是在不断地生成的,在实际教学时,学生缘于自己的阅读期待,提出了这两个问题。教师对于这一在对话过程中闪现的学生思维的火花,能予以敏锐地捕捉,利用学生即时生成的资源,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不轻易否定,使不同的感悟、理解有交流和争辩的机会,在动态生成中让学生的心灵自由飞翔起来。于是,课堂上精彩的语言纷至沓来:“竹排漂下来,看到的景色就像画一样美”、“小朋友在小竹排上,看到了很多美丽的景色,就像在看一幅美丽的画一样”、“我看到了江南有很多很多的小河,这些小河里的鱼呀、虾呀,也是很多很多的”、“我们这里种的稻子很多很多,我到外婆家去,看到公路两边的田里种的都是稻子”、“我从图上看到田里种了很多很多的禾苗,禾苗长大了就会长出谷子”等等,这是孩子的视野,孩子的生活,孩子的感悟,相信在最后进行课文朗读时,必然有一幅幅各不相同的江南美景图呈现在每一个小朋友眼前。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片断及反思

3、注重体验感悟,落实三维目标。

下表:

知识和能力: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过程和方法:读与看(看课文插图、看课件演示)、读与说、读与思有机、巧妙地结合。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江南水乡的美丽、富饶,萌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从表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学生体验感悟的过程中,知识得以内化,能力得到培养,情感得到熏陶。这样的朗读感悟是一个立体感受、多元发展的过程,学生在这样的体验感悟过程中,必然经历一个语言转化、情感体验、语感积累,个性张扬的过程。

崔峦老师曾说过:“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用心灵感受,实现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融,心灵与心灵的接纳,课堂才能在对话中充满活力,才能呈现出生动活泼、主动的“生命状态”。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案篇七

在学习“竹排、树木密、禾苗、江南、鱼米乡”等词语时,我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图片、联系上下文等方式,适时点拨,突破难点。在学习生字词语时,我先让学生自己勾画出带生字的词语,读一读,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词语的,用什么方法记住的。然后全班交流。由于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习起来兴趣盎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巩固识字在识字的过程中,让学生去掉拼音进行识记的巩固。有比较归纳识字,就像“江、流、游”,还有像猜字谜、利用图片理解词语……让学生在不同的识记方式中,增加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识记的效果。

课堂教学机制有待加强。教案是死的.,课堂是活的。我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慢慢提高处理课堂生成的能力,积淀解决问题的底蕴。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还不够多样化和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一句简单的“很好”说明不了问题,学生仍旧感觉很茫然,不知道好在哪里?其他学生没有学习的方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案篇八

在我的课堂上,孩子们大谈秋天的特点,果园里、农田里、田野里……,孩子们似乎是无处不去,无处不说。他们描述得确实很形象,有的同学描述的水果馋的大家都直流口水。他们的想象力真的很丰富,空中的云给他们想象成了世间的万物。他们的积极性都很高,每个孩子都在各抒己见……看着孩子们的积极投入,踊跃发言,我不忍打断,不能多说,只想站在教室的一角,好好欣赏此时的课堂。

正在我们都投入在精彩的课堂交流中,无情的.下课铃声响起。我如梦初醒,天呀,我的教学任务完成了吗?课文没来得及感情朗读背诵,生字还没有好好识记书写,怎么就下课了呢?就这样,带着兴奋的收获和无限的遗憾,我走出了教室。这节课,虽然我没有能理想的驾驭课堂,但是孩子们却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发挥和表达。课堂上,我们有收获更有遗憾。难怪有人说“教学是一门留下遗憾的艺术”!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