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好家教好家风心得以及感悟(精选19篇)

时间:2023-11-10 作者:纸韵弘扬好家教好家风心得以及感悟(精选19篇)

通过撰写心得体会,可以深化对所学知识和经验的理解和领悟。小编为大家收集了一些成功的心得体会案例,其中包含了一些值得学习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弘扬好家教好家风心得以及感悟(精选19篇)篇一

中国古代有许多名门大族都有成文的家规家训,其后人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达官显贵,都会相对遵纪守法,这其中家风的影响力不容小觑。因为这些族人从小就耳濡目染,良好的家风对他们有着润物无声的教化作用,同时,有明确文字记载的家规家训对他们有着强烈的道德约束力。今日,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加强党员干部家风作风建设,这些传统资源无疑都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人生的光阴若白驹过隙,然而总有那么一些人、一些事如鎏金石刻般,虽经时光河流千百年的冲刷,不但没有流逝,反而越发弥足珍贵。这其中,就有那些充满温情和智慧的家风故事,其所蕴含的传统与美德,融入语言,汇入血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核。今日看来,这些优秀传统家风依然可以为党的建设和国家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父子相传,精神相继。父母是子女言传身教最好的典范,为人父母树立道德上的典范,养成良好的家风,最受益的人恐怕就是至亲骨肉。宋代名臣范仲淹一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被纪晓岚称颂为“行求无愧于圣贤,学求有济于天下”,自身立言立德的同时,对子女教育亦非常严苛。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其子女也得以传承父辈精神,为后人所称道。

彭玉麟戎马一生,充满传奇,他为清朝中兴立下汗马功劳。然而,他一生曾六辞显官:他曾因习于军营而疏于民政,请辞安徽巡抚;以不懂漕政、性情褊急、见识迂愚为由,请辞督掌八省的漕运总督这一“天下第一肥缺”;曾在四年间连续四次请辞兵部尚书……危难关头,彭玉麟总会临危受命,而后功成身退,从不贪恋权力。

彭玉麟廉洁奉公,虽居高位,却始终坚持“不要钱”的生活准则。他曾将7年间所得养廉银二万一千五百余两,分文不取,全数上交国库充作军饷。在权贵当道、横行的清末,彭玉麟成为一个罕见的清廉、正直、淡泊的名臣。

不仅严以律己,彭玉麟对待子女亦非常严苛,从家书中可以看出其良好的治家风范。当得知儿子修葺旧屋花费不少时,彭玉麟“谕子”书中写道:“以起屋买田,视作仕宦之恶习,己身誓不为之……不料汝奢靡若此。”“今小民庐舍被焚,归无足蔽风雨者,官员亦多贫乏,兵丁欠缺粮饷……小子狂妄,使予赧愧!”他还曾劝诫儿子“习勤保家声”:“今后当痛自改悔,锐志向学,慎勿享馀荫,以为衣食饱暖无所忧,便学走马王孙故态,盖自堕落之不足,而堕落其家风也。”

不仅对子如此,彭玉麟对亲属亦多有要求,他写信给弟弟告诫其不要任人唯亲,结党营私:“用之则引私人,结朋党,于国事无补,徒糜国库……恐其违法,而有私情屈逆吾心,不能正法。”

弘扬好家教好家风心得以及感悟(精选19篇)篇二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我们从父母身上继承得来的不只是一个光荣的姓氏,更有父母辈走过荆棘之路的“爱”的传承。“爱”在汉语中是个多义词,包含了爱情、亲情、友情以及人对所有事物的根本情感。爱祖国、爱家庭、爱他人、爱岗敬业……都是爱。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高举“爱”的火炬,将洁身自爱、爱岗敬业,爱祖国、爱人民融入到生活工作中,燃旺家风火焰,勇往直前。

高举“出淤泥而不染”洁身自好的“自爱”火炬,照亮坚定前行的决心。母亲虽然目不识丁,但从我记事起,就耳提面命地教育我:“做人要自尊自爱,忠厚纯良,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小时候,我对这句话懵懵懂懂,认为只要爱自己,不做亏心事就行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了岁月的洗礼、社会的历练、风霜的淬炼,我才深刻地领会到“在道德的真空里,我们仍然能洁身自好,守身如玉,以致我们现在能够俯仰无愧。”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要努力成为正直贤达之士,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够洁身自好,不随波逐流;能清醒地认识形势,忧国忧民,“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立功”,用自己的微博之力,贡献出力所能及的力量。

高举“我不担当与阿谁”爱岗敬业的“责任”火炬,燃旺事业红红火火。父亲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为家庭、为子女付出,在工作中亦是辛勤劳作,忠于职守。他为人处世的作风,也影响了我对“责任和担当”的理解和诠释。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进取心,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埋头苦干,要有“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担当,无论什么时候,该做的事知重负重、攻坚克难,顶着压力也要干;该负的责,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冒着风险也要担。爱岗敬业,在岗一分钟,负责六十秒,认真做好手里任务,并且以最低的成本、最高的效率、最好的质量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做到对工作的执着和热爱,最终达到“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的境界,让事业欣欣向荣。

高举“以天下为己任”爱国爱民的“博爱”火炬,燃旺国富民强的火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父母最爱说的话就是:“要好好学习,掌握本领,以后有出息。”爸妈的叮嘱和期望虽然寥寥数语,但对我的影响却很是深远。一个有出息的人,一定自尊自爱、独立强大、心系天下、学识渊博、技能精湛……自己也在为这个目标勇往直前。“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心怀国之大者,坚守初心使命,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本领,攥紧手中的“接力棒”,在服务大局中更好履职尽责,努力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胡适在《我的母亲》中写到:“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我们从父母身上学到的精神力量,指引我们奋勇前行。我们要高举“爱”的火炬,代代相传,燃旺家风的火焰,照亮人生路。

弘扬好家教好家风心得以及感悟(精选19篇)篇三

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每个好的家庭都要有好的家风,好的家风影响着孩子的品质和成长。家风是什么?家风是一个家的全貌,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气氛构成了家风,顾名思义,家风代表一个家的风气,说白了,家风就是一种无形的塑造,体现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说起我家的家风,总结起来就四个字:专心致志。“学就是学,玩就是玩。”这句话也是妈妈的口头禅。我特别喜欢一边吃东西一边做作业,因此我的作业就算再少也会做到九点,妈妈根据学习桌上的垃圾袋判断我做作业三心二意,妈妈狠狠得教训了我,可是我的嘴巴还是闲不住,零食虫在我嗓子里直痒痒。

于是我瞒着妈妈偷吃,尽管我尽力得掩藏零食,可是还是被妈妈的火眼金睛发现了。妈妈语重心长得教导我:“一心二用做的事情永远不是最好的,你可以放下书本,到一边光明正大地吃零食,你这么一心二用,不仅要提心吊胆地吃零食,做作业还做不好,学就是学,玩就是玩,要专心致志,这是成功的前提,吃好喝好,学习效率也还高,有条不紊,这样多好啊。”自从那次起,我就没有过三心二意的行为。

爸爸也有专心致志的品质哦!记得有一次,我在沙发上悠闲地看书,突然想到书包里有一本我爱看的书,便连忙拿着杯子跑过去,好不容易拿出书来,急匆匆地转过身,哪知眼睛不争气,我撞到了垃圾桶,垃圾洒了一地,我的水还洒在了我的书皮上,爸爸见状,说:“哎呀,曹雅铎,我告诉你,做完一件事再做另一件事,你这么冒冒失失的,慢一点不行吗!你把杯子放下再去拿书,拿了书就这么急急得跑过来,不出事才怪了呢!”我看着自己心爱的书,后悔得点点头。

爸爸妈妈的管教处处拘束着我,可是他们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正是在这种环境下的我渐渐优秀。家风就像是蛹,爸爸妈妈把我们塞在蛹里面,我们只有冲破外壳,化蛹为蝶,自由翱翔。

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好的家风才能陪伴我们更好地成长!

弘扬好家教好家风心得以及感悟(精选19篇)篇四

家风无声化“规矩”,约束我们严于律己、清白做人。很小的时候,父母就教育我们,借别人的东西不但要还,还要记得别人的好;教育我们不要惹是生非,不能倚强凌弱,更不能做偷鸡摸狗、违法犯罪和违背公秩良俗之事。记得小时候,邻居家的小鸡跑到我家菜地里,我在驱赶的时候,用石头把小鸡砸伤了,邻居看到后非常生气,朝我大声呵斥。我回到家,母亲把自己家的小鸡抓来,让我赔给邻居家,我认为自己是对的,是邻居家有错在先,没必要赔东西,也不用赔不是。母亲心平气和教育我,说邻里间和为贵,虽然邻居家的小鸡不该到我家菜地里,但小鸡对邻居家来说,比自己家种的菜要贵重,我们得分清轻重、明晰是非、辨准对错,别人做错了,不用和别人吵架,要严加约束自己,才不会在生活中对自己、对别人造成伤害。这些看似处理鸡毛蒜皮的小事,但点点滴滴的教诲中,是父母立下的做人规矩、成事规范,是指引我们成长成人的“指针”。

家风无声化“力量”,激励我们增长才干、担当前行。记得小时候,父母带我到镇上赶场,最喜欢的就是带我去场上的新华书店,帮我买一些连环画、一些故事书,让我们能够读上书。父亲给我们讲过的故事,记忆最深的就是古人捉萤火虫当“灯”读书的故事,以及把头发绑在梁上读书的故事,告诉我们读书的好处。上高中时,家里为了付学费、生活费,已经入不敷出了。正值“打工潮”兴起时期,我们提出外出务工、减轻家里负担,父母非常严厉地批评教育我们,说:“读书考不上大学,是我们的事,是我们对自己不负责任!家里拿不出钱读书,是大人的事,不用我们操心,也不用分心考虑。”在父母严肃的批评中,看着父母坚毅的眼神,我们都静心下来学习,考上了大学。父母在我们成长路上,用自己理解的道理,引导我们不断学习,用厚实的担当扛起促进我们成长成人的重担。这些于无声处的引导、于无声处展示出来的力量,教育、激励我们不断奋力前行。

家风,是一句话中蕴藏的道理;家风,是一件事中潜藏的规范;家风,是时时处处自身言行中展示的形象;家风,是一生一世传承和守望的精神,是激励我们成长的力量。家风,就是父母的谆谆告诫,是父母的言传身教。家风看似朴质,看似简略,不高深、不精美,但却受用,却能滋润我们心田,让我们感受到无限的力量,激励我们去开拓自己人生蓝海,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弘扬好家教好家风心得以及感悟(精选19篇)篇五

俗话说:"好家风,世代传。"一个家庭的家风是判断家庭优秀的准则。对我而言,我们家的家风做事认真,脚踏实地,已经深深影响着我和我的堂哥。在优良家风传承的过程中,我的奶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的堂哥现读九年级,面临沉重的学习压力,他之所以能够静心学习,成绩优异,一方面事从小受优良家风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从小奶奶就教他:“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道理。他在家里就如太阳,熠熠生辉,而过去的我就如星星,黯然失色。

为什么呢?过去的我很贪玩,不认真完成作业,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奶奶也是绞尽脑汁,拿我没有办法。直到有一天,我写完作业,正准备出去找朋友玩,奶奶吆喝道:“何宇瑞!又出去玩。”听着奶奶对我的吼骂,我不耐烦地说:“早就写完了!”奶奶看我毫无悔意,又说道:“考那么差,你就不知道多看看书,看看你的堂哥!”看着奶奶生气的样子,我只好默默地回到屋里。

可是调皮的我拿出了跟所有学科无关的书籍,正当我看的津津有味时,奶奶突然从我身后冒出来,大声吼道:“你怎么这么没有出息!”我心里委屈极了,在这时,空气凝固,过了一会儿,奶奶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业精于勤荒于嬉,我们要像我们的家训说的一样,做任何事都要脚踏实地,要想成功,就必须要付出比别人还要多的汗水和努力,没有谁是天才,奶奶相信你以后一定有所作为,希望你从现在做起,成为让我们骄傲的人!”

奶奶意味深长的一番话,让我茅塞顿开。是的,做任何事情我们都应抱着认真踏实的态度去对待,不仅学习如此,做人亦是如此。一天一点改变,一天一点进步,慢慢地我也成为我们家的另一个太阳!

谢谢奶奶,谢谢我的大家庭,因为是它不断鞭策着我们每一个人。我相信只要我们认真做事,脚踏实地一定能走的更远!

弘扬好家教好家风心得以及感悟(精选19篇)篇六

家风也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的文化基因,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一代代不间断地传递、延续。家风好不好,直接决定了这个家庭或者这个家族的走向,关系到对外的社会形象和社会评价。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原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赵忠心说,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家教塑造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素养、为人处世及生活习惯。“这其实是给人思想加工的第一道工序,从而使一个人在进入复杂的社会后,拥有辨别、筛选、取舍的能力。”

“现在的社会情况更为复杂,新情况、新诱惑越来越多,更加呼唤能有好的家庭教育给人生打好底色”,赵忠心强调,培育和弘扬家风是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面,是社会稳定、家庭和谐、生活幸福的基石,现实意义重大。

好家风带来妻贤子孝。父母从小就教我“治家勤为本,立身孝当先”,“拉着妈妈去旅行”的65岁退休干部谢淑华回忆,“2012年的一天,我无意中听到妈妈说:围着锅台转了一辈子,很想出去走走。我想,趁着妈妈健在,不正是行孝尽孝的时候吗?”由于老母亲晕车,她就自制了一辆人力板车,一步一个脚印开始了两万多里的行孝尽孝之路。

坏家风则致“妻离子散”,一系列社会病症都可以在家教家风上寻找到病源。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持续深入,家庭式或家族式腐败越来越多地浮出水面,寻根究底,其问题就出在家教不严、家风不正。

“以前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没想到清廉家风如此重要,和工作、廉政的关系这么紧密,这是我以前没有深入思考过的东西。”近期,深圳龙岗区国税分局利用清退办公场地建设起廉政文化展厅,集中展示“家训”“家风”“家教”等主题。工作人员赖碧感叹,“一个个家风不正的典型案例,一份份家教不严的警示资料,告诫我们,谁触碰廉洁底线,谁就失去社会尊重,失去家庭幸福,甚至失去人身自由。只有筑牢家庭防线,廉洁修身、廉洁齐家,才能让家风不败、家门不破、家庭幸福。”

家风建设对于领导干部来说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事关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江苏扬中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黄子来表示,把家风家训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突破口,引导领导干部践行好家训、培育好家风、涵养好作风,就能带动党风向好、民风向善。

弘扬好家教好家风心得以及感悟(精选19篇)篇七

-->

很多名人都有家风家训,我们家不是名人家庭,如果要说也有什么家风家训,那一定是爸爸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百孝顺为先。

从小爸爸妈妈就教我要有孝心,要尊老爱幼,他们自己也在身体力行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我们家是个大家庭,外公外婆和小阿姨一家与我们合住,十多年来一直其乐融融,在小区里传为佳话。爸爸是山东人,不喜欢甜食,但对外婆做的菜从来不挑剔,总是装作很爱吃的样子。妈妈现在还经常讲起外婆给爸爸吃桂圆肉的故事,那是爸爸第一次见丈母娘,外婆按绍兴习俗给爸爸做了一大碗桂圆肉,放了很多糖,爸爸咬着牙吃下,外婆以为爸爸喜欢吃,以后经常给他做,一吃就是两年多,直吃得爸爸哭笑不得。每次家里有重大事项需要讨论,开始大家叽叽喳喳发表意见,实在不能统一,最后大多是听外公外婆的,用爸爸的话说,这就叫百孝顺为先。

外公外婆年纪大了,有时会因为小事争吵起来,爸爸妈妈总是耐心劝说,从不顶撞他们,即使有时外公外婆看上去很没有道理,爸爸妈妈也没有丝毫责怪他们的意思。爸爸总是说,孝顺孝敬,没有顺没有敬,哪来孝?对长辈首先是顺从,要让他们顺心,感觉到被人尊重,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大问题,尽可以由着他们来。爸爸还常说,孝敬无底线,就是说对大人尽孝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终点,只有起点。

“百孝顺为先”,“孝敬无底线”,我要牢牢记住这几句话,把它作为我们的家风家训,从小做一个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我还要把这几句话告诉其他小朋友,让他们和我一样,大家共同做新时期的优秀少年。

弘扬好家教好家风心得以及感悟(精选19篇)篇八

-->

“诚朴、向上,尊老爱幼;勤劳、调和,家和万事兴”——走进马鞍山乡民张龙兴的家,案角这块特别的“家训牌”很是有目共睹。这些年,杨王村乡民鼓起的“践行好家训”、“培育好家风”的做法,已在奉贤蔚成风气。

跟着媒体的宣扬和报导,家风这个词不经意间闯入了大家的视野。尽管大家对家风并不生疏,可是终究啥是家风?恐怕不一样的人会有不一样的答案。有人说家风即是诚信做人,也有人说家风即是尊老爱幼;有人说家风即是勤劳仁慈,也有人说家风即是节省文明。尽管家风有着文字上的界说,可是在每自己的心里,家风其实有着不一样的内在。

从前史渊源看,家风起源于农耕社会的古代文明,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家风仍是一个家庭或宗族重要的精力内核,是一切家庭成员都必须遵从的行为原则和品德规范。古人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说法,“齐家”在这里即是治家的意思,而治家就必须得有好家风,家风的重要性便显而易见。

年代在开展,家风的内在也在不断改写,变得愈加丰厚,多了些现代元素,少了些封建颜色,这也是前史的前进。可是咱们也大概看到,在产品经济年代,大家的价值观日趋多样化,再加上因为遭到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人无视品德,不讲诚信,或为了一己私益逼上梁山,或为了自己意图不择手段。尽管这些仅仅法令或品德层面的表象,但就实质而言却是家风损坏、家教缺失的成果。

从表面上看,家风仅仅一个家庭的事,与社会无关,也与国家无关,其实不然。在人的生长过程中,家风对一自己的影响不容忽视。作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品德力气,家风无时无刻不在净化着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心灵。家庭具有好家风才干为社会培育出好公民,而遭到好家风刻画的官员更能变成公民的好公仆。

从广义上说,家风不只仅具有宗族特点,还具有社会特点。而家庭又是社会的根本组成单位,所以作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力力气,家风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深沉沉淀的产品。更重要的是,好家风不只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力风貌,一起也是社会主义中心价值观的详细表现。因而只要家风正,才能民俗正,才能政风清、党风端。

建立优秀的家风不用好大喜功,能够“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为原则,从细微处着眼,从点滴小事做起,让好家风变成无言的教导代代相传,推进家庭的调和、推进社会的开展、推进中国梦的提前完成。

弘扬好家教好家风心得以及感悟(精选19篇)篇九

-->

最近一段日子,央视总在问群众一个问题:“你们的家风家教是什么?”

我们是现代家庭,没有文字标明什么是家风什么是家教。但我一直对孩子的要求是“诚实善良勇敢坚持。”

大女儿头脑简单,一直在身边,这四点基本上是做到了。所以今天的星儿成长为阳光、自信、助人为乐的好孩子。

小女儿从中学开始就住校,随后一人考上外地大学,她的事情基本上都是自己做主。我也及少对她谆谆教导,总怕女儿说我啰嗦。但是,通过观察,几件小事证明她是诚实善良的。

夏日里,电梯坏了,修电梯的工人一身油一身汗地忙碌。我发现小女儿不声不响地把家里的电风扇搬过去让他们吹凉,还拿去了几瓶矿泉水。

20_年春节开车去娘家,预计晚上九点左右到贵阳,可是因为堵车,晚上十点了,还没有到贵阳,我怕在成都的爷爷奶奶着急,就让小女儿给爷爷奶奶打电话,说我们到贵阳了,让他们放心地休息。可是小女儿说:“说谎不好吧。”这让我很欣慰,这么简单善意的谎言她都不肯说,说明她是一位多么诚实的孩子。真正是我们家的好孩子!决对不说谎话。

这让我想起我从小所受的家教。我小的时候,家教是诚实,不说谎话,不是自己的东西绝不能拿。再就是艰苦朴素勤捡节约。

记得刚上小学一年级时,班里的一位小男生送给我一把小剪刀,我十分喜爱,回家后就用小剪刀剪纸花玩。父亲看到了问:“是谁的小剪刀?”“是同学的。”“怎么拿同学的东西?”“是同学送给我的。”“明天还给同学。”那把小剪刀我实在是喜欢,以至于还给同学后还一直想念,直到今天还记得不是自己的东西再喜欢也不能要。

父母亲的艰苦朴素勤捡节约是一贯的。“光盘行动”在我们家是长期实行的:“来来,一人分一点就吃完了。”父母亲常这样对我们说。到后来,我说:“不想吃就不吃吧,多吃一口再减肥,还不如现在浪费一点好。”父母亲说不过我,不要求我吃多余的饭菜,但他们是绝对不会倒掉剩饭剩菜的,以至于我们家有了“宝菜”之说。就是那种做得不好吃,一次又一次出现在桌子上的菜,被我们戏称为“宝菜”。

妈妈常说要节约,我常常劝她说要花钱,“钱是纸,用纸去换回你喜欢的东西多好啊”。母亲说:“不节约哪里有啊?”我说:“不挣才没有啊,你再节约,能有多少?”母亲说不过我,但她一如继往地节约,没有用的纸盒、塑料袋、旧布都会被她整齐地收藏……买东西依然是买最便宜的。这是她要传给我的家风,但我并不想好好传承下去。我教给女儿的是要学会生存,靠自己的努力过上好的生活,要会挣钱,也要会花钱,但不要虚荣地攀比,要买物有所值的好东西。不必节约,但绝对不能浪费!

家风家教更重要的是父母亲用自己的行动给孩子树立榜样。有什么样的父母亲就有什么样的孩子,随着社会的进步,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给孩子留下的家风家教,这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好的传统观念他们也会一代代传承下去的。虽然像我,对父母亲传承给我的“艰苦朴素勤捡节约”做了一些修改,难道不是更好吗?没有什么东西是一成不变的,但变一定要变得更好,不能忘了根本。

弘扬好家教好家风心得以及感悟(精选19篇)篇十

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公积金余杭分中心机关支部组织开展了学习郑义门家规,正家风、立家规、严家教活动,切实加强党员家风家规建设。

一、党员分头学。各党员开放式学习了《郑义门》家风,并结合自家家风写体会谈感想,提高对家风重要性的全面认识。大多家庭都包含着礼貌谦让、勤劳节俭、艰苦奋斗、尊重宽容等普通人家的家风与传承,倡导礼义持家。

二、科室集中学。各科室负责人牵头,对郑义门家风进行讨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有提高自身的修养,先将家庭管理好,才能更好的为国家效力。与党员自学相比,科室更多是对廉政廉洁的讨论。

三、持续深入学。支部借助本次活动,将家风教育纳入分中心文化建设,逐步成为公积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常抓家风家规教育,牢记家和万事兴,注重家风对政风学风的带动,营造良好氛围,厚植勤政廉政基础。此次活动让党员重新审视了规矩的重要性。正像郑濂所说,有人监督时恪守规矩并不难,难的是一个人在无人监督时也能抵制诱惑,坚持操守。要把规矩化为严以律己的自觉,不忘初心,不失公心,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弘扬好家教好家风心得以及感悟(精选19篇)篇十一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向来重视家教。我认为,家风家训不一定要成文。只要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并执行这些家风家训,将这些家风家训植根在心底,那么,这个家庭就是成功的。

在我们中国,美食文化异常发达,所以餐桌礼仪是非常重要的。这些餐桌礼仪,是我们家规里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小,妈妈就教我了许多餐桌礼仪:人没有到齐不能动筷;菜要让长辈先吃,不能抢;自己喜欢的菜不能一下子夹太多;咳嗽不能对着饭菜;不能大声喧哗,吵吵闹闹;自己先吃完了要对其他人说:“我吃完先走了,大家继续慢用”,并且将自己的碗筷收拾好放到洗碗槽里……这些餐桌礼仪已经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中,我每条都能做到。

当然,关于说话的礼仪也很重要。比如说:要文明,不能脏话满口;说话要用礼貌用语,请,谢谢,您好;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话,这样不礼貌,等别人说完了再发表自己的意见,尊重别人;说话前要叫出对方的称呼,说话时要看着别人等等,这些礼仪也让我成为一个知书达理的人。

当然,我们的家风家训内容丰富,这丰富的内容背后更蕴含深意。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气,家风建设的关键在于家长。这个家的家风好了,子女们会受之影响,行为规范,有礼貌;相反,如果这个家的家风不好,家长们整天在外面喝酒作乐,从不管教孩子,那么孩子的行为准则也会受到影响,叛逆等一系列问题会蔓延开来,最终导致家庭崩溃。

家训就是家规,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规矩不成方圆。这个家的家规合理通达,并且家庭成员都自觉遵守则家风清正,家门兴旺。

家,是一个人的栖息之所,是最温暖的,也是最具影响力的。家是小的,只有把这小小的家打理好,才能成就大事业,立足于社会。家是一个人成长起步的地方,只有把这个起点之根深深地扎进泥土里,生命的大树才会枝繁叶茂,绿意盎然。好的家风家训是这棵大树生长的最好肥料。没有了它们,总有一天,这棵树会轰然倒下。

弘扬好家教好家风心得以及感悟(精选19篇)篇十二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风对于党风、政风的促进作用,不言而喻。党风政风也是家风的延续甚至是一种体现。因此,以家风促进党风政风更加清正。

“好家风促廉洁”道德讲堂,我为台上四位报告人所吸引,她们讲述好家风促进党风清正廉洁的做法和示例,让我深深感受到,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以家风促党风清正廉洁更清正,势在必行。

初心是共产党员入党的铮铮誓言,是一种巨大的承诺,就意味着终生的使命和担当。使命担当更是对于党风、廉洁影响巨大。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取得胜利,离不开党员干部对初心使命的坚守,党更是党风很纯正的表现。在危急关头或者关键时刻,很多的党员干部能够敢于不怕困难和危险,发扬向前冲的大无畏精神,正是说明了党风、廉洁很纯正,正是在这样良好的氛围,共产党内才是空前团结,团结就是力量,凝聚才有希望。有了好的党风、廉洁,是保证革命胜利的基础,更是新时代干事创业的重要政治支撑。迈进新时代,干事创业依然需要保持初心使命,良好的廉洁氛围,纯正的党风不可或缺。因此,以家风促党风清正廉洁,是新时代的发展迫切需要。

以家风促党风清正廉洁,就得将好的家风应用到工作实践中,真正在党内形成团结向上,实事求是的实干作风。奋斗、实干,这是新时代的精神。社会主义都是干出来的。这句话在过去几十年的风雨历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党员干部要真正做到践行初心使命,体现一种实在的作风,不仅需要自身去努力,还需要良好家风的熏陶。家庭好的风气,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影响巨大。然而,迈入新时代,面对越来越复杂的人情世故时,一些干部往往就受到了不良家风的影响,甚至被自己的亲戚和家里人给影响到了自己的前途命运。一些干部出现严重违纪违法,就是因为面对家人和亲戚,抹不开面子,导致了不纯粹,难以独善其身,这些都是真正的教训。实事求是,这是党一贯强调的作风。要做到这样的作风,需要良好家风的熏陶和影响,这十分重要。

初心使命体现的是使命与担当。共产党员,要能够真正践行初心使命,党内的良好党风清正廉洁,需要党建的强化,更需要党员干部不断接受好的家风的熏陶,这是保障党员干部不断行稳致远的关键。

弘扬好家教好家风心得以及感悟(精选19篇)篇十三

最近经常看到电视上有一个关于“家风是什么”的热门话题,让我对于家风产生了兴趣,家风是什么呢?看到新闻上采访的叔叔阿姨回答:“家风是一个家的全貌,家风是在自己家好家风的基础上去认识别人家中的优良美德。”他们的答案各不相同。家风,我认为是家里人的一种行为,是好是坏。爸爸妈妈从小就教导我要好好做人。

爸爸教育我要守信。记得二年级的一个周末,因为我表现好,所以,爸爸准许我玩一小时电脑游戏。但是,我玩游戏超过了时间,爸爸很严肃地收起了电脑。之后,便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要守信,不然,长大后你到社会上是会很麻烦的!”

妈妈告诉我要诚实。因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四年级的一天,我不小心把妈妈最爱的玻璃杯打碎了。我很怕被挨骂,不过最后,我还是鼓起勇气,向妈妈道歉。但是,妈妈原谅了我,并且对我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杯子打碎了不要紧,如果你因此失去了诚实,就没有人会相信你了。”

在爸爸妈妈的教育下,家风精神的指引下,我们家的人无论做任何事都严格守信、诚实,认真的做好每一件事,做到问心无愧。

弘扬好家教好家风心得以及感悟(精选19篇)篇十四

我校开展了“学家训、立家规、正家风”主题教育,努力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更好地融入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加强家庭建设、培育良好家风。

孟子曾经说过:“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对后代的策鞭,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这就告诉我们万事都要先有规矩,才能把这件事做好。

我们天长市是“孝文化”底蕴非常浓厚的一个城市,我们应当结合我校实际,学我市“孝亲经典”家训。常言道“百善孝为先,百孝顺为先”,朱寿昌弃官寻母的事迹至今仍在广泛流传。在工作中、生活中,我会以此为家训,做一个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

家规是指一个家庭所规定的行为规范,一般是由一个家族所遗传下来的教育规范后代子孙的准则,也叫家法。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就是指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法律,一个家庭有一个家庭的规矩;这个家庭的规矩就相当于国家的法律。我们应当立“外廉里孝”之家规。在外要讲究廉洁、自律,在家里要孝顺,树立“首在行孝道、重在守清廉”的理念。

家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也就是说一个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即构成了家风。顾名思义,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人们常说,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由于耳濡目染,自然熏陶,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都不自觉地对子女起着榜样和引导作用。所以有人说:子女的身上,有着父母的影子。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也能体现出一个家庭的素养。良好的家风对于社会而言,它就是一种道德力量,和谐社会的建设,社会正能量的传递,这都需要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去引导。我们应当正“孝爱勤美”之家风。

“学家训、立家规、正家风”,在以后的工作中、生活中,我会立足天长孝文化,根据我们高庙九年制学校实际情况把“孝”、“廉”贯穿始终,把家训、家规、家风放在首要位置。

“学家训、立家规、正家风”可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推动公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建设美好天长,创建高庙九年制学校“文明校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弘扬好家教好家风心得以及感悟(精选19篇)篇十五

一、家风家教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

家风总体上是与社会大环境相关的,家风在受社会风气影响的同时,又反作用于社会风气。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好家风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源头;好家风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那些积极向上的家风家教,渗进子孙后代的血液,渗进社会的文化,影响着社会风气。只有家风这个源头清澈了,才能滋养出好的品格和民风。家风对社会而言就是道德的力量和规则的信念。

二、家风家教是现代公民德育的奠基。

家、家族既是文明人类自我生产和繁衍的母体,也是社会组织结构的基本“细胞”,还是人类生命个体与社会组织生活之间的关键“链接”。因而,家风家教与整个社会教育和社会风气有着密切关联。现代社会,家教不仅依旧是整个社会教育体系的第一环节,更是现代公民道德教育的德行奠基,一个缺乏基本家教而能成为合格甚至优秀社会公民的现代人是难以想象的。所以,人们常把家教看作是养成人格美德的摇篮,将家风视为民风国风的风向标。

三、家风家教影响人的一生。

孩子最重要的素质来源于社会遗传,而社会遗传来自于和孩子接触的所有人,首先主要是家人,只要和孩子有接触就会对孩子产生影响,所有能够进入孩子眼睛的行为和进入孩子耳朵的声音,事实上都是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孩子接触的每一个家庭成员其实也都是在对孩子上课。因此,作为家庭乃至家族整体素质反映的家风要比单独亲职的身教对孩子的影响还要大。所以,家风家教会影响人的一生,父母长辈就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的一生都会打上家教的烙印。

四、家风家教有助于培养出健全的人格。

家教是人生第一堂教育课,良好的家教有助于培养出健全的人格。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藉、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经常的教育,它通过日常生活影响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家教大多是普普通通的语言,却能在日常生活中影响每个人的心灵,通过言传身教,让每个家庭成员刻骨铭心。

五、家风家教造就了一个人的素质修养。

优良的家风家教就是一个人高尚人格的精神滋养。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态度、为人处世的风格。一个处在好的家风家教的人,会在其好风气的影响下得到好的发展。有时候与一个人接触,很快就感觉到他的文明程度、道德自律、举止进退、做人修养,乃至人格人性。这些品质多半与家庭的影响、家学的渊源、家风的承继、家教的成果有密切的关系。

弘扬好家教好家风心得以及感悟(精选19篇)篇十六

家规教育突出干部“少数”关键。将家规教育作为《条例》《准则》的学习计划、干部教育培训课程、党员组织生活日以及机关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引导党员干部正确认识“家与国”、“规矩与纪律”之间有机统一、继承发展的关系。提炼新时期余姚机关党员遵纪守廉“三字经”,引导广大机关党员学习借鉴中国传统家规中倡导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思想道德观,切实践行“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的行为准则。在机关党员中开展寻找优秀家规、祖训、族箴等活动,要求机关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给家庭成员立规矩,鼓励每个机关党员亲自写(立)一个家训,作为理家治家的准则。将家规教育作为加强机关党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和反腐倡廉教育的重要内容,充分挖掘身边机关党员干部清廉典型背后的好家规、好家风,深入剖析案件查处中“家族式腐败”、“身边人腐败”的教训,通过正面学习与反面警示结合的方式,引导广大机关党员重家教、立家规、传家训。

家规传承发挥家庭“主体”作用。牢牢把握“家庭”这一家规传承的主要载体,在全市行政村、社区、学校、家庭中建设“好家风示范点”,在电视台开设“家风”访谈专题,组织开展“家教20招、好家训20例、勤俭节约20例、最感人家庭故事20例”征集活动。设立“余姚好家风”专题网页,通过寻找好家训、宣传好家风、展示好家庭,全方位展示本市优秀家风、传统家训和背后的感人故事,截至目前,已经收集了一批余姚当地历史人物、革命先烈以及当代知名人士优秀家规家训3000余条。在此基础上,在全市党员领导干部家属中开展姚江传统优秀家规家教品鉴活动,通过发放“弘扬家规、拒绝腐败、守住幸福”倡议书、品读优秀家规家训等形式,把廉政提醒式教育覆盖到党员领导干部身边人。深入开展“童蒙养正”廉洁主题教育,先后组织广大青少年开展了“开学第一课学王阳明家规”、编发“红色四明”“吾心光明”等廉洁主题教材、传统廉洁观教育讲师团进校园、青少年廉洁书画作品创作大赛等,引导广大青少年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并以此带动家庭良好家风的培养。

家规弘扬注重市民“多数”普及。开展余姚传统家规家训廉洁元素整理挖掘工作,收集整理以“四先贤”为代表的余姚历史名人优秀家规家训、族规族箴、廉洁故事等,编撰成《姚江优秀传统家训选集》一书,收录《开元王氏族箴》、《四明黄氏族谱》、《泗门谢氏家训》、《姚江诸氏家训》、《临山卫阮氏家训》等43篇优秀家训,近期该书已经公开出版。在相关媒体平台开设“姚江传统家风”专栏,在电子平台上传《王阳明家规家训》、《余姚名人家规家训故事集》等视听资料,向市民推介优秀的传统家风。推进“一馆五基地”建设,“一馆”即在余姚名人馆中增设余姚名人先贤家规家训展厅,重点展示余姚先贤名人的优秀家规家训和相关故事;“五基地”即做好余姚五个市本级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提升工作,融入家规家训的元素,打造廉政文化现场教学精品线路。同时,在全市范围内选择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村风民风良好的村、社区,以及注重思想道德教育、有一定工作基础的学校、企业和基层站所,作为好家风建设示范点,全面推进村规、校规、厂规建设。

弘扬好家教好家风心得以及感悟(精选19篇)篇十七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我的父母一直教育我:“以善为本,以德服人”。

我的爸爸妈妈跟爷爷奶奶,他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他们对每一个人都非常的友好。当亲戚朋友遇到困难时他们总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不辞辛苦的帮助别人;当有人到家里做客时,他们总是拿出家里最好的东西款待客人。爸爸妈妈教育我:要尊敬长辈,孝顺爷爷奶奶,做一个积极向上的好孩子。爷爷奶奶教育我:要体谅爸爸妈妈,做个懂事的乖孩子。

想想父母在外拼命地挣钱,为的是什么?为的是能够让我们过上好日子,能够有个好的学习坏境,能够让我们有出息,能够让我们健康的成长。这么我们的孝——是父母干完活回到家后我们送上的这一杯热茶;是父母累的时候我们一句安慰的话;是父母晚上回家后我们端上的洗脚水;是让父母不断看到我们成绩的进步;是我们能够健康的成长,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放学回家,我看见奶奶正在吃力的搬东西,便过去帮忙,奶奶向我满意的笑了一笑,其实啊!老人也需要爱护,晚上,我看见爸爸正在工作,爸爸亲切的拍了拍我的肩膀,其实啊!爸爸也需要别人的关心。妈妈给我织了一件毛衣,我高兴地穿在身上,连连说:“真好看,真好看,妈妈可真是心灵手巧啊!妈妈欣慰的笑了,其实啊!妈妈也需要别人的赞美。

孝是一种美德,我一定要铭记着我的家风,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为自己的人生奠定坚定的基础,踏出坚定的步伐,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弘扬好家教好家风心得以及感悟(精选19篇)篇十八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孩子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最近,随着“家风”一词在人们口中相传,脑海中不禁涌现出爷爷奶奶教育我的一幅幅景象。

小时候,每次回家看奶奶,奶奶总爱叮嘱我几句:“孩子,对人要有礼貌,”见到熟人要主动问好,不要叫人说咱不懂礼貌,在奶奶的教导下,我变成了一个人见人爱,乖巧懂事的小女孩。奶奶告诉我在学校要跟老师、同学跟睦相处,不要动不动就跟其他人发生冲突。要学会忍让,在奶奶的谆谆教诲之下,我养成了尊重他人,跟人友好相处的优良品质。同学们也都很喜欢我。

爷爷爱给我讲很多关于他年轻时当兵的经历,告诫我:“现在的年轻人没有几个能吃苦耐劳的。你要从小学会能吃苦,否则不能干成什么大事!”爷爷还教导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有经历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环境,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今后的工作跟生活方可出类拔萃。也许这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才能成就大事业吧。

现在,我已经步入小学,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早已养成了乐于助人、艰苦朴素的好习惯。仔细想想,这些都跟我们家的家风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奶奶还是在我每次去学校之前给我上“政治课”,爷爷还是时不时在饭前饭后给我聊聊关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非常乐于聆听他们的一言一语,因为这正是我们家的好家风。

我一直在想,树立端正的家风,继承优良的家规跟家训,是值得弘扬的民族文化。如今社会一些不良习气已逐渐退出人民的视线,“正能量”得以传递,如再加上优良家风以打造,这么咱们社会的风气将会更加纯洁,人民的生活将会更加美好,国家的未来将会更加繁荣昌盛!我们的国家将会更加的欣欣向荣。让我们一起为了这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吧。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弘扬好家教好家风心得以及感悟(精选19篇)篇十九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它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风建设是我国历众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从古至今,颜之推《颜氏家训》、诸葛亮《诫子书》、周怡《勉谕儿辈》、朱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历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等,同样展现着良好的家风。“非淡澹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训至今为世人尊崇。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风好,这个人就会茁壮成长;原生家庭不重视家风建设,这个人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好的家风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良好的道德氛围、健康的思想氛围、积极的情感氛围、认真的学习氛围、节俭的生活氛围等等。正是这种氛围,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有作为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可以说,好家风打造了儿童成长的好摇篮。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婚姻家庭领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恋爱观上的拜金主义、婚姻中的草结草离、家教中的过分溺爱、孝亲中的漠视老人,甚至一些有名望和社会地位的人由于不重视家风建设致使自己尤其是子女走上了犯罪道路,教训是沉痛的。它从反面证实了家风建设的重要性。

家风建设的关键在家长。家长首先要成为家风建设的有心人,才能有意识地创立自己的好家风、延续自己的好家风,使整个家庭与子女受益。各级领导干部尤其要带头搞好家风建设,带头教育好子女。人们习惯于上行下效,领导干部的好家风会对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在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实现中国梦的新形势下重提家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家庭建设影响着社会建设,好的家风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所以,好家风就是一种正能量。我们要从每个家庭做起,让家家有个好家风、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坚持下去,社会的正风正气就会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就会进一步提高。

20__年以来,余姚市纪委把《准则》规定的“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作为机关党员率先垂范的具体行动,积极开展“立家规、正家风,建设清廉余姚”活动,努力营造全市广大机关党员带头践行好家规,家庭、学校积极倡导培育好家风,全社会共同传承弘扬“德治礼序、风清气正”的社会新风尚,让传统家规照进现实。

家规教育突出干部“少数”关键。将家规教育作为《条例》《准则》的学习计划、干部教育培训课程、党员组织生活日以及机关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引导党员干部正确认识“家与国”、“规矩与纪律”之间有机统一、继承发展的关系。提炼新时期余姚机关党员遵纪守廉“三字经”,引导广大机关党员学习借鉴中国传统家规中倡导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思想道德观,切实践行“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的行为准则。在机关党员中开展寻找优秀家规、祖训、族箴等活动,要求机关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给家庭成员立规矩,鼓励每个机关党员亲自写(立)一个家训,作为理家治家的准则。将家规教育作为加强机关党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和反腐倡廉教育的重要内容,充分挖掘身边机关党员干部清廉典型背后的好家规、好家风,深入剖析案件查处中“家族式腐败”、“身边人腐败”的教训,通过正面学习与反面警示结合的方式,引导广大机关党员重家教、立家规、传家训。

家规传承发挥家庭“主体”作用。牢牢把握“家庭”这一家规传承的主要载体,在全市行政村、社区、学校、家庭中建设“好家风示范点”,在电视台开设“家风”访谈专题,组织开展“家教20招、好家训20例、勤俭节约20例、最感人家庭故事20例”征集活动。设立“余姚好家风”专题网页,通过寻找好家训、宣传好家风、展示好家庭,全方位展示本市优秀家风、传统家训和背后的感人故事,截至目前,已经收集了一批余姚当地历史人物、革命先烈以及当代知名人士优秀家规家训3000余条。在此基础上,在全市党员领导干部家属中开展姚江传统优秀家规家教品鉴活动,通过发放“弘扬家规、拒绝腐败、守住幸福”倡议书、品读优秀家规家训等形式,把廉政提醒式教育覆盖到党员领导干部身边人。深入开展“童蒙养正”廉洁主题教育,先后组织广大青少年开展了“开学第一课学王阳明家规”、编发“红色四明”“吾心光明”等廉洁主题教材、传统廉洁观教育讲师团进校园、青少年廉洁书画作品创作大赛等,引导广大青少年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并以此带动家庭良好家风的培养。

家规弘扬注重市民“多数”普及。开展余姚传统家规家训廉洁元素整理挖掘工作,收集整理以“四先贤”为代表的余姚历史名人优秀家规家训、族规族箴、廉洁故事等,编撰成《姚江优秀传统家训选集》一书,收录《开元王氏族箴》、《四明黄氏族谱》、《泗门谢氏家训》、《姚江诸氏家训》、《临山卫阮氏家训》等43篇优秀家训,近期该书已经公开出版。在相关媒体平台开设“姚江传统家风”专栏,在电子平台上传《王阳明家规家训》、《余姚名人家规家训故事集》等视听资料,向市民推介优秀的传统家风。推进“一馆五基地”建设,“一馆”即在余姚名人馆中增设余姚名人先贤家规家训展厅,重点展示余姚先贤名人的优秀家规家训和相关故事;“五基地”即做好余姚五个市本级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提升工作,融入家规家训的元素,打造廉政文化现场教学精品线路。同时,在全市范围内选择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村风民风良好的村、社区,以及注重思想道德教育、有一定工作基础的学校、企业和基层站所,作为好家风建设示范点,全面推进村规、校规、厂规建设。

相关范文推荐

    北京大学开学典礼演讲稿(模板19篇)

    开学典礼是新学期开始的一个重要仪式,它标志着学校正式开启了新的教育征程。以下是一些开学典礼总结的精选句子,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总结的写作技巧。

    司法警察职位个人工作总结报告(精选17篇)

    在司法工作中,总结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工作方法,它能够帮助我们发现问题、吸取经验教训,从而更好地改进工作。以下是一些关于司法工作总结的精选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精选21篇)

    幼儿园小班的学习活动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优秀的幼儿园小班总结范文,掌握写作的技巧。知道接待客人时应注意的礼节。体验接待

    服装厂组长年终总结(通用18篇)

    年终总结是对过去一年努力和付出的一种总结和回顾,也是为了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而做出的准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经典的年终总结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

    垃圾分类教学设计意图(专业19篇)

    教学计划的制定应当考虑到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机会。参考这些教学计划范文,可以了解教学计划的设计思路和具体步骤,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

    幼儿园小班级班务计划(模板20篇)

    幼儿园小班的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育经验,能够关爱和引导每一个幼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学习活动推荐,供家长参考。幼儿园中班班务计划新

    重庆会计调查报告(通用19篇)

    调查报告是科学方法的应用,它包含了问题提出、数据收集、分析和结论等内容。下面是一些经典的调查报告案例,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学号:年级:指导。xx学院。调查时

    上半年班主任工作计划表(实用24篇)

    班主任工作计划可以帮助班主任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小编整理了一些班主任工作计划的模板,供大家参考和借鉴。作为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完成学期的各项

    管理每日工作总结(热门22篇)

    通过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及时进行改进和提升。对于写月工作总结感到迷茫的朋友们,可以先阅读一下以下的范文,或许能够为你提供一些灵感和思

    防溺水安全教育建议书范文(15篇)

    意见建议的提出旨在激发思考和讨论的活力,促进各方面的进步和发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意见建议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天气越来越热,不少人选择了游泳或到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