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传统文化(汇总18篇)

时间:2023-12-06 作者:雅蕊

学习心得是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和感悟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提高学习效果。阅读这些学习心得范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为我们的学习指明方向。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传统文化(汇总18篇)篇一

感谢院长给我们提供这次传统文化学习的机会,感谢全院职工在我们学习期间辛勤工作,让我们安心学习。下面汇报一下9天学习的体会和心得。

一、自己的受益和体会。

1、学到了做人的基本道理。

通过短短九天的学习,对自己有了很大的触动,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大的受益:一是人不管学多少为人民服务的理论,二是太上感应篇对我的警示力,“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通过几天来几位大师的案例分享,以及回顾自己前半生的经历和果报,深有感触,对父母、生灵、圣贤必需有敬畏之心,对自己有缘的人和事有感恩之心。敬畏之心和感恩之心是律己的根源或者是保证。

二、做践行传统文化的使者。

一是自己要按传统文化的标准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语善、视善、行善。播种福田。

三是除正恶,不断反省自己,忏悔自己,除不作恶。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传统文化(汇总18篇)篇二

传统文化凝聚了中华五千年来所有中国人的智慧,我们的祖辈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学习机会,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把传统文化学好?我们不仅要学习传统文化,也要把它运用到现实当中,与时代结合,让五千年来祖辈的智慧在现代生活中熠熠生辉!儒家要我们首先修身养性,然后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讲悟道、求道、体道、行道,无为而无不为;佛教导我们:利己、利人,功德圆满。这三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先要求我们自己明明德,摆脱了身心痛苦,悟了,获得了大的智慧,然后再去做事,帮助他人,影响他人,造福社会。

宋朝朱熹曾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即五伦。它告诉我们思维的方法: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待人接物的原则:言忠信,行笃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学习的最根本就是培养每个人德行,具体来讲就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一、孝:百善孝为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我们是从父母那里获得生命,我们应该知恩感恩。一个人能知恩感恩,孝心才得以萌生。身为子女理应将奉养父母的责任扛在肩上,时时想着父母、孝顺父母,不仅养父母之身,还要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和父母之智慧,这样才能真正让父母身心更快乐,生活更美满。

二、悌:一个"心"字,跟一个弟弟的"弟",心在弟旁,表示哥哥对弟弟妹妹的关心;心中有弟,就是兄弟间彼此诚心友爱。《弟子规》中"首孝弟"就说明了孝敬长辈、兄妹友爱是教育学习的重点。在家知道孝敬父母,在外面才知道尊敬老师、尊敬领导;在家懂得友爱兄弟,在外面才知道关心朋友、团结同事。在家里把孝道行好了,在社会上才能更好地接人待物。

三、忠:古人云:忠者,德之正也。惟正己才可以化人。而尽忠者,必能发挥出最大的智慧和才干,因为公生明,偏则暗;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忠于自己的祖国和人民。

四、信:是指做人诚实不欺骗别人,我们与人交往要有诚信。民无信不立,与他人交往,绝不食言,不妄语,不轻诺,言既出,事必行。

五、礼:是由一定社会的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形成的大家共同遵守的礼仪。所以我们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应学会礼仪,以礼待人。即洁身自爱,知节用和,克己制欲,不涉奸乱,端正心思,以德治事。

六、义:是指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正义感。在社会活动中言行举止合乎正义和公益,不起盗心,不占便宜,不偏不倚,俯仰无愧。

七、廉:是指人的品行正,不贪污,廉洁自律。我们做事情应当洁身自爱、廉洁奉公,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在思想上以清廉为乐。

八、耻:是说做人应懂得知耻、要有羞愧感。

子曰:"知耻近乎勇",一个民族的强盛,往往崛起于这个民族自知所遭受的耻辱,继而才能勃发图强之力。最后,让我们一起为中华传统文化这颗长寿树浇浇水、施施肥吧!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传统文化(汇总18篇)篇三

要学习传统文化起码要先接受先贤的世界观,你俩要先在一个语境里,才可能稍微明白点先贤在讲什么,而不是鸡同鸭讲,对牛弹琴。

华夏先贤们书写的典籍出现在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分科之前,是先贤言行的记录,所以拿西方研究文史哲的思路来学习华夏典籍窃以为不太合适。先秦元典代表着古人看待世界的角度和行为方式,所以真正的传统文化并非是简单的哲学、思想可以概括的。既然我们所说的传统文化指的上承先秦时期的干货,那么自然不包后来从天竺传来的佛教。

汉字表达了形声意三方面的信息,包含着华夏先祖对自然真实的认识。或者说,汉字是承载华夏先祖对自然真实认识的一种载体。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幅图画,一段动作,一个立体的场景,乃至一段“自然真实”。所以不明白文字背后的自然真实含义,那么对经典的理解就会浮于表面,或者师心自用,自己胡编。

就比如《三字经》里提到的:“性相近,习相远”

习在《说文》里是“数飞也。”其实说的是小鸟拍打翅膀的样子。小鸟想要飞翔,需要不断的重复的拍打翅膀。所以习字其实代表着重复的不停的行动。所以这句话说得是后天的行动的积累是每个人变得不同的关键。而不是简单的学习的意思。

所以当我们越来越贴近文字背后的自然真实含义,就越容易明白典籍中表达的内容是什么。古人言简意赅,好不夸张的说,有时候一个字就是一篇文章,就是一个图书馆。

所以开蒙认字其实是第一步。在古代这是小孩子们的必修课。

说完了上面的,才跟大家聊聊学习的方法。古人学习经典讲究师说家法。现代人没有这个条件,但是有一些共通的方法是要知道的。

第一,学之以专。专可以先简单的理解为专注,认真。而且这不是说简单的看书时认真,而是广义上的专注,全身心的投入,不断探索,这样才有可能触碰到典籍叙述的干货,或者说真正的有可能理解一点典籍在说什么。而不是浮皮潦草,看过一点就觉得自己咋样了的那种啦。夫子学琴的故事可以了解一下哈。

第二,学之以序。序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序列。学习讲究序列,就像先学小学数学,然后才能学懂初中、高中乃至高等数学一样。学习传统文化依然也需要讲究序列,从基础到高深,而不是好高骛远,小孩耍大刀啦。《三字经》就算是基础啦,是开蒙的重要书籍。大家往往低估了严重低估了应麟先生的水平。

第三,学之以勤。勤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勤奋。克服困难,努力前行。三分钟热度是做不成事情的,坚持不懈才能有点希望。“子不学,断机杼”的故事就是如此,半途而废,前功尽弃。

第四,行而知之。我们之前说过,经典是先贤行动的记录。如果去了解古人小时候学习的内容,就会发现古人先从扫洒应对进退之节开始学习,说白了就是具体的生活技能,然后才是学习典籍。

为啥?

因为你自己不去做,看了别人说了一堆以为明白了,但其实完全没有理解呢。最简单的道理,看美食视频看了很多,自己做的时候也难保不翻车。

而如果自己用心做一些事情,那么再去听闻一些相关的道理时就会豁然开朗,理解很深刻。这其实也说明行动比简单的上课读书更重要。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光读书还不够,还要按照去做,去实践,在行动中体会具体的行为尺度在哪,在做事中印证书中的道理加深理解。此谓诚心行义则理。

最后,古人的学问有时候是基于他所处的时代而做出的表述,离我们的时代相去甚远,所以完全照搬并不会适合当今的情况。所以要通过行动体会析出典籍中的干货或者说实质,这样才能做好执古以御今,崇古而不泥古。既不能一棒子打倒完全否定典籍,也不能光推崇却不考虑时代情况。此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传统文化(汇总18篇)篇四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引《归去来兮辞》东晋陶渊明。

学习传统文化之心得体会可以陶渊明先生之言概括,以下标题非有哗众取宠之他意,此道非彼道,末学理解的“道”只是伦常道,过去日用而不知,读传统文化经典后方知而已。

研究生毕业前未接触或正视过传统文化,以之为封建迷信,颇为不屑。接触、学习传统文化后才知自己属“无知者无畏”,其实不是封建迷信,是“自己”迷信!迷信于自己的武断。

何谓迷信?迷是迷失,信是判断,迷失了自己的判断而盲目地相信自己或他人。迷信自己谓之武断,迷信他人谓之人云亦云。

毛主席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对自己不了解、不清楚的不可以下结论,对这句哲言耳熟能详,然理是理,我是我,道理好像是懂,然知而不行,不能落实于生活工作之中,故常犯强词夺理、武断、自大、卖弄之毛病。

想到圣人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自己甚是惭愧,能说不是学问,能做才是学问啊。

子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原来学就是做。王凤仪先生亦言此之为“空学没习”!

古人又云“不知而自以为知,百祸之宗也”,想到此不禁惊心,想想工作、生活中之诸多不顺确实多由此而起。

感激我的同事何先生,因其单身,闲暇时多在办公室,我此时有家无室,亦多呆在办公室,故与其交流较多,说是交流,其实应是听讲,因其所讲对我多是闻所未闻,其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地理、文学、艺术、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乃至中国的诸子百家均耳熟能详,何先生所讲真若天马行空、汪洋恣肆、妙语连珠,正所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骂人都骂得入木三分,如形容张爱玲“小资的教母,汉奸的姘头”。

开始时心里尽管很钦佩何先生博学多识,但心里又不服,心想你是研究生,我也是研究生,你有什么了不起的,我还发表两篇国家一级刊物呢,你有吗?!与何先生之差距自己心知肚明,只是不愿承认而已,且因何先生语言犀利,我们曾因此还红过脸呢,想想真是惭愧!

因为不愿服他,因此在办公室聊天时故意寻找其语言漏洞,反唇相讥以此捞回面子,然未成功过,比如对同一历史人物或事件如此点评,几天后其观点又截然相反,以之为终于逮到机会以其之矛攻其之盾,不料其轻松化解,道理在其手中变化无穷,好像活了一般,正如其引用古人之言“宇宙在手万物随心”、亦如“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通过长期相处,我知其天资聪颖,国学功底更是深厚,方知与其相差太远,方才对其口服心服。何先生看我真的服了他,又见我从图书馆借了一堆国学书籍,知道我对国学也有了兴趣,就建议我读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战国策、孙子兵法等不要看,直到读懂了《论语别裁》才可去看。虽当时虽不能理解其深意,但幸亏当时我服了他,看了一年的《论语别裁》(很是惭愧,一年才磕磕绊绊读完,因为读读就犯困,后来才知是自己的性命之能量场不够,就如用100伏的电压带220伏的灯泡)。

当然我现在明白其深意:德者本也,术者末也。德行未立,术多害己,邪人用正法,正法亦是邪啊。明白如何做人才是最基础的,基础未稳,大厦建的快,倒的也快!亦如当代诸多发财者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人者,仁也,曾子诠释为“忠恕”,责己为尽忠,责人为用恕,亦如孟子言“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我想这就是人与动物的区别吧,动物也有忠孝节悌,雀困笼中宁死不食,羊有跪乳之恩,鸦知反哺之孝,狗不嫌家贫,却有儿嫌母丑,想想有许多方面我们人类尚不若动物,照圣人所发露人之标准,有很多人虽长着人身、说着人话,但所行却非人事了。

感恩何先生,他用闲暇时间不厌其烦给我讲了6年,佛说人有四难(生值佛世难、生为人身难、生在中国难、得遇名师难),很是幸运遇到何先生,他比我大一岁,何先生是我良师,然我却不够格做其益友。

我们都喜欢说知道,但是否真的知“道”?也许是我们只知“道”之表,但不知“道”之里(理)啊。

道是什么?《中庸》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性”是人之本源,“道”是性之途径,“教”就是找寻到途径在哪里(当然也包括教会别人)。比如“性”若是山顶,“道”就是通往山顶的路,“教”就是寻找到能上山顶的路。

能有如此认识,感恩王凤仪先生及其传人,有机缘拜读后发现其所倡伦常道与孔圣人之道殊途而同归,亦难怪梁冬先生称其为儒家之惠能。

这人人之五伦“事实上而非理论上”将整个世界的人类连结在一起,西方亦有人研究发现世界上任意两个人之间都能找到联系,而且只要为数不多的几次即可。

我们的`祖宗真是太伟大了,因大道至简,他们将如此复杂的人类社会关系高度总结,化繁为简为五伦关系: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而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多种身份:为人子、为人父(母)、为人夫(妇)、为人兄(弟)、为人君(臣)、为人友(朋)。

身份对应着位置,位置对应着责任:父慈子孝,君敬臣忠、夫义妇顺、兄友弟恭、朋诚友信,即在其位谋其政,且应“素其位而行”,不越位亦不缺位,即过犹不及。

想想看,如果这个世界每个人“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各顺其序”,这将是多么美好的世界,这恐将是拥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的圣人孔子薄天下(卫国)不为而宁愿饿困于陈蔡之理想吧。

想一想,人生确实就是一场戏,每个人须同时演多个角色且不得辞演,只是有人演的好;有人演的不好,其关键在演的到不到位(素其位而行),如是而已。

再一想,既然人一生都是在演各种角色,亦即做演员,都是为别人而演,那自己呢?自己又是谁呢?这恐亦是子路替我等中人以下所疑惑的吧,故其有问孔子“敢问死”、“问事鬼神”,圣人未直接回答,大概是因“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之故,故其不语“怪、力、乱、神”,既然“天道远,人道迩”,且天道亦由人道始,那就安心行人道吧,故圣人言传身教“尽人事以安天命”。

圣人又言“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由此亦知,其所言、所行不可须臾离身之道便是人道。

当然不管我们知不知这个须臾不离我们身的“道”,其都是客观存在的,能做到须臾不离就是合道,而离了就是非道,非道就是不合道,不合道也就是背道,背道而行自然灾夫逮及身,这不是迷信,这是客观规律,因道就是客观规律啊。

事实上,由个人、家庭、社会、国家、环境等一切不顺及灾难之根源均在于人道之不立、不行。

皆因不知其位、不守其位,不行其位,强不知以为知,以贪欲为中心,视道德为无物,肆无忌惮不择手段之争夺为生存法则,以丑为美、拿无耻做光荣之事,如此者当今社会比比皆是。

高强度、高压力、快节奏、物欲化、空虚化、焦虑化成为现代人的典型特征,如此社会,人人自危。

噫,人退化为动物,社会则变成弱肉强食之丛林。

如此,正常的成为不正常,不正常的反倒成为正常,此为当今社会之写照。

古人云“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其国必亡”,先哲之警语犹言在耳,贵中心诸贤人君子发心振兴传统文化之目的盖由乎此:序圣贤文化之慧命,扶华夏民族之将倾。

吾非贤人君子,然睹诸贤人君子无私之心行,虽恐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传统文化(汇总18篇)篇五

近二十年,追慕传统之风愈发炽烈。

汉服被身抚筝琴,蒸煮草木捣药丸,背诵蒙学弟子规,抄写佛门金刚经,觅佛投胎生净土,不吃生冷研内经、如斯者百千般。

以上情况,大多是对传统文化的盲目膜拜和拙劣操弄。对传统文化,我们要持谨慎的态度。古书里不都是珍宝,其中有很多愚昧的观念和古人无意间挖的陷阱。古代生活也不都那么美好,你羡慕的生活方式和场景,往往是王侯、士大夫踩在底层民众身上摆出的优雅pose,或是传统文人的一种矫情。

我想强调的是,若你对传统文化有很大兴趣,就宜深入原典,以无求之心淡然展卷,无需谁人知道,无需装模做样,不必演戏自娱娱他,安心坐定冷板凳十年、二十年。

只读书还不行,如曾子所说,应配合修身实践。没有修身做基础,古代经典难以深入,绝无明悟东方哲学的可能,最终也只成了一知半解的“半桶水”。越是一知半解,往往越爱装模做样,越喜欢表演娱人。

所以,欲探秘传统文化菁华以成就人生,就不应停留在知晓理论上,还请从基础做起,实实在在的进行修身实践。或效法宋明儒家静坐,或学习唐宋禅门坐禅,甚而上探先秦诸贤哲(如管子、荀子)的修身锻炼方法。这才是学习传统文化的康庄大道,舍此,尽是荆棘之路,无功而返者十之有九。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传统文化(汇总18篇)篇六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xx年,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伟大民族精神,提高全镇村民文化素养,推动我镇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组织开展有效活动,取得一定成效。现就我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关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一、中小学校认真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课。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关键在教育,教育重点在广大青少年,青少年受教育的主课堂在学校。我镇中小学自xx年下学期起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课,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中小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之中,要求每周不少于一节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并倡导通过有关课程及活动开展书法教育、国学经典诵读等活动。例如,各小学在国学经典诵读,主要诵记内容以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篇目:《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大学》《中庸》、神话故事、寓言故事等。同时,精选中外现、当代美文。一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20首、《弟子规》或《百家姓》。二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20首、《三字经》《论语》1篇。三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xx首、《千字文》《论语》4篇。四年级:优秀古诗文20首、《论语》、寓言故事十则、神话故事。五年级:《大学》《中庸》、现代诗文10篇。六年级:《孟子》、现代诗文10篇。在确定内容后,提出多项落实的措施:保证诵读时间、保护诵读兴趣、积极创新诵读形式、做好检测工作、阅读篇目的保证。在初中学校,我镇设立了选修科目:内容有国学经典课、文学欣赏课、楹联教学、诗文写作、书法等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传统文化科目。对于该科目的考试,老师们让同学们充分发挥主动性,写一些小小的感想,自己学后的心得体会等即可。

二、农村现代与传统文化教育并举。

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人们从长期实际生活经验中概括出来的,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民族精神的形成。我镇能够充分利用那些仍得以保留的文化资源和方式,如各种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革命领袖、民族英雄、杰出名人等历史人物诞辰和逝世纪念日等,加以开拓和创新,开展主题班会、专题演讲、知识竞赛、歌咏比赛、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引导中小学生弘扬民族精神,增进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感,提高道德修养。现代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可培养村民的兴趣特长和创造能力、动手能力。为此,我镇充分利用各种文化资源,拓宽文化领域,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围绕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等主题,充分表达对祖国、家乡的热爱。

1。开展“感恩共产党”。xx年底,我镇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举办“感党恩。党员固定活动日”文艺晚会,激发党员奋发向上,努力拼搏的热情,创先争优争当一名新时代合格党员。

2。开展“感恩祖国”。xx年国庆节,中小学通过组织开展“建设幸福中国”主题读书活动,提升学生感恩祖国、保卫祖国、回报祖国的朴素情感。

3。开展“感恩父母”。xx年端午节,通过组织以“亲爱的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为主题的“感恩心语”活动,引导青少年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鼓励青少年跟父母真诚交流、坦露心声。

4。开展“感恩自然”。通过开展“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为主题活动,在中小学生中倡导低碳理念,宣传“善用资源,服务公益”精神,教育学生及其家长参与环保、关爱自然。

三、打造品牌和亮点,形成长效机制。

我镇形成传统文化教育长效机制,采取了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在中小学,“辉煌共和国”“历史的选择”“魅力汉语”丰富多彩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在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真正做到“乐读”“美读”,受到良好校园文化的熏陶。在全校师生的踊跃参与下,校园诵读氛围愈发浓厚。

近年来,我镇扎实推进文化建设,坚持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广泛深入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环保教育、体验教育、感恩教育等主题教育。目前,全镇已建立10多个文化社会实践基地和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有效保障了村民和青少年学生的课外实践质量。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传统文化(汇总18篇)篇七

在李总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我单位组织的传统文化培训。短短的学习中,我倍觉时间短暂。感恩、感动、崇敬、赞叹……交织在一起的感情,总让人留恋与思念。学习培训班期间,我和全体同仁一起在聆听、感悟、震撼中尽情享受了巍巍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教育的盛宴。

陈老师精选了的讲座视频、报告,大家都在聆听中感悟经典;并在互动交流中分享学习心得。同通过这次学习培训,我享受到了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因为在这里,我的心灵得到了一次彻底的洗涤,找到了开启幸福人生的钥匙,获得了可终身相伴的财富。感动之余,我还要感恩,感恩李总给了我这样一次拓展眼界、增长智慧的机会。

在以前的学习和工作中接触国学方面的知识不广,只知道是儒家学问,认为学这些也没多大的用处,与自己的关系不大。然而,通过学习,认识有了新的转变。我认为,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作为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把我们祖辈们的经历、体验、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这些文字中,为我们后人所一一品读,并领悟其中的奥妙他们把这些经典留给我们,是希望我们代代相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感恩父母。很多同事与我一样,在讲感恩父母那一段的时候都流下了眼泪,是什么让我们学会感动?是什么让我们学会感恩?是什么让我们学会彼此热爱?是忏悔,是“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些是中华民族的根,中华民族的魂,是打开幸福人生的金钥匙,感动之余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反思自我,认真对照圣贤的教诲,感觉自己的道德都归零了,只有输入新的血液,新的灵魂新的道德,才能完善自己的幸福人生。在视频中老师们的讲话中既有深层的道理,又有具体的做法;既有生活的智慧,又有历史的教训;既有广博的知识,又有人生的理想,让我体会到了做人的意义和做人的乐趣。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静心沉思,老师们从无刻板的说教,更无哗众取宠的言语,有的只是一片真诚的心,字字句句无不是感同身受的善意,令我不能不为之动容,他们实实在在教我们从孝做起,从经典做起,从小做起,从我做起,践行《弟子规》,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落实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人能自省便会开悟,圣贤的教导让我豁然开朗、迷雾顿消;“学贵力行”,在今后的实际生活、工作当中,我要把所学到的圣贤的教诲变成自己的行为规范,内化为自己的德行,做为儿子对父母,“孝”字为先,遵循孝道,时时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最为伟宏的员工,我要继续保持扎实工作的作风,从我做起,从我心做起,以圣贤的标准要求自己,就一定能调动起工作的积极性,尽心尽力完成好教练的重任。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传统文化(汇总18篇)篇八

国学大师南怀谨先生常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

1988年,世界各国的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会后发表了共同宣言:“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两千五百三十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找智慧。”由此可见,很多真正有智慧的人都认识到,必须努力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才能引领人类走上一条通往明天的和谐发展的光明大道。

学习传统文化,就要从孔子那里学起。

今天我们所要推广的《弟子规》,就是孔子思想的一种具体化。《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李毓秀是个教书先生,《训蒙文》是他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编写的一本儿童蒙学读物。后来,这本书被清朝学者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一直流传至今。

《弟子规》全书以《论语·学而》第六则“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全书的中心思想,采用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韵文形式,分五部分编纂成书,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应守的规范。

在道德行为规范严重缺失的今天,出现了太多令人痛心疾首的现象,孩子们的表现让我们为祖国未来的发展感到忧虑,所以在学生中、在家庭中、在社会上大力推行《弟子规》,将德育生活化,成了当务之急,这也是让世风好转的必要的保证。

前人告诉我们:读诵之法,必须读得清楚、看得清楚、听得清楚,不可急躁贪快,则妄念渐少,以至於无。纵然会背,仍应“看文而读”。因为背诵多滑口诵过;看文而读,则一字一句,悉知旨趣。据说,孔子读《易经》至韦编三绝——穿竹简的熟牛皮绳,磨断过三次,由此可知其所读遍数之多。通过诵读和讲解,了解《弟子规》对我们各方面的要求,这是我们去践行的前提和基础。

第二、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对学生时时处处进行提醒,让他们遇事进行反思,能按照《弟子规》的要求来做。

第三、老师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德育榜样,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说文》里,“教”字的解释为“上所施下所效也。”这就告诉我们家长、老师以身作则的重要作用。学习传统文化,推行《弟子规》,离不开老师们的言传身教,否则,一切就会流于形式,书中的要求就不能深入到学生内心,不能内化为学生的习惯和品质。推行《弟子规》已初见成效的吉林松花江中学的王琦老师曾在报告中反复强调:学习《弟子规》一定要重实质,不要只重形式。所以,老师应该对圣贤的要求怀着一颗虔诚之心,认真去践行,这样才能真正带动学生去做。

第四,发动家长协助我们践行《弟子规》活动的开展。

践行《弟子规》,从我们做起,从现在做起。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传统文化(汇总18篇)篇九

中华传统文化是文明的结晶,通过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感想、体会颇深。

一是相识上的转变。在以前的学习和工作中从没有真正接触过国学方面的学问,只知道是儒家学问,还有些封建思想意识,认为学这些也没有多大的用处,与自己的工作关系不大。然而,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相识有了新的转变。

我认为,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始终是中国人安家立业,安家立命之文化根基,也始终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作为支柱,这种文化始终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学国学是当今很热门的一个词儿,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正视。其概念广泛、内涵丰富、分类多样,把我们祖辈们的经验、体验、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这些文字中,为我们后人所一一品读,并领悟其中的奥妙。他们把这些经典留给我们,自然是希望我们代代相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是学习的重要。人的一生是从学习起先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开篇即提出了以学习为乐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意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见。一个人在生命的历程中,有许多不行知的部分,但是学问可以增长才能,学问可以变更命运。因此,我感到爱学习是一种欢乐,想学习是一种华蜜,求知若渴是一种喜悦。学习新学问,温习旧学问是一件让我们感觉愉悦的事情,学习能使我们提高素养、增长才能。所以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三是努力践行。孔子在《论语》这部书中,教给我们许多处世的方法,做人的规则。这些道理看起来很普素,这些方法有时候在原则中透着一些变通。只要我们仔细去学习、去思索、去感悟,就会明白其中的很多道理。在为人处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行以做,什么是好事情,什么事情是坏的`。就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推断和刚好订正自己错误的言行。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说话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就是指凡事说出去的话,首先要讲信用,不行以欺诈别人或者胡言乱语,话说得多,不如说得少,说话只要恰当,切题就行,不要巧语花言。尤其是我们园长面对老师,尤其女性,要为自己说过的话负责,所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言既出,行必果,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不行收回,不行反悔。对员工提出的看法建议要仔细探讨解决,要敢于担当责任。

身为一名老师,在工作中一是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要求员工做到的,自己必需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能做。要给学生做出表率,正确引导员学生的行为,树立良好的风气,只有员工心平气顺,工作才能有主动性,才能达到和谐共处,更好的工作。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传统文化(汇总18篇)篇十

中国传统文化灿若星空,有无穷的底蕴。她源远流长,即从中国产生人类起就有了中国历史,也有了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是迄今世界上最久远、最稳定、最辉煌、最丰富、最发达的文化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悠悠五千载,经验了萌生期、形成期、确立期、繁盛期和总结转型期几大时期。在中国文化的形成期,春秋时代,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千古思想文化大景观,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浪潮。根据两汉司马谈和刘歆的划分,诸子主要为儒、墨、道、法、农、杂、纵横、名家等,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理论的奠基石,深远地影响着后来中国文化的发展。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培育文化气质,开拓我们的人生境界,并能启悟生命的智能,发挥理性的功能。我们学习唐诗宋词,我们诵读名家经典,最重要的是我们要领悟这其中的民族精神。我最喜爱的莫过于源自《周易》的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由此可见一斑。其大意是天体运行体现刚健精神,人亦效法天地而自强不息;君子的胸怀像大地一样宽广,德行像大地一样深厚,所以能滋长万物,承载万物,容受万物。

我听过一句话,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忠是舍弃小家顾大家的大无畏精神。这个当然重要,但是,世界始终像现在一样和平,不用我们抛头颅、洒热血,我们就多关切关切我们的亲人吧。

我们都知道,老人老了,是没有多大的用处了。但是咱们不能把它们当做累赘,他们是我们的珍宝。最值得珍惜的珍宝。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传统文化(汇总18篇)篇十一

经过为期三天的传统文化培训,使我的心灵受到了一次深度的洗礼。无论是蔡礼旭老师、钟茂森博士的"孝"主题讲座,还是肖陈颖老师的运用弟子规来教育感化学生,无不使我受到深深的震撼,心灵得到了净化,心境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也让我在听讲座的同时,一遍遍的反思自己的日常言行和教育理念,不禁感到深深的汗颜。

在几位名师的讲座中,使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肖陈颖老师的《爱心伴孩子成长》专题讲座。肖老师亲切、大方,还有那发自内心的迷人微笑一下子把我带入了她的讲述中。肖老师体态优美,语言流畅,讲话速度比起一般语速要慢些,却显得更加稳重,脸上始终面带笑容,让听课的人心里很舒服,当时我就在想,如果我们这样面带笑容上课,学生一定也会感觉上课是种享受吧。

肖陈颖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率先用《弟子规》教学法,唤醒了孩子们心中的爱与感恩,使得孩子们的道德素质与学习成绩有了大幅度提高。虽然肖陈颖老师讲述的是如何用弟子规来教育小孩子的事情,但是在听了讲座,重新拜读了国学经典《弟子规》之后,引发了我作为一个女儿,一个老师的深刻的反思。

传统文化经典弟子规总序开篇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它从人之根本出发,教育我们要从这几个方面对自身进行德行的塑造。首孝悌,就是说做人首先要心中有爱,要孝敬父母。一个人如果连对他有养育之恩的父母都不能尊敬的话,那么他就丧失了做人的根本,对长辈、对领导、对同事、对兄长、对朋友就更谈不上发自内心的尊重,他所做的事情也就很难得到认同。百善孝为先。行孝是为人子的本分,但我往往注重以大行而实孝,却不曾注重细小。而《弟子规》恰恰就告诉我们行孝必须从细小入手,要做到孝心常在,而非一时之念想。

“恩欲报,怨欲忘,抱怨短,报恩长。”这些足以让我心悦诚服,古人云:“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弟子规》让我们知道感恩。感恩给我们生命的人、感恩给我们知识的人、感恩给我们衣食的人、感恩给我们住所的人、感恩曾经批评过我们的人。将别人的爱永记于心,把别人的美德汲取。完善自己,感动别人。读了《弟子规》之后,我才发现,以前自己习以为常或自己认为对的言行,原来都这样或那样地存在着不足。

肖老师说,教育者必先受教育。这话真是一点也不错。尤其是现代社会中快速的节奏和浮躁的氛围,不仅让学生也让我们老师内心不再是那么沉静。尤其是在中职学校中任教,由于学生生源的特殊性,学生的学习成绩参差不齐,课堂秩序不尽如人意。但这不能成为我们忽视学生成长和在教学工作中懈怠的借口。我原来在教学中总是容易“三分钟热度”,在刚开始的时候信心满满,干劲十足,但时间长了,当学生的成绩还是没有起色的时候,就会心生懈怠,只重视学习程度好的学生。做班主任工作时,一开始也是苦口婆心,谆谆教导,但当学生一再犯错时就容易失去耐心。“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我现在明白了,我就是缺乏对学生的一份真正的爱心。没有对学生一视同仁,没有把学生真正当作自己的孩子。而且只注重对学生智育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品行道德的教育。今后我一定要在这一方面努力改进,因材施教,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自信的不断成长!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既然认识到在现代的家庭教育中缺少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这一方面,就应该从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做起,以便让我们培养的学生在走上社会后,不会因为道德的缺失而遭受挫折和失败。我也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传统文化教育,在学习了弟子规后,我就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在正确理解古老地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将这块文化瑰宝传承下去。就像肖老师说的,教育学生最有效的就是:以身作则。从我们班级教育的一点一滴做起,帮助每一位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做人,只有将最基本的道德建立起来,一个拥有谦虚恭敬仁慈博爱的心的人,才会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

我相信,在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响下,只要我们用心、用行动去做每一件事,不仅仅能让我们的生活幸福,最重要的是作为教师的我们会培育出许多有幸福感的孩子。而培育出有幸福感的孩子才是我们教育的最大成功。让我们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做一个真正幸福的教师,让我们把所教的每一个孩子都培育成幸福的孩子!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传统文化(汇总18篇)篇十二

在今年由赵瑞宾总裁和佳航老师主讲的中国传统文化和曲目精神的培训中,通过课程的学习,使我受益良多,给我的心灵带来了很大的震撼,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过去我一直认为文化是一种飘渺虚无的东西,但是学习后我了解到文化其实就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生活创造形成的产物,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智慧结晶,其中许多思想精华、处世原则和哲理睿智至今仍是我们做人做事所遵循的标准。本次学习不仅让我从思想认识上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了解,尤其是曲美精神为我今后的工作提供了有益的思考和借鉴,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要积极发扬传统美德,让仁爱、孝悌重回我们心中,将忠诚、守信应用于我们的一言一行,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安定和谐,我们的国家才能更加兴旺发达。

以前,在生活学习中仅仅了解过《弟子规》《三字经》中的篇章,对曲美精神亦是一知半解,通过一年的学习,宾总、佳航老是用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肢体语言以及高超的演讲艺术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才是真正的传统文化,什么才是真正的曲美精神!

使我对修身、处事、接物等行为有了新的认识:一是对“孝”的认识。其实“孝”对我们这代人来说,孝敬父母是不难的,只限于物质上给父母买东西和给点钱,但格局不高,不能做到从精神上关心。缺少一份大爱,做不到“泛爱众”,也没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胸怀。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子女,他们对“孝”有着严重的缺失,导致了他们的骄纵和不负责任,没有了最起码的道德。所以,我们在做好孝敬父母的`同时,还必须让子女知道这也是他们必须具有的品质,让他们承担自己该做的一切,把“孝”这种美德传承下去,这样才会从小爱上升到大爱,成为一个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是从“谨信”做起。《弟子规》作为日常生活的行为守则,无论从“列典籍、有定处”,还是“房屋清、墙壁净”等等,都告诫我们做每件事都要仅仅有条。我以前在工作中计划不周全,想到哪就做到哪,毫无头绪,所以工作效率不是很高,但是通过学了《弟子规》,我就开始对工作进行规划,工作效率有了很大地提高。

三是讲诚信。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所以在日常工作学习中,不能只听顺耳的,而是做到诚实守信。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老子也说:民之不畏,则大畏将至矣。所以在工作中,对同事、下属要宽厚仁爱,互相体谅对方的难处,这样才能将工作做得更好。

最后,我要说作为一个中国人不了解自己国家的文化是可耻的,作为一个曲美人不牢记曲美精神是渺小的,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地有新的元素融入到我们生活中,很多人追求时尚、追求特立独行,在人生进程中已迷失了自己。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给后代留下了无穷无尽的精神财富,曲美精神是老一辈曲美开拓者留下的智慧结晶。没有了深厚的传统文化,我们会变得野蛮、愚昧,缺少了对传统的了解和认识,我们将变得浅薄、无知。希望2018年的培训办得更好,也衷心感谢两位老师无私的奉献,希望新的一年我们能从学习中得到更多的智慧的大爱!

祝好!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传统文化(汇总18篇)篇十三

3月16日,联合中心学习组组织了第二次集中学习,邀请我区社会科学首席专家__教授作《认祖归宗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专题讲座,这次学习从深层次阐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及当前面临的挑战,让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视角重新认知中华传统文化。

广泛、内涵丰富、分类多样,把我们祖辈们的经历、体验、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这些文字中,为我们后人所一一品读,并领悟其中的奥妙。他们把这些经典留给我们,自然是希望我们代代相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才干,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因此,我感到爱学习是一种快乐,想学习是一种幸福,求知若渴是一种喜悦。学习新知识,温习旧知识是一件让我们感觉愉悦的事情,学习能使我们提高素质、增长才干。所以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是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严格要求自己,为夷陵区建设发展、为史志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传统文化(汇总18篇)篇十四

有人说:工作的过程并不累,关键是工作时的心境如何,心境宽敞就轻松,心境狭窄时就负重。还有人讲到:不管在生活还是在工作中,要常怀感恩心、敬畏心、恭敬心。作为传统文化的学习者、爱好者、倡导者,谈谈学习传统文化与转变工作态度的联系。

工作更加严谨:记得有一年,在省里检查汇报会上,领导对汇报材料的内容没加修改,汇报时有部分语句不顺达。作为写材料的人,第一感觉是,上面有领导,材料还有人把关,因此,由于自己能力有限没有给领导提供百分百的放心答卷。在随后反思此工作时,作为一份成功的汇报材料自己没有全部完成其程序。可能写的时候用了百分之一百的精力,但是汇报材料必须要自己读几遍才算完稿。也就是说,能力有限但对待工作的态度必须端正和严谨。

工作更加积极:今年局机关开展下乡支教活动,刚开始,有部分人例举了许多下乡支教的困难,如带不了课、学校放心吗、我是初中教师能带小学吗?等等的问题。我县教科局局长多次在机关会上强调,此工作落实的好与坏,主要看我们的态度是否能积极响应。通过几次的思想动员,再加上我们股室人员均参加了传统文化的学习,我们率先垂范立即行动,不再为工作进展找借口,凡事先做后总结工作过程的成与败。

工作更需借鉴:近一年来,总结其他股室工作,反思自己工作。如教师节庆祝大会,庆祝教师节文艺展演,面对面听证对话会,教师招聘工作的文件方案出台、组织、考试、政审;《今日翼城教育月刊》的采稿、编辑等等。作为组织者、参与者的教科局工作人员,无不付出全部的精力。兄弟股室的工作创新精神要我们学习,兄弟股室的工作人员的敬业精神也要我们学习。

学习传统文化,力行圣人圣行,有时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心智更加成熟,眼界更加开阔,思想更加实际,对人对事的认识更加透彻。

传统文化――济世之良药。

山西石治国。

反思当下,曾几何时,社会变革之机,人心浮躁,人们行事违背伦理道德,或事业受挫,或家庭不和,或人际失调,追求一时财富,而造致当今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三大危机生成,自然灾害频发,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降低,就连人自身身心都不平衡,自杀率逐年攀升,人们迷失在自我之中。暴富之后,人们扭曲的心灵在痛苦中挣扎,人们追求拜金主义的享乐观,价值观,社会上钱权交易、贪腐现象严重,权力不能正常运行在阳光下,可以说我们正身处于一个危机四伏的年代,大到世界范围内越来越频繁的地震、洪水、干旱、饥饿等重大灾难,小到许多人身心、家庭的焦虑、痛苦与日俱增,都使我们在物质极大丰富之后感到困惑与不安。

多数通过学习传统文化而重获幸福人生的老师们,现身说法,表达了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和力量。的确如此,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和谐,古圣先贤们崇尚“法乎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而今,我们也只有通过大力弘扬学习传统文化,汲取传统文化的智慧,遵本循源,法乎自然,学圣贤之道,为圣贤之行,积德行善,好施社会,践行道德,从传统文化中找到医治社会种种乱象的良药。从而实现身心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

国家主席在“中国梦”的论述中也多次提到“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必须充分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正能量”。传统文化正可谓“济世之良药,医心灵之神方”。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传统文化(汇总18篇)篇十五

3月16日,联合中心学习组组织了第二次集中学习,邀请我区社会科学首席专家xx教授作《认祖归宗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专题讲座,这次学习从深层次阐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及当前面临的挑战,让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视角重新认知中华传统文化。

广泛、内涵丰富、分类多样,把我们祖辈们的经历、体验、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这些文字中,为我们后人所一一品读,并领悟其中的奥妙。他们把这些经典留给我们,自然是希望我们代代相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才干,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因此,我感到爱学习是一种快乐,想学习是一种幸福,求知若渴是一种喜悦。学习新知识,温习旧知识是一件让我们感觉愉悦的事情,学习能使我们提高素质、增长才干。所以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是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严格要求自己,为夷陵区建设发展、为史志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传统文化(汇总18篇)篇十六

最近的二年,我将业余时间都放在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上,从中医养生,易经的研究,佛法的学习和体验等,这二年的变化不但影响了我的工作,还影响了我的健康和家人。当然,这些影响是积极的。而且,二年的学习可以说彻底改变了我的心态,使自己的人生有了主见,智慧的源泉从此打开了。

我现在对自己的儿子说,“我的命运不如你好,但反过来说我有幸运有这么丰富的人生,你可能没有机会经受这种磨砺了”,儿子还太小,虽经常听我谈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哲理,似懂非懂。

说到天资,我的二位姐姐是极力夸张我的,说我小时候就很聪明,我自己却感觉不到。虽说从小学到大学,我是那种不太想读书但又很顺利的人,但面对出生在农村的命运,我又不得不要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可是,大学毕业后,我却分配在县城的一个小单位,对于那时我认为“懂事”的我来说,感觉根本没有人生的机会。无意中我看到一本《深圳青年》,我和同学借了400元钱闯荡深圳,也许我出生农村的淳朴和责任感,加上我自己天生的领悟力,我在深圳虽没有发财。

但总算有了自己的家,也算是真正的深圳人了。深圳的创新精神激励着我不满足于现状,加上在日本公司的那种压抑感觉,虽说日本老总很重视我,但还是无法使我对公司产生归属感,放弃了很好的条件去和同学一起创业,结果命运给我开了个天大的玩笑,将我从天上打到了地下,那种感觉正如南怀瑾老师所说的“要想人不死,除非死一人”,我确实感觉到“死过一回了”,当然那只是精神上的感觉,生活上并没有那么可怕。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传统文化(汇总18篇)篇十七

首次拿到中华传统文化公益论坛的入场券,看着那与其他入场券截然不同的风格,只觉得那个应该是一个道德的教育,没有太多的概念,10号早上我早早的去到了会场,在会场的广场上我就被深深的震撼了,那些服装一致的义工老师面带微笑排着整齐的队伍给我们每一个人鞠躬,称呼我们每一个人为老师的时候,我感觉她们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谦卑之心在推动着她们;那是一种真诚的力量在支撑着她们,因为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教育,也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一种儒雅的场合,所以我就被深深的震撼了,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走进会场,看着大屏幕上放着三德歌温暖的画面,听着三德歌那富有爱心的歌词和旋律,我感觉我来对了,这里对于没有来过这种场合的人来说真的像个世外桃源!

我通过这次“弘扬中华文化做有道德的人”漯河中华传统文化公益论坛三天的学习,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个一个全新的认知,抛弃了以往幼稚的概念,现在我感觉中国传统文化包容万象、博大精深,涵盖全面,正如老师们所讲的中华传统文化占据着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它无处不在,我们在当今这个社会遇到的所有的困惑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古圣先贤们用更多的时间总结过去,思考未来,所以他们睿智。而生活在现代社会忙碌的我们,被太多世俗的东西所束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我们目前的障碍物远不止“一叶”。物欲横流、攀比严重、穷奢极欲、金钱至上的现代风气蒙蔽了我们的双眼,洋文化泛滥、道德标准缺失、心浮气躁、功利化迷醉了我们的心窍;让我们仅局限于自己的世界里。中国传统文化是古圣先贤抛却世俗的欲望,经过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宝贵财富。它就是改变现代心浮气躁功利的社会风气的一剂良药,如果我们能够潜心专修传统文化的一小部分,那么我们心中的那份不安与焦虑将会烟消云散;我们的心胸会开阔许多;我们的心境会开朗许多;我们的心灵也会纯净许多。

听到最后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正像吕明晰老师所讲的,有些人愚昧的对中华传统文化黯然失笑、心生不屑,觉得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花精力去学习几千年的封建文化“古董”,耗时费力,跟不上时代潮流的思想,是一种封建迷信的时候我觉得我们之前是多么的幼稚啊!

中国传统文化承载着数千年先人的宝贵经验和智慧,“五伦大道”和“八德”是我们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如果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按照老祖宗的教诲去做,我们每以个人肯定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我们的民族一定会成为一个强大的民族!所以说我们没有理由不学习它,不传承它,不发扬它!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瑰宝,要传承,要发扬;但它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实践,去体悟。学古不泥古,我们要将传统文化结合时代精神,融入到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去;以传统文化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用传统文化宽抚我们的内心,用传统文化的理念对待我们的工作,让传统文化促进社会的和谐。只有与时代结合,运用到生活中去,传统文化才是活的,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才是最优秀的,我们的民族才是最长远的民族!

最后让我们怀着“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的爱心思想生活,让我们将“八德”真正落实到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中,我相信必定能带来家庭幸福,学业有成,工作顺利的!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传统文化(汇总18篇)篇十八

在拙作碧云随笔中我已经谈了不少文物艺术类的话题。今天想谈谈第五点,就是中国传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宇宙观的问题,这其实就是一个认识论的问题,我们古代先贤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用朴素的归纳法,分类法简单巧妙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这就是中国的阴阳五行学说,你千万不要小看这个学说呀!这个学说虽然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但是却在近现代受到了批评和非难,1840年以后列强入侵中国,满清政府腐败无能,导致了中国落后的局面,很多人就把这个问题的症结归罪于中国传统文化,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限制了近代科学的发展,导致了中国受制于列强,我个人认为这是十分片面和错误的。中国的落后绝不是文化造成的,试举一例:就拿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来说吧,对中国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尤其是八股文,可以说早已是臭名远扬的了。从本世纪初或上世纪末,就已被人骂臭了。直到近年报纸上,还有人写文骂它,可以说是骂了已一个多世纪,可是八股文这一经历明清两代,延续了五百年的惟一教育、考试专用文体,五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无一不是这一教育制度训练出来的人。

在漫长历史时代中的那些名人,那些学者,那些志士仁人,今天尚均予以肯定。而培养他们的却是腐朽不堪,空洞无物的八股文教育,这又该如何解释呢?科举考试有很多值得思考和学习的地方,我们在这里暂不讨论。我认为中国近现代的落后的原因在于掌握政权的政治家的无能造成的,就看清朝入关后的十代皇帝,你就可以清楚的知道,从道光开始清朝就开始加速衰亡了,道光帝让咸丰继位就是一个原则性的大错误,其实恭亲王奕欣的能力和素质比咸丰强的不是一点儿半点儿;咸丰就是一个无能的昏君,后来的慈禧太后就更不用说了,慈禧就是一个家庭妇女呀!不过这个人思维敏捷,有一定公关能力,如果操作一个家庭还行,让他统治一个国家,那不是开玩笑吗?中国的半个多世纪就是在这些愚妇稚童的手里,那还能有什么好结果呀!!当然也要看到是时事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时事,就拿伟大领袖毛主席说吧,我认为他本来可以把中国搞的更好一点儿,他的能力,权威都可以把中国建成一个具有民主政治的新中国,但是他是1893年生人,是光绪22年,他本人有社会给他的影响和局限,所以他最后搞了一场,用叶剑英同志的话说,使中国的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

阴阳五行学说的内容是什么呢?很简单就是阴阳加上金木水火土五行,中国古代的先贤很睿智,他们观察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看起来是纷繁复杂,其实就是两大类,既对立又统一的两大类,这就是阴阳,比如说太阳和月亮,男人和女人,水和火,勇敢和怯懦等等等等,这样分类虽然简单但是分析事务的精度就不足了,所以就提出了五行学说,在对自然和事物的长期观察中得出了金木水火土这五种不同的类型来概括万事万物。以金木水火土的生剋制化来概括万事万物相互间的关系,这种提纲携领的方法把复杂变成了简单。阴阳五行学说描述了世界万事万物的属性和状态,他是属性和状态的函数,这是静态的描述,而周易是对阴阳的动态描述,是把阴阳变化的过程呈现出来,64卦里的每一卦都是说明了事务变化的一个过程,说到这里我已经把阴阳五行学说和周易的关系说清楚了,同样命理学呢,就是对五行金木水火土变化的动态描述,当然这里面也包括了阴阳的变化过程,这是一回事,所以我们可以把周易叫做阴阳动力学,把命理叫做五行动力学,其实奇门遁甲和大六壬都是阴阳五行的动态描述,只是前者重点在于天干,后者重点在于地支,这就是古圣先贤之心法也!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构成的六十花甲子从表面上看是我国古代先贤记录时间的一种方式,其实他是阴阳五行学说的进一步细化,比如说十天干,其实就是10个自然数,但是他不仅仅是十个数字,而是把他赋予了阴阳五行的生命。

总之阴阳五行学说是一个认识论,是对人生,世界和宇宙的认识论,他是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力图进一步的对人生,世界宇宙加以更细密的说明,他不是方法论也不是实践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论和认识论是比较滞后的,这一点我们应该清楚。西方科学的方法论和实践论应该说发展比较先进,但是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由于认识论的枯竭,所以也会走上歧路,这是我个人的观点,大家可以讨论!

中国的堪舆学即风水学,就是应用阴阳五行学说对空间进行的研究,其实中国的风水学说是世界第一的先进科学,其他的国家和地域根本就没有的,是我国古代先贤在生存斗争中积累的最辉煌的成就,可惜被很多无知的人看做是迷信,而受到了不公正的批判,其实那些大喊风水是迷信的人,对什么是风水一无所知,我自己进研风水数十年,觉得我们祖先的伟大和辉煌,我希望有志青年你们先不要轻易的下结论好不好!你自己先学习学习,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教导:“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然后再下结论。

相关范文推荐

    幸福八年级幸福(通用18篇)

    优秀作文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鲜明的形象塑造,使得读者情感共鸣,产生强烈的阅读体验。范文中的观点和思考具有启发性,可以帮助我们开拓思维和提升写作水平。人人都渴望幸福,

    久别重逢久别重逢范文(14篇)

    一篇优秀的作文应该具备清晰的结构和连贯的逻辑,能够将思想有序地展示出来。接下来是一些优秀作文范文,请大家参考借鉴,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有人说,人生最美好的事是久

    党的光辉撒家乡范文(17篇)

    通过写作,可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自信心和创造力。这是一些学生们共同创作的作文,他们的独特思想和表达方式值得我们学习。中国共产党建于19,在这95

    就业学生申请书(精选16篇)

    申请书的成功与否往往会影响到我们的个人发展和机会获取。更多申请书是申请某项事务或权益的书面材料,它可以展示申请人的能力和素质。申请书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

    校园足球赛活动策划(优秀18篇)

    在进行活动策划之前,我们需要明确活动的目的、参与人群和预期效果等。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活动策划问题及解决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比赛采取七人制足球赛,比赛规则按室

    春雨的高中(优秀22篇)

    优秀作文可以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精准的观点表达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在下面的范文中,可以看到作者们不同的见解和思考方式,展现了优秀作文的多样性和独特性。3、雷雨窈冥而

    快乐与烦恼小学(实用18篇)

    优秀作文要求作者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和广泛的知识储备,以便能够深入展开主题,并丰富文章的内涵。下面是一些经典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企业前台实践报告做前台的实践报告(热门15篇)

    实践报告是对实践活动或实践项目进行总结和反思的一种书面形式。以下是一些实践报告的范例,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能对大家的实践工作有所帮助。尊敬的xx:你好。我带着复

    最抒情的同学会致辞(优秀20篇)

    一个成功的致辞往往需要一定的准备和练习,不能只凭一时之气来发挥。如果你正在准备一场重要的演讲,那么以下的致辞案例将为你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各位亲爱的大学同学:今

    MBA开学典礼的主持词(通用14篇)

    开学典礼通常会邀请嘉宾演讲,为学生们带来鼓舞和启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开学典礼引用语,希望能为大家的演讲提供一些参考素材。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