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我的家乡教案 我爱我的家乡的活动策划书(大全5篇)

时间:2023-09-24 作者:笔砚中班我的家乡教案 我爱我的家乡的活动策划书(大全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中班我的家乡教案篇一

一.活动单位:通信2班(物联网)

二.活动名称:我的大学圆我的梦

三.活动主题:演讲和自由发言

四.活动时间:11月25日,晚7点--9点

五.地点:老校1504教室

六.活动目的:

大学刚开始不久,同学之间还有点陌生感,为了让同学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新的环境。增强班级凝聚力,班级认同感,交流学习方法,畅谈梦想,调动学习积极性,此次活动为大家提供一个展现自己的平台。

七.活动内容:

1.选定两名主持人,五个评委;

2.选定参赛代表和选手(自愿第一,寝室为单位选拔两三个代表其寝室)

3.活动中穿插个性表演,增加乐趣。

4.一等奖两名,二等奖三等奖各三名。

八.活动流程:

1.主持人(男女各一位)出场宣布活动隆重开始。

2.个性表演1《我相信》。上台演讲

3.选手按照步骤依次上台演讲,主持人随机提问。当过半则公布前轮分数结果。

4.评委建议要求。

5.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结束。

九.演讲内容及比赛规则:

1演讲内容:积极向上,健康。举止大方得体,表现自然,适当肢体语言。2;比赛规则:公平公正公开原则。3比赛流程:1自我介绍2命题演讲3退场。4评分原则;一,仪表形象(25%):着装整齐,大方得体,礼貌,姿态动作。

二:内容(50%),主题,结构,语言艺术,

三:现场观众反映气氛25%.

十.活动准备:

1.选手准备300~500字的演讲稿,各位同学准备好畅谈自己的大学梦。

2.负责人选定场地,准备(话筒,音响,相机),各类奖品。

十一.活动负责人:

1主持人:刘送杰,林巧玉。

2负责人:陈皓,刘潇雄,黄梦洁。

3评委:林哲,贺占湘,龙雨潇,王琪,黄梦洁。

5工作人员:数据统计人陈皓,拍照员蒋明芳。

十二.评委和嘉宾:

评委:林哲,贺占湘,龙雨潇,王琪,黄梦洁。嘉宾:全体同学。

十三.经费预算

(奖品)笔记本,苹果,笔,50~70元。十四.活动注意事项:1.与班委商量。班委和寝室长一起宣传。组织委员组织。相关委员协同帮助。紧急情况应急处理。缺席人员登记。2,工作人员参赛人员提前15分钟到位,3,维持现场纪录和卫生。

十五.活动结束:

1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果名次。

2颁奖,

3活动者合影留恋。

4主此人宣布活动圆满结束。

十六..活动结束总结与报告:

结束致辞感谢!写总结书。

中班我的家乡教案篇二

三、活动时长:

3个月(三月、四月、五月)

四、过程设计:

(一)课题背景:

锦州,我们的故乡,扼关内外咽喉,地缘优势明显,历史文化遗存丰厚。这里,依山傍海,人杰地灵;这里,英烈辈出,物华争艳;这里,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投资环境百家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这一个个光荣的称号,无不印证着锦州发展的足迹;锦凌水库、滨海新城、城市轻轨、锦州湾国际机场这一个个令人振奋的字眼,无不赋予滨海新锦州以崭新的时代内涵。

乡”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自豪感以及建设家乡的责任感。

(二)活动目标:

总目标:通过“知我家乡,爱我家乡”的主题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研究学习我们的家乡——锦州,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各个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使他们更加了解锦州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建设等方面的发展进步,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同时注重对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服务意识、公民自豪感、责任感及创新精神的培养。

活动中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1、呼唤“家乡情结”

家乡文化是一个地方最鲜活、最朴素、最具生命力与感染力的人文资源,是加强青少年“知家乡、爱家乡”的最好教材。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走访、调查、分析,全面了解家乡,增强学生对锦州的荣誉感和归属感,树立热爱家乡、建设家乡、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历史责任感。

2、呼唤“锦州精神”

锦州是震惊中外的辽沈战役的主战场,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是20世纪60年代闻名全国的新兴工业地区,创造了共和国历史上第一根棉纶丝、第一只晶体管等21项全国第一的产品。锦州的先辈们创造了锦州的光辉历史与文化,也铸就了“勇于牺牲,敢为人先”的锦州精神。这是锦州映射历史、走向未来的旗帜,更应成为青少年学生的价值追求。通过学习与实践,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奉献精神,把这种精神化作学习的动力、修身的准则、奋斗的豪情,更好的为滨海新锦州建设添砖加瓦。

3、呼唤“文明市民”

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启迪激励,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人文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学生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在校做一个好学生,在家做一个好孩子,在社会上做一个文明公民,用实际行动来证明时代因你们而精彩,锦州因你们而骄傲。

4、呼唤“能力培养”

通过学习与实践,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会社会实践调查的方法,强化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和研究的精神,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社会交际、组织、动手、创新等多方面的能力,促进每一个学生个性全面发展。

五、组织机构

1、为确保此次活动的顺利开展,完成预期目标,成立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进行规划、管理与指导,并从学校资源、师资条件、场地设备和时间、经费等方面给以保障。

组长:姜仁弘(校长)

副组长:王宝艳(副校长)

成员:金晓宇(德育主任)李丹丹(辅导员)

2、成立活动研究小组,具体负责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活动过程的指导、管理、研究、评价与总结。

组长:金晓宇(德育主任)

副组长:李丹丹(辅导员)

成员:崔盼盼、李晶、张爽、何畅宇、毕扬、陈华、王莹、张晓艳、赵丽萍、严春伟等

六、活动形式

活动的组织形式丰富多样,包括个人活动、小组活动、班级活动、学校活动等,根据课程内容、学校特点和学生实际灵活安排,不拘泥于形式,引导学生深度实践,注重活动的实效。

七、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全面领会上级领导的活动精神,校长组织校领导开会研究活动的主题,辅导员制定活动方案。

2、召开实施教师会议,实施教师根据学校方案,撰写班级计划。

3、发动和组织学生,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4、争取家长配合,与社区有关单位联系,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第二阶段:活动阶段

l、教师指导策略

坚持在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的前提下,强调教师的指导。教师在

以下方面要给予切实的指导:

(1)指导如何选择主题,到哪里去找问题?怎样把问题变成研究课题?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内在动机,帮助学生确定体验的活动和探究的方向。

(4)审视学生预期的探究方法与实践途径的可行性并进行相应的指导。

(5)督促和激励学生的实践与探究活动,帮助他们克服困难,保证活动的持续进行。

(6)指导学生如实记载调查中所获得的'基本信息和活动过程

(7)拓宽学生的思维,将体验与探究活动引向深入。

(8)指导合作方式与技术,保持有效的小组合作与分工。

(9)引导学生选择适当的结果呈现方式,形成形式多样的作品。

(10)指导学生对实践活动进行适当的反思。

(11)指导学生评价自己的表现和研究成果。

对于不同年级的小学生,以上方面指导的力度应有不同。年级越低,指导的力度应越大。

2、活动管理策略

(1)对活动计划的实施实行有效监控,保证活动进展顺利。

(2)两周召开一次教师的研讨会。对活动进行交流、探讨,评析。

(3)对活动开展的情况进行关注性测评,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困难,及时采取措施引导、调整,促使活动顺利进行。

3、活动实施步骤

(1)教师根据学校方案,以班级或年级组为单位,指导学生进行调查、收集资料、分析提出问题。

(2)师生共同确定研究主题,明确研究范围,引导学生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具体内容为:主题的初步讨论;要研究讨论和思考的事物和故事;现有知识的主题网;寻找活动需要的材料;陈述需要解决的问题。

(3)各班级开展活动,深入社区、家庭、自然,实地参观访问,记录活动过程,收集、记录学生体验,讨论并计划如何发表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

(4)总结方法,继续做更深入的探究工作,形成研究成果。

4、具体活动安排

开展“知我家乡,爱我家乡”的一系列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家乡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感受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1)争做“文明小市民”活动(3月)

a“在家做一个好孩子”

中班我的家乡教案篇三

一、活动主题:

展现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生活,突显我系大一新生的青春活力。

二、活动背景:

三、活动目的:

通过“我的.大学”征文活动,来了解我系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的认识和看法,以此可以更好地引导他们的大学生活的方向。同时,也可以借此机会让他们更好地展示自己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规划,为日后可以更好地完善,充实大学生生活作铺垫。

四、活动对象:

林学院全体大一新生

五、活动主办单位:林学院学生分会

承办单位:生活卫生部

六、活动时间及安排:

1、活动时间:

11月14到月21日

2、活动安排:

(1)活动宣传阶段:由林学院学生分会办公室将活动内容、目的及要求传给大一各班班长。

(2)活动准备阶段:每位参赛者在年11月22日之前将自己的作品交由各班生活卫生部干事,22日由各班生活卫生部干事将各班的参赛文章交至林学院学生分会。

(3)作品评选:由林学院分团委辅导员张霞老师、林学院学生分会主席、生活卫生部部长组成评审团评选优秀作品。

(4)比赛结果公布:评出的优秀作品及参赛作者会公布在系宣传板面上。

七、评分标准:(满分一百分)

(1)主题内容(30分):文章主题表达是否清晰,立意是否明确,是否突出大学生活

(2)结构层次(20分):内容的条理性、层次要分明,结构严谨;

(3)语言功底(20分):文笔流畅,评论观点中肯度;

(4)结合实际(30分):内容是否结合校园实际,结合大学生校园生活实际出发。

附:

1、参赛文章必须在800字以上。

2、以“我的大学”为主题,题目自拟。

3、文章内容积极向上,充分展示大学生活。

4、作品须注明班级、学号、及姓名。

中班我的家乡教案篇四

1.了解常见的家乡土特产,尝试给土特产分类。

2.知道家乡物产很丰富,产生作为山东人的自豪感。

1.活动前家长带幼儿参观农贸市场或超市,帮助幼儿填写调查表一份,协助收集实物特产。

2.各地土特产图片,如:乐陵小枣、烟台苹果、肥城桃子、莱阳梨、章丘大葱、潍坊风筝、菏泽牡丹等(见幼儿活动资源包)。

1.了解家乡的土特产,引导幼儿观察收集的土特产实物,了解各地土特产的名称及外形特征。

小结:土特产指一个地区特有的或特别的`产品:如农产品(水果、蔬菜)、纺织品(衣服、布料)、工艺品(风筝、泥塑等)。

2.知道山东的土特产很丰富,感受土特产的不同,尝试对土特产进行分类并记录。

(1)观察分享幼儿的土特产调查表,说说土特产都有哪几类。

(2)出示各种土特产图片,鼓励幼儿有序地将特产按照颜色、名称、作用、食用方法等标准分类摆放,并尝试记录。

(3)相互交流自己的收获,说说自己是怎样分类摆放的,理由是什么,如:分类标准是水果、蔬菜、粮食,或吃的、用的、玩的等。

3.欣赏儿歌夸家乡,进一步了解各地土特产。

特产自主品尝会,请幼儿品尝、欣赏土特产,初步感受特产的不同。

中班我的家乡教案篇五

活动目标:

1、观察家乡桥的外形特征,了解桥的种类(按外观区分)和用途。

2、激发幼儿热爱家乡建筑物的情感,感受现代科技的发展。

3、培养幼儿对区域活动的喜爱。活动准备:阅读区:家乡桥的图片。绘画区:积木、绘画纸、蜡笔。动手区:橡皮泥。数学区:各种桥分类,计数。

活动过程:

2、你知道我们的家乡——江西,有哪些著名的桥梁吗?老师这里有一些桥的图片,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选出一个你最喜欢的大桥。

教师: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最喜欢的大桥是哪一个,并说明原因。

教师小结:这些桥的外观看起来特别的漂亮、美观。

1、引导幼儿发现图片四种桥不同的外形结构特点。

教师:这四种桥有什么不同不一样的地方呢?

教师:带着幼儿边观察边作相应的引导主要从外形特征分出各类桥。

2、引导幼儿逐一看图了解四种桥的名称和主要的形状特征。

教师:这是现在的八一桥,他是用许多拉索直接拉在桥塔上的,这样就可以拉住桥面,像这样的桥我们叫它“斜拉桥”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家乡还有哪些斜拉桥吗?

教师:你知道这些又是什么桥吗?(指向其他的桥)桥身呈半圆形的是拱桥,用许多钢索拉紧固定悬塔的是悬索桥。

1、出示橡皮泥。

教师:小朋友,现在你们都认识了我们家乡的桥,现在请小朋友你们来制作家乡的桥吧!我们除了用橡皮泥来制作我们还可以怎样做呢?(用画画的形式)出示积木。教师:你们看这是什么?(积木)我们可以用积木来搭桥吗?(可以)

1、请幼儿自由选择区角进行活动。

教师:好的,小朋友你们自己选好了区域就认认真真的玩。在手工区的幼儿拿到了橡皮泥一定要放在泥工板上,还有画画的小朋友也不要拿着蜡笔在桌子和凳子上乱画。进入图书角的幼儿可以在书本上寻找一些还有些什么样子的桥而且请小朋友拿好书坐在垫子上阅读。要轻拿轻放、安静阅读、轻轻讨论。

2、在进入区角的时候要想清楚自己要玩什么。

教师:小朋友,你们选择好了自己所要去的区角后认真的来去玩,不要这个区域穿到另外一个区域里去。

1、小结幼儿在区角里玩的情况及收拾的结果。

2、让一部分幼儿介绍一下自己做的实验成果。

3、让阅读区幼儿说说自己看到的哪些物品是可以吸水哪些是不可以吸水的。

4、表扬在区角中表现好的幼儿。

5、对幼儿提出在下次在区域的时候应该注意的事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