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班幼儿教育教学计划 幼儿园中班教育教学计划(实用6篇)

时间:2023-09-24 作者:书香墨最新中班幼儿教育教学计划 幼儿园中班教育教学计划(实用6篇)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写好计划才不会让我们努力的时候迷失方向哦。怎样写计划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计划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计划书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中班幼儿教育教学计划篇一

1、利用各种形式引导幼儿用电、交通、放火、防震、放毒等各项安全教育。如教育好幼儿上落楼梯向右走,不准在教室追逐大少便与喝茶要排队,教室张贴安全标志,教育幼儿不准乱摸电插座,教育幼儿当遇上危险时请打110向警察叔叔求助,或大声向外叫救命。

2、坚持每周进行一次常规安全大检查及卫生检查,并每周五向幼儿进行卫生,常规,安全的教育。

3、利用音乐组织幼儿,调动幼儿的自觉性。

六、卫生保健工作:

1、做好幼儿冷热工作,能够及时为幼儿增减衣服。

2、充分利用阳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组织幼儿锻炼,培养幼儿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幼儿的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

3、每周检查幼儿的手指,要求幼儿不准留长指甲,隔天就要洗头,每一天要更衣。

4、每一天早上做好晨检,做好病号登记,个性要注意吃药的幼儿名单。

5、教育幼儿要多喝水,多吃蔬菜,不要挑吃,均匀饮食,有助身体发育。

中班幼儿教育教学计划篇二

中班共有幼儿36名,其中5名为转学期来的新生,教师两名。通过小班一学年的在园生活,幼儿在各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幼儿的一日生活常规也有了较大的进步。

1、本班幼儿特点及优点分析:

(1)基本掌握正确洗手方法和用茶水杯喝水情况较好。

(2)幼儿基本都能愉快地入园,并能与同伴一起友好地相处、交往。

(3)能进行一些简单的生活自理活动。

(4)能用简单的礼貌用语与老师、同伴打招呼,部分幼儿能主动与客人打招呼。

2、薄弱环节分析:

(1)部分幼儿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思维不够集中,对于老师的提问,有的表现为一种“与我无关”的感觉,有的则是还停留在上一个问题上,有的就是答非所问;还有的孩子喜欢在下面做小动作,而且有时会影响到他人。

(2)在进餐方面,约有1/4的孩子速度较慢,而且经过了一个暑假,有部分孩子对于餐后的卫生工作(清理桌面、擦嘴、搬椅子等环节),有所淡忘,在洗手环节上爱在盥洗室逗留,玩耍。

(3)幼儿在操作能力及操作常规上,有待提高。

(4)幼儿在户外运动时的自我保护能力需要提高,有的孩子在动作的协调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5)个别幼儿(新生)在与人交往上表现的较胆小,他们不敢主动地寻找同伴交往,而是坐在椅子上等待别人来和他交流,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意愿。

(6)当遇到困难时,幼儿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叫老师,缺乏自己动脑筋解决的主动性。

(7)幼儿的任务意识较弱,任务不能及时、按时的完成。

中班幼儿教育教学计划篇三

1、根据幼儿园的教学大纲和本班的班务计划的要求,教师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勇于创新,不断的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

2、热爱和关心幼儿,尊重幼儿,对幼儿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坚持正面教育和严格要求相结合,注意个别教育和随机教育,使幼儿在各种活动中能够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

中班幼儿教育教学计划篇四

紧抓安全教育,加强安全意识。孩子的安全是顺利开展所有活动的基本要素,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首要条件。在日常活动中教师不但要时刻做到“眼勤”、“嘴勤”、“脚勤”外,还要在活动开展前做好安全检查,特别是开学初孩子的情绪不稳定,要做到随时点人数。中班的孩子年龄小、好动,自我保护能力差,我们要不断地通过示范、讲述、游戏等各种形式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本班情况分析

中班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还比较差,大多又是独生子女,任性、不能受委屈、挫折,还有的幼儿在与同伴发生冲突后,不知道怎样解决问题。

二、本期目标

1、帮助幼儿获得自我保护的能力,知道不做危险的事情,有初步的安全知识。

2、初步形成幼儿保持心理健康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如调节和稳定情绪情感,维持心理平衡的能力,适应新环境和新变化的能力,耐挫折的能力。

三、具体措施

1、班级工作人员要有强烈的责任感,时刻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时时事事处处以孩子为中心,让孩子在老师的视线范围内,防范于未然,谨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2、及时为幼儿剪指甲,以防止幼儿相互间的抓伤。

3、准备足够数量的玩具,可以减少幼儿因“攀比”引起的争执;培养幼儿初步的交往意识,让他们体会到交往的乐趣。

4、教育幼儿互相友爱,有争执时要学会协商解决,同时,教师应对幼儿进行相关的教育,辟免造成伤害。

5、加强幼儿自我保护能力,通过有关安全领域的活动的开展让幼儿有初步分辨危险的能力,学会保护自己,开展安全月活动。

6、对要有攻击性行为孩子的家长进行家访,和家长一起达成共识,以减少事故的发生;在生活中我们要指导家长教孩子怎样和同伴交往。

7、教师要严格执行安全规章制度,加强安全意识,加强责任心,做到人到心到,不擅自离岗。

8、有计划的开展安全教育活动。通过游戏形式经常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使幼儿知道不做危险的事,懂得如何保护自己。

9、要求幼儿不在教室,寝室,厕所,走廊里追赶,推挤,打闹,杜绝攻击性行为。

10、教师要随时关注到每一位孩子,及时清点人数,让幼儿的一切活动都在自己的视野范围内。防止幼儿走失;特别是开学初期,孩子的情绪不稳定,要做到随时清点人数,随时关门。

11、做好每天晨检及和午检工作,发现幼儿带有硬币、小珠子等比较细小的物品及时收掉,防止幼儿误把玩具当食物吃进肚子里。

12、家长如遇特殊情况需要托他人接孩子应出具有相关证件。

中班幼儿教育教学计划篇五

中班孩子对周围事物好奇,有必定的求知欲,喜欢参与科学探究 活动,在操作活动中能积极动手,能及时跟伙伴沟通探索实践过程及结果。喜欢倾听动植物故事,愿意亲近和关心动植物,大多数孩子能通过实物进行点数,认识基本图形,但是孩子年纪反差大,有的孩子不能很好的按老师要求进行操作活动,不能用完全和精确的语言沟通观看到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本学期我们将重要进行幼儿操作习惯、沟通习惯的培养。

教材分析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幼儿的认识能力,通过提供充分的条件,为幼儿设计多种活动,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和了解数与数的相互联系,从而让幼儿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达到解决问题的能力。中班数学教育的主要有分类,排序和对应等数学基础知识,8以内数的意义,有关的几何形体和事物的长短与高矮知识。

情况学生基本情况分析由于环境、教育条件和遗传因素的影响,幼儿在身心发展上存在个体之间的差异,不同的幼儿逐渐表现出兴趣、能力等方面的不同,这就形成了儿童的个性差异。因此根据幼儿的年龄和个性差异,所以在上课的时候,老师要因材施教的发展幼儿的能力,带领幼儿认真开展数学活动,使每个孩子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

1、帮助幼儿获取有关自然环境中动、植物中观察、水等无生命物质及其与人类关系的具体经验,了解不同环境中个别动、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2、帮助幼儿了解四季的特征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观察常见的自然现象,获取感性经验。

3、引导幼儿获取周围生活中常见科技产品的具体知识和经验,初步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运用。

4、帮助幼儿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知事物特征,发展观察力。

5、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并与同伴、教师交流。

6、指导幼儿学习使用常见自然环境来观察。

1、能自动参加科学活动,喜欢探索周围世界,关心、爱护周围的.动植物和自然环境,愿意进行探索、尝试。

2、懂得四季的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获取简单的自然现象知识。

3、综合应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特点,并进行物体的简单分类;学习应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并能与他人沟通观看结果。

4、懂得生活中一些科技产品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能自动、专心地进行科学操作活动,并在老师指引下,关注周围生活中物体量、形状、地位的改变,能依据物体的特点分类。

1、通过亲子活动让幼儿亲身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知、观看、操作、发现问题、追求答案的探索活动,应用合适的指引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

2、在指引幼儿认识五官时,首先让幼儿体会感官的作用,体验感官的协调才能。通过用眼睛观看事物,能应用视觉感受颜色的改变,提升幼儿的观看力,体会视觉暂留现象。并能应用视。

3、本学期,我们将指引幼儿认识水果与干果、食物的变质水等,通过看故事等懂得人类、动物、植物的关系,通过观看社会环境、湘江水源等懂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觉以外的感到途径探索事物。

中班幼儿教育教学计划篇六

中产阶级的孩子4岁左右,有些是这学期没上过幼儿园的新生。他们一直在家人的照顾下长大。他们生活的.环境不同,接受的教育也不同,所以在数学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根据上述情况,本学期将为孩子组织设计教学,借助具体的事物和图像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激发孩子的探究和思考能力。我们会关注班里所有孩子的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能进步。

1、知道1~10内的数字,理解数字的含义,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2、学会目测树木,学会不受物体空间排列、物体大小等外界因素的干扰,正确判断数字在10以内。

3、知道矩形,梯形,椭圆。

4、学习使用各种几何体进行拼接和建筑活动。

5、学会总结对象的两个特点;学会根据一定的特征和数量对物体进行分类。

6、学会根据数量的不同在7以内进行向前和向后排序。

7、观察、比较、判断10以内的数量关系,逐步建立等价概念;利用现有知识和经验解决新问题,学习新知识,促进初步推理和迁移能力的发展。

8、理解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含义,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学会正确使用这些时间词。

9、学会辨别和说出以自己为中心的前后方向;学会区分和说出物体之间的上下和前后位置关系;学会向指定的方向移动。

10、儿童可以注意并发现周围环境中物体的数量、物体的形状以及它们在空间中的位置等方面的差异。

1、教师按照数学计划按时开展数学活动。

2、为儿童提供多种操作和探索的机会,鼓励儿童积极操作和探索。

3、结合实际生活项目,帮助孩子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

4、结合游戏活动和操作巩固数学知识。

5、结合操作卡帮助孩子在学习中理解数学知识。

6、家长配合老师帮助孩子学习和理解数学。

1、我的数字

2、和数码朋友玩游戏

3、举起张牌我已经长大了

4、美丽的月饼盒

5、拼写彩色旗帜

6、不一样的蛋糕

7、量布做围巾

8、玩具有多少

9、几个朋友在一组

10、图形变变变

11、数字口袋找朋友

12、大大小小的水果

13、拾落叶

14、分树叶

15、打扮活动室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