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三年级解决问题教案(精选14篇)

时间:2023-12-16 作者:飞雪

教师编写三年级教案时,可以借鉴其他教师的经验和教材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这里是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分享的三年级教案,值得大家参考和学习。

新课标三年级解决问题教案(精选14篇)篇一

解决问题(例4)教科书p55、56。

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到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仔细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余数”的概念,并能熟练地列竖式计算。

1、重点: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使学生获得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直接经验。

创设情境。

情境图、日历。

(一)情境引入。

1、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中了解到什么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2、板书:有32人跳绳,6人一组,可以分几组?

(二)新课。

1、师:这个活动有没有进行平均分?

2、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小组讨论)。

3、汇报,师板书:32÷6。

4、学生独立算出结果。

5、汇报:可以是横式,也可以是竖式。

6、师问:得到的5是什么意思?2又是什么意思?所以单位是什么?

7、师:在解决这样的题目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来选择用什么算式解决。注意结果的单位。

(三)做一做。

1、出示食品饮料柜,问:你了解到什么信息?

(1)师:现在小丽有20元,全部买矿泉水,最多可以买几瓶?剩几元?

思考:买同样的东西是不是把钱进行平均分?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注意对横式单位的检查。

(2)如果你有15元,你能提出一个减法、一个有余数除法、没有余数的除法问题吗?(小组讨论、汇报)。

(四)练习:练习十三第3题。

2、学生得出解决的办法。30÷7。

3、既然有4个星期,那么一定会有几个星期六和几个星期天?如果要使四月份有5个星期六和5个星期天,那么剩下的两天就分别是六、日。所以4月1日可能上星期六。

(五)作业:

练习十三的第1、2题。

(六)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有32人跳绳,6人一组,可以分几组?

32÷6=5(组)……2(人)。

新课标三年级解决问题教案(精选14篇)篇二

练习题是为了更好的巩固孩子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所设立的一个作业,以下是“五年级解决问题练习题”,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2、亮亮买3枝钢笔花了16.5元。明明买同样的5枝钢笔应花多少元?

3、四1班买来2根10m长的绳子准备做跳绳,一根跳绳长1.4m,最多能做几根?

6、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财政用于教育的'支出由1978年的75.05亿元,增加到的7122.32亿元,约增加多少倍?(得数保留整数)。

25、小军家的汽车行驶90千米耗油7升,亮亮家汽车行驶140千米耗油11升。谁家的汽车耗油低?(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新课标三年级解决问题教案(精选14篇)篇三

解决问题(2)。

教学内容:

教材53页例4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会解决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2、体会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点:

正确解答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教学难点:

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例4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练习。

43×11=答案32×12=答案22×14=答案。

2、出示:小明5分钟写了180个字,他每分钟写多少个字?(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4.

出示情景图。

教师谈话引入新课。

根据给你的信息和观察情景图来解决这个问题。

组织学生讨论然后请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在这里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发表自己的想法,教师在学生说出想法后在引导、订正。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例4,然后向大家汇报,教师板书。

方法一:60÷2=30(人)方法二:3×2=6(组)。

30÷3=10(人)60÷6=10(人)。

或60÷2÷3=10(人)。

答:每组有10人。

教师要知道例4的第一种方法是教学重点,但在这里要表扬想出第二种方法的同学。

2、指导完成“做一做”

引导学生看教材第53页的“做一做”,教师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看题,教师可以提示学生看清楚题目要解决的问题,通过问题再回到题中收集相关的信息数据。

提问:题中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你收集到了哪些相关数据?

让学生独立在本上完成此题,展示学生解题的过程。

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3、巩固练习。

引导学生看第54页的第2题,引导学生按照“看问题—手机信息数据—列式解答”这样一种思维顺序去独立思考,完成此题。

让学生汇报自己的解答过程,并展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

660÷3=75÷5=198÷9=104÷8=。

3、学校组织学生去植树,共去了540人,要分成5个植树点,每个植树点分成9组。请计算一下平均每组有多少人。

四、思维训练。

2、动脑筋想一想,从图中你能收集什么数据信息?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2)。

连除应用题的解决思路和连乘应用题解决思路。

一样,应从问题入手,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学反思:

在实际情境中理解了连除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在认真阅读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标三年级解决问题教案(精选14篇)篇四

设计意图:在备课时,看到这道练习题就感觉有很多内容可挖,可以对学生进行问题解决的完整思考过程的训练,即“问题是什么——怎样解决——着手解决——回过头来看看”。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进行“枚举法”策略的渗透,培养学生有序、完整地思考问题,所以就把它进行了修改,作为一个例题教学。

1.出示例题图,如下。

引导学生观察图,想一想:从图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学生回答:可以知道一共有7个人要租船;

问我们该怎么租船。

2.引导学生思考:有几种不同的租船方法?

学生回答:可以全租双人船,要4条;

可以全租四人船,要2条;

可以租1条四人船,2条双人船。

追问:还有别的方法吗?

学生回答:没有了。

3.指导列表:我们可以把这三种方法用一张表格清楚的表示出来,先请大家看一看表格每项代表什么意思,再自己填一填。

租船方法双人船条数四人船条数。

学生独立尝试,填后可同桌交流:比一比谁的填法更合理。

反馈:比较一下下面的两种填法,你认为谁的填法更合理,为什么?

填法1。

租船方法双人船条数四人船条数。

方法一40。

方法二02。

方法三21。

填法2。

租船方法双人船条数四人船条数。

方法一40。

方法二21。

方法三02。

学生回答:填法2更合理,有规律;

可以看出双人船条数慢慢减少,四人船条数慢慢增加;

这样填不容易漏。

想一想:还有别的合理填法吗?

填法3。

租船方法双人船条数四人船条数。

方法一02。

方法二21。

方法三40。

学生回答:可以先全租双人船,然后慢慢减少双人船的条数;

也可以先全租四人船,然后依次减少四人船的条数。

5.进行选择:如果你也是其中一员,你会建议大家怎么租船?为什么?

学生回答:我会建议大家全租双人船,因为双人船坐着舒服;

我会建议大家全租四人船,因为四人船只要租2条,费用便宜;

我会建议大家租2条双人船和1条四人船,因为可能有的人愿意坐双人船,有的人愿意坐四人船。

想一想:我们一般是从什么角度去考虑该怎么租船的?

学生回答:从费用的角度。

那我们算一算:三种租法各要付多少钱?(把表格补充完整)。

租船方法双人船条数四人船条数总共费用。

方法一404×4=16(元)。

方法二214×2+7=15(元)。

方法三022×7=14(元)。

现在,你知道该选哪种租法了吗?

学生回答:选第三种租法,这样租费用最便宜。

6.延伸:出示第2个问题“玩1个小时,每人要花多少钱?”

新课标三年级解决问题教案(精选14篇)篇五

1、在实践操作活动中理解掌握一位数除法(被除数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口算方法。

2、能正确、熟练地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3.在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中学会倾听与反思。

通过分木棍的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掌握几十几除以以位数的口算方法。

自制课件。

一、复习。

1、口算。

12÷48÷214÷724÷635÷772÷9。

2、口答。

(1)70里有几个十?500里有几个百?

(2)25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39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3、教师谈话收入课题。

二、教学例1。

1、出示第13页主题图,教师:问根据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运算?

2、出示例1。

(1)赵大伯3次能运完60箱,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观察:如用小棒来代替木箱,你打算怎样分?怎样列式?每份有多少?(学生实践操作,得出结论。)。

3、分好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分的.方法。

4、如果不分小棒,我们又怎样口算60÷3呢?结合学生汇报,

5、教师板书:这样算6÷3=260÷3=20。

6、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80÷460÷2。

(1)口算写出结果。

(2)说说口算方法。

1、出示第二个(2)问题60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

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

这样算6÷3=2600÷3=200。

3、试一试。

360÷6640÷8。

四、教学例1第三个问题。

1、出示第三个问题24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这样算24÷3=8240÷3=80。

五、巩固练习。

1、口算下列各题,并说说口算的方法。

40÷5640÷8。

2、课堂小结。

在这堂课上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

17页1.2。

新课标三年级解决问题教案(精选14篇)篇六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理解“蹩脚、刻薄”等词语。

2、通过对文章语言的揣摩,概括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点,体会作者通过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来进行对比描写人物的方法。

3、激发学生阅读《百万英镑》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通过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来进行对比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谈话激趣。

来,读读课题。

这篇文章节选自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读课题激发兴趣。

二、初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整体感知。

师:课文预习了吗?那我来考考你们,课文当中写了哪些人物?

师:板书(“我”托德老板)“我”是课文当中的主人公、马克吐温笔下的一个人物、百万富翁而不是作者,所以聪明的孩子会提醒我加上双引号。

师:这三个人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41页,快速浏览课文,边读边思考。

这三个人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请两位同学说)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读中感受托德。

师过渡:同学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有利于后续的学习。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学习这类文章主要靠我们自己读懂、悟透。

托德和老板到底是个怎样的人?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最能体现托德特点的句子划下来,然后在旁边试着用词语概括出他的特点。

师巡视。

师:有些同学特别关注长长的、有意思的自然段。

师:下面我们来交流,你先说。

句子1:我等候着,一直等他把手头的事办完,他才领着我到后面的一个房间去,取出一堆人家不肯要的衣服,选了一套最蹩脚的给我。

师:这句话写出了托德的什么特点?(以貌取人)蹩脚的衣服是怎样的衣服?(难看、别扭、差)。

换角色:师:托德为什么会拿最蹩脚的衣服给我?如果那天去店里的是老师我呢?(生说)师:见到衣衫褴褛的“我”拿最蹩脚的衣服,而见到像老师我这样的就———像他这样根据别人的外貌来判断一个人的身份,就是典型的以貌取人。(生板书:以貌取人)。

带着自己的理解再来读读这句话。

句子2:那个家伙摆出一副非常刻薄的嘴脸,说道:“啊,是吗?哼,当然我也料到了你没有带零钱。我看像你这样的阔人是只会带大票子的。”

指名读、你从这个句子中读出了托德的什么特点?(刻薄)。

指导读句子。

师:刚才老师看到很多同学们都关注了这个句子。课件出示。

句子3:他微笑着接了过去——(第六自然段)。

师:这段话马克吐温是抓住托德的什么来写的?(神态:师板书笑容)。

师:你们对笑有研究吗?(说几种笑:傻笑、狂笑、偷笑、皮笑肉不笑)。

师:托德的笑属于那种笑?(ppt出示:沙皮狗)看像不像托德?

对照课文:有什么纹,就像—又像—托德的笑。

师:为什么他笑的这么难看?之前看到衣衫褴褛的我认为我是个穷鬼对我傲慢无礼,现在我从口袋掏出了一张百万大钞他的态度却截然相反,他的脸为何变得如此快呢?无非是冲着我的钱。可见他是一个见钱眼开的人。(生板书:见钱眼开)。

师:那么作者是如何刻画托德的笑容的?他的笑像—又像———这叫打比方,出示图片:熔岩夸张、讽刺)。

师:我从来没有看见过谁的笑容陷入这样的窘况,他的笑是如此的虚情假意(生板书:虚情假意)。

师小结:作者抓住了托德的笑来刻画,他是一个以貌取人、刻薄、见钱眼开、虚情假意的人。(根据板书小结)思考并讨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锻炼生概括能力。

师:这段话马克吐温是抓住托德的什么来写的?(神态:师板书笑容)。

师:你们对笑有研究吗?(说几种笑:傻笑、狂笑、偷笑、皮笑肉不笑)。

师:托德的笑属于那种笑?(ppt出示:沙皮狗)看像不像托德?

对照课文:有什么纹,就像—又像—托德的笑。

师:为什么他笑的这么难看?之前看到衣衫褴褛的我认为我是个穷鬼对我傲慢无礼,现在我从口袋掏出了一张百万大钞他的态度却截然相反,他的脸为何变得如此快呢?无非是冲着我的钱。可见他是一个见钱眼开的人。(生板书:见钱眼开)。

师:那么作者是如何刻画托德的笑容的?他的笑像—又像———这叫打比方,出示图片:熔岩夸张、讽刺)。

师:我从来没有看见过谁的笑容陷入这样的窘况,他的笑是如此的虚情假意(生板书:虚情假意)。

四、读中感受老板。

师:文中还有一个人—老板,马克吐温又是抓住老板的什么来写的?(语言)。

全文不过1549个字,而老板就说了604个字的鬼话。实在是累,累人的事老师来做。(师范读)同学们静静地听静静地思考:用四字词语概括老板说起话来!!(语无伦次滔滔不绝鬼话连篇信口开河胡编乱造)。

师学老板说话(要有声情并茂的感觉)。

师:老板之所以这样滔滔不绝的说话,说这么多废话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我的——钱。

师:浏览老板说的话,他说话有什么特点?给你什么感受?

生找句子体会(拍马屁吹牛奉承)。

师指导学生读。

换位思考:师:假如“我”一进店就遇到老板没有遇见托德结果会怎样?

生体会老板和托德一样都是(一路货色一丘之貉)。

师:其实马克吐温不仅抓住了他们的神态和语言描写,还抓住了他们的(动作)来刻画,你们找得到吗?生找出来读一读。

五、拓展阅读,激发兴趣。

这篇课文选自——出示《百万英镑》故事梗概和马克吐温图文简介激发阅读兴趣。

(生快速浏览)师:像托德和老板这样的人书中还有很多,同学们课后可以去读一读。

板书设计:

金钱的魔力。

我、托德、老板。

(见钱眼开、以貌取人、刻薄)。

新课标三年级解决问题教案(精选14篇)篇七

掌握估算的方法,会进行两位数的乘法估算.。

正确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在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应该明确:他至少7点50分从家出发,实际上,为了不迟到,他应该提前几分钟,7点45从家出发比较合适.)。

2.这个时间你是怎样得到的?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估算?

(在估计的基础上进行推算,这就是估算.)。

3.请你举例说明,你在生活中见到过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到过估算?

1.在学生举例的基础上,教师出示下面题目:

a.一所学校的阶梯教室有22排,每排有18个座位.这个阶梯教室大约能坐多少人?

b.一份稿件,平均每行有29个字,共有31行,这份稿件大约有多少个字?

2.读题,你有什么发现?(解决这些问题,都要用到估算)。

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3.同学之间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并说出你们是怎样想的?

a2220,1820,2020=400(人)。

b2930,3130,3030=900(个)。

c3940,1210,4010=400(米)。

2.观察这几道题目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乘数是两位数,都是用乘法.)。

3.根据自己解答过程中的体会和同学的汇报,试着说一说怎样进行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根据学生的发言,对估算的方法进行总结、归纳:分别取近似数,再用两个近似数相乘.)。

1.一本书有50页,每页排23行,每行26个字.这本书大约有多少万字?

2.小丽每分钟步行52米,1小时大约走多少千米?

3.一个粮店平均每天大约卖切面790千克,一个月大约卖切面多少千克?

5.一块长方形地,长98米,正好是宽的2倍.这块地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6.说出下面哪些内容是估算?

(1)全世界的人口有52亿.。

(2)在跳绳比赛中,东东跳了98个.。

(3)这辆公共汽车上大概有40人.。

(4)我们班有45名同学.。

(5)小红三分钟能写85个字.。

7.用估算的方法,检验下面各题算得对吗?

4752=34146951=2992。

8.估算:

(1)10分钟你的脉搏大约跳动多少下?

(2)全校大约有多少学生?

1.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内容?

2.怎样进行两位数乘法的估算?请你举例说明.。

3.还有什么问题?学生质疑并解疑.。

新课标三年级解决问题教案(精选14篇)篇八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数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能穿几串”中理解几十里面有几个十。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大家玩过串珠游戏吗?

出示例7。

这里有些珠子,你会穿吗?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互动新授。

1、教学例7。

出示题目的要求:有58个珠子,10个穿一串,能穿几串?

[(1)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个别汇报。]。

(2)要想知道能穿几串,该怎样解答?体会接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a、画图。圈一圈。

b、数的组成。58里面有5个十和8个一。所以能穿5串,还剩8个。]。

(3)验证。1串是10个,5串就是50个,剩下的8个,正好是58个。解答正确。

2、想一想:如果是5个珠子穿一串,能穿几串?

三、巩固梳理,拓展应用。

1、完成第46页的做一做。

2、完成第47页练习十第1~4题。

四、课堂小结。

58个珠子,10个穿一串,能穿几串?

圈一圈:能穿5串。

数的组成:58里面有5个十和8个一,所以能穿5串,还剩8个。

检测:5串是50个,还有剩下的8个,正好是58个。解答正确。

通过对穿珠子这一情境的教学,让学生通过分一分、圈一圈的活动形成了表象,从而进一步解决问题,学生的解题策略体现了多样化,用画图、数的组成、十个十个的数数、列算式等方法,让学生认识到利用数的组成是目前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新课标三年级解决问题教案(精选14篇)篇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训练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重点:使学生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能根据图意列出正确的算式来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提出目标。

1.趣味口算(1)进行口算练习。

8+49+67+76+85+10+86+65+815-513-1014-4。

(2)听算练习。

2.提出学习目标。

(1)自学课本p107的内容,能根据图意并列式(2)计算时,能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

(3)能运用8、7、6加几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合作交流,展示成果。

1.自主学习,同桌展示。

(1)独立学习课本p107的例4与做一做,并根据图意列式.(要求先用自己的语言叙述画面内容,再同桌合作交流、探讨,教师参与其中,及时帮助。)(2)同桌展示。

2.全班展示,激发冲突(1)例题展示求一共有多少只兔子,可用以下方法解决。

a、用数数算出兔子的总只数b、按颜色分类计数后,算出总数。10+5=15(只)。

c、按左右群分类计数后算出总数。8+7=15(只)。

(2)“做一做”展示。

a、树上有7只小小鸟,又飞来了3只,现在一共有多少只小鸟?7+3=10(只)。

b、草地上原有9个松果,被小松鼠抱走了3个,还剩多少个?9-3=6(个)。

(3)老师和同学随机质疑:a、为什么用加法计算?b、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3.小结:(1)让学生评议哪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好。

(2)教师结合解决“一共有多少只兔”问题的情况,肯定学生探索的解决方法,同时特别强调:把小兔按群分成两部分,用8+7计算出结果,按白色、灰色分成两部分可以用10+5解决问题。对于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寻找出不同的解决方法。

三、深化练习,拓展延伸。

1.练习二十的第1题。

(1)用自己的话说说画面意思,并填空列式。

草地上有()只母鸡,有()只公鸡。一共有()只鸡。口+口=口。

(2)引导学生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解决方法。

让学生寻找另一种解决方法。可以自己思考,也可以两三人讨论解决办法。

(3)交流。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解决办法。比如:鸡栏有3只白鸡、9只花鸡。用9加3算出鸡的总只数。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9+3=12(只)。

(4)强化认识。让学生看着8+4=12(只)、9+3=12(只)两个算式,分别口述出解决“一共有多少只鸡”这一问题的思考过程。强化学生对这两种解决方法的认识。

2.鱼缸里有16条鱼,小猫捞走了6条。鱼缸里还有多少条?口o口=口。

3.思考题:小红左边有6个同学,右边有5个同学,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个同学?

四、总结反思,激发求知欲。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又学会了一个新新本领,能很好地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出示课题:解决问题)数学知识可真重要啊,我们一定要学好它,用它来解决更多的问题。

新课标三年级解决问题教案(精选14篇)篇十

教学目标:

1、让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运用乘加(或减)除减(或加)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3、借助11题对生进行环保教育。

教学准备:口算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600÷207×920÷584÷6。

2、计算。

(说说运算顺序)。

二、探究新知。

1、观察101页2题画面收集数学信息。

2、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合作学习。

组内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说出理由(可能有几种不同的方法,选择其中一种进行汇报)。

四、汇报交流。

对于不同的解决方法进行鼓励。

五、教师提升。

解决问题的方法提示:。

1、整理题目中的信息、并找出问题。

2、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不同角度思考)。

3、小组内交流。

4、汇报解决问题的过程、结果。

六、及时反馈。

解决练习二十三9、11、12题(结合11题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七、学生谈收获。

新课标三年级解决问题教案(精选14篇)篇十一

一、导入新课:

(出示挂图)你们看,四个小朋友在干什么?

他们正在看《动物趣闻》呢!让我们和他们一切去了解一下动物的知识吧!

二、讲授新课。

(一)观察:

1、他们从书中了解了哪些关于动物的知识?

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二)新授:

出示问题:1克有多重?

1、你知道1克有多重吗?联系你平时见过的东西,估计一下。(与你的同位互相交流一下)。

2、全班交流:多重是1克。

(估计:一片口香糖大约是1克;一粒花生米大约1克;一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

3、用天平演示操作,认识1克。

(出示小博士的话:平时我们常说的物品有多重,实际是指物品的质量是多少。表示较轻物品的质量,常用克作单位,克用“g”表示。)。

你还知道哪些物品的质量常用克作单位?

4、拿出自己准备的较轻的物品,自己掂一掂,估计一下它有多重,同位可以互相交流一下。

最后,再称一称,验证一下。

5、如果物品比较重,我们还用克作单位吗?

出示问题:1千克有多重?

6、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先在小组内估计一下。

(估计:1暖瓶水约重1千克;两袋盐重1千克……)。

个人补充意见。

7、认识1千克:

(出示小博士的话:表示较重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作单位。1千克又叫1公斤。千克用“kg”表示。)。

8、克与千克是什么关系呢?

1千克=1000克。

9、哪些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作单位?(全班交流)。

10、你知道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吗?(小组内交流)。

三、巩固与应用:

1、看图说说这些物品有多重?(自主练习1)。

2、实践活动:掂一掂,称一称(自主练习3)。

四、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两个表示物品质量的单位——克和千克,回家后找一找,掂一掂,看看我们的生活中常用物品有多重?都有哪些物品分别用它们作单位?下节课我们一起交流。

个人补充意见。

练习题设计。

1、找一找,说一说,在我们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面是我们今天学过的图形。

2、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或圆。

设计板书。

认识克与千克。

克g。

千克kg。

1千克=1000克。

作业布置自主练习1、2、3题。

课后反思。

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三种常用质量单位以及他们的关系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吨的认识是本单元的难点。

课前小研究设计1、查资料看课本了解1吨有多重?2、吨与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

一、复习: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个常用的质量单位,谁记得是什么?

2、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3、小练习,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3千克=()克5000克=()千克。

()千克=8000克()克=4千克。

4、下面的物品可能有多重?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自主练习2)。

二、新授:

1、出示:19xx年在大西洋捕到的一条蓝鲸重15吨,它的肾重1吨。

你知道1吨有多重吗?

2、出示小博士的话:1000千克就是1吨。计量很重的物品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吨用“t”表示。

1吨=1000千克。

3、感受1吨。

4、请几位学生抬一袋大米,感受一下,这袋大米重25千克,那么40袋大米大约重1吨。

5、什么物品一般用吨作单位?

个人补充意见。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4先看图,弄清图意再回答。

2、自主练习5学生自己完成练习同位互相你问我答。

3、自主练习6指名说说图意自己完成:这艘船能一次将货物运完吗?

全班交流。

4、自主练习7出示图画:认识它们吗?自己试着填一填。

说说为什么填写这样的单位说说你对这些动物的了解。

个人补充意见。

练习题设计。

自主练习4—7题。

设计板书。

认识吨(t)。

1吨=1000千克。

作业布置。

课外小调查:调查常见物品的质量。

课后反思。

1、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对三个常用质量单位的认识。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难点进一步加深对三种常用质量单位以及他们的关系。

课前小研究设计自主练习10题中的前4个小题。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

二、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8。

出示挂图:认识这几种球吗?

说说它们分别是多重?哪种球最重?哪种球最轻?排球比篮球轻多少克?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2、自主练习9小组竞赛,开火车。

要求:书写端正,速度快,正确率高。

3、自主练习10自己完成,同位互相检查,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全班交流:错误出现的主要原因。

买5千克大米,你想怎么买?需要多少钱?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5、自主练习1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课外调查情况。

每组派代表,全班交流。

个人补充意见。

6、自主练习13师生、生生做游戏:猜体重。

7、你知道吗?出示小知识,自己读一读。说说你了解到了什么?

8、小常识:认识各种各样的秤。

学生交流:你见过这样的秤吗?在哪儿见过的?一般用它称什么物品?……。

三、小结。

个人补充意见。

练习题设计。

自主练习8—13题。

设计板书。

克、千克、吨的练习。

1千克=1000克。

1吨=1000千克。

作业布置学习乐园。

课后反思。

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三种常用质量单位以及他们的关系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吨的认识是本单元的难点。

课前小研究设计1、看教材第10页情景图回答问题。

一、导入:

看,今天我们准备了这么多东西,我们把它们整理一下,开个小超市,怎么样?

师生动手整理。

聘请超市小营业员。

二、我学会了吗?

1、小超市开业了!先请我们的营业员来介绍一下里面的商品吧!

(重点放在物品的质量)。

2、估一估,多少个香蕉大约重1千克?(估计后,可以称一下进行验证。)。

3、你喜欢的食品重多少克?

4、一个西瓜大约重5千克。10个、20个……200个呢?

5、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三、丰收园。

1、谈谈你学习这一单元的收获。

2、评价一下你的小伙伴。

个人补充意见。

个人补充意见。

练习题设计。

学习乐园。

设计板书。

克、千克、吨的认识。

作业布置。

课小调查:调查常见物品的质量。

课后反思。

新课标三年级解决问题教案(精选14篇)篇十二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又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因为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分数概念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一次学好。而认识几分之一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单元教材的“核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分数的理解:分数是一种过程,是一种数量关系的刻画,分数是过程的记录,并不只是结果,是分数关系的表征,并不仅仅是对象的本身。

1、找准起点。如何将这一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学生从“实际发展水平”走向“潜在发展水平”的桥梁。教学时,从学生熟悉的“一半”入手,明确一半是怎么分的,从而引入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所有事物的“一半”。以1/2为基本模型构建对分数意义的初步理解。

2、充实素材。应用了课件的优势和学生手中的材料,让学生折一折,涂一涂,看一看,比一比。从不同角度体会把一个图形“平均分”,得到的每一份都是这个图形的二分之一。

3、充分活动。提供充分的实际操作时空,让学生选一选、涂一涂、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充分理解几分之一的数学意义,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4、开放选择:习题拓展,让各层次水平的学生进行数学参与。

1、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几分之一,会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通过操作、比较、推理、交流等活动经历认识几分之一的过程,体会几分之一的含义。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发现过程和操作过程。

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和教学课件。

师:同学们小新想邀请大家去他的生日派对,你们想去吗?那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生:每人两个。用数字2表示。

师:像刚刚这种分法数学上我们叫做?

生:平均分。(副板书:平均分)。

师:这两块蛋糕平均分给他们,每人分多少?你能用一个整数表示吗?

师:这只有一个月饼平均分给他们两个每人分几个?

师:那么“半个”就是“一半”,半个蛋糕还能用整数表示吗?

生:不能。

师:是的,当整数不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时,我们可以请分数帮帮忙,这半个蛋糕我们可以用分数1/2来表示。(副板书:1/2)。

师:读分数时我们从下往上读,为什么能用1/2表示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认识简单的分数几分之一。(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导入环节,由学生所喜爱的动画人物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回顾平均分,从整数过度到分数,初步感知分数产生的意义。“一半”是学生的生活经验,而“1/2”是生活数字化的结果。学生借助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在“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之间架构起知识桥梁。

师:一个蛋糕应该怎样平均分了?请你用课前老师发的圆片代替蛋糕试着分一分。

师:找一个同学上来分一分。

关注:学生操作的语言表达教师引导对折重合,虚线描折痕,为了能让大家看得更清晰,老师快速的涂色(斜线表示)。

师:你们也是这样分的吗?那好,现在请孩子们把圆放进课桌里面去。

师:孩子们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圆,这个圆被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多少?

追问:这一份是谁的1/2?

师:老师也分了一次,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是怎样分的?(ppt演示)。

小结:分后的两块月饼大小完全一样,这种分法就叫作平均分。

设计意图:接下来我让学生自己动手折1/2,让学生上台操作,把一个圆片平均分成两份。全班一起说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1/2。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认识后,初步感知和理解二分之一的含义。

追问:半块月饼是谁的1/2。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这句话。

师:这条横线表示平均分,那这个2表示什么?生:分成了2份。追问:怎样分的?

师:1表示2份中的一份。(副板书:二份中的一份)谁能完整的说一说?

师:这根接力棒红色的部分请你用一个分数表示。这条线段的红色部分用分数表示为?

师:孩子们,不同的三个物品,为什么都能用1/2表示了?

生:因为都是平均分。

师:平均分成了几份?那其中的一份就是?师:谁能完整的说一说。

小结;

师:为什么大小不一样的圆都能用1/2来表示?

生:因为是把圆平均分成了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2。

师:谁能像他这样有条理的再来说一说?

师:出示不是平均分的一个圆。这个圆的阴影部分能用1/2表示吗?

小结:看来要想用分数表示必须要平均分。

认识1/4。

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分之一,写作()/()为什么填4。

认识1/3。

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它的()分之(),写作()/()。

为什么填4?为什么填1,你是怎样想的?

认识1/5。

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5份。指出它的五分之一。

除了第一块,还有吗?(这三个分数结合ppt讲)思维拓展:如果分成10份取其中的一份是?如果分成50份取其中的一份是?如果分成100份取其中的一份是?如果分成9份取其中的两份是?设计意图:学生初步感知和理解1/2后,我通过月饼、接力棒、线段三种不同物体、以及大小不同的圆强调平均分成两份,理解分数意义。然后在理解1/2的基础上认识1/3、1/4、1/5,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内化分数意义的理解。从分数意义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习分数的读、写法。

先写分数线,表示把月饼平均分;

再写分母“3”,表示平均分成三份;

最后写分子“1”,表示三份中的一份。(板书:分数各部分名称。)同桌间互相说一说1/2各部分的名称。

投影展示不同的形式。

小结:虽然折的方法不同,但都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1/4。

新课标三年级解决问题教案(精选14篇)篇十三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用所学的有关面积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三、逐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学会用所学的有关面积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复习。孩子们前面我们学习了面积的相关知识,老师看看大家掌握的如何了?

出示,指名回答。

师:看来大家掌握的很好,这节课我们就利用面积知识来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二、民主导学

(一)任务呈现

2.生质疑,提条件。

3.(出示情境图)师:工人叔正在测量呢,仔细观察,你了解到哪些信息?生读条件。

4.教师出示示意图。照这样铺下去,多少块就铺满了呢?怎样解决呢?学生先初步说出自己的想法。

(二)自主学习

师:这样行吗?大家快来算一算吧!先独立思考,列式计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想法。

(三)展示交流

1.请小组成员上台板演成果。全班交流。

2.验证。

师:谢谢大家替老师解决了一个大难题,但是这200块中到底算对了没有?怎样验证呢?

3.小结。

(1)师:再遇到这类问题,你会解决了吗?谁能总结一下?让学生明确两种方法分别是怎样解答。

(2)师:回顾刚才的解题过程,我们是怎样做的呢?

4、练习

师:老师的厨房也想铺上地砖。(出示题)你能发现给出的数据和刚才有什么不同吗?(让学生明确这次是直接给出了正方形地砖的面积而不是边长)到底需要多少块地砖呢?独立列式解答。

三、目标检测

1、出示检测题。

2.结果反馈。请一个学生说正确答案,做对的给自己打3颗星。

3反思总结。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新课标三年级解决问题教案(精选14篇)篇十四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8页例4及做一做,练习二第1、2、4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辩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等方位知识的产生过程,体会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的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辩认方向的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与态度目标:能积极参与探究物体所在方向的数学活动,进一步体会方位知识的作用和价值,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能辩认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教学难点:体会位置与方向的相对性。

教具学具:第8页例4的挂图(标明教学楼、体育馆、图书馆,删去人物及话语)。

教学过程:

一、激疑导入。

1.指一指,教室里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请9名学生面向北按如下形式站在讲台前面。

a   b   c。

d   e   f。

g   h   i。

3.(教学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语言)说一说,b、d、f、h分别在e 的哪个方向?a、c、g、i分别在e的哪个方向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1)分组讨论:你们认为a在e的什么方向?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

可能有以下几种看法:

1a在e的北面,因为a在“d—e—f”的北面。

2a在e的西面,因为a在“b—e—h”的西面。

3a在e的西北面(或北西面),因为a既在“d—e—f”的北面,又在“b—e—h”的西面。

……。

(3)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提出借助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做最终裁判。请e同学拿着指南针宣布最终结果,教师说明:我们通常说“西北”而不是“北西”。(板书:西北)。

(4)开展猜一猜活动。

a.谁能猜猜g在e的什么方向,并说说为什么这样猜?请e同学手拿指南针宣布猜的结果。(板书:西南)。

b.谁再猜猜c在e的什么方向,并说说为什么这样猜?请e同学手拿指南针宣布猜的结果。(板书:东北)。

c.谁愿猜猜i在e的什么方向,并说说为什么这样猜?请e同学手拿指南针宣布猜的结果。(板书:东南)。

2.辨认生活中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1)指一指,教室里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2)说一说,你的东、南、西、北面分别坐的是哪一位同学?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体会东、南、西、北的相对性,如a在b的西面,在d的北面。

(3)说一说,你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分别坐的是哪一位同学?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体会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的相对性,如a在e的西北面,e在a的东南面。

3.辨认地图上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出示例4的挂图,标明教学楼、体育馆、图书馆,删去人物及话语。

(1)引导学生根据太阳的方向确定东面,根据东面确定其余的七个方向。

(2)说一说,教学楼、图书馆、大门、体育馆分别在操场的什么方向?

(3)议一议,多功能厅和食堂分别在操场的什么方向?

(4)想一想,操场在多功能厅和食堂的什么方向?

三、巩固练习。

1.第8页做一做。分组讨论、交流、汇报“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2.练习二第4题。

(1)找一找,地图上标出了我国哪些“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结合有关背景材料,适时教育学生保护人类共有的自然和文化遗产。

(2)圈一圈,在地图上圈出武汉的位置(可以由教师告诉学生)。

(3)说一说,这些“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在武汉的什么方向?

3.练习二第2题。明确题目要求后,学生独立完成。

四、全课总结。

今天学会了什么?怎样辩认东北、东南、南北、西南呢?

五、布置作业。

练习二第1题。调查自己家相对于学校的位置。

相关范文推荐

    鹬蚌相争的教案设计(模板18篇)

    教案模板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信息,可以有效指导教学过程。接下来是一份简洁明了的教案模板,帮助教师们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

    大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中国功夫(实用17篇)

    大班教案的编写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以确保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以下是一些大班教案的案例分析和评价,为大家提供一些教学改进的思路。

    证券公司员工实习心得体会大全(13篇)

    实习心得体会是实习期间对工作经验和学习心得的总结和概括。实习心得体会范文五:关于职场素养和人际关系的思考和总结。一、实习目的:1、通过本次实习,使我能够从理论高

    一年级小学生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教案大全(14篇)

    教案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指导学生学习而制定的一种教学计划。接下来,小编为大家分享一些一年级语文教案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交流知道自己是

    大班音乐课故事大象和小蚊子教案(模板20篇)

    通过编写大班教案,教师可以有效地组织和管理课堂教学。大班教案的编写需要教师积极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经验,下面是一些值得参考的教案范文。1、初步学习撕、贴的技能,对色

    快递员兼职心得体会(通用13篇)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来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效率,实现自身的成长和发展。这里列举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近年来,随着电商的

    练习一的教案设计(优质18篇)

    教学工作计划的落实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教学环境和积极的学习氛围。希望以下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借鉴。1.能按笔顺书写本单元所学汉

    宝葫芦的秘密观后心得(精选20篇)

    在写心得体会时,可以结合具体的例子,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文章,欣赏他人的思考和总结。。在富有激情的童年中,我们会有许许多多

    党员干部反腐倡廉展览馆学习心得体会(专业15篇)

    党员心得体会能够帮助党员更好地履行自己的党员职责和使命,成为优秀的党员。接下来是一些党员心得体会的实例,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灵感。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

    英语教师业务培训心得体会(模板16篇)

    培训心得体会是对培训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和感悟进行总结和归纳的一种方式。这是我在培训中所学所悟的一种记录和分享,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