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直线传播教案详案(通用8篇)

时间:2023-10-13 作者:曼珠光的直线传播教案详案(通用8篇)

教案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如果你正在编写高二教案,那么不妨参考一下以下的范文,或许会给你带来一些新的思路和想法。

光的直线传播教案详案篇一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3)知道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108m/s.

2、过程与方法

(1)、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续学习打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难点: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简单的光现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清晨明媚的阳光照进教室,老师看到了同学们一张张的笑脸。试想,如果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我还能看到吗?这是为什么呢?(夜晚没有光)即使在白天如果我们紧闭双眼,仍然什么也看不见,有是为什么?(光没有进入眼睛)对,其实我们的周围就是一个光的世界,同学们一定想知道光的奥秘,从本章开始,老师将带大家一起走入光的世界。

二、新课教学

1、讨论光源

那么,生活中的光都来自哪里呢?(太阳、电灯、蜡烛、手电筒、萤火虫……)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能发光)

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光源?多媒体展示几种光源,你能把它们作以简单的分类?(人造光源和天然光源)

讨论:月亮、自行车的尾灯是光源么?为什么?

2、研究光的直线传播

(出示激光手电)老师手中也是一个光源,它发出的光在远处有一个亮点,请大家猜测一下,光源发出的光是怎样传播的?(可能是直线传播的)他的猜想正确吗?生活中你见过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要想确切的了解光的传播规律,还得同学们自己用实验来研究,实验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多媒体展示):

(1)光可以在哪些物质传播?这些物质有什么特点?

(2)光在这些物质中传播有什么特点?

(3)光总是这样传播么?有没有条件限制?

下面请同学们分好小组,利用手边的器材自己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光可以在哪些物质里传播?能否上来给大家演示一下?(学生分别用水、果冻、玻璃等物质上台演示)

这些物质有什么共性?(透明的)这些透明的物质我们也给它叫做光的传播介质。

光的传播有什么规律?(沿直线传播)这说明刚刚我们的猜测是正确的。

光线:为了形象表示光的传播,我们通常用一个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我们叫光线。

光的直线传播教案详案篇二

2.光的传播:光总是沿直线传播?

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影子、日食、小孔成像、激光准直

4.光速:c= 3×108 m/s

使所学知识点能够清晰的呈现在学生的眼前,突出重点,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光学的基础,也为以后的光的反射和折射等奠定基础。学生能够懂得,物理就在身边,处处都能应用,更加提高了物理学科的重要地位。小孔成像的精讲与略讲,体现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学生掌握较好。

本节课采用实验和多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真正把时间还给了学生,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主体,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教学过程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比较合理。每一个问题都是由教师引导或者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得出的,使学生对知识充满了渴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是在学生联系生活的前提下设计的,教学中以探究性实验为基础,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導作用,全方位培养学生。

光的直线传播教案详案篇三

讨论:你又有什么发现?由此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简单的光现象

(1)影子的形成

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果遇到不透明的物质又出现什么情况?(影子)

多媒体展示影子的形成。

(2)日食、月食的成因(多媒体展示)

(3)小孔成像

4、光速

生阅读p36,回答:

(1)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2)为什么雷雨天气的时候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

(3)光年是什么单位?一光年和多少?

光的直线传播教案详案篇四

附2教学建议

1、游戏人人参与,让学生体验学物理的快乐。踩影子的游戏如在太阳下更好。

2、光的直线传播因小学已学过,在空气和水中传播的实验择其一个做即可。

3、小孔成像实验需在光线较暗的教室内做效果好。

4、日食、月食可用多媒体演示。

光的直线传播教案详案篇五

第一课时光的直线传播

时间:2013年10月28

班级:八(5)班

教师:马小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3、能解释影的形成和日月食等常见的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4、记住真空和空气中的光速c=3×108m/s,并能根据光速进行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

观察光在空气和水中传播、固体中的实验,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重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养成从生活中学物理的习惯。

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续学习打基础。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

光的直线传播以及应用。

教学难点

小孔成像、日食、月食发生的原因及特点。

教学工具

激光灯、玻璃杯、烟、水、黑墨水、果冻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课件向学生展示自然界中光的神奇,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阳光使得我们的世界绚丽多彩,使得我们的生活五彩缤纷。

提出问题:

1、白天,我们睁开眼睛能看到周围的一切。但闭上眼什么也看不到。说明了什么?

2、白天,我们能看到周围的一切;夜晚漆黑的屋子里,我们什么也看不见,但在灯光下,我们又可以看书、写字、这又说明了什么?人们要看见东西,必须要有光,而且光必须进入人们的眼睛。阳光使得我们的世界绚丽多彩,光使得我们的生活五彩缤纷。本章我们将学习光的初步知识。

进行新课

一、光源

学生阅读课本归纳什么是光源。

1、——光源: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它可分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ppt展示生活中的几种光源。

都不是光源。因为它们反射光,光再进入我们的眼睛,所以就看到了它们。

2、光源的分类

按光源的形成分类:可以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自然光源:太阳、荧火虫、灯笼鱼、斧头鱼、水母等。人造光源:蜡烛、白炽灯、霓虹灯、无影灯等。

3、简介光源发展史

4、提出问题:光源发出的光是如何传播的呢?

二、探究光的传播规律

1、提出问题:光是如何传播的?(学生回顾科学探究七步骤)

2、提出问题:光是否一定沿直线传播?播放光的直线传播视频

得出结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三、光线

1、物理学中经常用光线来表示光的传播情况

2、定义: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说明这种表示方法是物理模型法

3、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1)影子的形成:光在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光不能到达的区域形成影子。

视频展示日食月食的成因(2)小孔成像

四、光速

1、提出问题:为什么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呢?(学生谈论、回答)

2、大量事实和实验表明:光传播也需要时间。在真空中,光传播的速度是:c=3×108m/s说明:光在不同介质中的速度是不同的,在空气中可近似等于真空中的速度(没有特别说明时)。

五、小结

引导学生小结本节内容

六、巩固练习

课件展示相关练习,学生完成

板书设计

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

一、光源

1、定义: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分类: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二、光的传播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三、光线

1、定义: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2、影子的形成:光在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光不能到达的区域形成影子。

四、光速

c=3×108m/s

光的直线传播教案详案篇六

知识目标

1。知道光的色散现象

2。知道白光由不同的色光组成

3。知道同一介质对不同的色光折射本领不同

4。知道白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色散光谱的七色排列顺序

5。初步了解彩虹的成因

6。知道光的三原色

7。知道透明物体、不透明物体的颜色

8。明确棱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及折射规律来改变和控制光路的光学仪器。棱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出射光线向底面偏折。

能力目标颜色之谜科技系列活动内容丰富、充实,实验新颖,饶有趣味。让学生在自由的气氛中自主愉快地学习,充分发挥创新精神,开发科学潜能,培养动手技能,加深科学概念,提高科学素质。

德育目标为了我国下个世纪的长远发展,我们必须进一步更新教学内容与方法,大力开展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1。光的色散现象及原因(不同的单色光对同一种介质的折射率不同)

2。白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色散光谱的七色排列顺序

3。知道光的三原色

知道透明物体、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光的色散现象及同一媒质对不同色光折射率不同。

实验法、讲授法、练习法与讨论法。

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

激光演示仪一套、三棱镜、光源

教学环节

演示实验:一束白光(复色光)通过

三棱镜后会发生色散,形成由红、橙、黄、绿、

蓝、靛、紫各色组成的光带,这个光带叫光谱。(按一定顺序排列的彩色光带)

(一)、通过棱镜的光线

1、明显地向着棱镜的底边偏折――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演示实验)让一束单色光从空气射向玻璃棱镜的一个侧面,可以看到,光线通过棱镜,从另一个侧面射出来时,方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光线向棱镜的底面偏折。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利用光的折射定律就可以得到结论。

结论:光线在棱镜的两个侧面上发生折射时,两次向底边偏面的缘故。注意顶角和底面的相对关系。

如果将该棱镜放入折射率较大的媒质中,折射光线如何偏折?

光线将向顶角偏折,关于棱镜对光线的偏折作用我们不能死记

注结论,而应从光的折射定律出发来分析。

延长线的交点s射出的,s'就是s在棱镜中所成的像。

这个虚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向顶角方向偏移,

物像同侧。确定像的位置,关键还是折射定律。

二、光的色散:(多媒体模拟)让学生观察思考几个问题:

1)、各色光是怎样排列的?

2)、各色光偏向角关系如何?

3)、同一媒质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率大小关系如何?

4)、不同色光在同一媒质中的速率大小关系如何?

3、说明:同一媒质对不同色光折射率不同。

4、不同色光在媒质中(真空除外)的速度不同,v红v紫。

各种色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一样,都是c,由公式n=c/v,因折射率不同,它们在同一媒质中的速度不同。红光的折射率最小,红光在媒质中的速度比其它色光中大。

彩虹是常见的一种色散现象,形成的原因是太阳光被悬在空中的许多小水珠色散而形成了彩色光带。

光的颜色红橙黄绿蓝靛紫

偏向角小大

折射率较小较大

在媒质中的光速较大较小

单色光

单色光:严格说,单色光是指只有一个频率或波长的光;实际上频率范围很窄的光,就可认为是单色光。利用单色光源(如气体放电,激光器)、滤光器或根据分光原理制成的单色器可以获得各种纯度的单色光。

复色光

复色光:亦称复合光。包含多种频率的光,例如太阳光、弧光等。

三原色

红、绿、蓝叫做色光的三原色,利用这三种色光可以混合出不同的色彩来。彩色电视就是利用色光的混合调出各种色彩来的。彩色电视机的荧光屏上有很多微小的格子,分别涂有能发出红、绿、蓝色光的物质,当三束电子流分别打到这三种物质上时,就发出红、绿、蓝色的光,这三束电子流的强弱分别影响着这三种色光的强弱,由此混合出绚丽多彩的各种色彩。看电视时,如果用放大镜观察电视机的荧光屏,就能看到屏上红、绿、蓝的光点。画家用颜料调出各种颜色的道理与上面所讲的色光的混合不同,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这三种颜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能调出各种不同的颜色来(见彩图)。这是因为每种颜色的颜料,在阳光照射下,除了反射跟它相同的色光以外,还反射一些其他的色光,例如黄颜料除了反射黄光,还反射橙光和绿光,同时吸收其他色光;蓝颜料除了反射蓝光,还反射绿光,同时吸收其他色光;这两种颜料混合在一起,就反射绿光,混合颜料就呈绿色了。

三、全反射棱镜

(多媒体模拟)两个直角边ab和bc代表了棱镜上两个互相垂直的镜面,当光垂直ab面进入棱镜到达ac面时发生全反射,(因为此时入射角为450,而光从玻璃到空气的临界角为420),光线沿垂直于bc方向射出,光线的方向改变了900。如果光线垂于ac面进入棱镜,光线将在ab面上发生全反射,射到bc上,再在bc面上发生全反射,最后垂直于ac面射出棱镜,光线的方向改变了1800。

结论:我们把这种能够对光实行全反射的棱镜叫做全反射棱镜。其作用控制光的传播方向。

思考:这两种全反射棱镜改变光路和什么相同?

上时其两个表面表面都要发生反射,而且镀银的表面不能使

光全部反射,大约10%的光被吸收掉,会使光线和所成的像

模糊些,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全反射棱镜优于平面反射镜。

3、应用:潜望镜(如图所示)

练习:

1、如图所示的三角形为等腰直角三棱镜,光线垂直

一个面入射,在底面上发生全反射。由此看出构成棱镜

的媒质的折射率不可能是:dddddddd[]

a、1。

7b、1。8c、1。5d、1。36

总结(回到教学目标,由学生总结)

如果光从真空或空气射向三棱镜的一个侧面,可能产生的现象是:

1)通过两次折射,出射光线向底面偏折;

2)通过三棱镜成正立的虚像,像与物在棱镜同侧,而且偏向顶角;

3)利用全反射棱镜可以控制光路。

光的直线传播――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光的直线传播教案详案篇七

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从c=3×10m/s.

【课前自主学习、挑战自我】

一、课前预习

1、能够叫做光源。

2、为了表示,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和,这样的直线叫。

3、光在中沿直线传播。

5、1光年=km。

二、自主学习

1、通过看课本图了解光源,列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源。

2、思考并列举日常生活中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

3、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式和月食的实质。

【当堂检测、查漏补缺】

必做题

1.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只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

c.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d.光在同一种物质均匀透明介质里沿直线传播。

2.下面现象中不能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是()

a.影子的形成b.小孔成象c.看不见高墙后在的物体d.闪电后才听到雷声

3.下列不是光源的物体有()

a.太阳b.火焰c.月亮d.电灯4.一根旗杆在阳光照射下,在地面上投下一个旗杆的影子.自早晨到黄昏这段时间内,旗杆影子长度变化是()

a.逐渐变短b.逐渐变长c.先变长后变短d.先变短后变长

6.光在同一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________传播的.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_______米/秒=______千米/秒。这个速度相当于l秒绕地球赤道______圈。光在各种物质中传播的速度都______________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8.有三根相互距离约1米的长木杆竖直插在地面上,在早晨太阳照射下三杆的影子合在一起,根据______规律可知这些木杆是在同一直线上排列的。

拔高题

1.光年是什么物理量的单位()

a.时间b.质量c.长度d.速度

2.关于小孔成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像的形状决定于小孔的形状b.屏离小孔越远,像越大

c.像的亮度和清晰程度与小孔的大小有关d.以上均正确

4.要使眼睛看到一个物体()

a.这个物体一定是光源b.物体和眼睛一定在一条直线上

c.物体和眼睛之间肯定有光线d.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看到

3.电线杆在阳光照射下,影长5.6米。一位身高2米的人直立时影长是1.5米,那么电线杆的长度是。()

a.7.0米b.7.5米c.8.0米d.8.5米

【总结知识点】

光的直线传播教案详案篇八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光在同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能用来解释简单现象;

2、知道光线是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

3、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本节日食、月食成因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反对迷信、崇尚科学的科学史观教育.

3、通过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探究性的物理活动中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4、结合光速测定的介绍,向学生感受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学情分析:生活中,学生对光的各种现象都已经见到过,在教学中请起来学生理解起来可能较容易。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光的传播速度难点:运用光的直线传播的知识解释实际现象。的玻璃砖、果冻、水、蚊香、可乐瓶。

引入新课

生:夜晚没有光,我们就什么也看不见。

师:白天,如果我们紧闭双眼,仍什么也看不见,又是因为什么?生:光没有进入我们的眼睛。

师:对!实际上我们的周围就是一个光的世界,同学们一定都想知道光的奥秘,从本章开始,老师将带领大家一起走进光的世界!(板书)五教学过程(一学时)

1、光源师:生产生活中那些物体能发光呢?

生:电灯、火把、手电筒等能发光的物体。

师:物理中我们把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板书光源的概念)

自然界中有很多能发光的物体,它们都是光源,谁能给大家举几个例子呢?

生:太阳、闪电、萤火虫、蜡烛……。

师:夜晚看到的月亮是光源吗?

生:它本身不能发光,所以它不是光源。

师:为了使用的方便,人们又研究了人造光源,如:原始人用篝火照明,后来又出现了火把、油灯、蜡烛、现在又有了更方便的各种电灯。人造光源还在发展和改造。

2、研究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

生:可能是沿直线传播的。

师:他的猜想正确吗?生活中,你们见过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吗?

生:见过,比如穿过树林的阳光就是直的,探照灯的光也是直的。

师:回答的很好,但要想确切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的规律,同学们必须用实验自己去研究,实验中要注意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多媒体)

(3)光总是沿着这样的路线传播吗?有没有条件限制呢?

(学生利用已准备好的小激光器、水、牛奶等器材进行实验,教师指导、点拨)师:光可以在哪些物质中传播?能否上来给大家通过实验来说明一下?(学生踊跃上前表演)

生1:光可以在空气中传播。(演示激光通过有烟雾的空气)

2、光可以在水中传播。(演示激光穿过烧杯中的水)

3、光可以在牛奶中传播。(演示激光在果冻中传播)

师:这些物质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它们都是透明的。

师:我们把空气、水、玻璃、牛奶等这些透明物质也叫光的传播介质。

师:光在这些介质中传播时有什么规律?

生:都是沿直线传播。

师:这说明我们刚才的猜想是正确的。(板书:光在……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师:为了形象表示光的传播,我们可以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条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这种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叫做光线。(板书示范光线的画法)

注意,光线是人们为了形象地表示光的直线传播而画出的带箭头的直线,是表示光的传播的一种方法,实际上是不存在的。(理想模型法)

(利用实物投影仪演示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折射现象)

师:这说明光必须在同种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但光在同种介质一定沿直线传播吗?

(增加板书: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和解释现象

师:老师这里准备了三张带孔的纸板,中间还栓有细线,下面找一位同学来观察一下灯光,我们看看他看见灯光时细线处于什么状态!

(师生配合演示)

师: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生: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师:光的这种直线传播的特性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呢?

生:检查排直队,路旁电杆是否直,打靶瞄准时要“三点一线”等等。

(学生讨论方法,教师点拨鼓励,师生共同做小游戏:,教师模拟激光准直来凿隧道。)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光在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光不能达到的区域,便形成了影子。)

师:哪位同学能给大家做几个漂亮的手影呢?(学生积极表演,演示狗、鹰、大雁等手影。)

师:也就是说光在传播过程中有两种可能:如果在均匀介质中将沿直线传播,如果遇到不透明的物体,物体后面便会形成影子。(板书:影子的形成,)

师:你相信月亮真是被狗吃了吗?

生:不相信。是月食。

师:古人由于知识有限,所以迷信的说法是天狗吃月亮。而实际上用今天所学的光的直线传播完全可以解释,谁能来给大家解释一下?(学生踊跃上前尝试。)

师:下面老师通过多媒体形象地展示一下发生日食、月食时太阳、月亮、地球它们三者的位置关系。(分析日食、月食的成因。)

4、光的传播速度

生:先看到闪电。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快。

师:光的传播速度很大,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108米/秒。(板书)光在空气中的速度比真空中略小,但也近似认为是3×108米/秒,光在水中、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小,关系是:v水=3/4c;v玻璃=2/3c。

三、小结与练习

师:谁能把这节课给大家总结一下?(学生总结,教师补充。)

练习:同学们都在路灯下走过,会发现什么有趣的现象?

生:人的影子会发生长短变化。

布置作业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