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的古诗有哪些 送别的古诗句有哪些(大全8篇)

时间:2023-10-13 作者:梦幻泡送别的古诗有哪些 送别的古诗句有哪些(大全8篇)

编辑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能够发现并纠正文本中的错误和不规范之处。编辑时,要注意文章的完整性和逻辑性,尽量避免信息重复或跳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编辑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你的写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送别的古诗有哪些篇一

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3.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李白《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4.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寇准《江南春·波渺渺》

5.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黄景仁《别老母》

6.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晏殊《踏莎行·碧海无波》

7.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王实甫《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9.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韦庄《应天长·别来半岁音书绝》

10.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苏轼《减字木兰花·春月》

11.自是浮生无可说。人间第一耽离别。——王国维《蝶恋花·满地霜华浓似雪》

12.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13.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陆龟蒙《别离》

14.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

15.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郑文宝《柳枝词》

送别的古诗有哪些篇二

2、此心安处是吾乡。——苏轼《少年游·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3、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李觏《乡思》

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5、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二首》

6、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7、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8、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9、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送别的古诗有哪些篇三

2.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3.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韦庄《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

4.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许浑《谢亭送别》

5.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王维《送沈子归江东/送沈子福之江东》

6.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8.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韦庄《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9.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10.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杜荀鹤《送人游吴》

11.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12.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曹雪芹《残菊》

13.花似伊。柳似伊。花柳青春人别离。——欧阳修《长相思·花似伊》

14.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送别的古诗有哪些篇四

2.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李清照《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3.握手西风泪不干,年来多在别离间。——纳兰性德《于中好·送梁汾南还为题小影》

5.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6.薄衾小枕凉天气,乍觉别离滋味。——柳永《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

7.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黄景仁《别老母》

8.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9.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10.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11.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

12.离愁万种,醉乡一夜头白。——施耐庵《念奴娇·天南地北》

14.黄菊开时伤聚散。曾记花前,共说深深愿。——晏几道《蝶恋花·黄菊开时伤聚散》

15.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16.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周邦彦《花犯·小石梅花》

17.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周邦彦《蝶恋花·早行》

18.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杜甫《赠李白》

19.长条别有风流处,密映钱塘苏小家。——寇准《柳·晓带轻烟间杏花》

20.江春不肯留归客,草色青青送马蹄。——刘长卿《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送别的古诗有哪些篇五

2、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3、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春夜洛阳城闻笛》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6、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7、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8、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9、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10、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张九龄《西江夜行》

送别的古诗有哪些篇六

2、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苏轼《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3、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4、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5、晚风收暑,小池塘荷净。——刘光祖《洞仙歌·荷花》

6、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朱淑真《清平乐·夏日游湖》

7、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陈文述《夏日杂诗》

8、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苏轼《贺新郎·夏景》

9、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杨万里《昭君怨·咏荷上雨》

10、云尽月如练,水凉风似秋。——欧阳詹《荆南夏夜水楼怀昭丘直上人云梦李莘》

11、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2、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1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15、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别董大二首》

16、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17、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渭城曲》

18、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19、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

20、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送别的古诗有哪些篇七

朝代:唐代

作者:王昌龄

原文: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赏析

**“寒雨连江夜入吴”,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今南京一带,此地是三国孙吴故地。),织成了一张无边无际的愁网。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了离别的黯淡气氛。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沁透在两个离别友人的心头上。”连”字和”入”字写出雨势的平稳连绵,江雨悄然而来的动态能为人分明地感知,则诗人因离情萦怀而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见。但是,这一幅水天相连、浩渺迷茫的吴江夜雨图,正好展现了一种极其高远壮阔的境界。中晚唐诗和婉约派宋词往往将雨声写在窗下梧桐、檐前铁马、池中残荷等等琐物上,而王昌龄却并不实写如何感知秋雨来临的细节,他只是将听觉、视觉和想象概括成连江入吴的雨势,以大片淡墨染出满纸烟雨,这就用浩大的气魄烘托了”平明送客楚山孤”的开阔意境。清晨,天色已明,辛渐即将登舟北归。诗人遥望江北的远山,想到友人不久便将隐没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感油然而生。在辽阔的江面上,进入诗人视野的当然不止是孤峙的楚山,浩荡的江水本来是最易引起别情似水的联想的,唐人由此而得到的名句也多得不可胜数。然而王昌龄没有将别愁寄予随友人远去的'江水,却将离情凝注在矗立于苍莽平野的楚山之上。因为友人回到洛阳,即可与亲友相聚,而留在吴地的诗人,却只能像这孤零零的楚山一样,伫立在江畔空望着流水逝去。一个”孤”字如同感情的引线,自然而然牵出了后两句临别叮咛之辞:”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早在六朝刘宋时期,诗人鲍照就用”清如玉壶冰”(《代白头吟》)来比喻高洁清白的品格。自从开元宰相姚崇作《冰壶诫》以来,盛唐诗人如王维、崔颢、李白等都曾以冰壶自励,推崇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王昌龄托辛渐给洛阳亲友带去的口信不是通常的平安竹报,而是传达自己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是大有深意的。

诗人在这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正是基于他与洛阳诗友亲朋之间的真正了解和信任,这决不是洗刷谗名的表白,而是蔑视谤议的自誉。因此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即景生情,情蕴景中,本是盛唐诗的共同特点,而深厚有余、优柔舒缓、“尽谢炉锤之迹”(胡应麟《诗薮》)又是王诗的独特风格。本诗那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不仅烘托出诗人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与冰心置于玉壶的比象之间又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使精巧的构思和深婉的用意融化在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所以天然浑成,不着痕迹,含蓄蕴藉,余韵无穷。

《新唐书》王昌龄本传称”其诗绪密而思清”。他的绝句大都有这一特点,此首也不例外,特别是”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二句,细致精密,给人以冰清玉洁之感。

“一片冰心在玉壶”,即所谓”自明高志”。其中”冰心”二字见于《宋书》卷九十二:”冰心与贪流争激,霜情与晚节弥茂”。这是刘宋时代”清平无私”、”为上民所爱咏”的良吏陆徽的话,王昌龄取用”冰心”二字,当表示自己与”厉志廉洁,历任恪勤,奉公尽诚,克己无倦”的陆徽志同。”玉壶‘‘二字见于鲍照《代白头吟》:”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是高洁的象征。此外,陆机《汉高祖功臣颂》的”周苛慷慨,心若怀冰”、姚崇《冰壶诫序》的”夫洞澈无瑕,澄空见底,当官明白者,有类是乎。故内怀冰清,外涵玉润,此君子冰壶之德也”,大致都是”不牵于宦情”之意。王昌龄的这一名句不仅包蕴了”冰心”、”玉壶”、”心若怀冰”、”玉壶之德”等语意,而且深情而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品格和德行。

送别的古诗有哪些篇八

唐代: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请你下马来喝一杯酒,敢问朋友你要去何方?

你说因为生活不得意,回乡隐居在终南山旁。

只管去吧我何须再问,看那白云正无边飘荡。

这首诗写送友人归隐。全诗六句,仅第一句叙事,五个字就叙写出自己骑马并辔送了友人一段路程,然后才下马设酒,饯别友人。下马之处也就是饯饮之地,大概在进入终南山山口。这样就把题旨点足。以下五句,是同友人问答让话。第二句设问,问友人向哪里去,以设问自然地引出下面答话,并过渡到归隐,表露出让友人关切。三、四句是友人回答。看似语句平淡无奇,细细读来,却是词浅情深,含着悠然不尽意味。王维笔下是一个隐士,有自己影子,至于为什么不得意,放在杜甫等人那里一定有许多牢骚,可在这里只是一语带过,更见人物飘逸性情,让俗世厌弃以及让隐居生活向往。

“不得意”三字,指出了友人归隐原因,道出了友人心中郁抑不平。至于友人不得意内容,当然主要是指政治上、功业上怀才不遇。诗人没有明确写出,也不必写出,留以想象空间。五、六句,是他在得知友人“不得意”后,让友人劝慰。他劝友人只管到山中去,不必再为尘世间得意失意事情苦恼,只有山中白云才是无穷无尽。这里明说山中白云无尽,而尘世功名利禄“有尽”,无常,已含蕴其中。这两句意蕴非常复杂、丰富,诗韵味很浓。句中有诗人让友人同情、安慰,也有自己让现实愤懑,有让人世荣华富贵否定,也有让隐居山林向往。似乎是旷达超脱,又带着点无可奈何情绪。从全篇看,诗人以问答方式,既使送者与行人双方思想得以交流,又能省略不少交代性文字,还使得诗意空灵跳脱,语调亲切。

王维这首《送别》,用了禅法入诗,富于禅家机锋。禅宗师弟子间斗机锋,常常不说话,而做出一些奇怪动作,以求“心心相印”。即使要传达禅意,也往往是妙喻取譬,将深邃意蕴藏在自然物象之中,让弟子自己去参悟。王维在诗歌创作中吸收了这种通过直觉、暗示、比喻、象征来寄寓深层意蕴方法。他在这首诗中,就将自己内心世界复杂感受凝缩融汇在“白云无尽时”这一幅自然画面之中,从而达到了“拈花一笑,不言而喻”,寻味无穷艺术效果。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