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高二物理教案范文(21篇)

时间:2023-11-07 作者:雅蕊优质高二物理教案范文(21篇)

高二教案应该反映出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研究和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高二教案范文,供教师们在备课时参考和借鉴。

优质高二物理教案范文(21篇)篇一

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正电荷在电场中受力方向与场强方向一致,所以正电荷沿场强方向,电势能减小,负电荷在电场中受力方向与场强相反,所以负电荷沿场强方向,电势能增大,但电势都是沿场强方向减小。

1、原因。

电势能,电场力,功的关系与重力势能,重力,功的关系很相似。

e=mgh,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

电势能的原因就是电场力有做功的能力,凡是势能规律几乎都是如此,电场力正做功,电势能减小,电场力负做功,电势能增大,在做正功的过程中,电势能通过做功的形式把能量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因而电势能减小。

静电力做的正功功=电势能的减小量,静电力做的负功=电势能的增加量。

2、判断电场力做功的方法。

(1)看电场力与带电粒子的位移方向夹角,小于90度为正功,大于90度为负功;

(2)看电场力与带电粒子的速度方向夹角,小于90度为正功,大于90度为负功;

(3)看电势能的变化,电势能增加,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减小,电场力做正功。

优质高二物理教案范文(21篇)篇二

1.串并联电路的性质。

2.电流表的改装。

(二)进行新课。

1、电功和电功率。

教师: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

(1)电场力的功的定义式是什么?

(2)电流的定义式是什么?

学生:(1)电场力的功的定义式w=qu。

(2)电流的定义式i=qt。

教师:投影教材图2.5-1。

学生:在时间t内,通过这段电路上任一横截面的电荷量q=it。

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w=qu=iut。

教师:在这段电路中电场力所做的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电流所做的功,简称电功。电功:

(1)定义:在一段电路中电场力所做的功,就是电流所做的功,简称电功.

(2)定义式:w=uit。

教师:电功的定义式用语言如何表述?

学生:电流在一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u,电路中的电流i和通电时间t三者的乘积。

教师:请同学们说出电功的单位有哪些?

学生:(1)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功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

(2)电功的常用单位有:千瓦时,俗称“度”,符号是kw·h.

说明:使用电功的定义式计算时,要注意电压u的单位用v,电流i的单位用a,通电时间t的单位用s,求出的电功w的单位就是j。

教师:在相同的时间里,电流通过不同用电器所做的功一般不同。例如,在相同时间里,电流通过电力机车的电动机所做的功要显著大于通过电风扇的电动机所做的功。电流做功不仅有多少,而且还有快慢,为了描述电流做功的快慢,引入电功率的概念。

(1)定义: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用p表示电功率。

(2)定义式:p=w=iut。

(3)单位:瓦(w)、千瓦(kw)。

[说明]电流做功的“快慢”与电流做功的“多少”不同。电流做功快,但做功不一定多;电流做功慢,但做功不一定少。

2、焦耳定律。

教师:电流做功,消耗的是电能。电能转化为什么形式的能与电路中的电学元件有关。在纯电阻元件中电能完全转化成内能,于是导体发热。

设在一段电路中只有纯电阻元件,其电阻为r,通过的电流为i,试计算在时间t内电流通过此电阻产生的热量q。

学生:求解产生的热量q。

解:据欧姆定律加在电阻元件两端的电压u=ir。

在时间t内电场力对电阻元件所做的功为w=iut=i2rt。

由于电路中只有纯电阻元件,故电流所做的功w等于电热q。

产生的热量为。

q=i2rt。

教师指出:这个关系最初是物理学家焦耳用实验得到的,叫焦耳定律,同学们在初中已经学过了。

学生活动:总结热功率的定义、定义式及单位。

热功率:

(1)定义:单位时间内发热的功率叫做热功率。

(2)定义式:p热=q2=irt。

(3)单位:瓦(w)。

(三)研究电功率与热功率的区别和联系。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电功率与热功率的区别和联系。

师生共同活动:总结:

(1)电功率与热功率的区别。

电功率是指输入某段电路的全部功率或在这段电路上消耗的全部电功率,决定于这段电路两端电压u和通过的电流i的乘积。

热功率是在某段电路上因发热而消耗的功率,决定于通过这段电路的电流的平方i2和电阻r的乘积。

(2)电功率与热功率的联系。

若在电路中只有电阻元件时,电功率与热功率数值相等。即p热=p电。

教师指出:

若电路中有电动机或电解槽时,电路消耗的电功率绝大部分转化为机械能或化学能,只有一少部分转化为内能,这时电功率大于热功率,即p电p热。

优质高二物理教案范文(21篇)篇三

1、使学生知到什么是多普勒效应。

2、使学生能用所学知识解释多普勒效应。

教学建议。

因多普勒效应和此声波、超声波两节的内容少,建议用一个课时.用实验让学生了解多普勒效应,会解释多普勒效应.在媒体资料中提供了,旋转的录音机发出的声波所表现的多普勒效应,教师可以适当应用。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声波的概念和形成声波的条件。

教学难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仪器:音叉、录音机。

教学方法:自学。

教学过程:

一、阅读课文。

请学生阅读课本的第21页——24页的内容.。

二、应用。

问题1:什么是多普勒效应?(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多普勒效应.)。

问题2:能现场做实验吗?请学生讨论发表观点.。

演示实验。

1、用音叉在学生耳朵边运动.。

2、用录音机在教室边放音乐,边运动.。

问题3:人的耳朵能听到任何频率的声音吗?(不能)。

问题4:怎样划分呢?(频率低于20hz的属于次声波,频率高于__0hz的属于超声波,人耳大约能听到20hz——__0hz的声波.)。

问题5:次声波有什么用途呢?(次声波的衍射能力强,可以探知几千米以外的核试验.)。

问题6:超声波有什么用途呢?(声纳、b超等)。

探究活动。

在生活中寻找多普勒效应。

知识目标。

1、知道光在同一种均匀媒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知道光的直线传播的一些典型事例(如小孔成像、日月蚀等).。

3、记住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不要求知道光速的测量方法.。

能力目标。

1、能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找出本影和半影,能解决日月蚀问题.。

2、会使用光的直线传播性质解释有关光现象如:影子的形成.。

情感目标。

3、利用几何知识解决光学问题,学会知识的迁移和变通.。

教学建议。

本节内容是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和拓宽.。

重点掌握以下几部分知识点:

1、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讲解时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有:小孔成像,本影和半影等都能证明光沿直线传播.。

2、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是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光能的装置.。

4、光束:有一定关系的一些光线的集合称为光束。

5、介质(媒质)、光在其中传播的物质、但要注意:光传播时并不需要介质.。

如图所示两个或几个光源,在不透明的物体后面能造成本影和半影区域.。

9、光速:通常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3.00×108m/s.。

注意:光在介质中的传播的速度都将小于该值。

一、教学目的:

1.了解电能输送的过程。

2.知道高压输电的道理。

3.培养学生把物理规律应用于实际的能力和用公式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把物理规律应用于实际的能力和用公式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传输电路中电功率转化及电损耗的计算。

四、教学方法:讨论,讲解。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讲述:前面我们学习了电磁感应现象和发电机,通过发电机我们可以大量地生产电能。比如,葛洲坝电站通过发电机把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发电功率可达271.5万千瓦,这么多的电能当然要输送到用电的地方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输送电能的有关知识。

(二)进行新课。

1.输送电能的过程。

提问:发电站发出的电能是怎样输送到远方的呢?如:葛洲坝电站发出的电是怎样输到武汉、上海等地的呢?很多学生凭生活经验能回答:是通过电线输送的。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可以回答:是通过架设很高的、很粗的高压电线输送的。

出示:电能输送挂图,并结合学生生活经验作介绍。

2.远距离输电为什么要用高电压?

提问:为什么远距离输电要用高电压呢?学生思考片刻之后,教师说:这个实际问题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重点。

板书:(高压输电的道理)。

分析讨论的思路是:输电导线(电阻)发热损失电能减小损失。

讲解:输电要用导线,导线当然有电阻,如果导线很短,电阻很小可忽略,而远距离输电时,导线很长,电阻大不能忽略。列举课本上的一组数据。电流通过很长的导线要发出大量的热,请学生计算:河南平顶山至湖北武昌的高压输电线电阻约400欧,如果输电线的电流是1安,每秒钟导线发热多少?学生计算之后,教师讲述:这些热都散失到大气中,白白损失了电能。所以,输电时,必须要尽量减小导线发热损失。

提问:如何减小导线发热呢?

分析:由焦耳定律q=i2rt,减小发热q有以下三种方法:一是减小输电时间t,二是减小输电线电阻r,三是减小输电电流i。

提问:第一种方法等于停电,没有实际价值。第二种方法从材料、长度、粗细三方面来说都有实际困难。适用的超导材料还没有研究出来。排除了前面两种方法,就只能考虑第三种方法了。从焦耳定律公式可以看出。第三种办法是很有效的:电流减小一半,损失的电能就降为原来的四分之一。通过后面的学习,我们将会看到这种办法也是可行的。

板书结论:(a:要减小电能的损失,必须减小输电电流。)。

讲解:另一方面,输电就是要输送电能,输送的功率必须足够大,才有实际意义。

板书:(b:输电功率必须足够大。)。

提问:怎样才能满足上述两个要求呢?

分析:根据公式p=ui,要使输电电流i减小,而输送功率p不变(足够大),就必须提高输电电压u。

一、知识目标。

1、知道变压器的构造.知道变压器是用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

2、理解互感现象,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3、掌握理想变压器工作规律并能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4、理解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中电压、电流与匝数的关系,能应用它分析解决基本问题.

5、理解变压器的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能用变压器的功率关系解决简单的变压器的电流关系问题.

6、理解在远距离输电时,利用变压器可以大大降低传输线路的电能消耗的原因.

7、知道课本中介绍的几种常见的变压器.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物理观察能力和正确读数的习惯.

2、从变压器工作规律得出过程中培养学生处理实验数据及总结概括能力.

3、从理想变压器概念引入使学生了解物理模型建立的基础和建立的意义.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原副线圈的匝数与绕线线径关系中体会物理学中的__、统一美.

2、让学生充分体会能量守恒定律的普遍__及辩__统一思想.

3、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及相应的教法建议。

1、在学习本章之前,首先应明确的是,变压器是用来改变交变电流电压的.变压器不能改变恒定电流的电压.互感现象是变压器工作的基础.让学生在学习电磁感应的基础上理解互感现象.这里的关键是明白原线圈和副线圈有共同的铁芯,穿过它们的磁通量和磁通量的变化时刻都是相同的.因而,其中的感应电动势之比只与匝数有关.这样原、副线圈的匝数不同,就可以改变电压了.

2、在分析变压器的原理时,课本中提到了次级线圈对于负载来讲,相当于一个交流电源一般情况下,忽略变压器的磁漏,认为穿过原线圈每一匝的磁通量与穿过副线圈的磁通量总是相等的.这两个条件,都是理想变压器的工作原理的内容.利用课本中的这些内容,教师在课堂上,首先可以帮助学生分析变压器原理,原线圈上加上交变流电后,铁心中产生交变磁通量;在副线圈中产生交变电动势,则副线圈相当于交流电源对外供电.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从能量角度分析,可以看成是电能(原线圈中的交变电流)转换成磁场能(铁心中的变化磁场),磁场能又转换成电能(副线圈对外输出电流).所以,变压器是一个传递能量的装置.如果不计它的损失,则变压器在工作中只传递能量不消耗能量.

要使学生明白,理想变压器是忽略了变压器中的能量损耗,它的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相等,这样才得出原、副线圈的电压、电流与匝数的关系式.在解决有两个副线圈的变压器的问题时,这一点尤其重要.当然,在初学时,有两个副线圈的变压器的问题,不做统一要求,不必急于去分析这类问题.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引导他们进行分析讨论.

3、学生对变压器原理和变压器中原、副线圈的电压、电流的关系常有一些似是而非的模糊认识,引导学生认真讨论章后习题,对学生澄清认识会有所帮助.

4、变压器的电压公式是直接给出的.课本中利用原、副线圈的匝数关系,说明了什么是升压变压器和什么是降压变压器,这也是为了帮助学生能记住电压关系公式.利用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和输人功率相等的关系,得到了i1i2=u1u2.建议教师做好用输出负载调节输入功率的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当负载端接入的灯泡逐渐增多时,原、副线圈上的电压基本上不发生变化,原线圈中的电流逐渐增大,副线圈中的电流也逐渐增大.

6、电能的输送,定__地说明了在远距离输送电能时,采用变压器进行高压输电可以大大减少输电线路上的电能损失.这里重点描述了输电线上的电流大小与造成的电热损失的关系,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析,理解采用高压输电的必要__.

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变压器工作原理及工作规律.

2、难点:

(l)理解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为交变电压.

(2)推导变压器原副线圈电流与匝数关系.

(3)掌握公式中各物理量所表示对象的含义.

3、疑点:变压器铁心是否带电即如何将电能从原线圈传输出到副线圈.

4、解决办法:

(l)通过演示实验来研究变压器工作规律使学生能在实验基础上建立规律.

(2)通过理想化模型建立及理论推导得出通过原副线圈电流与匝数间的关系.

(3)通过运用变压器工作规律的公式来解题使学生从实践中理解公式各物理量的含义。

优质高二物理教案范文(21篇)篇四

1、知道电磁驱动现象.

2、知道三相交变电流可以产生旋转磁场,知道这就是感应电动机的原理.

3、知道感应电动机的基本构造:定子和转子.

4、知道感应电动机的优点,知道能使用感应电动机是三相交变电流的突出优点.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类比分析的能力.

2、培养学生接受新事物、解决新问题能力.

3、努力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让学生了解我国在磁悬浮列车方面的研究进展,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立志学习、报效祖国的情感.

2、在观察电动机的构造的过程中,使学生养成对新知识和新事物的探索热情.

教学建议。

1、由于感应电动机的突出优点,使它应用十分广泛、本节对它做了简单的介绍,以开阔学生眼界,增加实际知识.但作为选学内容,对学生没有太高的要求,做些介绍就可以了.

2、可以通过回忆前一章习题中提到的电磁驱动现象,本节的关键是通过演示、讲解使学生明白三相交变电流也可以产生旋转磁场,做到电磁驱动,这就是感应电动机的原理.这有利于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加强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有条件的可以看实物或带学生参观,以增加实际知识.

3、课本中的感应电动机的内容,简要地介绍了感应电动机的转动原理,其中的核心内容是旋转磁场概念.建议教师如果可能的话,应找一台电动机,拆开了让学生看一看各个部分的形状.三相感应电动机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很广泛,能让学生看一些实际例子.

教学设计示例。

感应电动机。

教学准备:幻灯片、感应电动机模型、学生电源、旋转磁铁。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电磁驱动现象说明。

二、新课教学:

感应电动机。

1、过回忆绍电磁驱动现象:在u形磁铁中间放一个铝框,如果转动磁铁,造成一个旋转磁场.铝框就随着转动.这种电磁驱动现象.

告诉学生感应电动机就是应用该原理来工作的.

2、旋转磁场的产生方法:

旋转磁铁可以得到旋转磁场。

在线圈中通入三相交流电也可以得到旋转磁场.

3、感应电动机的结构介绍。

定子:固定的电枢称为定子。

转子:中间转动的铁心以及铁心上镶嵌的铜条叫转子。

4、鼠笼式电动机模型介绍。

感应电动机的转子是由铁芯和嵌在铁芯上的闭合导体构成的.闭合导体是由嵌在铁芯凹槽中的铜条(或铝条)和两个铜环(或铝环)连在一起制成的,形状像个鼠笼,所以这种电动机也叫鼠笼式感应电动机.

5、感应电动机的转动方向控制。

由于感应电动机的构造简单,因此如果要改变转子的转动方向,只需要把定子上的任意两组线圈的电流互换一下就就可以通过改变旋转磁场的旋转方向来改变转子的转动.

这种电动机在制造、使用和保养上都比较简单,被广泛应用在工农业生产上.

优质高二物理教案范文(21篇)篇五

1.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动能: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着无规则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它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3.势能: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分子间具有由它们的相对位置决定的势能,这就是分子势能.它和物体的体积有关.

4.内能:与物体的温度和体积有关.

根据讨论结果,小结:通常情况下,对固体或液体,由于体积变化不明显,主要是通过温度的变化来判断内能是否改变.

问:如何改变物体的内能呢?(可以改变物体的.温度或体积.)。

把准备好的钢丝拿出来,想办法让你手中的钢丝的内能增加。

讨论:有的想到"摩擦",有的想到"折",有的想到"敲打",有的想到用"钢锯锯",有的想到"烧",有的想到"晒",有的想到"烤",有的想到"烫"、"冰"等等.一边想办法,一边体验内能是不是已经增加了.(把"摩擦"、"折"、"敲打"、"锯"写在一起,把"烧"、"晒"、"烤"、"烫"、"冻"或者"冰"写在一起.

答:可以分为做功和热传递两类。其中,"摩擦"、"折"、"敲打"、"锯"是属于做功,"烧"、"晒"、"烤"、"烫"、"冰"属于热传递.

演示课本38页的实验.(慢慢地压缩看能不能使棉花燃烧起来.)。

问:刚才两次实验,为什么会出现结果的不同?

答:动作快,时间短,气体没有来得及与外界进行热交换,其温度会突然升高,至乙醚的着火点,它便燃烧起来.而动作慢时,时间较长,气体与外界有较长的时间进行热交换,它的温度就不会升高太多,达不到乙醚的着火点,则不燃烧.

阅读课本39页实验,分析气体对外做功的情况.

问:同学们还能不能从生活中找出一些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例子呢?

答:柴油机工作中的压缩冲程;给自行车打气时,气筒壁会发热;锯木头,锯条会很烫;冬天,手冷时,两手互相搓一搓;古人钻木取火等等.

再来体验一下,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情况.给大家一段细铁棒和酒精灯,演示.

学生上台做实验.把用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方法和体会告诉其他同学.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再找出一些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的例子.

板书:改变物体内能的物理过程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

内能改变的量度。

师:如何量度物体内能的改变多少呢?请大家带着问题阅读课本39页5、6两段,然后归纳出来.

优质高二物理教案范文(21篇)篇六

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知道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3.了解热量的概念,知道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重点目标。

1.内能、热量概念的建立.

2.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难点目标内能、热量概念的建立.

目标三导学做思一:物体的内能。

小结:物体内所有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以及分子之间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它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为j.机械能是宏观的,能看得到的,内能是微观的,是看不到的.

小结:温度高的物体分子运动剧烈,内能大.所以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

问题3:小明说:“炽热的铁水温度很高,具有内能;冰冷的冰块温度很低,不具有内能.”小刚说:“炽热的铁水温度高,内能大;冰冷的冰山温度低,内能小.”你认为他们的说法正确吗?说出理由.

小结: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物体的内能还与质量有关.

问题3:处理例1和变式练习1。

小结: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问题2:做饭时,铁锅为什么能烫手?放在阳光下的被子,为什么能被晒得暖乎乎?

小结:热传递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问题3:处理例2和变式练习2。

例2:【解析】来回拉绳子,绳子与管壁之间克服摩擦做功,使管内的酒精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当把塞子冲出时,管内的酒精蒸气对塞子做功,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正确的答案为a选项.

答案:a。

变式练习。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改变内能的途径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法,选项abd是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选项c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答案:c。

学做思三:热量。

问题1:什么叫热量?它的单位是什么?它用什么字母表示?

小结:物体通过热传递方式所改变的内能称为热量,它的单位是j,它用字母q表示.

问题2:在热传递现象中,高温物体和低温物体的温度、内能和热量如何变化?

优质高二物理教案范文(21篇)篇七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点电荷的概念。

2.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和思去向不明,概括出两个点电荷之间的作用规律。掌握库仑定律。

过程与方法:

1.观察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总结的能力。

次要矛盾,抓住主要矛盾,直指问题核心的目标。

情景引入。

(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带正电的一端远离玻璃棒。而水分子两极的电荷量相等,这就使带正电的玻璃棒对水分子显负电的一端的引力大于对水分子显正电的一端的斥力,因此水分子所受的合力指向玻璃棒,故水流向靠近玻璃棒方向偏转.

问题探究。

点电荷。

走进生活。

自主探究。

1.点电荷。

(1)点电荷是实际带电体的一种理想化的模型。

(2)一个带电体能否看作点电荷主要看其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影响大不大,如果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或者说,它本身的大小比起它到其他带电体的距离小得多,即可把带电体看作点电荷。

2.理想化的模型到简化,这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

1.对点电荷概念的解读:

(1)点电荷是一个忽略大小和形状的几何点,电荷的全部质量全部集中在这个几何点上。

(2)事实上,任何带电体都有大小和形状,真正的点电荷是不存在的,它是一个理想化模型。

(3)如果带电体本身的几何线度比起它们之间的距离小得多,带电体的形状、大小和电荷分布对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在此情况下,我们可以把带电体抽象成点电荷,可以理解为带电的质点。

2.对点电荷的应用:

有一种特殊情况,均匀带电的球体或均匀带电的球面,带电体本身的几何线度可能并不比它们之间的距离小很多,但带电体电荷分布具有对称性,对外所表现的电特性跟一个等效于球心的点电荷的电特性相同,所以均匀带电的球体或均匀带电的球面都可以等效为一个球心处的点电荷,就是通常所说的带电小球。

优质高二物理教案范文(21篇)篇八

1.知道位移的概念。知道它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知道它是矢量,可以用有向线段来表示。

2.知道路程和位移的区别。

质点的概念。

位移的矢量性、概念。

1.对质点的.理解。

2.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一、质点:

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具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

质点是一种科学的抽象,是在研究物体运动时,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是对实际物体的近似,是一个理想化模型。一个物体是否可以视为质点,要具体的研究情况具体分析。

二、路程和位移。

2.路程:质点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

3.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有大小和方向,是矢量。它是用一条自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质点始末位置间的距离,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位移只取决于初末位置,与运动路径无关。

4.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5.一般来说,位移的大小不等于路程。只有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时大小才等于路程。

优质高二物理教案范文(21篇)篇九

(1)理解为什么电感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

(2)知道用感抗来表示电感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知道感抗与哪些因素有关;。

(3)知道交变电流能通过电容器。知道为什么电容器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

(4)知道用容抗来表示电容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知道容抗与哪些因素有关。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

(2)培养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去理解、分析新问题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有志于把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的学习习惯。

电感、电容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感抗、容抗的物理意义。

感抗的概念及影响感抗大小的因素。容抗概念及影响容抗大小的因素。

实验法、阅读法、讲解法。

双刀双掷开关、学生用低压交直流电源、灯泡(6v、0.3a)、线圈(用变压器的副线圈)、电容器(103f、15v与200f、15v)2个、两个扼流圈、投影片、投影仪。

在直流电路中,影响电流跟电压关系的只有电阻。在交变电流路中,影响电流跟电压关系的,除了电阻外,还有电感和电容。电阻器、电感器、电容器是交变电流路中三种基本元件。这节课我们学习电感、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1、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演示:电阻、电感对交、直流的影响。实验电路如下图甲、乙所示:

[来源:]。

演示甲图,电键分别接到交、直流电源上,引导学生观察两次灯的亮度(灯的亮度相同。说明电阻对交流和直流的阻碍作用相同。)。

演示乙图,电键分别接到交、直流电源上,引导学生观察两次灯的亮度(电键接到直流上,亮度不变;接到交流上时,灯泡亮度变暗。说明线圈对直流电和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

线圈对直流电的.阻碍作用只是电阻;而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除了电阻之外,还有电感。

问题1: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

问题2:电感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用感抗来表示。感抗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后回答。

答:感抗决定于线圈的自感系数和交变电流的频率。线圈的自感系数越大,自感作用就越大,感抗就越大;交变电流的频率越高,电流变化越快,自感作用越大,感抗越大。

线圈在电子技术中有广泛应用,有两种扼流圈就是利用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制成的。出示扼流圈,并介绍其构造和作用。

(1)低频扼流圈。

构造:线圈绕在闭合铁芯上,匝数多,自感系数很大。

作用:对低频交变电流有很大的阻碍作用。即通直流、阻交流。

(2)高频扼流圈。

构造:线圈绕在铁氧体芯上,线圈匝数少,自感系数小。

作用:对低频交变电流阻碍小,对高频交变电流阻碍大。即通低频、阻高频。

2、交变电流能够通过电容器。

演示:电容对交、直流的影响。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开关s分别接到直流电源和交变电流源上,观察现象(接通直流电源,灯泡不亮;接通交变电流源,灯泡亮了说明了直流电不能够通过电容器,交变电流能够通过电容器。)。

电容器的两极板间是绝缘介质,为什么交变电流能够通过呢?用cai课件展示电容器接到交变电流源上,充、放电的动态过程。强调自由电荷并没有通过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绝缘介质,只是当电源电压升高时电容器充电,电荷向电容器的极板上集聚,形成充电电流;当电源电压降低时电容器放电,电荷从电容器的极板上放出,形成放电电流。电容器交替进行充电和放电,电路中就有了电流,表现为交流通过了电容器。

3、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答:灯泡的亮度变亮了。说明电容器对交变电流也有阻碍作用。(的确是这样。物理上用容抗来表示电容器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问题2:容抗跟哪些因素有关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后回答。

答:容抗决定于电容器电容的大小和交变电流的频率。电容越大,在同样电压下电容器容纳电荷越多,因此充放电的电流越大,容抗就越小;交变电流的频率越高,充放电进行得越快,充放电电流越大,容抗越小。即电容器的电容越大,交变电流频率越高,容抗越小。

电容器具有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频、阻低频的特点。

4、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问题:

1、由于电感线圈中通过交变电流时产生自感电动势,阻碍电流变化,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电感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用感抗来表示。线圈自感系数越大,交变电流的频率越高,感抗越大,即线圈有通直流、阻交流或通低频,阻高频特征。

2、交变电流通过电容器过程,就是电容器充放电过程。由于电容器极板上积累电荷反抗自由电荷做定向移动,电容器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用容抗表示阻碍作用的大小。电容器的电容越大,交流的频率越高,容抗越小。故电容器在电路中有通交流、隔直流或通高频、阻低频特征。

5、实例探究。

电感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例1】如图所示电路中,l为电感线圈,r为灯泡,电流表内阻为零。电压表内阻无限大,交流电源的电压u=220sin10tv。若保持电压的有效值不变,只将电源频率改为25hz,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电流表示数增大b.电压表示数减小c.灯泡变暗d.灯泡变亮。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例2、图所示是电视机电源部分的滤波装置,当输入端输入含有直流成分、交流低频成分的电流后,能在输出端得到较稳定的直流电,试分析其工作原理及各电容和电感的作用。

6、巩固练习。

1、关于低频扼流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这种线圈的自感系数很大,对高频交流的阻碍作用比低频交流的阻碍作用更大。

d.这种线圈的自感系数很小,对高频交流的阻碍作用很大而对低频交流的阻碍作用很小。

2、在图所示电路中,u是有效值为200v的交流电源,c是电容器,r是电阻。关于交流电压表的示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等于220vb.大于220vc.小于220vd.等于零。

3、在图所示的电路中,a、b两端连接的交流电源既含高频交流,又含低频交流;l是一个25mh的高频扼流圈,c是一个100pf的电容器,r是负载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l的作用是通低频,阻高频b.c的作用是通交流,隔直流。

优质高二物理教案范文(21篇)篇十

1、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次声波和超声波。

2、使学生能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次声波和超声波.。

因多普勒效应和此声波、超声波两节的内容少,建议用一个课时.。

声波能离开空气在真空中传播吗?为什么?

阅读下列表:

声波的波长范围。

1.7cm——17cm。

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范围。

20hz——20000hz。

优质高二物理教案范文(21篇)篇十一

1、了解电感对电流的作用特点。

2、了解电容对电流的作用特点。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作用特点。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作用特点。

启发式综合教学法

小灯泡、线圈(有铁芯)、电容器、交流电源、直流电源。

一、引入:

在直流电流电路中,电压、电流和电阻的关系遵从欧姆定律,在交流电路中,如果电路中只有电阻,例如白炽灯、电炉等,实验和理论分析都表明,欧姆定律仍适用。但是如果电路中包括电感、电容,情况就要复杂了。

二、讲授新课:

1、电感对交变电流的作用:

实验:把一线圈与小灯泡串联后先后接到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上,观察现象:

现象:接直流的亮些,接交流的暗些。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接交流的电路中电流小,间接表明电感对交流有阻碍作用。

为什么电感对交流有阻碍作用?

引导学生解释原因:交流通过线圈时,电流时刻在改变。由于线圈的自感作用,必然要产生感应电动势,阻碍电流的变化,这样就形成了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实验和理论分析都表明:线圈的自感系数越大、交流的频率越高,线圈对交流的`阻碍作用就越大。

应用:日光灯镇流器是绕在铁芯上的线圈,自感系数很大。日光灯起动后灯管两端所需的电压低于220v,灯管和镇流器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上,得用镇流器对交流的阻碍作用,就能保护灯管不致因电压过高而损坏。

2、交变电流能够通过电容

实验:把白炽灯和电容器串联起来分别接在交流和直流电路里。

现象:接通直流电源,灯泡不亮,接通交流电源,灯泡能够发光。

结论:直流不能通过电容器。交流能通过交流电。

引导学生分析原因:直流不能通过电容器是容易理解的,因为电容器的两个极板被绝缘介质隔开了。电容器接到交流电源时,实际上自由电荷也没有通过两极间的绝缘介质,只是由于两极板间的电压在变化,当电压升高时,电荷向电容器的极板上聚集,形成充电电流;当电压降低时,电荷离开极板,形成放电电流。电容器交替进行充电和放电,电路中就有了电流,表现为交流“通过”了电容器。

学生思考:

原因:与电源相连的机芯和金属外壳可以看作电容器的两个极板,电源中的交变电流能够通过这个“电容器”。虽然这一点“漏电”一般不会造成人身危险,只是为了在机身和外壳间真的发生漏电时确保安全,电气设备和电子仪器的金属外壳都应该接地。

3、电容不仅存在于成形的电容器中,也存在于电路的导线、无件、机壳间。有时候这种电容的影响是很大的,当交变电流的频率很高时更是这样。同样,感也不仅存在于线圈中,长距离输电线的电感和电容都很大,它们造成的电压损失常常比电阻造成的还要大。

总结:

电容:通高频,阻低频。

电感:通低频,阻高频。

优质高二物理教案范文(21篇)篇十二

1、知道电磁驱动现象。

2、知道三相交变电流可以产生旋转磁场,知道这就是感应电动机的原理。

3、知道感应电动机的基本构造:定子和转子。

4、知道感应电动机的优点,知道能使用感应电动机是三相交变电流的突出优点。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类比分析的能力。

2、培养学生接受新事物、解决新问题能力。

3、努力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让学生了解我国在磁悬浮列车方面的研究进展,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立志学习、报效祖国的情感。

2、在观察电动机的构造的过程中,使学生养成对新知识和新事物的探索热情。

1、由于感应电动机的突出优点,使它应用十分广泛、本节对它做了简单的介绍,以开阔学生眼界,增加实际知识。但作为选学内容,对学生没有太高的要求,做些介绍就可以了。

2、可以通过回忆前一章习题中提到的电磁驱动现象,本节的关键是通过演示、讲解使学生明白三相交变电流也可以产生旋转磁场,做到电磁驱动,这就是感应电动机的原理。这有利于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加强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有条件的可以看实物或带学生参观,以增加实际知识。

3、课本中的感应电动机的内容,简要地介绍了感应电动机的转动原理,其中的核心内容是旋转磁场概念。建议教师如果可能的话,应找一台电动机,拆开了让学生看一看各个部分的形状。三相感应电动机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很广泛,能让学生看一些实际例子。

感应电动机

幻灯片、感应电动机模型、学生电源、旋转磁铁

一、知识回顾

电磁驱动现象说明

二、新课教学:

感应电动机

1、过回忆绍电磁驱动现象:在u形磁铁中间放一个铝框,如果转动磁铁,造成一个旋转磁场。铝框就随着转动。这种电磁驱动现象。

告诉学生感应电动机就是应用该原理来工作的。

2、旋转磁场的产生方法:

旋转磁铁可以得到旋转磁场

在线圈中通入三相交流电也可以得到旋转磁场。

3、感应电动机的结构介绍

定子:固定的电枢称为定子

转子:中间转动的`铁心以及铁心上镶嵌的铜条叫转子

4、鼠笼式电动机模型介绍

感应电动机的转子是由铁芯和嵌在铁芯上的闭合导体构成的。闭合导体是由嵌在铁芯凹槽中的铜条(或铝条)和两个铜环(或铝环)连在一起制成的,形状像个鼠笼,所以这种电动机也叫鼠笼式感应电动机。

5、感应电动机的转动方向控制

由于感应电动机的构造简单,因此如果要改变转子的转动方向,只需要把定子上的任意两组线圈的电流互换一下就就可以通过改变旋转磁场的旋转方向来改变转子的转动。

这种电动机在制造、使用和保养上都比较简单,被广泛应用在工农业生产上。

优质高二物理教案范文(21篇)篇十三

1、知道“便于远距离输送”是电能的优点之一。知道输电的过程。了解远距离输电的原理。

2、理解各个物理量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3、充分理解;;中的物理量的对应关系。

4、知道什么是输电导线上的功率和电压损失和如何减少功率和电压损失.

5、理解为什么远距离输电要用高压.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自学能力。

2、通过例题板演使学生学会规范解题及解题后的思考。

3、通过远距离输电原理分析,具体计算及实验验证的过程,使学生学会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两种基本方法:理论分析、计算和实验。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对我国远距离输电挂图展示,结合我国行政村村村通电报导及个别违法分子偷盗电线造成严重后果的现象的介绍,教育学生爱护公共设施,做一个合格公民。

2、教育学生节约用电,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建议

教材分析及相应的教法建议

1、对于电路上的功率损失,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自己从已有的直流电路知识出发,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2、讲解电路上的电压损失,是本教材新增加的。目的是希望学生对输电问题有更全面、更深人和更接近实际的认识,知道影响输电损失的因素不只一个,分析问题应综合考虑,抓住主要方面。但真正的实际问题比较复杂,教学中并不要求深人讨论输电中的`这些实际问题,也不要求对输电过程中感抗和容抗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教学中要注意掌握好分寸。

3、学生常常容易将导线上的电压损失面?与输电电压混淆起来,甚至进而得出错误结论。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澄清认识。这里要注意,切不可单纯由教师讲解,而代替了学生的思考,否则会事倍功半,形快而实慢。

4、课本中讲了从减少损失考虑,要求提高输电电压;又讲了并不是输电电压越高越好。希望帮助学生科学地、全面地认识问题,逐步树立正确地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观点和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1)理论分析如何减少输电过程的电能损失。

(2)远距离输电的原理。

2、难点:远距离输电原理图的理解。

3、疑点:的对应关系理解。

4、解决办法

通过自学、教师讲解例题分析、实验演示来逐步突破重点、难点、疑点。

优质高二物理教案范文(21篇)篇十四

知识目标。

1、知道回旋加速器的基本构造和加速原理.。

2、了解加速器的基本用途.。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本节重点是回旋加速器的加速原理.在通过前面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规律的学习,学生通过反复习电场的相关知识后在理解本节知识时比较容易,需要强调的是:

1、加速电场的平行极板接的是交变电压,且它的周期和粒子的运动周期相同.。

2、当粒子加速到接近光速时,加速粒子就不可能了.。

在讲解时,教师可以通过介绍中国高能粒子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开发以及研制过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回旋加速器。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知道回旋加速器的基本构造和加速原理.。

2、了解加速器的基本用途.。

(二)能力训练点。

(三)德育渗透点。

(四)美育渗透点。

二、学法引导。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回旋加速器的加速原理.。

2、难点。

加速电场的`平行极板接的是交变电压,且它的周期和粒子的运动周期相同.。

3、疑点。

当粒子加速到接近光速时,加速粒子就不可能了.。

4、解决办法。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回旋回速器挂图。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略)。

(二)整体感知。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直线加速器。

我们知道电场可以对带电粒子加速,如果加速电压为。

u

带电粒子电量为。

q

.带电粒子从静止可加速到能量,由于电压的限制,所以一次加速后粒子获得的能量较小,如何获得较大的能量呢?(让学生充分讨论.)可采取多级加速的办法,经过几次加速后粒子的能量,所以直线加速器可使粒子获得足够大的能量.但它占地面积太大,能否既让带电粒子多次加速,获得较高能量,又尽可能减少占地面积呢?(让学生展开想象)。

2、回旋加速器。

等于多少呢?

(让学生回答)。

请同学们讨论:加速粒子的最终能量由哪些因素决定?

和加速器的半径.

请同学们课后思考,为什么带电粒子加速后的能量与加速电压无关呢?

3、回旋加速器和直线加速器的比较。

介绍我国正、负电子对撞机.。

(四)总结、扩展。

八、布置作业。

九、板书设计。

一、直线加速器。

1、单级加速。

2、多级加速。

二、回旋加速器。

1、交变的加速电压周期。

t

2、多次回旋加速后的能量。

三、直线加速器与回旋回速器比较。

优质高二物理教案范文(21篇)篇十五

阅读下列表:

与介质、温度有关,标准状况下,空气中声速为332m/s,运算时常取340m/s

声波的波长范围

1.7cm――17cm

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范围

20hz――20000hz

优质高二物理教案范文(21篇)篇十六

充分运用多媒体的视听优势,全方位、多角度展示这个运动的世界:人在林道上行走;汽车在公路上奔驰;飞机在天空中翱翔;小鸟在树林中飞翔;月球绕地球转动;地球绕太阳转动;整个宇宙的成千上万个星系都在运动。

让学生体验到我们生活的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我们就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

这里让学生再列举自己认识的一些运动现象,结合多媒体展示和学生举例自己得出:世界是运动的。

二、人文视野中的运动世界。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们总是不断地用不同的方式感知和描述这个运动的世界:诗人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赞美运动;画家用形态和色彩描绘运动;音乐家用旋律和节奏表现运动。

充分鼓励学生说出描述运动的诗词、音乐、绘画、词汇等。

例如在诗词方面举出他们学过或看过的各种诗句。教师可依据学生说出的一些诗句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如绝句·登天门山等)。

在音乐和绘画方面学生可能举出得少些,教师可用多媒体展示:古曲《流水》、梵高的《星夜》、毕加索的《沐浴的玩球者》或祖国的传统国画等。鼓励学生用语言描述音乐和绘画所表现出的运动情景。

在词汇方面学生可以说出“上升、下落、跑步、转动、飞奔”等。

教师活动:展示诗词、音乐、绘画等,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情感去体验运动的各种形式。

学生活动:讨论和交流,说出描述运动的`诗词、词汇等,能说出古曲《流水》中是如何描述运动的,能描述绘画中表现运动的各种方式。

三、科学视野中的运动世界。

科学家又是如何来描述这个运动的世界的呢?

科学家用特定的概念、数学工具及实验方法来描述与研究运动。

同学们,你们对科学上所说的运动是如何认为的呢?

学生活动: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后能说出物体位置的改变就称为运动。

教师指出:物理学中所说的机械运动(mechanicalmotion)是指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

这里说的另一个物体,即事先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做参照物(referenceobject)。

然后引导学生说出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称这个物体是静止(rest)的。用多媒体展示动画:一女孩站在树的对面静止不动或从同学身旁飞驰而过的火车等。

引导学生说出:从女孩这方面来看,树木和她自己的位置关系没有改变。(可再展示运动和静止的概念)。

引导学生说出:看来说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是相对于选定的参照物来说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改变了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反之,就是静止的。

因此,我们描述物体运动或静止时都要特别说明是以什么为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结论常常会不一样。

优质高二物理教案范文(21篇)篇十七

课时:2

课题:认识磁场

1、了解电流的磁场,理解磁感应强度、磁力线、磁通、磁导率、磁场强度磁导率等概念。

2、理解磁场的几个基本物理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掌握通电直导线和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方向的判断方法。

4、培养学生关注细节,认真思考的习惯。

1、磁力线、磁感应强度、磁通、磁导率和磁场强度的概念。

2、电流的磁效应及安培定则的应用。

磁感应强度概念的建立。

利用课堂实验对磁体的磁场、通电导体的磁场进行演示、讲解。

1、导入和实验演示20分钟。

2、奥斯特的故事引出电流的磁效应20分钟。

3、磁场的基本物理量30。

4、总结和习题练习10分钟。

结合本节课知识,搜集生活中电流磁效应的具体实例并进行分享。

2、磁极之间不接触而会有作用力,他们之间通过什么发生作用呢?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疑惑。

通电导线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

分析:

在磁体或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着磁场,磁场使得磁极间没有接触却有相互作用力。试验中,小磁针在不同位置受到的作用力不同,说明不同的位置磁场的强弱不同。

1、磁体与磁极

某些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金属或者它们的合金的性质称为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称为磁体。

2、磁场与磁力线

磁体两端磁性最强的区域叫做磁极。

磁力线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磁力线是互不交叉的闭合曲线。在磁体外部由n极指向s级,在磁体内部由s极指向n极;磁力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即小磁针在该点静止时的n极指向;磁力线的疏密程度反映了磁场的强弱。磁力线越密集,表示该处磁场越强,磁力线越稀疏,表示该处磁场越弱。

3、电流产生的磁场(由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的故事引入)

通电直导体产生的磁场: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用右手握住直导体,让伸直的大拇指指向电流的方向,则其余四指所环绕的方向就是磁力线的方向。

通电螺线管产生的磁场: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弯曲的四指与电流的方向一致,则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螺线管内部磁力线方向(即大拇指指向通电螺线管的n极)。

磁场相关物理量

1、磁通

通过与磁场方向垂直的某一面积上的磁力线的`总数,叫做通过该面积的磁通量,简称磁通,用字母表示,单位为特斯拉(t)。

3、磁导率

磁导率是表示介质对磁场影响程度的一个物理量,=4πx10-7h/m。

把任一物质的磁导率的比值称为相对磁导率,用表示,单位为安每米(a/m)。

磁场强度只与线圈中的电流及线圈的几何尺寸有关,而与媒介质的磁导率无关。

1、回顾本次所学知识,强调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加深理解与记忆。

2、通过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的故事你有什么感触?

1、“磁力线始于n极,终于s极”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2、“磁通”与“磁感应强度”这两个概念有何区别?有何联系?

3、磁力线的特点有哪些?

本节课除了完成要求的知识点讲解外,引入奥斯特的生平故事,重点的强调学习和生活中要学会做有心人,在细微中发现大奥妙,解决大问题。奥斯特的发现将电和磁联系在一起,后人在此基础上发明了很多有益于人类生活的东西。

优质高二物理教案范文(21篇)篇十八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知道点电荷量的概念。

2。了解静电现象及其产生原因;知道原子结构,掌握电荷守恒定律

3。知道什么是元电荷。

4。掌握库仑定律,要求知道知道点电荷模型,知道静电力常量,会用库仑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2、通过对原子核式结构的学习使学生明确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但对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不变。

3、类比质点理解点电荷,通过实验探究库仑定律并能灵活运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和库仑力

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相关问题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相关问题,库仑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丝绸,玻璃棒,毛皮,硬橡胶棒,绝缘金属球,静电感应导体,通草球,多媒体课件

第1节电荷库仑定律(第1课时)

(一)引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闪电撕裂天空,雷霆震撼着大地。

师:在这惊心动魄的自然现象背后,蕴藏着许多物理原理,吸引了不少科学家进行探究。在科学,从最早发现电现象,到认识闪电本质,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一些人还为此付出过惨痛的代价。下面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果本第2页“接引雷电下九天”这一节,了解我们人类对闪电的研究历史,并完成下述填空:

电闪雷鸣是自然界常见的现象,蒙昧时期的人们认为那是“天神之火”,是天神对罪恶的惩罚,直到1752年,伟大的科学家___________冒着生命危险在美国费城进行了的风筝实验,把天电引了下来,发现天电和摩擦产生的电是一样的,才使人类摆脱了对雷电现象的迷信。

师强调:以美国科学家的富兰克林为代表的一些科学家冒着生命危险去捕捉闪电,证实了闪电与实验室中的电是相同的。

雷电是怎样形成的?(大气中冷暖气流上下急剧翻滚,相互摩擦,云层就会积聚电荷,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瞬间发生大规模的放电,就产生了雷电)物体带电是怎么回事?电荷有哪些特性?电荷间的相互作用遵从什么规律?人类应该怎样利用这些规律?这些问题正是本章要探究并做出解答的。

师:本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解几种静电现象及其产生原因,电荷守恒定律

(二)新课教学

复习初中知识:

师:根据初中自然的学习,用摩擦的方法可使物体带电,请举例说明。

生:用摩擦的方法。如: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橡胶棒带负电。

演示实验1:先用玻璃棒、橡胶棒靠近碎纸屑,看有什么现象?然后用绸子摩擦玻璃棒或用毛皮摩擦橡胶棒,再靠近碎纸屑看有什么现象?让学生分析两次实验现象的异同;并分析原因。

教师总结:摩擦过的物体性质有了变化,带电了或者说带了电荷。带电后,能吸引轻小物体,而且带电越多,吸引力就越大,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我们说此时物体带了电。而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就叫做摩擦起电。

人类从很早就认识了摩擦起电的现象,例如公元1世纪,我国学者王充在《论衡》一书中就写下了“顿牟掇芥”一语,指的是用玳琩的壳吸引轻小物体。

后来人们认识到摩擦后的物体所带的电荷有两种: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的所带的电荷是一种,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是另一种。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优质高二物理教案范文(21篇)篇十九

(1)知道什么是等温变化;。

(2)掌握玻意耳定律的内容和公式;知道定律的适用条件。

1.2过程与方法。

带领学生经历探究等温变化规律的全过程,体验控制变量法以及实验中采集数据、处理数据的方法。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切身感受物理现象,注重物理表象的形成;用心感悟科学探索的基本思路,形成求实创新的科学作风。

2.教学难点和重点。

重点:让学生经历一次探索未知规律的过程,掌握一定质量的气体在等温变化时压强与体积的关系,理解p-v图象的物理意义。

难点:学生实验方案的设计;数据处理。

3.教具:

塑料管,乒乓球、热水,气球、透明玻璃缸、抽气机,u型管,注射器,压力计。

4.设计思路。

学生在初中时就已经有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概念,生活中也有热胀冷缩的概念,但对于气体的三个状态参量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是不清楚的。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证精神。这节课首先通过做简单的演示实验,让学生明白气体的质量、温度、体积和压强这几个物理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然后与学生一道讨论实验方案,确定实验要点,接着师生一道实验操作,数据的处理,得出实验结论并深入讨论,最后简单应用等温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优质高二物理教案范文(21篇)篇二十

关于安培力这一重要的内容,需要强调:

1、安培力的使用条件:磁场均匀,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

2、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时,安培力具有最小值。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安培力具有最大值。

教法建议

由于前面我们已经过电场的有关知识,讲解时可以将磁场和电场进行类比,以加深学生对磁场的有关知识的理解。例如:电场和磁场相互对比,电场线与磁感线相互对比,磁感应强度与电场强度进行对比等等。

在上一节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回忆电场强度的定义,对比说明引入磁场强度的定义的思路是通过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的研究得出的。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磁场,可以在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1 、理解磁感应强度b的定义及单位.

2 、知道用磁感线的疏密可以形象直观地反映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3 、知道什么叫匀强磁场,知道匀强磁场的磁感线的分布情况.

5 、会用左手定则熟练地判定安培力的方向.

及b的定义式.结合练习法使学生掌握左手定则使用.

1 、重点

(1)理解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大小的决定因素,掌握电流与磁场垂直时,安培力大小为:

(2)掌握左手定则.

2 、难点

对左手定则的理解.

3 、疑点

磁场方向、电流方向和安培力方向三者之间的空间关系.

4 、解决办法

1课时

铁架台、三个相同的蹄形磁铁、电源、滑动变阻器、电键、导线.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的意义,借助墙角(或桌角)帮助学生建立三维坐标空间,理解掌握左手定同.

(一)明确目标

(略)

(二)整体感知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2 、决定安培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利用演示实验装置,研究安培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与电流的大小有关.

(2)与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长度有关.

(3)与导线在磁场中的放置方向有关.

3 、磁感应强度

4 、安培力的大小和方向.

根据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可得通电导线垂直磁场方向放置时所受的安培力大小为:

举例计算安培力的大小.

优质高二物理教案范文(21篇)篇二十一

3、知道库仑扭称的原理。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结果及结合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点电荷的研究,让学生感受物理学研究中建立理想模型的重要意义;

2、通过静电力和万有引力的类比,让学生体会到自然规律有其统一性和多样性。

1、建立库仑定律的过程;

2、库仑定律的应用。

库仑定律的实验验证过程。

实验探究法、交流讨论法。

引入新课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这让我们对电荷间作用力的方向有了一定的认识。我们把电荷间的作用力叫做静电力,那么静电力的大小满足什么规律呢?让我们一起进入本章第二节《库仑定律》的学习。

活动一:思考与猜想。

同学们,电荷间的作用力是通过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来表现的,

因此,我们应该研究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可是,生活中带电体的大小和形状是多种多样的,这就给我们寻找静电力的规律带来了麻烦。

早在300多年以前,伟大的牛顿在研究万有引力的同时,就曾对带电纸片的运动进行研究,可是由于带电纸片太不规则,牛顿对静电力的研究并未成功。

(问题1)大家对研究对象的选择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在静电学的研究中,我们经常使用的带电体是球体。

(问题2)带电体间的作用力(静电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猜想。

定性探究电荷间的作用力与影响因素的关系。

实验表明:电荷间的作用力f随电荷量q的增大而增大;随距离r的增大而减小。

(提示)我们的研究到这里是否可以结束了?为什么?

这只是定性研究,应该进一步深入得到更准确的定量关系。

(问题3)静电力f与r,q之间可能存在什么样的定量关系?

你觉得哪种可能更大?为什么?(引导学生与万有引力类比)。

活动二:设计与验证。

实验方法。

(问题4)研究f与r、q的定量关系应该采用什么方法?

控制变量法——(1)保持q不变,验证f与r2的反比关系;

(2)保持r不变,验证f与q的正比关系。

实验可行性讨论、

困难一:f的测量(在这里f是一个很小的力,不能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量,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实现对f大小的间接测量吗?)。

困难二:q的测量(我们现在并不知道准确测定带电小球所带的电量的方法,要研究f与q的定量关系,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吗?)。

(思维启发)有这样一个事实:两个相同的金属小球,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互相接触后,它们对相隔同样距离的第三个带电小球的作用力相等。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球接触后等分了电荷)。

(追问)现在,你有什么想法了吗?

实验具体操作定量验证。

实验结论:两个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得出库仑定律同学们,我们一起用了大约20分钟得到的这个结论,其实在物理学发展史上,数位伟大的科学家用了近30年的时间得到的并以法国物理学家库仑的名字来命名的库仑定律。

读过牛顿著作的人都可能推想到:凡是表现这种特性的相互作用都应服从平方反比定律。这似乎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就可以得到电荷间作用力的规律。正是这样的类比,让电磁学少走了许多弯路,形成了严密的定量规律。马克·吐温曾说“科学真是迷人,根据零星的事实,增添一点猜想,竟能赢得那么多的收获!”。科学家以广博的知识和深刻的洞察力为基础进行的猜想,才是最具有创造力的思维活动。

然而,英国物理史学家丹皮尔也说“自然如不能被目证那就不能被征服!”

1785年库仑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用自己设计的扭称精确验证得到了库仑定律。(库仑扭称实验的介绍:这个实验的设计相当巧妙。把微小力放大为力矩,将直接测量转换为间接测量,从而得到静电力的作用规律——库仑定律。)。

1.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数学表达式:

(说明),叫做静电力常量。

3.适用条件:(1)真空中(一般情况下,在空气中也近似适用);

(2)静止的;(3)点电荷。

(强调)库仑定律的公式与万有引力的公式在形式上尽管很相似,但仍是性质不同的两种力。我们来看下面的题目:

例题1:(通过定量计算,让学生明确对于微观带电粒子,因为静电力远远大于万有引力,所以我们往往忽略万有引力。)。

(过渡)两个点电荷的静电力我们会求解了,可如果存在三个电荷呢?

(承前启后)两个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不因第三个点电荷的存在而有所改变。因此,多个点电荷对同一个点电荷的作用力等于各点电荷单独对这个点电荷的作用力的矢量和。

例题2:(多个点电荷对同一点电荷作用力的叠加问题。一方面巩固库仑定律,另一方面,也为下一节电场强度的叠加做铺垫。)。

(拓展说明)库仑定律是电磁学的基本定律之一。虽然给出的是点电荷间的静电力,但是任何一个带电体都可以看成是由许多点电荷组成的.。所以,如果知道了带电体的电荷分布,就可以根据库仑定律和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带电体间静电力的大小和方向了。而这正是库仑定律的普遍意义。

本堂小结(略)。

1、课本第8页的“科学漫步”栏目,介绍的是静电力的应用。你还能了解更多的应用吗?

2、万有引力与库仑定律有相似的数学表达式,这似乎在预示着自然界的和谐统一。课后请同学查阅资料,了解自然界中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及统一场理论。

相关范文推荐

    热门部队政治教育心得(案例19篇)

    写心得体会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录和加深对于某个问题或经历的认识。下面是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案例分析和经验总结,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实用办理饭卡申请书大全(17篇)

    在撰写申请书时,准确表达自己的意图和动机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你正在写申请书但感到困惑,不要担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申请书范文供您参考。尊敬的公司领导:您好

    最热参观学校地理的心得体会(模板16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梳理自己的思路,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接下来是一些写心得体会的实例和思路,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启发。在教育局郑主任的

    优质建设沧州心得体会总结范文(14篇)

    总结范文是培养我们自我反思和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以下是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沧州是河北省的一个重要城市,也是京津冀城市群的一

    精选思想破冰心得体会大全(17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回顾过去的成绩和失误,从中学习和成长。在下面,我将为大家推荐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参考和借鉴。随着时代的变迁

    最优学礼仪的心得体会大全(21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他人,起到互相学习的作用。以下是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样例,希望对大家撰写自己的心得体会有所帮助。微笑服务是从事高速道路等服务

    2023年乡镇心得体会(汇总18篇)

    心得体会是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积累经验和成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近年来,乡镇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

    精选幼儿防走丢感悟心得体会范文(13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加深对于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找到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阅读和学习。作为家长,我们都有一种共同的感受,

    专业产品采购合同大全(16篇)

    采购部门需要与供应商建立有效的合作关系,以确保物品和服务的质量、交付和价格等方面的协调。采购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涉及到物资来源、价格谈判、供应商

    精选十大案例警示心得体会(模板20篇)

    心得体会是对一段时间内的工作和学习经历进行梳理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改进自己。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写作提供一些思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