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得体会范文(14篇)

时间:2023-11-05 作者:飞雪精选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得体会范文(14篇)

心得体会是对经验和教训的深入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

精选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得体会范文(14篇)篇一

上思想政治课是教师在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特别是在初中阶段,上思想政治课的教师要教育、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此,就要求老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教育技巧灵活。思想政治课的改革与素质的实施,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创新,学校德育工作的加强等等,都与教师的才能与素养的提高分不开的。

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教育技巧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才能和素养,一名教师只有具备较高的教育技巧,才能适应千变万化的条件,随机应变地、创造性地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突如其来的教育、教学问题,否则,即使你有高谈阔论的理论也无法成为实际的好教师。

在教学的实践中,广大教师对教育的机能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我们在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时,会发现他们都非常善于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恰如其分地把握教育的时机和分寸,方式方法灵活自如,语言通俗、生动,分析精辟入理,富于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显示出一名政治教师的聪明才智,即高度的教育技巧。但与此同时,一部分教师由于对教育技巧的含义、表现及其培养途径等缺乏了解,在实际工作中只对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比较重视,而对培养自己的教育、教学才能则往往重视不够,认为只要自己有了:“一杯水”,就一定能给学生“一滴水”,殊不知,如果缺乏教育技巧灵活和才能,没有把握学生思想脉搏、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为主体地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则连“半滴水”都得不到。另一部分教师在目前的观念常常把教育的技巧理解为是管理学生,维持秩序的一种应急手段。这些误解,往往影响着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培养自己教育的智慧才能的自觉性,妨碍了他们教学水平的提高。

教育机智,即是教师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的独特结合和综合表现。技巧有效地发现和处理各种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具体表现有如下几个方面:

近年来,“思想政治课”的教材有所变革。如:在初中阶段,原来初二年主要是上“社会发展简史”,而现在是上有关的法律知识,对于这种不同教材,就有不同的要求,要对症下药,才会有的放矢。如果缺乏针对性,就好比射箭没找到靶子,治病没找到病因。只能陷于枯燥无味的空洞说教,有的甚至在朗读教材。如果善于发现问题,并能迅速准确地抓住问题的本质和妥善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这非易得之。所以它要求教师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判断力。

改进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关键是要理论联系实际、善于因势利导、创造性地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社会、理解人生,解决周围各种思想认识问题,从而解开学生思想上的“疙瘩”,因势利导地对其进行教育,更需要教师有高度的教育技巧和智慧。

对于课堂上突然出现的问题,这是常见的事,不足为奇。但要能及时地作出正确的反应,机智果断地给以恰如其分地处理,不仅可以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表现出教师在巧妙处理问题的聪明才智,还会使学生亲身感受到政治课教学所独具的魅力,从而增强学生对该科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欲速则不达”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切莫急于求成,而应恰如其分地掌握分寸,不仅是教师在教育机智的重要表现,也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必要条件。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区分层次,以理服人,讲求实效,以情感人。

教育的技巧才能不是天生的,而是教师在长期实践的经验积累。那么,政治教师要具有更高的教育机智技巧,主要应通过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首先,高度的思想道德境界和理论知识修养,是教育机智才能赖以培养和提高的坚实基础。

教育机智的才能,首先来自于教师本身的道德修养,只有具备较高的道德境界,才能变得耳目聪明、灵活,潜移默化。许多问题连教师自己都没有很好地解决,怎么谈得上机智灵活地去教育学生呢而丰富的知识;较高的理论修养水平是教育机智的基础,虽然教师有了“一杯水”,并不一定就能保证交给学生“一滴水”,但教师这“一杯水”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只有这样,才能居高临下,灵活自如地驾驭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各种问题具有准确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游刃有余地进行处理,否则教学时只能照本宣科,遇到问题就会措手不及,捉襟见肘,教育机智便无从谈起了。

其次,深刻了解学生的思想、知识和心理特征,是教育机智才能得以发挥和发展的基本前提。

对学生了解得越透彻,教师的才能也就越能充分地发挥。青少年学生的可塑性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均尚未定形,处在“断乳期”,他们的心理时起时伏,这就需要教师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平常就应以课堂教学作铺垫作用,才能有针对性,使教师教学才能得到发挥。再次,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是教育机智才能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的内部动力。国家的兴旺发达,社会的进步,历史车轮的前进,人类文明的发展等都在于教育。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只有自觉地意识到自己对社会,对学生所承担的责任,他才能千方百计地努力去追求尽可能完美的教学效果,从而使自己的教学才能得到不断锻炼和提高。

最后,自己勤奋进取,虚心向他人学习,勇于探索创新,善于积累和总结,是教育机智才能不断提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每个有责任感的教师都想自己能在教学上挥洒自如,教学效果良好,给学生有个好的印象。这并非每人均有办法掌握这种高超的教育艺术才能,在同样起点的条件下,有的教师进步较快,有的停滞不前,关键就在于个人主观努力程度的不同,要能大胆创新,注意总结,借鉴别人的经验,联系自己实际,才能得到启发,才能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教育机智才能。

总之,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的好坏是与广大教师的教育机智分不开的,而这种才能的培养和发展,则要依靠教师自觉地加强各方面的修养和锻炼,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只有通过勤奋进取,不断追求,勇于探索,才能登上这座教育艺术之峰。

以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身份,我来到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在这两三个月的工作中,我觉得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工作琐碎、细小,而且责任大、风险高,并不是一份想象中的轻松容易的工作。

在现阶段社会转型期这个大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冲击,如:网络文化,扩招后师资的短缺,学生构成的复杂,独生子女的增多,家庭贫富悬殊,都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一些影响,增加了一定困难。所以为了能够顺利地开展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思想动态,还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整体素质,争取做到与时俱进。

对于我院这么一个处在新生阶段,具有无限发展潜力的学员来说,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到学生公寓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因此,在学生公寓正确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其工作的核心,也是其日常工作的主旋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旨应该是为学生的切身利益,学院正常教学秩序和大局稳定服务;目的是为保证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使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品质。这项工作看似平常、细小,实则关系重大。

1、及时掌握、了解学生真实想法和思想动态。这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和必备条件开展这项工作要从多方面入手,通过和学生谈心,从同学和老师处了解以及与家长的联系等多种渠道,了解学生的基本信息及情况。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细心的观察,来探询学生的细微的思想变化,从而作到对学生细致的深入的了解。

2、及时处理学生中发生的问题。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基本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自身的问题。这方面的问题包括学生的思想变化,情绪波动,身体状况,生活困难,家庭变故等方面。对于这样的问题,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有责任心、耐心、还要有爱心。尤其对于那些在众人眼中的问题学生,更不能带有色眼镜看待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具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及时发现他们身上值得别人学习和肯定的地方,因人而异,区别对待,用爱心感化,呵护,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做到有的放矢。另一方面是学生之间的问题。这类问题一般是指学生之间的突发事件。对于突发性事件事前难以预知,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较强的业务水平与应激能力,提前通过对学生的了解,观察观测事情的变化,在事态发生的前期及时有效的解决,防止继续恶化。对于处理学生中的问题,做到有错必纠,纠必有力,并且在平时工作中能把关爱给每一个学生,从一定程度上说就是良好的完成了本职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份务实的工作,要真抓实干。作为一名管理者,首先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高尚的人格,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在理论修养方面,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合我院“国粹立行,文化立院”的办学特色,深入加强自身的理论水平,为以后的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保障。

其次,加强自身素质建设。身教重于言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树立自身的良好想象,以此来增强自己的说服力和感召力。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首先自己不做。

再次,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在工作中勤于思考,善于观察,认真分析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解决存在的问题。树立“学生事无小事”的观念,“用爱心,用责任作教育”。只有有了爱心,从内心深处热爱才会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认真细致的了解学生,真心真意的帮助学生。

最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务实的工作,在工作中不仅要关注到每一个细微的环节,而且要把工作落到实处,真正做到为学生着想,为学生服务。

总之,做好学生工作就是“一切为了学生和为了学生的一切”。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充实自己,结合我院的文化特色,全面细致而又有重点地开展工作,并努力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真正做到管理学生、服务学生、热爱学生,使自己的工作能有新的成绩。

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高等学校工作中十分必要和迫切。这种必要性和迫切性来自于我们的社会生活发生的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以及大学生思想道德可塑性强等特点。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那么,他们就容易被不健康甚至腐朽的思想文化所侵蚀。

高等学校的性质主要是通过它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表现出来的,而这种素质的培养又主要靠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来实现的。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教育学生,不仅是实现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目标所必需,也是意识形态斗争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实践一再证明,即使在社会主义思想占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一旦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有所放松,许多不正确的思想就会出来寻找自己的市场。

从社会来说,一些错误的思想和文化在我国社会生活的不少领域时有反映,并通过各种渠道直接、间接地影响着大学生。从当代的学生情况看,他们虽然热爱祖国,愿意振兴中华,但有的缺少长期艰苦创业的思想准备和献身精神,有的尚不能正确地进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对比,盲目崇拜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他们拥护改革,但由于对中国的历史和现状缺乏深切的了解,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肤浅,对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有时产生偏激情绪;他们渴望成才,但不少人存在着轻视政治的倾向,法纪观念淡薄,道德水平不高。可见,不能认为大学生毕业后就能自然而然地成为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人才。必须经过深入的系统的思想教育,使他们具备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思想政治素质,他们才能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占主导地位。

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学校的德育工作,他指出:“要加强各级学校的政治教育、形势教育、思想教育,包括人生观教育、道德教育。”学校教育就是要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但应当指出的是,在这里德育是起主导作用,占有主导地位,这是因为:

第一,从本质上讲,德育就是要把反映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政治关系和其他关系的立场、观点、思想意识、行为规范等社会意识形态灌输到后代身上去。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两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一定不能让我们的青少年作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俘虏,那绝对不行。”德育的重要作用就在于:一方面可以使青年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道德观念、行为习惯,从而调节他们的行为,维护社会主义社会中个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正确关系;另一方面,可以使他们树立科学的理想和信念,并使这种理想和信念转化为能动的精神力量,有力地支配着他们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的预定目标而奋斗。

第二,德育以其方向性贯穿于智育、体育、美育当中,起着主导作用。恩格斯说:“行为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成他的愿望和动机,才能使他们行动起来。”邓小平同志也曾说过:“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政治觉悟越是高,为革命学习科学文化就应该越加自觉越加刻苦。”大学生只有树立起正确的政治方向,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动机,智育、体育的培养和锻炼才能有强大的精神动力。

第三,科学的思想方法是学好专业和从事学术研究的方法论基础。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能帮助学生掌握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而使他们形成科学的思想方法,培养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去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教育大学生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不仅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学生成才的强大动力和前提条件。毛泽东同志说:“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卓有成效地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使他们全面发展的中心环节。

最后,思想政治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高等院校的性质、任务和特点,决定了它的重要地位和责任。高等院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在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是二十一世纪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他们不仅要具有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具有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良好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人才良好素质的培养有赖于学校对他们进行良好的精神文明教育、熏陶和锻炼。高等院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对于培养合格人才,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也决定了高等院校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基地。

高等学校不仅以现代科学、进步文化、革命理论丰富和传播精神文明,而且要求对大学生在更高的科学理论和文化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想、道德、法制、纪律等方面的教育,使其成为时代需要的在政治素质、思想觉悟、品德修养、智慧能力上都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好坏,对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大学生是我国青年中文化素养较高的一部分,他们学习和生活在高等学校,是备受社会关注的一个群体。当代大学生与社会的联系比过去要广泛的多,他们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影响着社会风尚。由此可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成果具有十分广泛的社会意义,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示范和激励作用的重要部分。因此,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关系到我们的事业将由什么样的一代人来继承,关系到我们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能否代代相传的关键。

精选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得体会范文(14篇)篇二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方方面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物质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是我国社会的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也有了很大变化;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而导致的国家间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相互渗透,尤其是西方文化的进入影响了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近些年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使得中职生的学习、交流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所有这些都对中职生思想道德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要使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只有真正把这项工作做好了,才能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代代相传,长治久安。对于学校来说,党和政府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多么的重视?为此学校要十分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最大程度地调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积极性。

关键词:学生。

教育。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要引起社会各界、特别是学校本身应高度重视。同时,学生自身面临的压力,给学校政治教育工作也带来了新情况。当前,部分中职学校出现学生思想政治管理难等现状,主要表现在:中职生政治意识淡漠,缺乏理想信念,法制、纪律意识淡薄,道德意识不强,文明修养缺乏等。结合本人工作实践和结合我校的实际,对如何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浅谈一些想法。

一、要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的同时,重视学生的第二课堂。

三、要发挥各部门的育人功能,深入发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教育融入中职生学习的每个环节,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要重视课堂教育,又要注重拓展多途径。四要深入开展社会实践的同时,开展好理论学习、学术科技、文化体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五要开展谈心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处理好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具体问题。六要选派一批高素质的政治辅导员与学生同吃、同住、同生活,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加强与学生的思想沟通。

二、从学生关心的问题入手,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教育。

目前,学生独生子女增多,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学生学习,就业压力的增强,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成为学校的一项新任务,这已是学生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从学生的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多联系学生身边的事例,这方面主要可以采取多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疏导、民主理论、学生参加的方法,多用学生的语言等等。这样能有效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发挥学生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开展生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校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等活动。如今,网络已成为学生接受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学校通过网站开展一些思想教育栏目和工作信息等形式,同时,及时根据学生关心的问题提供帮助和指导,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培养中职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加强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同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一样,是一项民心工程、希望工程。做好这项工作,最重要的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中职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三贴近”,加强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是增强中职生思想工作的针对性的关键。这方面从一切为学生成长的角度,深入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所需。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从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入手,树立学生服务的思想,用事实说话,榜样引导,学生熟悉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方式,把思想工作做实,做深,做好。这方面学校可以组织中职生志愿团体,参加医疗资询,义务家教等不同形式的志愿者活动,通过这些活动锻炼了自我,服务了社会,培养了社会责任感。二要正面教育以情感人。按照“以学生为本”的要求,加强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要有民主平等的作风。以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为基础,才能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主要以确立正面教育为主、教育者先行,以人为本、以情感人、注重道德实践的原则,使思想教育贯穿学生在校经历的始终。应开展一些如:“杰出校友访谈”、演讲比赛等活动,这些是最直接、最有说服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三要教育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把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始终摆在重要位置,这就是说,当教育者必须为学生做出表率,同时,要做学生的贴心人,领路人。为此,在学校里要进一步开展教师形象工程和教师德育活动。还可以确定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路,各方面形成合力,做出成效。按照“以学生为本”的要求,要始终坚持“三贴近”,让思想政治工作进学校、进课堂。

教师要在学生中树立好的榜样,让榜样的无穷力量影响到学生,以达到塑造学生灵魂的目的。因此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与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可以开展“光荣榜上有我,我是最棒的”等创先争优活动,及时树立先进典型,对先进人物如劳动积极者、拾金不昧者、助人为乐者、爱护公物者进行宣传,在学校、在班上营造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的良好氛围。用先进人物良好的品行、情操和人格去感染他们,教育他们,这样才能见贤思齐,心悦诚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更富号召力,更富感染力,对教育学生,鼓舞学生,鞭策学生有巨大的推动力量。做思想政治工作要善于发现、培养和宣传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大张旗鼓地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可以使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以此来凝聚、团结、激励学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精选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得体会范文(14篇)篇三

在当今社会,德育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德育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它不仅包括学生的品德、习惯和道德观,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独立能力和发挥社会作用的重要途径。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需要有机会思考和反省自己在教育中的角色和作用,以便更好地处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

第二段:教育的目标。

加强学生德育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而健康的成长。在德育教育中,我们应该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价值观和与人沟通的能力。这些价值观将有助于他们在成年后独立思考和做出决策时,更好地展现出公民的责任和良好的品格。

第三段:教育的策略。

加强学生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之一是建立个人与集体的沟通桥梁。教师应该尊重每位学生,给予他们信任,并不断地与他们沟通。通过群体和个人讨论,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同时也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始终鼓励学生付出努力并以行动表现自己的态度。

第四段:教育的影响。

加强学生德育教育的积极影响是明显的。学生会更加尊重自己和他人,并着眼于未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观。他们还将更加注重社会道德及合法事宜,并向着积极的目标不断努力。在学习和生活中树立公民价值观,更能促进学生全面而健康的成长。

第五段:总结。

总之,教育德育教育是重要的,它可以使学生具备潜力,后者可以发挥他们的事业并造成积极的变革。鼓励学生积累新技能和增强个人信心,并且引导他们适应社会事务和合法活动,有助于学生在未来自信地与人交往并改变社会局面。加强教育德育教育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只有加强德育教育,我们才能为学生的未来和社会发展做出最有益的贡献。

精选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得体会范文(14篇)篇四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重大,事关广大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xx学院历来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年来始终能够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和上级党团组织的工作安排,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坚定其理想信念和对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与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本领有机结合起来。并且经过多年的摸索,逐步形成了一套具有管理学院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方法。即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不断接触的新面孔、新思想,始终坚持“以不变应万变”,抓好“一个核心,两条主线,三个窗口”。

所谓一个核心就是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两条主线即以学生学术科技活动和就业工作为主线,引导学生思想、行为发展;三个窗口就是在日常工作中以学生课堂、宿舍和课外实习实践活动为观测窗口,通过关注他们的课堂表现、宿舍生活、和实施实践中暴露出来的问题适时进行干预和指导,寓服务于管理。

一、围绕“理想信念教育”这个核心,深入开展学生党建工作。

针对当前大学生的新变化和新特点,我们始终坚持并不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思想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特别是通过抓学生党建方面,围绕“育人”抓学生党建,以学生党建带动整个学生工作,使学生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活力不断增强。管理学院历来非常重视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坚持按照程序发展党员,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确保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的质量;坚持支部建设,扩大党支部对学生的影响力;坚持在各类骨干中发展党员,通过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学生群体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将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

特别是针对当前90后大学生普遍存在“理想、信念”意识薄弱,对党的知识了解贫乏等实际问题,我们在xxxx年尝试开展“预备党校”培训活动。“预备党校”主要是从大一年级各班抽选综合素质突出,在群体中具有较强号召力的学生(大概占到各班人数的1/3)参加预备党校培训。预备党校培训由院党委委派老师做辅导教师,培训主要通过学生自我学习、主题讨论、社会实践等环节构成,辅导教师全程跟踪指导,整个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预备党校的目的是对党校培训起一个辅助作用,深入贯彻“滴灌式”教育的精神,将党的教育时间提前、范围扩大。现预备党校培训第一期已经顺利结束,效果良好,受到了师生普遍好评。

二、抓好“两条主线”,引导学生思想发展。

学生学术科技活动和就业工作是当前学生工作的两项重要内容,也是推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紧紧抓住这两条主线,力求达到既锻炼学生个人能力又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的双重效果。

促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互动、互补、互融一直是我院学生工作的重点之一。xx学院现设xx个本科专业,具有专业涵盖面宽,学生人数多的特点。针对这样的特点,我们积极引导对相关专业知识感兴趣的学生形成兴趣小组、专业协会来不断挖掘自己的潜力,并提倡不同专业的学生在组织课外学习、比赛的过程中尽力实现知识互补、能力互补,通过这种互补、协同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比如今年xx2月主要由我院xx系、xx系学生与其他两个兄弟院系学生组成的“xxx有限责任公司“创业团队在全球社会创业大赛(globesocialventurecompetition)中国区决赛中最终获得决赛第四名,并荣获中国区决赛唯一一项“最佳策划奖”。兴趣小组或协会中很多同学在专业领域已经成为佼佼者,希望通过参加专业领域的比赛来锻炼自己,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亲自帮助联系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辛勤的耕耘也收获了丰硕的成果,截至今年,我所在学院学生课外实践活动共获得66项省级以上奖励,其中,国家级奖7项,省级特等奖9项,一等奖14项,二等奖18项,三等奖18项,而且这些奖项多为团队协作取得,在锻炼学生能力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当前就业形势严峻,所以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也是稳定学生思想、引导其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的另一条主线。

结合学院的专业特色和市场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我们从大一新生入学开始抓就业,并且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一方面,要求班级辅导员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就业、创业教育,学院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组织“模拟招聘大赛”等途径使学生尽快综合认识自身素质,早做就业准备;另一方面系统整合用人单位资源并加以运用,抓住用人单位来校招聘的机会开展相关的就业指导讲座,使学生正确认识当前就业形势。

此外,我们一直认为,就业不是被动工作,而应该主动出击。所以一直以来都在不断联系新的用人单位,努力扩大毕业生的就业范围。一方面派主管就业的教师走出去联系用人单位;另一方面发动校友会和学院老师们利用自身社会资源为学生创造就业机会,针对就业困难的学生我们组织实施就业援助,旨在通过援助帮助学生树立合理的就业目标、使他们步入社会后迅速找到自己的位置。

我们还将理想信念教育渗透到创业工作指导和创业意识培育中,学院充分利用和发挥工商、财务、会计等专业优势,致力于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现在我院已经形成了大一有团队,大二有积累,大三大四出成绩的梯队模式,并且积极鼓励学生实践,学生创业作品屡次在国家、省级比赛中获奖。创业教育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促使学生形成创业意识,构建职业理想,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关注三个“窗口”及时发现、解决问题。

课堂、宿舍和实习实践活动是我们日常观测学生思想、行为的三个“窗口”,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发现,这三个窗口能够及时反映学生学习、生活、实践中发生的问题,所以需要密切关注,高度重视。

首先,搞好课堂管理。学院一直非常重视学生的出勤率。学生的出勤率一方面反映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程度,另一方面也反映教师的课堂组织是否得力。学院要求每班每周递交由所有任课教师签字的班级出勤表,并组织不定期抽查,以督促学生正常出勤;另一方面学院组织经验丰富的老专家听课,帮助任课教师提高教学组织能力,还通过老教师、青年教师结对子的形式,促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双管齐下,学生出勤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第二,狠抓学生生活园区管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宿舍好不好,直接反映学生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风貌。我院来非常重视学生生活园区管理工作,为了突出生活园区管理的重作用,也为了方便管理,我们将管理学院学生会生活部从学生会中抽离出来,重组成立了学生生活园区管理办公室。生活园区管理办公室通过加强与园区生活指导教师的信息沟通、强化班级生活委员例会、组织宿舍安全检查、卫生评比等活动,推动我院学生生活园区管理工作不断改进,学生宿舍卫生及精神文明建设一直保持了不错的成绩。

另外,学生宿舍的人际关系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影响重大,所以学院一直要求专兼职辅导员关注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教育学生在集体生活中要学会宽容、忍耐,互敬互爱;特别是关注一些个性突出、心理压力过大或者心理健康失衡的学生,一旦发现,积极疏导,防患于未然。

第三,强化对课外实习实践活动的关注和指导。

课外学习实践活动是学生在课堂外的另一个活跃领域,对这些实习实践活动我们一直是积极关注,耐心指导。xx学院是河北大学本部学生人数最多的学院,其特点是社团多,课外实习实践活动多,这就给日常管理造成了压力。我们在学生社团管理过程中,一方面号召同学们“凭兴趣组织,依知识管理”,逐渐形成由“以爱好为背景的社团”(如xx学院艺术团)和“以知识为背景的协会”(如《xx与xx理》杂志社、xx大学财会协会)两大特色社团群体。一方面鼓励对相关专业知识感兴趣的同学不断深挖自身潜力,组成社团以加强切磋交流。比如主要吸纳财务管理和会计学专业学生成立的xx大学xxx协会。该协会xxx年协办“第二届全国校园财会实务大赛”,在会计系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同学们的努力下,xx学院xxx级财会专业学生包揽了河北赛区前三名,前十名中有六名为我院学生。取得成绩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我们的组织是合理有力的。另一方面,创造机会让同学们将课堂上学来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从实践中提高自身能力。比如2009年管理学院各社团的绩效考核标准的制定和实施都是由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负责完成的。在这一思维的指导下,我院的学生会、自强社、心理健康协会、艺术团、《xx阵》杂志社、《xxx理》杂志社等社团正在逐步进行整合,以期实现人员的最佳组合和最优化管理。

抓好“一个核心,两条主线,三个窗口”,是我们多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经验总结,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会不断完善,力求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越做越好。

精选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得体会范文(14篇)篇五

第一段:引言(字数:200字)。

安全教育是每位学生必须接受的教育内容,它关乎到每个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学生生活中,安全隐患无处不在,只有通过学习和实践,加强对安全知识的掌握,才能使自己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伤害。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深刻认识到加强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并从中得到了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安全意识的提高(字数:200字)。

在接受安全教育的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安全问题的严重性。我发现许多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可能对我们的安全构成威胁,比如过马路时不注重交通安全,玩耍时不注意周围环境等。通过安全教育,我懂得了寻找潜在的危险因素,并学会了预防和避免事故的发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各个方面,我都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尽力保证自己的安全。

第三段:知识的增长(字数:200字)。

通过加强安全教育,我不仅提高了安全意识,还学到了许多有关安全的知识。我了解到火灾、地震、交通事故等常见的安全事故,掌握了正确应对这些事故的方法和技巧。比如,在火灾发生时,我知道了如何逃生、找水源等必要的自救措施。在日常生活中,我也学会了正确地使用电器、锐器等具有安全隐患的物品,以及急救技能等。这些知识不仅在我个人生活中有用,也能帮助到他人。

第四段:行动的改变(字数:200字)。

加强安全教育使我深刻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只有将知识付诸实践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因此,我将学到的安全知识付诸行动,时刻注意自身安全。在饮食方面,我遵循饮食卫生的原则,在选择食物时选择合适的、无污染的食品;在体育锻炼中,我注意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预防运动伤害;在校园生活中,我爱护学校的设施、公共设备,并积极参与安全教育活动等。这些行动不仅保护了自己,也维护了整个学校的安全。

第五段:总结与展望(字数:200字)。

加强安全教育是每个学生必须经历的过程,它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知识水平,也改变了学生的行为习惯。通过安全教育,我深刻认识到安全对于每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只有保证自身的安全,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成长。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继续加强安全教育,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安全意识,为自己和周围的人创造一个更安全的环境。

精选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得体会范文(14篇)篇六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高度发达的技术让学生沉迷于电子设备,缺乏社交技能;快速变化的价值观念让学生难以判断什么是好的、什么是错的,缺乏道德观念;加上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等原因,学生德育教育的现状呈现出日趋严峻的趋势。因此,加强学生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是时代的呼唤,是教育人士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二段: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学生德育教育的核心是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为了让学生走上正确的道路,学校和教师都应该具备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做好学生心灵教育,教会孩子正确的道德观念,塑造他们合理的人生观、价值观。此外,还应根据学生的年龄、性格特点等实际情况,科学地安排德育教育的形式和内容。

学生德育教育方法也是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除了传统的启发式教育,我们还应该注重通过生动的讲解、互动性强的角色演练、情境模拟等多种方式来加强教育效果。这些方式能够使学生切实地体验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认识到正确的品德与价值观念的重要性,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为深刻的体会,愿意积极参与德育活动,形成自我生活中的理性判断能力。

加强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在于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在成长过程中,学生德育教育不仅仅是注重道德规范的灌输,更是深入到心灵上的熏陶。在培养道德素质的过程中,学生要学会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改进,把理性思考积极地运用到生活中的实践活动中去,以此来促进其自身的成长与进步。德育教育重在引导学生树立在人生路上的正确道路,时时刻刻提醒学生自律意识的重要性,从而担当社会健康成长的责任。

第五段:结语。

在当今社会中,德育教育是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必修课。教育者应该重视学生德育教育并加强实践,发扬“德育重于智育”的教育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开展多样化、富有创新性的德育教育活动,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与人生作风。通过教育的力量,引导学生成为“立德树人”的标杆,共创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

精选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得体会范文(14篇)篇七

现在学生德育教育备受关注,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品德和人格的培养。作为学生,适当的道德课程对他们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但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们的道德水平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和冲击。因此,学校应加强学生德育教育,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健康成长的关键,也是临床医学的恁议题。

加强学生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在于,它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提高他们的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加强学生德育教育还可以帮助他们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和发展健康的交友习惯,这种健康的道德观念也会延伸到他们的家庭和社会中,使其对社会的发展贡献更多。

一,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这是学生德育教育的核心,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德育体系,将以德育为导向的校园文化融入学生生活,让他们自觉地沉浸在道德修养之中。

二,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德育资源,德育活动和课程,比如主题教育活动、知识宣讲、德育比赛和互动游戏,鼓励学生自愿参与,以此来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

三,建立严格的学生管理制度,鼓励和奖励成长为德育模范的学生,奖励他们的好行为和劝导他们的错误行为,以此来强化他们的道德意识和行为经验。

加强学生德育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修养和理性,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和思想意识,塑造他们的人格魅力和品格,让他们更加学有所成,年轻有为。并且,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健康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也可以帮助他们避免负面影响和不良习惯。

五、结尾。

总之,加强学生德育教育是全面发展学生的必要前提,这不仅涉及道德层面,还关系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校应该认真落实德育任务,打造德育课程,加强德育宣传和辅导,让学生在德育教育中成长。同时,我们也年轻人要自己认真地对待德育教育,注重自我修养,提高道德素质,培养自己的良好品格,让自己内外兼修,更好地为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做好准备。

精选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得体会范文(14篇)篇八

加强政治教育是我们国家的重要政治任务之一。随着时代不断进步和社会不断变革,政治教育需要逐步从传统单一的知识灌输转变为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启发学生思考的能力和自由选择的权利。政治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目的和意义,不仅是塑造现代公民对于国家权威的尊重和对于社会问题的认知,更是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帮助他们构建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一名学生,我也在学习政治课程过程中体悟到了许多道理。在此,我想谈谈对于加强政治教育的看法和感悟。

政治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提供国家相关的历史、宪法和法律等基础知识,还在于构筑学生健全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政治课的学习过程中,我可以深入地了解到国家和国民所需要的是什么,我明白了爱国和事业心的重要性,并努力将这些理念贯彻于我的生活中。政治教育还为我提供了价值判断的能力,让我学会去审视和分辨信息,从中找出有效的、正确的知识来改善自身和生活环境。这些价值深深地印在我心中,在我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段:教育方式的改进。

在当前社会的环境下,我们可以看到传统政治教育已经不能满足我们学生的需求了。单纯死记硬背大量的知识,不能让我们真正知道与教育内容相关的社会现象。为此,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和独立判断能力。课堂上可以多采用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问题的本质和产生的原因,使得学生将政治学习与自己生活结合起来,真正体现政治教育的实际意义。

第四段: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除了学校中,家庭教育也是政治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家长们应该为孩子们打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们了解和尊重家庭成员间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同时,家长们也要关注孩子们日常的语言和行为,坚决反对不良现象的发生,从而让孩子们形成良好的品质和道德观念。家庭的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这对于子女和家庭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五段:结尾。

政治教育是我们学生应该高度重视的问题。加强政治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学生成长的必由之路。我们应该牢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内容,扎实学习相关知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实践政治教育的理念和要求,将政治教育贯彻于自己的生活中,让自己成长为真正的公民和好少年。

精选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得体会范文(14篇)篇九

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意见》分九个部分:

《意见》指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高度认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信赖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同时强调,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

《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

《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一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大学生,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同时,要积极引导大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二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要把民族精神教育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培养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三是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要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四是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意见》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按照充分体现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要求,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工作。要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负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哲学社会科学教学中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用优秀文化培育大学生。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广大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

《意见》指出,要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认真组织大学生参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大力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坚决抵制各种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侵蚀和影响。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要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高等学校要从严治教,加强管理,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创造条件。要加强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工作,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方筹措资金,不断完善资助政策和措施,形成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包括助学奖学金、勤工助学基金、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在内的助学体系,帮助经济困难大学生完成学业。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进一步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和就业信息服务系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创业服务。

《意见》指出,要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高度重视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把优秀大学生吸纳到党的队伍中来。对大学生党员要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使他们严格要求自己,提高党性修养,充分发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要坚持把党支部建在班上,努力实现本科学生班级“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的目标。创新学生党支部活动方式,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其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强堡垒。高度重视研究生党组织建设,切实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共青团和学生组织作用,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等学校团组织要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在教育、团结和联系大学生方面的优势,竭诚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要切实加强团的组织建设,选拔优秀青年党员教师做团的工作,保证高校共青团组织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学生会、研究生会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在共青团指导下,开展生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把广大学生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更好地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要着力加强班级集体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等活动,发挥团结学生、组织学生、教育学生的职能。要加强对大学生社团的领导和管理,高度重视大学生生活社区、学生公寓、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大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教育效果。

《意见》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是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要采取切实措施,培养一批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善于联系实际,老中青相结合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队伍,使他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所有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都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机制。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门人才。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人才培养工程,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基地。要建立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职队伍的激励和保障机制。完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专业职务系列,从思想政治教育专职队伍的实际出发,解决好他们的教师职务聘任问题,鼓励支持他们安心本职工作,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专家。要采取有力措施,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学校要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他们,在政策和待遇方面给予适当倾斜。

《意见》指出,全社会都要关心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宣传、理论、新闻、文艺、出版等方面要坚持弘扬主旋律,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反映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先进典型和优秀大学生的先进事迹。各类网站要牢牢把握正确导向,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开发教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大学生的教育作用,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大学生集体参观一律实行免票。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要鼓励和支持面向大学生的公益性文化活动。要依法加强对学校周边的文化、娱乐、商业经营活动的管理,坚决取缔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的经营性娱乐活动场所,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及时处理侵害学生合法权益、身心健康的事件和影响学校、社会稳定的事端。要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完善资助困难大学生的机制,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街道、社区、村镇等要主动配合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校要探索建立与大学生家庭联系沟通的机制,相互配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意见》最后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意义,把“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始终摆在重要位置,切实加强领导。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大力支持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全党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合力。重视和加强民办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建立健全与法律法规相协调、与高等教育全面发展相衔接、与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制度体系。要加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经费投入,不断改善条件,优化手段。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对高等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考核的重要指标,纳入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教育教学评估体系。

精选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得体会范文(14篇)篇十

胡兆凌(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湖北荆州434020)。

摘要: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载体。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红色资源的利用正在成为新的手段和途径,简单讨论利用“红色资源”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方法如:带领学生体验红色资源;帮助学生认识红色文化;引导学生实践红色精神等。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载体,这一定义在时间上体现了物质性与精神性的结合以及阶级性与发展性的结合。“一般来说红色资源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物质层面主要有:革命博物馆、革命历史遗迹、烈士公墓、革命纪念馆和展览馆、文学作品等;精神层面是指党领导下形成的革命传统精神,主要有延安精神、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建设时期形成的大庆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98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世博精神等。”[1]这些宝贵的精神引领着中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利用好这些红色资源,将会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大学生的教育作用,如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从这份文件中可以看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利用红色资源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与红色资源紧密结合。

红色资源相对于自然资源、社会资源来说是一种独特的人文资源,同时也是一种优质的教育资源,有着其独特的价值。

1.运用红色资源可以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

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便是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着世界一体化、经济全球化、信息多元化的进程不断推进,国际国内形势不断变化,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世界上特别是西方的各种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文化意识形态等不断渗透进来,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遭到挑战,因此要求我们特别要注重和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大学生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也是主体。作为一个教育主体,他们在受教育的时候不是被动地接受一种理论,而是在接收到某种理论后通过自己对收到信息的理解、认同和整合来形成自己特有的观点,因此传统的灌输教育方法往往效果不好,甚至引起学生反感。而红色资源集物态性与人文性于一身,集中体现了革命先辈的伟大理想和坚定信念,反映了高尚的爱国情怀和伟大的民族精神,能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接受教育,在主动参与中受到熏陶,在心理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立牢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所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其目的就是通过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教育,让每一位当代大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红色资源内容丰富,其核心红色精神就是在党的领导下,为民族独立而奋勇斗争的拼搏精神和为国家富强而艰苦奋斗的创新精神,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这些都是良好的素材。利用红色资源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可以使他们了解艰苦奋斗的革命历史,体会先辈们的精神品质,同时帮助他们了解中国现状,认识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红色资源广泛存在于各地区,其存在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教育者可以将多种形式的红色资源同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进行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大学生可以参观红色基地、听老红军讲故事、观看红色演出等,利用红色资源可以摆脱过去枯燥呆板的灌输教育方式,使教育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受教育者面前。

3.运用红色资源可以引导大学生科学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在具体的途径和方法上进行创新,这样才能让大学生容易接受、乐于接受,并且深刻理解红色文化内涵,并自觉内化为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且付诸实践。

1.带领学生体验红色资源。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一定的原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三贴近原则,即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4]作为教师,必须要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体验红色资源,要为大学生创造体验条件。在具体运用上,可采取以下方式:一是真实体验。也就是实地参观相关红色资源纪念馆等,学生亲身体验红色精神,自然而然地产生情感。(德育管理论文)二是创设情境。有些情境是没办法真实再现的,而且因客观条件限制也必然无法经常性地开展参观活动,这时需要教育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情景模拟和氛围营造,创设红色情境,激发大学生的情绪体验。

2.帮助学生认识红色文化。

红色资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鲜活教材,但是学生对红色资源和红色精神的理解往往较为肤浅,需要教育者帮助学生深入认识红色精神,从而转化为自身意识并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学生中存在着一些错误或者混乱的价值观,教育者可以调查学生的现实生活,总结出较为普遍和典型的这样一些价值观,然后与红色精神对比说明,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红色精神,同时教育者还可以利用红色资源中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来开展教育活动,介绍革命先辈的高尚情操和卓越成就,让大学生对我们的革命先辈产生敬仰之情,将其视为榜样,从而树立一个崇高的理想信念,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向榜样学习,积极付诸行动。

3.引导学生实践红色精神。

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促使大学生在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后,自觉将其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红色资源要真实和有意义,只能依靠付诸实践。针对不同的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引导和教育方法:首先,教育者要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为教育活动提供和准备良好的教育平台。其次,要让大学生真正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教育者在开展实践活动时要让每个参与的大学生都有表达和交流的机会,在对话中产生新的思想和认识,真正让大学生参与到实践中去,最终促使其将价值观落实到实际行动上。”[5]最后,教育者在实践活动后要开展针对本次实践活动的行为评价和行为反馈。实践参观活动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整个实践教育的结束,教育者在带领大学生完成实践活动后,需要观察每位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对大学生做出评价和反馈,充分肯定其积极行为,否定消极行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张泰城。论红色资源在当代中国公民教育中的价值[j].求实,,(4)。

[3]李康平。红色资源开发在大学德育中的运用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9,(8)。

[4]杨建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三贴近”原则[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5)。

[5]陈向明。在参与中学习与行动:参与式方法培训指南[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

精选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得体会范文(14篇)篇十一

论文摘要: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与高校学风建设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可以增强大学生学习、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高校学风建设有利于大学生的就业。因此。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加强高校学风建设,推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大学毕业生就业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毕业生数量的急骤增加。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性等问题更加突出.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反映了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一些不足.也折射出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中的学风建设问题。

就业指导与学风建设是高校学生教育培养过程中两项重要工作.毕业生就业必然要求高校为培养高质量的毕业生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良好的学风也必定促进毕业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推动学生更好地就业。将两者结合起来。大力加强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学生学习、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必将促进高校学风建设,也必将提升高校的办学质量、办学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才支持。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反映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和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目前大学生就业状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逐步改革和发展。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教育已进人大众化阶段。体制改革以后,“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取代了传统的计划分配。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形式。因此,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高。就业观念上存在较大的偏差,自我期望值过高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因此,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学生转变择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显得十分重要。

2.从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反映了当前高校当中普遍存在的就业指导方面的不足。

从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我们不难看出,学生的就业观念上有较大的偏差。普遍眼高手低;在就业竞争中,学生就业竞争力不强,综合能力和总体素质还不能达到一些企业的要求:这就说明了我们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力度不够。就业指导针对性不强,指导效果不理想;就业指导教育主要以理论讲授为主,普遍显得缺乏生气与活力.造成了很多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在遇到就业矛盾和问题时束手无策。

3.就业指导方面的不足折射出目前高校学风建设的不足。

大学生的就业和学风建设就像两面镜子。相互折射着。不断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毕业生在就业中表现的情况反映了高校学风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如:有的大学生平时学习缺乏远大理想。精力投入不足,对自己人生、工作缺乏目标;有的大学生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纪律松散。不讲诚信,在就业时形成了有专业有能力。无信用的现象;有的大学生严重缺乏自我管理;目前大学生中基本是独生子女。不少学生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刚踏上工作岗位就形成了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心的现象,很久都不能适应环境的改变。这些都普遍反映了我们在学生的日常学风建设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二、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和学风建设的关系。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与高校学风建设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可以增强大学生学习、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高校学风建设有利于大学生的就业。因此。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以就业指导为切入点.进一步推进高校学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就业指导与学风建设目标的一致性。

高校的就业指导就是指在大学生中开展就业形势、就业观念、就业需要等综合能力素质及有关就业的一系列问题的咨询、指导过程,是帮助、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的重要一课。学风建设是指高校根据学风的特点、规律和目标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在校学生在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治学精神、学习纪律、学习考核等诸方面所施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综合管理,是融德育与管理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在就业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就业指导和学风建设客观上就更要求在校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学习各项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及综合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市场需要为导向,及时调整学习方向.为今后就业及发展奠定基础。2.就业指导是学风建设的有机载体。学风建设是就业指导效果的有力保证。

毕业生就业竞争。说到底是学生综合实力、综合素质的竞争。而综合素质的提高与高校学风建设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优良的学风能促使学生积极进取、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它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正在形成过程中的青年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高校的学风建设在加强各项软硬件建设,健全规章制度,优化校园学习环境的同时。还应将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与其紧密结合.努力使就业指导成为学风建设的有机载体.使学风建设成为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就业的坚实基础。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市场竞争力。

三、切实加强高校学风建设。推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1.引导学生为就业而树立远大的理想和职业目标。

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对其日后的奋斗和努力是非常重要的,而良好的学习风气能有助于其在明确的学习目的和职业规划的推动下建立学习主动性、求知欲和刻苦学习的意志力。因此。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应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和目标,让其对自己将来的就业有很好的规划。为就业指导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以就业为导向,将就业指导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作为高等学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学风建设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强化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让学生将就业与当前的努力学习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在基础知识的巩同、专业知识的深入和综合知识的提高上有所突破,引导学生适应严峻就业形势下的就业竞争。就业指导工作不仅仅是指导学生如何找工作,而更要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发掘学生学习的潜能.培养创造、创新能力。就业指导也不仅仅是简单的政策答疑、面试应聘指导.而是指导学生如何提高就业素质.指导学生如何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和对未来人生的综合设计。在优良学风的浸润与熏陶下,提高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为实现毕业后的顺利就业打好基础。

3.培养大学生职业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良好的学风包括学生的自立、自理、自强不息的能力。大学生毕业后经过一定时期的培养与发展,必将职业分流,走上各级岗位成为国家各个领域的中坚力量。因此大学生的职业能力、自我管理意识和日常文明行为的培养不仅仅关系到他们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也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心理素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都是在好的学习风气和氛围中逐步形成的。我们在抓好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利用这些平台实施学生学习目的、学习态度、自我管理等方面的教育.从而建立大学生自立自强、文明上进的良好学风,使当代的大学生拥有高度的自制力和事业心.爱岗敬业。勤奋奉献。在当今价值多元化的市场经济的时代背景下顺利就业。并事业有成。

4.运用校园舞台,增强责任意识。

当代的大学生多数出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独生子女的优势和弱点十分明显.因此,应在学风建设中运用校园舞台和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校园文化建设和爱校荣校的思想教育,加强团队协作精神教育。从而全面提高各项素质.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展现自我价值。

四、总结。

总之。学风建设是学校一项重要的基本建设。针对大学生在就业中反映出的学风问题.我们应以就业指导作为重要切入点,进一步加强高校的学风建设,努力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有效地促进学风建设.从而使我们的高校在2l世纪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精选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得体会范文(14篇)篇十二

中央财经大学从三个方面入手,扎实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到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不断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加强学生党支部、团支部、学生会、青年志愿者队伍建设,培养学生理论骨干,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组织引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鼓励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民情,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软硬件环境,通过网络“会晤”、网络聊天室“聚会”等方式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交流。支持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体育、艺术等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理论骨干,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构建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

扎实做好基础性制度建设工作,梳理和修订学生管理制度,制定并完善《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意见》《学生党员行为规范》等文件。成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明确分工、落实责任,逐步完善党组织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全校上下紧密配合、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精选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得体会范文(14篇)篇十三

性及时代性,能够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及可接受性。本文根据学界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问题进行分析与梳理,以期初步整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成果。

围绕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学理研究已经成为学界研究热点。不同于以往注重红色文化资源对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意义、价值、功能、方法等实践性研究,学理研究更注重立足于红色文化资源的内在属性,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身特点,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历史学、教育学等的理论分析方法,挖掘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行为的理论属性及表现特征。

近年来,学界围绕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理论指导地位以及具体路径建构等角度开展了研究。

对于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地位的前提之下,如何实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路径建构,学者们提供了不同的理论解决方案。范方红认为,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之下,从“融入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体系”[2]等三个方面实现红色文化资源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肖发生、尧雨晴在认同课程、文化及实践三大方式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出要注重利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众传播媒介”,因为“通过大众传媒,可以将受众面窄的红色资源以一种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大学生更容易接受”[3]。

红色文化资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资源,体现了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实践行为背后隐含的精神品质。近年来,学界围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于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特性、进入课程教学的可行性等进行了探讨。

有的学者提出,红色文化资源之所以能够顺利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于其具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质的理论特性。陈世润、李根寿认为,“从历史看,二者具有天然的血缘性;从现实看,二者具有时代的耦合性”[4]。田淑梅则认为红色文化资源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促进作用更有利于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时期,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发挥其教育功能,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5]。

有的学者则从理论上研究了将红色文化资源引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的可行性。李懋君认为,在课程中运用遵义会议作为经典案例能够成功论证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因为“这样的教学因贴近学生所处的地缘文化环境,更易于为学生所接受”。[6]胡耀南、骆元卡则认为,将红色文化资源引入《概论》课程教学能够产生实效,是因为“红色精神,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无疑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和震撼力”[7]。

红色文化资源具有强烈的历史性,它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展革命斗争的历史行为紧密相连,历史既是其载体,其又是历史的表现。近年来,学界围绕着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话语叙说、史料选择以及应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等进行了学理研究。

学者们一致认为要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正确叙述相关历史背景、选择历史材料,消除历史虚无主义的消极影响,但是,在具体阐释上各有不同。有的学者认为必须从宏观角度上进行其历史背景叙述,李德满提出,“从历史时期来看,红色文化资源的生产主要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8]。而韩玲、李正兴则从更为微观的角度探讨了如何进行历史背景叙述,提出从“人、物、事、魂”四个方面[9]进行表达。

共鸣”[12]。

针对历史虚无主义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学者们对于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消除其影响进行了探索。有的学者分析了红色文化资源成为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有效途径的理论原因,周群提出,“历史和实践都表明,保护、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是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领域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有效途径”[13]。有的学者则提出要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周姝含、郑元景认为要“科学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价值观、唯物主义历史观和科学的方法论,加强对青年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历史虚无主义便无隙可乘”[14]。

红色资源是优质教育资源[15],这是学界已经达成的共识。基于红色文化资源具有显著教育属性的立论前提,学者们从教育学理论角度围绕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阐发。有的学者们在红色文化资源教育性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质,张泰城提出了红色文化资源教育特质的概念,归纳了十二条红色文化资源教育特质[16]。杨婷认为红色文化资源“具有先进性、真理性的精神内涵”[17]。谭吉华、唐顺利、谭文翰认为红色文化资源具有引导性,“它指引着大学生朝着正确的信仰前行”[18]。

红色文化资源具有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质,并不意味着其可以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自然融入,而必须在一定条件的作用下,完成形态转化,才可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用。因而,有的学者研究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态转化可能性。林春提出:“红色资源是潜在的教育教学资源,只有经过转化才能成为教育教学资源,也只有经过教育教学环节的应用,才能成为优质资源。”[19]王天桥、石培新则认为必须借助红色旅游,“才能充分利用和挖掘红色旅游的教育资源”[20]。

学者们还探讨了建构红色文化资源教育教学理论体系的可能性。张泰城提出,要积极“探索如何建构红色资源教育教学的理论体系”,概括了“红色资源教育教学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21]。肖绍聪更为重视红色文化资源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提出“为规范和引导红色资源教育教学实践、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红色资源学,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的红色资源教育教学的评价体系”[22]。

红色文化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体现在坚定理想信念、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提高品德修养等方面。近年来,学界围绕着“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自信”“品德修养”等角度探讨了其逻辑成因。

红色文化资源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功能,运用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近年来,学界就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后发挥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功能进行了研究。

对于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后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功效的体现,学者们纷纷提出各自的见解。有的学者提出了“内外化”结合说,何其鑫、向国华、余雪源认为,“红色文化资源不但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内心的信仰和目标,还可以……培养坚定不移的社会主义信仰”[28]。还有的学者则提出了“载体”说,胡建、冯开甫认为,红色文化资源是“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鲜活教材和天然载体”[29]。更有的学者提出了“精髓”说,韩同友、周亚军认为,红色文化资源“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精髓”[30]。

学者们还就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后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功效的具体方法与路径进行了探索。有的学者研究了其途径的重要性,张泰城、常胜认为,要“多途径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1]。有的学者则探究了方式的重要性,刘莉、张华金认为,“在红色教育中要综合运用叙事教育、情境教育和体验教育等教育方式”[32]。还有的学者研究了内涵重要性,王敬认为,要“加深对红色资源深刻内涵的理解”,“使大学生在深刻理解红色资源的基础上自觉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33]更有的学者研究了“再生”重要性,李康平认为,要注重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再生’开发、创新提炼,充分挖掘其思想和教育价值”[34]。

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取得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实效,学者们对此并无异议。在此共识基础上,近年来,学者们探讨了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文化自信的逻辑成因及路径建构。

有些学者则研究探讨了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路径的理论建构。有的学者提出了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为指导,覃虹认为,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只有不断、反复用实践检验,将主客观统一,才能逐渐形成稳定的文化自信”[38]。有的学者则提出要注重构建红色文化话语体系,裴恒涛、谢东莉认为,要“借鉴古今中外优秀文化因子,精心培育当代红色文化话语体系”[39]。还有的学者研究了红色文化防范机制与增强文化自信的关系,梁伟凤认为要“形成自身有效的文化防范机制,抵制不良外来文化对红色优良文化的腐蚀……显示文化自信的现实依靠”[40]。

学界一致认为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收到提高大学生品德修养的效果,但是,对其具体功能、逻辑成因及内在机理则有不同的表述。

关于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品德修养的功能实效,学者们各有不同认识。有的学者提出了“示范”说,张泰城、肖发生认为,“用红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其“形成高尚的人格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41]有的学者则提出了“价值”说,张丽萍、李纯、王晓凤认为,可以“使大学生见贤思齐,逐渐树立艰苦奋斗、谦虚谨慎、团结统一、为人民服务、开拓创新的价值观”[42]。还有的学者则提出了“境界”说,刘星认为,可以“升华思想品德教育境界”[43]。

至于其能够发生实效的逻辑成因,学者们也从不同的角度开展了理论探讨。有的学者提出了“文化同源性”,汪立夏认为,正是因为二者文化内涵的一致统一,从而“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优秀文化根基”[44]。还有的学者提出了“时空特征”说,舒醒、叶桉认为,红色文化资源的时代感、地域感和直观性能够“提升道德境界”[45]。

对于其提升大学生品德修养的路径建构,学者们也进行了深入研究。有的学者提出应该积极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汤仁虹认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可以紧密联系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46]。有的学者则提出要积极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彭勇、胡达道、阳芸认为,“可以运用井冈山红色资源开展大学生意志品格教育。利用双休日和假期组织学生赴井冈山进行野外实践”[47]。还有的学者提出要积极发挥红色音像教学的作用,晏朝飞、郑志红认为,可以让大学生集中观看红色经典影视作品,“在这种氛围中容易更好地塑造良好的精神品格”[48]。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体途径方式的理论探讨,也是近年来红色文化资源的理论研究重点。红色文化资源要完全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充分发挥其立德树人的教育价值。而要实现其融入的顺畅性、一致性及效应性,必须确定融入原则。据此,学者们开展了深入探讨。

有的学者提出必须注重“开发”原则,张泰城、肖发生认为,要注重内容开发,“提炼出具有真理性、真实性、先进性的教育内容”。[41]有的学者则提出要遵循系统性开发原则,刘争先认为,“对具体的红色资源的挖掘和整合必须系统化”[49]。还有的学者提出必须遵循统筹兼顾原则,刘振强、王诗卉认为,只有如此,才能“确保红色资源有效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50]。更有的学者提出了因地制宜原则,李罕认为,必须“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开发”[51]。

有的学者们重点关注了其融入过程中的“运用”原则。有的学者提出了理论学习与实践感悟相结合的运用原则,张泰城、肖发生认为,“要坚持讲授与体验相结合”[41]。有的学者则提出了综合运用原则,曾绍东认为,应用红色文化资源的“渠道和方法应综合使用”[52]。有的学者提出了具象化原则,肖发生认为,要“在有事实的叙述和故事的讲授以及幽默的语言中,让大学生接受其基本的价值观”[53]。还有的学者提出了渗透性原则,易金华、刘湘辉认为,要“让学生随时随地潜移默化地感受红色资源的力量”[54]。

还有的学者着重研究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之后的“评价”原则。有的学者提出了多元评价与核心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肖绍聪认为,要“将多元评价与核心评价结合起来”[55]。有的学者则提出了主体性原则,易金华、刘湘辉认为,“要注意利用红色资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54]。还有的学者提出了教育和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徐敏认为,要“提高学生自律与他律,自我激励和约束的能力”[56]。

红色文化资源只有进教材进课堂,才能实现进头脑的目标,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正如王炳林、房正所言,要“通过开设校本课程等方式将革命精神融入课本、课堂,让广大学生普遍接触和了解革命精神的主要形态和基本内容”[57]。近年来,学界围绕红色文化资源进教材进课堂的途径方法及成果形态展现进行了探索。

关于红色文化资源进教材进课堂的具体方法,学者们进行了不同的探讨。有的学者提出要注重乡土教材的编写,刘红梅、冀陈伟认为,湘潭大学编写的“一大批体现红色精神的乡土教材,作为大学生的课堂辅导教材,效果良好”[58]。有的学者则提出要重视发挥教师的作用,汪立夏认为,要“围绕红色文化资源进课堂开展教师培训,提升其特色教育教学的水平”[44]。有的学者则提出要重视发挥大学生的作用。张泰城、常胜认为,要“让学生在学习和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31]。还有的学者提出要注重教师、社会和校园三者的结合,林春认为,要“构建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三元对接的教学模式”[59]。

关于红色文化资源进教材进课堂的不同成果形态展现,不同的学者进行了不同的理论总结与归纳。有的学者提出要以红色辅助教材作为成果展现形式,吴贵春认为,要“编写红色文化辅助教材或进行红色实物展览”[60]。有的学者则提出要以校本课程作为成果形态,汪立夏认为,“各高校开发、实施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受到学生的欢迎”[44]。还有的学者提出要把红色教育专题教学作为成果形态,李康平认为,“各学校可以根据本地方的实际情况开设各种红色资源特色教学”[61]。

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建设育人实践基地,成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学界围绕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实践基地的建设、管理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学者们研究了创建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实践基地的理论意义,有的学者提出了“深化认识”说,袁君丽认为,“红色资源教育教学实践基地的创建”,“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认识红色资源”。[62]有的学者则提出了“第二课堂”说,姚红艳认为,红色文化资源实践基地可以“建设成为‘第二课堂’”[63]。还有的学者提出了“政治导向”说,郭维晨、赵宜凯认为,“要发挥桂北红色资源的政治导向功能,就必须建设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桂北红色资源教育实践基地”[64]。

学者们还研究了建设育人实践基地应当遵循的理论原则,徐魁峰认为,在选址上要“体现‘就近原则’和‘适当远行原则’”[65]。而有的学者认为要遵循合作共建原则,李康平认为,各高校应将现有红色教育基地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共建德育基地和各种教育教学实践基地”[66]。

关于育人实践基地的使用管理,学者们也从理论上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讨。有的学者提出要将其纳入高校教学计划,孙炳芳、张学军认为,河北高校应该将红色教育基地教学内容“纳入教学计划,规定学时学分”[67]。还有的学者提出育人实践基地要与课程内容相匹配,王敬认为,要“将课程内容与实践基地相匹配,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应用课堂上学到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68]。

依托红色文化资源构建具有隐性教育功能的红色校园文化,也是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表现。学界围绕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建构隐性教育功能,红色校园文化的理论内涵、结构及特质进行了探讨。

性”。王炳林、张润枝认为,要“构建积极向上、高雅。

健康。

的校园文化体系”[69]。有的学者则提出了其“内化性”,李雪、刘沁认为,红色校园文化要能够“使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人生价值、道德品质顺利内化为自身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70]。

红色文化资源因历史情境的转换、社会时代的变迁、教育受众的代际更新等条件制约,使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难点或障碍。包括:第一,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内容同质化问题。第二,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情感模式化问题。第三,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融合问题。最后,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

为了推动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近年来,学界围绕破解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难题进行了理论研究与探析,重点探索了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探寻教育教学规律、培训师资队伍、完善制度保障。

为了更有效地推动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者们注重探索红色文化教育教学的理念创新。有的学者提出要注重教学形式创新,张泰城、肖发生认为,“要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设计出多种具有选择性和可操作性的教育方式”[41]。有的学者提出要注重课程设置的创新,李平、徐小飞认为,“在课程设置方面,可开设地方红色文化专题教育”[76]。还有的学者则提出要注重引入讨论式教学方法,公红艳、舒毅彪认为,“教育者也可以采取讨论式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就红色资源教育的某些问题进行讨论”[74]。

还有的学者们研究了红色文化资源教学艺术形态,有的学者提出要关注红色文化资源的音乐艺术形式,张玉莲认为,“井冈山大学创作的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系列教学活动架起了马克思主义走近大众的艺术之桥”[77]。有的学者则提出要关注红色文化资源的舞蹈艺术形态转化,安华文认为,要“充分利用红色资源优势进行音乐舞蹈剧的创编,实现高校舞蹈教学资源的不断建设”[78]。

为了有效破解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难题,学者们积极探寻红色文化资源教育教学规律的理论创新。有的学者研究了其改革规律,有的学者提出要注重顶层设计,陈始发、李立娥认为,“必须从总体原则、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加强宏观指导与科学设计”[79]。有的学者则提出要做好继承与创新的结合,刘振强、王诗卉认为,“要把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结合起来”[50]。

还有的学者探寻了红色文化资源教育教学思维规律的理论创新。有的学者提出了要注重其思维渐进性规律,徐魁峰认为,“红色体验要遵循认识的渐进性”[80]。有的学者则提出要注重其思维实践性规律,张玉莲认为,要让学生“与红色资源教育内容产生共鸣,进而内化‘新的自我’”[81]。

更有的学者则探寻了红色文化资源教育教学模式规律的理论创新。有的学者提出了其实践模式规律,刘振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实际,“寓教育于活动之中”[82]。还有的学者提出了其配套模式规律,徐美英认为,“要建立和完善选拔任用、教育培养、科学评价、激励保障的机制”[83]。

红色文化资源师资队伍的建设是破解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难题的关键一环。近年来,学界围绕红色文化资源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有的学者研究了红色文化资源师资队伍的基础理论问题。有的学者提出了其广义与狭义的构成范围,陈大元认为,“广义上的高校红色文化教育师资队伍应该包括高校全体教职员工”,而狭义的“即高校从事大学生德育工作的人员”。[89]有的学者则提出了红色文化资源兼职教师队伍的概念,林春认为,“社会上许多从事红色资源保护、开发的专家学者,也是红色资源转化利用的特殊‘师资队伍’”[59]。还有的学者提出了红色文化资源师资队伍的标准,宋友荔、李志强认为,高素质的红色旅游师资必须具备“政治素养、革命史及旅游专业知识”[85]。

有的学者研究了红色文化资源师资队伍理论培养问题。有的学者提出了要注重运用“外引内培”法,俞月珍认为,一方面,聘请外部专家到学校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同时,要“加大对校内历史教师的培训,逐渐打造一支优质的地方红色革命史优质师资团队”[86]。有的学者则提出了要注重专业化培训,欧庭宇认为,要“对红色文化方面的授课教师进行专业化培训”[87]。还有的学者提出了要在实践之中加强培训,宋友荔、李志强认为,“要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红色旅游师资队伍,需要在地方政府主导,高校、企业参与的背景下产生”[85]。

加强制度建设的理论探索,确保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顺畅,已经成为学者们共同努力的研究方向。近年来,学界围绕破解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难题从制度建设方面进行了理论研究。

有的学者们探讨了长效机制构建的理论可能性,有的学者提出了要注重长效供给机制的建构,韦红霞认为,“应重视建立引导、鼓励和支持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参与红色资源供给的长效机制”[86]。有的学者则提出了建构长效机制的主体确认,曹建刚、郭华认为,“必须在政府的统一指导下,制定详实可行的计划”[89]。

还有的学者们从理论上探讨了长效机制的具体形成,有的学者提出要注重人、财、物等具体物质条件的建设,李源锋认为,要“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保障红色教育工作在高校的顺利开展”[90]。有的学者则提出要注重领导体制的建构,罗海英、乔湘平认为,要形成“密切配合、互相协调、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91]。还有的学者提出要注重其评价机制的运用,张宝国、刘骞认为,“评价机制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红色资源运用具有激励性和导向性作用”[92]。

综上所述,近年来,学界就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了深入的学理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仍然存在值得进一步探索的地方,包括进一步构建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进一步深化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方法研究;进一步建构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进一步完善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表达体系,等等。

参考文献。

精选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得体会范文(14篇)篇十四

近年来,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以学生为代表的弱势群体更是面临着种种安全隐患,因此,加强安全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最近,在学校的安全教育活动中,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首先,了解安全常识是加强安全教育的基础。在学校安全教育课堂上,我了解到了许多有关自身安全的常识。例如,遇到火灾时要尽量跑到安全的地方,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避免烟雾;遇到强盗时要沉着冷静报警,不可轻易和其发生冲突等等。这些安全常识对于我们应对突发情况至关重要,它们既是我们保护自己安全的工具,也是我们正确应对紧急情况的底气。

其次,身边的案例教育给了我很大的启发。通过学校组织的安全教育活动,我了解到了大量的安全事故案例,这给了我极大的警示和教育。其中最有印象的是一个电信诈骗案例。一个学生被骗走了父母积攒多年的钱,造成了家庭的巨大损失。这个案例的发生告诉我,现在的社会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和陷阱,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觉和谨慎,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以免上当受骗。

另外,通过那些安全实践活动,我深刻认识到安全知识的实践性和可行性。在学校安排的消防演练中,我亲自操作灭火器,了解如何扑灭初期火灾,并学会了正确使用逃生绳等安全工具。在校园安全实践教育活动中,我学会了自我防身术。这些实际操作的经验不仅增强了我对安全知识的理解,更为我提供了在危急时刻的自救能力。

此外,学校的安全教育课程也强调了团队意识和相互帮助的重要性。在学校的安全教育活动中,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与他人团结合作,才能更好地应对危险和挑战。在学校的作业时间内,我们会举行模拟火灾逃生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相互帮助、齐心协力,以最快的速度安全离开。这个活动极大地培养了我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并增加了我的安全意识。

最后,我意识到加强安全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学生在危险中保护自己,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正确的安全意识和法律观念。在学校的安全教育中,我明白了安全不仅仅是学校安排的那些常识和技能,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只有明白了什么是安全,我们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自律、守法、自我保护,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更多的安全感。

综上所述,通过学校的安全教育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安全只有在心中,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因此,我会将所学到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不断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努力成为一个安全文明的学生。同时,我也将积极向周围的同学推广安全教育,共同营造一个更安全、更和谐的学习环境。

相关范文推荐

    专业培训代理合同(模板21篇)

    代理可以为委托人提供专业知识、经验和技能,以达到更好的结果。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成功代理人的经验分享和故事。甲方:乙方:根据《_合同法》,甲乙双方经平等

    2023年申请外出报备报告(模板22篇)

    在职场和学术界,写一篇高质量的报告是一种重要的沟通和展示能力。希望大家能够善用这些报告范文,不仅仅是参考,更是借鉴和学习的机会。教育局:为了搞好小班化教育的试点

    专业恢复道路申请书大全(18篇)

    转专业申请书要求申请人详细说明转专业对自己个人和职业发展的影响。如果你正在准备转专业申请书,不妨先阅读以下范文,以获取灵感和写作思路。恢复诉讼申请书一:恢复诉讼

    优秀宿舍卫生的检讨书(汇总22篇)

    检讨书是一种积极向上的表达方式,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接受批评和指导。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检讨书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和启示。尊敬的老师:我写这一份检讨书,是真心

    精选员工面谈心得体会(模板17篇)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将瑕疵变为优点,将失败变为成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在写作上提供一些思路。面谈师是人才招聘过程中起至关重

    最优心得体会与感悟(案例23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某一事件或某一经历的真实感受和观点,它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篇章,希望对大家的写作能够有所

    优质公户车辆年检委托书(汇总21篇)

    通过研读范文范本,我们可以了解到什么是一篇优秀的总结,以及如何运用正确的写作技巧来表达我们的观点和思考。最后,欢迎大家一起来欣赏这些范文范本,并从中受益,提升自

    最优年度普法工作计划(模板17篇)

    年度总结是对过去一年工作和生活的回顾与总结,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一种思考方式。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

    优秀班风班会心得体会(模板18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回顾自己的成长轨迹,从而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下面是一些写得不错的心得体会样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写作指导和思路。20xx年操场

    2023年中国印度协议(通用17篇)

    在签署合同协议之前,双方应该充分了解合同的条款和内容。合同协议的范文是学习和借鉴的好资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明确新产品试产所涉及到的环节以及各环节的职责,确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