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乡村疫情调查实践报告(案例17篇)

时间:2023-11-01 作者:HT书生最优乡村疫情调查实践报告(案例17篇)

实践报告可以帮助我们总结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为今后的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实践报告范文。

最优乡村疫情调查实践报告(案例17篇)篇一

寒假的到来,使大家都异常兴奋、我想是对过年的渴望和对放假的喜悦吧!在这个假期中我参加了这个社会实践活动,获益匪浅:第一是要待人真诚;第二是善于沟通;第三是保持激情与耐心。

我利用此次难得的机会,为家乡的人民献出了我的微薄之力,我以党的纪律严格要求自己,在参加活动期间遵守秩序,始终坚守自己的职责。和广大青年志愿者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鼓励、密切配合;深入基层、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开阔视野、奉献社会,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我庆幸的是我还是一名在校学生,我只有真正的把本领学好,才能在未来更好地为家乡人民做贡献。这一次参加社会实践,我明白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促使大学生投身改革开放,向人民群众,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社会实践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一周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终生受用。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大学生通过参加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有以下好处:

通过慰问老党员,让大学生能了解改革开放的艰辛,能够在社会生活中全面了解、亲身感知、深刻体验国情和民意,感受改革开放的成果;可以我们本地的革命和发展历史,以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繁重任务,从而认识改革和建设的现状,加深对国情的理解,把朴素的爱国情感上升到理性认识高度,进而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通过采访县纪委书记,让大学生与领导亲密接触,了解领导的工作。经过看得见、摸得着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促进大学生对现实社会生活的理解和把握,提高把书本知识和社会需要衔接起来的能力,增强对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的理解,从而在思想上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高度的一致。

通过实践,大学生一是可以看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尽管人民生活总体水平有较大的提高,但发展还不平衡;二是对市场经济迫切需求科学文化知识有了感性认识,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有了深层次的理解;三是可以感受到人民群众对自己的期望和要求,从而增强自身的责任感,激发自己的报国之情和发愤学习之志,为自己的成长提供压力和动力。

看望留守儿童,使我们更能了解新时代孩子的成长,通过家访,我们了解基程群从的生活情况,深刻体会到了家乡需要更多的人来服务和帮助。只有通过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才能走进城市、乡村,才能使大学生对人民群众有亲身感受,才能对人民群众由抽象的认识转为具体的认识,由对劳动群众的轻视转变为尊重和佩服,从而自觉走上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成长道路。

虽然我们的力量很小,可是我相信聚少成多,定能汇成江海,我们需要更多的人奉献出光和热,我希望这样的活动能一直延续下去,让更多的人能参加,为家乡的人民做好事做实事。寒假的社会实践活动已经结束了,但社会实践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影响却远没有结束。它使我们走出校园,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上了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到社会的大课堂上去见识世面、施展才华、增长才干、磨练意志,在实践中检验自己。回想起来,才发觉,原来乏味中充满着希望,苦涩中流露出甘甜。

最优乡村疫情调查实践报告(案例17篇)篇二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一度两个春秋,恍惚间,大学的两年时光已从指尖悄悄溜走,回顾过去,我曾无数次问自己,作为一名英语师范专业生,到底做了什么呢?为了读书而读书,为了考试而埋首纸堆?专四将近两个月的备战,让我渐渐头脑清醒,如果这样度过大学时光,只会蹉跎了岁月,浪费了青春,大学生一定要确立自己的人生梦想,否则每日浑浑噩噩地过日子,看似每天都在努力,实则没有目标,就像大海里的船,没有指南针,不知道要驶向哪里,整天摇摇曳曳,大风一吹,就慌慌张张,能走多远呢?记得我们的大学语文教授曾多次告诫我们“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我的梦想是当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所以一方面我要加强英语专业知识的学习,充实自己,这是“为己”,另一方面我要参加社会实践,真正站在三尺讲台将我所学授与他人,这既是“为己”,又是“为人”。

大一我总觉得自己能力水平都不够,不敢误人子弟,大二了又给自己找了“专四备战”的借口,所以竟没能涉足家教或培训学校,错过了锻炼的最好时机,现在临近大三,觉得自己一定要行动起来了,正好暑假也有两个月,何不抓住这个机会感受感受讲台与学生?于是我便与室友到处找英语培训学校,最终成功进入怀化芷江昂立英冠外语学校实习。

我们第一次找实习,没经验,完全是瞎猫子跌跌撞撞也不知道能不能抓到死耗子。离放暑假还有一个月,我们下了课吃了饭之后就在校园里逛着,密切关注公告栏的动态,电线杆、开水房的墙壁、电话亭这些信息汇集的地方我们总是会留心观看,找到有效信息,我们就记下号码联系闻询。然而,很多招募老师的信息都缺乏时效性,时隔太久,我们打电话问询时,大部分的回复是已经不需要老师了。有个别的公告传单是家长贴出来招家教的,但我们都觉得既然是实习,那最好找那种设置了教师培训的英语培训学校,也就没有联系家长。终于有一天,一家私人培训机构要求我们去面试,我们几个人既高兴又紧张,大家准备好相关证件,穿戴整齐,提早出发到了那里。令我们惊喜的是,校长是我们系06级的学姐,于是面试就变成了学姐学妹的“交流会”,交流中我们了解到原来她这里主要想招理科方面的老师,而我们都不在行,但她还是表示,以后有英语教师方面的需要会优先考虑我们。

于是,她跟我们聊了些她的学习经验和英语专业的社会就业现状,我们就打道回府,“另辟蹊径”。眼看着公告传单信息都无更新,于是我们决定利用网络。我们在网上搜集了一些学校的相关信息,都一一打电话联系闻讯,也参加过面试,但最终因考试时间与第二次面试时间冲突,没能得愿。最后,经过同学介绍,我们才找到了昂立英冠外语学校,她自xx年创办以来,已经发展成为怀化市一流的英语教育培训机构。我们进行了面试,成功进入这里参加培训与实习。

虽然我们是英语专业生,但从没有过实践教学的经验,培训对于我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培训多在晚上进行,而这段时间我们为迎接期末考试也要复习,每天bus来bus去的,我们也习惯了,也不觉得累,因为培训的确能学到好多东西。我们的培训老师都是在昂立英冠外语学校教了几年书的优秀的有经验的老师,其中不乏高校研究生毕业的,而且我们主要针对幼少儿阶段的学生英语教育进行培训,培训老师一个个都富有童心,表情可爱丰富,声音清亮柔和,动作活泼大方,设计的课堂内容也不枯燥,乐趣多多。在培训期间,我们重温了语音练习,反复练习音标,还学会了许多英语课堂用语以及一些有趣的课堂游戏,也学会了模仿三个英语童话故事的动作情表,收获颇多。为了检验我们的学习收获程度,负责培训的老师还给了我们练课的机会,让我们自己设计课堂并进行授课。练课时,她当堂指出我们上课的优缺点并给我们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她温厚大方,不会刻意批评指责我们,所以我也就放开了心,抓住机会,大胆尝试。毕竟面对的不是小孩子,我还是有点拘束,有时一脸严肃,动作僵硬,她每次给我指出来,还另作好的示范给我看,对我帮助很大,调到芷江实习后,我还一直记得她的'忠告。

经过大概半个月的培训(本来是一个月,但由于我们是中途面试的,所以错过了前段时间的培训,一直觉得遗憾,好在抄了一些笔记补了回来。)我们进行了三项考核:语音、情表、实时授课。语音是考核对音标的掌握,情表也就是要表演故事,实时授课就跟平时练课差不多,但比较正式。我表演故事情表时过于紧张,表情不够丰富,动作僵硬,被几个考官都指出来了,勉强过关。三项考核都过关了,我和室友便被调到芷江分校,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头几天,我们负责招生工作,白天到各大小学门口以及人群多的街道广场分发传单,晚上就在昂立英冠外语学校楼下设立咨询报名处,一面发传单,一面向询问的家长和孩子介绍学校的相关信息。几天下来人都晒黑了,不过,我们总结了一个真理“坚持就是胜利”。虽然很多人拿了传单看都不看就扔垃圾桶了,更有甚者,根本就不理睬我们,通常斜了我们一眼就走了,“摆摊”时也冷冷清清,但几天坚持下来,还是有不少人知道了我们昂立英冠外语学校将开暑假班,很多人来报名,初中的也有问我们会不会开新概念班,我们非常高兴,学生多了就可以开班上课了,同时真正检验我们的时候就到了。后来,我了解到,我那个班竟然有很多学生是河西的(我们的学校在河东),这说明我们的宣传工作还是没白费力气的。

正式开班上课,面对小孩子,我还是很开心的,也不那么紧张,按照自己设想的课堂顺利进行,尽量保持微笑,带她们玩有趣的游戏并从游戏中记忆单词,小朋友们都很开心。不过,有个小插曲让我有点措手不及,点名时,我落了一位性格孤僻胆小腼腆的小女生,她答到的声音太小了,我根本没听到,连续点了三遍她的名字,结果,她哭了。我当时耳根发热,头脑一片空白,心想:怎么办呀?第一次上课就有学生哭了。这时,有个小女生举起手说:“老师,她回答了你,可是声音太小了,你没听到。”她这一说话,赶紧把我从不知所措的空间里拉了出来,我突然想起来了,她来报到时,她的妈妈说她的胆子极小。于是,我赶紧走到她声旁跟她小声的道歉,为了逗她开心,我自我惩罚跳了一小段“鸵鸟舞”,她破涕为笑,整个课堂气氛又重新活跃了起来。之后经过几次课堂,我发现班上还有几个女生比较文静不敢举手回答问题,于是,增加了贴贴嘉奖数量和次数,激发她们回答问题的热情(不过,后面女孩子们太过于关注贴贴也伤了我不少脑筋)。

向有经验的任课老师请教了一些可班级多数人共同参与的游戏,以培养孩子们的课堂参与意识,之后我自己也想了许多的方案,比如说分组竞争,与老师pk,使得孩子们的竞争意识提高,除了那几个平时非常活跃的女孩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参与游戏,其他孩子胆子也渐渐大了,令我感到特别欣慰的是,第一次课上哭的那个女孩子竟也敢举手回答问题了,而且也慢慢乐意跟大家一起玩耍(之前她都不愿意参与任何游戏)。后来,她的妈妈告诉我,她在家话也慢慢多了,笑容也多了,还帮着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除了上课,我还要写教案,准备第二天的上课流程与教具,学校还要求我们写好教课周计划并贴在公布栏上,好让家长了解学生们的学习内容与家庭作业。

这些事情都还简单,只是在设计课堂流程时,需要认真思考每个环节的衔接,游戏是否是用于教学,奖励的贴贴最大限数,当然还要认真练习故事情表,熟悉每一个动作,这些就比较费心了。晚上,我们隔一天就会召开教研会,由经验丰富的任课老师为我们练课,检验我们设计课堂的可实施性,这时,我又可以找出自己上课时的不足,学习他人的上课经验,同时也收获了任课老师不少的建议。多次练课下来,我发现,面对她们,我总是放不开,缺乏激情与感染力,课堂创意也不足,难以吸引她们的注意力。为了这个问题,我苦恼了好久,最后,忍不住给好朋友打电话,他建议我,进一步细化课堂计划,从以前的课堂模式中跳出来,多多创新,增强自信感。于是结合任课老师们的建议,我细化教案并跟同事们讨论,接受她们的建议,心中时常保持自信,觉得自己渐渐回到了最初想走的轨道,生活更加充实了,我的学生们也越来越喜欢我了。

最优乡村疫情调查实践报告(案例17篇)篇三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长期以来,农业和农村扮演着食物供给、要素贡献的角色,生产功能、增产导向占主导地位。当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结构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发展对资源要素量的投入依赖程度下降,这需要农业从增产转向提质,农村从要素供给向生态空间、文化传承、新消费载体等转变。

三、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点思考。

(一)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的传统,这个传统不能丢。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办好农村的事情,关键在党。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需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健全党管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和党内法规,增强领导农村工作本领,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二)坚持规划先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必须注重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分类实施、典型引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推进乡村振兴具有前所未有的长远性和全局性,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强化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引领作用。要始终坚持以各级相关文件精神为引领,根据农村实际,认真谋划乡村振兴发展。

最优乡村疫情调查实践报告(案例17篇)篇四

8月25日上午,在团委冯晓航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从宁德职业技术学院出发来到了寿宁县的斜滩镇。斜滩镇位于福建省寿宁县南部,地处省道枫湖线与省道寿政线的交汇处,是闽东四大文明古镇之一,也是寿宁县的.重镇。一九八七年三月,寿宁县人民政府报经宁德地区行署批准,把斜滩镇定为历史文化古镇,把五龙过溪、马尾飞淙、坑底龙井、抗冠岭、虎口等处列为风景规划保护区。这个镇上的村民都非常亲切,淳朴。村民们对我们实践队伍的到来热情迎接,非常照顾我们。

下午三点多,原斜滩小学的郭希禄校长带领着我们的队伍来到斜滩镇的宣传历史文化中心。郭希禄校长在镇宣传文化站向我们介绍了斜滩镇古镇文化。郭希禄校长的陈述下,斜滩镇自古灵秀泄滩,商贸繁荣,鼎盛一时;崇尚文学,英才辈出,自高考开放后走出了40位博士,百余位硕士研究生。

之后,郭希禄校长带我们走访斜滩古镇老宅,参观了几个进士第、大夫第登老宅,这里许多老房子都有着几百年的历史。郭希禄校长还跟我们介绍了郭府豪宅,这豪宅有一千多平方米,整个宅子里面有着66个房间,后来因为村子需要改成了临时小学的上课地点。相传,在这座豪宅里面曾经来过一个小偷,这个小偷在这所豪宅里整整呆了三年之久,最后才被发现。可见这所豪宅是有多大,才能让一个小偷整整呆了三年。

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实践队感受了当地独特的民风民俗,更好地了解斜滩镇的历史文化,大家纷纷表示要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锻炼,体验基层生活,做好调研报告,为古镇经济的发展集思广益。最后要感谢学校给予这次机会,使我们能在实践中服务社会,感受乡情,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也要感谢我们的老师们,不断指导我们,帮助我们完善计划;在实践中体验生活,认识自我。我们将以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刻苦学习、完善自己,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洪流中,为祖国发展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我想,这大概才是“三下乡”活动的最终意义所在吧。

最优乡村疫情调查实践报告(案例17篇)篇五

含义:调查报告是反映某个问题或某件事情的调查研究成果的公务文书。

意义:调查乡卫生院了解当地医疗卫生情况及人们的评论了解农村百姓看病问题和对医疗卫生的建议,用有效的方法更好的改善农村的医疗环境和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

对象:乡村卫生院

时间:20xx、8、1到20xx、8、20

地点:xx县xx乡卫生院

范围:xx乡附近的村子

主要方法:

1)选择题的文件(调查问卷)

2)交流和观察

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和调查结果:

1)您的年龄:

a、25岁以下b、26—40岁c、50岁以上

a、8% b、32% c、60%

2)您的健康情况:

a、非常好,基本没病b、比较好,很少生病c、有病在身

a、28% b、32% c、40%

3)如果本人生病了做何打算?

a、马上去医院b、自己吃点药,实在不行再去医院c、去小门诊d、不去看病

a、10% b、30% c、55% d、0%

4)您觉得你们当地医院卫生条件怎么样?

a、好b、较好c、一般d、差

a、5% b、58% c、31% d、6%

5)你正在服用哪一种药物?

a、没有b、降压药c、降糖药d、降血脂药e、其他

a、20% b、55% c、7% d、6% e、3%

6)以下您认为哪些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

a、市级以上b、中医院c、保健院d、县区内各乡镇卫生院

a、5% b、16% c、9% d、70

7)您认为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最大的好处是什么?

a、59% b、7% c、33% d、1%

8)您认为“看病难,看病贵”难和贵在哪?

a、2% b、22% c、48% d、6% e、8% f、14%

9)您现在的医药费主要花在哪一方面?

a、药品b、仪器检查c、医生开处方药d、治疗费手术费等治疗项目费e、其他

a、71% b、12% c、4% d、11% e、2%

10)您会急救吗?

a、不太会b、会,经过专业培训c、会一些,自学的d、一点都不难

a、30% b、3% c、4% d、63%

11)您了解一些基本的预防传染病的常识吗?

a、非常了解b、了解一些c、不了解

a、0% b、58% c、42%

12)您对这次活动是否满意?

a、非常满意b、满意c、不满意

a、59% b、41% c、0%

调查结果分析:在农村中年以上的居多,由于新农寻合作社的原因几乎所有人在生病时候去乡卫生院,离家近而且还有报销,但人们普遍认为卫生环境差,在住院期间,病人及病人家属有许多不方便之处,平日洗漱的地方,厕所都不满意,药品和检查花销高,对于农村来说还是带来了“看病贵”的.问题,“三高”患者仍占患病总数的大半,特别是高血压患者,在农村各种各样的情况都可能发生,但大多数人对于急救的知识还是不了解,还有基本的预防传染病的情况不了解,一部分人对医护人员的服务不满意。

我国运行350年的医疗改革后,是对我国目前医院传统运行模式最现实的挑战。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是新旧两种体制的交替和撞击,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不可避免地对社会,特别是对医院造成巨大的冲击和挑战,这种冲击和挑战也可以认为是对当今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冲击和挑战,涉及我国特殊国情,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的扶持,优惠政策的落实,市级医疗机构的龙头作用已得到日益增强和充分发挥,但乡村级医疗服务体系,由于投入条件受到限制,各项功能不能完全发挥,不能充分履行职责,乡镇卫生院的“贫血”现象始终未得到缓解。村卫生室结构脆弱,其突出主要表现在:

一、人员结构不合理。卫生人员年龄偏大,知识老化的现象普遍存在,所以我建议可以加强学习,让市级医护人员来下乡进行指导。近5年来,因人员编制等限制,很少有大中专毕业生分配或招聘到乡镇卫生院工作,人才断流现象十分严重,原有的技术骨因待遇偏低等多种原因而流失。

二、乡镇卫生院面临的任务艰巨。农村居民卫生健康状况及一些重点传染病、公共卫生疾病和地方病发病率形式依然严峻。一些重点传染病、公共卫生疾病和地方病发病率没有真正将下来,如结核病,乙肝肝炎,艾滋病等,仍严重威胁着农民的健康,例如:预防专家估算全国100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有80%左右在农村,乡村卫生院承担了农村的基本医疗服务,农民数量大,对服务的期望值又高,医疗机构和医生的职业社会环境又差,乡镇卫生院面临任务非常艰巨。

三、资源配置失衡。突出表现在,以20xx年为例,占总人口60%的农村人口仅享有25%的公共卫生资源,医疗服务设施的利用率不平衡,20xx年县及县以上医院病床使用率为80、1%乡镇卫生院只有52、3%医院卫生体系机构重叠,部门分割职业不清,公共卫生经费的支出效率不高。

四、重治疗,轻预防。资源配置方式显示医疗卫生模式倾向于治疗支出,而不是预防那个行医疗保健和公共卫生,这样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医护人员是很有限的。不能做到每家去检查,我们要去给他们讲解一些他们有帮助的知识,让他们自己做好自我预防和自我保护。我们要把重点放在预防,治疗是在不能预防的情况下进行的。

五、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报销门槛高、范围小、比例低,约三成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参合作用不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规定只报销住院费用,不报销门诊费用,而且住院费用必须达到一定的起付钱(一级医院200元,二级医院500元,三级医院1000元,封顶线5万元)同时规定住院报销比例只有25%—35%,相对贫困的住院农民来说,报销范围太窄,比例过低,直接影响了农民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积极性,被调查的260人中,觉得报销范围窄比例低受益难二不参合的人员有161人,因家庭困难不参合的有99人。仍然有33、7%的被调查人员认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作用不大。

对于现在农村医疗出现的问题我希望可以引起重视,因为我国仍以农村居民居多,我想对医疗卫生部门提出自己的建议,希望可以对农村医疗有帮助:

一、加大组织“带医下乡”活动,让市级医院优秀的医护工作者带着先进的技术下乡指导,提高乡村医院的医护素质和专业知识,“走村讲解”活动加强进行,让乡里的医护人员分批进村进行健康教育,对一些常见问题(常见病,传染病)和急救处理进行讲解加强医疗知识。

二、加大新农村建设,提高卫生环境,做好乡村连接,提高生活卫生质量,加强公厕卫生,改善饮水条件,设置固定的垃圾站点,统一处理垃圾。

三、坚持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公益的性质,坚持为人民服务,为广大农民提供低廉、有效、便捷的医院预防保健服务,致力于缓解广大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实际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一步扩大报销范围,降低报销门槛,简化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报销的手续。这样有效缓解广大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

四、多渠道加大对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扶持力度:

1、对房屋进行整修

2、进行必要的医疗设备配置

3、对现有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培能训练

5、对乡镇卫生人员进行工资补贴,对村级卫生人员进行定额补助,稳定医疗卫生队伍,从而保障卫生工作进展。

五、加大人才引进,培训力度和人才更新换代步伐。要从人才培训引进入手,对乡镇卫生院制定一些优惠政策,招聘大专以上毕业生充实到其中来,要让他们在待遇上与城市中大医院人员相当,在业务上有发展前途,在地位上受人尊敬。对乡村医生的人才引进和替换则可采取定向培养的方式,对有志从事卫生工作的青年进行培训确保乡村医生和护理人员后继有人,加大年轻化。

建设新农村,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新世纪医院改革给农村带来了希望,加强农村卫生建设就等于加强中国卫生建设,为我国的经济做了有力的基础。作为专科毕业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我国农村医疗事业做出自己的一份成绩。我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支持我国未来的卫生会越来越好。

最优乡村疫情调查实践报告(案例17篇)篇六

盛秀苑社区卫生服务站是我们本小区的一所基本医疗服务中心,由最基本的日常病情治疗小诊所,为本地职工免费基本检查,划价,开药等部分组成,是小区人们生活的最基本保障。

在这次的调查过程中,首先是了解了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最基本的工作流程。其次是针对社区常见病症咨询了各位坐诊医生,向他们了解了他们的想法和所需要的帮助。

社区卫生服务站就位于社区的中心地带,方便了老百姓的生活所需。当他们遇到了普通的病症或是想要开处方领取常用药品时,只需携带他们的职工医疗保险卡即可。首先可以先咨询当天的坐诊医生,就病情和不舒服之处与其做一个交流。随后可带上开好的处方划价取药即可,如有需要通过打点滴等小型治疗方式解决病症的即可在本社区服务站进行治疗。其内容与方式还是比较方便,易于老百姓操作的。

接下来我也和其中的一位坐诊医生了解了本小区的某一项重要病症的基本情况。

从行业的尘肺病情况看,煤炭系统评委是尘肺病的重灾户,其病例约占主任全国总例数的40、5%(23、5万例),面对知识众多的现有患者,企业特别是历史包袱较重的煤炭行业,比如我们所处的大同矿务局现患就达7000人左右,在企业下放,结构调整中面临很大困难情况下,大量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同时还有许多尘肺患者已与用人单位脱离,成为社会上需要救助的弱势群体。因此此病症成为我们当地不论是大医院还是小卫生服务站最重要的疾病之一。

尘肺患者场表现的症状有胸闷,胸痛,咳漱,咳痰,劳力性呼吸困难,易感冒,呼吸功能下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而且每隔数年病情还要升级,合并感染,最后肺心病,呼吸衰竭而死亡。

作为小的卫生服务站,因为自己的医疗设备毕竟有限,所以只能做到小的基本检查,起到一个及时发现,及时督促治疗的作用,也为矿区的工人提供了保障。

本卫生服务站还定期为小朋友们提供免费接种各类疫苗的服务,使小朋友们既获得了方便,又从小就获得了身体的安全保障。正如横幅所言关注儿童健康,关怀儿童成长。除了为小朋友们服务,还有就是为成人的小区百姓提供日常的体检,比如量血压,抽血检测各项身体指标是否正常等等,当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就会给出良好的建议到大医院进行深一步检查,使大家在放心安全的环境中度过每一天的生活。

最后,医生也向我介绍了卫生服务站的近况,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服务站的人数,设备还有所欠缺。平均是一个医生要分管几千老百姓的身体健康状况,而且设备也是建设和更好发展本小区卫生服务站的前提条件。全体服务站工作人员也是竭尽全力在原有的设备和条件下为老百姓服务的同时,向上级反应请求援助,请求在人力,财力,物力上给予提高。同时,他们也常作为本地区的代表参加一些更大型的医疗会议,在学习大医院的新观念,新技术的同时,也积极向他们反应本地区在近期出现的.常见病症,一同探讨好的解决方案,并定期调配专家级医生为小区百姓进行免费坐诊,更好的了解本地区人们的健康状况,也更方便上级调配资源来缓解我们的当地之需。

作为一学生的我有了更大更明确的奋斗目标。至少让我明白不论是大地方,还是小地区,都会有那么一群身着白大褂的人,在默默的为每一个生命服务,这就是我们作为医生的重大使命,不论是职务的高低,还是地域的大小。那作为我们医学生,未来必定就要担负起这样的使命,所以留给我们的只有好好学好专业知识,以一颗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心态走接下来的人生道路!

最优乡村疫情调查实践报告(案例17篇)篇七

实践目的:了解农村情况,开展支教活动。

实践形式:下乡支教。

实践时间:

实践地点:

实践活动主办方:

实践活动承办方:

一、简介概况。

九江市庐山区海会镇地处江西九江市东郊,东临烟波浩淼的鄱阳湖,西靠风景秀丽的庐山区五老峰,南接星子县城,距九江市区、九江机场、九江码头、九江火车站均仅30公里,距省会南昌100公里,镇域面积100.8平方公里,辖海会、高垅、庐山水泥厂等3个居委会,五星、双垅、银门、谷山、青山、彭山、长岭、五洲、光明等9个行政村、1个林场,现有人口2.82万人。

为响应贯彻落实胡锦涛在纪念建团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充分发挥社会实践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途径的优势,进一步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为“十二五”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贡献,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九江职业大学校团委积极组织此次暑期“三下乡”活动。

(一)序言。

6月26日我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小组一行12人来到九江市海会镇海会中学,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海会镇是一个农村走向城市化的典范社区,半城市化的现状更体现了党中央响应振兴农村的政策。在海会镇的五天里,我们开展了许多活动,和小学生联欢,为小学生义务辅导功课,走访调查研究并帮助他们干农活,在这里,我们学到了好多书本学不到的东西,在这里也看到了市民的文明。这是我们这些大学生第一次如此热衷于农村问题。其中大家关心最多,也是讨论最多的,就是农村教育资源问题。

(二)国家战略部署。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将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现代话进程,对教育将提出更好、更高的要求。我国经济结构能否顺利调整,国民经济能否发展的更快一些、更好一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基础是否稳定。只有加强基础教育,才能更好的振兴祖国的未来。

二、经济收入状况。

海会镇是著名的旅游乡镇,素有“赣北旅游第一镇”的美誉。境内有庐山东门、三叠泉、国家森林公园、碧龙潭、海会寺、白鹿洞书院等著名景区。经过海会镇党委、政府十多年来的开发与建设,旅游事业蒸蒸日上。接待游客达40万人次,门票收入超过1000万元,旅游综合收入达6000余万元,财政收入580万元。社会各项事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先后荣获“江西省卫生示范镇”、“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省级“五四红旗团委”、“青年文明号”、省“青农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三、教育问题。

人们在形容农村的教育状况时总是用“适龄儿童入学率低”、“失学率高”、“教育状况落后”等短语一言概之。经过这一段时间与乡亲们的接触,我深深地感到:农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比起城市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越是贫穷地区的人们对教育的渴望越强烈。教育滞后的根源不在于观念的落后而在于师资力量和教育普及的落后。

绝大部分的家长非常希望孩子能上到大学.我依然清楚地记得乡亲们朴实的话语,搞调查时,当问及孩子们的学习情况时,他们总说:我的孩子能像你们一样就好了.其实我们这么辛苦,啥也不图,就希望他们多学点东西,找一条好的出路.还记得有个老汉对我们说:俺孩子能上到哪,我供到哪,就算砸锅卖铁也得上.由此,我们转过头来想一想,一个地区是否重视教育能单凭入学率或人口文化水平衡量吗?答案是否定的。对于农村来说,判断人们重视教育程度的标准应是他们用于教育的开支所占家庭收入的比重。

海会镇委极力支持教育事业,虽说有不少的贫困的家庭,师资力量比较落后,但渴望教育还是非常值强烈。镇委委组织资助贫困学生,以至于入学率还是很可观的。我们在海会的这些天尽可能的和孩子们在一起学、在一起玩,以找到共有的乐趣。

四、总结。

这次的:“三下乡”的实践活动,让我明白一个好的国家需要有重视未来的潜力;一个好的城市对教育的投资比重永远放在首位;一所好的学校对师资力量的重视永远高于物质条件;一个好的老师永远把学生放在首位,时刻牢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成功则国家兴隆。只有这样他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幸福!一个人的力量再大也是有限的,只有加强团队合作才能创造更大的成功。

五、三下乡的意义。

大学生参与“三下乡”活动,是当年五四青年开创的“走向社会,深入民众”光荣传统的延续,是我们知识分子同工农群众相结合、教育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一贯方针在新时期的集中体现,是贯彻落实在北大百年校庆讲话中提出的“四个统一”的具体行动,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将自身价值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的必由之路。

我们通过大学学习后,要想尽快的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适应社会的需要,就要在学习期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社会位置,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锻炼意志和毅力,为适应以后的工作做一定准备.这是我参加“三下乡”活动的目的之一。

抓住有利时机参与各种形式的'暑期“三下乡”活动,对于引导我们按照江泽民得出的“四个统一”的要求,把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于社会实践统一起来,自觉走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努力缩短成长与社会需要之间的距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去见世面,长才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生“三下乡”,有利于了解国情。我们出生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成长在邓小平理论不断发展的年代,对教育的认识,单从课堂上是难以得到的.因此我们必须走向社会,深入农村,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才能真正在实践中深化对教育理论的理解,深化对理论结合实际的理解。

大学生“三下乡”,有利于体察民情。淳厚民情和朴素民风中的情感滋养,难以尽得于书本;贫困母亲脸上的愁容和求学儿童眼中的渴望所激发的力量,难以取之于校园。走出象牙之塔,融入坚实的土地,贴近农民的心,才会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艰辛,收获的喜悦,才会真正把成长的根深深植入祖国的沃土。

大学生“三下乡”,有利于增长才干。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历来是青年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社会实践是知识创新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从无数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启发和教育,使思想得到升华,社会责任感增强。在实践中,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提高了认识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最优乡村疫情调查实践报告(案例17篇)篇八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话用在我们暑期社会实践上再适合不过了。在这个炎热的夏天,我们暑期社会实践团,挥洒汗水,收获富足。

冒着三十多度的高温,克服着语言不通的困难,我们义无反顾地来到了横市镇界头村进行我们的暑期社会实践。中南大学向来鼓励学生在课外积极锻炼自己,因而我们的调查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在调查中,始终不忘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始终以中南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始终秉承着中南大学“经世致用”的校训。我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我们的能力和耐力。

当然我们的付出没有白费。在实践中,我们不仅得到了一系列的第一手的数据和资料,更让自己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作为我们团队的组长,我更是肩负着更大的责任,我是团队的核心骨,既要掌握团队的行动方向,又要在具体实践中起到特定作用,还要协调整个团队,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尽管因为经验缺乏,我在这些方面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是经过不断地反思和讨论,我总是能在最后做出正确的决定。同时,这次实践更让我明白了团队的重要性:我们是一个集体,我们的力量应该要大于我们五个人的合力,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每个团队成员不遗余力地贡献自己的'知识、时间等,并且我们需要向一台机器的各个零部件一样不断磨合,才能更好的发挥好整个团队的作用。

总之,这次实践带给我的记忆是难忘的,我会不把这次实践当做结束,而是把它作为一个起点,积极参与更多的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提升自我!

最优乡村疫情调查实践报告(案例17篇)篇九

为了贯彻落实好1月14日省委第十次疫情防控专题会和全市疫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毛集镇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按照上级要求查漏补缺,加强对返乡人员的管理力度,严控聚集性活动,先将情况汇报如下:

1、加强宣传。通过一封信、一个电话、一条短信的方式,对外在务工、上学、办事等人员积极宣传本地疫情防控政策,倡导就地过年,非必要不返乡;确需返乡提前3天向村委会报备。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致返桐入桐人员的一封信》1012封,给外在人员打电话1012通,发送短信或微信1012条。

2、台账清楚。一是各村建立健全疫情防控网格员管理体系,加强岗位职责培训,充分发挥各级网格员作用。二是建立了在外人员管理台账,提前了解拟返乡人员动态,最大程度做到风险精准预判。三是对于已返乡人员,根据出发地风险等级分类建立台账,对于居家隔离和健康监测人员根据政策分类管理。12月19日以来,全镇已返乡人员1294人,其中居家隔离1067人(已解除隔离149人),居家健康监测227人(已经解除健康监测44人)。

3、措施有力。全镇纳入返乡人员管理台账人员均由所属村落实“五包一”措施,居家隔离人员大门贴封条落锁,所有居家人员每日两次上报体温和行程码、健康码,卫生院定期上门进行核酸采样,出现问题第一时间由卫生院派120负压救护车转运至发热门诊。

1、加强宣传。通过流动宣传车、大喇叭、悬挂横幅、微信群转发、各村会议、网格员宣传等形式积极向群众宣传非必要不聚集、春节期间不流动少串门,倡导喜事缓办、白事简办、聚会不办,严禁举办50人以上聚餐。

2、严格报备。确需举办的,要求提前3天向村报备,村里初审后报镇疫情防控指挥部审批。镇疫情防控指挥部根据上报预案和参加人员信息评估风险隐患后,予以批准。如缺少应急预案或人员信息不全坚决不予批准。

3、加强监督。一是加强对已报备活动的现场监督,由镇村干部到场监督行程码和健康码扫描、现场测温、戴口罩、核酸证明查验、保持社交距离及参加人员的身份信息核实,防止出现外地返乡人员参加活动。二是加强对未报备举办聚餐活动的打击力度,鼓励群众举报。一旦查处,在全镇对涉及村或单位提出通报批评,责令承办单位停业整顿。

截至目前,我镇共报备举办白事3起,监督3起。未报备红事1起,已对涉及村进行通报批评并责令承办饭店停业整顿。

下一步,我镇仍将保持高度警惕,严格落实上级各项疫情防控政策,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守好桐柏“东大门”,为保持我市“四个零”目标贡献毛集力量。

最优乡村疫情调查实践报告(案例17篇)篇十

xx村,该村由于资金等等的一系列问题,至今还没有一条通出去马路的马路,拖拉机、汽车等进不了村,唯有的马路都是泥泞路,连小孩上学骑车都困难,设想,农田所需的肥料,建设所需的材料都要靠人手搬进去,怎么发展起来呢?现在,xx村的马路已经在建设中了,这对经济发展是件好事。所谓路通财通路路通嘛!

以上便是我在下乡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问题。总的来说,福堂镇要发展,必须要与外界沟通,要赚钱,必须赚外面的钱,建设好硬件、软件,以良好的状态吸引外资。政府应站在一个高度上看问题,分清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提高农民素质,另外,发展是需要时间的,政府、农民都不应该急噪,应该脚踏实地,把成绩干出来。

对于我自己来说,通过这次三下乡,我无论在认识上、能力等方面都有所提高。

首先,认识了许多的朋友,大家在艰苦的条件共处了九天,患难见真情,大家都相互帮助,真情流露,我想我一辈子都不会忘掉。在福堂镇上,我在最前线收集到了第一手的资料,真的,农民的问题挺难搞的,一个基层干部不容易做啊!很多问题都有两面性,做事情要辨证。农民有他的特殊性,解决问题要讲究方法。

经过这次以后,我觉得自己成熟了,真正感觉到我们肩上的任务很重。这次下乡的口号是与人民紧密结合,为祖国奉献青春。要做到紧密结合真的不容易,以专长服务社会,用热情谱写青春,把下乡进行到底!

第一组组长:张国尚、成员:高红、赵双宏;。

第二组组长:段东乾、成员:陈兴雪、王荣;。

第三组组长:包伟伟、成员:陆明、朱永权;。

摄影:李恒照相:张康。

走访1。

我们这组来的第一家是一个家庭经济较好的一户。户主在靖会四泵上班,妻子在家务农,其下有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儿子结婚成家。两个女儿,小的一个在靖远三中念书,大女儿毕业于定西卫校,现工作于靖远县县医院。由于户主不在家,家里人都忙。我和大女儿开始在聊的的同时了解当地的发展状况。

该家的主要经济来源是户主的工资和家里种的四亩地,其主要农作物是玉米和洋芋。家里的收入也刚够两个女儿念书,现在大女儿出来工作了,在经济上也可以为家里或妹妹念书出一点。家里平均收入也在每人5000/年,家里现在主要支出就是二女儿的学费,二女儿高考没考上本科打算念三本,一年光学费就一万元,四年算下来也至少要六万块钱,这在一个农民家庭是一个很大的开支。儿子也在农闲的时候出去到建筑工地上打工,解决家里人所有的生活问题。学生在假期里回家帮家里人干点农活,减轻父母的负担。高中的时候二女儿一年学费和生活费也至少要4500元,现在上大学要的就更多了。在当地的学生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学费现在都免了,一学期就交2040元的杂费。现在的学生和家长不像以前那样看念书不好就不让念书了,实在因家庭有困难得也会有教育贫困补助。中考时考上的学生就去念高中,考不上缺的分数少的家里经济条件好的就交高费上高中。中考考不上的多半就去念中专,有很少一部分就去到外面打工或学技术。考上高中的经过三年的奋斗考上本科的也很多,有山东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兰州大学、四川大学等等,基本上读了高中的学生都念大学了只不过是学历不等。

看他们的生活条件如衣食住行都还算可以,一年种地也没有什么困难。当地的交通、通信都好,水地为主沙地很少,气温对农作物的影响不是很明显,最主要的是那条靖会水渠,它是该乡的生命线。这边没有什么自然灾害,耕地也不再是牲畜走向了机械化,粮食的长势就靠这条水渠引上来的水浇灌的是否及时而决定。国家在农业上也给予帮扶,比如农用的机械在购买的时候都有相应的补贴。二十年前这里耕地全部靠牲畜,十年前有部分靠拖拉机耕种,现在基本全部是拖拉机耕种,运输作物全部是机动车。国家在贫困的农户有补助,按月发放粮食补贴,对所有农户都有粮田补助。现在当地小学和初中学生的人数比起前三年少的多了,计划生育对独女户或二女户给予经济帮扶。

走访2。

我们小组去的第二家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困难,更让我们感到吃惊的是在我们的采访过程中得知这家户主已经在几年前因得病过世了。这家有三个孩子,女儿最大现在靖远三中读高三,还有两个儿子,大的一个读初三,小的一个读初一。当我们走进他家院子里时,院子也比较大但还算收拾的干净,孩子的母亲忙里忙外的进进出出,我们就和他家的孩子进行了交流,大女儿的奖状在这屋里的墙上贴的很多,大概有二十个左右。两个儿子在学习上没有女儿那么用功,成绩在班里平平,大女儿在家时会帮两个小弟做功课。在学校里女儿每一年20xx元学费还要跟其他人一样要交,但是每一年都能拿上贫困补助,生活费就靠其母亲一年在家种地所得的来交付,这样在经济上大大的减轻了母亲的负担。两个小的就在离家不远的初中念书,学费杂费都是全免的,吃饭都是在家吃。乡政府每月都会给他们家里发放贫困补助的粮食如:面。他家有乡政府发的贫困证,当政府有什么贫困补助他们可以直接去领。

最优乡村疫情调查实践报告(案例17篇)篇十一

2月3日,在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阶段,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陈希在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党员干部应挺身而出、英勇奋斗,坚决防止高高在上、浮在表面、空喊口号的形式主义作风。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疫情防控的一线就是广大党员干部的“试金石”,唯有扎实工作,敢担当、善作为,方可在疫情防控的战场上守好一方土,撑起一片天,向人民交上一份重实效、负责任的答卷。

要挺身而出、英勇奋斗,勇当防控阻击战中的“先登卒”。想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全体党员干部必须怀有“逆行战‘疫’,舍我其谁”的决心与勇气,将红旗插在前线、堡垒筑在火线,争当防控一线的排头先锋,遇事不推诿,攻坚不退缩,在阻击战中与病魔“短兵相接”。领导干部应将指挥部设在战线前沿,深入一线发光发热,敢作为、真作为、有作为,用实际行动当好疫情防控的“领头雁”;将防控责任扛在肩上,真正做到哪里有疫情、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组织坚强有力的领导,哪里就有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要鼓舞斗志、凝聚力量,做好防控阻击战中的“司号员”。面对疫情,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从的抗洪抢险到的援助汶川;从的抗击非典到如今的疫情防控,党和国家都用自己的昂扬斗志,鼓舞全体中华儿女积极向上,共克时艰。每位党员都是宣传片,每个支部都是宣传点,防控疫情不仅要在一线工作中奋勇当先,也要在精神高地上吹响号角。全体党员要时刻具有榜样意识,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将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的工作优势,鼓舞群众,凝聚群众,做好疫情防控中的“司号员”“战鼓手”,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坚定信念,不畏风雨,发动一场党群齐心的人民战争。

要擦亮双眼、求真务实,敢为防控阻击战中的“排雷兵”。在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切实际、盲目乐观等问题,都是战场上务必重视的“雷区”,是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一旦触碰,不但会犯错误,更可能出人命。靠前指挥并不是握握手、拍拍照,扎实工作也不是填数据、喊口号;大话空话只会扰乱军心,过度乐观极易贻误战机。战斗堡垒不能留蚁穴鼠患,防控红旗务必要深插真埋,每位党员干部都要敢做防控阻击战中的“排雷兵”,对于诸如“办一件事,填六七张表”“走访6小时,填表两小时”的“暗雷”,要第一时间引起警惕、迅速行动。要做到“不埋雷”“能探雷”“敢排雷”,抓实工作、落实责任,扫清疫情防控中的“雷区”,将疫情阻击在防线之外,将这场战“疫”打赢、打实,打到位。

最优乡村疫情调查实践报告(案例17篇)篇十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发展实力,既是党中央让广大农村老百姓享受经济发展成果的一项战略举措,又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潜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等理念在农村工作中的集中体现,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社会稳定和党的执政地位。根据民权县县委组织部的统一部署,在林七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于今年9月下旬通过走访农户及查阅有关档案资料等方式对xx村关于新农村建设方面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状况整理如下:

(一)xx村概况。

xx村座落在民权县县城的东北部,与县城相连,距县城22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1公里,公路从村中穿过,地理条件优越,全村总面积为13平方公里,辖8个自然村13村民小组,713户人,全村可用耕地3024亩,水面面积50亩,2007年人均纯收入4200元,村群众经济收入达4万元,全村共有65名党员,设一个党总支,二个党支部,下设11个党小组,村级组织健全。

(二)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

1、精心谋划,科学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

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群众参与,科学编制,坚持标准,逐步到位”的原则,设定好新农村建设的规划。

2、理清思路,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利用x村地处城郊的地理优势,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加强群众资产的管理,着力抓好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和村级群众经济稳步发展。一是发展特色农业,现代农业和效益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用心引导村民发展优质粮食作物,大棚蔬菜、瘦肉型生猪等农产品,并不断扩大大棚蔬菜种植和家禽家畜养殖规模,如司庄、梅山、黄村、仰村八个村民小组利用毗邻城区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蔬菜种植,建立了占地800亩的大棚蔬菜基地,为城区居民带给新鲜蔬菜,菜农收入稳步提高。二是用心发展种植草莓、甘蔗基地400亩和农村种类中介服务组织,扶优做强农村经济发展思路,带动村民用心发展生产,增加收入。三是用心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输出工作,增加劳力经济收入。

3、整合资源,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x村坚持把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农民生产生活中最紧迫的实际问题入手,应对农村行路难,饮水难,灌溉难、看病难等“热点难点”实际问题,村两委干部用心争取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村民也自愿捐款,多渠道筹措资金,抓好基础设施建设。

4、建立机制,切实加强新农村建设领导。

按照林七乡党委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组,x村总支书记王继思为组长、村委会主任王继祥为副组长,两委村干部为成员,村文书为信息报道员。并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新农村建设工作,真正构成了“市指导、县组织、乡镇主抓、村实施”的良好氛围。

1、实事求是,量力而行。

从x村的实际出发,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制定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时,既按照新农村的标准严格要求,又切合村情实际、切实可行,不增加农民负担,不做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正确处理阶段性目标和长远性目标的关系,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打好基础,分步实施。

2、整体推进,突出重点。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x村下辖8个自然村,一方面既按照统一部署,统一规划,整体推进;另一方面,又从解决好农民关心的具体问题入手,找准突破口,根据当前的资源和工作力量,突出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分步实施。

3、干群关系得到必须改善。

以前乡镇干部及村干部下农村入农户时,是“要钱要命”,而此刻是“送钱送物”。

1、徐村党员干部和农民中尚有较为严重的“等、靠、要”思想。

该村党员干部虽然对新农村建设的20字方针很清楚,但是说起如何结合实际推进工作,多数人却表示要等上面布置;多数农民也没有把自己摆进去,表示“上面要干啥就干啥”。部分村干部认为提不提新农村建设,对抓建设促发展没有区别。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以农村为载体、以农民为主体来进行的,这证明x村部分农村党员干部还存在思想不够解放,不够开拓性,创新性地去开展工作。如此看来,x村两委领导班子尤其是村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的素质高低,必须程度上决定着该村新农村建设行动的成败。

2、农村小型基础设施投入少问题。

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实行一事一议制度,但由于各种原因,一事一议较难统一农民的意见,使得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成为目前农业投入方面的一个薄弱环节。

3、村民文化素质不高,对科技应用的不够。

实践告诉我们,要想使农民富起来,使他们成为新型农民,不加大科教的投入力度,不注重农村的卫生事业、法制教育是不行的,没有高素质的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善管理的农民,增加农民收入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我认为要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用5—10年的时间,建立培训示范基地,培养一些精通种植业、水产养殖业、畜牧特产业等技术能人,让每一个农户至少要有一个懂技术的明白人,要以乡、村为单位做好非农业的专业技术培训。

最优乡村疫情调查实践报告(案例17篇)篇十三

总结。

经验、巩固成果,进一步推动学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长期有效开展,下方,将暑期社会实践工作经过长期努力摸索构成的一些特色、经验以及个人。

心得体会。

作如下总结。

科普知识。

调查等调查活动,宣传科学种植知识、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同时让大学生真正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在实践中增长了知识,得到了锻炼,将学校所学的知识付诸于实践,增加社会经验,以便以后能更好地参加公共卫生工作。

作,毕竟路上耽误了一些时光。谭老师更是简单吃了些后悄悄地出去找一下我们晚上的住宿地方。饭后我们到了住处,老师安排了一下房间后,我们便立即动身前往我们要宣传调查的第一站——城关镇招岗村。

我们首先到了村委会,取得了村委会领导的同意,在他们的协助下,我们在庭院里布置了一排桌子和凳子。在桌上放了两台血压计,在墙上贴了宣传单,挂起了条幅,竖起了旗子。赵老师在村委会的广播里通知老乡们前来村委会。一切准备完了之后,我们拿着宣传单、宣传手册和调查问卷等待着村民的到来。广播通知后,很快就有村民前来了,同学们很快微笑着迎接上去,向村民发放知识书籍,给村民讲解科学知识,并做了问卷调查。由于大多数村民不识字,我们都是一个题一个题地问出来的。做一份调查可能容易,但是要做许多份时就需要极大的耐心了。再加上普遍村民讲的是地方话,有些同学在交流上有些阻碍,但我们都克服了种.种困难。同学们有的在发放传单,有的在回答村民问题,有的在做调查,有的在为村民测量血压。老师们更是和大家融在一齐,已经分不清谁是学生谁是老师了。渐渐地村民多了起来,大家更是忙的接但是来。看看这一热闹的场景:有调查、有发传单、有访谈、有测量血压、有照相——大家真是忙的不亦乐乎!就这样我们顺利地完成了第一站的任务。

晚餐后回到住处,大家都高兴地聊了一些这天的感触,现已经是疲惫不堪了,于是早早就休息了以便拥有很好的精力去迎接第二天的活动。我们6点起床吃完早餐后就前往了第二站。不知什么原因,也许是没有得到领导的支持,在这我们就呆了十几分钟发放了一些传单。老师决定下方兵分两路:一路前往原曲村,一路前往固新镇固新村。司机师傅开车在路途中把第一组留在了原曲村,我们第二组继续前往固新村。由于昨日已经开展了一次,所以我们都有了经验,也很顺利地完成了任务。两组到了一齐后已是11点多了,我们坐车往学校赶去。休息了一晚上,第三天同样早起坐车前往石家庄市深泽县。这次也是分成了两路,第一组去了大贾村,我们第二组去了西南留村。到了之后取得当地领导的同意,群众的理解支持后,我们便进行了活动。大家都有了前两天的经验,都已经对所做的宣传调查工作相当熟练了,于是很顺利地就完成了任务。

完成实践活动之后,大家聚在一齐吃午饭,交流了一下自我此次实践活动所收获之处,并。

说说。

自我认为自我这次实践活动有哪些不足的地方。我们都畅谈了自我的心得体会。回到学校后在公卫楼前我们再一次合影留念,虽然已是很疲惫,但每个人的脸上却都挂着自信而满意的笑容。

实践活动的感受及好处:短短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结束了,但它给我们的影响是深远的,真是收获很多,感触很深。我充分认识到了只有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活动之前应精心计划,尽量想的周全些,则后面就顺利些,毕竟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活动过程中对出现计划之外的状况应能够灵活而合理地进行调整;此类调查活动首先更就应取得当地领导的重视和群众的理解支持;这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完全任务。

此次农村之行让我更深层地了解我们国家农村的基本状况。我们去的都是癌症高发之处,个性是涉县这个人口调整死亡率全国第一的地方。经调查当地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尽管当地有“十佳小康村”,也是工厂较多带来了经济效益,但也给当地环境带来了巨大污染。以前农民不得不饮用被污染的水,此刻普遍已经打了深井,能够喝上清洁卫生的水。但各方面的许多因素仍使当地心血管疾病和癌症高发。有的家庭出现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国家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有效地缓解了病人家庭的经济压力,在必须程度上遏制了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现象,促进了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就医观念的改变,同时也提升了党和政府为民办事的形象,但仍有不少农民对这一政策不够了解。

因次还应加大宣传教育,农村的环境卫生需要极大改善,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需极大提高。这也许才是我们公共卫生人员以后工作的一个极大挑战啊!我深知我们肩上的担子很重,任重而道远!因此此刻学校阶段务必充分学好相关理论知识,充分武装自我的头脑,把握好社会实践和学校实习的机会,多积累经验,只有这样才能为我们国家的公共卫生事业做出自我的贡献,让我们国家更加繁荣昌盛,人民都能过上健康幸福的生活。

br/>

最优乡村疫情调查实践报告(案例17篇)篇十四

广义的社会实践是讲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各种活动的总和。即全人类或大多数人从事的各种活动,包括认识世界、利用世界、享受世界和改造世界等等。狭义的社会实践即假期实习或是在校外实习。对于在校大学生具有加深对本专业的了解、确认适合的职业、为向职场。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新冠肺炎疫情社会实践调查报告【5篇】,欢迎品鉴!

灾情就是命令,防疫就是责任。“白衣天使”是战“疫”一线“最美逆行者”,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义无反顾地奔赴疫情防控一线,用专业的医疗技术与病毒抢时间,用强大的责任心守护着每一个病人的生命安全。

人是感性动物,他们也并不是“铁打”的,也会偶尔想念家人。各地在出台多项措施,激励关爱“疫”线人员的同时,还应特别针对“疫”线医务人员家庭,拿出具体“干货措施”,关心关爱这些人员的家庭,帮助解决“后顾之忧”,让他们在“疫”线更加勇往直前。

落实家庭生活保障,让“疫”线医务人员“不分心”。目前,各地纷纷实行社区、小区封闭式管理,旨在切断病毒蔓延“渠道”,或多或少给许多家庭带来了一些不便。谁没有父母、儿女,谁不关心家人的安全,“疫”线那群最美“白衣天使”,舍小家为大家,第一时间主动请缨,成为最美“逆行者”,冒着生命危险日夜奋战在战“疫”一线,他们何尝不想念家人,但是肩上“救死扶伤”的医护责任让他们不能“三心二意”。各地纷纷出台相关措施关心关爱“疫”线人员,就该从以人为本出发,主动了解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援助湖北医疗队家庭在采购生活物资等方面遇到的困难,积极联系社区及相关商家,组织青年志愿者或“青年突击队”成员为其家庭无接触配送所需生活物资,全力保障防疫时期一线医务人员、援助湖北医疗队家庭物资供应,让“疫”线医务人员不为家人而分心。。

落实子女在线关爱,让“疫”线医务人员“不忧心”。由于疫情防控,全国各地学校均推迟开学,这些“疫”线医务人员的子女大多成为了“留守儿童”,由老人帮为代管,子女在家身体是否健康,有没有按照学校统一安排在家复习、自学,学习情况如何,应该是“疫”线医务人员最为忧心的事情。因此,各地要主动关心一线医务人员、援助湖北医疗队子女,针对学校延迟开学,青少年、儿童留守在家,课业需要辅导等问题进行摸排了解,利用“青年之家”“童伴计划”等平台,组织青年志愿者、童伴妈妈为其提供优质、多样、有趣、实用的作业辅导、自护教育、休闲娱乐等线上活动。并且注重做好延期开学期间青少年、儿童安全宣传,引导青少年科学安排新学期学习计划,做到“停课不停学”,让“疫”线医务人员不为子女而忧心。

落实家属心理疏导,让“疫”线医务人员“不愁心”。一场灾难必定会给一定人群心理造成“阴影”,像“疫”线医务人员的家属,特别是作为父母的老人更是多了一份对他们的担心,再加之由于疫情防控,“剥夺”了他们习以为常的散步、跳广场舞、下棋等老年活动,长时间“宅家”,更加重了心理的不顺畅,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因此,各地要主动关心一线医务人员、援助湖北医疗队及其家属的心理健康,组建高质量的心理疏导志愿者团队,与一线医务人员、援鄂医疗队及其家属建立沟通联络渠道,给予一线医务人员和家属积极的精神关怀,让他们互相支持鼓励,减少心理焦虑,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决心,让“疫”线医务人员不为家属而愁心。

敬爱的党组织:

在大家喜迎20**年,张灯结彩的时候,迎来的不是过年的欢声笑语,而是冠状肺炎病毒的蔓延。触目惊心的数字与日俱增,四千、五千、一万,每增一点都牵动着国人的心。子庚鼠年,这个不同以往的除夕,整片华夏大地,被疫情点亮。可就是在这样的灾情面前,有一群伟大的人们为祖国冲锋陷阵,站在灾情的第一线,守护着养育自己的祖国母亲。他们就是中国共产党。

无论是拼搏在前线的医生,警察,还是在社区治安的志愿者,他们都有着中国共产党的头衔,他们也是为人子女,也是孩子的爸妈,也有着自己放不下的牵挂,可他们还是毅然决然的背起行囊,做最美的逆行者,用自己的平凡之躯,为亿万同胞筑起防护的堡垒。

除夕,本是万家团圆的日子,而他们为了老百姓在这个特殊时刻过个好年,仍然奋战在自己的岗位上,与病魔做着抗争。一个多月的时间,xxx几乎半个城市沦陷在新型病毒当中,这个牵动着亿万人民心的城市却依然坚强着,不同地区的医院内,不断有医护人员奔赴xxx,他们主动请缨,支援xxx,只是想为xxx,为祖国争取多一点的时间,而当人们为其他们的姓名时,总是有这么一个回答,我是中国共产党。

记得有人采访到一个医生时,他说,我自从加入共产党,我就一直有这个使命在,祖国培育我多年,我不能辜负我的祖国!一个党员一面旗帜,是庄严而又神圣的。作为共产党员,在进行入党宣誓的那一刻,在说出“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那一刻,我们心里就牢记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使命,在人民有困难的时候做共产党人该做的事。

84岁的钟南山院士,在抗击非典就冲在第一线,这次冠状肺炎,又毅然决然的奔赴xxx;83岁李兰娟院士,多次抗击病毒,此次有带队去往xxx,每天的睡眠不超过三个小时。xxxxxx肺科医院icu主任胡明,在接到自己的同行知己感染时泣不成声,但随后又擦干眼泪转身走进病房继续治疗病人,他说,就算他倒下了,病人也必须得救。无论是老一辈的共产党还是新一批共产党员,他们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奉献出了自己的力量。“我是党员,我先上”即是使命,也是责任。

而我,作为一名大学生共产党员,虽然不能奔赴前线,但我也将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祖国的防疫工作做好基础,带头做好学校、家庭疫情防控准备,协调好学校、学院的疫情工作。在此,我庄严承诺:

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在打赢疫情阻击战中发挥积极作用做出重要指示。强调广大党员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挺身而出、英勇奋斗、扎实工作。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我更应主动提高政治站位,将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检验石,全力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及时了解疫情发展,认真学习好防护疫情的准备工作,并监督好自己身边的人,积极做好党支部、班集体中学生思想工作,避免恐慌心理,教育引导身边亲友同学正确理解、积极配合、科学参与疫情防控,仔细辨别核实网络信息,坚决抵制谣言散布。

从自身做起,做好防护准备工作,尽量不出门,出门一定戴好口罩,勤洗手,勤消毒,勤通风等。并与学校即使取得联系,保持沟通,配合学院做好健康状况报告,如实反映问题的情况,特别是要及时报告确诊、疑似或隔离观察情况。主动担当,协助学校、老师做好疫情防控的辅助工作。

作为一名大三共产党员,我深知自己身上的责任和使命,要对得起自己曾经的庄严宣誓,要有“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准备。我会把疫情防控作为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具体实践,在防控疫情斗争中砥砺政治品格、彰显使命担当。我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一定会在这场战争中取得圆满的胜利。在春天百花盛开之际,便是我们拥抱世界之时!

汇报人:保真教育网。

中国展览馆协会为进一步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对会员单位产生的影响,于2月5日开展疫情对会员单位的影响调查。据调查报告显示,各单位的复工时间都较为延迟,大部分单位预计此疫情将导致单位损失超过100万以上。

据调查报告显示,受疫情影响及各地新出台的企业复工政策,各单位的复工时间都较为延迟,复工时间在2月11-20日的单位有77家,占总数的39.49%;2月21-29日复工和3月以后复工的单位各有53家,分别占比27.18%;在2月10日前复工的单位有12家单位。主营业务为组展商、场馆经营、活动策划与展台设计单位多在2月11-20日或3月以后复工;会展技术服务、施工搭建和其他服务商型的单位多在2月11-20日或2月21-29日复工。

多数民众较早开始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但重视时间较晚,重视程度不足。

人们对疫情风险的认知比较客观、理性,疫情之下人们整体的安全感并未出现大幅下降。

民众普遍存在担忧情绪,较高比例的人存在恐惧、愤怒、悲伤和恐慌情绪。

社交媒体成为疫情信息主要传播渠道,官方媒体信任度高于民间渠道。

民众对抗击疫情的信心很高,信心主要来自于医护人员、医学科研人员和政府相关部门。

多数民众能够认识到疫情防控措施的必要性,多数人不存在过度防范行为。

社会心态是在不同个人心理交汇、融合、相互影响、交互感染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以个体心理为基础,但又与个体心理有着本质上的差异。社会心态就像一个无形的能量场,影响着个人和全社会的心理和行为。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民众的个人心理普遍处于应激的忧虑和恐惧状态,相应地,社会心态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对于疫情防控来说,积极社会心态至关重要。为了解此次疫情防控中的社会心态,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在春节前开始进行社会心态的持续调查。此次社会心态调查的内容包括:疫情认知、疫情下的情绪、疫情中个体需要的满足、人们在疫情中表现出的价值理念、疫情防控行为等方面。

本次调查使用在线调查平台“问卷宝”进行,调查进行的时间为除夕和春节(2020年1月24日-25日)两天,共回收11055份有效成人问卷,其中男性3811人,占34.5%,女性7244人,占65.5%。受访者年龄范围在18-70岁之间,平均年龄27.36±8.91岁。调查对象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疫情关注与风险认知。

1.疫情关注与重视程度。

民众对疫情关注度高,长时间关注相关新闻。在此次调查中,99.2%的民众都表示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其中79.1%的人表示非常关注,仅有0.8%的民众表示不太关注和完全不关注疫情。40.8%的民众每天会有1-2个小时左右关注疫情相关信息,45.6%的民众每天会用3-4个小时甚至4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关注疫情。

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越高的调查对象,关注程度会越强。初中毕业及以下学历的调查对象有55.7%对疫情非常关注,高中毕业的调查对象有69.6%非常关注,76.5%受教育程度为大专的调查对象非常关注疫情,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调查对象,则分别有79.2%和81.8%的人非常关注。中等收入及以下的调查对象有七成多的人表示非常关注,而中高收入和高收入的调查对象分别有84.2%和87.4%的人表示非常关注。此外,疫情最为严重的湖北省民众关注度高于其他地区的受访者,87.3%的人表示非常关注(其他省市78.6%)。

民众对疫情的重视程度不足。67.6%的民众认为周围人比较重视和非常重视疫情,有超过三成的民众感觉周围人对疫情并不重视(见图1)。另有共计40.2%的人表示其所在地公共场所很少或没有人戴口罩。

与其他地方的居民相比,湖北省居民感知到周围人的重视程度明显更强,30.7%的人都表示周围人对新型冠状病毒非常重视,而其他城市只有16.1%感觉如此。31.6%的湖北居民表示公共场所人们几乎都戴口罩,而其他省市调查对象只有10.0%的选择比例。

民众对疫情关注的时间较早,但开始重视的时间较晚(见图2)。从事件发生的节点看,33.8%民众在2019年12月底,武汉卫健委首次通报27人感染病毒肺炎的病例时就开始给予关注,但那时只有9.8%的人给予了重视。2020年1月11日武汉卫健委通报出现首例死亡病例的时候,有21.5%的人开始关注,这时有19.7%的人开始重视起来。随着疫情的发展,在2020年1月19日和1月20日,深圳市和北京市相继出现感染病例之后,23.9%的民众由此开始关注,30.1%的人开始真正重视这次疫情。2020年1月20日晚,钟南山肯定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人传人,有医务人员感染,16.7%的人这时开始关注疫情,33.1%的人由此开始重视疫情。虽然有超过半数的人(55.3%)在2020年1月11日和这之前就开始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但是70.5%的人是在2020年1月19日之后,有了异地传染性病例和专家论断之后,才给予重视。

年龄较大的调查对象开始重视的时间相对较早。50后、60后群体中40.5%的人都是在2020年1月11日和这之前开始重视,同一时间段,其他年龄段调查对象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给予重视的比例为:70后有35.3%,80后有29.2%,90后有27.5%,00后有33.0%。

疫情严重的湖北省居民开始重视的时间相对较早,40.1%的人在2020年1月11日和之前开始重视(全国为29.5%),但大部分人(59.9%)是在2020年1月19日之后才开始重视(全国70.5%)。

2.民众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风险认知。

对疫情风险的认知包含几个方面,一是风险与自己的距离,包括自己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可能性、自己社区出现感染者的可能性,以及这个病毒感染后的危害性,也就是治愈的可能性;二是疫情环境下的安全感;三是与以往经历参照下的危险性,也就是与2003年sars相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危险性。

民众认为疫情扩散到自己社区的可能性较高,自己感染的可能性相对较低。调查中,超过六成的调查对象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有可能(57.3%)或非常有可能(9.2%)在自己所在的社区扩散,少部分人认为疫情不太可能(32.3%)或不可能(1.2%)在自己所在的社区扩散。不过,人们认为自己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概率比较低,超过七成的人认为不太可能(69.4%)或完全不可能(5.8%),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人认为自己可能(23%)或非常可能(1.8%)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对于感染风险的认知在不同人群中的地区差异比较明显。湖北省调查对象中24.1%的人认为疫情非常可能扩散至自己所在社区,而其他地区只有8.4%。湖北省有共计41.7%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可能感染,而其他地区只有23.9%。

民众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可治愈性比较乐观。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七成多的调查对象都认为治愈的可能性比较大(60.4%)或非常大(14.5%),21.7%的人认为治愈的可能性比较小,仅有少数人(3.3%)认为治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可能性非常小。

在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愈可能性的感知上,不同人群中也存在一定地区和年龄上的差异。疫情较严重的湖北省受访者对治愈可能性的评估相对较低,共65.6%的人认为能治愈,其中9.7%认为非常可能。而其他地区调查对象则有75.4%的人认为能治愈,其中14.8%认为非常可能。

疫情当前,民众安全感较高。调查中,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接近六成的调查对象认为比较安全(55.0%)或非常安全(4.1%),有37.1%的人认为不太安全,3.9%的人认为非常不安全。

不同人群对比发现,受教育程度不同、收入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的民众安全感均有一定差异。受教育程度较高的调查对象安全感较低,收入较高、年龄较大的调查对象安全感较强,湖北省调查对象安全感低于其他省市居民。具体而言,大专及以下学历调查对象认为自己安全的人数百分比为64.1%-65.1%,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调查对象则分别有58.3%和58.0%认为自己安全。中等收入调查对象认为安全的比例最高,合计61.8%。中高收入和高收入调查对象认为安全的比例也都在六成以上。而低收入和中低收入的调查对象分别有55.8%和57.3%的人认为安全。湖北省的调查对象只有41.1%的人觉得安全,其他省市则有59.9%的人觉得安全。

受访者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危险性评估比较高。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现的时候,很多人会和2003年的“非典”(sars)相比,那么人们眼中新型冠状病毒的危险性如何?结果表明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危险性评估比较高。40.37%的民众认为此次疫情同sars疫情一样危险,有18.63%和17.39%的人认为新型冠状病毒危险程度超过或远远超过sars疫情,只有23.61%的民众认为其危险程度低于sars。

不同人群对比发现,收入越高、年纪较大的调查对象,越是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比sars危险;低收入的调查对象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比sars危险很多的人数比例最少,占13.2%,随着收入增加,高收入调查对象持此观点的人数比例最高,达到25.7%。50后、60后有41.3%的人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比sars危险,而00后的调查对象危险感知则较低,有28.9%的人认为比sars危险。湖北省调查对象对于危险性的估计也强于其他省市居民,23.6%的人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比sars危险很多(其他省市17.0%)。

疫情下的社会情绪。

从民众的情绪反应来看,整体上最普遍的情绪体验是担忧,79.3%的人都有较为强烈的体验,其次是恐惧(40.1%)、愤怒(39.6%)、悲伤(38.6%)和恐慌(33.4%)。积极的情绪体验较少,只有21.6%的人感到乐观,14.2%的人感到平静(见图3)。

进一步比较普遍担忧情绪的人群特点,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和湖北省的调查对象担忧情绪较强烈,不同年龄的调查对象担忧程度也不同。具体而言,担忧程度随受教育程度升高而增强,高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调查对象表示担忧的比例低于百分之七十,大专受教育程度的人72.9%表示担忧,本科受教育程度的人79.7%表示担忧,研究生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人82.0%表示担忧。湖北省调查对象86.8%体验到较强的担忧,其他省市78.9%有此体验。

疫情信息获取和评价。

1.民众疫情信息的关注与评价。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人们最希望及时了解的信息排名前三位的是自己、家人、亲友所在区域的疫情或潜在风险;关于疫情感染、扩散情况的信息与统计数据;政府部门、有关机构采取的应对、防控、治理等措施(见图4)。

在面对不确定和危险的时候,人们渴望获取有效信息,对于当前有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各种信息公布状况,从民众的评分看,超过半数的调查对象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信息公开比较滞后(37.6%)或非常滞后(13.8%),41.4%的民众认为公开比较及时,7.2%的民众认为比较及时。总计49.9%的调查对象认为信息公开透明程度比较低,50.1%的调查对象认为信息公开透明程度比较高。

对比不同人群发现,受教育程度越高的调查对象越是认为信息公开不及时、不透明,湖北省调查对象与其他省市居民相比,也更多认为信息公开不够及时和透明。具体来说,初中及以下学历调查对象有70.3%认为信息公开及时;随着受教育程度增加,认为及时的人数比例逐渐减少,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调查对象有43.0%认为信息公开及时。信息透明度评价呈现相同变化模式,初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调查对象认为信息公开透明程度高的人数比例为66.4%;研究生及以上受教育程度调查对象对此的选择比例为45.6%。

湖北省受访者有33.0%的人认为信息公开及时,其他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则有共计49.5%的人认为信息公开及时。湖北省有34.2%的受访者认为信息公开透明程度非常高(2.3%)或比较高(31.9%),其他地区则有51.0%的人认为透明度非常高(5.0%)或比较高(46.0%)。

2.民众疫情信息获取渠道与信任程度。

民众获取疫情信息的渠道以社交媒体为主。在疫情期间,社交媒体微信(82.4%)和微博(75.8%)成为民众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主要的渠道,其次是传统的电视渠道(42.9%),然后是网站(41.1%)和新闻客户端(40.8%),周围人口口相传的形式也有部分人使用(29.0%),报纸(7.9%)和本地论坛(7.7%)使用的人很少。

对比不同人群发现,信息渠道的使用具有比较鲜明的人口学特点。微信的使用几乎没有年龄、受教育程度或收入的明显差异。使用微博获取信息的则较多是90后和00后,以及受教育程度较低,收入偏低群体。使用电视获取相关信息的主要是50后、60后和70后。使用网站较多的是70后。使用新闻客户端获取信息的以70后和80后为主,以及受教育程度中等,收入较高群体。周围人口口相传获取信息的以00后和90后居多。

在各个渠道的各种消息源中,人们最信任的消息来源还是官方渠道,中央媒体如央视、人民网等,有共89.5%的人认为可靠。排在第二位的是公益组织发布的消息,有77.5%的人觉得可靠。紧随及后分别是地方新闻媒体(75.6%)、类似新浪网和凤凰网这样的商业网站(71.8%)。人们对微博大v发布的信息和熟人内部消息信任度最低,有超过六成的人质疑熟人发来的内部消息(61.3%)和微博大v信息的可靠性(60.7%)。

疫情发展的估计和疫情防控信心。

民众对于疫情未来一个月的发展势态并不乐观。43.7%的人认为会变得严重一些,30.9%的人认为会变得严重很多。只有20.0%的人认为未来一个月疫情会缓解一些,3.7%的人认为会得到较大缓解。

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越高的调查对象,越倾向于预期未来一个月疫情发展会更严重,80后和90后的发展预期更偏向为严重。具体来说,初中学历的调查对象合计58%认为未来一个月疫情会更严重,随受教育程度增加,认为疫情会更严重的人数比例增加,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调查对象81.2%都认为疫情会更严重。72.4%的低收入调查对象认为疫情未来一个月内会更严重,82.0%的高收入调查对象认为疫情会更严重。80后和90后调查对象认为疫情会更严重的人数比例要高于其他年龄段的人,分别有74.3%和76.9%。

对于抗击疫情,民众对科研人员和医护人员信心最强,分别有51%和47.6%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43.3%和46.3%的受访者表示比较有信心。对政府部门非常有信心的比例(16.9%)低于科研及医护人员,比较有信心的比例为53.6%。对于广大民众的信心程度相对低些,42.7%表示比较有信心,13.4%表示非常有信心。

疫情防控行为。

1.民众关于防范措施的态度和行为。

对于戴口罩、勤洗手、酒精消毒、少外出等防范措施,绝大多数人都认为有必要,并且采取了相关的行动。具体如下:

只有0.8%的民众认为没必要出门戴口罩应对疫情。99.2%的民众都认为有必要,而这些人中,占所调查者整体的6.7%没有出门戴口罩,92.5%采取了出门戴口罩应对行为。

只有0.8%的民众认为没必要外出回家后洗手,99.2%的民众认为有必要,而这些人中,占整体5.2%没有外出回家后洗手,94.0%外出回家后洗手。

只有0.9%的民众认为没必要减少外出次数应对疫情,99.1%的民众认为有必要,这些人的具体行为上,占全体1.8%没有减少外出次数,97.3%减少外出次数。

只有1.5%的民众认为没必要少乘坐公共交通,98.5%的民众认为有必要,这其中,占全体2.5%的人没有少乘坐公共交通,96.0%少乘坐公共交通。

只有0.8%的民众认为没必要不去人流较多的场所,99.2%的民众认为有必要,这些人中,占整体3.4%没有不去人流较多的场所,95.8%不去人流较多的场所。

对于外出回家换衣服应对疫情,81.5%民众认为有必要外出回家后换衣服,其中占全体的21.2%没有采取相应的行为,而60.3%的民众外出回家后换衣服。18.5%的人认为没有必要外出回家后换衣服应对疫情,其中占全体的16.7%也没有采取相应的行为,而1.7%的民众外出回家后换衣服。

28.8%的民众认为没必要用酒精消毒家中物品,其中占全体的27.7%没有相应的行为,而1.1%的民众有相应行为。71.2%民众认为有必要用酒精消毒家中物品应对疫情,其中占全体的37.6%没有相应行为,而33.6%的民众用酒精消毒家中物品。

2.关于过度防范措施的态度和行为。

对于用醋消毒空气、用盐水漱口、服用抗生素等不恰当的预防措施,民众大多认为没有必要,也较少有人如此做。

77.9%民众认为没有必要服用抗生素,其中76.1%没有服用抗生素,1.8%服用抗生素。22.1%民众认为有必要服用,其中占整体的10.9%服用抗生素,而占整体的11.2%没有服用。

超过一半民众(56.5%)认为盐水漱口是没必要措施,其中占全体55.2%没有盐水漱口行为,只有占全体1.3%有盐水漱口行为。而低于一半占43.5%认为盐水漱口有必要,其中21.5%没有相应的行为,而22.0%使用盐水漱口。

59.0%认为没必要在家用醋消毒空气,其中占全体的57.5%没有相应行为,而1.5%的民众在家用醋消毒空气。41.0%民众认为有必要在家用醋消毒空气,其中占全体的22.8%没有相应的行为,而18.2%的民众用醋消毒空气。

3.为了防范新型冠状病毒而取消计划行为。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出现,不少人为了防范病毒,取消了原有计划,减少接触病毒的可能。具体如下:

1.9%的民众认为没必要取消原有的异地探亲计划;98.1%的民众认为有必要,其中占整体6.5%并没有取消、69.5%取消原有的异地探亲计划。

1.6%的民众认为没必要取消原有的旅游计划;98.4%的民众认为有必要,而再进一步询问相应个人行为时,占整体2.5%并没有取消、74.7%取消原有的旅游计划。

3.3%的民众认为没必要取消原有聚餐计划;96.7%的民众认为有必要取消原有的聚餐计划,占整体8.1%并没有取消、77.5%取消原有的聚餐计划。

主要结论。

多数民众较早开始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但重视时间较晚,重视程度不足。由于调查时间为大年三十至大年初一,这个时间多数民众的关注点是春节的团聚和庆祝,对于疫情的关注和重视程度并不高,存在过度乐观认知偏差,对于疫情不够重视。

人们对疫情风险的认知比较客观、理性,疫情之下人们整体的安全感并未出现大幅下降。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危险性和疫情发展严峻形势的判断较为客观,66.5%的人认为疫情可能在自己所在社区扩散,24.8%的民众认为自己可能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74.9%的民众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愈的可能性比较大或非常大,只有少数(3.3%)的民众认为治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可能性非常小。基于疫情较为客观的判断,人们的安全感并未大幅度下降,59.1%的人感到非常安全或比较安全。

民众普遍存在担忧情绪,较高比例的人存在恐惧、愤怒和悲伤和恐慌情绪。担忧情绪在当前最为普遍,其次是恐惧、愤怒和悲伤,也存在一定比例的恐慌情绪。相对来说积极情绪比例较低,如乐观和平静。

社交媒体成为疫情信息主要传播渠道,官方媒体信任度高于民间渠道。在疫情期间,社交媒体微信和微博成为民众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主要的渠道。人们更信任官方权威媒体,民众认为最可靠是中央媒体(如央视、人民网)发布的信息,其次是公益组织、地方新闻媒体和商业网站(如新浪网、凤凰网)发布的信息。

民众对抗击疫情的信心很高,信心主要来自于医护人员、医学科研人员和政府相关部门,对医护人员、医疗机构和疾控人员抗击疫情的表现非常满意。民众的信心非常关键,民众的信心来自于各方面疫情防控工作的表现和成效,调查发现,民众对于医学科研人员和医护人员的信心程度最高,对政府部门的信心较高。

多数民众能够认识到疫情防控措施的必要性,多数人不存在过度防范行为。对于戴口罩、勤洗手、酒精消毒、少外出等防范措施,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这些措施有必要,并且采取了相关的行动。对于用醋消毒空气、用盐水漱口、服用抗生素等不恰当的预防措施,民众的态度大多认为没有必要,也较少有人如此做。

敬爱的党组织:

在大家喜迎20**年,张灯结彩的时候,迎来的不是过年的欢声笑语,而是冠状肺炎病毒的蔓延。触目惊心的数字与日俱增,四千、五千、一万,每增一点都牵动着国人的心。子庚鼠年,这个不同以往的除夕,整片华夏大地,被疫情点亮。可就是在这样的灾情面前,有一群伟大的人们为祖国冲锋陷阵,站在灾情的第一线,守护着养育自己的祖国母亲。他们就是中国共产党。

无论是拼搏在前线的医生,警察,还是在社区治安的志愿者,他们都有着中国共产党的头衔,他们也是为人子女,也是孩子的爸妈,也有着自己放不下的牵挂,可他们还是毅然决然的背起行囊,做最美的逆行者,用自己的平凡之躯,为亿万同胞筑起防护的堡垒。

除夕,本是万家团圆的日子,而他们为了老百姓在这个特殊时刻过个好年,仍然奋战在自己的岗位上,与病魔做着抗争。一个多月的时间,xxx几乎半个城市沦陷在新型病毒当中,这个牵动着亿万人民心的城市却依然坚强着,不同地区的医院内,不断有医护人员奔赴xxx,他们主动请缨,支援xxx,只是想为xxx,为祖国争取多一点的时间,而当人们为其他们的姓名时,总是有这么一个回答,我是中国共产党。

记得有人采访到一个医生时,他说,我自从加入共产党,我就一直有这个使命在,祖国培育我多年,我不能辜负我的祖国!一个党员一面旗帜,是庄严而又神圣的。作为共产党员,在进行入党宣誓的那一刻,在说出“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那一刻,我们心里就牢记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使命,在人民有困难的时候做共产党人该做的事。

84岁的钟南山院士,在抗击非典就冲在第一线,这次冠状肺炎,又毅然决然的奔赴xxx;83岁李兰娟院士,多次抗击病毒,此次有带队去往xxx,每天的睡眠不超过三个小时。xxxxxx肺科医院icu主任胡明,在接到自己的同行知己感染时泣不成声,但随后又擦干眼泪转身走进病房继续治疗病人,他说,就算他倒下了,病人也必须得救。无论是老一辈的共产党还是新一批共产党员,他们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奉献出了自己的力量。“我是党员,我先上”即是使命,也是责任。

而我,作为一名大学生共产党员,虽然不能奔赴前线,但我也将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祖国的防疫工作做好基础,带头做好学校、家庭疫情防控准备,协调好学校、学院的疫情工作。在此,我庄严承诺:

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在打赢疫情阻击战中发挥积极作用做出重要指示。强调广大党员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挺身而出、英勇奋斗、扎实工作。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我更应主动提高政治站位,将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检验石,全力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及时了解疫情发展,认真学习好防护疫情的准备工作,并监督好自己身边的人,积极做好党支部、班集体中学生思想工作,避免恐慌心理,教育引导身边亲友同学正确理解、积极配合、科学参与疫情防控,仔细辨别核实网络信息,坚决抵制谣言散布。

从自身做起,做好防护准备工作,尽量不出门,出门一定戴好口罩,勤洗手,勤消毒,勤通风等。并与学校即使取得联系,保持沟通,配合学院做好健康状况报告,如实反映问题的情况,特别是要及时报告确诊、疑似或隔离观察情况。主动担当,协助学校、老师做好疫情防控的辅助工作。

作为一名大三共产党员,我深知自己身上的责任和使命,要对得起自己曾经的庄严宣誓,要有“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准备。我会把疫情防控作为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具体实践,在防控疫情斗争中砥砺政治品格、彰显使命担当。我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一定会在这场战争中取得圆满的胜利。在春天百花盛开之际,便是我们拥抱世界之时!

我第二督查组于__月__日-__日对__区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监督检查,通过采取听取汇报、实地走访等方式详细了解了该区关于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现将监督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__区委区政府能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李克强总理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协调、亲自部署、靠前指挥,各级党委、政府尤其是防疫指挥部成员单位能够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切实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扎扎实实的工作成效。截至_月__日__时,该区共有__例确诊病例,有_例疑似病例(从武汉务工返乡),对__名密切接触者正在严密观察。

一是部署安排及时。该区1月26日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指挥部,制定疫情防控预案,建立健全协调推进工作机制,加强工作会商,及时有效的发布了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1-11号公告,从做好防控宣传、暂停客运班线、延迟企业复工等方面做出部署安排,可以说,措施得力、及时有效。

二是宣传引导全面。该区积极通过政务微博、微信、流动宣传车、上门宣传、村内广播等形式,大力宣传防控知识,呼吁村民不串门、不拜年、不聚会、不办酒席,注意个人卫生,配合做好防疫工作,确保让疫情防控人人知晓。从我们督查组实地走访的4个乡镇来看,宣传发动很到位,路上行人较少,且均佩戴口罩,防范措施到位。一些重点区域、重点人家均粘贴醒目告示,要求禁止出入、自我隔离。截至目前,在当地干部的耐心劝说下,该区共取消各类喜宴__场,切实减少了人员流动。

三是排查防控严密。该区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紧盯农村和城乡接合部等重点区域,进行网格化、地毯式再排查,加强对流动人员的疫情监测和防控,加强流动人口摸排和外来车辆管控,加强相关人员追踪及包保联系,切实做到区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截至目前,已排查从湖北省返回该区的有__人,坚持每日必访,要求这些人员居家隔离不少于14天,切实阻断可疑源头。对与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的人员进行隔离观察,坚决防止疫情输出、扩散。

四是物资保障充足。该区市场监管、卫健委、商务等有关部门主动担当作为,切实履行职责,坚决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全力做好保供稳价工作,目前该区群众粮油等生活物资储备充足,市场价格平稳。同时积极组织口罩、防护服、红外线体温监测仪等医疗物资的调运和储备工作,目前除了口罩、防护服外,其余医疗物资能够满足日常需求。

五是党旗一线飘扬。该区严格贯彻落实省委关于致全省党组织和党员的一封信要求,号召全区党员干部勠力同心、共克时艰,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积极组织党员冲在防控疫情的第一线。该区医护人员尤其是党员医务人员舍小家为大家,冒着生命危险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确保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该区各级党员干部深入一线走访排查,宣传车在村里来回穿梭宣传,切实让党旗在防控疫情第一线高高飘扬。截至目前,该区共有__名党员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

六是社会捐助得力。该区充分发挥红十字会作用,呼吁大家积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共同防疫抗疫,献出一份爱心,全力做好社会各界捐赠接收工作,截至目前,共有__家爱心企业捐助__万元、消毒液等物资__箱,口罩__个。同时积极响应省委号召,组织__名优秀医务工作者参加援鄂抗疫医疗队,全力支持武汉新冠肺炎抗疫工作。

虽然该区在肺炎抗疫防控工作中取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一些实际困难。主要有:一是口罩紧缺。市民日常需求的口罩供应不足,目前市场各药店无法购买到口罩,虽然前期政府免费发放一批口罩,但仍有缺口。二是部分干部作风不实、履职不力。督查中发现个别乡镇班子成员履行疫情防控工作职责不力,对包保村的武汉返乡人员排查不够细致,存在落人现象。已责成该区纪委监委对有关责任人给予相应处分。

当前疫情防控正处在非常关键的阶段,建议该区要持续保持战时状态,绝不可有半点松懈,把各项防控措施抓实抓细,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一是坚决压实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好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作用,下沉机关党员干部力量,确保措施更加周密精准、更加管用有效,坚决遏制疫情蔓延的势头。

二是继续严防死守。坚决筑牢防输入、防扩散、防输出的严密防线,对小区、楼栋、行政村、自然村等要守好重点防线,全方位疫情防控措施,保障好群众日常生活,尽锐出战把疫情控制住。

三是全力救治患者。切实把感染患者救治好,努力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死率。合理排班轮岗保障休息,严格落实防止院内感染各项措施,切实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四是做好宣传引导工作。要及时准确发布疫情防控信息,回应群众关切和社会情绪。积极加强正面引导,宣传各行各业特别是一线医务人员在疫情防控斗争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凝聚起众志成城、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

下一步,我们督查组将严格落实市委防疫指挥部工作要求,进一步强化督导检查,加强对公职人员履职尽责、秉公用权等情况的监督,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以监督实效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高效顺畅开展,尽可能的在现场解决疫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坚定不移把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及省市委各项要求落到实处,为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优乡村疫情调查实践报告(案例17篇)篇十五

调查报告是关于某一情况或事件的“从这里到那里,从外面到里面,去除粗糙,提取精细,去除虚假,保留真实分析研究,揭示本质,发现规律,总结经验,最后以书面形式陈述。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多数民众较早开始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但重视时间较晚,重视程度;

民众普遍存在担忧情绪,较高比例的人存在恐惧、愤怒、悲伤和恐慌情绪;

社交媒体成为疫情信息主要传播渠道,官方媒体信任度高于民间渠道;

多数民众能够认识到疫情防控措施的必要性,多数人不存在过度防范行为。

社会心态是在不同个人心理交汇、融合、相互影响、交互感染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以个体心理为基础,但又与个体心理有着本质上的差异。社会心态就像一个无形的能量场,影响着个人和全社会的心理和行为。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民众的个人心理普遍处于应激的忧虑和恐惧状态,相应地,社会心态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对于疫情防控来说,积极社会心态至关重要。为了解此次疫情防控中的社会心态,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在春节前开始进行社会心态的持续调查。此次社会心态调查的内容包括:疫情认知、疫情下的情绪、疫情中个体需要的满足、人们在疫情中表现出的价值理念、疫情防控行为等方面。

本次调查使用在线调查平台“问卷宝”进行,调查进行的时间为除夕和春节(2020年1月24日-25日)两天,共回收11055份有效成人问卷,其中男性3811人,占34.5%,女性7244人,占65.5%。受访者年龄范围在18-70岁之间,平均年龄27.36±8.91岁。调查对象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疫情关注与风险认知。

1.疫情关注与重视程度。

民众对疫情关注度高,长时间关注相关新闻。在此次调查中,99.2%的民众都表示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其中79.1%的人表示非常关注,仅有0.8%的民众表示不太关注和完全不关注疫情。40.8%的民众每天会有1-2个小时左右关注疫情相关信息,45.6%的民众每天会用3-4个小时甚至4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关注疫情。

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越高的调查对象,关注程度会越强。初中毕业及以下学历的调查对象有55.7%对疫情非常关注,高中毕业的调查对象有69.6%非常关注,76.5%受教育程度为大专的调查对象非常关注疫情,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调查对象,则分别有79.2%和81.8%的人非常关注。中等收入及以下的调查对象有七成多的人表示非常关注,而中高收入和高收入的调查对象分别有84.2%和87.4%的人表示非常关注。此外,疫情最为严重的湖北省民众关注度高于其他地区的受访者,87.3%的人表示非常关注(其他省市78.6%)。

民众对疫情的重视程度不足。67.6%的民众认为周围人比较重视和非常重视疫情,有超过三成的民众感觉周围人对疫情并不重视(见图1)。另有共计40.2%的人表示其所在地公共场所很少或没有人戴口罩。

与其他地方的居民相比,湖北省居民感知到周围人的重视程度明显更强,30.7%的人都表示周围人对新型冠状病毒非常重视,而其他城市只有16.1%感觉如此。31.6%的湖北居民表示公共场所人们几乎都戴口罩,而其他省市调查对象只有10.0%的选择比例。

民众对疫情关注的时间较早,但开始重视的时间较晚(见图2)。从事件发生的节点看,33.8%民众在2019年12月底,武汉卫健委首次通报27人感染病毒肺炎的病例时就开始给予关注,但那时只有9.8%的人给予了重视。2020年1月11日武汉卫健委通报出现首例死亡病例的时候,有21.5%的人开始关注,这时有19.7%的人开始重视起来。随着疫情的发展,在2020年1月19日和1月20日,深圳市和北京市相继出现感染病例之后,23.9%的民众由此开始关注,30.1%的人开始真正重视这次疫情。2020年1月20日晚,钟南山肯定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人传人,有医务人员感染,16.7%的人这时开始关注疫情,33.1%的人由此开始重视疫情。虽然有超过半数的人(55.3%)在2020年1月11日和这之前就开始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但是70.5%的人是在2020年1月19日之后,有了异地传染性病例和专家论断之后,才给予重视。

年龄较大的调查对象开始重视的时间相对较早。50后、60后群体中40.5%的人都是在2020年1月11日和这之前开始重视,同一时间段,其他年龄段调查对象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给予重视的比例为:70后有35.3%,80后有29.2%,90后有27.5%,00后有33.0%。

疫情严重的湖北省居民开始重视的时间相对较早,40.1%的人在2020年1月11日和之前开始重视(全国为29.5%),但大部分人(59.9%)是在2020年1月19日之后才开始重视(全国70.5%)。

2.民众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风险认知。

对疫情风险的认知包含几个方面,一是风险与自己的距离,包括自己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可能性、自己社区出现感染者的可能性,以及这个病毒感染后的危害性,也就是治愈的可能性;二是疫情环境下的安全感;三是与以往经历参照下的危险性,也就是与2003年sars相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危险性。

民众认为疫情扩散到自己社区的可能性较高,自己感染的可能性相对较低。调查中,超过六成的调查对象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有可能(57.3%)或非常有可能(9.2%)在自己所在的社区扩散,少部分人认为疫情不太可能(32.3%)或不可能(1.2%)在自己所在的社区扩散。不过,人们认为自己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概率比较低,超过七成的人认为不太可能(69.4%)或完全不可能(5.8%),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人认为自己可能(23%)或非常可能(1.8%)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对于感染风险的认知在不同人群中的地区差异比较明显。湖北省调查对象中24.1%的人认为疫情非常可能扩散至自己所在社区,而其他地区只有8.4%。湖北省有共计41.7%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可能感染,而其他地区只有23.9%。

民众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可治愈性比较乐观。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七成多的调查对象都认为治愈的可能性比较大(60.4%)或非常大(14.5%),21.7%的人认为治愈的可能性比较小,仅有少数人(3.3%)认为治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可能性非常小。

在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愈可能性的感知上,不同人群中也存在一定地区和年龄上的差异。疫情较严重的湖北省受访者对治愈可能性的评估相对较低,共65.6%的人认为能治愈,其中9.7%认为非常可能。而其他地区调查对象则有75.4%的人认为能治愈,其中14.8%认为非常可能。

疫情当前,民众安全感较高。调查中,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接近六成的调查对象认为比较安全(55.0%)或非常安全(4.1%),有37.1%的人认为不太安全,3.9%的人认为非常不安全。

不同人群对比发现,受教育程度不同、收入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的民众安全感均有一定差异。受教育程度较高的调查对象安全感较低,收入较高、年龄较大的调查对象安全感较强,湖北省调查对象安全感低于其他省市居民。具体而言,大专及以下学历调查对象认为自己安全的人数百分比为64.1%-65.1%,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调查对象则分别有58.3%和58.0%认为自己安全。中等收入调查对象认为安全的比例最高,合计61.8%。中高收入和高收入调查对象认为安全的比例也都在六成以上。而低收入和中低收入的调查对象分别有55.8%和57.3%的人认为安全。湖北省的调查对象只有41.1%的人觉得安全,其他省市则有59.9%的人觉得安全。

受访者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危险性评估比较高。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现的时候,很多人会和2003年的“非典”(sars)相比,那么人们眼中新型冠状病毒的危险性如何?结果表明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危险性评估比较高。40.37%的民众认为此次疫情同sars疫情一样危险,有18.63%和17.39%的人认为新型冠状病毒危险程度超过或远远超过sars疫情,只有23.61%的民众认为其危险程度低于sars。

不同人群对比发现,收入越高、年纪较大的调查对象,越是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比sars危险;低收入的调查对象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比sars危险很多的人数比例最少,占13.2%,随着收入增加,高收入调查对象持此观点的人数比例最高,达到25.7%。50后、60后有41.3%的人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比sars危险,而00后的调查对象危险感知则较低,有28.9%的人认为比sars危险。湖北省调查对象对于危险性的估计也强于其他省市居民,23.6%的人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比sars危险很多(其他省市17.0%)。

疫情下的社会情绪。

从民众的情绪反应来看,整体上最普遍的情绪体验是担忧,79.3%的人都有较为强烈的体验,其次是恐惧(40.1%)、愤怒(39.6%)、悲伤(38.6%)和恐慌(33.4%)。积极的情绪体验较少,只有21.6%的人感到乐观,14.2%的人感到平静(见图3)。

进一步比较普遍担忧情绪的人群特点,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和湖北省的调查对象担忧情绪较强烈,不同年龄的调查对象担忧程度也不同。具体而言,担忧程度随受教育程度升高而增强,高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调查对象表示担忧的比例低于百分之七十,大专受教育程度的人72.9%表示担忧,本科受教育程度的人79.7%表示担忧,研究生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人82.0%表示担忧。湖北省调查对象86.8%体验到较强的担忧,其他省市78.9%有此体验。

疫情信息获取和评价。

1.民众疫情信息的关注与评价。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人们最希望及时了解的信息排名前三位的是自己、家人、亲友所在区域的疫情或潜在风险;关于疫情感染、扩散情况的信息与统计数据;政府部门、有关机构采取的应对、防控、治理等措施(见图4)。

在面对不确定和危险的时候,人们渴望获取有效信息,对于当前有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各种信息公布状况,从民众的评分看,超过半数的调查对象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信息公开比较滞后(37.6%)或非常滞后(13.8%),41.4%的民众认为公开比较及时,7.2%的民众认为比较及时。总计49.9%的调查对象认为信息公开透明程度比较低,50.1%的调查对象认为信息公开透明程度比较高。

对比不同人群发现,受教育程度越高的调查对象越是认为信息公开不及时、不透明,湖北省调查对象与其他省市居民相比,也更多认为信息公开不够及时和透明。具体来说,初中及以下学历调查对象有70.3%认为信息公开及时;随着受教育程度增加,认为及时的人数比例逐渐减少,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调查对象有43.0%认为信息公开及时。信息透明度评价呈现相同变化模式,初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调查对象认为信息公开透明程度高的人数比例为66.4%;研究生及以上受教育程度调查对象对此的选择比例为45.6%。

湖北省受访者有33.0%的人认为信息公开及时,其他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则有共计49.5%的人认为信息公开及时。湖北省有34.2%的受访者认为信息公开透明程度非常高(2.3%)或比较高(31.9%),其他地区则有51.0%的人认为透明度非常高(5.0%)或比较高(46.0%)。

2.民众疫情信息获取渠道与信任程度。

民众获取疫情信息的渠道以社交媒体为主。在疫情期间,社交媒体微信(82.4%)和微博(75.8%)成为民众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主要的渠道,其次是传统的电视渠道(42.9%),然后是网站(41.1%)和新闻客户端(40.8%),周围人口口相传的形式也有部分人使用(29.0%),报纸(7.9%)和本地论坛(7.7%)使用的人很少。

对比不同人群发现,信息渠道的使用具有比较鲜明的人口学特点。微信的使用几乎没有年龄、受教育程度或收入的明显差异。使用微博获取信息的则较多是90后和00后,以及受教育程度较低,收入偏低群体。使用电视获取相关信息的主要是50后、60后和70后。使用网站较多的是70后。使用新闻客户端获取信息的以70后和80后为主,以及受教育程度中等,收入较高群体。周围人口口相传获取信息的以00后和90后居多。

在各个渠道的各种消息源中,人们最信任的消息来源还是官方渠道,中央媒体如央视、人民网等,有共89.5%的人认为可靠。排在第二位的是公益组织发布的消息,有77.5%的人觉得可靠。紧随及后分别是地方新闻媒体(75.6%)、类似新浪网和凤凰网这样的商业网站(71.8%)。人们对微博大v发布的信息和熟人内部消息信任度最低,有超过六成的人质疑熟人发来的内部消息(61.3%)和微博大v信息的可靠性(60.7%)。

疫情发展的估计和疫情防控信心。

民众对于疫情未来一个月的发展势态并不乐观。43.7%的人认为会变得严重一些,30.9%的人认为会变得严重很多。只有20.0%的人认为未来一个月疫情会缓解一些,3.7%的人认为会得到较大缓解。

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越高的调查对象,越倾向于预期未来一个月疫情发展会更严重,80后和90后的发展预期更偏向为严重。具体来说,初中学历的调查对象合计58%认为未来一个月疫情会更严重,随受教育程度增加,认为疫情会更严重的人数比例增加,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调查对象81.2%都认为疫情会更严重。72.4%的低收入调查对象认为疫情未来一个月内会更严重,82.0%的高收入调查对象认为疫情会更严重。80后和90后调查对象认为疫情会更严重的人数比例要高于其他年龄段的人,分别有74.3%和76.9%。

对于抗击疫情,民众对科研人员和医护人员信心最强,分别有51%和47.6%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43.3%和46.3%的受访者表示比较有信心。对政府部门非常有信心的比例(16.9%)低于科研及医护人员,比较有信心的比例为53.6%。对于广大民众的信心程度相对低些,42.7%表示比较有信心,13.4%表示非常有信心。

疫情防控行为。

1.民众关于防范措施的态度和行为。

对于戴口罩、勤洗手、酒精消毒、少外出等防范措施,绝大多数人都认为有必要,并且采取了相关的行动。具体如下:

只有0.8%的民众认为没必要出门戴口罩应对疫情。99.2%的民众都认为有必要,而这些人中,占所调查者整体的6.7%没有出门戴口罩,92.5%采取了出门戴口罩应对行为。

只有0.8%的民众认为没必要外出回家后洗手,99.2%的民众认为有必要,而这些人中,占整体5.2%没有外出回家后洗手,94.0%外出回家后洗手。

只有0.9%的民众认为没必要减少外出次数应对疫情,99.1%的民众认为有必要,这些人的具体行为上,占全体1.8%没有减少外出次数,97.3%减少外出次数。

只有1.5%的民众认为没必要少乘坐公共交通,98.5%的民众认为有必要,这其中,占全体2.5%的人没有少乘坐公共交通,96.0%少乘坐公共交通。

只有0.8%的民众认为没必要不去人流较多的场所,99.2%的民众认为有必要,这些人中,占整体3.4%没有不去人流较多的场所,95.8%不去人流较多的场所。

对于外出回家换衣服应对疫情,81.5%民众认为有必要外出回家后换衣服,其中占全体的21.2%没有采取相应的行为,而60.3%的民众外出回家后换衣服。18.5%的人认为没有必要外出回家后换衣服应对疫情,其中占全体的16.7%也没有采取相应的行为,而1.7%的民众外出回家后换衣服。

28.8%的民众认为没必要用酒精消毒家中物品,其中占全体的27.7%没有相应的行为,而1.1%的民众有相应行为。71.2%民众认为有必要用酒精消毒家中物品应对疫情,其中占全体的37.6%没有相应行为,而33.6%的民众用酒精消毒家中物品。

2.关于过度防范措施的态度和行为。

对于用醋消毒空气、用盐水漱口、服用抗生素等不恰当的预防措施,民众大多认为没有必要,也较少有人如此做。

77.9%民众认为没有必要服用抗生素,其中76.1%没有服用抗生素,1.8%服用抗生素。22.1%民众认为有必要服用,其中占整体的10.9%服用抗生素,而占整体的11.2%没有服用。

超过一半民众(56.5%)认为盐水漱口是没必要措施,其中占全体55.2%没有盐水漱口行为,只有占全体1.3%有盐水漱口行为。而低于一半占43.5%认为盐水漱口有必要,其中21.5%没有相应的行为,而22.0%使用盐水漱口。

59.0%认为没必要在家用醋消毒空气,其中占全体的57.5%没有相应行为,而1.5%的民众在家用醋消毒空气。41.0%民众认为有必要在家用醋消毒空气,其中占全体的22.8%没有相应的行为,而18.2%的民众用醋消毒空气。

3.为了防范新型冠状病毒而取消计划行为。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出现,不少人为了防范病毒,取消了原有计划,减少接触病毒的可能。具体如下:

1.9%的民众认为没必要取消原有的异地探亲计划;98.1%的民众认为有必要,其中占整体6.5%并没有取消、69.5%取消原有的异地探亲计划。

1.6%的民众认为没必要取消原有的旅游计划;98.4%的民众认为有必要,而再进一步询问相应个人行为时,占整体2.5%并没有取消、74.7%取消原有的旅游计划。

3.3%的民众认为没必要取消原有聚餐计划;96.7%的民众认为有必要取消原有的聚餐计划,占整体8.1%并没有取消、77.5%取消原有的聚餐计划。

主要结论。

多数民众较早开始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但重视时间较晚,重视程度不足。由于调查时间为大年三十至大年初一,这个时间多数民众的关注点是春节的团聚和庆祝,对于疫情的关注和重视程度并不高,存在过度乐观认知偏差,对于疫情不够重视。

人们对疫情风险的认知比较客观、理性,疫情之下人们整体的安全感并未出现大幅下降。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危险性和疫情发展严峻形势的判断较为客观,66.5%的人认为疫情可能在自己所在社区扩散,24.8%的民众认为自己可能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74.9%的民众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愈的可能性比较大或非常大,只有少数(3.3%)的民众认为治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可能性非常小。基于疫情较为客观的判断,人们的安全感并未大幅度下降,59.1%的人感到非常安全或比较安全。

民众普遍存在担忧情绪,较高比例的人存在恐惧、愤怒和悲伤和恐慌情绪。担忧情绪在当前最为普遍,其次是恐惧、愤怒和悲伤,也存在一定比例的恐慌情绪。相对来说积极情绪比例较低,如乐观和平静。

社交媒体成为疫情信息主要传播渠道,官方媒体信任度高于民间渠道。在疫情期间,社交媒体微信和微博成为民众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主要的渠道。人们更信任官方权威媒体,民众认为最可靠是中央媒体(如央视、人民网)发布的信息,其次是公益组织、地方新闻媒体和商业网站(如新浪网、凤凰网)发布的信息。

民众对抗击疫情的信心很高,信心主要来自于医护人员、医学科研人员和政府相关部门,对医护人员、医疗机构和疾控人员抗击疫情的表现非常满意。民众的信心非常关键,民众的信心来自于各方面疫情防控工作的表现和成效,调查发现,民众对于医学科研人员和医护人员的信心程度最高,对政府部门的信心较高。

多数民众能够认识到疫情防控措施的必要性,多数人不存在过度防范行为。对于戴口罩、勤洗手、酒精消毒、少外出等防范措施,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这些措施有必要,并且采取了相关的行动。对于用醋消毒空气、用盐水漱口、服用抗生素等不恰当的预防措施,民众的态度大多认为没有必要,也较少有人如此做。

在疫情防控斗争中彰显的伟大中国精神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强大动力,为抗击疫情坚定必胜信心、凝聚强大合力、注入持续动力。中国人民在疫情防控斗争中续写了中国精神的崭新篇章。面向未来,我们要继续大力弘扬伟大中国精神,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姿态,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勠力前行。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疫情发生后,我们怎么应对、应对效果如何,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人民在疫情防控中展现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展现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誉。”伟大的中国精神在疫情防控斗争中得到充分彰显,也在这次疫情大战大考中熔铸得更为熠熠生辉。中国精神向国际社会昭示,中国必将最终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也必将信心百倍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勇毅前行。

伟大的中国精神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强大动力。

与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既是物质力量的较量,更是精神力量的比拼。在历史磨难中千锤百炼铸就的中国精神,与病魔短兵相接,必然放射出穿透疫情阴霾的“高光”。在伟大中国精神的激励下,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势不断巩固和拓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的前景愈加光明。

中国精神为抗疫坚定必胜信心。信心比黄金更宝贵。在严峻复杂的疫情面前,唯有坚定必胜信心,才能挺起脊梁、迎难而上、赢得胜利。中华民族在发展进程中曾经遇到过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困难和风险,但总是心怀希望、不懈奋斗,激流勇进、度尽劫难,最终战胜千难万险,同时也锻造了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民族英雄气概和自强品格。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吓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反而激起中国人民昂扬的斗志。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果断决策、指挥若定,领导中国人民谱写了感天动地、荡气回肠的抗疫壮歌。在中国精神的鼓舞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定必胜信心,振奋起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气神,调动起一切积极因素,汇聚起强大的抗疫正能量。

中国精神为抗疫凝聚强大合力。精神无形,却往往能对各方面力量产生重要影响。人同心,则力同向;力同向,则战必胜。自古以来,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中就存在着万众一心的特质和禀赋。那种共同的对民族命运的拳拳之心、对国家富强的殷殷之望,熔铸成团结奋斗的精神纽带,把亿万中国人民紧紧地维系在一起,融汇成同心同向、无坚不摧的强大合力。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中国精神把中华儿女的心汇成同心圆,把中国人民的力集成向心力,犹如千里奔涌、万壑归流的伟力竞相迸发,推动抗疫形势不断向上向好。

中国精神为抗疫注入持续动力。历史表明,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往往是一场精神耐力的比拼。具有奋斗不息、抗争不止的强大精神,才能成为最终的胜者和强者。“人比山高、脚比路长”的信念,诠释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顽强奋进的坚韧品格;夸父逐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古代神话,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执着精神;“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等箴言警句,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定力。正因为有这样的坚韧品格、执着精神和强大定力,中华民族才能创造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使民族的生命活力不断臻于更高境界。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中华民族的这种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全国上下始终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不麻痹、不厌战、不松劲,必将一步一步走向最后的彻底胜利。

多数民众较早开始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但重视时间较晚,重视程度不足。

人们对疫情风险的认知比较客观、理性,疫情之下人们整体的安全感并未出现大幅下降。

民众普遍存在担忧情绪,较高比例的人存在恐惧、愤怒、悲伤和恐慌情绪。

社交媒体成为疫情信息主要传播渠道,官方媒体信任度高于民间渠道。

民众对抗击疫情的信心很高,信心主要来自于医护人员、医学科研人员和政府相关部门。

多数民众能够认识到疫情防控措施的必要性,多数人不存在过度防范行为。

社会心态是在不同个人心理交汇、融合、相互影响、交互感染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以个体心理为基础,但又与个体心理有着本质上的差异。社会心态就像一个无形的能量场,影响着个人和全社会的心理和行为。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民众的个人心理普遍处于应激的忧虑和恐惧状态,相应地,社会心态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对于疫情防控来说,积极社会心态至关重要。为了解此次疫情防控中的社会心态,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在春节前开始进行社会心态的持续调查。此次社会心态调查的内容包括:疫情认知、疫情下的情绪、疫情中个体需要的满足、人们在疫情中表现出的价值理念、疫情防控行为等方面。

本次调查使用在线调查平台“问卷宝”进行,调查进行的时间为除夕和春节(2020年1月24日-25日)两天,共回收11055份有效成人问卷,其中男性3811人,占34.5%,女性7244人,占65.5%。受访者年龄范围在18-70岁之间,平均年龄27.36±8.91岁。调查对象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疫情关注与风险认知。

1.疫情关注与重视程度。

民众对疫情关注度高,长时间关注相关新闻。在此次调查中,99.2%的民众都表示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其中79.1%的人表示非常关注,仅有0.8%的民众表示不太关注和完全不关注疫情。40.8%的民众每天会有1-2个小时左右关注疫情相关信息,45.6%的民众每天会用3-4个小时甚至4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关注疫情。

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越高的调查对象,关注程度会越强。初中毕业及以下学历的调查对象有55.7%对疫情非常关注,高中毕业的调查对象有69.6%非常关注,76.5%受教育程度为大专的调查对象非常关注疫情,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调查对象,则分别有79.2%和81.8%的人非常关注。中等收入及以下的调查对象有七成多的人表示非常关注,而中高收入和高收入的调查对象分别有84.2%和87.4%的人表示非常关注。此外,疫情最为严重的湖北省民众关注度高于其他地区的受访者,87.3%的人表示非常关注(其他省市78.6%)。

民众对疫情的重视程度不足。67.6%的民众认为周围人比较重视和非常重视疫情,有超过三成的民众感觉周围人对疫情并不重视(见图1)。另有共计40.2%的人表示其所在地公共场所很少或没有人戴口罩。

与其他地方的居民相比,湖北省居民感知到周围人的重视程度明显更强,30.7%的人都表示周围人对新型冠状病毒非常重视,而其他城市只有16.1%感觉如此。31.6%的湖北居民表示公共场所人们几乎都戴口罩,而其他省市调查对象只有10.0%的选择比例。

民众对疫情关注的时间较早,但开始重视的时间较晚(见图2)。从事件发生的节点看,33.8%民众在2019年12月底,武汉卫健委首次通报27人感染病毒肺炎的病例时就开始给予关注,但那时只有9.8%的人给予了重视。2020年1月11日武汉卫健委通报出现首例死亡病例的时候,有21.5%的人开始关注,这时有19.7%的人开始重视起来。随着疫情的发展,在2020年1月19日和1月20日,深圳市和北京市相继出现感染病例之后,23.9%的民众由此开始关注,30.1%的人开始真正重视这次疫情。2020年1月20日晚,钟南山肯定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人传人,有医务人员感染,16.7%的人这时开始关注疫情,33.1%的人由此开始重视疫情。虽然有超过半数的人(55.3%)在2020年1月11日和这之前就开始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但是70.5%的人是在2020年1月19日之后,有了异地传染性病例和专家论断之后,才给予重视。

年龄较大的调查对象开始重视的时间相对较早。50后、60后群体中40.5%的人都是在2020年1月11日和这之前开始重视,同一时间段,其他年龄段调查对象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给予重视的比例为:70后有35.3%,80后有29.2%,90后有27.5%,00后有33.0%。

疫情严重的湖北省居民开始重视的时间相对较早,40.1%的人在2020年1月11日和之前开始重视(全国为29.5%),但大部分人(59.9%)是在2020年1月19日之后才开始重视(全国70.5%)。

2.民众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风险认知。

对疫情风险的认知包含几个方面,一是风险与自己的距离,包括自己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可能性、自己社区出现感染者的可能性,以及这个病毒感染后的危害性,也就是治愈的可能性;二是疫情环境下的安全感;三是与以往经历参照下的危险性,也就是与2003年sars相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危险性。

民众认为疫情扩散到自己社区的可能性较高,自己感染的可能性相对较低。调查中,超过六成的调查对象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有可能(57.3%)或非常有可能(9.2%)在自己所在的社区扩散,少部分人认为疫情不太可能(32.3%)或不可能(1.2%)在自己所在的社区扩散。不过,人们认为自己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概率比较低,超过七成的人认为不太可能(69.4%)或完全不可能(5.8%),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人认为自己可能(23%)或非常可能(1.8%)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对于感染风险的认知在不同人群中的地区差异比较明显。湖北省调查对象中24.1%的人认为疫情非常可能扩散至自己所在社区,而其他地区只有8.4%。湖北省有共计41.7%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可能感染,而其他地区只有23.9%。

民众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可治愈性比较乐观。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七成多的调查对象都认为治愈的可能性比较大(60.4%)或非常大(14.5%),21.7%的人认为治愈的可能性比较小,仅有少数人(3.3%)认为治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可能性非常小。

在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愈可能性的感知上,不同人群中也存在一定地区和年龄上的差异。疫情较严重的湖北省受访者对治愈可能性的评估相对较低,共65.6%的人认为能治愈,其中9.7%认为非常可能。而其他地区调查对象则有75.4%的人认为能治愈,其中14.8%认为非常可能。

疫情当前,民众安全感较高。调查中,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接近六成的调查对象认为比较安全(55.0%)或非常安全(4.1%),有37.1%的人认为不太安全,3.9%的人认为非常不安全。

不同人群对比发现,受教育程度不同、收入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的民众安全感均有一定差异。受教育程度较高的调查对象安全感较低,收入较高、年龄较大的调查对象安全感较强,湖北省调查对象安全感低于其他省市居民。具体而言,大专及以下学历调查对象认为自己安全的人数百分比为64.1%-65.1%,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调查对象则分别有58.3%和58.0%认为自己安全。中等收入调查对象认为安全的比例最高,合计61.8%。中高收入和高收入调查对象认为安全的比例也都在六成以上。而低收入和中低收入的调查对象分别有55.8%和57.3%的人认为安全。湖北省的调查对象只有41.1%的人觉得安全,其他省市则有59.9%的人觉得安全。

受访者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危险性评估比较高。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现的时候,很多人会和2003年的“非典”(sars)相比,那么人们眼中新型冠状病毒的危险性如何?结果表明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危险性评估比较高。40.37%的民众认为此次疫情同sars疫情一样危险,有18.63%和17.39%的人认为新型冠状病毒危险程度超过或远远超过sars疫情,只有23.61%的民众认为其危险程度低于sars。

不同人群对比发现,收入越高、年纪较大的调查对象,越是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比sars危险;低收入的调查对象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比sars危险很多的人数比例最少,占13.2%,随着收入增加,高收入调查对象持此观点的人数比例最高,达到25.7%。50后、60后有41.3%的人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比sars危险,而00后的调查对象危险感知则较低,有28.9%的人认为比sars危险。湖北省调查对象对于危险性的估计也强于其他省市居民,23.6%的人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比sars危险很多(其他省市17.0%)。

疫情下的社会情绪。

从民众的情绪反应来看,整体上最普遍的情绪体验是担忧,79.3%的人都有较为强烈的体验,其次是恐惧(40.1%)、愤怒(39.6%)、悲伤(38.6%)和恐慌(33.4%)。积极的情绪体验较少,只有21.6%的人感到乐观,14.2%的人感到平静(见图3)。

进一步比较普遍担忧情绪的人群特点,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和湖北省的调查对象担忧情绪较强烈,不同年龄的调查对象担忧程度也不同。具体而言,担忧程度随受教育程度升高而增强,高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调查对象表示担忧的比例低于百分之七十,大专受教育程度的人72.9%表示担忧,本科受教育程度的人79.7%表示担忧,研究生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人82.0%表示担忧。湖北省调查对象86.8%体验到较强的担忧,其他省市78.9%有此体验。

疫情信息获取和评价。

1.民众疫情信息的关注与评价。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人们最希望及时了解的信息排名前三位的是自己、家人、亲友所在区域的疫情或潜在风险;关于疫情感染、扩散情况的信息与统计数据;政府部门、有关机构采取的应对、防控、治理等措施(见图4)。

在面对不确定和危险的时候,人们渴望获取有效信息,对于当前有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各种信息公布状况,从民众的评分看,超过半数的调查对象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信息公开比较滞后(37.6%)或非常滞后(13.8%),41.4%的民众认为公开比较及时,7.2%的民众认为比较及时。总计49.9%的调查对象认为信息公开透明程度比较低,50.1%的调查对象认为信息公开透明程度比较高。

对比不同人群发现,受教育程度越高的调查对象越是认为信息公开不及时、不透明,湖北省调查对象与其他省市居民相比,也更多认为信息公开不够及时和透明。具体来说,初中及以下学历调查对象有70.3%认为信息公开及时;随着受教育程度增加,认为及时的人数比例逐渐减少,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调查对象有43.0%认为信息公开及时。信息透明度评价呈现相同变化模式,初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调查对象认为信息公开透明程度高的人数比例为66.4%;研究生及以上受教育程度调查对象对此的选择比例为45.6%。

湖北省受访者有33.0%的人认为信息公开及时,其他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则有共计49.5%的人认为信息公开及时。湖北省有34.2%的受访者认为信息公开透明程度非常高(2.3%)或比较高(31.9%),其他地区则有51.0%的人认为透明度非常高(5.0%)或比较高(46.0%)。

2.民众疫情信息获取渠道与信任程度。

民众获取疫情信息的渠道以社交媒体为主。在疫情期间,社交媒体微信(82.4%)和微博(75.8%)成为民众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主要的渠道,其次是传统的电视渠道(42.9%),然后是网站(41.1%)和新闻客户端(40.8%),周围人口口相传的形式也有部分人使用(29.0%),报纸(7.9%)和本地论坛(7.7%)使用的人很少。

对比不同人群发现,信息渠道的使用具有比较鲜明的人口学特点。微信的使用几乎没有年龄、受教育程度或收入的明显差异。使用微博获取信息的则较多是90后和00后,以及受教育程度较低,收入偏低群体。使用电视获取相关信息的主要是50后、60后和70后。使用网站较多的是70后。使用新闻客户端获取信息的以70后和80后为主,以及受教育程度中等,收入较高群体。周围人口口相传获取信息的以00后和90后居多。

在各个渠道的各种消息源中,人们最信任的消息来源还是官方渠道,中央媒体如央视、人民网等,有共89.5%的人认为可靠。排在第二位的是公益组织发布的消息,有77.5%的人觉得可靠。紧随及后分别是地方新闻媒体(75.6%)、类似新浪网和凤凰网这样的商业网站(71.8%)。人们对微博大v发布的信息和熟人内部消息信任度最低,有超过六成的人质疑熟人发来的内部消息(61.3%)和微博大v信息的可靠性(60.7%)。

疫情发展的估计和疫情防控信心。

民众对于疫情未来一个月的发展势态并不乐观。43.7%的人认为会变得严重一些,30.9%的人认为会变得严重很多。只有20.0%的人认为未来一个月疫情会缓解一些,3.7%的人认为会得到较大缓解。

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越高的调查对象,越倾向于预期未来一个月疫情发展会更严重,80后和90后的发展预期更偏向为严重。具体来说,初中学历的调查对象合计58%认为未来一个月疫情会更严重,随受教育程度增加,认为疫情会更严重的人数比例增加,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调查对象81.2%都认为疫情会更严重。72.4%的低收入调查对象认为疫情未来一个月内会更严重,82.0%的高收入调查对象认为疫情会更严重。80后和90后调查对象认为疫情会更严重的人数比例要高于其他年龄段的人,分别有74.3%和76.9%。

对于抗击疫情,民众对科研人员和医护人员信心最强,分别有51%和47.6%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43.3%和46.3%的受访者表示比较有信心。对政府部门非常有信心的比例(16.9%)低于科研及医护人员,比较有信心的比例为53.6%。对于广大民众的信心程度相对低些,42.7%表示比较有信心,13.4%表示非常有信心。

疫情防控行为。

1.民众关于防范措施的态度和行为。

对于戴口罩、勤洗手、酒精消毒、少外出等防范措施,绝大多数人都认为有必要,并且采取了相关的行动。具体如下:

只有0.8%的民众认为没必要出门戴口罩应对疫情。99.2%的民众都认为有必要,而这些人中,占所调查者整体的6.7%没有出门戴口罩,92.5%采取了出门戴口罩应对行为。

只有0.8%的民众认为没必要外出回家后洗手,99.2%的民众认为有必要,而这些人中,占整体5.2%没有外出回家后洗手,94.0%外出回家后洗手。

只有0.9%的民众认为没必要减少外出次数应对疫情,99.1%的民众认为有必要,这些人的具体行为上,占全体1.8%没有减少外出次数,97.3%减少外出次数。

只有1.5%的民众认为没必要少乘坐公共交通,98.5%的民众认为有必要,这其中,占全体2.5%的人没有少乘坐公共交通,96.0%少乘坐公共交通。

只有0.8%的民众认为没必要不去人流较多的场所,99.2%的民众认为有必要,这些人中,占整体3.4%没有不去人流较多的场所,95.8%不去人流较多的场所。

对于外出回家换衣服应对疫情,81.5%民众认为有必要外出回家后换衣服,其中占全体的21.2%没有采取相应的行为,而60.3%的民众外出回家后换衣服。18.5%的人认为没有必要外出回家后换衣服应对疫情,其中占全体的16.7%也没有采取相应的行为,而1.7%的民众外出回家后换衣服。

28.8%的民众认为没必要用酒精消毒家中物品,其中占全体的27.7%没有相应的行为,而1.1%的民众有相应行为。71.2%民众认为有必要用酒精消毒家中物品应对疫情,其中占全体的37.6%没有相应行为,而33.6%的民众用酒精消毒家中物品。

2.关于过度防范措施的态度和行为。

对于用醋消毒空气、用盐水漱口、服用抗生素等不恰当的预防措施,民众大多认为没有必要,也较少有人如此做。

77.9%民众认为没有必要服用抗生素,其中76.1%没有服用抗生素,1.8%服用抗生素。22.1%民众认为有必要服用,其中占整体的10.9%服用抗生素,而占整体的11.2%没有服用。

超过一半民众(56.5%)认为盐水漱口是没必要措施,其中占全体55.2%没有盐水漱口行为,只有占全体1.3%有盐水漱口行为。而低于一半占43.5%认为盐水漱口有必要,其中21.5%没有相应的行为,而22.0%使用盐水漱口。

59.0%认为没必要在家用醋消毒空气,其中占全体的57.5%没有相应行为,而1.5%的民众在家用醋消毒空气。41.0%民众认为有必要在家用醋消毒空气,其中占全体的22.8%没有相应的行为,而18.2%的民众用醋消毒空气。

3.为了防范新型冠状病毒而取消计划行为。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出现,不少人为了防范病毒,取消了原有计划,减少接触病毒的可能。具体如下:

1.9%的民众认为没必要取消原有的异地探亲计划;98.1%的民众认为有必要,其中占整体6.5%并没有取消、69.5%取消原有的异地探亲计划。

1.6%的民众认为没必要取消原有的旅游计划;98.4%的民众认为有必要,而再进一步询问相应个人行为时,占整体2.5%并没有取消、74.7%取消原有的旅游计划。

3.3%的民众认为没必要取消原有聚餐计划;96.7%的民众认为有必要取消原有的聚餐计划,占整体8.1%并没有取消、77.5%取消原有的聚餐计划。

主要结论。

多数民众较早开始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但重视时间较晚,重视程度不足。由于调查时间为大年三十至大年初一,这个时间多数民众的关注点是春节的团聚和庆祝,对于疫情的关注和重视程度并不高,存在过度乐观认知偏差,对于疫情不够重视。

人们对疫情风险的认知比较客观、理性,疫情之下人们整体的安全感并未出现大幅下降。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危险性和疫情发展严峻形势的判断较为客观,66.5%的人认为疫情可能在自己所在社区扩散,24.8%的民众认为自己可能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74.9%的民众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愈的可能性比较大或非常大,只有少数(3.3%)的民众认为治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可能性非常小。基于疫情较为客观的判断,人们的安全感并未大幅度下降,59.1%的人感到非常安全或比较安全。

民众普遍存在担忧情绪,较高比例的人存在恐惧、愤怒和悲伤和恐慌情绪。担忧情绪在当前最为普遍,其次是恐惧、愤怒和悲伤,也存在一定比例的恐慌情绪。相对来说积极情绪比例较低,如乐观和平静。

社交媒体成为疫情信息主要传播渠道,官方媒体信任度高于民间渠道。在疫情期间,社交媒体微信和微博成为民众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主要的渠道。人们更信任官方权威媒体,民众认为最可靠是中央媒体(如央视、人民网)发布的信息,其次是公益组织、地方新闻媒体和商业网站(如新浪网、凤凰网)发布的信息。

民众对抗击疫情的信心很高,信心主要来自于医护人员、医学科研人员和政府相关部门,对医护人员、医疗机构和疾控人员抗击疫情的表现非常满意。民众的信心非常关键,民众的信心来自于各方面疫情防控工作的表现和成效,调查发现,民众对于医学科研人员和医护人员的信心程度最高,对政府部门的信心较高。

多数民众能够认识到疫情防控措施的必要性,多数人不存在过度防范行为。对于戴口罩、勤洗手、酒精消毒、少外出等防范措施,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这些措施有必要,并且采取了相关的行动。对于用醋消毒空气、用盐水漱口、服用抗生素等不恰当的预防措施,民众的态度大多认为没有必要,也较少有人如此做。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亲自指挥、亲自部署,领导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以“准战时”的领导指挥体系和因时因势制定的战略策略,为中国抗击疫情提供了坚强领导、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引。

中国坚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把公众知情作为构建政府与公众之间良性沟通互动和形成强大共识的重要前提,公众基于社会责任感和对政府的信任感积极参与抗击疫情,形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局面。灵活人性化社会管控以及以传统隔离方式为主的非医疗干预成为遏制疫情蔓延的关键因素;以流行病学调查为核心的排查、检测和监测,成为切断病毒传播链条和对患者实施及时救治的关键环节;以分级设置医院和按病情分类分流救治轻、中、重症患者,坚持中西医结合,大幅度降低了感染率、病亡率,提升了治愈率。同时,发挥制度优势,在全国范围内高效配置资源,打响后勤保障战,举全国之力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取得了疫情防控阶段性重要成效。中国从国情实际出发,边实践边总结边完善,努力在控制疫情和救治病患等方面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中国实践”和“中国方法”。

新冠肺炎疫情这一近百年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以巨大勇气和强大力量,坚决阻断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取得了疫情防控阶段性重要成效。如何有效应对百年不遇的全球大流行疫情,目前仍是有待国际社会共同破解的世界难题,中国从国情实际出发,遵循传染病防控客观规律,边实践边总结边完善,并不断应对新的挑战,努力在控制疫情和救治病患等方面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中国实践”和“中国方法”。

中国日报社中国观察智库,在采访征询60余位公共卫生专家和中外学者意见基础上,联合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卫生健康管理政策学院共同研究,初步梳理总结中国抗击疫情的经验和做法,形成本报告。

应对新冠肺炎这样的重大疫情,及早在全社会形成正确认知和推动公民自觉行动至关重要。一方面,坚持实事求是,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及时发布疫情信息,向公众提供持续、清晰、重要的信息,让人民群众及时全面了解政府应对疫情的方针政策和战略举措,把“公众充分知情”作为构建政府与公众之间良性沟通互动和形成强大社会共识的重要前提;另一方面,公众基于社会责任感和对政府的信任感,积极投入到对疫情的全民抗击之中,形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人民战争”局面。紧紧依靠人民,是中国抗击疫情的重要经验。

1、及时全面公开透明发布疫情信息。

——建立日常新闻发布机制,第一时间公布疫情信息。在两个多月时间中,国务院新闻办、相关部门以国务院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名义及疫情最严重的湖北省,共举行近200场发布会,此外北京市等其他省区市也召开当地的新闻发布会数百场。这些现场直播的发布会全面通报疫情及抗疫工作最新进展,充分回应国内外舆论关切。

——启动疫情数据日报制度,及时全面提供精准分类信息。国家卫健委在官方网站等政务平台每日通报前一日各地新增确诊病例、新增治愈出院病例、当日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新增重症病例、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隔离治疗、重症病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累计治愈出院、累计死亡病例、现有疑似病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和后期增加发布的无症状感染者相关情况,以及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等各种相关数据。

——坚持对历史负责,依法适时订正病例数据。在疫情得到控制后,为确保信息公开透明、数据准确,针对疫情早期因收治能力不足患者在家中病亡、信息登记不全等原因,客观上存在迟报、漏报、重报、误报现象,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组织涉疫大数据与流行病学调查,武汉市对确诊和病死病例进行订正,其中确诊病例的死亡数核增1290例,累计为3869例。

——创新使用和实时更新“疫情地图”,通告应急响应信息。各地利用大数据技术公布的“疫情地图”,通过社区名称、地址和位置,标明疫情传播具体地点、距离、人数等,并视情况不断调整应急响应和防控警报机制,及时公布交通管制等措施,以便于公众更有效防范传染,遏制病毒扩散。

2、普及防控科学知识。

——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舆论影响力,增强全社会的科学防治意识。组织科学家和科研机构在扎实研究基础上,通过各类发布会、接受媒体采访和互联网不断发布科学防治的权威观点和专业意见建议,提高公众科学认知水平,指导科学防治,倡导科学消杀,特别是推动全面普及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等最简单、最有效的大众防护措施,大力提升公众自我防护能力。

——发布操作性强的“防控指南”,有针对性地对公众进行具体指导。国家卫健委发布通用、旅行、家庭、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居家医学观察等6份公众预防指南,以及专门针对农村地区的《农村居民防控新冠肺炎问答手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指南》,从个人与家庭防护、居家医学观察、理性就医、心理疏导等方面解疑释惑,让公众有效掌握防护技巧和防护手段。

——及时开展心理干预,引导民众正确面对。国家卫健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实施分类干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关于设立应对疫情心理援助热线的通知》,各地在原有心理援助热线基础上设立应对疫情心理援助热线;高校开通疫情心理支持热线和网络辅导服务,互联网医院及相关企业、机构提供网络在线、电话热线等社会心理服务。

3、主流媒体加强舆论引导提供舆论支持。

——新闻媒体深入宣传党中央重大方针决策部署,充分体现党中央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心和信心。同时,充分报道各地区各部门联防联控措施成效,让民众始终了解党和政府正在做什么、还要做什么,充分反映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抗击疫情特别是一线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以及公安干警和“下沉干部”的生动事迹,凝聚抗击疫情的精神力量,努力推动形成全国上下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防控的局面。

——大众传播和网络媒体加强针对性引导,着力化解民众存在的焦虑、恐惧心理。除多层次高密度发布权威信息,全面反映抗疫救援、物资保障、疫苗研制、社会捐助等公众关心的重大问题,也正视存在的问题,不回避矛盾,通过舆论监督推动问题解决;在各类平台上设立专区解读疫情、分析数据、研判趋势并及时辟谣,以可信事实和翔实数据澄清是非,引导公众正确理性看待疫情,增强自我防范意识,依法行动、依法行事。

4、全民参与形成社会合力。

——人民群众积极响应配合政府的防控部署与号召,较快形成“全民参与、群防群控”的有利局面。基于对防疫形势的理解和集体主义精神的民族文化价值,结合2003年抗击sars的经历,人民群众以切身感受和实际行动自觉推动形成包括政府机构、企业、社会组织、基层社区、志愿者群体以及家庭和个人为一体的全民抗疫大局。

——公民高度自律并自觉作出自我牺牲,使社会防控部署措施得以全面顺利落实。无论是重点地区的长时间“封城”、全国普遍施行的社区准入管理还是全民居家隔离、特定情况下的“14天”自我隔离,以及家庭和个人卫生习惯、社会交往限制,都得到全体民众的严格执行,为有效降低病毒传染率奠定了强大的社会基础。

——社区建设体现重要作用,“网格化管理”是遏制疫情扩散的关键因素。社区网络作为一种“兜底”的社会管理机制,全国400万名城乡社区工作人员在志愿者配合下,对65万个城乡社区深入走访,宣讲防疫知识,进行心理疏导、收接快递、代购生活必需品等工作,实现了疫情防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确保排查救治“一户不漏、一人不落”,使消毒消杀和环境整治“不留死角、没有缝隙”,同时让对人民群众的支持保障服务直接进入数亿家庭。

中国是一个超大规模人口流动社会。在没有疫苗和特效药的情况下,以传统隔离方式为主的非医疗干预是阻断重大疫情蔓延的最基本和最有效手段。面对新冠疫情的暴发,中国实施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公共卫生应对举措,“上游堵截”,切断疫情严重地区的传染源;其他区域进行“全面防控”。超常规的社会隔离措施和灵活、人性化的社会管控,阻断了病毒的大面积扩散,成为遏制疫情在全国蔓延的最关键因素。

1、“重灾区”实施“封城”和“停运”

——对离汉离鄂通道实施封闭和管控,最大限度切断病毒传播途径。暂停武汉及湖北多地轮渡、长途客运、机场、火车站运营,全国暂停入汉道路水路客运班线发班。在高速公路收费站口、国省市县村道口建立交通管控卡口1501个,其中武汉市51个,其他市州1450个,阻断病毒向全国以及省内卫生基础设施薄弱的农村地区扩散。从1月23日开始对武汉这座有1100万常住人口的超大型城市实施历时76天“封城”。

——武汉市及湖北省多地暂停市内公共交通,有效遏制病毒传染面源。武汉全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车暂停运营,除抗疫车辆、运输生活必需品车辆以及消防、抢险、环卫、警车等特种车辆外,其他车辆一律禁止通行,湖北其他地区也实现疫情防控和交通保障统筹兼顾,大幅减少市内人员流动和由此可能产生的病毒传播。

2、非疫情严重地区实施分级交通管制。

——对湖北以外地区实施差异化交通管控,防止湖北省疫情外溢蔓延。湖北周边省份筑牢环鄂交通管控“隔离带”,防止重灾区疫情向周边传播。全国其他地区根据辖区内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县(市、区、旗)名单,实行分区分级精准防控,对道路客运、城市公共交通(含城市轨道交通)和出租汽车(含网约车)等城乡道路运输服务进行动态管控。

3、以多种手段避免人员聚集和交叉感染。

——关闭娱乐休闲性公共场所,加强公共服务设施防控。关闭影院、剧院、网吧以及健身房等场所,对车站、机场、码头、农贸市场、商场、超市、餐馆、酒店、宾馆等必须开放的公共服务类场所,以及汽车、火车、飞机等密闭交通工具,落实环境卫生整治、消毒、通风、“进出检”、限流等措施,进入人员必须测体温、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推行在家办公,实行远程教学。取消或延缓各种公众聚集性活动,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落实用工单位防控,按照“少接触、少聚集”原则,采取线上办公、错峰上班、轮流到岗等弹性工作方式;各地根据疫情实际推迟开学时间,暂停培训机构所有线下课程,以线上教学替代课堂教学,有效控制全国总计3亿在校人员的流动和聚集。

4、把社区隔离作为阻断病毒的基础性防线。

——普遍实行社区封闭式管理,消除防疫死角和盲区。社区连接千家万户和所有居民,是切断病毒传播的“第一层面”和“最后一公里”。湖北武汉采取社区硬性隔离,全面实施24小时封闭管理,除就医和防疫相关活动外,一律禁止出入,由社区承担居民生活保障工作。全国各地对城市社区、农村村落均实施封闭式管理,设立检查登记制度,进出人员双向测体温。对监管场所、养老机构、福利院、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等特殊场所,实行重点防控,杜绝输入性疫情。

——全民居家,自觉落实隔离要求。人民群众积极响应落实各级政府关于社会隔离的部署安排,除按各地不同要求,实行规定时间的居家隔离、在家办公学习等,还普遍严格执行跨地区旅行后的14天居家隔离政策,隔离期结束后仍减少一切不必要的外出,为斩断病毒传染链做出重要贡献。

基于病毒“人传人”的传染病规律认识,以流行病学调查为核心的排查、检测和监测,对切断病毒传播链条和对患者实施及时救治,是一个关键环节。中国高度重视“源头防控”,实行“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和“应检尽检、应收尽收、应隔尽隔、应治尽治”的疫情防治方针,把“早发现、早报告”和“应检尽检、应隔尽隔”作为首要,对降低传染率、病亡率起到重要作用。

1、以社区为单位全面排查。

——武汉展开两轮集中拉网式排查,以“不落一户、不漏一人”标准实现“存量清零”。针对疫情80%以上为社区传播的问题,出动8万余名干群,通过入户、电话、网络等手段,对全市400多万户居民,进行“清底大排查”,排查出所有确诊和疑似患者及密切接触者,从而确保没有新的潜在感染源发生。

——普遍实行“群防群控”,在全国范围展开摸排工作。各省区市以社区网格为基础单元,采取上门排查与自查自报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地毯式排查。对确诊患者、疑似患者、不能排除感染可能的发热患者和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以及从重点疫情地区返回人员进行登记汇总,除对患者及时送医救治,对发热人员和与患者密切接触人员分别安排在定点医院和经征用作为定点隔离点的酒店、旅馆等处隔离,后期对入境人员全部实行集中隔离观察。

2、提高检测水平。

——在增强试剂盒供应能力基础上,确保“应检尽检”、“即收即检”。检测产品生产企业提高产能,在最短时间内扭转试剂盒供不应求局面。同时扩充检测机构,允许具备“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和能够进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反转录-pcr)”条件的三甲医院、疾控中心和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核酸检测,实现疑似病例全面检测。湖北武汉日检测量由最初的300人份提升到2万人份以上,提供7×24小时不间断检测服务。

最优乡村疫情调查实践报告(案例17篇)篇十六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我们响应学校号召,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利用专业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得到更好的锻炼,培养实际操作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在实践中,在实践中巩固自己的知识,调节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分析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因此我们选择在暑假空闲时间,对自己家乡周边的乡村进行实地调研与分析。

因为疫情的原因,今年的社会实践与以往的都不相同,组队是在线上,讨论也在线上,除了实地调研,其他的工作都在线上完成,虽然实践队员不能面对面的交流,但是依旧出色的完成了每个人的工作。在实践活动开始前,我们先进行了相关资料的查询,然后共同完成了问卷的制作,并在网上发布。接着实践队员每天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实践调研,并完成记录和实践报告新闻稿。在实践过程中,每位队员都会遇到大小不一的情况,但是都被一一化解,在实践过程中锻炼了自己,也成长了不少。为使更多的村民能够了解到国家颁布的乡村振兴战略,队员走街串巷不断地在村民中间宣传国家战略,帮助村民更好地了解国家政策。在实践活动的最后,队员自发在村庄中打扫公共设施,为美丽乡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经历了此次的社会实践调研,以及走访调查,实践队员更加深入了解到了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而且这次的实践活动是实践队员了解社会、开阔视野的重要途径,我们大学生也可以用自身的实践行动去关心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为乡村的振兴奉献自己的一份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优乡村疫情调查实践报告(案例17篇)篇十七

谈到乡村振兴就会想到乡村旅游。而乡村旅游的持续蓬勃发展,更要注重挖掘文化内涵。一个地方的历史积淀、气候环境、风土人情、饮食起居,风俗习惯等等构成了一个地方的地域文化,而这种文化带给人们的是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精神体验。譬如,有人喜欢“大漠孤烟直”的苍凉,有人喜欢“海上生明月”的意境。我们要做的就是深入挖掘本地的地域文化,让每一个来平利旅游的客人感受到这片土地与众不同的魅力。

文化是乡风文明的约束力。“仁义礼智信、诚孝检勤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在乡村振兴中,如果我们充分发掘乡规民约、族谱家训这些道德资源,发挥身边榜样的力量。让向善向美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人心、引领道德、淳化民风,那么“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邻里和睦”等等都会成为村民发自内心的尊崇。

农村的公共文化建设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只有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才能保障村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提高乡村文体活动质量,让广大村民在丰富的文化体验中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

《周易·贲卦·彖传》中解释文化,“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是有形的,更是无形的,它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我们的“三观”和生活方式,要想振兴乡村,就得以文化铸魂。有了灵魂的乡村便有了生机和活力,有了青山绿水和乡愁,有了希望和未来。

十九大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部署是十九大报告对“三农”地位的总判断,既有“重中之重”地位的再强调,又有“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的新定调,也是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头戏。

加大冷库建设和苹果加工政策的投入。其次要解决干部队伍,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特别是今年要进行村三委换届,借此机会,将村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信息化,将一批知识水平较高、带头作用较大、信息化程度较好的年轻人选进班子队伍,突出党的领导地位,突出干部带头示范作用,真正让农村发展起来,有活力,能聚人、能致富。最后,一项政策的实施,我觉得要贵在坚持,要持之以恒抓,不要随意更改,导致半途而废,所以乡村振兴战略既然提出来就要大刀阔斧的行动,而且要坚持不懈的抓。

众所周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在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部署,这是党中央着眼于推进“四化同步”、城乡一体化发展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同时推进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提高广大农民获得感和幸福感、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实现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党“三农”工作方针政策的继承与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我国国土面积很大,有着较大贫富差距,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从实际出发,切实加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举各方之力,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努力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是基础。发展是第一要务。

实施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产业与农民就业问题,保证当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安居乐业。而不论是解决农民就业还是确保群众增收,都是需要以产业发展为基础。农业强,产业必须强。产业旺,才有乡村振兴的底气。要实现产业兴旺,首先要构建乡村产业体系,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重点是通过培育农业品牌、加强科技创新、强化城乡融合,补齐农业发展短板,促进农村产业集聚。人才振兴是支撑。“人才兴,事业方兴”。发展离不开人,乡村振兴自当不例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要解决人的间题。因为受前些年农村发展“钱景”不大的影响,很多人口外出务工,农村缺人尤其是缺少能人的问题,已经成为振兴乡村的制约瓶须。

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是基本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致天下之治者才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人才振兴实施正确方向是实现乡村稳、农业兴的要因素,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关键目标指向,拥有一支深刻了解农村生产生活的多元化、高素质“三农”工作保障队伍尤为关键。

留助乡村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好发展。人兴则乡村兴,人旺则乡村旺。选拔培优乡村振兴的人才要着力从眼下的本土去挖掘“千里马”,首先,鼓励本土人才积极投身乡村建设的同时,要制定并完善好本土人才成长发展机制,充分激发乡村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乡村人才的技术优势,进而带动产各个业快速发展,带动致富。其次,从教育、就业、医疗、基础设施、居住环境等条件入手,不断改善和优化本土乡村人才的成长发展环境。通过健全的保障机制的投入,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相信本土乡村人才能更好地助推乡村振兴。

培养新时代人才,共建乡村振兴好发展。新时代的乡村需要更多新时代的人才来点燃,大学生村官计划是想乡村提供人才振兴支撑的重要途径,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三农”工作干部队伍提供源头活水。大学生村官计划自实施以来,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扎实的人才支援,在工作中,他们发挥着积极作用,一批又一批有文化、会经营、善管理、懂技术的大学生村官为乡村振兴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是乡村振兴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人才队伍。要建立引导并鼓励更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长效机制,鼓励更多年轻有志青年扎根基层、服务乡村振兴。

要筑巢引凤,以人才振兴助力乡村振兴。要多方引导返现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科技人员、退役军人等等返乡做“创客”,鼓励支持并引导乡村精英群体返乡投身到乡村振兴,不仅仅要靠当地政府部门创造便利条件、政策支持,也要同步改善乡村基础建设,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更好解决返乡精英群体的后顾之忧。栽好梧桐树,吸引凤凰来。营造“靠环境引人才,用服务留人才”的良好氛围,制定人才、财税等优惠政策,为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吸引更多的人才返乡创业,推动乡村振兴全面发展升级,谱写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人才振兴是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核心灵魂,乡村振兴必须人才为先。人才是创新创业的支柱,只有人才支柱稳固,才能筑起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大厦,打开乡村振兴新局面。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重在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大学生在农村和乡村振兴浪潮中必然会有发展。无论是发展原始种植型农业,还是发展新型创新型农业,农村的人才严重缺失都是值得关注的重点。农村政府应创造条件,让从农村走出的大学生回到农村,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对其落户农村、发展农村给予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农村大学生回到农村发展比城市人才到农村发展,有事半功倍之效。他们知道农村最需要什么,也知道农村的真正问题,与村民沟通起来也更有亲近感,更容易扬长避短,在乡村振兴中做出贡献。

为了农村和乡村振兴,重在真心实意地把有志于农村发展的大学生推到更有发展前途的岗位上,不能因为他们年轻,因为他们只能到农村,没有其他地方可去,就热一阵冷一阵,或者有小家子气,害怕大学生走在自己前头,影响了自己的仕途。

善于从农村能人中发现和挖掘人才。农村大学生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并在农村摸滚打爬了多年,对农村情况和农村需求了如指掌。加强对这些人进行定向培训,并根据他们的发展及所作出的贡献,为他们提供晋升、发展的更优通道,必然有助于乡村振兴加速提质,有助于他们在乡村振兴中不断成长。

相关范文推荐

    最热红色潇湘的心得(通用16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整理思绪,理清经验和知识的关联。这是一些来自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的心得体会,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全面和多角度的思考。近期,我有幸参加了一次

    2023年救落水儿童心得体会(通用18篇)

    心得体会是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获得的经验和感悟的总结,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和总结经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借鉴。

    最优夏天安全培训心得体会总结(汇总18篇)

    培训心得体会是对培训活动的一种反馈和评价,可以帮助培训机构改进培训内容和方式。如果你正在写培训心得体会,以下的范文可以为你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和思路。

    最优医院药学部实习心得体会总结(案例20篇)

    通过实习心得体会的写作,可以更好地反思和总结自己在实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成长。小编在这里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实习心得体会的范文和写作技巧,希望能够对你的写作有所启发。

    最新夏季安全生产培训心得体会(案例24篇)

    通过写培训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在培训中存在的不足和改进的方向。培训心得体会是个人的主观感受和思考,每个人的体会都是独特而丰富的,希望大家能够找到自己独

    优秀陵园扫墓心得体会(案例14篇)

    写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过去经验的思考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提升自己。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心撰写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写作技

    最优孝敬长辈的体会心得(案例19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记录下自己的成长历程,留下宝贵的回忆。如果你对心得体会写作感到困惑,不妨参考以下的范文,或许能帮助你理清思路。孝敬长辈一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

    优秀鬼谷子读后感(通用18篇)

    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并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分享。通过阅读别人的读后感,我们可以一窥他人对这本书的观点和感受,拓宽我们的思维。与《鬼谷子》结缘

    实用实习生代表演讲稿(通用15篇)

    演讲稿要具备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够引导听众思考和行动,因此我们需要在写作过程中注重情感的渲染和逻辑的推理。如果你正在为即将到来的演讲而犯愁,不妨看看下面这些演讲稿

    专业手机的心得体会大全(21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一段时间内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的所思所感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文稿。通过阅读下面的范文,我们可以对心得体会的写作方式和技巧有一个更直观的了解和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