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实证研究综述(通用15篇)

时间:2023-10-22 作者:梦幻泡2023年实证研究综述(通用15篇)

范文范本是我们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工具,我们应该多加利用。要写好一篇总结,我们需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简洁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优秀范文范本,供大家欣赏和学习。

2023年实证研究综述(通用15篇)篇一

摘要:信用风险主要是指那些接受信用的一方在出现诸如无法按时缴纳、无法全部还清以及拒绝支付自己欠下的债务的情况下,导致信用提供者发生损失。电子商务信用风险则主要是指由于电子商务的活动存在虚拟性、开放性以及非人格化等根本特征,其信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各交易参与者对于市场契约的遵守程度的不确定性,导致损害交易参与者利益的可能性。电子商务的根本特性,使得电商企业对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的控制相对于传统交易方式更加困难。目前,不管是外国,还是我国,对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的研究都还处于起步阶段,而这其中,学者们大多以定性的方法,辅以案例分析,主要是从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的原因、机制等方面来研究的,相反学者利用定量模型的研究很少,有待进一步深化。

2023年实证研究综述(通用15篇)篇二

胡麻籽粒中含有a-亚麻酸、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膳食纤维、木酚素、胡麻胶等物质,对提高人体的营养健康水平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有些物质是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不可缺少而且在人体内部不能合成的,只有通过食用胡麻等食品才能摄入并满足人体营养健康的需要.a-亚麻酸和木酚素被广泛用于医药工业,胡麻油和胡麻胶被大量用于绿色食品加工业.胡麻的食疗保健作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我国营养学专家对胡麻资源在人体预防医疗保健方面也取得了新的研究成果,国内外营养保健专家把胡麻油誉为“高山上的深海鱼油”[1].

作者:曹秀霞张信作者单位:曹秀霞(宁夏固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宁夏固原,75600)。

张信(宁夏云雾山草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宁夏固原,756000)。

刊名:安徽农学通报英文刊名:anhuiagriculturalsciencebulletin年,卷(期):15(21)分类号:s565.9关键词:胡麻营养保健绿色食品资源

2023年实证研究综述(通用15篇)篇三

高适、岑参边塞诗虽有相同之处,但由于各自的家庭背景、人生经历不同,两人的诗歌同中有异,各有千秋,高适的边塞诗具有现实主义的风格,岑参的边塞诗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高适的诗苍凉悲壮,岑参的诗雄奇瑰丽。

唐代的边塞诗人可以分为几类。一类是未曾到过边塞而写边塞题材的,如李昂、崔国辅。一类是曾经游历过边塞的,如崔颢。再一类就是曾在边塞居住和任职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高适和岑参都称得上是真正的边塞诗人,两人年轻时都曾游历过河朔的燕赵,壮年时又双双到边塞从军。

就唐代的边塞诗来说,高、岑齐名,风格也相近。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说:“高岑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慨。”但是高适的诗,悲壮之中透着雄浑;岑参的诗,悲壮之中带着峭拔。高诗“尚质主理”,岑诗“尚巧主景”。岑参去边塞,多少有些被动不得已的因素,到边塞后,才开始写边塞题材的作品,诗篇越来越多;高适去边塞是积极主动的,他写边塞诗,始于早年的河朔之游,到他任封丘县尉以及河西陇右节度幕府掌书记时,诗作慢慢减少了,而到他任淮南节度使后,诗作就几乎没有了。史称高适年五十始为诗,其实恰好相反。因为高适写诗,是想借此沽名钓誉,到他五十岁入幕以后,诗的作用已经不大了。相比之下,岑参的诗中融进了更多的心血和真情。

高适的诗颇有古风,句中有许多的人生感慨,表面看来似乎更具有可读性。而岑参的诗则更多地包蕴了六朝以来近体诗的成就,想象丰富,格律多变,具有更多的创造性和诗学诗艺的特色。高适近之于儒,岑参近之于道。高适注重人生实践,岑参则在诗歌艺术史上占据极高的地位。他们二人,既有阅历和诗风上的相同之处,又存在着性情和具体诗歌特色上的差异。就其差异而言,二者又恰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高适反映现实问题要超过岑参。他的诗歌在反映现实的深度方面超过同时许多诗人,应时而生的追求不朽功名的高昂意气,与冷峻直面现实的悲慨相杂糅,使其诗歌创作颇多感慨而不失高亢,深雄浑厚,有一种感慨悲壮的美。

二.描写边塞风光,民域风情上,岑参超过高适。在立功边塞的慷慨豪情的支配下,诗人印象中的军旅生活、边塞风物、民域风情,全都变得神奇瑰丽起来,并热情地加以歌颂,突破了以往征戍诗写边地苦寒和士卒劳苦的传统格局,极大地丰富拓宽了边塞诗的描写题材和内容范围。

艺术上的不同:

一.高适将自己的个人边塞见闻,观察思考和功名志向糅为遗一体,苍凉悲慨中带有理智的冷静,但基调是慷慨昂扬的。

二.岑参的诗歌中带有感性的色彩,讲究感觉印象,浪漫的想象,飘逸的描写,寓情于景。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雪夜风吼、飞沙走石,这些边疆大漠中令人望而生畏的恶劣气候环境,在诗人印象中却成了衬托英雄气概的壮观景色,是一种值得欣赏的奇伟美。

三.高适的七言歌行多用律句骈语,但并不繁于文采华丽,而是以纵横顿宕,气质深雄和浑厚的骨力取胜。岑参七言歌行纵横顿宕、舒卷自如体势十分灵活。

一、思想、题材上的不同。

高适边塞诗的思想内容比较深刻,善于以政治家敏锐的眼光来观察、分析边塞现状,把战争与国家安危、人民苦乐联系起来,胸怀大局,深入军营,大胆表达个人边防政见,同时对于亲历耳闻的军中矛盾也给予毫不留情的揭露。

二、艺术风格同中有异,表现手法各具特色。

高适诗雄浑悲壮中显得深沉,质朴浑实;岑参诗雄浑悲壮中显得雄放,洒脱。高适常用对比、反衬的手法,语言刚健质朴、精炼准确;岑参则好比喻和夸张,语言新奇自如,呈现出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2023年实证研究综述(通用15篇)篇四

国内外学者从各个角度对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的类型和原因进行了阐述。王峰认为导致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网络风险。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导致的风险有很大的可能会导致交易出现风险。

(2)网上交易风险。网上交易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交易双方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说信息不对称,可能会引发信用风险。

(3)管理风险。管理机制的优劣与电子商务信用风险存在着很大的关系。

何俊辉()在文章中指出,电子商务网络具有很高的信息不对称性,信用系统存在着极高的风险。郭基勤()通过使用博弈论方法论证了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的机制,提出了相关解决对策。魏明侠与肖开红(2006)基于超循环系统,提出了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的形成于超循环机制有很大的关系。而在国外方面,maclnne概括了引发网络欺骗的诸个要素,比如说产品、交易过程以及交易者等三个方面。kiku与jone等人则基于c2c电子商务平台,提出了其对消费者信用内外部诸要素的影响,提出了信息不对称是导致电子商务信用风险出现的主要原因。dellaroca证实即使在均衡的市场环境下,卖家为了利润最大化还是会对消费者进行欺诈。综上所述,导致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使电子商务信用存在着很大的风险。电子商务中交易双方对产品信息的掌握处于不完全对等的状态,双方信息不对称,很容易引发信用风险。

第二,法律法规不健全,电子商务信用制度还处于萌芽阶段。目前电子商务网络缺乏强有力地监督机制,即使失信,也不会有很大的风险,这实际上导致信用风险越发的严重。

第三,信用评价体系不健全,失信问题无法得到妥善的解决。目前我国电子商务的信用体系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买卖双方的信用体系的构架还需进一步明确。

第四,技术的落后拖累了电子商务的发展。目前技术还不能完全正确地确认网络交易主体的真实信息,有可能导致“虚假认证”,产生一系列网络诚信问题。

第五,人们的信用意识还比较淡薄。由于各种原因,在我国关于电子商务的信用意识还是比较缺乏的,而且电子商务教育不够普及,使得整个社会对于电子商务的信用保护意识不够重视。

由于电子商务交易具有普遍性、虚拟化、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等特点,使得对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的识别,评估与控制较传统交易模式更为困难和复杂。电子商务信用风险呈现以下几个特征:

2023年实证研究综述(通用15篇)篇五

在盛唐的诗苑里,丰富多彩的边塞诗代表了盛唐诗歌的现实主义主流特色。连绵的边塞战争及各民族之间的频繁交往,是孕育盛唐边塞诗歌的沃土。尤其从开元中期至“安史之乱”爆发的近三十年中,边境几乎是烽烟迭起,战事连连。火热的军旅生活,恢宏的战斗场面,都吸引了许多诗人的倾注力,激起了他们强烈的创作欲望。同时,“唐代是一个人们普遍地渴求建功立业的时代,唐代有更多的任侠尚武之气,又有着从军入幕和漫游边塞的风尚。”一些诗人主动入幕、游边、使边,去接受战争的洗礼。他们在体验大漠穷秋、孤城落日的边塞生活中,了解了戍卒的心理和边塞异样的风土人情,以引发创作的兴致。于是,以反映边塞战争、边塞生活、边塞风光为主题的“边塞诗歌”就产生了。高適、岑参就是“边塞诗派”最杰出的代表,他们以一种鲜活的人生内容和靓丽的艺术风格,创作了大量的诗篇,这些饱含着诗人理想主义的浪漫精神诗篇,都融注着一股荡气回肠的英雄正气。

1、高適边塞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风格。

高適与岑参齐名,风格相近,都有过军旅生活的经历。他们的诗都洋溢着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奋斗精神。高適是一位有政治才能的出类拔萃的边塞诗人,他青年时代就向往边塞立功的生活:“倚剑对风尘,既然思卫霍”(《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曾两度亲临边塞,对边塞生活有着深切体验,写下了大量边塞诗。最著名的《燕歌行》是盛唐边塞诗中最优秀的篇章之一,是一幅活生生的边塞生活全图,粗犷豪放,遒劲有力,气势雄健高昂;悲壮之中透着宏浑与感慨深沉。语言质朴精炼,措辞警策,佳句迭出,正所谓“骅骝开道路,鹰隼出风尘”(杜甫《奉简高三十五使君》)。诗用古体,却又多借助近体诗法,对仗精美,声韵铿锵。诗赞扬了戍边将士的斗志,歌颂了他们以身殉国杀敌立功的豪情,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充满了乐观情绪和爱国精神,表现出高適对刀马生涯的歌颂和向往,以及为国“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的政治抱负。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这首诗作于开元26年(738)。全诗以浓缩的笔墨,生动地反映了一次战役的全过程。既有对戍边军士浴血苦斗、死节不顾勋的高尚品格、英雄主义精神的歌颂,又有对军中苦乐不均、戍将不得其人的讽刺;既肯定了男儿当驱马走天下,倚剑对风尘,又同情战争给征人思妇造成的痛苦。出于忌讳,诗人用“汉家”、“汉将”喻“唐朝”、“唐军”。首两句“烟尘在东北”、“辞家破残贼”,点明战事的地点和起缘。三、四句,写唐军声威。“摐金伐鼓”“旌旆逶迤”写行军场面,阵容恢宏,用浩大声势烘托主将的骄气,为败绩的结局埋下伏笔。七句中,一个“飞”字凸现了军情的十万火急,告急的“羽书”从“瀚海”(即沙漠)飞传而来,八句“猎火照狼山”写敌军正气焰嚣张地践踏塞土,来者并非是“残贼”。接下八句写战斗的惨烈和失败。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唐军的惨败?“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诗用强烈而鲜明的对比手法,真实而深刻地揭露了主题:正当军士们阵前浴血奋战时,戍将们居然在军帐中寻欢作乐,荒淫无忌!这种尖锐的矛盾造就了唐军的必然失败,教训是惨痛的!在谴责戍将的同时,诗人对广大军士寄予无限同情:“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读到这里,让人悲咽无语!征人远戍日久,与家人相见无期,远隔绝域的城南少妇也只能是日夜悲愁,柔肠寸断了。“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军士们血染白刃,捐躯沙场,从未想到个人荣禄,这不正是对军士们的悲悯和礼赞吗?至此,诗人把笔锋指向眼前的戍将:“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怀念昔日体恤军士的飞将军李广,暗示今天无李广!这是对骄奢失职、腐败昏庸的戍将的愤烈谴责!这悲壮淋漓的结句,使全诗的思想意义,顿时豁然开朗,重若千钧,震撼人心!

从思想内容来看,《燕歌行》打破了一般的边塞诗或描写民族矛盾、或表现征夫思妇的缠绵相思的题材格局,另辟蹊径,以错综交织的诗笔,把苍凉绝漠的自然环境,激烈紧张的战争气氛,戍边军士复杂的心理活动交织到一起,形成了全诗宏厚深广悲壮淋漓的艺术风格,来注重写军中矛盾。全诗的主题:不但谴责了唐军将领在强敌面前骄傲轻敌,而且鞭挞了他们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荒淫无忌,骄奢淫逸,不恤士卒,造成战争失败,丧师辱国,使无数军士流血牺牲,苍凉悲壮的教训惨痛地警示着后人!同时,面对朝廷的赏罚不明,安边无策,诗人流露出忧国爱民之心。

从艺术技巧来看,诗中多处运用了强烈而鲜明对比手法:如出兵时的金鼓震天和战败后的肃杀凄凉形成对比;军士的浴血奋战、效命死节和将领荒淫无忌、怙宠贪功形成对比;用汉朝体恤军士的飞将军李广和肆虐士卒的唐将领形成对比。对比手法的运用,使诗歌寓意深刻。此外,全诗多用律句,又有不少对偶句,吸收了近体诗的优点。每四句换韵,平仄相间,蝉联而下,抑扬起伏,跌宕奔放。从反映现实的深度,广度和艺术表现的完美方面看,既是盛唐歌行体名篇。

高適的边塞诗,多数是根据自己亲临边塞的实际生活体验写成的。除七言歌行外,在表现形式上多采用长篇吟怀式的五言古诗,将作者个人的边塞见闻、观察思考和功名志向揉为一体。所以殷璠称赞高適“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

与高適不同的是,岑参边塞诗的思想内容所表现出的爱国精神主题更为突出,更为强烈,突破了他人以写边塞苦寒和士卒劳苦为主题的传统格局。相比之下,岑参的诗中融进了更多的心血和真情。岑参向往到边塞去建功立业,他常以“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男儿何必恋妻子,莫向江村老部人”来勉励自己,报效国家。因而,他一生中五次入边幕,两次出塞,深入西北边陲,被征调到唐朝最远的边塞安西(今新疆库车)和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真正是投笔从戎,“往来鞍马烽尘间十余载”,“城障塞堡,无不经行”。边塞的军旅生活成为诗人创作的源泉,边塞风物、西域俗情,在他的笔下顿生奇异瑰丽,诗情喷涌,流动着神韵,热情加以歌颂。他的诗突破了以往边塞诗写边塞苦寒和士卒劳苦的传统格局,极大丰富拓宽了边塞诗的描写题材和内容范围。

在艺术风格上,岑诗善于观察,精于描绘,想象丰富、比喻新奇、夸张合理,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之中带着悲壮峭拔。杜甫曾说“岑参兄弟皆好奇”(《渼陂行》),殷璠也说“岑参语奇体峻,意亦奇造”(《河岳英灵集》)。“秦山数点似青黛,渭水一条如白练”,语言明丽清秀;“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和“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异景瑰奇,引人神往。岑参的边塞诗最著名的是两“歌”一“行”:

2.1:奇异壮丽的边塞风景。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全诗句句咏雪,开篇奇突:“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未及白雪而先传风声,由风而见雪,因铺垫而富有气势。八月秋高,而胡地已是满天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用南国的春风和梨花来喻雪,把朔风严寒转化为绚丽烂漫、花团锦簇的景象来传感大雪纷飞的意境,清新诱人,可谓妙笔生花,读之无不叫绝,不愧为千古佳句。“忽如”显出雪来得急猛紧。由于诗人对祖国山河有着深沉的爱,才能精巧构思、浪漫想象。这明丽清秀的语言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现了诗人豪迈乐观与积极向上的精神,也给荒凉绝域中人们平添了多少温馨的希望!接着四句以奇寒中将士的'感受写雪的威力。“散入珠帘湿罗幕,虎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诗人对奇寒津津乐道,也是诗人“好奇”的表现。紧接着铺叙送别的场景,帐外“翰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这两句以夸张笔墨勾画塞外雪景,气势逼人。“黪淡”二字又为送别定下基调。帐内置酒送别,“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送客出军门,只见“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这里的描写也是一处奇景:鲜艳的红旗在寒风中冻结,于是冷白的色调和暖红的色彩形成了鲜明的反衬,相映成趣;冻结的旗和漫天的飞雪一静一动形成反衬,在色彩鲜丽的画面中,凸出了奇寒的感觉。“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以景结情,含蓄委婉。大雪封山,山回路转,不见友人,只有雪上的马蹄印迹,伴随着诗人深情的目光,渐行渐远,仿佛在述说着一段魂牵梦绕的离情。至此,诗歌为我们留下了一个绵绵无期、悠悠不尽的千古艺术品味空间。在这首诗中,诗人由“雪”而开篇,由“雪”而归结,“雪”的意象细腻而有气势,鲜明而有色彩,表现出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切的感受力。全诗笔力矫健,既有大意挥洒,又有细节勾勒,既有真实摹写,又有浪漫想象,意象鲜明,意境独特,再现了边塞瑰丽的自然风光,实为边塞诗中的上乘之作。

2023年实证研究综述(通用15篇)篇六

学前教育是指对尚未进入小学学习的儿童以科学的方法开发其智力的一种系统的教育。包括有计划的、系统的、科学的对幼儿的大脑进行各种刺激,使他们的大脑各部位功能逐渐发育完善,使幼儿变得更聪明。学前教育为儿童顺利进入小学学习作了积极地准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与义务教育的衔接过程中,学前教育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等原因,城市和农村的发展差距相对较大,农村学前教育方面的存在的问题较多。近年来,农村教育作为农村发展的重要基础部分受到高度重视。但是,学前教育并不属于农村义务教育的范畴,处在一种边缘化和被忽视的尴尬境地,农村学前教育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将主要介绍目前关于我国农村学前教育问题的相关研究,综述相关的文献。

一、我国农村学前教育面临的问题综述。

1.农村学前教育机构的数量少,覆盖面不够;

在我国,学前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的范畴,农村学前教育机构的设立一般缺乏资金、师资等各方面的支持,因此,农村学前教育机构存在数量少、覆盖面窄等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1―2003年出生人口分别为1702,1647,1599万,2001―2003年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分别为62.3%,60.9%,59.47%.由此可以计算2001―2003年农村出生人口大约分别为1060,1003,95l万,而作为三者之和,即2006年应该接受学前三年教育的农村幼儿合计大约为3014万。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农村幼儿园为64719所。班数(含学前班)为395172个,在园(班)幼儿为10478419人(但柳松,2010)。有数据明显看出,农村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的数量不足,不能满足当前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要求。辽宁省教育研究院的一项调查也说明了类似的问题,调查显示,该地区农村幼儿园覆盖率仅为29%,仍有23.1%的乡镇没有设立中心幼儿园。村幼儿园(班)的布局和数量远不能满足幼儿就近入园的需要(罗英智,李卓,2010)。

2.农村学前教育举办主体的困境;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举办一般是校办、民办为主,公立幼儿园较少。校办的方式即在当地的小学附设学前班,对即将进入小学学习的儿童进行启蒙教育。(教学论文)这种方式一般存在没有专门、专业师资、经费的支持,教育的质量没有保证的问题。根据辽宁省教育研究院的调查,在调查地区公立幼儿园仅占6.9%,校办30.2%,民办48.3%(罗英智,李卓,2010)。大量校办、民办学前教育存在,但却而不能提供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服务,而公立的学前教育又未能及时的兴办。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实行村镇两级共同负责,村级负责兴办,镇进行管理。但是因为财力不足,这两级难以承担农村学前教育的责任。并且,学前教育虽是基础教育,但不属义务教育范畴,村镇两级并不负有学前教育上的法定责任(周芬芬,2006)。

3.农村学前教育经费缺乏;

农村学前教育的经费一半来自村镇两级,但是税费改革后,农村不再收取“三提五统”,农村学前教育没有了有限的经费来源。并且,在我国学前教育经费一直未列入各级教育经费财政预算(罗英智,李卓,2010)。1994年我国实行分分税制改革后,中央财政将税收大头拿去,却并未收回学前教育的责任(周芬芬,2006)。农村地区地方财政本来就紧张,保障地方义务教育尚且吃力,更没有财力去兴办学前教育了。

4.农村幼师的师资、待遇、素质等问题;

农村学前教育一般是民办或校办的方式,这样学前教育的师资就没法得到保障。在校班的学前班当中,学前教育的老师一般由小学老师代理,并没有专门幼师负责学前教育。民办学前教育则是为了追求利益,不去请具有专业资质、高水平的幼师(窦颖,2010)。同时在师资方面还存在专业师资缺乏,师资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李晓菲,2009)。学前教育不在义务教育的范围以内,缺乏经费支持,幼师的待遇缺乏保障。民办的幼儿园更是没有能力给幼师提供较好的待遇甚至是不愿提供较好的待遇。没有好的待遇、稳定的编制,自然也就不能吸引好的幼师资源服务于农村的学前教育(李英智,李卓,2009;窦颖,2009;唐婷婷,2010;李晓菲,2009;但柳松,2010)。

5.农村学前教育的观念意识方面的问题;

目前,农村地区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教育观念比较落后。多由不具备幼教资质的人员从事学前教育,家长对孩子学前教育成果的检验也仅仅局限于数数、识字等。幼教的理念方式落后,不符合科学的幼教方法,不能有效帮助儿童智力的开发。家长也没有较好的幼教意识,不注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忽视了家庭教育作为孩子学前教育重要一部分的存在(窦颖,2009;唐婷婷,2010)。

6.农村学前教育管理中的问题;

农村学前教育存在诸多的问题,其中一部分就是管理上的问题。作为农村学前教育机构,很多都不具备科学管理的条件。没有专业的幼教管理人才,也没有建立起适合的管理制度。随着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学前教育,农村学前教育的管理水平、办园条件、服务水准已不能满足需要。同时,对幼儿教师的管理也不够规范。农村幼师数量较少,被重视程度较低,也没有形成一套管理体系。这样对幼师的管理就缺乏针对性、实效性。既不能有效的约束、监督幼师的工作,也不能充分的激励他们爱岗敬业,调动其积极性(罗英智,李卓,2010;李晓菲,2009)。

7.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对学前教育的冲击。

从2001年起,国家提出在农村进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进行农村学校的布局调整。随后,农村地区就开始了“撤点并校”,这使得很大一部分依附小学存在的学前教育被迫中止(周芬芬,2006)。同时,农村学前教育的民办形式又未有较好的发展,来填补这一空缺,就对农村学前教育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二、解决农村学前教育问题的'对策综述。

1.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大力发展公立学前教育;

解决农村学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投入是关键。国家要加大农村学前教育的支持,扩大资金投入,建立起公立的农村学前教育机构,以解决目前农村学前教育的问题。学前教育属于公共产品的范畴,政府应该逐步推行免费的学前教育,减轻农村居民的教育支出负担(唐婷婷,2010;罗英智,李卓,2010)。

2.建立健全农村学前教育管理监督机制;

在管理体制方面,可以推行“省统筹,县为主,县乡共管”的机制。要充分重视学前教育的农村基础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省一级要为全身农村学前教育制定发展规划,县一级要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农村的学前教育,县乡两级要共同承担管理监督的职能(罗英智,李卓,2010;窦颖,2010;唐婷婷,2010)。

3.合理规划,扩增农村学前教育机构;

对于农村学前教育机构的建设、开办,要进行科学的、合理的设计和规划。要充分结合儿童的特点,建立专业的农村学前教育机构。要逐步扩增农村学前教育机构的数量,扩大覆盖范围,以满足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需求(罗英智,李卓,2010;但柳松,2010)。

4.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幼儿教师队伍;

解决农村学前教育问题,师资问题十分的重要,建立其一支高素质的幼师队伍,并提供良好的工资福利待遇,吸引鼓励幼师到农村服务。加强对幼师的培训,提高其工作水平,完善幼师管理机制,有效的监督、激励幼师的工作(罗英智,李卓,2010;窦颖,2010;李晓菲,2009;但柳松,2010)。

5.实行幼小合办的模式。

基于农村学前教育依附于小学教育存在的现实,可以实行有效合办的模式。一方面,可以依托小学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前教育与义务教育的衔接,并且这一模式在农村地区具有较多的实践经验(周芬芬,2006)。

三、国外学前教育的问题及对策参照。

在主要的发达国家,学前教育机构的举办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并不追求规模与效益。在法国、德国及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一方面积极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办理幼儿教育事业,另一方面,也注重增加国家对幼儿教育的投资;在办理方法上灵活多样,德国的“家长自办幼儿园”、英国的“学前游戏小组”、法国的“微型托儿所”等,美国的幼儿园办法更是多种多样,总之,世界各发达国家在学前教育办法方面并不寻求统一的规模,而是以各自的特色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国外学前教育机构也存在着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和城乡差别,各国也在致力于改变农村学前教育发展落后的现象。最有影响的是美国的《开端教育计划》。该计划旨在向贫困家庭的3至5岁儿童(以3、4岁为主)与残疾幼儿免费提供学前教育、营养与保健。韩国近年来也在农村幼儿教育方面加大投资,由政府出资在农村办理农村幼儿园和公立幼儿园,发展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美国的农村学前教育水平低于全国水平,学前教育资源向城市倾斜,针对这些问题,美国发起了农村学校运动,补助弱势儿童。我们应当借鉴国外经验,发展我国农村学前事业(周芬芬,2006;李秀芳,曹能秀,2010)。

四、目前我国针对农村学前教育问题的政策走势展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组织实施“推进农村学前教育”重大项目,开展改革试点,这对全面促进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规划纲要》提出要,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的普及水平,建立资助政策体系,着力保证留守儿童和贫困家庭儿童入园,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并把农村学前教育纳入了新农村建设规划(霍力岩,余海军,2010;刘占兰,2010)。

五、文献评述总结。

关于农村学前教育问题的既有研究较多,一般都按照探究问题到提出措施的研究思路进行。这些研究一般都有不同的侧重,但较少有人进行系统的全面的研究,形成权威的研究观点。已经形成的某些观点关于简单化,没有找出问题的关键。大部分的研究都没能依托有效的调查而进行,缺乏数据资料的支撑。同时,由于缺乏实地调查研究,也就没有更深入的、细微的问题的研究。缺乏调查的研究大多只找到问题产生的表面原因,无法分析到本质问题,只是对现象的感性认知,而不能进行理性的、有说服力的研究。总而言之,目前的研究已经较全面的概括了农村学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但是其中更深入、细致的问题仍需通过实地调查进行探究。对问题的分析需要运用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简单的感性的观点是缺乏说服力的。不但要提出研究观点,还要有科学的研究方法和丰富的调查数据的支撑。

参考文献:

[2].窦颖,关于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百花园地,2010.9;

[3].唐婷婷,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今日南国,2010年第4期;

[4].李晓菲,农村学前教育师资的问题与研究,师德师资,2009.6中旬刊;

[10].王雁,城乡二元结构与农村学前教育,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7年第4期。

2023年实证研究综述(通用15篇)篇七

关于写作和思维的关系问题,美国著名写作理论家、写作教育家唐纳德・奎得曾这样说:“过去大家认为,思维是一种内部的语言活动,而写作是外在的语言表达,这是自然不错的。但事实上,我们在考虑问题时,总要有一定的语言形式。这就涉及思维和口头语言之间的密切联系的问题。在整个写作中,写作和思维是同时产生的,写作的过程也就是思维的过程。”现当代写作学也十分关注写作思维的理论研究,把思维研究列为写作学整个理论研究体系的关键。有人曾说,抓住写作思维的规律就相当于抓住了拴牛的绳子。演讲稿写作也是一种写作行为,所以,抓住思维研究就抓住了演讲稿写作的关键。

当然,演讲稿写作的思维研究应该遵循现代写作学中的写作思维规律。“从广义上讲,写作思维是指一般的思维规律及其在写作中的体现。从狭义上讲,写作思维就是写作活动、写作行为的思维及其规律。”这两个层面思维规律的结合才适用于真正的写作(包括演讲稿写作)。而从狭义写作思维角度来讲,写作思维研究的是具体的真实的写作行为中的规律,马正平在《高等写作学引论》中称这个阶段的写作思维是“创构思维”,其实就是行文思维;高楠在《写作思维立题》中称之为“表述思维”。这种行文思维的具体化被称之为赋形思维。赋形思维是指文章主题立意的意思、感觉的强化。它在具体文体中有着不同的体现:“在说明性文章中形成强烈的清晰性、透明性、明白性感觉;在文学性文章中形成强烈的抒情感觉、性格感觉、哲理感觉;在理论性文章中形成强烈的说服性空间、证据性空间、理由性空间。”演讲稿的写作与理论性文体的写作要求比较接近。那么,广义的写作思维即一般的思维及其规律在写作中的表现就是把赋形思维实践化、途径化、路径化。我们称之为路径思维。路径思维就是赋形思维的途径、路径、角度,即写作赋形思维的路径思维。路径思维是具体的实践思维,所以,在演讲稿写作中是最为实际的操作部分,也是理论的实践化。同时,演讲稿所要求的感染力(赋形思维)、说服力(路径思维)、得体性(写作策略思维)在写作思维概念内都得到了最好的交叉式证明。

写作思维是演讲稿写作研究的中观层面,所有的实际写作的展开都是在思维的“导演”下真正的展开。这个视点的介入是演讲稿写作研究的核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抓住演讲稿写作中的最为关键的部分――思维。

(作者单位:唐山学院)。

2023年实证研究综述(通用15篇)篇八

演讲是说话者在特定时境中,借助有声语言(为主)和态势语言(为辅)的艺术手段,面对广大听众发表意见、抒发感情,从而达到感召听众并促使其行动的一种现实的信息交流活动。演讲稿是演讲者在演讲之前,根据口头表达的需要写出的文稿,是演讲的依据。无论中外,人们普遍认为演讲稿对于演讲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演讲稿是对选材和提纲进行的实践检验,能进一步完善演讲内容;避免临场斟酌词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演讲者可以通过演讲稿保证思路畅通,消除怯场心理;演讲者还可以根据演讲稿来调整演讲时速,避免时间把握失当;演讲稿可以帮助研究演讲的规律所在。写好演讲稿是演讲最为可靠的准备,最为充足的前提条件。近现代学者对于演讲稿的研究日益深入,对于演讲的关注逐渐向演讲稿写作转移。目前,顺应适应社会、教育的需要,演讲稿写作的研究热潮已然形成。为了更好地对演讲稿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对以往的演讲稿写作研究状况作了综合性梳理。

综观中外演讲的历史,对于演讲稿写作的研究在近代达到了高潮。特别是在西方现代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演讲稿的写作倾向于结构化和逻辑化。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研究较为集中:(一)文本结构化研究;(二)语言学研究;(三)其他层面研究。

一、文本结构化层面研究。

20世纪的中国经历了历史上最深重的灾难,而这个时期中国的知识分子频繁地主动接触国外的新思想,以图找到救国救民的良药。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关注其所发生的重大变化,尤其是思想文化上的变革。而这个时期俄国的形式主义思潮直接影响着中国的思想发展,并且后来的布拉格结构主义和法国结构主义、英美新批评都把俄国的形式主义作为理论源头,所以,20世纪中国所接受的外来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与俄国的形式主义文论有密切联系,特别是文艺学体系中对于文学作品的分析模式成为中国写作学最早确立的“文本论写作学”(通过对文章构成因素的分解来构建写作学的基本理论)的主要依据。

形式主义在俄国的研究中心转向了文本的形式和结构,主张从科学的角度准确地描绘文学文本的特征和功能,其代表人物雅克布逊就说:“文学科学的主题不是文学,而是文学性,也就是那些使某一部作品称其为文学作品的东西。”虽然这只是笼统的概括,但是,这使文学研究的目标发生了转移:(本网网)由对作者、社会、背景的研究转为对文本语言和形式的研究。这直接影响着结构主义的理论发展,结构主义把形式主义对于文本的重视向前推进了一步。英美新批评的出现把形式主义对于文本的关注推向高潮,强调作品的自存自足、作品本体存在、作品的价值在于其本身、应该对作品的构成要素与构成方式进行细致的研究与分析。这些都成为中国现代写作学初期以文本研究为重心的重要影响因素。

在俄国形式主义、新批评、结构主义的影响下,中国写作学开始倾向于文本的结构研究。如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写作“八大块”(材料、主题、结构、表达方式、语言、文风、修改、文体)研究,就是文本结构研究。而演讲稿写作研究大多倾向于此,并且可以清晰地感觉到演讲稿写作研究中这种文本的结构性特别明显。首先,大部分演讲稿写作指导书都是把这一部分作为主要的阐述对象,且大都给出了“题目――主题――开篇――主体――结尾”或是“开头――主体――结尾”的相同结构板块。这样,给读者的第一感觉就是整体结构十分清晰。因为演讲稿属于日常事务文体,所以编者提出这样的结构更容易让初学者迅速接受和掌握演讲稿的结构,只要学习者“对号入座”即可。一篇演讲稿在很多人看来,无非就是对一个文本的无限形式上的复制,对内容和语言稍作改动就可以完成一篇新的演讲稿。其次,对于演讲稿的写作所给出的总体性指导可以概括为“确立主题――选择材料――安排结构――注意修辞――起草与修改”等样式。一些关于演讲稿写作的文章,还对上述样式进行了丰富和补充,比如如何确立主题、如何选择材料、如何修改、如何收尾等。

演讲稿写作初期的研究都是按照这种文本研究的方式进行的,这也是在写作学学科形成初期的大背景下产生的。的确,这在当时起到了一些效果和作用。

但细想一下,所有初学者真的在看过这些指导性文章以后就会写演讲稿吗?显然不是,其实演讲稿的写作不但结构要清晰,还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既要运用赋性思维中的重复与对比原理不断渲染和强调主题,增强演讲稿的感染力、说服力,又要结合当下的社会背景和当下语境,通过分析与综合增强语感和美感的表现力。这样不但有了清晰的结构,还有了清晰的思维原理与展开方式,演讲稿的写作才会得心应手。

二、语言学层面研究。

在西方,不论是形式主义、结构主义还是新批评,都非常重视语言学,人们甚至把整个20世纪称为语言学时代。在强调文本研究的过程中,有的研究者看到了文本结构研究和教学中的缺陷,便开始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研究。

其实,写作学也有这样一种发展趋势:由文本转向技巧,即对写作技巧的研究,也就是语言学层面的研究。所以,演讲稿写作研究便由文本转向了以语言学为重心。(1)在《演讲写作技巧》中,编者列出了47种如何运用写作技巧来完善演讲稿写作的情况,比如演讲稿写作中如何选词的原则、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如何增强幽默感、如何表达情感、如何短小精悍等。(2)在《演说文体写作技巧与艺术》中,编者提出了许多技巧:如何以“现有”应“需要”,如何以“灵活”为“机动”,结尾写作要有话则短、画龙点睛等。(3)因为演讲稿是写出来为讲出去服务的,所以许多学者还运用语言学中的语调、语音知识来专门为演讲稿选词提供指导,以达到演讲所需要的效果。(4)研究最为集中的是语言学中的修辞现象在演讲稿写作中的运用。如在《演讲稿写作中修辞运用的原则》中,作者就把夸张、双关、反语等修辞手法在演讲稿写作中的运用原则作了总结:服务主旨原则、适应听众原则、契合时空原则、风格协调原则。国外也有类似的研究,如肯尼斯・博克的《当代西方修辞学・演讲与话语批评》关注的就是修辞层面,西方演讲的历史是与修辞相伴而行的。

很好地吸收这些写作技巧,的确能够完善演讲稿的写作。但是,就像在写作学研究中的那样,抛开文本和写作主体来谈技巧很难实现指导的目的。写作要讲究技巧但不全是技巧。要在具体的写作中,通过写作思维的运转,写作措辞的实践,结合技巧的合理运用,进入一种自然生成、落笔生花的写作状态。

三、其他层面研究。

由于演讲具有十分明显的实际社会需求,所以,演讲稿写作的研究到近代进入了十分繁荣的阶段。人们在进行文本结构研究和语言学研究的同时,又发现了多个研究角度和研究领域。首先,对于演讲稿的分类研究就十分流行。比如,《演讲学》就从目的、内容、演讲者等角度来对演讲分类。当然,与之相对应的就产生了不同类型的演讲,比如按内容分为政治、经济、军事、学术、法律、道德、礼仪、宗教等演讲。又如,《演讲写作技巧》一书在演讲写作指南部分对专门的演讲类型提供对应的指导,如竞选、就职离职、开业典礼、开幕、答辩等演讲写作的介绍。这不但说明演讲稿写作研究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进行,也说明演讲写作研究已经深入到更小更细的层面。

其次,同时期的写作学理论研究的发展深深影响着演讲稿写作的研究。当写作学研究专注于写作主体时,演讲写作也紧跟而上,演讲者这个实践主体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如《演讲稿写作主体角色的调适》就从主体的性别、年龄、身份等几个方面来关注演讲稿的写作。当然,许多关于写作主体的修养和素质等方面的写作学理论同样被引入进来。

再次,在所有的演讲稿写作研究中,对于演讲写作的美学研究最具深度。对于演讲稿的美学研究可以从语言、演讲主体等几个方面来看。从语言上讲,就是要注重表达的音韵美,如《演讲稿如何实现音韵美》一文就从语言学的角度来阐释实现美感的途径:巧用对仗、设置排比、连续发问、恰当用韵、妙语连珠、引用诗歌。当然,在中国演讲稿美学层面的研究最为著名的是李燕杰,他的《演讲美学》就是从美学层面来研究演讲及演讲稿的。

另外,还有一些学者在为演讲著史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演讲稿的重要性,开始追寻演讲稿发展的历史轨迹。比如邵守义的《中国演讲史》《外国演讲史》等关注的就是演讲及演讲稿写作理论的历史发展。这些研究各有特色,既拓展了演讲稿的'研究领域,也为演讲稿的深入研究作了很好的尝试和实践,无疑为演讲稿写作在今天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问题与不足。

从上述几个层面的研究中可以看出,演讲稿写作研究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文本――结构――语言――主体――分类――美学。在各个历史时期,各种研究对于当时的演讲稿教学与实践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和实践指导,这正如克罗齐所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些演讲稿的研究在当时的确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历史总是在发展的,理论研究亦是这样。我们在看到这些理论研究合理的一面的同时,也要看到它发展中的不足和与当代社会发展需要所产生的隔阂,这样,理论的发展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在“文本――结构――语言――主体――分类――美学”任何一个层面的研究中,我们难以看到一个最接近演讲稿写作本质层面的研究角度――思维,这一点应予重点关注。

首先,最原始的文本结构研究对于演讲稿写作所作的理论指导,给学习者的只是一个轮廓,那就是“开头――主体――结尾”的写作脉络,给人清晰的结构感后,又让人产生如何来填补这三个部分具体内容的忧虑,即使在一些研究中给出了许多方法,比如如何开头(或者开门见山、或者单刀直入),如何结尾等,真正落实到要写的具体情况时,写作者还是一头雾水。

其次,语言学层面的研究的确涉及了一些具体的实践指导,比如写作的小技巧,修辞的运用,语音与语调的关注等。但是,给人普遍的感觉是,没有一个系统的隐性的最有效的指导。这些指导虽然在一些情况下适用,但是否能充分地全面运用呢?这么多的技巧,写作者如何才能全部牢记和运用?这些都是写作者和研究学者最关注的问题。

最后,分类、主体、美学层面的研究都是中观、宏观层面的研究,是作为理论来指导写作的,而思维与措辞这两个层面是连接起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的关键,从宏观(哲学、美学)到中观(思维、主体、分类、史学)再到微观(措辞),这是一个系统的、整体的、综合的、全面的演讲稿写作理论体系。所以,写作思维的介入成为完善演讲稿写作理论的关键和必需。

关于写作和思维的关系问题,美国著名写作理论家、写作教育家唐纳德・奎得曾这样说:“过去大家认为,思维是一种内部的语言活动,而写作是外在的语言表达,这是自然不错的。但事实上,我们在考虑问题时,总要有一定的语言形式。这就涉及思维和口头语言之间的密切联系的问题。在整个写作中,写作和思维是同时产生的,写作的过程也就是思维的过程。”现当代写作学也十分关注写作思维的理论研究,把思维研究列为写作学整个理论研究体系的关键。有人曾说,抓住写作思维的规律就相当于抓住了拴牛的绳子。演讲稿写作也是一种写作行为,所以,抓住思维研究就抓住了演讲稿写作的关键。

当然,演讲稿写作的思维研究应该遵循现代写作学中的写作思维规律。“从广义上讲,写作思维是指一般的思维规律及其在写作中的体现。从狭义上讲,写作思维就是写作活动、写作行为的思维及其规律。”这两个层面思维规律的结合才适用于真正的写作(包括演讲稿写作)。而从狭义写作思维角度来讲,写作思维研究的是具体的真实的写作行为中的规律,马正平在《高等写作学引论》中称这个阶段的写作思维是“创构思维”,其实就是行文思维;高楠在《写作思维立题》中称之为“表述思维”。这种行文思维的具体化被称之为赋形思维。赋形思维是指文章主题立意的意思、感觉的强化。它在具体文体中有着不同的体现:“在说明性文章中形成强烈的清晰性、透明性、明白性感觉;在文学性文章中形成强烈的抒情感觉、性格感觉、哲理感觉;在理论性文章中形成强烈的说服性空间、证据性空间、理由性空间。”演讲稿的写作与理论性文体的写作要求比较接近。那么,广义的写作思维即一般的思维及其规律在写作中的表现就是把赋形思维实践化、途径化、路径化。我们称之为路径思维。路径思维就是赋形思维的途径、路径、角度,即写作赋形思维的路径思维。路径思维是具体的实践思维,所以,在演讲稿写作中是最为实际的操作部分,也是理论的实践化。同时,演讲稿所要求的感染力(赋形思维)、说服力(路径思维)、得体性(写作策略思维)在写作思维概念内都得到了最好的交叉式证明。

写作思维是演讲稿写作研究的中观层面,所有的实际写作的展开都是在思维的“导演”下真正的展开。这个视点的介入是演讲稿写作研究的核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抓住演讲稿写作中的最为关键的部分――思维。

(作者单位:唐山学院)。

2023年实证研究综述(通用15篇)篇九

自詹姆斯1890年把自我概念引入心理学至今,心理学对自我概念的研究曾几度兴衰.在行为主义出现之前,心理学对自我概念的研究兴趣浓厚,但随着行为主义的兴起,自我概念的研究逐渐被忽视.后来人本主义的出现,特别是罗杰斯对自我概念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后,认知流派对自我概念的研究也很重视.在研究自我概念时,由于认识、方法、人性观及研究取向上的差异,不同学派的心理学者之间同中有异,侧重点有所区别.

作者:孙灯勇郭永玉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9刊名:赣南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ofgannanteacherscollege年,卷(期):2003“”(2)分类号:b84-06关键词:自我概念自我图式多维层次模型

2023年实证研究综述(通用15篇)篇十

在学校、幼儿园、家庭,攻击行为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行为,经常发生在青少年儿童中.暴力行为者通常是高攻击性行为者,攻击行为对于以后的暴力行为有一定的预兆警示作用.攻击行为较频繁的环境对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不利,有攻击行为的儿童青少年在这样的'环境中可能会招来更多的攻击而成为被攻击者,这势必会导致攻击行为的加剧;而本身不具有攻击行为的儿童青少年,在频频受到攻击的情况下,要么会产生悲观厌世的消极情绪,要么奋起反击而成为一个有攻击行为的人,从而可能导致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儿童青少年以后出现暴力的高发生率.

作者:曾玲娟作者单位: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公共课部,湖南株洲,412007刊名: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ofzhuzhouteacherscollege年,卷(期):20016(3)分类号:b848.4关键词:

文档为doc格式。

2023年实证研究综述(通用15篇)篇十一

程度副词一般不能修饰名词,但是茅盾笔下的“很感情”、曲波笔下的“很军阀”,以及港台和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些作品、报刊中出现的“很淑女”、“很绅士”等,都是程度副词修饰名词的言语事实。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近20年来,在大陆作家的笔下和广告媒体中,“很西藏”、“非常现代”、“很女性”这样的副名组合也频频出现,似有流行开来的趋势。

对于副词能否与名词组合,语法学界的认识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早期的语法著作一致认为副词直接与名词组合不是汉语句法的一般规律,而是特殊的修辞现象。黎锦熙先生在《新著国语文法》中说:“副词是就事物的动作、形态、性质等再加以区别或限制的。所以必附加于‘动词’、形容词或旁的‘副词’等。”[1]吕叔湘、朱德熙先生的《语法修辞讲话》认为副词“能限制或修饰动词(如‘不去’)、形容词(如‘很好’),但是不能限制或修饰名词(不能说‘不人’、‘很人’)”。[2]当时的初中《汉语》课本也认为副词是用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前边,表示范围、程度等,而不能用在名词前面的词。

模范、非常兴趣”持否定态度,认为这是语言的变异现象。[4]。

词类是一个历史范畴,语言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各种不同的词类,同时,在语言演变过程中,每一种词类本身也在演变。因此,作为一种历史现象看的词类显然不是一成不变的。“程度副词一般不能修饰名词”作为一般的规律是应该肯定的,但是“程度副词+名词”的现象又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仅有流行的趋势,而且确实具有一定的积极的表达效果。因此,从语言事实出发,认真考察这种既非普遍又非个别的现象形成的规律,有着现实意义。

(六)具有“特质”义的专有名词所谓“特质”义是指名词的内涵义极具个性、富有特色,而且比较普及,足以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这类“特质”的语义特征,很容易与程度副词的语义特征“程度”组合,构成“程度副词+名词”结构。这时,专有名词不再被理解成它所代表的物象,而是用具体的人和事物来指称它所代表的物象本身所具有的某些突出性质。

1·专有人名。

能够进入“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专有名词都有很大的知名度,如现实生活中的雷锋、保尔·柯察金、张海迪、王朔,文学作品、电影电视中的阿q、阿巴公、林黛玉、高仓健等;而且他们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如雷锋的助人为乐,保尔·柯察金、张海迪的身残志不残、王朔的诙谐幽默、阿q的自欺欺人、阿巴公的吝啬、林黛玉的若不禁风、多愁善感。这类名词进入副名组合后,不再指称那个特定的人,而是表示某类人所具有的性质特征。例如:

24)这一切等等,确是十分堂·吉诃德的了。(鲁迅《中华民国的新“堂·吉诃德”们》)。

25)真够雷锋的哎!(电视剧《渴望》第一集)。

26)你这个人可太阿巴公了!

27)你呀,怎么这么林黛玉啊?(邢福义用例[7])。

上例中的程度副词“十分、太、很”不仅对名词的性质特征在量度方面进行了主观的评价,更主要的是起到了凸现其性质特征的作用。如“雷锋”代表的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包含异常丰富的内容,列举描写词“助人为乐、无私奉献、勤俭节约”等都不足以代表全部,但“很雷锋”的组合却可以充分显示其能意会不能言传的丰富内涵。

2.地域名词。

一些表示地域的名词如“中国、美国、德国、西藏、山东、香港、国际、城市、乡村、郊区、山区”等,它们不仅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而且人所共知。如“中国”是东方的文明古国,“美国”是西方现代文明的代表;西藏的高原特色,山东的老区民风等等,这些地域名词所富有的鲜明特征,是它们与程度副词组合的语义基础。例如:

28)又看到了昨夜招待我的那位西藏小伙。„„他长就一张很西藏的脸。(余纯顺《走出阿里》)。

29)君安只会低着头“哈依,哈依”的,样子很日本。(袁一强《爱路门》,《北京文学》1996、5)。

30)克力策啤酒,很德国,很德国。(啤酒广告词)。

31)她太洋气了,太城市了,她简直就是电影里的空姐。(孙惠芬《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人民文学》2001、1)。

28)的“很西藏”中的西藏不再是指一个地域,而是指跟西藏有关的某种气质、某种相貌特征;因为德国在啤酒制造业上独具特色,所以30)用“很德国”来表示啤酒的口味纯正;例29)、31)“很日本”“很城市”前面都有表示“日本”“城市”特征的解释性词语,从而使副名的组合在理解上没有障碍。

通过对程度副词直接修饰名词现象的分析,可以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词语之间的组合从根本上说可以看成是语义之间的组合,语义之间的组合是词语得以组合的客观基础。

从词汇语义学的角度来说,名词的语义成分包括“关涉性语义成分”和“描写性语义成分”两部分,[11]关涉性语义成分是对名词的内涵起到说明、介绍作用的客观性内容,如类属、构造、原料、用途等;描写性语义成分是对名词的内涵起到描写、形容作用的评价性内容,如属性、特征、关系、特定表现等。有的名词的语义成分主要是关涉性的,没有明显的描写性语义特征,就不容易进入“程度副词+名词”结构,如“人、单位、家具、水果、楼房”等;有的名词的语义成分中具有显著的、典型的描写性语义特征,即性质、特征义(如上文所列举的大量实例),这种性质、特征义使它们可以像形容词一样,很容易与程度副词组合。而且,“程度副词+名词”这种语法格式只适用于那些性质特征为人们所普遍共知的名词,在程度副词的修饰下,名词指称实体的功能大大降低了,变为主要表示这种普遍共知的性质特征。“程度副词+名词”结构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一方面是凸现名词所表示事物的性质、特征,一方面是对名词的性质、特征在量度上进行主观的评价。程度副词修饰名词作为一种言语现象逐渐为人们所认同、所接受,也是语言动态发展的必然。“从历史上看,言语的事实总是在前的。„„促使语言演变的是言语:听别人说话所获得的影响改变着我们的语言习惯。由此可见,语言和言语是相互依存的,语言既是言语的工具,又是言语的产物。”[12](p41)对程度副词直接修饰名词这种新的言语现象,我们应该以宽容的态度关注其发展,以科学的态度研究其规律。

参考文献:

五)具有“类别”义的名词。

三、泼妇”等,也有带褒义色彩的“英雄、好汉、绅士、淑女”等;从人的性别角色来说,有“男人、汉子”及与之对应的“女人、女性”;从人的天资的角度来说,有“傻瓜、笨蛋———天才”等等。例如:

19)这位信通集团公司的总经理,金燕静———这名字很女性,轻盈、文雅。(陆星儿《超级妇女》,《十月》1988年第4期)。

20)小上海急了,他还是挺汉子的,属于那种宁穿朋友衣不占朋友妻的人。(阿成《空中的老费》,《十月》1996年第1期)。

21)不久之后,我也有了那么一条红裙子,但是穿了以后我就变得很白痴。(荞麦《不如嫁给你吧》)。

22)我要是把想的什么都说出来,那可太流氓啦。(陈建功《鬈毛》,《十月》1986年第3期)。

23)阿胡很骑士地让美芳在他背后坐好。(李肇正《石库门之恋》,《十月》1999年第2期)。

“类别”义名词与程度副词组合以后,所表示的不再是词的外延,而是表示其内在的属性特征。副名组合不仅突出了名词所特有的属性特征,如上例中“女性”的轻盈、文雅,“汉子”的讲义气、知恩必报,“流氓”的无耻下流等,而且赋予语言组合更大的内涵。如“骑士”有“勇敢、强壮、有风度、有教养”等具体的性质特征,而“很骑士”涵盖了“骑士”的所有特征,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形式简约但内涵丰富。

2023年实证研究综述(通用15篇)篇十二

研究综述是科研工作中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对已有文献和研究成果的查找、整理和分析,可以为之后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方向。在我进行综述研究的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了综述研究对于我的学术提升和科研思维的培养的重要性,同时也遇到了一些挑战和困难。通过这次研究综述的经历,我对于科研工作和学术论文写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第二段:综述范围的确定。

在进行研究综述之前,我们需要确定所研究的领域和范围。选择一个合适的领域和范围对于综述的深入和完整性非常重要。在选择研究领域时,我遇到了一些困难,因为某些领域已经有过大量的研究综述,为了避免重复和局限性,我选择了一个新兴的领域进行研究。这样一来,我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查找相关的文献和研究成果,但我同时也获得了更多的新鲜信息和研究动态。

第三段:文献查找与筛选。

文献查找是研究综述中最重要的一步,这关系到综述的可靠性和全面性。我选择了多种文献检索平台和工具,包括学术数据库、期刊和会议论文等。通过关键词搜索和引用链追踪,我逐渐扩大了文献的数量和范围。在文献筛选过程中,我首先根据题目和摘要来初步判断文献是否与我的研究方向相关,然后再仔细阅读全文,筛选出与我的研究目的和问题最为相关的文献。这个过程需要耐心和精确,对文献的评估和比较也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判断力。

第四段:文献分析与综述撰写。

在筛选出相关的文献之后,就需要对这些文献进行分析和综述撰写了。我通常会将文献根据主题进行分类,并制定一个详细的大纲或框架来组织我的综述。在撰写综述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了一些共同的研究问题和发现,这使得我对于所研究领域的理论和实践更加熟悉和了解。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研究的空白和不足之处,这为我提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动力。在综述撰写的最后,我对于每篇文献进行了思考和评价,指出了其中的不足和亮点,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第五段:结语。

通过这次研究综述的经历,我收获良多。我深刻体会到了研究综述在科研过程中的重要性和意义,它为我提供了一个扩展视野和深入思考的机会。同时,研究综述也让我感受到了科研工作的辛苦和耐心,文献查找、筛选和分析等环节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我相信,通过这次研究综述的经历,我对于科研工作和学术写作的能力和素养都有了提高。我将继续保持对研究综述的兴趣和热情,为之后的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3年实证研究综述(通用15篇)篇十三

南楼。

作者:谢应芳朝代:元体裁:词且自为埋铭,及赋诗自挽。既而失去行囊之资用,然康强无恙。余故作生死隔年期。刘伶老似痴。动教人、负锸相随。惊得青蚨飞去了,无酒饮,却攒眉。春暖典春衣。还堪醉似泥。趁清明、雨后游嬉。杨柳池塘桃杏坞,春水漫,夕阳迟。

2023年实证研究综述(通用15篇)篇十四

摘要:内隐学习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一种自动的、近乎无意识的学习,在体育教学中采用内隐学习,能使技能保持较长时间;有利于尽快掌握复杂技能;有利于同时进行多种技能操作,有利于动作的迁移等。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尽早进行运动项目训练,创设体育运动情景、运动氛围,丰富练习环境,挖掘学生“学”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采用内隐学习。

关键词:内隐学习;运动技能;体育教学。

有一种划分,将人的学习方法分为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外显学习即是指有意识的,经过主观努力的学习,而内隐学习则是无意识的,自动的,一种不知不觉的学习。换而言之内隐学习则是指个体对复杂规则知识的无意识的获得的过程。本文以体育教学方面的内隐学习研究为切入点,着力挖掘了体育教学中内隐学习的应用潜力。

1、内隐学习能使运动技能保持时间更长。

众所周知,有些运动技能能够长时间保持,而另一些运动技能只能保持较短的时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笔者认为是“强扭的瓜不甜”,通过内隐学习习得的技能(自己学来的)能够保持相对较长的时间,而通过外显学习获得的技能(别人加上来的)只能保持相对较短的时间。例如:跳绳,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运动项目,但对初学者来说,如果要按照外显学习方式依照动作要领,一步一步学习,是很难掌握的,经常是指导者苦口婆心的指导了半天,好不容易教会学习者一招半式,过不了多久,学习者又忘得一干而尽。大多数人是依照内隐学习方式在不知不觉掌握,就像黑猩猩拿香蕉的“顿悟”理论一样,学习者也是不知什么时候突然就掌握了跳绳这一技能,这一技能主要是靠内隐学习获得的,而且这种技能一经掌握,可以说终生难忘,保持的时间相当长。

2、内隐学习有利于复杂运动技能的掌握。

体育运动是一种斗智斗勇的运动,运动技能的学习也是复杂多变的,比如说排球运动,它就包括传、垫、扣、发球等一系列动作,学习者不但要掌握这些动作的技术要领,还必须学会对来球的判断,及时调整动作,如果是比赛,还得学习更为复杂的技、战术。这些复杂的运动技能的学习,如果让学生采用内隐学习的方式不断地学习、模仿别人的动作,并在此基础上控制、矫正自己的动作,把别人的技能变为自己的,提升自己的技能,这样能使这些复杂技能潜移默化,融化贯通,更有利于学生掌握。中国有句古话:“师傅带进门,修行靠自己。”说得也是这个道理。可以这么说,要想掌握复杂的运动技术,光靠老师的点拨、引领是不够的,老师上课时,一碰到动作难度大的、难掌握的技能,就会强调学生要用“心”来学,要求学生要记到“肚子”里去,其实就是要求学生用内隐学习来学,也就是说内隐学习有利于复杂运动技能的掌握。

学习广播操,大家都有体会,刚开始学习,学生动作笨拙,手忙脚乱,做了这个动作,又忘了下一个动作,就算是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的投入,也不可能会完整练习,更不用说配音乐练习了。而当动作熟练后,学生就能随着音乐节拍练习了。按照动作技能形成过程(泛化阶段、分化阶段、自动化阶段),这时的广播操动作己到了自动化阶段,所以学生就能一边做操,一边听音乐节拍。而内隐学习则正是自动化的信息贮存过程,外显学习是控制化的信息贮存过程,因此采用内隐学习让信息尽可能自动化存贮,可以加大信息存贮量,有利于同时操作多种动作技能。

体育运动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动作迁移现象,例如:排球扣球动作就是鞭打动作,在排球扣球动作教学时,外显学习往往抵挡不住内隐学习,就算是新学者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把鞭打的动作用在扣球上。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会骑自行车的人,反而不容易学会骑三轮车,而从没有学过骑自行车的人,一般都是比较快的学会骑三轮车。,这种情况就是我们所说的内隐学习有利于动作的迁移。会骑自行车的人,只要一踏上三轮车,不管别人怎么说,或者本身知道该怎样用力,但内隐学习却引导学习者不知不觉的采用骑自行车的方法,即动作的负迁移。而从没有学过骑自行车的人直接学习骑三轮车,因为没有动作的`负迁移,自然也就学的快。

二、内隐学习对体育教学的启示。

1、学生应尽早进行体育运动项目训练。

现代社会都非常注重儿童智力的早期开发,其实体育能力的培养也要在儿童早期就进行,因为这对促进学生以后对体育项目的喜爱,和提高单项技能有很大的好处。有些人可能会认为,学生长大了可能会对早期锻炼的具体内容和情景回忆不出来。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是徒劳的,它以内隐的方式仍然存在,并在以后的体育运动中产生作用,这种影响是深远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儿童早期进行体育运动项目训练,并不是指竞技体育类的训练,而是指学习一项或多项运动技术,例如:开设篮球、排球、乒乓球等兴趣班,创设条件,让更多的儿童有机会学习体育运动技术,通过学习培养儿童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体育能力,为终生体育打下基础。

2、创设体育情景,优化体育运动氛围。

内隐学习是一种不知不觉的学习,是一种无需意识参与的学习,作为学校及体育教师应创设大量的体育情景,让学生置身于大量的体育情景中学习,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培养体育兴趣,激发体育运动热情。所以说体育教学中采用情景教学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教学内容。

创设体育情景,优化体育运动氛围,教师除了创设体育课堂情景教学外,还应在校园内,多方位、多时空的创设体育情景。坚持多渠道、多途径、持久的进行体育知识的宣传和引导,通过宣传橱窗,广播等形式大力宣传学校体育在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体育意识方面的作用,让学生不自觉的受到熏陶。通过树立榜样、体育明星等让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积极主动的进行体育运动,在校园里创设体育运动的氛围。

3、丰富练习环境。

儿童在学习母语的时候,并没有系统的学习语法规则,却能不知不觉的学会母语。体育运动技战术学习也是同一个道理,学习者也能够内隐地获得环境规则知识,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练习环境。狼孩就因为在狼群里长大,所以他的攀爬、奔跑、跳跃等能力都要优于正常孩子,可见练习环境对于学生来说多么重要。作为教师应从体育运动场地器材入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场地器材,进而创设运动氛围,为学生提供练习的环境,然后不断的优化、变换这个环境。而没有必要在学生练习时一味强调动作技战术,给学生多种不同的练习环境、大量的实战练习更有利于运动技能的获得。

4、改善传统教学方法,深入挖掘“学”的积极性。

体育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是教学过程的核心。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对学生的启发、引导、指导、释疑等方面,而不是强调有意注意、记忆等意识活动以及理性力量的参与,应将课堂最大限度的让位于学生。学生在教师创造的和谐、愉快、宽松的教学氛围中,必然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与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论是相一致的,教师是一个引导者,一个带路者,不是标准动作的化身,也不是技战术的权威,学生也不是一个被动的接收者、学习者,是一个独立的学习主体,存在着巨大的内隐学习潜能。因而,在教学和训练中,不仅要注意外显的行为和表面现象。而且还要注意学生潜在的学习积极性、内隐的认知探究倾向和无意识的学习潜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能够激发学生潜能的环境氛围,挖掘学生“学”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运动技能不仅可以内隐获得,而且运动技能的内隐学习还具有明显的优势。为此,体育教育工作者应当注重为学生提供内隐学习的环境,创造内隐学习的条件,从而使内隐学习在体育教学领域发挥最大效用。当然,多数运动技能的获得都是通过外显学习、内隐学习两种学习共同获得的,让学生采用内隐学习并不是反对外显学习这一学习方式,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关系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参考文献:

[1]郭秀艳内隐学习对技能类教学的启示心理发展与教育.1。

[2]任杰,章建成运动技能获得中内隐学习研究进展体育科学.4。

[3]范文杰内隐记忆和内隐学习研究对体育教学的启示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3。

2023年实证研究综述(通用15篇)篇十五

周邦彦是北宋末年最杰出的词人,历来属词学研究的重点与热点。据定量分析的结果显示,在两宋十大词人“排行榜”上,周邦彦与苏轼同居第二位(参见王兆鹏、刘尊明《历史的选择——宋代词人历史地位的定量分析》,《文学遗产》1995年第4期)。20世纪的周邦彦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996年3月,《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刊登了崔海正、阎立亮的《近年周邦彦词研究述略》一文,湖北大学词学研究中心主编的《词学研究年鉴(1995~1996)》(武汉出版社2000年3月版)刊发了董希平《苏轼、周邦彦及其词研究综述》一文,两文分别对1997年前周邦彦及其词的研究成果作了回顾与描述。1997—1999三年中,对周邦彦及其词的研究又有新的进展,共发表了近20篇学术论文,关于周邦彦与大晟府的关系有了新的发现,对周邦彦在词史上的地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而且关于周词艺术诸方面的探讨在角度上也有创新。现将三年的研究状况综述如下。

一、对周邦彦与大晟府及大晟词人关系的考证。

这是三年中对周邦彦及其词研究取得的新突破。周邦彦曾出任大晟府提举官,使得大晟府在词史上蒙上一层炫目的光彩。诸葛忆兵《周邦彦提举大晟府考》(《文学遗产》1997年第5期)一文考辨了周邦彦在大晟府的任职经历,澄清了诸多史实,有助于重新审视大晟府对宋词的影响。该文认为后人对周邦彦的误解的关键点在于周任职于大晟府的时间及因此所发挥的作用。作者从周的履历和其他大晟府的提举官任期两方面加以考辨,认为周提举大晟府的具体时间,是在政和六年(1116)十月至政和七年(1117)三月之间,任期最长不超过半年,短则或许只有一二个月。此外,作者考证出,大晟府诸多重大举措,均与周无关;而且,周在大晟府期间与其他六位“大晟词人”(据有词收入《全宋词》者)鲜有共事与交游。这样,周对大晟府的贡献显得较小,澄清了自《碧鸡漫志》历《词源》而下的诸多不实之说。

龙建国《大晟府与大晟府词派》(《文学遗产》1998年第6期)一文承杨海明的说法,将周邦彦归入大晟府词派,认为“大声”不仅是周对万俟咏词的审美评价,而且是周及其他大晟府词人共同的艺术追求。将周纳入一定的流派,在群体透视与个案分析中全面把握周词的艺术追求、艺术渊源与艺术表现等是一个新的进步,其思维与视角的突破,实大有功于周词研究。

诸葛忆兵《大晟词风和北宋末年世风》(《文学遗产》1998年第6期)一文称周邦彦为“大晟词人”。作者探讨北宋末年世风对周邦彦等人的创作影响,认为以周为首的大晟词人创作上呈现出某些共同特征,形成大晟词风。世风的谄媚、浮糜与趋雅相应地形成词风的谀颂、俚俗和醇雅。将周并入大晟词人,并据此而论其词风与世风之关系,有助于深入了解词体内部的某些演化嬗变轨迹。

二、对周邦彦的词史地位的论定。

对周邦彦词史地位的探讨,近二年涉及的论文较多,其中以蒋哲伦《论周邦彦在词史上的地位》(《古典文学知识》1998年第1期)和杨万里《论清真词在宋代的文学效应》(《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为代表。

蒋文对前人“集大成”说提出异议,认为在周氏之前,苏轼等人“以诗为词”,已经对词的传统作了很大的突破,但他并没有接受这方面的成果;在他之后,辛派词入沿着苏轼的路子继续开拓,更有发展,也决不是他的词风所能包容得了的。从后面这个角度来看,周氏尽管“精工博大”,毕竟够不上“集大成”。此外,作者重点从词史演进的角度论述周在词体演进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认为,周作为“词人词”的最大代表,在词史上有着继往开来的巨大作用。同时,作者指出将清真斥作唯美主义或形式主义词风开启者的做法,则不仅无视于其词内蕴的深情远意,实际上也反映出对词史的演进过程的偏颇之见。我们不必完全同意“集大成”、“正宗”之类的封号,但其继往开来之功不可磨灭。

杨文从清真词在宋代被理解和被接受的过程来考察清真词在宋代的文学效应,以此论证周邦彦在宋代的词史地位。作者从宋人对清真词的评价和有代表性的宋人创作实绩两方面入手,对清真词进行历史面貌还原的阐释。宋人对清真词的评价,从三方面探寻:一是宋人词集序言或提要,二是宋人词话,三是宋人选宋词;从宋代词人的创作实绩来看,宋人学清真未得其真。通过两方面的考察,作者勾勒出清真在宋代的接受过程,并总结出三点结论:一、清真词名,始盛于殁后80多年,在此以前,词名并不显著;从南宋中后期开始,特别是到了南宋末,清真成了词坛的领袖,开始了统治词坛几百年的历程。二、宋人学清真往往只抓住其中的一个方面,忽视了从词藻、词法、词律等方面去学他,实际上是没有真正地了解他。广而言之,每个时代,只会依据自己时代的特点与风尚来理解和接受历史上的'某位文学家或某种文学传统。三、清真词集词体之大成,最为词家雅词正宗。

这是三年中对周邦彦研究的热点,不仅研究论文多,而且质量高。此外,对清真部分词作的鉴赏文章也多有妙解。

曹章庆《论周邦彦羁旅行役词的感情心态特征》(《广西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一文运用心理批评的方法,指出周邦彦的羁旅行役词表现出两种比较突出的情感心态。一种是追忆心态,其内容是对故乡的美好回忆的向往,对故乡亲人,尤其是对情人、歌妓们的想念和相思。其特点是在仕途受挫以后,退回内心,一步三回头,默默地咀嚼着过去美好的情景,以作心理补偿。一种是悲抑心态,词人心中的悲苦寂寥往往不是直接地宣泄出来,而是把它埋入心底,强行抑制而造成的一种欲说还休、沉郁顿挫的心理特点。“周邦彦始终没能像苏轼那样,以超然旷达的态度来化解政治上的挫折,而是竭力把这种悲伤加以压抑,潜流暗转,使人感觉此中有无限悲酸,但又无法说破。”这两种心态融合在一起,表现了一个品行正直、性格软弱的知识分子在40多年苦海浮沉中痛苦挣扎的灵魂。

陈磊《从清真、白石词看宋代咏物词的嬗变》(《复旦学报》1998第6期)一文从清真与白石的咏物词入手,对宋代咏物词的嬗变轨迹作过程性描述。在喻象的选择上,清真词喜好以柳作为咏物的对象,来抒发他那郁结于胸而吞吐不尽,令人梦回魂萦的情怀,也造成了他词风上的“蜿蜒流美”。(田同之《西圃词说》)在喻象再现的手段上,周词素以“描写物态,曲尽其妙”(强焕《片玉词序》)著称,周词中的花卉类意象多半呈独枝状态,以使词人描摹物态时逐一加以点染,词人作为超然于物外的独立角色,保持了颇为清醒的自我意识。虽然物象在词人带有移情色彩的观照过程中都被赋予了拟人化的形象,但客体与主体间的距离感却昭然可见。而正是这种空间上的距离感,才使词人得以从旁观者的角度审视物象的具体形态与外貌特征,才能以细腻熨贴的笔触再现出来。在比兴寄托的方式上,周词并不着意于寄托,表现出缘物起兴,情物交感的创作倾向,即所谓“感物言志”。

孙家政《勾勒,暗转,蓄势——周邦彦词艺术三题》(《安庆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第1期)一文,总结了周词的艺术表现内涵。周词一般在慢词长调中运用勾勒,讲求谋篇布局,血脉意气,首尾贯穿。题旨勾勒出后,后面的铺陈紧紧围绕,形成一唱三叹之致。暗转手法在周词中运用得极为成功,由于清真一生仕途坎坷,胸中块垒多于常人,作词喜制长调,自然暗转这种技法最适合表达内心抑郁不平,吞吐凝咽的情感。清真情深似海,作词喜欢蓄势,使情满不得不发,使无限情怀,最后展露无遗。勾勒、暗转和蓄势三种技法在周词中结合运用,把柳永慢词的直线型章法结构转变成网状结构,形成自己的独特抒情范式。

清真“下字运意,皆有法度”(沈义父《乐府指迷》)。对周邦彦的艺术规范,今人论述较多,王兆鹏提出“清真范式”,并在《宋词流变史论纲》(《湖北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中作了总结,王文对清真词的章法结构、句法炼字和音律诸方面作了阐释。作者认为清真词的章法结构,由柳永词变化而来,变直叙为曲叙,往往将顺叙、倒叙和插叙错综结合,时空结构上体现为跳跃性的回环往复,过去、现在、未来和我方、他方的时空声景交错叠映,章法严密而结构繁复多变。清真词炼字的主要诀窍是善于融化前人诗句入词,浑然天成,如同己出,而意境更新,音律方面清真更是严格规范,用字分平仄,仄字中严分上去入三声,使语言字音的高低与曲调旋律的变化相结合。

关于清真词的雅,论述较多。罗章《从柳、周、姜词结构看宋婉约词的雅化过程》(《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一文较有特色。作者认为周词结构在词雅化中的重要意义是矫变了柳词的平叙结构,清真的这一改变,被视为一种进步,一种雅化的努力,此种结构方式即为“腾挪之法”,不直接抒情,闷住情感,转而研究理性,援用“腾挪”的技术性布局。这种需要反复咀嚼方能领会的结构方式提纯了风月情事中“情”的成分,降低了恋妓内容的刺激强度,有着明显的雅化功用。从审美角度观察,“腾挪”构筑了层层脱换的有意味的形式结构,形成了深深包藏的表现风格,这是将宋代文人极为洗炼的趣味感觉深深融合词这一样式的本来面目或纯粹抒情的质以后所产生的全新境界。

关于清真艺术上的问题,研究的视点趋向多元化与交叉化,在历史还原的基础上,体现出清真词作为当代存在的意义。更为深广的研究有待今后的努力。

关于对清真词作的赏析文章,三年中共有5篇,都写得文辞优美,给人双重享受。集中在对清真名作的赏析上,从题材内容、思想情感、艺术技法诸方面都有精到的描述。其中以黄维华《浅说周邦彦节序词〈解语花·元宵〉的造境技巧》(《古典文学知识》1997年第4期)一文较有特色,显出较高的水平。作者对清真词中的本事及用典阐析精微,并且能旁征博引,将全首词解析得让人尽知其味后觉味之无穷。点明清真此词艺术上的成功之处在于咏节序而又说尽人间风情,以常人之心写出了常人皆能感之的悲欢离合、羁旅行役之感。

纵观以上所述,近年清真词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研究者的观念与思维方式在逐步发展变化,新的理论方法在逐步得到运用。但是,与苏、辛的研究相比较,仍稍逊色。首先,关于周邦彦与大晟府的关系并未得到最终确认,其中仍有许多争议之点。此外,在基础性研究方面,虽然已到较为完备的阶段,但是一部质量较高的词集编年注本仍是人们期待的。再者,作为一个大文学家,其诗与文的研究仍嫌欠缺。如何进一步开拓与创新,将是新世纪的周邦彦研究所面临的课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安全生产每月会议纪要大全(13篇)

    岗位职责有助于员工更好地理解和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能。拓宽岗位职责可以增加员工的工作动力和满意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岗位职责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热门医院管理领导小组(通用14篇)

    民族团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障和坚实基础。通过互敬互谅、互学互鉴的方式来促进民族团结是一种有效途径。民族团结是指不同民族之间和睦相处、互相尊重、互助合

    优秀勤工俭学心得体会范文(19篇)

    实习心得是对自己在实习期间所获得的经验和感悟进行总结和归纳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帮助我们反思和提升自己。在以下范文中,学员们分享了自己参与培训的体验和心得,希望

    实用科技助老活动感想(模板15篇)

    梦想是我们生命的指南针,它们给我们希望和方向,让我们勇敢地向前迈进。当我们拥有一个美好的梦想时,我们应该如何制定目标和计划?通过阅读这些梦想总结范文,我们可以汲

    专业让井冈山精神心得体会大全(16篇)

    通过读书心得的撰写,我们可以更好地记录下自己的学习过程。这几篇读书心得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书籍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和评述。当我背起行囊,心中高举“行程万里,不忘初心”

    热门党员的职责和义务心得范文(15篇)

    培训心得是对培训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的概括和总结,是对自己学习成果的回顾和检验。小编为大家收集了一些经典的培训心得,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作为一名党员,

    专业大检修心得范文(14篇)

    教学反思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必要环节,对于教师个人能力和专业素养的提升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令人感动的读书心得范文,通过阅读它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书籍的热爱和思考。

    专业工地安全月总结报告(汇总17篇)

    在实践报告中,需要结合理论和实际,准确描述实践过程中的细节,以及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3.我曾参与一家大型企业的市场调研工作,对市场动态和竞争对手有着深入了解。

    专业做窗帘心得大全(16篇)

    在教学反思中,我们需要审视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学生的学习成果,从而找到问题的根源和改进的方向。在培训中,我结识了一些行业内的专业人士,通过交流和互动,增

    实用文明行为感悟(案例15篇)

    请示是我们履行职责的一种必要方式,可以让我们的工作更加规范和有效。请示时要考虑上级的工作节奏和注意事项,避免打扰上级的正常工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请示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