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四年级数学生活应用题(案例14篇)

时间:2023-10-21 作者:GZ才子热门四年级数学生活应用题(案例14篇)

热门四年级数学生活应用题(案例14篇)篇一

我想:12—7=5(包),也就是说,每天搬5包,那么,500÷5=100(天)。

我正在心里偷笑,突然,我想:最后一天里搬了没有吃,就有500包,那么,就应该减1天,所以用100—1=99天,我在老妈那里交了“卷”,老妈说"恭喜你,答对了,哇,我比博士还聪明。

热门四年级数学生活应用题(案例14篇)篇二

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是“解决问题”教学中的重点,主题图的直观教学及注重学生对问题的完整表述,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练习册中的这道题:“小兰从家到图书馆要走540米,走了9分钟,她用同样的速度从图书馆到学校走了6分钟,从图书馆到学校有多少米?”利用主题图,先让学生直观的感受题目中所描述的数学现象和问题,这样可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题目要求。但是部分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仍然出现了困难,那是因为学生在理解题意的过程中忽视了对题目中隐含条件的理解。

这道应用题同学们必须弄明白“同样的速度”是什么意思?然后利用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小兰从家到图书馆要走540米,走了9分钟”,先求出“小红的速度”,再运用这“同样的速度”作为“桥梁”来解答题目中的问题。整个题目围绕着“速度”、“时间”和“路程”这三个数量关系展开,有的学生正是因为没有抓住题目中隐含的“同样的速度”这一条件,所以才会在解题中出现困难。

创造和谐氛围,发挥内在潜力。

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为学生创造更多思考、争论的机会,充分发挥他们的内在潜力,促使他们不断地产生创造的欲望。学生在不断探索发现的过程中,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若干次错误或不完善的思考。教师则努力使他们在活跃的思维中,智慧的火花不断闪现,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增长,数学能力随之逐步提高。

用学生易于看懂的图文结合的形式出现,其实质是把较难的数量关系形象化,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结合,使学生左右脑并用,感悟到一种新的力量,使他们将难于理解的东西变得容易了,达到通过现象揭示本质,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的目的。学生对“和”的概念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便为下面多角度、多方位考虑问题,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打好基础。

2数学教学方法。

调动情感因素,唤发学习激情。

列宁说过:“一个人的思想只有被浓烈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思考。”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学习的本身除了认知因素之外,情感因素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因而课堂教学中,教师每一亲切的微笑,每一个鼓励的眼神,每一句温和的话语,每一个明确的手势……都会触及学生的学习情绪,都可以促使学生放开胆子,亮开嗓子,都会诱发学生情感的积极投入。这一切又能促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融洽,民主和谐,使大家无拘无束,尽情发挥主动作用,激起学习热情。

留给思考余地,增强自信心理。

目前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由于一些教师偏解的新课程的理念,学生一提出问题或教师出示思考题后,就立即组织学生讨论,不是同桌讨论就是小组合作,气氛显得异常热烈。有些思维敏捷的学生很快便要举手欲答,而绝大部分反应慢的学生还未来得及思考,脑子里就灌满了别人的意见,久而久之,再遇难题时,他们便会附和于他人,只听别人分析讲解或干脆不一定要留有学生独立思考的余地,然后再相机组织他们讨论。这样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到答案,或达到答案的边缘,都会给他们带来极大的快乐感,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

加强学法指导,掌握学习方法。

培养现代化学生的数学素质,不仅要求他们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具有会学的能力。在初中新人教版数学教材中,每一新学知识的教学基本上都有相应的例题,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指导学生掌握自学例题的方法。如教材中很多例题的教学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分层逐步呈现解题过程,且留有不少需学生学生填写的内容的空格,要让学生根据解题思路自己去思考填写;有的例题旁附有虚、实色线框,要让学生明白线框的意图,有的例题有想的内容,要让学生知道这是思考过程,有的法则,概念、结语等用色字表示,要让学生清楚这里是重点内容;有的例题中的示意图和操作程序是为突破难点安排的,要让学生懂得根据图示顺序去分析、推想,从而掌握数学教学学习的思考过程。

3数学学习兴趣培养。

根据当地条件合理补充教材。

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有着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教材的滞后性,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在教材中难以及时体现。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联系生活实际,就地取材,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题材充实教材中去,让教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以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在“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的教学时,我在课前布置了这样的调查任务:明天我们要学习“百分数”,谁理解“百分数”,找找哪些物品上有“百分数”,想想表达什么意思?这样布置后,学生一方面通过预习了解了百分数的表现形式和意义,另一方面,又知道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用到百分数。由于课前学生调查了各式各样的百分数,便纷纷在课堂上汇报并说明它的含义。如,衣服的成分标签上,成分90%是羊毛,成分10%上涤纶;我国的耕地面积是世界耕地面积的7%……通过课前调查汇报,拉近了教材与生活的距离,大大地丰富了原有的认知结构。

联系实际适当改编教材,让学生易于接受。

通用的数学教材具有共同性的特点,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一定差距。此时就需要教师联系学生的实际,根据教学目标及教学的重点、难点,进行适当地充实和删改。

例如,有这样的一道例题:(例2)学校食堂运来1吨煤,计划烧40天。由于改进炉灶,每天节省5千克,这批煤可以烧多少天?例2所述的情境与农村的现实生活存在差异,而在此基础上要去分析理解计划与实际的数量关系,更显困难。教学时,我把例题改编成:我们班的江彬同学(此生经常花钱大手大脚),口袋里有10.5元钱,他计划在这一个礼拜(7天)内花完,可当老师找他谈话,希望他能节约点之后,他决定每天节省1元钱,用来买课外书。那么江彬同学口袋里的钱现在可以花多少天呢?这样的改编,让学生直面熟悉的同学,熟悉的生活情境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心理难度,通俗易懂。学生在轻轻松松中很快就掌握了知识点。

4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采用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帮助学生克服思维狭窄性,从而培养发散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一题多解,体现在没有性、固定的模式,它可以通过纵横发散,知识串联,综合沟通,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目的。教学中,可以通过讨论,启迪学生的思维,开拓解题思路,要求学生不满足于一种解法,从一个问题出发,根据所给的条件,突破固有的解题思路,去寻找多种解题方法,教师在讲述例题时,可多角度、多方面地变化问题的条件或结论,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在练习题的设计上,要有层次,有坡度,题型多变,要让学生通过变式训练不断掌握解题的捷径,提高发散思维能力。

强化基础知识,为发散思维奠定有力基础。

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影响着小学生的认识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对于基础知识不扎实的学生来说,数学创新意识及创新思维就如同毫无根基的空中楼阁。因此,创新教学首先要从强化基础知识开始,让学生扎扎实实地学好数学基础知识,强化数学基本功,渗透数学思想,积累解决数学问题的经验。小学数学首先要从最自然质朴的境界开始,在最利于学生数学基本素养发展的地方花大力气,下真功夫,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只有在不断地练习中学习,学生的各项数学素质才能得以激发生成、跃进,进而解决新的问题,教师能根据学生练习的情况确切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找到最适合每个学生的引导方式和学习方法,有效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益。

营造有利于建立培养发散性思维的环境。

教学过程中和谐、宽松、自由的氛围能最大限度地触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要想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就需要有一个和谐的环境,给学生留下充分表现和发挥个性的平台,这种民主、和谐的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块肥沃的土壤。教师要克服创新认识上的偏差,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不同于别人的思路,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都是创新。如何挖掘和提高这种潜能,取决于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程度,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体,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教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是听众的旧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以平等、宽容、鼓励的态度对待学生,更多地采取讨论、探究等方式,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的始终,真正成为探索研究的主体,这种宽松自由的课堂气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热门四年级数学生活应用题(案例14篇)篇三

小学低年级的应用题,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与理解能力,通常采用简洁的话语来表达题意。但教师可以在题目之前加上详细的情境,在不影响题意表达的情况下,让题目背景变得更加丰富,让情境展现贴近学生生活。如此学生阅读起来也更具趣味性,由情境带入题目也能帮助学生进行理解,也能因此抓住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集体热情。

例如有一原题为:“54元能够买多少块6元的蛋糕?”教师为此题添加情境:“今天是老师女儿的6岁生日,老师想买一些小蛋糕给她吃。她最喜欢吃我们学校门口蛋糕店的水果蛋糕了,现在我有54元,水果蛋糕6元一块。那么我能给女儿买多少块水果蛋糕吃呢?”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蛋糕店与蛋糕的都学生所熟悉的事物,学生在阅读题目的过程中自然而然会产生联想。如此对于课堂的专注度自然也会提升,解题的积极性从而得到提高,甚至会引发学生之间的讨论,课堂气氛由此得到活跃。

借助工具,直观演示应用题要求。

信息时代下,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教师在应用题的教学课堂中同样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工具,为学生带来更加趣味、直观的数学教学。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更强,对于直观的呈现更加容易接受,关注度更高,趣味性的展现也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更加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

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材中有题“小红和小华进行跳绳比赛,小红6分钟跳612下,小华5分钟跳520下,谁跳得更快?快多少个?”。教师可以制作一个小动画,动画中两人在跳绳,之后逐渐出现题目中的时间与个数的条件,当学生的注意力充分集中到动画呈现上之后,教师再带领学生一同解题,学生更加专注,便更能够理解教师的讲解,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与质量。

2数学教学方法。

让数学回归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加强数学课本材料的实用性。

巧妙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一致认为,“疑”最容易引发人的探究反射,它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学生点燃创新思维的火花,因此,在教学环节中,教师巧妙设疑,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探究,从而培养学习的兴趣。例如,我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学生就对车轮子是圆的不是方形和车轴装在轮子的圆心两个事实感到好奇,总想弄个明白,这给了我很好的启发,上课一开始,我就提出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再让他们通过动手操作和仔细观察(形状各异的车轮的转动)从而认识到轴装在圆心,而圆心到圆上任何一点的距离即半径都相等,这样的圆心形轮子转动才能使车子平稳行走,而其他轮子则不稳定。这样设疑教学,既让学生认识和理解抽象的知识,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巧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体验,科学有效地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活动情境中通过动手操作、合作讨论等方式探究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学生在这样活泼有趣的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大大提高。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中,角的大小与两边长短有没有关系时,我让学生拿出活动角,亲自动手操作:(1)使活动角变大,边长是否也变大;(2)使活动角变小,边长是否也变小;(3)用剪刀把角两边剪短,角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动手操作,剪活动角的边,得出结论,角的大小跟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再动手操作探索出规律,突破难点,掌握知识。

3数学课堂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巧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是学习兴趣的重要来源,它将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在迫不及待的情绪中去积极探索事情的前因后果以及内涵。紧扣教材且生动有趣的导言可恰到好处地把学生引入到育人的知识境界,激发了他们求知的欲望。当然导言除了利用故事情境,也可以是问题情境、悬念情境、生活情境等等,根据情况选取不同的情境,才会达到良好的效果。

数学课堂兴趣。

数学日记,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数学日记就是用数学的眼光,从数学的角度,把每天所看到的、所遇到的事情记录下来,还要把对这些事情的看法和感受记录下来。通过日记的方式,学生可以对所学的数学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总结,可以像和自己谈心一样写出他们自己的情感态度、遇到的困难或感兴趣之处。从学生的日记中,我们可以窥视学生对于数学的不同态度,对数学和教学发出的我们在常规教学中无法倾听到的心声,促使我们去反思我们的教学。这时候,教师正好可以采用这个机会与学生进行双向交流,从而达到师生的沟通。

帮助学生认识数学学科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曾精辟地论述数学的特点:“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信息时代日新月异,高科技产品已经出现在每一个人的生活当中。随着数字电视的推出,数学的概念再度被人们重新审视,人们开始注意到数字与高科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在教学时正确引导和点拨学生充分认识到学好数学的重要性。课堂教学应将数学渗透在科学、生产和生活中,这样可以克服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数学仅仅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需要的片面认识,加深其对学习数学重要性的认识,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4培养数学发散思维。

转换角度思考,训练思维的求异性。

另一方面也可以从条件入手,一步一步归纳出解题的方法。思维的广阔性是发散思维的又一特征。反复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是帮助学生克服思维狭窄性的有效办法。可通过讨论,启迪学生的思维,开拓解题思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多次训练,既增长了知识,又培养了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重视计算结果,要针对教学的重难点,精心设计有层次、有坡度,要求明确、题型多变的练习题。要让学生通过训练不断探索解题的捷径,使思维的广阔性得到不断发展。要通过多次的渐进式的拓展训练,使学生进入广阔思维的佳境。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训练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新方法的探知思维活动,这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在学生不断地解决知与不知的矛盾过程中,还要善于引导他们一环接一环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角”的认识时,学生列举了生活中见过的角,当提到墙角时出现了不同的看法。到底如何认识呢?我们让学生带着这个“谜”学完了角的概念后,再来讨论认识墙角的“角”可从几个方向来看,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情绪在获得新知中始终处于兴奋状态,这样有利于思维活动的积极开展与深入探寻。

热门四年级数学生活应用题(案例14篇)篇四

妈妈说:“傻女儿,怎么会不用钱呢?”

妈妈说:“原来你是这样算的,假如是这样,那么商场的东西就不用钱了,就会来很多客人,这商场就会亏本很大了。”

妈妈又说买100送100只是要50元就可以了,你知道吗?

听了妈妈的解析,我还是似懂非懂,到底为什么呢?看来我还要再去商场认真调查或去请教曾教师了,看看她有什么高招,因为我知道这里还有很多我还未明白的数学知识。

我带着愉快的心情,来到学校问曾教师数学问题,曾教师说:“其实有些都是满过100的,比如:满100的有109、200、189……”

教师又说:“满100元的是送100元的券,顾客还是要先拿出钱用够100元后,才有得送赠券的,并不是象你说的那样不用钱。”曾教师对我这种有问题肯问的做法给予表扬,也欢迎我今后多问问题。

热门四年级数学生活应用题(案例14篇)篇五

昨天,我们去一个很偏僻的地方,我们那着地图出发了。妈妈拍了一下我的肩膀笑眯眯的说“:从家到那里有多远?”我一想,我拿起地图,用铜篓般的眼睛在地图上扫描,我的探照灯盯住了几个数目,我用学过的知识—比例马上就算出来了,我惊呆了,这么远,我们还要开几个小时呀!妈妈开心的点了点头。爸爸又数“:出发事有180升汽油,如果汽车到目的地时不加油还剩15升油,开了多少千米?”我说“应该是1237。5!”爸爸点了点头。

数学真有用,处处皆学问,处处有数学。

热门四年级数学生活应用题(案例14篇)篇六

这一天,我刚上完厕所,在冲水的时候,我发现,已经冲干净了还在冲水,我想:太浪费了吧!所以我一天都在想这个问题。就在这时,我看见一个冰红茶的瓶子,我可以把瓶子灌满水和沙〔等于500ml〕,放入那个水箱中,这样就可以占去500ml水,这样即可以冲干净又可以节约一部分水资源,真是一举两得。

我们身边到处都有数学,数学很好,它可以让我们的思维变得很灵活,今后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数学,让我们的生活丰富起来。

热门四年级数学生活应用题(案例14篇)篇七

最近,我们科学课学了“快与慢”一课,这课这课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们知道小汽车是自行车和摩托车中行驶速度最快的一种,它10秒钟可以行驶米(2千米或公里),而摩托车只能行驶1000米(1千米或公里),自行车就只能行驶100米。我们学校操场跑道有200米,如果小汽车跑的话:2000÷200=10(圈)相当于1秒一圈,如果摩托车行驶的话:1000÷200=5(圈)等于两秒一圈,而自行车行驶的话:100÷200=0。5(圈)得20秒才能跑完一圈(好象有点不可能)。

小汽车行驶的真快,不过,我想,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比小汽车行驶速度更快、更有用、更安全的.车诞生的!

热门四年级数学生活应用题(案例14篇)篇八

我看了题目之后,觉得这一题好难,人和列车都在动,给的数据又不多,所以,我觉得好难,我就这样想,这一道实际上是一个车尾与人的追及问题,开始时刻,它们的路程差一定是车的长度,火车通过的时间=追及时间,很简单,可以简化成火车行进在一条路上,行了42秒。这样,算速度便很容易了。

热门四年级数学生活应用题(案例14篇)篇九

0是一个神秘的数字,它像宇宙中的奥秘一样,让人捉摸不清。0也是一个重要的数字,如果你一不小心,多添了一个0或少加了一个0的话,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有一次的数学考试,让我真正的领略了0的重要性,当考卷发下来的时候,我得了99分!我立即寻找错误点。原来是450÷90这道题。“怎么可能这么简单的题我也会出错?”我心里嘀咕道。想起当时在口算450÷90这道题时,我轻而易举地写下50,还十分自信,可到头来一计算原来是5,多了一个0。这是很不应该的呀!不该错的也错了,想想0是多么的重要呀!

如果我以后当了公司的财力总经理,别人来提钱,本来要提1000000元,我却少了一个0,写成100000元,还在帐单上记了100000元。那这900000元我向谁来要呀!

热门四年级数学生活应用题(案例14篇)篇十

不要以为大人什么都会,我妈不会修东西,也不会走远。如果她去南宁,她会被父亲送去,没有她她不敢去。同时,我不会做数学题。

那是一天晚上,我给妈妈检查了一下我的数学作业。我妈看了看,说这里那里有问题。哼,这个妈妈会挑我的毛病,看我的弱点。我正要拿出英语作业写,就听到我妈叫我“陈宏达,这道题怎么做,快来告诉我……”我一听,太可怕了,错的不是很简单的题,我妈就骂我!然后就听我妈说:“哇,陈宏达,你真聪明。你也提了这么难的问题。我做不到,但你做到了。快来告诉我!”我说这个问题很简单,你为什么不能?我讲完后,会回答开头的问题:“这个问题是这样做的。这里有个13.6,中间一个空盒子,右边几个7.3和13.6……”我还没说完,妈妈就明白了问题的意思:“哦,原来是这样,我们家挺聪明的!”但是我妈突然又后悔了:“算了,不查了,我睡觉了。”我在一旁笑,可能我妈被撞了,我智商比我低,她跑了。

这个很会挑我毛病的妈妈,遇到一点点软肋就退缩了。人靠水吃山,这个妈妈一错再错。这样的妈妈,挑剔的妈妈!

热门四年级数学生活应用题(案例14篇)篇十一

一、我会填:

1、整数最小的计数单位是(),小数的计数单位是(),这两个计数单位之差为()。

2、60.008读作:(),它的计数单位是()。其中“8”在()上,表示(),也可以表示()。

3、一个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450,另一个角是它的2倍,这是一个()三角形。

4、整数部分是0的的两位小数是()。

5、不用计算,3.68×3.68的积有()位小数。

6、一个小数,它的百位上和千分位上都是3,其余各数位上的数字都是0,那么,这个小数是(),读作:(),如果把这小数扩大100倍就是(),也就是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移动两位。

7、写出10.01和10.02之间的三个小数:()、()、()。

8、的一位数是整数部分为0的最小的一位小数的()倍。

9、五千零五点零零五写作:()。

二、小法官巧断案。

1、89.9+11.1=100()。

2、小数可能比整数大。()。

3、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之和可能比直角大。()。

4、两个两位数相乘,积可能是三位数。()。

5、去掉小数点后面的0,小数的大小不变。()。

三、选一选,对号入座。

1、大于10.8而小于10.9的小数有()。

a、0个b、10个c、无数个。

2、把一个等边三角形平均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那么,其中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分别是()。

a、30°和60°b、45°和45°c、10°和80°。

3、两个小数相乘,积一定()这两个小数中任意的一个。

a、大于b、小于c、不能确定。

4、在9.□2229.1□中,方框里可填的数字有()个。

a、8b、9c、无数个。

5、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任意两条边的长度分别是55厘米和65厘米,那么,第条三边的长度只能是()。

a、100厘米b、120厘米c、150厘米。

四、应用题。

1、淘气打算把两根长度都是1.96米的绳子接起来做一根跳绳,结果接口处共用去了0.19米,接好后的绳子有多长?(5分)。

2、如果每千克香蕉的价钱是8.2元,每千克榴梿的价钱是香蕉的9.9倍,那么,每千克榴梿的价钱是多少?(5分)。

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50°,那么它的顶角是多少度?(5分)。

4、一筐水果,连筐重100千克,卖掉一半水果后,连筐重51.5千克,问:原来水果和筐各有多重?(5分)。

5、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96米,其中一条边的长度是22米,另三条边的长度分别是多少?(6分)。

1.100滴水大约重9克。那么一亿滴水大约有多重?

1亿里面有1000000个100。

1000000×9=9000000(克)=9000(千克)=9吨。

答:一亿滴水大约重9吨。

200×150=30000(平方米)。

(200+100)×150=45000(平方米)。

答:它的面积增加15000平方米。

考查目的:长方形面积计算及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和公顷间的换算。

答案:25千米=25000米25000×40=1000000(平方米)。

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1平方千米。

解析:审题时注意看清单位,在单位不统一时,要先换算再计算。

考查目的:巩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及面积单位间的换算。

答案:600×300=180000(平方米)180000平方米=18公顷,18×10=180(吨)。

解析:审题时看清单位,如果单位不统一,计算前要进行不同单位间的换算。

考查目的:巩固学生对1公顷的认识,提高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

答案:面积为1公顷的正方形边长为100米,延长后菜地的边长为100+100=200(米),面积为200×200=40000(平方米),40000平方米=4公顷;可求增加的面积为:4—1=3(公顷)。

解析:解决此类问题,可依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后进行解答。

514×48=885×30=191×36=。

944×53=834×86=948×48=。

952×94=236×36=661×10=。

671×12=552×97=953×48=。

569×67=557×41=87×47=。

436×87=827×89=999×59=。

702×39=282×38=230×43=。

340×26=298×92=479×60=。

435×98=827×36=831×46=。

825×16=24×47=967×29=。

114×77=245×52=610×48=。

203×64=70×61=414×19=。

56×84=4×50=967×68=。

617×92=416×10=188×38=。

681×54=683×40=254×24=。

260×23=123×25=724×6=。

118×58=148×42=979×18=。

84×33=509×61=728×31=。

454×40=75×29=509×55=。

813×79=927×9=955×61=。

441×55=275×17=580×55=。

46×20=404×49=466×91=。

479×77=853×82=186×11=。

760×45=598×77=954×61=。

115×70=33×49=78×71=。

121×11=758×89=263×47=。

371×27=651×46=370×70=。

531×3=173×48=934×21=。

60×53=559×26=804×11=。

495×93=461×23=25×4=。

979×67=939×90=563×57=。

热门四年级数学生活应用题(案例14篇)篇十二

1.一只山雀5天大约能吃800只害虫,照这样计算,一只山雀一个月大约能吃多少只害虫?(一个月按30天计算。)。

2.一辆长客车3小时行了174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它12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3.张爷爷买3只小羊用了75元,他还想再买5只这样的小羊,需要准备多少钱?

6.刘叔叔带700元买化肥,买了16袋化肥,剩60元。每袋化肥的价钱是多少?

10.公路两边植树,每边每千米要植树25棵,这条路长120千米,一共植树多少棵?

12.一棵树苗16元,买3棵送1棵。一次买3棵,每棵便宜多少钱?

19.有370人去旅游,每辆汽车坐30人,要几辆汽车才能拉完?

20.有450千克大米,每天吃60千克,最多能吃几天?

21.学校校礼堂每排有28个座位,四年级共有180人,可以坐满几排?还剩几人?

22.刘叔叔带800元买化肥。买了16袋化肥,剩下80元,每袋化肥的价钱是多少?

23.一辆长途客车3小时行了174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它6小时。

以行多少千米?要求6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必须先求:

列式解答:

29.粮店运进大米、面粉各20袋,每袋大米90千克,每袋面粉25千克,运进的大米比面粉多多少千克?(用两种方法解答)。

36.一个服装厂5天生产西服850套,照这样计算,一个月生产西服多少套?(一个月按30天计算)。

38.某工地需水泥240吨,用5辆汽车来运,每辆汽车每次运3吨,需运多少次才能运完?(用两种综合式解答)。

39.甲乙两地相距750千米,一辆汽车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行驶,多少小时可以到达乙地?(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再解)。

42.3台织布机4小时织布336米,照这样计算,1台织布机8小时织布多少米?

46.五年级有学生280人,其中男生占50%,五年级男生有多少人?

47.六年级有学生300人,是三年级的2倍还少10人,三年级有多少人?

48.水果店有苹果60箱,是橘子的3倍还多10箱,水果店有橘子多少箱?

49.已知某一铁桥长1000米,现有一列火车从桥上通过,测得火车开始上桥到完全通过桥共用一分钟,整列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为40秒钟,求火车的长度和速度。

热门四年级数学生活应用题(案例14篇)篇十三

13.在运动场的一边插红旗,每隔5米插一面.从一端到另一端一共插了13面,运动场的一边有多长?(5分)。

14.商店上午运来桔子43筐,下午运来桔子28筐,平均每筐桔子重52千克,这个商店共运来桔子多少千克.

17.一头大象约重5408千克,它的体重是一只猴子的208倍,这只猴子重多少千克?(用两种方法解答)。

18.学校运来1200棵树苗,如果每行栽24棵,可以栽几行?(用两种方法解答)。

19、全校师生523人参加植树劳动,如果70人分成一组,那么最多够分成几组?

22、在一条长为180米的小路一旁植树,每20米栽一棵.一共需要栽多少棵树?

23、我们8个人用260元钱买门票,够吗?(你能用几种方法算呢?)。

29、王爷爷家养的4头奶牛每个星期产奶896千克,平均1头奶牛每天产多少奶呢?

30、4辆汽车3次运水泥960袋,平均每辆汽车每次运水泥多少袋?

33.9.2加上8.4与1.6的差,所得的和除以4,商是多少?

34.13.7与22.3的和除以12,得出的商再乘9,积是多少?

35.人骑自行车1小时行16千米,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36.李2李骑自行车的速度是225米/分,10分钟可行多少米?

37.特快列车1小时约行160千米,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38.100千克稻谷可碾米75千克,1千克稻谷可碾米多少千克?

39.两个因数的积是8319,一个因数是47,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40.一根钢管长9米,用去了3.6米,剩下的比用去的长多少米?

42、一棵树苗16元,买3棵送1棵。一次买3棵,每棵便宜多少钱?

48.沿圆形的池塘一周栽75棵桃树,每两棵桃树之间栽2棵梨树,可以栽梨树多少棵?

52.一块长方形的麦田长256米,宽95米,它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

53.同学们参加队列比赛,每排20人,共有27排。如果每排18人,要排成多少排?

57、飞机场上有72架飞机,平均分成4个队,每个队分成3个组,每组有多少架飞机?

60、郭村有180棵桃树,去年共收桃2700千克.平均每棵桃树收多少千克桃?

61、王庄乡有水田507公顷,比旱田的3倍还少3公顷,王庄乡有旱田多少公顷?

62、一节车厢可装60吨货物,要运走400吨货物,需要多少节车厢?还剩多少吨?

65、红星纺织厂有男工489人,女工是男工的4倍,女工比男工多多少人?

71、在一块长8米、宽6米的花坛四周,有1米宽的草地,草地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

73、一箱水果糖重25千克,多少箱水果糖重750千克?

74、饲养组养了64只白兔,是灰兔的4倍,养了多少只灰兔?

77、奶牛场25头牛3天一共吃草900千克,平均每头牛每天吃多少千克?

81、一台碎草机每小时可碎草550千克,4台碎草机8小时碎草多少千克?

87、一种织布机5台8小时织布160米,平均每台每小时织布多少米?

91、过已知点分别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

92、过角内已知点画两边的垂线。

热门四年级数学生活应用题(案例14篇)篇十四

中午爸爸下班回来,哼着小调,兴高采烈地跨进家门我迎上去问道:“爸爸,今天有什么事这么高兴?”爸爸说:“这个月我涨工资了。”我问道:“那你现在一个月拿多少工资?”爸爸想了想,微微一笑说:“我比您妈的工资高,我俩的月工资加起来是2800元,月工资差是100元,你说我一个月拿多少工资?”

听了爸爸的话,我动手在纸上画出了线段图帮助我理解:

通过观察和思考,我很快算出了答案,并且告诉爸爸。首先把妈妈的工资看作和爸爸同样多,那么爸爸、妈妈的月工资一共是元,再把月工资和平均分成2份,求出的1份就是爸爸的月工资。

爸爸听了,满意地直点头。这时,正在做饭的妈妈对我说:“你还有其它方法吗?”“还有其它方法?”我惊奇地说。我报着好奇的心情静下心来再次观察、思考,我发现此题关键是找出以谁作标准的问题,标准不同,方法也就不同。于是,我有了第二种方法:就是以妈妈的工资作标准,假设爸爸和妈妈的工资同样多,那么俩人的月工资和就是元,再把月工资和平均分成2份,求出的1份就是妈妈的月工资最后加上爸爸比妈妈多的`100元,就是爸爸的月工资。

听完了我第二种方法的介绍,爸爸、妈妈笑了……。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财务工作人员廉洁自律心得范文(14篇)

    教学反思可以促使教师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接下来是一些关于项目管理方面的心得总结,希望能对大家在项目中的工作有所帮助。财务廉洁自律是社会道德的体现,是企

    实用九年级学生目标与计划(案例13篇)

    大学规划是为了确保个人在大学期间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以便更好地利用大学资源和机会。创业计划范文中的成功案例可以让我们了解到创业者的经验和教训,帮助我们更好地

    专业新时代的好教师心得体会(汇总15篇)

    工作心得的写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和传承工作经验,对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军训心得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这些范文涵盖了

    专业父与子的读后感(汇总12篇)

    民族团结是各个民族之间相互团结和友好合作的良好状态。9.民族团结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我们应该如何持之以恒地推进?5.以下是民族团结的典型案例,彰显了中华民族

    热门扫地的心得感悟(模板15篇)

    军训心得是我们对军事训练期间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对应的解决方法的总结和归纳,有助于我们今后在面对类似情况时更加得心应手。教学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探索更有效

    专业环境卫生整治心得体会(通用19篇)

    教学反思可以促使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这里有一些写得不错的培训心得范文,推荐大家阅读。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是保护和改善人居环

    专业mtp管理心得体会范文(17篇)

    通过写读书心得,我们可以发现自己在阅读中的不足之处,进而改进自己的阅读方法和思维方式。以下是一些具有一定价值的工作心得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职业生涯有所帮助和

    最新祭拜祖先通知(模板15篇)

    决议是人们对自己的一种承诺和承担,是行动之前的准备和规划。在面临抉择时,我们应该如何权衡利弊并选择最佳方案?以下是一些关于决议制定和执行的案例分析,供大家借鉴。

    热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心得体会(模板15篇)

    培训心得可以促使我们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深思熟虑,并找到改进和提升的方法。教学反思是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必备环节,以下是一些成功的教学反思实例,供大家参考。

    实用心得体会雷同的整改报告大全(12篇)

    竞聘报告是一种对自身个人品质和能力的自我评估,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以下是一些成功离职的案例和辞职报告样本,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和借鉴。近年来,银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