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地理地球的运动教案(优质5篇)

时间:2023-10-04 作者:QJ墨客2023年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地理地球的运动教案(优质5篇)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总结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知识点总结篇一

大家上午好!

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5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课型是新课。我将按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设计和说板书设计这五部分说课。

这一节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昼夜交替、地方时和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本节是这一单元的重点,也是高中地理的奠基,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内容较抽象且难度较大,如何突破难点成了重中之重。

学生已习得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根据课程标准要求,设立如下教学目标:

1.能解释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及区别。

2.能根据要求计算地方时、时区和区时。

3.能运用地转偏向力的规律解释常见的地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光照图找出晨昏线的一些特点,学会分析地理事物的规律。

2.通过自己绘制时区分布图,学会寻找地理现象之间的联系。

3.通过对比分析长江三角洲的发育图,找出每幅图的变化,并用自己的话说清三角洲形成的过程,学会从地理图表提取地理信息及描述地理现象。

虽然几次活动对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并不能立竿见影,但我对学生有积极期望,这种期望会产生罗森塔尔效应(借用李家清教授论文里的句子)。故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设定为:通过对眼、手、脑、口的调动,学会地理思维方法,体验学习的乐趣。

地方时。

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难点:

由于受年龄、理解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的限制,可能会出现如下问题:

(1)在太阳高度角即太阳光线对当地地平面倾角的问题上,较难以理解。(临时改为:对太阳高度、太阳高度角及正午太阳高度区分不好。以致出错。)

(2)在地方时差的计算中“迟”与“早”的概念容易混淆。

(3)地转偏向力规律——北右南左中,左右难分。

教无定法,针对本节内容较抽象的问题,可选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配合传统教学方式,达到激活学生思维的目的。利用探究法、作图法提高兴趣。

学会探究、学会

以实际生活为例引导学生思考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

说重点:

观察法突出重点:通过观察某时刻光照图,让学生自主观察晨昏线的特点:晨昏线平分地球,是过地心的大圆、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判断晨线和昏线。

创设情景,利用生活地理激活思维,突出重点:春分日那天,全球昼夜平分,都是6点日出,18点日落。但是,当我在重庆106。5e听到收音机里报出“现在是北京时间6点整”时,并没有看到日出,日出竟然晚点了,同学们能帮我解释一下吗?引导思考地方时与区时的差别。(该创意来自半只烟老师)

对比分析法突破难点:区分太阳高度、太阳高度角和正午太阳高度。纠正太阳高度是太阳高度角的简称,表示的是角度而不是高度或线段。

动手绘图,加深印象,突破难点:绘制世界时区图,取得地方时与区时的联系与区别,并形成空间思维,自主得出计算规律。

辨析法突破难点:地方时东早西晚。平时所说的某某睡得比你早起得比你晚,和我们地理意义上的早晚是有区别的。

若时间充足,让学生观察地球仪自转时墨水从北极流下的偏移方向,若时间紧迫,让学生观察视频“厄瓜多尔赤道线上的.怪现象”,规律:北右南左赤道无,纬度越高越显著。培养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在游戏中学:看图找不同,既而描述长江三角洲的发育过程。培养描述地理现象的能力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除了要求简明扼要、美观规范外,还要能够启发学生思维,故板书设计引入“思维导图”。(此处临时改的,不是很清楚思维导图的具体要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知识点总结篇二

姓名_____

班级_____

分数____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对“行星”做出了新的定义,原太阳系的9颗行星中有一颗被降级为矮行星。它是()

a、水星

b、海王星

c、天王星

d、冥王星

3、有关于宇宙和天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目前人们用肉眼或借助望远镜可观测到的各种星体总称为天体

4、下列属于自然天体的是()

a、人类的家园——地球

b、河外星系 c、我国发射的绕月飞行器

d、流星体

5、人类探索宇宙,星际航行的第一站是()

a、金星

b、木星

c、太阳

d、月球

6、关于日照时数和太阳辐射的正确叙述是()a、日照时数最长的地方太阳辐射越强

d、太阳辐射与日照时数、太阳高度、天气、海拔等因素有关

7、下列现象的产生,可能和太阳活动有关的是()

b、b c d

c、a b d

d、a b c d

b、在日全食的时候用肉眼观看太阳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10、耀斑爆发会干扰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讯,往往在()

a、子夜

b、白天

c、日出前

d、日落后

11、人类外太空活动的主要限制因素是()a、高真空、弱辐射、失重

b、高真空、强辐射、失重

c、高真空、强辐射、月球引力

d、高真空、弱辐射、太阳引力

c、地球自转是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之一

d、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是稳定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d、地球公转线速度平均值约为30千米/秒 17、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我国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七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神舟七号发射时,地球运动的位置在下图中的()

a、1

b、2

c、3

d、4 18、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发生8级特大地震,给中国造成巨大人员和经济损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

b、此时太阳直射点正在向南运动

c、此时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相反

d、此时北京和汶川地区的自转角速度相同

20、地球上有生物生存所必须的温度条件,是因为()a、地球的质量适中

b、地球的体积适宜

c、日地距离适中

d、地球的卫星数目适量

二、双选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对地球宇宙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宇宙是物质的,物质之间都有联系

d、宇宙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和联系是有规律和层次的

c、八颗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和周期都相同

d、从结构特征看,木星、土星都是行星且轨道相邻

4、地球处在一种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指的是()a、太阳不稳定

b、八颗行星公转方向多数一致

c、八颗行星公转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d、大小行星的绕日公转方向一致

5、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是()a、太阳辐射是地球上获得能量的主要源泉

b、太阳辐射是地球上地震活动、火山爆发的主要动力

d、光球层到日冕层依次出现黑子、太阳风、耀斑

8、有关地球自转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365日6时9分10秒 b、24小时

c、23时56分4秒 d、一个恒星日

d、太阳直射北半球,地球公转角速度慢

三、填空题(共15空,每空1分,共15分)

1、天体的类型:________、________、星云、陨石、_________、_________、气体、尘埃。

2、总星系: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3、月亮圆缺的各种形状称为_________。月球不________、不__________,但可以_______太阳光。

4、开发宇宙的主要资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地球运动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叠加。

四、综合题(共25空,每空1分,共25分)

1、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八颗行星的名称:

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 d___________;e___________;f__________; g___________;h___________。

(2)注出行星及彗星绕日公转的方向。(5分)

(3)图中与八颗行星公转方向相反的是__________彗星。

2、(1)在太阳大气中从内到外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最亮的是____________。太阳黑子发生在__________中,它是太阳活动最明显的标志,________层中与太阳黑子出现的区域相对应的区域会出现______。

(2)当太阳活动增强的,磁场受到干扰,产生_______现象。1989年曾发生无线电短波中断事件,这与该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按此推断,2000年是____________年。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知识点总结篇三

(展示图片)教材提供的图简化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学生活动)结合自己的地球仪观察思考,同学先小组交流,推荐发言人回答下列问题:

1.纬线的特点,经线的特点。2.认识地轴、南极、北极。(提问)地球真有一根轴吗?地球表面能画出多少条经线和纬线?(学生活动)(展示图片)教材提供的地球仪上的经线、地球仪上的纬线(引导学生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经线呈什么形状?纬线又是什么形状? 2.认识本初子午线、赤道;区别南纬、北纬、东经、西经。让学生读出赤道、本初子午线的度数。(展示地图)五带分布图(学生活动)1.引导学生继续找出:北回归线、北极圈、南回归线、南极圈。

2.请同学们在图上描画出00、300、600三条纬线,教师补充低、中、纬度的划分。

(让学生在地球仪标出低纬、中纬、高纬的三个区域。)

第 1 页(展示图片)教材提供的图片南北半球的划分和东西半球的划分(学生活动)结合地球仪找出赤道的位置,1600e和200e组成的经线圈。(提问)1.南北半球是怎样划分的? 2.东西半球是怎样划分的?(南北半球的划分比较容易,让学生说出。东西半球的划分比较难,教师指图引导,让学生充分想象、理解。)(学生活动)结合地球仪,教师采取问题教学法,边提问、边启发与学生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不同的经线长度有什么变化。不同的纬线的长度是否相等? 2.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呢? 让学生完成教材的活动中第二问题小明的暑期夏令营,问:小明能否找到夏令营地点?为什么?(总结:找不到该点,400的纬线南北半球各有1条,1160的经线有2条。)(学生活动)1.在地球仪上找出分别位于北半球的大洲、大部分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和地跨赤道两侧的大洲。

2.在地球仪上找出分别位于低纬、中纬、高纬三个区域的国家各一个。(通过上面的练习,强化练习了地球仪的使用,对发言积极、答案正确的同学,教师应及时表扬鼓励)【课堂小结】和学生一起回忆本节学习的主要内容。希望为大家提供的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教案的内容,能够对大家有用,更多相关内容,请及时关注!

第 2 页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知识点总结篇四

1.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解释其基本的运动规律。

2.用简单的工具正确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交替。

3.用实例解释时差现象,并说明再现实生活中需要具备时差的知识。

4.利用图或亲身体验,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日时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

5.利用图说明五带的界限,并举例说明各自的特点。

演示、观察、讨论、比较、归纳

观察现象、结合生活实际、填表比较

2课时

[学生演示]地球绕着地轴自西向东不停地旋转。

[小组讨论]地球自转的规律,填写下列表格有关自转规律的项目。

自转公转

方向自西向东自西向东

周期24小时(一天)一年

旋转中心地轴太阳

转动特点地轴倾斜地轴倾斜,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交替和时差

四季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学生结合实际说明]太阳东升西落其实就是地球自转方向的证据

[设问]地球的自转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

[学生演示]一名学生用手电筒做光源,照在地球仪上;

[反向思考]假定地球不自转,地球表面会产生什么现象?(有昼半球和夜半球,却不会有每24小时一次的昼夜交替)

[演示]老师在地球仪上用红笔标出广州的位置,自西向东转动地球。。

[观察讨论]

(1)广州在地球仪转动一周的时间里出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

(2)结合生活体验计算:每天我们处在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大约

是多少?每完成一次昼夜交替需要多长时间?(24小时)

地球的自转会产生昼夜交替的地理现象

[学生阅读]课本第10页“畅畅和姨妈的问候”,思考产生时间差异的原因。

[观察演示]在地球仪上标出北京、纽约和东京,用手电筒做光源,照在地球仪上;老师自西向东转动地球。观察北京、纽约和东京分别被光源照到的时间。

[教师说明]地球自转还使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区产生时间的差异。在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就有不同的时刻,东边的时间总比西边早。经度每隔15度就相差一小时,东边的时间总比西边早。时刻的计算般是“东早西晚,东加西减”

[设问]

1、日本东京于今天当地时间下午3点钟有一场中日足球赛,在北京中央电视台直播的时间应是几点?(下午2点)

2、俄罗斯的莫斯科也于今天当地时间下午3点钟有一场中俄篮球友谊赛,我们应在几点钟打开电视收看直播?(15+5=20点)

[学生填表]将地球的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和时差的地理现象填在表1。

[课后想一想]我们为什么感觉不到地球在转动?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知识点总结篇五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周期、方向;

知道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

3、通过介绍地球运动的形式和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通过讲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地球自转、公转运动的基本特点及其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难点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教学准备

地球仪、手电筒。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喜欢看姚明打篮球的同学请举手,哟!这么多球迷哇!你们是否有这样的感受:我们有时想看姚明在美国纽约的一场下午比赛现场实况转播,常常是等到晚上三四点钟呢?为什么两地的时间不一样?我们刚开学的时候,多数同学穿的是短袖,现在多数同学已穿长袖长裤了,而且每下一场雨我们就感觉一天比一天冷了?要回答这些问题,就与我们今天学习的地理知识有关了。

讲授新课:

板书: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1、绕转中心、方向、周期

教师:演示转动地球仪,并提问

(1)地球怎样自转?(绕地轴不停地旋转)

(2)观察并描述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师:板图讲解不同的投影图地球自传方向的表示生:同桌的两位同学演示地球的自转。

师:提醒学生注意拨动地球仪的方向一定要自西向东(逆时针)。

(3)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每小时转多少度?(24小时,15°)

师:我们为什么感觉不到地球在转动?

生:讨论、回答。

(4)昼夜的形成

师:演示并讲解,教师用手电筒做光源,照射到地球仪上。让学生观察有什么现象产生?

生:地球仪一半亮,一半暗。

师:为什么?如果地球仪是透明的,结果怎样?

生:答略

承转:地球不停的自转会产生什么现象呢?

板书:3、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生:昼夜不停地交替。

板书:(1)昼夜更替

师:还有什么现象产生?

生:东边先天亮,西边后天亮。

师:东边比西边先看见日出。

板书:(2)时间差异

师:现在你们能让我们的祖国从处在白天的状态转入黑夜的状态再转入白天的状态吗?

学生活动:手电筒不动,地球仪自西向东转动,让祖国经历昼夜的交替。

师:现在北京在那儿?纽约呢?所以姚明在纽约的下午打比赛我们要在晚上才能看到。

师:时间的差异。这就有大宾馆总服务台的墙面上悬挂许多挂钟,分别表示在同一时刻不同大城市的时间,如北京时间、纽约时间、伦敦时间等。不同地方时会给国家间的交往带来不便,不过,我们已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同学们以后会学习到。

师:人们以一天(24小时)为单位的起居和作息时间。

(1)与地球自转有什么关系?

(2)假设地球的周期变长由一天变为两天,我们的起居和作息时间会发生什么变化?

(3)假设地球的周期变短为12小时一天,我们的起居和作息时间又将会发生什么变化?

生:公转

师:公转它是地球运动的另一种形式

板书:二、地球的公转

师:引导学生观察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叫地球的公转

(2)绕转中心、公转方向、公转周期是什么?

(3)公转特点?

生:答略

板书:1、绕转中心、方向、周期

承转:地球的公转又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呢?这个问题留作下节课研究。

课堂小结:略

课堂练习:

1、完成下列表格: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概念

旋转中心

方向

转动一周所需的时间(周期)

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二课时)

万州区外国语学校谭地平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公转形成四季和产生五带;记住公转中二分二至点的时间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记住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的度数、五带的名称和范围。

2、通过师生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像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能将地球公转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解释四季形成和五带产生等自然现象。

3、初步形成对地球运动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培养学生学习数量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1、二分二至点的时间和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

2、五带的名称和界限。

3、四季的形成和五带的产生。

教学难点

1、二分二至点的时间和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

2、四季的形成和五带的特征。

教学用具

地球仪、手电筒,几副热、温、寒带的景观图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地球公转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这节课我们重点来研究这个问题。

新课教学:

板书:2、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活动一:地球公转演示

教师把手电筒(拎下灯罩,当作太阳)立在讲台中间,手拿地球仪绕其转动。请学生注意观察,并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绕着太阳公转时,其轨道是什么形状?

(2)地球公转时是斜着身子还是直着身子?

(3)地球公转时地轴指示的方向有没有发生变化?

生:答略

师:请同学们看教材11页“地球公转示意图”地球在公转时,由于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有个夹角,所以,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这样,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就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

板书:(1)形成四季

活动二:分组讨论填表节气日期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月份北半球季节

南半球季节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说明:二分二至是我国24节气中的4个节气。

生:答略

师:假设地球是直立着自转和公转,太阳直射点在哪里?还会有四季吗?同学们课后讨论完成。

活动三:用两个手电筒,一个垂直照射黑板,一个斜射黑板。让学生观察有什么现象?生:垂直照射黑板的光圈小,亮度大;斜射黑板的光圈大,亮度小。

师:如果手电筒是太阳呢?会有什么现象?

生:答略

师:直射的地方得到的太阳热量多,温度高;斜射的地方得到的太阳热量少,温度低。

活动四:教材12页活动2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

小结:夏季正午太阳高度高,白昼时间长;冬季正午太阳高度低,白昼时间短。这种正午太阳高低和白昼长短的变化,决定了该地得到太阳光热多少的变化,进而反映出了四季的变化。

师:由于地球是一个很大的球体,在同一时间里,纬度不同的地方,受到阳光的照射情况不同,冷热就有差别。因此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随纬度而不同,从而产生五带。

板书:(2)产生五带

活动五:读教材12页“地球上的五带”图,回答以下问题:

(1)找出五带的名称和界限

(2)哪个带获得太阳热量最多,哪个带最少?

(3)热、温、寒带各有什么气候特点?(教师展示几副热、温、寒带的景观图片给学生观察)

(4)有无阳光直射和有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哪些带?

(5)中国大部分陆地位于五带中的哪一带?

生:答略

师:可见,由于地球的公转,使得地球上不但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还形成了五带。

课堂小结:略

课堂练习:

1、太阳直射的最北界限是_____________,直射的最南界限是______________。

2、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______之间来回移动。

3、春秋二分日,太阳直射在纬线上,全球各地平分,各为

小时。

4、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为(节气),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南半球为季。

5、画出地球上的五带图。

板书设计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1、绕转中心、方向、周期

2、昼夜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

3、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1)昼夜更替

(2)时间差异

二、地球的公转

1、绕转中心、方向、周期

2、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1)形成四季

(2)产生五带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撤销和解协议的情形(精选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

    最新答谢宴致辞大气(大全10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

    2023年中秋国庆节前安全检查总结(优秀5篇)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是时候写一份总

    最新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总结法院(通用6篇)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

    2023年学生万能上课迟到检讨书(通用8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

    2023年小年快乐的祝福句子 表达小年快乐的祝福语(优质8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

    村级重阳节活动方案策划 村级九九重阳节活动方案(通用5篇)

    当面临一个复杂的问题时,我们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方案来分析问题的根源,并提出解决方案。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

    2023年综合维修工作年终总结(通用5篇)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总结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

    2023年个人师德工作总结(精选8篇)

    总结的选材不能求全贪多、主次不分,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总结的目的,把那些既能显示本单位、本地区特点,又有一定普遍性的材料作为重点选用,写得详细、具体。写总结的时候需

    2023年小班科学盐和糖教学反思 小班科学领域教案反思(精选6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小班科学盐和糖教学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