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第五次全体会议范文(13篇)

时间:2024-01-15 作者:储xy

民族团结可以消除各民族之间的偏见和隔阂,达到心灵的共鸣。在民族团结的总结中,我们应该注意客观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保持中立立场。以下是民族团结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启示。

专业第五次全体会议范文(13篇)篇一

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确保“十四五”时期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如何落到实处?当前,迫在眉睫的任务就是严明换届选举纪律,将换届选举作为落实中纪委全会精神的测试题。

如何答好换届选举测试题?近日,中共中央纪委机关、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监察委员会联合印发了《关于严肃换届纪律加强换届风气监督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出台换届选举十个“严禁”,要求各地在换届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

换届选举中的这些“说客”,有的是得到候选人授意,也有的甚至连候选人本人都不知情,他们中绝大多数人甚至连党员都不是,但这些“说客”影响力不小,对风清气正的换届选举环境污染严重。一方面,这些人自恃不是党员干部,不受党规党纪约束,大摇大摆游走在广大选民中,为候选人“代言”;另一方面,容易形成攀比,滋生新的贿选马甲。要知道,如果一位候选人因为“说客”的作用而当选,有了不良示范,其他人就会有样学样,照搬照办;此外,这些“说客”无利不起早,之所以甘愿为特定候选人费口舌,还不是为了日后享受某些“权力红利”,谋取私利。

从2021年开始,地方各级领导班子将陆续进行换届,肃清换届选举“外围”环境迫在眉睫。一方面,要对候选人加强纪律教育,让其明白“打电话、发信息、当面拜访、委托他人出面等形式,在民主推荐和选举中搞拉票、串联、助选等非组织活动的,一律排除出人选名单或者取消候选人资格,并视情节轻重给予党纪政务处分,贿选的依法处理”;另一方面,要发挥群众监督探头作用,完善监督机制,对换届选举中出现的“说客”,及时上报,露头就打。释放如此充当“说客”就是违法犯罪的强烈信号,让其自觉闭嘴。

政贵有恒,治须有常。纪律千万条,落实第一条,落实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精神,虽然方式方法灵活多样,但不变的是必须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事无巨细地抓。一件事一件事地抓,一个时间段一个时间段抓。当前,各地十九届中纪委五次全会精神落实得咋样?还看换届选举。

专业第五次全体会议范文(13篇)篇二

关爱残疾人从小事做起,为了倡导助残风尚,帮忙给残疾人送温暖,构建和谐社会,大家行动起来吧!那么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残联。

发言稿。

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你喜欢记得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哦!

尊敬的各位家长、来宾:

大家好!

在第六个国际孤独症日到来之际,作为系列活动之一,康纳洲在这里隆重召开大讲堂开班仪式和以家长为主体的高峰论坛具有特殊的意义。在此,我谨代表中国残联对大讲堂开班和本次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莅临本次论坛的各位家长和各位嘉宾,向关心和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每年的国际孤独症日,全世界的孤独症家长和专业人士都会集合在一起,为这个特殊的公益节日举行纪念活动,为孤独症人士的公平权益和社会福利进行倡导和呼吁。中国残联从20xx年开始,已经连续举办了五次大型活动。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顾秀莲、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教育部、卫生部、民政部和中国残联的许多领导同志都多次参加了会议。今天见到许多新老朋友,我感到分外亲切,特别感谢家长朋友们在这份崇高的事业中执着的坚守和默默的奉献!

孤独症与其他各类精神疾患明显不同,由于它发病于儿童早期,抢救性康复期较短,错过以后很难补救;同时,孤独症的核心症状是持续性的,终生需要康复并且终生需要健全人的照顾;孤独症患者大多为多重残疾。但科学和实践不断证明,孤独症人士潜力的开发极具价值,甚至刻板重复的特点都可以为他们的庇护性就业带来很大的可开发性。因而,研究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方法的科学化和本土化,孤独症人士生命全程各个阶段实现终身康复的衔接性和系统性,早期筛查、早期诊断的社区化和常态化,以及政策的完整性、科学性和普惠性,是我们的政府、社会和相关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从我国发现第一例孤独症算起已经过了三十年。为了帮助孤独症儿童和家庭,经过多方努力,我们国家在残疾人事业“”期间把孤独症正式列入精神残疾之列;相继落实了31个试点地市残联系统的孤独症康复机构建设;组织编写了《机构评估标准》和《教育心理评估标准》,实现了行业标准“零的突破”;20xx年中国残联又与财政部共同启动了“阳光家园—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托养服务项目”;在政策方面,中国残联在“”期间争取国家财政每年拿出3600万元救助1200名困难孤独症儿童,各地也相继出台了许多针对孤独症或包括孤独症在内的补贴和救助政策;在组织方面,成立了中国精协孤独症工作委员会,为“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建立了一个快捷的管道,为孤独症人群的“服务、代表、维权”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工作平台。

在孤独症服务方面,目前主要的工作力量来自于民间和社会组织。特别是“第一代”家长,为孤独症服务奠定了很好的社会基础。为了做好孤独症服务工作,中国残联曾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对民间社会组织做过调查和摸底。中国残联是一个集“代表、服务、管理”于一体的人民团体。加强对孤独症社会组织管理也是中国残联一个重要的工作内容。去年,中国残联正式发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时三年的孤独症服务机构自强自律创建活动,为机构与残联之间搭建一个很好的平台,为各级政府购买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机构发展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各类服务机构通过活动加强自身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增强公信力并扩大影响力,对于孤独症服务行业整体实力和形象的塑造具有积极的和现实的意义。

“”期间,孤独症服务仍然是中国残联工作中一个重要的方面。王新宪理事长特别强调要“加强孤独症儿童的抢救性康复工作”。提出“”期间“要做好摸清孤独症儿童底数、规范康复机构建设、培训康复专业人员等基础工作,为孤独症康复工作全面、规范开展创造条件。”下一步,中国残联有关孤独症工作的初步设想主要有:一是加强机构建设,支持全国33个省级、66个地级市孤独症儿童康复机构建设。同时,将鼓励和扶持具备一定规模、康复效果较好的民办机构。二是在全国20个城市开展孤独症儿童融合式社区家庭康复试点工作。三是由国家财政五年内拿出4.3亿元,每年为2万名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训练补贴,目前“七彩梦”计划已经启动。四是中国残联康复部将重点抓好调查摸底、机构建设、人员培训和标准、方法、规范的制定等基础性工作。今年上半年,与英国剑桥大学孤独症研究中心合作项目已经启动,双方将开展为期三年的合作,进行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流行病学研究,分级培训专业人员,引进和推广先进的筛查、诊断和康复工具等。五是中国残联组联部将以中国精协孤独症(工作)委员会为试点,加强对民办组织的服务与管理。此外,将与残联内部相关部门共同探讨公办与民办机构评估标准和准入条件的衔接;积极推动建立政府向残疾人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机制;制订残疾人社会组织评估考核奖励办法,纳入国家对社会组织的评估、考评、考核范围;等等。

总之,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残联越来越多地重视孤独症服务。“”开局以来,已有广东、江苏、浙江等发达省份出台了针对孤独症的新政策和新措施。其中江苏省的托养就业机构建设力度很大,已有南京、常州等民办孤独症服务机构中标,大龄托养和庇护性就业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相信一些省市残联先进的服务理念和服务经验,一定会呈燎原之势,未来几年,中国残联在孤独症服务方面一定会取得跨越式发展。

在中国的孤独症社会服务中,家长和社会组织是一支重要力量。作为中国残联推动孤独症服务工作的重要措施,中国精协孤独症委员会成立五年来主要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在全国范围内发挥了独特的核心影响力,建立了快速反映诉求的通道。几年来,中国精协孤独症委员会多次提出的一些建议,都引起了中国残联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重视,委员会的工作越来越深入地介入了中国残联相关业务部门的工作,使孤独症服务和权益保障不再停留在仅仅民间呼吁的层面,使我们的家长和机构多年奔走和争取的权益能够有效地体现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文件之中。各地家长组织也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今天,有5位家长要在论坛上进行演讲。他们的经历和他们的贡献可以证明,家长和社会组织是推动孤独症服务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推手,依靠家长和社会组织做好孤独症服务工作也应该是今后工作开展的方向。

经民政部批准,去年11月,中国残联五大协会组织已经全部成为独立法人,今后中国精协孤独症委员会的工作也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取得实质性的进步。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为孤独症人群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建立起良好的环境与氛围。

各位同志,各位朋友,当前是中国历史上孤独症服务事业发展的最好时机。党的十八提出“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切实保障残疾人权益”的号召。近一个时期以来,中国残联党组正在围绕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着手研究今后一个时期切实解决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特别是增加残疾人收入的大问题。目前,各级党委和政府越来越多地重视残疾人事业,重视对孤独症人士的服务,这使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孤独症服务事业一定会在“”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让我们团结起来,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加强对孤独症问题的研究和探索,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更加努力的行动,为迎接中国孤独症服务的更大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党的xx大报告提出“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极大鼓舞和推动了志愿助残工作的深入开展。一年来,我们以融入“学雷锋”和志愿服务工作大局为根本,以落实中央文明办等7部门《关于组织开展“关爱他人——爱幼助残志愿服务行动”的通知》为重点,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助残工作:联合中央文明办等15家单位开展“关爱他人——志愿助残阳光行动”主题日活动,着力提升“志愿助残阳光行动”品牌影响力;发挥广州亚残运会志愿助残后续效应、联合中央电视台录制“星光大道·全国助残日特别节目”等,普及志愿助残理念,积极营造全社会扶残助残浓厚氛围;开展农村社区残协志愿助残试点,扩大志愿助残服务覆盖面,将志愿助残逐步延伸至广大农村地区;举办全国志愿助残工作培训班、推广广州等城市的志愿助残典型经验,进一步提高志愿助残服务水平和能力。各地志愿助残工作有声有色,蓬勃发展,组织网络基本形成,队伍不断壮大,效能日益显现,服务更加贴近残疾人的个性需求。截至目前,全国已有助残志愿者联络站30余万个,注册助残志愿者700多万人,受助残疾人5000多万人次。

今年,我们将按照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的统一部署“重点组织好体现人文关怀的关爱老幼弱残志愿服务行动”、“扎实开展助残志愿者等个性志愿服务活动”,着力推进志愿助残工作制度化,努力完成《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纲要》的年度任务,推动实现“”末注册助残志愿者达到1000万人,受助残疾人达到1.5亿人次的总体目标。

一、加强制度建设,着力形成志愿助残长效机制。进一步将志愿助残融入志愿服务工作大局,积极纳入中央文明办有关文明城市和文明单位测评体系、志愿服务管理运行体系和表彰激励体系;制定下发《全国助残志愿者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不断完善助残志愿者招募注册、服务对接、组织管理、评价激励等制度;继续做好助残志愿者统计台帐报告工作;研究探索网络注册和服务信息平台建设,试行“志愿者阳光信息卡”,逐步建立志愿助残长效机制。

二、延伸服务领域,着力转变志愿助残工作重心。继续实施农村社区(村)志愿助残试点项目,扩大试点范围,推动志愿助残工作进一步向基层延伸,向农村倾斜;着重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等涉及残疾人民生的领域开展志愿助残活动,帮扶残疾人脱贫增收;强化“一助一”、“多助一”、“服务直通车”、“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等志愿助残形式,推动志愿助残到人到户,实现工作重心向个性化、项目化、常态化转变。

三、加大品牌创新和典型宣传,着力普及志愿助残理念。以组织开展20xx年度“关爱他人——志愿助残阳光行动”主题日活动为契机,指导地方不断创新志愿助残品牌;及时发现并推广地方志愿助残工作先进典型和有益模式;继续落实近年来中央文明办等相关部门关于加强志愿助残工作的有关精神和“关于开展志愿助残主题活动的通知”要求,重点做好节假日等重要时段和车站、机场等重要场所的志愿助残工作;积极创造条件,组织有能力、有意愿的残疾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回报社会,展示风采,形成志愿助残工作特色;组织出版志愿助残知识读本等系列培训教材,弘扬人道主义精神,普及志愿助残理念,提高志愿助残服务水平。

会后,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今天的会议精神,进一步推动全国残联系统志愿助残工作的深入开展,为广大残疾人朋友提供更加优质实效的个性化志愿服务。

各位委员:

我受中国残联执行理事会的委托,向大会作。

工作报告。

请予审议。

20xx年是我国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党的xx大开启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伟大征程,揭开了共创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未来的新篇章。20xx年,残疾人事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各方面工作取得新成效,广大残疾人得到新实惠。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积极推进立法和执法检查,残疾人事业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

今年5月至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残疾人保障法》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这是《残疾人保障法》实施以来,第一次全国范围内的执法检查和社会法领域的第一个立法后评估项目,进一步提高了《残疾人保障法》的执行效力,增强了政府和社会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法制观念,对于切实保障残疾人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国务院在今年7月颁布了《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行政法规,标志着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步入了法制化轨道,不仅有助于保障残疾人、老年人、伤病人等特殊群体参与社会生活权益,而且将惠及全体社会成员,进一步提升城乡宜居质量和人文环境。

《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送审稿)已经完成部门协商并上报国务院。在《精神卫生法》、《民事诉讼法》、《。

劳动合同。

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14部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过程中,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残疾人权益保障的意见和建议,从立法源头维护了残疾人的权益。25个省(区、市)完成了《残疾人保障法》实施办法新一轮的修改工作,为当地依法发展残疾人事业、维护残疾人权益提供了法制保障。

落实国家“六五”普法规划和《残联系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深入开展残疾人事业普法宣传。充分发挥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协调机制作用,推动形成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网络。以解决问题为本,扎实做好残疾人信访工作,解决了一批重大残疾人信访案件。

(二)贯彻《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夯实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基础。

国务院于20xx年7月印发《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规划”将残疾人公共服务确定为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九个组成部分之一,提出了“”时期的主要任务、国家标准和保障工程,为两个体系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河北、四川等地在推进地方规划编制、建立残疾人公共服务标准、完善残疾人服务提供模式等方面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一年来,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取得显著进展: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突破。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政府补贴制度全面落实,残疾人社会保险参保率稳步提高。截至20xx年10月,269.1万城镇残疾职工参加了各类社会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地区参保残疾人数分别达到327.2万和1694.9万。215.1万城镇残疾人和667.4万农村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残疾人低保家庭救助水平得到提高。河南、湖北将重度残疾人普遍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向残疾人发放专项福利补贴步入常规化、制度化。内蒙古、安徽、海南、青海、宁夏等省(区、市)建立了贫困(或重度)残疾人生活补助制度,江苏等地建立了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上海等地建立了辅助器具补贴制度。资助12.3万户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为52.2万残疾人发放了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个部门共同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残疾人托养服务的意见》,对多种形式发展残疾人托养服务、加强服务管理及加快服务专业化等做出了明确规定,为推动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全国已建残疾人集中托养服务机构和日间照料机构6286个,以机构和居家托养等多种形式为66万名残疾人提供了托养服务,其中37.5万人接受了“阳光家园计划”的年度资助。

康复工作取得新成绩。在全国2732个县(市、区)开展社区康复,举办残疾儿童家长学校,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有了质的提升。以中国残联与广东省人民政府、辽宁省人民政府签署国家辅具区域中心建设协议为标志,有力带动了省、市、县级辅具机构建设和适配服务,具有辅具适配功能的服务车活跃在31个省(区、市)、84个地(市)的农村地区,为残疾人提供上门服务,已提供辅具110万件(套)。持续开展精神病防治工作,进行重性精神病人服用二代药试点,浙江等地逐步对适应人群全面开放。完成助听器验配和人工耳蜗植入9000例。通过实施重点康复工程与合作项目,575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康复。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明显,培养公共卫生康复管理硕士和康复医学学科带头人530名、辅助技术工程师646名,培训社区康复协调员20万名。残疾人参加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比例稳定在97.4%和83.6%。残疾预防工作有了新进展,脑瘫、孤独症预防与康复研究开始起步。举办第六届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暨康复博览会,17个国家和地区260余个企业8000余种产品参展,3天内达11万人参观;举办第七届北京康复国际论坛,17个国家22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发表论文520余篇,促进了康复学术水平的提高。

残疾人受教育权利得到更好的保障。积极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1万余名残疾儿童得到国家资助。教育部、中国残联共同建立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通报制度,首次通报20xx年度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82834名,各地积极采取措施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北京等地努力推进残疾儿童少年融合教育。启动实施“特殊教育学校二期建设规划”,支持特殊高等师范教育院校、残疾人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建设。今年共有8091名残疾考生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手语和盲文研究首次列入国家语委“”科研规划国家级课题,开展“国家通用手语标准”、“国家通用盲文标准”重大课题研究工作。

残疾人就业规模保持稳定。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残联共同印发了《关于加强残疾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残联举办了全国残疾人岗位精英职业技能竞赛和“就业援助月”活动。实施了残疾人就业和职业培训实名制统计管理。连续三年组织盲人医疗按摩人员从医资格考试,完善《盲人保健按摩管理办法》,简化盲人保健按摩机构资格认定的行政审批程序,加强对盲人就业的扶持。山东、云南、湖南、黑龙江垦区等地完善残疾人就业优惠政策、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营造有利社会环境,有效地促进了残疾人就业和创业。截至20xx年10月,共为36.4万人次残疾人提供职业技术培训,城镇新安排残疾人就业27.5万人;城镇就业残疾人达到431万,1752.7万农村残疾人在业。

农村残疾人扶贫显著加强。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纲要(20xx-20xx年)》,对未来十年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做出全面部署。开展农村贫困残疾人摸底调查,建立了贫困残疾人信息管理系统。加大社会扶贫力度,中组部、商务部、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残联共同实施农村基层党组织助残扶贫项目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助残扶贫项目,开展选聘农村贫困残疾人担任农家书屋管理员工作。吉林、江西、广西、重庆、陕西等地加强扶贫政策衔接、创新扶贫方式,在促进残疾人增收、改善残疾人生活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xx年10月,共扶持125万农村贫困残疾人脱贫,为74.8万农村残疾人提供实用技术培训,为14万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危房改造。

残疾人文化体育生活更加丰富活跃。中宣部、发展改革委等11部门共同印发《关于加强残疾人文化建设的意见》,将残疾人文化体育工作全面纳入国家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强调在为残疾人提供均等文化体育服务的同时,广泛开展个性化服务,对残疾人文化创业、体育健身等给予特别扶持。继续开展残疾人文化周、残疾人体育健身周、全国特奥日、残疾人文化进社区等群众性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举办了两岸四地残疾人文化艺术展览会。推进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员培训和自强健身示范点建设。福建等地积极开展富有地方特色的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

无障碍环境建设取得多方面进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修订发布《无障碍设计规范》国家标准。铁道部加快推进铁路旅客车站和列车无障碍改造。公安部自20xx年9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12110短信报警求助服务,方便听力、言语残疾人在特殊情况下报警求助。中国银监会、中国银行业协会加强和改进银行业对残疾人的无障碍金融服务。药品标签及。

说明书。

盲文标注工作取得进展。中央电视台在领导同志作xx大报告、政府工作报告等直播中全程配置手语翻译。中国残疾人服务网与央视网合作开展面向聋人的春晚文字加视频直播网上服务。

财力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科技、信息化、理论研究等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加强。20xx年度中央财政直接支持地方残疾人事业发展资金22.63亿元,其中,对28个省(区、市)的28个康复中心和13个托养中心项目进行设施建设和设备补助,贵州等8个省(区、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中国残联第一个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国残疾人信息无障碍关键技术支撑体系及示范运用》通过验收,第二个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国残疾人康复服务平台研发及应用示范》已经启动。全国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库已收录3599万残疾人基础信息,约占全国残疾人总数的41.9%,数据综合服务效益显著。发布20xx年度全国残疾人状况监测报告,完成20xx年度现场调查工作。举办了第六届残疾人事业发展论坛,《残疾人研究》杂志影响力扩大。残疾人事业理论与实践研究取得新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残疾预防对策研究》基本完成。

推进不同区域两个体系建设均衡发展。国务院残工委与财政部、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西藏、新疆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加强对西藏、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残疾人工作的政策倾斜和对口支援。根据国务院有关要求,研究制定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县)残疾人工作的政策措施。开展两个体系建设省级试验区和专项工作试点城市阶段性评估调研,为各地提供借鉴经验。

(三)着力推动助残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发展,为残疾人事业注入新活力。

“关爱残疾人”纳入全社会“学雷锋”和“三关爱”长效活动。中国残联与中央文明办等部门共同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关爱他人——爱幼助残志愿服务行动”的通知》并举办系列主题活动,支持农村社区残协开展志愿助残工作。制定《全国助残志愿者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志愿者网络注册,推动志愿助残工作向规范管理发展。目前,助残志愿者已发展到700万人,建立助残志愿者联络站30多万个,受助残疾人510万、3160多万人次。制定关于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兴办残疾人康复和托养机构的政策措施,支持引导残疾人社会组织参与残疾儿童康复、《残疾人权利公约》履约审议等工作。社会慈善活动更加活跃,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年度筹集资金和物资折合人民币3.49亿元,公益项目支出人民币3.05亿元。中国狮子联会积极支持实施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盲人文化服务等残疾人服务项目。天津、山西等地培育残疾人事业慈善品牌。社会力量的参与为残疾人事业发展增添了不竭动力。

(四)深入实施“强基育人”工程,残疾人组织自身建设取得新进展。

召开全国城乡社区残疾人组织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进一步加强城乡社区残协建设,推动社区残疾人组织建设实现从“有”向“好”转变。目前,全国95.1%的农村社区(村)和97.3%的城市社区已建立残协,乡(镇、街道)、村(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队伍达到60.6万人。全国城乡社区(村)残协组织基本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残疾人组织体系基本形成。

专门协会工作更加活跃。各协会着重素质和能力建设,促进融合发展,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协会组织,发挥自身特点优势,开展了残疾人无障碍活动、培育社会组织、文化服务、就业创业、对外交流等工作。

中组部印发了《关于在地方残疾人联合会换届中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工作干部队伍建设的通知》,明确了加强残疾人工作干部队伍建设的目标和政策措施。指导地方换届工作平稳有序地开展。目前,乡镇(街道)残联换届全面完成,近70%的县级残联完成换届任务。黑龙江、甘肃等地在换届过程中着力加强自身建设,为残疾人工作提供有力组织保障。制定实施《全国残联系统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xx-20xx年)》。中国残联与中央党校联合举办省级残联负责同志参加的残疾人工作专题研讨班,举办了全国优秀残疾人骨干培训班。

(五)圆满完成伦敦残奥会参赛和《残疾人权利公约》履约审议,残疾人事业国际影响力得到新提升。

中国残奥代表团在第14届残奥会上以95枚金牌、231枚奖牌位居金牌、奖牌榜首位,实现了残奥会“三连冠”,创造了中国残疾人体育的新辉煌。党中央、国务院向代表团发出贺电,海外媒体以“伦敦之王”和“中国时刻”盛赞中国残疾人运动员的突出表现和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巨大成就。

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于今年9月在日内瓦对我国履行《残疾人权利公约》情况的首次报告进行审议。委员会在结论性意见中充分肯定我国为履行《公约》所做出的积极努力,高度评价我国在残疾人扶贫、无障碍环境、残疾儿童保护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并就进一步完善残疾人事务法律法规,加强和改进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以及建立履约监督机制等提出建议。我们将以开放的态度积极吸收其建设性意见,促进《公约》的全面履行,更好地维护和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

成功举办“消除障碍·促进融合”国际论坛并发表北京宣言。回良玉副总理、邓朴方副主席到会致词,深刻阐述了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的立场,呼吁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保障残疾人平等权利,实现公正、包容、惠及所有人的发展。参与支持联合国亚太经社会第三个“亚太残疾人十年(20xx-20xx年)”活动,张海迪主席荣获联合国亚太经社会颁发的“亚太残疾人权利领袖奖”。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高度评价中国政府和残疾人组织在中国及国际残疾人事务中的引领作用。

艰辛的工作历程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是残疾人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一年来,中央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对残疾人事业具有长远性、根本性意义的政策、法规和文件。地方党委、政府把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政策、措施操作性强,解决了大量残疾人迫切希望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广大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的团结奋斗是残疾人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一年来,主席团成员深入基层倾听残疾人呼声,研究破解发展难题。地方残联工作生动活泼、锐意进取,创造出许多新鲜经验,极大地丰富了残疾人工作实践。广大残疾人工作者求真务实、忘我工作,在各自的岗位上创造了新的业绩。在这里,我代表中国残联执行理事会,向同志们致以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一年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我将在第二部分进一步加以阐述。我们一定要在党的xx大精神指引下,以对残疾人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党的xx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各级残联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xx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的xx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xx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全面把握和落实党的xx大对残疾人事业的新要求,推动残疾人事业再上新台阶。

(一)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发展道路。

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xx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在回良玉副总理、邓朴方副主席的正确领导下,残疾人事业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了《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事业政策法规体系更加完备,残疾人社会保障、康复、教育、就业、扶贫、托养、文化体育、维权、无障碍等基本公共服务全面拓展,建立和完善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参与、残疾人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的工作机制。实践证明,我们走上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融合国际先进理念的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探索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发展道路,是三十多年来残疾人事业最重要的实践成果,也是我们在新时期仍须付出艰辛努力的历史任务。

党的xx大报告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描绘了美好的前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为改善残疾人状况、保障残疾人平等权利、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国民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的发展目标,将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更加雄厚的物质基础;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等基本要求,将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更加有利的政策环境;明确要求“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切实保障残疾人权益”,将残疾人两个体系纳入“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还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20xx年残疾人小康实现程度仅为63.1%,与全国全面小康实现程度相差17个百分点;残疾人家庭人均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快速增加,残疾人与社会平均水平的绝对差距还有可能继续拉大;残疾人在康复、教育、就业、社会参与等方面还面临很多困难和障碍,残疾人事业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还相当突出。因此,我们决不能盲目乐观,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我们要在党的xx大精神指引下,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感,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发展道路,推动残疾人事业再上新台阶,帮助广大残疾人和全国人民一道实现幸福美好的“中国梦”,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做出新的贡献。

(二)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残疾人事业全局,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指导思想。我们要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更加自觉地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残疾人工作,提高残疾人事业科学化管理水平。

要更加自觉地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义,一心一意、聚精会神地推动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要更加自觉地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充分尊重残疾人的主体地位,注重发挥残疾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把改善残疾人状况、保障残疾人权益、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作为残疾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残疾人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残疾人工作的标准。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深刻认识残疾人事业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这一现实,加大公共资源投入,加强制度建设和制度衔接,努力缩小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实现残疾人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更加自觉地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更好地兼顾残疾人多元化的利益诉求,更好地统筹城乡区域残疾人事业的均衡发展,更好地将国内残疾人工作与履行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有机结合。

(三)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切实保障残疾人权益。

党的xx大明确要求“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切实保障残疾人权益”,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残疾人事业的战略任务。要认真实施《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和《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纲要》,确保在20xx年搭建起两个体系基本框架,到20xx年实现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及均等化程度显著提高,推动各方面的制度安排更加定型、更加完善。

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一要努力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切实保障残疾人基本生存权。当前特别要解决好重度残疾人社会救助、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建设、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和危房改造等基本需求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残疾人,让每一个残疾人都过上体面的、有尊严的生活。

二要有效扩大公共服务供给,着力保障残疾人的发展权。要更加重视残疾人人力资源的开发,千方百计促进残疾人就业,努力增加残疾人收入,尽快缩小残疾人收入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要加快普及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不断提高残疾人受教育水平,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残疾人充分参与社会,为残疾人平等权利的实现和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三要努力推进制度定型,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要推动建立与经济发展和政府财力增长相适应的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增长机制,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服务供给模式。要抓紧制定实施各类残疾人服务机构设施建设、设备配置、人员配备、服务规范等标准,不断提高服务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水平。要建立残疾人公共服务需求表达、监测评价和监督问责机制,强化残疾人对公共服务供给决策及运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办残疾人需要、残疾人欢迎、残疾人满意的公共服务。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在党的xx大精神指引下,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奋勇前进。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实现残疾人事业的跨越发展,促进残疾人状况的根本改善,帮助广大残疾人和全国人民一道共创共享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向党和人民、向广大残疾人及其亲属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20xx年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全面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一年。残疾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统领残疾人事业全局,全面落实党的xx大对发展残疾人事业的要求,深入实施《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和《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纲要》,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改善残疾人状况,不断加强残联思想、组织和队伍建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迈出新步伐。要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深入实施《残疾人保障法》,营造自觉维护残疾人权益的社会环境。

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残疾人保障法》执法检查报告和立法后评估报告提出的建议和措施,认真研究解决残疾人权益保障中的突出问题,促进残疾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平等权利更好地实现。落实《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全面加强无障碍建设。推动《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制定进程和《残疾人教育条例》修订工作。指导地方完成《残疾人保障法》实施办法修订工作。广泛开展普法宣传,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发展残疾人事业、维护残疾人权益的法律意识。加强残疾人法律救助,做好残疾人信访工作。

(二)紧紧围绕《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和《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纲要》,扎实推进两个体系建设。

各地要积极推动将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纳入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规划,并在国家规划的基础上拓展服务范围、提高基本标准、细化政策措施、落实保障工程、明确支出责任。要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实现残疾人两个体系与相关制度的有效对接,进一步分解任务、细化实施方案、量化评估指标,高质量完成业务领域工作,逐步实现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的全覆盖、均等化。

1.加强残疾人专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

落实残疾人社会保险补贴制度,帮助残疾人普遍加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推动辅助器具适配等更多残疾人康复医疗项目纳入城乡医疗保障范围。加大重度残疾人、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等困难残疾人家庭和低收入残疾人家庭的救助力度。全力推进贫困残疾人生活补助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建设。实施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加快发展残疾人托养服务。

2.全面推进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有效扩大公共服务供给。

制定实施残疾人康复机构管理指导意见,深化康复机构规范化建设。继续推进“建立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试点工作。加大康复人才培养工作力度,做好康复人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新职业申报。推动社区康复规范发展,着力加强残疾儿童家长学校工作。实施好残疾儿童康复等重点康复工程。开展0-6岁儿童残疾筛查工作试点,积极开展残疾预防。

启动“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攻坚计划”,逐步解决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就学问题,推进全面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九年义务教育。加强特教师资培养,组织实施“特殊教育学校二期建设规划”。做好盲文手语研究、规范和推广。继续实施彩票公益金和交通银行扶残助学项目。

完善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政策。落实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专产专营和政府采购优先等政策。切实推进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推动党政机关建立岗位预留制度;倡导用人单位积极开发适宜残疾人的就业岗位。完善残疾人就业奖励制度,对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单位给予奖励。积极扶持残疾人创业。加强残疾人职业培训,保障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普遍得到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

实施《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纲要(20xx-20xx年)》,加强对农村贫困残疾人务农生产的扶持,对从事特色种养殖业的残疾人在土地流转、农资补贴、农机具购置等各环节给予优惠。加强农村贫困残疾人金融服务,建立残疾人扶贫贷款风险担保机制。加强残疾人扶贫基地和专业合作社建设,辐射带动农村贫困残疾人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加大对农村残疾人转移就业的扶持力度,对外出务工的农村残疾人进行专项技能培训。开展农村贫困残疾人实用技能培训。继续实施彩票公益金农村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

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残疾人文化建设的意见》,推进残疾人文化服务制度化、系统化。继续开展残疾人文化周、残疾人文化进社区活动,组织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开展文化助残公益行动,推动残疾人文化产业发展,加强残疾人文化艺术对外交流,推进全国残疾人文化体育建设示范市创建。

继续实施“自强健身工程”。举办第三届“残疾人健身周”,推进残疾人自强健身示范点建设,普及推广残疾人体育健身项目和健身方法,研制残疾人体质测定标准。实现特奥运动员增长5万人的目标。组织群众性体育比赛,组团参加第10届冬季特奥运动会和第22届夏季聋奥会等国际赛事。加强残疾人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和运动员保障制度建设。

3.强化支撑条件,培育两个体系可持续发展机制。

加强专门协会和社区残协建设,活跃基层残疾人工作。深入探索社团法人体制下做好专门协会工作的模式,坚持工作重心向基层、农村倾斜,积极开展残疾人急需、受益面大、效果好的服务活动,探索建立单类残疾人服务示范点。落实全国城乡社区残疾人组织建设经验交流会的要求,深入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的意见》,制定残疾人专职委员工作规范,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推动城乡社区残疾人工作转型升级、更加扎实和活跃。

融入“学雷锋”和“三关爱”志愿服务大局,深入开展“关爱残疾人志愿服务阳光行动”。壮大助残志愿者队伍,落实注册志愿者登记管理制度,推进志愿助残活动的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支持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筹募资金和物资,为残疾人提供急需和切实的帮助。做好中国狮子联会工作。加强对残疾人社会组织的培育和能力建设,以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社会组织承担适合的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事项,鼓励社会资本和市场主体参与发展残疾人服务业,推动建立多元化的残疾人服务提供模式。

积极开拓资金来源渠道,加大残疾人事业经费保障力度;实施重点项目绩效考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制定残疾人康复和托养服务机构建设和服务标准。推进重大科技项目研究。全面启动残疾人人口综合数据库建设。规范统计工作,做好年度残疾人状况监测。研究建立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监测评价机制。继续推进对西藏、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地对口支援工作,支持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县)残疾人工作,促进城乡区域残疾人两个体系均衡发展。

积极参与和推进联合国“亚太残疾人十年(20xx-20xx年)”战略目标的实施。做好参加20xx年9月第68届联合国大会和关于残疾人融合发展的政府高级别会议的准备工作。积极开展对外残疾人人权对话和宣传。

(三)以各级残联换届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工作队伍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

依照《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章程》的规定,筹备召开中国残联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认真总结过去五年残疾人工作的成就和经验,对未来五年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做出部署。贯彻落实中组部加强残疾人工作干部队伍建设有关文件精神和中国残联的总体部署,如期圆满完成地方残联换届工作。

认真组织学习《人道主义的呼唤》,加强残联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和能力建设,恪守“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的职业道德。《人道主义的呼唤》已经出版四辑,收录朴方同志近30年来的重要文稿355篇,生动记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历程,总结了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规律,是朴方同志带领广大残疾人、残疾人工作者在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和实践人道主义思想、开创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发展道路的理论结晶。各级残联要认真组织学习《人道主义的呼唤》,结合落实《全国残联系统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和《中国残疾人事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进一步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使广大残疾人工作者切实提高思想理论水平、改进工作作风,为残疾人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蓬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途上,残疾人事业必将谱写新的辉煌篇章。让我们在以为党中央领导下,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更加扎实的工作,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就,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残联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专业第五次全体会议范文(13篇)篇三

10月26日至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重点研究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以及2035年远景目标问题。浓墨重彩描绘了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收官,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局,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要求。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十四五”画卷正徐徐展开。

目前,距离年底仅剩两个月时间,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高质量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无退路,必须按时按质完成,向党和人民交出合格答卷。新时代新使命,新担当新作为。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党员干部要以敢为人先的精气神,披荆斩棘的攻坚力,善作善成的真本领,只争朝夕、真抓实干,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勇担当、善作为,敢为人先奋力开创各项工作全新局面。当前,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空前复杂,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无论是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重点任务,还是深化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改革,都有不少“硬骨头”要啃。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敢为人先的锐气,直面危机、破浪前行,扮演好时代排头兵和领头人的重要角色,敢为人先做积极大胆的参与者、带头者,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坚持改革创新不懈怠、攻坚克难不退缩、以民为本不偏离,抢抓机遇,开拓创新,以坚定者、奋进者、创新者的新时代担当姿态担当时代重任,奋力开创各项工作全新局面。

强攻坚,打硬仗,披荆斩棘纵深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任务。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天上不会掉馅饼,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会一帆风顺,往往荆棘丛生、充满坎坷。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员干部要立足平凡、胸怀伟大,立志当新时代的开创者、奋进者、奉献者,始终志存高远不负初心使命,始终脚踏实地争当时代弄潮儿,坚定树立“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决心,强攻坚,打硬仗,以实干为荣、以实干为责,用攻坚克难、披荆斩棘的实际行动,紧跟新时代步伐,敢于打硬仗、啃硬骨头,敢于改革创新、以危为机。不做新时代的旁观者、彷徨者,而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披荆斩棘的攻坚者,把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

抓落实、重执行,善作善成夺取决战决胜之年全面胜利。今天,我们比任何历史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任何历史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九万里风鹏正举,新征程砥砺初心。党员干部要义无反顾地承担起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始终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毅力,以善始善终、善作善成的定力,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魄,以功成不必在我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践行之路上发挥好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背负起奋进路上需要勇气与毅力的重担,在困难面前绝不裹足不前、瞻前顾后,一步一个脚印走,一棒接着一棒干,一锤接着一锤敲。胸怀大局、志存高远,干在当前、顾及长远,始终抓落实、重执行,奋力夺取决战决胜之年的全面胜利。

专业第五次全体会议范文(13篇)篇四

@党员干部以四“铁”铸就“纪律长剑”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要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生机活力,必须一刻不停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因此,身为党员干部,我们必须坚决抵制和打击腐败,严格遵守党和国家纪律。纪律如“长剑”,刚正不阿方能坚不可摧、持剑者正方能斩妖除魔。广大党员干部需要丝毫不打折扣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严”字当头、“清”字为根,用好“铁律”“铁范”“铁腕”和“铁心”四种“铁”,以身塑剑,铸就坚守正道、所向披靡、利党利民的“纪律长剑”,做纪律的坚决遵循者与捍卫者。

以“铁律”为“纪律长剑”刻模制样。“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正如铸剑第一步便是刻出模子、规定式样。唯有刻出方正不二的模具,所制之剑方有遵循与锻造方向。党员干部锻造“纪律长剑”,需要以党的纪律规定“刻模制样”,用对用好党的“铁律”,以《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纪律规定为重要依托,一方面严格律己,做到自身完全恪守、全面遵循,发挥榜样作用;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和约束身边党员干部,做到自觉守纪守法。在碰及拿不准、吃不透的事项时,需要严格参照纪律规定,做到纪律要求不做的自身坚决不为、要求他人不做,以党的“铁律”为“纪律长剑”刻出模、制好样。

以“铁范”为“纪律长剑”纠偏塑形。“何妨云影杂,榜样自天成”,剑器浇铸前仍需依托制剑范本,对模具打磨纠偏,精于细节、校正微毫。榜样力量至关重要,如正衣冠的“铜镜”,参照榜样方能妥善纠正自身。党员干部铸就自身“纪律长剑”,需积极学习党内先进典型与模范人物,思考榜样的成长经历与处事准则,做到充分对表对标,参照严格遵守纪律的模范先进的所作所为,纠正自身为政之道、处事之则,学习“铁范”、身做“铁范”、弘扬“铁范”,以模范之式纠偏,塑形根植先进范本的“纪律长剑”。

以“铁腕”为“纪律长剑”削砺开刃。“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利剑浇铸成形后仍需削砺开刃终能成剑,此步骤需运用铸剑师铁腕,对铁剑予以千磨万击、百打锤炼,养聚剑锋、培成锐气。“纪律长剑”也如是,党员干部身为铸剑师,需要运用自身“铁腕臂力”,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之志,对违反纪律的人和事,敢于顶真碰硬、角力到底,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决心和魄力,强力出击、坚决打击任何违法违纪现象,不做“旁观者”,愿做“护纪人”,以“铁腕”行动,不畏艰难、百折不挠、身当正义,为所铸“纪律长剑”削砺开刃。

以“铁心”为“纪律长剑”立心明志。“立天地心鸣道铎,开生灵眼识师儒”,古有“龙泉”“太阿”,之所以谓之举世名剑,在于其铸剑师心正意铁,从而为铁剑凝心铸魂、赋予坚志。在“铁律”“铁范”“铁心”三种“铁料”皆使用齐备后,“纪律长剑”已然成型,但若欲制出“名剑”,仍需以铸剑师本心为“纪律之剑”立心。广大党员干部需要端正自身本心、正视党的纪律,既要能守住遵循纪律的初心、更要有不惜置身险境也要坚定捍卫纪律的决心,以心“养”剑,方能永葆“纪律长剑”的刚直与锐利。通过用好自身“铁心”,做到顶天立地,无愧党和国家意志,不负宗旨使命、人民所盼,为“纪律长剑”立心明志。

专业第五次全体会议范文(13篇)篇五

党的xx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各级残联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xx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的xx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xx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全面把握和落实党的xx大对残疾人事业的新要求,推动残疾人事业再上新台阶。

(一)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发展道路。

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xx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在回良玉副总理、邓朴方副主席的正确领导下,残疾人事业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了《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事业政策法规体系更加完备,残疾人社会保障、康复、教育、就业、扶贫、托养、文化体育、维权、无障碍等基本公共服务全面拓展,建立和完善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参与、残疾人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的工作机制。实践证明,我们走上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融合国际先进理念的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探索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发展道路,是三十多年来残疾人事业最重要的实践成果,也是我们在新时期仍须付出艰辛努力的历史任务。

党的xx大报告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描绘了美好的前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为改善残疾人状况、保障残疾人平等权利、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国民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的发展目标,将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更加雄厚的物质基础;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等基本要求,将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更加有利的政策环境;明确要求“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切实保障残疾人权益”,将残疾人两个体系纳入“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还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20xx年残疾人小康实现程度仅为63.1%,与全国全面小康实现程度相差17个百分点;残疾人家庭人均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快速增加,残疾人与社会平均水平的绝对差距还有可能继续拉大;残疾人在康复、教育、就业、社会参与等方面还面临很多困难和障碍,残疾人事业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还相当突出。因此,我们决不能盲目乐观,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我们要在党的xx大精神指引下,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感,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发展道路,推动残疾人事业再上新台阶,帮助广大残疾人和全国人民一道实现幸福美好的“中国梦”,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做出新的贡献。

(二)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残疾人事业全局,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指导思想。我们要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更加自觉地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残疾人工作,提高残疾人事业科学化管理水平。

要更加自觉地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义,一心一意、聚精会神地推动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要更加自觉地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充分尊重残疾人的主体地位,注重发挥残疾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把改善残疾人状况、保障残疾人权益、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作为残疾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残疾人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残疾人工作的标准。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深刻认识残疾人事业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这一现实,加大公共资源投入,加强制度建设和制度衔接,努力缩小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实现残疾人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更加自觉地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更好地兼顾残疾人多元化的利益诉求,更好地统筹城乡区域残疾人事业的均衡发展,更好地将国内残疾人工作与履行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有机结合。

(三)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切实保障残疾人权益。

党的xx大明确要求“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切实保障残疾人权益”,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残疾人事业的战略任务。要认真实施《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和《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纲要》,确保在20xx年搭建起两个体系基本框架,到20xx年实现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及均等化程度显著提高,推动各方面的制度安排更加定型、更加完善。

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一要努力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切实保障残疾人基本生存权。当前特别要解决好重度残疾人社会救助、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建设、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和危房改造等基本需求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残疾人,让每一个残疾人都过上体面的、有尊严的生活。

二要有效扩大公共服务供给,着力保障残疾人的发展权。要更加重视残疾人人力资源的开发,千方百计促进残疾人就业,努力增加残疾人收入,尽快缩小残疾人收入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要加快普及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不断提高残疾人受教育水平,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残疾人充分参与社会,为残疾人平等权利的实现和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三要努力推进制度定型,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要推动建立与经济发展和政府财力增长相适应的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增长机制,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服务供给模式。要抓紧制定实施各类残疾人服务机构设施建设、设备配置、人员配备、服务规范等标准,不断提高服务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水平。要建立残疾人公共服务需求表达、监测评价和监督问责机制,强化残疾人对公共服务供给决策及运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办残疾人需要、残疾人欢迎、残疾人满意的公共服务。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在党的xx大精神指引下,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奋勇前进。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实现残疾人事业的跨越发展,促进残疾人状况的根本改善,帮助广大残疾人和全国人民一道共创共享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向党和人民、向广大残疾人及其亲属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专业第五次全体会议范文(13篇)篇六

尊敬的各位家长、来宾:

大家好!

在第六个国际孤独症日到来之际,作为系列活动之一,康纳洲在这里隆重召开大讲堂开班仪式和以家长为主体的高峰论坛具有特殊的意义。在此,我谨代表中国残联对大讲堂开班和本次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莅临本次论坛的各位家长和各位嘉宾,向关心和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每年的国际孤独症日,全世界的孤独症家长和专业人士都会集合在一起,为这个特殊的公益节日举行纪念活动,为孤独症人士的公平权益和社会福利进行倡导和呼吁。中国残联从开始,已经连续举办了五次大型活动。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顾秀莲、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教育部、卫生部、民政部和中国残联的许多领导同志都多次参加了会议。今天见到许多新老朋友,我感到分外亲切,特别感谢家长朋友们在这份崇高的事业中执着的坚守和默默的奉献!

孤独症与其他各类精神疾患明显不同,由于它发病于儿童早期,抢救性康复期较短,错过以后很难补救;同时,孤独症的核心症状是持续性的,终生需要康复并且终生需要健全人的照顾;孤独症患者大多为多重残疾。但科学和实践不断证明,孤独症人士潜力的开发极具价值,甚至刻板重复的特点都可以为他们的庇护性就业带来很大的可开发性。因而,研究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方法的科学化和本土化,孤独症人士生命全程各个阶段实现终身康复的衔接性和系统性,早期筛查、早期诊断的社区化和常态化,以及政策的完整性、科学性和普惠性,是我们的政府、社会和相关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从我国发现第一例孤独症算起已经过了三十年。为了帮助孤独症儿童和家庭,经过多方努力,我们国家在残疾人事业“十一五”期间把孤独症正式列入精神残疾之列;相继落实了31个试点地市残联系统的孤独症康复机构建设;组织编写了《机构评估标准》和《教育心理评估标准》,实现了行业标准“零的突破”;20中国残联又与财政部共同启动了“阳光家园—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托养服务项目”;在政策方面,中国残联在“十一五”期间争取国家财政每年拿出3600万元救助1200名困难孤独症儿童,各地也相继出台了许多针对孤独症或包括孤独症在内的补贴和救助政策;在组织方面,成立了中国精协孤独症工作委员会,为“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建立了一个快捷的管道,为孤独症人群的“服务、代表、维权”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工作平台。

在孤独症服务方面,目前主要的工作力量来自于民间和社会组织。特别是“第一代”家长,为孤独症服务奠定了很好的社会基础。为了做好孤独症服务工作,中国残联曾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对民间社会组织做过调查和摸底。中国残联是一个集“代表、服务、管理”于一体的人民团体。加强对孤独症社会组织管理也是中国残联一个重要的工作内容。去年,中国残联正式发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时三年的孤独症服务机构自强自律创建活动,为机构与残联之间搭建一个很好的平台,为各级政府购买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机构发展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各类服务机构通过活动加强自身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增强公信力并扩大影响力,对于孤独症服务行业整体实力和形象的塑造具有积极的和现实的意义。

“十二五”期间,孤独症服务仍然是中国残联工作中一个重要的方面。王新宪理事长特别强调要“加强孤独症儿童的抢救性康复工作”。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做好摸清孤独症儿童底数、规范康复机构建设、培训康复专业人员等基础工作,为孤独症康复工作全面、规范开展创造条件。”下一步,中国残联有关孤独症工作的初步设想主要有:一是加强机构建设,支持全国33个省级、66个地级市孤独症儿童康复机构建设。同时,将鼓励和扶持具备一定规模、康复效果较好的民办机构。二是在全国20个城市开展孤独症儿童融合式社区家庭康复试点工作。三是由国家财政五年内拿出4.3亿元,每年为2万名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训练补贴,目前“七彩梦”计划已经启动。四是中国残联康复部将重点抓好调查摸底、机构建设、人员培训和标准、方法、规范的制定等基础性工作。今年上半年,与英国剑桥大学孤独症研究中心合作项目已经启动,双方将开展为期三年的合作,进行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流行病学研究,分级培训专业人员,引进和推广先进的筛查、诊断和康复工具等。五是中国残联组联部将以中国精协孤独症(工作)委员会为试点,加强对民办组织的服务与管理。此外,将与残联内部相关部门共同探讨公办与民办机构评估标准和准入条件的衔接;积极推动建立政府向残疾人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机制;制订残疾人社会组织评估考核奖励办法,纳入国家对社会组织的评估、考评、考核范围;等等。

总之,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残联越来越多地重视孤独症服务。“十二五”开局以来,已有广东、江苏、浙江等发达省份出台了针对孤独症的新政策和新措施。其中江苏省的托养就业机构建设力度很大,已有南京、常州等民办孤独症服务机构中标,大龄托养和庇护性就业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相信一些省市残联先进的服务理念和服务经验,一定会呈燎原之势,未来几年,中国残联在孤独症服务方面一定会取得跨越式发展。

在中国的孤独症社会服务中,家长和社会组织是一支重要力量。作为中国残联推动孤独症服务工作的重要措施,中国精协孤独症委员会成立五年来主要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在全国范围内发挥了独特的核心影响力,建立了快速反映诉求的通道。几年来,中国精协孤独症委员会多次提出的一些建议,都引起了中国残联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重视,委员会的工作越来越深入地介入了中国残联相关业务部门的工作,使孤独症服务和权益保障不再停留在仅仅民间呼吁的层面,使我们的家长和机构多年奔走和争取的权益能够有效地体现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文件之中。各地家长组织也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今天,有5位家长要在论坛上进行演讲。他们的经历和他们的贡献可以证明,家长和社会组织是推动孤独症服务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推手,依靠家长和社会组织做好孤独症服务工作也应该是今后工作开展的方向。

经民政部批准,去年11月,中国残联五大协会组织已经全部成为独立法人,今后中国精协孤独症委员会的工作也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取得实质性的进步。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为孤独症人群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建立起良好的环境与氛围。

各位同志,各位朋友,当前是中国历史上孤独症服务事业发展的最好时机。党的十八提出“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切实保障残疾人权益”的号召。近一个时期以来,中国残联党组正在围绕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着手研究今后一个时期切实解决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特别是增加残疾人收入的大问题。目前,各级党委和政府越来越多地重视残疾人事业,重视对孤独症人士的服务,这使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孤独症服务事业一定会在“十二五”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让我们团结起来,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加强对孤独症问题的研究和探索,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更加努力的行动,为迎接中国孤独症服务的更大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残联发言稿范文】。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极大鼓舞和推动了志愿助残工作的深入开展。一年来,我们以融入“学雷锋”和志愿服务工作大局为根本,以落实中央文明办等7部门《关于组织开展“关爱他人——爱幼助残志愿服务行动”的通知》为重点,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助残工作:联合中央文明办等15家单位开展“关爱他人——志愿助残阳光行动”主题日活动,着力提升“志愿助残阳光行动”品牌影响力;发挥广州亚残运会志愿助残后续效应、联合中央电视台录制“星光大道·全国助残日特别节目”等,普及志愿助残理念,积极营造全社会扶残助残浓厚氛围;开展农村社区残协志愿助残试点,扩大志愿助残服务覆盖面,将志愿助残逐步延伸至广大农村地区;举办全国志愿助残工作培训班、推广广州等城市的志愿助残典型经验,进一步提高志愿助残服务水平和能力。各地志愿助残工作有声有色,蓬勃发展,组织网络基本形成,队伍不断壮大,效能日益显现,服务更加贴近残疾人的个性需求。截至目前,全国已有助残志愿者联络站30余万个,注册助残志愿者700多万人,受助残疾人5000多万人次。

今年,我们将按照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的统一部署“重点组织好体现人文关怀的关爱老幼弱残志愿服务行动”、“扎实开展助残志愿者等个性志愿服务活动”,着力推进志愿助残工作制度化,努力完成《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的年度任务,推动实现“十二五”末注册助残志愿者达到1000万人,受助残疾人达到1.5亿人次的总体目标。

一、加强制度建设,着力形成志愿助残长效机制。进一步将志愿助残融入志愿服务工作大局,积极纳入中央文明办有关文明城市和文明单位测评体系、志愿服务管理运行体系和表彰激励体系;制定下发《全国助残志愿者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不断完善助残志愿者招募注册、服务对接、组织管理、评价激励等制度;继续做好助残志愿者统计台帐报告工作;研究探索网络注册和服务信息平台建设,试行“志愿者阳光信息卡”,逐步建立志愿助残长效机制。

二、延伸服务领域,着力转变志愿助残工作重心。继续实施农村社区(村)志愿助残试点项目,扩大试点范围,推动志愿助残工作进一步向基层延伸,向农村倾斜;着重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等涉及残疾人民生的领域开展志愿助残活动,帮扶残疾人脱贫增收;强化“一助一”、“多助一”、“服务直通车”、“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等志愿助残形式,推动志愿助残到人到户,实现工作重心向个性化、项目化、常态化转变。

三、加大品牌创新和典型宣传,着力普及志愿助残理念。以组织开展“关爱他人——志愿助残阳光行动”主题日活动为契机,指导地方不断创新志愿助残品牌;及时发现并推广地方志愿助残工作先进典型和有益模式;继续落实近年来中央文明办等相关部门关于加强志愿助残工作的有关精神和“关于开展志愿助残主题活动的通知”要求,重点做好节假日等重要时段和车站、机场等重要场所的志愿助残工作;积极创造条件,组织有能力、有意愿的残疾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回报社会,展示风采,形成志愿助残工作特色;组织出版志愿助残知识读本等系列培训教材,弘扬人道主义精神,普及志愿助残理念,提高志愿助残服务水平。

会后,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今天的会议精神,进一步推动全国残联系统志愿助残工作的深入开展,为广大残疾人朋友提供更加优质实效的个性化志愿服务。

【残联发言稿范文】。

各位委员:

我受中国残联执行理事会的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是我国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党的十八大开启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伟大征程,揭开了共创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未来的新篇章。20,残疾人事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各方面工作取得新成效,广大残疾人得到新实惠。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积极推进立法和执法检查,残疾人事业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

今年5月至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残疾人保障法》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这是《残疾人保障法》实施以来,第一次全国范围内的执法检查和社会法领域的第一个立法后评估项目,进一步提高了《残疾人保障法》的执行效力,增强了政府和社会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法制观念,对于切实保障残疾人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国务院在今年7月颁布了《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行政法规,标志着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步入了法制化轨道,不仅有助于保障残疾人、老年人、伤病人等特殊群体参与社会生活权益,而且将惠及全体社会成员,进一步提升城乡宜居质量和人文环境。

《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送审稿)已经完成部门协商并上报国务院。在《精神卫生法》、《民事诉讼法》、《劳动合同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14部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过程中,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残疾人权益保障的意见和建议,从立法源头维护了残疾人的权益。25个省(区、市)完成了《残疾人保障法》实施办法新一轮的修改工作,为当地依法发展残疾人事业、维护残疾人权益提供了法制保障。

落实国家“六五”普法规划和《残联系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深入开展残疾人事业普法宣传。充分发挥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协调机制作用,推动形成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网络。以解决问题为本,扎实做好残疾人信访工作,解决了一批重大残疾人信访案件。

(二)贯彻《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夯实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基础。

国务院于年7月印发《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规划”将残疾人公共服务确定为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九个组成部分之一,提出了“十二五”时期的主要任务、国家标准和保障工程,为两个体系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河北、四川等地在推进地方规划编制、建立残疾人公共服务标准、完善残疾人服务提供模式等方面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一年来,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取得显著进展: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突破。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政府补贴制度全面落实,残疾人社会保险参保率稳步提高。截至2012年10月,269.1万城镇残疾职工参加了各类社会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地区参保残疾人数分别达到327.2万和1694.9万。215.1万城镇残疾人和667.4万农村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残疾人低保家庭救助水平得到提高。河南、湖北将重度残疾人普遍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向残疾人发放专项福利补贴步入常规化、制度化。内蒙古、安徽、海南、青海、宁夏等省(区、市)建立了贫困(或重度)残疾人生活补助制度,江苏等地建立了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上海等地建立了辅助器具补贴制度。资助12.3万户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为52.2万残疾人发放了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个部门共同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残疾人托养服务的意见》,对多种形式发展残疾人托养服务、加强服务管理及加快服务专业化等做出了明确规定,为推动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全国已建残疾人集中托养服务机构和日间照料机构6286个,以机构和居家托养等多种形式为66万名残疾人提供了托养服务,其中37.5万人接受了“阳光家园计划”的年度资助。

康复工作取得新成绩。在全国2732个县(市、区)开展社区康复,举办残疾儿童家长学校,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有了质的提升。以中国残联与广东省人民政府、辽宁省人民政府签署国家辅具区域中心建设协议为标志,有力带动了省、市、县级辅具机构建设和适配服务,具有辅具适配功能的服务车活跃在31个省(区、市)、84个地(市)的农村地区,为残疾人提供上门服务,已提供辅具110万件(套)。持续开展精神病防治工作,进行重性精神病人服用二代药试点,浙江等地逐步对适应人群全面开放。完成助听器验配和人工耳蜗植入9000例。通过实施重点康复工程与合作项目,575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康复。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明显,培养公共卫生康复管理硕士和康复医学学科带头人530名、辅助技术工程师646名,培训社区康复协调员20万名。残疾人参加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比例稳定在97.4%和83.6%。残疾预防工作有了新进展,脑瘫、孤独症预防与康复研究开始起步。举办第六届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暨康复博览会,17个国家和地区260余个企业8000余种产品参展,3天内达11万人参观;举办第七届北京康复国际论坛,17个国家22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发表论文520余篇,促进了康复学术水平的提高。

残疾人受教育权利得到更好的保障。积极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1万余名残疾儿童得到国家资助。教育部、中国残联共同建立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通报制度,首次通报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82834名,各地积极采取措施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北京等地努力推进残疾儿童少年融合教育。启动实施“特殊教育学校二期建设规划”,支持特殊高等师范教育院校、残疾人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建设。今年共有8091名残疾考生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手语和盲文研究首次列入国家语委“十二五”科研规划国家级课题,开展“国家通用手语标准”、“国家通用盲文标准”重大课题研究工作。

残疾人就业规模保持稳定。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残联共同印发了《关于加强残疾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残联举办了全国残疾人岗位精英职业技能竞赛和“就业援助月”活动。实施了残疾人就业和职业培训实名制统计管理。连续三年组织盲人医疗按摩人员从医资格考试,完善《盲人保健按摩管理办法》,简化盲人保健按摩机构资格认定的行政审批程序,加强对盲人就业的扶持。山东、云南、湖南、黑龙江垦区等地完善残疾人就业优惠政策、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营造有利社会环境,有效地促进了残疾人就业和创业。截至2012年10月,共为36.4万人次残疾人提供职业技术培训,城镇新安排残疾人就业27.5万人;城镇就业残疾人达到431万,1752.7万农村残疾人在业。

农村残疾人扶贫显著加强。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纲要(-)》,对未来十年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做出全面部署。开展农村贫困残疾人摸底调查,建立了贫困残疾人信息管理系统。加大社会扶贫力度,中组部、商务部、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残联共同实施农村基层党组织助残扶贫项目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助残扶贫项目,开展选聘农村贫困残疾人担任农家书屋管理员工作。吉林、江西、广西、重庆、陕西等地加强扶贫政策衔接、创新扶贫方式,在促进残疾人增收、改善残疾人生活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12年10月,共扶持125万农村贫困残疾人脱贫,为74.8万农村残疾人提供实用技术培训,为14万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危房改造。

残疾人文化体育生活更加丰富活跃。中宣部、发展改革委等11部门共同印发《关于加强残疾人文化建设的意见》,将残疾人文化体育工作全面纳入国家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强调在为残疾人提供均等文化体育服务的同时,广泛开展个性化服务,对残疾人文化创业、体育健身等给予特别扶持。继续开展残疾人文化周、残疾人体育健身周、全国特奥日、残疾人文化进社区等群众性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举办了两岸四地残疾人文化艺术展览会。推进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员培训和自强健身示范点建设。福建等地积极开展富有地方特色的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

无障碍环境建设取得多方面进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修订发布《无障碍设计规范》国家标准。铁道部加快推进铁路旅客车站和列车无障碍改造。公安部自2012年9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12110短信报警求助服务,方便听力、言语残疾人在特殊情况下报警求助。中国银监会、中国银行业协会加强和改进银行业对残疾人的无障碍金融服务。药品标签及说明书盲文标注工作取得进展。中央电视台在领导同志作十八大报告、政府工作报告等直播中全程配置手语翻译。中国残疾人服务网与央视网合作开展面向聋人的春晚文字加视频直播网上服务。

财力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科技、信息化、理论研究等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加强。中央财政直接支持地方残疾人事业发展资金22.63亿元,其中,对28个省(区、市)的28个康复中心和13个托养中心项目进行设施建设和设备补助,贵州等8个省(区、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中国残联第一个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国残疾人信息无障碍关键技术支撑体系及示范运用》通过验收,第二个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国残疾人康复服务平台研发及应用示范》已经启动。全国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库已收录3599万残疾人基础信息,约占全国残疾人总数的41.9%,数据综合服务效益显著。发布度全国残疾人状况监测报告,完成20现场调查工作。举办了第六届残疾人事业发展论坛,《残疾人研究》杂志影响力扩大。残疾人事业理论与实践研究取得新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残疾预防对策研究》基本完成。

推进不同区域两个体系建设均衡发展。国务院残工委与财政部、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西藏、新疆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加强对西藏、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残疾人工作的政策倾斜和对口支援。根据国务院有关要求,研究制定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县)残疾人工作的政策措施。开展两个体系建设省级试验区和专项工作试点城市阶段性评估调研,为各地提供借鉴经验。

(三)着力推动助残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发展,为残疾人事业注入新活力。

“关爱残疾人”纳入全社会“学雷锋”和“三关爱”长效活动。中国残联与中央文明办等部门共同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关爱他人——爱幼助残志愿服务行动”的通知》并举办系列主题活动,支持农村社区残协开展志愿助残工作。制定《全国助残志愿者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志愿者网络注册,推动志愿助残工作向规范管理发展。目前,助残志愿者已发展到700万人,建立助残志愿者联络站30多万个,受助残疾人510万、3160多万人次。制定关于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兴办残疾人康复和托养机构的政策措施,支持引导残疾人社会组织参与残疾儿童康复、《残疾人权利公约》履约审议等工作。社会慈善活动更加活跃,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年度筹集资金和物资折合人民币3.49亿元,公益项目支出人民币3.05亿元。中国狮子联会积极支持实施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盲人文化服务等残疾人服务项目。天津、山西等地培育残疾人事业慈善品牌。社会力量的参与为残疾人事业发展增添了不竭动力。

(四)深入实施“强基育人”工程,残疾人组织自身建设取得新进展。

召开全国城乡社区残疾人组织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进一步加强城乡社区残协建设,推动社区残疾人组织建设实现从“有”向“好”转变。目前,全国95.1%的农村社区(村)和97.3%的城市社区已建立残协,乡(镇、街道)、村(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队伍达到60.6万人。全国城乡社区(村)残协组织基本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残疾人组织体系基本形成。

专门协会工作更加活跃。各协会着重素质和能力建设,促进融合发展,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协会组织,发挥自身特点优势,开展了残疾人无障碍活动、培育社会组织、文化服务、就业创业、对外交流等工作。

中组部印发了《关于在地方残疾人联合会换届中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工作干部队伍建设的通知》,明确了加强残疾人工作干部队伍建设的目标和政策措施。指导地方换届工作平稳有序地开展。目前,乡镇(街道)残联换届全面完成,近70%的县级残联完成换届任务。黑龙江、甘肃等地在换届过程中着力加强自身建设,为残疾人工作提供有力组织保障。制定实施《全国残联系统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11-)》。中国残联与中央党校联合举办省级残联负责同志参加的残疾人工作专题研讨班,举办了全国优秀残疾人骨干培训班。

(五)圆满完成伦敦残奥会参赛和《残疾人权利公约》履约审议,残疾人事业国际影响力得到新提升。

中国残奥代表团在第14届残奥会上以95枚金牌、231枚奖牌位居金牌、奖牌榜首位,实现了残奥会“三连冠”,创造了中国残疾人体育的新辉煌。党中央、国务院向代表团发出贺电,海外媒体以“伦敦之王”和“中国时刻”盛赞中国残疾人运动员的突出表现和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巨大成就。

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于今年9月在日内瓦对我国履行《残疾人权利公约》情况的首次报告进行审议。委员会在结论性意见中充分肯定我国为履行《公约》所做出的积极努力,高度评价我国在残疾人扶贫、无障碍环境、残疾儿童保护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并就进一步完善残疾人事务法律法规,加强和改进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以及建立履约监督机制等提出建议。我们将以开放的态度积极吸收其建设性意见,促进《公约》的全面履行,更好地维护和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

成功举办“消除障碍·促进融合”国际论坛并发表北京宣言。回良玉副总理、邓朴方副主席到会致词,深刻阐述了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的立场,呼吁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保障残疾人平等权利,实现公正、包容、惠及所有人的发展。参与支持联合国亚太经社会第三个“亚太残疾人十年(-2022年)”活动,张海迪主席荣获联合国亚太经社会颁发的“亚太残疾人权利领袖奖”。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高度评价中国政府和残疾人组织在中国及国际残疾人事务中的引领作用。

艰辛的工作历程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是残疾人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一年来,中央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对残疾人事业具有长远性、根本性意义的政策、法规和文件。地方党委、政府把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政策、措施操作性强,解决了大量残疾人迫切希望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广大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的团结奋斗是残疾人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一年来,主席团成员深入基层倾听残疾人呼声,研究破解发展难题。地方残联工作生动活泼、锐意进取,创造出许多新鲜经验,极大地丰富了残疾人工作实践。广大残疾人工作者求真务实、忘我工作,在各自的岗位上创造了新的业绩。在这里,我代表中国残联执行理事会,向同志们致以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一年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我将在第二部分进一步加以阐述。我们一定要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以对残疾人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残联发言稿范文】。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各级残联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的十八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全面把握和落实党的十八大对残疾人事业的新要求,推动残疾人事业再上新台阶。

(一)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发展道路。

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在回良玉副总理、邓朴方副主席的正确领导下,残疾人事业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了《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事业政策法规体系更加完备,残疾人社会保障、康复、教育、就业、扶贫、托养、文化体育、维权、无障碍等基本公共服务全面拓展,建立和完善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参与、残疾人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的工作机制。实践证明,我们走上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融合国际先进理念的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探索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发展道路,是三十多年来残疾人事业最重要的实践成果,也是我们在新时期仍须付出艰辛努力的历史任务。

党的十八大报告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描绘了美好的前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为改善残疾人状况、保障残疾人平等权利、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国民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的发展目标,将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更加雄厚的物质基础;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等基本要求,将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更加有利的政策环境;明确要求“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切实保障残疾人权益”,将残疾人两个体系纳入“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还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20残疾人小康实现程度仅为63.1%,与全国全面小康实现程度相差17个百分点;残疾人家庭人均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快速增加,残疾人与社会平均水平的绝对差距还有可能继续拉大;残疾人在康复、教育、就业、社会参与等方面还面临很多困难和障碍,残疾人事业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还相当突出。因此,我们决不能盲目乐观,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我们要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感,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发展道路,推动残疾人事业再上新台阶,帮助广大残疾人和全国人民一道实现幸福美好的“中国梦”,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做出新的贡献。

(二)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残疾人事业全局,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指导思想。我们要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更加自觉地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残疾人工作,提高残疾人事业科学化管理水平。

要更加自觉地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义,一心一意、聚精会神地推动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要更加自觉地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充分尊重残疾人的主体地位,注重发挥残疾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把改善残疾人状况、保障残疾人权益、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作为残疾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残疾人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残疾人工作的标准。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深刻认识残疾人事业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这一现实,加大公共资源投入,加强制度建设和制度衔接,努力缩小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实现残疾人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更加自觉地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更好地兼顾残疾人多元化的利益诉求,更好地统筹城乡区域残疾人事业的均衡发展,更好地将国内残疾人工作与履行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有机结合。

(三)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切实保障残疾人权益。

党的十八大明确要求“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切实保障残疾人权益”,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残疾人事业的战略任务。要认真实施《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和《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确保在20搭建起两个体系基本框架,到20实现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及均等化程度显著提高,推动各方面的制度安排更加定型、更加完善。

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一要努力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切实保障残疾人基本生存权。当前特别要解决好重度残疾人社会救助、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建设、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和危房改造等基本需求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残疾人,让每一个残疾人都过上体面的、有尊严的生活。

二要有效扩大公共服务供给,着力保障残疾人的发展权。要更加重视残疾人人力资源的开发,千方百计促进残疾人就业,努力增加残疾人收入,尽快缩小残疾人收入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要加快普及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不断提高残疾人受教育水平,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残疾人充分参与社会,为残疾人平等权利的实现和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三要努力推进制度定型,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要推动建立与经济发展和政府财力增长相适应的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增长机制,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服务供给模式。要抓紧制定实施各类残疾人服务机构设施建设、设备配置、人员配备、服务规范等标准,不断提高服务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水平。要建立残疾人公共服务需求表达、监测评价和监督问责机制,强化残疾人对公共服务供给决策及运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办残疾人需要、残疾人欢迎、残疾人满意的公共服务。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奋勇前进。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实现残疾人事业的跨越发展,促进残疾人状况的根本改善,帮助广大残疾人和全国人民一道共创共享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向党和人民、向广大残疾人及其亲属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残联发言稿范文】。

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全面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一年。残疾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统领残疾人事业全局,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对发展残疾人事业的要求,深入实施《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和《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改善残疾人状况,不断加强残联思想、组织和队伍建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迈出新步伐。要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深入实施《残疾人保障法》,营造自觉维护残疾人权益的社会环境。

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残疾人保障法》执法检查报告和立法后评估报告提出的建议和措施,认真研究解决残疾人权益保障中的突出问题,促进残疾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平等权利更好地实现。落实《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全面加强无障碍建设。推动《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制定进程和《残疾人教育条例》修订工作。指导地方完成《残疾人保障法》实施办法修订工作。广泛开展普法宣传,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发展残疾人事业、维护残疾人权益的法律意识。加强残疾人法律救助,做好残疾人信访工作。

(二)紧紧围绕《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和《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扎实推进两个体系建设。

各地要积极推动将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纳入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规划,并在国家规划的基础上拓展服务范围、提高基本标准、细化政策措施、落实保障工程、明确支出责任。要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实现残疾人两个体系与相关制度的有效对接,进一步分解任务、细化实施方案、量化评估指标,高质量完成业务领域工作,逐步实现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的全覆盖、均等化。

1.加强残疾人专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

落实残疾人社会保险补贴制度,帮助残疾人普遍加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推动辅助器具适配等更多残疾人康复医疗项目纳入城乡医疗保障范围。加大重度残疾人、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等困难残疾人家庭和低收入残疾人家庭的救助力度。全力推进贫困残疾人生活补助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建设。实施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加快发展残疾人托养服务。

2.全面推进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有效扩大公共服务供给。

制定实施残疾人康复机构管理指导意见,深化康复机构规范化建设。继续推进“建立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试点工作。加大康复人才培养工作力度,做好康复人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新职业申报。推动社区康复规范发展,着力加强残疾儿童家长学校工作。实施好残疾儿童康复等重点康复工程。开展0-6岁儿童残疾筛查工作试点,积极开展残疾预防。

启动“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攻坚计划”,逐步解决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就学问题,推进全面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九年义务教育。加强特教师资培养,组织实施“特殊教育学校二期建设规划”。做好盲文手语研究、规范和推广。继续实施彩票公益金和交通银行扶残助学项目。

完善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政策。落实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专产专营和政府采购优先等政策。切实推进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推动党政机关建立岗位预留制度;倡导用人单位积极开发适宜残疾人的就业岗位。完善残疾人就业奖励制度,对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单位给予奖励。积极扶持残疾人创业。加强残疾人职业培训,保障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普遍得到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

实施《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纲要(2011-年)》,加强对农村贫困残疾人务农生产的扶持,对从事特色种养殖业的残疾人在土地流转、农资补贴、农机具购置等各环节给予优惠。加强农村贫困残疾人金融服务,建立残疾人扶贫贷款风险担保机制。加强残疾人扶贫基地和专业合作社建设,辐射带动农村贫困残疾人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加大对农村残疾人转移就业的扶持力度,对外出务工的农村残疾人进行专项技能培训。开展农村贫困残疾人实用技能培训。继续实施彩票公益金农村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

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残疾人文化建设的意见》,推进残疾人文化服务制度化、系统化。继续开展残疾人文化周、残疾人文化进社区活动,组织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开展文化助残公益行动,推动残疾人文化产业发展,加强残疾人文化艺术对外交流,推进全国残疾人文化体育建设示范市创建。

继续实施“自强健身工程”。举办第三届“残疾人健身周”,推进残疾人自强健身示范点建设,普及推广残疾人体育健身项目和健身方法,研制残疾人体质测定标准。实现特奥运动员增长5万人的目标。组织群众性体育比赛,组团参加第10届冬季特奥运动会和第22届夏季聋奥会等国际赛事。加强残疾人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和运动员保障制度建设。

3.强化支撑条件,培育两个体系可持续发展机制。

加强专门协会和社区残协建设,活跃基层残疾人工作。深入探索社团法人体制下做好专门协会工作的模式,坚持工作重心向基层、农村倾斜,积极开展残疾人急需、受益面大、效果好的服务活动,探索建立单类残疾人服务示范点。落实全国城乡社区残疾人组织建设经验交流会的要求,深入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的意见》,制定残疾人专职委员工作规范,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推动城乡社区残疾人工作转型升级、更加扎实和活跃。

融入“学雷锋”和“三关爱”志愿服务大局,深入开展“关爱残疾人志愿服务阳光行动”。壮大助残志愿者队伍,落实注册志愿者登记管理制度,推进志愿助残活动的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支持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筹募资金和物资,为残疾人提供急需和切实的帮助。做好中国狮子联会工作。加强对残疾人社会组织的培育和能力建设,以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社会组织承担适合的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事项,鼓励社会资本和市场主体参与发展残疾人服务业,推动建立多元化的残疾人服务提供模式。

积极开拓资金来源渠道,加大残疾人事业经费保障力度;实施重点项目绩效考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制定残疾人康复和托养服务机构建设和服务标准。推进重大科技项目研究。全面启动残疾人人口综合数据库建设。规范统计工作,做好年度残疾人状况监测。研究建立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监测评价机制。继续推进对西藏、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地对口支援工作,支持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县)残疾人工作,促进城乡区域残疾人两个体系均衡发展。

积极参与和推进联合国“亚太残疾人十年(2013-2022年)”战略目标的实施。做好参加209月第68届联合国大会和关于残疾人融合发展的政府高级别会议的准备工作。积极开展对外残疾人人权对话和宣传。

(三)以各级残联换届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工作队伍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

依照《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章程》的规定,筹备召开中国残联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认真总结过去五年残疾人工作的成就和经验,对未来五年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做出部署。贯彻落实中组部加强残疾人工作干部队伍建设有关文件精神和中国残联的总体部署,如期圆满完成地方残联换届工作。

认真组织学习《人道主义的呼唤》,加强残联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和能力建设,恪守“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的职业道德。《人道主义的呼唤》已经出版四辑,收录朴方同志近30年来的重要文稿355篇,生动记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历程,总结了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规律,是朴方同志带领广大残疾人、残疾人工作者在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和实践人道主义思想、开创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发展道路的理论结晶。各级残联要认真组织学习《人道主义的呼唤》,结合落实《全国残联系统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和《中国残疾人事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进一步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使广大残疾人工作者切实提高思想理论水平、改进工作作风,为残疾人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蓬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途上,残疾人事业必将谱写新的辉煌篇章。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更加扎实的工作,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就,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残联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专业第五次全体会议范文(13篇)篇七

回顾这次大会,作为一名与会者,我深受启发。从激烈的讨论中了解到了公司发展方向,领悟到了能力与责任的紧密联系,更意识到了在未来的工作中需要发展自身的创新能力和领导力,参加本次大会是我收获最丰富的一次经历。

在本次大会上,我们就公司当前遇到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展开了深入的讨论。针对公司业绩下滑的状况,我们积极探索了解决方案,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同时,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也进行了充分讨论,加强了对市场趋势的了解。更重要的是,会议期间我们充分发挥了团队协作的力量,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第三段:反思自身表现。

回顾这次大会,我发现自己在表达能力上还需加强。在小组讨论时,我未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思路,更没有与其他组员展开有效沟通。这次会议让我意识到了自己在团队中的不足,并深刻认识到沟通交流在团队合作中的重要性。

第四段:提高工作能力。

会议上,我们探讨了公司未来发展需求的领域,这些需要我们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领导力。因此,我认识到了进一步完善自身素质的必要性。在未来工作中,需要提高自己对各类新技术的学习把握能力,以及通过学习和反思提高自己领导协调能力。

第五段:砥砺前行。

本次大会不仅让我深刻认识到自身在团队中的不足,更展示了公司团队的凝聚力与智慧。这些沐浴在合作与探讨之中的灵感将指引着我们前进。期待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充分应用所学知识,推动公司的进步与发展,不断砥砺前行。

专业第五次全体会议范文(13篇)篇八

尊敬的各位家长、来宾:

大家好!

在第六个国际孤独症日到来之际,作为系列活动之一,康纳洲在这里隆重召开大讲堂开班仪式和以家长为主体的高峰论坛具有特殊的意义。在此,我谨代表中国残联对大讲堂开班和本次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莅临本次论坛的各位家长和各位嘉宾,向关心和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每年的国际孤独症日,全世界的孤独症家长和专业人士都会集合在一起,为这个特殊的公益节日举行纪念活动,为孤独症人士的公平权益和社会福利进行倡导和呼吁。中国残联从年开始,已经连续举办了五次大型活动。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顾秀莲、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教育部、卫生部、民政部和中国残联的许多领导同志都多次参加了会议。今天见到许多新老朋友,我感到分外亲切,特别感谢家长朋友们在这份崇高的事业中执着的坚守和默默的奉献!

孤独症与其他各类精神疾患明显不同,由于它发病于儿童早期,抢救性康复期较短,错过以后很难补救;同时,孤独症的核心症状是持续性的,终生需要康复并且终生需要健全人的照顾;孤独症患者大多为多重残疾。但科学和实践不断证明,孤独症人士潜力的开发极具价值,甚至刻板重复的特点都可以为他们的庇护性就业带来很大的可开发性。因而,研究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方法的科学化和本土化,孤独症人士生命全程各个阶段实现终身康复的衔接性和系统性,早期筛查、早期诊断的社区化和常态化,以及政策的完整性、科学性和普惠性,是我们的政府、社会和相关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从我国发现第一例孤独症算起已经过了三十年。为了帮助孤独症儿童和家庭,经过多方努力,我们国家在残疾人事业“十一五”期间把孤独症正式列入精神残疾之列;相继落实了31个试点地市残联系统的孤独症康复机构建设;组织编写了《机构评估标准》和《教育心理评估标准》,实现了行业标准“零的突破”;2009年中国残联又与财政部共同启动了“阳光家园—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托养服务项目”;在政策方面,中国残联在“十一五”期间争取国家财政每年拿出3600万元救助1200名困难孤独症儿童,各地也相继出台了许多针对孤独症或包括孤独症在内的补贴和救助政策;在组织方面,成立了中国精协孤独症工作委员会,为“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建立了一个快捷的管道,为孤独症人群的“服务、代表、维权”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工作平台。

在孤独症服务方面,目前主要的工作力量来自于民间和社会组织。特别是“第一代”家长,为孤独症服务奠定了很好的社会基础。为了做好孤独症服务工作,中国残联曾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对民间社会组织做过调查和摸底。中国残联是一个集“代表、服务、管理”于一体的人民团体。加强对孤独症社会组织管理也是中国残联一个重要的工作内容。去年,中国残联正式发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时三年的孤独症服务机构自强自律创建活动,为机构与残联之间搭建一个很好的平台,为各级政府购买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机构发展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各类服务机构通过活动加强自身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增强公信力并扩大影响力,对于孤独症服务行业整体实力和形象的塑造具有积极的和现实的意义。

“十二五”期间,孤独症服务仍然是中国残联工作中一个重要的方面。王新宪理事长特别强调要“加强孤独症儿童的抢救性康复工作”。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做好摸清孤独症儿童底数、规范康复机构建设、培训康复专业人员等基础工作,为孤独症康复工作全面、规范开展创造条件。”下一步,中国残联有关孤独症工作的初步设想主要有:一是加强机构建设,支持全国33个省级、66个地级市孤独症儿童康复机构建设。同时,将鼓励和扶持具备一定规模、康复效果较好的民办机构。二是在全国20个城市开展孤独症儿童融合式社区家庭康复试点工作。三是由国家财政五年内拿出4.3亿元,每年为2万名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训练补贴,目前“七彩梦”计划已经启动。四是中国残联康复部将重点抓好调查摸底、机构建设、人员培训和标准、方法、规范的制定等基础性工作。今年上半年,与英国剑桥大学孤独症研究中心合作项目已经启动,双方将开展为期三年的合作,进行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流行病学研究,分级培训专业人员,引进和推广先进的筛查、诊断和康复工具等。五是中国残联组联部将以中国精协孤独症(工作)委员会为试点,加强对民办组织的服务与管理。此外,将与残联内部相关部门共同探讨公办与民办机构评估标准和准入条件的衔接;积极推动建立政府向残疾人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机制;制订残疾人社会组织评估考核奖励办法,纳入国家对社会组织的评估、考评、考核范围;等等。

总之,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残联越来越多地重视孤独症服务。“十二五”开局以来,已有广东、江苏、浙江等发达省份出台了针对孤独症的新政策和新措施。其中江苏省的托养就业机构建设力度很大,已有南京、常州等民办孤独症服务机构中标,大龄托养和庇护性就业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相信一些省市残联先进的服务理念和服务经验,一定会呈燎原之势,未来几年,中国残联在孤独症服务方面一定会取得跨越式发展。

在中国的孤独症社会服务中,家长和社会组织是一支重要力量。作为中国残联推动孤独症服务工作的重要措施,中国精协孤独症委员会成立五年来主要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在全国范围内发挥了独特的核心影响力,建立了快速反映诉求的通道。几年来,中国精协孤独症委员会多次提出的一些建议,都引起了中国残联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重视,委员会的工作越来越深入地介入了中国残联相关业务部门的工作,使孤独症服务和权益保障不再停留在仅仅民间呼吁的层面,使我们的家长和机构多年奔走和争取的权益能够有效地体现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文件之中。各地家长组织也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今天,有5位家长要在论坛上进行演讲。他们的经历和他们的贡献可以证明,家长和社会组织是推动孤独症服务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推手,依靠家长和社会组织做好孤独症服务工作也应该是今后工作开展的方向。

经民政部批准,去年11月,中国残联五大协会组织已经全部成为独立法人,今后中国精协孤独症委员会的工作也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取得实质性的进步。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为孤独症人群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建立起良好的环境与氛围。

各位同志,各位朋友,当前是中国历史上孤独症服务事业发展的最好时机。党的十八提出“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切实保障残疾人权益”的号召。近一个时期以来,中国残联党组正在围绕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着手研究今后一个时期切实解决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特别是增加残疾人收入的大问题。目前,各级党委和政府越来越多地重视残疾人事业,重视对孤独症人士的服务,这使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孤独症服务事业一定会在“十二五”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让我们团结起来,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加强对孤独症问题的研究和探索,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更加努力的行动,为迎接中国孤独症服务的更大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残联发言稿范文】。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极大鼓舞和推动了志愿助残工作的深入开展。一年来,我们以融入“学雷锋”和志愿服务工作大局为根本,以落实中央文明办等7部门《关于组织开展“关爱他人——爱幼助残志愿服务行动”的通知》为重点,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助残工作:联合中央文明办等15家单位开展“关爱他人——志愿助残阳光行动”主题日活动,着力提升“志愿助残阳光行动”品牌影响力;发挥广州亚残运会志愿助残后续效应、联合中央电视台录制“星光大道·全国助残日特别节目”等,普及志愿助残理念,积极营造全社会扶残助残浓厚氛围;开展农村社区残协志愿助残试点,扩大志愿助残服务覆盖面,将志愿助残逐步延伸至广大农村地区;举办全国志愿助残工作培训班、推广广州等城市的志愿助残典型经验,进一步提高志愿助残服务水平和能力。各地志愿助残工作有声有色,蓬勃发展,组织网络基本形成,队伍不断壮大,效能日益显现,服务更加贴近残疾人的个性需求。截至目前,全国已有助残志愿者联络站30余万个,注册助残志愿者700多万人,受助残疾人5000多万人次。

今年,我们将按照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的统一部署“重点组织好体现人文关怀的关爱老幼弱残志愿服务行动”、“扎实开展助残志愿者等个性志愿服务活动”,着力推进志愿助残工作制度化,努力完成《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的年度任务,推动实现“十二五”末注册助残志愿者达到1000万人,受助残疾人达到1.5亿人次的总体目标。

一、加强制度建设,着力形成志愿助残长效机制。进一步将志愿助残融入志愿服务工作大局,积极纳入中央文明办有关文明城市和文明单位测评体系、志愿服务管理运行体系和表彰激励体系;制定下发《全国助残志愿者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不断完善助残志愿者招募注册、服务对接、组织管理、评价激励等制度;继续做好助残志愿者统计台帐报告工作;研究探索网络注册和服务信息平台建设,试行“志愿者阳光信息卡”,逐步建立志愿助残长效机制。

二、延伸服务领域,着力转变志愿助残工作重心。继续实施农村社区(村)志愿助残试点项目,扩大试点范围,推动志愿助残工作进一步向基层延伸,向农村倾斜;着重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等涉及残疾人民生的领域开展志愿助残活动,帮扶残疾人脱贫增收;强化“一助一”、“多助一”、“服务直通车”、“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等志愿助残形式,推动志愿助残到人到户,实现工作重心向个性化、项目化、常态化转变。

三、加大品牌创新和典型宣传,着力普及志愿助残理念。以组织开展20“关爱他人——志愿助残阳光行动”主题日活动为契机,指导地方不断创新志愿助残品牌;及时发现并推广地方志愿助残工作先进典型和有益模式;继续落实近年来中央文明办等相关部门关于加强志愿助残工作的有关精神和“关于开展志愿助残主题活动的通知”要求,重点做好节假日等重要时段和车站、机场等重要场所的志愿助残工作;积极创造条件,组织有能力、有意愿的残疾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回报社会,展示风采,形成志愿助残工作特色;组织出版志愿助残知识读本等系列培训教材,弘扬人道主义精神,普及志愿助残理念,提高志愿助残服务水平。

会后,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今天的会议精神,进一步推动全国残联系统志愿助残工作的深入开展,为广大残疾人朋友提供更加优质实效的个性化志愿服务。

【残联发言稿范文】。

各位委员:

我受中国残联执行理事会的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2012年是我国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党的十八大开启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伟大征程,揭开了共创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未来的新篇章。2012年,残疾人事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各方面工作取得新成效,广大残疾人得到新实惠。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积极推进立法和执法检查,残疾人事业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

今年5月至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残疾人保障法》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这是《残疾人保障法》实施以来,第一次全国范围内的执法检查和社会法领域的第一个立法后评估项目,进一步提高了《残疾人保障法》的执行效力,增强了政府和社会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法制观念,对于切实保障残疾人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国务院在今年7月颁布了《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行政法规,标志着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步入了法制化轨道,不仅有助于保障残疾人、老年人、伤病人等特殊群体参与社会生活权益,而且将惠及全体社会成员,进一步提升城乡宜居质量和人文环境。

《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送审稿)已经完成部门协商并上报国务院。在《精神卫生法》、《民事诉讼法》、《劳动合同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14部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过程中,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残疾人权益保障的意见和建议,从立法源头维护了残疾人的权益。25个省(区、市)完成了《残疾人保障法》实施办法新一轮的修改工作,为当地依法发展残疾人事业、维护残疾人权益提供了法制保障。

落实国家“六五”普法规划和《残联系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深入开展残疾人事业普法宣传。充分发挥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协调机制作用,推动形成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网络。以解决问题为本,扎实做好残疾人信访工作,解决了一批重大残疾人信访案件。

(二)贯彻《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夯实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基础。

国务院于2012年7月印发《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规划”将残疾人公共服务确定为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九个组成部分之一,提出了“十二五”时期的主要任务、国家标准和保障工程,为两个体系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河北、四川等地在推进地方规划编制、建立残疾人公共服务标准、完善残疾人服务提供模式等方面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一年来,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取得显著进展: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突破。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政府补贴制度全面落实,残疾人社会保险参保率稳步提高。截至2012年10月,269.1万城镇残疾职工参加了各类社会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地区参保残疾人数分别达到327.2万和1694.9万。215.1万城镇残疾人和667.4万农村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残疾人低保家庭救助水平得到提高。河南、湖北将重度残疾人普遍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向残疾人发放专项福利补贴步入常规化、制度化。内蒙古、安徽、海南、青海、宁夏等省(区、市)建立了贫困(或重度)残疾人生活补助制度,江苏等地建立了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上海等地建立了辅助器具补贴制度。资助12.3万户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为52.2万残疾人发放了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个部门共同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残疾人托养服务的意见》,对多种形式发展残疾人托养服务、加强服务管理及加快服务专业化等做出了明确规定,为推动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全国已建残疾人集中托养服务机构和日间照料机构6286个,以机构和居家托养等多种形式为66万名残疾人提供了托养服务,其中37.5万人接受了“阳光家园计划”的年度资助。

康复工作取得新成绩。在全国2732个县(市、区)开展社区康复,举办残疾儿童家长学校,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有了质的提升。以中国残联与广东省人民政府、辽宁省人民政府签署国家辅具区域中心建设协议为标志,有力带动了省、市、县级辅具机构建设和适配服务,具有辅具适配功能的服务车活跃在31个省(区、市)、84个地(市)的农村地区,为残疾人提供上门服务,已提供辅具110万件(套)。持续开展精神病防治工作,进行重性精神病人服用二代药试点,浙江等地逐步对适应人群全面开放。完成助听器验配和人工耳蜗植入9000例。通过实施重点康复工程与合作项目,575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康复。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明显,培养公共卫生康复管理硕士和康复医学学科带头人530名、辅助技术工程师646名,培训社区康复协调员20万名。残疾人参加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比例稳定在97.4%和83.6%。残疾预防工作有了新进展,脑瘫、孤独症预防与康复研究开始起步。举办第六届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暨康复博览会,17个国家和地区260余个企业8000余种产品参展,3天内达11万人参观;举办第七届北京康复国际论坛,17个国家22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发表论文520余篇,促进了康复学术水平的提高。

残疾人受教育权利得到更好的保障。积极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1万余名残疾儿童得到国家资助。教育部、中国残联共同建立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通报制度,首次通报20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82834名,各地积极采取措施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北京等地努力推进残疾儿童少年融合教育。启动实施“特殊教育学校二期建设规划”,支持特殊高等师范教育院校、残疾人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建设。今年共有8091名残疾考生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手语和盲文研究首次列入国家语委“十二五”科研规划国家级课题,开展“国家通用手语标准”、“国家通用盲文标准”重大课题研究工作。

残疾人就业规模保持稳定。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残联共同印发了《关于加强残疾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残联举办了全国残疾人岗位精英职业技能竞赛和“就业援助月”活动。实施了残疾人就业和职业培训实名制统计管理。连续三年组织盲人医疗按摩人员从医资格考试,完善《盲人保健按摩管理办法》,简化盲人保健按摩机构资格认定的行政审批程序,加强对盲人就业的扶持。山东、云南、湖南、黑龙江垦区等地完善残疾人就业优惠政策、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营造有利社会环境,有效地促进了残疾人就业和创业。截至2012年10月,共为36.4万人次残疾人提供职业技术培训,城镇新安排残疾人就业27.5万人;城镇就业残疾人达到431万,1752.7万农村残疾人在业。

农村残疾人扶贫显著加强。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对未来十年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做出全面部署。开展农村贫困残疾人摸底调查,建立了贫困残疾人信息管理系统。加大社会扶贫力度,中组部、商务部、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残联共同实施农村基层党组织助残扶贫项目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助残扶贫项目,开展选聘农村贫困残疾人担任农家书屋管理员工作。吉林、江西、广西、重庆、陕西等地加强扶贫政策衔接、创新扶贫方式,在促进残疾人增收、改善残疾人生活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12年10月,共扶持125万农村贫困残疾人脱贫,为74.8万农村残疾人提供实用技术培训,为14万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危房改造。

残疾人文化体育生活更加丰富活跃。中宣部、发展改革委等11部门共同印发《关于加强残疾人文化建设的意见》,将残疾人文化体育工作全面纳入国家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强调在为残疾人提供均等文化体育服务的同时,广泛开展个性化服务,对残疾人文化创业、体育健身等给予特别扶持。继续开展残疾人文化周、残疾人体育健身周、全国特奥日、残疾人文化进社区等群众性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举办了两岸四地残疾人文化艺术展览会。推进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员培训和自强健身示范点建设。福建等地积极开展富有地方特色的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

无障碍环境建设取得多方面进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修订发布《无障碍设计规范》国家标准。铁道部加快推进铁路旅客车站和列车无障碍改造。公安部自2012年9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12110短信报警求助服务,方便听力、言语残疾人在特殊情况下报警求助。中国银监会、中国银行业协会加强和改进银行业对残疾人的无障碍金融服务。药品标签及说明书盲文标注工作取得进展。中央电视台在领导同志作十八大报告、政府工作报告等直播中全程配置手语翻译。中国残疾人服务网与央视网合作开展面向聋人的春晚文字加视频直播网上服务。

财力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科技、信息化、理论研究等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加强。2012年度中央财政直接支持地方残疾人事业发展资金22.63亿元,其中,对28个省(区、市)的28个康复中心和13个托养中心项目进行设施建设和设备补助,贵州等8个省(区、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中国残联第一个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国残疾人信息无障碍关键技术支撑体系及示范运用》通过验收,第二个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国残疾人康复服务平台研发及应用示范》已经启动。全国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库已收录3599万残疾人基础信息,约占全国残疾人总数的41.9%,数据综合服务效益显著。发布2011年度全国残疾人状况监测报告,完成2012年度现场调查工作。举办了第六届残疾人事业发展论坛,《残疾人研究》杂志影响力扩大。残疾人事业理论与实践研究取得新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残疾预防对策研究》基本完成。

推进不同区域两个体系建设均衡发展。国务院残工委与财政部、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西藏、新疆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加强对西藏、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残疾人工作的政策倾斜和对口支援。根据国务院有关要求,研究制定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县)残疾人工作的政策措施。开展两个体系建设省级试验区和专项工作试点城市阶段性评估调研,为各地提供借鉴经验。

(三)着力推动助残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发展,为残疾人事业注入新活力。

“关爱残疾人”纳入全社会“学雷锋”和“三关爱”长效活动。中国残联与中央文明办等部门共同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关爱他人——爱幼助残志愿服务行动”的通知》并举办系列主题活动,支持农村社区残协开展志愿助残工作。制定《全国助残志愿者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志愿者网络注册,推动志愿助残工作向规范管理发展。目前,助残志愿者已发展到700万人,建立助残志愿者联络站30多万个,受助残疾人510万、3160多万人次。制定关于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兴办残疾人康复和托养机构的政策措施,支持引导残疾人社会组织参与残疾儿童康复、《残疾人权利公约》履约审议等工作。社会慈善活动更加活跃,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年度筹集资金和物资折合人民币3.49亿元,公益项目支出人民币3.05亿元。中国狮子联会积极支持实施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盲人文化服务等残疾人服务项目。天津、山西等地培育残疾人事业慈善品牌。社会力量的参与为残疾人事业发展增添了不竭动力。

(四)深入实施“强基育人”工程,残疾人组织自身建设取得新进展。

召开全国城乡社区残疾人组织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进一步加强城乡社区残协建设,推动社区残疾人组织建设实现从“有”向“好”转变。目前,全国95.1%的农村社区(村)和97.3%的城市社区已建立残协,乡(镇、街道)、村(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队伍达到60.6万人。全国城乡社区(村)残协组织基本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残疾人组织体系基本形成。

专门协会工作更加活跃。各协会着重素质和能力建设,促进融合发展,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协会组织,发挥自身特点优势,开展了残疾人无障碍活动、培育社会组织、文化服务、就业创业、对外交流等工作。

中组部印发了《关于在地方残疾人联合会换届中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工作干部队伍建设的通知》,明确了加强残疾人工作干部队伍建设的目标和政策措施。指导地方换届工作平稳有序地开展。目前,乡镇(街道)残联换届全面完成,近70%的县级残联完成换届任务。黑龙江、甘肃等地在换届过程中着力加强自身建设,为残疾人工作提供有力组织保障。制定实施《全国残联系统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11-年)》。中国残联与中央党校联合举办省级残联负责同志参加的残疾人工作专题研讨班,举办了全国优秀残疾人骨干培训班。

(五)圆满完成伦敦残奥会参赛和《残疾人权利公约》履约审议,残疾人事业国际影响力得到新提升。

中国残奥代表团在第14届残奥会上以95枚金牌、231枚奖牌位居金牌、奖牌榜首位,实现了残奥会“三连冠”,创造了中国残疾人体育的新辉煌。党中央、国务院向代表团发出贺电,海外媒体以“伦敦之王”和“中国时刻”盛赞中国残疾人运动员的突出表现和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巨大成就。

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于今年9月在日内瓦对我国履行《残疾人权利公约》情况的首次报告进行审议。委员会在结论性意见中充分肯定我国为履行《公约》所做出的积极努力,高度评价我国在残疾人扶贫、无障碍环境、残疾儿童保护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并就进一步完善残疾人事务法律法规,加强和改进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以及建立履约监督机制等提出建议。我们将以开放的态度积极吸收其建设性意见,促进《公约》的全面履行,更好地维护和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

成功举办“消除障碍·促进融合”国际论坛并发表北京宣言。回良玉副总理、邓朴方副主席到会致词,深刻阐述了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的立场,呼吁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保障残疾人平等权利,实现公正、包容、惠及所有人的发展。参与支持联合国亚太经社会第三个“亚太残疾人十年(2013-2022年)”活动,张海迪主席荣获联合国亚太经社会颁发的“亚太残疾人权利领袖奖”。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高度评价中国政府和残疾人组织在中国及国际残疾人事务中的引领作用。

艰辛的工作历程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是残疾人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一年来,中央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对残疾人事业具有长远性、根本性意义的政策、法规和文件。地方党委、政府把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政策、措施操作性强,解决了大量残疾人迫切希望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广大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的团结奋斗是残疾人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一年来,主席团成员深入基层倾听残疾人呼声,研究破解发展难题。地方残联工作生动活泼、锐意进取,创造出许多新鲜经验,极大地丰富了残疾人工作实践。广大残疾人工作者求真务实、忘我工作,在各自的岗位上创造了新的业绩。在这里,我代表中国残联执行理事会,向同志们致以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一年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我将在第二部分进一步加以阐述。我们一定要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以对残疾人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专业第五次全体会议范文(13篇)篇九

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同心同德,顽强奋斗,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审度时宜,虑定而动,天下无不可为之事”。“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恢弘的远景目标、壮阔的绚丽蓝图,需用接续奋斗和砥砺拼搏来实现。奋进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要做昂扬向上的有志青年,心如磐石坚,志气存高远,不负青春,不负时代。

心怀“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爱民志,绘浓“十四五”蓝图的人民底色。“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十四五”从规划开门问策始,到专家座谈会商议,再到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规划建议,始终不变的大原则便是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作奋斗目标。迈步新征程,要时时牢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核心思想。“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广大党员干部要挑起为人民奋斗的担子、俯下为人民服务的身子、迈出为人民解忧的步子,厚植体民之情、永葆爱民之心,以勤执笔、以实磨墨、以真布砚,绘浓“十四五”蓝图的人民底色,让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成色更透更足。

心兼“以天下事为己任,以报国心为夙求”的报国志,创造“十四五”远景的大国奇迹。《论语》曾教导“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任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回望我国奋斗史,前有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捐躯赴难得以守邦固本,后有时代英雄斗困难、除危机,奋勇拼搏方得事业进步。如今,“十三五”规划收官在即、全面建设小康胜利在望,“十四五”谋篇启航整装待发,十四亿人的大国正以崭新的姿态和昂扬的斗志开启辉煌壮阔的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身为基层先锋“模范兵”,更要当好新时代的“拓荒牛”和“领头雁”,时刻高举“我是党员我先上”的冲锋号旗帜,始终铭记“愿以此生常报国”的高远志向,用艰苦奋斗、敢闯敢干,再度创造让世人瞩目的“中国奇迹”。

心持“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民族志,砥砺“十四五”征途的民族风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历经磨难始终不坠青云之志,栉风沐雨始终不改为民初心,不畏苦难、矢志进取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更是傲然立世的风骨。正是这“高远、坚定、纯粹”的民族之志,实现了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迈向强起来的光明前景。如今我们比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广大党员干部身为新时代的奔涌“后浪”,要有奔赴“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坚定内力、要持“如今迈步从头越”的决心韧劲、要怀“扶摇直上九万里”的昂扬斗志,砥砺“十四五”征途之上的民族风骨,为伟大事业贡献力量。

专业第五次全体会议范文(13篇)篇十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此次全会是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为国家的发展把准了方向、定好了目标、绘就了蓝图、指明了路径。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研学“公报”精神之后,找寻到了发展的三个“法宝”。

法宝一:坚持党的领导,要一以贯之,扎深发展之“根”。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公报中提及“领导”两字有6处,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党的领导是中国这艘大船乘风破浪、坚毅前行的根本保障,有了党的领导,就有了“聚沙成塔”的凝聚力和“众星拱月”的向心力,才能在防疫、防汛、经济发展等大考面前答好题、得高分。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更加错综复杂,党员干部要将党的领导这一根本和命脉深深地扎进心底,融入到血液中,在不断提高政治能力,增强斗争本领的同时主动抵御各种诱惑,时时处处拥护党的地位、维护党的权威、展现党的形象。

法宝二:坚持为民宗旨,要一心一意,壮大发展之“茎”。“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习近平总书记时刻提醒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人民”一词在全会报告中出现了23次,体现了党坚持人民至上不动摇。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安排部署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一系列重大任务,在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城镇新增就业超过6000万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等数据面前,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变的初心使命和始终如一的为民情怀。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一切发展的依归,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定不移走好群众路线,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法宝三:坚持事业为上,要一往无前,繁茂发展之“叶”。“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起航正当时。”改革开放40余年来,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但在农业基础、生态环保、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同人民群众的期许还存在着差距。对标对表发展要求,党员干部要不断提升改革创新能力,坚持事业为上,增强干事创业本领,善于在危机中遇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彻底摆脱“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的困境,真正成为推动发展的“行家里手”。

作为新时代的干部,必须用好“坚持党的领导、恪守为民情怀、坚持事业为上”三大“法宝”,在工作中苦干实干,奋发有为,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本领在新征程上闯关夺隘,用实际行动展现党员干部的担当作为,不断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添砖加瓦。

专业第五次全体会议范文(13篇)篇十一

解贪腐之“毒”应该这么做!

近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确保“十四五”时期目标任务落到实处。结合近日学习的《忏悔实录ix》,我深深地感受到要解贪腐之“毒”,需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规范用权、抓实重点环节上下足功夫。

坚定理念信念,把牢“方向盘”。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拧紧思想总开关、把握信仰方向盘”至关重要。原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党委委员、副厅长王平在忏悔中指出,“在人生的竞技场上败下阵来,被糖衣炮弹所击中,我渐渐地迷失了自我,丢掉了理想、丢掉了信念,忘记了初心,忘了一个共产党人的神圣的使命”。我们作为党员干部要坚守初心和使命的方向不动摇,始终做好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不辜负党和国家对我们的期望,不辜负组织对我们的重托。

强化规范用权,念好“紧箍咒”。管在日常、严在经常。党员干部要把“抓常”与“抓长”相结合,注重手中权力的的规范性尤其重要。川投集团原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高淳在忏悔中指出,“我主观上没有正确理解权力是谁赋予给你的,是组织和人民,权力为了你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自己的思想开始腐化堕落,这就是走向灭亡的第一步”。我们要清晰地认识到权力是一把看不见的双刃剑,为公则交口称赞,为私则身败名裂,要时刻谨记“道路千万条,廉洁第一条”,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念好手中权力“紧箍咒”,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

抓实重点环节,筑牢“生命线”。细读《忏悔实录ix》中12个真实案列,一声声来自铁窗的自责,一滴滴悔罪的眼泪深深震撼着我的内心,一点点抛弃理想信念,一步步深入腐败的深渊,使我深深领会到一个违法违纪案件的发生绝不是偶然的,是理想信念不坚定、权力监督缺失、自身要求不严格等多种因素造成的结果。党员干部要夯实理想信仰根基、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持依法依规用权,一个节点一个节点的坚守,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全面从严治党工作。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以《忏悔实录ix》中的反面教材为警示,敲响敬畏法纪、敬畏人民的长鸣之钟,绷紧廉洁自律、拒腐防变之弦。

专业第五次全体会议范文(13篇)篇十二

各位委员:

我受中国残联执行理事会的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20xx年是我国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党的xx大开启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伟大征程,揭开了共创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未来的新篇章。20xx年,残疾人事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各方面工作取得新成效,广大残疾人得到新实惠。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积极推进立法和执法检查,残疾人事业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

今年5月至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残疾人保障法》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这是《残疾人保障法》实施以来,第一次全国范围内的执法检查和社会法领域的第一个立法后评估项目,进一步提高了《残疾人保障法》的执行效力,增强了政府和社会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法制观念,对于切实保障残疾人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国务院在今年7月颁布了《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行政法规,标志着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步入了法制化轨道,不仅有助于保障残疾人、老年人、伤病人等特殊群体参与社会生活权益,而且将惠及全体社会成员,进一步提升城乡宜居质量和人文环境。

《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送审稿)已经完成部门协商并上报国务院。在《精神卫生法》、《民事诉讼法》、《劳动合同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14部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过程中,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残疾人权益保障的意见和建议,从立法源头维护了残疾人的权益。25个省(区、市)完成了《残疾人保障法》实施办法新一轮的修改工作,为当地依法发展残疾人事业、维护残疾人权益提供了法制保障。

落实国家“六五”普法规划和《残联系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深入开展残疾人事业普法宣传。充分发挥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协调机制作用,推动形成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网络。以解决问题为本,扎实做好残疾人信访工作,解决了一批重大残疾人信访案件。

(二)贯彻《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夯实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基础。

国务院于20xx年7月印发《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规划”将残疾人公共服务确定为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九个组成部分之一,提出了“”时期的主要任务、国家标准和保障工程,为两个体系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河北、四川等地在推进地方规划编制、建立残疾人公共服务标准、完善残疾人服务提供模式等方面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一年来,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取得显著进展: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突破。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政府补贴制度全面落实,残疾人社会保险参保率稳步提高。截至20xx年10月,269.1万城镇残疾职工参加了各类社会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地区参保残疾人数分别达到327.2万和1694.9万。215.1万城镇残疾人和667.4万农村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残疾人低保家庭救助水平得到提高。河南、湖北将重度残疾人普遍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向残疾人发放专项福利补贴步入常规化、制度化。内蒙古、安徽、海南、青海、宁夏等省(区、市)建立了贫困(或重度)残疾人生活补助制度,江苏等地建立了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上海等地建立了辅助器具补贴制度。资助12.3万户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为52.2万残疾人发放了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个部门共同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残疾人托养服务的意见》,对多种形式发展残疾人托养服务、加强服务管理及加快服务专业化等做出了明确规定,为推动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全国已建残疾人集中托养服务机构和日间照料机构6286个,以机构和居家托养等多种形式为66万名残疾人提供了托养服务,其中37.5万人接受了“阳光家园计划”的年度资助。

康复工作取得新成绩。在全国2732个县(市、区)开展社区康复,举办残疾儿童家长学校,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有了质的提升。以中国残联与广东省人民政府、辽宁省人民政府签署国家辅具区域中心建设协议为标志,有力带动了省、市、县级辅具机构建设和适配服务,具有辅具适配功能的服务车活跃在31个省(区、市)、84个地(市)的农村地区,为残疾人提供上门服务,已提供辅具110万件(套)。持续开展精神病防治工作,进行重性精神病人服用二代药试点,浙江等地逐步对适应人群全面开放。完成助听器验配和人工耳蜗植入9000例。通过实施重点康复工程与合作项目,575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康复。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明显,培养公共卫生康复管理硕士和康复医学学科带头人530名、辅助技术工程师646名,培训社区康复协调员20万名。残疾人参加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比例稳定在97.4%和83.6%。残疾预防工作有了新进展,脑瘫、孤独症预防与康复研究开始起步。举办第六届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暨康复博览会,17个国家和地区260余个企业8000余种产品参展,3天内达11万人参观;举办第七届北京康复国际论坛,17个国家22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发表论文520余篇,促进了康复学术水平的提高。

残疾人受教育权利得到更好的保障。积极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1万余名残疾儿童得到国家资助。教育部、中国残联共同建立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通报制度,首次通报20xx年度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82834名,各地积极采取措施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北京等地努力推进残疾儿童少年融合教育。启动实施“特殊教育学校二期建设规划”,支持特殊高等师范教育院校、残疾人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建设。今年共有8091名残疾考生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手语和盲文研究首次列入国家语委“”科研规划国家级课题,开展“国家通用手语标准”、“国家通用盲文标准”重大课题研究工作。

残疾人就业规模保持稳定。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残联共同印发了《关于加强残疾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残联举办了全国残疾人岗位精英职业技能竞赛和“就业援助月”活动。实施了残疾人就业和职业培训实名制统计管理。连续三年组织盲人医疗按摩人员从医资格考试,完善《盲人保健按摩管理办法》,简化盲人保健按摩机构资格认定的行政审批程序,加强对盲人就业的扶持。山东、云南、湖南、黑龙江垦区等地完善残疾人就业优惠政策、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营造有利社会环境,有效地促进了残疾人就业和创业。截至20xx年10月,共为36.4万人次残疾人提供职业技术培训,城镇新安排残疾人就业27.5万人;城镇就业残疾人达到431万,1752.7万农村残疾人在业。

农村残疾人扶贫显著加强。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纲要(20xx-20xx年)》,对未来十年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做出全面部署。开展农村贫困残疾人摸底调查,建立了贫困残疾人信息管理系统。加大社会扶贫力度,中组部、商务部、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残联共同实施农村基层党组织助残扶贫项目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助残扶贫项目,开展选聘农村贫困残疾人担任农家书屋管理员工作。吉林、江西、广西、重庆、陕西等地加强扶贫政策衔接、创新扶贫方式,在促进残疾人增收、改善残疾人生活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xx年10月,共扶持125万农村贫困残疾人脱贫,为74.8万农村残疾人提供实用技术培训,为14万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危房改造。

残疾人文化体育生活更加丰富活跃。中宣部、发展改革委等11部门共同印发《关于加强残疾人文化建设的意见》,将残疾人文化体育工作全面纳入国家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强调在为残疾人提供均等文化体育服务的同时,广泛开展个性化服务,对残疾人文化创业、体育健身等给予特别扶持。继续开展残疾人文化周、残疾人体育健身周、全国特奥日、残疾人文化进社区等群众性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举办了两岸四地残疾人文化艺术展览会。推进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员培训和自强健身示范点建设。福建等地积极开展富有地方特色的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

无障碍环境建设取得多方面进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修订发布《无障碍设计规范》国家标准。铁道部加快推进铁路旅客车站和列车无障碍改造。公安部自20xx年9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12110短信报警求助服务,方便听力、言语残疾人在特殊情况下报警求助。中国银监会、中国银行业协会加强和改进银行业对残疾人的无障碍金融服务。药品标签及说明书盲文标注工作取得进展。中央电视台在领导同志作xx大报告、政府工作报告等直播中全程配置手语翻译。中国残疾人服务网与央视网合作开展面向聋人的春晚文字加视频直播网上服务。

财力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科技、信息化、理论研究等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加强。20xx年度中央财政直接支持地方残疾人事业发展资金22.63亿元,其中,对28个省(区、市)的28个康复中心和13个托养中心项目进行设施建设和设备补助,贵州等8个省(区、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中国残联第一个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国残疾人信息无障碍关键技术支撑体系及示范运用》通过验收,第二个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国残疾人康复服务平台研发及应用示范》已经启动。全国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库已收录3599万残疾人基础信息,约占全国残疾人总数的41.9%,数据综合服务效益显著。发布20xx年度全国残疾人状况监测报告,完成20xx年度现场调查工作。举办了第六届残疾人事业发展论坛,《残疾人研究》杂志影响力扩大。残疾人事业理论与实践研究取得新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残疾预防对策研究》基本完成。

推进不同区域两个体系建设均衡发展。国务院残工委与财政部、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西藏、新疆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加强对西藏、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残疾人工作的政策倾斜和对口支援。根据国务院有关要求,研究制定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县)残疾人工作的政策措施。开展两个体系建设省级试验区和专项工作试点城市阶段性评估调研,为各地提供借鉴经验。

(三)着力推动助残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发展,为残疾人事业注入新活力。

“关爱残疾人”纳入全社会“学雷锋”和“三关爱”长效活动。中国残联与中央文明办等部门共同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关爱他人——爱幼助残志愿服务行动”的通知》并举办系列主题活动,支持农村社区残协开展志愿助残工作。制定《全国助残志愿者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志愿者网络注册,推动志愿助残工作向规范管理发展。目前,助残志愿者已发展到700万人,建立助残志愿者联络站30多万个,受助残疾人510万、3160多万人次。制定关于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兴办残疾人康复和托养机构的政策措施,支持引导残疾人社会组织参与残疾儿童康复、《残疾人权利公约》履约审议等工作。社会慈善活动更加活跃,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年度筹集资金和物资折合人民币3.49亿元,公益项目支出人民币3.05亿元。中国狮子联会积极支持实施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盲人文化服务等残疾人服务项目。天津、山西等地培育残疾人事业慈善品牌。社会力量的参与为残疾人事业发展增添了不竭动力。

(四)深入实施“强基育人”工程,残疾人组织自身建设取得新进展。

召开全国城乡社区残疾人组织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进一步加强城乡社区残协建设,推动社区残疾人组织建设实现从“有”向“好”转变。目前,全国95.1%的农村社区(村)和97.3%的城市社区已建立残协,乡(镇、街道)、村(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队伍达到60.6万人。全国城乡社区(村)残协组织基本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残疾人组织体系基本形成。

专门协会工作更加活跃。各协会着重素质和能力建设,促进融合发展,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协会组织,发挥自身特点优势,开展了残疾人无障碍活动、培育社会组织、文化服务、就业创业、对外交流等工作。

中组部印发了《关于在地方残疾人联合会换届中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工作干部队伍建设的通知》,明确了加强残疾人工作干部队伍建设的目标和政策措施。指导地方换届工作平稳有序地开展。目前,乡镇(街道)残联换届全面完成,近70%的县级残联完成换届任务。黑龙江、甘肃等地在换届过程中着力加强自身建设,为残疾人工作提供有力组织保障。制定实施《全国残联系统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xx-20xx年)》。中国残联与中央党校联合举办省级残联负责同志参加的残疾人工作专题研讨班,举办了全国优秀残疾人骨干培训班。

(五)圆满完成伦敦残奥会参赛和《残疾人权利公约》履约审议,残疾人事业国际影响力得到新提升。

中国残奥代表团在第14届残奥会上以95枚金牌、231枚奖牌位居金牌、奖牌榜首位,实现了残奥会“三连冠”,创造了中国残疾人体育的新辉煌。党中央、国务院向代表团发出贺电,海外媒体以“伦敦之王”和“中国时刻”盛赞中国残疾人运动员的突出表现和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巨大成就。

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于今年9月在日内瓦对我国履行《残疾人权利公约》情况的首次报告进行审议。委员会在结论性意见中充分肯定我国为履行《公约》所做出的积极努力,高度评价我国在残疾人扶贫、无障碍环境、残疾儿童保护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并就进一步完善残疾人事务法律法规,加强和改进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以及建立履约监督机制等提出建议。我们将以开放的态度积极吸收其建设性意见,促进《公约》的全面履行,更好地维护和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

成功举办“消除障碍·促进融合”国际论坛并发表北京宣言。回良玉副总理、邓朴方副主席到会致词,深刻阐述了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的立场,呼吁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保障残疾人平等权利,实现公正、包容、惠及所有人的发展。参与支持联合国亚太经社会第三个“亚太残疾人十年(20xx-20xx年)”活动,张海迪主席荣获联合国亚太经社会颁发的“亚太残疾人权利领袖奖”。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高度评价中国政府和残疾人组织在中国及国际残疾人事务中的引领作用。

艰辛的工作历程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是残疾人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一年来,中央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对残疾人事业具有长远性、根本性意义的政策、法规和文件。地方党委、政府把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政策、措施操作性强,解决了大量残疾人迫切希望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广大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的团结奋斗是残疾人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一年来,主席团成员深入基层倾听残疾人呼声,研究破解发展难题。地方残联工作生动活泼、锐意进取,创造出许多新鲜经验,极大地丰富了残疾人工作实践。广大残疾人工作者求真务实、忘我工作,在各自的岗位上创造了新的业绩。在这里,我代表中国残联执行理事会,向同志们致以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一年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我将在第二部分进一步加以阐述。我们一定要在党的xx大精神指引下,以对残疾人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专业第五次全体会议范文(13篇)篇十三

组工干部,犹如行走在“刀尖上的舞者”,我们的工作有着最严格的标准、最精密的思维、最细致的要求,我们代表着不知疲倦、努力奔跑的一群人,我们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时刻做到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我们党性最强、我们忠心耿耿。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再一次给我们明确了前进奋斗的方向,保持热情、保持激情,为达成2035年远景目标矢志奋斗。

像“火”一样汇聚一处,保持忠心。鲁迅先生在《自题小像》中写道,“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表达永远挚爱满目疮痍的祖国。忠诚,是组工干部最重要的政治品质,邓稼先、钱三强、南仁东、钟南山,一个个响亮的名字,无不是忠诚于党的典型模范。我们组工干部要学习的就是他们灵魂深处那对党忠诚的不朽信念,始终能经受住血与火的考验。“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始终把党和人民的事业当做矢志不渝的追求,把对党忠诚落实到组织工作的每一个维度,向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

像“火”一样奋力燃烧,保持热心。组织工作的一切出发点一定是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要保持极端负责的工作作风,这也是我们组织干部的行为准则。面对每天大量复杂的工作,只有脚踏实地,保持永不褪却的热情,才能永葆持久的激情和干劲。所谓“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我们组工人要以如履薄冰的心态,重细节、看全局,注重基层调研、注重参谋研判,绝不能抱残守缺,要敢于跳出“舒适圈”,破除传统观念、习惯思维,多深入一线倾听干部职工的想法和诉求,为党委(党组)和领导提供第一手、最真实的情况。

像“火”一样分享光芒,保持公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牢固树立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自觉从大局看问题,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摆布,做到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这其实就是我们组工人一切工作的初衷和落脚点,更是我们组工人最基本的政治素养。我们既是“勤务兵”,更是“智囊团”,也是上下联动、左右协调的“桥梁”。要明晰工作职责,树立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紧迫感,做到心中有大局、做事顾大局,始终站在大局的高度思量问题、谋划工作,认真对待手中的每一份文件、撰写的每一份材料、报送的每一份报告,自觉在大局下工作,认真履职尽职。

“全会开新篇,组工在路上。”新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组工人要慎独、慎初、慎微、慎权,自警、自省、自重,学习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的“老山精神”,在时代的洪流中,“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争当执楫破浪的“弄潮儿”。

相关范文推荐

    热门新时代水利精神心得体会(通用20篇)

    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发现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调整。接下来是一些成功的工作心得案例,可以为我们的写作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第一段:引言(70字)

    2023年感恩老师演讲稿300字(大全九篇)

    演讲稿是演讲者根据几条原则性的提纲进行演讲,比较灵活,便于临场发挥,真实感强,又具有照读式演讲和背诵式演讲的长处。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演讲稿吗?以下

    最新感恩老师演讲稿200字(精选10篇)

    演讲稿是进行演讲的依据,是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它体现着演讲的目的和手段。优质的演讲稿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演讲稿模板范文,希望对

    最新幸福作文600字九篇(汇总)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

    幸福作文500字 幸福作文开头(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

    最新闪闪红星电影的感悟大全(八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感悟,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感悟,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

    最新大三学年自我鉴定100字通用(6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

    大三学年自我鉴定200字(7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

    执着的追求作文500字五篇(优质)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

    2023年执着的追求作文800 执着的追求作文600字(四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