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扫墓的心得体会500字通用(5篇)

时间:2023-04-12 作者:储xy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清明节扫墓的心得体会清明节扫墓的心得体会和感悟篇一

在清明节,我们学校派出了四年级代表学校去扫墓。在烈日下,我们整齐地排着队伍走着。经历了半个小时的行程后,我们终于来到黄云山上的烈士碑前。

足足三层楼高的烈士碑屹立在眼前,“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这八个字被深深地刻在了上面。这是我第二次见到这个面孔。

仪式开始,同学们都严肃认真地站好。宏伟的歌声奏起,我们一致地敬起队礼,同时唱起了队歌。场面是那样的庄重,严肃又雄伟。

随着时间的流逝,献花也开始了。我从背包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朵雪白的小纸花,双手捧着,恭恭敬敬地为烈士们献上了这朵花。

快要走了,我回头仰望这座屹立在被丛林包围的烈士碑,它如同一座雄伟的大山,深深地立在了我的心上。

清明节扫墓的心得体会清明节扫墓的心得体会和感悟篇二

清明祭扫这一文化习俗在中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这是宋人高翥在《清明日对酒》对当时祭扫情景的描绘。自20__年国务院将清明节定为法定节假日以来,更加丰富和扩大了清明节的精神内涵,清明祭扫更是在文化传统传承得到坚持。

不过,相较于传统时代清明时节祭祖而言,当前的清明祭扫增加了新的内容——纪念革命先烈,每逢清明节前,有关单位均会组织到烈士陵园扫墓、敬献花篮等活动,这更是是各地党委、政府常规、必行动作。

党委、政府组织机关工作人员组织为烈士扫墓、敬献花篮等,甚至还会开展重温入党誓词、参观革命纪念观等活动,祭奠革命先烈、寄托哀思,深切缅怀革命英雄丰功伟绩。然而,对于这一活动的开展,不少干部职工仅仅停留在形式方面,就扫墓而扫墓,没有真真切切通过扫墓活动接受革命主义再教育。

无数志士仁人,为了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独立和人民幸福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而又激越的历史篇章。革命先烈们的光辉业绩是每个干部职工必须学习的榜样,而清明节扫墓、开展各类活动的宗旨就是要发自肺腑感恩烈士们为创造新中国而付诸的努力,进而激发内心向他们学习的渴望并化之为切切实实的行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贡献力量。

不少领导干部正是由于内心蒙尘,进而思想道德滑坡,走向腐败堕落的深渊。我们清扫内心灰尘的尺度是什么,对照的标准是什么。笔者认为,尺度是党纪国法,标准就是无数先烈的榜样。

因此,清明祭扫,扫墓也要扫心,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心,坚决贯彻“三严三实”要求。扫墓是一种纪念的模式,扫心是学习的路径。惟有如此,才会使得清明祭扫先烈显得更有价值和意义,这本身也是对先烈的尊重,更是先烈对后来者的要求。

清明节扫墓的心得体会清明节扫墓的心得体会和感悟篇三

我的家乡在一个偏远的山村——浙西大峡谷源头国石村,位于浙江与安徽的交界处。每逢清明节,家家户户都要做清明果,家乡的清明果很有特色哦,大多地方的清明果是用艾草做的,圆形的、豆沙馅 的为多。而我家乡的清明果是用生长在高山上的牛蒡做的,馅多为腌菜笋肉,做成饺子形的,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还很有嚼劲,我最喜欢吃家乡的清明果了。

吃完清明果,一家人就带着斋供、纸钱、老酒和炮仗去祖坟上扫墓祭祀了。

来到老祖宗坟前,我和小弟弟停止了嬉闹,大家心情变得沉重了不少。为了表示对先辈的思念和尊敬,大人们先把斋供和酒杯摆好在祖坟前,在酒杯里盛满酒,一切准备就绪,祭祀就开始了。先点燃纸 钱,接着燃放炮仗,然后铲一畚箕土垒在坟头上,最后一家人一起祭拜,深深缅怀我们的祖先,还把满杯的酒倒在了坟前。我心里想:“老祖宗,我来看您了,敬您一杯酒。”这样清明扫墓就结束了。

同学们,这是我家乡的清明节,用酒食、清明果缅怀已逝的亲人,祭祀逝去却永存的情意。

你们家乡的风俗是不是跟我家乡一样?

清明节扫墓的心得体会清明节扫墓的心得体会和感悟篇四

记得有一次,顽皮的哥哥看见路边有一条狗,他悄悄地来到太姥房间,猛地一下把正在打盹的太姥手里的拐棍儿抢走了,太姥无助地喊道:“羽佳!羽佳!你小哥抢我的拐棍儿!”我连忙跑出去追哥哥,从不懂事的哥哥手里夺回了拐棍儿还给了太姥,太姥的脸笑成了一朵灿烂的菊花,得意地说:“还是我的羽佳好!”而今,太姥记过离开了我们,我不愿意接受这残酷的现实,我真想和太姥永远在一起。

从前,每到放学的时候,都是太姥牵着我的小手祖孙俩一路有说有笑地回家,太姥的手是那么温暖,笑容是那样慈祥。现在,看到家长们在校门口接孩子,我的心都要疼一下,那曾经是一幅多么美好和谐的画面啊!如今只会出现在梦中,我的泪水不由夺眶而出。太姥的离去在我心里留下了一个难以愈合的伤口。今天是清明节,我越发思念起太姥,那人伤口就越疼了,痛得我无法忍受,只好任泪水和窗外的雨滴一同落下。

假如上天能够实现我的一个愿望,我希望那个慈爱的太姥立刻回到我身边,永不分离;如果这个愿望太难实现,我也希望能再看一眼太姥,哪怕只有短暂的几分钟,我也心满意足了。

在这个清明节,我惆怅万分。天空下着牛毛细雨,那是太姥与我思念的泪。

清明节扫墓的心得体会清明节扫墓的心得体会和感悟篇五

清明节,又名踏青节,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万物开始复苏,大地也充满着生机,真是无限的美好,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家家户户也都忙碌起来了,开始举行祭祀,扫墓等缅怀先人的习俗,当然每个地方的风俗不一样,仪式也就不一样了。

我的家乡位于美丽的五岳之一,“南岳衡山”,到了清明节这一天家乡的人们便在家里准备着祭祀用到的纸钱,香火,水果祭品等东西。一大清早家家户户的老老少少就踩着山路,一前一后,前往自家先人的坟头,给先人扫墓。

因为处于山陵地带,所以大多数人家,去扫墓的时候都是要走山路的,山路可是不好走,即使露水打湿着裤脚,荆棘钩上了衣裳也阻挡不了人们对先人的怀念,每当我看到这一幕的时候,也是经不住感慨这种风土人情给家乡带来的浓浓色彩。

接着沿着山路我们一家人来到了先人的坟头,开始把周围的杂草清理一番,也就是扫墓。接着就是祭祀,大致的过程是这样的,先是在坟头摆好祭品,上三杯酒,点上三炷香,点燃纸钱,然后放炮,最后举行跪拜仪式,祈求先人的保佑,接着我们会去其它先人的坟头举行同样的仪式,直至结束。

每一个仪式,每一个举动都是庄严而又尊敬的,这都是代表着人们对先人的怀念,虽然过程很简单,但是内心却得到了满足,也是很开心每年都能够在清明节这一天跟家人一起来扫墓,祭祀,毕竟也是一年只有一次。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