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大全(16篇)

时间:2023-12-04 作者:笔砚

工作心得体会是对工作过程中所获得经验和感悟的总结,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反思并吸取宝贵的教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工作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总结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体会。

2023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大全(16篇)篇一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科技人才作为竞争之本、创新之源、强盛之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谨防人才信马由缰绳,突出驾好引领、培养、关爱三驾马车,为经济社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驾好引领马车,激励人才提素质。为激励青年科技人才提素质促发展,各级党委政府应起好带头作用,把党建引领融入日常管理与服务中,加大科技人才党性教育投入,通过组织学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引导科技人才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到国家发展伟业之中;坚持先进引领、典型开路,教育引导科技人才德技并修,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挖掘科技人才潜力要靠激励政策引领,各级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然而,不少激励政策往往一出了之,缺乏持续性、实效性、针对性,逐渐沦为了花架子假把式。政策引领一定要准,做到量体裁衣对症下药,保证马儿向前跑,身后有肥草,让技能人才更有获得感归属感,方能静下心来搞科研、沉下心来备攻坚。

驾好培养马车,激励人才增动力。茂材需沃土,良禽择良木。下更实功夫为人才成长培土,花更多投入为人才发展铺路,各级领到干部要打好联姻牌,主动搭建高端合作平台,加大科技人才发展投入,营造培养人才、育好人才的软环境;邀请高校各学科各领域教授免费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最新科研创新成果咨询和学术前沿讲座,帮助解决科研攻坚所遇到的难题,以最大限度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建立健全相应容错机制,让人才敢于实干、磨砺巧干,在干中学、学中干,不断提高自身本领,使思想融进去、让自己钻进去、把职责摆进去,真正练出好技能、锻出金刚钻。要注重开展各类人才评选表彰活动,广泛宣传优秀科技人才的先进事迹,大力营造以尊才为荣、护才为贵、成才为耀、兴才为乐的良好氛围,激发科技人才大胆创新、干事创业的动力。

驾好关爱马车,激励人才添活力。尚贤者,政之本也。人才服务是人才发展的基础与保障,在人才争夺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为人才提供精准化、定制化的优质服务是拴心留人、爱才聚才的良方妙药。要当好科技人才后勤部长,开辟人才服务绿色通道,通过定期走访等措施,为科技人才提供住房补助、医疗保障、子女入学等便捷服务,解决人才后顾之忧。要设立人才服务专员,点对点服务,配套邮箱、手机、微信等多维一体服务网络,为人才提供技术咨询、项目申报、资格认证、产权维护等一站式服务,切实解决人才创业创新服务最后一纳米问题。要加强对人才政治上的关心关爱,积极推荐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创新创业人才作为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让优秀人才经济上有保障、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

2023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大全(16篇)篇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8日—10日在北京举行,在能源方面,会议指出要深入推动能源革命,加快建设能源强国。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要科学考核,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

能源情报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宽对记者表示,总体来看,今年的中央经济会议在认真研究双碳目标提出一年多来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基于中国能源以煤炭为主的国情,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解决思路和解决办法,对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

在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下,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仍然起着基石的作用。今年一些地区煤炭供应紧张,价格出现非理性猛涨,导致的电力紧缺,影响了国内许多企业。针对今年碳减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了解决方案。

会议指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定不移推进,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要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

××创新实验室研究员,××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低碳转型必须兼顾能源安全,今年一段时间内出现了电力紧缺的情况,说明我国碳中和进行的过程中,能源安全稳定、充足供应也非常重要,当前的情况下,我们离不开煤炭,还要利用煤电,但是煤炭要加强清洁化。

×也直接指出,近期特别是双碳目标提出以来,一些地方和部门不顾国情省情一味搞“运动式减碳”,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坚持,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这就是要坚持先立后破、稳扎稳打的原则,也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显然,我国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短期内不会改变,那就要在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同时,使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优势互补。

×特别提到了新能源和煤炭的配合问题,他表示,新能源是干净的但是不稳定,煤电是稳定的但是不够清洁,两者之间需要加强配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低碳转型之路,未来煤电需要进行改造,成为清洁能源的备用能源,应对清洁能源的波动性以及极端气候等,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

煤炭和新能源的组合如何优化呢?张立宽分析,一要继续深入推进煤炭这一传统高碳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二要尽力提升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水平,减少弃光弃风导致的能源浪费,实现煤炭和其他清洁能源的优化组合,实现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充分保障经济发展和民生用能。

二、两项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对于我国碳排放的考核方式,未来也将会发生颠覆性的转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科学考核,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加快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防止简单层层分解。除了新增可再生能源外,为什么原料用能也可以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呢?有业内人士分析,原料用能是指用作原材料的能源消费部分,即煤油气等化石能源不作为燃料、动力、热力使用,而作为生产产品的原料、材料使用的部分,比如煤炭行业一直倡导的由燃料向燃料与原料并重的转变,也就是作为原料那部分的煤炭不再计入能耗双控。

过去碳排放的考核,一般是省市县简单地层层分解,对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消费强度“双控”,未来这种考核方式将彻底转变,将逐步建立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的考核机制。

为什么碳排放总量将代替能耗总量来考核呢?上述业内人士举例分析:比如一个地区或一家企业虽然是用能大户,但如果使用的基本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没有产生突出的污染和排放,未来或将不受能源“双控”约束,毕竟我们目前有些产业确实是高能耗产业,但用的是清洁能源没有高排放,那就应该用一种减污降碳的科学考核机制来对待,让考核更包容、更公平、更科学。对此,张立宽认为,针对双碳目标提出一年来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转变考核方式,实现科学考核,这有利于统筹发展与减碳的平衡,有利于把握控碳减碳进程,有利于企业减负和地方发展。

新的考核机制,将大力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在张立宽看来,改变考核机制目的就是激励和加快新能源的发展,破除阻碍新能源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更好推动其科学合理发展,相信随着新的考核机制逐步确立,新能源和传统能源进一步实现优化组合,新能源的发展会迎来一个新的较快发展阶段,也就能更好地实现安全可靠、更大规模地替代传统能源,更有效保障双碳目标的顺利实现。

另外,在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还两次提到了能源保供问题。会议指出,要确保能源供应,大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带头保供稳价。要深入推动能源革命,加快建设能源强国。会议还提到,加强煤电油气运等调节,促进电力充足供应。

能源安全一直是经济发展的强力后盾。张立宽认为,当前电力在我国经济社会终端用能的地位十分关键,保障电力充足供应涉及能源安全、涉及国计民生,必须牢牢把住电力安全稳定充足供应这条底线,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基础上才能逐步退出传统能源,甚至传统能源在完成“兜底保障”作用之后一段时间内或许仍有“应急保障”之需。会议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定不移推进,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要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要科学考核,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加快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防止简单层层分解。要确保能源供应,大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带头保供稳价。要深入推动能源革命,加快建设能源强国。

2023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大全(16篇)篇三

统一战线是党克敌制胜、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是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

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充分肯定了百年统战的历史性贡献和新时代统战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系统阐释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统战工作形成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入分析了新时代统战工作的历史方位,明确提出了做好新时代统战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任务、工作重点、政策举措。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纲领性文献,为做好新时代统战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今年是我们党明确提出统一战线政策100周年。党始终把统一战线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作为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战线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不同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先后颁布有关重要法规文件,召开一系列重要会议,从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对统战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指明了新时代统一战线的发展方向。

壹引其纲,万目皆张。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统一战线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不断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各领域工作取得新进展,统一战线呈现出团结、奋进、开拓、活跃的良好局面,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新的贡献。新时代统战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实践中形成了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就加强和改进统战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主要是必须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重要法宝作用,必须解决好人心和力量问题,必须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必须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必须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党的民族工作主线,必须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必须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必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必须发挥港澳台和海外统战工作争取人心的作用,必须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必须把握做好统战工作的规律,必须加强党对统战工作的全面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是党的统一战线百年发展史的智慧结晶,是我们党对做好统战工作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是新时代统战工作的根本指针。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深刻理解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团结是铁,团结是钢,团结就是力量。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坚持爱国统一战线发展的正确方向,不断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大团结、全国人民大团结、全体中华儿女大团结,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汇聚起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发展壮大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续写新的篇章、创造新的辉煌!

中央统战工作会议7月29日至30日在北京召开。本次中央统战工作会议是在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统一战线政策10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立足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历史方位,着眼新形势下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中共十八大以来召开的第二次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具有里程碑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了百年统战的历史性贡献和新时代统战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系统阐释了中共十八大以来统战工作形成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入分析了新时代统战工作的历史方位,明确提出了做好新时代统战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任务、工作重点、政策举措。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的集中阐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战篇章的最新成果。

我个人体会,统一战线因党而生、伴党而行、与党同兴,中国共产党砥砺奋斗的历程,也是统一战线建立、巩固、发展、壮大的过程。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作为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战线是党克敌制胜、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是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中国共产党领导是统一战线最鲜明的特征,坚持党的领导是统一战线最根本、最核心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民主党派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个必须”揭示了团结凝聚各方面力量的真谛,为新时代统一战线提供了根本指针。

xxx将坚定不移跟党走,始终以史为鉴践初心、以党为师强自身,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不断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省级组织建设,团结带领四川广大盟员砥砺奋进。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深化政治交接,赓续党盟合作优良传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党的领导,强化政治引领,完善制度机制,推动新时代多党合作更加规范有序、生动活泼。四川民盟将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忘合作初心,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凝聚人心共识,不断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以开展“矢志不渝跟党走、携手奋进新时代”政治交接主题教育为新的起点,把学习贯彻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12个必须”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深化政治交接、传承优良传统、站稳政治立场、提高政治站位,不断提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水平,切实为坚持发展完善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作出积极贡献。通过报告、讲座、宣讲、研讨等多种形式学习贯彻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引导广大盟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是引智聚力提升建言实效,不忘初心服务国计民生。

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以久久为功的定力和日日做功的毅力,践行初心使命、积极履职尽责,有机融合参政议政、社会服务等各项盟务工作,有效提升履职水平、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始终立足自身优势、围绕中心大局,加快参政议政智库建设,加强与政府部门、高校和社会智库的联系合作,打造课题库、成果库、专家库和调研基地,整合盟内外智力资源和政治资源;持续优化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基层组织和盟员积极性,依托调研基地开展蹲点调研,实现参政参到要点上、议政议到关键处。坚持围绕国家战略部署确定社会服务工作重点,整合资源、搭建平台,结合自身优势特色通过着力关键点发挥作用,持续深化以“盟遂合作”为代表的盟地合作,探索新时代民主党派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新路径;擦亮“盟爱光明行”等传统品牌的同时打造新的特色品牌,不断拓展社会服务新领域,提升社会服务实效。

三是坚定实施“人才强盟”战略,助力多党合作事业发展。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多党合作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一大批优秀人才来推动和支撑。四川民盟要始终坚持以履职尽责的影响力吸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知名专家学者等高层次人才加入,努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多党合作事业人才队伍,注重后备人才培养,优化人才梯队结构,筑牢统一战线“同心圆”基础。积极搭建省情研究院、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等平台,以凝聚共识为根本、以爱国奋斗为目的,不断激发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政治责任、锤炼品德修为、发挥特色优势,加强培训教育、实践锻炼和推荐使用,为履行参政议政职能、开展社会服务提供有力支撑。持续加强领导班子、基层组织和内部监督机制建设,强化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各级专职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高质量服务大统战工作格局。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高效履职尽责,紧紧围绕“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的工作总思路,把“拼经济、搞建设”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以实际行动迎接中共二十大胜利召开,为奋力谱写统一战线事业新篇章、开创多党合作事业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3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大全(16篇)篇四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习近平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擘画了“路线图”,确立了“时间表”,是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刻领会讲话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明确其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政策举措。作为一名基层人事干部,要把深入学习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任务,全面贯彻新时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推动党中央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各项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效。下面,结合基层实际,从三个方面谈谈学习体会。

一、把握“三个关键”,坚持人才工作的正确方向。

习近平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才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进行了全面回顾,对人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进行了深入分析,对新时代人才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科学回答。我们学习习近平的重要讲话,就是要把握讲话的“关键”,深刻理解,深刻领会,融会贯通,夯实做好人才工作的思想基础。

第一个“关键”:“八个坚持”。习近平以“八个坚持”,首次系统概括提出了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这“八个坚持”是对我国人才事业发展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是xx关于人才工作重要思想的鲜明体现,不仅要始终坚持,更要不断丰富发展。摆在第一位的是“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确立了人才工作的正确方向。我们要牢牢把握这一政治“靶向”,做到思想不偏向,工作不偏航,始终把“八个坚持”作为指导人才工作的重要原则,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到2030年,“在主要科技领域有一批领跑者,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有一批开拓者”;

到2035年,“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高水平人才队伍位居世界前列”。这是xx站在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高度,对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出的部署。目标已明确,摆在我们基层人才工作者面前的就是要以战略目标为导向,在本职岗位上尽心尽责,有效落实各项人才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为实现人才强国战略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个“关键”:“科技人才”。xx指出,要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

要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要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

要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千军易得,一将难求。xx强调要培养四个方面的科技人才,这是人才培养的重点。在基层,我们要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大力实施“工匠”培养战略,通过搭建劳动竞赛、工匠选树等平台,培养一大批能工巧匠和创新能手,让他们成为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的领军人物。

二、认清“三个短板”,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紧迫感。

学习xx的重要讲话,就是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上来,立足本地、本部门的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对标对表,查找工作短板,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xx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立足实际、突出重点,解决人才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要加大人才发展投入,提高人才投入效益。按照xx的要求,我们必须深入查找本部门人才工作存在的问题,认清现实,对症下药,大力实施人才引进培养工程,推进本部门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本部门人才工作存在的短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存在人才断层的短板。本部门由于历史原因,人员构成比较复杂,相当一部分人员学历较低,文化基础较差,基本是高中或初中水平,大学学历都是通过函授或自考获得的第二学历,与实际能力知识相差甚远。而近年通过公招进入本部门的干部职工学历高、知识面宽,但缺乏一线工作经验,存在“眼高手低”现象,不能充分发挥其学业专长,造成学历与能力不对等。以上原因,导致人才“青黄不接”,成为制约基层发展的瓶颈。

二是存在复合型人才匮乏的短板。目前本部门能够运用科学的理论和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强化管理、提高效率的专业型、复合型人才十分匮乏。部分业务骨干只对本职业务学习比较认真,对其他相关业务学习不求甚解,综合学、深入学、拓展学不够。知识结构单一,对一些突发或综合性强的工作任务缺乏综合能力。就拿我局来说,普遍缺少会服务、会办案、会一般公文写作的人才,基层的好经验、好作法不能很好的归纳总结。

三是存在缺乏专业技术人才的短板。目前,基层单位普遍缺乏计算机、法律、财会等专业人才。专业人才的缺乏,直接影响工作的效率。当前,互联网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人才显得尤为重要。但在实际工作中,精通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信息技术的干部却是凤毛麟角。比如网络市场监管,随着众多的互联网企业广泛开展电子商务,网上贸易、网上经营、网上购物等多种方式给监管部门带来新的挑战,缺乏信息技术专门人才,使管理手段难以实施,监管存在漏洞,监管任务难以完成。

三、落实“三大举措”,推动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

xx强调,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要根据需要和实际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发挥用人主体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中的积极作用。用人单位要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用不好授权、履责不到位的要问责。作为基层单位,要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注重培养本单位的人才,用好人才,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一是完善教育培训机制。要结合实际,合理制定本系统人才教育和培养的短期、中期、长期规划,确定各个阶段人才培养的目标。要创新教育培训机制,结合岗位实际,开展岗位能手评比,加强岗位技能学习,采取“送出去”和“请进来”的培训方式,有针对性的培养各类专业人才,全方位地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不断强化造血功能。坚持走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路子,着力改善干部队伍素质结构和年龄结构。要继续采取与有关高校联合办班以及鼓励干部自修、函授等继续教育方式,提高干部队伍文化素质。多引进一些高素质的年轻人才和专业人才,并将其纳入后备人才库,进行有意识、有计划的培养,同时在工资、福利、待遇上进行照顾和倾斜,做到以情动人、以事业激人,以待遇留人,使高素质人才能真正扎根于基层。

二是建立人才交流平台。要积极向上级争取并与地方政府联系,进一步完善交流机制,构建交流平台,促进干部合理流动,促进干部成长。构建系统内部交流平台,进一步完善城乡交流机制、岗位互换机制、基层单位“一把手”轮换机制,使内部人员活起来、动起来,激发队伍活力。构建与地方交流的平台,主动寻求地方政府的支持,把有培养前途的干部交流到地方党政工作岗位上,着力培养其驾驭全局的能力和沟通协调的能力等综合能力,并在条件成熟时加大使用力度。

三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打破“论资排辈”的旧框框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定期对干部实行“换届选举”和交流。为真正起到选贤任能的作用,可引入公开透明机制,推行竞争上岗制度和岗位轮换制度,采取群众投票、绩效考核、水平测试、岗位竞争等有效方式,择良而用,逐步建立起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使年富力强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杜绝干部使用提拔中的不良风气,真正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此举可增强领导干部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完善干部考核激励机制,激发整个队伍的活力,让那些有上进心、工作肯干、能力强的人看到希望和前途。

2023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大全(16篇)篇五

刚刚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是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召开的第一次民族工作会议,是在我国民族工作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认真总结了我国民族工作的伟大成就和基本经验,深刻分析了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全面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的民族工作,对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发展,将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当前,摆在各级统战、民族工作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把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

第一,把握一个主题,即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这个主题的提出,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是对我国民族关系时代特征的精辟概括,是对我们党民族工作基本经验的科学总结。深入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必须牢牢把握这个主题。把握了这个主题,就把握了当代中华民族问题的本质,就把握了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核心,就把握了民族工作的前进方向。把握这个主题,就要牢记我国是多民族国家这个基本国情。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要从民族众多这个基本国情出发,充分考虑民族地区的实际,充分尊重各民族的特点,充分调动各民族的积极性,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第二,把握一项方针,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实际出发,科学确定民族地区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充分发挥各地优势,走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要统筹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既努力缩小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又努力缩小民族地区内部以及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要统筹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既大力发展经济,又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统筹民族之间的协调发展,既支持发展水平较高的民族有更快的发展,又大力帮助发展水平较低的民族加快发展;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既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又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既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又要进一步加大国家和其他各方面的支持力度,实现民族地区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把握一个目标,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就是要更好地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民族地区。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因此,必须把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从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认识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都突出地强调了这个问题。我们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

第四,把握一项任务,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协调民族关系,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可以说,民族工作的奋斗目标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要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不断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切实把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真正形成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生动局面。

第五,把握一个机遇,即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机遇。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对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目标、加快发展的要求,加快发展的主要措施等都十分明确了。贯彻落实好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会议精神充分体现到、落实到“十一五”规划中去。关于这一点,在筹备会议过程中,中央领导同志就明确提出了要求。各地要紧紧抓住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机遇,认真研究今后一个时期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各项保障措施。

第六,把握一个要求,即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是衡量党的执政能力和各级党政组织的领导水平的重要标志。民族工作是全党的一项重要工作,不断提高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客观要求,要在认真总结我们党民族工作基本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各级党政组织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趋势的能力、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能力、把握民族问题时代特征的能力、推动民族工作与时俱进的能力。

四个突破是:

第一,民族理论政策的学习和宣传要有新的突破。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比较系统地总结了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是我们党民族工作历史经验的结晶,是我们党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结果,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认真学习和宣传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对于进一步提高全党对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不断做好民族工作的自觉性,提高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能力意义重大。要借助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有利时机,掀起学习和宣传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的高潮。首先在思路上要有新突破。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不仅从事民族工作的干部要学,从事其他工作的干部也要学习;不仅干部要学习,一般群众也要学习。要增强学习和宣传的针对性。对小学生,要加强民族常识宣传教育,使其从小就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伟大祖国灿烂的文化。对中学生,要加强民族政策常识的宣传教育,培养其民族政策意识。对大学生,要加强民族基本理论的学习和宣传,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民族观。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进一步突出学习和宣传的重点。大力宣传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史,宣传各民族对祖国历史发展作出的贡献。大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先进事迹,营造人人关心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人人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尽职尽责的良好社会氛围。大力宣传民族地区美丽的自然风光,宣传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要不断创新宣传形式。推出一批适合不同人群了解民族知识所需要的基础性读物。推出一批反映各民族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影视作品。推出一批反映各民族现代生活风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为群众所喜爱的文艺作品,使群众能够通过一首歌、一张画、一台节目了解一个民族的生活。总之,要努力展示各民族大团结、大联合、大发展的生动局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第二,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措施要有突破。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主题是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必须在完善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方面的政策措施上有新的突破。

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的工作要有新的突破。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22个民族的人口在10万以下。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云南、黑龙江、新疆、西藏、甘肃、青海、贵州、广西、福建等10个省区中的85个县、237个乡镇、640个行政村。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这些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中特别困难的群体。加大对这些民族的扶持,促进其加快发展,对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分别作出了重要批示。国家民委已经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专项规划。力争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即2010年前,使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行政村基本实现“四通五有三达标,特色产业促增收”的目标。即通电、通路、通广播电视、通电话;有学校、有卫生所、有人畜饮水、有安居房、有能解决温饱的农田地;人均占有粮食、人均收入、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国家规定的脱贫标准。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每个乡村培植一项或几项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贫困农民稳定解决温饱,经济社会发展达到当地中等以上水平。

兴边富民行动要有新的突破。由国家民委发起的兴边富民行动,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要采取有力措施推动这项工作向纵深发展。要制定并实施兴边富民“十一五”规划。加大资金投入,争取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帮助边境地区集中解决吃饭、饮水、上学、就医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加快沿边(境)等级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实施边境一线茅草房(危旧房)改造工程,逐步改善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对缺乏生存条件、但为守边固土又不能移民搬迁的边民,要探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要有新的突破。要坚持开发式扶贫,把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作为全国扶贫的重点,在政策和资金上加大支持力度。优先将特困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村全部纳入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规划,重点改善水、电、路、通讯及住房等生产生活条件,实现稳定脱贫。对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贫困人口,要实行生态移民和易地搬迁扶贫,确保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对因病因残、生态移民等特困群众,要逐步探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对贫困农牧民技能培训,拓宽农牧民参与公共工程建设、进城务工等渠道,增加收入。

扶持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要有新的突破。要支持民族地区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都能享受免书本费、免杂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要大力兴办寄宿制学校,力争使确需寄宿的边远山区、牧区、高原和边境地区学生能够进入条件较好的寄宿制学校学习。进一步做好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对口支援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工作。加强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导和鼓励其他地区的教师和师范院校毕业生到民族地区基层中小学任教和支教。办好在内地举办的各类民族班(学校)。积极发展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办好民族院校。积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支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

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政策措施要有新的突破。要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把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广播电视网(站)、图书馆(阅览室)、文化馆(站)、影剧院、体育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好并完善起来,解决各族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看电视难等问题。扶持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电视等传媒的节目制作和播映,扶持民族语言文字出版物的翻译、出版。支持民族地区公益性文化事业,积极培育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加强民族文化对外宣传、交流与合作。

加强民族地区医疗卫生工作要有新的突破。积极推进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和农村医疗救助工作。鼓励医务人员到民族地区基层工作,加强农村牧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逐步解决医务人才匮乏问题。加强对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保护、扶持和发展民族传统医药。做好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工作,提高人口素质。

培养选拔民族干部工作上要有新的突破。要通过加大培训力度,拓宽培训渠道,进一步扩大少数民族干部的数量,提高素质,改善结构,提高层次。

第三,民族工作法制化建设要有新的突破。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抓紧制定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具体办法。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国家民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代国务院起草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这个规定一旦出台,将极大的带动地方各级政府制定相应的办法,从根本上推动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贯彻落实,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第四,民族工作社会化上要有突破。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工作,关心民族工作,支持民族工作,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良好局面。

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全国共有56个兄弟民族劳动、战斗、生活在这片辽阔而富饶的土地上。各个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并各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尽管各个民族之间在历史上曾经存在矛盾与不和,发生过冲突和战争,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交往,一直是历史的主流。中华各民族之所以能够融合成为团结的整体,并经历几千年的变故与动荡而永不分离,根本原因就是爱国主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起着作用。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这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得以形成、生存、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思想政治基础。我们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在爱国主义的旗帜指引下,我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赶走了帝国主义侵略者才诞生的。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也是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结果。

社会主义祖国的成立,使我们统一多民族国家发生了质的变化,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消除了民族歧视,实现了民族平等和各民族的大团结,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在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共同斗争中。各民族之伺交往与合作的密切程度,是以往任何时候都无法比拟的。正是这种民族的大团结,大统一、大交流,有力地促进了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大大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民族的联合和国家的统一,符合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尽管在新中国建立以前,总的说来这种联合不可能是真正平等的,统一也只是相对的,仍保留着某种封建割据状态。但是,它毕竟给人民带来和平建设的环境,减少了某些民族统治者为争权夺利而挑起民族仇杀的机会,排除了分裂时期许多人为的障碍,为各族人民顺利开展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从而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和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抵御外来侵略的力量。因此,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必然表现为为维护统一、反对分裂而斗争。古代史上魏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两次大分裂以后又分别重归于统一的事实,是中华民族伟大向心力的生动表现。汉族的隋文帝、宋太祖,蒙古族的元世祖,满族的康熙帝,都为中国的统一建立了不朽功绩。

到了近代,爱国主义的精神力量,更支撑着我国各族人民的爱国力量,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同帝国主义肢解中国领土、破坏民族团结的阴谋;同民族败类的分裂主义活动,展开了英勇的斗争。

历史一再证明,反对分裂,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我国人民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国际上的敌对势力,一直蓄意挑拨我国各兄弟民族之间的亲密关系,企图分裂、肢解我们统一的社会主义祖国。极少数民族分裂主义分子,也极力鼓吹民族独立,脱离社会主义祖国这个大家庭。他们分裂阴谋虽然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反对,不可能得逞,但他们的破坏活动也决不会停止。在当前世界上许多地方民族冲突加剧,民族战乱不断的情况下,我们每个人都要从中华民族的大局出发,从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从维护我国多民族统一的传统出发,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坚决同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我们一定要认识到,由于我国各民族已经形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因而民族发生分裂,必然引起社会动荡,甚至导致战争发生,这样对国家、对民族、对每个人都会带来损失乃至灾难。相反,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环境安定,各族人民可以安心地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共同发展。民族团结就发展,民族分裂就倒退,这也是我国几千年历史发展所得出的结论。

通过系统学习使我认识到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好新疆的稳定和民族团结工作对进一步推进新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促进社会稳定,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进一步认清民族分裂主义本质和危害,分清是非界限和敌我界限,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全面正确地理解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增强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切实把热爱祖国,振兴中华同爱岗敬业,做好本职工作,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一起来。立足本职,脚踏实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向英雄人物学习,学习英雄一心为公,无私奉献,忠诚党和人民事业的高尚情操;学习英雄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对工作精益求精的优良作风;学习英雄乐于助人,尊老爱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品德;学习英雄艰苦奋斗,百折不挠、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拼搏精神。通过学习英雄模范先进事迹,对照检查自己找差距,决心以英雄人物为榜样,弘扬民族精神,维护民族团结,热爱本职工作,忠实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刚刚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是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召开的第一次民族工作会议,是在我国民族工作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认真总结了我国民族工作的伟大成就和基本经验,深刻分析了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全面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的民族工作,对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发展,将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当前,摆在各级统战、民族工作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把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

第一,把握一个主题,即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这个主题的提出,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是对我国民族关系时代特征的精辟概括,是对我们党民族工作基本经验的科学总结。深入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必须牢牢把握这个主题。把握了这个主题,就把握了当代中华民族问题的本质,就把握了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核心,就把握了民族工作的前进方向。把握这个主题,就要牢记我国是多民族国家这个基本国情。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要从民族众多这个基本国情出发,充分考虑民族地区的实际,充分尊重各民族的特点,充分调动各民族的积极性,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第二,把握一项方针,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实际出发,科学确定民族地区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充分发挥各地优势,走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要统筹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既努力缩小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又努力缩小民族地区内部以及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要统筹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既大力发展经济,又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统筹民族之间的协调发展,既支持发展水平较高的民族有更快的发展,又大力帮助发展水平较低的民族加快发展;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既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又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既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又要进一步加大国家和其他各方面的支持力度,实现民族地区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把握一个目标,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就是要更好地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民族地区。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因此,必须把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从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认识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都突出地强调了这个问题。我们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

第四,把握一项任务,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协调民族关系,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可以说,民族工作的奋斗目标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要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不断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切实把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真正形成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生动局面。

第五,把握一个机遇,即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机遇。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对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目标、加快发展的要求,加快发展的主要措施等都十分明确了。贯彻落实好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会议精神充分体现到、落实到“十一五”规划中去。关于这一点,在筹备会议过程中,中央领导同志就明确提出了要求。各地要紧紧抓住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机遇,认真研究今后一个时期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各项保障措施。

第六,把握一个要求,即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是衡量党的执政能力和各级党政组织的领导水平的重要标志。民族工作是全党的一项重要工作,不断提高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客观要求,要在认真总结我们党民族工作基本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各级党政组织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趋势的能力、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能力、把握民族问题时代特征的能力、推动民族工作与时俱进的能力。

四个突破是:

第一,民族理论政策的学习和宣传要有新的突破。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比较系统地总结了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是我们党民族工作历史经验的结晶,是我们党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结果,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认真学习和宣传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对于进一步提高全党对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不断做好民族工作的自觉性,提高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能力意义重大。要借助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有利时机,掀起学习和宣传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的高潮。首先在思路上要有新突破。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不仅从事民族工作的干部要学,从事其他工作的干部也要学习;不仅干部要学习,一般群众也要学习。要增强学习和宣传的针对性。对小学生,要加强民族常识宣传教育,使其从小就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伟大祖国灿烂的文化。对中学生,要加强民族政策常识的宣传教育,培养其民族政策意识。对大学生,要加强民族基本理论的学习和宣传,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民族观。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进一步突出学习和宣传的重点。大力宣传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史,宣传各民族对祖国历史发展作出的贡献。大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先进事迹,营造人人关心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人人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尽职尽责的良好社会氛围。大力宣传民族地区美丽的自然风光,宣传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要不断创新宣传形式。推出一批适合不同人群了解民族知识所需要的基础性读物。推出一批反映各民族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影视作品。推出一批反映各民族现代生活风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为群众所喜爱的文艺作品,使群众能够通过一首歌、一张画、一台节目了解一个民族的生活。总之,要努力展示各民族大团结、大联合、大发展的生动局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第二,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措施要有突破。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主题是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必须在完善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方面的政策措施上有新的突破。

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的工作要有新的突破。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22个民族的人口在10万以下。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云南、黑龙江、xq、xz、甘肃、青海、贵州、广西、福建等10个省区中的85个县、237个乡镇、640个行政村。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这些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中特别困难的群体。加大对这些民族的扶持,促进其加快发展,对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分别作出了重要批示。国家民委已经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专项规划。力争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即xx年前,使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行政村基本实现“四通五有三达标,特色产业促增收”的目标。即通电、通路、通广播电视、通电话;有学校、有卫生所、有人畜饮水、有安居房、有能解决温饱的农田地;人均占有粮食、人均收入、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国家规定的脱贫标准。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每个乡村培植一项或几项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贫困农民稳定解决温饱,经济社会发展达到当地中等以上水平。

兴边富民行动要有新的突破。由国家民委发起的兴边富民行动,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要采取有力措施推动这项工作向纵深发展。要制定并实施兴边富民“十一五”规划。加大资金投入,争取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帮助边境地区集中解决吃饭、饮水、上学、就医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加快沿边(境)等级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实施边境一线茅草房(危旧房)改造工程,逐步改善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对缺乏生存条件、但为守边固土又不能移民搬迁的边民,要探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要有新的突破。要坚持开发式扶贫,把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作为全国扶贫的重点,在政策和资金上加大支持力度。优先将特困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村全部纳入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规划,重点改善水、电、路、通讯及住房等生产生活条件,实现稳定脱贫。对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贫困人口,要实行生态移民和易地搬迁扶贫,确保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对因病因残、生态移民等特困群众,要逐步探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对贫困农牧民技能培训,拓宽农牧民参与公共工程建设、进城务工等渠道,增加收入。

扶持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要有新的突破。要支持民族地区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都能享受免书本费、免杂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要大力兴办寄宿制学校,力争使确需寄宿的边远山区、牧区、高原和边境地区学生能够进入条件较好的寄宿制学校学习。进一步做好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对口支援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工作。加强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导和鼓励其他地区的教师和师范院校毕业生到民族地区基层中小学任教和支教。办好在内地举办的各类民族班(学校)。积极发展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办好民族院校。积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支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

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政策措施要有新的突破。要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把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广播电视网(站)、图书馆(阅览室)、文化馆(站)、影剧院、体育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好并完善起来,解决各族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看电视难等问题。扶持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电视等传媒的节目制作和播映,扶持民族语言文字出版物的翻译、出版。支持民族地区公益性文化事业,积极培育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加强民族文化对外宣传、交流与合作。

加强民族地区医疗卫生工作要有新的突破。积极推进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和农村医疗救助工作。鼓励医务人员到民族地区基层工作,加强农村牧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逐步解决医务人才匮乏问题。加强对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保护、扶持和发展民族传统医药。做好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工作,提高人口素质。

培养选拔民族干部工作上要有新的突破。要通过加大培训力度,拓宽培训渠道,进一步扩大少数民族干部的数量,提高素质,改善结构,提高层次。

第三,民族工作法制化建设要有新的突破。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抓紧制定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具体办法。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国家民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代国务院起草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这个规定一旦出台,将极大的带动地方各级政府制定相应的办法,从根本上推动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贯彻落实,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第四,民族工作社会化上要有突破。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工作,关心民族工作,支持民族工作,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良好局面。

刚刚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是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召开的第一次民族工作会议,是在我国民族工作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认真总结了我国民族工作的伟大成就和基本经验,深刻分析了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全面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的民族工作,对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发展,将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当前,摆在各级统战、民族工作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把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

第一,把握一个主题,即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这个主题的提出,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是对我国民族关系时代特征的精辟概括,是对我们党民族工作基本经验的科学总结。深入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必须牢牢把握这个主题。把握了这个主题,就把握了当代中华民族问题的本质,就把握了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核心,就把握了民族工作的前进方向。把握这个主题,就要牢记我国是多民族国家这个基本国情。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要从民族众多这个基本国情出发,充分考虑民族地区的实际,充分尊重各民族的特点,充分调动各民族的积极性,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第二,把握一项方针,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实际出发,科学确定民族地区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充分发挥各地优势,走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要统筹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既努力缩小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又努力缩小民族地区内部以及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要统筹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既大力发展经济,又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统筹民族之间的协调发展,既支持发展水平较高的民族有更快的发展,又大力帮助发展水平较低的民族加快发展;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既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又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既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又要进一步加大国家和其他各方面的支持力度,实现民族地区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把握一个目标,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就是要更好地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民族地区。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因此,必须把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从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认识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都突出地强调了这个问题。我们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

第四,把握一项任务,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协调民族关系,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可以说,民族工作的奋斗目标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要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不断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切实把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真正形成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生动局面。

第五,把握一个机遇,即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机遇。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对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目标、加快发展的要求,加快发展的主要措施等都十分明确了。贯彻落实好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会议精神充分体现到、落实到“十一五”规划中去。关于这一点,在筹备会议过程中,中央领导同志就明确提出了要求。各地要紧紧抓住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机遇,认真研究今后一个时期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各项保障措施。

第六,把握一个要求,即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是衡量党的执政能力和各级党政组织的领导水平的重要标志。民族工作是全党的一项重要工作,不断提高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客观要求,要在认真总结我们党民族工作基本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各级党政组织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趋势的能力、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能力、把握民族问题时代特征的能力、推动民族工作与时俱进的能力。

四个突破是:

第一,民族理论政策的学习和宣传要有新的突破。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比较系统地总结了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是我们党民族工作历史经验的结晶,是我们党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结果,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认真学习和宣传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对于进一步提高全党对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不断做好民族工作的自觉性,提高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能力意义重大。要借助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有利时机,掀起学习和宣传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的高潮。首先在思路上要有新突破。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不仅从事民族工作的干部要学,从事其他工作的干部也要学习;不仅干部要学习,一般群众也要学习。要增强学习和宣传的针对性。对小学生,要加强民族常识宣传教育,使其从小就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伟大祖国灿烂的文化。对中学生,要加强民族政策常识的宣传教育,培养其民族政策意识。对大学生,要加强民族基本理论的学习和宣传,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民族观。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进一步突出学习和宣传的重点。大力宣传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史,宣传各民族对祖国历史发展作出的贡献。大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先进事迹,营造人人关心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人人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尽职尽责的良好社会氛围。大力宣传民族地区美丽的自然风光,宣传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要不断创新宣传形式。推出一批适合不同人群了解民族知识所需要的基础性读物。推出一批反映各民族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影视作品。推出一批反映各民族现代生活风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为群众所喜爱的文艺作品,使群众能够通过一首歌、一张画、一台节目了解一个民族的生活。总之,要努力展示各民族大团结、大联合、大发展的生动局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第二,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措施要有突破。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主题是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必须在完善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方面的政策措施上有新的突破。

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的工作要有新的突破。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22个民族的人口在10万以下。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云南、黑龙江、xq、xz、甘肃、青海、贵州、广西、福建等10个省区中的85个县、237个乡镇、640个行政村。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这些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中特别困难的群体。加大对这些民族的扶持,促进其加快发展,对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分别作出了重要批示。国家民委已经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专项规划。力争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即xx年前,使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行政村基本实现“四通五有三达标,特色产业促增收”的目标。即通电、通路、通广播电视、通电话;有学校、有卫生所、有人畜饮水、有安居房、有能解决温饱的农田地;人均占有粮食、人均收入、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国家规定的脱贫标准。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每个乡村培植一项或几项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贫困农民稳定解决温饱,经济社会发展达到当地中等以上水平。

兴边富民行动要有新的突破。由国家民委发起的兴边富民行动,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要采取有力措施推动这项工作向纵深发展。要制定并实施兴边富民“十一五”规划。加大资金投入,争取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帮助边境地区集中解决吃饭、饮水、上学、就医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加快沿边(境)等级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实施边境一线茅草房(危旧房)改造工程,逐步改善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对缺乏生存条件、但为守边固土又不能移民搬迁的边民,要探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要有新的突破。要坚持开发式扶贫,把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作为全国扶贫的重点,在政策和资金上加大支持力度。优先将特困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村全部纳入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规划,重点改善水、电、路、通讯及住房等生产生活条件,实现稳定脱贫。对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贫困人口,要实行生态移民和易地搬迁扶贫,确保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对因病因残、生态移民等特困群众,要逐步探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对贫困农牧民技能培训,拓宽农牧民参与公共工程建设、进城务工等渠道,增加收入。

扶持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要有新的突破。要支持民族地区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都能享受免书本费、免杂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要大力兴办寄宿制学校,力争使确需寄宿的边远山区、牧区、高原和边境地区学生能够进入条件较好的寄宿制学校学习。进一步做好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对口支援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工作。加强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导和鼓励其他地区的教师和师范院校毕业生到民族地区基层中小学任教和支教。办好在内地举办的各类民族班(学校)。积极发展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办好民族院校。积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支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

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政策措施要有新的突破。要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把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广播电视网(站)、图书馆(阅览室)、文化馆(站)、影剧院、体育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好并完善起来,解决各族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看电视难等问题。扶持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电视等传媒的节目制作和播映,扶持民族语言文字出版物的翻译、出版。支持民族地区公益性文化事业,积极培育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加强民族文化对外宣传、交流与合作。

加强民族地区医疗卫生工作要有新的突破。积极推进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和农村医疗救助工作。鼓励医务人员到民族地区基层工作,加强农村牧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逐步解决医务人才匮乏问题。加强对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保护、扶持和发展民族传统医药。做好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工作,提高人口素质。

培养选拔民族干部工作上要有新的突破。要通过加大培训力度,拓宽培训渠道,进一步扩大少数民族干部的数量,提高素质,改善结构,提高层次。

第三,民族工作法制化建设要有新的突破。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抓紧制定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具体办法。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国家民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代国务院起草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这个规定一旦出台,将极大的带动地方各级政府制定相应的办法,从根本上推动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贯彻落实,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第四,民族工作社会化上要有突破。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工作,关心民族工作,支持民族工作,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良好局面。

刚刚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是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召开的第一次民族工作会议,是在我国民族工作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认真总结了我国民族工作的伟大成就和基本经验,深刻分析了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全面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的民族工作,对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发展,将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当前,摆在各级统战、民族工作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把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

第一,把握一个主题,即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这个主题的提出,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是对我国民族关系时代特征的精辟概括,是对我们党民族工作基本经验的科学总结。深入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必须牢牢把握这个主题。把握了这个主题,就把握了当代中华民族问题的本质,就把握了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核心,就把握了民族工作的前进方向。把握这个主题,就要牢记我国是多民族国家这个基本国情。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要从民族众多这个基本国情出发,充分考虑民族地区的实际,充分尊重各民族的特点,充分调动各民族的积极性,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第二,把握一项方针,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实际出发,科学确定民族地区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充分发挥各地优势,走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要统筹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既努力缩小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又努力缩小民族地区内部以及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要统筹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既大力发展经济,又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统筹民族之间的协调发展,既支持发展水平较高的民族有更快的发展,又大力帮助发展水平较低的民族加快发展;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既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又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既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又要进一步加大国家和其他各方面的支持力度,实现民族地区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把握一个目标,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就是要更好地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民族地区。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因此,必须把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从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认识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都突出地强调了这个问题。我们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

第四,把握一项任务,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协调民族关系,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可以说,民族工作的奋斗目标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要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不断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切实把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真正形成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生动局面。

第五,把握一个机遇,即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机遇。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对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目标、加快发展的要求,加快发展的主要措施等都十分明确了。贯彻落实好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会议精神充分体现到、落实到“十一五”规划中去。关于这一点,在筹备会议过程中,中央领导同志就明确提出了要求。各地要紧紧抓住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机遇,认真研究今后一个时期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各项保障措施。

第六,把握一个要求,即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是衡量党的执政能力和各级党政组织的领导水平的重要标志。民族工作是全党的一项重要工作,不断提高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客观要求,要在认真总结我们党民族工作基本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各级党政组织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趋势的能力、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能力、把握民族问题时代特征的能力、推动民族工作与时俱进的能力。

四个突破是:

第一,民族理论政策的学习和宣传要有新的突破。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比较系统地总结了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是我们党民族工作历史经验的结晶,是我们党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结果,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认真学习和宣传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对于进一步提高全党对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不断做好民族工作的自觉性,提高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能力意义重大。要借助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有利时机,掀起学习和宣传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的高潮。首先在思路上要有新突破。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不仅从事民族工作的干部要学,从事其他工作的干部也要学习;不仅干部要学习,一般群众也要学习。要增强学习和宣传的针对性。对小学生,要加强民族常识宣传教育,使其从小就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伟大祖国灿烂的文化。对中学生,要加强民族政策常识的宣传教育,培养其民族政策意识。对大学生,要加强民族基本理论的学习和宣传,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民族观。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进一步突出学习和宣传的重点。大力宣传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史,宣传各民族对祖国历史发展作出的贡献。大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先进事迹,营造人人关心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人人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尽职尽责的良好社会氛围。大力宣传民族地区美丽的自然风光,宣传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要不断创新宣传形式。推出一批适合不同人群了解民族知识所需要的基础性读物。推出一批反映各民族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影视作品。推出一批反映各民族现代生活风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为群众所喜爱的文艺作品,使群众能够通过一首歌、一张画、一台节目了解一个民族的生活。总之,要努力展示各民族大团结、大联合、大发展的生动局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第二,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措施要有突破。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主题是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必须在完善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方面的政策措施上有新的突破。

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的工作要有新的突破。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22个民族的人口在10万以下。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云南、黑龙江、xq、xz、甘肃、青海、贵州、广西、福建等10个省区中的85个县、237个乡镇、640个行政村。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这些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中特别困难的群体。加大对这些民族的扶持,促进其加快发展,对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分别作出了重要批示。国家民委已经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专项规划。力争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即xx年前,使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行政村基本实现“四通五有三达标,特色产业促增收”的目标。即通电、通路、通广播电视、通电话;有学校、有卫生所、有人畜饮水、有安居房、有能解决温饱的农田地;人均占有粮食、人均收入、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国家规定的脱贫标准。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每个乡村培植一项或几项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贫困农民稳定解决温饱,经济社会发展达到当地中等以上水平。

兴边富民行动要有新的突破。由国家民委发起的兴边富民行动,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要采取有力措施推动这项工作向纵深发展。要制定并实施兴边富民“十一五”规划。加大资金投入,争取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帮助边境地区集中解决吃饭、饮水、上学、就医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加快沿边(境)等级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实施边境一线茅草房(危旧房)改造工程,逐步改善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对缺乏生存条件、但为守边固土又不能移民搬迁的边民,要探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要有新的突破。要坚持开发式扶贫,把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作为全国扶贫的重点,在政策和资金上加大支持力度。优先将特困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村全部纳入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规划,重点改善水、电、路、通讯及住房等生产生活条件,实现稳定脱贫。对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贫困人口,要实行生态移民和易地搬迁扶贫,确保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对因病因残、生态移民等特困群众,要逐步探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对贫困农牧民技能培训,拓宽农牧民参与公共工程建设、进城务工等渠道,增加收入。

扶持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要有新的突破。要支持民族地区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都能享受免书本费、免杂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要大力兴办寄宿制学校,力争使确需寄宿的边远山区、牧区、高原和边境地区学生能够进入条件较好的寄宿制学校学习。进一步做好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对口支援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工作。加强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导和鼓励其他地区的教师和师范院校毕业生到民族地区基层中小学任教和支教。办好在内地举办的各类民族班(学校)。积极发展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办好民族院校。积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支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

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政策措施要有新的突破。要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把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广播电视网(站)、图书馆(阅览室)、文化馆(站)、影剧院、体育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好并完善起来,解决各族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看电视难等问题。扶持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电视等传媒的节目制作和播映,扶持民族语言文字出版物的翻译、出版。支持民族地区公益性文化事业,积极培育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加强民族文化对外宣传、交流与合作。

加强民族地区医疗卫生工作要有新的突破。积极推进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和农村医疗救助工作。鼓励医务人员到民族地区基层工作,加强农村牧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逐步解决医务人才匮乏问题。加强对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保护、扶持和发展民族传统医药。做好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工作,提高人口素质。

培养选拔民族干部工作上要有新的突破。要通过加大培训力度,拓宽培训渠道,进一步扩大少数民族干部的数量,提高素质,改善结构,提高层次。

第三,民族工作法制化建设要有新的突破。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抓紧制定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具体办法。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国家民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代国务院起草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这个规定一旦出台,将极大的带动地方各级政府制定相应的办法,从根本上推动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贯彻落实,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第四,民族工作社会化上要有突破。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工作,关心民族工作,支持民族工作,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良好局面。

社会稳定、各民族团结,国富民强是我们每一个人应有的一份责任心,需要做好这一点,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统一思想,加强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把维护民族团结、反分裂斗争摆在维护稳定工作的首位,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反分裂斗争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认识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在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自觉在思想上行动上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高举爱国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实际行动捍卫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捍卫社会主义制度、捍卫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进一步加深对宗教的本质和“分裂分子”集团利用宗教分裂祖国图谋的认识,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正确判断和处理宗教问题,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同时,要继续加强正面宣传教育,更加广泛深入地揭露“分裂分子”集团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的真实面目,要大张旗鼓地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加大正面舆论引导力度,积极营造安定团结、遵守法律、和谐向上的良好舆论氛围。

其次,立足实际,认清形势。首先要充分认识反分裂斗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在社会和谐稳定环境中的发展,没有稳定,绝不会有发展,更不可能有科学发展。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中推进改革开放,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才能使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共同创造利通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伟业。

长期以来,“分裂分子”集团一直处心积虑地破坏发展与稳定,在这种形势下,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进科学发展、促进和谐稳定的坚定意志、正确思路、实际能力、政策措施和自觉行动,以更好地把握人民的意愿,把握利通区发展进步的关键。因此,要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举一反三,准确分析和全面把握当前反分裂斗争的新形势,始终紧绷政治这根弦,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保持临战状态,切实做好打大仗、打硬仗的准备,坚决粉碎“分裂分子”的新一轮进攻,坚决维护祖国统一,确保国家安全和利通区社会稳定。

第三,和睦相处,加强团结。多少年来,利通区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创造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民族团结”的新局面;各民族是一家,团结一心,共同繁荣、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2023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大全(16篇)篇六

中央统战工作会议7月29日至30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今年是我们党明确提出统一战线政策100周年,要坚持爱国统一战线发展的正确方向,准确把握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历史方位、基本任务,为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磅礴伟力。总书记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百年统战的历史性贡献和新时代统战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系统阐释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统战工作形成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入分析了新时代统战工作的历史方位,明确提出了做好新时代统战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任务、工作重点、政策举措,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

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为新时代我国统一战线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对新时代民主党派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也是一部多党合作史,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还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民主促进会都始终与中国共产党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中国民主促进会将把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引导会员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继承和发扬民进先贤前辈的优良传统。将充分发挥民进智力密集、人才荟萃的优势,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努力交出满意的答卷,为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而努力奋斗。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力量,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为包头奋力创造新奇迹、展现新气象继续贡献力量。

2023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大全(16篇)篇七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表示,作为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承接“十二五”、开启“十三五”,改革与发展的任务尤为关键。

像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着力补齐短板等,这些都需要坚定改革信念,建立改革激励机制,鼓励地方改革试验,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大环境,闯出一条以结构性改革化解结构性矛盾的新路子。

会议强调,要加大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推出一批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举措。而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等,正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和重点。我们当前既面临稳增长、调结构的压力,也面临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需要改革来发挥牵引作用。在去产能的过程中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对于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对于激发企业活力,都有重大影响。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划分中央和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使得事权与财权相匹配,有利于地方发展,也有利于提高财政运行效率。此外,为适应金融混业经营新趋势,加快推进由分业监管向综合监管的监管体制转变,对经济转型升级也具有重大影响。

推进改革,还应加强以服务业市场开放为重点的市场化改革。要放开服务业价格的管制,打破服务业领域的行政垄断和市场垄断。

值得强调的是,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大环境,政府是关键。要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推进监管转型,才能激活市场、解放企业。

2023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大全(16篇)篇八

***总书记在很多场合多次强调,国家现代化发展离不开农业现代化,正所谓“农业兴则国兴”。在新时代新征程情况下,乡村建设迈出崭新的步伐,农业农村发展势头良好。这些成绩取得离不开基层干部发挥穿针引线的作用,他们承担贯彻落实国家政策的重任,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因此,惟独基层干部做好工作,才干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新活力,实现乡村振兴。

基层干部要引招商引资之线穿好生活富裕之针。“不能带头富,不能当干部;

甚至有些地区为了引进项目不惜牺牲百姓健康只为自身政绩考虑。这种情况致使农民利益受损造成地方财政亏空伤害政府形象。由此可见,基层干部在穿针引线工作中并未发挥积极作用,这就需要基层干部在工作中讲求实际,对于招商中进行细致筛查引进优质资本完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落实国家最新政策,通过招商解决就业,带动百姓增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生活富裕之针。

基层干部要引垃圾分类之线穿好生态宜居之针。正所谓“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宜居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实现生态宜居我们要打造良好的村容村貌。之前大部分农村都经历过垃圾遍地蚊蝇满天飞厕所污水横流的情况,如今在新农村以及垃圾分类的环境下,基层干部手把手教从娃娃抓起开展多方位宣传坚固树立分类意识,打造农村新景象已取得良好成效,有效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发展。倘若基层干部一心谋发展,对乡村环境和垃圾管理不予理睬,那么百姓不会有舒适的生活环境,更何谈新农村建设。因此,实现生态宜居,需要基层干部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做好工作规划多角度宣传提升村民意识,做好穿针引线工作。

也需要按照“上面线”稳步推进,干部不能有“走一步算一步”的打算,要结合自身情况,稳扎稳打,集民智汇民力开展乡村管理。惟独把调研之风融入基层干部工作实际中,才干加快乡村管理步伐。因此,乡村振兴离不开基层管理,管理有效而基层干部的调查钻研。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乡村振兴中最要害一环是基层干部。***总书记也说:“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乡村振兴需要基层干部做好绣花针,穿起基层千条线,织好三农发展布,才干让乡村振兴的愿景指日可待。因此,基层干部要做好穿针引线工作,助力实现乡村振兴目标。

2023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大全(16篇)篇九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培养造就一批能够引领带动产业发展、技艺传承、群众致富的乡村人才队伍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和核心,是破解乡村人才匮乏的有效途径。为有效破解乡村人才振兴难题,充分放大乡村人才的“磁场效应”“乘数效应”“放射效应”,通过精准引进、多维培育、关心关爱等措施,着力精心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拿出十足的诚意,积极营造惜才、爱才、敬才、重才的良好氛围,为引进人才解决医疗、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后顾之忧。“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因地制宜,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对接,柔性引进一批引领产业发展的领军型人才。探索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政府+银行+保险+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充分依托特色产业和各类人才项目引进一批专家人才,吸引一批未就业大学生、退役军人、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支持鼓励龙头企业积极打造引进人才创新平台,促进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发展,以人才振兴促进产业振兴。

与有关农业科技专家签订长期协作协议,邀请其举办线上线下讲座、开展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对县域农业科技人才进行帮带提升培训,帮助成立专家服务组下基层开展农业科技服务,通过集中讲座、田间地头培训、手把手指导等方式培养大批技能人才。鼓励支持村党组织书记、退役军人、致富带头人、合作社负责人等参加农业相关专业学历教育、职业教育,提升综合素养。

充分放大“放射效应”,尽情释放人才工作活力。“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只有建立健全一套公正合理、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才能最大程度产生“放射效应”,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业的活力。对于领军型人才,重点强化政治引领和精神激励,建立县级以上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人才制度,常态化走访慰问、嘘寒问暖、关心关怀。对于乡村振兴一线的事业编专业技术人才,通过设置生活补贴、交通补贴等形式强化工作保障,表现优秀的优先晋升职称,并及时兑现绩效奖励。对回乡创业的优秀人才,从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中列支专门预算,给予项目奖补、贴息贷款等优惠政策。大力宣传乡村振兴人才先进事迹,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让更多的人意识到如今乡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回乡创业也能大有作为,吸引更多的乡村人才回乡创业。

如何选贤任能,似乎是亘古不变的话题,古已有之,于今愈烈。如何更好地招揽人才,如何更好地引才、育才、聚才,要用好“寸心知”“同舟济”“三春晖”之人才“三字真经”。

“寸心知”——遇人才,如逢故人,“相逢情更深”。赢得人才才能赢得当下与未来,想要赢得人才,先得知其寸心。刘备顾草庐、诸葛隆中对被传为后世佳话,刘备寸心之间的关怀如洋洋暖流感动了诸葛亮,成了诸葛亮在“风雨漂泊”乱世里选择的“归舟”。反之,不识人才心、不解人才意,不知其能千里,致使人才陷于“山野雾浓”“江湖夜雨”,终将致千里马“骈死于槽枥之间”。用好“寸心知”这三字经,才能让人才抒其意、畅其言、尽其才。遇人才当如逢故人,不尽欣喜,乐其言、听其意、感其心、成其美,用“寸心知”的真情,心怀爱才、惜才的真意,善于倾听人才的心声,让人才生发“一见如故”之感,用心中真情留住人才,让引来人才的梧桐树有“根”深盘。

“同舟济”——用人才,互为良友,“同心而共济”。人才济济于一舟,可度难关可创辉煌,海可让路行愈远,乘风破浪万里航。汇聚人才于“同舟”,既是为了凝聚人才力量、发挥人才优势,也是为了让他们互为良师益友,让所长毕现,短以长补,为人才群力“添以柴火”,以同心共梦合力划动“梦想”之双桨,水波中,每一下都是前行推动力的最强劲,每一下都是高质量发展的一大步,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用好“同舟济”这三字经,才能让人才的才能竞相迸发,在目标与梦想的催化作用下,在良师益友点滴长处的浸润下,从“专业型”人才转变为“全方位”人才,把得好舵,也划得好桨,让人才的汇聚成为“思想的碰撞”和“智慧的交融”,充分开发人才的潜能,让人才之才得到更好的“锻炼”和“提升”。

“三春晖”——待人才,如爱尊长,“南北总关心”。在如何对待人才上,袁枚曾言:“愿公爱士如爱尊,毋使埋渣嗟不偶。”可见,敬重人才何等重要。我们敬重老人,会倾尽全力改善老人的居住环境,改善老人的物质条件,对待人才亦需如此,敬重人才并不单单是言语和态度上的敬重,更要依靠行动的时时照拂和处处激励。要瞄准人才的需处发力,要花费大力气改善人才的生活待遇和工作条件,营造温馨融洽的工作氛围和人才生态,真正成为人才的“解渴甘露”,让人才处处都能感受到组织给予的深切关怀和温暖。用好“三春晖”这三字经,“南北总关心”让人才觉得处处有温暖,这里就是家,给足人才“阳光”让人才“灿烂”,才能让人才安得下心,充得足电,有心有力有劲地为工作发光发热。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全国、全省组织部长会议对培养、引进、用好各类人才,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组织部门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在“聚农人、强农技、兴农策”方面下功夫,引导乡土人才深耕“三农”沃土,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围绕“聚农人”,坚持引育并举,为乡村振兴储才。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农业农村人才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智力支撑。要吸引高端领军人才驻乡。实施“引才入村”汇聚工程,支持高科技领军人才在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区等落户。推广“科技小院”等培养模式,吸引高校研究生深入农村开展实用技术研究和推广服务工作。要推动农业科技人才下乡。成立农业专家技术推广服务团,打破行业、地域、身份等限制,按照双向选择、按需选任、精准对接的原则,采取“科技特派员+农户”“公司+科技特派员+农户”等模式,引导科技特派员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攻关、新产品研发。要鼓励本土人才返乡。打好“乡情牌”“乡愁牌”,深入推进外出农民工创业工程,利用返乡创业园、电商产业园、示范园,依托本地特色产业,动员在外人才回乡领办创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实施“选青推优”计划,摸排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巾帼”能人、致富能手、优秀青年等“六类人群”,分类跟踪培养、动态调整,吸引和鼓励优秀人才回村任职、回乡创业。

围绕“强农技”,坚持协调联动,为乡村振兴搭台。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必须加强技术引领。要为产业“引智”。加强与名院大所紧密合作,共建实践(创新)基地、产学研合作联盟,建设研发中心、技术中心、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将技术创新与人才培育紧密结合,带动乡土人才培养开发。要为产业“增智”。深入实施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培育行动,开展“菜单式”培养,依托地方高校开设涉农专业、开办特色工艺班,培养基层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实施乡村企业家人才工程,在产业扶持、科技创新等方面给予集成支持。积极发掘各领域能工巧匠、民间艺人等乡土人才,开展乡村企业家人才“十佳名人”评选。要为产业“联智”。立足当地农业产业优势,用好数字化平台,打造产、供、销一体的数字经济,推动电子商务示范园区、示范企业建设,推动科企融合。

围绕“兴农策”,坚持系统集成,为乡村振兴赋能。科学有效的人才政策,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必须强化激励保障作用。要“真金白银”激励。财政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乡村企业家人才创业创新。启动县级农村创客平台建设,支持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创办众创空间、孵化园等“双创”基地,对乡村企业家人才领办的扶贫工厂(驿站)运营两年以上且成效显著的,给予一次性奖补。要强化配套支持。开展金融服务“送到家”,配备“金融村官”,推进小额信贷等金融服务延伸到村到户,支持金融机构推出粮食、果蔬、养殖、经营贷款等符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点的产品和服务。鼓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以资源资产托管、租赁、承包经营等多种经营模式与社会资本合作,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闲置农房、乡村闲置公益设施,加强资产的运营管理,支持村集体以自营的方式开展创业。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农村土地复垦整理开发,整理出的土地优先用于发展农业生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政策腾退出的建设用地指标、建设用地,以及“四荒地”、工矿废弃地、撤并后闲置的乡村办公用房和校舍、闲置标准化厂房等闲置建设用地,重点支持产业发展。要畅通上升通道。完善乡村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完善乡村人才认定标准、办法,建立符合乡土人才发展特点的评价制度和评价体系。对现有乡镇事业单位在职专业技术人员中累计工作满3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可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评聘相应专业技术职务,对在乡镇从事农技推广、特色产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优先评聘专业技术岗位(职务),全面调动乡土人才的创业创新积极性、主动性。

2023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大全(16篇)篇十

12月20日至21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规格高,说明中央对城市发展高度重视,指明了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会议主要强调了城市功能定位、当前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为解决当前发展存在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作出了深层次的探索。会议指出以科学发展、创新发展为未来城市的发展主题,同时要积极探索和解决时下多数城市发展均存在的“城市病”问题。

城市是人才集中、物流、信息流的集散中枢。此外,城市还是金融资本集聚的地方,因此城市在当前的经济生活中具有特殊的功能,是带动城市以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和动力来源。在当前经济转型时期,新常态下,城市依托自身所具备的优势必然担当起创业创新的核心载体。当前,新的发展动力要靠创新,而城市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空间和平台。创新必须靠城市,人口的高度集聚才能产生思想激荡,才能迸发创新的火花,也能提供广阔的市场。所以,在经济转型升级和促进创新创业、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的关键时刻,重申城市建设的关键作用,指明城市建设的战略性方向,就是为了改革和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和深层次的动力,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和升级成功提供着力点。

现代化城市需具备以下特征。

以往的城市发展中,有的地方为了盲目追求gdp考核指标,往往在城市发展上片面强调城市发展规模和速度,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累积起了钢筋水泥森林,不仅造成了财力积累的浪费,甚至有的地方已经出现财政严重透支,盲目发展的结果是大规模的出现“鬼城”、“死城”现象。此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城市发展重要性的同时,提出从速度型城市建设转变成质量型城市建设,各地城市的建设和发展需要把握合理的维度,是这次会议的亮点之一。

城市建设从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也是发展理念的重大改变。中国经济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要靠创新,而创新中必须靠城市更好地聚集人才。所以城市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创新水平,中国创新的水平决定了中国未来的水平。未来城市发展要注重城市发展的现代化,具备现代化发展的城市需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政治现代化,即拥有高效的行政机构、高水平的管理手段以及科学的决策系统和民主监督手段。

二是经济现代化,城市经济功能全面、产业结构合理、对外交流活跃、经济主体富有创新能力。

三是基础设施现代化,即具有便捷通达的内外交通、高效优质的通讯服务、充足的水电供给、良好的废污处理和可靠的防灾系统。

四是环境的现代化,即自然环境现代化和人工环境的现代化,注重环境的承载能力和历史传承。

五是居住方式的现代化,即城市能为市民提供高质量的居住条件,保证其舒适、安全、私密性和服务方便。

六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即城市具有高质量的科研机构并拥有相当规模的科技人员;有充足稳定的科研投入和发育良好的科技市场;能追踪、引进和吸收世界最新科技成果;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不断扩大。

七是社会的现代化,即城市的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并相互相成,互为促进。

八是文化的现代化,即形成富有地方与民族特色的城市文化,并具有积极的扩张力和强大的吸引力,能影响市民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九是教育的现代化,拥有完善而先进的教育设施、发达而全面的教育体系,尤其是具备一流水准的高等教育和普及深入的职业教育。

2023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大全(16篇)篇十一

一场高规格的重要会议——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以“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为名的会议,在党的历史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历史上都是第一次。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大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各级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是极大的鼓舞和激励。全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把推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落地生根,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坚定坚决抓好贯彻落实。

旗帜鲜明、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最高政治原则,始终保持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为此,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坚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自信,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把“两个维护”贯彻到人大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要贯彻落实各级党委决策部署,认真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切实将党委的决策部署通过法定程序变成人民群众的共同意志,确保人大工作与党委决策部署同频共振、同向发力。要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按照“四个机关”的新定位和新要求全面加强人大自身建设,科学系统谋划人大工作,努力打造让党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政治机关、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工作机关和代表机关,在奋进新征程中更好发挥人大制度优势和职能作用。

准确把握、深刻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这一重大论断,充分发挥人大主要民主渠道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并提出“八个能否”“四个要看、四个更要看”的民主标准。为此,我们要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好发挥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完善发展人大的组织制度、会议制度、工作程序、运行机制等,使人民民主权利能够通过法定途径、渠道、方式、程序,体现在人大工作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着眼当前,我们要依法有序做好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将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落实到换届选举的各个环节,支持和保障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同时保证好代表的广泛性和代表性,使更多一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当选为人大代表,保证基层群众代表比例,更好体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征和优势。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切实担负起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的职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为此,我们要以学习贯彻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为重要契机,主动融入和服务地方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聚焦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创造性做好立法、监督、决定、任免、代表等各项工作。要加强对审议意见和议案建议办理,对有关审议意见、议案建议进行回头看、再落实,努力提高代表议案建议意见的解决率。要拓宽代表履职渠道,健全完善“双联系”机制,创新线上线下履职平台,强化上下联动、区域协同机制,定期邀请代表参加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各类会议、视察调研、执法检查、评议测评等活动,加强制度体系建设,积极调动各方力量,全面提升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整体质效。

2023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大全(16篇)篇十二

近日,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各级组织要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和干部人才支持。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育才造士,为国之本”,为乡村提供人才支撑关乎振兴的成效,组织部门要认真“选”出好苗子,“练”出千里马,“用”好实干家为大国事业再发力。

“试玉要烧三日满”,要更多地把好苗子“选”出来。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培养选拔年轻干部要优中选优、讲求质量,不能拔苗助长,更不能降格以求。”组织部门要用好初心、使命、担当三把“筛子”;把理论水平高、专业能力强、实践本领好的优质“苗子”筛出来,并根植在基层的“沃土”中;通过基层长时间的磨炼和“风吹雨打”后破土而出,成长为为民遮风避雨的“参天大树”,为党排忧解难的“忠诚干将”,为国勇挑重担的“栋梁之才”;如此“驻村”干部才能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才能带领群众振兴乡村、再创佳绩。

“千锤百炼始成钢”,要更好地把千里马“练”出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对那些看得准、有潜力、有发展前途的年轻干部,要敢于给他们压担子,有计划安排他们去经受锻炼。”理论强、学历高的90后、00后年轻干部的主要特征:从小生活优渥,吃苦少是他们的生长环境;但基层经验欠缺,对社会各方面也缺乏深入了解和认识,是他们的短板。常言道:“是骡子?是马?要拉出来遛一遛”,纵然你有千里马的特质也要有驰骋千里的耐力;如何让“温室花朵”开出“铿锵玫瑰”的艳丽,需要年轻干部经历基层和艰苦岗位的磨练。唯有经过千锤百炼、艰苦磨练,才能在关键时刻经受住考验,才能面对百年复杂局面。

“不拘一格降人才”,要更快地把实干家“用”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用人单位要深刻理解讲话内容,破除人才发展束缚,摒弃唯“学历”选才,唯“资历”用人的思想;坚持把经验足的“土专家”能力强的“实干家”用起来,以实绩论“英雄”。把人才放在最能发挥其特长的岗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实现人与岗的“精准对接”。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选”对苗,“练”出千里马,“用”好才,同时关心关爱和增强他们的幸福感和归属感,以主人翁的身份来推动乡村振兴。

2023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大全(16篇)篇十三

乡村振兴,人才为要。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更是竞争的绝对力量。所以,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育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解难题。

笔者近期有幸参与乡村振兴课题的培训,结合自身工作经历,了解到我县产业尤其是农产品产业体系不健全,除却品种杂多、经营不善等问题外,也有创新型、技术型人才匮乏等问题。要突破发展瓶颈,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从实际出发,将育用引结合,培育一支留得住能战斗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十年磨一剑”,百年树人育人才。“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要根除人才振兴瓶颈问题,得从本源出发,以“教”育才,打造培育人才的摇篮。要组织农业专家下乡进行定点专业辅导和培训,培育技术型农业人才;要提升教育质量,以优质的服务为人才成长营造更宽松的氛围,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型人才;要善用激励措施鼓励创新创业,培育创新型人才。

“不以言举人”,悉尽其力用人才。“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百事举矣,则富强不足谋也。”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人才更需“伯乐”发掘,每个人都有自己所长之处,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有机会展现自己的优点,把合适的人发在合适的位置是实现发展成效最大化的重要途径。因此,政府要建立完善的人才信息库,通过数据分析和实地考察引导人才走向最适合的岗位,从而实现“人尽其才”的目的。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求贤如渴引人才。“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引人才,一方面是要把出去的家乡人才引回来;另一方面是要把其他地方的人才引进来。为此,政府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出台优惠政策,将人才类别细分精准施策,如优秀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为其创业就业提供资金扶持,政策优惠;专业的技术人才给予其更大的平台和更利于成长的环境等等,切实增强人才的归属感和获得感。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人才兴,则事业兴,培育人才,用好人才,吸引人才,才能抢占竞争高地,实现乡村振兴。

2023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大全(16篇)篇十四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城市是我国各类要素资源和经济社会活动最集中的地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这个“火车头”,把握发展规律,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挥这一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有效化解各种“城市病”。这些鲜明的工作方针,势必将极大地影响到今后我国城市的规划水平、建设水平以及管理水平。

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无疑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城市工作领域的细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贯穿《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一根红线,既是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更是党的根本宗旨在发展观中的深刻体现。城市的核心是人,人作为最为关键也最为重要的因素,其需求无非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城镇建设水平关联居民生活质量,也是城市生命力所在。提高城市发展的持续性、宜居性,解决好人的问题,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不仅是城市工作的价值指向,而且是城市管理和服务的重要标尺。

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十分重视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还在着重强调:“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要增强城市宜居性,引导调控城市规模,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中央文件中也有过多次诗意的表述,“城镇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等等。但是现在,正如在“十三五”规划建议说明中所指出的:“按照常住人口计算,我国城镇化率已经接近55%,城镇常住人口达到7.5亿。问题是这7.5亿人口中包括2.5亿的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外来常住人口,他们在城镇还不能平等享受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医疗、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带来一些复杂的经济社会问题。”因此,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新时期城市建设、发展、治理的价值所在。

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必须把农民工市民化作为重中之重来考虑。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上强调:“推进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是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农民工市民化,大中小城市有不同要求,要明确工作重点。”与此同时,还要化解城镇化进程中诸如雾霾污染、交通拥堵、垃圾围城、城建“摊大饼”等各种“城市病”;还要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让全体人民共享现代化成果;还要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诸如此类。为此,必须着力提升城市的规划水平,以增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通过促进“多规合一”来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必须着力提升城市的建设水平,加强城市地下和地上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海绵城市,加快棚户区和危房改造,有序推进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按照中央要求力争到20基本完成现有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推进城市绿色发展;必须着力提升城市的管理水平,打造智慧城市,以实施居住证制度为抓手推动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城市公共管理,全面提升市民素质。

时隔37年,中央再次召开城市工作会议,并上升到最高级别,表明在我国城市发展进入新时期之际中央对城市工作的高度重视。全省上下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深刻认识到城市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中的重要作用,结合广东实际,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会议精神上来,努力推动我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达到一个新水平,为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注入强大动力。

2023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大全(16篇)篇十五

今天,省委召开党员领导干部会议,传达学习、研究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省委书记巴音朝鲁主持会议并讲话,省长蒋超良出席。

会上,巴音朝鲁、蒋超良、姜有为分别传达了、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巴音朝鲁指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后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的重要讲话,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全面分析了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形势,深刻阐述了如何更好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明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必须坚持的重大原则。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今年经济工作,明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预期目标、政策取向和重点工作。和的重要讲话总揽全局、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对于我们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方向,扎实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是中央时隔37年后首次召开的关于城市工作的专项会议。和的重要讲话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尊重和顺应城市发展规律,把握城市工作方向,解决城市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好和在两个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当前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对明年经济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中央对城市工作的具体要求上来。

巴音朝鲁强调,要深刻领会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中央关于加强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和部署,切实谋划好明年全省经济工作。要明确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特别是要从吉林实际出发,认真谋划好结构性改革工作,以结构性改革促进转型升级,培育新的发展动能,增强持续增长动力。要谋划好明年重点工作。在落实中央“三去一降一补”要求上,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上,在“加减乘除”一起做、实施创新驱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上,在打好打赢国企改革、服务业发展、精准脱贫攻坚战上,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上,在落实责任、明确目标、调动各方面干事创业积极性上,都要认真谋划,抓住重点,强化措施,确保明年每项工作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巴音朝鲁强调,要深刻领会好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明确城市工作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切实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一要充分认识和自觉顺应城市发展规律,既要看到城市工作在全局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又要看到城市发展中长期积累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看到城市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有其自身规律,切实增强规律意识,端正城市发展指导思想。二要进一步明确做好城市工作的基本思路。统筹好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着力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三要从吉林实际出发,抓紧研究制定好我省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意见,指导和推动我省城市持续健康发展。

巴音朝鲁强调,要扎实做好年终岁尾各项工作。突出抓好工业运行、粮食收储、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努力争取更好成绩。认真搞好明年农业生产各项准备。妥善安排好节日期间群众生活,开展形式多样的走访慰问,特别是要围绕脱贫攻坚,组织开展好万人大帮扶活动。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执行中央和省委转变作风的规定要求,坚决杜绝各种不正之风,廉洁过节、文明过节。

省级党员领导干部,省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2023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大全(16篇)篇十六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会议明确要围绕六个基本原则来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不断开创城市工作发展新局面。这六个基本原则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宏观层面上是要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微观层面上是要落实“五大统筹”。“五大统筹”集中反映了对城市发展规律的尊重。

指出:“做好城市工作,首先要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端正城市发展指导思想。”城市发展规律,首先表现为它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经济发展推动了城市发展,城市发展反过来又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一般认为,城市人口每增加5个百分点,人均经济活动至少增长10%。其次表现为它是一个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农业用地按相应规模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的过程。因此,城市人口和用地要匹配,城市规模要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城市发展规律的这一特性,尤其需要铭记。

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说尊重城市发展规律是做好城市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那么“五大统筹”就是具体而鲜明的工作切入点。“五大统筹”中,首先是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以此来提高城市工作的全局性。其次是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以此来提高城市工作的系统性。第三是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以此来提高城市发展的持续性。第四是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以此来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第五是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以此来提高各方推动城市发展的积极性。总之,“五大统筹”就是要把城市工作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使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着力提高城市发展的持续性、宜居性。

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深刻认识“五大统筹”十分重要。我们要认识到,我国城镇化必须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城市工作必须同“三农”工作一起推动,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要认识到,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引领作用,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要认识到,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必须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传承历史文脉,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要认识到,城市工作必须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中心目标,城市应该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要认识到,推动城市发展必须善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集聚促进城市发展的正能量。

我国城镇化率在首次超过50%,目前已接近55%,这意味着我国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里,相较于改革开放之初不足20%的城镇化率,今非昔比,不可同日而语。假以时日,这些数据还会攀升。惟其如此,国家对城市工作的重视必然要上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广东也是这样。“十三五”时期,广东将强化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和深圳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的作用,提升珠三角城市群发展质量,携手港澳打造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将大力推进广佛同城化、广清一体化、汕潮揭城市群建设,支持湛江建设环北部湾中心城市,发展壮大湛茂阳沿海经济带,促进粤北地区城镇集约发展;将深化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等等。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召开,为我们做好“十三五”以及今后的城市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

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在统筹上下功夫,在重点上求突破。从我省的自然禀赋、历史文化传统、制度体制出发,既遵循普遍规律、又不墨守成规,既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又不照抄照搬。在着力提升城市规划水平、建设水平的同时,着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为开创我国城市发展新局面贡献广东智慧。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同乡会的致辞(实用22篇)

    致辞既是一种表达自我、展示个人风采的方式,也是一种对听众负责、准备充分、赢得信任的方式。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历史上的经典致辞,愿它们能够给你带来一些启示

    2023年暑假的通知(实用15篇)

    通知的目的是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和接收,以便方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工作。如果你遇到写通知的困难,不妨参考一下这些通知范文,它们可能会帮助你解决问题。各县区教育局、九

    2023年荷花教案设计大全(16篇)

    教学工作计划应重视教师的参与和反馈,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和不断改进。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教学工作计划的范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认识白洋淀地区人民的抗日斗

    最新入党誓词的整改措施(汇总15篇)

    入党誓词是党员入党时对自己的要求和规范,是党性修养的基石。入党誓词中,我郑重承诺遵守党的纪律,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根据本次专题民主生活会要求,本人

    最新医院牙防科的工作总结(优质23篇)

    通过医院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案,提升工作质量。医院工作总结范文可以引发思考和讨论,促进医务人员的成长和进步。自从20xx年9月郑炅

    2023年小学扫黄打非工作方案范文(18篇)

    制定工作方案需要对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进行充分的分析和研究。以下是一些针对不同工作场景和问题的工作方案,希望能够启发你提出更加切实可行的方案。

    最新欢迎新同事入职讲话欢迎词(热门17篇)

    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为大家主持今天的活动,欢迎大家的到来。接下来,请大家欣赏一些经典欢迎词范文,给您带来更多灵感。各位同事:大家好!xx有你们加盟,我而到万分高兴

    最新外貌与能力高中英语(优质15篇)

    学好英语可以提高我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其他文化。看看这些出色的英语总结示例,相信会给你带来一些写作上的启发和思考。爱,对党、对国家的忠诚。

    最新其实我懂你(热门12篇)

    优秀作文不仅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需要有深厚的思想底蕴和广博的知识储备。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优秀作文的资料,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和启示。窗,之所以美丽,是

    最新零容忍第二集心得体会(实用17篇)

    心得体会是对过去经历和行为的反思,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加深对该写作形式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