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张桂梅先进事迹个人心得体会(优质13篇)

时间:2023-11-10 作者:FS文字使者学习张桂梅先进事迹个人心得体会(优质13篇)

心得体会的写作过程可以促使我们思考自己的行动和决策是否合理有效,从而有助于自我提升和成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参考。

学习张桂梅先进事迹个人心得体会(优质13篇)篇一

22日10时,“翟树全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举行,全国四级法院通过网络视频收看会议内容。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号召,全国广大法官干警要向翟树全同志学习。

“老翟”到了北京依然朴实。

22日,记者在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看到,200多名法官聚集在法院内部的视频会议厅内观看“翟树全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

报告组成员一共有5位。除老翟之外,一位是翟树全曾经的同事,一位是农安县宣传部的工作人员,一位是曾经采访过翟树全的记者,还有一位是翟树全的女儿。他们从各角度评价心中的“翟树全”。

当翟树全上台时,他面向全国广大法官干警,没有宣扬自己扎根农安县法院哈拉海法庭23年的成绩,只是用朴实的话讲述了几个曾经处理过的案例。“我记得最初接触‘老翟’的时候,他就是这么朴实,现在他到了北京做报告,言行依然没有变。”在翟树全讲话时,一位曾经接触老翟的省高法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是全国法官干警学习榜样”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报告会上说,翟树全同志的先进事迹,充分体现了当代共产党员为民、务实、清廉的优良作风,是全国法官干警学习的榜样。

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王常松表示,全省法官干警要以翟树全为榜样,做公正、廉洁法官。

长春市中级人民院院长张德友收看过报告会后说,翟树全同志的先进事迹,为法院广大干警提供了一份生动的学习教材。

长春市中级人民院院长政治部主任王国睿说,他要学习翟树全扎根基层的奉献精神。

农安县人民法院院长田良表示,翟树全在基层法庭工作24年,共审结民事案件3000多起,调撤率达90%以上,解决了大量矛盾纠纷。

学习张桂梅先进事迹个人心得体会(优质13篇)篇二

一假如今年的你39岁,丈夫病故父母离世无儿无女身处异乡,你是选择庸庸碌碌虚度剩下的人生,还是在奋斗之中书写新的人生华章?39岁的张桂梅选择了化悲痛为力量,扎根小城华坪20余载,把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通过爱心倾注到当地的教育事业之中,带领1600多名贫困女学生走出大山,撒播下希望,用责任和担当书写了新时代的“小城大爱”故事传说。

爱心。“我要用有限的生命有限的力量为孩子们多做点事。”朴实无华的语言下,蕴含着张桂梅对山区贫困学生最深沉的爱。她把家访当常态,10余万公里的山路被踩在脚下,成为1500多户家庭走访的“垫脚石”,为的就是减轻“山里人出趟门不容易”的负担,了解到每一个学生最真实的情况,做通家长的思想工作,斩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我们就是要把一颗爱心融化在群众的心田,尤其是对低保户五保户残疾人等弱势群体,要通过日常生活交往,和他们建立友情,从心底打破隔阂,详细了解掌握他们的真实意愿,在千方百计解决实际困难中,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坚定。“党员在,女高就有办下去的希望。”刚刚成立之初的华坪女高,师资紧缺学生家底薄,被认为是一所“绝对办不下去的学校”。但张桂梅却不信这个“邪”,带着8名教师,其中6名党员,佩戴党徽上课,发挥党员带头示范作用,把党员教师们内心的澎湃激情转化为坚定信念,造就了独特的丽江华坪“女高精神”,华坪女高也逐渐成为当地学生家长向往的学校,教育教学成绩日渐显著。张桂梅和学校的党员教师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成功需要无比坚定的信念,我们要从她身上汲取精神养分,对于选准了的方向认准了的事,要敢抓敢管敢作敢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奉献。面对接踵而至的各项荣誉,张桂梅始终保持着入党之初的那份初心,把自己微薄的工资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和收养孤儿,把70多万元的奖金全部捐献给贫困山区,一条洗得褪了色的牛仔裤一件很老气的花衬衫一双旧旧的黑皮鞋一副厚厚的近视眼镜,是伴随她多年的“行头”,生活十分清苦。她所有的心思都奉献给了自己最热爱的教育事业。对她来说,“让最底层的百姓看到希望,让所有的孩子享受教育的公平”,奉献理所应当。面对“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华民族谋幸福”的历史使命,我们要以张桂梅这样的榜样为标杆,对标对表,学习她们身上无私奉献的品德与情怀,立足本职岗位,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干劲,不讲条件不计得失,一心一意干好每件工作,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做出我们的贡献。

学习张桂梅先进事迹个人心得体会(优质13篇)篇三

张桂梅坚守滇西贫困地区40多年,放弃优越的工作条件,毅然投身深度贫困山区教育扶贫主战场,攻坚克难,执着奋斗,为当地教育发展和脱贫攻坚作出重要贡献。她矢志不渝,克服种种困难,努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建成针对贫困山区家庭困难女孩的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使1600多名贫困家庭学生圆梦大学,托举起贫困家庭脱贫发展的希望与信心。

去年10月24日,刚从医院出院的张桂梅回到华坪女子高中。拖着疲惫的身体巡查完教室后,她接到了在丽江读书的“儿子”王龙朗的电话。王龙朗委屈地向张桂梅倾诉在异地求学遇到的困难,张桂梅安抚好“儿子”后,便给福利院的工作人员李雅兰打电话,请她帮协调解决,并叮嘱李雅兰一定要多关心“弟弟”王龙朗的生活,不能让他在外受委屈。

李雅兰和王龙朗一样,都是华坪县儿童福利院的孩子。李雅兰告诉记者,20__年,从她来到福利院的第一天起,“妈妈”张桂梅就倾尽全力照顾她和弟弟妹妹们的生活,教他们读书识字和健康的生活习惯。19年过去了,她和弟弟妹妹们长大了,妈妈却老了,但妈妈对他们的照顾和爱护却越来越多了。

今年63岁的张桂梅出生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1972年跟着姐姐来到云南参与“三线建设”。20世纪80年代后期,她认识了自己的爱人,从中甸到大理追随他当了老师,伉俪双飞令人羡慕。不料1995年,丈夫查出患了胃癌晚期,她花光所有积蓄,依然没能挽留住丈夫的生命。

为了缓解悲痛,张桂梅决定离开伤心地,申请调动工作,最终选择了从未去过的华坪县任教。

到华坪后,张桂梅拼命用上课来化解心理创伤。学校里,有的孩子只打饭、不吃菜,有的为了省钱两三个月都不回一次家,有的床上垫的是包装箱的硬纸壳……眼前的情景深深刺痛着张桂梅,她开始缩减伙食费,省下钱来接济孩子。

由于工作出色,对孩子充满爱心,20__年,华坪县儿童福利院找到张桂梅,希望她能担任福利院的负责人。张桂梅想都没想就一口答应了下来,成为了54个孩子的妈妈。

“每个孩子背后都有一个不幸的故事,每个孩子心里都揣着一块冰。”说起儿童福利院孩子们的身世,张桂梅一脸难过,“所以我要加倍对这些孩子好,让他们找到光明、温暖和希望”。

有一年中秋节,华坪县法院的工作人员找到张桂梅,告诉她“儿童之家”的几个小男孩把法院围墙的铁栅栏偷了。张桂梅回到福利院,严厉地批评了孩子。在她的追问下,孩子们委屈地说把偷了的铁栅栏拿去卖了买月饼了。张桂梅含泪对孩子们说:“妈妈最近工作太忙,忘了到中秋节要给你们买月饼,这是妈妈不对,可你们乱拿别人的东西是违法的,以后再也不能这样做了。”当晚,福利院食堂桌上摆满了月饼和水果。

“我直到现在还记得那个中秋节的场景。”福利院孩子张惠华说,院长对我们兄弟姐妹一直都很严厉,但从那天起,我们就把院长当成了自己的妈妈。

在张桂梅的关爱和悉心教导下,张惠华成了儿童福利院第一个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孩子,还考上了华坪县石龙坝镇的公务员,在基层一线担任扶贫工作队员,帮助贫困群众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像张桂梅一样为贫困山区做贡献。

“妈妈收养的孩子已经有136个,像我这样从华坪儿童福利院出来的,有50多个走上了工作岗位。”张惠华说,每逢过年过节我们都会回来看望无家无子的妈妈,因为我们心里明白,是妈妈用无私的爱改变了我们的人生,教会我们怎样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学习张桂梅先进事迹个人心得体会(优质13篇)篇四

中宣部决定,授予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时代楷模称号。63岁的张桂梅坚守滇西深贫山区教育事业数十年,12年前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迄今帮助1800多名贫困女孩圆梦大学,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

张桂梅,女,满族,黑龙江牡丹江人,1957年6月出生,1975年12月参加工作,199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云南省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院长。张桂梅同志把全部身心投入到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和儿童福利事业,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是华坪儿童之家130多个孤儿的“妈妈”。

她坚持用红色文化引领教育,培养学生不畏艰辛、吃苦耐劳的品格,引导学生铭记党恩、回报社会。

她坚持每周开展1次理论学习、重温1次入党誓词的组织生活,发挥党员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她常年坚持家访,行程11万多公里,覆盖学生1300多名,为学校留住了学生,为学生留住了用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

她吃穿用非常简朴,对自己近乎“抠门”,却把工资、奖金捐出来,用在教学和学生身上。

她以坚韧执着的拼搏和无私奉献的大爱,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63岁的张桂梅,几十年如一日,坚守滇西深度贫困山区教育事业,为帮助困难家庭孩子,通过知识摆脱贫困,创办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使1600多名女孩圆了大学梦,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

她义务担任福利院院长近20年,成为130多个孩子的“妈妈”,她长期拖着病体忘我工作,将自己工资、所获奖金和社会捐助诊疗费等100多万元,全部用于兴教办学。以实际行动兑现,“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

在女高建校10年中,张桂梅老师先后失去了三位亲人,但每一次都没能回去看一眼。办校10年来,身患重症的张桂梅与学生同吃、同住,陪伴学生学习。

张桂梅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滇西深度贫困山区,无私投身教育事业,帮助无数大山里的女孩圆了大学梦,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

初心无悔,誓言无声,她用坚定的信仰书写着一名共产党员一辈子对党忠诚、一辈子为民奉献、一辈子坚忍执着、一辈子于己克俭的大爱情怀!

中共中央宣传部12月11日授予张桂梅“时代楷模”称号。张桂梅,现任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她扎根边疆教育一线40余年,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63岁的张桂梅坚守滇西深贫山区教育事业数十年,12年前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迄今帮助1800多名贫困女孩圆梦大学,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一个女孩可以影响三代人。”张桂梅说,如果能培养有文化、有责任的母亲,大山里的孩子就不会辍学,更不会成为孤儿。

张桂梅,女,满族,中共党员,1957年6月出生,辽宁岫岩人,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义务兼任)。她是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忠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她总是以自己的思想、人格、情感、行为和学识起到先锋引领作用。以共产主义信仰为办学教育模式,改革创新锻造了丽江教育史上的奇迹,展示了锐意改革、敢打敢拼的光辉形象。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十大女杰”“全国精神文明十佳人物”“‘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十佳知识女性”“中国十大教育人”“全国百名优秀母亲”“全国最美乡村教师”等称号。

她是党的十七大代表,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十大女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兴滇人才奖等40多个荣誉称号的获得者,百名孩子口中的妈妈,山区女孩子的一线曙光,她以忘我的精神在华坪教育战线上辛勤奉献22年,用心血和汗水为华坪教育谱写着新篇章。她就是张桂梅。

一、全新办学模式创办免费的女子高中。

2008年9月1日,在张桂梅老师的倡导下,在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和社会各界捐助下,丽江华坪女子高中开学了。女子高中是全国第一家全免费的高中,是践行教育公平的改革先遣队。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免除一切费用,同时也在党和老百姓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开学那天,一些家长放声哭起来,激动地喊出了:“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感谢全社会好心人!”

在女高建校10年中,张桂梅老师先后失去了三位亲人,但每一次,都没能回去看一眼。但即便如此,在募捐中,她还是会遭到一些不解。甚至有次被人放狗出来追咬。小脑萎缩的她本来就不能很好的保持平衡,自然跑不过恶狗。一番撕咬后,看着被狗撕破的裤腿和流血的脚,想着自己的委屈,她坐在地上放声大哭。还有一次,在人群中募捐,被以为是骗子,被人在大庭广众之下把口水吐到脸上。张桂梅为了心中那份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默默承受着。

二、不忘教育初心用生命办学。

办校10年来,3650个日夜身患重症、满身药味、满脸浮肿的张桂梅住在女子高中学生宿舍,与学生同吃、同住,陪伴学生学习。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托着疲惫的身躯咬牙坚持到晚上12点30分才睡,周而复始,常年如此。

办校10年来,张桂梅每年春节一直坚持家访,亲自走访了1527名学生的家庭,没有在账上报过一分钱。学生来自丽江市四个县的各大山头,家访行程十万多公里。不管山路多么艰险,她从未退缩。车子到不了,便步行;步行走不稳,爬也要爬到。每次家访回来,她都要重病一次。张桂梅用柔弱的身躯扛过了病痛带来的巨大的痛苦,用共产党人的信念,支撑着走进每个孩子的家。

10年来,张桂梅老师为了女子高中,一直孜孜不倦的前行。用生命陪伴着女高的孩子,忘记了失去亲人的悲痛,忘记了别人诸多不解、非议和委屈,忘记了头顶上的一长串殊荣,忘记了折磨她的病痛和不幸,忘记了年龄和生死,以忘我的精神投入到党的教育事业的实现中。她坚信就是要让最底层的百姓看到希望;要让他们的孩子和所有孩子一样,享受教育的公平,享受到党和政府的阳光与温暖;学校就是要培养能回报社会、真正具有共产主义理想、能把自己从社会上得到的帮助再传递下去的学生。她曾经这样说过:“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三、打破常规改革创新以信仰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

女子高中靠什么走到了今天,刚开始的女子高中没有宿舍,没有食堂、厕所,没有围墙。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住在教室里,食堂、厕所和邻近的学校共用。困难可想而知,经常老师和学生哭成一片,教师辞职、学生不读是常有的事。这时,在张桂梅那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的影响下党支部率先打破传常规,以党建统领校建,开创了“五个一”党性常规活动,“五个一”即“全体党员一律佩戴党徽上班”、“每周重温一次入党誓词”、“每周唱一支革命经典歌曲”、“党员每周一次理论学习”、“组织党员每周观看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影片并写观后感交流”。

张桂梅之所以为党的教育事业、为人民的教育事业锲而不舍、坚定不移、无私奉献,就是因为她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虽病魔缠身,遭受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却始终把学生放在心上,把党的教育事业放在心上。

她把所有捐给她治病的钱和奖金、工资,共70多万元全部捐献出来修建乡村校舍,2015年,她把十七大党代表证、五一劳动奖章、奥运火炬和毕生获得的所有荣誉证书,毫无保留的全部交给了组织,全部保留在了县档案馆里。她说:“是党为她指引了一条光明的人生路,是党为她铺满了鲜花盛开的路,她所做的算不了什么,她就是要以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为党和人民奉献自己的全部。”

目前,以张桂梅老师为首的女子高中,从2008年以来走过了十个春秋,女子高中这个贫困山区女孩实现梦想的大家庭容纳了1527名成员,高考成绩始终保持全市第一名。从女子高中毕业的八届学生没有一个辜负家乡父老的期望,没有辜负学校老师孜孜不倦的教诲。全部进入大学的殿堂,实现了走出大山,飞越大山的梦想。张桂梅曾说过“人要有一种不倒的精神,一种忘我的精神、一种自信的精神,雨水冲不倒,大风刮不倒,只有我们坚持着,觉得自己能行,就不会倒,什么样的奇迹都会创造”。如今张桂梅让人熟知的不再仅仅是儿童之家的“张妈妈”了,更多的,她是山里女孩的“老师妈妈”,她创办的女子高中,免费为山里女孩提供教育,如今学校已真正成为山里女孩的“梦工场”、最贴心的“家”和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一做爱心之桥。

中宣部决定,授予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时代楷模称号。63岁的张桂梅坚守滇西深贫山区教育事业数十年,12年前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迄今帮助1800多名贫困女孩圆梦大学,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

中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和它的创办者张桂梅校长,在2020年被媒体关注!

2002年,作为一名普通的山区教师,孑然一身、无儿无女的她立下了这样的誓言:“我想建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让这些山里的女孩们读书,让她们走出大山……”这是一个充满了理想主义的故事,也是洋溢着英雄情怀的故事。

“一个女孩可以影响三代人。”

张桂梅说,如果能培养有文化、有责任的母亲,大山里的孩子就不会辍学,更不会成为孤儿。这样的事迹、这样的见识,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景仰,得到网友“实至名归”的真诚评价。“实至名归”就意味着崇敬有加乃至顶礼膜拜,意味着直抵人心的力量。这在一个多元的社会中是不容易做到的。

我们可以想象张桂梅一路办学历程中的艰辛和委屈,更可以想象她面对首批94名贫困女孩走进女子高中校园时的高兴和激动。照亮女孩的人生之光,也感动着我们日益世俗的神经和灵魂!从初建校时的94名学生,到18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支撑女子高中的是照亮黑暗的那道“光”。张桂梅值得拥有我们送上的掌声和鲜花,而“实至名归”的褒扬则是对张桂梅最好的时代回应和评价。

事实上,张桂梅在现实中也遇到过困惑,张桂梅曾说,“有人说我爱岗敬业,有人说我疯了,也有人说我为了荣誉。有人不理解,一个人浑身是病,却比正常人还苦得起。支撑着我的,是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让我直面这片热土时,心里不愧。”

“心里不愧”是个朴素的词汇,却也能让我们感受到无形的力量和价值,足以向社会传递更多的真善美,激发更多的榜样力量。

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殊不知,这并不是一个事实判断,有着道德万能主义的嫌疑。尽管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遵守道德规范进而做一个好人的道德愿望,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榜样。并且,伴随相对主义、多元主义和世俗主义在当下的突进和滋长,理想主义和普遍主义价值观有着明显式微的迹象,正因如此,在个体日益注重和追求感性生活,强化和张扬权利的时代话语背景下,张桂梅舍弃小我为大我的实践,为我们树立了时代楷模的高大形象。撇开社会评价不谈,张桂梅的时代楷模形象最主要体现在一个“真实”上,“真”和“实”成为她打动我们内心有些僵硬、精神有些麻木的一道光,也使其具备了时代楷模所拥有的时代效应。越是打动人心的,越是可亲可敬的。

多元的时代呼唤建立新的榜样典型。楷模、榜样的力量在于她的时代性和真实性。春秋时期,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路救助了一位落水者,被救的人竟将一头牛送予他,子路欣然接受。孔子得知,大加肯定,并且断言:鲁国人民从此必将争先恐后地拯救“溺者”也。这启示我们,应给予时代更多的精神和物质激励,亦要与时俱进,推出更多具有时代特征的榜样楷模。

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人只能用人来建树”,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到人格的发展和规定”。让我们共同为时代楷模张桂梅喝彩,也呼唤更多的时代楷模涌现!这是个体之幸、社会之幸!

学习张桂梅先进事迹个人心得体会(优质13篇)篇五

__,1974年2月出生,__镇郝康村人,一个普通农村妇女,她用二十个春夏秋冬,诠释“孝”和“爱”的传统美德,自从走进郝康这个村,走进成文这个家,用她的年轻,聪颖,吃苦孝道努力尽好一名妻子、媳妇和母亲的责任,是远近闻名的孝顺媳妇。

一、孝老爱亲,家庭和睦育幸福。

看了下面这段文字,我不知道您会怎么联想?或许觉得只是在平常生活中一个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一个小小的生活细节。但是我觉得在金钱至上、世风日下的当今,__-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妇女,为我们所传递的是尊老、爱老、敬老、助老的良好风气和正能量。从平凡中不凡之处使我们看到其乐融融的一家。尊老敬上,互助互爱。多年来,她用实际行动践行者孝道,印证着她的孝心,展现了一个农村妇女淳朴真诚的坦荡情怀,诠释着一个农村媳妇的博爱、仁慈、善良的美丽形象。

自结婚之日起,她就一直跟公公、小姑生活在一起。那时公公已年过六旬,体弱多病,__像照料自己的父亲一样伺候着公公。公公因常年干着繁重的农活,身体状况欠佳,大部分的饮食起居都得靠人照料。丈夫又得外出打工赚钱,伺候公公的重担就落在了她的头上。夏天,公公双腿浮肿,上面长满了密密麻麻的一层小水泡,一脱落,就流出腥臭难闻的液体。每当这时,__总是给老人擦洗,并敷上药。冬天,为了不使老人吃凉饭,他用一个小盆倒半盆开水,将饭、菜放入盆内温着一口一口地喂老人。就这样,她热心侍奉老人,从没叫过一声苦,也没说过一声累。一做就是几年,她无怨无悔,在她心中,丈夫的父亲就是她的父亲,照顾公公就是她的责任。公公对她也有了深厚的感情,逢人便说,‘只要半天听不到媳妇说话,看不到媳妇的影子,心里就有些牵挂,就好像身边少了什么人似的。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后来公公大小便失禁,为了不使公公身体受委屈,她毫不害羞地替公公换内裤,换后并用温水洗擦干净。臭气刺鼻,引起她的呕吐,她只好强忍着替公公换好,把该洗的衣服洗掉,自己再蹲在一边去翻胃。邻居说他有福气,公公却说,“都是媳妇照顾得好,让我多在世上活了几年。”

一个媳妇对公公的孝心,就如同披在身上的一件新衣裳,时间久了,亲戚邻居都会看到,也都会被她的举动所感动,老年人冬天晒太阳,都在把好媳妇的事挂在嘴上,一位八十多岁的邻居,逢人就夸,“村子那么大,那么多的媳妇,从来没见过她这样孝敬的。”

二、勤劳致富,勤俭持家奔小康。

__勤俭持家,合理安排家庭收入,从不铺张浪费。添置家居用品,洗刷买烧能俭则俭,朴素勤俭为本,一家人都没穿过什么名牌,就连桌椅、沙发等家俱都是很普通的木制用品,甚至不如村里很多老百姓家的用品。就是去城里买东西也舍不得花钱坐车,骑着她那辆脚蹬三轮。再晚也舍不得在街上吃一顿饭,就是买个烧饼回家也是塞给婆婆和孩子手里。走进__的家,你会感觉到有一股农民质朴的气息,但是简而不乱,物品的摆放井井有条,环境整洁舒适。

三、和谐邻里,共筑文明谱新风。

__在生活中,总是为别人着想,树立榜样,影响全村,团结邻居,她与亲朋邻里友好相处,做到以诚待人,不计小节。大家都觉得她非常亲切,很有亲和力。每当左邻右舍遇到急事,她都会及时赶到,无偿劳动,下雨了人家都往家里跑,但是她知道谁家的粮食还晒着需要帮忙往屋里背,谁家盖房子缺少人手她就主动去帮助做饭,喜忧事她总是跑前跑后尽自己的全力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每当邻里乡亲身患重疾,她都会及时去探望,伸出援助之手,镇上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她都积极参加。

四、爱在颂扬中沉淀。

学习张桂梅先进事迹个人心得体会(优质13篇)篇六

五年之前,“90后”这个词的色彩在社会中或许并没有那么鲜明夺目,甚至还一度被贴上了“自私、另类、特立独行”等贬义的标签。随着近年来涌现出许许多多的优秀90后人物,“90后”不再是让人失望的词语,而是能够肩负起社会的新力量。而前不久最美90后教师陈莹丽的事迹,再让我们心怀感动的同时,也为其他的教师作出了表率。

2019年3月底,一次腹痛就诊,陈莹丽被意外查出罹患肝癌。由于癌细胞已扩散,上海专家建议她家人放弃手术。因家人的善意隐瞒,陈莹丽虽然觉得病情不轻,却不知自己已身患绝症。可她的身体实在虚弱,尽管记挂着学生,还是很不情愿地向学校请了病假。

陈莹丽是镇安学校仅有的两位社政老师之一。就在她请病假时,另一位老师请了产假。学校从城里借调来的代课老师分身乏术,几堂课后便离开了。眼看再过一个月——6月17日、18日,就是中考的日子,不知陈莹丽真实病情的校领导找到了她。

陈莹丽面临着人生艰难的抉择。她作出的决定对自己过于无情:忍受病痛,重返课堂。家人试图劝阻的一切努力,都没有起效。120公里,是从陈莹丽家到镇安学校来回的距离。这条长长的路,承载着一个乡村教师的坚持。

在冲刺中考的最后一个月里,陈玉臣开着车,往返接送身体每况愈下的女儿。

从办公室到教室,不过10米。但是,最后一个月里,扶着墙、弓着身、捂着肚子……原本朝气蓬勃的陈莹丽走得越来越吃力。面对同事的询问,她总是笑着回答:“没事,我在吃中药了。”这也让同事们轻判了她的病情。

6月14日,是九年级(1)班也是陈莹丽生命中最后一堂社政课。“那节课上,老师说:‘我声音小,响不起来,希望体谅一下。’”学生卢晓琪的印象里,当时陈莹丽脸色苍白,脸颊凹陷,瘦得脱了形。那天,全班学生都很安静地听她讲评了最后一张卷子。

当他们再得知陈莹丽的消息时,已是噩耗。最后一堂课之后,陈莹丽的病情迅速恶化,撑了一个月,还是走了。

26岁,正是人生中最美的年华,但是谁的26岁又会比陈莹丽老师更美丽呢?“任何东西,都要有点灵魂”,这是陈莹丽老师生前的口头禅,或许正是这句口头禅,才支撑起她那瘦弱的身躯重返讲台,将教师的职责履行到底。同学们的中考成绩也许会有高有低,但是我们相信有陈莹丽这样的老师,每一位同学都会倾其所有去交出一份让自己也让陈老师满意的答卷。

生如夏花之绚烂,在最美的年纪将自己献身给教育事业,你的爱岗敬业、你的乐观豁达将会为一批又一批的教师做出榜样,你的坚持、你的执着会鼓舞所有的90后向你学习,你并没有离大家远去,在大家心里,你永远活在那个最绚烂的年纪。

学习张桂梅先进事迹个人心得体会(优质13篇)篇七

张桂梅同志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的优秀代表。我们学校学习了宣传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的文件,听后使我体会最深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思想觉悟。

我们应该学习他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她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崇高境界,全身心的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尽管自己身患多种疾病,却也要超负荷的工作,靠的是已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仍然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尽管没有子女,生活节俭,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费控制在3元以内来帮助学生,就是我们任何教师都不可能可比的,这就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时间里多学习。

其次,热爱学生。

通过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事迹后,让我知道,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像她那样,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全身心的投入到教书育人的事业上,要克服一切困难,像母亲般的关爱全部学生,不仅生活上关心他们,还积极培养他们学习兴趣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无微不至的关爱他们,与学生同住,同吃,精心引导,细心照顾。

再次,爱岗敬业。

我作为乡村中学教师,我决心认真学习贯彻党的__大精神,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追求自己的事业,尽管自己有病,还要坚持上课,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还经常与迷恋网络的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最后还能帮他们戒除网瘾。

最后,培养学生。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孩子的行为习惯,传授做人的道理。现在有些家庭的宠爱,溺爱,在家里是“小皇帝”“小太阳”从小就养成了事事以自己为中心的习惯。在自己热爱学生的同时,还要注意让每个学生去爱别人。

既然“教师的天职是变化,自化,化人”。那么我们就一直服务于学生,不但关注那些学习好的学生,也要关注成绩差的学生,因为我们要服务于全体学生,原因是好生差生都是学生,要做到一碗水端平,对每个学生的思想品德,身体素质都要细心关照,服务周到,促使全面发展。

在教学中,要注意到学生的想法,尽量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大家讨论,这样能激发学生的一些想法,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胆量,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鼓励其积极创新,大胆思考。教师在任何时候,都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是否得以顺利实施。通过对张桂梅实际的学习,使我知道,作为教师,就要有高尚的品德,对学生就要有慈母般的爱心,要多与学生沟通,要热爱学生,热爱生活,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优良作风,要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学习张桂梅先进事迹个人心得体会(优质13篇)篇八

张桂梅帮助过很多女孩子,每个女孩的渴望和困难她都感同身受,每个女孩她都熟悉、记得。也是因为此,一个放羊女孩从她那里得到了两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那是一次去往通达乡家访的路上,车子在山路上蹒跚前进,惊扰了路边的羊群,与一个蓬头垢面的放羊女孩擦肩而过。

突然,张桂梅叫住了司机:“柯师,停一下车,那个女孩好像很熟悉。”

车子停了下来,张桂梅努力在脑海中翻找着回忆,一个名字脱口而出——张桂梅说:“对了,就是她!快倒回去。”

放羊的女孩还在路边,呆呆地望着去而复返,最终停在她面前的车子。

张桂梅下车,一边迎着女孩走过去,一边大声喊着女孩的名字。

女孩宛若从梦中惊醒,眼泪夺眶而出,冲进张桂梅怀中,哭得很伤心。同行的人员略有些惊诧,只是路边的一眼,张桂梅就认出了女孩。

待女孩的情绪稳定一些,张桂梅问起女孩在路边放羊的缘由,女孩曲折的命运逐渐显现。原来,这个女孩曾经因无人抚养被收入张桂梅负责的孤儿院,在那里生活了一段时间后,被亲戚带走了。然而,贫困的她还是没能走进校园,只能辍学牧羊。

听罢,张桂梅拉起女孩,说:“不行,(你)不能这样毁了,你跟我走!”她给女孩的亲戚打了电话,并让女孩留了地址,说过几天来接她,这才与女孩依依惜别。

过了几天,张桂梅果然践约,把女孩接回了孤儿院,并让她继续读书。后来,这个女孩考上了艺术学校,彻底走出了大山,一生的命运就此改变。

再回望那一天,回望女孩和张桂梅擦肩而过的瞬间,让人不由感慨那也是与命运擦肩而过的瞬间——女孩如果不在路边放羊,张桂梅如果不经过那里,女孩的一生将完全是另一种模样,是张桂梅给了她改变命运的机会,而且是两次。

学习张桂梅先进事迹个人心得体会(优质13篇)篇九

曾经的张桂梅老师,只是一名平凡的教师,然而她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奋战在教育岗位上,由一名普通的中学老师,到政府新建的华坪县儿童之家的院长,再到云南省华坪县女子高中党总支书记、校长,这一个个身份的转变和叠加,对她来说不仅仅是一个称谓的改变,更是这么多年她对教育全身心投入的见证。身患疾病的她,面对当地组织的关心和照顾,都化作了她为当地教育事业努力贡献的动力,她不为名利,不图回报,用一双勤劳的双手撑起了贫困孩子未来的天空。而支撑这一切的,是她相信教育可以改变孩子的未来,让女孩子能和男孩子一样平等接受教育的信念和梦想。

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大计,也是改变乡村边远地区落后面貌的根本方法,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教育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这么多年对教育一直很重视,科教兴国的基调一直没变,但由于家庭因素及其它原因,一部分适龄儿童无法正常入学,尤其是一些家庭的女孩子对上学的渴望更是一种奢望。在有些人看来这很正常,但在张桂梅心里,她能感受到这些孩子对学习的向往,她也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摸索可以实现更多孩子走入学堂的梦想。

于是一个瘦弱多病、无家无子的人,为建立一所免费女子高中,面对旁人的不解、质疑甚至是谩骂,她都不予理会,牢记自己的初心,勇挑教育的重担,为改变贫困山区教育落后面貌,尤其是女孩受教育程度低的现实情况,她四处奔走,拉赞助,搞募捐,最终在她的不懈努力之下华坪县免费女子高中成立了。这所学校成为了无数贫困女孩改变命运的希望之门,在她的辛勤付出之下,女子学校取得了可喜成就。这一切让我看到了一个人信念的执着和梦想的力量。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张桂梅老师用自己的教育初心,通用行动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课,作为同是教育战线的教师和共产党员,我要好好学习张桂梅老师坚持梦想的执着精神;学习张桂梅老师做实事,不抱怨、不消极的乐观人身态度;学习张桂梅老师舍小我、顾大家的精神,以后用优秀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不计回报,以身作则,立德做人,传道授业解惑,牢记共产党员的初心,牢记使命,为国家、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学习张桂梅先进事迹个人心得体会(优质13篇)篇十

今日,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读完了张桂梅的优秀事迹,心里有颇多感受,让我激荡不已。

张桂梅是一个基层教化工作者,也是每一位老师思想、行动的楷模。首先她是一位品行高尚的人,具有崇高的师德:爱岗如命,爱生如子,是一株咬定青山的松树,扎根在教化最基础的岗位上,一去就是几十年。二十多个荣誉,足以证明她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挥洒的汗水和心血,为社会培育一拔又一拔合格的建设者和高技能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张桂梅还是一名优秀的.中共党员,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个一般人对祟高信仰的不懈追求和不断超越。正因为有多数个张桂梅的奋斗,才有力地撑起了国家的脊梁,不断超越,在国际事务中居于举足重轻的地位。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