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美学导论读后感(汇总14篇)

时间:2023-11-10 作者:BW笔侠2023年美学导论读后感(汇总14篇)

读后感可以是一种对作者和作品的致敬,是对阅读经历的反思和总结。以下是一些值得一读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阅读的乐趣和启示。

2023年美学导论读后感(汇总14篇)篇一

任何一个爱美的中国人,任何一个热爱中国艺术的人,都应该读这部书——《美学散步》。

在现代中国美学史上,有两位泰山北斗式的人物,朱光潜与宗白华。两人年岁相仿,是同时代人,都是学贯中西、造诣极高的,但朱光潜著述甚多,宗白华却极少写作;朱光潜的文章和思维方式是推理的,宗白华却是抒情的;朱光潜偏于文学,宗白华偏于艺术;朱光潜更是近代的,西方的,科学的;宗白华更是古典的,中国的,艺术的;朱光潜是学者,宗白华是诗人。这部书是宗白华美学论文的第一次结集出版。宗白华是五四新文化大潮冲出的新一代学人,早年曾留学欧洲,足迹踏及艺术之都巴黎。20年代他出版过诗集,他本来是个诗人。青年时期对生命活力的倾慕赞美,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沉思,一直伴他前行,也构成了他美学篇章的特色。这个集子里的文章,最早写于1920年,最晚作于1979年,实在是宗白华一生关于艺术论述的较为详备的文集。他没有构建什么美学体系,只是教我们如何欣赏艺术作品,教我们如何建立一种审美的态度,直至形成艺术的人格。而这正是中国艺术美的精神所在。宗白华曾在《蒙娜丽莎》原作前默坐领略了一小时,他常常兴致勃勃地参观国内的各种艺术品展览会,即使高龄仍不辞劳苦。他更是一位欣赏家。集子里这些文章相当准确地把握住了那属于艺术本质的东西,特别是有关中国艺术的特征。因此,阅读这部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享受,作者用抒情化的.语言引领我们进行艺术的欣赏,书名叫《美学散步》,我们且到这个大花园里走走,看作者给我们营造了怎样的亭台楼榭、花树池石。内容梗概艺术欣赏就是对美的发现与感悟,那么美在哪里呢?美就在你自己心里。画家诗人创造的美,就是他们的心灵创造的意象,独辟的灵境,那么什么是意境呢?作者给我们分析到,人与世界接触,因关系层次不同,可有五种境界:

(1)为满足生理的物质的需要,而有功利境界;

(2)因人群共存互爱的关系,而有伦理境界;

(3)因人群组合互制的关系,而有政治境界;

(4)因究研物理,追求智慧,而有学术境界;

(5)因欲返本归真,冥合天人,而有宗教境界。

功利境界主于利,伦理境界主于爱,政治境界主于权,学术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但界乎后二者的中间,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而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艺术境界主于美。所以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折射是无所谓美的。

所以说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意境是情与景的结晶品。所以中国艺术家不满足于纯客观的机械式的模写,而总是要在对对象的反映中折射出人格的高尚格调。静穆的观照和飞跃的生命构成艺术的两元。于是,中国艺术意境的创成,即须得屈原的缠绵悱恻,又须得庄子的超旷空灵。缠绵悱恻,才能一往情深,深入万物的核心,所谓“得其环中”。超旷空灵,才能为镜中花,水中月,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所谓“超以象外”。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不但是盛唐人的诗境,也是宋元人的画境。“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这两句话表出了中国艺术的最后理想和最高成就。唐宋的诗词、宋元的绘画莫不如此。中国那些最伟大的艺术品的境界,都植根于一个活跃的、至动的而有韵律的心灵。作者用他的这种一以贯之的看法引导我们去欣赏中国的诗歌、绘画、音乐,尤其是中国的书法。中国人哀乐的情感能在书法里表现出来,像在诗歌、音乐里那样。别的民族写字还没有能达到这种境地的。作者认为,写西方美术史,往往拿西方各时代建筑风格的变化来贯串,中国建筑风格的变迁不大,不能用来区别各时代绘画雕塑风格的变迁。而书法却自殷代以来,风格的变迁很显著,可以代替建筑在西方美术史中的地位,凭借它来窥探各个时代艺术的特征。比如魏晋的书法,代表人物是王羲之父子,就是魏晋人简约玄澹,超然绝俗的哲学美的具体体现。艺术的欣赏是为了形成艺术的人格,而魏晋人的人格美,正是中国艺术史区别于其他民族,显出中国艺术精神的最精采、最动人的篇章。这个时代之前,思想定于一尊,艺术过于质朴;这时代之后,思想受儒佛道合流的支配,艺术过于成熟。只有这几百年间,是精神上的大解放,人格思想上的大自由。晋人的美,是这全时代的最高峰。晋人发现了山水的美,王羲之说:“从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他们风神潇洒,不滞于物。而对于哲理的探索,却是一往情深,王戎说“情之所钟,正在我辈”,顾恺之画绝、才绝、痴绝,痴绝尤不可及。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山水虚灵化了,也情致化了。陶渊明、谢灵运的山水诗好,是由于他们对自然有那一股新鲜发现时身入化境、浓酣忘我的趣味。他们是用心灵在体味自然。晋人之美,美在神韵。神韵可说是“事外有远致”,不粘滞于物的自由精神,比如目送归鸿,手挥五弦。这是一种心灵的美,扩而大之可以形成一种镇定的大无畏精神。美之极,则雄强之极。王羲之书法人称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淝水大捷植根于谢安美的人格与风度中。枕戈待旦的刘琨,横江击楫的祖逖,勇于自新的周处,都是千载而下懔懔有生气的人物。

这个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有生气,活泼爱美,美的成就极高的一个时代。这是一种唯美的人生态度,还表现在以下两点,一是把玩现在,在刹那的现量里求极量的丰富与充实;二是美的价值寄于过程本身,不在于外在的目的,所谓“无所为而为”的态度。比如王子猷大雪夜忽忆戴安道,即乘小船就之,经宿至门即返,人问答曰:“吾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宗白华认为这种寄兴趣于生活过程本身而不拘泥于其目的,显示了晋人唯美生活的典型。在这部书里,宗白华用他抒情的笔触,爱美的心灵引领读者去体味中国和西方那些伟大艺术家的心灵,去体味那些风流潇洒的晋人的心灵,待得我们散步归来,发觉自己的心灵也得到了升华与净化。

2023年美学导论读后感(汇总14篇)篇二

社会文化史在中国是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兴起的。由于中西学术之间的隔阂,此时倡导社会文化史的学者刘志琴、李长莉等人对于西方己经繁荣发展的所谓新文化史几乎毫不知情。她们倡导社会文化史,是出于上世纪80年代国内史学界相继兴起社会史、文化史的研究潮流,而又各自有所不足,因此才产生了结合这两种新兴的分支学科,开展社会文化史的愿望。初创时期,大家的想法比较简单,基本上是出于对日渐兴盛的社会史研究的回应,希望引入社会史的维度来使文化史的研究不再局限在精英文化范围内,同时也能以文化史的深度来给社会史的叙述增添思想深度和文化蕴涵。这种本土取向的社会文化史经过二十余年的不断探索、不断深化,己经产生了一些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品,在国内史学界己经获得相当程度的承认和肯定。

大约本土社会文化史兴起十年之后,国内史学界开始接触到西方的新文化史研究,了解到这是一个在国际史学界己经产生了广泛影响的学术潮流,加上先行一步的台湾学者的推波助澜,新文化史迅速在国内流传开来。由于新文化史在理论体系、概念工具、研究方法等方面比较规范、成熟,因此,资深的中国社会文化史学者在初步了解其特征之后,迅速做出反应,一方面是吸收其合理成分来完善自己的理论表述和研究实践,另一方面也对其不适于中国实际的若干方面提出了疑义。更年轻的一批学者,似乎对新文化史热情更高,径直将新文化史作为主攻学术方向,不过,他们鉴于国内新文化史是社会史的自然延伸,往往以“社会文化史”这个在西方学术界局部使用的名词来指代新文化史。

目前,这两种取向的社会文化史研究尽管取得了一些共识,但在学术路径上的差异比较显著,甚至出现了一些青年学者刻意撇清与本土社会文化史关系,认同新文化史研究取向的倾向。

本文主要从理论方法上总结概括本土社会文化史研究取得的主要成绩,其中当然也包括学者们选择性吸收西方新文化史研究之后取得若干新认识。

一、本土社会文化史研究在理论方法上的主要收获。

从1988年刘志琴呼吁结合社会史和文化史的研究路向开始,到1998年3卷本《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出版之前,除了社会文化史兴起时刘志琴、李长莉的提倡与大致界定范围以外,10年间社会文化史的理论方法探讨比较少。值得一提的是,1992年10月3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文化史研究室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学研究》编辑部主办的“社会文化史学术研讨会”。这次会议具有跨学科的特点,研究历史学、社会学和文化问题的40余位学者,围绕社会文化史的特点和研究方法,以及学科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思想。尽管当时可资参考的具体研究成果不多,但学者们对于社会文化史研究路向的意义、特点以及研究方法等诸多问题,提出的意见仍然比较成熟。这对于以后社会文化史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如有学者提出社会文化史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上层文化和下层文化的互动,精英文化的社会化过程,以及大众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文化意识等。这种意见对于社会文化史既深入社会领域同时又注重对社会现象作出文化解释的特色,把握得相当准确。对于社会文化史这种学术特色的追求和坚持,使得这门新生的研究方向从一开始就注重对社会文化问题的整体把握,避免了盲目猎奇、鸡零狗碎的流弊。“所以礼虽然起源于俗,却高踞于俗之上,成为国家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主流,其涵盖面之广,几乎成为中国文化的同义语,而在西方思想史中根本找不到与‘礼’相似的语词,这是有别于西方,从中国社会土壤中形成的特有概念,理应成为本土社会文化史的重要概念”。在中国特有的礼治秩序之下,衣食住行、百姓日用无不具有伦理的意义,有的己经成为政治伦理的符号,从礼俗互动的视角可以考察中国的国情和民性,这种生活方式在世界上也属独一无二。

这些新认识的取得,大多与学者们个人研究实践的积累有关,并非凭空立论;另一方面也与西方新文化史理论方法的引进与刺激有关,面对较为成熟的西方理论方法的进入,中国社会文化史学者必须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对西方新文化史的选择性吸收。

长期以来,中国学者受马克思主义影响,普遍使用社会生活、生活方式的概念,社会文化史学者也不例外。李长莉在《晚清上海社会的变迁—生活与伦理的近代化》和《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从传统到近代》二书里,对此有比较深入的论述。梁景和对此也有专文论述。不过,专长于社会史的常建华则表达了不同的意见。他吸收了匈牙利哲学家奥尔格·卢卡奇、法国学者昂利·列菲伏尔以及我国学者衣俊卿等人的意见,更加倾向于以‘旧常生活”来取代我国学者最为常用的“社会生活”;他还批评“中国社会文化史研究借鉴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在生活与文化的研究层面并未有效展开,心态史研究没有太多的进展”,其原因在于对新文化史理论吸收不足、学术理念转换迟钝。他呼吁在西方新文化史的关照下将日常生活史作为社会文化史研究的基础,“现在的中国社会文化史或许到了需要突破自身的时候,即引入‘新文化史’的理念,进一步调整研究策略,将文化作为能动的因素,把个人作为历史的主体,探讨他们在日常生活或长时段里对历史进程的影响”。看来,这不仅是名词概念之争,背后实际上蕴含着研究路径的差异。

黄兴涛坦言自己关于“她”字文化史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新文化史的影响勿,但他认为对于新文化史应该采取“借鉴和反省的双重态度”,不应一味高唱赞歌。他理想中的文化史,“固然可以置重‘叙述’,但也不应简单排斥‘论析’,更不应限制分析工具”,其根本旨趣“或在于更为多样生动的叙史方式,更为广泛灵活的材料使用,更为自觉的意义寻求和反思精神,更为浓烈的语言兴致……还有对于展示‘过程’高度看重,对于曾经存在的各种可能性尽量‘呈现’,等等。而归根结底,其基础不外是对于文化‘主动险’作用的极度重视,以及从文化和社会互动的角度透视、把握、反思各种范围历史的空前自觉。”他明确指出“现代化”或“现代性”这两个概念仍是分析清末民国时期特定历史的有效工具,不过作为一种分析方法它们有可以改进、发展的必要和空间。

三、结语。

中国的社会文化史研究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至今己有二十余年的历史。从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的发展来说,二十余年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至多可以算是开局阶段。本土崛起的社会文化史研究,在社会史和文化史的交叉地带用力,甚至将社会文化的触角伸向政治、经济等领域,在传统学科起初不屑顾及或无力顾及的薄弱环节,以社会文化交叉视角打开一片新的天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尽管在形式上显得边界不清晰,但确实有其明确的研究重点所在,并非漫无边际,无从把握,它的独到之处也不是其他传统学科能够取代的。另外,它不能也不必取代政治史、经济史、思想史、文化史、社会史的研究,但它的交叉视角所打开的新视野所体现的是一种史学分支学科之间相互交融、相互深化的综合化趋势,并在许多具体问题上补充了传统学科的不足之处,甚至对传统学科的某些结论加以颠覆。本土社会文化史在生活方式、社会伦理、知识人社会、生活质量、礼俗互动等方面的研究,结合了中国历史文化和现实社会的情况,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和理论创新意识。像这样的理论探索,还应该继续下去。一个脱离时代语境,无力参与时代理论创新的研究领域是没有生命力的。社会文化史学者所能达到的思想高度,与提炼出了多少有生命力的概念、命题息息相关。

对于某些学者来说,本土社会文化史缺乏分析形象建构、权力关系等新文化史所擅长的手段,因而对于传统史学理念和方法冲击力不够大。这种批评当然是有道理的。国内社会文化史理论方法探索的主要收获是在结合中国实际,以现代化史观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在此基础上,适度地采用分析形象建构、权力关系的研究路径并不是不可能的。

2023年美学导论读后感(汇总14篇)篇三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求知使人变得明事理而智慧,而智慧就是有关某些原理与原因的知识。”为了研究的第一哲学,就必须弄清楚智慧究竟是“哪一类原因与原理的知识”如何将一个动变原理或性善原理应用于不变事物智慧的探究,《形而上学》共有14卷且并不是亚里士多德亲自有计划编撰的,本书大体上分为3个部分,总论,研究哲学的性质,对象,范围。探讨哲学的形成与性质进而评价前人关于“本源”问题的看法,他提出哲学应该研究的十个问题,而全书的基本问题就是对于这个十个问题的回答。他还将哲学分为第一哲学和第二哲学,研究存在本身及其固有属性及各学科都要遵循的一般公理等。而第2部分既是亚里士多德本体论思想的集中表述。也是全书的中心内容。

他认为存在的中心范畴是“本体”其他范畴是表现本体的。本体是与一切事物相关的本源,但是在之后对“本体”的进一步论述中,表现出了他的动摇性“他有时候认为本体是独立存在的个别事物,有时将本体视为普遍本质。”他提出了“四因说”,认为事物生灭变化归根到底不外乎四个根本原因:质料因、形式因、运动因和目的因。凡有所询求于事物之原因,宜必并求此四因,或于四因中偏取其某因,“假如通式可以被‘参与’,这就只应该有本体的意式,因为它们的被‘参与’并不是在属性上被‘参与’,而正是‘参与’了不可云谓的本体。”他认为“参与”是假托的'。可是“通式对于世上可感觉事物发生了什么作用;因为它们既不使事物动,也不使之变。它们对于认识事物也不会有何帮助;因为它们甚至于并不是这些事物的本体,它们若为事物的本体,就将存在于事物之中,它们倘不存在于所参与的个别事物之中,它们对这些事物的存在也就无可为助。

它们若真存在于个别事物之中,这就可被认为是原因,如‘白’进入于白物的组成中使一切白物得以成其‘白性’,但这种先是阿那克萨戈拉,以后欧多克索及他人也应用过的论点,是很容易被攻破的;对于这观念不难提出好多无以辩解的疑问。”而且“没有意式作蓝本让事物照抄,事物也会有,也会生成……意式既是事物之本体,怎能离事物而独立?”在此,亚里士多德意在批判柏拉图以理念为本体是行不通的。但是亚里士多德不是不承认一般形式的存在,他只是否认形式有独立的存在。同时他也声称事物的形式是事物成其所是的东西。他提出的“形式与质料”学说和“潜能与现实”学说以及“本体”学说构成其哲学的三大体系。

2023年美学导论读后感(汇总14篇)篇四

历史学毕业论文的写作是对历史学专业学生进行专业训练的重要环节,相比于其他课程的学习,毕业论文的写作不仅是对自己几年中所学知识的全面检验,而且也是更进一步提高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综合性训练。人们常常说,当你写完毕业论文后,你会突然发现自己在对问题的理解,文字的使用和文章的总体把握上都有了飞跃式的进步。这种进步就表明你的综合素质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毕业论文的写作不是仅仅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实际上是提升自己素质的一种综合的训练。大凡受过从本科到博士学业的人对此都有切身的体会。

本科的论文训练可以使我们有了驾驭1万字文章的能力,硕士是3万字的能力,博士则为20万字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不要仅仅单纯地理解为是历史学专业里面的问题,事实上,这是一个人在任何工作岗位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我们要从这样的高度来理解我们为什么要写毕业论文,以及我们必须要写好毕业论文。

那么,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中,我们应该如何来进行,应该注意一些什么问题,换句话说,我们怎样能够写出一篇好的毕业论文。下面,我想就历史学毕业论文的问题谈一些想法。

一、论文选题。

选题,是撰写论文的开始,是开展史学研究工作的第一步。好的选题可以使研究者少走弯路,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高论文的成功率。选题的产生并不是靠拍脑袋可以拍出来的,它有一个实际的形成过程。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勤学多问,注意培养疑古精神,增强问题意识,才能在最后的论文写作时候选好选准自己的课题。任何研究都有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历史学的研究尤其如此。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知识的积累。积累知识并不等于说是要死记硬背大量的历史名词、事件过程等等,那样做的结果只能是陷入死读书,读死书的泥潭之中。读书要有目的性,即围绕一定的知识点、兴奋点去读书,有目的有选择地积累知识。这就首先要学会在平时的读书学习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如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或战后冷战历史感兴趣,就可以在平时读书中多留意有关的知识和信息,并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学会多问勤思,这样才能发现问题,并逐渐形成对某一课题的强烈兴趣,对之产生一种追根寻底的冲动,这样才能会以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投身于喜爱的课题研究之中,写出高质量的论文来。

如发生在80多年前的赴法勤工俭学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影响的运动之一,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政治影响和思想影响方面,而对大批勤工俭学生是如何在法国学习、工作、受教育的情况却语焉不详。“代勤工俭学学生在法国受教育实况”一文的作者一直比较关注这一课题,在有机会接触到法方有关档案后,即全力收集有关史料,对1919-1920年赴法的勤工俭学生的人数、在法学校分布情况、生活状况、教育程度等进行了细致的梳理,从而揭示了中法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重要内容。

历史学和其他任何学科一样,在论文的写作中贵在创新。因此,选题不仅是自己的平时兴趣,更重要的是,选题要新颖,要有创新意识,选择新领域,选取新视角,提出新观点,解决新问题。如目前,阅读史、性别史、身体史、环境史等研究领域正在成为历史研究的新领域,如果从性别史的角度来看有些问题,其结论则大为不同,如对英国工业革命的研究,一旦我们引进性别史的研究视角,学者们则发现在工业革命中女性的地位则比以前有所下降。这样就促使了人们重新理解和认识工业革命。再如澳大利亚有位历史学家从环境史的角度写了《大象的退却:中国环境史》一书,作者考察了中国的农业耕作方式如何将在当地生存的大象驱赶出去,森林如何被毁灭,环境怎样遭到了破坏。这样的视角就比较新颖,会得出一些饶有意义的结论。

通常来说,一个好的论文选题就是使论文成功的一半。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论文的选题。当然,在思考论文的选题时,我们还需要要注意这样几点。1、选题切忌空泛无物,避免大而无当的论题;2、选题不宜过于琐细,或者钻牛角尖类的题目;3、根据平时的学习与积累选择适中的论题,4、在确定选题时还要考虑到资料的丰薄度,如果没有资料的支持,再好的选题也无法进行实际的写作。

二、搜集史料。

在论文的选题确定了之后,接下来的重要工作则是如何搜集材料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撰写论文的过程实际上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搜集史料、消化史料的过程。因此,史料搜集丰厚或单薄,在某种意义上往往能够决定论文的成败。因此,在平时的学习、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就要留心搜集史料,学会做个“有心人”.

一般来讲,搜集史料的方法有很多种,一是在平时的学习和阅读过程中,留心搜集有关课题的资料,整理出专题目录。如对“皖南事变”一案,传统的研究论着很多,还有很多的回忆录等,但这并不表明这一课题就没有再深入研究的必要。在深入关注这一课题的同时,可以先着手将已经出版的有关史料、论着整理出目录,以备自己写作时参阅,要特别留心查找尚未整理出版的有关史料,尤其是档案史料,这些材料对考证史实、全面认识该案无疑会有很大的帮助,有时还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二是,要注意有关史学动态,随时纪录。一般来说,史学杂志、学报、报刊目录索引等都是了解有关史学研究信息的便捷途径,要做一个有心人,就要经常翻检有关的报刊杂志,以便及时了解掌握有关的研究动向。如对太平天国、义和团的研究,近年来已经有多位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此进行了重新论述,不仅观点新颖,所运用的史料也有所突破。对此,不妨把书找来看一看,他们究竟是采用了什么新材料,同时将此记录在案,以便作为自己将来写作的参考。

前面所说的史料的收集更多的是指平时的资料积累,现在,我们要重点关注确定选题之后的收集资料,具体来说,主要有这样的几个步骤。

1、基本资料,收集整理有关论文选题的第一手史料,掌握基本史料情况,

2、收集国内外研究性论述资料,浏览相关论着,了解研究进展情况;

3、将收集的史料和材料进行整理,注明出处,做到胸有成竹。

当选题确定以后,就可以在自己过去初步工作的基础上,做全面搜集资料的工作。

主要分为三步,首先,是基本情况的搜集:浏览相关论着,了解该课题的最新研究进展情况。其实当确定一个选题时,一般而言,大多数人已经对该选题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或对相关问题有一定的兴趣,对此已经有所关注,因此,确定选题以后,应在原有对该选题认识的基础上,扩大有关信息的搜索范围,要对自己选题的有关情况做胸有成竹,知道在这个课题上,以往的学术界都做了哪些工作,研究到了什么层次,有哪些基本的观点,所运用的基本史料是哪些,只有对这些情况了然于胸,才能在自己的论文写作中做到胸有成竹,下笔才能如有神助。在这一工作层面上,我们也将这项工作当成为是学术史的综述和评论。

其次,要掌握基本史料情况,搜集整理第一手史料。因为仅了解有关研究动态是不够的,还要十分熟悉该课题的基本史料情况,如对“皖南事变”,要了解目前究竟有哪些史料已经整理出版,还有哪些史料尚未出版,未出版的这部分史料在哪里可以查阅得到。基本情况摸清楚以后,就要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搜集有关史料,或抄录,或复印,或制作卡片等等,集中起来作为自己撰写论文的基本材料。

第三,围绕自己的论文主题搜集有关论着资料,编制有关史料目录。为了提高论文的学术水准,这就要求尽可能地要搜集论文所涉列到的问题的全部资料,如当我们在写休谟思想研究中,我们会涉及到他的“公民社会”的概念,这就要求作者必须搜集对这一内容研究的资料,无论在自己的论文中是否采用,但作为学术论文写作要求必须要这样做。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扩大浏览的范围。当然,这种搜集资料的目的在于,各种论着提出了什么新的观点,同时,也要留意使用了什么新的材料。一旦发现那些自己以前未曾收录或遗漏的史料,要及时抄录,并按图索骥,编制有关目录,以备查考之用。

三、撰写文稿。

如果说前面的阶段都是思考和准备过程的话,那么,论文的撰写则是进入到了核心的关键阶段。在论文的写作中,有这样的一些步骤:

首先,确定主题,理清思路,安排文章结构。当选题和材料确定之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考,合理地组织材料,统筹安排文章的结构。论文的结构形式有多种多样,如递进式:递进式的论文,是在分析与叙述的过程中,使各层意思层层递进,层层深入,逐渐突出所阐述的中心观点。连贯式:论文的论述按事件的先后次序展开,由始至终,易于把握事件的发展脉络。总分式:这种论文有总论,有分述,总论可以放在文章的最前面,作为全文的提要,也可以作为总结性文字放在文章的最后面。文章内的其他内容则分段论述有关主题的某一方面问题。从总体上讲,文章的结构应服务于内容,作者可以根据自己论述的需要,选择一种结构形式,也可以将几种形式结合起来,综合运用。

第三,文字要简洁流畅.在论文的写作中,我们一定要记住,思想或者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是要靠文字来表达出来的,因此,一定要注意文字的运用。通常人们都认为历史论文都是枯燥乏味的,其实,这是对历史学论文的误解,这不应该是历史论文的专利。历史本身是丰富多彩的,不仅有丰富多彩的内容,丰富多彩的形式,还有丰富多彩的记忆,这种丰富多彩为什么到了我们手上就一定要表达得枯燥乏味,甚至是可怖可憎呢?这里关键有个如何运用写作语言的问题。在写作论文时的语言运用是一个长期练习的结果,既没有现成的公式可套用,也没有固定的范本可模仿。关键在于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以及运用史料,将史料与你所要阐释的观点的有机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篇论文。因此在进行叙述时,最基本的文字要求就是简洁流畅,而无须使用华丽的词藻堆砌,史学不等于文学,写作历史论文是凭史实说话,而不是搞文学创作,因此,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词藻修饰,给历史以真实质朴的原貌。同时,语言还应准确凝练,特别是标题,一定要通过自己语言的运用,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如前面所提到的“大象的退却”一书,这个书名就非常凝练,当然也非常吸引人。

第四,论文要遵循学术规范。在历史论文的写作中有些必须要遵守的学术规范,这虽然是形式问题,但他也反映了作者的学术素养。如我们在写作中不可避免地要引用史料,因此就有一个如何引用史料的问题。引用史料的原则首先应使用第一手史料,如《史记》等史书、档案、各类史料汇编、笔记日记、口述史料等,其次是后人编着的有关资料,如人物传纪、大事年表等;再次是有关论题的着作、文章等资料。作为论述的论据,在论文中引用的史料应该是语意完整,能说明事实,或有助于说明主题的文字。引文要准确、精练,宜精不宜粗,宜短不宜长,以能说明问题为限,除非特别必要,切忌大段摘录无关宏旨的史料。引用史料要注明出处,包括作者、书名、篇名、版本、页次等都是引文注释的基本要素。如直接引用史书中的一段文字,则要在引文注释中注明各种要素。若是转引自他书,则在注明“转引自”后将有关引文要素一一标明。除引用史料时所必须的引文注释之外,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还有一类注释也是时常运用的,即对文中不容易被读者了解或需要补充说明的部分的注释。此类的注释对象,主要有文字注释和内容注释两类。文字注释是对论文中所涉及的有关文字概念的注释,如某一概念是文中所要表达的重要概念,作者需要在文中界定其涵义,若放到正文中讨论,因篇幅所限,可能会影响到文章的整体结构,这时就可以利用注释的形式加以阐释或说明。内容注释是对读者不易了解的事件内容的注释,可能是有关事件的情况说明,或对涉及的相关人物等的补充,也可以是对相关的人名、地名、职官、地理等的解释说明。

如何进行注释,学术界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约定俗成的规范,大家可以找一些杂志的要求来看,即可根据他们的具体要求来进行。这里,需要强调一点的是,遵循学术规范实际上是防止抄袭。也就是说,我们在引用别人的文章、史料或者研究成果时,一定要注明出处。这样做,不仅是形成学术规范,更重要的也是培养学术道德。

四、修改定稿。

论文初稿完成以后,并不等于完成了全部的工作,还有大量的后续工作要做。首先要认真地反复通读文稿,并检点自己的资料库,看看是否有论述不充分的地方,所运用的史料是否显得单薄,或是遗漏了什么重要的史料。也可请其他人帮助自己检查。这样反复的检查之后,就可以发现大量在写作过程中忽略的问题,以及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之处,而这些都是需要在修改稿件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

修改文稿的第一步是检查文章的思路是否贯通。在论文的写作中,我们有时会因种种原因未能将自己的思想一以贯之,当论文写完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后,我们再拿出来阅读就能够发现其中的断裂,这时就需要按照自己已经确定的文思重新改写,从而使自己的文思流畅顺达。

第二步是增补材料。根据自己的检查,有的放矢地搜集论文需要补充的材料,为未能充分展开论述的部分增加论据,充实论文的论述内容。第三步是调整文章结构。一般而言,文章结构是在第一次确定主题,动笔撰写时就已经确定下来的,除非特别需要,一般情况下不要轻易改动文章结构,因为调整的不好,小则影响文意的贯通,大则可能会伤筋动骨。这里讲的结构调整,主要是指对文章各部分内容份量的平衡调整,以免出现各章节内容的忽大忽小,畸重畸轻,文章结构不平衡的情况,使论述达到总体的平衡。第四步是修改文字。初稿就象未经打磨的玉石,玉质内敛,而表面却粗糙不平,需要精心打磨修练,才能使之焕发出绚丽的光彩。刚刚写就的初稿,无论是总体结构平衡,还是材料的引用,以及文字的表述等,多少都带有仓促粗糙的痕迹,这就需要我们在论文初稿写成之后,沉下心来,认真仔细地对文章进行修改。对文章字句的修改,古人谓之“推敲”.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反复地推敲修改。文字修改包括对文章概念用词是否准确,文句表述是否流畅、语言的简练与否,人物称谓是否正确,简略语运用是否恰当,乃至字词是否出现打印错误等等。好的文章是需要经过多次修改,反复推敲的,只有这样,才能使文章的逻辑性更强,才能把文章修改的越来越好。

文章经过反复多次的推敲修改,补充必要的材料,充实有关的论述,再对全部文章的文字风格进行审核之后,就可以把它作为定稿了。这样一篇经过作者千锤百炼,凝聚了大量智慧和心血的作品,无疑是能够得到认可的。

2023年美学导论读后感(汇总14篇)篇五

读完钱穆的《中国文化史导论》一书又更深刻地感受到钱穆对于中国文化的自信对中国历史的温情与敬意。该书写于抗战时期面临山河破碎亡天下的危险钱穆在西南联大执教关心时局将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起来。他放弃以往考据学术方向转向到义理此时遂有《国史大纲》和《中国文化史导论》这两本著作。钱穆用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来激发国人的斗志重树国人的民族自尊心。

很多研究钱穆的学者将钱穆的历史观概括为民族文化史观即以民族、文化、为历史线索来贯穿他的史学研究并将这三者融为一体这一点在其《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体现的最为明显民族文化史观也是钱穆一生的坚持这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

钱穆出生于1895年而这一年正是甲午战败四万万同胞同苦台湾的割离由此中国的门户进一步被迫大开。中国门户破开的同时也伴随着西方文明和文化涌入中国中国人视野里的西方和想象中的西方夷狄有很大的不同。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吸引着深处农耕社会的国人于是有很多仁人志士提出向西方学习以欧风美雨来洗涤中国的传统以求建立一个新的世界。然而钱穆却选择了以民族文化史观来应对中西方的碰撞。

一、钱穆选择民族文化史观来应对中西方碰撞的原因。

1、中西方文化内在的不同西方文化不宜移植到中国。

钱穆在《中国文化史导论》里多处将中西方文化放在一起比较从而得出中西方文化存在很大差异的结论。钱穆从文化的起源将文化的类型分为三大类型即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商业文化。而游牧文化和商业文化可以归结为一类农耕文化自成一类。农耕文化具有安、足、静、定的特征游牧和商业文化则是具有富、强、动、进的特性。按照这种说法农耕文化指的是中化文化游牧和商业文化代指西方文化。因为钱穆论述道:近代农耕民族之大敌则为商业民族这一句也就暗含着钱穆处在中西尖锐对立的时代背景把当时西方对中国的侵略上升为西方商业民族文化对中国农耕民族文化的冲击这样的本质高度。在大的类型背景下的不同钱穆又具体论述了中西方的不同如中国人看历史常偏向于“时间”的与“生长”的“自我绵延”。西方人的看法常是“我”与“非我”两个对立。从钱穆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钱穆是把中西方文化看成是二元对立的所以钱穆的主张不是革命性的移植西方文化正如其所说:中国历史只有层层团结和步步扩张的一种绵延很少彻底推翻与重新建立的像近代西方人所谓的革命。

2、中国的文化内在的维新和吸收外域文化文明可以永葆生命力。

从中国文化发展演进的历程来看钱穆将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时期前三个时期中国的文化都能很好融化外域文化的冲击正如其所说:中国人对外族异文化常抱一种活泼广大的兴趣常愿接受而消化之把外面的新材料来营养自己的旧传统。外域文化融入中华文化中就使得中华文化不曾间断中华这种内在的维新力量可以使中华文化永葆生命力。中国古代史虽有王朝的更迭可是文化传统依然存在可是到了近代也就是钱穆所说的中国文化发展的第四个时期时局中的国人主张以西方的文化重建中国社会于是钱穆就感到有亡天下的危险因为中国文化将不复存在。因此面临中国文化发展的第四个历史时期钱穆也是主张同前面三个时期一样以中国文化融化西方文化。正如钱穆在谈到科学在中国一如在西方般发展以后是否将损害或拆毁中国原来文化传统呢这个问题时钱穆对中华文化的融化力量是十分自信的他说:这一问题颇是重要但据本书作者之意见中国固有文化传统将决不以近代西方科学之传入发达而受损。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一向是高兴接受外来新原素而仍可无害其原有的旧组织的。这不仅在中国国民性之宽大实亦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中和”性格使其可以多方面的吸收与融和。

在钱穆看来文明和文化是有区别的文明偏在外属物质方面。文化偏在内属精神方面。从钱穆所举电影在中国放映可以进一步看出钱穆对文化与文明的界定他说:从科学机械的使用方面说电影可以成为世界所共同从文学艺术的趣味方面说电影终还是有区别。这便是文化与文明的不同。但中国自春秋战国到汉、唐、宋、明各代可说是注重在求“尽人之性”科学就大大落后于西方。

二、以民族文化史观应对中西方的碰撞。

1、以民族文化史观应对中西方碰撞的措施。

钱穆把文明和文化做出区分对于当时的历史境遇来说一方面让国人认识到中国落后之处在于科学文明明确了努力方向不至于病急乱投医。另一方面让国人看到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面临西方文明冲击时能够自信应对不妄自菲薄。在文化与文明的区分下钱穆提出以西方科学文明补中国之不足促中国之富强。钱穆在当时感受到如何赶快学到欧、美西方文化的富强力量好把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地位支撑住这种学习西方科学文明的紧迫性同时也感受到中国的社会只要西方科学加进来一切自会变这样的民族自信。

2、中西方碰撞时应保持中国文化传统。

从近代以来中国在一步步地实践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可是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仍然没有进行实质性有效的沟通。西方文化在中国传播中国文化在西方漫延中西方文化在中西方产生相互交叉性的影响。中国从西学东渐以来还没有很好的消化西方文化甚至出现中国人自己极端的排斥中国文化的现象。因为在许多人眼中就把西方科学文明等同于西方文化于是一股劲地去赶追西方文化把对西方文化的追求又替代为对西方科学文明的学习于是就出现把文化与文明混为一谈的现象。有些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学者把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过程概括为学习器物、、学习制度、、学习文化这三个阶段他们认为这是中国学习西方程度的逐步加深中国近代化程度的加深。然而这种近代化的进程是以抛弃中国传统文化为代价的把西方东西引入中国一方面造成西方文化和文明在中国的水土不服于是在中国近代史上诞生很多畸形的产物;另一方面造成国人对中国文化丧失信心和对中国文化自我认同的困难。

钱穆一生都被困在中西方文化的争论之中也在以民族文化史观来思考如何学到了欧、美西方文化的富强力量而不把自己传统文化以安足为终极理想的农业文化之精神断丧了或戕伐了。换言之即是如何再吸收融和西方文化而使中国传统文化更光大与更充实这一问题。中国是有厚重的历史作为积淀的不能抛弃历史文化传统钱穆在其著作《秦汉史》中论述道春秋战国之际的各国变法时把秦国的变法和鲁国的守旧作出对比二者在相同的历史环境中所作出不同的时代选择在于秦国所受历史积淀没有鲁国的深厚。而中国文化的丰富是需要后人去悉心整理的。

钱穆从中国历史的演进历程来看待当时中西方碰撞这一时代命题这一视角是独特的因此钱穆在《国史大纲》扉页写道:

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1、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以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

2、所谓对其本国以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以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否则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国史不得云对本国史有知识。)。

3、所谓对其本国以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以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以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以使彼满意。)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以往历史最高之顶点(此乃一种浅薄狂妄的进化观)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与古人。

4、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具备上列诸条件比较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否则其所改进等于一个被征服或次殖民地之改进对其国家自身并不发生联系。换言之此种改进无异是一种变相的文化征服此乃文化自身之萎缩与消灭并非其文化自身之转变与发皇)。

钱穆的民族文化史观是建立在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的基础上处在历史的风口浪尖依然能够清晰的看到历史的过去与未来其弟子余英时先生称其一生都在为故国招魂以一位炎黄子孙的身份继续将中华文化传扬远播。

2023年美学导论读后感(汇总14篇)篇六

《中国文化史导论》系钱穆主要的文化著作之一于1941年在四川成都赖家园撰成。其中部分章篇曾在40年代的《思想与时代》杂志上发表。该书于台湾正中书局1951年初版后多次再版以台北商务书局1993年修订出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根据台北1993年修订本在大陆出版)为主。全书共分十章涉及文化理论、中国文化史、中国文化精神中西比较等问题以独特的视角阐述了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和发展规律是钱穆文化史学的奠基著作。

文化的性质。

在弁言中钱穆指出文明与文化的区别与联系:大体文明文化皆指人类群体生活言。文明偏在外属物质方面。文化偏在内属精神方面。故文明可以向外传播与接受文化则必由其群体内部精神累积而产生。"。

在此说明二者的区别是有必要的。因为此二语国人每多混用认为文明即是文化文化即是文明都是可以传播与接受的进而以为中华文化被西方文化同化而泯灭了以致丧失了民族自信心甚至产生了民族危机感。固然当今中国在开放的国际环境下无法不接受西文文明的冲击生产生活中所渗透的`西方文明产物比比皆是。但是这样一个文明古国千百年来形成的精神文化是无法轻易动摇的。

从地理环境开始分析。

以地理环境为文化产生的研究切入点是这一著作的一大特点。钱穆认为各地文化精神之不同穷其根源最先还是由于自然环境有分别而影响其生活方式。从出土的甲骨文可以判断商代的政治势力向东北则直至辽河流域向南则到汉水流域向西南则到汉水流域之中游说不定古代商族的文化势力尚可跨越淮、汉以南而抵长江北岸早已超出黄河流域。中国由于有广阔的平原和密集的水系而西面、北面又有崇山峻岭为屏障东面、南面是海岸线因而古代的中国文化的发展是起步快而独立的。这些条件使得中国文化形成了以下几个特点:

1中国文化易于养成处理社会问题诸如政治统一与民族团结方面的能力。因此中国以同一时期世界任何其他民族所不及的速度完成了内部的统一。

2中国文化因在大环境中展开又迅速地完成了统一较其他国家有着较强的抵抗力能够抵御外来的侵扰直至成为世界上文化历史最悠久的国家。

3在辽阔而贫瘠的土地上产生的文化不断有新刺激与新发展的前途。他的生产特性决定了在其生长过程中社会内部必须始终保持一种勤奋与朴素的美德。

这几个特点足以证明中国文化的强大与持久是有其依据的。中华民族是团结的民族而又具备抵抗外敌的能力并且能够保持着不断前进的动力因而中国文化的绵延不灭是必然的。

与西方国家之对比。

钱穆把人类文化分为游牧、商业和农业三种并且商业和游牧起于内不足则需要向外寻求因此所形成的文化特点为流动的、进取的。农耕可自给无事外求并且农耕活动的特点决定了耕作者不可长期流动在外因此形成的文化特点就是静定的、保守的。这是农耕文化与游牧、商业文化的区别。

而中国文化与其它农耕古国的文化又是不同的。书中多次将中国与埃及、印度、巴比伦三个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文明古国作对比以说明独特的中国文化是如何产生的。

钱穆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拥有广阔土地的中国对于埃及、巴比伦、印度如同大家庭对于小家庭中国备有多个摇篮而他们只有一个因而中国可以同时养育多个孩子从现实生活的体验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大家庭所养育的孩子与独生子的性格是截然不同的。推及一国则成为了不同的文化。再者埃及、巴比伦、印度的土地比中国的土地肥沃并狭窄因而容易满足其文化也就是在闲暇时间产生的。中国的土地由《诗经豳风》中的七月一诗结合当今的情况可以判断古代的北方耕作情形与现在相差无几都是勤奋耐劳才能够温饱的。劳作中产生的文化与闲暇中所产生的又是绝不相似的。而未来的世界必将由能够吸收先进工业与高科技的农业大国即中国来领导。

2023年美学导论读后感(汇总14篇)篇七

我一直觉得在博物馆看国画是一种奇妙的体验,画卷中全无动漫的浮夸,也没有油画那样流光溢彩,如空谷幽兰,却有暗香浮动,神秘而不可把握。经过《中国美学十五讲》“蹈虚蹑影”、“无色之色”两篇文章对国画知识的介绍后,我对国画终于是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想谈一谈我自己的一些理解与联想。

“蹈虚蹑影”揭示了艺术家创作时的构思规律,提出艺术不是写“实”,而是写“影”——在画中大概就体现为幻象化的景物。一来作者通过对质实的世界的改造,直观地传递出事物给人的感受。比如有些人物画各人比例不同,有的人衣袍无风自动,这样画重点就很鲜明,人物有力量感,画面也更具气韵美。过于追求局部的描绘,反而使画面形散而神不似,失去内部的灵性。二来没有了现实空间的限制,画家便能通过画面寄托自己某些内在情思。这样创作出来的画往往很有个人风格,展现出画者的真性情。琢磨这样的`画,也便是在琢磨画者的思想,这让我不禁想起了一个故事。米芾曾见到苏轼画竹从地而起,一笔至顶,便问:“何不逐节分?”苏轼答:“竹生时何尝逐节生?”我想不仅是我,米芾一定也被苏东坡的奇思妙想给惊艳到了。画竹的过程中他侧重于表现出其中的时间感,做到了以表相的一个“点”,表现出内在的“流”。只从这一支画竹,便可以见出苏轼思维方式的卓尔不群。

黑白二色的基调,使中国画别具一格。但这其中还有更深刻的内涵。“无色之色”阐明了为何中国画的色调基本都是黑白二色,这其中有色空思想的影响,也有历史因素影响。在中国哲学中,无色即为世界本色。我们现在画画配色讲究,却远不如古人以水墨率性而为——插画里蓝瑛的《溪山雪霁图》留给我很深的影响,画面里只有深深浅浅的黑白二色,溪流处能让人感觉到溪水的流动,没有多余的色彩喧宾夺主,灵动之感就这么自然而然地出来了。

朱良志先生在书中说“生命超越是中国哲学的核心”,中国的画确乎是不写实的,表现的主题更多是情感与哲学。据说在古代,作画就常常被用于体现自己的品行修养。无论是“蹈虚蹑影”,还是“无色之色”,都是再高明没有的表现主题的手段,它们建立在超脱原有物象的基础上的,体现出作者辩证思维。也许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能从国画中品出人与物的精神气质,风度韵味,有更多的收获。

2023年美学导论读后感(汇总14篇)篇八

在现代中国美学史上,有两位泰山北斗式的人物,朱光潜与宗白华。两人年岁相仿,是同时代人,都是学贯中西、造诣极高的,但朱光潜著述甚多,宗白华却极少写作;朱光潜的文章和思维方式是推理的,宗白华却是抒情的;朱光潜偏于文学,宗白华偏于艺术;朱光潜更是近代的,西方的,科学的;宗白华更是古典的,中国的,艺术的;朱光潜是学者,宗白华是诗人。这部书是宗白华美学论文的第一次结集出版。宗白华是五四新文化大潮冲出的新一代学人,早年曾留学欧洲,足迹踏及艺术之都巴黎。20年代他出版过诗集,他本来是个诗人。青年时期对生命活力的.倾慕赞美,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沉思,一直伴他前行,也构成了他美学篇章的特色。这个集子里的文章,最早写于1920年,最晚作于1979年,实在是宗白华一生关于艺术论述的较为详备的文集。

他没有构建什么美学体系,只是教我们如何欣赏艺术作品,教我们如何建立一种审美的态度,直至形成艺术的人格。而这正是中国艺术美的精神所在。宗白华曾在《蒙娜丽莎》原作前默坐领略了一小时,他常常兴致勃勃地参观国内的各种艺术品展览会,即使高龄仍不辞劳苦。他更是一位欣赏家。集子里这些文章相当准确地把握住了那属于艺术本质的东西,特别是有关中国艺术的特征。

因此,阅读这部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享受,作者用抒情化的语言引领我们进行艺术的欣赏,书名叫《美学散步》,我们且到这个大花园里走走,看作者给我们营造了怎样的亭台楼榭、花树池石。

2023年美学导论读后感(汇总14篇)篇九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和美学的集大成者,他的《美学》是他的学生根据他在海德堡大学的讲课记录和教学提纲整理而成的,也是他的艺术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

《美学》第一卷中一共有两个重要观点:“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及“艺术美高于自然美”,笔者想从这两个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黑格尔给美所下定义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里的理念,显然和苏格拉底、柏拉图的`理念(idea)不是完全相同的概念:在古希腊哲学概念中,所谓理念是指人的认知对事物共相的认知,是建立在人能够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之上的,而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具有“绝对精神”和“绝对理念”的概念,在他看来美源自“绝对理念”,使美具有了客观精神性。“绝对理念”的发展是必然的,美的产生、发展也就是必然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所谓“绝对理念”其本质便是客观唯心主义思想,承认在人的认识能力之上具有一种类似于上帝般的超越人类认识的,不动不灭的绝对规律,而这种绝对规律受到人的认知感受所形成的审美愉悦,便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也便就是美。

相比较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古希腊“真善美”和中国传统儒家“美是仁”的种种观点,我们可以发现,黑格尔在探寻所谓什么是美的时候,不再借助于伦理学范畴的概念,把美提炼出成了高于生活的生活的产物。

将美感的源头剥离出生活,才有可能不受污染的去分析什么才是美的真正本质,不然当我们看俄国人的美学,就会不由自主地将美和生活联系在一起,简单地认为符合生活样式的就是美的,反之则为不美。看古希腊哲学和儒家哲学则会随意地将伦理学的道德判断“善”和“仁”凌驾在“美本身”之上,将一种审美判断异化为道德判断。

黑格尔正是意识到了这种危险,才会去将美与客观可认知的事物相剥离,从而产生了一种凌驾于各种伦理道德、各种认识局限之上的美学感受。这样子去研究“美本身”,自然可以不受干扰和污染,但是也显然会让对美的研究陷入误区。

前文说了,黑格尔认为美源于“绝对理念”,因此天然存在,不动不灭。由此产生的美学定义,其实涉及了“美本身”的关键性课题,即“美是客观存在还是主观感受”,黑格尔显然选择将美定义成了一种绝对存在的客观真理——具有永恒性的规律,而通过人的感性浮现。

2023年美学导论读后感(汇总14篇)篇十

前段时间送了我一本书名字叫《美学三书》李泽厚,虽然忙着复习还是抽空看完了,之前觉得美学实在没什么研究的必要,总是没有法学这么实用!看之前有个问题:美学是用来禁锢审美观的吗?看完之后觉得并不是这样的,还是很不错的一本书,《美学三书》是李泽厚先生比较全面系统的阐述自己美学思想的专着,本书分为《美学历程》、《华夏美学》和《美学四讲》三部分,查了一下相关资料,这本书被认为是五十年代美学论战中三派(李泽厚、朱光潜、蔡仪)之一,其特色是现代哲学观念和传统文化精神的融合,我还是对哲学部分比较感兴趣。

第一书《美学历程》没想到中国历史就是一段美得历程,李先生从宏观的角度对中国数千年的`艺术、文学做了一个描述和概括,诸如有远古艺术“龙飞凤舞”殷周青铜艺术的“狞历的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补”……假如承认《美学历程》的魅力在于它深刻的思想的话,那这个思想不只关于其他东西,而且关涉中华精神的命运,它表达了从孔孟老庄的建立到以《红楼梦》的标志的儒道思想的没落吧,其中具体表现在屈原、李白、陶渊明……这些人身上吧,中华精神由天人合一所规定,儒道以及后面的禅啊宗啊都是这样从不同维度所阐述,他们并不对立反而是互补的,中国古人吧人与自然得关系解释到另一种境界,有别于西方思想,也就是人生存于天地,赏玩山水,寄情自然,也当然的写出很多唯美古诗,这种思想贯穿在中国哲学、文化、艺术以至于成为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态度,先秦的开端、盛唐的繁华和晚晴的没落似乎就是这一命运的不同形态。

2023年美学导论读后感(汇总14篇)篇十一

当我把《美学散步》从图书馆给借回来后,发现它的内容根本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全是专业术语而且文诌诌的学术著作,而是文辞优美、洋溢着艺术灵性和诗情的美学奇葩。

阅读这本书确实是一种享受,宗白华先生用他抒情的笔触、透彻的感悟引领读者体味中西艺术的精髓,待我们“散步”归来,就会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心灵和灵魂得到了很好的净化和升华。宗白华先生用自己的心灵和灵魂感受着世间万物,并用行云流水般流畅美妙的文字将其诉诸笔端。在宗先生看来,散步是自由的,但并不因此就绝对是非逻辑的,亚里士多德在“散步”中建立了体系性思想,庄子在“散步”中领悟到了宇宙的玄妙,达·芬奇在散步中捕捉到了美的真谛。在各种美学现象和艺术门类之间,“散步”是梳理美学、艺术学思想、亲近艺术灵动的方法;在中西美学之间,“散步”是凸显中国传统美学个性精神的方式。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上网搜索过一些关于宗白华先生的信息,原来宗白华先生与朱光潜、蔡仪、高尔泰、李泽厚并称为中国当代五大美学家,宗白华先生的治学特点是不建体系,而是注重对艺术的直接感悟。就正如刘小枫对宗白华先生的评价那样:“作为美学家,宗白华先生的基本立场是探寻人生的生活成为艺术品似的创造,在宗白华先生那里,艺术问题首先是人生问题,艺术是一种人生观,艺术式的人生才使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

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思想生成和发展于中国面临军事和学术危机的特殊的历史时期,古老的祖国既面临政治、军事的压力,又面临学术的危机。在排山倒海的“西化”风潮中,他并不随波逐流,坚持以中国传统的美学为根基,以西方思辨的成果为参照,凸显对中国古典美学的梳理和阐发。

他在用他自己的看法引导我们去欣赏中国的诗歌、绘画、音乐。他曾坐在《蒙娜丽莎的微笑》前默默领略了一小时,我不禁为宗先生对艺术对美近乎痴狂的态度而惭愧,在这个灯红酒绿的繁华社会中,已经很少有人可以有着这么平静的心态去欣赏艺术。我不但要吸取宗白华先生的美学知识,也要学习宗白华先生对待艺术的那种态度。

在这本书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一文中,提到:“一切艺术的美,以至于人格的美,都趋向玉的美:内部有光彩,但是含蓄的光彩,但是这种光彩是极绚烂又极平淡。”由此可见,对于芙蓉出水的美和错采缕金的美,宗白华先生更加偏向于前者。

如果要我在这两种美中做选择,我也会选择前者,因为芙蓉出水的美真实而且天然。正如中国的`水墨画和西方的油画相比,我更喜欢中国的水墨画的淡雅和简单,其实诗词画都类似,有时候太满了反而不妙,要懂得适当的留白才是高手。

宗白华先生在发现美的时候,态度既是超脱的,又是入世的,他为我们读者展示了一个极美的人生和宇宙,这里充满了亲切感和家园感,宇宙之大,无非虚实相生,美无处不在。宗白华先生从一丘一壑中发现了“宇宙是无尽的生命,丰富的动力学”。也发现了它是“平整的秩序,圆满的和谐”。英国诗人勃莱克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天堂”正是这种景致的准确描绘。

没有一种以天地为庐而又悠然自足的博大情怀,没有一种能澄清以观道的空明澄澈。宗白华先生如在拈花微笑间顿悟了一切灵光的高僧,中国美学遇到他真可谓幸运,他学贯中西,中国美学特色被熔炼出并标举,最终被贯入了一种深沉挚厚的生命意识。

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折射是无所谓美的。

看完这本199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再版的《美学散步》,感觉正如编者在重版说明中讲到的:“我们怀念那拄着手杖,徜徉在未名湖畔的身影;我们品味着散步声中留下的道道灵光。愿每个心灵丰沛的人都能读一读她。”

我们要从宗先生成功的学术研究中吸取营养,在积极吸纳西方文化有益成果的同时,立足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大力凸显民族文化的个性精神,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文化因其独特的个性魅力在世界文化之林彰显出夺目的光彩。

2023年美学导论读后感(汇总14篇)篇十二

“空”,是中国美学意识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它集道家智慧于大成,展现出了中国哲学的精华。

“空”,指的是物质上的“空”,却映射出精神上的“繁”。“空”不是空虚,而是空灵。外表的空旷匮乏,并不代表着意境的空。我国的传统国画,仅寥寥几笔,便勾勒出图画的神貌。第一眼看去,好似画作并没有什么内容,显得有点空旷单薄。细看,便会被其中淡雅的意境所吸引,心思也会随着那淡淡的笔墨飘进那素净之地,达到精神的满足。不同于欧洲那种浓墨重彩的油画,用各种艳丽的颜色吸引住你的眼球。中国的国画是以空淡之灵慢慢化进人的内心,让灵气丰盈人的身体。

“空”是有灵气的。仿佛一只跃动的精灵,清新脱俗,不染尘气。“空”的美学强调用心灵去感知万物,用心去顺应自然的发展。“空”与“灵”,有空才有灵。唯有将尘世中的执念扫空,才会有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之灵气。灵气,方为人之魅力所在。不为过去而烦恼,不为未来而忧愁,活好自己的每一天,对人世间的万物都有着自己的判断,即使看破了红尘,也要装作看不破,用积极与真诚对待人生。这样的人,才是有灵气之人。

“空”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已经根植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了下来。当代,我们仍能在现实生活中时不时地追寻到“空”的印迹。苏州园林,即是“空”中显“灵”的一个典型代表。一方水乡,一片聚落,纵横交错的水路网承载着空灵的气息,氤氲着每一位苏州人的内心,展现出苏州大地的神奇与美丽。苏州园林错落有致地点缀在苏州这片土地上,循着那缓缓的流水,穿过一条寻常的巷陌,苏州园林总是在不经意间映入你的眼帘。苏州园林并不像宫殿那样富丽堂皇,它有的,只不过是几间清新淡雅的书房,几池清澈见底的湖水,或是一座低矮的假山。漫步其中,在这空旷的园林里,你自会发现蕴含其中的无限魅力。一汪清池,承载的是苏州人骨子里的柔情与细腻。一座假山,耸立的是苏州人不屈与刚正的风骨。不仅是苏州园林,在中华大地上每一处都蕴含着“空”背后的“灵”,都散发出中华民族背后的灵性之美。

“空”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底色,映射出中华民族独特的“灵”的风韵。从中华民族对于美学的审视,便可推知中华民族的性情与风骨。中华民族是兼具柔情与刚毅的民族,散发出沉淀了五千年的文化气息。“空”与“灵”一直扎根于我们华夏人的内心,从未消逝过。

2023年美学导论读后感(汇总14篇)篇十三

哲学与数学或者物理学不同。对数学或物理学的学习来说,了解学科发展的历史不一定是必要的。因而很多数学、物理学的教材会直接介绍最新的知识体系,不需要将本学科的发展过程复述一遍,数学史和物理学史则仅有一部分专门研究者或感兴趣的人才会去钻研。

而哲学的知识体系构建和其历史却是难以分离的,很多哲学教学会选择数种哲学史作为入门教材。这些哲学史既是关于哲学的历史,也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哲学。

以哲学史为教材教授哲学固然是一个很好的点子,因为历史上的哲学观点往往有前后关系,哲学的定义本身也在随着历史的进展而悄然改变。尤其是狭义上的西方哲学,从古希腊哲学到经院哲学再到近现代哲学,脉络非常清晰。但哲学论战往往并不仅仅以线性的方式展开,一条单一的时间线有时难以展现历史上哲学论辩的全貌。

n的《哲学导论》(原著名为introducingphilosophy)就是一本非哲学史体裁的哲学入门教材。这本书的总体上根据哲学论辩中的话题进行编排。将历史上的哲学论点分入实在、宗教、知识、自我、心身、自由、伦理、正义八个话题,每个话题中再按论点之间的关系排列论点。具体的内容上,本书也并非简单罗列对哲学家或哲学观点的描述,而是引用了大量哲学典籍文献,并加以讲解批注,引导读者阅读原典。

这本书我也是很久之前就读过,而且做过推荐。这次写本文之前又简单重读了一遍。个人感觉,这本书比作者的另一本书,《大问题》(thebigquestion)要更像“教材”,相当于是《大问题》的严肃版与扩充版,但相比起哲学专业的经典教材,这本书的内容还是略显不足。

熟习一下哲学中的重要人物、了解一些哲学中常见的术语与观点。反正我读这本书的最大收获就是记住了一堆人名和观点名称。

另外,我个人认为虽然哲学史类书籍是了解和把握哲学发展脉络的最好材料,它却不是读者构造或论述自己的哲学时的最佳指南。相反,以话题类别为框架编排的哲学导论类书籍虽然对时间线的梳理不是很清晰,但很方便读者选择一个合适的子领域作为切入点,展开自己的哲学论述。所以两种编排方式的哲学书虽然具体内容上可能相差不多,但都值得读。

2023年美学导论读后感(汇总14篇)篇十四

初看题目会想,为什么要将美学和散步联系在一起呢?宗先生说,散步是自由自在的,无拘无束的行动。它的弱点在于没有计划,没有系统,看重逻辑的人可能会瞧不起,可是我们应该知道,西方建立逻辑学的亚里士多德学派被成为散步学派,可见散步和逻辑并不是水火不容。其实,灵感来自于放空,如果让自己太过于紧张和压抑,美好的感觉也难以体会到。

我们究竟该阅读什么样的书?畅销的书也读过一段时间,读起来确实很容易,也让人有成就感,可以获得阅读量的荣耀,但是扪心自问,这样有用吗?阅读经典书籍的时候,觉得十分晦涩,一小时可能就阅读两三页,但是可以回味,此时不懂,待以后经历些许之后,恍然大悟,这样的感觉不是更加奇妙?阅读宗先生的美学散步就有这样的感觉。一页页的字,非常的厚重,带领我们进入美学的世界,感受这个世间的美好。其实美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需要细心观察,体会,放慢自己的脚步,没有目的,漫不经心,也许会遇到多重惊喜。

中国美学中重要问题初步探索。

初看文章标题十分学术,但是读起来趣味十足,有中华文化深厚的底蕴还能学到美学的基础知识。什么是美,大家都有这样的认知,却很难说出所以然。因为美本来就是抽象的,有不同的审美观,看同样的东西会有不同的评价,然而其中还是有规律可循。

作者从总体美学特点和学习方法谈起,再到先秦工艺美术,古代哲学文学中表现的思想,古代绘画美学思想,音乐美学思想和园林艺术美学思想。生活处处都有美好的事物。如果可以掌握方法,得到的美好感受会更多,从专业的角度去体会,也是一种幸福。

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

什么是意境,作者列举了五种境界。为满足生理的物质需要而有功利境界;因人群组合互制的关系而有政治境界;因人群共存互爱而有伦理境界;因穷研物理追求智慧而有学术境界;因欲返本归真,冥合天人而有宗教境界。人可以达到很多种的境界,在于内心的想法和涵养。心里想什么,眼中看到的便是什么。如果忧心忡忡,再美好的景色也是灰白两色,人逢喜事,觉得哪怕一片叶子都非常动人。

本章列举了这样一首诗:-杨柳鸣稠绿暗,荷花落日红酣,三十六陂春水,白首想见江南。情由景生,景亦可由情移。中国古诗的乐趣与妙处便是如此。所以艺术境界的显现,绝不是纯客观地机械地描摹自然,而以心匠自得为高。如果当年早些参透这点,也许语文的诗词鉴赏还能多得几分,哈,看来我进入功利的境界中了。

艺术的概念。

艺术是个大概念,将艺术之美具体化,分解为绘画、舞蹈、音乐、书法、雕塑、园林设计等等,这些艺术形式各有特色。艺术既要极丰富地全面表现生活和自然,又要提炼地去粗取精,提高,更典型,更具普遍性地表现生活和自然。

源自网络。

论中西画法的渊源和基础。

这篇文章的写作手法采用了比较法,将中方与西方的绘画历史和特点进行了比较。中国画有其抽象意境深远之美,西洋画则是具体通透写实之美,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有比较才能更知道自己偏爱哪种。艺术的呈现也是中西方历史地理环境之差异比较,不同的历史环境造就了独特的审美观,正是因为多元化才让这个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开头作者就为绘画正名,他是实践生活中体味万物的形象,天极活泼,深入生命节奏的核心,表达出人生最深的意趣。

中国画的魅力在于气韵生动而幽淡的,微妙的,静寂的,洒落的,没有彩色的喧哗炫耀而富于内心的幽深淡远。西方则体现出和谐、比例、平衡、整齐的形式之美。各有千秋,全凭个人爱好。

略谈敦煌艺术的意义与价值。

中国艺术有三个方向与境界。第一个是礼教的、伦理的方向。第二是唐宋以来独爱自然界的山水花鸟,使中国绘画艺术树立了它的特色,获得了世界地位。第三则是从六朝到晚唐宋初的丰富的宗教艺术。宗教艺术属于精神上的成就,如果没有虔诚的信徒将其传承,很难让后人领会到精髓,但是通过艺术,敦煌的飞天壁画,将这神圣的信仰和人们的情怀保存下来,供后人学习和体会,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得以升华,痛苦也逐渐减退。这样的艺术,不仅是美的欣赏,更是心灵的净化,感谢敦煌艺术。

我有幸在武大的艺术馆参观了敦煌飞天画展,那是一次心灵的震撼。第一次近距离接触那些画,虽然是还原的画,但是威力不减。那丰富的色彩,细腻的神情,我欲飞天的自由和张扬,随着飘带让神思进入另一个世界。这一切是出自古人的原始感觉和内心的迸发,浑朴而天真。希望有机会去敦煌看实体壁画。

论《世说新语》和晋人之美。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作者做了如下举例:王羲之父子的字、顾恺之和陆探微的画,戴逵的雕塑、嵇康的广陵散,曹植阮籍陶潜谢灵运鲍照谢朓的诗,郦道元的写景文,云冈、龙门壮伟的造像,洛阳和南朝宏利的寺院。看到这些,你会被中国艺术之丰富多元而惊叹,当自己的文化都没有研究透彻,何来的自信和资本去膜拜于外国艺术?当然,也不是不能了解外国艺术,只是不能过于崇拜。

这个时期的文化为何如此灿烂?可以从很多角度分析,也许政治处于乱世阶段是最大的因素。乱世中对文化的束缚没有那么大,正如春期战国时间文艺的繁荣,此时也是如此。文人可以各抒己见,时事出英雄,如果有好的见解被采纳,还能获得丰功伟绩,扬名万世。文化自身也有影响因素,人们见识到了独尊儒术的权威和专制,不想再于体制内生存,便走向另一面,道家文化,玄学清谈占据上风,而此类文化本身就是主张自由,虚幻,无即是有,任意发挥,造就了魏晋时期的自由开放之风气。

说起《世说新语》,记得小时候学过的一篇文章,当一家人在雪天坐在一起讨论诗歌时,出题人问白雪纷纷何所似,有人答撒盐空中差可拟,然一才女脱口而出未若柳絮因风起,这是何等的有才气啊,而这样一家人的氛围也是充满文学底蕴的。此书还记录了很多故事,让人看到这个时代的精华。

生于这个时代,可能会不幸,毕竟乱世不太平,朝不保夕,但是生于这个时代又是幸福的,因为只要你想,个人价值便能放大到最大化,是个人展示自我的舞台,想当英雄还是狗熊,悉听尊便。

相关范文推荐

    实用残疾人低保申请书面内容(汇总18篇)

    低保申请书是一份重要的文件,它记录了个人或家庭的经济状况和生活困难,有助于政府了解并作出相应的援助决策。希望通过以下的低保申请书样本,大家可以更好地理解申请书的

    优质立德树人协同发展心得体会和感想大全(18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促使我们更加主动思考,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小编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立德树人协同发展在当代教育中具

    热门旅游方案策划书(案例18篇)

    策划方案可以帮助我们明确目标,合理分配资源,有效组织实施,提高工作效率。策划方案三:针对项目管理的策划方案,明确项目目标和里程碑,分解任务和制定进度计划。

    专业申请书歌格式(模板18篇)

    转专业申请书需要简洁明了,不能篇幅过长,应该突出你的核心理由和优势。接下来,我们为大家推荐一些撰写转专业申请书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专业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题目(汇总16篇)

    通过社会实践报告的写作,我们能够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接下来,请大家阅读一些学生们在社会实践中所写的感人报告,让我们一起为他们的努力和成长鼓掌。

    最优对京东的心得体会(汇总19篇)

    心得体会的写作过程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不足和提升空间,从而更好地改进和提高自己。心得体会是对一段时间内的学习和工作经历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方法,它有助于我们回

    热门护士志愿者活动心得(通用21篇)

    护士是医疗过程中的重要监察者,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这是一些护士写的关于老年护理的经验总结,希望能够提高对老年患者的关爱和照顾。青年志愿者行动是以青

    最新全民阅读活动方案(通用20篇)

    活动方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活动的时间、地点和参与人员。这是一份经过实践验证的活动方案,希望对大家在活动策划和组织方面有所帮助。为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努

    最优心理自我感悟范文(16篇)

    范文范本是作者根据需要提供的一种范例文章,它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写作技巧。以下是一些范文范本的范文赏析,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2.彩虹风雨后,成功细

    优质节约食品心得体会(汇总18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加深对过去经历的理解,为今后的发展提供经验和启示。下面是一些写心得体会的范例,你可以从中获取写作的灵感和思路。在当今社会,毒食品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