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教育论文(优质20篇)

时间:2023-11-08 作者:文轩幼儿园教师教育论文(优质20篇)

范文范本是一种参照和对比,通过对比范本,我们可以找出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和提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范文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创作灵感。

幼儿园教师教育论文(优质20篇)篇一

摘要:幼儿教育是人一生中最早接触的实质性教育,对于人一生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今对于适龄入学的儿童不管是在学校的选择上还是学校教学内容的设置上,都普遍引起社会和家长的注意。很多家长对于孩子都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这也给了很多的幼儿园巨大的压力。他们根据家长的需求不断改变教学计划,让幼儿的学习最大程度地满足家长的需求。但我们不难发现,幼儿教育小学化在当今的社会越来越严重,当家长看到孩子在短时间内的巨大进步时固然很高兴,但是他们往往忽略了孩子应该循序渐进地学习的道理。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让当今的幼儿教育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其改革也充满了阻力,本文将根据当今幼儿教育的现状,对如何让幼儿教育回归本真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幼儿教育本真学龄前教育小学化。

一、幼儿教育的现状。

从当今的幼儿教育现状中,我们不难发现,学龄前教育小学化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抢夺生源,过多开课。

当今的幼儿教育由于不在义务教育的范围之内,有很多的私立学校,而且幼儿园的竞争压力较大,所以出现了争夺生源的现象。而受生源压力的影响,各个幼儿园都开展了所谓的特色学科,让家长一看便感觉到耳目一新,十分的有用,从而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该幼儿园学习。但是由于幼儿园的水平不一,对一门课程的开设并没有科学根据,很多时候都是仅根据家长的需求便随意开设,而幼儿究竟能否接受,是否愿意学习就无从知晓了。所以,现在的孩子大多在课堂学习的时候并不是那么认真。这样教师会责怪孩子掌握能力差,或者精力不集中,而不从自身来寻找原因,思考这样的课程是否适合学生,有没有超过学生的接受范围,让学生产生压力,所以这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对幼儿童年的一种变相摧残。

(二)私设学校,良莠不齐。

幼儿教育在人一生的作用及其重要,很多家长为了选择一个好的幼儿园,不惜花高价钱,请好的教师为孩子进行专门的辅导。但有的家长对于这方面不甚了解,认为幼儿只要能接受超前的教育,不管是在哪个幼儿园都可以,这样的思想就导致了社会上各类幼儿园层出不穷,而幼儿园的开设受的管制较少,所以也造成了当今幼儿园良莠不齐的现状。很多的幼儿园仅仅是在形式上打造成贵族幼儿园,而在课程的设置和安排以及日常餐饮住宿的安排上都十分不专业,而正是由于这种不专业的幼儿园,让幼儿教育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他们一再的追求教育超前,让幼儿能尽早接受更多的学龄前教育,使得幼儿早早地就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对其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不当。

幼儿教育应当注重动手实践,让他们能够在亲身的实践中去感受日常所接触的事物,从而对该事物产生一种概念,培养幼儿的思维方式,让他们能够在这种实践中得到一定的启蒙。而幼儿教育小学化这一现象让很多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有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将重点放在了课堂知识的讲解上,例如拼音的读与写,英语单词的记忆,且课后的作业也越来越多。细想我们这辈人在童年时期所接收的教育,跟现阶段相比简直有着天壤之别,但是不乏有优秀的人才产生,所以,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并不在教育超前这个问题上。如果仅仅通过课程的提前来提高幼儿对知识的掌握能力,那这样的教学方式将会让学生产生倦怠心理,对于幼儿园的教学心生抵触,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这对日后的发展是一种非常消极的影响。

二、学龄前教育小学化的负面影响。

(一)剥夺孩子的自我成长能力。

幼儿在这一阶段尽管需要教师或者家长引导,但是通过调查分析,幼儿在这一时期实际上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他们可以通过亲身体验身边的事物,去形成一种概念,并产生一种定性的思维方式,而很多时候这种能力是在乐趣中养成的。而大量的知识教学则剥夺了幼儿的这种乐趣,让幼儿在很早的时候就面临着各种作业的压力,很难通过自我成长来获取能力和知识。

(二)让幼儿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

孩子的天性就是玩,但是若在该玩的时候剥夺幼儿这种权利,而是让他们去做不喜欢的事,试想这样的结果会好吗?幼儿越早接触知识,就会越多地对知识产生抵触心理,况且现在的教师为了达到目的而设置各种各样的课程,确实给了幼儿过多的压力,让他们体会不到童年的快乐,从而影响日后的学习和发展。

三、关于幼儿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回归本真,在游戏中学习。

社会给予家长的压力我们不可否认,当社会已经趋向于一种这样的形势时,我们不能总是抱怨,而要不断地发现和发掘解决办法,让幼儿教育能够在回归教育本真的同时,又能尽量满足家长和社会的要求。这就要求幼儿教师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找到释放孩子童真的方法。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把教学与游戏有机结合,并采取相应的奖励机制,并不是通过强制的教育方法,而是让孩子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例如组织日常英语的读写比赛,通过多媒体或者教师现场展示各种日常用品,让幼儿来用英语表达,谁表现得好就给予一定的奖励。在这种奖励机制下幼儿就会变得积极,对学习产生兴趣,又能让他们在游戏中收获快乐。

(二)注重过程,忽视结果。

很多家长非常在意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根据教师的评价来判断他们的能力和成绩。然而很多时候教师对于幼儿不能每个都照顾到,对于孩子某些成长的细节都不清楚,最后给了家长一个综合评价,家长仅仅通过这个评价去判断孩子的好坏。这实际上是非常错误的,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特点,幼儿园在进行评价时应当注重他们学习的过程,看其是否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取得进步,而不是在仅仅重视结果。我们应该从过程中看到幼儿的成长,哪怕一个小小的细节也是进步,在这个时候应当给予他们适当的鼓励。只有这样,幼儿才会不断进步,而只注重结果的评价起不到积极的作用。

幼儿教育是幼儿的启蒙教育,当前的幼儿教育不管是教育形式上还是教育内容上都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业面临着巨大的阻力,我们一线幼儿教师应当不断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根据幼儿的本性,让幼儿教育不断适应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适应社会。

参考文献:

[1]董志伟,张振平,赵国秀,彭贤智。我看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j].河北教育:综合,2010(z1).

[2]江城。必须遏制幼儿课程小学化现象[j].教育文汇,2010(1).

[3]李大维,刘秀丽。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与对策[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

[4]李传赞,孙逾。遏制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浅议[j].新课程:中,2011(2).

[5]王攀。难改幼儿园“小学化”[j].成才之路,2009(32).

[6]高佳。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现状及对策分析[j].河西学院学报,2009(6).

[7]刘兰英,杨振强。幼儿教育小学化:让谁欢喜让谁忧[j].青年教师,2010(8).

幼儿园教师教育论文(优质20篇)篇二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学教育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热门的话题,而游戏又是科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幼儿进行全面教育的重要形式。所以游戏在幼儿园中的地位居上,它既是幼儿身心发展快乐、自主的实践活动,也是儿童所特有的一种学习方式,从游戏中可以感知到幼儿的身体机能、言语、情感、想象等的发展,在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而本文论述了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活动,从追溯游戏的历史到现在游戏发展的形式对幼儿有这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幼儿的游戏特点看出游戏对教育的实质意义。提出了游戏在幼儿园中所存在的问题,通过以上的问题和提出总结出了游戏的指导和策略,以及概括出了游戏对幼儿园基本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

幼儿;基本教育活动;游戏;重要形式。

古往今来,幼儿的游戏流传至今。从古书上记载,我国《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没礼容。”描述了当代孔子在孩提时代做学习礼节的嬉戏。在2300多年前的西欧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也曾描述了当时儿童的一种追逐游戏。

近几年来,各项公约、宣言已经把游戏与娱乐规定为儿童基本权利,而1990年召开的国际会议通过了《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明确提出了“游戏作为儿童的基本权利,不应当仅仅理解为娱乐与消遣的权利,应当把他看作为是幼儿的发展权。”

在21世纪的现在,对幼儿来说,游戏就是生活本身要具有的。游戏赋予心,赋予思想、情感和身体中,一个会玩游戏的孩子是富有创造力,自由和快乐的,在不同的游戏环境中,学习和发展,多年来科学家话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研究了儿童的教育教学的活动关系,提出了各种游戏的发展方向和理论依据,而幼儿正视这种教育的开端,游戏就是幼儿生活和学习中沟通的语言,也是对幼儿进行全面教育的重要形式。

幼儿游戏是指幼儿运用一定的知识和语言,借助各种物品,通过身体运动和心智活动,来反映并探索周围世界的一种活动形式,也是对人的社会活动的一种触及模拟。它是适合幼儿发展的独特活动形式,这可以从幼儿游戏的特点中体现出来。

(一)幼儿游戏的特点。

1、幼儿游戏是自主的进式。

游戏是幼儿自愿自主的活动,幼儿游戏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和愿望,由于游戏形式、材料和过程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要求,因此幼儿对游戏感兴趣,主动进行游戏,游戏中没有强制性,可以随自己的意愿更换游戏、进行游戏等,从游戏中得到快乐并能充分发展。并能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不断去深化,改造和创造新的游戏形式,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才是真正的游戏。

2、游戏带给幼儿趣味性。

游戏中带有趣味性,它带给幼儿许多快乐,它不同于劳动,也不同于死板的学习,也不是达到物质目的的要求。它始终可以愉快地参与游戏并获得快乐,积极的游戏结果为目的,所以游戏是一种没有负担的活动,是人们享受精神快乐的过程。

3、游戏在进行时有假想性。

游戏具有一定的假想性,它是以现实生活为一个侧面标准,用游戏的方式来表达出来,幼儿则把这种性质称为“玩”,幼儿在现实社会中不能充当的,例如:妈妈、医生、司机、售货员等人物。也可以充当各种小动物,把幼儿园和日常生活中玩的积木、玩具,泥沙、座椅等物品当作针、汽车、菜肴等,把幼儿需要表达的情感和狭小的空间变成广阔的天地。

4、游戏具有社会性。

游戏是人类社会活动生活的产物,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活动,它受社会生产方式、观念、习俗、道德一级自然环境的影响,表现在游戏的种类、内容、玩法的变化而变化。

游戏是对周围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反映,游戏的各种形式上能体现出社会性。例如:游戏的内容和主题是幼儿的真实生活的再现;游戏的规则也是反应生活中的实际要求;游戏中运用的玩具或材料也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

5、游戏具有实践性。

游戏在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是一种非常具体、特殊的实践活动。在游戏中有动作、语言、角色、有玩具材料。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特点,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要身体力行、实际的练习游戏才能发展自身的各种能力,在游戏中,不断地积累有关的社会生活的知识经验,使自己逐步的走向社会。

(二)游戏对幼儿成长的价值与教育意义。

游戏能有效地促进幼儿身体、认知、社会性和情绪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有人指出,游戏对婴幼儿来说,它的重要性仅次于母乳喂养和母爱,足见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价值。

1、游戏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游戏有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游戏是幼儿从事社会性交往的主要形式,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游戏可以帮助幼儿学习和掌握社会性交往的技能,有助于幼儿从他人的角度去理解和思考问题,有利于幼儿学习社会规则和道德规范,这会为幼儿未来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2、游戏对促进幼儿身体发育至关重要。

在幼儿时期,幼儿的身体还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是每个部位关键的成熟时期。此时,就是锻炼幼儿身体机能的重要阶段,对幼儿今后的发展也十分有利。教师平时的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幼儿“好动好玩”的特性,而游戏就是活动身体的主要方式。在游戏中,能给幼儿带来愉快的心情。在游戏过程中,能让幼儿自主的进行游戏,自住的去探索,必须亲自动手,体验把游戏进行下去。让幼儿的身体各个部位来完成,这样游戏对幼儿的身体进行了锻炼。

3、游戏促进幼儿的心理发展的健康。

研究表明,现代社会中的幼儿有许多心理障碍的产生,导致他们无法在社会中学习,社交贫乏,幼儿时期他们的心理还处于初萌状态,而更需要的是一种她们的方式来与外界的世界交流而之相对应的就是游戏,所以幼儿必须通过游戏互相交流才能更好的把顺利完成。在游戏中,幼儿的成功体验多于失败的体验,这有利于使幼儿产生成就感,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另外,通过对漂亮玩具的认识和摆弄,通过在美化了和人性化了的环境中的游戏,有助于培养幼儿对自然、对社会生活、对艺术的认识和感受能力,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角色游戏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同情心和移情能力,一些需要大肌肉群参与其中的游戏还有利于使幼儿释放他们的焦虑、愤怒和紧张等消极情绪。让幼儿建立起良好的健康的情绪情感,才是幼儿心理健康的保证。在幼儿园中,以游戏的方式来进行各个科目的教学,让孩子以快乐、轻松的方式来学习从而减轻幼儿的负担。

著名的前苏联阿尔金称游戏为:“儿童的心里维生素”幼儿游戏具有许多的特性,而幼儿在幼儿园中不适宜单调的某种或某项教学,往往在幼儿园中,存在那种缺少活动性、趣味性的教学义务,幼儿对于那种需要长时间集中注意去听授讲课的方式不适应,所以在幼儿园中游戏在平常的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一)家长和教师对游戏的偏见。

在日常生活和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家长和教师无非想让幼儿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而他们认为知识技能都是在课本、读书、写字上。把这些东西死板的教授与幼儿,倾向于小学化和成人化的教学。然而幼儿正出于心里未成熟的阶段,他们在学习的时候需要一种欢快,愉悦的场所,而游戏就是幼儿表达心里想法和学习的重要形式。

(二)幼儿在缺乏自主游戏的经验。

(三)把游戏单纯的工具化和模式化。

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通常把教育的形式片面化。游戏在教学活动中纯粹的一种教学活动工具,教师为了能用这个方式来调动幼儿的兴趣,所以采用了游戏这个形式,让游戏成为了一种单独的工具在使用。此外,我国青少年在形态发育上的一个重要缺欠是,身高、体重增长较多较快,但耐力、柔韧性等素质指标明显较差,机能指标如肺活量也呈下降趋势。这和近些年幼儿“玩”的不够和“玩”的形式的不恰当不无关系。过去,幼儿们的游戏大多是在室外并且是和小伙伴们一起进行的,所以其游戏同时还有运动的功能。现在的游戏和玩具只偏重于智力的开发,只强调动手动脑,一个人在家就能玩上一天,所以就更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了。有益智功能的大型玩具虽然色彩鲜艳、功能较多较好,对孩子很有吸引力,但却不能满足幼儿成长过程中对活动、运动及相互交往的需要。

承认游戏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基本需要并切实保证满足幼儿的这种需要,已经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和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之一。改变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中游戏缺失的状况,充分发挥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需要家长和幼儿教师的共同努力,需要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的共同关注与全方位的配合。

(一)发挥游戏对于幼儿在幼儿园中教育起主导作用。

(二)幼儿园游戏的多样化。

它们对幼儿身心发展都有积极作用,各类游戏应恰当配合进行。游戏的组织也要多样化,可以是分散的、集体的、个人的或者是小组的。但是无论何种形式的游戏,都应使幼儿真正的快乐起来,这是幼儿在游戏中接受教育的前提条件。幼儿能在幼儿园里用游戏的形式发挥美的创造力以及学到社会经验的积累,幼儿从接受教育开始,接触外界的事物也多了起来,他们思想都还没有成熟化,游戏是幼儿的左右手,在他们生活中无时无刻都存在着,玩的性质满足了幼儿好学、好问、好奇、好模仿的心理需求。身为教师必须掌握幼儿园里教育幼儿的实际心理发展特点和水平,根据实际需求选择自己班上幼儿的游戏,游戏难度要适中,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发展。

在幼儿园中针对幼儿年龄的不同特征采取不同的指导方式,在幼儿园不同年龄班的幼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也可采取游戏的方式进行学习指导,这样能更好的让幼儿在游戏的愉悦中等到知识的汲取。幼儿园中游戏对幼儿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我认为,在幼儿园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式以游戏的形式教授与幼儿,在教学中贯穿“玩”为主要形式,让幼儿在快乐中学到知识,能在日常生活中主动的去游戏,自己创造游戏。

(三)幼儿园游戏指导注重观察。

维果斯基曾在《教育论著选用》中一再强调:儿童教育的特点是这一年龄段的儿童,按照他们的大纲进行学习的,教师要做到按大纲来组织活动,这就需要仔细观察儿童悉心研究幼儿,对于教师而言,要学会制定计划、有目的、有计划的直到有而开展游戏,教师指导应该依赖于幼儿对游戏的观察,让幼儿运用各种观察法,教师并在旁边给予指导,让幼儿较好的开展游戏。

幼儿的游戏收到许多的因素的影响。,在幼儿园进行游戏的时间安排、场地的选择和利用、游戏材料还有游戏的准备一级教师对各类游戏的直到水平等。游戏有利于心理和身体各方面的发展,为了能更好的发展幼儿多方面的能力,有效的培养幼儿在游戏上情感,充分发挥游戏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因此,教师因针对幼儿游戏的各个环节进行认真的准备,并根据幼儿年龄的特点灵活的加以指导。游戏在幼儿园基本活动中,幼儿紫游戏中学会学习,获得经验,与人交往,所以,幼儿游戏中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四)幼儿园游戏发展的主动性。

众所周知,幼儿期是幼儿的“游戏期”幼儿常常会在幼儿园中和日常生活中模仿教师和成人的动作、语言等。在游戏中要让幼儿出于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伙伴和决定使用的游戏材料和活动方式,让自己知道和谁玩,怎么玩,教师应该积极的指导幼儿,帮助幼儿,扩展幼儿的知识经验和语言的发展。

(五)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特征指导游戏。

每个幼儿在幼儿发展期的心理发展和身心发展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发展状况指导幼儿在幼儿园游戏,教师要注重幼儿的个别差异性,教室在幼儿园中对如何针对不同年龄班的幼儿在活动游戏中的指导是一大困惑,为解决这一大困惑,要对各年龄班的幼儿的活动进行认真和深入的研究,继而归纳出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对接受游戏和特点进行指导。

[1]黄人颂、学前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孙元涛,等、虚拟体验:一种教育学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5(3)。

[3]李季湄、幼儿教育学基础[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冯晓霞,朱细文、让教师成为教学的主人[j]、学前教育,1999(9)。

[5]濯理红、学前儿童游戏教程[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8。

[6]刘炎、幼儿园游戏教学论[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1、5。

[7]林茅、幼儿游戏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2。

幼儿园教师教育论文(优质20篇)篇三

多媒体技术具有全方位信息展示的特征,教师可以通过情境讲学的模式将课本知识趣味化、动态化以及形象化。多媒体技术也有利于学习氛围的营造,特别是能够有效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的学习集中力提高,教师通过动态的知识教学可以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能有效地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幼儿园中多媒体运用现状分析。

(一)发展水平较为落后。

我国不断地加大在幼儿园教学上的资金投入,却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以及教育水平差异,导致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的应用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化现象。经济落后地区的幼儿园缺乏相应的多媒体教室,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也只有少数的幼儿园建立起功能完善的多媒体教室。总的来说,幼儿园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相关专业技术缺陷。

部分开展多媒体幼儿教学的课堂仍是较为初级的状态,多数采用的都是基础的投影仪等设备,多媒体课件开发存在很大的缺陷。同时,幼儿园多媒体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待提升,他们对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不能全方面把控,这是直接影响多媒体教学效果的重要原因。

三、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

(一)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效果。

1、提高学习效率。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有效缩减教学时间,同时,它使幼儿教学摆脱了空间上的限制,将静态的知识进行动态展现,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大大增强了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官协调。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教学课程进行多次重复展现,而不必占用过长的时间,这有效提高了幼儿对知识的记忆力。

2、提高幼儿学习兴趣。

多媒体设备具有动画、音乐播放等诸多功能,幼儿园多媒体教学受到绝大多数学生与家长的欢迎。同时,多媒体设备还可以进行程序设置,比如当幼儿取得相应收获或进步时,多媒体设备可以自动出现一个笑脸进行表扬与激励,多媒体设备多样化的功能有效提升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3、多媒体教学案例探讨。

以幼儿教学读物《弟子规》为例,教师在开始多媒体教学前,首先需要准备充足的教案资料,其次是对教案资料进行多媒体处理,使课本知识在多媒体技术的转化下,以文字结合图片、视频的方式进行展现。由于《弟子规》的内容都是抽象化的概念,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幼儿往往很难理解,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地将知识内容生动化、形象化。《弟子规》又与幼儿常听的语言故事、儿歌不同,它带有很强的古风。因此,可以采用一边播放古典音乐与展示国画,一边教授《弟子规》内涵的方式进行教学,幼儿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中得到了情感上的熏陶。《弟子规》写到“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缓揭帘,勿有声”主要是对古建筑进行的描写,多媒体技术可以播放相关视频,向幼儿展示古代人生活的影像,再加上教师生动的讲解,幼儿就会了解那句话是指轻轻开门的意思。再比如现代的散文诗《秋天的雨》教学,幼儿一般会觉得散文内容乏味,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散文内容用静态与动态画面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情景展现,并配以柔和的背景音乐,比如《秋日的私语》:“雨滴滴答答从天上落下,秋天的大门开了,秋天的树叶慢慢飘落了”。多媒体技术将幼儿带入到一个浓厚的秋天环境中去,幼儿真切感受到散文所描绘的意境,进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多媒体运用注意事项。

多媒体技术应与传统教学相结合,而不应该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师讲授方式,教师选用多媒体技术时不能忽略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多媒体手段应该与幼儿的年龄与学习状态相适应。同时,在进行多媒体幼儿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总之,适当的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现代化的必要途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需要与幼儿教育理念相互适应。我们应该在满足幼儿教育适当性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将多媒体教育技术更好地运用到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去,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钱雯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掘港镇群力幼儿。

幼儿园教师教育论文(优质20篇)篇四

摘?要:提问是支持幼儿园语言教学的有效工具,其本质是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本文对当前语言教学中的提问现状进行简单梳理,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在语言教学活动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以期对语言教学有一定启发作用。

关键词:语言教学;有效提问;幼儿语言。

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的教师有效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语言教学活动的目标和内容,在语言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境,有计划性、针对性、启发性的提问,能激发幼儿主动参与的欲望,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

一、当前语言教学中提问的现状分析。

1、提问过于简单,缺少启发性,问题缺乏思考价值。

如故事《母鸡萝丝去散步》中问:“母鸡萝丝是不是去散步?”“母鸡萝丝聪明吗?”虽然幼儿能很快做出正确回答,但不用思考,更不需要做出思考和探索。这种缺乏启发性的问题,无助于幼儿思维发展。另外,这种封闭性问题也是教师习惯的提问方式,“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这种为提问而提问的现象尤为普遍,无助于孩子思维的发展。

2、提问缺乏目的性,直接表现为不会提问。

有的教师只是把提问当作课堂教学的必需部分,而对为什么要提问并不是很明确。其实,好的提问,可以考查幼儿是否理解了新的内容,把握教学的进程;可以引发幼儿思考,更深入理解教学内容;可以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保持对教学活动的高度投入。因此,在提问之前,老师首先要明白提问的目的是什么,即是为了引发兴趣还是为了引发思考,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

3、提问过于笼统,幼儿不知如何应答。

提问的内容概括而不分明,难以表达确切的意思。如在生活经验提升的环节问及孩子的感受,老师往往很难把握,如问到这个故事说明什么道理,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这一提问的内容包括范围比较广,幼儿感到无边无际,结果重复提问几次,幼儿也不知道怎么回答,或者答非所问。

4、提问缺乏层次性,幼儿难以形成系统思考。

有的教师在提较难问题之前缺乏简单问题的铺垫,没有一个从易到难的过程。例如在多数语言活动中,老师讲完故事后,会就故事的内容进行提问,如故事里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里有谁,结果怎么样,他们都做了什么等等。让孩子思维跳跃,一会思考开头一会思考结尾。教师缺乏对故事进行系统的梳理,没有形成问题层层递进的意识,也无法养成幼儿由分到总的思考习惯。

5、提问的形式单一,问题高度重复。

每次教学活动提问都是一个模式,没有变化。有些教师凡是故事教学都是“三部曲”,即讲完故事后便问:故事的名称叫什么?故事中有谁?它们在干什么?每次的形式、程序、内容几乎都一样,这清一色的提问很难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二、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提问是教学活动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它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又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开启幼儿智慧之门的钥匙;是沟通教师和幼儿思想认识和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只有对提问进行巧妙的设计,并加以灵活运用,才能达到提问的应有之效果。有效性提问应遵循以下5条原则。

原则1:问题要具有开放性,给幼儿思考的空间。开放式问题的特点,是答案不固定、不确定,能给幼儿更多思考的空间,更多推理、判断、假设、分析的机会。开放式提问比封闭式提问具有更强的导思功能。在幼儿园教学中,我们应鼓励教师尽可能地多提“为什么、怎么样”等开放式的问题,鼓励幼儿动脑思考,培养幼儿思维品质。

原则3:提问要有递进性,引发幼儿层层思考。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教师在提问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注意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如在《聪明的小鸡》的教学中,教师提问“小鸡出门遇到了谁?”“小鸡遇到狐狸之后,它是怎么做的?”“它们都进行了哪些比赛?小鸡为什么要和狐狸进行那些比赛呢?”“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鸡?”这样逐层递进、由浅入深地提问,最终让幼儿明白故事的发展过程,从而总结出小鸡的性格特点。通过层层分析、步步深入的问和答,使幼儿进入顺畅的思维轨道,从而形成系统思考能力。

原则4:提问应具启发性,激励幼儿的思维。如果将一些故事中的“怎么说的,怎么做的”改为“会说些什么?可能怎么做?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你身边有这样的事吗?结果如何”,孩子们的答案就不会仅仅局限于故事原文,他们可以凭借日常生活中的积累,大胆想象,认真思考,拓展思维。如《母鸡萝丝去散步》的故事中,将“故事中都有谁?他们都经历了哪些事?最后母鸡萝丝成功摆脱狐狸了吗”改为“母鸡螺丝是怎样摆脱掉狐狸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如果你是母鸡萝丝,你会怎么做”,引导幼儿经过分析、推理,将故事中的角色经历和生活中的自我经历联系起来。这样的提问,不仅能引导孩子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而且加深了孩子对问题的理解。

原则5:提问要有多样性,从内容到形式要有新意。单一性的提问,孩子不需要做过多的思考,容易造成孩子思维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而多样性的提问即为突破常规的问题、预想后果的问题、替换取代的问题等,则能使幼儿学会从多种角度了解事物,开阔思路,形成多种答案,并在一定程度上增添活动的情趣,激活孩子的情感与思维。提问还可以根据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如复习性的内容可以用抢答式进行提问,如“为什么叫淘气的小狗?”探索性的提问可用争辩式,如“哪种垃圾是可回收的,哪种是不可回收的?”鼓励孩子通过辩论解决问题。同时还可以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采用轮答式、齐答式、追问式及补充式等形式。

在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提问的方式、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需要我们教师在不断实践、反思中调整与改进提问策略,让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提高,让师幼关系和谐,从而保证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李季湄,肖湘宁。幼儿园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周?兢。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作者单位:福建省仙游县实验幼儿园)。

幼儿园教师教育论文(优质20篇)篇五

[摘要]3岁至6岁是儿童语言能力发展最关键的时期,而此时正处于学前教育阶段,幼儿教师肩负着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责任。一个人语言能力提高的过程是伴随一定规律的,教师应该尊重这一规律,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系统化的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关键词]幼儿教育;语言表达能力;策略。

学龄前儿童普遍存在词汇量少,说话时词不达意,描述不到位,语言简短等表达的问题,语言能力的提高一方面需要他们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地积累和锻炼,也需要教育者专业的引导。语言教育是学前教育工作的重要部分,教师必须在这方面深入研究。

一、利用儿歌积累语言。

任何一个人语言能力的提高都是在一定积累的基础上实现的,这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必须先从基础入手。教师平时与孩子们的交流,学习的儿歌、顺口溜、绕口令等任何形式的语言材料对孩子们来说都是积累,有了足够多的积累,才能实现语言的输出。儿歌和绕口令朗朗上口,孩子们都喜欢,教师在选择材料时要从语言内容的丰富性入手去挑选,尽可能多地让孩子们接触到丰富的语言和词汇,弥补他们在知识积累上的不足。比如:儿歌《下雨了》,歌词是这样的:“嘀嗒!嘀嗒!下雨了,下雨了。嘀啦!嘀啦!小种子,张开。一滴雨,两滴雨,甜甜的雨,美丽的雨。喝得小种子长胖了。”其中的“嘀嗒”描述的是下雨的声音,相信小朋友们还不知道可以这样描述一种声音。在学唱这首儿歌的同时,教师再进行内容的延伸,列举出“小河流水哗啦啦”“小鸡小鸡叫喳喳”“天空打雷轰隆隆”等,让孩子们学会如何去描述一种声音,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积累。在这里教师需要注意一点,我们不要让幼儿去背诵某些词汇和语言,这对他们来说难度很大,很容易抵触,要考虑到幼儿的思维特征,尽量将语言形象化。除了学唱儿歌,还可以加入动作,边说边做,给孩子们留下的印象更深刻。当他们的语言知识积累到了一定量,我们自然会看到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突飞猛进的提高。

二、开放提问引导表达。

学习语言,练习很重要,如果只是纸上谈兵,永远无法提高,在注重积累的同时,教师一定要引导孩子们多说,勤说,将积累的词汇运用起来。在课堂上下,凡是有幼儿的地方,一定是乱哄哄的,尽管孩子们喜欢说话,会情不自禁地说话,但是他们的表达大多是杂乱无章的,甚至很多都是我们难以“听懂”的,这显然不可取,教师要引导幼儿有逻辑地表达,提升他们语言表达的完整性、逻辑性,我建议教师多发起提问。一次,在一个创意制作活动中,我为孩子们提供了很多材料,允许他们开启自己的想象,自由地创造。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们个个专心致志,我在一旁观察并不时地提出问题:“你想怎么使用这根羽毛呢?”“下一步要做什么?”“能不能说一说你的想法?”孩子们的回答也五花八门:“我想把羽毛和盒子粘在一起。”“粘在盒子的哪里?”“上面。”“把什么粘在什么的上面?”“把羽毛粘在盒子上面。”……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通过一句句的深入提问和引导,孩子们渐渐能够完整地表达。我相信,只要教师养成随时随地提问的习惯,幼儿语言表达的完整性和严谨性很快就能够得到提高。

三、纠正不良表达习惯。

幼儿处于汉语言环境中,随时随地都在学习语言,我们的语言教育也应该时时刻刻进行,不放过任何一个时机,使语言教育常态化。但是受到身边人以及语言表达环境的影响,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很多影响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提高的不利因素。比如:家长习惯和孩子说方言,幼儿在说普通话时口音很重。再比如:如今网络视频中的内容对孩子从小就产生了深重的影响,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幼儿脱口而出的网络热词甚至脏话,但一些家长却以此为“时髦”,引以为傲。为此,幼儿教师必须严格纠正,也要与家长沟通,共同为幼儿的语言能力提高营造积极的家校环境。在园内的学习和生活中,教师还要培养孩子用礼貌用语的习惯。在不小心撞到他人时,要说“对不起”。午饭时间,小朋友们相互帮助,自己打饭,互相道谢。早晨入园和下午离园时要与老师和小朋友打招呼,道别。这不仅仅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培养了他们好的表达习惯和优秀品德。

四、结语。

毋庸置疑,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必须渗透于小、中、大班的整个教育体系中,有规划性地实施。教师要结合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特征,以切实可行的方法,一步步提升孩子们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完整性、丰富性。

参考文献:

[1]王静薇。浅谈在多样、互动的提问策略中促进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j].科教文汇,2015(11):85—86.

[2]王晓霞。浅议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13):133.

[3]刘进华。孩子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刍议[j].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6(1):80.

作者:刘洁婷单位:江苏省海门市海南幼儿园。

幼儿园教师教育论文(优质20篇)篇六

幼儿教学是为以后读书进行准备,但主要的学习任务不是学专业知识,而是培养幼儿的情感、性格和人格,在集体生活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识别能力、集体观念,锻炼他们的语言功能,培养他们的数学概念。由于幼儿生理和心理发育都不成熟,因此在教学中应该以游戏的形式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识别能力和集体观念,在游戏中锻炼语言,培养记忆力,学习数学概念。

一、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重要性。

幼儿正处在大脑发育时期,对一切新事物都具有好奇心,但由于年龄幼小,耐力差,不适合长期坐在一处学习,根据这种特点,幼儿教师应当将游戏和教学联系起来,在游戏中学习。根据幼儿的天性,他们喜欢和同龄人交往,和同龄人一起游戏是他们最开心的事情。根据心理学规律,幼儿和同龄人在一起,可以培养他们的人际交流能力,使他们学会分享,学会忍让,学会关心,还能学会竞争,这样对于他们人格的形成有积极作用。目前,我国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孩子在家得到父母、祖父母的多重溺爱,这样的溺爱只会让孩子变得脆弱和自私,并且由于年龄不同,孩子在家和大人的交流沟通很有限,如果在幼儿园里,还像小学生一样按时上下课,就会使他们的感情得不到宣泄,久而久之,容易形成自闭、孤僻的性格,而通过幼儿园的游戏,可以让他们敞开心扉。

二、幼儿游戏化教学。

(一)生活能力游戏化。

幼儿生活能力主要是指动手能力,像扣扣子、穿衣服这样的日常活动。很多孩子这方面能力欠缺,在家里由家长完成,在幼儿园由老师帮助完成。这样的能力是每个人必须掌握的,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活动来激发孩子积极参与。幼儿尽管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同时也有来得快去得也快的现象。比如对于颜色的识别,很多人只能记住大致的主色,像红、绿、黄、蓝,对于玫红、粉红、浅绿这一类颜色容易忘记。对于这种现象,教师也可以利用游戏的方式,将不同颜色的纸折成小飞机,然后教师发口令,让指定的幼儿迅速找出相应颜色的飞机,这样促使他们快速记住不同颜色。培养幼儿的集体观念,可以进行分组游戏,让几个人一组,这样组与组之间进行竞争,幼儿就会自发地将同组人看成一个整体。

(二)幼儿语言游戏化教学。

语言教学有两种,一种是书面语言,一种是口头语言。幼儿在三岁到五岁期间,语言能力正处于从单音词向长句迈进的时期,锻炼他们的语言能力,除了要多说,还要善于记忆。对于书面语言,可以通过读儿歌和五言诗来锻炼,但这种读书法,时间一长,孩子会失去耐心。因此,可以让孩子在学完一篇儿歌后,采用游戏接龙的方式来加强记忆,可以让几个孩子分为一组,第一人说出第一句,让后面的人接着说第二句、第三句,这样循环几次,孩子基本能完整掌握,比强记有趣得多。很多幼儿园都注重对书面语言的培养,忽视对口头语言的培养,为了孩子将来能流利地与人交流,在幼儿园应当要多进行口语锻炼。幼儿的生活范围除了家庭就是幼儿园,要他说说自己的活动有点难度。教师可以将幼儿分为几个小组,让每个人说说自己的家庭,例如自己叫什么名字,什么时候生日,爸爸叫什么,妈妈叫什么,家在哪里。在说的时候,教师要提醒其他人注意听,然后让别人将刚才同学说的复述一遍,看谁复述得最详细。这样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能力,也锻炼了他们的注意力、记忆力,同时也让孩子对家人多一份了解。这样的游戏要定期开展,说话的内容要不断变化,可以从家庭开始,转到个人爱好,再转到每天活动情况,这样对于孩子以后写作文、观察周边事物也有帮助。

(三)幼儿数学概念游戏化教学。

在幼儿园期间,对于数学不要求他们进行计算,只要掌握数学概念就可以,像数数,不能让他们像唱歌一样从一唱到一百,而是要让他们用实物来表示,至少知道八个和三个各是什么概念,哪个多哪个少。除了数字概念,还要掌握多边形的概念,像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直线和曲线这样的概念,这些可以通过做手工来加强认识,也可以让他们通过吃饼干的形式,“吃”出不同的图形,也可以让他们回家,在家里的家具中找出不同的图形。

三、幼儿游戏化教学必备的条件。

在幼儿教学中采用游戏化教学对于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发展幼儿的能力都有积极作用,但幼儿游戏化教学则要具备几个条件:第一,要适合幼儿的身心发展条件,幼儿年龄不同,认知条件也不同,要避免出现拔苗助长的现象,这样的游戏不仅不会使他们产生兴趣,反而会增加他们的心理负担。第二,要创造轻松愉快的游戏环境,关于语言和数学方面的认知游戏,应该要安排在幼儿精力旺盛时期进行,像刚刚做完体育方面的游戏,幼儿还沉浸在亢奋中,但身体开始疲劳,就不能继续做游戏;也不能安排在即将放学的阶段,幼儿人没走,心已经走了,也不能安心做游戏。第三,教师要精心编排各种游戏,将动手、动脑游戏搭配进行,不能将同一类游戏在短期内反复进行,而是要留下“空白”,在学生意犹未尽时停下,换其他类型。这样下次再做,学生仍然兴趣高涨。要使幼儿对各种游戏有积极参加的兴趣,教师就要多动脑筋,查找资料进行编排。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充分了解幼儿的心理特征,掌握幼儿心理才能设计出他们喜爱的游戏。

作者:郑自春单位:镇坪县华坪小学。

幼儿园教师教育论文(优质20篇)篇七

摘要:艺术教育活动时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与完善发挥着功不可没的作用。幼儿教育工作者应深刻领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以艺术教育活动为契机,通过一系列的艺术教育活动,让幼儿受到真、善、美的有效熏陶,感性经验得到丰富。

关键词:幼儿;艺术教育;策略探究。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艺术教育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特别强调应通过艺术教育活动去激发幼儿的审美情趣,体验艺术审美的快乐。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艺术对一个人生理与心理的调节作用将使人受益终身,尤其是在幼儿期对幼儿进行艺术潜能的开发,将有益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完善与发展。

一、让幼儿在艺术教育活动中学会自我表达。

艺术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审美艺术的教育。现代教育科学研究认为每一个人都会有自我表现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幼儿在艺术教育活动中通常都会利用自己的声音、肢体语言通过艺术化的表现手法去表达内心的独特感悟、独特体验与独特理解。值得一提的是艺术教育并不是靠简单、机械、重复的去反复操练,艺术教育重在培养幼儿对艺术的情趣,重在鼓励幼儿在艺术教育活动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我、张扬自我,甚至去超越自我。教师应鼓励幼儿在艺术教育活动中敢于表达,勇于表达,善于表达,积极宣泄自己的情感,使幼儿的需要得以满足,并以愉悦的心情去表达对艺术教育活动中出现的真、善、美的事物的赞美,使幼儿的内心世界更丰满,身心更愉悦。比如,在以《我要自己走》为主题的艺术欣赏活动中,一位教师先让幼儿欣赏了多媒体课件《我要自己走》,幼儿们通过对这首小诗的欣赏,自然而然地产生了生活需要学会自理的强烈愿望,与小诗中所描述的情景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而幼儿们之所以能产生如此强烈的情感共鸣完美取决于执教老师对幼儿的示范朗读,多媒体画面的恰当呈现加之幼儿们的真情投入,幼儿们兴致勃勃地投入《我要自己走》的艺术欣赏中,同时,执教老师适时地鼓励幼儿对小诗《我要自己走》进行形象地拓展,鼓励幼儿去放飞自己的想象,为幼儿构建充分表现自我、实现自我的广阔平台,幼儿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这毫无疑问地会对幼儿人格的完善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让幼儿在艺术教育活动中铸就活泼开朗的性格。

活泼、开朗的性格对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与完善具有强烈的促进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既表现在外显的行为表现上,又表现在幼儿能敢想、乐于发现创造等内显品质上。在艺术教育活动中,一位教师引导幼儿们进行艺术创作,要求幼儿从美术创作入手,将美术创作作为艺术活动的主要对象,又融合入文学的、音乐的艺术,让幼儿们进行以“画一画自己”的美术创作,为了这一美术创作活动开展得鲜活灵动,执教老师让幼儿们利用自己事先准备的镜子首先去仔细的观察自己,观察自己的头发、脸部、手、腿等身体部位具有哪些鲜明的特征,并提醒幼儿们面对镜子大胆尝试表演各种各样的滑稽可笑的动作,让其他幼儿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这些滑稽可笑的动作。幼儿们热情高涨、兴致勃勃,就是平时胆小、文静、性格内向的幼儿们此时也会乐此不疲,不断地对这些滑稽可爱的动作加以品头论足。艺术教育活动中现场一片沸腾,幼儿们欢呼雀跃。接着,执教老师带领幼儿们欣赏《镜子里的我》这首轻松又诙谐的歌曲,幼儿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艺术地享受,艺术地进行美术创作,幼儿们创作的美术作品一定会姿态万千,令人惊叹。这样的艺术教育活动对幼儿活泼开朗性格的形成无疑起着功不可没的作用。

三、让幼儿在艺术教育活动中抒发积极向上的情感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前儿童的情感的发展是由低级情感向高级情感发展的关键阶段。在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中幼儿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让幼儿通过一系列艺术教育活动的开展,让幼儿在活动中积极地表现自己的情绪,能够主动初步地感受社会生活中美的情感。在艺术欣赏活动中,教师应及时地将音乐欣赏与文学、美术的合理因素融入其中,让幼儿在艺术欣赏活动中迸发内心的强烈的情感体验。比如,在以《圣母院》为主题的艺术欣赏活动中,教师可以恰当地将《卖火柴的小女孩》作为背景,让幼儿们产生同样的感受,这就是产生凄凉同情之感。让幼儿获得对《圣母院》这一艺术欣赏活动的真切体验,从而让幼儿的人格发展到一个新的境界,并为幼儿人格的健全与完善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语】。

艺术教育活动时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与完善发挥着功不可没的作用。幼儿教育工作者应深刻领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以艺术教育活动为契机,通过一系列的艺术教育活动,让幼儿受到真、善、美的有效熏陶,感性经验得到丰富。创造美、表现美的情趣得到激发,艺术潜能得到有效的开发与利用,幼儿教育工作者应为幼儿努力构建表达自我、张扬自我、超越自我的舞台,让幼儿在这样的舞台之上尽情地表现,大胆地想象、大胆地创造、大胆地表现自己对艺术教育活动的独特感受,独特理解,独特体验,鼓励幼儿在艺术教育活动中学会自我表达、自我完善、自我实现,努力让幼儿铸就活泼开朗的性格,抒发对艺术教育活动的强烈情感,从而使幼儿的人格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幼儿园教师教育论文(优质20篇)篇八

幼儿。

情感教育。

教师行为。

渗透。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意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中。”《规程》把情感教育作为幼儿品德教育的手段,从理论到实践确立了情感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特殊地位。

良好的情感不仅有助于幼儿积极的人格、个性品质的形成,还有助于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与欲望。并为其良好的社会交往提供动力基础。相反,消极的情绪,如紧张、恐惧,忧郁和烦恼、暴躁等往往使幼儿处于压力之中,影响与同伴交往的质量。幼儿良好的情感不是自然生成的,而是需要成人特别是教师有意识、精心培养与指导的,因此,情感教育在幼儿情感发展中非常重要。然而,目前仍有部分教师还模糊、错误地认为情感教育不及知识、智力发展的重要,因而缺乏情感教育的敏感性,不能自觉地、有意识地为情感教育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

笔者举几个幼儿教育事例来分析现阶段对幼儿情感教育的缺失:

事例。

1、一个幼儿园老师因为一个四岁的幼儿上课时爱说话,就用胶带封住了他的嘴巴,不许他说话。这个个案尽管是比较少的例外事件,但幼儿园普遍的现象是不许幼儿自由说话。

事例2:一个三岁多一点的孩子因为好动,被幼儿园老师罚站,老师不仅严励地斥责了他,还不许其他小朋友与他玩,于是,那个孩子便成了大家眼中的“坏孩子”。

事例3:到了节日,孩子们观察到老师收到的礼物,也观察到送不同礼物得到不同的待遇。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师生关系的疏近,感受到老师的偏爱,也感受到现实的不平等。事例4:某幼儿园小班的一位家长向带班教师反映说,孩子的中午饭没吃饭,教师听后不高兴,便在以后进餐时故意给这个孩子盛超过其饭量的饭菜,并要求他必须吃完,结果是孩子受委曲。教师错误的行为给幼儿情感造成极大的伤害。

幼儿期的情感是最为纯洁的,最自然的,也是最真实的,正因为这样,幼儿期的情感教育是最为危险的,稍有不慎,就会破坏幼儿自然的情感流露,妨碍幼儿生成积极的人格品质,从而不利于其一生的发展。试想如果儿童被限制了自由表达的机会和权利,那种压抑会导致怎样的结果。同样,在不平等的教育生活里,幼儿是不可能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的,也不可能形成积极的行动。一个自尊从小受到严重打击的幼儿,怎么会积极地尊重他人。孩子是多么的无辜,在他受到伤害的同时,还不能悟出迁怒与他的原因,幼儿的情绪识别能力差,难以理解和识别教师的情感需要,情感反应,也极有可能导致误解教师的情感状态和反应,加上受言语发展水平的限制,难以表达自己的感受,导致极端的表现方式,于是采用发脾气,大声嚷嚷及攻击其他小朋友等不良行为,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

(一)身体力行,以榜样的言行进行渗透教育。

(二)言传身教,以娴熟的教育技能进行渗透教育。

孩子的情感是容易被激发的,他们对成人情感表现的敏感程度,有时往往出乎我们的预料。有人作过一个测试,如果向孩子要某种东西,在说要的同时,也配合头部的偏侧动作和友好表情,有80﹪孩子会把东西给你,因此,在我们在教学与生活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的语言和表情在和幼儿情感交流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教师不同的言语表达方式,不同的提问类型,将使幼儿产生不同的情感反映。如:孩子刚学游泳时,有畏惧心理,教师如果光说别害怕,效果可能不大,若用自我暗示语言说:“我是一个勇敢的孩子”“游泳池是一个让我开心的地方。”又如:文中开头所举的那两个“上课爱说话”和“好动”的孩子,教师首先要宽容他们,因为“好说”和“好动”都是幼儿年龄特点所具有的表现,教师若改变方式配以和气的表情说,“你看×××小朋友上课是怎么样的?”及告诉他们学会倾听别人说话和基本的一些学习常规,其效果就会截然不同。鼓励、正面诱导的语言能激起幼儿积极向上,跃跃欲试的活跃情绪。相反,经常批评、指责、讽刺挖苦的消极语言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和消极情绪,这会增加情感教育的难度。

这比简单的批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三)大爱无疆,以满腔的师爱进行渗透教育。

幼儿教育是一种爱的事业,孩子们情感脆弱、敏感,需要教师奉献出自己无私的爱,尤其是那些胆小无助,怯懦或丧失自信心的孩子,他们由于在不同环境中造成不同的心理,更需要教师爱的滋润,也需要通过爱的教育激发他们爱别人的情感,使幼儿由开始爱自己的父母,爱生活中熟悉的集体和老师成为将来爱祖国、爱人民、爱周围一切美好的人和事。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抚摸动作,都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留下美好的印象,因此,教师应将爱心化为实际行动,如:教师坚持每天抚摸每个孩子的头,坚持蹲下来和孩子说说话,做到把自己的爱平均分撒给班上的小朋友。如:给贫困孩子送温暖:给他送玩具、衣服,发动家长结对帮助他,像妈妈一样带他出去玩等。孩子感受到教师爱的同时也学会了爱周围的每一个人。

总之,我们教师就应该像绵绵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与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感染幼儿,使幼儿学会了分享,学会了尊老爱幼,使幼儿逐渐形成了关爱他人的健康情感与品德,从而使幼儿的情感更加丰富、健康。我们要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爱精神感化幼儿,使我们的爱延伸至尽情、尽性、尽意、尽心,使幼儿都能成为一个富有爱心,至情至性的孩子。

【参考文献】。

1、《学前教育研究》2009年第11期《我们教给孩子怎样的道德》。

2.中国知识出版社,《幼儿园管理百科全书》。

幼儿园教师教育论文(优质20篇)篇九

幼儿不诚实性格的养成是由于幼儿缺少担当、害怕被惩罚。幼儿的不诚实性格与家庭教育息息相关。一些家长为了使幼儿进行某种行为而随意哄骗、许愿但不兑现,导致幼儿对家长缺少信任,长此以往使幼儿自己也养成了不诚信的性格。另外,一些幼儿教师教育方法不当也会使幼儿说谎,幼儿做错事后为了躲避惩罚而说谎的现象频频发生。

2、幼儿内向的性格。

具有内向性格的幼儿不在少数。内向性格的幼儿不善于与人交往,对幼儿长大成年后进入社会极为不利。内向性格的幼儿寡言少语,不善于表达自己,遇到问题通常自己解决,不愿意与人分享,长此以往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幼儿长大之后在团体合作中会表现得较为吃力,不易融入集体,对其未来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

3、幼儿胆小的性格。

一些父母经常在幼儿面前打架、吵闹,逐渐使幼儿养成了胆小懦弱的性格。幼儿入园后一旦被其他幼儿欺负会加剧其胆小性格的发展。幼儿胆小性格并不利于幼儿今后的发展,也不利于与他人交往。因此,幼儿胆小性格是制约幼儿成长的问题之一。男孩子胆小、懦弱的性格使其缺乏责任感,没有担当意识。

4、幼儿冲动的性格。

幼儿冲动的性格对幼儿的成长极为不利。冲动主要表现为对事情没有进行全面的了解就下判断而采取行为。很多事实证明在冲动时做出的行为大多是不正确的。幼儿的冲动主要表现为与他人相处不融洽时采取暴力等措施来武力解决。这种冲动的性格不利于幼儿学习知识,对其未来的发展极为不利。

1、幼儿诚实性格的培养。

诚实指人的言行与内心保持一致,对幼儿进行诚信教育就是让幼儿说真话,犯错误要敢于承认,不撒谎、不逃避责任。幼儿诚实性格是在后天的教育中形成的。“曾子杀猪”的故事广为流传,曾子为了保持与幼子之间的信任,用实际行动予以证明,值得各位家长学习借鉴。家长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真诚信任,唯有此法才能使幼儿得到正确的家庭教育。幼儿教师同样需要对幼儿真诚,这样才能赢得幼儿的信任,培养幼儿诚实的性格。幼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需要采用正确的教育方式,使幼儿敢于承担错误。

2、幼儿外向性格的培养。

外向性格的幼儿在处事风格上更加积极活跃,喜欢与他人交往,善于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痛苦与快乐。幼儿外向性格的培养需要有意识地进行。

(3)采用正确的教育办法,幼儿教师对幼儿进行集体教育时应注意观察幼儿的性格特点,多与内向的幼儿沟通,帮助其融入集体,逐渐养成活泼的性格。

3、幼儿勇敢性格的培养。

勇敢指不怕困难、为了目标勇往直前的精神。人的勇敢和自信心是克服一切障碍的基础。幼儿勇敢性格的培养需要从小进行,家庭教育对幼儿勇敢性格的培养尤为重要,父母应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其在和谐的家庭环境中逐渐养成勇敢的性格。幼儿勇敢性格的培养,可以从在集体面前讲话、表演方面进行。家长可带领幼儿经常参加户外活动,让其选择喜爱的体育运动等。在户外实践中,会遇到各种情况,幼儿跟随家长一起克服种种困难,能使其逐渐锻炼坚毅勇敢的品质。第一,通过榜样力量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培养。幼儿勇敢的性格在婴儿时期就已经开始养成,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成人对幼儿的教育是通过榜样的力量完成的,幼儿通过对成人行为的观察,耳濡目染逐渐养成幼儿勇敢的性格。例如:幼儿的父母是一个勇敢的人,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对其父母言行的模仿,也逐渐也成为勇敢的人。另外,在教育方式上,幼儿家长和教师要注意采取正确的办法,避免其在日常工作中随意指责、嘲笑甚至恐吓幼儿,对幼儿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避免幼儿养成胆小、懦弱的性格。第二,创造幼儿勇敢性格的培养机会。幼儿的良好性格需要在日常工作中进行有意识地培养,勇敢性格也不例外。所以,家长和幼儿教师需要为幼儿创造一切培养勇敢性格的机会,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有意识地培养幼儿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第三,通过对文学作品逐步引导幼儿成为勇敢的人。幼儿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向幼儿介绍文学作品中勇敢的人物形象,向幼儿讲解何为勇敢、何为鲁莽。例如《西游记》的讲解中,家长可以将孙悟空的勇敢和猪八戒的鲁莽结合,让幼儿有一个形象的认识。

4、幼儿冷静性格的培养。

幼儿的健康成长需要摆脱冲动性格,逐步培养幼儿冷静的性格。幼儿冷静的性格在幼儿学习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幼儿大多好冲动,冷静性格对幼儿是一种较高的追求,但对幼儿的成长有积极的作用。幼儿家长和教师要有意识地训练幼儿静心思考,使幼儿逐渐养成冷静的性格。四幼儿教育中性格塑造的重要性综上所述,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其性格的养成由自身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共同作用。幼儿家长和教师对幼儿的影响尤为重要,因此家长和幼儿教师应为幼儿树立正确的榜样,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去感染幼儿逐渐形成良好的性格。本文从幼儿教育中性格培养现状谈起,进而从四个方面阐述幼儿性格存在的问题,即幼儿不诚实的性格、幼儿内向的性格、幼儿胆小的性格、幼儿冲动的性格。最后揭示幼儿教育中性格培养对策。幼儿良好性格的培养与幼儿教育息息相关,通过本文的探索旨在使更多的人关注幼儿性格塑造的重要性。

幼儿园教师教育论文(优质20篇)篇十

摘要:

幼儿教育是一项学问深远的教育,随着家长对于早教的重视程度提高,幼儿过早的接触音乐、游泳、数学等项目,虽然培养了人才,但是很容易忽视孩子的兴趣,适得其反。笔者认为,对于幼儿基础教学和技能学习过程中,游戏的开展有助于幼儿个性的培养,增加其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就目前幼儿教育中游戏开展现状展开分析,阐述了这一教学方式的实施过程。

关键词:

幼儿教育;游戏教学;实效性;措施。

幼儿教育阶段的教学效果对于孩子未来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引作用,为此,应在这一教育阶段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尤其是针对传统教学中过于满的内容安排,进行改革。游戏是孩子喜欢的教学方法,在幼儿教育中,结合游戏这一教学方法,应制定完善的教学措施,才能推进教学的开展。幼儿教学应正确的选择游戏的形式,游戏的内容,将其与教学活动结合在一起,以推动我国幼儿教育的顺利发展。

一、幼儿游戏形式的选择。

有效形式的选择要从幼儿的需求出发,正确选择幼儿游戏,使游戏能够激起孩子的兴趣,使其主动参与游戏,并在游戏中完成教学目标。具体应从幼儿的兴趣和与教育内容相关两个方面入手。

(一)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游戏形式。

孩子的兴趣是教育的起点,只有满足兴趣才能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尤其是幼儿阶段,错误的教学方式很容易导致孩子走神,甚至是哭闹。因此要正确发挥游戏的作用,使游戏符合孩子的心理,我国大量的教育专家提出了一些适合孩子的教学课程,当然幼儿教师作为教学主体之一,还应在教学中针对孩子的个性正确地运用,对游戏内容进行调整。一方面使游戏具有可行性,不可难度过大,要对孩子起到激励作用。使孩子既可以独立完成,又可以通过伙伴们的相互帮助完成,总之要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

(二)选择与教育内容相关的游戏形式。

游戏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教学目标,虽然幼儿阶段学生要学的东西本应不多,但是依然要明确教学目标,选择正确的游戏形式,使其与学习内容紧密相关,如选择看图识字,可以选择与孩子年龄段相符的图片内容,并且采用举手竞猜的方式,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起到引导和助推作用,完成教学过程,促进教学的良性发展。同时,幼儿教师在教学中所选择的游戏较多,应正确分析,采用具有指导意义的游戏,并采取游戏的形式使其发挥积极作用。

二、幼儿教育中的游戏教学内容调整。

对于幼儿教育中的游戏,应采用合理的内容,当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提高对游戏的重视程度,并且要与教学相结合,明确教学目标,并丰富教学内容。

(一)游戏教学应明确教学目标。

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并结合幼儿的发展和喜好,来调整基本的教学内容,才能使教学更加合理,保证其执行效果。游戏固然重要,但是不能贯穿始终,否则浪费孩子的精力,又不利于其知识的掌握。

(二)游戏教学应丰富教学内容。

在教学目标明确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对于幼儿阶段的教学内容,应坚持多样性,游戏不断的变化才能满足幼儿的喜好,并且在内容选择上应循序渐进,不应起步就选择过难的游戏。根据幼儿的年龄,游戏的选择也应不同,发挥游戏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另外游戏还应体现团队的作用,独立完成的作用,要具有多个环节,丰富的内容才能保证这一教学效果。

三、明确教学对象,提高游戏的针对性。

对于幼儿教育中的游戏,应具有针对性,明确教学对象是幼儿,从幼儿的特点出发,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内容合理,教学的形式多样化,因此明确教学对象是游戏教学实施的基础。从这一角度出发,对于幼儿游戏教学做出如下要求和调整。

(一)游戏教学应以幼儿为主要对象。

将幼儿作为主要的对象,可以保证教学效果。一方面,将幼儿作为教学对象才能促进下一步教学的实施,也使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在游戏和其他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始终从幼儿的需求出发。对游戏的足够重视不代表所有的教学内容均以游戏开始和结束,而是要灵活运用,教师除了通过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还应对幼儿学生具有指导和管理能力,保证课堂纪律和学生的安全,是以幼儿为对象的教学要求之一。将幼儿作为教学对象也是其兴趣被挖掘的主要手段,每个幼儿具有自己的兴趣,尽早的挖掘孩子的兴趣,对于其特长培养具有积极作用,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二)游戏教学应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游戏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方式,不仅在幼儿阶段,小学阶段,甚至在高中阶段均使用,但是幼儿阶段也处于特殊阶段,游戏的选择要具有代表性,创新在这一过程中十分重要,重复的游戏最容易使孩子失去兴趣。当然,教师的重点还应放在孩子的应变能力、思考能力提高上,而不是刻意的去编制游戏,经过验证的游戏可以根据现实需求进行适当的修改,甚至可以引入,只要能够满足幼儿需求,并且能够促进教学的发展便可以应用。

(三)分层次的进行教学。

我国教育中越来越重视幼儿教育这一部分,尤其是家长,甚至将早教作为培养孩子的唯一出路,这种过于重视的教育使得幼儿教育走入误区,现代很多幼儿园开始大量的学习英语,游泳甚至是钢琴等教学内容,对于这种现象应正确对待,一方面教师和家长都应认真对待这种现象,根据孩子的能力去选择项目,并且尽量不要多项选择项目,要注重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才能达到教育的最终目标,在不偏离主方向的基础上去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特长,才符合幼儿教育的发展。

四、总结。

幼儿教育阶段,游戏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在游戏过程中,应注意方式和内容,才能符合教学发展的需求。教师作为重要的组织者,要对游戏正确的掌握,并对幼儿起到引导作用,顺利完成游戏,并在游戏中掌握教学内容。

幼儿园教师教育论文(优质20篇)篇十一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数学教育初探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老师只要从心出发,结合学生的自身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自觉学习从中体会到无穷的乐趣。

一、注重幼儿素质的全面提高。

《纲要》中明确提出了数学教育的四个方面的目标:教幼儿掌握一些初浅的数学知识;培养幼儿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要通过数学教育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训练幼儿做事认真、细致,具有主动性、条理性、坚持性和创造性,教育幼儿勇于克服困难,培养幼儿学习的毅力和自信心,为幼儿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时,要把这些目标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多从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兴趣及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几方面考虑,既让幼儿学到知识,又促进其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通过设置小游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在《教育发展纲要》中指出:“寓教育于游戏之中。”游戏首先能吸引人眼球,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游戏也是幼儿数学教育的有效方式。教师可以利用小游戏进行抽象的数学知识的教学,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幼儿的积极思维,提高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和想象力,有效培养幼儿的思维品质,使幼儿在欢快的节奏中边玩边学,轻轻愉快地学习数学。例如在小班数学“识数”教学活动中,可以在教室放几件商品,上面标着价格。教师扮演商店的售货员,把幼儿化名为小动物或小植物的名字,分给他们每人一个小钱袋,里面装着不同数量的人造币,上面写着不同的数字,让幼儿去自己购物,可以是一个人一组,也可以是几个人一组,在购物游戏中,学习数字,了解数字的大小与事物的关系,做到边玩边学。再比如:同样是分角色的游戏,小班孩子应该以直观、有趣味为主题,如“小猪除草”“抓蝴蝶”“为小朋友找妈妈”等,从而极大地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在为中班、大班的幼儿设置游戏时,就可以让幼儿自己选择所需要的素材,进行群组游戏活动。幼儿在各种游戏互动中不仅可以培养兴趣,更重要的是增进幼儿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沟通。使课堂教学氛围浓厚,兴趣盎然。

三、贯彻自主性确立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改指令为设疑,引发幼儿自主探索。幼儿进行自主性的探索学习,需要调动幼儿已有的经验与方法,还需要有正确的导向。教师在幼儿操作时不能只用指令性指导,也不能“随意放羊”,需要通过对材料的美化、适当的设疑、引疑,既引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又对幼儿操作目的有积极的引导,使幼儿在探索过程中,很好的发挥主动性。如:学习4的组成。提供给幼儿4片双色花片(花片一面是红色,另一面是白色)和一张印有花朵图案可让幼儿涂色的纸。请幼儿玩“撒花片”游戏,每撒一次就根据花片停住后颜色分布的数量在纸上涂色。只要落下的花片颜色分布的数量与前几次不同,就可依次画在纸上。这样每次撒后,幼儿就要比较对照,做出是否要涂色的判断。在操作过程中,幼儿还会发现一些问题,如:4片花片撒出去,出现了都是同一种颜色的情况,就会提出怎么办?有的孩子会发现涂了三次后再要涂的话,总是与其中的一组情况一样,从而产生疑问,这样有利于幼儿独立性、自主性的充分发挥。

四、学具操作多样化,乐于“玩”中学数学。

教师是幼儿的主导者,幼儿的学习以听和看为主,他们的操作也大多是为了验证教师传授的知识。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在儿童学习数学的论述中言:“数学首先是作用于事物的动作。”他告诫教师,过早强调图画表象和抽象符号教育将使幼儿的数学学习变成纯粹的记忆,而提供实物操作材料――不只是停留在教师将材料进行短暂的示范,而是让幼儿手脑并用全神贯注地进行操作的材料,对幼儿数学学习,思维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老师要为孩子提供丰富多彩的、生动有趣的操作学具,充分激发幼儿操作的愿望和参与活动的兴趣。提供的材料可以是老师自制的,如数学棋谱、大转盘、等;也可以是和师生一起收集的废旧物品和自然物,如小石子、纽扣等。多样化的学具,激发了孩子动手操作的欲望。如:为了巩固对形状的认识,老师设计了“喂食”的游戏,请小朋友把正方形的小卡片喂给正方形娃娃吃,把圆形片片喂给圆形娃娃吃,真是在这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操作过程中,孩子们习得了相关经验。根据孩子的学习特点,有目的地创造和提供相应的数学活动材料,让孩子在“玩”中学数学,让孩子在操作中开始亲近数学,感知数学从而愉悦如门。

五、及时反馈,及时评价,适当表扬与鼓励。

及时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能激发起幼儿进一步努力学习的兴趣。知道结果,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使学习的态度更加投入,激起进一步学习的愿望;通过教师反馈又能发现自己的不足(特别是大班幼儿),树立克服缺点的决心,继续前进。对于不同层次的幼儿给予适当的评价,不失时机地对幼儿进行鼓励,使幼儿保持一种积极的进取心理,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及时评价,使幼儿进一步产生改进学习的愿望;再配合适当的表扬与鼓励,对幼儿学习成果和态度加以肯定,可以激发幼儿的上进心、自尊心和集体主义感。

总之,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是促进幼儿学习最有力、最稳定的动力,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充分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热情,让幼儿有更大的收获。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科学。幼儿园数学活动是具体材料和游戏活动中进行的抽象活动,并由外部的感知活动内化为内部的思维活动,从而用语言促进思维,培养幼儿对数学产生兴趣的教学活动。数学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决定了幼儿园数学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幼儿园课程改革虽然轰轰烈烈,但主要是跟风,一会是瑞吉欧,一会是田野课程、蒙台梭利。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本人认为,目前,我国幼儿园数学教育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影响了其重要作用的发挥,具体表现在:

(一)教学内容的广度、深度不够。

目前幼儿园数学教材琳琅满目,近年来虽然《纲要》已明确指出了教学内容和目标,但不够具体。教材所呈现的内容基本上还是沿用八九十年代的全国教学大纲的数学教学内容。其内容浅、容量少,在广度和深度上远远不能满足今天幼儿智能发展的需要。而且内容重复较多,教师难于把握。由于现代社会数字化和各种信息的增大,幼儿受多种信息的刺激,其智能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如:中班学了10以内数的守恒、比多少、相邻数,到了大班还要学习数的守恒、组成分解和比多少,学前班、一年级也还得学。这种无深度的反复教学,不但激发不起孩子学习的兴趣,对教师的教学探讨也没有动力,阻碍了幼儿的思维发展。

(二)教学目标单一。

幼儿园数学教育中存在着教师只为传授知识而教学,幼儿只为学知识而学的现象,教学的目标只是数学知识单方面的目标。教师对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缺乏全面的认识,活动中仅以学习数学知识为唯一目标,而忽视了诸如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的发展,数学兴趣的培养等其他目标。

(三)操作材料单一、乏味。

幼儿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极强,在学习中他们往往以兴趣为出发点,十分容易为新的刺激所吸引。这就要求给幼儿提供的操作材料必须新颖、鲜艳、丰富多彩,材料的大小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而定。然而,由于有的教师对操作材料在教学中所起作用的认识不够,加上怕麻烦等原因,教学中老是几套操作材料反复使用。而且给孩子操作的材料很少。陈旧枯燥的操作材料,极易使幼儿产生厌倦学习的情绪,影响操作活动的效果。

(四)教学方法和形式简单。

有的教师在考虑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方法和组织形式时,习惯于依赖幼儿用书,仅以幼儿用书和幼儿认识事物是从具体到抽象这一特点为依据,强调数学教育的直观性,片面依靠演示,把答案直接给幼儿。其次忽视了幼儿的学习规律,甚至过高估计幼儿的接受能力,教学效果不理想。如教幼儿“10”的加减法时,教师直接出示分合式,让幼儿看着分合式列出算式,然后逐一指着算式让幼儿创编应用题,大量的时间花在编应用题上。第三,采取“灌输式教学”。即老师讲,幼儿听,老师问,幼儿答,老师演示,幼儿看。不管是否能消化,硬往幼儿的脑子里灌死知识,造成幼儿被动接受知识。

本人根据多年的幼儿数学教学经验,认为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

(一)改革数学教育内容,统一教材。

数学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决定了幼儿园数学教育应由教育部门统一部署,组织专业人员,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由浅入深地系统地加深数学知识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避免重复无效的教育。

1.集合数:除《纲要》中规定的10以内的数字书写、认读、计数与取物外,应延伸到20以内的认读、计数与取物,增加数群与个位的计数、目测数群、数量层次认知等。

2.单、双数:由10以内的单、双数顺数、倒数认知扩大到20以内的顺数、倒数及单双数的认知。

3.组成分解:除学习10以内的加减运算、分解组成、创编应用题外,还应注重多项思维能力的训练和迁移能力的培养。另外,从时空观念、逻辑观念等方面也应扩大知识面,增加难度,注重幼儿分析、综合推理的技能、数学语言的运用、表达的技能及多项思维技能的培养与训练。

(二)转变观念,满足幼儿探究的欲望和发展需要。

《纲要》中明确提出了数学教育的四个方面的目标:

(1)教幼儿掌握一些粗浅的数学知识;

(2)培养幼儿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4)培养幼儿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幼儿教师应转变观念,满足幼儿探究的欲望和发展需要。

1.创造主题情境,激起学习兴趣。

每一个情境的创设,我们都要考虑和体现幼儿学习的“六个性”,即:主动性、自主性、参与性、合作性、独立性、选择性。幼儿喜欢听故事,在教授新的数学知识前,我们可以根据幼儿所需要掌握的相关数学知识,设计编写一些生动有趣、幼儿生活中熟悉的数学故事和情境,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幼儿通过听故事、阅读欣赏故事、表演故事等方式方法,在不知不觉中去主动理解与之相关的数学知识。这样,幼儿学起来轻松愉快,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充分调动起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设计开放式的有效提问。

教师的引导和提问直接影响幼儿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开放式的有效提问就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引导幼儿主动地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思考问题。那么,如何设计开放式的有效提问呢?首先,应从结果入手,结果往往是幼儿最感兴趣、最想知道的。常规思维中,我们常常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正向思维,若反道而行之,效果会不同,更引起幼儿的注意。再次,从对比入手。对比是一种让幼儿发现所观察事物之间的异同,从而从中找出正确答案的一种教学方法。如《按大小分类》的教学中,“为什么大书要放在大筐子里,小书要放在小筐子里呢?”这些问题的设计,都是从两物间的对比入手,从而激发了幼儿主动思维的积极性。最后,从难点入手。如“大小积木混在一起怎么办?”“小动物们去看电影不知道按什么顺序坐,他们该怎么办?”等等。这些问题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虽有些难度,但答案不止一个,具有更广阔的开放性,从而使幼儿的思维向纵深层次发展,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和个别差异性。

3.把数学教学融于游戏中去,让幼儿在玩中学。

爱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学习单双数时,可让10个小朋友排好队,并给他们编上号,让他们单号或双号出队;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可请10个小朋友表演乘车,上车几个人,车下还剩几个人,合起来一共几个人;学习比较数的大小和找相邻数,可让他们玩扑克牌、找朋友等游戏。实践证明,幼儿对这种教学方法很感兴趣,在玩中不知不觉地学到了很多东西。

(三)增强操作材料的趣味性。

《纲要》要求“幼儿园应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数是抽象、概括的。幼儿处在直觉行动思维阶段,逻辑思维能力差,他们只有在摆弄物体时,才能很好地进行思维。所以在教学中除了运用各种教具外,还特别注意采用直观式教学,提供足够的教具、材料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教师通过巧妙地设置问题情景,提供学具让幼儿动手操作,能使幼儿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将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充分表现出来。

总之,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是具体材料和游戏活动中进行的抽象活动,是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的教学活动。如果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让他们的思维充分得到发展,使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主动去学习和掌握相对来说比较枯燥的数学知识,充分体现出幼儿在数学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幼儿一定会对这门抽象的学科感兴趣。

对幼儿开展数学教育有两方面的价值:一是思维训练的价值,由于数学是抽象的过程,学习数学实质上就是学习思维,特别是抽象逻辑思维的方法;另一方面,数学教育能够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它的关键在于让幼儿亲历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真实地与物体打交道,获得真实的认识和体验;“解决问题不再是解答简单的应用题。数学正在成为孩子自我锻炼成长的工具,因为他需要这些工具。它们的意义直接来自于应用中的经验。”

(一)教学活动目标单一。《幼儿园教育纲要》中关于数学教育,明确地提出了四个方面的目标。然而,我们接触到的一些教学活动计划,只提出有关学习数学知识单方面的目标。

(二)忽视幼儿的思维特点。幼儿期思维发展和趋势是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抽象逻辑思维尚处于萌芽状态。幼儿学习数学,主要通过四个阶段,即实物操作——语言表达——图像把握——符号把握,从而建立数学的知识结构。每一次数学活动都必须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逐步过渡,而且必须经过长期训练才能达到目标,不是通过一两次活动就能完成的。然而有的教师不考虑幼儿的思维特点,忽视幼儿的学习规律,甚至过高地估计幼儿的接受能力,其教学效果当然是不会理想的。

(三)数学概念模糊。

数学教学是具有高度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的教学活动,它要求教师准确把握数学概念的属性,并能用幼儿容易理解的数学语言来表达。这对幼儿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是极为重要的。但是,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概念表述不清和理解错误的情况。例如在教中班幼儿按两个特征进行分类时,先按一个特征分一次,再按另一个特征分一次,活动就结束了。其实,这一活动还应该有一次对同一批物体按两个特征进行分类的活动环节。

(四)教师的语言不严谨。

教师的语言表达是否正确、明白、易懂,直接影响着向幼儿传授知识的效果,影响到幼儿语言和思维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和幼儿思维的特点决定了幼儿学习和理解数学概念是有困难的。因此,教师的语言表达对幼儿正确理解数学概念及有关知识是相当重要的。然而,有的教师对数学语言的规范性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学中,语话不作推敲、颠三倒四、前后矛盾等缺乏逻辑性、表达不明确的现象随处可见。

(五)忽视评价的教育作用。

我们这里所说的`评价,是指以幼儿为对象,对幼儿活动、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受益情况和所达到的水平作出价值判断。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应该是科学的、合理的评价,是能激发幼儿自信心,保护幼儿的自尊心,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促进幼儿发展的。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有的教师没有考虑到幼儿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每个幼儿都希望得到教师的承认和赞许等实际情况,而往往采用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和评价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

三、引起幼儿学习数学兴趣的因素。

(一)适合幼儿水平的学习内容。

(二)能引起幼儿积极思维活动的活动形式和方法。

(三)多种多样的直观材料、玩具和教学形式的新颖性。

(一)操作法。

操作法是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操作直观教具,在摆弄物体的过程中进行探索,从而获得数学经验、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学习方法。如运用各种材料(纽扣、信核)进行计数:有各种几何形状的塑片(或硬纸片)、积木等比较核认识几何形体,进行形体的拆拼、分合;亲手拨动玩具钟盘上的长、短针,以获得关于正点、半点的概念等等。操作法是幼儿学习数学的一种十分重要的基本方法。幼儿期各年龄班儿童的数学教学都应充分地运用这一方法。

操作法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儿童在头脑中构建初步数学概念的起步,是儿童获得抽象数学概念的必经之路。它没有固定的形式和类别。运用操作法应强调几点:1.明确操作目的。2为幼儿操作活动创设必要的物质条件。3.给予儿童充分的操作时间。4在幼儿动手操作之前,应向幼儿说明操作的目的、要求和具体的操作方法。4.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要观察儿童的操作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和探索。5.讨论操作的结果。6.操作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及不同年龄的儿童提出不同的要求。

(二)游戏法。

1.情节性的数学教学游戏。通过游戏的主题和情节,体现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2.操作性的数学教学游戏。幼儿通过操作玩具或实物材料,并按照游戏规则进行的一种游戏。

3.运用各种感观的数学教学游戏。通过不同的感官进行数学学习,发展幼儿对数、形的感知能力。

4.口头数学教学游戏。对发展幼儿数的抽象能力以及思维的敏捷性的作用较为突出。

5.竞赛性数学教学游戏。

6.数学智力游戏。以发展智力为主要任务的运用数学知识进行的游戏。

(三)比较法。

比较是思维的一个过程、是对物体之间的某些属性上建立关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儿童的思维进行着较复杂的分析和综合活动,因而,比较又能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

在运用比较法进行教学是,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首先要组织幼儿进行观察,使幼儿细致地观察到物体的数量或形状特征,在充分观察基础上,再进行数或形方面的比较。

2.尽量让幼儿亲自动手进行比较。

3.在比较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启发性的问题,指导幼儿进行比较、引导幼儿积极地思考。

4.在运用重叠、并放、连续等比较形式时应有意识地指导儿童理解对应(配对)的含义并掌握正确进行对应的技能。

5.比较形式的选择应根据教学内容、不同年龄班儿童的具体水平来确定。

(四)启发探索法。

主要通过教师的具有启发性的提问进行,通过提问来引起幼儿思维的积极探索活动。最大的特点就是激发幼儿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儿童通过积极的思维,独立地去探索并获取新地知识。

(五)讲解演示法。

这是一种讲解与演示相结合地方法,就是边讲解边演示。

应注意一下几个问题:

1.必须突出重点。

2.讲解时语言要简练、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和准确。

3.演示直观教具要真实、美观、整洁并为幼儿所熟悉的物体,以免用新奇的教具分散幼儿的注意。

(六)归纳法和演绎法。

幼儿数学教学的归纳法是指在幼儿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概括出一些简单的本质特征或规律,以获得新的数学知识的方法。这是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因此,在幼儿中、后期的数学教学中引导幼儿运用归纳和演绎法进行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两种促进幼儿初步推理能力的方法。

幼儿园教师教育论文(优质20篇)篇十二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一生都在奉行着爱的教育,其致力于建造真诚、和谐以及博爱的教育的氛围。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就更需要加强爱的教育,让幼儿能够从小处于真善美的环境中,对幼儿进行爱的关怀,让幼儿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同时也会用充满爱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一、营造充满爱的教学氛围。

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对事物进行体验的时候,主要是依靠自己的主观感受,在主观感受的引导之下幼儿才会接受他人的意见,因此为了让幼儿体会爱自己、爱他人的内涵,就需要在整个园内营造出充满爱的氛围。师:同学们,最近我们班的乐乐同学病了,已经有一周没有来上学了,你们想乐乐同学吗?生1:非常想,我和乐乐最要好,我买了新的故事书还想和乐乐一起来看呢。生2:是啊,我还要和乐乐一起做游戏呢。师:看来同学们都非常想念乐乐,我刚刚和乐乐的妈妈通了电话,乐乐后天就可以来学校了。为了庆祝乐乐回到学校,我们是不是应该做些什么呢?生1:可以做些什么啊?我们又不能代替乐乐生病。师:生1同学还挺幽默的,我们虽然不能代替乐乐生病,但是我们是不是可以给乐乐举办一个欢迎会呢?欢迎乐乐健康归来。生: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生1:那我可不可以给乐乐表演节目呢,前段时间我刚学习了一个舞蹈,乐乐还没有看过呢,我想表演给他看。生2:我还可以给乐乐拉小提琴。师:同学们的想法非常多啊,真棒。看来同学们已经将乐乐当做了我们这个班级大家庭的一员,我们要对这个大家庭中每个成员用爱来进行对待,学会善待他人,这样他人也会用同样的爱来回报我们。通过让幼儿齐心来举办生日会,这样就会在班级中营造出一种爱的氛围,让幼儿对自己所在的班级充满归属感,用爱的眼光来看待同学和教师,怀着爱心进行成长。

二、体验充满爱的传统文化。

我国拥有五千年的文化,爱传统文化中也蕴含着各种各样的爱,对父母的爱、对老师的爱、对朋友的爱、对家乡和对祖国的爱等,因此教师就可以将传统文化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主要是利用节日来开展爱的教育,让幼儿从小对传统文化有较强的认同。师:端午节快到了,你们想怎样度过端午节呢?生1:在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会在一起做粽子,感觉非常的温馨。生2:我奶奶会给我做香包,佩戴在身上,感觉特别漂亮。师: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呢?端午节的时候还有什么风俗呢?生1:我知道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生2:在端午节的时候还要赛龙舟呢,我在电视上看过赛龙舟的情景,感觉特别有气势。师:看来同学们对端午节的了解还是挺多的,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者屈原而设立的。那么同学们知道屈原有哪些事迹吗?为什么要纪念屈原呢?(幼儿面面相觑。)师:没关系,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来学习为什么要过端午节,以及纪念屈原的缘故。在我国古代是有春秋这个一个时期,在春秋以前就有端午节了,但是当时的端午节是一个祛病防疫的节日,后来因为屈原在这一天投江了,所以就变成了纪念屈原和缅怀华夏民族高洁情怀的节日,人们在这一天的时候,一边吃着粽子,一边对屈原进行回忆。生:那屈原为什么要投江呢?师:这主要是因为屈原很爱自己的国家,就给国家的君主提出了意见,但是君主不听取屈原的意见,也不重用屈原,因此屈原就以死明志,表达自己对国家的爱。教师利用端午节来进行引导,让幼儿对端午节的来源进行了解,然后幼儿就会理解屈原身上那种爱国主义情怀,幼儿就会从小在心里埋下爱国家的种子,长大也能够爱国家。

三、实施充满爱的实践活动。

教师还的可以让幼儿参与一些实践过程,在实践中来体会爱。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去参加一些社会实践过程,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幼儿在活动中就能够了解自己身上的责任,会用爱心来对待他人。师: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同学们都想好去哪里玩了吗?生1:爸爸妈妈带我去旅游。生2:爸爸妈妈带我去游乐园。师:看来同学们都很幸福,有爸爸妈妈的爱。但是有一些小朋友没有爸爸妈妈,他们和你们一样大,住在孤儿院里面,也没有爸爸妈妈的爱,因此今年六一儿童节的时候,老师带你们去看这个小朋友好不好?生:好,我们愿意去,这些小朋友太可怜了,我要帮助他们。师:同学们都是有爱心的孩子,非常棒。生1:老师,我想把我的故事书送给那些小朋友,我有许多故事书,我可以和那些小朋友分享。生2:我可以把我的油画棒送给那些小朋友,他们就可以画美丽的画了。生3:我把我的漂亮裙子送给他们。师:同学们真是有爱心的天使,那些小朋友一定会非常开心的。教师让幼儿去孤儿院里面去进行献爱心的活动,幼儿在实践中就会发现自己其实一直被浓浓的爱包围着,幼儿也会伸出自己的手去帮助那些小朋友,去践行自己的爱心。综上所述,幼儿园的教育主要是让幼儿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而爱的教育是不可缺失的,在爱的引导下幼儿才会怀着温暖善良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世界。

幼儿园教师教育论文(优质20篇)篇十三

书是知识的宝库,早期阅读不仅能丰富幼儿知识,还能开启智慧、发展个性,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等,因此,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会使他终生受益。新《纲要》也提出:“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的书写技能。”

快乐是幼儿学习的核动力,如果幼儿觉得阅读是一件快乐的事情,那么他就会对阅读充满了兴趣,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注意运用以下方法引导幼儿快乐地阅读,让幼儿在快乐的阅读过程中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引人入胜法。

引人入胜法就是要让图书来吸引幼儿,让阅读成为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我就从精心选择图书入手,以期让图书来吸引幼儿。

在观察中我发现,幼儿看比较陌生又不太容易理解的图书时速度很快,往往只浏览一下画面,一本书不到两分钟就看完了,而让他们讲书里的内容却一点也讲不出,看比较熟悉和容易理解的图书会读得津津有味,边看边讲,看来图书的选择非常重要。

在选择图书时,除了注意挑选那些色彩鲜艳、图文并茂、画面清晰的儿童读物外,我还会选择在整合活动中熟悉和感知过的故事和科普图书,供幼儿阅读。如:《金色的房子》、《小水滴旅行记》等等都成为了幼儿喜爱的阅读对象。

幼儿喜爱什么样的图书呢?我会从与幼儿、家长的谈话中了解,并鼓励幼儿从家中自带喜爱的图书来园与同伴分享。

二、自主阅读法。

自主阅读法就是让阅读成为幼儿“我要做”的一件事,而不是“要我做”的一件事,班级里一般都有图书角,我班也不例外。除了将图书摆在幼儿随手可得的位置外,在阅读的时间上我没有硬性规定,除了固定的集体活动时间,我允许幼儿在晨间活动、饭后时间和游戏活动时都可以随时翻阅,让幼儿与图书亲密接触。例如:我们班有几个调皮鬼在集体阅读活动时不是特别投入,却喜欢在饭后阅读,有什么看不懂的地方,就会来向我“求救”,这是一个极好的教育契机,我就经常和他们打成一片,为他们提供阅读方面的指导和帮助,慢慢地,他们对阅读的兴趣越来越浓了,师生的关系也更融洽了。游戏活动时,我也会充分满足部分幼儿的阅读需要,开设“图书馆”游戏,引导幼儿分配角色,鼓励幼儿遵守规则,幼儿在游戏的情境当中情绪非常好,看书时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相对较长。

三、互动交流法。

有研究表明,婴幼儿在集体环境中学习阅读,可以与同伴一起分享早期集体阅读的快乐,从而提高他们参与阅读的积极性。

师生互动。幼儿的年龄小,亲子共读的特征很明显,老师介入阅读过程,并言语讲解是幼儿理解读物内容的关键因素,在日常生活中,我尽量挤时间和幼儿一起阅读,如:饭后,我会邀请幼儿围坐在身边一起看图书,这时候幼儿阅读的兴趣就会很高,他们会向我提出问题,我也会提问考考他们;午睡前,当幼儿一个个乖乖地躺在床上,我的故事会陪伴他们进入甜美的梦乡。

观察比较,发现某些婴幼儿阅读的特别需要,提供及时、恰当的帮助。

我还注意培养生生互动的意识和能力,鼓励幼儿结伴阅读。如:有的幼儿不管是看书还是玩玩具,都喜欢一个人,尤其是自己家里带来的图书,更是爱不释手,即使看完了也也舍不得放下,我就对幼儿启发诱导,我先拿一本书看,说:“我的图书很好看,谁想跟我一起看书?”幼儿纷纷举手说:“我跟你一起看!”以后,他们也会两两一起看书,用此方法,还教幼儿两两交换看书,幼儿间的相互合作和交流,使幼儿产生了阅读的愉悦、快乐之感。

四、动静结合法。

动静结合法就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动静交替,使幼儿对阅读活动保持兴趣的一种方法。如:因为阅读是一件安静的事,每天我会利用零星、间隙的时间举行“故事大王”比赛,为提供幼儿动的`机会,让幼儿有充分的说的时间,每到这时,幼儿都会很兴奋,他们会把阅读材料的内容转化为口头语言,以此来锻炼自己的胆量和口语表达能力。

角色表演更是幼儿喜爱的形式之一,他们通过扮演角色、表演故事,让幼儿在松弛的状态下体验表演的乐趣。有时候我还会参与表演,教师的参与也会大大提高孩子参与的积极性。

另外我还会安排排图活动、图书制作等活动,让幼儿动手动脑、动静交替。

五、想象创编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让学生体验到快乐的情感,才能学好”。怎样让幼儿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呢?幼儿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如果鼓励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大胆想象与创编,会大大提高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如:在幼儿的阅读过程中,我会鼓励幼儿通过观察,以自己的理解来创编故事,不强求与标准答案一致,在阅读图书《转不停的小狗》时,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创编出了许多有趣的故事,有一个小朋友说,这是一只马戏团里的小狗,经过训养员的训练,它会表演转圈圈的节目……;也有小朋友说,一只小狗看见果汁机转转转,和面机转转转,它就在想,为什么这些机器会转呢?我说:小朋友编的故事都非常棒,老师也编了一个好听的故事,你们想听吗?幼儿都非常感兴趣,这样,我们就编出了许多好听的、有趣的故事,幼儿就觉得阅读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就更浓了。

总之,在日常生活中,我让幼儿亲近书、喜欢书,亲近阅读、喜欢阅读,然后使阅读成为幼儿生活中的一个习惯,让阅读伴随着幼儿的成长,使每个孩子受益无穷。

幼儿园教师教育论文(优质20篇)篇十四

摘要:幼儿教育环境是幼儿教育的前提条件,制约和影响着幼儿教育的发展。这里的幼儿教育环境不仅指幼儿园的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还包含了幼儿的家庭教育环境和宏观的社会人文环境。所以,在幼儿教育中,不仅要为幼儿创设多样化的幼儿园教育环境,还要营造温馨健康的家庭环境,更要创设融洽和谐的宏观社会人文环境,使幼儿在多元开放的环境中自由发展,快乐成长。

关键词:创设;幼儿教育;环境。

幼儿是发展尚不成熟的个体,主要思维形式还是具体形象思维,由此可见,人的年龄越小受生存环境的影响越大。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强调了环境对人一生发展的影响。以幼儿为主体,创设多元开放的教育环境有利于孩子的个性品质开始萌芽并逐渐形成,对于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至关重要。多元开放的教育环境为幼儿自我发展创造了有利时机,也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生活氛围,在这种时机和氛围中幼儿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索和思考。幼儿教育环境包含了幼儿园教育环境、家庭教育环境和宏观社会人文环境,三个方面相辅相成,是幼儿教育成功的重要条件。

一、创设多样化的幼儿园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一)创造丰富多彩的幼儿园物质环境。

首先,要丰富幼儿教育活动的材料环境。当每个孩子以自己的“特有路线”学习时,操作材料是学习的媒介,教师要精心安排,巧妙提供操作材料,孩子通过对材料的反复操作,以自己的方式探索未知,积累经验。加德纳指出:“要想知道个体人脑的活动,就必须提供能够激发单一智能或多种智能的机会。”这里的“机会”就是指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活动材料,因为操作材料能引发孩子大量的、不同的学习探索活动。其次,要营建清新舒适的幼儿园室内外环境。加德纳认为:在学前期应该尽量向幼儿提供机会,他们往往就是在这一阶段和年纪,发现自己最感兴趣的东西和能力最强的领域。这里的机会就有赖于幼儿教师创设的特定教育环境,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启发幼儿的多种能力。在活动室内,教师要开设各种自选活动角,以便幼儿自由、自发地深入到活动中,如在“图书角”中激发幼儿语言文字能力、视觉空间能力;在“自然角”中激发幼儿感官的敏锐性,发展自然观察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在“结构角”中激发幼儿的空间、身体运动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等等。

(二)营造快乐和谐的幼儿园精神环境。

幼儿园的精神环境是一种隐性的心理环境。幼儿园应该积极创设良好的园风园貌,营造“幼儿园是我们共同的家”的浓厚氛围,幼儿与教师之间团结友爱,教师尊重幼儿个性并与孩子形成稳定和谐的“亲子关系”,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使空气中洋溢着快乐温馨,这对幼儿的发展特别是情绪情感和个性品质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二、建设有良好家风的温馨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幼儿生活中关系最密切的生长环境,幼儿就是一面“镜子”,他们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反映家庭成员的思想和行为,所以建设有良好家风的温馨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首先,家长应该把幼儿当做个性发展的主体,摒弃功利,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不能想当然地为孩子“谋划”未来。其次,父母要营造宽松的家庭教育环境,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和教育过程中统一教育思想,团结一致的教养方式也很重要,自由又充满爱的教养方式更容易培养出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最后,教师要通过建立家园电子平台、家访、家园交流册、家长学校等多种家园共育方式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促进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

瑞典教育家爱伦凯指出:良好的环境是孩子形成正确思想和优秀人格的基础。社会环境是幼儿密切接触的一个生动有趣的大课堂,是达成园内外教育力量整合的最佳途径。让孩子们走进校园、农场、社区等场所,进行参观劳动、联谊表演等活动,使幼儿了解社会,进而理解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感受奉献与索取的关系,感受爱与被爱的幸福,感受社会的发展与变化,激发孩子对生活、对生命、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案例:小博士幼儿园是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所属幼儿园。依托农林高校的人文环境,幼儿园享有独特的学院资源,幼儿在学院日光自控温室观察植物的发芽生长,自己动手种植采摘;在棚网式养殖场里孩子们观察猪、鸡、兔子等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了解奶牛产出牛奶及消毒灌装的程序。孩子们到汽车驾驶学校参观体验,初步了解交通规则和简单的交通标识,既增长交通知识又接受了安全教育。孩子们走进农林街社区进行义务劳动、帮扶老人,参加学院和社区的节日演出等。宏观开放的社会环境展现了真实的生活氛围,使孩子体验到了愉悦的情绪,积极表达生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幼教改革的深入,幼儿教育环境被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为幼儿营造身心快乐的活动天地,让孩子徜徉在金色的阳光中,走进学校,走进社会,以健康的心态不断造就自己,迎接各种挑战,使孩子获得幸福人生。

参考文献:

[1]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

[2]joya。palmer。21世纪的环境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幼儿园教师教育论文(优质20篇)篇十五

一、用平常心,做平常事、做平常人,做不平常菜。

二、用心关注孩子,用心接纳孩子,用心体会孩子。

三、鼓励孩子发现问题,随后解决这些问题。

四、首先做研究者,其次才做管理者。

五、没有爱的教学,宛如无水池塘,终将群鲜枯竭。

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七、了解学生是成功教学的关键。

八、教师要拥有一颗宽容的公心,一双欣赏的慧眼。

九、要做孩子的老师,先做孩子的朋友。

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乃培优辅差之大策也。

十一、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十二、教师是学生的镜子,学生是老师的影子。

十三、俯首甘为孺子牛,挥蹄勇做千里马。

十四、把爱心献给孩子,诚心送给家长,信心留给自己。

十五、建一个陈列架,让孩子在上面充分展示自己的作品。

十六、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我们最大的希望。

十七、精彩的人生需要勤奋点亮。

十八、爱每一个孩子,他们的成长是我最大的快乐!

十九、生以求知为乐,师以从教为荣。

二十、爱心献给孩子,安心献给家长,忠心献给事业。

二十一、宽容别人等于祝福自己。

二十二、关爱童心、欣赏童趣。

二十三、给孩子一个房间或者房间的一部分,主要供孩子玩耍。

二十四、学生的满意,是最大的幸福。

二十五、以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

二十六、用爱心浇灌未来的花朵,用双手托起明天的太阳。

二十七、享受人文的课堂,享受动感的课堂,享受智慧的课堂。

二十八、我们的每一个孩子都是好孩子。

二十九、教师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学生们在成长!

三十、如果你真的爱孩子,就该送他“出海经风浪”。

三十一、幼教事业是一座大花园,教师的奉献就是其中最美丽的花。

三十二、用心感悟每个孩子,用爱关注每一个孩子。

三十三、童心是绿色的种子,只有辛勤耕耘,才能有桃李缤纷满天涯。

三十四、教师的最大幸福就是把一群群孩子送往理想的彼岸。

三十五、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三十六、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既有苦,也有乐。

三十七、蹲下来倾听孩子说话,你看到的将是1个纯真无暇的世界。

三十八、用我的关爱滋润孩子的心灵,用我的智慧启发孩子的想象。

三十九、严于己,而后勤于学生,这个无愧为教师的天职。

四十、牵着孩子们的手,快乐地迎接每一天!

四十一、用“心”和“行”去教育、影响我们的孩子。

四十二、今日足金,明日是尘。

四十三、从来不对孩子说,他比别的孩子差。

四十四、在达到理智的年龄之前,孩子不能接受观念,而只能接受形象。

四十五、最伟大的老师是把孩子送到成功的彼岸。

四十六、交流构筑师生友谊,沟通融化师生隔阂。

四十七、满腔热情,承接幼教重任;灿烂青春,谱写育苗新篇。

四十八、教学相长,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会学到很多。

四十九、做本真教师,教本色语文,育世纪人才。

五十、向孩子说明,他本身已经很可爱,用不着再表现自己。

五十一、教师的工作是激发学生对人生无限的好奇心。

五十二、师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汇之处是爱的圣地。

幼儿园教师教育论文(优质20篇)篇十六

文文来我们班时间不算长。她是一个很文静的女孩子,又可能是因为刚到了陌生环境中的缘故,所以她平时很少说话,和同伴也几乎没有什么交往,上课时更不爱举手发言了。

可是,文文很喜欢画画。每次上美术课时,她都非常投入,每当一幅画完成时,她都会特别的高兴,自己看了又看。有时候,我也会走过去,搂搂她,问问她:“你画的是什么,能讲给我听听吗?”渐渐的文文会主动地与我打招呼、说话了。

文文也是一个很爱劳动、很细心的孩子。有一次玩具区的玩具很乱,就问:“谁愿意把的玩具整理一下?”小朋友们争先恐后的举手,文文也举起了小手,我连忙抓住这个机会,请她来整理。整理好后,我在大家面前表扬了她,小朋友们也为她鼓起了掌,文文显得很高兴。从那以后,午餐时、喝水时,她主动地帮忙;帮老师整理图书、区角„„这个时候,我都会给她一个甜甜的微笑,笑意也会马上在文文的脸上荡漾开来。

一段日子过去了,我发现文文渐渐的能主动举手、在集体面前发言了,特别是在一节识字课上,文文举手好几次,而且每次的回答都很大声、都答对了。我们都为文文的进步而高兴,文文也逐渐活泼开朗了,与同伴、老师间的交往也更多了。

看着文文的变化,我感到很欣慰。我想:我们在集体活动中应该更加注意让幼儿获得成功,有愉悦感。我们的盈盈笑意、深情拥抱或抚摸,是孩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阳光。就让我们从一个简单的微笑开始!

幼儿园教师教育论文(优质20篇)篇十七

在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进程中,“以幼儿的发展为本”的理念正日益受到普遍的关注和重视。处于青春期成长中的幼儿,有发展成长中的许多困惑。这些困惑如果不能及时予以疏导和帮助,将会对幼儿的成长及适应社会形成不利。因此,“发展性”教育在幼儿园的实施刻不容缓。在这里,笔者将就此作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发展性”教育的概述。

“发展性”教育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把幼儿园教育中若干要素,按照幼儿教育的规律与原理,以及幼儿发展的规律与需要,加以科学合理的组织,并转化为各种类型的教育活动,旨在帮助幼儿获得有意义的学习经验,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发展性”教育,从根本上说是基于幼儿成长发展的需要。人类个体出生后必须经过一系列发展阶段才能走向成熟,在幼儿阶段,这是个体加速发展的时期,幼儿由于缺乏必要的经验和充分的思想准备,在幼儿园会出现短暂的不适应,表现为哭闹、紧张、恐慌与不安,这些都会影响到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如何运用“发展性”教育来改变这一现状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二、“发展性”教育在幼儿园的实施途径。

“发展性”教育在幼儿园实施是势在必行的,实施的途径也是多元化的。在这里,我想先举一个幼儿厌学的案例,看看在“发展性”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我们究竟可以采取哪些途径:在苏州某幼儿园,有个叫彬彬的大班幼儿,他是班上很不起眼的幼儿。但以前他上小班和中班的时候,都是教师眼中的乖孩子、好宝宝。可到了大班,由于他父母的离异,他的性格也随之变的内向了,表现在平时寡言少语,对教师和同伴的交往态度也变的很尖刻。不是攻击其他的幼儿,就是对教师布置的教学内容强烈抵触,不配合。渐渐的,同伴们都疏远他,教师也开始冷落他。在这种情况下,他居然有1个月都借故生病不上幼儿园。

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典型的幼儿自卑症,以前他是乖小孩,得到教师的宠爱、同伴的羡慕、家长的呵护。然而进入大班,他的生活发生了改变,他的情绪低落,在家得不到爱,在幼儿园他同样也没有得到。所以他不喜欢幼儿园,不愿意来上课。我认为,这个幼儿在发展中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障碍。如何运用“发展性”教育多元化的途径来帮助这位幼儿呢?笔者在这里归纳了几点:

(一)教师与幼儿的交流。

教师与幼儿的交流是师幼互动的基础,师幼间如果缺乏交流,那么,对幼儿的身心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刚才例子中的幼儿彬彬,在大班出现问题以后,就开始不愿意主动和教师讲话,甚至对教师产生恐惧心理。这也是导致彬彬自卑的关键因素。因此进行“发展性”教育,关注每一个个体发展是很重要的。教师可以尝试做到如下几点:

1、学会尊重。

人是需要被尊重的。幼儿也有被尊重的需要。随意伤害幼儿的感情,扼杀幼儿的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那么这个幼儿就会失去学习积极性;在进行发展性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幼儿,尤其不要挫伤幼儿的自尊心,师幼间要互尊互爱。

2、学会鼓励。

幼儿还不善于调节自己的情感,所以情感的冲动性很强。一旦受到批评、冷遇就马上情绪低落、失去积极性。而教师的激励可以成为幼儿的动力。鼓励是设身处地去感受幼儿的喜怒哀乐,理解幼儿各种行为表现的动机,以鼓励性振奋性的语言来重新唤起幼儿的自信和希望。

刚才幼儿自卑的例子,我们就可以在尊重幼儿的基础上,鼓励幼儿,告诉他其实他是最棒的。老师一直都是最喜欢他的.。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给予他尽可能多的关心和呵护,让幼儿觉得在幼儿园可以得到关爱,可以得到安慰。结果显示当幼儿听了老师的鼓励和引导后,状态日趋的改善,并且在不久之后,他的情绪也恢复了正常,又变回原来那个又乖又聪明的彬彬了。笔者认为,这种“发展性”的教育不光对彬彬现在,对他今后的学习生活也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因此,教师运用尊重和鼓励相结合的方法,对激发幼儿的自信和乐观向上的品质有相当好的效果。

(二)幼儿互动。

1、游戏中的互相帮助。

幼儿园,游戏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在玩游戏这样的交往互动中,幼儿可以得到言语信息的交流、思维火花的撞击和情感体验的传递。[2]在游戏的互动中,幼儿能够不知不觉得到帮助并达到共同发展。

2、人际上的互相关怀。

幼儿阶段,归属感已经很强烈了。幼儿中人际交往也是个人归属心理的需求。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是幼儿活动顺利开展的保证,幼儿通过集体活动中的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获得集体规范、伦理道德和各种学习生活能力。

彬彬的自卑,我们可以运用幼儿互动,也就是通过游戏上的互动帮助和良好人际关系,来帮助彬彬摆脱自卑的障碍。教师可以动员全班幼儿,亲近彬彬,并且给他鼓励和帮助。在一个拥有良好人际关系的环境里,能够使彬彬体验到归属感以及幼儿园的快乐和温暖,这样,在全班幼儿的互动帮助下,他很快找回了自信,他笑容又回来了。

因此,幼儿之间的互助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能让每个个体都能体会到集体的温暖,笔者认为这是幼儿达到共同进步的捷径。

(三)家长辅导。

家庭是幼儿教育的启蒙环境,家长的言行举止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幼儿的成长。上面例子中的彬彬从小班到中班都是老师眼中的乖小孩,所以家长寄予她很高的期望,给予他的爱也很多。但当家庭发生重大事件,加上他在大班的表现滑坡,家长的心理反差太大,一时无法适应,错误的以为是她主观上的不听话,并且一腔怒火都发泄在孩子身上,把孩子当出气桶是。如此过重的压力,只上大班的彬彬小小的心灵是很难承受的,这也是导致他自卑的重要原因。所以,家长要配合幼儿园开展“发展性”教育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教育者先受教育。

家长应该重视自己文化素质的提高。积极只动地参与各种渠道的文化知识的学习,如进修自学、家长学校等,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为子女树立“勤劳好学”的良好榜样。这样,孩子眼中的家长就是有素养讲道理的,他们也会相应的配合家长的努力,使自己健康成长。

2、注重言传身教。

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模仿他人就是从模仿家长开始的,家长的言行、思想、品德、作风都会对孩子的人格形成产生极大的影响。家长应该对自己的言行有高度的重视,不在孩子面前争吵,不把孩子当“出气桶”,努力创造和睦、向上、公平、爱学习的家庭气氛并坚持正面教育。

3、学会和孩子的沟通。

家长和孩子的沟通,实际是几个生命的碰撞。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提供了表达爱、交流思想感情和增进相互了解的机会。家长要在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并帮助他们扫除内心的阴霾。每一位家长在和孩子沟通上,不要满足于初见成效,而应该学习教育的艺术,不断提高沟通的层次,使亲子关系达到更高的境界。

在这里,我们依然来看彬彬自卑的例子。教师得知彬彬这样的家庭状况,通过家访,希望家长能运用“发展性”教育提供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后来,我们很欣慰的看到,家长态度的转变,从先前的不理解、不耐心、非打则骂的态度,转变为关爱孩子了,并且每天都抽出时间和彬彬沟通谈话。渐渐的,彬彬的情绪稳定了,又变成一个可爱的乖孩子了,彬彬和他家长的脸上都展现出了灿烂的微笑。

因此,家长应该意识到自己不仅是家长,还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要尽量意识到自己应该自觉的把各种教育溶于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配合学校开展的“发展性”教育来提高自身的道德文化修养,在无形中为孩子树立榜样、在沟通中掌握孩子的信息,更有效的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总之,幼儿时期的发展对人一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在了解幼儿心理素质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以后,就要对症下药,坚定“发展性”教育在幼儿园开展的必要性,并采取多元化的实施方式来达到“发展性”教育的目的。愿“发展性”教育能真正为幼儿们的成长提供一些切实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吴玉国.教会幼儿向同伴学习.[j].学科教育,(8):61.

[2]周玉荣.浅谈同伴交往互动的语文教育功能.[j].学科教育,(8).

[3]张玉勤.试析人际交往与教育价值.[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1995(4).

[4]沈扬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幼儿心理健康.[j].广西教育,(31).

幼儿园教师教育论文(优质20篇)篇十八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既会有愉快的创造,又会遇到各种挫折,即所谓“碰钉子”。心理学上认为它是“当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受到障碍或干扰时所表现的情绪状态”,挫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活内容之一。世上的事情往往这样:成果未成,先尝苦果;壮志未酬,先遭失败。拒绝挫折,就等于拒绝成功,如果在幼年时期受到积极的挫折教育,就会理顺受挫折的情绪,给自己开拓出可以容纳自己奋进的心境;如果在幼年时期缺乏积极的挫折教育,长大后一旦遇到高考落榜、招工无名等挫折时,就会爆发“人生危机”。

现在,不少独生子女的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衣、食、住等,而忽视了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吃苦耐劳和向困难挑战精神,而这些“精神上的东西”,正是适应社会高速发展,培养跨世纪人才所必须的,也是孩子心理发展所需要的;因此我们要重视挫折教育。

(一)、真实感知细致引导,锻炼孩子耐挫的个性。

逆、有苦有乐,从而对挫折有初步的认识,只有让幼儿在克服困难中充分感受挫折,正确理解挫折,才能培养他们不怕挫折、勇于克服困难的能力和主动接受新事物,承认并敢于面对挫折的信心。

2.幼儿挫折教育其次要破除幼儿的依赖性。作为教育者应该给孩子面对现实的机会,让他们意识到成功是建立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的。如有一次,班里要玩球结果不够,我请了一向比较胆小的妞妞去其它班借借看,她当时就显得有些胆怯但还是去了。我用双眼余光瞥着小家伙只见她径直往隔壁班走去,快走到门口时,妞妞终于忍不住回过头来搜寻我。眼看着她几乎就要退缩了,我故意别过头去,假装没有看见。朴老师满面笑容地招呼着妞妞,她犹豫了片刻,终于鼓起勇气说了要借皮球。当拿着自己借来的皮球给我时,她呵呵呵地笑了,没想到平时与人说话都不敢今天还帮老师做了事。我轻轻拍拍妞妞的头,随后又向她竖起大拇指,将她大大地夸奖了一番。无论是快乐、失望,还是痛苦,都要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去经历。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会做错事、说错话,那不要紧,我们要告诉他们,人在小时候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就是那些有名的科学家小时候也常犯错误,他们也会遭遇失败、挫折,如爱迪生、爱因斯坦……重要的是在遇到困难、失败的时候要自己想办法解决。这样才能使孩子有足够的能力去面对未来各种各样的挑战,去适应日新月异的时代的变迁。

(二)、创设情景提供机会,利用一些困难情境训练幼儿。

幼儿的活动范围有限,许多挫折是现实生活中不常遇到的。教育者在利用自然情景进行挫折教育的同时,还要注意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情景和机会,让幼儿得到各方面的锻炼。为了提高幼儿对挫折承受能力,我们可设置难度不等的情境,让幼儿逐步经受磨练,有目的地去培养幼儿的耐挫力。比如说远足、劳动、竞赛、批评、延迟满足等活动和手段,可以锻炼幼儿的意志,增强他们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待失败、打击的能力。

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最喜欢的活动,在游戏活动中容易让幼儿接受和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在游戏时可设置一些人为的障碍,让幼儿自己解决……如让幼儿到暗房子里去取东西;和小朋友闹矛盾怎么办;户外游戏时引导幼儿走“独木桥”爬障碍物,在角色游戏中可安排幼儿分别扮演人际关系冲突中排斥和被排斥的角色,让他们体会不同的心理感受,引导他们分析产生冲突的原因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等等。

(三)、树立榜样增强信心,树立孩子必胜的信念。

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观性,生动活泼的形象往往更容易打动幼儿。因此,要善于利用生活中那些活的事例来教育孩子,树立榜样。如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幼儿摔伤,擦伤等情况。这时,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平静地对幼儿说:“没关系,老师和你一起到保健室包一下好了,下次注意一点就行了。”或者说:“没关系,很快就会好的。”老师这样的行为给幼儿很好的暗示,使幼儿自然而然地学会怎样坦然地对待挫折,怎样勇敢地面对未来。另外,教师和家长也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为孩子树立榜样,教育孩子勇于面对困难,面对挑战。游戏走“独木桥”时丁丁会说:“老师我怕,我不走”。这时我说“别怕,你可以的,你看能走过去,你也一样能做好。”或者说“我相信你会跟其他小朋友一样勇敢的。”这样在榜样的力量下,孩子会变得的越来越有信心,越来越勇敢,增添了战胜困难的自信。这时,我的一句“你真行”就会变成孩子的“我真行”。

(四)、为幼儿创设与同伴交往的机会。

与同伴交往可以使幼儿发现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从而更好地认识他人和自己,克服自我中心。在同伴群体中,幼儿往往会经历一些挫折,如观点不一致,屈从于被领导的地位等,这样他必然要在不断的磨练中学会如何友好相处,如何合作,从而更好地在同伴中保持自己的地位,而这种磨练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耐挫力。另外,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指导,也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都会造成幼儿的依赖思想,要让幼儿在体验中认识挫折学会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本领。

幼儿园教师教育论文(优质20篇)篇十九

为了加强幼儿园的科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制定本规程。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同时为家长参加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幼儿园适龄幼儿为3周岁至6周岁(或7周岁)。幼儿园一般为三年制,亦可设一年制或两年制的幼儿园。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尊重、爱护幼儿、严禁虐待、歧视、体罚和变相体罚、侮辱幼儿人格等损害幼儿身心健康的行为。幼儿园可分为全日制、半日制、定时制、季节制和寄宿制等。上述形式可分别设置,也可混合设置。

幼儿园每年秋季招生。平时如有缺额,可随时补招。幼儿园对烈士子女,家中无人照顾的残疾人子女和单亲子女等入园,应予照顾。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部队设置的幼儿园,除招收本单位工作人员的子女外,有条件的应向社会开放,招收附近居民子女入园。幼儿入园前,须按照卫生部门制定的卫生保健制度进行体格检查,合格者方可入园。幼儿入园除进行体格检查外,严禁任何形式的考试或测查。幼儿园规模以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便于管理为原则,不宜过大。幼儿园每班幼儿人数一般为:小班(3至4周岁)25人,中班(4至5周岁)30人,大班(5周岁至6或7周岁)35人。混合班30人,学前幼儿班不超过40人。寄宿制幼儿园每班幼儿人数酌减。幼儿园可按年龄分别编班,也可混合编班。

供便利条件。要培养幼儿良好的大、小便习惯,不得限制幼儿便溺的次数、时间等。积极开展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每日户外体育活动不得少于一小时。加强冬季锻炼。要充分利用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以及本地自然环境,有计划地锻炼幼儿肌体,增强身体的适应和抵抗能力。对体弱或有残疾的幼儿予以特殊照顾。幼儿园夏季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冬季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防止中暑和冻伤。

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是:体、智、德、美诸方面的教育应互相渗透,有机结合。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面向全体幼儿,热爱幼儿,坚持积极鼓励、启发诱导的正面教育。合理地综合组织各方面的教育内容,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幼儿一日活动的组织应动静交替,注重幼儿的实践活动,保证幼儿愉快的、有益的自由活动。幼儿园日常生活组织,要从实际出发,建立必要的合理的常规,坚持一贯性、一致性和灵活性的原则,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应根据教育目的,幼儿的实际水平和兴趣,以循序渐进为原则,有计划地选择和组织。组织活动应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充分利用周围环境的有利条件,积极发挥幼儿感官作用,灵活地运用集体或个别活动的形式,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注重活动的过程,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和指导游戏。应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游戏条件(时间、空间、材料)。游戏材料应强调多功能和可变性。应充分尊重幼儿选择游戏的意愿,鼓励幼儿制作玩具,根据幼儿的实际经验和兴趣,在游戏过程中给予适当指导,保持愉快的情绪,促进幼儿能力和个性的全面发展。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幼儿园应在各项活动的过程中,根据幼儿不同的心理发展水平,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尤应注意根据幼儿个体差异,研究有效的活动形式和方法,不要强求一律。幼儿园应当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招收少数民族幼儿为主的幼儿园,可使用当地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幼儿园和小学应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

幼儿园教师教育论文(优质20篇)篇二十

作为一种愉快与自由、创新与继承、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产物,游戏不仅是幼儿活动的重要存在方式,同时也是一项幼儿进行认知社会、感知世界的一项基本权利。然而在实际的幼儿教育环节中,幼儿游戏的异化现象可以说有越演越烈的趋势,所以我们必须要从幼儿教师自身授课情况入手来查找问题的根源,通过对呼唤幼儿游戏理性回归入手,通过对这种缺失的重建不补充来提升整体的幼儿教育水平。

1.良好的幼儿教育游戏精神不仅包括了实现教育管理的自我超越,同时还包括对幼儿的游戏地位进行重新确认,帮助每一名游戏参与者都能够在树立良好的互动型师生关系的同时,达成一种双向共赢。

愉悦与自由的精神的缺失。作为游戏的主人,幼儿在展开游戏活动的同时我们教师必须要为他们提供一种开放、全新的自由世界,通过摆脱传统的教育手段约束为出发,帮助每一名幼儿都能够在喧闹与纷杂的环境中走出来,成为一名真正的“自由游戏人”。然而在这种环境中,我们还应当重视幼儿游戏的选题、规则制定与相关的游戏材料搭配,从幼儿产生的相关思想出发寻求一定的合作,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这种游戏活动很多情况下都是通过教师的“导演”来开展的,如此一来便缺少了本应当有的幼儿之间的沟通,无形之中又将幼儿的主体地位进行了转移。

2.游戏精神中的教学化倾向问题。游戏教育的意义主要在于通过游戏来搭建一条连接知识与学生的平台,来传递给学生一种知识的理解,然而在现阶段的幼儿教育中这种游戏精神中依旧包含了较强的教学化倾向。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很容易为了幼儿能够在短期时间来实现既定的知识技能,久而久之幼儿便失去了最为基本的主导权。

3.游戏的极端化倾向严重。在日常的游戏教学环节中,幼儿教师由于思想上的转变并不及时,很容易导致因为幼儿指导策略所造成的幼儿游戏中断或者无法进行。而还有一部分幼儿教师会由于对学生的管理过于宽松,而无法科学的把控好游戏现场的秩序,只要学生不出现安全事故教师便完事大吉,无论是前面的“一言堂”游戏教学还是后者提到的“放羊式”游戏教学都无法对新时期下的幼儿发展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

1.转变思想重新树立幼儿的“主体游戏人”地位。游戏精神作为一种和谐、自由的理念体现,同时也是最大程度上体现了“过程便是结果”的超功利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每一名幼儿教师都应当格外重视游戏精神的重建工作,利用转变思想来强调自我超越与自我修炼,以此来将游戏的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们。在这个环节中幼儿教师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状态,理性的组织幼儿教学游戏互动,从摆脱功利主义教学思想的束缚入手来扭转不利局面。其次,要捍卫好幼儿在游戏环节中的权利与地位,帮助每一名幼儿都能够在游戏场上不断挖掘自己优点、发现自己的潜能。

2.教师做好游戏互动的“玩伴”角色。在幼儿阶段的游戏教学中,教师与其他环境、道具、空间设施等一样重要。在这种状态下每一名幼儿教师都必须要做好孩子们的“玩伴”通过协助哟而进行玩耍与游戏,来杜绝传统教学手段的“越俎代庖”,最终发挥幼儿教师在游戏精神教学环境下的最大智能与功效。只有这样我们的幼儿学员们才能够在不断的游戏教学中产生无限的灵感与冲动,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学习角色中来。

3.构建良好的合作与对话互动关系。与传统教学手段最大的差异便是幼儿游戏精神充满了对孩子们的终极关爱,也从教学本质上实现了幼儿游戏精神的理性回归。现阶段的师生关系中最大的问题便是由于教师与幼儿之间权利不对称所产生的话语权失衡,而游戏精神下的教学则是能够很好的改变这种困境。而在这种环境下所建立的师生关系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给予”和“被动接受”的关系,更多的是一种多向性、多边性的互动师生关系。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中幼儿的天性才能够得以释放,他们的激情与梦想才能够伴随着时间的流失而变得现实而具体。

记得德国的加达默而曾经说过,人类的每一项游戏活动均玩味着某种东西,而“某种东西”指的就是我们本文提到的“游戏精神”。游戏作为世间被喜闻乐见的东西,无论是处于萌芽阶段的幼儿还是成年人都乐此不彼。特别是对于现阶段的幼儿教育来讲,游戏不仅仅是孩子们纯洁、天真、快乐的抒发渠道,同时也是帮助他们打开一扇全新知识大门的金钥匙。

我们必须要从良好的智力培养与有效引导入手,帮助每一名孩子们都能够通过无限的潜能来挖掘他们内在的优点。所以,我们必须要通过这种游戏精神来帮助每一名幼儿学员都能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学会如何去拥抱这个多彩的世界。

参考文献:

[1]韩瑞敏。幼儿教育中游戏精神的缺失与重建[d].河南师范大学,2016.

[3]黄甜。幼儿园教育中游戏精神的缺失与合理应对思考[j].科普童话:新课堂,2017(12).

相关范文推荐

    全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交流发言稿(通用15篇)

    发言稿的撰写要注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逻辑性,以确保传递的信息完整和清晰。接下来是一些经典的发言稿段落,希望能够给大家的发言稿写作提供一些灵感和启示。

    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总结(汇总22篇)

    活动总结是对一次活动进行梳理和总结的书面材料,既是对活动的回顾,也是对自身经验的总结。想要写一篇出色的活动总结,不妨参考以下范文,看看别人是如何展现活动的亮点和

    暑假闭学式校长讲话稿(实用17篇)

    好的讲话稿可以引起听众的共鸣,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情感,帮助我们实现演讲的目标。随后是几篇备受赞赏的讲话稿,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大家

    高中社团退社申请书(模板14篇)

    在撰写更多申请书时,我们应该关注自己在学术、社会和领导能力方面的成就,同时强调自己的目标和动力。需要强调的是,在申请过程中,不仅仅是申请书的内容,还包括其他材料

    销售周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21篇)

    销售工作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销售业绩、客户关系管理、市场营销策略等方面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销售工作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

    悲惨世界阅读心得(通用21篇)

    心得体会是对一段时间内的工作和学习经历进行梳理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改进自己。如果你正在写心得体会,那么这些精选范文会给你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计算机实训报告万能大全(17篇)

    报告范文的写作相对严谨,需要充分调研和数据分析,并且要根据特定的目标读者和用途进行定制,以达到最佳效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报告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思

    保安员离职报告(模板19篇)

    一个好的报告应该包括背景介绍、方法论、结果分析和建议等部分。如果您对于报告的写作还有一些困惑或不确定的地方,不妨参考一下下面的报告范文,或许能够解决您的问题。

    征稿活动新闻稿(精选17篇)

    新闻报道不仅要求报道准确、客观,还需要具备新闻价值、叙事能力、语言表达等多方面的素养。在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新闻报道的典型案例,供大家参考学习。

    农夫和蛇阅读教案(优秀16篇)

    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能够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增强学生对学习的认识和理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