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幼儿科学领域活动教案 科学领域活动教案大班(5篇)

时间:2023-03-28 作者:储xy
简介:百分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最新幼儿科学领域活动教案 科学领域活动教案大班(5篇)》及扩展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百分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最新幼儿科学领域活动教案 科学领域活动教案大班(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科学领域活动教案 科学领域活动教案大班篇一

教学目标 : 1、让幼儿说出 2-9 各数的相邻数与其相邻数的关系。

2、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熟练的找出 2-9 各数的相邻数,调动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

3、通过数学游戏活动,培养幼儿团结友爱的情感。 教学重点 : 通过游戏让幼儿熟练的找出 2-9的相邻数 教学难点 : 使幼儿能够快速并准确说出2-9的相邻数来

教学准备 :教会音乐律动《手指运动》

教会儿歌《找朋友》

教具准备: 1-10 的数字卡四套(一套是彩色的)三种颜色的彩球各三个 教学过程 :

一、开始部分

师生全体音乐律动《手指运动》

导语 :小朋友,我们一起伴随音乐来做手指运动 , 在做的过程中你听到了什么数字要告诉老师哦.师:小朋友们在音乐中听到了什么数字?(1、2、3、4、5、6、7、8、9、10)说明:幼儿说到了什么数字,教师随即出示该数字的卡片

二、基本部分

师:接下来,我们来学习10以内的相邻数,你们看这十个数字都按 顺序排好了,每个数的旁边的两个数都是它的邻居,这就是数字的相邻数,你们看,2 的相邻数是 1 和 3,3 的相邻数是 2 和4······

提问幼儿 9 的相邻数是 几和 几 ?

师:这其中有一个规律,相邻数就是比它小 1 或大1的数。

出示彩球图片让幼儿来操作,3 的相邻数是 2 和 4,2 比 3 小 1,4 比 3 大 1。

师: 小朋友真棒。10 以内的自然数除了 1 以外,任何一个数比它前面的数大 1,比它后面的数小 1,自然数就是按这样的大小顺序排列的。

三、游戏活动

1、接下来,我们来做个游戏,看谁能快速的找出数字的邻居。邻居是几就拍拍几下手

请十名幼儿任意选一张 1-10 的数字卡片站成一排,师:请数字5 的邻居拍拍手,这时数字 4 的幼儿就拍 4 下手,数字 6 的幼儿就拍 6 下手。

问:你为什么是邻居,启发幼儿说出 因为 4 比 5 少 1,6 比 5 多 1,所以 我是 5 的邻居。

2、《找朋友》

将幼儿每十人分为一组,每组幼儿将 1-10 的数字卡贴在衣服上 , 教师请数字 3 的幼儿找朋友时,全体幼儿一起唱《找朋友》的歌曲,最后把 2 和 4 找出来并按顺序站成一排,再找其他数的相邻数的小朋友。(游戏前,教师请能力强的幼儿试范一遍,然后游戏继续。)

四、结束部分

师:今天,我们知道了每一个数字宝宝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好邻居,它们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快乐的生活着。那我们小朋友也要像数字宝宝一样,大家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设计意图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幼儿说出 2-9 各数的相邻数与其相邻数的关系,通过音乐律动《手指运动》导入1—10的数字,调动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紧接着引入新课相邻数。然后让幼儿操作彩球数字图片,帮助幼儿在活动中体会3的相邻数。再通过找相邻数的数学活动,调动全体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最后通过全体幼儿一起唱《找朋友》的歌曲中找相邻数小朋友培养幼儿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情感。

幼儿科学领域活动教案 科学领域活动教案大班篇二

科学领域活动《数字找朋友》

一、活动目标:

1、认识相邻数,感受10以内数中每一个数都比它前面一个数大1,比它后面一个数小1。

2、探索发现一个数与前后两个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3、激发幼儿与人合作,体验与同伴合作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重点:认识相邻数。

三、活动难点:理解一个数总比它前面的多1,比它后面的一个数少1。

四、活动准备:

1、红圆点1个,绿圆点2个,蓝圆点3个;1-9的竖长条点卡1套。数卡2套。

2、幼儿人手一份《找朋友》题卡,贴画是幼儿人数的一半。

五、活动过程:

(一)、复习10以内的数序。

1、出示点卡幼儿读出数。

2、看数拍手。

3、问答歌:复习数的形成。

(二)、认识2的相邻数。

1、将圆点散放到黑板上,提问:黑板上有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谁来把颜色一样的圆点放在一起,还要按数目的多少排队?

2、用数字表示圆点数目,请个别幼儿在每种圆点下面用数字表示它们的数目。

3、引导幼儿发现相邻数的关系。提问:圆点是怎样排队的?2个绿圆点的前面是几个什么?2个绿圆点的后面是几个什么?为什么1排在2的前面?3排在2的后面?2的前面是几?2的后面是几?2比1怎样?2比3怎样?

4、小结:2比1多1,所以2应排在1的后面,2比3少1,2应排在3的前面,2的好朋友是1和3。

(三)、体验相邻3个数之间的关系。

1、教师出示1-9的点卡引导幼儿观察,并匹配数字。

2、教师出示4的点卡:卡片上有几个点?请找出比它少1的小朋友和比它多1的大朋友。

3、教师:1个数字有几个朋友?是两个什么样的朋友?

4、引导幼儿找数字8的朋友。提问:8有朋友吗?它的朋友是谁?你是怎么知道的?

5、小结:一个数总比它前面的多1,比它后面的一个数少1。

(四)、游戏

1、找朋友

发给每位幼儿1张题卡(如图一),请幼儿按老师提供的图形的数目,用贴画贴出相邻数。对找的快又好的幼儿贴“红花”以资鼓励。

2、数字找朋友

老师将1-9的数卡发给幼儿,老师举起2-8任意数卡说:我是x,我的朋友在哪里?拿相邻数的幼儿答:嗨,嗨,你的朋友在这里。游戏反复进行。

幼儿科学领域活动教案 科学领域活动教案大班篇三

科学领域主题活动教案案

活动内容:水果宝宝 活动目标: 认知:创设情景,使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认识水果。

情感:通过触觉、视觉、味觉等方面,让幼儿感知水果的外形特征和味道。活动准备 :苹果、香蕉、桔子、梨子各若干个。切成片的水果,并用牙签插好。西瓜宝宝图片。活动过程: 开始:提问引入:出示西瓜图小朋友你们看,他是谁啊?(西瓜)

对,西瓜宝宝今天要过生日,谁想去啊?还可以带一个宝宝去,就是布袋里的宝宝。请你们摸一摸布袋,猜猜里面是什么宝宝。基本部分:

一、认一认

1.请小朋友打开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呢?幼儿说出自己布袋中水果的名称、颜色、形状。

师: 请手中是红色宝宝的举起来给我看。请手中是圆圆宝宝的举起来给我看。请手中是香蕉宝宝的举起来给我看。

2.请小朋友把你的宝宝放在桌子中间。这些宝宝合起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水果”。

你们还吃过哪些水果呢?(老师出示水果图)

二、说一说 请小朋友带着你的宝宝到西瓜宝宝家去。可是,西瓜宝宝不认识你的宝宝,你应该怎么介绍呢?请个别幼儿尝试。(老师当西瓜宝宝:“你是谁啊?你的宝宝叫什么名字?他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回答。)

三、尝一尝

1.小朋友,欢迎你们。我准备了好多好吃的,请大家尝一尝,尝好了还要过来告诉我,你吃的是什么,它是什么味道的? 2.组织交流。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今天,老师很高兴和小朋友一起认识了许多水果宝宝,知道了它们的颜色和形状;还品尝了许多水果,知道了他们的味道。活动延伸:回到家后画出自己喜欢的水果,并涂上颜色

幼儿科学领域活动教案 科学领域活动教案大班篇四

旧宫镇第一中心幼儿园

科学领域教育活动《空气的秘密》

上课教师:王彩云

配课教师:李莲玉

活动时间:2016.5 活动来源:

一天下午户外,因为有一些风,我就让孩子们每人拿一个塑料袋玩,孩子们拿着塑料袋,在操场上开心的跑着,塑料袋变得鼓鼓的。他们就会说“你看,我捉到了好多的风”,孩子们,开心极了。根据《纲要》中对4—5岁幼儿科学领域的教育要求“引导幼儿感知空气的特性,并能根据某些现象进行初步的猜想”。所以,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初步的了解空气的3种基本特性。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空气的基本特征,知道空气的重要性。

2、能够在实验、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并总结出空气的秘密。

3、体验参与探索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初步了解空气的基本特征,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活动难点:通过实验、观察,了解火的燃烧是需要空气的。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2、【物质准备】气球、塑料袋、蜡烛、玻璃杯 活动过程:

一、激疑诱趣

教师出示气球,并把气球吹起来。小朋友们现在看一下气球鼓起来了,哪位小朋友知道气球里面是什么呀?瘪下去了,什么出来了?(引出空气的存在)

二、师幼探知:

(一)了解并感知空气的基本特征

1、提问:空气在哪里?请幼儿一起抓一抓,并出示宝贝“塑料袋”,提示幼儿用塑料袋来装空气

2、幼儿自由尝试抓空气。

每名幼儿拿一个塑料袋,可以到教师的任何地方去抓空气,并在抓完后回到座位。

3、提问:请幼儿看一看塑料袋里的空气,摸一摸、闻一闻、身体周围的空气,让幼儿自主

旧宫镇第一中心幼儿园

讨论空气是什么样子的。小结: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的。

4、提问:你的空气是在哪里抓到的?

5、小结:空气是无处不在的。

(二)游戏:身体需要空气

1、教师:虽然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没有颜色、也没有味道,但是空气的作用可大了!很多东西都离不开它,你们相信吗?

2、请幼儿和自己一起玩儿个游戏:闭上嘴巴、用手把鼻子捏住。(1)提问:你有什么感受?为什么?(呼吸困难、很不舒服)(2)张开嘴巴、放开手后有什么感受?为什么?(舒服一点)

3、小结:我们的身体离不开空气,没有空气我们就无法呼吸。

(三)实验:火的燃烧需要空气

1、提问:除了人需要空气,还有什么东西是需要空气的。

2、教师把蜡烛点燃,然后请一位小朋友用玻璃杯把蜡烛罩上,观察蜡烛的变化?

讨论:蜡烛为什么会灭?

3、验证猜想:将三只蜡烛点燃,用大、中、小三个杯子扣在蜡烛上,观察哪只先灭?

实验小结:小的杯子先灭,因为里面的空气少。

4、小结:火的燃烧也需要空气。

(四)小结:空气的3个秘密

三、活动延伸:

空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但是空气污染情况严重,树立幼儿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幼儿科学领域活动教案 科学领域活动教案大班篇五

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案——让纸站起来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探索解决让纸站起来的方法,体验探索成功的乐趣。

2、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反复实践能力。

3、与同伴交流,敢于大胆表达自己科学探索结果。 活动准备: 皮筋、橡皮泥、各类积木、牙膏盒、夹子等,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白纸,引起幼……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探索解决让纸站起来的方法,体验探索成功的乐趣。

2、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反复实践能力。

3、与同伴交流,敢于大胆表达自己科学探索结果。

活动准备:

皮筋、橡皮泥、各类积木、牙膏盒、夹子等,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白纸,引起幼儿的兴趣。

1、师提问:"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白纸)

"这张纸宝宝想站起来,看看它能不能站起来。"

"哎哟,纸宝宝老是摔倒!"

2、幼儿讨论:"小朋友小时候是怎么学站立的?"

3、小结:"原来,小朋友小时候是在爸爸妈妈手臂的帮助下,在小桌子、柜子、沙发的帮助下学习站立的。"

4、"那我们用什么办法让纸宝宝站立呢?"

二、幼儿操作,探索让纸站起来的方法。

1、第一次操作(用辅助物体)

"小朋友想的办法可真不少,纸宝宝真高兴,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一些工具,你可以用这些工具让纸宝宝站起来。"

"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吧!"

"这是牙膏盒、橡皮泥,还有我们平时玩的积木、夹子,咦,这是什么呀?"(皮筋)

"小朋友们都动脑筋想一想,玩一玩,怎么让它们帮助纸宝宝站起来。记住要轻拿轻放哦!小朋友们开始吧!"

(1)幼儿操作,教师观察。

(2)操作完毕,教师进行评价,请个别幼儿展示自己操作的结果。

"现在请小朋友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让纸宝宝站起来的?"

"他的办法真不错!谁跟他的办法一样呢?你们真棒!"

"那谁的办法跟他不一样呢?"

"你来说。"

"嗯,这个办法也不错,有没有小朋友跟他一样呀?"

"还有吗?还有不一样的吗?"

2、第二次操作(用辅助物体),让每一个小朋友都有机会尝试用不同的工具让纸站起来。

"小朋友们都很棒!让我们再去试试自己没有用过的办法吧!"

3、第三次操作(不要辅助物体)

"刚才小朋友请了很多工具来帮助纸宝宝站起来,如果不用这些工具,你能让纸宝宝站起来吗?"(幼儿自由讨论)

"记住,能不能用工具呀?"

"好,大家再去试试看吧!"

(1)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2)操作完毕,进行评价,请个别幼儿示范。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让纸宝宝站起来的?"

"他用了折的办法让纸宝宝站起来,真聪明!有跟他一样的吗?"

"你们真棒!"

"有不一样的办法吗?"

"你来说!"

"他用了卷的办法让纸宝宝站起来!这个办法也不错!我们也一起试试吧!"

(3)教师总结:"让纸宝宝站起来,可以用材料来帮忙,也可以用折、卷的方法让纸宝宝站起来。"

"那要怎么折、怎么卷,才能让纸宝宝站得更稳呢!小朋友回去后再去试试吧!"

活动延伸:

1、提供更多辅助材料让幼儿玩让纸宝宝站起来的游戏。"

2、请幼儿与家长一起玩一玩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还有什么办法让纸站起来。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