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稿(优质10篇)

时间:2023-10-15 作者:曼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稿(优质10篇)

答谢词的写作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自己对他人的感激之情,提升我们的感恩意识。在写答谢词时,我们应该先思考并明确自己的感激对象和感激的原因。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答谢词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稿篇一

本节课教学设计力图体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整节课在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中来阐明长方形面积公式与长和宽的关系。课中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用15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的纸片来拼各种大小的长方形从而观察、推导出长方形面积的公式。整堂课学生从被动接受学习变为在自主、探究、合作中学习。教师让学生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另外,教学设计在遵循教材编写原理的基础上,对教学题材进行了重组,提供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呈现方式,让学生在充分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表达、学会交流。

教师的基本功扎实、语言简洁明了、思路清晰、教学应变能力强,一环紧扣一环事例生活化。课前引入创设情境较好,用生活中的照片要进行塑封来导入新课,非常新颖且联系生活实际。课中充分让学生动手、动脑,用15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的纸片来拼各种大小的长方形从而观察、推导出长方形面积的公式。教师在引出正方形面积公式时是通过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联系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关系(这里是对已学知识的.一个回升,阐明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从而再推导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本节课教师注重学生观察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联系层次分明、练习形式和内容多样化,面向全体学生,并紧扣重点,充分体现了二期课改精神。

不足之处:

(1)教师让学生自己用15个1厘米的小正方形来拼各种各样的长方形时设计了一个表格,这时教师应该让学生仔细观察表格内长方形的长和宽与面积到底有什么关系(这里可让学生先进行观察然后再组织小组讨论)给学生一个足够的思维时间和空间,通过共同参与讨论得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这里教师给学生的时间太少了)

(2)教师在板书面积公式时应把整个格式过程表达出来,书写完整。(这里教师在解题板书时并没有把解:s=ab写出来)同时,面积单位是个新学的内容,本课时教师还应重点突出面积单位名称----平方~。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稿篇二

课始,王老师通过对上节课内容的复习,为本节课做了很好的铺垫,然后,出示像鸟巢、天安门广场这么大的面积,还能否用摆一摆的方法来量出它们的面积导入新课,让学生思考你有什么办法?轻松导课,而真正做到了让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再贴近,引起了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课件出示长 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你能求出它的面积吗?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在本上亲自也画一画长方形,然后师点拨可以通过摆1厘米的小正方形,看看能摆几个来求它的面积,从而得出结论:长方形的面积=排数×每排个数,而排数就是长方形的宽,每排个数就是长方形的长,最后得出总结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能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安排了让学生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认识的实验,学生经被启发,小组讨论及个人独立思考,在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中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这无形中培养了学生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这个发现是否准确无误呢?这个方法是否对计算所有的长方形的面积都适用呢?我们还要对这个发现进行验证。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学生通过一次实验而发现的,是不能成为科学发现的结论,还必须通过"验证"这一环节,使学生明白在任何一种发现活动中,新的认识、新的结论不能盲目、草率地断言,必须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教者设计这一教学环节,既渗透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严谨科学态度。

整堂课的主体性学习,首先是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掌握,其次是学习“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后者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来说更为重要。

1、重新计算,引出正方形的面积。

2、应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总之,本节课教师能充分发扬民主,以民主合作化的教学,塑造富有主体性的人,在课堂给学生创设自由,自主的学习活动空间,巧妙地设计了开放性的问题,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得到培养,特别是教师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 “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贯穿“实验—发现—验证”思路,整节课教学过程注重了学习方法,思维方法,探索方法的获取,这也就是贯彻新课程标准的充分体现。

建议:从这节课中看出学生对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还是不过关,应该让学生计算的时候先写上公式,让学生对公式有一个熟悉的过程,然后再让学生往公式里代数字这样就不容易出错了!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稿篇三

听了陈老师的这节课,我收获很多,陈老师采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重视直观教学,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与合作探究,加上生动有趣的课件,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和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完成了学习任务,我认为,本节课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

陈老师在引入新课时,从学生身边的教室地面面积引入,于生活实际紧密相联,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板书课题,进入新知的探究,自然顺畅的过程中显出了教师的独具匠心。

在本节课中,陈老师创设了民主和谐的探究氛围,使每个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探究过程,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解疑合探推导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陈老师重视学法指导,但不影响独立思考,让学生先动手操作,再观察发现,最后得出结论,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借助学具的操作和表格统计,发现长方形的面积正好是所有小正方形面积之和。从面总结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品质,充分体现了方法比知识更生要的教学价值观。

无论是在解疑合探,还是在运用拓展中,陈老师都注意让学生认真分析细心观察,特别是在质疑再探之后,让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自主编题,促进学生认真思考并发挥想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就在身边,学习数学有很多用处,创设情景中的估算教室地面面积,怎样能求出教室面积,以及运用拓展中的怎样求蓝球场的面积,都是对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当然,本节课也存在着许多不足:比如在运用拓展中,第一部分是判断高手,教师在让学生出示结果之后,就直接进入了第二部分,在这一点,如果教师能让学生说明题目错误的原因,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将有更大的帮助。在课堂小结的时候,教师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有位同学站起来后,说不出本节课有什么收获,教师直接让他坐下,点了另一位同学,遇到这各情况,教师不应该让学生直接坐下,而是应引导学生,怎样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你没有学会吗?这样会使教学效果更好。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稿篇四

梁老师《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这节课,整个课堂教学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课堂师生关系和谐,教师是组织者、促进者,学生是“太阳”,教学围绕“太阳”活动。本节课我认为主要有四点特色:

1、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前梁老师组织学生预习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先学后导。接着梁老师播放自己制作的《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微课视频,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梁老师提出几个正方形性质判定问题思考题,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能合理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对学生的即时评价具有发展性和激励性。

2、注重学生参与,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这节课,梁老师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五个组的学生积极探究、解疑、互动答问,学生学会自己学习,自己解决问题,学生是主体教师是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学习者的地位凸现出来。

3、尊重学生人格,关注每个学生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梁老师对重点难点问题,让举手的学生回答,而一般性问题,梁老师选择没有举手的学生进行回答,课堂提问“优、差”互补,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数学课堂每个学生得到进步,每个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能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4、教师教态自然,普通话标准,语言准确精炼。教师专业素养过硬,教师能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实现。

5、和梁老师值得商榷的是,课堂小结让学生自己归纳本节课学习了什么,每个学生在《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这节课从自己角度获得不同的发展,教师是否可以汇总本节课所学的重点难点内容,不一定板书但是在多媒体电脑显示器(电子白板)可以展示出来,这样本节课更加完美。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稿篇五

听了蒋老师的一节数学课,我觉得这节课质朴文华,耐人寻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的和谐统一。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去经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让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应用意识,同时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培养符号感。从这节课的教学实施上看,基本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和兴趣。

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中自主探索。

课伊始,教者运用多媒体出示了等宽不等长和等长不等宽的两组长方形,通过观察,让学生初步感知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关系,为学生探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做孕伏和铺垫。在例1的教学中让学生小组合作:用若干个小正方形摆三个不同的长方形,填表并交流所摆的长方形的面积各多少平方厘米?然后通过例2的`教学,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测量、观察、汇报交流测量的方法和结果:可以沿着长摆一行,共用5个小正方形;沿着宽摆一列,共由4个小正方形,说明每行5个小正方形,共可摆4列,共需要摆20个小正方形,面积就是20平方厘米,最后出示试一试中的长方形,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想法,再向全班同学汇报。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小组讨论:通过刚才的实践和合作学习交流,你们觉得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怎样求长方形的面积呢?总结抽象概括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学生的数学学习的是充满了观察、操作、探索、抽象、概括与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让学生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亲历操作——思考——交谈——抽象概括的过程,让学生自主探索得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开展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通过交流与思考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在主动参与、乐于探索中发展自我。

三、知识迁移、主动建构,推导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基本观念有两条:一是儿童的认识是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应十分强调活动;二是主体的认识是一种主动、积极的建构过程,其中“同化——顺应——平衡”是建构的基本环节。在探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时教者先出示一个长方形并求长方形的面积(长5厘米,宽3厘米),然后借助多媒体演示:将长方形的宽分别增加1厘米、2厘米,使之变成长都是5厘米,宽分别为4厘米、5厘米的两个长方形,并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计算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并引导学生观察长为5厘米,宽为5厘米的长方形:这是个什么图形?它的面积怎样计算的?由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能否推导得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讨论并交流: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教者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建构,将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纳入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中,也只有经过学生主动建构概括的知识,才能真正纳入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中,优化了学生思维过程,取得了认识上的平衡。

四、拓展练习,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完成基本练习后,教者设计了一道拓展题进行深化练习,请同学们拿出一张正方形纸(边长为10厘米),学生独立求出正方形的面积,再请同学们将这张正方形纸沿着某条线对折,使这张正方形纸对折后两边的部分完全重合,有几种折法?会求出对折后图形的面积吗?学生根据要求对折成长方形或三角形,并计算出三角形的面积:10×10=100(平方厘米)100÷2=50(平方厘米),教师这时因势利导:我们虽然没有学习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但我们会在今后学习中进行研究。最后一题的设计独具匠心,让学生在题目的拓展、延伸中动手操作,并设置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悬念,始终让学生思维处于兴奋的最佳状态,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学习,在实践操作中创新,满足了学有余力学生的需求,实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理念。

当然,蒋老师这节课也有不尽如人意的的地方,主要体现在课堂有效教学的问题。例如,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适时加以点拨,学生合作交流还有些不到位的地方,关于有效学习的问题,我们今后将会从效果、效率、效益三个层面,在校本教研时做进一步探讨。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稿篇六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学习面积的含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一、亮点

1、注重动手操作,明晰公式的推导。在教学中,宋老师首先通过让学生在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里摆一摆,得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数量。从操作中,有的学生一共摆了15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知道是15平方厘米;有的学生沿着长方形的长摆了5个,沿着宽摆了3个,也就是一行摆5个,摆3行,从而初步发现长方形的面积就是长乘宽。在接下来的验证中,宋老师又组织学生进行操作,通过摆出不同的长方形,引导学生探索发现、验证计算公式。学生的每次的操作中,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2、注重学习方法的总结。在教学中,宋老师通过设置篮球场的情境,让学生用1平方米来铺,学生会感觉到麻烦,从而引发学生思考可以把复杂的'问题变成简单的问题。另外在探究长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经历猜测、验证、发现结论、应用的过程,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二、建议

1、教学引入用时过多,可以直接出示篮球场的面积,引发学生思考,这样节省时间充分地去探索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2、学生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是怎么摆的?教师可以不必直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一行正好摆5个面积单位?为什么正好摆3行等问题,对于第二种摆法,可以引导学生是否还有更简洁的摆法,而不是教师自己展示,代替学生的思考。

3、对于正方形的面积推导,可以利用练习题中的题目进行推导效果会更好。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稿篇七

几次听侯老师的课都有种轻松愉快的感受,同学们是这样,老师也是这样。可以看出教师轻松驾驭课堂的能力之高。相信做她的学生一定很幸福。

一、导课有趣能引发学生思考。

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不仅回忆了旧知面积单位的理解也为新知的学习---用数面积单位的方法求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做了铺垫。自然而然引入本届新课的学习。

二、探求新知重过程与方法。

我觉得这节课充分地体现了新的数学课程理念。在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推导过程中,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逐步推出计算公式,再用摆的方法验证公式的合理性从而推广到身边的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循序渐进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本节知识。

三、注重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师给学生准备充分地研究材料,给与学生充足的时间合作,给与机会充分表达自己的做法想法,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教师主导作用发挥较好。

学生通过实验合作得出的结论,教师质疑是不是任意给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都能求他的

面积呢?随后示范用教具在黑板上拼摆,引导学生验证公式,启发学生得出一行7个正方形就是7平方厘米。看得出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相当透彻。

五、练习题真正做到少而精。

虽少但却很有坡度,有量一量算一算两道,看图计算两道,求a4纸的面积,以及拓展到的求剪下最大正方形的面积和剩下部分面积。体现了算法多样性,培养了学生多角度思考的习惯。最后的猜一猜,由学生探究实验中的数据引入,进行了变式练习。将整节课学习推向了**。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稿篇八

崔老师的《正方形的周长》一课,教学目标明确,能够围绕目标教学,过程设计条理清楚,突出重点,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突破难点,自主探索,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好,这一节有以下的优点:

1、教学内容设计实用,能以问题为主线,以老师的质疑为导,围绕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层层深入授课。

2、新课的复习引入自然。先做有关乘4和除以4的口算练习,为后面的正方形周长的计算作准备;再出示一个正方形,让学生说一说它的特点。为新知探究学习做好街接准备。

3、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构建过程。崔老师通过出示了正方形情境图,让学生通过学具、电脑演示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明白正方形周长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并让学生思考:要求正方形的周长,我们必须知道什么?让同学们讨论得出答案知道多种方法计算,充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培养了学生解题方法多样化的能力。

4、在得出了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崔老师根据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了不同层次,难度适中的练习,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正方形周长的理解,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对知识进一步巩固和运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建议: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讨论、计算,找到不同的计算方法后。再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找到最好的计算方法,从而归纳出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稿篇九

第一次听王老师讲课,讲授二年级的《图形与拼组》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一课,感受到王老师的课堂语言语速适中,语调有力,适合低年级孩子的授课。

在这堂课中,也感受到了二一班孩子的活泼,觉得低年级孩子的活力都可以带动老师上课的激情了,希望我们的孩子一直保持这份激情,喜欢数学的热情。

在这堂课中,王老师是让孩子观察情境图,制作鸟巢,开始导入,引发孩子的积极性,引入教学,要想制作鸟巢,需要知道这个鸟巢的.各个面的特征,从而开始平面图形的研究。采取自我探索与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的研究,从而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基本上知识目标达成度很高,基本上每个孩子都得以掌握。

但是,在这堂课的设计中,有几个地方我个人觉得可以做一下改动,会更好:

首先,低年级的教学,知识比较简单,但是培养孩子的数学学习的方法以及数学学习的思想很重要,这样的话对于平面图形的研究,孩子应该在学完之后懂得研究图形,是从边和角的角度来研究,也是先从边和角的角度来定义的,这个思想必须要孩子明确。

其次,课堂练习的题目,有一个是需要孩子来进行选择小棒,组成长方形和正方形,如果课件做一下改动,孩子选完之后,可以立即出示图形,更为直观,孩子也宜接受。

最后,对于低年级的教学,不仅仅是数学,所有的科目的授课,知识目标达成不成问题,孩子的学习习惯、听课习惯等等一系列常规的养成,更为重要。

今天上午在2、3班听了王老师的第二次课,感觉这节课比起上节课有了以下几个亮点:

1、课前准备准备的更充分了,孩子的学具考虑的比较全面,材料准备齐全

2、探究知识的过程更严密了,利用了猜想——验证——得结论的过程,孩子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有了学习数学知识的方法和学习数学知识的思维。课堂不是教师将知识传递给学生的简单过程,而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的去发现规律、总结知识的过程。在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时,大胆的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在操作的过程中体验、感悟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在探究的过程中,合作学习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学生的思维不断的碰撞、交流,互相影响,共同进步。

3、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渗透了很多的数学史的东西,扩充了孩子的思路和思维。介绍周髀算法中的“圆处于方,方处于矩”,还有这个西方数学史中的“上帝是按照数学的思维来进行创造世界的”,让孩子更多更好的了解数学史。

4、最后一个环节搜集了更多的图形,无论是生活中的图形还有数学世界里的图形,对孩子视野的扩充,以及调动孩子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都很有帮助。

5、注重及时总结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方法。

在研究边和角的特征时,学生用了“量一量”“折一折”多种方法,探索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这种学习的方法要让学生及时地总结出来,在以后研究图形的学习中,这种方法加以延伸、拓展,并且能够自主的运用这些学习方法。

听课之后,想想讲课的过程,也有几个建议:

1、让孩子自主利用手中的学具来探究长方形的边和角的关系的过程,是很好的,但是在这个环节之后,为了更好的让孩子充分利用探究的过程学到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所以我觉得在小组探究之前,先说明白小组合作的要求和目的,效果会更好。

2、在探究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的时候,可以先肯定同学们的说法,这样方方正正的图形就是正方形,但是呢,一转折,在来探究是否也符合长方形的特点,最后引出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的说法,这样孩子也更容易接受。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稿篇十

我觉得这节课质朴文华,耐人寻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的和谐统一。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去经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让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应用意识,同时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培养符号感。从这节课的教学实施上看,基本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和兴趣。

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中自主探索。

课伊始,教者运用多媒体出示了等宽不等长和等长不等宽的两组长方形,通过观察,让学生初步感知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关系,为学生探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做孕伏和铺垫。在例1的教学中让学生小组合作:用若干个小正方形摆三个不同的长方形,填表并交流所摆的长方形的面积各多少平方厘米?然后通过例2的教学,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测量、观察、汇报交流测量的方法和结果:可以沿着长摆一行,共用5个小正方形;沿着宽摆一列,共由4个小正方形,说明每行5个小正方形,共可摆4列,共需要摆20个小正方形,面积就是20平方厘米,最后出示试一试中的长方形,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想法,再向全班同学汇报。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小组讨论:通过刚才的实践和合作学习交流,你们觉得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怎样求长方形的面积呢?总结抽象概括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学生的数学学习的是充满了观察、操作、探索、抽象、概括与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让学生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亲历操作思考交谈抽象概括的过程,让学生自主探索得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开展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通过交流与思考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在主动参与、乐于探索中发展自我。

三、知识迁移、主动建构,推导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基本观念有两条:一是儿童的认识是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应十分强调活动;二是主体的认识是一种主动、积极的建构过程,其中同化顺应平衡是建构的基本环节。在探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时教者先出示一个长方形并求长方形的面积(长5厘米,宽3厘米),然后借助多媒体演示:将长方形的宽分别增加1厘米、2厘米,使之变成长都是5厘米,宽分别为4厘米、5厘米的两个长方形,并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计算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并引导学生观察长为5厘米,宽为5厘米的长方形:这是个什么图形?它的面积怎样计算的?由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能否推导得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讨论并交流: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教者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建构,将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纳入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中,也只有经过学生主动建构概括的知识,才能真正纳入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中,优化了学生思维过程,取得了认识上的平衡。

四、拓展练习,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完成基本练习后,教者设计了一道拓展题进行深化练习,请同学们拿出一张正方形纸(边长为10厘米),学生独立求出正方形的面积,再请同学们将这张正方形纸沿着某条线对折,使这张正方形纸对折后两边的部分完全重合,有几种折法?会求出对折后图形的面积吗?学生根据要求对折成长方形或三角形,并计算出三角形的面积:1010=100(平方厘米)1002=50(平方厘米),教师这时因势利导:我们虽然没有学习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但我们会在今后学习中进行研究。最后一题的设计独具匠心,让学生在题目的拓展、延伸中动手操作,并设置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悬念,始终让学生思维处于兴奋的最佳状态,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学习,在实践操作中创新,满足了学有余力学生的需求,实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理念。

当然,蒋老师这节课也有不尽如人意的的地方,主要体现在课堂有效教学的问题。例如,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适时加以点拨,学生合作交流还有些不到位的地方,关于有效学习的问题,我们今后将会从效果、效率、效益三个层面,在校本教研时做进一步探讨。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