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复旦大学一日游后感想 复旦大学考博经验(优质8篇)

时间:2023-10-14 作者:灵魂曲最新复旦大学一日游后感想 复旦大学考博经验(优质8篇)

经典之所以被称为经典,是因为它们具有超越个人和时代的普世价值。善于抓住经典作品的核心观点,能够提炼出精彩的总结。下面是一些经典作家的代表作品,供大家参考和阅读。

复旦大学一日游后感想篇一

一段你刚开始进入这行,对pmos/nmos/bjt什么的只不过有个大概的了解,各种器件的特性你也不太清楚,具体设计成什么样的电路你也没什么主意,你的电路图主要看国内杂志上的文章,或者按照教科书上现成的电路,你总觉得他们说得都有道理。你做的电路主要是小规模的模块,做点差分运放,或者带隙基准的仿真什么的你就计算着发文章,生怕到时候论文凑不够。总的来说,基本上看见运放还是发怵。你觉得spice是一个非常难以使用而且古怪的东西。

二段你开始知道什么叫电路设计,天天捧着本教科书在草稿纸上狂算一气。你也经常开始提起一些技术参数,vdsat、lamda、early voltage、gwb、ft之类的。总觉得有时候电路和手算得差不多,有时候又觉得差别挺大。你也开始关心电压,温度和工艺的变化。例如低电压、低功耗系统什么的。或者是超高速高精度的什么东东,时不时也来上两句。你设计电路时开始计划着要去tape out,虽然tape out看起来还是挺遥远的。这个阶段中,你觉得spice很强大,但经常会因为ac仿真结果不对而大伤脑筋。

三段你已经和pvt斗争了一段时间了,但总的来说基本上还是没有几次成功的设计经验。你觉得要设计出真正能用的电路真的很难,你急着想建立自己的信心,可你不知道该怎么办。你开始阅读一些jssc或者博士论文什么的,可你觉得他们说的是一回事,真正的芯片或者又不是那么回事。你觉得vdsat什么的指标实在不够精确,仿真器的缺省设置也不够满足你的要求,于是你试着仿真器调整参数,或者试着换一换仿真器,但是可它们给出的结果仍然是有时准有时不准。你上论坛,希望得到高手的指导。可他们也是语焉不详,说得东西有时对有时不对。这个阶段中,你觉得spice虽然很好,但是帮助手册写的太不清楚了。

四段你有过比较重大的流片失败经历了,你知道要做好一个电路,需要精益求精,需要战战兢兢的仔细检查每一个细节。你发现在设计过程中有很多不曾设想过的问题,想要做好电路需要完整的把握每一个方面。于是你开始系统地重新学习在大学毕业时已经卖掉的课本。你把能能找到的相关资料都仔细的看了一边,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更有启发性的想法。你已经清楚地知道了你需要达到的电路指标和性能,你也知道了电路设计本质上是需要做很多合理的折中。可你搞不清这个“合理”是怎么确定的,不同指标之间的折中如何选择才好。你觉得要设计出一个适当的能够正常工作的电路真的太难了,你不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有人可以做到他们宣称的那么好,因为聪明如你都觉得面对如此纷杂的选择束手无策,他们怎么可能做得到?这个阶段中,你觉得spice功能还是太有限了,而且经常对着"time step too small"的出错信息发呆,偶尔情况下你还会创造出巨大的仿真文件让所有人和电脑崩溃。

五段你觉得很多竞争对手的东西不过如此而已,你开始有一套比较熟悉的设计方法。但是你不知道如何更加优化你手头的工具。你已经使用过一些别人编好的脚本语言,但经常碰到很多问题的时候不能想起来用awk或者perl搞定。你开始大量的占用服务器的仿真时间,你相信经过大量的仿真,你可以清楚地把你设计的模块调整到合适的样子。有时候你觉得做电路设计简直是太无聊了,实在不行的话,你在考虑是不是该放弃了。这个阶段中,你觉得spice好是好,但是比起fast spice系列的仿真器来,还是差远了;你开始不相信ac仿真,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transient仿真。

六段你开始明白在这个世界中只有最合适的设计,没有最好的设计,你开始有一套真正属于自己的设计方法,你会倾向于某一种或两种仿真工具,并能够熟练的使用他们评价你的设计。你开始在设计中考虑pvt的变化,你知道一个电路从开始到现在的演化过程,并能够针对不同的应用对他们进行裁减。你开始关注功耗和面积,你tape out的芯片开始有一些能够满足产品要求了。但是有时候你还是不能完全理解一些复杂系统的设计方法,并且犯下一些愚蠢的错误并导致灾难性后果。你开始阅读 jssc时不只是挑一两片文章看看,或许把jssc作为厕所读物对你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这个阶段中,你觉得spice是一个很伟大的工具,你知道如何在spice中对精度和速度做合理的仿真,并随时做出最合适的选择。

七段你开始真正理解模拟电路设计的本质,无论对于高精度系统还是高速度系统都有自己独有的看法和经验。你可以在系统级对不同的模块指标进行折中以换取最好的性能。你会了解一个潜在的市场并开始自己的产品定义,并且你知道只要方法正确,你设计出的产品会具有很好的竞争力。你可以从容的从头到脚进行整个电路的功能和指标划分,你了解里面的每一个技术细节和他们的折中会对于你的产品有怎样的影响。你开始关注设计的可靠性。在这个阶段中,你觉得spice是一个很实用的工具,并喜欢上了蒙特卡洛仿真,但你还是经常抱怨服务器太慢,虽然你经常是在后半夜运行仿真。

八段这个时候成功的做出一个芯片对你来说是家常便饭,就象一名驾驶老手开车一样,遇到红灯就停、绿灯就行。一个产品的设计对于你来说几乎都是无意识的。你不需要再对着仿真结果不停的调整参数和优化,更多时候只需要很少量的仿真就可以结束一个模块的设计了。你能够清楚地感觉到某一个指标的电路模块在技术上是可能的还是不可能的。你完全不用关心具体模块的噪声系数或者信噪比或者失真度。你只需要知道它是可以被设计出来就可以了,更详细的技术指标对你来说毫无意义。你开始觉得jssc上的东西其实都是在凑数,有时候认为 jssc即使作为厕纸也不合格(太薄太脆)。你觉得spice偶尔用用挺好的,但是实在是不可靠,很多的时候看看工作点就差不多够了。

九段这时候的你对很多电路已经了如指掌,你以提前预知很多技术下一轮的发展方向。一年你只跑上几次仿真,也可能一仿真就是几年。你很少有画电路图的时候,多数时间你在打高尔夫或是在太平洋的某个小岛钓鱼。除了偶尔在isscc上凑凑热闹,你从不和别人说起电路方面的事,因为你知道没人能明白。

从复旦攻读微电子专业模拟芯片设计方向研究生开始到现在五年工作经验,已经整整八年了,其间聆听过很多国内外专家的指点。最近,应朋友之邀,写一点心得体会和大家共享。我记得本科刚毕业时,由于本人打算研究传感器的,后来阴差阳错进了复旦逸夫楼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做研究生。现在想来这个实验室名字大有深意,只是当时惘然。电路和系统,看上去是两个概念, 两个层次。

我同学有读电子学与信息系统方向研究生的,那时候知道他们是“系统”的, 而我们呢,是做模拟“电路”设计的,自然要偏向电路。而模拟芯片设计初学者对奇思淫巧的电路总是很崇拜,尤其是这个领域的最权威的杂志jssc (ieee journal of solid state circuits), 以前非常喜欢看, 当时立志看完近二十年的文章,打通奇经八脉,总是憧憬啥时候咱也灌水一篇,那时候国内在此杂志发的文章凤毛麟角, 就是在国外读博士,能够在上面发一篇也属优秀了。读研时,我导师是郑增钰教授,李联老师当时已经退休,逸夫楼邀请李老师每个礼拜过来指导。郑老师治学严谨,女中豪杰。李老师在模拟电路方面属于国内先驱人物,现在在很多公司被聘请为专家或顾问。 李老师在87年写的一本(运算放大器设计);即使现在看来也是经典之作。李老师和郑老师是同班同学,所以很要好,我自然相对于我同学能够幸运地得到李老师的指点。李老师和郑老师给我的培养方案是:先从运算放大器学起。所以我记得我刚开始从小电流源开始设计。那时候感觉设计就是靠仿真调整参数。但是我却永远记住了李老师语重心长的话:运放是基础,运放设计弄好了,其他的也就容易了。

当时不大理解,我同学的课题都是ad/da,锁相环等“高端”的东东,而李老师和郑老师却要我做“原始”的模块,我仅有的在(固体电子学) (国内的垃圾杂志)发过的一篇论文就是轨到轨(rail-to-rail)放大器。 做的过程中很郁闷,非常羡慕我同学的项目,但是感觉李老师和郑老师讲的总有他们道理,所以我就专门看jssc运放方面的文章,基本上近20多年的全看了。当时以为很懂这个了,后来工作后才发现其实还没懂。所谓懂,是要真正融会贯通,否则塞在脑袋里的知识再多,也是死的。但是运算放大器是模拟电路的基石,只有根基扎实方能枝繁叶茂,两位老师的良苦用心工作以后才明白。

总的来说,在复旦,我感触最深的就是郑老师的严谨治学之风和李老师的这句话。硕士毕业,去找工作,当时有几个offer。 我师兄孙立平, 李老师的关门弟子,推荐我去新涛科技,他说里面有个常仲元,鲁汶天主教大学博士,很厉害。我听从师兄建议就去了。新涛当时已经被idt以8500万美金收购了,成为国内第一家成功的芯片公司。面试我的是公司创始人之一的总经理howard. c. yang(杨崇和)。 howard是oregon stateuniversity 的博士,锁相环专家。面试时他当时要我画了一个两级放大器带miller补偿的, 我很熟练。他说里面有个零点,我很奇怪,从没听过,云里雾里,后来才知道这个是howard在国际上首先提出来的, 等效模型中有个电阻,他自己命名为杨氏电阻。 当时出于礼貌,不断点头。不过他们还是很满意,反正就这样进去了。我呢,面试的惟一的遗憾是没见到常仲元, 大概他出差了。进入新涛后,下了决心准备术业有专攻。

因为本科和研究生时喜欢物理,数学和哲学,花了些精力在这些上面。工作后就得真刀真枪的干了。每天上班仿真之余和下班后,就狂看英文原版书。第一本就是现在流行的razavi的那本书。读了三遍。感觉大有收获。那时候在新涛,初生牛犊不怕虎,应该来说,我还是做得很出色的,因此得到常总的赏识,被他评价为公司内最有potential的人。

偶尔常总会过来指点一把,别人很羡慕。其实我就记住了常总有次聊天时给我讲的心得, 他大意是说做模拟电路设计有三个境界:第一是会手算,意思是说pensile-to-paper, 电路其实应该手算的,仿真只是证明手算的结果。第二是,算后要思考,把电路变成一个直观的东西。 第三就是创造电路。 我大体上按照这三部曲进行的。razavi的那本书后面的习题我仔细算了。公司的项目中,我也力图首先以手算为主, 放大器的那些参数,都是首先计算再和仿真结果对比。

久而久之,我手计算的能力大大提高,一些小信号分析计算,感觉非常顺手。这里讲一个小插曲,有一次在一个项目中,一个保护回路ac仿真总不稳定, 调来调去,总不行,这儿加电容,那儿加电阻,试了几下都不行,就找常总了。因为这个回路很大,所以感觉是瞎子摸象。常总一过来三下五除二就摆平了, 他仔细看了,然后就导出一个公式,找出了主极点和带宽表达式。通过这件事,我对常总佩服得五体投地, 同时也知道直观的威力。所以后来看书时,都会仔细推导书中的公式,然后再直观思考信号流, 不直观不罢手。一年多下来, 对放大器终于能够透彻理解了,感觉学通了, 通之后发现一通百通。

复旦大学一日游后感想篇二

我曾经参加博士生入学考试,现已经顺利通过,并已经获得了录取通知书。现就本人的考博英语备考复习,谈谈一些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考博英语值得注意的是翻译和阅读的比重较大,其次是写作(没有听力,复试时加考口语)。

一、指导思想

我的复习英语的指导思想是:

1、通过阅读来带动翻译能力的培养,包括英翻译汉和汉翻译英,以此来进行阅读和翻译的复习备考。

2、通过利用零星时间来熟悉单词,通过阅读来扩大和巩固词汇量。

3、每天2个小时的复习时间足以应付备考。

在整个英语的复习过程中,我一直坚持这样的指导思想,2个月下来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获得了72分的成绩。

二、选择辅导书

对于辅导书的选择,我觉得不需要太多,只需要一本词汇书,一本阅读书还有就是一本作文书共三本书即可。词汇书我用的是新东方编的6级核心词汇(1500词左右),建议书中附有例句为宜,一方面是可以增强语感,另一方面还可以练习翻译,可谓一举几得;阅读材料我用的是研究生英语阅读,选择这本书主要是因为书中每一篇阅读都有词汇,还有比较精美的翻译,在遇到不懂得句子时可以参考,还可以参照检验一下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是否准确。

三、关于阅读

在练习阅读时有几点尤其值得注意:

1、快速阅读一遍文章,务求理解文章大意。在第一遍阅读文章的时候,不要太在意对细枝末节的追究,主要是要弄清楚文章的大体意思即可。有时候一遍还是难以把握其大意,这时候就需要耐心的多读几遍,主要是要弄清楚作者写作的意图和文章的主要说明的问题,这一步相当重要,要直到弄清楚大意才能进入第二个阶段的学习。

2、反覆思量,力猜大意。弄懂大意后,要对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和没有完全弄明白的句子反复琢磨,实在不明白时再去参阅翻译部分,对于生词要结合上下文来进行猜测,相信当你猜出的意思与翻译意思相近时,这将带来很大的成就感,无疑会增强考博士气。

3、注重结构分析、提高阅读速度。在平时练习阅读时,要有意识的对于遇到的长句河难句进行分析,熟练后就可以提高做题的阅读速度和准确率。同时要有耐心,不能急躁。我在备考期间,对于遇到的难句和长句我总是在理解文章大意后,选出一两个难句或长句(参照阅读)来进行分析,直到想明白为止。当然对于每天的阅读任务也不宜过多,我认为2篇为好,因为认真学习2篇文章效果会比较好。

四、关于写作

关于写作,这一部分是我复习过程中相对比较薄弱的环节,基本上没有怎样复习。唯一的方式就是在育明考博网上察看考博的作文题,然后进行审题,偶尔进行一次。现在想想这次考试还是有些缺憾,作文写的不好,只要平时多留心一下就可以考更好的分数。不过失败这是有益的经验之谈。我认为,英语作文备考还是要在平时练习,一定要动笔写写作文,最好是每个星期练习一篇,最好还是要按照模式来写,这样可以节省考博写作的时间。

五、关于利用零星时间

在英语复习备考过程中要学会利用零星时间学习单词,这样的做法是复习的效果比较好,记忆也比较准确,而且有利于腾出时间进行专业课的复习。

我是这样利用零星时间我是这样做的:早上醒来挣开眼睛我就看(或读)单词,读完单词后就去吃早餐,然后去上班,在路上我总是携带着一本词汇书方便在陆上或在早餐过程中阅读,这样下来每天可完成3到5篇大约50到100个单词左右的任务,完成任务后就不再看单词书。2个月下来,整个词汇书看了近4遍。别忘了,一定不要整天背单词,因为在看阅读的过程中,也在实践单词的记忆,而且是一种更高级的记忆方式。

六、关于临场考试

经过平时的分块复习准备,对于要考的内容就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和了解,在考场上拿到试卷时先通篇浏览一下试卷,计算一下每个部分应该花费的时间,做到心中有数。考博英语最主要的是三个部分:阅读(30%)、翻译(英译汉和汉译英,各占15%)还有就是写作(20%),这三个部分总共占了80%。考博阅读理解的量比较大,一般有6篇,其中有1-2篇是比较难做的,对于这样的题目最好不要花太多的时间,在规定的时间(每篇10-12分钟完成)中如果还不能看懂文章,这时就应该主动放弃,根据自己的理解随机选择即可,因为后面30分的翻译量也比较大,英译汉的文章长度相当于一篇阅读理解,这一部分相对比较容易,但是要花相当多的时间才能做完。

考博是对意志和心力的考验,希望大家目标坚定,排除万难。

复旦大学一日游后感想篇三

励志语录有很多,那么广宇复旦大学的励志语录有哪些呢?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复旦大学励志语录,供大家参阅!

1. 陈果没有任何形式,那是孤独者精神上的自我流浪。装出来的叫浮躁,那是一种虚荣心,是为了招揽目光。

2. 我们能不能成为朋友不是由你来决定也不是由我来决定,而是由时间决定的。

3. 孤独不是故作姿态,孤独是一种心境。沉默未必是孤独,孤独

4. 在这个城市中有,虚假的繁华,虚假的快乐,感情上的矫揉造作。我们用互相的恭维来表现自己的谦虚,用闲聊来表示自己的优雅品味,自己性格的温和。

5. 当一个笑话被解释很多遍时就失去很多笑料了,解释是一个很讨厌的东西。

6. 孤独帮助我们在冷寂的当中寻找真实的自我。

7. 朋友不是酒友,朋友不是玩伴,朋友不是你寂寞时候的慰藉者,朋友不是你精神的庇护所,朋友不是你为了任何的功利原因搭建起的人脉。

8. 什么是寂寞?寂寞是迫于无奈的孤独。在百无聊赖之后像困兽一样在斗室当中踱来踱去,是好想要逃离樊笼一样的焦灼,是一种无所适从的可怜。是由虚无引起的恐惧。寂寞是一种病,药方是人群,是喧闹,是社交。

9. 真正的朋友是二人世界。我们很安静,但是不冷清。多一个人就难免会有不能讨论的话题,这就是一种分心,从一种不设防变成了一种社交。三个人的世界太拥挤。

10. 浪漫不是虚伪,不是乌托邦,是一种罕见的美丽和崇高甚至神圣的情感。

11. 社交是非常廉价的。而社交的动机无非有两种,利益和实用关系,搭建人脉,每个人在其中只是一个接点,是利用他人或被他人利用的工具;是一群寂寞者的相互取暖。

12. 适当的距离会使每个人成为一个完整而独特的风景,使人跟人在距离之外产生思念。

13. 什么是孤独?孤独是自成世界的独处,是自成体系的一种完整状态。孤独是由思想带来的挥之不去的气质。孤独者是圆融状态不是缺失状态。孤独者对环境没有必然的要求,它是自己的一份心境。即使被闹市包围依然能做到内心的和敬清寂。孤独者极其有趣极其丰富的人,因为他不是迫于无奈而陷入寂寞,而是他自我选择的自我消遣方式。

14. 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很少。而上网的时候,你的时间属于任何人,但不属于你自己,甚至属于一个没有生命的机器。每时每刻都在被不属于你自己的东西占据着。

15. 自己是何等重要,一个唯一陪伴我们一生的人。但是我们常常对他疏忽。

1. 朋友不会取消孤独 而是教会你更好地去领会孤独。

2. 爱他就不要给他制造麻烦,爱他就不要让他多为你操心。对于爱的人我们不愿意让他承担功利之用。

3. 寂寞是无可慰藉的牢笼。因为寂寞的人无所适从,焦躁不安。他们的思想从贫瘠而荒芜,产生自我厌弃感。

4. 寂寞者的累加逃不出寂寞本身。一句没有价值的话把它重复一千遍它也成不了真理。

5. 同情不是可怜而是慈悲心,是感同身受,是基于相互理解而建立。

6. 如果你把朋友当做了男女朋友的备用,那你也就侮辱了友情和爱情

7. 很多东西放到时间里去看就能看清楚。要么越走越远,要么越走越近。

8. 朋友不是热闹的人气来驱散寂寞 而是让我们更快乐地体会独处的快乐。

9. 人跟自己对话的时候就是在反思。而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头。

10. 拥挤带来喧闹,喧闹剥夺了我们的宁静和闲情。

11. 人是需要孤独的。人只有在孤独的时候,这种精神的自由会还给你一个真实的自我。

12. 他比烟花更寂寞。烟花绽放于无形,消失于乌有,当中是有短暂的释放,伴随而来的是无边的寂寞。

13. 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恰当的距离。当你跟一个人凑得太近的时候,你看到的是他夸张的缺点或优点,但领略不到他的全貌。

14. 冥想的时候 是与自然对话 是与灵魂在交流。

15. 朋友如空气 朋友如水 并不时常想起 但却无处不在

1、没有斗狼的胆量,就不要牧羊。

2、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3、欲望以提升热忱,毅力以磨平高山。

4、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重要。

5、人格的完善是本,财富的确立是末。

6、马行软地易失蹄,人贪安逸易失志。

7、松驰的琴弦,永远奏不出时代的强音。

8、闲适和宁静,对于浪花,意味着死亡。

9、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10、无穷的伟大,也是从“一”开始的。

11、收获是事业的雨量计;聚集着奋斗者洒落的每滴汗珠。

12、没有一种不通过蔑视,忍受和奋斗就可以征服的命运。

13、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

14、跑昨越快,遇到风的阻力越大。阻力与成就相伴随。

15、天赋是埋藏在矿里的黄金,才能是挖掘矿藏的矿工。

16、太阳虽有黑点,却在奋力燃烧中树立了光辉的形象。

17、机会只对进取有为的人开放,庸人永远无法光顾。

18、只会在水泥地上走路的人,永远不会留下深深的脚印。

19、生命力的意义在于拚搏,因为世界本身就是一个竞技场。

20、海浪的品格,就是无数次被礁石击碎又无数闪地扑向礁石。

复旦大学一日游后感想篇四

六月的上海,繁花似锦,阳光普照,承载着省厅领导对青年干部的殷切希望,我们来到了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上海,走进了那青瓦黛墙、红窗灰棂的百年名校——复旦大学。“卿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徜徉在百年复旦的校园里,沐浴着百年复旦的人文光辉,感受着百年复旦的治学魅力。短短十天的学习,聆听了教授学者们精彩的讲课,瞻仰了党的一大、二大会址及嘉兴南湖红船,跨越了壮观的东海大桥,目睹了全球最大的无人自动化码头所在地洋山深水港,漫步在鸟语花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江湾新城。短短十天的学习,感触良多,收获颇丰,坚定了信念,提升了思想,开拓了思维。

不忘初心,坚定信念

复旦大学一日游后感想篇五

尊敬的:

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品德和素养是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只有对“怎样做一名好教师”这一问题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我认为:

首先,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将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曾经有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他不幸患上了强直性脊椎炎,颈不能转,腰不能弯,腿不能曲,上课时整个身体全靠双拐支撑着。但他不悲观、不忧伤,凭着对人民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依然顽强地坚守在讲台上。学生看着他忍着剧痛、冒着冷汗在那里讲课,都感动得落泪。他深情地说:“我的知识是人民给的,我要珍惜这有限的时光,把知识献给人民。”古今中外无数事例证明,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像“春蚕”吐尽青丝,像“蜡烛”化成灰烬,把毕生献给事业,献给学生。

其次,规范文明行为。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再次,关爱每位学生。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花10年时间,将一名有偷窃习惯的学生培养成一名成功的农庄主席。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性格,这就要求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

史烟飘过,回看今天。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教师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的道德基因的转接者。因此,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

谢谢大家!

复旦大学一日游后感想篇六

我的特点是做事负责认真,在同学与老师之间都拥有十分良好的口碑,能为集体与他人着想。

作为班级信息员,在接下为班级制作班级视频的任务后,我在对相关软件毫无了解的情况下用一整晚从网上下载教程自学。

之后与同学讨论剧本,拍摄素材,通过连续两周每晚制作到半夜的艰苦,成功的编辑了班级视频,为班级拿到了“上海市先进集体”的称号。

我最大的特长是科技创新类制作。

从进入高中至今我多次参加各类科技创新类竞赛,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相关课题的论文都已经附在材料中。

每一个课题从产生想法,初期实验,到后来的完善方案,产生最终成果,完成论文并制作ppt参加论文答辩,都倾注了我大量的时间和心血。

尤其是耗时近一年半的“温变电池的探索与研究”,为了完成这个课题我做了大量的实验来论证自己的假设,并且许多实验器材都是自主动手制作。

我大部分的科技创新类奖项都是团体获得,因为在学校中我有着自己的团队,我作为一贯的团队领导,每次的最初创意和项目发起人都是我,然后由我来担任队长的职务,组织大家的工作。

在与团队一同探讨,一同努力,一同拼命工作的过程,可以学习到许多自己原来不知道的知识,锻炼我的团队协作与领导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些都是单枪匹马所无法收获的。

并且,我的队员们都和我一样有很开朗的性格,大家都能在一个很活跃的氛围中工作,享受一起工作的乐趣,即使苦干到半夜一点半也能乐在其中。

关于我的成才目标,基于我对科技,电脑以及理科方面的兴趣,我立志能成为一名创新型人才,发挥自己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能力与特长。

因此我将电子信息类作为自己的第一志愿,为了能通过在复旦的学习成为相关方面的人才,能够在毕业后做自己真正喜欢,真正有兴趣的职业。

我申请进入复旦大学是因为复旦作为上海最好的大学,自然有很大的吸引力,相信在复旦中可以接收到最高水平的教育,充分吸收知识,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力量。

并且在几位学长的介绍下我得知复旦是一所学术氛围很开放的大学,这也正是我所向往的,能够自由的发表自己的观点与意见,这本身便深深的吸引了我申请在复旦就学。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的暑假中我随学校赴欧洲进行了为期两周交流考察,其中的一星期都在德国的一所高中。

这次考察大大的开拓了我的视野与眼界,对欧洲多国的文化都有了新的,与原先网络上了解的完全不同的认识。

并且,由于这次考察是以科技交流为主题,我也得到了用英语与外国学生交流课题的机会,德国学生的与中国学生不同的观点与意见对我的课题的完善也起到了十分大的作用。

当然了,在这次考察中,我也是一如既往了担任了全体学生的组长,负起责任。

希望复旦大学能够给我一个进入复旦就学的机会,一个能让我学习知识、发挥特长的平台,谢谢。

尊敬的复旦大学领导:

您好!

我是**中学的一名高三学生***,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审阅我的自荐材料。

一直以来复旦大学作为学术领域的`佼佼者,一直走在国内甚至国际学术研究的前列,而遍及世界各地的复旦学子为国家、民族带来了无限荣耀,这一切都强烈吸引着我。

我渴望能通过此次机会投入贵校怀抱,成为复旦辉煌历史的见证者。

我出生在黄海之滨,和煦的阳光、柔软的沙滩、湛蓝的海水造就了我活泼开朗、宽厚坚韧的性格,这正与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一脉相承。

从小学开始我的成绩就名列前茅,并一直在班里担任班长,这对我来说是很好的磨练,造就了我雷厉风行的办事作风。

在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中,虽然有挫折,但我一直坚守着自己的理想,并依靠着不服输的韧劲,克服了诸多困难。

作为班长,我能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努力做好老师的助手。

在学习中,我有着敏捷的思维、乐观聪颖而不失沉稳的性格和较强的领悟力。

勇于质疑、敢于探索的精神让我不断进步,在学业水平测试中获9a1b佳绩。

也许我不是最优秀的,但我在用努力一点点地取得进步;也许我不是最聪明的,但我相信,勤能补拙,辛勤付出终会获得回报。

我热爱文学,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多有涉猎,这让我的视野更广阔,学识更广博。

闲暇之时我也喜欢自己随便写写,我的作文一直很优秀,连续两年在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获奖,在省教育厅××征文中也有斩获,这对我是很大的激励。

**一中是省级重点高中,处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我立志做一名全面发展的人才,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不断丰富生活阅历,提高自己的能力。

我也连续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行为规范标兵”等,今年我还被评为**市三好学生。

我热爱生活,热爱体育运动,喜欢一种轻松快乐的生活方式。

我一直喜欢体育带给我的拼搏的感觉,也曾多次参加运动会,在红色的跑道上挥洒汗水,与同学并肩作战,不断地挑战自己、突破自己,渴望能够冲破束缚,像雄鹰一样搏击长空。

我喜欢音乐,多次参加文艺活动和歌咏比赛,对艺术的热爱让我在紧张学习之余感受一丝清爽,让心灵从喧嚣中沉静下来。

乐于助人、开朗的性格让我拥有了很多朋友,在成长中我们互相扶持,迈向未来。

我向往复旦严谨的学术传统和良好的学习氛围,假如我有幸成为贵校一名学子,我想在土建和建筑学领域获得新的发展,不仅要实现自己的理想,更要为国家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愿贵校领导接受我的申请,实现我的理想。

此致

敬礼!

尊敬的老师:

您好!

我叫,今年,是来自中学的一名高三学生。

感谢您能在百忙中抽出时间看完我的个人陈述。

梅贻琦先生曾经说,“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复旦大学作为上海最好的大学,有着众多名师,同时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身处于上海,拥有更多的机会和挑战,从而更加开阔我的视野,这使我坚定了“将来一定要到上海复旦读书”的决心。

我坚信自己是有资格进入上海复旦大学的。

我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父母都是老师,自小时候起我就立志要做一个有学问的人,小到一言一行,大到待人接物,都一丝不苟。

长大后,高中三年在一个高中理科实验班,在这个高手如林的班级中,有压力,但更激励我勤奋,三年来,成绩突飞猛进,现在稳定于年级前列,这其中有我无数的汗水,也让我明白,只要努力就会有回报的道理,而且机会也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

从读书的时候起我主动和同学交往,和大家相处融洽,亲密无间,我曾经在全校同学面前演讲,也担当了多年的班干部,还参与过班级小品的表演,并且组织过多次班团活动,而且相当成功。

我因此受到同学们的欢迎,并被评选为三好学生。

我喜欢证明我的潜力是无限的。

我自小对数比较敏感,这可能与我父亲陪我玩二十四点关。

小学时数学的附加题每每啃下,十八届数学希望杯全国二等奖让我名声鹊起,高一的时候数学希望杯全国竞赛的全国一等奖,更让我引以为豪;参加物理竞赛,获得了市一等奖。

高二时,我参加了生物竞赛,获得了市二等奖,也证明了我生物上的能力。

到了高三,我潜心准备物理,得到的回报是省三等奖。

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懂得,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

除此之外,我还通过了公共英语三级考试,证明了我在英语口试与笔试上的能力也毫不逊色。

我自幼爱好文学,我阅读了大量的文学名著,四大名著中我独爱红楼梦的家族沉浮,我曾追随沈从文走过边城,对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探求对人性的思考,随着飘勇往直前,莎士比亚悲惨剧情让我痛苦,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让我神往,村上春树的伤情让我神伤……。

在对自己未来进行规划时,鉴于自己较强的数学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对信息的捕捉和分析能力,我理想是做一个律师,坚持正义,秉公执法。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我渴望复旦能助我在追寻理想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扬帆起程,乘风破浪,请老师给我这个机会来证明我的实力,张扬我的个性,实现我的价值。

给我的梦想插上翅膀,我将用心在蓝天翱翔!

复旦大学一日游后感想篇七

各位新同学:

今天很高兴看到这么多有志于学术研究的青年学子加入复旦大家庭。这不是一句套话,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想要潜心于学术的人恐怕比以前要少得多。你们选择了这所有着106年悠久历史、人文底蕴深厚、学术氛围浓郁、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大学,也就是选择了学术的道路,在这里,你们将和你们的导师、同学一起,开始或者继续你们的学术研究之路。

借此机会,我想来谈谈学科交叉的问题。这个问题关系到每个研究生到底需要多少知识面,刚才瞿涤教授也谈到了这个问题。

同学们大多都会被归入某一个具体的院系,将要从事的是某一个学科大类下的某个方向的学术研究。不同学科的泾渭分明看上去是那么的天经地义,然而,大家有没有想过,学科的划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随着人类知识的内容和形式日益丰富,学科便开始形成于知识自身范式化的过程中。进入近代,自然科学的快速发展,当知识的总量大大超过了一个个人或人类群体的智力和寿命的极限时,为了便于传授知识,人们不得不开始将人类所积累的知识进行恰当的分类,不得不把知识分割成一个个非常狭窄的模块来对学生进行教学,由此就产生了我们现代意义上的所谓的学科的概念。因此,“学科”其实就是“按教学和训练所定义的知识的分类”,即知识的条理化而已。而学科划分的主要依据除了其具有共同的知识基础和工作范式外,在历史的进程中也受到了人为因素、学术的时代特征和社会因素的极大影响。因此,我们在看待一个学科的时候千万不要过分地固定,不要以为存在一个院系就一定代表了一个学科,往往一个学科的内涵可以分属于不同的院系,学科所归属的院系往往是历史原因所致。因此,当你过分地把自己归属于某一个自己认为非常恰当的学科的时候,实际上你已经限制了你的知识范围,限制了你的研究方法,而且限制了你与其他学科的学者交流的机会。

学科的划分在人类知识传承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随着人类知识的不断发展,又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越来越大的负面作用。学科有时候甚至会把本来系统的知识切割成条块,然后我们再人为地来强调学科之间要交叉融合。正如英国哲学家whitehead说:“近代科学本质上具有孤立性。近代科学先把人与自然分割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再把自然分割为无机界和有机界,把时空系统分割为空间和时间,物理学再被分割为力学、热学、电学等等,每个系统均各自独立互不相干,整体的自然被分割为支离破碎的对象,这就是它的孤立性。”当研究领域圈得越来越窄、专业学科分得越来越细,完整的知识就已经被割裂了,呈现出了一种“碎片化”的趋势,这样的学科结构或许可以培养出一大批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但是对于一所旨在培养领袖人才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来说,这显然不够的,也是极其不利的。

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当前我们所遭遇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所需要解决的各类问题越来越多地呈现出综合性和多学科性。例如世界瞩目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经远远超越了环境科学的能力所及,成为了当前人类社会共同面临一个跨越环境、生物(生态)、化学、历史地理、公共卫生与健康、经济、法学、新闻以及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等诸多学科领域,包含若干重大科学问题的综合性、多学科的全球性问题和共同挑战。要研究和解决这样的“大问题”,仅仅依靠某一个学科的力量,或者仅仅具备某一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已经无法胜任。而我们的学科划分往往导致很多学者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某种学术态度和思维方式的定势,也就是所谓的学科文化。这种文化有积极的一面,也有负面的影响。就好像古代的部落之间常常会发生战争,不同学科间的争执也是屡见不鲜。以至于哈佛大学教授b. clark认为,“如果社会学家走进英语系的大楼,即使没有受到英语学者‘充满敌意的弹弓袭击’,也可能会遭遇白眼。”当然这是一个玩笑,但是这样的情况难免存在,比如物理和化学的学者研究生命科学问题的论文向生物类杂志投稿常常会被拒绝,然后不得不仍然发到物理或化学的杂志上。这是每一位跨学科研究者都会碰到的麻烦,这种负面效应更难以使不同学科的人联合起来针对一些多学科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我们必须想方设法打破学科划分的壁垒。

近二、三十年来,国内外的大学为了避免、或弥补原有学科划分的各种缺点,为了保持各学科的连通性,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与趋势就是大力推进交叉学科的发展。所谓交叉学科,英文是cross-disciplinary,顾名思义,就是指是两个或数个学科间的相互重叠的部分。其特征是:这些学科间的交叠地带,由于学科发展的历史原因,它们可能采用不同的专业术语系统,或是保持其各自传统的研究方法。说的同一个问题,但是用的不同术语系统,这种情况我们在研究中经常会碰到。因此,积极努力地开展cross-disciplinary research的意义就在于贯通学科间的专业术语系统及其可能存在的研究方法的传统,学科间的共同语言有助于提高研究能力,多种研究方法可能也会随之而贯通。

其实学科交叉并非全新的事物,历史上的学科交叉往往催生出一个又一个新的学术生长点、新的学术前沿,产生出重大的学术突破,甚至推动科学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例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冯元桢教授与两三个教授从个人兴趣出发,开展合作研究,到联合成立研究所并招研究生,再到成立系并招本科生,经历约15到20年时间,最终建立起“生物医学力学”。有人做了一个统计,从1901年到1990年间颁发的82次诺贝尔化学奖中,生物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三门学科得奖共计71次,跨学科的比例占87%,它们都是化学、生物学、数学、统计学、量子力学等学科交叉所取得的成果。

从去年开始,一家名为elsevier的咨询公司对中美两国的部分一流大学的学科发展进行了连续两年的横向比较研究。根据研究报告,在科研产出总量方面,国内一流高校的科研产出数量已经足可以与美国常青藤高校比肩;但在跨学科研究方面,国内高校则处于明显的劣势,我们的竞争优势多体现为单一领域的研究,而学科领域间的`交叉和支持明显不足。在对复旦的分析中,报告特别指出:“复旦大学在生物医学方面的特色是复旦迥异于其他中国一流高校的特质,也是率先与国际一流大学接轨的学科领域,需要进一步强化,并在跨学科研究中发挥引领和综合的作用。” 这说明在充分发挥医学学科的整体作用和优势的框架下,促进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医学学科之间的紧密结合以及医学学科与非医学学科、尤其是与生命科学之间的学科交叉,正是复旦交叉学科发展的一个典型,同样也说明了交叉学科对于当今学术研究的重要意义。

最近有一篇文章,可能大家也看过,是著名数学物理学家freeman dyson的一篇演讲稿,题目叫做《鸟和青蛙》。文章里说:“有些数学家是鸟,其他的则是青蛙。鸟翱翔在高高的天空,俯瞰延伸至遥远地平线的广袤的数学远景。他们喜欢那些统一我们思想、并将不同领域的诸多问题整合起来的概念。青蛙生活在天空下的泥地里,只看到周围生长的花儿。他们乐于探索特定问题的细节,一次只解决一个问题。”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解读,青蛙是单一学科领域的深入钻研者,而鸟无疑具有跨学科的视野和整合诸多问题的能力。正如freeman dyson所说:“数学既需要鸟也需要青蛙”,我想,不仅仅是数学,其实从事任何领域的学术研究都需要“鸟和青蛙协同努力来探索”,我也希望在座的各位同学,在未来的学术道路上,能够更多地让自己具备跨学科的视野和思维,甚至忘掉自己的专业属性,通过学习努力掌握多学科理论与方法,在此基础上,以学术问题为引导,开展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学校也决心改变学科“碎片化”现象,调整学科布局、加强学科整合,加快形成学科整体优势和发展整体效应;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跨学科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为同学们的学术成长提供更多的学术资源,创造更多的学术空间。

最后,我想说:复旦欢迎你们!相信复旦因为有了你们,未来一定会更加辉煌而美丽!

复旦大学一日游后感想篇八

复旦大学现在有4个校区,分别为:邯郸路校区、枫林校区、桃仙张江校区和新江湾城新校区。复旦大学,位于中国上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国家双一流(a类)、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高校。

1.复旦大学邯郸路校区

邯郸校区或邯郸路校区,是复旦大学的主校区,通称“本部”,因位于邯郸路220号而得名。校区在杨浦区,靠近五角场。1922年私立复旦大学的大学部从徐家汇李公祠(今上海市复旦中学)迁入。现在邯郸校区占地1383亩。梧桐,红楼,林荫,以及晚课时敲响的钟声,让这里都有了不同于别处的复古气息。

2.复旦大学枫林校区

俗称医学院校区,位于繁华的徐家汇东侧。枫林校区是原上海医科大学的校址,占地288亩,是复旦大学除药学院外各医学院系的所在地。因东安路(原东庙桥路)穿越校区,枫林校区被分为东苑和西苑。坐落于繁华的徐汇区,却能闹中取静,钻研医术,实为回春妙手之堂。

3.复旦大学桃仙张江校区

位于张衡路825号。张江校区是由复旦大学出资 ,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出地共同建设的项目。地广人稀,风景优美,建筑时新华丽。

4.复旦大学大连新江湾城新校区

位于淞沪路2500号。复旦大学江湾校区位于杨浦区新江湾城西北部,东临淞沪路、西临国权北路、南临殷行路、北临国帆路,距邯郸校区约3.5公里,占地面积约1600亩(其中学生教师公寓占地面积100亩),规划全日制在校生10000人。江湾校区是复旦大学“一体两翼”校区总体布局“一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教学视导汇报材料(大全8篇)

    提纲是写作的基础,也是有效组织思维和表达观点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减少写作的时间和困惑。在制作提纲时,可以考虑使用平行结构,使得各个要点之间的层次关系更加明

    最新建筑施工安全标语(大全8篇)

    即兴表演可以在戏剧、音乐、舞蹈等艺术领域中体现。如何在即兴表演中克服紧张情绪和应对变化?以下是几个应对紧张的有效方法,希望对你有用。这是一个即兴影像作品,摄影师

    2023年三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总结 教师三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精选13篇)

    在学习中,及时总结所学的知识点可以帮助巩固记忆并提高学习效果。学习总结6三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总结篇一我经常虚心的向老教师和经验丰富的同行们求教,不耻下问。有时为

    高中教师节主持稿 高中教师节颁奖晚会主持辞(模板8篇)

    每一次就职都是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新的机会,我们要珍惜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如何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在新的工作中取得更好的表现?这些就职总结范文展示了不同行业和职

    特伤感的说说(实用9篇)

    环保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如何让环保意识深入人心?我们可以从教育、宣传等方面着手,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下面是一些考生对环保问题的思考和

    2023年时间的感悟(精选9篇)

    拼搏奋进,成就梦想!同心协力,共铸辉煌推荐一些激励团队合作的名言警句,供大家参考。时间的感悟篇一《寻找时间的人》是一本写给大人的童话书,它深深的打动了我,并且那

    最新妈妈不是我佣人读后感(通用9篇)

    即兴让我们可以在当下的瞬间创作,不受束缚地展示我们的才华和独特性。即兴舞蹈需要我们拥有敏捷的身体技巧和舞蹈表达能力,如何让自己的舞姿更加优美?随后是一些即兴艺术

    最新自信课教案(通用8篇)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以下是一些小班教案的实例,供您借鉴和参考编写您自己的教案。自信课教案篇一1.引导帮助学生

    最新中班语言逗蚂蚁设计意图 托幼班体育活动蚂蚁运粮说课稿(大全6篇)

    一分钟的笑容,可传递给他人许多温暖和勇气。那么一分钟的价值究竟在哪里,如何能够更好地利用它?一分钟,可以让我们回顾过去,展望未来。那么,在一分钟的时间内,我们该

    2023年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句子(模板9篇)

    征文是一种通过书面形式来征集人们的观点和意见的活动,它可以激发思考和创造力。在征文中,如何进行合理的段落分隔和章节安排,使作品更加有层次感?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