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小论文(优秀9篇)

时间:2023-09-28 作者:紫薇儿五年级数学小论文(优秀9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篇一

从上学期五年级转学开始,数学老师就成了我最“伙伴”。数学老师姓胡,身材高大,端庄的脸上也难免有些皱纹。胡先生很严格。他每天来上课都会带一把尺子,同学们称之为“智能板”。

有一次上数学课,胡老师在讲数学报填空,我在认真听。胡老师说正确答案是1的时候。00,我的答案是1。这时候我只能在心里祈祷,希望胡老师不要让错的人站出来,可惜胡老师说:“谁犯了这么低级的错误,就打。”然后他拿起“智能板”,叫错人站起来。我很害怕。毕竟我数学成绩一直很好,站起来会被同学嘲笑。而且听同学说疼,就犹豫了。但我想:如果我不站着,我就不是一个老实人。还有,如果学生后来知道了,会怎么看我?想到这,我把凳子推开,毅然站了起来。这时,不仅没有很多嘲笑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我还看到了数学老师满意的微笑。但是,老师一笑,板子就不可避免了。突然,砰的`一声,板子重重地打在我身上。我只是咬着牙,忍着痛,努力不让眼泪流出来。惩罚结束后,我坐下来,捂住挨打的手,但我很开心。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篇二

我们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为,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得到数学的原型,我们学生粥时的身边蕴藏着许多熟悉的'数学知识,比如说,上街买东西时要用到加减法,装潢新房屋时,总是要画图纸……类似这样的问题数不胜数,这些知识就是从生活中产生的,那些可都是数学的“活“教材呀!

以前,同学们学数学知识都是生搬硬套,直接把那些知识从书本上搬到脑子里,很少会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可是此刻跟以前可大不相同,同学们都学会了把数学运用到生活中。例如,我有一次到同学家去玩,可同学独自一人在家,大清早的,我们都饿了,于是,同学跑进厨房,自我开始做早饭了。一开始,那个同学先把米淘好放进锅里,然后开始煮粥。再利用煮粥的时间来烙三张饼,他先把第一张和第二张饼放进锅内;一分钟后,他取出第二张饼,放入第三张饼,把第一张饼翻过来;再烙一分钟,这样第一张饼就好了,他取出来,把第二张饼的反面放进锅里,同时把第三张饼翻过来,这样,只需要三分钟,三张饼就烙好了,煮粥的剩余时间他就能够做些别的菜了。如果,他在煮不去做别的事,那他不就会浪费很多时间吗?那他不亏大了呀!所以说,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

同学们,让我们一齐去探索数学中的奥秘,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吧!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篇三

一次激烈的数学比赛,在五年级上册拉开了序幕。

我从家一出发就一直念念有词,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因为粗心而做错了题被淘汰。不过,这次的题目比前几次希望杯题目要难得多,所以我在做准备的时候,好好把希望杯100题看了一遍又一遍,把例题的题型都记在心中,把各个公式都倒背如流,把以前忘记的所有东西都放在脑袋里。

真期待成绩啊!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篇四

夏日炎炎,要是能在沙滩上吹吹海风,别提有多惬意了。抓住假期的小尾巴,我们一家人来到新湾沙滩赶海。

看到海滩上形态各异的石头,我不禁感叹起来:“太美了吧!”我迫不及待地对沙滩进行扫荡,捡了些特殊形状的石头。

妈妈指着我手里的石头对我说:“你知道这块石头大概有多重吗?”我被问得一头雾水,原来,是在考验我呀。我东寻寻西找找,身边刚好有个矿泉水瓶,“老妈,你看我的。”话音刚落,我就走到沙滩边,斜着瓶口,让海水缓缓地流进瓶子里。“瞧,现在瓶内的水有这么多,估算它是100ml,现在我要把小石块放进去了。”看着石块被我放入瓶内,瓶内的水位也慢慢上升了。我一脸得意地向妈妈炫耀着,“老妈,现在瓶内的水位,减去最初我装的100ml海水,减得差,毛估估就是石块的重量哦。”妈妈笑了笑:“不错嘛,那你还有其他方法吗?”嘿,这可难不倒我,我一本正经地说了起来,“天平秤不陌生吧,用天平秤就能准确地计算出石块的重量……”我滔滔不绝地讲着怎样用天平秤来称石块的重量。

哈哈哈,爸爸妈妈被我的口才逗乐了,一家子的笑声回荡在海滩边,忽近忽远。

原来,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啊,不仅有趣,还很重要。生活中的数学奥秘,等着有信心、有耐心的我们去探索。恩,我要学好数学,更要学以致用。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篇五

昨天,我们去一个很偏僻的地方,我们拿着地图出发了。

妈妈拍了一下我的肩膀笑眯眯的说:“从家到那里有多远?”我一想,我拿起地图,用铜篓般的`眼睛在地图上扫描,我的探照灯盯住了几个数目,我用学过的知识—比例马上就算出来了,我惊呆了,这么远,我们还要开几个小时呀!妈妈开心的点了点头。爸爸又说:“出发时有180升汽油,如果汽车到目的地时不加油还剩15升油,开了多少千米?”我说:“应该是1237.5!”爸爸点了点头。

数学真有用,处处皆学问,处处有数学。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篇六

我曾经听一位奥林匹克数学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学习数学就像鱼和网。知道如何解决问题就像抓到一条鱼,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像有一张网。因此,学习数学和学习数学的区别在于你是有鱼还是有网。

数学是一门很有思想的课程,逻辑性很强。因此,它总是给人错觉。

数学中的几何图形非常有趣。每个数字相互依赖,但也有它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例如,一个圆。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是s=&;r2,因为半径不同,我们经常犯一些错误。例如,半径为9厘米、半径为6厘米的比萨饼等于半径为15厘米的比萨饼。在命题中,这个问题首先使每个人迷惑,使人产生错觉,巧妙地运用圆的面积公式,使人产生错误的`平衡。

事实上,半径为9厘米、半径为6厘米的比萨饼不等于半径为15厘米的比萨饼,因为半径为9厘米、半径为6厘米的比萨饼的面积是s=&pir2=92&pi。+62π=117&pi,而半径为15厘米的比萨饼面积是s=&pir2=152&pi=225&pi。因此,半径为9厘米、半径为6厘米的比萨饼不等于半径为15厘米的比萨饼。

数学就像一座山峰,伸向天空。当我们第一次开始爬山时,感觉非常放松。然而,我们爬得越高,山就变得越陡,这让人们感到害怕。此时,只有真正热爱数学的人才有勇气继续攀登。因此,站在数学顶峰的人都从内心喜欢数学。

记住,站在山顶的人看不到山顶。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篇七

世博会现在正在火热进行中,哪一天参观的人数都是几十万,从来没有一次人很少。但是,人这么多,你游世博会时该怎么合理安排自己的行程呢?不用怕,你可以用数学中的'统筹方法来解决这个难题。

比如说,你今天是上午10:00进园,晚上8:00离去。你想逛5个热门场馆,但一个场馆最少要排2、3个小时,中间还要午饭、晚饭,时间根本不够,那你可以用数学的统筹方法。可以先去浦西看几个没有人、或人很少的场馆。到了中午,赶紧买好午饭赶回浦东,去排热门场馆,在排的时候吃午饭。虽然有些人也像我们一样做,但是我们比他们快。他们去买,我们去排;他们去排,我们去看;他们去看,我们离开。

用这种方法可以减少1、2个小时的排队时间,这就是数学的统筹方法。

世博中的数学许许多多,仿佛它就是一个数学的乐园,带给人们许多知识。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篇八

最近,我正在看《名侦探柯南探案集》,虽然只看到不到五分之一,但已经被主人公超强的路基推理能力深深吸引了。我暗暗发誓,有机会一定也要当会侦探。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机会还真来了。今天,妈妈对我说:“崇章,你们这段时间不是在学推理吗?出道题考考你。如果答对了,我和你爸爸带你去北坡公园玩。”“妈啊,保证完成任务。”我兴奋的说。“甲乙丙三人,有一个总说谎,有一个有时说谎,一个从不说谎。一次谈到他们的职业,甲说:“我是油漆工,乙是钢琴师,丙是建筑师。乙说:我是医生,丙是警察,你如果去问甲,甲会说他是油漆工。丙说:乙是钢琴师,甲是建筑师,我是警察。你知道谁在说谎吗?”刚听妈妈把题说完,我就懵了:“晕死了,也太难了吧!”“我给你一上午时间。”妈妈说。

当时真是“亚历山大”,好在我相信柯南说的那句话——“真相只有一个。”一上午时间很快过去了,最终在爸爸的'帮助下我顺利地完成了这个艰巨的任务,随后,我们就去了北坡公园高兴的玩了一下午。你知道我是怎么推出正确答案的吗?下面就让我来告诉你们事情的真想吧。“由三人对话可以推出:乙从不说谎,则说谎的只能是丙或甲。假设甲总说谎,则甲不是油漆匠,乙不是钢琴师,丙不是建筑师;丙说的乙是钢琴师为假,其他两句则为真。以上设定符合题意。因此,正确答案是:甲总说谎,丙有时说,乙从不说谎。”

大家说,我算不算一个小小测谎师呢?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篇九

圣诞节,听说商场搞优惠促销活动,于是妈妈带我和姐姐去商场购物。商场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只见商场门口的广告牌上写着:圣诞节返礼券促销,服装类每消费100元返礼券80元;鞋类每消费100元,返礼券60元;生活用品类每消费100元返礼券40元。消费不满100元不返礼券,所返礼券可以在商场里购买任何商品。

老妈下令:把所有要买的东西选好后,再想想怎样付钱最省?我们在商场里挑选着自己喜欢的东西。我看中一件标价498元的羽绒服,姐姐又看上了一双320元的运动鞋。另外还卖了一些生活用品,妈妈快速地在手机按着价格,一共245元。怎样付钱最省呢?我想了想连忙像妈妈献计策:“我买的衣服最贵,当然付最贵的,这样获得的礼券最多。我们买衣服可以获得320元的礼券,这样可以买姐姐的鞋子,只要花245元买生活用品,这样又能得到80元的礼券。我们一共花了743元。”姐姐问我:“80元礼券不就浪费了吗?”我瞪大眼睛问道:“难道你有更好的方法?”姐姐说:“当然,先用现金买我的鞋,可以得到180元,然后买你的衣服再补318元,又能得到240元礼券,最后买生活用品补5元现金。这样一共643元。”“哇!整整少了100元啊!”我向姐姐投去佩服的'目光。

我们按照姐姐的方法,花最少的钱买到了我们需要的东西,更重要的是,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学习知识是为了运用,我们还可以锻炼了自己的理财能力。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