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图 韩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优秀10篇)

时间:2023-09-24 作者:笔舞戴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图 韩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优秀10篇)

报告是指向上级机关汇报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工作情况、做法、经验以及问题的报告,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报告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戴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图篇一

我们小区里除了我们家,没有一家人姓雷。我们学校也没有“雷”姓的老师,学生里面也少有姓“雷”的。“雷”姓真的很少吗?“雷”姓是怎么来的?历史上有哪些姓“雷”的名人?现在雷姓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带着这些问题,我对“雷”这个姓进行了研究报告。

二、调查方法

1、通过网络查询

2、询问身边的人

3、查阅书籍

三、资料整理

1、“雷”姓的来源

源于姬姓,出自黄帝属下大臣雷公。传说,远古时期有个人叫雷公,他精通医术,是一个名医,被任命为“巫”,掌管天下巫医。在雷公的后裔子孙中,有的延续了他的姓氏,即称雷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2、“雷”姓的历史名人

《封神演义》中的雷震子作为虚拟角色最为著名,小说中他是文王姬昌第一百子,为武王伐纣立下赫赫战功;雷义,最早出现于史书的雷姓名人,东汉人,与同郡人陈重情笃,被誉为交友的典范,人称”胶漆自谓坚,不如雷与陈”;还有近代的雷锋,原名雷正兴,出生于湖南长沙,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1962年8月15日,雷锋因公殉职,年仅22岁,他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以其名字命名的雷锋精神。

3、“雷”姓的现状

据统计,当代雷姓人口已达到300余万,为全国第七十八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0。24%。明朝至今600年中,雷姓人口由15万增到300余万,增长了20倍。目前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湖南、陕西三省,约占雷姓总人口40%。

四、研究结论

1、“雷”姓来源于姬姓,出自黄帝属下大臣雷公,他的后裔子孙中,有的延续了他的姓氏——即雷氏。

2、“雷”姓的名人有《封神演义》中的雷震子、史书上首位雷姓名人雷义、当代人的好榜样雷锋。

3、当代雷姓人口已达到300余万,为全国第七十八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0。24%。

戴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图篇二

我的姓氏是“孙”。可是在班里加上我也只有两个“孙”姓,身边也几乎没有人是“孙”姓。所以我想知道“孙”姓是怎么来的?“孙”姓的历史名人有哪些?“孙”姓在我国是不是很少。带着这些问题,我对“孙”姓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和报刊。

2、询问身边的人

3、上网搜索资料

三、资料整理

“孙”姓的来源

孙姓,中华姓氏之一,东吴国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据史书记载,主要源自姬姓、妫姓和姚姓、芈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最早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周文王与陈胡公,春秋时期卫国的孙乙与齐国的孙书为得姓始祖。

“孙”姓的历史名人

1、春秋战国时的孙叔敖。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著名政治家

2、孙阳:(生卒年待考),字伯乐,秦国人。著名相马大师。

3、战无不胜的孙将军,字长卿,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春秋末期军事家,被古今中外奉为“兵家之祖”。

4、孙膑,战国时期齐国人,孙武后裔,是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军事指挥家,著有《孙膑兵法》。

5、“药王”孙思邈,又号孙真人,唐朝最杰出的医学家,被后人尊为“药王”,著有《千金方》。

“孙”姓的现状

全国三十多个省市区都有孙姓分布。其中以东北三省,山东、河南。河北、安徽,江苏。浙江等地为多。在新版《百家姓》中,“孙”姓排第12。

四、研究结论

1、“孙”姓是多民族改姓。并且“孙”姓人口不算少,只是我身边较少。

2、历史上“孙”姓名人辈出,他们严格要求自己,十分努力,才才造就了今天的辉煌。

3、新版《百家姓》中,“孙”姓排第12。

戴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图篇三

一、问题的提出

我妈妈姓卞,我们班没有姓卞的同学。“卞”姓是怎么来的?历史上有姓卞的名人吗?现在的“卞”姓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姓氏吗?带着这些问题,我对“卞”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网络。

2、搜集相关报刊。

3、询问身边的人。

三、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内容

查阅报刊

“卞”姓的来源

百家姓“卞”姓由来之一源于姬姓,为黄帝之裔孙吾融之后,用于国名为氏。据《元和姓纂》上所记载,相传黄帝有一儿子叫龙苗,龙苗生吾融,而吾融的儿子姬明被封到卞国,史称卞明。其后代之子孙遂都用国名为姓,遂成卞氏。这也是姓卞起源组成的一部分。

妈妈讲述

卞姓名人

卞皇后——曹操的第二任妻子、开阳敬侯卞远的女儿,也是曹丕、曹彰、曹植、曹熊的母亲。

卞和是和氏璧的发现者;清代女画家卞敏;三国名将卞僖,还有卞之琳、卞玉京等。

网络搜索

卞姓现状

卞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86位,卞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243位,人口约三十八万一千余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24%左右,卞姓不是我国最少的姓氏。

四、研究结论

1、卞姓出自姬姓,为黄帝裔孙吾融之后,以国名为氏。

2、卞姓出自曹姓,为周文王第六子叔振铎的支庶子孙卞庄子以后,以封邑名为氏。

3、姓卞的名人有:卞夫人(卞皇后)、卞和、卞敏、卞僖、卞之琳、卞玉京等。

4、卞姓在排行榜上名列243位,占全国人口数的0。024%左右,约三十八万一千余。

戴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图篇四

我们学校有不少同学姓张,我有好几个邻居也姓张。“张”姓是怎么来的?历史上姓李的名人有哪些?现在的“张”姓是不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姓是氏?带着这些问题,我对“张”姓的历史和现状作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和报刊。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资料整理

“张”姓来源:是中国当代第三大姓,人口有7800万左右,在台湾排名第四,张是最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相传,张姓出自姓黄帝,是黄帝的第五子,挥发了弓箭,并因此而被皇帝生命为弓正(官名)

“张”历史名人有张飞三国演义里的张飞张仲是非常著名的医学家张衡东汉时期伟大的人张之洞具有影响力的人。

“张”姓现状!2022,张姓是我国分布很广,人口众多的姓氏之一,约占全国次族人口总数的707%中国人口的第三大姓,尤以山东,河南,河北,四川省为最多,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四、研究结论

1、传说,“张”姓来源于上古时代的黄帝的第五子,挥的后代,挥发了弓箭,并且被黄帝任命为弓正(官名)

2、在历史上长河长,张姓人才辈出。有汉初大臣张良、唐朝名相张九龄、晋代文学家张翰习、清代诗人张文陶、现在国画家长大4、清代画家张子一样、宋代人张耒、西汉外交家张骞、东汉文学家一、科学家张衡。

戴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图篇五

我们学校有不少同学姓李,我有好几个邻居也姓李,“李”姓是怎么来的?历史上姓李的名人有哪本站些?现在的李姓是不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姓氏?带着这些问题我对理性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和报刊。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资料整理

“李”姓的来源:传说皋陶曾任尧帝的大理官(掌管刑罚的官职)其子孙以官名“理”为姓氏。后来的“李”性大多来源于此。唐代时“李”为国姓。一些姓徐、安、杜、郭、麻、鲜于的武将因立功被皇帝赐“李”姓。

“李”姓的现状:据统计2018年全国户籍人口中,王、李、张、刘、陈五个姓氏的数量占据前五名。其中“王”姓和“李”姓的数量均超过一亿,并且“王”姓比“李”略多。

四、研究结论

1、传说,“李”姓来源于上古时代的官名。唐代时,大量姓氏改为“李”姓,这可能为后来的“李“姓人口的增长奠定了基础。

2、历史上“李”姓名人辈出。有水利专家李冰父子;军事将领李广;桥梁专家李春;“诗仙“李白;词人李清照;药物学家李时珍;革命领袖李大钊……他们在各个领域都闪耀着光芒。

3、2018年,我国户籍人口最多的姓氏是“王”姓,“李”姓排名第二。

戴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图篇六

木子李、弓长张、文刀刘、三横王……天南地北共一堂。有首歌谣这样说道:“张王李赵遍地刘,世世代代传不休。”现在全国刘姓人口大约7000万,是中国的第四大姓,古往今来,刘姓人才辈出,灿若繁星。虽说我姓刘,但对刘姓的认识并不是很深,借此机会寻根问祖,做一番调查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有关中华姓氏起源及演变相关资料。

2、搜集与刘姓人物相关的资料,筛选、确定有代表性的刘姓人物。

3、了解刘姓人口数量以及在我国的分布情况。

三、调查研究情况

(一)起源及演变

1、最早的一支来源于祁姓,帝尧之后,封于刘国(今河北唐县),其子孙以国为姓。

2、出自姬姓,周王室其中一支封于刘邑(今河南偃师),其后裔以邑为姓。

3、外族的改姓,如:项羽的叔父项伯,因在鸿门宴对刘邦有救助之功,刘邦赐其家族姓刘。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鲜卑族的复姓独孤氏改为汉字刘姓,成为当时大姓之一。

(二)历史上的刘姓名人

“大风起兮云飞扬”,以布衣之作身提三尺剑而取得天下,建立大汉本站基业的汉高祖刘邦;“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三国时期,叱咤风云的刘备刘玄德;“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诗豪”刘禹锡风骨傲然;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神机妙算的刘伯温……,人才辈出,如恒河沙数,数不胜数。

(三)刘姓人口数量以及在我国的分布情况。

刘姓人口众多,在我国超过7000万,大约占汉族人口5。4%,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四位的大姓。刘姓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西北、华南地区;另外,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也有分布,世界上,刘姓人口多达9000万,是世界上人口第四多的姓氏。

四、研究总结

1、刘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来源众多,最早的一支形成于夏朝。

2、刘姓人才辈出,刘邦、刘彻、刘备、刘禹锡、刘伯温……,灿若繁星,光耀中华。

3、刘姓人口众多,是中国第四大姓,世界刘姓人口超过9000万。

4、刘姓人口分布很广,但不均衡。

5、一部分刘姓是少数民族后裔。刘邦和亲,一些匈奴贵族从母姓刘;北魏孝文帝将鲜卑族的独孤氏改为汉字刘姓。刘姓海纳百川,蓬勃向前。

戴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图篇七

一、问题的提出

姓齐的有很多个,但姓齐的也只有齐恒公,齐白石等人最为人们熟知了。但是还有许多的历史人物,和他们的世界,咱们并不知晓,今天我就带大家来看一看。

二、研究方法

上网搜集资料

历史书查询

问家长老师及同学

其他

三、调查研究情况和资料整理

历史人物:

现代:齐振林、齐如山、齐白石、齐怀远。

2、姓氏来源

3、祁姓是一个多民族,多留言的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名第87位,骑行在中国分布较广,由于中国东北三省河北,河南,唯独上述五省之齐姓人口约1,723,000人,排名123位,人口较多。清乾隆以后,河北河南山东知其姓闯关东者甚众。其实是当今中国姓氏排名第134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族汉族人民人口的0。1%。

中国的历史长河上还有许多信息的人和姓齐的人干的事情,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网上查一查,非常的有意思。

戴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图篇八

一、问题的提出:

每个人都拥有的就是姓氏,而我姓刘,所以我对刘姓历史和现状作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的方法:

1、查阅书籍和报刊

2、上网查资料

3、其他方法

三、调查的情况和资料的整理:

3、“刘”姓的身世

“刘”姓的历史人物

1、刘邦

刘邦(公元前256年12月28日—公元前195年6月1日),字季,沛郡丰邑中阳里(今江苏徐州丰县中阳里街道)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2、刘备

四。结论

据《史记》所载,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实行和亲政策,以皇室女嫁匈奴单于冒顿为妻。当时匈奴习俗,贵者皆从母姓,冒顿子孙遂姓刘氏。刘汉王朝赐姓。据《汉书》所载,齐人娄敬,在洛阳向刘邦献西都关中之策,高祖赐其姓刘氏。遂改作刘敬,又项羽之伯父项伯缠,在鸿门宴保护刘邦有功,赐项伯家族姓刘氏。

刘姓位列我国宋代百家姓第252位,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四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五点三八。刘姓在当代中国为第4姓,占5。38%,总人口大约在6千5百万。

戴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图篇九

我们学校有不少同学姓刘,我有好几个朋友也姓刘。”刘”姓是怎么来的?历史上姓刘的名人有哪些?我带着这些问题对”刘”姓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和报刊。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资料整理

来源:

刘姓以邑为氏。据通志。以邑为氏所载,传说为上古陶唐氏之后,居于刘(在今河北省唐县)后裔因以为氏。

刘姓出自姬姓。东周时期,周匡王封小儿子王季于刘邑(今河南偃师县南一带),号刘康公,其后代子孙以刘为姓。

历史名人:

1、刘邦(公元前256年一前195年),即汉太祖高皇帝,沛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指挥家,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

2、刘恒,汉文帝(前202年一前157年),庙号太宗,谥号孝文皇帝,汉高祖第四子,母薄姬,是《二十四孝》中亲尝汤药的主角。前16年刘邦镇压陈豨叛乱后,封刘恒为代王,其为人宽平和。

四、研究结论

刘姓位列我国宋代百家姓第252位,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四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5。38%。刘姓在当代中国为第4姓,占总人口大约在6500万。

戴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图篇十

你姓什么,我姓“章”,哦,弓长“张”,“我们500年前是一家。”不不不,我是立早“章”,于是我们调查了一下。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中华姓氏的书籍,阅读报刊,上网浏览,了解章姓的来源和名人故事。

2、走访有关部门,了解章姓人口和分布情况。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涉及的方面具体的内容

书籍,报刊章姓的来源黄帝轩辕氏,据民间相传,他总共有25个儿子,其中12个以德为姓,以后不计其数的不同姓氏,正是从最初的这12个“基本”姓氏所分出。谢、章、薛、舒、吕、终、泉、毕、过、此等十个姓。

教科书,书籍,报刊历史上章姓名人章韅,章邯,章平,章巖

上网章姓人口大约有150万

外公讲述章姓族谱在慈溪有几千卷

历史发展

起源演变

有关章姓的源流和得姓始祖,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种:

1、源出姜姓说。

出自姜姓,据《姓氏辨证》、《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及《古今姓氏书辨证》等所载,章姓的孕育地在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鄣城村(现属章丘县),商朝时为鄣国;章姓的诞生地为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周成王姬诵执政时期赐封姜太公于齐地,建立齐国。鄣国被姜太公收为附庸国。后姜太公将齐国留封给嫡子,而将鄣国分封给庶子。到了姜虎时,被正式封于鄣国,鄣国被齐国灭亡。姜虎辗转数年,遂定居于武都,于鄣字去邑为章。

2、源出任姓说。

出自任姓,为黄帝赐封的十二个基本姓氏之一。据《元和姓纂》记载,任姓是黄帝赐封的十二个基本姓氏之一,黄帝最小儿子与禺阳分封在任地,因此得姓。令据史籍《左传》记载,任姓出自风姓,是太昊伏羲氏的后裔。黄帝二十五子,得姓十二,其一为任姓。在任姓之后,有谢氏、章氏、薛氏、舒氏、吕氏、终氏、泉氏、毕氏、过氏、祝氏这十个著姓,都是出自任姓直系分衍的姓氏,章氏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姓氏之一。

据《元史孝友传》所载,章卿孙,本姓刘,幼为章姓养子,遂姓章。

3、源于满族,出自金、元、明时期女真诸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金史》记载,金国时期,有古老的章罗海西女真章罗部,原居今黑龙江齐齐哈尔西南七十公里处一带地区,后其首领章罗谒兰冬在宋宁宗赵扩嘉定九年(金国卫绍王完颜永济至宁三年,公元1216年)为积石州刺史(古溪哥城,今青海贵德),遂率其部迁至青海地区。在其后裔子孙中,有取氏族部落名称汉化为姓氏者,称章氏,为女真民族较早即采用汉姓的氏族部落之一。另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满族章佳氏,亦称张佳氏、张家氏、斋佳氏,以地为氏,满语为janggiyahala,世居长白山俄穆和都鲁(今吉林敦化)、费雅郎阿(今辽宁新宾)、马尔墩(今辽宁新宾上夹马尔敦村)、章佳(今辽宁新宾章京河流域)、宜汉阿拉()、辉发(今吉林柳河、辉发河以及沙河下游,桦甸、辉南一带)等地。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章氏、张氏、尹氏、车氏、英氏、宁氏等。

满族章齐氏,满语为jangcihala,汉义“毡衣”,世居那木都鲁(今俄罗斯滨海地区)。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章氏。

满族彰锦氏,亦称张锦氏、张金氏、彰锦氏,满语为jangginhala,汉义“将军”,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费雅朗阿(今辽宁新宾)、穆溪(今辽宁新宾木奇镇)、长白山、沈阳等地。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章氏、张氏。

5、源于土家族,出自元、明时期湘西土家族姜加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1、改为章仇姓

雍王章邯为汉所并,子孙皆姓章仇。

2、改为卢姓

隋炀帝对章仇太翼说:卿姓章仇,四岳之胄,与卢同源。赐姓卢氏。

3、改为庄姓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庄姓,先祖章姓。于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为避朱元璋之讳,改章姓为庄姓。

迁徙分布

公元前664年,鄣国被齐国灭亡,章姓始散居齐地,西汉初,有秦将章邯、章平兄弟,其后有豫章人章文,甘泉人章赣,匈奴单于近臣章渠,匈奴降汉者章尼,东汉时有扬州人章河,这些史实表明,秦汉之际,章姓已北入蒙古,西入陕西,南及苏、赣。魏晋南北朝时期,姜太公的后裔,在豫章繁衍成为大族,由此形成了章姓豫章郡望,南北朝时期享誉青史的吴兴章姓即由此分衍而出。此期有资料表明,河间(今属河北省)之章姓亦发展迅速,后逐渐昌盛并形成了章姓河间郡望。隋唐之际,已有章姓人落籍梓州(治今四川省三台),而且今江苏、浙江、江西、安徽等地均有了章姓人家。五代十国时,已有章姓人落籍福建,如章仔钧其先祖由福建泉州徙居浦城。两宋时,见诸史册之章姓更胜,可谓名家辈出。由于北方动荡,此际章姓迁徙以南方为主,如章父章俞由福建浦城徙江苏苏州,章岷由浦城徙居江苏镇江,章甫由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徙居真州(今江苏省仪征),章琰由宁国太平徙润州(今江苏省镇江),章宪由建州浦城迁苏州。此际,由于章得象、章惇、章鉴入朝为相,更使得江南之章姓名噪一时。明初,山西章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湖南、湖北、陕西、河北、北京等地。明清之际,章姓分布更广,并有沿海之章姓迁居台湾,以及东南亚和欧美等地。1949年,蒋介石败居台湾,时江西、浙江、福建等地的章姓人随从者甚众。

如今,章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湖北、浙江、江西等省多此姓,上述三省之章姓约占全国汉族章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四。章姓在古代百家姓上排名第四十位,在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一十八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150万,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二。

《章氏家训》

《章氏家训》原名《太傅仔钧公家训》,作者章仔钧。是中国十大最有名的家训之一,被中纪委选中并大力宣传。

内容

传家两字,曰耕与读;

兴家两字,曰俭与勤;

安家两字,曰让与忍;

防家两字,曰盗与奸;

亡家两字,曰嫖与赌;

败家两字,曰暴与凶;

休存猜忌之心;休听离间之语;休作生忿之事;休专公共之利。吃紧在尽本求实,切要在潜消未形。

子孙不患少而患不才;产业不患贫而患非正;门户不患衰而患无志;交游不患寡而患从邪。

不肖子孙,眼底无几句诗书,胸中无一段道理。神昏如醉,礼懈如痴,意纵如狂,行卑如丐。败祖宗之成业,辱父母之家声;乡党为之羞,妻妾为之泣。岂可立于世而名人类乎哉!

格言具在,朝夕诵思。

译文

“耕”、“读”两字是为传家之宝,

“俭”、“勤”两字是为发家之道,

“让”、“忍”两字是为安家之本,

“盗”、“奸”两字是为居家必防,

“嫖”、“赌”两字是为亡家之路,

“暴”、“凶”两字是为败家之源。

不可存怀疑别人的心,不要听不利团结的话,不能干引起公愤的事,不要有贪图公众利益的行为。不良行为在萌生意念时就应当及早遏制,切不可发展养成恶习惯,最要紧的实事求是,万事以诚为本。

子孙虽多而庸碌无才,是最大的不幸;家产虽富而喜于铺张,是贫穷的根源;门庭虽闹而调理无度,是最大的败落;交际虽广而结恶从邪,是最大的罪行。

以上安家处世格言,应日夜诵读,切记在心。

四、结论

1、姓氏的存在至少已有五千多年,从远古时期一直到周朝,都是女子有姓,男子只能称氏。《通志氏族略序》:“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

2、章姓尽管来源复杂,在发展中则以出自炎帝之后的章姓人为主体,以及以河间(今河北献县)、豫章(今江西南昌)等为郡望,以“望居冀赣,源自炎黄”等为堂联。是为齐太公。鄣国被齐太公收为附庸国后,齐太公将鄣国及临近的齐国分封给庶子。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幼儿园父与子教案及反思(优秀1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

    小学数学研讨活动主持词 小学数学教研活动方案(通用10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

    2023年四年级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实用7篇)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计划吧。写计划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计

    2023年银行述职述廉报告 银行行长述职述廉报告(优质5篇)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报告帮助人们了解特定问题或情况,并提供解决方案或建议。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欢

    2023年校园贷对策与建议的总结(大全5篇)

    工作学习中一定要善始善终,只有总结才标志工作阶段性完成或者彻底的终止。通过总结对工作学习进行回顾和分析,从中找出经验和教训,引出规律性认识,以指导今后工作和实践

    最新员工离职证明(通用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

    2023年个人校本研修年度总结 教师个人校本研修成果总结报告(优秀5篇)

    总结不仅仅是总结成绩,更重要的是为了研究经验,发现做好工作的规律,也可以找出工作失误的教训。这些经验教训是非常宝贵的,对工作有很好的借鉴与指导作用,在今后工作中

    房地产微信集赞活动方案(通用9篇)

    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通过制定方案,我们可

    2023年移风易俗推进会议主持词(汇总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

    医院工作个人总结感悟(通用6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感悟,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感悟,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感